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9.28 KB
  • 2022-08-15 发布

【教案】高中地理第二册复习教案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高中地理其次册复习教案一、人口与城市:(含第一章人口的变化;其次章城市与城市化)(一)考纲要求: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2、人口迁移的主要缘由;3、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分;4、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缘由;5、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6、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7、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二)考点分析:1、结合实例及图表,比较分析发达国家和进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及特点;2、结合有关人口的数据、图表等资料,分析人口进展的规律、问题及计策;并考查对坐标图、柱状图、区域图、构成图或有关表格数据的分析、判定及推理的才能;3、结合世界及中国人口迁移情形,分析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缘由,人口迁移对迁出国及迁入国的影响;4、结合城市规划及各城市新区建设等资料,分析考查城市形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城市空间结构特点及成因、城市等级体系等;5、结合“人地关系和谐进展”理论、“城市化健康进展”政策,分析考查城市化进程、特点、缘由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6、结合城市区域图或模式图,分析城市功能分区状况、城市等级理论、城市合理规划等问题;(三)教材主干学问体系:第一章人口问题一、人口的自然增长:(考纲要求: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1、人口的增长:(1)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人口诞生率—人口死亡率(2)影响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的主要因素:诞生率:经济条件—是否能够供应足够的食物;文化、生育观念、生活质量---发达国家诞生率低的主要因素;死亡率:正常死亡、自然灾难、战乱、疾病、医疗水平低等;(3)人口增长模式:(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特点及缘由(中间可以存在过渡型)原始型:高—高—低(目前只存在于个别地区的原始人群传统型:高—低—高(目前一些进展中国家的主要特点;存在问题:人口基数过大,人口压力过大,如中国、印度等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过高,超过经济进展速度,生活质量严峻下降,如非洲地区;)现代型:低—低—低(目前发达国家的主要特点;存在问题:人口老龄化现象严峻,劳动力不足,影响社会经济进展)2、人口数量的时空变化:地区分布:(1)按大洲:亚洲(39.38亿)、非洲(9.22亿)、欧洲(7.31亿)、拉丁美洲(5.58亿)、北美洲(3.32亿)、大洋洲(0.33亿);(2)人口超过1亿的十个国家:中国(13.44亿)、印度(11.86亿)、美国(3.09亿)、印尼、巴西、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日利亚、俄罗斯、日本;(3)进展中国家战后人口增长快的缘由:\n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进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4)目前人口处于负增长的国家:德国、俄罗斯、日本;3、人与环境的关系:人占主导位置:人口的数量、质量、分布、迁移——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进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与环境的和谐进展:要与社会经济进展相和谐,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木桶效应)*自然增长:诞生—死亡;机械增长:二、人口的迁移:(考纲要求:人口迁移的主要缘由;)1、世界人口迁移的路线、特点及缘由:(1)二战前:特点:A、旧大陆迁移到新大陆;B、已开发地区迁移到未开发地区路线:欧洲移向美洲、大洋洲;非洲移向美洲;中国人移向东南亚、美洲缘由:A、新大陆的发觉和新航路的开创;B、资本主义的进展和殖民主义的扩张(2)二战后:特点:A、人口由进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B、定居移民削减,短期流淌人口(外籍工人)增多;路线及缘由:A、欧洲由人口迁出地区变为人口迁入地区;(人口增长慢,劳动力紧缺,需要外籍工人多)B、拉丁美洲由人口迁入地区变为人口迁出地区(经济进展缓慢,人口自然增长率高,劳动力过剩)C、北美洲和大洋洲仍是人口大量迁入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小,劳动力紧缺