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50 KB
  • 2022-08-15 发布

高中语文雪教案 苏教版 选修6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雪教学重点:1、读懂《雪》的文字,了解写作年代和背景。2、理解作者所描写的南方的雪和北方的雪的特点以及作者在描写中寄寓的感情。3、品位文章精练传神的描写语言和隽永含蓄的议论中抒情的语言。4、背诵课文有关段落。第一课时一、背景导入1、今年的新春伊始,天降瑞雪,给我们扬州人带来了多少惊喜和憧憬。而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北京,也下了一场飞飞扬扬的大雪,那一场大雪让我们的大文豪鲁迅">鲁迅先生写下了一篇别样的诗章——《雪》。(投影1924年12月30日,北京,大雪“雨雪……下午霁,夜复雪”——鲁迅日记1924年12月31日,北京,晴,大风“大风吹雪盈空际。”——鲁迅日记十八天后,鲁迅创作散文诗《雪》)2、对于1924、1925这样的年代,我们应该不陌生了,这是个什么样的年代呢?(生能结合《江村小景》故事背景答:那是一个军阀混战、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年代)3、鲁迅同样应该为我们所熟悉了,初中三年来我们曾学过他的哪些文章?(学生回忆:《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藤野先生》等)4、\n在《百草园》、《社戏》以及《故乡》中,我们都能看到鲁迅纯真美好的童年和少年的影子。而从《藤野先生》一文中,我们了解到,为了寻找救国之路的鲁迅曾东渡日本,然而他终于认识到,民族的苦难、社会的弊病仅靠医术是治不了本的,所以他弃医从文,想借文艺来疗救国人软弱而麻木的灵魂。此后,鲁迅一直走在新文化运动的最前列。作为一个领军人物,他感到的寂寞和痛苦比别人深,受到的压制和迫害比别人重,然而他从未放下手中的笔,以笔代刀,写出了匕首一样锋利的文字刺向反动政府的心脏。那么他会写下怎样的《雪》呢?二、整体感知1、检查预习(指名投影练习)注音磬()口粘()结朔()方胭()脂凛()冽目光灼灼()2、快速浏览全文,课文写到了哪几种雪?据此给课文分段。(板书:江南的雪朔方的雪)三、品析探究(一)研读1~3节(江南的雪)[场景1]江南雪野1、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说明“江南的雪”的特点。(板书:滋润美艳)2、写雪野时,作者用了哪些颜色,写了哪些事物?(指名两生同时板书:血红、白中隐青、深黄、冷绿宝珠山茶、单瓣梅花、磬口腊梅花、杂草)3、(师指板书,引导学生齐读:雪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光是看这些字眼,我们也能感受到这江南的雪野美极了,你能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呢?<学生思考回答:多彩的画卷、色彩缤纷、五彩缤纷、美得眩目……>(板书:色彩缤纷)4、作者写了这些觉得还没写尽江南雪野,接着又写到了什么?\n<生:蜜蜂>如此一来就有矛盾了,鲁迅自己也说“蝴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这样的冬季,哪来的蜜蜂呢?注意投影上显示的句子中划红线的词语,你从中感觉处了什么?(投影: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生思考讨论>(提示:“仿佛”——所写景致出于作者的想象。表现了江南雪野的一片生机。矛盾中更能见出江南雪野的特点,以及作者对故乡的感情。)(板书:生气洋溢)(板书:实写虚写)5、如此充满生机活力,它不是春天,可是让我们闻到了春的气息,感受到了春的活力(指板书),所以作者说:“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生自然接:那是隐约的青春的气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场景二]塑雪罗汉1、我们应该记得鲁迅的童年、少年是在浙江绍兴度过的,那地方正属于“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江南。成年的鲁迅,为了寻找国家和民族复兴的道路,不得不漂泊在遥远寒冷的异乡北京,在这样的一个雪天,先生想起了故乡的雪,同时,他还会想起什么呢?<生思考,回答>(他在故乡度过的无忧无虑的童年和少年。)2、在这样的雪天,孩子们最爱的游戏是什么?