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75 KB
- 2022-08-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自从人类进入商品经济社会以来,贸易即已成为人们日常活动的主要部分,并成为一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国际分工的深化、大量国际统一标准规则的建立高中历史试卷讲评教案 篇一:高三历史试卷讲评课有感 高三历史试卷讲评课有感 彭惠琴 摘要高中历史新课改以后,高三上新课时间很少,大部分时间进行复习,而为了检验复习效果,最常见的方法是用名目繁多的考试来衡量,小至教师自己命题的单元小测,大至深圳市统一举行的模拟考,但不管什么方式的考试,考后教师总要对试题进行讲评。以怎样的方式进行评讲才能达到最佳效果?本文结合我在高三历史讲评试题的一些体会,简要谈几点拙见,以期方家指正。 关键词高三历史讲评课 历史试卷讲评课是高三复习备考过程中的一种重要课型,客观公正、科学高效地讲评试卷是提升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讲评课质量对于发挥考试的评价功能至关重要,也直接影响着考试的效果乃至整个复习备考的成败。教师通过试卷的评讲,不仅要让学生对阶段性的学习状况有理性的自我认识,而且要在试卷评讲过程中以学生为本,渗透情感态度的培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试题讲评就是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同时达到以考促学,以考促教目的。我觉得要上好一节高三历史试题讲评课,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国家及地区之间的贸易也已成为拉动一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甚至是三驾马车之首,奥巴马政府成立之日起\n自从人类进入商品经济社会以来,贸易即已成为人们日常活动的主要部分,并成为一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国际分工的深化、大量国际统一标准规则的建立 第一,考后讲评要及时,不能照本宣科,只对答案。每次考试结束后,教师要 在考后的第一节历史课就进行讲评,这样既可以及时解决学生心中的疑惑,又可以节约学生因二次阅题而浪费的时间,讲评效果也最好。另外,在讲评试题之前,教师再忙也要抽空自己先做一遍试卷。通过自己做题,一是了解试题考点布局,琢磨出题者意图;二是分析哪些题目与高考理念吻合,这样的题目就要提醒学生重视,哪些题目没有参考价值,就让学生大胆放弃;三是从学生角度分析哪些地方容易出错,出错原因大概有哪些等等方面都要事先成竹在胸,做到讲评时有的放矢。如果自己事先不了 解试卷内容,只给学生对参考答案,这样的讲评干脆不讲,学生最不欢迎这样的老师,这样的讲评课实际效果甚微。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国家及地区之间的贸易也已成为拉动一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甚至是三驾马车之首,奥巴马政府成立之日起\n自从人类进入商品经济社会以来,贸易即已成为人们日常活动的主要部分,并成为一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国际分工的深化、大量国际统一标准规则的建立 第二,切忌教师拿着试题按顺序自己一讲到底。每次讲评试题时,我都根据自己对试题的整体把握,有时先讲主观题,有时先讲客观题;有时先讲古代史,有时先讲近代史,有时又先讲现代史,讲题顺序依每份卷子特点来决定先讲哪一部分。同时讲评试题时,我觉得学生完全没有疑问的我就不讲,对于要讲的题,我也从不搞一言堂,每道有价值的题我都先让学生先讲,理解不到的我再来补充。对于选择题,我就让学生讲这道题的考点是什么?你的选项是哪个?凭什么你选择了这个答案?做这道题时应注意什么?对于主观题我就让学生讲这道题的中心语、限定语、求答项、答题方式等分别是什么?你是如何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这道题你认为难在哪里?答题时应注意什么?等等。在整个讲评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来讲,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让学生思想歇着,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从考中懂得要充实哪些知识点,哪些能力还要加强。从而通过讲评试题达到培养学生“三基”目的,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理论。如果上讲评课时教师一讲到底,泛泛而谈,缺乏针对性,既浪费了学生高考备考的宝贵时间也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效果不好,甚至是做负功!第三、高三试卷讲评不能就题讲题,要就着讲评试卷之机进行考点深化复习。到了高三,特别是一轮复习结束后,每次试卷讲评都要对一些题目涉及的重要考点进行相关知识链接,采用其它题型或其它变式再考一下学生,让学生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从而彻底消化相关考点,不留盲点,避免一错再错。 第四,考后试题讲评要坚持激励性原则。试卷讲评避免不了要涉及到学生成绩,有的学生学习很努力,但考出成绩却不理想,难免情绪低落。对这部分学生要特别关注,要多给予鼓励,千万不能挖苦他们,弄不好他们就破罐子破摔,从此丧失前进动力。所以教师讲评试题时既要热情表扬那些解题思路清晰、灵活和有创新意识的学生,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国家及地区之间的贸易也已成为拉动一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甚至是三驾马车之首,奥巴马政府成立之日起\n自从人类进入商品经济社会以来,贸易即已成为人们日常活动的主要部分,并成为一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国际分工的深化、大量国际统一标准规则的建立 也要充分肯定那些虽然考得不理想但学习态度认真、刻苦的同学,注重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和方法引导,让他们重新振作起来。 试卷讲评课是高三老师经常要上的课型,如何发挥讲评课功效,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以上所述是本人在讲评课时用得比较多的几条。常言道: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如何让高三试卷讲评效果达到最佳,吾将不断探索,谨以此抛砖引玉。 中学历史高级教师联系电话:QQ:Email:lhzxpeng@ 篇二:浅谈如何上好高中历史试卷讲评课 浅谈如何上好高中历史试卷讲评课 考试是考查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方式,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必要环节。作为教师,除了要掌握命制试卷的能力,更要能够上好试卷讲评课。