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2 KB
- 2022-08-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中化学教案篇一:高中化学全册教案鲁科版必修1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制备新物质的一门科学。2.让学生了解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趋势,明确现代化学作为中心学科在科学技术中的地位。3.让学生了解现代化学科学的主要分支以及在高中阶段将要进行哪些化学模块的学习,以及这些课程模块所包含的内容。4.使学生了解进行化学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必要技能,让学生了解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2.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概括的能力。\n2.通过探究课例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同时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3.通过对案例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从而悟出学好化学的科学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化学史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发展的重要作用。2.通过化学高科技产品及技术介绍,激发学生的科学审美感和对微观世界的联想,激励学生培养自己的化学审美创造力。3.介绍我国科学家在化学科学的贡献和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思考“化学与.”、“化学与职业”等问题,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关注与化学有关地.问题,引领学生进入高中化学的学习。【重点、难点】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教学过程】[引言]\n通过初中化学课程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化学知识,面对生机勃勃、变化无穷的大自然,我们不仅要问:是什么物质构成了如此丰富多彩的自然界物质是怎样形成的物质是如何变化的?怎样才能把普通的物质转化成更有价值的物质或许你也在思考,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化学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情景一:溶洞景观图片(其它图片可以自己收集补充)[问题和思考]为什么溶洞的形态会发生变化?[师生交流与讨论]1、有人进入溶洞搞破坏?2、溶洞里有鬼怪出没?3、溶洞里有使溶洞变化的物质?[实验探究]在澄清石灰水中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观察现象;在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观察现象。学生实验记录:实验内容实验现象结论澄清石灰水中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结论:澄清石灰水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时有碳酸钙沉淀生成;当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时,碳酸钙又溶解生成可溶的碳酸氢钙。溶洞形状的变化就是由于溶洞中含有浓度较高的二氧化碳气体的缘故。情景二:探空气球和飞艇[问题与思考]气球为什么会飞起来?气球中装的是什么?[师生交流与思考]1、气球中装了气体,气体密度比空气小。2、节日的气球就是用氢气来充气的,飞得很高。3、氢气从那里可以得到,工厂还是实验室?氢气还有其它用途吗?[电脑展示]\n实验室制取氢气并点燃氢气;工业电解水制取氢气;氢氧焰焊接金属;工业上利用氢气制取盐酸等。情景三:1、行走中的列车、轮船;2、日常使用的铁锅、铁丁以及其它铁制用品;3、桥梁和机械设备等。(其它图片可以自己收集补充)[师生交流与思考]1、它们都是什么物质做成的?这些物质有什么样的性质。2、它们从那里来,如何得到它们?[电脑展示]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制取单质铁,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尾气点燃处理;钢铁厂炼铁的图片和动画模拟。[结论]通过化学手段可以制取一些重要物质,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有了它,我们的生活才会更精彩。[思考]在生活中,你还知道日常生活中哪些与化学化学有关的问题?(学生回答:1、黏结剂可以让不同物体黏结在一起。2、摩丝、发胶、啫哩水等是我们每天都要用到的。3、修正液对人体有害。4、房屋后产生有害气体。5、汽车尾气产生空气污染等等。[交流与谈论]通过初中化学课程的学习以及上面的介绍,你对化学科学有了哪些认识你能否用简短的几句话或几个词语描述一下你心中的化学\n结论:化学科学就是研究各种各样的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她具有创造性和实用性,她对于我们认识和利用物质具有重要的作用。[电脑展示]丰收的粮食、石油化工产品,漂亮的衣服、各类化妆品、电脑光碟、手提电脑、飞机等等。[阅读与讲述]课本第2-3页内容[板书]第一节走进化学科学—、化学是创造性的、实用的科学情景四:远古的地球、先民们生火取食、古代炼金场面、我国出土的青铜器;化学史上有名的科学家:波义耳、拉瓦锡、道尔顿、门捷列夫。(其它图片可以自己收集补充)(门捷列夫)[电脑提示]化学的发展简史。见附录一《化学发展简史》。强调以下:1661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波义耳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1771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使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1803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把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纳入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交流与谈论]1、二十世纪诺贝尔化学奖获奖成果。