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9.65 KB
- 2022-08-1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二课时知识与技能: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过程与方法:理论与实验相结合教学重点: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及递变性教学难点: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关系的理解导入: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纵列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这样排列有什么意义?二、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1>碱金属元素科学探究钾、钠与氧气、水反应对比实验结论:碱金属元素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1)原子结构相同点:最外层都只有1个电子不同的:随核电荷数增加,原子半径增大(2)性质特点相似性:原子容易失去最外层一个电子,化学性质活泼,表现极强的金属性及还原性递变性:由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元素金属性强弱判断方法:(1)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氢的难易程度,越易置换,金属性越强(3)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强弱,碱性越强,金属\n性越强(3)某些金属之间的置换,金属性强置换金属性弱例如••…单质物理性质规律2、卤素元素学与问P7-9结论:卤素元素原子结构与性质关系⑴原子结构:相同点:最外层都有7个电子不同的:随核电荷数增加,原子半径增大1=1(2)性质特点相似性:原子最外层都容易得到1个电子,化学性质活泼,表现极强的非金属性及氧化性差异性:由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元素非金属性强弱判断方法:(1)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及氢化物的稳定性,越易化合,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3)单质之间的置换,非金属性强置换非金属性弱物理性质规律利用电性知识解释上述规律总结:同主族元素性质相似性、递变性规律一同主族元素由上到下,随核电荷数增多,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得电子能力逐渐减\n弱,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第三课时核素知识与技能:认识元素性质与原子核的关系教学重点:核素表示方法、同位素教学难点:同位素的应用导入:元素的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有密切关系,那么元素的性质与原子核有没有关系?三、核素1>原子的构造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质子质量与中子质量基本相等,电子质量很小。2、质量数原子核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质量数(A)二质子数(Z)+中子数(N)3、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H元素(质子数为1)精确测试证明:同种元素原子核中,中子数不一定相同4、核素具有一定质子数和一定中子数的一种原子H元素的三种原子:HDT表示方法....5、同位素\n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称同位素例12C13C14C互为同位素同位意义:周期表中位置相同元素相对原子质量:元素各种核素原子相对原子质量所占一定百分比算出的平均值Mr(C)=Ar(12C)*a%+Ar(13C)*b%+Ar(14C)*c%同位素应用:放射性育种、化疗;考古利用判断文物年代;2H和咁制造氢弹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知识与技能:认识元素周期律,应用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教学重点:元素周期律理解及其应用教学难点:元素周期律的涵义和实质第一课时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周期律、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电子在原子核外分层排布,由内到外,由能量低到能量高电子层:KLMOPQ(1-7)1-20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K:1-2L:1-8M:1-8N:1-2二、元素周期律1、随着原子序数递增,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排布、原子半径、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都呈现周期性变化。