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6.00 KB
- 2022-08-1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免费教案全集苏教高中语文必修四全册教案季氏将伐颛臾·教案【教学目标】l、解决预习难点,归纳文言词语意义及句式。2、弄清思路,理解课文。3、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教学重点】文言多义词与句式辨识。【教学难点】第3段阐述孔子的主张。【课时安排】1课时一、入课映示教学目标,由《论语》这部书和回忆孔子导入课文。引:初中我们学过《论语六则》这篇课文,谁能说说《论语》是一部什么书?(生答,教师适当点拨)明确: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是语录体散文集,儒家经典著作。论:编辑;语:“言谈”的意思。古人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可见这部书影响巨大。引:你了解孔子的哪些情况?(生答)明确: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公认的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相传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课文中冉有、季路是他的学生。二、有关背景引:题目中的“伐”是“讨伐”的意思,本文写战争场面还是别的内容?相关背景如何?点拨:课文共3段,写孔子与两名学生的三次对话。当时,鲁国正处于动荡中,三大贵族(季孙、孟孙、叔孙)共同把持朝政,季孙是宰相,他的权力最大,他要讨伐颛臾的目的是:贪其土地;担心颛臾对己不利。冉有、季路任李氏家臣,两人都参与了出征前的谋划,二人把消息告诉了孔子。三、研习课文(一)朗读全文,扫清字句障碍(1)生分角色读课文,予以评价。要求:其他学生看课文,听清读音,停顿、重音和语调。(2)生做附二材料的1、2题后,着字幕、订正。(二)分层讨论1、学习第1段①生出声自读,看注释;理解句义,师巡场释疑。②提生释下列句义,指出句式特点,予以评价。A李氏将有事于颛臾B无乃尔是过与?C何以伐为?点拨:A句,介词结构后置B、C句,固定句式,宾语前置③简析。引:本段哪两句话表达了孔子的态度?他反对讨伐颛臾的理由是什么?(生答)点拨:“无乃尔是过与?”“何以伐为?”孔子责冉有[板书],从历史、地理、(颛臾与鲁国臣属)关系三方面阐述反对征伐(板书)理由。2、学习第2段①放本段录音,学生边听边看书下注释。②提一生,译下列难句,予以评价。A陈力就列;不能者止B危而不持,颠而不扶C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点拨:难词“陈”,施展;“就”,充任;“危”,(盲人)走路不稳③简析引:冉有推卸责任,孔子引名言,还用了两个形象比喻进行反驳(板书),教育冉有认识自己失责,作为季氏家臣,冉有应该拼死力谏。那么,孔子为什么要这样激烈地批评弟子呢?表明他怎样的观点态度?58/58\n点拨:孔子55岁离开鲁国,周游列国14年;宣传礼治(板书),反对战争,但他的主张并不被各国诸侯采纳,于前684年回到鲁国由于是他从事教育,希望他的学生到各诸侯国去参政,继续推行他的政治主张。而现在,再有、季路违背了他的原则,因此他给予厉言批评。这就说明孔子坚持(板书)自己政治主张的决心。3、学习第3段①一生读孔子指责两名弟子的话,予以评价。引:冉有的话前后矛盾,遮遮掩掩,最后道出他内心主张,原来,他是支持这场战争的。孔子听后,态度有何变化?结尾一句话言外之意是什么?明确:从“君子疾夫舍日……”“……不能来”“……不能守”句子中看出,孔子很气愤,狠狠地训斥(板书)。本段结尾一句揭穿了季氏发动这场战争的本质,是谋乱,妄图夺鲁君的权。引:想一想孔子当时是怎样的神态?〔一生上讲台表演孔子气愤的神情〕②生齐读本节表明孔子政治主张的一段话。讨论:孔子的政治主张是什么?集中表现在哪几个词上?孔子的思想对当今世界和平有何意义?(前后位四人一组,讨论之后,每小组推一名代表发言。)明确:对内做到均安民和;对外,施行文德。(板书)使远方人归顺。这就是孔子主张的“仁政”思想。安定压倒一切,今天周边世界战争阴影一直未消失,人类呼唤着和平。四、归纳主题(由生依板书内容自行总结)本简记录孔子与弟子三次对话,表明了孔子反对战争,坚持礼治,均安民和,施行文德的“仁政”思想和主张。[强化主题]投影1998年1月,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发表宣言:“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五、讨论写作特点引:本篇在言行记录中是怎样绘声绘色地刻画人物神态和气质的?明确:孔子的对话,他三次直呼“求”,语气急促,传达了他深恶痛绝的神态;另外,运用反诘句,语势猛烈,使冉有理屈词穷,无招架之力。六、朗读全文(齐读,整体感悟)七、布置作业1、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2、[迁移阅读]阅读《读本》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完成下列题目。(1)孔子为何笑子路?文章描写的孔子是一个怎样的形象?(2)四位学生的性格是什么?(3)从中进一步体会《论语》通过记录言行刻画人物神态和性格的语言特点。寡人之于国也·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孟子》的有关知识;2.归纳课内的文言文字、词、句知识;3.理解文中体现的孟子的仁政思想;4.欣赏体味孟子散文雄辩的说理艺术。【教学重点】1.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2.课文中“五十步笑百步”比喻的理解。【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整体感知1.由《论语》导入新课。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我们经常“孔孟”并称,初中时,我们学习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是劝说君王施仁政。今天我们学习《寡人之于国也》,看看孟子是如何凭着他高超的论辩技巧,阐述仁政的具体内容的。2.介绍《孟子》及孟子散文的特点(结合扩展资料中的相关知识)3.教师范读课文(或播放朗诵录音)(1)要求学生认真听,纠正自己的读音及句读错误。(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58/58\n(3)教师投影,正音: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是通假字的要注明。4.引导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把握全文大意讨论交流后,点拨:《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从具体段落来看,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段),写梁惠王为自己“尽心于国”,而“民不加多”提出疑问。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依据梁惠王有通过政治手段使“民加多”的愿望,孟子帮助他认识到在政治上与邻国相比,只是做了一些救灾的好事而已,本质上并没有区别,使文章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第三部分。第三部分(第三段至第五段),根据梁惠王有探求如何使“民加多”的心理,以及战国时国君所有的“统一天下”的宏愿,孟子提出自己的“仁政”主张。二、课文分析1.提名5名同学分节朗读课文,检查纠正读音、断句。2.学生齐读课文诵读指导:第1段第1句要把梁惠王“自诩”的口气读出来。末尾“何也”要读得稍重一些,疑问语气加强。第2段孟子设喻一段朗读时慢一些,语气应平缓。第三部分排比,对偶句较多,要读出孟子散文的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的特点。要把反问句的反问语气读出来。3.理清思路结构(在学生讨论、明确段意的基础上,教师板书)4.学生对照板书,试背课文第1.2节5.教师示范背诵第一节,指导背诵方法点拨、诱导:找出重点句,划分小层,理出思路,注意层与层之间的联系,注意关键词和句子的异同,可同桌互相提示背诵。三、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第一、二两小节。2.归纳文中的多义词的含义。第二课时一、归纳文言文字、词、句知识1.检查背诵第一、二小节。2.归纳文中重点字、词、句的相关知识。教师采用投影或印发相关提纲,列出所要归纳解决的相关字、词、句,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提问,教师纠错、明确,在课文注释及“思考和练习”的基础上补充。(1)理解并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则连词①顺接,就,那么。(则移其民于河东、则何如)②转接,却。