<生:堆雪人/塑雪罗汉>3、从文中的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孩子们对于堆雪人的喜爱呢?用“~~~~~”划出,然后邻桌小声交流。(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象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n孩子们用龙眼的核做他的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妆奁里偷来胭脂……/第二天,又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4、用雪堆塑成的雪罗汉,自然也有江南的雪“滋润美艳”的特点,文中哪里能看出?用“——”划出。(然而很洁白,明艳,灿灿地生光,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目光灼灼而嘴唇通红)5、雪人最后的结局如何?<指生读出相关内容>6、给孩子们带来如许快乐的雪人,经受不住晴天,也经受不住寒夜,哪滋润美艳之至的雪,遇上连日的晴天,更是挽留不住,令人难免生出淡淡的哀愁。江南的雪,是美好的,但也是——?<生回答:脆弱、生命力不强等等>(板书:美好但缺乏顽强的生命力)7、是的,江南的雪象征了那些美好但缺乏顽强的生命力的事物,令人一边向往却又一边惆怅着。[场景3]暖国的雨1、暖国的雨是什么样的特点?<生:博识的人以为他单调>2、什么样的情况下,雨才可能变成“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生:天气寒冷,凛冽寒风,冰冻刺骨等等>3、作者的童年和少年是在温暖宜人的暖国生活的,成年的鲁迅经历着家世巨变与国难当头的双重磨练,漂泊到了寒冷的朔方,面对劣境,他妥协了吗?那么朔方的雪花又会是什么样的呢?(板书:朔方的雪现居地的雪)\n(二)研读4-6节(朔方的雪)1、朗读课文4、5、6节2、讨论:朔方的雪是以什么样的形象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它有哪些特点?(提示:如粉如沙,决不粘连——个性独立;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升腾地闪烁——张扬豪迈;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不屈奋斗)(板书:个性独立张扬豪迈不屈奋斗)3、这句话中划红线的词语说明了什么?(投影: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4、由怀念故乡的童年,回到了现实的北方严冬,北方的雪景何等的雄伟绚烂!这也实作者面对冷酷的现实奋起战斗的精神状态;是作者的革命思想感情在奋飞,在灿烂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的绚烂!旋转、升腾、弥漫、闪烁,是战士的光辉人格驰骋磅礴于太空的表现。5、这里又一次提到了雨,联系前文。暖国的雨只有经历了朔方的刺骨严寒才可能变成那种冰冷坚硬灿烂的雪花的,联系鲁迅的身世经历,你想到了什么?(提示:会想起温室中的花朵,童年生活环境的美好优裕,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等等。长大,遭逢变故,尝到人世的艰辛,对黑暗的现实有强烈的愤怒不满。)(投影: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6、在现实的残酷与黑暗面前,人可能会有哪些变化?鲁迅属于哪一种人?(提示:可能有两种变化,或者退缩、顺从、妥协、屈服,或者奋起反抗)7、由此,你能对“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作什么解释?(提示:文章的结尾,是对雪的赞美,也是他内心世界的表白。作者不仅希望自己能像朔方的雪一样旋转升腾和闪烁,而且想使太空和自己一起旋转升腾和闪烁,表现了他改造社会、改变命运的热情和信念。)\n四、众家评《雪》多元化,从不同的角度来评说《雪》,比如它的语言风格、描写对象、联想和象征意义、文章结构、鲁迅其人等等。(为学习下文《<雪>四人谈》做准备。)附板书:十九、雪鲁迅冬花实写雪野蜜蜂虚写故乡的雪江南的雪滋润美艳怀念、憧憬、热情讴歌塑雪罗汉为其脆弱而生淡淡哀愁如粉如沙,决不粘连——个性独立现居地的雪朔方的雪蓬勃地奋飞……——张扬豪迈一种内心的期待无边的旷野……——顽强不屈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