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19 KB
- 2022-08-1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中语文教案教学反思 导语: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教案教学反思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高中语文教学已经进入基础教育的尾声许多学习习惯已经养成教学工作的开展不是很容易见成效虽然对于高考来说学好语文对于学生选择自己满意的学校有一定的帮助但总的说来语文课作为陶冶情操激发思维促进交流能力的工具性学科力量的发挥却还远不能尽如人意据调查表明有大量的学生对语文课有厌烦情绪语文课作为人文精神的载体所应发挥的作用可能是所差更远也就是语文越来越成为一门得分机器而不是人文精神的载体做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发现因受传统观念和现行考试制度和评价方法的影响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阻碍着语文课的工具性、思想性和人文性作用的发挥 误区一:语文课堂——问题全解决了 \n 如果学生没有问题意识就不会去独立思维更谈不上创新语文课上教师为了紧扣教材为了调动学生便把满堂灌演绎成满堂问而所问的那些问题基本上属于类似:通过……你读懂了什么还读懂了什么作者用意何在等形式化问题学生回答这些问题都无须思考还有些教师把教学参考书上的程式在课堂上说教一遍把学生的思维完全限制在课本和教学参考书的框框之内课堂上的阅读也成为一种被动的阅读学生并没有真正对课文用心去感悟他们所读懂的也只不过是根据以前的思维定势而得到的微言大义至于课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都无从知道因而课上学生自能读懂等课结束了学生没有问题可以问了其实这种没有问题实则是最大的问题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大误区是学生缺乏独立思维的一种表现 语文教学怎样走出没有问题的误区呢我认为首先要转变观念放手去让学生思考问题给学生以自由思考的机会学生一旦提出问题就应该鼓励并顺着这一问题去引导学生给他从小种下探索思考的种子就象我们经常所说的那样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其次我们应该认识到语文课与活生生的生活实际的联系而不应囿于书本和教参的框框我们不应该带有什么什么不是语文课要解决的问题这种错误观念我们只有打破学科分界学生的问题意识才有广阔的空间而且所提问题不一定当堂都能澄清更重要的是要留给学生一个善于思考的头脑最后教师要尽可能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要开阔学生的思维先开阔自己的视野以前我们经常谈论是:如果课堂上学生提出老师没有想到的问题该办而如今我们应该思考学生提不出问题该办了 误区二:作文——套用模式写非所想 高中教由于面临着高考的压力所以学生的写作也趋向模式化都想着有好的模式能够给自己带来高分老师教学过程中也潜意识的传达这一点这就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而语文学科本来就是扩散式思维学科作文更学要学生有良好的想象力有调查表明某班对某一作文题目大多数同学写的都是同一题材格式都一样都是在遇到某情况后先作一番思想斗争最后如何如何然后再喊几句口号在现行的作文教学中由于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套题程式化抹杀学生感受的现象仍很严重有些学生经常购买<高考优秀作文><高考满分作文>之类的作品进行简单的模仿这样的作品代替学生的感受形成语文教学长期未能逾越的一大误区\n 要走出这一误区寻找良好的改革途径我认为一定是让学生充分认识现实生活让他们体验生活从中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领悟能力让他们从中学会独立表达写出发自内心的话语;二是加强语文课的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联系讲课文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孩子去欣赏充分发挥想象按自己的感悟去描述课文中的情景或事件例如在讲赤壁之战时在让学生阅读有关资料之后按照他们自己的想象去描述或续写也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即使是教师分析课文也一定要确认学生是在主动地欣赏课文的语言和情景而不是在被动地接受你的灌输 误区三:语文作业——背诵古文 