(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以介词,①用、拿、把清以战喻(用)树之以桑(拿)申之以孝悌之义(把)②介词,凭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③介词,按斧斤以时入山林④动词,认为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⑤然而,相当于“而”,以卫王宫(7)应掌握的文言句式指名学生口译,重点点拨句式及翻译注意点。①否定句宾语前置末之有也②介词结构后置树之以桑申之以孝悌之义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③判断句是亦走也非我也,兵也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④固定格式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8)疑难语句的理解、翻译(指导学生翻译,小组合作修改)“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58/58\n点拨:要注意一词多义“食”的翻译,还要把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准确地翻译出来。“涂”是“在路上”的意思,句式是介词结构后置和判断句。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要注意准确地表现孟子的思想感情。这两句表现了孟子对酷政的批评,情感应是激昂的。可译为:(贵族家的)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这些人)却不加以制止,在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官府)却不知道开仓赈济,百姓(饥饿)而死,却说:‘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岁不好。’这种说法跟拿刀把人杀死,然后说‘不是我(杀的),是兵器(杀的)有什么不同?’二、分析理解引导学生重点讨论以下问题:(1)“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点拨:梁惠王自以为自己对于国家较他国国君尽心,自己的政策比邻国好,邻国之民会自动投奔他。可是,邻国之民不见少,自己的国民不见增多。因为他的目的在于增加兵源,老百姓看穿了他,又怎会来“送死”呢?孟子以临阵脱逃为喻,“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风趣地说明,魏国的政策和邻国的相差无几,本质上讲都是虐民暴政,所以不必希望民之多于邻国。本体和喻体的贴切,使孟子的比喻充满了逻辑的力量。(2)孟子否定了魏国及其邻国之政,那么,他的理想政治——“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先让学生找出概括性语句将第四节分为两小层,再让学生比较两小层列出的项目有什么差异。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并适度归纳整理,适当补充说明,适时板书内容框架,然后再引导学生对照板书在课文中划出相关语句,引导学生背诵。(3)梁惠王不顾人民死活,孟子在严厉批评他之后,为什么接着又说“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引导学生认识孟子性善论的两重性:一方面,他认为人应该从善,因此他反对统治者残害人民,批评虐政暴君毫不留情;另一方面,他认为人人都可以为善,因为人人都有“善端”,只要自觉扩充它,就能养成高尚道德。所以,在孟子看来,梁惠王如果不把百姓苦难归罪于年成,就一定能自反,就会舍霸道而就王道,去虐政而行仁政,结果就会使天下归服。孟子的想法是迂腐不合时宜的,但他向梁惠王说这句话不是随便应付的。(4)指导学生背诵第3-5节。三、品味鉴赏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课文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本文所体现的孟子散文的特点。点拨:本文从艺术上充分体现了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结构严谨。孟子的文章从表面看,铺张扬厉,似乎散漫无纪,实则段落分明,层次井然,而且环环相扣,不可分割。这篇文章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每一部分的内容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又体现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全文各部分连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②善用比喻。孟子善于运用比喻说理,文字显得从容不迫。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③气势充沛。孟子的文章具有雄辩的气势,表现在语言上是使用整齐的排偶句式。如这篇文章第三部分孟子畅谈“使民加多”的道理时,连用四组排偶句,音节铿锵,气势充沛。(学生齐背第三节,体味文章的气势)四、课堂总结孟子作为儒家学派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他继承了孔子“仁”的学说并把它发展。他提倡“仁政”的主要之点也为“省刑罚,薄税敛”,减轻人民负担,表现出重视争取民心的政治眼光。在争取民心上,表现最充分的是民为国本的民本思想,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看法,体现在《寡人之于国也》这一课中,他认为梁惠王要想“使民加多”,在诸侯中称王,必须实行仁政,而实行仁政的措施就是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而无憾”,进而“谨痒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对百姓进行教养,使民心归顺。至此,百姓安居乐业,“黎民不饥不寒”,王道可成了。在对梁惠王的循循善诱中,孟子抓住重视百姓和王道形成的关系,体现出民为国本的思想,虽然在这一篇里,他没有提民为贵,但是在阐述中已明确地表现出来,只是有一些小恩小惠式的救灾措施,是不能使百姓人心归顺的,只有去除苛政、酷政,真正地以百姓为重.使百姓能够在这个国家里“无憾”地生活,得到充分的教养,才是治国的根本。他的思想有着积极、现实的意义,但在重武力,强调征伐的时代,又是远离现实而又不切实际的,因而不被采用。五、课后作业1.背诵全文2.完成随堂练习58/58\n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教学目标】1.把握全文,了解马克思为历史科学、为无产阶级所作的巨大贡献。2.揣摩本篇悼词的语言,体会平实的语言饱含的深情。【重点和难点】1.把握全文的结构特点。2.通过对课文语言的品味,了解马克思的卓越贡献并感受马克思的伟大精神。【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大屏幕显示马克思肖像)在新世纪来临之际,英国著名的广播公司BBC举办了一次千年最伟大思想家评选活动,结果马克思位居爱因斯坦、牛顿、达尔文等巨人之前,被评为过去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为什么他会获得如此高的评价呢?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不幸逝死,3月17日,在伦敦城北的海格特公墓为马克思举行了一次盛大的悼念活动。马克思生前最好的战友恩格斯发表了一篇激情洋溢的文章——《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板书: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二.听课文朗读,注意作品包含的情感,初步感知全文,理清文章结构。1.听课文朗读。2.这是一篇悼词。悼词结构一般分三部分:开头、主体、结尾。开头:一般介绍死者逝世的时间,地点,原因,身份和职务等有关情况;主体:主要介绍或概述死者生前的功绩及生者对其功绩的评价;结尾:表达对死者的悼念、劝勉他的亲人或对在场的人们提出希望和号召。根据这样的提示,我们先给这篇文章分段。第一部分(1)悼念交代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地点以及逝世当时的情况。第二部分(2-7)评价对马克思一生的功绩作简要评价。第三部分(8-9)悼念表达对马克思的尊敬、爱戴和悼念之情。——板书三.把握全文,了解马克思为历史科学、为无产阶级所作的巨大贡献。1.马克思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赢得了人们对他的尊敬和爱戴,因此他的逝死对人类是一大损失。关于这一点,恩格斯在文中有一句话对他逝死作了高度的归纳。是哪一句?请找出来。……这个人的逝死,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死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2.好。那么这句话中哪些词语集中表现了这样的情感?……不可估量空白3.那么,恩格斯到底从哪些方面总结了马克思的贡献?马克思生前到底有哪些功绩?请找出来。