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00 KB
  • 2022-08-15 发布

2017高中政治--体味文化教案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一框体味文化【新课标的要求】(一)识记1、识记文化的内涵。2、理解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二)能力目标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全面的、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重视自身文化素质的意识。2、理解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为增强综合国力贡献力量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文化的涵义【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教学建议】教学中通过展示文化素材和实例,让学生感悟文化的涵义,以及文化的力量。【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前面我们接触过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两个模块,这学期我们要开设一门全新的课程一一文化生活。如杲说经济生活的主题是物质财富的创造,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根本利益的保障,那么文化生活的主题就是精神家园的耕耘。提到“文化”一词,我们都很熟悉,然而“熟知并非真知”,它的真正内涵,我们却不一定懂得。“你不问我什么是文化的时候,我还知道文化是什么;你问我什么是文化,我反而不知道文化是什么了。”一一钱钟书,本课就此提出问题:究竟什么是“文化”?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二)进行新课第一框体味文化(从现象和本质两个角度体味文化)一、文化“万花筒”(从现象)1、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师:首先,请同学们思考:你能举个具体的事例说明什么是文化活动吗?在假期你参加过哪些文化活动?(学生思考并回答)根据同学们的回答我们可以知道我们身边有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他们都是不一样的比如:在家有家底文化,路上有公交文化,上学有校园文化,吃饭有“饮食文化”(比如:东方用筷子西方用刀叉,东方聚西方分),穿衣有“服饰文化”(比如中国唐装,日本和服),‘住房有“建筑文化”(比如古代有宗教建筑、园林、宫殿、楼阁,现代北京四合院)出行有“旅游文化”,晚上有“网络文化”,而这些都属于文化现象,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各种文化现象无处不在。师:那同学们再思考:这些文化现象是不是只存在今天,千年前那些前辈们,你们猜猜看,他们有文化生活吗?大概是怎样的呢?(设置悬念,学生探究)(学生思考并回答)个人:当我们还在母腹中时,就己通过胎教开始接受文化的洗礼;出生后,又在咿呀学语中接受父母传递的文化信息。在成长过程中,我们常听的咅乐歌曲、常看的电视节目和书刊杂志。社会:龙文化-儒家文化-信息高速公路社区文化校园文化(黑板报、桌凳、宣传栏、校报)企业文化-快男网络文化,这又证明了文化现象无吋不在。2、文化特色:不同区域文化各具特色师:生活在农村和生活在城市文化生活一样吗?比如在都市、乡镇、偏远的村落3、文化形式:多种多样师:我们都生活在这个繁华的社会,用我们雪亮的眼睛来窥视着种种文化现象。在我们的校园中,将要进行什么样的文化活动?(校文艺演出、演讲比赛、蓝球比赛、上课、自习、作业、上网、交友、聊天……),结合教材P8页总结。过渡:我们在日常用语中会说:你真有文化或是你这人咋这没有文化呢?在这里,我们把知识等同于文化,文化就是知识,有知识就是有文化。你是否赞同这种看法(我看到有的同学摇头)那究竟什么是\n文化,让我们在生活中细细体味,来真切感悟“文化”的内涵与文化的力量。\n二、文化是什么1、文化的涵义我们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乂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师:把握文化的内涵,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的词语:(1)人类:文化的具体内容是与人类直接相关的,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人是文化的主体。那么我们來反思一下,除了我们人类,别的物种朋友具有这些活动吗?牛弹琴?猪跳舞?疯狂的石头?猴子创造文字?(学生气氛活跃起来,归纳出);(2)区别与经济、政治现象,作为社会现象区别与自然现象(3)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精神活动如: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精神产品如:思想、理论、科学、文学、艺术等,都是文化。练一练:下列活动属于文化现象的有([①工人、农民从事生产活动②参加学校运动会③参加演讲会、辩论会④购买蔬菜水果⑤参加文学社、书画协会、读书俱乐部⑥合唱团、舞蹈队、装表演队⑦浏览网站,领略世界各地风土人情⑧某国议员竞选⑨西双版纳的植物王国、九寨沟的自然风光、2、文化的特点(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结合定义分析的第一点,得出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请同学们看课本P7两幅图,思考:文化在这里体现为什么?(学生思考并回答)根据同学们的回答,我们可以看出,小学生相对于那位酋装革履的青年來说显得更有文化。