目前很多高中生学习语文经常认为语文没什么好学的语文作业就是遇到古文背一背现代文中没有任何东西值得学习这是很大的一个误区很多时候也是由于老师的教学方向引导错误 高中语文学生的语文作业相对于初中和小学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天一个地的差别而学生在这样的突然减负的情况下往往不知所措老师也会在学习古文后说把课文背诵下来而背诵课文只是最基础的工作如果不把课文理解了背诵那背诵起来相当困难同时考试的时候顶多能拿下默写题的分数而考试的时候还有实词虚词的理解这就有赖于学生平时背诵古文一定要理解并学会把知识点转移才可以 高中语文考试还有很多基础知识的考察而这些很多都是在现代文中学习的因此对于学生而言真正的语文作业还应该包括积累字词这一工作 \n 同时考试更多的是进行阅读理解和写作的考核学生如果不走出现代文没什么可学的这一误区上课的时候不用心听讲不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那么他的理解能力总结概括能力就不会得到锻炼考试的时候也会出现失分过多的情况 写作更是占据了70分这样的分植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学生课后的语文作业应更多的体现在写作练习上多读书多做读书笔记多背诵优美片段学习记录自己的生活写下自己的真情实感等这是长期的过程学生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取得一定的成绩 莎士比亚曾说:“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只有“好知”“乐知”才会有无穷的学习劲头才能激发无穷的学习潜力这样的学习才充满快乐这样的学习能更有效率翻开《教育心理学》里面赫然写道:学习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可是“激发学习兴趣”让我经常陷入困境 做为一个语文老师尤其是高三的语文老师很容易被同学们忽略语文虽然在高考中甚至工作生活中都有重要的作用但是教学中我发现同学们读书读得越久对语文的热情就越低到了高三语文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了上课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作业布置了就写不布置从来不主动;写日记是“我的一天”写作文是“我的老天”临考试了才背几句古诗同学抱这样的心理往往也影响了老师的教学兴趣为此我在两年的高三教学过程中摸索出了一些浅薄的经验 \n 一、学生认为语文是常用的学科自己对语文已经非常了解于是我专找他们的知识漏洞详讲例如在复习索然无味的字词基础时我专挑同学们平时说错却不自觉的点如:血、削、供、穴等字的读音我采取的方法是自己讲一句话让同学们挑读错的音结果一些让大家意想不到的误读出现了这样的方式让一些同学开始反思自己平时的基础知识也让他们乐于做题乐于翻字典敢于质疑对于似是而非的读音也开始有了明确的答案同时在题目讲解时我尽量不讲让同学们自己来公布答案 二、古文可能是同学们比较头痛的练习了同时在高考中也是一个必考题和高分题它所占的分数有二十一分可是同学们平时学古文已经很头痛了而且大家也知道高考时一定不考书上的于是乎很多同学认为这样的复习对高考做题无用实际上平时的古文只是一个典范一百二十个实词和十八虚词可能都包括在课文中但实际运用时又是另一回事可大家认为现代人应该说现代话古文过时了怎样让同学们觉得古文有用学好古文有用呢我教的是文科班我发现同学们在做政治尤其是历史的时候经常有一大段的历史材料而这些材料往往都以简单的古文翻译曾经有同学拿着历史题来问我材料为使同学有兴趣我在课堂上特意挑了一篇历史材料来讲将其中的实词虚词句式实用词都挑出来一一解释字的问题突破了那么文章的内容也懂了因为材料题往往占十几分有时看懂一个材料便可提高分数这样让同学认为学好古文不仅仅是应对语文考试在应对别的科目中同样重要对于古文也渐渐生出了兴趣 三、作文是语文的重中之中它体现了同学们运用语文的能力也是在考试中占分数最多的题目可是要让同学们对作文充满热情那实在是太难了一篇大作文如果笼统的讲同学们往往一头雾水根据我班学生的情况我决定将作文分段讲先给段再写篇先审是再给作文的结构一这样的方式虽然有点繁琐但是对于写作水平不佳的同学来说很有用一节课给一个知识点将作文分解成几个小块最起码大家开关会点题结尾有照应中间的段落会安排了虽不敢说时时出现佳作但是对于写作水平中上的同学来讲确实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n 两年过去了我也带了两届高三对于复习课要让同学们充满热情的来学着实有些困难虽然曾用过一点点的小方法但这远远不够还不敢说是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可是“学海无涯”“教学相长”我将一直在探索的路上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