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00 KB
- 2022-08-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中音乐鉴赏巴赫教案篇一:巴赫教案巴赫学情分析:本地区学生的音乐能力相对较为薄弱,音乐素养也较低,音乐欣赏面较为狭窄,大部分只是喜爱流行音乐,对于古典音乐,尤其是西方专业音乐知识了解甚少,缺乏一定的兴趣,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须结合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等要求,结合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在对巴洛克时期音乐的聆听、感受鉴赏中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西方古典音乐的兴趣。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聆听《马太受难曲》感受、体验欧洲宗教音乐风格。学会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多样性,并透过体会宗教复调音乐所折射出的人的精神世界,深刻了解巴洛克音乐的宗教性、复杂性,感受巴洛克时期音乐独特的美。2、能力目标:通过感受、体验、比较等多样性活动,使学生了解宗教音乐,了解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特点。3、知识目标:通过对巴洛克时期音乐作品的欣赏和学习,使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巴洛克音乐、宗教复调音乐以及代表音乐家西方音乐之父——\n巴赫的音乐成就。教学重点:欣赏、分析《马太受难曲》的第1、72、78分曲,感受、体会欧洲巴洛克时期宗教音乐的风格特征。教学难点:理解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的概念。教学过程一.导入在人类音乐千姿百态的百花园中,西方音乐是一直奇葩,我们常见的各种乐器,如:小提琴、钢琴、管乐,我们学习的乐理知识等都是西方音乐发展的产物。西方专业音乐的发展对今天全世界的专业音乐学习奠定了基础,它有着几百年的历史,每个时期都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在西方音乐史上有三大重要时期——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和重要的代表人物——巴赫,及他的作品。二.介绍“巴洛克音乐”1.首先,我们先来说一下这个巴洛克(baroque)。巴洛克一词的原意是形状不规则的珍珠,在意大利语中又是指冲动、夸张、任性、幻想等意义。最初泛指流行于17世纪的一种神奇的、怪异的建筑风格,后来逐渐用来称呼西方艺术风格历史上的一个时期。人们通常将1600年至1750年这一个半世纪左右的时间,称作西方专业音乐发展史上的“巴洛克时期”\n。2.接下来我们先来欣赏一首巴洛克时期的著名音乐作品——《哈利路亚》,同学们思考:这首音乐作品属于什么类型的音乐作品?它跟什么宗教有关系?播放音乐《哈利路亚》师:听完了这首曲子,现在我请同学们来回答我刚刚提的问题。这首音乐作品属于什么类型的音乐作品?师:好,我们看一下这两个题目,我们注意一下第二个问题,我问大家它跟什么宗教有关系?那其实这里就已经告诉了大家了,这是一首什么音乐——?生:宗教音乐师:对,这就是一首宗教音乐,那第一个问题我们知道了,第二个问题也就不难解决了。它跟什么宗教有关系?生;基督教三.欣赏《马太受难曲》1.乐曲背景介绍师:很好,这是一首基督教音乐,巴洛克时期是一个科学和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是基督教十分兴盛的时期。著名的德国作曲家巴赫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信仰者,他的创作中,约有75%是宗教作品,因此人们常把他视为最伟大的宗教作曲家。《马太受难曲》是巴赫最伟大的宗教音乐作品。这部作品被誉为“现存宗教音乐的顶峰”“最受欢迎的古典音乐作品”之一。\n《马太受难曲》是为纪念耶苏被钉十字架而写的大型套曲。现在大家打开书本,用一点时间看一下104面的第二段文字。《马太受难曲》共有七十八曲,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是1、72、78曲,接下来我们就来分别欣赏一下。2.对比欣赏第1、72曲首先我们先来欣赏第一分曲,然后再听72曲,然后请同学们们完成以下的表格。第一曲第七十二曲来吧,锡安山的女儿们主啊,此时不要离开我调性GC拍号12/84/4场景耶稣临刑前被游街示众耶稣死后感情基础悲伤悲伤音乐特点复调音乐主调音乐同学们,首先我们来看一下104面和105面的这两行乐谱,分别是1和72曲的乐谱片段,然后给你们两分钟完成表格。教师帮助填写表格:第一分曲是G大调,12/8拍的进行曲式,七十二曲是C大调4/4拍的圣咏旋律。大家看104面第三段的介绍,第一曲是一个悲剧的序幕,展现了耶苏临刑前被游街示众的场景。在管弦乐队的伴奏下,气势磅礴的双合唱队把人们引入一种悲哀的气氛中。\n72分曲是一首著名的圣咏旋律,是在耶苏死去之后出现的,将这部宗教悲剧推向了高潮。悲沉的音调营造了耶苏死去后的悲痛气氛……这是个混声四部合唱,女高音声部唱一个主调,其它三个声部是在做一个陪衬的作用3.