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00 KB
  • 2022-08-15 发布

浅谈初中英语学困生转化问题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浅谈初中英语学困生转化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常为遇到学业掉队的学困生而愁眉苦脸,为此多数教师苦口婆心地加以辅导,或许偶有收获,但对那些意志力薄弱,有惰性习惯或对教师心存偏见,并怀有抵触情绪等心理障碍的学生就一筹莫展了。我们何不深挖班级这个广博的教学资源,为他们创设一个宽松和谐愉快的补救环境呢?试让他们自立门户,自寻“发展区”,培养他们自觉学习的能力,自尝成功美酒的乐趣,成为学习的主人。作为教师如何坐在学困生旁边,我认为首先要提高自身的教学使命感,其次自塑成功的教学艺术。我们每位教师都应树立全民教育的神圣理念,面对学困生我们必须有“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的育人观。放弃或歧视学困生是学校、家庭、社会所不容许的一种不负责行为。众所周知,无论何人内心深处都有一股不服输、积极向上的内驱力。就家庭而言,无论多差劲的孩子在我们父母心中都是一块不可丢弃的“宝”,而不是一根“草”。就未来而言,一个在校被定格为“废品”的孩子走上社会很有可能就“升华为毒品”。所以,后天的教育倡行“天下无弃人”之理应为广大教育同仁所同享。曾闻有教学艺术的趣谈,某位教师眼中的不可救药的\n学困生,可走到另一位教师的门下,师生却能合握一把六弦琴,合奏出一曲醉人的乐章,创造出美妙的成绩。其实我们教师都明白这并非言过其实,也并非奢谈,这正是教师个人魅力差异的展现。同时提醒我们思考为什么有的孩子不喜欢上某老师的课,而听到另一位教师的课却眉飞色舞呢?为此,我们只有自塑教学艺术的基本功,才能走近学困生,共创师生共舞的教学平台。一、激活语言,激趣激励教学语言是教师情感表达的重要工具,必须富有情感和感染力,具体说来语言要亲切和蔼,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寓有节奏,从而使学生学习轻松愉快,课堂气氛才能化静态为动态,最终师生达到心理相容。当然冰冷的语言所描述的枯燥知识有时对于学困生而言,犹如打发着苦行僧的生活。此时学困生更需要老师的父母心、兄长情来激励扶慰他们。切忌讽刺挖苦,讽刺挖苦犹如在燃起希望的火苗上浇上一勺水,学困生的心灵会受到更深的创伤。我曾这样鼓励学困生尝试捕捉信心,如每天上学之前对着镜子大声说三个字“我能行”。在课上发言和表演前心中默念三遍“Nevergiveup(永不言弃),Neversaydie(永不言败)”。愿我们教师以古语:“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心六月寒”来共勉。\n、借力发力,点石成金我们有些老师常埋怨学困生课上反应木讷,学习怕动脑。此时我们何不为学困生搭建他们喜欢的舞台,如对英语课本中的对话情境设计,我们正可以邀请学困生借助表情、手势语等多种交际手段,开展角色扮演等之类的语言实践活动,让他们大胆走上舞台去“学中用,用中学”,从而达到动口、动手、动脑,一切“动”起来的活学目的。作为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教学灵感来活学活教。曾记得我校开展“李阳疯狂英语”学习讲座后,我就要求学生也模仿所介绍的自信读书法,也就是手握课本一尺之外,仰面读书,更鼓励摇头晃脑地大声朗读,以求深悟书中其义,看似装模作样的课堂秀,但正是这“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的热闹劲儿,搅活了那沉闷的课堂死水。三、合作探宄,众人划船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的教占主导作用,而面对困境中的学困生,教师何不放下权力,去探挖学生的主体作用呢?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留出一点时间空间,通过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活泼开放、互助互学活动,从而弥补个人愿望难以达到,而集体力量却能创造出匪夷所思的教学效果。因此我常把学困生分割成以组长为领头羊的二人学习小组,要求组长扮演答疑解惑的小老师,当然组长得找对这种任务有神圣自豪感的优生。对于学困生首先得从分化\n学习难度做起,如课后每天到组长身边自选4个英语单词2个短语,自默在指定的补差本上,组长批注日期及分数,老师定期抽查评价,这种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的活动定会奠定学困生的基础,优化他们的学习习惯以及增进自我学习的信心和勇气。互助互学活动在学期末复习迎考前恰当地开展,其效果可谓妙不可言。首先给各组下达学习任务,然后明确验收后的奖惩游戏规则。那时学生都会忘我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教师则以“大朋友”的身份在行间起“穿针引钱”的作用。对于学习中的有说有笑,甚至打趣声,只要“形散而神不散”,教师都可不必惊扰他们,因为轻松愉快的气氛正是和谐交际的“润滑剂”,这时课堂才会迸发出人人动口、人人动脑的生机活力。四、全程评价,因势利导在权衡学困生的得失方面,我们何不改变我们的评价角度,更多地去关注学困生的“得”,多挖掘他们的长处,让他们享受到“得”的乐趣。我平时对学生学习过程以等级A、B、D进行有效打分,等级评价A—优,B—良,D->差。教师课堂语言可操作为“Good”->A,“OK”一B,“Sorry”一D。首先提醒学生一个月须承包10个A的任务,同时明示奖惩游戏规则。(笔者以学习用纸操作,A得4张纸,B得2张纸,D扣2张纸)。所有学生通过学习生活中\n的踊跃发言、作业书写、打扫卫生、乐学助人等小事来获得评价分。各同学的评价分由指定的班干部用表格登记,一个月后评价总结。超过承包分者表扬奖励,不足者则写出200字左右的反思小结,并缴一定的纸充作奖品的一小部分。对于享受优惠照顾分的学困生,基本上都能承包合格。曾有学困生拿着奖励纸回赠组长的感人场面。极个别不合格者对于提前制订好的游戏规则也能乐于接受,并配合老师完成考核小结工作。但愿我们尝试“A、B、D”形成性评价法运用,共享激励之道之际,不断赋予其新的理念,新的内涵。总之,我们在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唯有开拓创新,转变学困生的弱势心理定位习惯,挑战教师只会做众口难调的大锅饭,而不会做小锅菜的传统教学模式,有的放矢地调动各层次的能动性,那我们的教学星星之火就可以燎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