……(1)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2)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运动规律。(3)在另外许多科学领域(包括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4)他认为科学是一种革命的力量。(5)他参加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6)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板书4.好。我们来看第六段第一句话“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这句话在这里做什么用?……过渡。58/58\n因此,恩格斯是从两方面对马克思的功绩进行了归纳:科学革命。文章是按照总分总的格式来写作的。——板书四.揣摩语言和写法,感受马克思的伟大精神。刚才我们说到,这是一篇悼词,我们还知道恩格斯是马克思最好的战友。所以他写作这篇文章的时候饱含了深情,基调是深沉含蓄的。下面我们以第一段文字为例子,来探讨一下。1.集体朗读一遍。……2.这段文字哪些词语体现了作者深沉含蓄的悼念之情?……最为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安静地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3.好的。同样的深沉含蓄不仅仅体现在语言上,还表现在写法上。大家请看第三段。作者在赞扬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时提到了达尔文,想想,这里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类比。突出他的发现的重要性。4.再看第四段,作者在论述马克思发现剩余价值的意义时又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对比论证。豁然开朗——在黑暗中摸索。5.归纳:恩格斯正是采用了这样的语言和写法,表达了自己对马克思的沉痛哀悼之情的,这样的语言和句子还有很多,我们课后自己去领会和揣摩。板书:深沉含蓄的语言类比、对比的方法五.下面我们来做一个练习,看看我们的语言功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练习。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1.去枝叶,找主干,把这个长句变成一个短句。……马克思发现了发展规律。2.抓主干,理枝叶,说说“发展规律”“简单事实”与“冒号后面的文字”三者之间的关系。……三者构成复指关系,也就是说三者说的是同一个内容。1、2两者之间用一个“即”来标明关系,告诉我们后者是补充前者的;2、3两者之间用“冒号”来标明关系,告诉我们,后者是对前者的具体阐述。3.能归纳出马克思发现的“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具体包含哪两个意思?……(1)物质决定精神(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六.小结。马克思有一句座右铭:思考一切。恩格斯把自己和马克思一起创立的思想称为“马克思主义”。但愿我们能从这两个伟人的身上学到东西。附:板书。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一.(1)悼念交代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地点以及逝世当时的情况。二.(2-7)评价对马克思一生的功绩作简要评价。(1)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科学(2)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运动规律。(3)在另外许多科学领域(包括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58/58\n(4)他认为科学是一种革命的力量。革命(5)他参加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6)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三.(8-9)悼念表达对马克思的尊敬、爱戴和悼念之情。深沉含蓄的语言类比、对比的写法我有一个梦想·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演讲的背景及主要内容。2、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并学习运用到写作中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3、揣縻重要词句,结合文体特点与语境辨析、品味语言的深层含义,提高理解能力。4、体悟马丁路德.金的那种生命不息、为人民请命不止的崇高献身精神【教学重点难点】1、结合语境,联系时代背景,揣摩重点语段和词语的深层含义及强烈的感情色彩。2、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3、深层理解本文演讲后产生的意义及其影响。【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作者及背景简介;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精读课文,分析1——6、17——25节。[教学步骤]一、导入40多年前的8月28日,即1963年8月28日,在美国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这天,美国25万人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集会,浩浩荡荡地从华盛顿纪念碑出发,分两路游行到林肯纪念堂。在林肯纪念堂前,一位30多岁的黑人汉子被众多黑人簇拥着,站在高高的石阶上演讲,这次演讲就是举世闻名的《我有一个梦想》。这个黑人就是著名的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这篇演说词立即举世闻名。他讲话没有讲话稿,他把自已对前途的看法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告诉了云集的听众,这就是“我有一个梦想”。二、作者与背景介绍1、马丁·路德·金(1929~1968),美国黑人律师,著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被誉为“黑人之音”。1929年,马丁·路德·金诞生于美国东南部的佐治亚洲的亚特兰大市。他是一位基督教牧师的儿子。小时候他喜欢打篮球网球,踢足球。他把大量时间用来读书。他喜欢广交朋友,而不喜欢任何形式的打斗。15岁时他获得入学成绩优秀奖而进入壮方某州的一所大学深造。黑人在那里享有平等的权利,可以像他们所希望的那样自由地生活、学习和工作。1948年他大学毕业,担任教会的牧师。当时在南部各州.黑人还没有受到平等的公民待遇,虽然美国在1865年学结束了奴隶制,然而南部各州.通过了它们自已的法律,继续把白人和黑人分开。法律禁止黑人和白人通婚,在商店、饭店、医院、公共汽车和火车里都有为黑人设置的隔离区。黑人儿童在单独为黑人开设的学校上学,花在黑人儿童身上的教育经费只及白人儿童的四分之一。南部各州的黑人没有选举权,如果他们想要参加选举,就得通过一项阅读测验。1948年到1951年间,马丁·路德·金在美国东海岸的费城继续深造。他毕业生相信,如果人们得不到民权,那么要求社会变革则是正确的,也是必要的。深受圣雄甘地不抵抗,非暴力运动的影响,他认为,可以通过和平革命达到社会变革的目的,而不通过战争和杀戮,他政治主张的核心是非暴力抵抗主义。在他的一生中,他迫使政府解放美国黑人,给他们平等的权利。他主张以怨报德,以爱报恨。美国第一夫人劳拉称金“毕生致力于和平和改革事业”。她说:“我们难以想象没有金的美国历史,他代表真理,他遵照上帝的旨意让美国变得更公平。”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他将全部奖金(54,600美元)献给了自由运动。1964年通过了新的民权法案,规定凡是接受美国政府资助的组织都必须平等地对待黑人。1965年一项新的选举权法案成这法律.从那以后,所有黑人都享有选举权。由于马丁·路德·金从事黑人解放运动的工作,所以树敌众多,一生曾三次被捕,三次被行刺。有一次一枚炸弹爆炸毁了他的房屋。1968年4月18日—一个永远值得被所有人记住的日子,马丁·路德·金在田纳西州孟菲斯城被种族主义者刺杀身亡.。2、背景简介58/58\n1955年12月1日,一位名叫罗莎·帕克斯的黑人妇女在阿拉伯乘坐公共汽车,坐到“白人专坐”的区域内。她拒绝挪动座位,而被警察带走。于是成立了一个组织,要求公共汽车公司改变这种不公正的做法,马丁·路德·金被推荐为这个组织的领头人。他们在市内散发了好多传单,传单说:“你去上班时,请乘公租车去,或搭别人的车去,或步行。”整整一年里,黑人拒绝乘坐市内公共汽车。马丁·路德·金号召黑人不要步行,而要继续斗争。他的房子被子人毁坏了,有段时间他的生命也受到威胁,最后该州首府律师说,公共汽车公司无权在车上把黑人和白人公开。1963年,马丁·路德·金晋见了肯尼迪总统,要求通过新的民权法,给黑人以平等的权利。然后他又在阿拉巴马州的伯明翰领导了一场新的革命。此地黑人的住房情况很糟,黑人参加工作的机会极少,而且只有25%的黑人有选举权。马丁·路德·金被子关进了监狱。