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00 KB
- 2022-08-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中节奏创编音乐教案篇一:音乐节奏训练教案篇一:小学音乐教学如何进行节奏训练小学音乐教学如何进行节奏训练《音乐新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程教学在中小学中不应该理性化、学术化,而应在一定程度上音乐生活化,让学生在参与丰富多采的音乐活动的同时,有趣地、开心地掌握基本的音乐文化知识和技能,获得审美愉悦体验,增强进一步学习音乐的兴趣和信心,即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从做中学、从乐中学”,让音乐充满人生,让快乐伴随终身。一、利用游戏,激发兴趣,训练节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音乐知识怀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动的特点和认识规律,将各种节奏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熟知的事物相结合,进行启发教学,能使节奏知识的学习变得生动、活泼、有趣。例如在教学认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时,先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节奏,启发学生模仿火车叫、乌龟走(×—)、大象走×、小兔跳××××等;再在琴上弹奏有×—、×、×\n等组成的旋律来表现各种动物的走路形象,使学生在充满情趣的活动中得到形象的感性认识。然后,再让学生亲身感受音乐符号的时值:请一个学生慢走,再用一般的速度走,最后跑步走。紧接着把这些节奏编入音乐游戏的《钟》中进行巩固,并采用双响筒、碰铃、三角铁伴奏。时针(三角铁)×—×—|×—×—||分针(双响筒)××××|××××||秒针(碰铃)××××××××|××××××××||以六人为一组、其中三人分别扮演时针、分针、秒针,其他形式分别演奏双响筒、碰铃和三角铁进行简单的立体节奏练习。这样,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第九接受了节奏训练。二、结合想象感知节奏音乐有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殊性质,要感受并理解音乐,必然伴随着人的想象活动。而音乐的想象是通过声音传入耳朵,在人的大脑中产生的一系列关于对这些声音进行判断分析、加工整理后,使其由抽象的“音”幻化为具体的“像”的一个过程。音乐源于生活,是生活的艺术表现,其实孩子们生活在一个声音的世界里,音乐无处不在,节奏无处不有。因此,我们采用柯达依教学法,先通过声音使学生从感性上识别,再加以丰富地想象,最后予以模仿。让学生觉得节奏训练并不那么枯燥无味,反而是更有兴趣的去学习。进而在强烈兴趣的驱动下,主动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1、倾听—感知\n只有在倾听音乐中,才能感受到音乐的无穷魅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开展了各种听觉训练,让学生在听音乐的过程中,去感受生活中的各种节奏,如火车声:轰隆轰隆;钟表:嘀嗒嘀嗒;小鸡叫:叽叽叽叽;青蛙叫:呱呱呱呱等。2、想象—理解想象能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从而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因此,我们让孩子们把生活中形象鲜明的声音,通过想象活动变成生动有趣的节奏。总之,节奏训练师音乐教学中最基础的训练,必须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从低年级抓起,选择有效的方法,有计划、有目的、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只有这样,才能为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篇二:节奏的魅力教案《节奏的魅力》姓名:卢单位:韩村乡初级中学欣瑞节奏的魅力教材分析:节奏是奥尔夫音乐构成的三大要素之一,是音乐艺术表现的重要手段,同时节奏感是音乐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感受音乐、理解音乐,首先就要感受节奏,通过节奏引起身体共鸣,从而达到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目的,所以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培养节奏感是十分必要的。