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50 KB
- 2022-08-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摄影入门高中美术教案篇一:高中美术教学设计高中美术教学设计案例第三课、如实的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教学设计一、教材简析第三课《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从本课开始,具体了解三种主要的美术类型(具象艺术、意象艺术、抽象艺术)及其相关问题。本课内容主要向学生介绍了一种艺术类型——具象艺术,由学生较容易理解的艺术作品,走进美术鉴赏知识的学习,是较符合人的认识规律的。本课着重通过几件作品具体解释具象艺术的特点、典型形象和典型环境及社会功能的学习,使学生对具象艺术有更深入、更具体的认识。\n二、学情分析授课班级为高一年级学生,高一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对美术的基础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对美术语言及这些语言的组织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够简单的鉴赏和分析一般的具象艺术作品。但由于各地教学基础条件的差异,学生的美术基础知识薄弱,学习主动性不高,对本学科的学习目标模糊,因此教师的正确引导对学生学习过程的顺利进行,和对学生成长过程中科学观、价值观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典型作品的欣赏,掌握具象艺术的特征和功能(意义)。2.能力目标:掌握鉴赏具象艺术的方法,提高学生对具象艺术的鉴赏能力,理解美术作品中对典型形象的塑造。3.情感目标:懂得美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是怎样塑造的,培养学生以审美之心来感受生活,关注社会。\n(设计意图:达芬奇说过:绘画能比语言文字更真实更准确地将自然玩万象表现给我们。通过给学生呈现美术作品,让学生在认识作品的同时体会具象艺术的客观真实表达特性,逐步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品格,并养成善于纪录自身成长事件的习惯。)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讲解具象艺术的特点以及社会功能,学生能在此基础上分析具象艺术作品,进而领会具象艺术的社会意义。教学难点:主要是对具象艺术作品情节性、典型性的理解,即具象艺术以其对艺术形象的典型性处理——对典型形象和典型环境的塑造而区别于摄影。五、课型:鉴赏课六、课时计划:1课时七、教学方法:讲述法、提问法、启发法、讨论法、欣赏法、(设计意图:新课标倡导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那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提问教学法,鼓励所有同学积极参与,教师给予启发和引导,运用所学鉴赏方法来赏析、\n判断,作出正确的评价,形成互动探究的教学模式。)八、教学准备:教科书、多媒体课件九、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环节一:幻灯片播放图片,冷军的照相写实主义作品,一起学生兴趣。教师设问:刚才给大家欣赏的作品让大家很是震撼,也许大部分同学不曾想到,原来绘画可以如此逼真的表现事物。那我请大家分析一下,上面的作品使用什么样的绘画门类将事物如实的表现出来,你能想象出画家还借用哪些手段来帮助他完成这样的作品吗?学生讨论发言:(从教材中寻找参考答案,小组之间相互补充发言。)教师补充:上面的作品使用油画的工具表现的,我们可以感受到油画这种材料在表现写实性作品时,表现力是如此的强大。当然不否认画家可能借助照相机和投影仪等一些科技手段来辅助完成作品,使作品达到如此高的清晰度和真实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一类如实再现现实事物的美术作品,请打开课本第三课。