实质: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随核电荷数递增呈周期性变化\n第二课时: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1、元素位、构、性关系原子结构决定位置和性质;位置推测结构和性质2、元素的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1)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等于它所处的族序数(2)非金属元素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绝对值之和等于83、特性元素寻找、未知元素预测半导体元素、有毒元素、催化性元素第三节化学键第一课时离子键知识与技能:离子键、离子化合物的概念,电子式及电子反应式书写过程与方法:实验与理论推导\n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化学键角度认识物质重点:离子键、IK1'MV离子化合物的概念难点:应用上述概念认识物质的构成导入:本节目的,介绍有关化学键的内容,使我们进一步从物质结构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实验1-2离子键1、概念: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2、形成条件:得失电子能力相差较大的原子之间3、成键本质: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离子化合物概念: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物质类别:强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回忆熔融状态电解质的导电)3、元素组成:活泼金属元素、活泼非金属元素电子式及反应式概念: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X”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价电子)的式子实例:钠.氯反应式:钠原子与氯原子形成氯化钠离子键过程拓展:粒子电子式的书写\n原子、简单阴阳粒子第二课时共价键知识与技能:共价键、共价化合物的概念过程与方法:离子键类比推导重点:共价键、共价化合物概念难点:概念的理解导入: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电子转移方式的多样性——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单一思考与交流:板书分析二、共价键(1)结构式概念:一种微观粒子表示符号,共用电子对用“一”表示,电子式的变形(2)共价键概念: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形成条件:得失电子能力相差不大的原子之间一常见于非金属原子之间成键本质:共用电子对对两原子的电性作用物质类别:大多数非金属元素构成的物质一单质和化合物中均有可能存在\n(3)共价化合物概念: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学与问:拓展用电子式表示二氧化碳形成过程以及书写它的结构式(4)共价键的类型非极性键:同种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特点:成键原子不带电性极性键:不同种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特点:成键原子因吸引电子对能力不同而带有正(负)电性思考与交流概念、构成粒子、离子间的相互作用、熔沸点、导电性等方面比较第三课时化学反应实质分子间的作用力和氢键知识与技能:化学键的概念,分之间的作用力和氢键导入:离子键、共价键、化学键化学键:使离子相结合或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化学反应实质:旧化学键的断裂与新化学键的形成二、分子间的作用力和氢键1>分子间的作用力概念: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一又称范德华力对物质影响:使物质熔沸升高大小:远小于化学键规律:组成和结构相似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2、氢键\n概念:少数类型分子之间存在的一种比分之间作用力稍强的相互作用一一种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影响:影响物质熔沸点等大小:比化学键小,比范德华力大存在物质:氢原子与氮、氧、氟原子之间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知识与技能:1、认识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化学键的断裂要吸收能量,化学键的形成要放出能量。一个化学反应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高低2、通过实例和实验,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对人类文明发展中的贡献3、初步认识通过实验认识和研究化学反应原理的方法和价值,并为学习有关的选修模块打下基础过程与方法:实验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对人类文明发展中的贡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复习化学键知识——思考化学反应中“化学键的破与立”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关系——理论思考教学一一化学能与热能转化问题一一进入实验一一人类如何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的热能问题——进入实际应用教学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n1>化学反应的实质:旧化学键断裂、新化学键形成断键吸收能量,成键放出能量2、化学反应吸收或放出能量取决——生成物与反应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二、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是化学能转化为其他能的主要形式表现为:吸热或放热实验2-12-22-3第二课时三、人类对