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00 KB
- 2022-08-1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提问”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课堂上师生之间语言交流最主要的表现方法是“提问-回答”,其可分为师问生答,生问师答和生问生答三种形式。不管哪种形式,根据英语课堂教学的特点,都必须在创设的情景中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和评价反馈。为了切实提高“提问”教学的有效性,使教师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务必在课堂教学中明确“提问”的目标性,注重“提问”的艺术性,突出“提问”的主体性。1、明确“提问”教学的目标性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支配、控制和调节着整个教学过程。任何教学活动都要围绕某个教学目标展开,“提问”教学的目标,我想主要是能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和促进学生发展。一是能启发学生思维。教师的提问,应富有启发性。因为课堂提问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手段。教师要善于提一些学生在课文中找不到现成答案,而又与课文关系十分密切的问题,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以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求知欲,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引起学生的探索活动,并在探索活动中培养创造力。如在讲授《Goforit》九年级(上)Unit3.sectionA3a时,在课文学习之后,巧妙的通过二个开放式的提问:1.Whatwillyoudoifsomebodydoesn’tunderstandyou? \n2.Youhavedifferentwaystodealwithyourproblems. Butwhichonedoyouthinkisthebest? Why? 让学生在讨论中各抒其见,分析比较得出结论。二是能激发学生兴趣。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教师的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有了学习的原动力,就能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初中英语教师必须牢牢把握这一规律。为此,教师必须从教材和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引人入胜地、步步深入地提出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问题,用科学的、艺术的、生动的语言,吸引学生去积极思维。如在讲到《Goforit》九年级Unit6. IlikemusicthatIcandanceto. 导入第一课时,采用先让学生听一首学生非常熟悉的音乐,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问:Doyoulikethispieceofmusic?然后陈述自己的观点,Ilikemusicthatisgentle.Whatkindofmusicdoyoulike?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论,在很浓的学习兴趣中转入正题。三是能促进学生发展。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是有效地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由传统的知识灌输者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要按照学生“学”的规律进行教学,让“提问”时机适合,难度适中,内容适宜,使全体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都能有所收获。如在教授《Goforit》九年级Unit15 sectionB时,通过问“Canyoutellmehowwehumansareharmingtheearth?这个问题,来让学生讨论,然后教师阐述现在环境受到了种种危害。再通过“Whatcanwedotoprotecttheenvironment?”\n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大家从小做起,从日常生活做起,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职责。2、注重“提问”教学的艺术性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项艺术活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母林斯基说过,“学生的注意力就像一只极易受惊的小鸟,当你走进时,它马上会飞走;当你抓住它并把它关起来时,以后就别想再听优美的歌喉。”因此,教师提问时,要十分注重方法和技巧,以强化学生的认知。一是提问表述要清晰。教师对学生提问的时候,提问表述应该严密、详细和清楚,为学生思考指出明确的焦点和方向,避免模棱两可。清晰的提问会提高准确回答问题的可能性。如《Goforit》九年级Unit9导入时,如提问“Whataretheimportantinventionsinchina?学生会感到茫然,因为中国的重要发明有很多,因此,可以把上述问题改为“Whatarethefourgreatinventionsintheancientchina?”,这样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向就很明确,能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性。二是提问机会要均等。要给予每个学生均等回答问题的机会。在课堂提问时,要尽量照顾到多数学生,兼顾少数学生,有时可采用多题联系提问法,就是先提出一个问题,然后让座位前后、左右顺序回答,使每个学生都有练习机会,这样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有明显的帮助,当然,对成绩好的同学,可将问题的难度增大,以促使其更好的发展。如在讲解《Goforit》九年级Unit4 Whatwouldyoudo?单元时,讨论Whatwouldyouifyouhadalotof\nmoney?,让学生按顺序回答,使每个学生都能表达一下自己的见解,而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进一步问“Why?”.三是提问反馈要及时。教师对学生“回答”的每一个闪光点,都应予以及时的肯定和表扬,让教师的想法及时反馈给学生,增强他们回答问题的成就感和信心,特别是学习上有些困难的学生,他们的自怯心理比较重,压力很大,教师的一点点表扬,会象照亮他们前行的灯塔一样,给了他们目标、信心和动力。只有及时的肯定反馈,才能活跃英语课堂的学习气氛,使学生们在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取得进步。3、要突出“提问”教学的主体性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敢于提问的勇气和精神,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明确提问不仅是教师的权利,更应是学生的权利,让学生大胆设问,或教师回答,或学生回答,师生通过互换角色能促使学生认真学习,独立思考,不断总结归纳,切实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真正使英语成为交流性语言。一是创设情境,让学生想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一些新颖别致、妙趣横生,能唤起学生求知欲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想探个究竟,想问个为什么?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培养了学生的“提问”意识。如教学《Goforit》九年级Unit7.Wherewouldyouliketovisit?sectionA\n第一课时,通过展示各地迷人的风光图片,创设去各地旅游的情景,直观地呈现新词,让事先预习好的学生有展示自己的平台,教师在阐述自己的预测之前,让学生有充分的空间去猜测,给他们真正的“说话权”和“提问权”。二是竞争合作,让学生善问在课堂上,要给学生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留给学生充分思考、探索的时间,尊重学生用不同的方式理解和解答问题。经常给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互相质疑或向老师质疑,鼓励学生有疑就问。特别是对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有时学生的提问能帮助教师拓展教学的空间。如在教授《Goforit》七年级(下)Unit11SectionA3b中有一段对话,这段对话是电视访谈节目中主持人与嘉宾之间的一组对话。在学习这段对话的过程中,我们不是简单地进行翻译、语言点的讲解,而是设计了一个四人小组的活动,让学生仔细阅读该段对话,与同伴讨论并归纳出电视访谈节目中主持人与嘉宾间对话时常用的句型。为了使学生的归纳更有层次性、更系统,我们呈现了3个问题,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进行讨论,问题如下:⑴Whatcanahostsaywhenhebeginshistalk?⑵Ifahostwantstoknowhisguests’opinions,whatcanhesay?⑶Whenthehostfinishesinterviewinghisguests,whatmusthesay?在讨论之后,请同学把讨论结果与大家共享。三是模拟体验,让学生会问\n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特点和教学环境的实际情况,让学生模拟体验相关情境,进行动作表演或角色表演,在表演中展开问答式的对话,模拟实际,既拓宽了问题情景,又可让学生身临其境将自己的语言配上适合的表情和举止,使文章内容融入学生生活。如在学习《Goforit》八年级(下)Unit3.WhatwereyoudoingwhentheUFOarrired?SectionA标题是本单元的重点,为了体验这一问答,我设计了一个情景。即一个学生充当电台记者,采访飞碟到达和起飞时,他们都在干什么。这种模拟体验,既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又让学生在此体验中大胆地发问。四、结语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活动成为英语教学的追求,有效的课堂“提问”教学能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活跃状态,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能力;能开拓学生思维,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艰辛与快乐,并思考一些深层次问题,从而使身心得到发展。可以说,追求课堂“提问”的生动活泼已成了教学改革大背景下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1、程红《论教学的有效性及其提高策略》《中国冶金教育》1998年第二期2、雷水蓉《关于课堂提问中“度”的把握》《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4期\n3、郑皓《做课堂中的“善问者》《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3期4、杨春英《初中英语课堂提问中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文教资料》2006年2月号中旬刊5、张厚玲《课堂提问的误区种种》《中小学外语教学》2006年第5期6、李萍 “英语课堂教学提问艺术”,《学英语》2003年第8期7、《英语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8、《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3第二期9、胡春洞《英语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