\n环节二:学生打开课本第三课,引出课题: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设计意图:以照相写实主义作品产生的震撼效果,引发学生兴趣,集中注意力,结合照相机、投影仪等学生比较常见的工具来认识具象艺术,同时在学生意识中提示具象艺术与摄影作品有一定的关联。)(二)进入新课,实施教学。环节一:教师讲述古希腊画家宙克斯和帕尔哈西奥斯之间的比赛的故事,说明具象艺术在人类历史上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人类艺术中最主要的一种艺术类型。(设计意图:故事引入,点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解答创设情景中设下的疑问,明确本课目标即具象艺术的欣赏。)环节二:播放幻灯片,欣赏西班牙画家委拉兹凯斯作品《教皇英诺森十世》教师讲述:这是一幅几乎与真人等大的写生作品,作品完成后,放在一个大厅中,教皇的下属进来后,急忙取下帽子行礼,他以为真的教皇坐在那里。教皇本人对这幅作品的评价是:“太像了,太像了,??过于像了!??”\n后来这幅作品被教皇收藏起来,从来没有展出过,为什么呢?学生讨论发言:(参考答案)教师补充:委拉斯凯兹是17世纪西班牙最杰出的画家。他始终担任西班牙画师,为国王、王后、教皇、宫廷贵族等上层人物画了大量的肖像画。《教皇英诺森十世》是其中最重要的代表作,是应教皇本人的邀请而画的。权势显赫的教皇正襟危坐在一把精致的椅子上,一双凶相毕露的眼睛直盯着观众,威严中包含着贪婪,凶狠中隐藏着狡诈。这个当时已76岁的老谋深算的教皇的面貌和性格特征,被真实地表现出来了,以至于教皇本人看了,也只能用半是不满半是赞叹的口吻说:“画得太逼真了!”教师提问:作品的真实性可否让照相机替代?学生讨论发言:(参考答案)(设计意图:通过欣赏作品,点出具象艺术最显著的特征:真实即客观再现现实,向学生简介具象艺\n术作品的欣赏不能单从表面看现象,突破教学重点。)环节三:播放幻灯片,欣赏北宋张择端作品《清明上河图》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回忆在以往哪些学科中学习过北宋张择端作品《清明上河图》的相关内容。学生回忆并回答:(参考答案)教师提问:在语文、历史、等学科中讲到了《清明上河图》中的哪些问题?学生讨论回答:(参考答案)教师提问:《清明上河图》中大致分为几段,最具有故事情节、最精彩的部分是哪一段?学生欣赏作品回答:(参考答案)教师针对学生的答案作出补充:《清明上河图》生动反映了北宋都城汴梁的繁盛景象。内容结构大体分为三段,开首为郊野风光,中段是以虹桥为中心的汴河及其两岸船车运输、手工业生产和商业贸易等紧张忙碌的活动,后段为市区街道篇二:高中摄影摄像第二课认识照相机教案篇一:摄影教案二[照相机种类介绍]摄影教案(二)照相机种类介绍\n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常见照相机的种类,分析各机型之间的不同,了解各机型的优缺点达到熟练掌握各机型。重点: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特点。难点:120照相机与135的特点。教学程序:一、相机的种类1、按相机使用的胶片来分:一般可分为:110相机,120相机,135相机等。世界上第一台135相机是由备国的莱兹公司于1913年研制成功的。后来又经过不断的改进,于1925年以莱卡命名,并投入市场,一投放市场就受到摄影者的喜爱,各国厂家均相效仿。现在135相机的品种越来越多,而且功能也越来越全。另外,按胶片型号来分还有:126相机,127相机,220相机,8毫米相机,以及大型照相机。2、按取景方式来分:这种分法可将相机分为两大类:(1)同轴取景照相机(单反照相机)——这种相机取景时的主光轴与相机镜头成像时的主光轴是同一光轴。因此相机在拍摄时拍出的景物和看到的景物几乎是相同的,几乎不存在视差。单镜头反光式取景相机就是这种同轴取景相机。(2)旁轴取景照相机——这种相机取景时的主光轴与相机镜头成像时的主光轴不是同一光轴。因此相机在拍摄时拍出的景物和看到的景物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就是视差。\n如图,这种相机的取景光轴和成像光轴相距越远视差就越大,拍摄距离越近视差越大。它可分为平视旁轴取景照相机和双镜头反光式取景照相机。