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00 KB
  • 2022-08-15 发布

高中语文道士塔教案(2)人教版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中语文道士塔教案(2)第二课时[教学要点]对作者在文中所述情感进行分析;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内涵,进而理解作者的表达方式。[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节课,我们研习了文章的内容,熟谙了敦煌文物盗掠的经过。本节课,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文章言有尽而意无穷和强烈的抒情意味。可以说,文句蕴含内容十分丰富,每一个句子都浓缩了作者的深情。二、具体研习1.提问:作者对敦煌历史和文化持什么态度?明确:莫高窟,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莫高窟被掠,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2.提问:偌大的敦煌,前后十多年,在王道士的手中被卖掉了,其间的王道士、满清官员、政府各自扮演了什么角色?请结合文中的句段来回答。学生思考后,教师可出示投影:(1)他原是湖北麻城的农民,逃荒到甘肃,做了道士。几经转折,不幸由他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他从外国冒险家手里接过极少的钱财,让他们把难以计数的敦煌文物一箱箱运走。(2)真不知道一个堂堂佛教圣地,怎么会让一个道士来看管。中国的文官都到哪里去了,他们滔滔的奏折怎么从不提一句敦煌的事由?(3)其时已是20世纪初年,欧美的艺术家正在酝酿着新世纪的突破……他们中有人已向东方艺术投来歆羡的目光,而敦煌艺术,正在王道士手上。(4)\n中国是穷。但只要看看这些官僚豪华的生活排场,就知道绝不会穷到筹不出这笔运费。中国官员也不是都没有学问,他们也已在窗明几净的书房里翻动出土经卷,推测着书写朝代了。但他们没有那副赤肠,下个决心,把祖国的遗产好好保护一下。他们文雅地摸着胡须,吩咐手下:“什么时候,叫那个道士再送几件来!”已得的几件,包装一下,算是送给哪位京官的生日礼品。(5)就在这时,欧美的学者、汉学家、考古家、冒险家,却不远万里、风餐露宿,朝敦煌赶来。……而中国官员的客厅里,也正茶香缕缕。(6)没有任何关卡,没有任何手续,外国人直接走到了那个洞窟跟前。……他们只得幽默地耸耸肩。(7)我不禁又叹息了,要是车队果真被我拦下来了,然后怎么办呢?我只得送缴当时的京城,运费姑且不计。但当时,洞窟文献不是确也有一批送京的吗?其情景是,没装木箱,只用席子乱捆,沿途官员伸手进去就取走一把,在哪儿歇脚又得留下几捆,结果,到京城时已零零落落,不成样子。明确:借助上述语段,作者饱含怨愤之情写出了王道士的愚昧而贪财的形象;满清官员及政府腐败而无能,且对历史和社会不负责的态度。3.学生思考:作者对敦煌文化的当家人王圆箓持什么看法?敦煌文化在王道士手中被盗掠,作者的想法是什么?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教师点拨。出示投影:(1)历史已有记载,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2)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他达观地放下了刷把。(3)当几面洞壁全都刷白,中座的塑雕就显得过分惹眼……再作下一步筹划。(4)今天我走进这几个洞窟,对着惨白的墙壁、惨白的怪像,脑中也是一片惨白。我几乎不会言动,眼前直晃动着那些刷把和铁锤。“住手!”我在心底痛苦地呼喊,只见王道士转过脸来,满眼困惑不解。是啊,他在整理他的宅院,闲人何必喧哗7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声求他:“请等一等,等一等……”但是等什么呢?我脑中依然一片惨白。(5)\n王道士完全不能明白,这天早晨,他打开了一扇轰动世界的门户。一门永久性的学问,将靠着这个洞穴建立。无数才华横溢的学者,将为这个洞穴耗尽终生。中国的荣耀和耻辱,将由这个洞穴吞吐。(6)现在,他正衔着旱烟管,趴在洞窟里随手捡翻。他当然看不懂这些东西,只觉得事情有点蹊跷。为何正好我在这儿时墙壁裂缝了呢?或许是神对我的酬劳。趁下次到县城,捡了几个经卷给县长看看,顺便说说这桩奇事。(7)略略交谈几句,就知道了道士的品位。……明确:作者对当莫高窟家的王圆箓,既对其愚昧麻木表示痛恨,又对其出卖文物表示愤慨。