因此,这里的文化体现为一种文化素养,那这种文化素养是不是和我们与生俱来?(2)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生活、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所以我们同学们要注意啦,你们的一举一动都可以体现出你是否具有文化素养,可别被人说没有文化,没有素养哦!(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一个时代的文化和精神产品,往往是这一时代社会发展轨迹的反映。例如,一个时代的文化、审美等等、必然表现在这一时代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中,甚至表现在这一时代的雕塑、建筑、时装等各种文化艺术形式中,而这些文化艺术形式的发展,也记载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因此,我们阅读书籍,欣赏艺术品,参观历史文物,都可以看到历史上的和现实中的文化,认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4)本质:是精神现象。(注意是不同于纯粹的经济、政治现象)过渡:同学们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当我们看电视、电影或者小说的时候,被其中的某个场景感动的热泪盈眶或者热血澎湃,这是为什么呢?(学生思考并回答)电视、电影、小说他们都是文化形式,我们被感动,那说明这些文化具有一种精神力量,能够感染我们的情绪,甚至为我们提供精神动力。三、文化力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双重性)【板书设计】一、文化“万花筒”1、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2、文化特色:不同区域不同文化。3、文化形式:多种多样。二、文化是什么1、文化的内涵2、文化的特点三、文化的力量【课堂总结】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文化的涵义以及文化的力量,知道了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而不是政治现象、经济现象,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不是自然现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个人、民族、社会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我们要从屮体会文化的涵义以及发展文化事业,特别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和意义。\n文化与经济政治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理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屮的意义。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总结出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已经成为当前国国际竞争的重要砥码,从而提高参与文化活动的自觉性和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文化竞争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性,自觉抵制资本主义价值观念的侵蚀,在实践活动中宣传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危机感、使命感和责任心。【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2、难点: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学方法】1、情景分析法2、讨论法【学生分析】学生看书能够大体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但理解的不深刻,特别不明白文化的“反作用”,不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学生知道文化的重要性,但不能联系实际理解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作用。【教学过程】导入:上一节课我们一起体会了文化的魅力,我们知道,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那么,他们Z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二框《文化与经济、政治》。课堂探究:第9页问题:你能对上述活动按经济、政治、文化分类吗?学生:经济活动4,政治活动1、5、7,文化活动2、6。老师: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他们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老师:相互影响表现在:(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2)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3)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材料:北京奥运会给我们送来了巨大的经济蛋糕,被称为奥运经济。奥运会带来的收入包括门票收入、转播权收入、赞助商活动、广告、旅游收入、投资等。2004—2008年间,奥运因素共拉动北京GDP增加1055亿元。问题:奥运会作为一项体育赛事,属于什么活动?奥运经济说明了什么?学生:属于文化活动。