3、按自动化程度来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技术应用于照相机,使得照相机的功能越来越多,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按相机的自动化程度来分,有以下几类:(1)全机械手动照相机——这种相机不具备任何自动化功能,无论是曝光,调焦或输片,均要依靠手动操作,如尼康fm2,海鸥df1都属于全机械手动照相机。这类相机有的具有测光系统,它可给曝光时调节光圈和快门提供参考。(2)自动曝光照相机——这类照相机除了测光系统外,还有能按照测光结果自动控制光圈和快门的机构,以实现正确曝光。根据控制自动曝光的方式不同,这类相机又可分为光圈优先式,快门速度优先式,程序式等。(3)自动调焦照相机——\n这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类照相机,也叫af相机,它能根据拍摄距离的远近,自动改变镜头的对焦点,使得所拍摄的主体景物成像清晰,它可使拍摄者在拍摄时免去调焦工作,从而既有利于摄影者全神贯注地进行艺术创作,又有利于在紧急情况下抓拍。如:尼康f100、f5,佳能eos系列等,在拍摄时将主体置于取景器中央,半按快门,相机镜头在马达的驱动下前后伸缩,并控制在相应的位置上,使成像清晰。当然,这种相机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在被摄主体太暗或色调单一时,自动对焦就会失去作用。世界第一台af相机美能达af7000(4)傻瓜照相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照相机也逐步走进千家万户,其中最多的就是傻瓜照相机,傻瓜照相机可操作调节的部件及少,使用操作简便,通俗易学,更接近于大众,但是,成像质量较差,对拍摄的天气、环境等条件的适应能力较差,例如,拍摄黄昏景色,夜景,雪景等时,就不能真实再现原景的色彩与层次,它只有在天气晴朗时拍摄的景物才会很好。(5)袖珍照相机——袖珍照相机体积较小,类似于傻瓜照相机,但功能较多,一般具有自动曝光、自动对焦等功能,同时其镜头焦距可以改变,可调节的部件较多,与常见的单反照相机接近,操作极其简便快捷,携带方便,镜头成像质量尚可,若配以专业高质量镜头,是目前一些专业摄影家的必备照相机,如:理光gr-1等。二、120相机与135照相机1、120照相机:120照相机,又叫中幅照相机。使用120型胶卷,主要特点是底片面积较大,可以制作出较大清楚的照片。在本世纪的三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中画幅相机乃是风靡全球的摄影器材。由于画幅偏大,\n我国的普通摄影消费者使用这种可以不需放大照片的照相机的最后时间大约还要晚一些,在八十年代初才最终退出民用摄影消费市场。目前还在研制、生产中画幅相机的制造厂商已为数不多,相机的产量也无法与几十年前相比,因此导致的产品价格偏高的现象使得大多数摄影爱好者不敢问津。但因其自身独特的优点和一定的社会需求,部分相机制造厂家仍在为中画幅相机新产品的开发而努力。2、135照相机:135照相机使用35mm的胶卷,它的名称的由来是根据底片对角线长度为35mm得来的。为了统一相机的标准,柯达公司制定了1xx名称制定的标准,所以后来有了110相机、135相机和120相机。所摄的画幅尺寸为24mm36mm,大致分为单镜头反光式和旁轴平视式两种。(1)135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简称单反照相机)——其拍摄效果清晰、取景精确,而体积较小,易于携带,同时又有大量的镜头和配件可以更换。加以其使用的胶片的普及化,使135单镜头反光照相机成为现代摄影中的生力军。不论是专业人士和业余爱好者都把135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作为选择相机的首选。其中的代表机型是:尼康的f系列、佳能的eos系列、美能达的∝系列、海鸥的df系列。(2)135旁轴平视式相机(俗称“傻瓜机”)——\n它使用投影式的取景器,取景器在镜头的旁边,而且两者的光轴互相平行,其主要特点为结构简单、轻巧、易于掌握使用,常用于家庭和旅行摄影。其中的代表机型是:莱卡m系列、潘泰克斯c系列、基辅系列、凤凰205系列等。背景资料:120和135照相机名称由来一般说来,120照相机和135照相机是因使用120胶卷和135胶卷而得名。