\n教学目标:1、通过体验不同形式的节奏训练,培养学生自主与合作的学习能力。2、感受歌曲、舞曲中的节奏特点,能创编不同风格的节奏类型。教学重点:1、歌曲中的节奏训练,锻炼学生节奏感和合作学习的能力。2、感受歌曲、舞曲中的节奏特点,能创编不同风格的节奏。教学难点:歌曲中的的节奏训练和创编不同风格的节奏。教学方法及用具:多媒体展示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绕口令:出东门,过大桥,大桥前面一树枣,拿着竿子去打枣,青的多,红的少,一个枣,两个枣,三个枣,四个枣,五个枣,六个枣,七个枣,八个枣,九个枣,两个枣,一个枣,这是一个绕口令,一气说完才算好。【运用绕口令,让学生体会有节奏和没节奏的练习,亲身感受节奏的魅力。】一、体验节奏1、多声部节奏(合作)xx︱xx︱xx︱xx︱??北京北京北京北京xxx︱xxx︱xxx︱xxx\n︱??哈尔滨哈尔滨哈尔滨哈尔滨xxxx︱xxxx︱xxxx︱xxxx︱??齐齐哈尔齐齐哈尔齐齐哈尔齐齐哈尔2、歌曲中节奏(自主)以《送别》为例:(1)按节拍演唱歌曲:4/4拍,强弱规律为:强弱次强弱。(2)按节奏演唱歌曲,自主练习,集体练习。(3)协调训练:脚打节拍,手打节奏。【多声部节奏训练锻炼学生团队合作能力,歌曲中节奏训练提高学生身体协调性,同时也可检验学生对基本节奏型的掌握情况,让学生在这一环节不断参与不同的节奏训练,亲身体验节奏的特性。】二、感受节奏1、歌曲中的节奏对比欣赏三首歌曲,感受不同节奏表达不同的情感。《送别》稀疏、松散的节奏表现优美、抒情、忧郁、悲伤等情绪。《青春舞曲》紧凑、密集的节奏,表达热烈、欢快、激情、奔放等情绪。《自由飞翔》rap节奏增强了歌曲的动感,使歌曲更富有特色。2、舞曲中的节奏\n对比欣赏三段舞蹈,感受不同节奏表现不同舞蹈风格。探戈舞:固定节奏4/4xxxxx|恰恰舞:固定节奏4/4xxxxx|爵士舞:节奏自由,多用切分、附点和三连音,xxxx.x【对比欣赏不同类型的歌曲和舞曲,感受不同的节奏表现不同的情感,不同的舞蹈风格具有不同的节奏特点,学生在听、看、想、动中充分感受节奏的魅力。】三、创编节奏分组:1、一段表现欢快、热烈的情绪,或者一段rap节奏。2、一段表现优美、抒情或悲伤、忧郁的情绪。3、创编一段爵士乐节奏或探戈、恰恰节奏。小结:通过今天的节奏学习,感受到节奏的表现是丰富多彩的,不同的节奏表达不同的情感,表现不同的风格,让我们留意身边的节奏,用节奏装扮我们多彩的生活!板书设计:节奏的魅力1、歌曲节奏特点:节奏情绪紧凑、密集欢快、热烈稀疏、松散抒情、悲伤rap热烈、增加动感、富有特点\n2、舞曲节奏特点:探戈舞:(固定节奏):4/4xxx恰恰舞:(固定节奏):4/4xxx|爵士舞:(节奏自由):4/4|篇三:节奏游戏音乐教案音乐节奏训练教案教学内容:感受x—、x、xx、xxxx节奏。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认识x—、x、xx、xxxx节奏,用游戏的方法让学生感受这些节奏以及他们的组合。了解节奏与生活的关系,拓宽学生音乐文化视野。2·技能目标:能根据游动物园来这一游戏来创编并表现节奏,培养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表现,大胆创新的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互帮互助,勇于创新的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学生对音乐与生活的热爱。教学用具:钢琴、节奏卡、动物头饰及人物头饰教学过程:师:同学们,今天的天气冷吗?(冷\不冷)那好,今天老师就带大家暖和暖和身体好吗?请同学们根据老师走路和跑步的动作,做出并读出:走走走走跑跑跑跑跑跑跑跑,还要根据老师走路和跑步的动作,读出:xxxxxxxxxx、xx一、\n走向动物园师:好,同学们,我们已经到啦,你们现在门口等一等,老师去和卖票的老奶奶谈谈门票的价钱。(老师做一个谈话的动作之后出示人物图片和要求)师:好啦!