上好试卷讲评课意义重大:对学生而言,可以帮助他们查漏补缺,纠正错误、规范解题、开阔思路,总结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完善知识系统和思维系统,为下一阶段学习成绩的提高打下良好基础;对我们老师而言,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教学方面的问题和不足,进行自我总结、自我反思,改进教学方法,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新课程背(来自:小龙文档网:高中历史试卷讲评教案)景下,如何提高历史试卷讲评课的效率?本人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在此谈谈笔者的一点粗浅看法。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国家及地区之间的贸易也已成为拉动一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甚至是三驾马车之首,奥巴马政府成立之日起\n自从人类进入商品经济社会以来,贸易即已成为人们日常活动的主要部分,并成为一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国际分工的深化、大量国际统一标准规则的建立 一、认真批阅试卷,做好试卷分析 现行高中历史试卷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客观题和主观题。相对而言,客观题的答案比较唯一,不易产生分歧,容易批阅。但批阅主观题时,要相当慎重。首先要尽可能统一评分标准,给分客观,否则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甚至会使其产生委屈感,认为老师不公平,从而丧失学习的兴趣。其次因为目前高考对主观题的批阅是踩点给分,所以批阅时不能简单地打“勾”“叉”,或直接打个分数,而应该把学生的得分点用红笔划下来,并给出分值;同时对学生做错的题目,尽可能地在每个同学的试卷上写下批语,如“没有读懂题目,答非所问”、“思维定势,没有充分利用材料”、“答案过于白话,请用历史专业术语”等,这样既有利于老师分析学生错误原因,有针 篇三:高一历史期中试卷讲评 历史期中试卷讲评课教案 制作人:王立凤时间:11-20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分析解题思路,讲解正确的解题方法,引导学生正确解题。 2.通过常见选择题类型的介绍和实际演练,让学生初步掌握选择题的正确解题方法。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选择题解题方法。2.难点:解题思路分析。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国家及地区之间的贸易也已成为拉动一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甚至是三驾马车之首,奥巴马政府成立之日起\n自从人类进入商品经济社会以来,贸易即已成为人们日常活动的主要部分,并成为一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国际分工的深化、大量国际统一标准规则的建立 【教学过程】: 一、试卷评价 1、难度:总体来看,难度适中。多为基础题,真正高难度题基本没有。 2、覆盖面:较广泛,每个单元每节课都有题目呈现,非选择题26、27、29分别考查第 一、第三、第四单元,28题则是一、二、四单元的混合题 二、成绩分析 三、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1、选择题错的较多的题目:4、6、9、11、12、18、19、20、22、23、24 2、选择题失分原因:(1)、不能最大限度的获取和解读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不能把握材料主题。(如4、9、11、22) (2)、欠缺解题方法,排除不掉干扰项,选不出最佳答案。(如18、23、) (3)、基础知识不扎实,不能把所学知识和材料结合。(如12、19、24、25) 3、选择题方法探究 归纳总结--怎样做历史选择题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国家及地区之间的贸易也已成为拉动一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甚至是三驾马车之首,奥巴马政府成立之日起\n自从人类进入商品经济社会以来,贸易即已成为人们日常活动的主要部分,并成为一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国际分工的深化、大量国际统一标准规则的建立 1.做好选择题的前提是审题,审题一定要做到“三看三思”:(1)题干要三看:一看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二看否定、肯定,确定答题方向;三看关键词语,明确内涵外延。(2)备选项要三思:认真思考每一个备选项是否符合历史史实;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 选择题注意事项: 1、注意绝对性的词语,特别注意提示语中“最??”和“开始于??” 2、注重对一些重要的概念的准确理解和对历史阶段特征的把握 3、排除法应用原则: (1)本身错误的选项,首先要排除;一般太过绝对的往往是错误的。(2)选项本身无错,但不符合题干者,排除;(要严格符合材料)(3)两个或三个选项都正确,并列关系者不选。 4、选出最正确、全面、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5、除非确实做错,否则不要轻易改动。 各类题型(一)文字型材料方法总结:(讲解4、18、24、25) 1、逐字、词、句阅读材料并理解大意;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国家及地区之间的贸易也已成为拉动一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甚至是三驾马车之首,奥巴马政府成立之日起\n自从人类进入商品经济社会以来,贸易即已成为人们日常活动的主要部分,并成为一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国际分工的深化、大量国际统一标准规则的建立 2、圈出关键词(如:材料出处、时间、人物、地点,中心语等),联系有关知识进行解读,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3、归纳有效信息,宏观把握其主题。 【实战演练】:1、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 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 C.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2、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这也是中国传统政治上的大毛病。”以下各项表述中,最能体现钱穆这一观点的是() A.秦朝创立皇帝制度和郡县制B.清雍正时期军机处的设置 C.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度D.