)2、我国人口迁移特点及缘由:(1)建国前:人口迁移以自发性为主—河北、山东人向东北迁移;山西人向内蒙迁移;甘肃人向新疆迁移;(2)建国后:A、50—70岁月,国家有方案的向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移民(如向新疆、黑龙江、云南等地,援疆、援藏、包括学问青年上山下乡等);B、80岁月后,农夫工问题,由中西部农村向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的城市移动;3、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核心是经济因素:经济进展、交通、通信是主要因素(农夫工问题:由四川、安徽、河南、江西、贵州等省区向珠三角、长三角等地流淌;)主要目的:改善生活条件,获得更多的物质利益及个人对生活和职业需求的变化;(北漂)重要因素:A、自然环境变化;(图瓦卢;我国甘肃、宁夏、贵州等地居民的外迁;)B、国家政策、政治变革、战乱、文化宗教等因素:如战争造成的难民;以色列建国;印巴分治;C、经济因素是主导;在特定的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主导因素;三、人口的合理容量:(考纲要求: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分)1、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量):环境能连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主要指环境能够供应的各类资源数量;“木桶效应”: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受多种因素制约,特殊是受自然能够连续供应的各种资源数量的影响;一个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受制于自然环境供应的自然资源中数量最少的资源的掌握;这就是环境人口容量的“木桶效应”;〔环境的最大容量)2、人口合理容量:按合理的生活方式,保证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不能阻碍将来人口的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合适的人口数量;\n学习必备欢迎下载3、区分:环境人口容量可以被认为是地理环境的最大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是指地理环境的正确人口容量;(四)考题分析:1、读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示意图,分析回答(1)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根本缘由是:A、自然环境状况改善的结果死亡4诞生率率与出3生率(%2)(1)(2)0(3)(4)死亡率时间B、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C、诞生率明显降低造成的D、两次社会大分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2)目前,世界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A、(1)阶段B、(2)阶段C、(3)阶段D、(4)阶段(3)第(4)种人口再生产类型,其死亡率又略有上升的缘由是:A、频繁的战争,医疗卫生条件差B、人口的老龄化C、诞生率的下降D、生活质量的下降(2)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某新兴城市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12-14回答:140120100806040200年末总人口(万人)64.868.780.287.791.2103.4109.5114.7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年(1)1992年至1993年,该城市的人口增长率是图〔7〕2分)A.16.7%B.14.3%C.0.9%D.1.2%(2)1991年至1998年,该城市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缘由是〔〕A人口诞生率高B.人口死亡率低C.大量人口迁入D.原有人口基数小(3)该城市人口快速增长,近期可能导致的主要问题是〔〕A.人口老龄化突出B.城市经济缺乏活力C.社会劳动力不足D.城市用地压力增大3、依据“A、B两国的人口金字塔图”,回答下面的问题;(共16分)〔1〕儿童占有较高的人口百分比的是国,老人占有较高的人口百分比的是国;(每空〔2〕如A国的人口仍无掌握地快速增长,20年后,该国面临的困难问题主要有①;_②;_如B国人口按现有趋势进展,且它是发达国家,该国的就业人口主要从事第三产业的工作;如干年后,该国面临的问题主要是①;②;_\n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AB(2)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大就业、医疗、卫生、训练、住房、交通等压力大劳动力不足社会福利负担比较重(五)要留意的细节要点:1、人口自然增长模式中:原始型与现代型都有诞生率小于死亡率,人口增长为负值的情形,但缘由不同;原始型:主要缘由是生存条件恶劣(食物短缺、自然灾难、战争、疾病)造成人口大量削减;(含传统型极个别的时间段)现代型:主要缘由是思想意识的变化;2、人口金字塔:金字塔型——传统型:青少年人口比