体现了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老师: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专家点评问题: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是否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同步?是否经济发展了,精神文化自然就好了呢?学生:不是。老师:例如,在新中国最贫困的时代,中国出现了雷锋、王进喜;在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裕的今天,出现了法轮功、马加爵、艳照门、上网成瘾的少年。所以,文化的发展并非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対的独立性。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是进程中过渡:有时我们很容易判断某种现象属于经济活动、政治活动还是文化活动,但有时我们又难以判断。讨论:中国举办奥运会属于什么活动?\n学生:奥运会作为一项体育赛事,属于文化活动。老师:奥运会仅仅是一种文化活动吗?学生:举办奥运会带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形成了奥运经济,所以奥运会属于经济活动。学生:政府为举办奥运会做了大量工作,从申奥成功到开幕式,从场馆建设到安保工作,都离不开政府。政府提出“平安奥运”的口号。所以奥运会又属于政治活动。老师:这体现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老师: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表现在,(1)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來越重要。(2)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3)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小词典:文化产业,指生产文化产品的产业。如课本中提到的图书出版、影视音像、广播电视、卡通动漫、工艺美术等。文化生产力,指文化产业创造的生产力。具体是指具有一定智能和知识的劳动者,运用和掌握文化资源创造社会财富、生产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的能力。讨论:能否举个例子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老师:电脑芯片是一种高科技,属于文化。但是电脑芯片的发明、应用、改进,促进了电脑行业的发展。学生:电影,图书,流行歌曲,书法绘画,企业文化,教育。。。。。。NBA成就姚明亿万身价。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表现在:(1)国内: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2)国际: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强权政治。这就是文化霸权主义。材料:从2000至2004年中国引进了88部海外电影,其中有70部来自美国。2005年中国引进电影20部,其中16部是美国电影。问题:你最喜欢的一部美国电影是什么?学生:《变形金刚》:暴力美学,武力解决问题;展示美军实力,树立美国军人的正面形象;美国人拯救全人类,充当救世主;把战争对手妖魔化,为发动战争寻找理由。《功夫熊猫》:绿眼珠,父亲是鸭子(唐老鸭),师傅是浣熊(美国产)。《加勒比海盗》:个人主义,民主和平等。《泰坦尼克号》:美国自由主义爱情观。《云水瑶》《007》:个人英雄主义老师:你在看美国电影的时候,是否有以下感受:1、看美国战争片、动作片,里面是否充斥着暴力场面和血腥场面?看完后是否会增加你的暴力倾向?2、看美国爱情片,你是否被其中自由式的浪漫爱情深深感动?你是否羨慕、向往?你是否因此变得早熟并且早恋?3、看美国好莱坞电影,你是否向往美国人富裕的物质生活、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高尚的政治文明?你是否因此对中国现实状况表示不满?是否对中国政府进行否定和怨恨?4、看美国好莱坞电影,你是否向往美国式的自由、民主、道德和教育方式?你是否会鄙视或公开反对我们原来所受的思想教育,特别是共产主义思想?老师:美国好莱坞影片中注入了美国人的价值观,人们在观看电影的时候会不知不觉受到美国价值观的影响。这就是文化渗透、文化霸权主义。美国学者约翰•耶马在《世界的美国化》一文中说:"美国真正的'武器'是好莱坞的电影业、麦迪逊大街的形象设计厂、马特尔公司和可口可乐公司的生产线。”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过渡:上面我们学习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那么文化在综合国力中重要不重要呢?大家听一段材料。材料:现在,许多发达国家已经把文化产业作为支柱产业。美国文化产品的出口收入已经占到了其外贸总\n收入的38%,已经取代航空航天业,成为美国第一大出口产业。日本的文化产业产值已超过汽车工业。问题: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学生:说明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越來越激烈,文化越來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材料:中国的文化产业产值仅占GDP的3%。中国文化产品岀口少,进口多,文化贸易一直是逆差。多年来中国图书进出口贸易大约是10:1的逆差,影视等众多领域的逆差更高得惊人。我们每年都要引进大量美国电影、韩国电视剧,而中国出口的电影电视剧几乎没有。问题:这说明了什么?