他说:“我们已经为我们的权利等了三十年!”斗争在继续,一周后所有的监狱都有关满了人。黑人的革命赢得了全国的支持,最后,公共场所都有对黑人开放,所有被关押的参加游行的黑人都被释放了。1963年8月28日,华盛顿特区组织了一次二十五万人的集会,要求种族平等。马丁`路德金向成千上万的黑人发表了一篇演说,这就是“我有一个梦想”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四、师生共同研读课文(17—25节)1、题目是《我有一个梦想》,那么,如果是你,你将从哪些角度来写梦想?(梦想的内容、怎样实现梦想?为什么要实现梦想?)2、我们现在从文章中找出相应的段落,看看有哪些段落是和我们的想法不谋而和的。(要求:默读全文,给每一段标上序号,然后勾画出含有“梦想”字样的句子?齐读一遍。教师范读,再请学生自读。)3、请根据这些句子,再结合文章背景,作者的梦想究竟是什么?先具体表述,再限字表述(15字内回答)(美国真正实现人人平等)小结:这六个句子不但极具气势、形式整齐。而且,内在逻辑严密。无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团体还是个人,只有在政治上确立了自己地位,才能拥有讨论正义和自由的权利,只有在偌大的社会中推行正义和自由的思想,才能从思想上消除歧视思想,只有消除了歧视,才能真正出现黑人和白人和睦共处的局面。4、现在,请大家用排比句的形式来评论这六个排比句(提示:可以从表达效果、内容、技巧等方面进行评价)参考:这六个排比,如长虹贯日,瑰丽绚烂(文采);如阳光普照,正大光明;如飞瀑直下,一气呵成(表达酣畅淋漓);如铁链相接,环环相扣(逻辑严密)5、引申:早在中国春秋战国时代,也有一个可以和马丁媲美的人物——墨子,在战国时代,他就提出了兼爱非攻思想,希望天下人人平等。五、师生共同研读课文(1—6节)过渡:第18-25段为什么用排比句?(强化感情。)作者感情为什么如此强烈?(因为黑人生活是何等的悲惨。)你从那一段知道这一点的?(第2段。)一生读。(抓出短语“骇人听闻”)1、黑人处在怎样的处境?请提取文中的词语进行概括。(理解黑人悲惨处境)2、比较阅读,删掉“一百年后的今天”表达效果有何不同。一部分生读:“然而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必须正视黑人还没有得到自由这一悲惨的事实,在种族隔离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黑人的生活备受压榨,仍然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仍然萎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并且,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骇人听闻的情况公诸于众。”另一部分生读原文。分析:去掉后面三个“一百年后的今天”,主要内容不变,但语气显然不如原文更有气势。作者为什么强调一百年后的今天?说明黑人遭受压榨的时间之长,增强了文字的感染力。让学生体会排比句式的作用:1、语言有气势。2、感情充沛。3、(结合演讲词这种文体)会使听众受到鼓舞。3、概括为什么要实现梦想的原因和目的。(60字内)(黑人仍然生活在受歧视和贫困的环境中,美国没有实现百年前自由的诺言,今天讨回权利已是迫不及待的事,如若不能实现,美国将出现叛乱。)3、解决课后练习三(1)(2)4、朗读指导:第2自然段是作者揭示黑人的现今生活的,同时又是演讲的开始,因此读时既要充满激情,又要沉痛有力。第三自然段在读时整体语调可略和缓一点,第5段作者的情感再次抬升。5、资料:58/58\n林肯:美国总统(1861~~1865).共和党人,曾任律师,1848~1849年当选为众议员。主张维护联邦统一,逐步废除奴隶制度,当选总统后,南方各州相继宣布脱离联邦,内战爆发。战争的初期,曾谒力设法与南方诸州妥协,遭拒绝;在群众运动高涨和军事失利的情况下,1862年开始采取革命措施,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奴宣言》,使战争成为群众性的革命斗争,保证了战争的胜利。内战结束时,即被南方奴隶主指使的暴徒刺杀。《解放黑奴宣言》,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林肯总统于1862年9月22日颁布的宣言,它规定自1863年1月1日起,南方叛乱各州的黑人奴隶成为自由人,但没有明确废除奴隶制,也没有规定给黑人以土地。宣言当时受到国内外人民群众的支持,并使战争形势转向有利于北方。1856年的宪法修正案的第十三条例废除了奴隶制,但战争后的黑人依然受到歧视。六、课堂总结:学生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悲愤而热烈的情感。七、作业:熟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要点]1、在文段和语境中揣摩重点词语与修辞方法的运用,体会文中奔涌的激情。2、理清思路,掌握演讲词特点。[教学步骤]一、回顾旧知,引入新课二、研读课文(7—16)节1、学生朗读2、怎样实现梦想?(40字内)斗争的方式:采用非暴力手段。斗争的手段:团结白人、长期坚持以彻底达到目的。斗争的态度:坚决、毫不退缩、彻底。(决心)3、体会排比句作用。(结合课后练习二)4、课后练习一(2)分析:非暴力抵抗主义5、引申:墨子曾经说过:使天下人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爱得万民-------爱人者必见爱,而恶人者必见恶也。6、第26—32节写了什么?(读后讨论明确:实现梦想的信念)7、课后练习三(3)三、分析课文思路对比以前的议论文,这篇文章在结构上的特别之处就在于没有按提出观点--为什么--怎么办,的顺序,非常新颖。逻辑上环环相扣,非常严密,别致。梦想放在后边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引人思索让人振奋,影响深刻。(提示:要分析文章的层次主要是抓议论和评论性的句子要让文章写得层次分明,需要注意逻辑关系。)参考: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回顾。肯定《解放黑奴宣言》的重大意义。第二部分(2—16)揭示黑人生活的现状,抨击美国社会黑暗的一面,提出自已正当的要求。第三部分(17到结尾),展望前途,前途是光明的,胜利一定能够到来。补充:第二部分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揭露事实”“讽刺许诺”“提出要求”“提醒当局”“讲究策略”“表明决心”。四、总结归纳演讲词的特点同学们,演讲词这种文体,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除了在初中学过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讲》和上一篇课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外,想必大家也一定在报刊杂志上看到过一些别的演讲词.现在,我们对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已经在了更深的理解。那么,请同学们来做一次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尝试:总结与归纳一般演讲词的基本特点和实质。1.学生思考,自由发言.2.58/58\n明确:通过我们对演讲词的横向比较,回顾.体悟,我们可以这样说,演讲词为了增强语势,提高感召力,使感情更加充沛,它有“三多”,即多用整句,多用短句,多用修辞,用整句.如本文中“现在是…..时候”构成排比,气势强大,情感扑面而来。多用短句,呼唤语等,富于感召力,极具煽情性。多用比喻。排比。反问,增加感染力。如本文中“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要物质充裕的海洋中的一个穷困的孤岛上”“我梦想有一天,甚至连密西西比州这个正义匿迹。压迫成风,如同沙漠般的地方,也将变成自由和正义的绿洲”。由此可见,演讲词是颇讲究艺术性的。除了语言方面的特点,在内容方面的特点,我们已了然于胸,那就是针对性。逻辑性。思想性。演讲需要真情,演讲无需作秀。谁顺应时代,谁代表大从的心声,谁就是讲坛上的主宰者。危急关头,想民所想,讲民所不敢讲,乃是演讲的第一要义,是演讲的生命之源。舍此则为缘木求鱼。悟到这一点很重要,愿同学们多想一想,多悟一悟。五、拓展训练:出示四画面。水污染、空气污染、垃圾成山、沙尘暴。让学生也以“我有一个梦想”为题当堂训练写一段排比句,表明自己对治理环境恶化的渴望。参考:我有一个梦想,让所有的沙漠都变成绿洲,再也没有铺天盖地的沙尘暴,遮挡我们的双眼;我有一个梦想,每一条河流都清澈见底,不再泛起肮脏的白沫,让每一条鱼儿快乐的嬉戏;我有一个梦想,每一片天空都碧蓝如洗,不再涂抹滚滚的浓烟,让每一只鸟儿自由的翱翔;我有一个梦想,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不再有垃圾堆积成山,让每一个孩子在绿树下草地上健康的成长。六、自由讨论:在马逝世后的今天,你认为在美国,马丁的梦想实现了吗?(直到今天,这种种族歧视的情况依然存在。教师出示图片材料:美国辛辛那提的警察开枪打死违章驾车的黑人,不仅未受处罚,反而得到休假一周的奖励。1995年来,该地共有五名黑人被警察开枪打死。)七、课堂小结本文情感充沛,词句优美,设计喻巧妙,感召力强。作者以回顾历史开端,以揭示黑人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以展望美好的末来而结。