老奶奶说呀,你们都是很聪明的学生,暂时不要门票钱,但她有几个问题自己老师弄不明白,要大家帮忙解决,如果解决好啦,就不要门票钱。我想,我们的学生都是不错的,都是有爱心的,所以就答应了她。(老师出示4各问题)师:我们进去吧!(老师鼓掌,学生做走和跑的动作)师:xxxxxxxxxxxx节奏,学生按照老师鼓掌的节奏,在原位做走和跑的动作。接着学生听着老师的琴声,边走边跑。1=c2\41133|1155|1133|1155|65|31|23|25|1133|1155|1133|1155|65|31|23|21||二、到了动物园下面我们看到的是一只小鸟,你可别小看它,它可是鸟中的珍惜动物(出示小鸟的图片)学生根据老奶奶的题目做题。学习节奏。通过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联系各种节奏:1·小鸟:xxxxxxxxxxxxxx叽叽喳喳叽叽喳喳叽叽喳喳叽叽喳喳、1)请你模仿出这种小鸟的叫声。2)你能用该小鸟的叫声与我们所学过的那种节奏结合?3)\n你能用这种节奏说一个成语吗?4)你能将这种节奏敲打出来并教会你的至少一个好朋友吗?2·青蛙:xxxxxxxx呱呱呱呱呱呱呱呱请你模仿出青蛙的叫声。你能用青蛙的叫声与我们所学过的那种节奏结合?(问题同上)3·山羊:xxxx4·狮子:x—x—5·看老虎表演。老师带领学生往前走(老师弹琴,学生听着音乐走跑),并来到老虎生活的家园。看老虎表演节奏。(1)xx|xxx|(2)x—|xxx|(3)xxxxx|xxxxx|提问:你们能不能帮它们交换以下位置,让节奏发生变化并向全班同学拍打节奏。6·猜一猜听着音乐来到了“飞禽馆”,并通过猜谜语、听句子摆节奏的游戏来巩固对节奏的记忆。2\4xx|xxx|xxxx|x—|xxxxx|身穿小黑袄,尾巴像剪刀。叽叽喳喳叫,xxxxx|xxxx|x—||叽叽喳喳叫,早早把春报。7·从“飞禽馆”\n出来,老师宣布同学们可以分散到动物园各处走走看看,并把自己所喜欢的动物用一句话告诉大家,这句话要求用“xxx|xxx|”节奏。如:xxx|xxx|花孔雀,真美丽。五、同学们今天玩得高兴吗?让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走走跑跑”回学校。(听音乐出教室)篇四:浅谈小学音乐课中的节奏训练浅谈小学音乐课中的节奏训练府谷县第四小学高军何为节奏?节奏,是音乐的基本要素,是音乐的骨架,是掌握旋律的基础,任何音乐都离不开节奏。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音乐教学中节奏教学的重要性,准确的把握好节奏是小学音乐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在音乐教学中有针对性进行节奏训练,不仅可以\n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增强他们互相倾听、协作合奏的能力,还可以很好地调动、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准确把握好节奏是学生音乐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如何搞好节奏教学,它可不是教师单方面能够完成的,而是要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共同来完成。我们教师不但要创新教法,而且要诱导学生自主的学法。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中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探索性做法,在这里汇报给大家,与大家共勉。一、附点节奏的训练附点节奏对小学生来讲,是一个教学难点,学生很难掌握在附点节奏教学上,可以加入朗诵,语言本身含有丰富、生动的节奏,从语言节奏出发来掌握音乐节奏是比较容易的,应从有节奏的朗读开始。如:有节奏的朗读一些简单的诗词、歌词。如有节奏的朗读诗歌:××.×××—|××.×××—|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样既进行了节奏练习,也培养了的词语创作能力,同时也体验了节奏感。通过这一首诗歌学生们举一反三,把平时学习到的诗歌接触的儿歌进行自主创编节奏。因为儿歌、诗歌不仅有优美的词句、真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而且有和谐的韵律和鲜明的节奏,使人读起来朗朗上口。我经常在课堂中还会运用模仿小动物声音、大自然的声音等来训练节奏并做动作。