学生: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滞后,文化竞争力弱。老师: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屮,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老师:我们应该怎么办?学生: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结语文化是解读人类的文本,是人类的DNA。文化的独立性和民族性,是民族的尊严。【板书】一、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1>反映,2、决定3、反作用二、相互交融:在吋代发展是进程中1、文化与经济表现2、文化与政治表现三、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1、地位2、挑战3、措施【作业】学生自己阅读22页综合探究"聚焦文化竞争力”。如何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竞争力?\n备课资料美国电影的总产量仅占世界电影产量的6%,而在世界电影市场的总体占有率却达到80%。美国利用自己的文化霸权地位推行强权政治,对那些违逆其政治意志的国家和民族加以妖魔化。欧洲朝野不断发出抵制美国“文化霸权主义”呼声;包括屮国在内的广大发展屮国家对美国的文化霸权保持高度警觉。作家冯骥才说过:“文化似乎不直接关系国计民生,但却直接关联民族的性格、精神、意识、思想、言语和气质。抽出文化这根神经,一个民族将成为植物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国家要独立,不仅政治上经济上要独立,思想文化上也要独立。一一江泽民文化竞争力的构成,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文化创新能力,即是否能够既充分地发掘本土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价值,又能够有效地吸收外來文化的优秀成果,在创造性的两相融合中形成先进的文化价值体系和强劲的人文魅力机制。二是经济参与文化的规模和高科技支持文化的力度。文化产业的兴起,把科技、市场和文化结合在一起,赋予文化以新的发展形态。文化上的优势,已在很大程度上转化为文化与科技、市场相结合的优势。三是文化生产、管理、运营的体制和策略,通过完善的、高效的体制和策略,把文化创新、经济参与和高科技的支持,组合和协同成为一种整然有序、运转灵便、功能强劲的系统工程。四是充足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储备,并且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这种人才应该具有开拓精神和国际视野,深晓国际行情和规则,并能加以富有责任心和创造力的运用。在热闹背后是否藏有忧虑?我国是服装出口大国,然而50%以上的服装出口为来料加工,30%左右由进口国提供商标、款式、纸样进行复样加工,自己的品牌仅占10%左右。一一我们仅仅缺少的是自主品牌吗?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才、商品文化。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的独立性和民族性是民族的尊严西方的和平演变和美国中情局的《十条诫令》在中央情报局极其机密的“行事手册”中,关于对付中国的部分最初撰写于中美严重对立的1951年,以后随着屮美关系的变化不断修改,至今共成十项,内部代号称为《十条诫令》。♦尽量用物质来引诱和败坏他们的青年,鼓励他们藐视、鄙视、进一步公开反对他们原来所受的思想教育,特别是共产主义教条。……让他们不以肤浅、虚荣为羞耻。一定要毁掉他们强调过的刻苦耐劳精神。♦一定要尽一切可能,做好传播工作,包括电影、书籍、电视、无线电波……和新式的宗教传播。只要他们向往我们的衣、食、住、行、娱乐和教育的方式,就是成功的一半。♦一定要把他们青年的注意力,从以政府为中心的传统引开来。让他们的头脑集中于:体育表演、色情书籍、享乐、游戏、犯罪性的电影,以及宗教迷信。♦要利用所有的资源,甚至举手投足,一言一笑,都足以破坏他们的传统价值。我们要利用一切来毁灭他们的道德人心。摧毁他们的自尊自信的钥匙,就是尽量打击他们刻苦耐劳的精神。1998年,2004年,美国迪斯尼电影公司先后推出了动画大片《花木兰》I、II,中国的文化资源经国际传媒按照它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转化为美国的文化产品,有价返销中国。我国是服装出口大国,然而50%以上的服装出口为来料加工,30%左右由进口国提供商标、款式、纸样进行复样加工,自己的品牌仅占10%左右。一一我们仅仅缺少的是自主品牌吗?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才、商品文化。问题:结合课本12页、23页、24页材料,思考,为了改变中国文化产业进出口逆差的现状,中国具体应该做什么?\n学生:发展航空航天事业;鼓励创新,多出优秀的图书和影视作品;奥运会、世博会;文化走出去战略。材料:美国利用其迅猛发展的文化产业,已经在世界文化市场建立起文化霸权地位。目前,美国控制了世界75%的电视节目的生产和制作。许多国家的电视节目中,美国节目占到60%〜70%,有的占到80%以上。材料一中国举办奥运会所具备的条件有:1.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但从未举办过奥运会。2.具备举办奥运会的经济实力。北京是一座极具发展潜力的城市,近十年来经济始终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3.政治稳定,社会安定。在世界主要首都城市中,北京是刑事犯罪率、交通死亡率、火灾发生率最低的城市之一。问题:奥运会作为一项体育赛事,属于什么活动?中国具备了举办奥运会的经济、政治条件,所以申奥成功,这说明了什么?学生:奥运会屈于文化活动。经济是基础,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