全文思路明晰,富有逻辑性。整个演讲词,不仅体现了作者的才情,更展示了作者高远的追求与不屈的精神。愿同学们也树立远大的理想,勤奋学习,早日成材,为伟大祖国的繁荣及人类的进步做出贡献。八、布置作业:完成《学习与评价》。《黄花岗烈士事略》序·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背景,了解本文记叙、抒情、议论三者交融的特点。2.体会语言中饱含的悲壮慷慨之情,讨论黄花岗的意义。【教学重点】了解本文特点,体会语言中饱含着的浓烈的悲壮之情。【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解题:本文是孙中山先生于1921年12月应邹鲁的请求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一书写的序言。书序一般是说明写书的意图、经过,或介绍、评价书的内容。这篇序却不是就书论书,而是就书以评史论世,借序以“勖国人”。(二)简介写作背景:本文写于作者督师桂林准备北上讨伐北洋军阀之际,可以说是一篇弘扬先烈革命精神,进行战斗动员的出征誓言。1921年5月5日,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8月10日,国会非常会议通过出师北伐的决议,并咨请孙中山宣布军阀徐世昌罪状,明令出师讨伐,以谋国家之统一。12月4日,孙中山抵达桂林,风尘仆仆,行装甫卸,即成立北伐大本营;并指出这次北伐是件非常的革命事业,定要“扫除中国一切政治上社会上旧染之污,而再造一庄严华丽之新民国”。因此在邹鲁求序于孙中山时,正值孙中山肩负重任,讨贼兴师,戎马俊格之际。就其内容来看,本文与其说是一篇序文,倒不如说是一篇借先烈之伟大精神以鼓舞士气、激励民心的战斗檄文。作者热情赞颂了烈士们为革命捐躯的英雄气概,高度评价了辛亥广州起义的意义和影响,对当时反动逆流泛滥的现象表示了深切的忧愤,激励国人“继述”“光大”先烈遗志,为实现革命理想而英勇奋斗。(三)简介作者及其他:1.关于作者58/58\n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是为我们伟大祖国的独立和自由而奋斗终生的战士”(周思来人在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5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毕生的革命活动中,致力于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再接再厉,百折不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孙中山所处的时代,正是帝国主义疯狂地侵略中国的时代。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促使孙中山走上革命的道路。他所从事的革命事业,一开始就是与帝国主义利益相对立的。孙中山对帝国主义的认识,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经历了长期的摸索过程。这一过程也正是他所代表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与帝国主义矛盾和斗争的一种表现。辛亥革命前,孙中山致力于推翻清朝政府的斗争,他一心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幻想在帝国主义列强的帮助下,完成革命事业,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辛亥革命的失败,使孙中山对帝国主义的幻想遭到了一次严重的打击。十月革命的胜利,五四运动的爆发,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以及中国工农革命运动的高涨,使中国革命出现了全新的形势。在新形势下,在反复实践中,孙中山勇于接受历史教训,大胆抛弃旧的认识,不断克服对帝国主义的幻想和妥协。革命后期,他不顾国民党右派和各种反动势力的阻挠、破坏,坚决联合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依靠工农大众,与中国共产党人携手密切合作,为中国革命的胜利而奋斗,对推动当时的革命斗争,起了重大的作用。2.辛亥广州起义简介为了振兴中华,将祖国从帝国主义的瓜分危机和清政府的专制统治下解放出来,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派发动的多次起义,都失败了。1910年11月13日,孙中山在摈榔屿召集秘密会议,黄兴、赵声和南洋同盟会会员代表多人出席。筹议集中力量,再一次在广州发动起义,以破釜沉舟的决心和清政府作最后一搏。会议决定挑选青年革命志士五百人为“先锋”(敢死队),联合倾向革命的新军和会党,共同发难。会后,南洋和美洲各地华侨积极认捐,不少人变卖财产,毁家资助,共承担起义经费达港币18.7万元之巨。至1911年1月底,黄兴在香港成立统筹部,统一领导起义的准备活动,并派人联络广西、上海、湖北、湖南各地的革命党人。4月23日,黄兴离港赴穗,住小东营五号机关,定于4月27日(农历三月二十九日)起义。当时革命党人中洋溢着杀身成仁、捐躯报国的激情,不少人都给亲人写下了激昂壮烈、义无反顾的绝命书,表达了他们激昂的斗志,崇高的情怀。起义前夕,国内各省许多青年都纷纷云集广州,不少海外青年,特别是在日本的留学生,闻讯即自动返国,奔赴前线。战斗中青年们非常勇敢,有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如来执信胸腿负伤,血透外衣,仍奋勇争先。战前因试制炸药而断了一臂的喻培伦,战斗中胸前挂着满满一筐炸弹,奋勇当先,所向披靡,后因弹尽伤重而被捕。受审时他对清吏说:“学术是杀不了的,革命尤其杀不了!”其他不少被捕的革命斗士都视死如归,从容就义。起义失败后,被捕而就义者29人,其他战死者当时无法确计。检查遗骸,共得72具。革命党人潘达微为之营葬于广州白云山麓红花岗(后改名黄花岗)。这次起义牺牲了80多位同志,许多是从各省调集来的精英和才识卓越的留日学生。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革命党人的坚毅不拔的伟大精神,激励了全国人民,敲响了清王朝的丧钟。当年秋天,起义领导人黄兴为纪念广州起义烈土写了一首《蝶恋花》:转眼黄花看发处,为嘱西风,暂把香笼住。待酿满枝清艳露,和风吹上无情墓。回首羊城三月暮,血肉纷飞,气直吞狂虏。事败垂成原鼠子,英雄地下长无语。这次起义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是革命队伍中的确出了“鼠子”。本来在起义时兵分四路,有一路因出了内奸,弹药未全运出,有枪无弹,不敢发;有两路指挥者临阵退缩,也未敢动。只有黄兴亲自率领的一路(主力)一百几十人直冲总督府,终因寡不敌众而败。(四)疏通文字:「译文」清朝末年,国民党革命人士,历尽艰难险阻,凭着坚定果敢、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与人民的敌人战斗,受到的挫折不止一次,而牺牲的惨重,以辛亥年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总督衙门的战斗为最多。(在那次战斗中)我党的中坚分子完全毁灭了,那损失可说是大到了极点!然而这次战斗啊,革命者的碧血飞溅,浩然正气充满四面八方,草木为它饱含悲痛,风云因它改变颜色,全国久不觉醒的人心,这才大大兴奋起来。(对清朝统治者)长期积聚的怨恨和愤怒,好像汹涌澎湃的洪水冲出山沟,不可阻止,不到半年,在武昌爆发的辛亥革命因而成功!那么这次战役的价值,简直可以使天地震惊,使鬼神悲泣,同武昌起义的战役一样永垂不朽。但是自从民国开始建立,各种变乱就纷纷出现,(致使)黄花岗上的烈士坟莹仍然在荒烟蔓草中埋没着。拖延到民国七年,才有坟墓碑揭的修造;民国十年,才有烈士事略的编纂。然而对这七十二位烈士,却又有的有记载但说得不详细,有的仅有姓名而无事迹的记叙,甚至(有的)连姓名也不可查考,就好像史书记载田横的事,即使像司马迁那样善于给游侠作传,也不可能为五百壮士(人人都)写出传记来,这就更加(令人)悲痛了。58/58\n邹君海滨,拿他编辑的黄花岗烈士事略请我写序文。当时我正为了准备北上讨伐敌人,在桂林统率军队。看看国内形势,敌人的气焰正盛,(国家)倾危不安,比清朝末年还要厉害,而我三十年前所倡导的、为各位先烈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而努力争取的“三民主义”“五权宪法”,还像以前一样没有得到实行。那么我这次行动肩负的责任,更比三十年前加倍重大。如果全国人民都以各位先烈的牺牲精神为国家努力奋斗,协助我完成这一重大责任,实现我们理想的真正的中华民国,那么这一部开国血史(《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就可以流传后世而不朽。不然的话,不能继承先烈的遗志并且使它发扬光大,仅仅对这些遗事空发感慨(不付诸行动),这实在是后死者的莫大羞辱啊!我写这篇序文,是为了痛悼死去的先烈,并且用以勉励读这本书的人们。(五)布置作业。第二课时一、内容探究:第一段,赞颂革命党人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申述黄花岗起义的不朽价值,抒发对烈士沉痛的悼念之情。先写清朝末年革命党人为推翻清王朝统治建立民主国家而艰苦奋斗的情况,一个“最”字突出了黄花岗起义死伤之惨重,损失之巨大。但作者并未被这巨大的悲痛所压倒,“然”字笔锋一转,给这次战斗以极高的评价,并抒发了自己对烈士深挚的赞颂之情。