(2、我国化学家在现代化学研究中的贡献。\n[阅读与讲述]课本第3—4页内容:化学的形成和发展。(附录二我国古代化学科学的成就)[板书]二、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情景五:由硅原子排列的两个汉字----中国,由分子构成的分子齿轮和分子马达,神州五号返回舱。[师生交流与思考]现代化学研究是否已经到了极点了?现代化学的地位及化学研究有那些领域?通过对化学发展史的认识,你认为应如何比较恰当来定义化学科学的内涵。[阅读与讲述]课本第5—6页[结论及板书]三、化学科学的探究空间化学科学就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思考]化学科学与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类.的发展密切相关,研究领域十分广泛。你对化学科学研究的哪些问题感兴趣[电脑展示]与化学紧密相关的的一些产品和职业,如:新型药物、导电塑料、新型建筑材料、药物研制人员、化学科研人员、化学教师、化工厂工人、质检人员、环境保护工作人员、医生等。[师生交流与思考]由学生自由发挥,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可以让学生开展一分钟演讲)\n情景六:高中校园图片,教室、实验室、高一化学有关内容图片、高二化学有关图片、高三化学有关图片[师生交流与思考]高中阶段,我们将学习哪些化学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呢我们将走过怎样的化学学习历程呢[电脑展示和讲述]高中新教材体系架构。《化学必修一》、《化学必修二》《化学与生活》: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的性质,探讨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体会化学对提高生活质量和保护环境的积极作用,形成合理使用化学品的意识。《化学与技术》:了解化学在资源利用、材料制造、工农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在更加广阔的视野下,认识化学科学与技术进步和.发展的关系。《化学反应原理》:学习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认识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了解化学反应原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有机化学基础》:探讨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应用,学习有机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物质结构与性质》:了解人类探索物质结构的重要意义和基本方法,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实验化学》: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和方法,提高化学实验能力。[板书]高中化学必修及选修科目必修模块:化学一化学二\n选修模块:《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物质结构与性质》《实验化学》情景七:一位思考中的学生,怎样才能学好化学?在日常的化学学习中应当如何探究化学问题?[分组实验探究]在所给的下列试剂瓶中,盛有少量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溶液或固体物质,根据你现有的知识如何检验?请给鉴别出来的物质分别帖上标签。所提供的实验仪器和药品如下(均未标明):金属镁、氧化铜粉末、活性炭、氢氧化钠溶液、浓盐酸、碳酸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PH试纸、酒精灯、火柴、试管、胶头滴管、玻璃片、药匙、砂纸等。教师巡视指导,收集学生探究结果,以备评价。[师生交流与讨论]化学探究的基本模式是什么?如何观察、思考、假说、验证、推理、判断得出结论。怎样才能学好化学[结论及板书]化学探究的基本模式是:提出问题→观察思考→提出假说→收集证据、验证假说→表达交流→完善证据、得出结论。学好化学要做到:重视化学实验的作用;重视科学方法的训练;密切联系实际;多渠道获取知识。[总结]\n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深深地感到生活中化学无处不在。今天,化学已发展成为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的重要基础,成为推进现代.文明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并且在为解决人类面临的一系列危机,如能源危机、环境危机和粮食危机等做出积极的贡献。相信大家一定特别想学好化学,也一定能学好化学,实现你的心中的梦想,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化学在人类进步中的关键作用。【汇总】第一节走进化学科学—、化学是创造性的、实用的科学二、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三、化学科学的探究空间化学科学就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高中化学必修及选修科目必修模块:化学一化学二选修模块:《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物质结构与性质》《实验化学》化学探究的基本模式是:提出问题→观察思考→提出假说→收集证据、验证假说→表达交流→完善证据、得出结论。\n学好化学要做到:重视化学实验的作用;重视科学方法的训练;密切联系实际;多渠道获取知识。