120和135是两种规格胶卷的商品编号,没有什么特殊意义,但编号的产生与使用是与照相机的发展紧密相联的。在照相机的发展历史上,出现过多种规格的胶片型号,而最普及的就是120和135型胶片。以后凡是使用120胶卷的照相机统称120照相机,使用135胶卷的照相机统称135照相机。120、135原为美国柯达胶卷的编号,胶卷为各国使用,当后来制订国际标准采用了这两个编号,两个编号便正式为各国所公认了。我国采用了国际上通常的叫法,并在群众中得到普及。但也有的国家,还有自己的叫法,至今保留着传统的习惯。三、新型照相机1、一次成像照相机这种照相机所拍摄的画幅为78mm×75mm,使用特殊的感光材料。一次成像相机无底片,在拍摄后几分钟后即可获得照片,方便快捷,适合马上要取相片的旅游点或者紧急拍摄场合,总的一个字——\n快!缺点是相纸作为耗材要经常买,不算便宜,不能冲印多张。不具有通用性,镜头不是太好,不容易拍出好作品,只是要个图像。2、数码照相机这种照相机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采用光电传感器作为成像的主要手段。与传统相机相比,数码相机有许多诱人的魅力,例如“即拍即得”,刚刚拍摄的照片立即可以显示在相机的显示屏上,比冲洗胶卷不知快了多少倍,如果照片不满意还可以马上删掉重拍,这多亏“记录介质可重复使用”的功劳,而使用普通胶卷可就不能让你这么随意了。购买数码相机的费用较高,但当你拿出一笔资金购买以后,使用时的花费则较少,不像过去买胶卷时还要掂量掂量。另外“图像可加工”也是其特点之一,数码相机拍摄的照片可以直接送入电脑进行处理,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利用自己的电脑和打印机快速地加工得到称心如意的照片。数码相机的这些特点都是由它的基本原理和结构所决定的,了解其中的道理能使我们在选购和使用数码相机时更加得心应手。篇二:摄影教案台山市敬修职业技术学校教师课时授课计划表(教案)科目:摄影1no:1本次授课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数码摄影的特点,熟悉数码相机的工作原理,为学习下节课内容做好准备。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小组学习法教具、挂图:\nppt课件、相机考核(或提问):复习旧课要点:新课难点、重点与解决措施:数码摄影的特点,数码相机的工作原理教学过程及时间分配:一、讲授新课(一)数码摄影的特点数码相机也叫数字式相机,英文全称digitalcamera,简称dc。数码相机是集光学、机械、电子一体化的产品。它集成了影像信息的转换、存储和传输等部件,具有数字化存取模式,与电脑交互处理和实时拍摄等特点。一)数码摄影概述二)数码摄影的特点1、优点(1)不用胶片,省钱省事(2)拍完即看,方便快捷(3)传输快捷,备份方便(4)弥补失误,美化效果(5)质量稳定,长久保存(6)可重复使用,操作方便(7)节约资源,保护环境2、缺点和不足(1)影像质量欠佳(2)故障率高数码相机是电子设备,在拍摄中发生故障的几率要比胶片相机高。(3)存储介质不稳定数码照片一般存储介质是计算机硬盘、光盘等,有可能出现数据丢失或者存储损坏等问题。(二)数码照相机的工作原理数码照相机(digital\ncamera,简称数码相机)是一种利用电子传感器把光学影像转换成电子数据的照相机。与普通照相机在胶卷上靠溴化银的化学变化来记录图像的原理不同,数码相机的传感器是一种光感应式的电荷耦合器件(ccd)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在图像传输到电脑以前,通常会先储存在数码存储设备中。一)数码照相机的成像原理1、输入部分2、控制、处理部分3、存储部分4、输出部分二)光电传感器1、光电耦合器ccd2、互补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三)文件的常见记录格式数字信号文件的记录格式主要有无压缩记录格式和压缩记录格式两种。1、无压缩记录格式2、压缩记录格式四)常见的输出端口比较常见的是输出接口是usb接口、ieee1394接口、pcmcia接口等。1、usb接口2、ieee1394接口3、pcmcia接口pc卡适配器:pc卡阅读器:并行/usb接口阅读器:五)数字影像的存储数码相机的存储器主要分为两种: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1)内存储器主要指在相机出厂时已经安装在相机内部的不可拆卸的芯片存储部件。