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利用及意义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利用:P34生物体中的能量变化:光能——化学能——热能社会发展与能源利用:1、不同社会发展水平时期的人均耗能量2、人类利用能源的三个阶段:柴草时期、化石能源时期、多能源结构时期教学设计2以实验探究教学作为切点燃烧实验一一理解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伴随能量变化一一热能变化——实验探究——吸、放热反应——理论思考教学——人类如何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的热能问题——实际应用教学设计3以实际教学作为切入点\n人类开发利用能源图像、能源问题——实际应用教学——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一一进入实验探究——化学反应吸、放热思考——理论教学\n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知识与技能:了解化学能可以直接转变为电能,能利用化学能转变为电能解决现实问题过程与方法:实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说明化学能转变为电能对人类的意义教学设计思路:火力发电原电池实验探究、概念、工作原理组成及创作性应用技术产品:各种化学电源的设计第一课时能源分类简介:一次能源、二次能源我国电能生成构成图图2-7一、化学能转化为电能1>转化形式间接转化——火力发电图2-8火电站工作原理示意图化学能——热能一一机械能——电能利弊:发电原理简单易行;污染大、效率低直接转化火力发电化学本质:燃烧(氧化还原反应)\n电本质:电荷的定向移动P40最后一自然段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导线中间接一个电流表),平行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实验2-4学与问: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电子由锌片流出作为电源负极实验2-4装置工作原理锌片:Zn-2e=Zn2+(M化反应)铜片:2H++2e=H2(i3S原反应)锌片、铜片、导线、稀硫酸构成一个闭合回路,锌失去电子,电子经导线流向铜片,溶液中的氢离子在铜片得电子生成氢气,电子流动过程中形成电能。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原电池科学探究思考与交流——归纳例:锌、铜、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n原电池的构成概念: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实质: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构成前提:能自发地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构成条件:有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及电解质溶液,还要形成闭合回路工作原理:还原性较强的材料作负极失去电子,电子沿导线流向还原性较弱的正极材料,电解质中氧化性离子得电子电极反应及反应式: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子(电流)流向:外电路——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电流相反),内电路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科学探究:设计电池及原理分析原电池的应用:加快化学反应,判断金属活泼性,金属防腐第二课时二、发展中的化学电源将原电池原理设计成化学电源能源分类简介:一次能源、二次能源1>干电池\n普通干电池.碱性锌猛电池(组成、工作原理、使用范围、优缺点)2、充电电池——二次电池(1)铅蓄电池(2)碱性镰镉电池(3)鎳氢电池3、燃料电池(火电与原电池结合)氢氧燃料电池第三节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知识与技能:认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限度,认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限度的外界因素,了解控制化学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意义过程和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化学理论的发展受客观条件和人对事物认识的局限第一课时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教学重点:化学反应速率的理解及应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分析教学难点:化学反应速率的理解及应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分析\n导入:第三节研究的目标——化学动力学、化学反应速率1>概念: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成生物浓度的增加量浓度变化:溶液溶质物质的量浓度、气体物质的量浓度2、表达式:V=AC/At单位:mol/(L-S)mol/(L-min)应用注意事项:固体和纯液体在化学反应中浓度变化为0,不能用化学反应速率表示其反应快慢;同一个化学反应可以用不同物质表示该反应反应速率,意义相同,数值可能不同,各物质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C(S)+H2O(g)=CO(g)+H2(g)V(c)不存在aA(g)+bB(g)=cC(g)+dD(g)V(A):V(B):