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74.50 KB
- 2022-08-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文言文虚词复习\n教学目的一、理解常见的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二、能够凭借虚词正确断句;三、提高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n考点解读《考试说明》对本考点的要求是:“理解常见的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B。它包含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考查的文言虚词一般是中学阶段常见的文言虚词,二是考查的重点是文言虚词在上下文中的用法还有意义,三是考查的能力层次为理解。\n一是对文中的虚词进行理解,要求选择理解正确或错误的。二是比较不同句子中相同虚词的用法,一个句子来自文言选段,一个句子来自教材。三是给一个例句,要求选择与例句虚词用法相同或不同的一项。命题类型:\n考查的重点是常见的文言虚词,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是: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与、于、则、者、之。\n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类1.之(1)代词:代人、代物、代事(2)助词:结构助词“的”;结构助词“得”;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音节助词,无实义。\n一、之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1)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例如:1作《师说》以贻之。代人,作宾语。2臣闻之胡龁曰。代事,我曾从胡龁那里听说过一件事。\n3车柔使之然也。代物,作兼语4人非生而知之者。代事理,作宾语。(2)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例如:均之二策。比较这两个对策。之二虫又何知!复指性定语。\n2.用作助词(1)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可译为“的”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可不译。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译为“这样的”“那样的”,说是指示代词也可。\n(2)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例如: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3)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例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通晓句读,又不能解决疑惑。我之谓也。说的正是我啊。夫晋,何厌之有?\n(4)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译时省去。例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5)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例如:顷之,未发,太子迟之。\n二、其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1)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例如: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代人。其下平旷,有泉侧出。它的,代物。\n(2)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例如:秦王恐其破璧。“其破璧”作宾语。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其闻道”作主语。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其几千里”作宾语。\n(3)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例如:失其所与,不知。失掉自己的盟国,这是不明智的。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自己”。\n(4)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例如: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那个”。则或咎其欲出者。那些。(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例如: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其一人专心致志。\n2.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例如:其皆出于此乎?表测度。其孰能讥之乎?表反诘,可译为“难道”吾其还也。表婉商,我们还是回去吧。尔其无忘乃父之志!表期望。\n3.用作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还是”。例如:其无知,悲不几时。如果死后灵魂没有知觉,这种悲伤也不会有太多时间。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译为“是……还是……”。\n课后作业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2、辍耕之陇上。()()3、奉之弥繁。()()4、侵之愈急。()()5、子孙视之不甚惜。()()6、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n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2、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3、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4、向使六国各爱其地()()5、童微伺其睡()()6、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n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1)表并列关系。两项并列无主次之分,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例如:蟹六跪而二螯。三、而\n(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例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3)表示承接关系。往往是两动作先后相承,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例如:入而徐趋,至而自谢。(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例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n(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例如:死而有知,其几何离。人死后如果有知觉,那么分离的痛苦就没有多少时间了。(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例如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n吾尝终日而思矣。吾恂恂而起。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制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n四、则1.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1)表示承接关系。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就。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连接紧缩短复句中前后两层意思,就。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译作“原来是”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叮不释。译作“原来是”。\n(2)表示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例如: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如果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那么。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那么(3)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可译为“就”,或不译。例如: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n\n\n(4)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则”字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却”;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则”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虽然”“倒是”。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美则美矣,而未大也。2.用作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非死则徙尔。