\n(2)外存储器是指外接的方式来达到存储数字文件的部件。数码照相机上的闪存卡基本上可以分为:cf卡、ms卡、sm卡、mmc卡、sd卡、xd卡等,如图所示。六)像素、分辨率和色彩1、像素数码照相机的像素主要有三种表现方法:标称像素、有效像素和插值像素。1)标称像素标称像素是指厂家在广告宣传中的总光学像素,所指的是光电传感器所具有的理论的总光学像素。2)有效像素有效像素是指在实际拍摄中真正起作用的那部分像素值。3)插值像素插值像素指相邻两光学元素的真实影像信息取平均值,得到一新的虚拟影像信息,而后将此人为增加的新信息作为新像素插补在原两真实像素之间,即通过软件计算对原数字信息进行赋予人为增加之新虚拟信息的插补,以填补由于受影像传感器总光学像素所限,而在拍摄时可能缺少的信息。插值像素的值通常都比有效像素大很多。2、分辨率分辨率是指数码照相机的光电传感器沿水平方向的全部像素与沿垂直方向的全部像素值的乘积,即x×\ny。数码照相机的分辨率越高,所拍摄的影像的质量也就越好。在像素值一定的情况下,影像传感器的面积越大,数码相机所拍摄出来的影像质量也越好。七)感光度与白平衡调节1、感光度2、白平衡调节小结:1、数码相机大致分为:输入部分、控制处理部分、存储部分、输出部分。2、光电传感器分为:ccd和cmos两种。3、数码相机存储格式大致分为:有压缩和无压缩两种。课外作业:1、数码相机的优点和缺点各有哪些?2、在市场上作实际调研、并区分其中哪些使用ccd?哪些使用cmos?3、调研并比较市场上常见的几种存储卡,并区别它们各自的特点及品牌。课后记:台山市敬修职业技术学校教师课时授课计划表(教案)科目:摄影技术no:2本次授课目的与要求:1.本单元要求学生了解摄影的概念和基本特性,理解它们与其他事物的相互联系。2.理解摄影的特性,提高学生对好的摄影作品的辨别能力。3.掌握摄影的概念、特性和摄影的历史。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讨论法、小组学习法教具、挂图:ppt课件、相机考核(或提问):复习旧课要点:照相机的发展新课难点、重点与解决措施:\n重点:讲述了摄影的基本概念和广告摄影发展的历史。重点是摄影的概念和基本特性,以及摄影的起源与演进的历史。难点:摄影作品的欣赏与分析,如何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高辨别能力。教学过程及时间分配:一、导入课题播放一组摄影照片题材二、讲授新课1、摄影的概念学生自由讨论,知名指名回答,教师加以总结2、摄影的基本特性播放摄影作品加以辅助解释3、摄影与广告摄影播放广告的静态图片和动态作品(欣赏)三、小结四、课外作业:每组学生收集10张最吸引你的摄影作品。课后记:篇三:摄影摄像技术教案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方案设计(学习领域、项目课程用)(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全称)广告摄影技术所属专业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所属学院(部)信息传媒与艺术学院授课班级广告12-1课程总学时48本学期学时48(转载自:www.BdfQy.Com千叶帆文摘:摄影入门高中美术教案)课程总学分2本学期学分2\n任课教师肖永杰本学期学习内容与学时分配学习情境、项目单元教学方案设计篇四:摄影摄像_教案_摄影摄像器材02湖南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教师统一备课用纸篇五:湘版美术高中摄影摄像二单元第三课资料湘版美术高中摄影摄像二单元第三课资料拍摄自己的故事[教学任务]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本课的学习是合理地组织自己的摄制小组,综合前两课所学内容,分别完成剧本的编写、拍摄技巧的使用、镜头的剪辑,拍摄出一段有完整情节,带一定思想、情感的影视作品。并具备欣赏与评价多种类型影视作品的能力。在了解摄像流程的基础上,能初步掌握这门艺术,并试图通过此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对生活、对社会环境及其身边的亲人、朋友、同学、教师等的感情与看法。教学活动分析\n本课设置了三项学习活动建议。