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 (二)图片类材料选择题(关注含义、出处)(讲解9、12) 方法总结:1、看图片上的直观文字和图片内容,获取表层信息; 2、以表层信息为切入点,回扣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挖掘图片的隐含信息;(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国家及地区之间的贸易也已成为拉动一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甚至是三驾马车之首,奥巴马政府成立之日起\n自从人类进入商品经济社会以来,贸易即已成为人们日常活动的主要部分,并成为一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国际分工的深化、大量国际统一标准规则的建立图片材料有时效性。图片只能反映图片时代的特征,而不能有超前意识。) 3、归纳有效信息,宏观把握其主题。 【实战演练】1、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摘录了伯利克里的一段话,“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是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还找到了下面的图片。据此判断他研究的内容最合适的课题是 A.雅典民主制度起源之研究B.雅典民主制度确立之研究 ?C.雅典民主政治利与弊之研究?D.雅典民主政治倒退之研究 2、下图反映的情景应是哪一次列强侵华战争带来的影响 被撕碎的CHINA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三)否定选择题(逆向选择题):(讲解19、22) 可采用逆推法,即根据题意,首先找出与题目要求相符的三个备选项,剩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要求的答案。解答此类题也可用正向思维或排除法。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国家及地区之间的贸易也已成为拉动一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甚至是三驾马车之首,奥巴马政府成立之日起\n自从人类进入商品经济社会以来,贸易即已成为人们日常活动的主要部分,并成为一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国际分工的深化、大量国际统一标准规则的建立 【实战演练】1大臣多从“亲臣重臣”中遴选,任命谕旨通常说,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材料中未能体现出 A.在军机处办理要务易于保密B.军机处官员便于皇帝宣召 C.军机处官员按才德标准遴选D.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性质 2、 A国王住在高高的山岗上并被巨石围墙护卫的王宫之中,监视并控制着全体臣民B乡间居民步行进城,高兴地参加公民大会,行使自己的权利C公民大会正在讨论国家大事,出现了唇枪舌剑的场面D在民众法庭上,其审判员从所有公民中抽签选举产生 (四)最佳选择题:(讲解6、11、23) 确定“最佳”标准,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运用优选法,逐个比较、分析备选项,找出最佳答案。在各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其他选项虽有一定道理,但因不 够全面或处于次要地位或不合题意而不能成为最佳选项。 【实战演练】1、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曾出现了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变化,其变化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交通的发展B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C疆域的拓展D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国家及地区之间的贸易也已成为拉动一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甚至是三驾马车之首,奥巴马政府成立之日起\n自从人类进入商品经济社会以来,贸易即已成为人们日常活动的主要部分,并成为一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国际分工的深化、大量国际统一标准规则的建立 2. A建立了与封建王朝对峙的政权B担负起了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C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实属空前D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五)比较选择题:(讲解20、16) 根据题干提供的条件,找出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判断。 【实战演练】1、下列关于英国和美国两种政治制度的比较说法正确的是: ①美国总统和英国国王都拥有相当大权力②美国的总统由全国选民间接选举产生,而英国首相由议会多数派领袖担任③美国总统有权解散国会,英国议会有权罢免首相④美国总统可以连任两届,而英国首相可以连任几届A.①②③④B.②④C.①②④D.③④ (六)组合选择题:(例如3) 解答时可采用基选法(选定一个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的答案为基点;然后,依此顺藤摸瓜,选出答案)。多采用排除法 【实战演练】.“十二铜表法自从定下来之后,??有些条款甚至一直保留下来,到罗马后期仍然有效。罗马人后来对这一古代法典有一种引以为傲的感情。十二铜表法的语言也成为后世法典语言的典范。”这段论述表明《十二铜表法》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国家及地区之间的贸易也已成为拉动一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甚至是三驾马车之首,奥巴马政府成立之日起\n自从人类进入商品经济社会以来,贸易即已成为人们日常活动的主要部分,并成为一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国际分工的深化、大量国际统一标准规则的建立①适用于整个罗马帝国②成为罗马成文法的起点③对后世立法影响深远④标志着罗马法体系形成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③④ (七)因果选择题:注意区别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内外因等要求。切忌因果颠倒,互相混淆,不分主次等。如第8、15题。.【实战演练】参加过辛亥革命的老人吴玉章说:“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大家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帝国主义扶植袁世凯C.