五、以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故以羊易之也。用。愿以十五城请易璧。拿。乃入见。问:“何以战?”凭借。\n斧斤以时入山林。以时:按一定的季节。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凭……身份。(2)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如:具以沛公言报项王。(《鸿门宴》)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3)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促织》)(4)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n(5)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如: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与。(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带领。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并且。\n(2)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余与四人拥火以入……(3)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作《师说》以贻之。(《师说》)敛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连接两个分句,应与作介词的“以”区别。)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n3.①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②“有以”(有……用来)。例如:臣乃得有以报太子。“无以”(没有……用来)。例如:河曲智叟亡(无)以应。六、于“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例如:得复见将军于此。在。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在……方面。\n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在……中。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向。皆朝于齐到青,取之于蓝。从、自。故燕王欲结于君。跟、同。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对、对于。\n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例如良曰:“长于臣。”(《鸿门宴》)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例如: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例如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4.放在动词前作词头。例如:王于兴师,修我戈矛。(《诗经·无衣》)5.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1)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例如: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n(2)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例如: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七、为“为”在文言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以用作助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做”。还可作判断词“是”用。这些都属于实词范围。下文介绍作虚词用的几种用法。1.用作介词。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例如: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向。(2)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例如: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替\n(3)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例如: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当(4)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例如: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窦娥冤》)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5)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例如: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窦娥冤》)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6)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例如:\n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如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还要告辞什么呢?八、何1.用作疑问代词。(1)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用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例如: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2.用作助词。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例如何哉:为什么呢?\n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这种思想之所以合于王道,是什么原因呢?(2)作宾语和介词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例如:豫州今欲何往?您(刘备)现在要往哪里去?大王来何操?何:什么。主人何为言少钱?“何为”即“为何”,介词宾语前置\n(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例如:然则何时而乐耶?何时:什么时候。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2.用作副词。用在句首或动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例如: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怎么使我们痛苦到这般地步!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以至于割下头发,对天发誓,大家的泪水沾湿了衣襟,又是多么衰颓啊!隐隐何甸甸。隐隐、甸甸”的车的声响是何等悲切啊!\n3.复音虚词“何如”“何以”。(1)“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例如: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齐宣王)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德何如:具备什么样的品德。(2)“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例如:何以能田猎也?(《庄暴见孟子》,何以:凭什么。)问:“何以战?”(《曹刿论战》)(3)“何”又可与“奈”“若”“如”结合,构成“奈何”“若何”“如……何”。例如:作状语时,可译为“怎么”,“为什么”。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怎么。)奈何绝秦欢?(《屈原列传》,为什么跟秦国断绝友好关系呢?)作谓语时,可译为“怎么办”。\n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这怎么办呢?“奈…”“如…”“若…”可译为“对…怎么样(怎么办)”。如太行、王屋何?九、乃1.作副词。(1)用于动词前,表示前后两事在事理上或时间上的先后相承,相当于“于是”“就”。例如: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孔雀东南飞》)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2)时间副词,表动作行为发生或结束得晚,一般在动词性谓语前,相当于“才、刚刚”。例如:齐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精思附会,十年乃成。(3)作范围副词,用于动词性谓语前,表示对事物限于某个范围,相当于“只”“仅仅”。例如:天下胜者众矣,而霸者乃五。霸者乃五:成就霸业的仅仅五个人。\n(4)复句的下句开头,表转折或出乎意料,相当于“却、竟、居然”。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5)名词或谓语前,表判断,相当于“就是”“本来是”。例如:无伤也,是乃仁术也。没有关系,这正是行仁政的途径。2.作代词。第二人称,相当于“你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指示代词,作“这样”解。何乃太区区。你为什么这样愚笨。\n3.复音虚词“所以”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表示原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表示手段或凭借的4.“所”前有“何”字的是宾语前置格式。问女何所思。