附录一:化学简史年代大事纪要约50万年前“北京猿人”已会用火公元前8~6千年中国(新石器时代)开始制陶器约公元前2千年中国已会铸铜公元前四世纪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提出朴素的原子论;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提出“四元素”学说公元前140~87年中国发明了造纸术公元前一世纪至公元一世纪中国《本草经》成书,书中记载动物、植物、矿物、药物达365种十世纪中国(宋代)把火药用于制造火药箭、火球等武器1661年英国的波义耳在《怀疑派化学家》一书中给元素下了科学的定义1772年舍勒制得了氢气1773年舍勒制得了氧气1777年法国的拉瓦锡发表《燃烧概论》推翻了燃素说1803年英国道尔顿提出原子论1811年意大利的阿伏加德罗提出分子假说1860年分子学说得到世界公认1869年俄国的门捷列夫提出了他的第一个周期表\n1911年英国的卢瑟福提出原子核模型1934年法国的约里奥居里夫妇发现人工放射性1942年中国的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1965年中国科学家合成出牛胰岛素,是首次人工合成蛋白质1981年我国科学家首次人工合成完整生物活性的核糖核酸2021年人类基因组破译附录二:我国古代化学成就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化学发展史上有过极其辉煌的业绩。冶金、陶瓷、酿造、造纸、火药等都是在世界上发明和应用得比较早的国家。如商代的司母戊鼎是目前已知的最大的古青铜器。1972年在河北出土的商代铁刃青铜钺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铁器。我国古代的一些书籍中很早就有关于化学的记载。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的巨著《本草纲目》(公元1596年)中,还记载了许多有关化学鉴定的试验方法。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第2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n(1)使学生了解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及主要的化学性质(钠跟水、氯气的反应),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2)使学生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的化学性质(氯气跟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及水的篇二: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最新最精华)-2-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3-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4-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5-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篇三:高中化学教案(教学)模版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一、教材分析钠是碱金属中的典型代表,是学生在高中学习的第一个金属元素,把它编排在高一教材\n中第三章讨论,是因为义务初中化学教材中已经介绍了碳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钠等钠的化合物的知识,为高中钠元素的系统学习奠定了基础,可以使学生感觉相对更简单,有利于减轻学生在高中学习初期的不适应感;还有利于复习巩固第一章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的知识,通过对钠元素的学习,总结出学习金属元素的学习方法和模式,这将有利于今后其它金属元素的学习。二、学情分析刚进的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金属元素(如铁),同时还学习过钠的某些化合物(如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的一些知识,他们也有进一步探究更多金属元素的求知欲和兴趣,这使得他们对于钠的学习将更轻松;另外,在初中他们已看过教师的演示实验,也做过一些简单的学生实验,具有了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这些都会成为本节课教学的有利支撑点。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金属钠的主要物理及化学性质;2、了解金属钠的保存方法及用途;3、掌握钠的氧化物的重要性质,了解它们的用途。【过程与方法】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让同学们体会怎样运用观察法进行实验探究;2、通过对钠跟氧气的反应及过氧化钠性质的实验探究,让学生体会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并认识到实验过程中控制实验条件的重要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n1、通过学生小组探究实验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创新精神和同学间的交流合作学习的协作精神;2、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实验习惯和科学态度。四、教学重难点【重点】1、金属钠和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2、金属钠的氧化以及与水反应的原理。【难点】1、初步学会以观察、实验、比较、分类等方法在研究物质性质中的运用,初步掌握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2、钠在空气中加热的实验现象的解释五、教学方法实验法、讨论法、观察法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实验仪器:小刀、镊子、滤纸、三角架、酒精灯、烧杯、火柴、坩埚、坩埚钳、盖玻片实验药品:钠单质、酚酞、稀硫酸铜溶液、蒸馏水、盐酸七、教学过程八、板书设计九、课后作业1、钠的物理性质:颜色_________,熔点________(高、低),密度________(大、小),硬度________(大、小)。\n2、把小块金属钠投入到饱和石灰水中不会出现的现象是()A、溶液中出现白色浑浊物B、有金属钙被还原出来C、反应过程中钠浮在液面熔成小球D、钠熔成小球在液面上迅速游动十、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