例大,人口、就业压力大;宝瓶型——现代型:有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问题;特殊形状:有人口迁移的现象,留意详细分析;一些图中个别时间段上人口变化的特殊现象:留意在图中分析岁月与年龄段的对应,分析其缘由;(如以中国95年人口金字塔构成图中,35岁左右人口数量明显少——三年自然灾难,人口增长显现负值)3、人口老龄化的后果:劳动力短缺、社会保证体系加重、青壮年负担过重,4、人口增长:目前,增长最快—非洲;最慢—欧洲;负增长——德国、俄罗斯、日本5、人口迁移:国际:北美、西亚;国内: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唐、辽中南;大量人口迁入——青壮年、男性为主;缘由——经济影响:迁入国(地区):供应劳动力,促进经济进展;城市失业人口增多、社会秩序纷乱;迁出国:缓解人口压力;人才大量流失;其次章城市化一、城市功能分区:(考纲要求: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缘由;1、城市功能分区:包括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1)商业用地:接近消费者,一般应在交通便利的城市中心区(集聚效应);(2)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一般是混杂在一起,无明显区分;(3)工业用地:应在城市边缘,流经城市河流的下游,城市常年盛行风的下风向或垂直方向;(为什么?)2、影响因素:地价——与城市中心的距离、交通通达程度;功能区的形成:取决于租金的高低——影响租金高低的因素主要是:距离城市中心的远近;交通便利程度;3、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以中心商务区为核心,同类功能分区以同心圆结构向外扩展;扇形模式:在小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影响下,城市各功能分区沿交通线呈户型或楔形向外扩展;多核心模式:城市扩展的结果,使远离中心区的郊区显现新的核心,城市环绕不同的核心扩展;二、城市的服务功能:(考纲要求: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1、不同等级的城市服务功能(指能够供应的服务种类和服务范畴)是不同的;\n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小城市供应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畴小;大城市供应的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畴大;2、城市等级体系(城市群)的形成:(1)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是不同的,服务范畴的层层嵌套的;同一等级城市的服务范畴是相互排斥的;——“城市中心地理论”;(2)城市服务范畴——六边形理论:同一等级城市分布是比较匀称的,区域内居民在挑选同一等级城市来寻求服务时,会挑选距离最近的城市;(3)层层嵌套理论:大城市服务范畴广,项目多,向中等城市辐散;中等城市向小城市辐散;(中心城市—周边城市—小城市—乡镇)三、城市化:(考纲要求: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1)城市化的概念:社会生产力进展到肯定阶段,农业人口向城镇集聚,城市数量增加,人口、用地规模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含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的转化;)(2)进程及特点:A、初期阶段:至19世纪初(农业社会),1800年全世界城市人口约占5%;特点:规模小、数量少,多分布在交通便利地点;B、中期阶段:至20世纪中后期特点:进展速度快,城市数量、人口、规模迅猛增长,显现环境恶化、交通拥挤、住房紧急等问题,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开头向郊区迁移;C、后期阶段:城市化进程减缓甚至停滞,城市人口比重高,达到70%以上;目前: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城市化后期;大部分进展中国家处于城市化中期阶段;(3)特点:A、发达国家:基本依据经济进展水平逐步提高城市化水平;(与经济进展基本同步)B、进展中国家:主要不是经济进展促进城市化进程,而是由于人口增长速度快,城乡经济进展不均衡、农业劳动力过剩,余外的劳动力资源进入城市导致城市人口快速增长;显现的后果:城市进展速度超过经济增长速度,造成城市失业人口增加、城市保证体系滞后、社会秩序纷乱;3、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对气候的影响:城市“热岛”效应——城乡热力环流对水圈的影响:道路、建筑转变了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数量、质量;对生物圈的影响:生物栖息地、多样性削减;个别种类灭亡;对土壤层的影响:城市地表土质恶化,有害物质含量增加;;(2)环境污染加剧:(2)环境污染加剧:污染类别主要污染物来源主要危害\n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大气污硫氧、氮氧、碳工业、居民燃空气污浊、危害人体健染氧、碳氢化合煤;各类交通工康;温室效应;酸雨、物、粉尘等具排放的尾气臭氧层空洞水体污富养分化污水;工业排放;生活水质变坏,危害人体健染含有害物质的污水康;破坏水体