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铁教案 14页

  • 14.67 KB
  • 2022-08-13 发布

高中化学铁教案

  • 1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中化学铁教案【篇一:人教版高中化学铁和铁的化合物说课稿】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铁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1.主要内容。本节课的知识是铁的性质知识的延伸和发展。教材从铁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硅和铝为引入,以及在介绍铁的氧化物时,列举了氧化铁作为涂料在生活中的用途,说明了研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意义与价值。在介绍铁的氧化物,铁盐和亚铁盐性质时,以实验探究为手段,重点介绍了氢氧化亚铁和二价铁离子的还原性与三价铁的氧化性。2.在本章中的位置。本章《金属及其化合物》是在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实验基础)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理论基础)的基础上开始具体的元素化合物的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的基础和核心知识,这些知识既可以为前面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又可以为必修2的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理论知识打下重要的基础;也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化学的一些基本方法;还能使学生正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氧化铁,氧化亚铁,四氧化三铁的性质及用途。(2)了解铁的氢氧化物的性质及制备方法。\n(3)掌握二价铁离子及三价铁离子的检验方法及实验转化,巩固提高氧化还原的知识。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会运用实验、观察等获取科学事实的基本方法,研究物质的性质。(2)初步学会运用:分类、比较、分析、归纳、演绎等整理科学事实的基本方法,学习物质的性质。(3)学会学习和认识新化学物质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三.情感态度目标(1)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品质。(2)通过铁的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好化学,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重点、难点:铁盐和亚铁盐的检验及相互转变学情分析1、学生在第一章和第三章第一节中已经学习了一定的实验基本知识和实验基本技能及实验学习的基本方法(如:有序观察、实验现象的描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为本节学习打下了较好的基础。\n2、学生在第二章已经学习了“分类思想”这一化学学科的核心思想。本章的每一节都可在分类思想的指导下进行学习,通过具体案例的学习,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熟悉分类法的具体应用和深刻体会分类学习的巨大意义和价值,进而形成学科思维。3、学生在第二章已经学习了《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这两类重要化学反应的有关概念和基本规律,但由于学生所具备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很少,载体少,学生对这两大核心理论的深刻理解和灵活应用能力仍有待加强。利用第三章和第四章的元素化合物教学可不断复习和强化学生对这两大基础理论的深刻理解,这也是第三、四章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教学媒体分析1.教学媒体的选择课堂中教学媒体的选择和使用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各个知识点的教学目标的完成程度,从而影响整个教学质量。因此必须重视教学媒体使用方法的设计。本节课教学媒体系统设计为学生实验,板书,电脑投影等多媒体的综合应用。使知识呈现方式更直观,给形象具体。2.教学媒体应用的时机,目的通过展示补血口服液、天然赤铁矿、磁铁矿、红砖、青砖等图片情景,使学生对铁的化合物在生活中的重要应用有直观的认识。教学方法:1、课堂教学中多采用对比教学,将铁的氧化物,铁的氢氧化物进行对比学习,逐步提高学生的归纳比较能力。2、对于“铁三角”的讲解可采用由学生分析,老师指引的方法,尽可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分析综合能力。教具准备:氯化铁溶液氢氧化铁溶液盐酸稀硫酸氯化亚铁溶液硫氰化钾溶液试管若干胶头滴管\n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投影)“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朱门”意思?(展示涂了红色油漆的大门和几种含铁元素的矿石,并说明在油漆中含fe2o3),说明铁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形式存在【板书】三、铁的重要化合物【板书】1.铁的氧化物(feo、fe2o3、fe3o4)【学生活动】学生阅读课本p59倒数第1-3段,完成投影中feo、fe2o3、fe3o4三者性质并比较表格。说明:fe3o4中铁的化合价是+2和+3,可看作feo〃fe2o3.[过渡]铁的化合价有+2价+3价,因此铁的氢氧化物也有两种氢氧化铁和氢氧化亚铁。下面我们来学习它们的性质。[设问]那么如何制这两种氢氧化物呢?