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D.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实现 (二)非选择题 失分较多26、(2)27、(1)(2)28、(2)(3)29、(1) 从评卷情况看,学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书写潦草,书写格式不规范,卷面乱,有的表现为在答题卷上乱写乱画,把试卷当草稿纸等。 B、错别字较多,造成不应有的丢分,如郡县制---群县制 C、审题不清,未按要求答题,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国家及地区之间的贸易也已成为拉动一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甚至是三驾马车之首,奥巴马政府成立之日起\n自从人类进入商品经济社会以来,贸易即已成为人们日常活动的主要部分,并成为一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国际分工的深化、大量国际统一标准规则的建立 D、答题不够规范,语言不规范,用词不恰当,没有用学科术语回答,代之而用非书面语言;在简述、论述题中,不够条理,思路不清晰。 E、学生由于种种原因,造成考试过分紧张或松弛等。这类问题在卷面表现为漏题或做不完题等。 历史材料题[答题方式]的一般解题技巧 ——“问什么答什么”; “问什么”——时间、关键词。如“原因、背景”还是“过程”“举措”“特点”“内容”“结果、作用、影响等”; 1、特点类:26(1 2、内容类:28(2 3、影响意义类:26(3)行省制度的影响28(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意义 4、比较类:26(2)郡县制与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比较 27(1)中英政治制度的比较(3)英德国家元首权力的比较 ——“怎么问就怎么答”。 “怎么问”——答题方式, 第一类根据材料(含图表材料)概括、分析、概述、说明、指出等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国家及地区之间的贸易也已成为拉动一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甚至是三驾马车之首,奥巴马政府成立之日起\n自从人类进入商品经济社会以来,贸易即已成为人们日常活动的主要部分,并成为一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国际分工的深化、大量国际统一标准规则的建立 (从指定材料中得出答案)如28(2)(3)29(1)(2)(3) 第二类根据材料(含图表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概述、说明、指出等(从指定材料中及书本中得出答案)如26题三问27(1)(2) 第三类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概述、说明、指出等 (从书本中得出答案) 第四类对比两则材料,进行说明或分析异同 (从指定材料中得出答案) 第五类简述??的启示或认识 (从自己脑子中得出答案) 讲解:1、哪些:26(1)28(2) 2、是否能突出重点:26(2)27(2)28(3) 3、是否注意时间范围:27(1)18世纪时 4、是否能将新名词与课本相联系:27(2)宪政体制 答题规范要求:段落化、序号化、要点化 【实战演练】 请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个大变动。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国家及地区之间的贸易也已成为拉动一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甚至是三驾马车之首,奥巴马政府成立之日起\n自从人类进入商品经济社会以来,贸易即已成为人们日常活动的主要部分,并成为一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国际分工的深化、大量国际统一标准规则的建立 材料二: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辱不中折合?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忘盒带!——《贞观政要》材料三:自古??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期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置丞相??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明会典》卷二《皇明祖训》 材料四: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五日不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者(军机大臣)亦只供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史稿》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4分)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唐太宗与明太祖在丞相作用的看法上有何不同?概括其主要做法。(4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6分) (1)秦汉: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或皇帝制度的确立、三公九卿、郡县制);唐朝:完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或完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国家及地区之间的贸易也已成为拉动一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甚至是三驾马车之首,奥巴马政府成立之日起\n自从人类进入商品经济社会以来,贸易即已成为人们日常活动的主要部分,并成为一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国际分工的深化、大量国际统一标准规则的建立 (2)唐太宗认为设置宰相有利于提高中央的行政效率,可避免因君主决策失误而亡国。 做法:宰相等先集体议政,皇帝最后决断。(4分) 明太祖认为设置宰相是政治动乱的根源,应集权于皇帝一身。做法:废丞相,中央各部门分理政务,互不统属,皇帝总揽大权。(4分) (3)君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绝对君主专制。 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国家及地区之间的贸易也已成为拉动一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甚至是三驾马车之首,奥巴马政府成立之日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