V(C):V(D)=a:b:c:d例题•……解题技巧(一公式、二关系,三模式一三段式)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实验探究I与钠分别与水反应回忆,实验2-52-6N2+3H2=2NH3改变反应容器体积大小结论:(1)内因:反应物性质一反应物越活泼反应速率越大(2)外因:温度(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催化剂(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浓度(反应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压强(改变气体浓度,改变反应速率);固体表面积(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大)判断化学反应快慢常见现象:气泡产生快慢,颜色变化,质量变化,温度变化,导电性变化,PH值变化等\n例题第二课时化学反应限度教学重点:认识化学反应限度,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教学难点:化学平衡的理解导入:科学史话二、化学反应的限度1、可逆反应概念:在同一条件下正反应方向和你翻译方向均能进行的化学反应特点:V正、V逆同时存在且不为零;反应有限度例....2、反应限度——化学平衡(1)化学平衡建立例:在一体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lmol2、3molH2进行以下反应:N2(g)+3H2(g)^2NH3(g)理论分析:反应速率变化——化学平衡——反应限度图像分析:速率图像建立化学平衡\n(2)化学平衡特征:等、动、定、变(3)化学平衡状态判断速率角度(V正二V逆平衡);成分含量角度(单个成分含量不变——平衡,总成分含量不变视反应特点而定)例••…(4)化学平衡简单计算题型:反应过程中某物质转化率或生成率;反应体系某一时间点某物质的百分含量例....解题技巧(一公式,二关系,三模式)3、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控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因素,使反应朝着人们需要的方向发生提高煤的燃烧效率章末归纳与整理教参P17页本章知识点拓展:1>反应热与键能的关系2、原电池改进3、实践活动(中和热的测定、放热反应的观察、利用原电池探究金属活动顺序、水果蔬菜果汁电池的制作)\n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教学目标:1>了解甲烷、乙烯、苯的主要性质及它们在化工生产中的作用,重点认识典型化学反应(取代反应、加成反应)的特点。2、通过对上述典型有机物分子结构的认识,初步体会有机物分子结构的特点及其对性质的影响。3、结合生产生活经验和化学实验,了解乙醇、乙酸、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加深认识这些物质对于人类日常生活、身体健康的重要性。4、通过对几种重要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的学习,体会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和联系,初步学会化学中对有机物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初步形成对于有机化学领域的学习兴趣。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知识与技能:1、认识身边的有机化合物2、从结构上认识甲烷的性质并类推烷绘的性质过程与方法:甲烷中的原子如何连接——实践活动——预测性质一一探究实验取代反应类推烷炷结构一一同分异构体和同系物——有机物的成键特点教学重点:甲烷的结构特点和甲烷的取代反应;同分异构体和同系物教学难点:主要是学生有机物结构模型的建立,具体体现在如何将甲烷和烷绘的结构特点、有机物的成键特点从实物模型转换为学生头脑中的思维模型,帮助学生从化学键的层面\n认识甲烷的结构和性质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回忆初中知识——有机化学简介(生活、生产)P58——本章说明甲烷的结构电子式、结构式、立体结构、球棍模型、比例模型相对分子质量:16一、甲烷的性质物理性质P611、甲烷的氧化反应2、甲烷的取代反应科学探究:产物、实验现象、分析及反应方程式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替代的反应练习例题.....第二课时导入:甲烷结构及性质复习\n二、烷绘烷绘:炷分子中碳原子之间都以碳碳单键结合成链状,剩余价键均与氢原子结合,使每个碳原子的化合价都达到“饱和”。结构简式:乙烷(CH3CH3)烷绘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变化规律(原因)烷姪习惯命名法:十以内(甲乙.....),十以上(十一烷、十二烷….)烷坯通式:CnH2n+2燃烧通式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的结构现象称为同分异构现象,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同分异构体同分异构体性质差别:化学性质类似,物理性质有差异练习例题拓展:(1)烷坯中碳原子的种类及命名(2)根据结构简式写碳原子骨架(3)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炷减碳移位法;绘的取代物——等效法(等效碳、等效氢)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一课时乙烯知识与技能:乙烯的结构、性质、来源、用途过程和方法:石蜡油分解实验水果的催熟实验重点:从乙烯结构角度认识有机加成反应难点:乙烯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理解导入:姪类简介思考与交流:石油化工简介\n—、乙烯1、来源及用途2、乙烯的结