主调音乐和复调音乐现在我们来看看音乐特点,复调音乐和主调音乐,两种不同的音乐。①.定义复调音乐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曲调以对位法则结合在一起的多声部音乐主要特点在于各声部都是独立的。而主调音乐虽也是多声部音乐,却仅以一个声部为主,其他声部只起陪衬作用。我们再来分别听着两段音乐的小片段,同学们感受下。看看能不能准确分辨出主调音乐和复调音乐来。②.测试同学们为了知道你们是不是已经理解复调音乐和主调音乐,接下来,我们来做个测试,老师弹奏两首钢琴小片段,请你们来分辨哪个是主调音乐、哪个是复调音乐。《牧童短笛》复调《解放区的天》主调4.欣赏第78曲关于主调音乐和复调音乐我们就先了解到这里,下面我们要欣赏《马太受难曲》的最后一部分:在你的墓前我在哭泣。\n思考:第78分曲和第1分曲有什么相似和不同之处?请同学们看课本105页第二段文字,然后总结。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归纳:最后的终曲和第1分曲同样是一首双合唱曲,形成首尾呼应。不同的是原来那悲哀的情绪已不再激烈,一切痛苦皆化作平静的祈祷:“安息吧!安息吧,你篇二: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全册教案-格式已编辑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学会聆听第一节《音乐与人生》教学设计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教学设计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教学设计第三单元鼓舞弦动——丰富的民间器乐第六节《鼓乐铿锵》教学设计第七节《丝竹相和》教学设计第四单元国之瑰宝——京剧第八节《京剧大师梅兰芳》教学设计第九节现代京剧第十节——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教学设计第十一节\n《非洲歌舞音乐》教学设计第六单元欧洲民间音乐拉丁美洲音乐第十二节欧洲民间音乐--风笛排箫歌声第十三节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融合第十四节《巴赫》教学设计第八单元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第十五节《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教学设计第九单元浪漫幻想的音乐世界-1-教学设计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学设计第十七节——《钢琴音乐的奇葩》教学设计第十单元音响塑成的民族意识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教学设计第二十节《俄罗斯民族风情》的教学设计第十一单元一个人的流派——德彪西第二十一节《德彪西》第十二单元传统风格体裁的解体——现代主义音乐的新趋向第二十二节《勋伯格》第二十三节爵士乐第十四单元\n文人情致第二十四节《高山流水志家国》教学设计第二十五节《西出阳关无故人》教学设计第十五单元新音乐歌声初放第二十六节《沈心工与李叔同》教学设计第二十七节《萧友梅与黄自》教学设计第二十八节《聂耳》第二十九节冼星海第十七单元:新中国的歌第三十节《祖国颂歌》教学设计第三十一节《乐坛新曲》教学设计第十八单元走向新世纪第三十四节《新时代》教学设计-2-第一单元学会聆听第一节《音乐与人生》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一)运用?音乐思维?的方式引导学生感知、体验、理解、鉴赏音乐,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音乐审美观,学会用音乐的认知方式了解自己,了解世界,改造世界,用音乐丰富自己的生活,用音乐美化自己的人生。\n(二)演唱演奏音乐主题,在音乐中联想,听赏、分析、描述音乐,理解音乐和其他人文艺术或人文艺术之处的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理解音乐与历史、文化之间的关系,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三)在欣赏不同风格音乐作品的过程中,学习音乐的表现手段,逐步认识音乐的社会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聆听、学会分析、学会理解。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聆听《第六(悲怆)交响曲》,引导学生思考有哪些音乐要素在发挥作用,发挥怎样的作用。难点:通过欣赏,引导学生思考作品表现了怎样的音乐情绪,产生了哪些联想与想象,揭示了哪些社会内容。三、教学内容安排本节课聆听《草原放牧》、《第六(悲怆)交响曲》为重点曲目,《森吉德玛》为拓展曲目。四、教学资源充分利用课本和配套的课件资源。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用舞蹈或戏剧等形式,表演乐曲的主题内容。五、教学方法与指导策略(一)教学方法:以学生主动探究为主,教师点评引导为辅。-3--4--5\n-篇三:高中教案《巴赫》高中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