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50 KB
  • 2022-08-15 发布

高中语文归去来兮辞教案3 教案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课题归去来兮辞№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感受陶潜的隐士情怀过程与方法有感情朗诵、背诵课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人格美和谐美教学重点解读陶潜的隐逸诗人的形象教学难点“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的正确理解教学关键陶潜的隐士情怀教学 课型将授课教学方法诵读和领悟互相推进教具电脑教学过程教 学 内 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作者简介:陶潜(365~427)东晋大诗人。一名渊明,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出身于破落官僚地主家庭,《晋书》、《宋书》均谓其系陶侃曾孙,后人亦有疑其说者。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职,因不能适应官场的世俗约束,决心去职归隐。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优秀作品寄寓着对官场与世俗社会的厌倦,表露出洁身自好、不愿屈身奉迎的志趣,但也有宣扬“人生无常”、“乐天安命”等消极思想者。另一类题材的诗,如《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等篇,寄寓抱负,颇多悲愤慷慨之音。其艺术特色,兼有平淡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练,具有独特风格。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而辞赋以本篇最有名。有《陶渊明集》。导入介绍了解默读思考\n重点难点教学过程   陶渊明曾有“大济于苍生”的抱负和“骞翮思远翥”的壮志,但非土族出身,因而很难在当时东晋严酷的士族门阀制度下,通过做官,来伸展志向,实现抱负。 播出多媒体短片,强化视觉感染和朗读示范   教师范读,背诵。   明确:“课本剧”的编排表演要求。   指导:强调诵读的要求和方法。   诵读,是学习古典诗文的重要手段途径,也是文化积累的必要手段之一。   点拨教师活动回答学生活动《归去来兮辞》的诵读,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读出节奏   本辞多用四六偶句,平仄有致,读来顿挫抑扬,琅琅上口。   六字句和少量七字、五字句,要读三拍,如: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既/自以/心为形役;富贵/非/吾愿。   三字、四字句要读作整句,末字音节适当延长,如:归去来兮——,已矣乎——   2.读出层次   《归去来兮辞》四段60字,每四句为一节,每节表达一个较完整的意思。明确理解赏析品读\n总结练习作业   如第一段可分三层,每层四句:   第一层:运用反问句式抒发归田的急切心情。   第二层:表现误落尘世顿悟后的追悔和喜悦。   第三层:叙述水陆兼程辞官回归田园的愉悦。诵读时,每一节结尾可稍作停顿。这样,全篇层次清晰可辨,音节也铿锵有力,错落有致通过诵读和表演,品味涵咏陶渊明辞文独特的艺术魅力。总结板书设计 自责             鄙弃官场                       自悔             蔑视权贵  归       辞官归田    自觉             向往田园  去                   自醒  来                                                              课后记事诵读和领悟互相推进很重要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