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最简式、相对分子质量:28键的类型:碳氢键、碳碳双键立体结构:平面型键角:碳氢键夹角120度不饱和姪:含有不饱和键的炷3、乙烯的性质物理性质:无色、稍有气味、难溶于水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氧气中燃烧(火焰明亮伴黑烟);使酸性高猛酸钾褪色(2)加成反应与漠发生加成反应与氢气加成(不饱和炷转化为饱和炷);乙烯之间加成生物应用:乙烯利水果催熟4、乙烯的同系物——烯姪烯绘分子中含碳碳双键通式:CnH2n(n大于等于2)性质:类似乙烯拓展:(1)烯绘原子共平面问题、加成产物种类判断问题第二课时苯知识与技能:苯的应用、结构与性质过程与方法:苯的综合实验视频重点:苯的取代与加成反应\n难点:苯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苯的取代反应与烷绘取代反应的区别导入:与苯有关的生活常识二、苯1、苯的来源及用途来源:石油和煤焦油;用途:重要化工原料2、物理性质无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有毒,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熔点5.5摄氏度,沸点:80.1摄氏度;如用水冷却,可凝成无色晶体3、苯的结构分子式:C6H6——(不饱和炷、芳香炷)键的类型:碳氢键、碳碳之间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特殊的键结构式:.....(环状有机化合物)键线式:......结构简式:立体构型:平面正六边形相对分子质量:784、苯的化学性质(难氧化、易取代,可加成)氧化反应:取代反应:漠代一一易取代生成一漠代物;硝化(漠苯、\n硝基苯简介)溟苯:无色油状液体,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大,有毒硝基苯:无色或淡黄色油状液体,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大,有毒加成反应:与氢气加成生成环己烷(环烷坯简介);苯与氯气光照下的加成(六六六的生成)5、苯的同系物:含有一个苯环的化合物,组成上相差CH?基团甲苯、二甲苯(结构简式书写)通式:CnH2n.6(n大于等于6)性质:类似苯科学视野、科学史话拓展:(1)烷姪(甲烷)、烯绘(乙烯)、芳香炷(苯)比较(2)苯性质综合实验问题、苯的同系物或含苯环复杂物质结构性质问题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知识与技能:乙醇、乙酸的结构、性质与应用过程与方法:实验视频教学重点:炷衍生物的概念;官能团的概念;乙醇、乙酸的组成和性质(乙醇的取代与氧化、乙酸的酸性与酯化)教学难点:以乙醇和乙酸建立炷衍生物立体结构模型;从结构角度认识:乙醇取代和氧化反应、乙酸酯化反应\n第一课时一、乙醇乙醇的物理性质1、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乙醇的取代反应)实验视频——乙醇中含有类似水的结构乙醇的结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球棍模型、相对分子质量轻基介绍——官能团——烧的衍生物从结构上分析乙醇与钠的取代反应一乙醇中轻基氢与水中氢活性比较2、乙醇的氧化反应实验视频燃烧氧化;催化氧化、强氧化剂氧化——结构分析应用:酒驾危害和检验第二课时乙酸二、乙酸乙酸简介生活、物理性质、结构(突出立体模型.竣基官能团)、相对分子质量乙酸的酸性乙酸酸的本质有机酸、无机酸对比轻基氢与竣基氢活性对比(乙醇、水、碳酸、乙酸酸性比较)2、乙酸的酯化反应酯化反应实验、概念、特点;从化学键角度认识酯化反应;\n酯类简介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知识与技能: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及性质;了解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过程与方法:讲授与自学结合;实验视频重点:糖类、油脂、蛋白质组成特点及主要性质难点:葡萄糖与弱氧化剂氢氧化铜的反应;油脂的水解反应\n第一课时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导入:学习目标说明,重难点说明教学流程:食物中营养物质简介一有机物(糖类、油脂、蛋白质化学组成)——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实验视频)——作业反馈板书:课外知识补充糖、油脂的结构介绍1、糖的化学本质:多轻基醛、多轻基酮或能水解成多轻基醛或多羟基酮的物质2、油脂化学本质: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形成所需物质高级脂肪R-COOH(R为碳原子数较多的链状姪基,碳碳键有饱和和不饱和之分)甘油:丙三醇油脂水解介绍淀粉制备陈醋(C6Hi0O5)nC6Hi2O6C2H5OHCH3CHOch3cooh有机实验实验内容:1、乙醇与钠的反应2、乙醇的氧化反应(1)催化氧化(cu作催化剂)(2)强氧化剂氧化(硫酸酸化的重锯chong酸钾)\n3、乙酸乙酯的制备4、葡糖糖的特征反应预习报告实验内容二、实验原理三、实验仪器及药品四、实验步骤五、实验现象及结论六、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分析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教学流程:一、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金属冶炼——金属活动顺序表——各种金属冶炼方法金属资源的保护\njX2)—8.8g・12mol92?mohmob\燃烧后生成的□果糖1:./・//1•冶炼原理—:烈冶炼的实质是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使金属::阳离子得到电子生成金属单质的过稈,即4-:2.