这里,作者的感情进人了另一高潮。“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两组对偶句,用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写出了烈士们战斗之激烈,牺牲之豪壮,精神之威武!正是由于这壮烈的战斗,才令“久蛰之人心”大为振奋,使他们千年的“怨愤”,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正是由于这壮烈的战斗,鼓舞了人心,激励了士气,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吸取了沉痛的教训,才在不长的时间里,赢得了武昌起义的成功。黄花岗起义是武昌起义的序幕,有了“斯役”,才有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的巨大胜利!段末作者再次满腔热忱地肯定“斯役”的伟大意义及深远影响,它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在历史上谱写了光辉的一页。第二段,记叙因时局不宁,致使烈士们的英雄事迹不得流传的事实,表现了作者巨大的悲痛。由于“民国肇造,变乱纷乘”,致使烈士坟莹,仍“湮没于荒烟蔓草间”,民国七年门918),“始有墓绸之建修”,民国十年(1921),“始有事略之编纂”。这里,作者连用两个时间短语,意味着时间之漫长,也表明修墓编史进程之缓慢。七十二烈士的事迹有的虽有记载而不详尽,有的仅有姓名而无事迹,更有甚者,有的连姓名也无法知道!在详尽地记叙了上述惨痛事实后,作者又引用历史上“善传游侠”的史迁“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的事作比较,进一步抒发了作者悲痛的情怀。这一段记烈士遭受冷落的境况,恰与上一段评说黄花岗之役“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形成对照,强烈地表达了“滋可痛已”的深沉情感。第三段,激励人们以先烈之牺牲精神为国奋斗,实现理想的中华民国,从而使《事略》传世而不朽。这是作者作序的目的所在,是全文的重点。作者先略述邹君求序的事,然后较详尽地写了非常环境中自己肩负的重任。是时,国内“贼氛方炽”,形势动荡不安,以致作者“三十年前所主唱”、“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的“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均“不获实行”;作者桂林督师讨贼,其责任之重大,尤倍于三十年前。值此义旗高举,整装待发的时刻,恰逢邹君求序,作者借此机会再次为北上讨贼鼓舞士气、激励民心。之后从正面阐明发扬先烈牺牲精神的重要,从反面指出空发感慨的无济于事,正反说理,论述透彻,具有极强的号召力量。文章最末一句,以简洁的文字点明了“为斯序”的目的:痛逝者,动国人。这一“痛”一“勋”,寄情无限,正是序文的主旨。二、文章鉴赏(学生归纳,老师总结)1、本文记叙、抒情、议论三者水乳交融,语言也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文章第一段,以抒情为主,兼有记叙和议论;第二段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抒情;第三段则以议论为主,兼有抒情和记叙。文章第一段表现得尤为突出。文章先以“历艰难险巇,以坚毅不挠之精神,与民贼相搏,踬踣者屡"几个简练的句子,概述了革命历程之艰险,斗争之艰苦,突出革命者坚毅不屈的精神。接着以饱蘸激情的笔锋,热情讴歌、评价了这次战役。“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这次战役的悲壮场面,热烈赞颂了烈士们勇于为国牺牲的伟大精神。“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这里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次战役影响之大,威力之猛。末句是对此役的高度评价。先用“惊天地,泣鬼神”这样夸张的描写作热情的歌颂,然后以“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这切实准确的比衬议论作具体的评价。从“然是役也”起至段末,一气呵成,热情奔放。2、这篇书序用语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如“末造”、“贼氛”、“清季”,蔑视之意显然;“菁华”、“碧血”、“浩气”,表彰之情可掬。58/58\n3、全文排偶叠用,整散错落有致,形成一种激荡之势,读来琅琅上口。比喻精辟,用典切当,也使这篇序显得更有文采。如“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两组对偶句,用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写出了烈士们战斗之激烈,牺牲之豪壮,精神之威武!“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这里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次战役影响之大,威力之猛。“惊天地,泣鬼神”这一夸张、对偶句,满腔热忱地肯定了“斯役”的伟大意义及深远影响。三、布置作业。补充注释:1.“满清末造,革命党人,历艰难险嗷,以坚毅不挠之精神,与民贼相搏,跪路者屡”:“造”即时代,区别于下文“民国肇造”中作建立解的“造”。“艰难险城”与“顾路者屡”,当主要指革命党人发动和组织的1895年10月广州起义,1904年11月长沙起义,1906年底萍。测、难起义,1907年5月潮州黄冈起义,同年6月惠州七女湖起义,同年9月钦州、廉州防城起义,同年12月镇南关起义,1908年3月钦州起义,同年4月河口起义,包括1910年2月和1911年4月两次广州起义(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就是在第二次广州起义中牺牲的)等大小多次武装起义的均归失败和革命党人的不断牺牲。“贼”,指满清反动统治者,区别于下文“时予方以讨贼督师桂林”中指北洋军阀的“贼”。2.“碧血”语出《庄子?外物》中“谷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之句;后多用它来指为正义事业而流的血。3.“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变乱”,系指1912年4月孙中山被迫把政权交给袁世凯,南京临时政府夭折;1913年3月坚持“共和”制度的年轻有为的政治家宋教仁被袁世凯的亲信赵秉钩、洪达祖派遣的特务武士英所刺杀;1914年5月袁世凯废除《临时约法》并于1915年12月公然宣布恢复帝制,自称为“皇帝”;1917年7月段棋瑞导演张勋复辟的丑剧;1917年7月开始的护法运动支持了仅一年又告失败,以及段棋瑞、徐世昌、曹银、吴佩罕、张作霖等新老军阀的连年混战等情况。4.“史载田横事”:田横(?一前202),秦末狄县(今山东高青东南)人,本齐国贵族。秦朝末年,从兄田膻起兵,重建齐国;楚汉战争中自立为齐王,不久为汉军所破,投奔彭越。汉朝建立,率徒党五百余人逃亡海岛。汉高祖命他去洛阳,说:“田横来,大者王,小者侯;不来,且举兵加诛焉!”横被迫前往。途中他顿悟自己“始与汉王俱南面称孤,今奈何北面事之?”不愿称臣,于是自杀。留居海岛的五百余人闻田横死讯,也全部自杀。上述事情在《史记》与《汉书》中均有记载。5.“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三十年前”是一个约数。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人会盟书上的“驱除动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誓词,第一次向中国人民提出推翻满清帝制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主张;1905年同盟会成立,孙中山在《民报》(同盟会机关报)发刊词中,才公开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鲜明地举起了三民主义的旗帜。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不是孙中山革命伊始就一下子完整地提出来的,而是有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1923年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更进一步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的三民主义。6.“此行”:即指率师北伐之举。雷雨(节选)·教案【教学目标】1.简介曹禺和他的《雷雨》。2.了解戏剧的一般常识,理解舞台说明的作用。3.分析《雷雨》(节选)的戏剧冲突,结构布局特点。4.体会戏剧中个性化的语言和人物性格。5.概括戏剧中揭示的思想主题。【教学重点】戏剧冲突;个性化的语言。【教学难点】个性化的语言(人物思想性格)。【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方法】品读与讨论法。第一、二课时一.导入新课只要有人,只要有生活,人性就会演绎出多彩的故事,而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则是它反复呈现的主题。