对敦煌文物在王道士手中被盗掠,作者的心情是矛盾而复杂的:不愿被盗掠,但是针对当时乃至后来的社会又深表遗恨,因为他们并不能很好地保存文物。4.体会文章叙事评议有机结合的写作特点。明确:可以文章第二部分为例。首段写到:“真不知道一个堂堂佛教圣地,怎么会让一个道士来看管。中国的文官都到哪里去了,他们滔滔的奏折怎么从不提一句敦煌的事由7”劈头就是一段议论,悲愤之情跃然纸上。接着叙述王道士破坏敦煌文物的罪恶行径,无奈中兼有揶揄。最后一个自然段,是作者悲痛之情的进发,“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声求他:‘请等一等,等一等……’”,这是一种出于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的神圣之情。三、揣摩词句的深刻含义出示投影:1.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2.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3.这里不用任何外交辞令,只需要几句现编的童话。4.他们都是富有实干精神的学者,在学术上,我可以佩服他们。但是,他们的论述中遗忘了一些极基本的前提。5.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比之于被官员大量糟践的情景,我有时甚至狠狠心说一句: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学生思考后明确:\n1.敦煌文物被帝国主义掠走,不能仅看成文物流失。这反映了当时统治阶级的腐败和愚昧,国土主权尚难保全,对文化遗产更无暇无力保护,灿烂的文化蒙满尘垢,珍贵文物横遭劫难,泱泱大国衰微破败可见一斑。从这个意义上说,敦煌的无价之宝竟被斯坦因之流轻轻巧巧地从愚不可及的王道士处骗走、掠取,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王道士不懂得文物的价值更不明了何为爱国主义,他对宗教的虔诚使固有的愚昧衍生为痴呆和狠琐,他的行为于国于民罪不可赦,但与割地卖国以保王位的统治者相比不过是“小鬼见阎王”。况且,王道士正是那个时代统治阶级造就的怪胎,那个时代给他提供了祸及千古的“机遇”,说“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定位是准确的。2.作者满怀着沉郁和无奈回顾那不堪回首的一幕:敦煌文物一批一批被“文明”的强盗掠走,流失异国难以回归。这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难以愈合的精神创伤一一作者用“伤口在滴血”五个字揭示了这一比喻的含义。3.“童话”一词在这里另有指代意义和鲜明贬义,实际是指恬不知耻的骗人的鬼话。“童话”二字,将斯坦因丑恶的嘴脸和王道士愚昧可怜的形象勾勒得清清楚楚,尽现学者散文遣词用语的魅力。4.这两句话里包含了作者复杂的感情。“他们都是富有实干精神的学者”,当然不是为了称誉外国文化强盗,这里有鄙视的成分。因为帝国主义的强权和霸道的文化观念“实干”,必然要玷污人类文明。作者承认他们“在学术上”的见地,意在指出他们的欺骗性。“但是”一句是表意的重点:句中“遗忘”这个词有很强的讥讽意味一一分明是有意掩盖!“极基本的前提”指的是,那些被帝国主义学者占有的珍贵文献和无价宝物本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本来供奉在中国敦煌的石窟里!这一句蕴藏着愤怒和尖锐的批判。5.这两句话是对当年统治阶级的声讨。他们腐败无能、丧权辱国,对祖先馈赠民族的文化遗产不仅看不牢、守不住,反而大量糟蹋,以致列强有隙可乘掳掠我国国宝。这是酿成民族悲剧的根本原因。“\n比之于被官员大量糟践的情景,我有时甚至狠狠心说一句: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这反映了作者内心难以言状的痛苦,体味“前提条件”和“有时狠狠心”这几个字,我们可以感受作者在痛苦中蕴涵的强烈愤懑。四、课堂小结文章由道士塔引出了一段外国侵略者欺骗和掳掠敦煌艺术以及封建统治者糟践敦煌艺术的史实,抒发了作者充满屈辱和愤懑的情感。文中生动地描述复原了历史陈迹,“枯骨生肉”,使人读起来如置身其中。同时诗化的语言表达技巧使文章具有凝练的表意内涵,给读者以新鲜感和反复咀嚼的引诱。五、布置作业任选下列一个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随笔。(1)谁是敦煌的罪人(2)学者还是强盗(3)主权回归与文物回归(4)敦煌再辉煌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