冶炼方法ne—M.;热分解法-匣解法其他方法热还原法一1分解HgOA2HgO—2Hg+02f分解Ag2O△2Ag2O4Ag+O2f冶炼钠通电'NaCI—2Na+Cl2f冶炼镁77iffitfeMgCb说Mg+Cl2f冶炼铝通电2A12O34A1+3O2f高炉炼£~~「也°'+3C°」2Fe+3CO2铝热反应.^7~~炼铁"2A1+FC2O3AI2O3+2Fe湿法炼铜厂―7"Fe+C11SO4=FeSO<+Cu火法炼铜Cu2S+O2==2Cu+SO2下1A.C.提活二、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水水资源的利用海水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水资源利用:海水淡化、循环冷却化学资源利用:提盐(氯碱工业)镁、漠、碘、钾以及联合工业体系\n要点海水a探究导引1-为什么一般从晒盐后剩下的苦卤中提取渎?豎••海水中虽然含涣,但浓度校低,晒盐后的苦'用明显提高,故工业上-般选择用苦卤提取澳2•如何从海水中提取镁?厂决.记录:海水提取镁的简单流程为:海水一Mg(OH)2MgCl2[电解Mg其提取过程涉及氧化还原反应吗石灰乳盐酸由海水中Mg2卜得Mg-定涉及氧化还原反应□重难导学7•海水制盐⑴方法:把海水引到盐滩上,利用日光发,得到食盐。K力蒸(1)原理:蒸发海水,使食盐浓缩结晶。(2)食盐的用途°①氯碱工业:2NaCl+2H2O=£^2NaOH+H2f+C12f;②制钠和氯气:2NaCl(熔融)鯉2Na+C12仁2•海水提漠余、、治亠±a泊來1士算方市原理为・\n对应学生用)综合利用[海水沉淀—M^0H)3|-55——WrEn_I«2)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DMgCl:4-Ca(OH):Mg(OH):|+CaCb②Mg(()H>2-F2HCI—MgClj4-2HzO©MgClz-6HiO^^MgCli^6H2OHlMt④MgCb(熔M)——Mg+Cb,•洵带中提氏\n12单质升华拌硫酸浸洗银时,是除去银里的少量如升华于有机溶机如酒精、四氯化碳等)'提纯【2可用验萃取的方法;单质12遇淀粉的水溶液显蓝色,这是枱质“的常用方法(也是检验淀粉的常用方法){AgI*乂定性较差,见光受热易分解生成单质碘和银。日案:(l)Fe【2FeCla(2)C(3)升华法萃取法⑴)将12加入到淀粉溶液中,溶液显蓝色(5)2AgI仝=2Ag+b11-[2014•锦州高一模拟]空气吹出法是目前从海水提取?的最主要方法之一。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⑴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周期第族(2)步骤①中用硫酸酸化可提高°2的利用率,理由是-O(3)莎丽用了S02的还原性,反应的离子方程式0丿莎莎蒸憎过程中,温度应控制在80〜909。温度\n1:12案:⑴①蒸镐烧总加毗修V"遇y应插在液面下忸曲支②冷凝管的冷水流向是俎祜③接收容器应用小口的笹形从a处寵人,b处底出免蒸气挥发太多瓶'而不应用大口的烧杯,以④没用石棉网(2)①IO亍+51-+614+②2L+H2Q+2H〒二'点囂。:囂警鬻入试管,向其二人"淀粉砒,若豊变蓝,则说明水溶液中还含有g反之,不含有X或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淀粉试纸中部,若试纥变运,则说明水溶液中还含有12,反之,不含有h)10•在已经提取氯化钠、漠、镁等化学物质的富镇卤水中,采用如图所示的工艺流程生产单质碘:试回答:(1)乙、丁中溶质的分子式^乙A・除去未反应的NOTB.■亠亠ln总结:1>金属矿物冶炼工业流程:釆矿一选矿——冶炼(富集还原)化学原理: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n方法: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2、海水资源利用工业流程:海水的引入元素的富集物质的提取化学原理: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方法: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第二节资源的综合利用环境保护知识与技能:1、认识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意义2、以酸雨的防治合无磷洗涤剂的使用为例,认识化学对保护环境的意义3、能说明合成新物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讨论在化工生产中遵循的“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过程与方法:1、查阅资源:利用石油裂解产物乙烯制取重要的化工产品2、调查:当地水污染及治理情况3、讨论:如何选择合适的洗涤剂4、查阅资源:高分子材料的应用于发展5、查阅资料:符合“绿色化学”思想的化工产品的生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化学与环境保护的意义2、体验“绿色化学”对人类发展的价值教学重点:煤、石油、天然气的综合利用,特别是石油的利用;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教学难点:通过环境保护和绿色化学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加强环保意识并培养绿色化学的理念;石油的裂化原理\n第一课时一、煤石油天然气(可燃冰CH4・nH2O)K煤(1)组成是由有机物和少量无机物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元素:C、H、0、N、P、S等(2)综合利用煤的干馆煤的气化煤的液化2、天然气燃料、合成氨、甲醇3、石油(1)组成:是由多种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2)综合利用石油的分憾石油的裂化裂解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塑料、纤维、橡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