本单元课是整合课,即让学生将前面所学技术整合来运用,拍摄出属于自己的影视作品。这三项学习活动是按照课程的发展而设置的,层层深入。活动一是剧本的编写,这是影视作品拍摄的第一个环节。为了让学生有兴趣写剧本,用现在最受学生欢迎的mtv作为引导,让学生为某首歌曲写mtv的剧本。教师可挑选一些学生最喜欢的歌曲的mtv欣赏,边欣赏边讲解剧本的编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动二是镜头剪篇三:高中美术设计教学设计篇一:高中美术教学设计高中美术教学设计案例第三课、如实的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教学设计一、教材简析第三课《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从本课开始,具体了解三种主要的美术类型(具象艺术、意象艺术、抽象艺术)及其相关问题。本课内容主要向学生介绍了一种艺术类型——具象艺术,由学生较容易理解的艺术作品,走进美术鉴赏知识的学习,是较符合人的认识规律的。本课着重通过几件作品具体解释具象艺术的特点、典型形象和典型环境及社会功能的学习,使学生对具象艺术有更深入、更具体的认识。二、学情分析\n授课班级为高一年级学生,高一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对美术的基础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对美术语言及这些语言的组织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够简单的鉴赏和分析一般的具象艺术作品。但由于各地教学基础条件的差异,学生的美术基础知识薄弱,学习主动性不高,对本学科的学习目标模糊,因此教师的正确引导对学生学习过程的顺利进行,和对学生成长过程中科学观、价值观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典型作品的欣赏,掌握具象艺术的特征和功能(意义)。2.能力目标:掌握鉴赏具象艺术的方法,提高学生对具象艺术的鉴赏能力,理解美术作品中对典型形象的塑造。感受生活,关注社会。(设计意图:达芬奇说过:绘画能比语言文字更真实更准确地将自然玩万象表现给我们。通过给学生呈现美术作品,让学生在认识作品的同时体会具象艺术的客观真实表达特性,逐步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品格,并养成善于纪录自身成长事件的习惯。)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讲解具象艺术的特点以及社会功能,学生能在此基础上分析具象艺术作品,进而领会具象艺术的社会意义。\n教学难点:主要是对具象艺术作品情节性、典型性的理解,即具象艺术以其对艺术形象的典型性处理——对典型形象和典型环境的塑造而区别于摄影。五、课型:鉴赏课六、课时计划:1课时七、教学方法:讲述法、提问法、启发法、讨论法、欣赏法、(设计意图:新课标倡导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那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提问教学法,鼓励所有同学积极参与,教师给予启发和引导,运用所学鉴赏方法来赏析、判断,作出正确的评价,形成互动探究的教学模式。)八、教学准备:教科书、多媒体课件九、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环节一:幻灯片播放图片,冷军的照相写实主义作品,一起学生兴趣。教师设问:刚才给大家欣赏的作品让大家很是震撼,也许大部分同学不曾想到,原来绘画可以如此逼真的表现事物。那我请大家分析一下,上面的作品使用什么样的绘画门类将事物如实的表现出来,你能想象出画家还借用哪些手段来帮助他完成这样的作品吗?\n学生讨论发言:(从教材中寻找参考答案,小组之间相互补充发言。)教师补充:上面的作品使用油画的工具表现的,我们可以感受到油画这种材料在表现写实性作品时,表现力是如此的强大。当然不否认画家可能借助照相机和投影仪等一些科技手段来辅助完成作品,使作品达到如此高的清晰度和真实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一类如实再现现实事物的美术作品,请打开课本第三课。