- 1.16 MB
- 2022-08-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读《报任安书》不下泪者,其人必不为人。——苏轼“至性之言,自尔悲恻动人”——《古文观止》\n陈情表李密\n陈情表陈述、禀报隐情、苦衷奏章禀告自己苦衷的奏章表:古代文体,属奏议类,臣民对君主有所陈述请求(陈请谢贺)时所用。因为“表”的阅读对象是皇帝,所以一般都态度诚恳,措词谦恭,读起来如对面谈心,颇为感人。\n作者简介:李密(224─287),字令伯,一名虔,西晋文学家。半岁丧父,母何氏改嫁,由祖母刘氏抚养。曾仕蜀汉,任尚书郎,后主刘禅的郎官。屡次出使东吴,极有才辩。公元263年,司马昭灭蜀汉,李密成了亡国之臣。蜀亡后,晋武帝司马炎多次征召,他以祖母年老多病,无人奉养为由,上《陈情表》辞不赴召。祖母死后,李密出仕晋朝,历任太子洗马、尚书郎、河内温县令、汉中太守等职。因怀怨赋诗,得罪权贵,遂免官。后老死于家中。\n\n衅(xìn)夙(sù)闵(mǐn)期(jī)功强(qiǎng)近茕(qióng)孑(jié)蓐(rù)逮(dài)陨(yǔn)逋(bū)笃(dǔ)矜(jīn)擢(zhuó)渥(wò)盘桓(huán)\n由课文标题展开思考:为什么要“陈”?“陈”了什么?如何“陈”的??\n作者面对晋武帝征召他出来做官一事,陈说自己不能立即应诏赴职的原因,以免触怒皇帝惹来祸患。在这篇表文中,作者历述自己遭遇的不幸和祖母疾病在身的困境,叙写自己进退两难的处境,并依据“孝”之大礼,提出先尽孝、后尽忠的恳切请求。作者在陈说过程中,委婉尽情,毫无虚饰,读来催人泪下,感人肺腑,实为千古以来之抒情名作。明确:\n研读课文\n思考、讨论:一段哪些内容都属于“闵凶”?夙遭闵凶父丧母嫁多病零丁门衰祚薄夙婴疾病故不能“废远”归纳概括该段的段意:陈述自身遭遇的不幸和祖母疾病在身的情形。身世\n归纳二段的写作思路:两难的处境诏书切峻,责臣逋慢刘病日笃进退狼狈忠孝两难全归纳该文段的段意:陈述自己忠孝两难的处境。\n归纳三段写作思路:不仕的理由圣朝以孝治天下祖孙更相为命区区不能废远克尽孝道(合情合理)归纳该文段的段意:提出以孝治天下的治国纲领,陈述自己不仕的理由。\n整理四段的写作思路两难的解决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先孝----后忠)愿乞终养归纳该文段的段意:明确提出陈情的目的“愿乞终养”,先尽孝后进忠。\n构思艺术:叙孝情表忠情祖母情深似海圣上恩重如山忠孝两难的矛盾境地动之以情找依据释误会“以孝治天下”“岂敢盘桓有所希冀”先尽孝后尽忠晓之以理乞矜悯表忠心庶刘侥幸,保卒余年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示之以忠\n融情于事,披情入理;真挚朴实,悲恻动人。“陈”的方法是怎样的?\n晋武览表,嘉其诚款,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祖母奉膳。士之有名,不虚然哉。\n母孙相依,真事、真理、真肝胆;首尾呼应,妙笔、妙法、妙文章。\n有人认为,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其实是为自己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你同意这一观点吗,为什么?回答A: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决不是为其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他是真心因终养祖母才难能应诏的。读完全篇,我们可以清楚地体味到,他的孝心不是抽象的,而是充满了孙儿对祖母的一片真情。群言堂\n回答B:李密对蜀汉念念于怀,他曾说刘禅“可次齐桓”。更何况司马氏是以屠杀篡夺得天下,内部矛盾重重。李密以一亡国之臣,对出仕新朝就不能不有所顾虑,而暂存观望之心了。不幸的是他这种想法,被晋武帝多少察觉到了,因此“州书切峻。责臣逋慢”。这就使李密在“再度表闻”时,发生了更大的困难。然而李密抓住了“孝”字大做文章,却又不从大道理讲起,而是委婉陈辞,动之以情,恰到好处地解决了“不从皇命”的难题。各抒己见自圆其说\n为人子 方少时 亲师友 习礼仪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三字经》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也;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也。——《论语》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经》\n《弟子规·入则孝》:清·李毓秀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责温 夏则清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n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苟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亲所恶 谨为去\n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n号泣随 挞无怨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n你认为学习本文是否具有现实意义?