生态平工业废水;衡;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噪声污超过70分贝的交通运输、工业危害人体健康染高音生产、建筑施工、社会活动等固体废各种垃圾工业、建筑、生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弃物污活垃圾染4、城市规划:(1)环境条件:盛行风向;河流流向;(2)区域特点:中心区:商业、住宅、服务、行政等功能区;边缘区:工业(有污染的大型工厂要在郊外;无污染的小型工厂可以在市区分散分布,但应考虑地价因素;)(3)其它:自来水厂应在河流上游;污水处理厂应在河流下流;仓库区应靠近交通线及工厂区;工业区与城市中心区之间应有绿化带间隔;飞机场应在远郊区;疗养院应在环境清静地区等;规划:工业区:经济学角度:运输量大,靠近河流、铁路、大路沿线;环境角度:盛行风下风向或垂直方向;河流下流,削减污染;居民区:分布广泛,层次不同;低级住宅区:一般在工业区邻近;中高档住宅区:一般以别墅区为主,分布在郊外;(考纲要求: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留意:民族文化、思想意识、宗教信仰等;\n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四、试题分析:读“城市化进程”和“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两幅图,完成1~3题;1.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为A.①B.②C.③D.④2.以下各国中,人口进展情形与图示类型一样的是A.埃及B.中国C.德国D.新加坡3..当前,该国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是A.IB.I和ⅡC.ⅡD.Ⅲ9.某城市方案建设一个化工厂,图中四种布局方案较合理的一种是依据城市的作用和形状等有关学问,回答1—4题1.城市集中了许多的文化、训练、科学讨论机构和体育卫生等设施,表达的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是()A.城市是区域的治理中心B.城市是区域的服务中心C.城市是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D.城市在区域中总是处于核心位置2.以下关于城市等级与服务范畴大小的关系的说法,正确选项()A.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服务范畴越小B.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服务范畴越大C.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服务范畴越小D.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少,服务范畴越大3.以下关于各功能区及其有关说法,不正确选项()A.城市各功能区中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的是工业区B.距离城市市中心的远近,对工业活动影响最大C.影响商业区利润多少的直接因素是服务的人口D.工厂企业寻求靠近河流、铁路、大路的低平地带布置厂房,主要缘由是大量的运输要求4.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动,给经济进展和社会生活带来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加快;①环境污染②交通拥挤③住房困难④失业人口增多⑤水旱灾难频繁⑥水土流失加重⑦社会秩序纷乱;⑧人口老龄化A.②③④⑤⑥B.②④⑤⑥⑦C.①③④⑤⑧D.①②③④⑦\n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五、要留意的细节要点:1、城市功能分区:经济因素是核心:地价主要取决两点:A、距城市中心距离;B交通通达度;相互交错;其它因素有影响,详细情形详细分析;*城市形状与城市功能分区不是一回事;2、城市化:目前,A、进展中国家快、发达国家慢;B、进展中国家不合理(畸形)、发达国家合理;C、进展中国家水平低、发达国家水平高;D、进展中国家人口向大城市集中、发达国家显现逆城市化;3、城市服务功能:大小城市的服务功能不同,同类项目、同类城市的排斥性;4、城市环境和城市规划:A、盛行风向的区分——区分开下风向和垂直方向;B、明确工厂主要污染物;C、留意交通线的分布;D、留意资源的充分利用及企业的相关性;六、本单元要留意的各种图表:1、座标图:有横纵座标的变化曲线图,如人口增长模式变化示意图、土地利用租金随距离变化模式图;2、构成图:几种地理事物(现象)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如圆型结构比重示意图;(也可以表格形式显现;)3、分布图:有实际地图内容,强调某些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变化;如世界(中国)人口迁移流向图示;4、模式图:将一些地理事物(现象)模式化,考查其基本内容;如城市规划图、人口金字塔等;**阅读图表的基本方法:A、看懂图,细审题,明确图中要考查什么,有什么细节要求,地理分布图要知道图中所示是哪个地区;B、看图说话,肯定要依据图中所示内容,结合所学学问答题;不要凭想像,有也说,没有也讲;C、留意细节,座标曲线的突变、拐点、弯曲度、比较图中某些空白点的变化等等;D、有地图内容的肯定要结合地图所在地的详细内容、详细情形进行分析;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