如:模仿动物的叫声:如小鸡边走边叫××|××|唧唧唧唧模仿风声、雷声、雨声:×—|×—|××.××|××××|,呼呼轰隆轰隆哗哗哗哗。\n因为对于儿童来说,熟悉的事物更容易感知。这个过程我认为它不但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和创作力,而且学生很快就掌握了附点节奏的唱法。二、强弱节奏的训练小学生对强与弱理解不够透彻,用“重”与“轻”来讲,学生就容易理解了,如:2/4拍,可用多种方法来演示强弱规律:①课桌上重敲一下,再轻敲一下,而且是从左到右两个不同的地方;②用双手拍击和分开来演示拍子的强弱规律;③在指挥学生演唱时,“强节奏”手势高举猛劈下,“弱节奏”向上绕弧轻轻划等等。三、结合律动进行节奏训练律动教学是通过身体各种韵律动作来体验和感受音乐,从而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韵律感。通过简单的身体运动伴随着音乐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不仅能满足儿童好动、好玩的特点,也能达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创新的能力。如教学律动《大海啊,故乡》时,让学生手拉手、背靠背、随着音乐节奏轻轻摇曳,体会音乐表现的意境,再创作一些简单的动作(如小碎步、波浪手等),对学生进行舒展、轻盈的三拍子韵律的训练。再如我在教学《春天来了》时,贾芷若同学不仅会想到模仿鸟儿飞翔的动作,而且还会去通过动作聆听春天的声音、呼吸春天的气息。随音乐的节奏变化进行即兴表演。既训练了学生的节奏感、韵律感,又能启迪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合表现力。\n以上,是我教学的一点心得、一点体会。个人认为节奏教学是否成功,是通过师生共同策划,共同努力的结果。其实在节奏教学方面还有许多值得我注意和探讨的问题,我们教师应该抓住学生潜在的节奏意识,加以挖掘,有效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篇二:《节奏与节拍》教案《基本乐理》课程教案授课教师:----授课班级:文学艺术系07-6班授课时间:2007年10月31日下午第一节课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一、掌握节奏与节拍的知识,了解节奏、节拍的区别,以及节奏、节拍在音乐表现中的重大意义。二、通过本课学习对以后打节奏起到指导作用。教学内容:节奏节拍拍子拍号重音的概念教学重点:节奏节拍拍子教学难点:节奏与节拍的区别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雪绒花1=F?3-5︱2-–-︱1-5︱4-–-\n︱3-–3︱345︱6--︱5--‖通过此旋律复习音的性质:音高音值音量音色音符:二、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在军训时走齐步和正步时,我们是怎么喊口令的?“一二一、一二一”,这是非常有规律的口令,起到了统一步伐的作用,口令和步伐是一致的,形成了很好听的节奏:哒哒哒哒今天我们就学习节奏、节拍。三、讲授新课:1.节奏:狭义的讲就是指音乐中长短相同或不同的音符(或休止符),按一定的规律组织起来,称为节奏。它主要是指音的长短。广义的节奏不仅包含音乐进行中各个音的长短组织关系,而且蕴涵着强弱拍交替,以及力度、速度、重音、推进力、动感等多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便是“一定的规律”。(举例)2.节拍:⑴重音:和周围音相比,在音响方面较强的音,称为重音。它用>、∧来表示,表示这个音要唱(奏)得坚强有力。⑵节拍:是指音乐中相同时值的强拍与弱拍有规律地循环反复,称为节拍。如:\n节奏与节拍的关系:节奏与节拍在音乐中永远是同时存在、密不可分,二者可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节奏与节拍又是有区别的,节奏具有多样性,是在某种节拍基础上不同时值的音灵活的、千变万化的组织形式;节拍具有均匀性,节拍是强弱规律性的反复交替,没有时值变化。节奏是灵活的,节拍是机械的。“节奏包含着节拍的特点,而节拍却不能概括节奏的全部意义。”简而言之,节奏是音的长短组合,节拍是音的强弱交替。节奏、节拍在音乐中表现意义十分重大,音乐的表现中,节奏好比是音乐的骨骼,节拍是音乐的脉搏,使音乐在一种有序的形态下来表现人们的情感。