我们来学习氢氧化铁和氢氧化亚铁的制备。[观察实验]在试管中注入少量氯化铁溶液,再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fe(oh)3的制备实验步骤:在试管中加入少量fecl3溶液,再逐滴入naoh溶液实验现象:溶液中立即生成红褐色沉淀反应方程式:fecl3+3naoh=fe(oh)3↓+3naclfe3++3oh—=fe(oh)3(红褐色)↓fe(oh)2的制备实验步骤:在试管中注入少量新制的feso4溶液,用胶头滴管胶头滴管吸取naoh溶液将滴管尖端插入试管中溶液底部,慢慢挤出naoh溶液实验现象:开始时生成白色絮状沉淀,白色沉淀变成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n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2++2oh—=fe(oh)2↓(白色絮状沉淀)4fe(oh)2+o2+2h2o=4fe(oh)3↓(红褐色)思考题?实验中为什么要用新制的feso4溶液?答案:防止feso4被空气中的o2氧化而影响实验效果fe(oh)3和fe(oh)2的性质:a.不稳定性2fe(oh)3=fe2o3+3h2o4fe(oh)2+o2+2h2o=4fe(oh)3b.弱碱性fe(oh)3+3h+=fe3++3h2o【篇二:徐东海高中化学必修(1)铁的重要化合物教案】第三课时铁的重要化合物教案卢氏县第一高级中学徐东海一、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①通过实验探究掌握铁及其化合物具有的氧化性或还原性,掌握fe和fe的相互转化关系;②从氧化还原的角度,认识不同价态的铁的化合物的性质;③了解铁的氧化物种类和化学性质;④通过对灰绿色沉淀成因的分析,认识+2价铁的化合物易被氧化的性质。(2)过程与方法\n①通过对铁的化合物氧化性和还原性的预测,初步学会用氧化还原反应理论研究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②初步学会从氧化还原的角度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③通过对铁的化合物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实验探究活动,初步学会通过实验研究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的思路和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探究性实验,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和精神;②通过氢氧化亚铁、氢氧化铁的制备的实验,培养小组交流合作意识;③养成务实求真、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重点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精神。二、教学重点和难点①重点:fe(oh)2的性质、fe和fe的性质及相互转化②难点:氢氧化亚铁的制备、亚铁盐和铁盐的转化三、教学方法探究式、引导式四、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五、教学手段及用具(1)教学手段:学案、学生实验、教师讲解、黑板演示(2)实验仪器:试管、胶头滴管、试管架、烧杯等\n(3)实验药品:氯化铁溶液、硫氰酸钾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氯化亚铁溶液、氯水、稀盐酸、硫酸铜溶液、高锰酸钾溶液、稀硝酸、铁粉、铜片、锌粒、铝片、镁条、淀粉碘化钾试纸(每小组提供的药品有差异)。六、教学思路本节课分三个部分,分别为:(1)探究性实验---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2)自主学习----铁的氧化物种类和化学性质;(3)合作学习----fe(oh)2和fe(oh)3的制备。2+3+2+3+本节课线索是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七、教学过程【复习】1、氧化还原反应是指是。常见的氧化剂,常见的还原剂。2、氧化性还原性与价态之间的关系3、铁有哪些价态【新课导入】我们复习了氧化性、还原性和铁的价态,那么不同价态的铁具有氧化性还是还原性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分别以fe、fecl2、fecl3为例进行探究。【实验探究】1、对学生进行分组,总共分为6组,引导各组学生预测fe、fecl2、fecl3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填写学案;\n2、各组根据提供的药品设计实验方案加以验证;(每两组提供的药品相同)⑴方法引导:预测某物质具有氧化性,就应该寻找具有还原性的另一物质,通过实验证实两者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来检验你的预测。反之,亦然。⑵知识储备:1、fe3+的检验:用kscn溶液检验,出现血红色溶液证明有fe3+。2、含fe3+的溶液的颜色棕黄色,含fe2+的溶液浅绿色。3、碘单质会使淀粉变蓝色。3、组织学生对每组的实验方案进行评议;【引导归纳】如何实现fe2+和fe3+的相互转化?氧化剂如o2、cl2、hno3、kmno4等??????????→fe3+【结论】fe←??????????还原剂如fe、cu、ki等2+【提出问题】在用fecl2固体配制fecl2溶液时检测出其中含有fe3+,而在配制fecl3就没有杂质离子,为什么?【结论】空气中有o2,o2是很强的氧化剂,所以有还原性的物质在空气中易被氧化,而空气中很少有还原性物质,故有氧化性的物质在空气中可以长久保存。\n【过渡】fecl2由于具有还原性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那么同样含有+2价的铁的feo在空气中是不是也不能稳定存在呢?【【评价】小组内互评,挑选个人黑板展示。【过渡】能不能用fe2o3和feo制备相应的铁的氢氧化物?