\n小调查:1、你能准确说出父母的出生年月日吗?2、你知道什么花献给母亲吗?3、你经常乱花钱吗?4、你经常陪父母聊天吗?5、你和父母有过争执吗?6、你知道父母爱吃什么吗?7、你知道父母的身体健康状况吗?\n老师的寄语:“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有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也许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而有些东西却永远无法弥补。“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旦失去便成千古之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对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为父母尽一份孝心吧:也许是一处豪宅,一片砖瓦;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一个越洋的电话;也许是一桌的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束小花;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一枚带着体温的硬币;也许是一封饱含着深情的书信,也许是内心那无言的感恩……但无论怎样,在“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时间啊!趁父母健在的光阴……同学们,让我们“把忠心献给祖国,把爱心献给社会,把孝心献给父母,把关心献给他人,把信心留给自己。”学会做人,学会感恩吧!\n课文中的成语有:零丁孤苦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朝不虑夕乌鸟私情皇天后土门衰祚薄人命危浅结草衔环\n必修模块中的“古代散文”第一模块:古代叙事散文(记叙:人物、事件)----《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第二模块:古代山水游记散文(描写:山、水、景、物、境)----《赤壁赋》、《游褒禅山记》、《兰亭集序》;第三模块:古代议论性散文(议论:生活现象、历史故事、成语、寓言故事)----《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师说》;第四模块:古代人物传记散文(记叙:人物、事件)----《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第五模块:古代抒情散文(抒情:景、物、事)----《归去来兮辞》、《滕王阁序》、《逍遥游》、《陈情表》。\n单元理解1、把握作者的情感是解读抒情散文的第一步本单元是一个古代抒情散文单元,那么每篇文章抒发的是什么情感?《归去来兮辞》抒发的是陶渊明自然淳朴的归隐田园之情:作者回归自我,回归自然,精神解放。《滕王阁序》抒发的是王勃积极用世的豪放洒脱的才情:作者年轻有为,满怀自信,激情飞扬,辞采横溢。《逍遥游》表达的是庄子的理性思辨与对绝对自由的追求:作者想像奇特,超然物外,以求天人合一。《陈情表》抒发的是李密纯正质朴的“忠孝”亲情:作者对祖母的至性至情从另一个角度讲可以理解为对国家的“大孝”,使“忠”、“孝”得以两全。\n2、力求把握作者主要的抒情方式是解读古代抒情散文的第二步《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巧用的是质朴纯真的语言;《滕王阁序》中王勃巧用的是积淀丰厚的典故;《逍遥游》中庄子巧用的是夸张的想像、巧妙的对比;《陈情表》中李密巧用的是至性、悲恻的话语。\n3、推究作者情感抒发的主要原因是解读古代抒情散文的深层追求陶渊明归隐田园的原因是:处于“人的觉醒”时代(社会心理);深受老庄思想影响(文化因素);个性恬淡(个人因素)。一个词:乐!王勃豪放洒脱的原因是:初唐盛世,为有才华,有抱负的文人建功立业提供了社会基础;个人踌躇满志,才华横溢,生活阅历丰富。两个字:用世。庄子理性思辨的原因是:社会上的百家争鸣、学术自由为他异军突起自成一家提供了可能;受色彩斑斓、变化诡谲楚地文化的影响;强调人的主体意识,精神自由。一个词:解放。李密至性、悲恻的原因:司马政权残酷统治现实(不敢);前朝旧臣(须守节);社会伦理(要孝亲);个人受宠(欲感恩)。两个字:矛盾\n梳理文言知识,形成知识体系文言实词侧重意义理解和分类系统牢记1】一词多义:举一反三,多义并记2】古今异义:记住古义,比较今义3】通假词义:明晰原因,各个击破4】活用词义:语法分析,归类记忆文言虚词侧重意义和用法,滚动记忆文言句式侧重还原结构,依例系统记忆文学常识侧重朝代、代表作和文学派别名言名句侧重原意翻译,应用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