同样的一组音,如改变其节奏与节拍,沉思的乐句可以变为欢快的,雄壮的乐句可以变为诙谐的。1=F-3521︳5-︳4·333456︱5–‖这两条旋律的风格和感觉一样吗?(不一样)《雪绒花》的感觉是雪花从空中往下轻轻地飘落下来,而改变后的旋律,显得很轻快。⑶拍、拍子、拍号:计算音符时值的单位叫拍。节拍的单位拍用一个固定的音符(如: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二分音符等)来代表,叫拍子。如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内有三个单位拍,就叫四三拍子。表示拍子的记号叫拍号。拍号用分数来标记(五线谱中用第三线代替横线),记写在谱号和调号的右面。如:\n节拍与拍子的区别:节拍不包括音符的固定时值,比较抽象;而拍子则用固定时值的音符来表示,比较具体。3.拍子的种类:单拍子复拍子混合拍变换拍散拍子等⑴单拍子:每小节只有两拍或三拍的拍子,称为单拍子。特点就是只有强拍和弱拍,每小节只有一个强拍。如:----○○(举例视唱谱-西藏民歌)-○○○(视唱谱-《小燕子》)-○○○⑵复拍子:每小节有两个以上同类单拍子合并组成,并有两个以上强拍,称为复拍子。如:----○○○○(举例视唱谱《牧羊姑娘》)-○○○○○○-○○○○○○○○○四、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节奏与节拍的相关知识,也了解了它们二者的区别,以及在音乐表现中的重大意义。我们学的只是理论,要到实践中去检验,去感受他们在音乐表现中所起的巨大作用!板书设计:节奏节拍一、节奏:音的长短关系\n二、节拍:⑴重音:>、∧、小节线雪绒花1=F-3-5︱2-–-︱1-5︱4–-︱⑵节拍:相同时值强拍弱拍循环反复。3-3︱345︱6--︱5--‖⑶拍子:固定音符代表单位拍音的性质:音高音值音量音色拍号:--音符:三、拍子的种类:⑴单拍子:只有一个强拍-○○-○○○⑵复拍子:同类单拍子两个以上强拍-○○○○-○○○○○○○○○篇三:高二音乐欣赏课教案——节奏与生活高中音乐欣赏课教案——节奏与生活一、教学内容:1、节奏与生活、舞蹈、音乐及其它艺术的关系。2、学习几种基本节奏型:XXXXXXXX.XXXX00X等。\n二、授课班级:高中二年级三、教学目的:1、让学生了解节奏是音乐的本质要素、它无处不在,与生活,舞蹈,音乐及其它艺术紧密相连。2、和学生一起在音乐欣赏中去充分感受节奏,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四、教学重、难点:节奏与音乐的形象、情绪、风格的关系。五、教学方法:采用演示法和直观教学法,激发学生对音乐节奏的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体会节奏在音乐中的中心地位。六、教学准备:录音机、音乐课件。七、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1、课前播放flash动画《恰恰恰》。2、情景导入:今天很高兴和大家相约这美好的音乐课堂,我的心跳节奏有点快啊......让我们一起来感受音乐之魂──节奏。(二)节奏的概念:1、师问:大家还记得音乐的四大基本要素吗?那节奏又是指什么呢?\n2、学生讨论:3、音乐起源于劳动,原始社会在劳动中为了统一节奏,而产生了劳动号子。节奏是音乐的本质要素、是有规律的运动,是音乐的活力、是音乐的进行,包括音乐的重音、节拍和速度。今天我们先学习几种基本节奏型。(三)节奏型练习。1、讲XXXXXXXX.XXXX∨∨∨∨∨四分八分十六分小附点切分2、练:请同学们自己组合,并自己填词,对回答问题积极者全班隆重表扬。XXXXX∣XXX∣XXX∣拍你真的很不错。注:同学们在草稿纸上写,然后老师点名提问,优秀的答案写在黑板上。(四)生活中的节奏:师:我们生活中处处充满着节奏,如我们的心跳、日月交替、潮起潮落、春夏秋等都是在某种按特定的节奏中,大家能说一说吗?生:做游戏、唱歌、跳舞等......(五)舞蹈、音乐中的节奏:1、舞蹈中的节奏:①交谊舞:圆舞曲(华尔兹)、波尔卡、探戈、伦巴。②\n民族舞:新疆舞。师:播放《蓝色多瑙河》,《我的太阳》。并总结各种舞蹈的节奏特征。2、音乐的节奏:①录音播放二段音乐,让学生谈体会。A、《夜曲》肖邦慢。B、四小天鹅快。总结:节奏的快、慢对音乐情绪、形象、风格的表达与手段之一、一般,快的节奏令人兴奋、紧张,慢的节奏给人安详、从容。在“音乐治疗”这门学科中音乐的节奏、速度是非常有效和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