(《木兰诗》,“何所思”即“所思何”。)\n十三、者助词,主要有两种用法。1.一种是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古之学者必有师……的人予购三百盆,皆病者。……的事物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的原因\n2.一种是放在一个词或一组词后边,起停顿作用。先用“……者”提出要说明的事物,稍微停顿一下,然后说明或论断。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车柔使之然也。\n3.“者”有时放在时间词之后,起语助作用,可不译。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4.“者”有时放在数词后边,可译为“个”“样”之类。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n十四、且1.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递进关系河水清且涟漪表并列,“又”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译作“并且”,表递进(2)且在邦域之中矣且尔言过矣。相当于“况且”\n(3)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白马篇》)相当于“尚且”,先让步,后推进一层\n2.用作副词。相当于“将”“将要”,“暂且”“姑且”。例如不出,火且尽。将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将要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暂且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姑且复音词“且夫”,表示另起一个话头且夫天下非小弱也\n十五、也语气助词。经常用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1、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者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表示判断语气2、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表示肯定语气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就是有否定词的句子,仍然是一种表否定的肯定。\n3、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表示疑问语气4、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表示感叹语气“也”表示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句中一般要用疑问代词,如上句的“何”。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n十六、焉1、语气助词。于是余有叹焉。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有时用于反诘语气,可译为“呢”。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用在句中,表停顿。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有词尾的作用。相当于“然”\n2.作代词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表他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且焉置土石表疑问。译为“哪里,什么,怎么”3、兼词。“于之”“于此”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从哪里驰椒丘且焉止息。在那里\n十七、乎1.用作语气助词。(1)儿寒乎?欲食乎?壮士,能复饮乎?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2)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3)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4)胡为乎遑遑欲何之?用在句中的停顿处。(5)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反诘语气,可译为“呢”“吗”\n2、介词,相当于“于”生乎吾前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3、可作形容词、副词词尾。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n十八、与1.用作虚词,有如下几种用法:(1)吾与徐公孰美?用作介词,“同、跟”烧不了的纸钱,与窦娥烧一陌儿。用作介词,“为、替、给”遂与勾践禽用作介词,“被”(2)蜩与学鸠笑之用作连词表“并列”关系,相当于连词“和”(3)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与?用在句末作语气词,相当于“欤”表示疑问或感叹语气,\n2.用作动词。(1)与嬴而不助五国也。译作“结交”“交好”(2)玉斗一双,欲与亚父译作“给予”“授予”(3)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译作“参与”“参加”(4)朝过夕改,君子与之。译作“赞许”(5)岁不我与译作“等待”(6)孰能与之?译作“归附、跟随\n方法突破由于在具体的使用中,虚词的用法非常灵活而多变,因此理解起来困难较大。它不仅需要我们朗读并背诵一定的文言文来形成语感,识记其基本用法来形成知识体系,还需要我们具备在具体情况下推断其用法和意义的能力。1.句意分析法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和意义,在学习和应试中常用。如“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根据句意“不是挟带着泰山来跨过北海这一类情况”,就可确定“以”是连词“来”,表目的。\n2.上下文推断法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推断,也就是在总体把握文句意义的基础上来确定某个词的用法和意义。如“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一句,这里的“乃”是副词还是连词呢?我们可以考查一下前文的意思:前文蔺相如说和氏璧是天下共同称颂的宝玉,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表示对大国的尊重,那么璧送来了,秦王也应对赵国表示尊重,“设九宾于廷”。这样看来,蔺相如提出的一个必要条件,两句间是“只有……才……”的关系,因此,“乃”应解释为“才”,表条件。\n3.代入筛选法如果我们知道某个虚词的基本用法和意义,在阅读和解题时,就可将它的每个用法代入句子去理解,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从而获得正确的答案。如“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我们知道“何”的主要用法和义项有:①疑问代词,译为“什么”“哪里”“为什么”“怎么样”等;②副词,译为“怎么能”“什么”“多么”等;③通“呵”,“呵斥”;④复音虚词“奈何”“何如”“何乃”等。一一代入进行理解和筛选,就不难确定“哪里”这个义项了。\n4.交换理解法如果给出两个句子,让我们判断句中某个虚词的用法是否相同,我们可以将其中能确定的一句中的虚词用法和意义代入另一句来理解,看句子是否讲得通。如果讲得通,那用法和意义就是一样的;如果讲不通,意义和用法就不一样。如判断“与我银,为君致阁职”“谁为大王为此计者”这两句,我们知道第二句中的第一个“为”是介词“替”“给”,代入第一句理解:“给我银子,我为你谋个内阁职务。”句子是通的,所以该处的“为”也作介词“替”“给”讲。\n5.结构推断法一是可以根据句子的对称关系来推断。文言文句子讲究整齐、对称,抓住这点,我们可从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推知相同位置的另外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而”是连词,表修饰关系,那么“以”也该和它相同,作连词表修饰关系。二是根据词语在句子中所作的成份来推断。不同的句子成份就决定了词语的词性和用法。如“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两句,第一句的“其”在句中作主语,因此应该是代词“它(指鹤)”;后一句的“其”不作句子成份,只表反问语气,因此应该是副词。\n6.成语联想法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词组或短句,成语绝大多数都来源于古诗文,故此,其中许多虚词的含义与用法和文言文中的完全相同。根据这一特点,利用自己熟悉的成语来推断文言虚词的意义,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如“小国将君是望”一句中“是”的意义和用法,就可根据我们熟悉的成语“唯命是从”“唯利是图”来推断,应该是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n7.标志确认法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标志词,抓住这些标志,我们就能迅速地确定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了。如判断句的标志“者”“也”“乃”等,被动句的标志“见”“于”“为所”等,宾语前置的标志“是”“之”等,其词性和意义是确定的,只要判断出是哪种标志,就找到它的用法和意义了。\n8.位置推断法一些虚词,因为其在语句中的位置不同,从而表现出不同的意义。如,“乎”“也”“焉”是语气词,常放在句末,表达不同的语气,比较容易区别。这里只要注意两点:第一,“焉”的疑问代词用法和兼词用法,比如“杀鸡焉用宰牛刀”(焉,疑问代词,哪里),“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焉,兼词,于此,在这里);第二,“乎”相当于“于”的介词用法。比如“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乎,介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