环节二:学生打开课本第三课,引出课题: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设计意图:以照相写实主义作品产生的震撼效果,引发学生兴趣,集中注意力,结合照相机、投影仪等学生比较常见的工具来认识具象艺术,同时在学生意识中提示具象艺术与摄影作品有一定的关联。)(二)进入新课,实施教学。环节一:教师讲述古希腊画家宙克斯和帕尔哈西奥斯之间的比赛的故事,说明具象艺术在人类历史上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人类艺术中最主要的一种艺术类型。(设计意图:故事引入,点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解答创设情景中设下的疑问,明确本课目标即具象艺术的欣赏。)环节二:播放幻灯片,欣赏西班牙画家委拉兹凯斯作品《教皇英诺森十世》教师讲述:这是一幅几乎与真人等大的写生作\n品,作品完成后,放在一个大厅中,教皇的下属进来后,急忙取下帽子行礼,他以为真的教皇坐在那里。教皇本人对这幅作品的评价是:“太像了,太像了,??过于像了!??”后来这幅作品被教皇收藏起来,从来没有展出过,为什么呢?学生讨论发言:(参考答案)教师补充:委拉斯凯兹是17世纪西班牙最杰出的画家。他始终担任西班牙画师,为国王、王后、教皇、宫廷贵族等上层人物画了大量的肖像画。《教皇英诺森十世》是其中最重要的代表作,是应教皇本人的邀请而画的。权势显赫的教皇正襟危坐在一把精致的椅子上,一双凶相毕露的眼睛直盯着观众,威严中包含着贪婪,凶狠中隐藏着狡诈。这个当时已76岁的老谋深算的教皇的面貌和性格特征,被真实地表现出来了,以至于教皇本人看了,也只能用半是不满半是赞叹的口吻说:“画得太逼真了!”教师提问:作品的真实性可否让照相机替代?学生讨论发言:(参考答案)(设计意图:通过欣赏作品,点出具象艺术最显著的特征:真实即客观再现现实,向学生简介具象艺术作品的欣赏不能单从表面看现象,突破教学重点。)环节三:播放幻灯片,欣赏北宋张择端作品《清明上河图》\n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回忆在以往哪些学科中学习过北宋张择端作品《清明上河图》的相关内容。学生回忆并回答:(参考答案)教师提问:在语文、历史、等学科中讲到了《清明上河图》中的哪些问题?学生讨论回答:(参考答案)教师提问:《清明上河图》中大致分为几段,最具有故事情节、最精彩的部分是哪一段?学生欣赏作品回答:(参考答案)教师针对学生的答案作出补充:《清明上河图》生动反映了北宋都城汴梁的繁盛景象。内容结构大体分为三段,开首为郊野风光,中段是以虹桥为中心的汴河及其两岸船车运输、手工业生产和商业贸易等紧张忙碌的活动,后段为市区街道篇二:高中美术教学设计篇三:高中美术教学设计高中美术教学设计案例第三课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姓名:石妍妍学\n校:穆棱市第一中学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第三课,在新课程标准中,本节课是高中一年级上学期较为重要的一节课程,在学生刚进入美术鉴赏课程中的一个深入课,从本节课开始,具体了解三种主要的美术类型(具象艺术、意象艺术和抽象艺术)及其相关问题。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对具象艺术有更加深入、具体的认识。二、学情分析授课班级均为高中一年级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学生们对于美术知识也有一定的了解,但基于现学生的知识含量对于刚刚接触的美术鉴赏课程的了解还很薄弱,在前两节课程中教师已经给学生进行深入讲解概念的掌握,所以在本节课中我试图让学生更直观的、更全面的了解本节课的内容,从而更好地抓住教学重点,找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典型作品的欣赏,让学生掌握具象艺术的特征和意义。2、能力目标:掌握鉴赏具象艺术的方法,提高学生对具象艺术的鉴赏能力,理解美术作品中对典型形象的塑造。