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12动量教案 3页

  • 67.99 KB
  • 2022-08-15 发布

高中物理12动量教案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2动量教案1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动量定理的适用条件和适用范围:2、过程与方法:在理解动量定理的确切含义的基础上准确区分动量改变量与冲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逻辑思维水平,会应用动量定理分析计算相关问题。教学重点:动量、冲量的概念和动量定理。教学难点:动量的变化。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教学用具:投影片,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1、动量及其变化(1)动量的定义: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称为(物体的)动量。记为单位:kg•/s读作“千克米每秒”。理解要点:①状态量:动量包含了“参与运动的物质”与“运动速度”两方面的信息,反映了由这两方而共同决定的物体的运动状态,具有瞬时性。大家知道,速度也是个状态量,但它是个运动学概念,只反映运动的快慢和方向,而运动,归根结底是物质的运动,没有了物质便没有运动.显然地,动量包含了“参与运动的物质”和“运动速度”两方面的信息,更能从本质上揭示物体的运动状态,是一个动力学概念。②矢量性:动量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综上所述:我们用动量来描述运动物体所能产生的机械效果强弱以及这个效果发生的方向,动量的大小等于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动量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2)动量的变化量:1、定义:若运动物体在某一过程的始、末动量分别为p和p‘,则称:Ap=p'-p为物体在该过程中的动量变化。2、指出:动量变化是矢量。方向与速度变化量Av相同。一维情况下:u二mu「mAv:矢量差例1:一个质量是0.1kg的钢球,以6m/s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碰到一个坚硬的障碍物后被弹回,沿着同一直线以6m/s的速度水平向左运动,碰撞前后钢球的动量有没有变化?变化了多少?2、动量定理(1)内容: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的动量变化(2)公式:Ft—zdv'—mv=p'—p让学生来分析此公式中各量的意义:其中F是物体所受合外力,mv是初动量,ml,'是末动量,t是物体从初动量变化到末动量所需时间,也是合外力F作用的时间。(3)单位:F的单位是N,t的单位是s,p和”的单位是kg-m/s(kg・ms。(4)动量定理不但适用恒力作用,也适用变力作用的情况(此时的力应为平均作用力)(5)动量定理不但适用于宏观低速物体,对微观现象和高速运动仍然适用.\n前面我们通过理论推导得到了动量定理的数学表达式,下而对动量定理作进一步的理解。(6)动量定理中的方向性例2:质量为m的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以速度大小v向右运动与墙壁发生碰撞后以大小v/2反向弹回,与墙壁相互作用时间为t,求小球对墙壁的平均作用力。小结:公式Ft=mV'—0y是矢量式,计算时应先确定正方向。合外力的冲量的方向与物体动量变化的方向相同。合外力冲量的方向能够跟初动量方向相同,也能够相反。例3:质量为0.40kg的小球从高3.20m处自由下落,碰到地面后竖直向上弹起到1.80m高处,碰撞时间为0.040s,g取10m/s2,求碰撞过程中地面对球的平均冲力。小结:式中的F必须是合外力,所以解题时一定要对研究对象实行受力分析,避免少力的情况。同时培养学生养成分析多过程物理问题的一般方法,分阶段法。学生练习:有一个物体质量为1kg,以lOnv'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问经过2s时物体的动量的变化量为多大?此时物体还没落地。小结:利用动量定理不但能够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问题,还能够解决曲线运动中的相关问题,将较难计算的问题转化为较易计算的问题,总结:1、应用动量定理解题的基本步骤2、应用动量定理解答时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矢量性,二是F表示合外力。同时动量定理既适用恒力,也适用于变力:既适用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3、动量定理的应用演示实验:鸡蛋落地【演示】先让一个鸡蛋从一米多高的地方下落到细沙堆中,让学生推测一下鸡蛋的“命运”,然后做这个实验,结果发现并没有象学生想象的那样严重:发现鸡蛋不会被打破:然后让鸡蛋从一米多高的地方下落到讲台上,让学生推测一下鸡蛋的“命运”,然后做这个实验,结果鸡蛋被打破。请学生分析鸡蛋的运动过程并说明鸡蛋打破的原因。鸡蛋从某一高度下落,分别与硬板和细沙堆接触前的速度是相同的,也即初动量相同,碰撞后速度均变为零,即末动量均为零,因而在相互作用过程中鸡蛋的动量变化量相同。而两种情况下的相互作用时间不同,与硬板碰时作用时间短,与细沙堆相碰时作用时间较长,由Ft二Zip知,鸡蛋与硬板相碰时作用力大,会被打破,与细沙堆相碰时作用力较小,因而不会被打破。在实际应用中,有的需要作用时间短,得到很大的作用力而被人们所利用,有的需要延\n长作用时间(即缓冲)减少力的作用。请同学们再举些相关实际应用的例子。增强对周闱事物的观察水平,勤于思考,一定会有收获。在实际应用中,有的需要作用时间短,得到很大的作用力,而被人们所利用:有的要延长作用时间而减少力的作用,请同学们再举出一些相关实际应用的例子,并实行分析C(用铁锤钉钉子、跳远时要落入沙坑中等现象)。(增强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勤于思考,一定会有收获。)用动量定理解释现象可分为下列三种情况:(l)Zkp一定,t短则F大,t长则F小:(2)F一定,t短则Ap小,t长则大;(3)t一定,F大则Ap大,F小则Ap小。例如以下现象并请学生分析。1、一个人慢行和跑步时,不小心与迎面的一棵树相撞,其感觉有什么不同?请解释。2、一辆满载货物的卡车和一辆小轿车在同样的牵引力作用下都从静止开始获得相同的速度,哪辆车起动更快?为什么?3、人下扶梯时往往一级一级往下走,而不是直接往下跳跃七、八级,这是为什么?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