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 MB
- 2022-08-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n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标要求: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2.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授课者:符友章\n一、师夷长技移花接木(一)开眼看世界(19世纪30—40年代)1.背景:(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乾隆皇帝对于英国要求扩大通商的建议,则以“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加以拒绝。材料二: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说:“中国人认为所有国家中只有中国才值得称羡,他们把所有别的民族都看作是野蛮人。”——《英使马戛尔尼访华挡案史料汇编》对世界形势一无所知\n一、师夷长技移花接木(一)开眼看世界(19世纪30—40年代)1.背景:(视频提供信息,概括知识)(2)鸦片战争,民族危机出现。(1)对世界形势一无所知\n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四洲志》《各国律例》介绍世界地理、历史和政情。【自主学习】为抵御外敌林则徐除了建议朝廷制造枪炮外,还做了哪些有意义的工作?林则徐建议朝廷用关税的十分之一制造枪炮,道光皇帝对林则徐建议的回答是:“无理!可恶!一派胡言。”【历史纵横】P68\n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夷之长技有三:战舰,火器,养兵练兵之法。”——魏源《海国图志》【自主学习】与林则徐持有相同观点的还有谁?师夷长技以制夷他提出了什么新思想?\n(二)中体西用(19世纪50、60年代)2.“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代表人物、核心:(1)代表人物:(2)核心: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为代表的洋务派;用西方先进科技(用),维护封建制度、维护封建伦理纲常(体),简称“中体西用”。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内忧外患,矛盾尖锐。3.实践:洋务运动破产但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n二、苦苦求索维新思想(19世纪90年代初)(一)早期维新思想(结合课本P69概括)1.背景:洋务运动的展开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西方列强侵略进一步加深。2.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等。(从洋务派中分离出来,但不是洋务派,属资产阶级)3.基本主张:(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资本主义,实行君主立宪制。\n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曲线图早期维新思想代表人物王韬思考:哪些因素推动了康梁维新思想的成熟?郑观应签订《马关条约》\n(二)康有为、梁启超维新思想1.产生背景:(根据上述材料概括)(1)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民族危机加深。(3)早期维新思想。(2)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n康有为梁启超严复(二)康、梁维新思想代表人物\n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主张、代表作品共同点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维新变法君主立宪借孔子宣传维新变法理论,著有《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发表《变法通议》,指出只有变法,才能图存指出封建君主皆为“大盗窃国”,主张民主君仆维新派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n“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宪法,开国会,行三足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时诸侯皆祭天地,孔子定为天子祭天地”康有为(1858——1927)托古改制特点:\n思考:康有为为何要打着孔子旗号宣扬维新思想?(又称“跪着造反”)主观上:想减小维新变法的阻力。把孔子装扮成改革者,证明自己的改革是继承孔子,是正确的;根本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导致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与保守;此外,与康有为的个人经历、学问素养(对儒学有情感)也有一定的关系。革命性、软弱性、妥协性\n探究:结合材料归纳维新思想的影响《时务报》发行最高达到一万七千份,成为中国第一大报。--李冬君《四马路上的时务与时尚》范围之广2.康有为思想引起极大震动,成为“思想界一大飓风”,梁启超喻为“火山大喷火也,其大地震也。”--沈渭滨《百年戊戌变法研究回顾》冲击之大3.维新派要变法图强,反对专制,使用的思想理论武器,即是向西方学来的“人权天赋”,大倡民权,大倡西学。--沈渭滨《百年戊戌变法研究回顾》理论之新1\n范围之广冲击之大理论之新结合材料归纳维新思想的影响1.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2.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n康有为李鸿章魏源曾国藩林则徐梁启超从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和实践程度的角度对以上人物进行排序并阐明理由。学以致用巩固提高\n师夷长技开眼看世界中体西用器物(技术)变革制度:维新思想早期维新思想制度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过程逐渐深入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1.层次性、渐进性、连续性(器物—制度)2.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是与中国的民族危机紧密相连的3.在东西文化碰撞交融中,中国文化经历了一个痛苦的嬗变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