无数的文艺作品用丰富的形象表达了人们对人性的理解,展现出人性的复杂和美丽。一滴眼泪也能折射初人性世界的多彩光辉。今天我们来学习的《雷雨》就是这样的一部作品。——板书:雷雨二.作者作品介绍58/58\n这是一出话剧。作者曹禺。1.作者介绍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湖北潜江人,我国杰出的剧作家和“当代语言艺术大师”。他出生于一个封建官僚家庭,从小耳闻目睹了大量剥削阶级的丑闻,这对他以后创作《雷雨》及其他剧作,有很大的影响。他曾在南开中学和清华大学读书,学生时代,就喜欢戏剧,受莎士比亚等欧洲戏剧大师作品影响较大。经过多年构思,几易其稿,于1933年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完成了他的处女作《雷雨》。其后,又写了《日出》《北京人》《胆剑篇》《王昭君》等剧本,这些剧本奠定了他在中国戏剧界的大师地位。2.有关《雷雨》《雷雨》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话剧,是一部深刻揭露反动资产阶级的罪恶本质、反映30年代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现实的悲剧。故事以封建大家庭的家长周朴园为核心,展开了错综复杂的矛盾。他为了发黑心财,故意使承包的江桥出险,淹死了两千多工人。他和侍女侍萍生了两个孩子(周萍、鲁大海),又抛弃了她。后来又结过两次婚,和第二个妻子蘩漪生了个儿子周冲。侍萍留下的孩子周萍和后母蘩漪产生了变态的恋情兵发生乱伦关系,又和弟弟周冲都爱上了来周家作侍女的、侍萍再嫁后生的女儿四凤。怀上了周萍孩子的四凤得知自己和周萍是同母兄妹后冲入雷雨中,不幸触电身亡,周萍也拔枪自杀。这是一个多幕剧,节选部分为第二幕,情节背景是:蘩漪因为周萍和四凤热恋,便通知四凤的妈妈——在一个很远的学堂里做佣人、两年才回家一次的侍萍来周家带走四凤。在周家,侍萍意外地与上了当年抛弃她的周朴园。三.看课文视频,整体感知课文。……四.这是一段灵魂的对白。故事的情节十分简单,主要讲述了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相遇以及相认的经过。在戏剧中,我们要从语言角度去分析人物的性格。这节课就让我们从语言出发,来看看周朴园是一个怎样的人。读文本找出答案,说明周朴园是一个怎样的人并说明理由。……注意下面几句话:我要的是旧雨衣——说明周朴园还很念旧。窗户谁叫打开的——保持着侍萍当初的习惯。由侍萍熟悉的口音感到奇怪,进而询问、打听——说明心中还有当初侍萍的影子。你可以打听着她的坟在哪儿么?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你去告诉四凤,叫她把我樟木箱子里那件旧雨衣拿出来,顺便把那箱子里的几件旧衬衣也捡出来。你看这些家具都是你从前顶喜欢的东西,多少年我总是留着,为着纪念你。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一切……你不知道这间房子底下人不准随便进来么?——说明他的专横、高高在上的封建专制,具有浓厚的等级观念。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惠,也很规矩。——他把被自己凌辱过的使女说成是“小姐”,为的是美化自己,按照剥削阶级的意识,少爷与下人有这种关系是可耻的,要门当户对,要维持面子,自然就把侍萍说成是“小姐”。侍萍说:可是她不是小组,她也不贤惠,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当侍萍说出实情时,周朴园“汗涔涔地噢”——这话犹如利刃,触及了周朴园对侍萍始乱终弃的丑恶行径,显出一副狼狈像。这个人跟我们有点亲戚——虚伪当侍萍说“老爷想帮一帮她么?”时,周朴园:好,你先下去。让我想一想。——冷酷、残忍。(“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立刻就显出了他的狰狞的面目。因为他认为侍萍的出现,会对他的名誉和地位构成威胁。这句话撕去了刚才用来伪装“善人”的面纱,露出了他凶恶的本相。谁指使你来的?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他对侍萍软硬兼施,先是反脸不认人,说什么“”为了怕家人知道,他竟提出不许侍萍“哭哭啼啼”,接着想哄骗侍萍忘记“从前的旧恩怨”,叫她“过去的事不必再提”,企图掩盖自己的罪恶。他花言巧语,要侍萍“不要以为我的心是死了”,想以他过去那廉价的感情打动侍萍,拉拢侍萍。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在他看来,金钱能化却侍萍的愤恨,金钱能赎回他的罪恶,金钱能使受害者微笑,金钱能使造孽者心安,金钱能永远消除这件事对他的威胁。58/58\n我叫他下来,你看一看他,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到周家来(包括前面:鲁贵我现在要辞退的,四凤也要回家)——这些集中反映出他的了老奸巨滑和阴险。为确保自己的名誉地位不受威胁,他不许侍萍同自己的亲生骨肉相认,并勒令“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这是一张伍千块钱的支票,你可以拿去用。算是弥补我一点罪过以上通过周朴园对侍萍的态度,深刻地揭露他虚伪、自私、冷酷、残忍的本性,说明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伪君子。板书:冷酷虚伪贪婪残酷专制自私五.讨论:周朴园对鲁侍萍不见时怀恋,相见时又绝情,周朴园到底爱不爱鲁侍萍呢?……应该承认,周朴园的怀念在一定程度上是真实的。但是他怀念的不是眼前的鲁妈,而是讷格年轻貌美、贤惠体贴的梅小姐,是那个已经投河自尽不会对他构成威胁的梅小姐。从这个角度说,他的怀念全是虚伪的,自私的,所以当鲁侍萍出现在周朴园的面前时,他才会惊慌失措。六.总结:常言道:“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看来,一千个读者,也会有一千个周朴园和鲁侍萍了!这超越了中国传统戏剧中“好人就是好人,坏人就是坏人”的脸谱化单一模式,表现了生活的深度和厚度。这也正是作品的魅力所在!第三教时一.复习回顾。昨天我们学习了曹禺的《雷雨》,下面我们回顾一下有关内容。1.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戏剧的种类:从表现形式看,戏剧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歌舞剧、哑剧等,《雷雨》属于;从作品的容量看,可以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雷雨》属于;从时代来看,可以分为历史剧和现代剧,《雷雨》属于;从情节主题来看,戏剧又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雷雨》属于;从演出场合看,又分为舞台剧、广播剧、电视剧等,《雷雨》属于。2.昨天我们分析了人物语言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从周朴园的话中读出了周朴复杂的个性:这是一个既有怀念真情,更是一个虚伪、冷酷、自私专横的人。所以说,语言是人的心声,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语言上知道一个人的个性。二.那么,我们就通过鲁侍萍的有关语言来分析一下这个人物的个性。注意运用有关句子来说明鲁侍萍是一个怎样的人。……①她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分的②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③我没有委屈,我有的是恨,是悔,④是三十年一天一天我自己受的苦⑤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算得清的软弱,自尊,觉醒,坚强鲁侍萍是一个下层劳动妇女,既善良温柔婉约,又不乏坚强。三十年前被周朴园始乱终弃之后,曾投水自尽,所幸获救,在接下来的上十年里,为了生计,鲁侍萍带着孩子流落他乡,尝尽了世间冷暖,终于使她逐渐坚强。三十后与周朴园不期而遇,她深刻的认识到周朴园的自私虚伪本质,拒收周朴园的钱。这表现了她对残酷现实的清醒认识。她心地的磊落及对周朴园的轻蔑和愤恨体现了她的尊严、骨气以及对命运的抗争。三.戏剧还要注意几大要素: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等。1.舞台说明:是帮助导演和演员掌握剧情,为演出示的一些注意之点的有关说明的叙述和描写的语言。说明的内容有关于时间、地点、人物、布景的,有关于登场人物的动作、表情的,有关于登场人物上场、下场的,有关于"效果"的,有关于开幕、闭幕的等等。下面请同学们找一个舞台说明,说说它在文中的作用。……鲁侍萍哦。(自然地走到窗前,关上窗户,慢慢地走向中门)——“很自然地”暗示了她的身份,“慢慢地”表明了她内心的痛苦、矛盾。她的动作,自然地使周朴园回想起三十年前的梅姑娘,推动剧情发展。周朴园(惊愕)梅花?——表示他对自己的事情被外人知道而感到惊讶和不安;周朴园(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表示他内心疑虑又警觉,显出他极度的恐惧和不安;58/58\n周朴园 你——侍萍?(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鲁妈)——表示内心的不相信,显示对鲁妈是与不是的复杂心情。