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50 KB
- 2022-08-1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征税与纳税》教案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税收的含义、基本特征及相互关系,了解税收的种类,准确区分违反税法的四种主要现象,懂得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树立纳税光荣的理念。2、过程与方法: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彰显个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依法纳税、诚信纳税的意识并以主人翁的态度监督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同各种违反税法的行为作斗争。三、教学重点1、税收的含义和基本特征2、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四、教学难点1、个人所得税、增值税2、偷税、欠税、骗税、抗税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法与学法1、利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时。2、创设“一例到底”即用“一例”贯穿始终,设置一系列具有内在联系的思考题3、倡导“小组合作学习”这种高效课堂模式,既调动了学生个体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协作能力。八、课前准备导学案、多媒体课件九、教学过程本节课以“杨光家的烦恼”情境创设为主线,引导学生学习运用税收的相关知识。【新课导入】展示竹瓦高中和浠水县国税大楼的图片,问学生这些充满现代气息的建筑资金到底来源于哪里。(生)浠水县的财政税收。(师)引入税收主题。再以多媒体课件展示导学案上的自学目标并要求学生在8分钟内完成学案上的以填空形式出现的知识梳理。【新课学习】导入:近年来,中国天灾人祸祸事连连,08汶川地震···今中菲在南海的争夺,但无论我们经历什么,我们都会像沙漠中的那一抹绿色一样,总是充满着希望。除开我们自己坚定乐观的品质,更重要的是我们祖国是我们强大的后盾,保障我们安定稳定的生活环境。所以废墟上矗立起新的更高更好的大楼,坚实的军备力量保卫着我们的和平···,那是什么才能支撑我们庞大的国家机器的运转?财政收入主要的形式之一税收。可以说税收是国家得以存在和发挥作用的前提。税收及其种类1、税收(1)含义: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主体:国家(中央和地方)目的:实现国家职能。依据:税法手段:依靠政治权力。地位: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2)税收与国家、法律的关系:有国必有税。国家通过税收形式组织财政收入,为其自身存在和发展提供物质保障;有税必有法。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2、税收的基本特征(1)强制性,含义: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征税。原因:税收必须具有强制性。国家不直接进行社会生产活动,国家要通过税收取得收入,只能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征收。3\n表现:税收的强制性表现在不尽纳税人要依法纳税,税务机关必须依法征税,否则都要受到法律制裁作用:税收的强制性决定税收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最普遍、最可靠来源。(2)无偿性国家取得税收入,既不需要返还纳税人,也不需要直接对纳税人付出任何代价。提醒:税收相对于具体纳税人的付出与回报来说不是对等的,是无偿的;从财政作用来看,税收是提供各种服务的基础,是有偿的,收了纳税人的钱,不为纳税人服务是不对的。(3)固定性国家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和税率,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不能随意改变。提醒:税收的固定性也是一种约束,对国家和纳税人的约束;税收的固定性也是相对的,随着经济社会条件的改变,征税对象和税率也会发生相应调整。征税对象和税率的调整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不是个人或单位意志的体现。(1)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国家必须凭借政治权力,依照法律强制性无偿征税。(2)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因为强制征税是对所有者财产的无偿占有,如果国家可以随意征税,没有标准,就会造成经济秩序的混乱,最终将危及国家利益,所以税收必须具有固定性。(3)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三者缺一不可,统一于税法。这些特征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3、税收的种类根据征税对象划分,目前我国税收划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五大类目前在我国,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是影响很大的两个税种。增值税含义: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单位和个人。作用:不仅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而且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它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也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增值税的征收与作用:增值税以生产经营中德增值额为征税对象。增值额实质是纳税人新创造的价值,增值税就是纳税人新创造的价值国家提取一部分。例如:买面粉买面包市场食品厂面粉厂面1万元22万元食品厂在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是1万元,它的应税收入是1万元。面粉厂缴纳的增值税,在开具给食品厂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应明示,据此税务部门就不会对食品厂重复征税,又可以防止前一经营环节偷漏税;同时为生产专业化发展消除了税收上的障碍,保证税负相对公平,体现公平竞争。点拨:应纳增值税额==销售收入×适用税率—购进商品已纳税金,增值税基本税率17%。个人所得税:含义:国家对个人所征收的一种税。税率:我国个人所得税按应税项目不同,分别实行超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是指纳税人所得越高,税率越高;所得越低,税率越低。比例税率,即不论征税对象数额大小,只规定一个恒定的税率。纳税人:我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但在境内居住满一年,从我国境外取得所得的个人,以及在我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居住不满一年但从我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作用: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3\n提醒:不是公民所有收入都是征税对象,只有在应税范围内德个人所得才需缴纳税收。个税的两种算法:简易算法(速算扣除数)传统算法例:小王月工资5600元(个税起征点3500),500×5%+1500×10%+100×15%=190,简易算法(5600-3500)×15%-125=190.过渡:税收与我们息息相关,我们每个人都直接或间接与税收发生着关系,如买东西的发票都是你参与了税收的标志。同学们在课后一定要好好掌握这部分知识,二、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1、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1)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2)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3)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4)公民要树立纳税人意识,自觉履行纳税人的义务,同时要认真行使纳税人权利,积极关注税收的使用和征管。2、违反税法的表现正确区分偷税、欠税、骗税和抗税偷税是用欺骗、隐瞒的方式企图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偷税和欠税不同,欠税只是没有按时交,并没有企图少缴或者不缴;偷税和骗税不同,骗税是用欺瞒方法骗取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它不是向国家交与不交的问题,而是从国家骗来税款或税收优惠问题。抗税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税的行为。点拨:偷税,偷着不缴;欠税,欠着未缴;骗税,骗取税收优惠;抗税,抗着不缴。3、公民要树立纳税人意识纳税人是指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纳税人意识包括纳税人的义务意识和权利意识,义务意识:公民要自觉履行依法纳税的义务,不能偷税、欠税、骗税和抗税。权利意识:公民具有监督权,公民要增强自己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以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板书设计征税和纳税一、税收及其种类1税收的含义2税收的特征3税收的种类二、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1依法纳税的必要性2违反税法的行为3增强纳税人意识教学反思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税收的含义、特征,了解违法税法的四种行为,培养学生依法纳税的意识,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义务也是公民的光荣。本节课采用了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挖掘学生资源,打破教师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和唯一“信息源”的单一化、保姆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上课比较有激情、注重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各个环节衔接自然、注重课本材料分析、注重基础。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学习、共同发展、快乐而充满活力的交流的平台2、不足:整一节课,老师讲得略多,学生探究时间较少,调动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欠缺,这都是我的教学理念比较落后的表现,另外是材料运用上略显过时,体现不出时代性。多读书充实头脑,进一步加强理论素养的提高。在教学实验中要大胆放手,能让学生做的,就让学生做,老师不要包办,切实做到教师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在课堂上要多“放权”。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