\n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鉴赏能力,感受作品中的趣味性以及了解历史状况,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每一幅作品,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历史知识,通过绘画,可以让学生更直白的欣赏作品的不同价值,在学生的成长中可以加强他们的理解能力、创造能力和思维拓展能力,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让其感受生活。)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讲解具象艺术的特点以及社会功能,对美术鉴赏方法的具体运用,并进而认识具象艺术的意义。教学难点:主要在于分辨具象艺术的能动性(典型性)的处理,对典型形象和典型环境的塑造而区别于摄影。五、课型:鉴赏课六、课时计划:2课时七、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启发法、讨论法、欣赏法、陶冶法(设计意图:在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让学生主动参与,大家通过讨论、分析、欣赏的方式使学生激发审美兴趣,在教师有效的引导和启发中让学生主动的探索知识、领会绘画带给生活的魅力带给学习的快乐。)八、教学准备:教科书、多媒体课件、教案九、教学过程\n(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第一课时:环节一:幻灯片播放图片,r·皮尔斯坦的照相写实主义作品,激起学生兴趣。教师设问:同学们欣赏这几幅图片,大家有什么想法?学生讨论:大家互相询问、分析。教师设问:教师给出答案。(学生惊叹)也许大部分同学不会想到,原来绘画可以如此逼真的表现事物。那我请大家分析一下,上面的作品使用什么样的绘画门类将事物如实的表现出来,你能想象出画家还借用哪些手段来帮助他完成这样的作品吗?学生讨论发言:(从教材中寻找参考答案,小组之间相互补充发言。)(二)新课教授,进一步讲解。环节一:教师通过刚刚播放的视频讲述清明上河图,并且让学生分组讨论,通过视频中的内容总结相关的内容,包括人物、时节、地点、内容等,让学生分析。教师提问:在语文、历史、等学科中讲到了《清明上河图》中的哪些问题?学生讨论回答:(参考课本)教师提问:《清明上河图》中大致分为几段,最具有故事情节、最精彩的部分是哪一段?学生欣赏作品回答:(参考预习课本)\n教师针对学生的答案作出补充:《清明上河图》生动反映了北宋都城汴梁的繁盛景象。内容结构大体分为三段,开首为郊野风光,中段是以虹桥为中心的汴河及其两岸船车运输、手工业生产和商业贸易等紧张忙碌的活动,后段为市区街道纵横交错、店铺鳞次栉比、人流如潮、车水马龙的繁华场面。《清明上河图》在整个画面的构图方面显示了卓越的艺术才能。中国绘图传统的“散点透视”得到了天才的运用,使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场面,通过中国传统的长卷形式,得到了集中而又生动的表现。整个画面有静场、有高潮,跌宕有序。船过虹桥的场面安排在全卷近中央的位置,是画面最精彩的部分,也是最紧张的场面。桥下河面水深流急,为使漕船过桥,船工情绪激动紧张,有的撑船,有的掌舵,放桅杆的、掷缆绳的、呼喊指挥的,加上桥上的人为之奔走呼号,显得人声鼎沸,热闹非凡。(设计意图:故事引入,点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解答创设情景中设下的疑问,明确本课目标即具象艺术的欣赏。)环节二:播放幻灯片,欣赏西班牙画家委拉兹凯斯作品《教皇英诺森十世》教师讲述:这是一幅几乎与真人等大的写生作品,作品完成后,放在一个大厅中,教皇的下属进来后,急忙取下帽子行礼,他以为真的教皇坐在那里。教皇本人对这幅作品的评价是:“\n太像了,太像了,??过于像了!??”后来这幅作品被教皇收藏起来,从来没有展出过,为什么呢?学生讨论发言:(参考教科书及之前的预习)教师补充:委拉斯凯兹是17世纪西班牙最杰出的画家。他始终担任西班牙画师,为国王、王后、教皇、宫廷贵族等上层人物画了大量的肖像画。《教皇英诺森十世》是其中最重要的代表作,是应教皇本人的邀请而画的。权势显赫的教皇正襟危坐在一把精致的椅子上,一双凶相毕露的眼睛直盯着观众,威严中包含着贪婪,凶狠中隐藏着狡诈。猜你感兴趣:·高中美术摄影入门教案(2017-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