【实验探究】铁的氢氧化物的制法1、通过讨论与交流确定实验原理;2、根据所提供的药品与仪器设计实验方案;3、分组完成实验;【讨论】1、分析实验过程中生成的fe(oh)2沉淀会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的原因,并在学案中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2、如何改进实验使制的fe(oh)2沉淀不被氧化?【结论】fe(oh)2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fe(oh)3。改进方案:可采用将滴管伸入fecl2溶液的液面下滴入naoh溶液或在fecl2溶液的液面上加一层植物油等。八、课堂小结1、0价态的铁具有还原性;+2价态的铁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3价态的铁具有氧化性。+2价态的铁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2、fe和fe相互转化关系\n氧化剂如o2、cl2、hno、3kmno等43+??????????→fefe←??????????还原剂如fe、cu、ki等2+2+3+九、课堂练习1、为了证明长期放置的氯化亚铁溶液已经变质,可取少量溶液,加入少量溶液,如果溶液显色,说明溶液中含有离子,氯化亚铁已变质。防止氯化亚铁溶液变质的方法是。2、下列所含铁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a.feb.fecl2c.fecl3d.fe2o33、下列物质与铁反应后的生成物,能与kscn溶液作用生成红色溶液的是()a.盐酸b.氯气c.硫酸铜溶液d.稀硫酸十、布置作业课本p63课后习题7-11题十一、板书设计三、铁的重要化合物(一)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fe2+与fe3+的相互转化关系\n氧化剂如o2、cl2、hno3、kmno4等??????????→fe3+fe←??????????还原剂如fe、cu、ki等2+(二)铁的氧化物feofe2o3fe3o4(三)铁的氢氧化物fe(oh)2、fe(oh)3fe2++2oh=fe(oh)2↓(白色絮状)--fe3++3oh=fe(oh)3↓(红褐色)4fe(oh)2+o2+4h2o=4fe(oh)3白色红褐色十二、课后反思本节课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进行教学,效果很好,学生能主动地参与,能够积极地获取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篇三:高中化学教案(教学设计)模版】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一、教材分析钠是碱金属中的典型代表,是学生在高中学习的第一个金属元素,把它编排在高一教材\n中第三章讨论,是因为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材中已经介绍了碳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钠等钠的化合物的知识,为高中钠元素的系统学习奠定了基础,可以使学生感觉相对更简单,有利于减轻学生在高中学习初期的不适应感;还有利于复习巩固第一章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的知识,通过对钠元素的学习,总结出学习金属元素的学习方法和模式,这将有利于今后其它金属元素的学习。二、学情分析刚进高一的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金属元素(如铁),同时还学习过钠的某些化合物(如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的一些知识,他们也有进一步探究更多金属元素的求知欲和兴趣,这使得他们对于钠的学习将更轻松;另外,在初中他们已看过教师的演示实验,也做过一些简单的学生实验,具有了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这些都会成为本节课教学的有利支撑点。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金属钠的主要物理及化学性质;2、了解金属钠的保存方法及用途;3、掌握钠的氧化物的重要性质,了解它们的用途。【过程与方法】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让同学们体会怎样运用观察法进行实验探究;2、通过对钠跟氧气的反应及过氧化钠性质的实验探究,让学生体会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并认识到实验过程中控制实验条件的重要性\n。【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小组探究实验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创新精神和同学间的交流合作学习的协作精神;2、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实验习惯和科学态度。四、教学重难点【重点】1、金属钠和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2、金属钠的氧化以及与水反应的原理。【难点】1、初步学会以观察、实验、比较、分类等方法在研究物质性质中的运用,初步掌握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2、钠在空气中加热的实验现象的解释五、教学方法实验法、讨论法、观察法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实验仪器:小刀、镊子、滤纸、三角架、酒精灯、烧杯、火柴、坩埚、坩埚钳、盖玻片实验药品:钠单质、酚酞、稀硫酸铜溶液、蒸馏水、盐酸七、教学过程八、板书设计\n九、课后作业1、钠的物理性质:颜色_________,熔点________(高、低),密度________(大、小),硬度________(大、小)。2、把小块金属钠投入到饱和石灰水中不会出现的现象是()a、溶液中出现白色浑浊物b、有金属钙被还原出来c、反应过程中钠浮在液面熔成小球d、钠熔成小球在液面上迅速游动十、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