2.潜台词,登场人物没说出来的语言,而是用表情、标点等表现出来的言外之意。探究一下下列片断所表现出来的言外之意。(1)周朴园(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鲁侍萍不是我要来的。周朴园谁指使你来的?鲁侍萍(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周朴园(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尼还是找到这儿来了。(2)鲁侍萍(叹了一口气)现在我们都是上了年纪的人,这些傻话请你也不要说。。周朴园那更好了。那么我们可以明明白白地谈一谈。鲁侍萍不过我觉得没有什么可谈的。周朴园话很多。我看你的性格好像没有大变,——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鲁侍萍你不要怕。他永远不会知道的。……你来干什么:你肯定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是想来认儿子还是为了钱,十有八九是为了勒索一笔钱。谁指使你来的:既然你是有目的来的,你为了勒索钱财,那你肯定有同伙,你的同伙十有八九是鲁贵。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我早知道你会活着找上门来敲诈我的,现在你果然来了,那么你究竟要多少钱。那么我们可以明明白白地谈一谈:既然你承认我对的情谊是真的,那你有什么要求,你想要多少钱,痛痛快快说。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鲁贵是个不好对付的人,要是让他知道我们的事情,他一定会敲诈我的,我不希望他知道这个事情。他永远不会知道的:你放心,这样的事情我不会让他知道的。四.总结。他们的冲突是很复杂的矛盾,既是资本家和下层劳动人们之间的矛盾,也是封建旧家庭内幕的矛盾,甚至可以理解为男女之间情感的冲突。但是从本质上看还是人性的真与伪的冲突:侍萍是真,周朴园是伪;侍萍是真诚,是闪亮,周朴园是虚伪,是自私。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教案【教学目标】1.感受爱斯梅拉达的人性美,分析伽西莫多眼泪的丰富内涵。2.能够认识人性这一永恒的话题,作出自己对人性美丑的理解。3.学习多角度对比表现人物性格和主题的方法。【教学重点】感受爱斯梅拉达的人性美,分析伽西莫多眼泪的丰富内涵。【教学难点】在人性的看台上,能分辨美与丑;培养学生追求美、憎恶丑的情感。【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人性,是一个抽象而又具体的话题。生活的每一天,每一个瞬间,都在展示着人性的复杂与丰富,美丽与丑陋。几乎所有文学作品,都直接或间接地表现着人性这个永恒的主题。解读文学作品中的人性内涵,对提高我们认识生活的能力,对净化我们的灵魂,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都是十分重要的。昨天我们学习了曹禺在《雷雨》中给大家展示的一段灵魂的对话,感受到了人性的复杂和美丽。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到这个美与丑的看台上,随着法国浪漫主义大师雨果一起走进《巴黎圣母院》,走进伽西莫多的“一滴眼泪”。二.作家与背景介绍1.雨果58/58\n雨果(l802~1885),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杰出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他的创作期长达60年,是法国文学也是人类文化的遗产。1827年发表剧本《克伦威尔》和《<克伦威尔>序言》,“序言”被称为法国浪漫主义戏剧运动的宣言,是雨果极为重要的文艺论著。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长篇小说。2.《巴黎圣母院》《巴黎圣母院》(1831)是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它以离奇情节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道貌岸然的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看到美丽的吉普赛女郎爱斯美拉达之后,被禁欲主义压抑的的情欲蠢动起来,疯狂地想占有她。面目丑陋的敲钟人伽西莫多也爱上了爱斯梅拉达。心地善良爱斯美拉达一往情深地爱上了救过自己的贵族公子弗比斯,又为了为救穷诗人的命而宣布愿意和诗人结为夫妻,却保持着自己的纯洁。在爱斯美拉达河弗比斯幽会时,道貌岸然的克洛德杀死了弗比斯,却嫁祸于爱斯梅拉达,把她送上了绞刑架。从小被克洛德收养、对他惟命是从的伽西莫多,被养父的残暴、无耻所激怒,把他从教堂地高塔上推了下去。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节选自《巴黎圣母院》,相关的情节是:伽西莫多在克洛德的唆使下,拦路劫走爱斯梅拉达,被官兵抓住,判受鞭刑。这是一个鞭刑的场面。三.思考?领悟多重对比以及作用。学生阅读全文。……1.编者把这篇文章放在“美与丑的看台”中,目的是来褒扬和贬斥人性的美丑的。那么,看完全文之后,你认为谁是美的?谁又是丑的呢?……爱斯梅拉达是美的,她又美丽的外表和善良的人性。伽西莫多是美的,他虽然外表丑陋,但是却有善良的人性。克洛德是丑的,他虽然披着神甫的外衣,道貌岸然,却有着虚伪、冷酷、残忍的本性。围观的群众是丑的,他们自私冷漠,没有同情心。2.作者在这里运用了多重对比,大家能找到这些对比么?……(1)人物自身的对比(外表和内心):伽西莫多与克洛德,一个是丑的外表却有美的人性,一个道貌岸然却阴险狠毒。(2)人物之间的对比:伽西莫多和爱斯梅拉达,两个人都有着美的内心,却一个外表奇丑无比,一个外表美若天仙;伽西莫多和克洛德,一个丑的外表蕴含着美的内心,一个道貌岸然却虚伪残忍;爱斯梅拉达和克洛德,两个人都有美的外衣,却一个有美的内心,一个有丑的内心。归纳:作者设置了这样多重的对比,充分体现了人性的复杂,表现了人性中美与丑对立冲突的激烈,也表现了人性中美与丑的统一。四.思考:在伽西莫多受刑和爱斯梅拉达给伽西莫多喂水的两个场面中,围观的人群分别有什么样的表现?作者这样描写的目的是什么?……一方面人们对伽西莫多受刑时的表现是:谩骂、侮辱和嘲笑,显示了人性的自私和冷漠。另一方面人们对爱斯梅达拉喂水时的表现:赞赏和欢呼,显示了人性被美唤醒。这样写的目的;既是对美好人性的歌颂,也是对美好人性的呼唤,表现出了作者良好的愿望。四.讨论。爱斯梅拉达给伽西莫多喂水的情节是全文的高潮,喂水之前,伽西莫多“滚出了一大颗眼泪”,眼泪“沿着那长时间被失望弄皱了的难看的脸颊慢慢流下来”。结合你的理解,想一想,伽西莫多为什么要滚出一大颗眼泪,这是什么样的眼泪?这滴眼泪为什么能换来一滴水?……A.感激之泪:对爱斯梅拉达在他极其口渴时喂水他喝,充满了无限感激。B.自责之泪:伽西莫多原以为爱斯梅拉达上刑台也是来报复他的,但是他错了,他为自己误解爱斯梅拉达而流下了自责之泪。C.悔恨之泪:伽西莫多不辨好坏,听信克洛德?孚罗洛的话,劫持爱斯梅拉达。他为自己的荒唐行径感到悔恨。D.开心之泪:对爱斯梅拉达在被他劫持后,自己受鞭刑的时候,能帮助自己,觉得异常的开心。E.觉醒之泪:伽西莫多从爱斯梅拉达身上看到了希望,他既然知道劫持爱斯梅拉达不对,那么他也应该会想到克洛德?孚罗洛行为的不当。五.视频欣赏。六.总结58/58\n“美与丑的分辨是一个很困难的过程,不能为表面的假象所迷惑。”小小的刑台,既是对伽西莫多肉体的惩罚,又是对中世纪人们灵魂的拷问。小小看台,大千世界,人性的复杂、善恶、美丑展现无遗。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在人生美丑的看台上,尽显自身的精彩。辛德勒名单(节选)·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背景和电影文学的一般特点,把握全剧情节。2、分析电影中的人物形象及意义,把握全剧的主题。3、感受作品所歌颂的人性之美。【教学重点】作品通过哪些镜头来具体表现人性的复杂的。【教学难点】作品是怎样在发展、对比中彰显人性的复杂的。学法指导:课前要求学生看电影,搜集相关资料,积累感性认识;揣读作品,把握情节,重点讨论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文本主题,感受作品所歌颂的人性之美。【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要点】1.简介作品2.梳理课文情节3.重点分析人物形象4.讨论写法一、简介作品《辛德勒名单》是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导演的一部影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纳粹商人新德勒基于良心的驱使,出钱出力冒险营救在它的军需品工厂中工作的上千名犹太人的生命,终于名留青史。导演故意采用黑白片和纪实手法拍摄,营造出与众不同的气氛。全片最后用彩色拍摄真实生活中被救的犹太人子女在辛德勒墓前聚首,场面感人。辛德勒的名单意味着生存,凝聚着人性之美,是影片的主要体现之物。二、研习文本1.读课文,正字音,理结构(1)捻(niǎn)引擎(qíng)一沓(dá)惊讶(yà)濒(bīn)临噩(è)梦推搡(sǎng)罪孽(niè)噙(qín)(2)情节发展见教参37-38页。(3)结构①犹太人的惨景触动心灵②决定花钱拯救③谈判:高斯、服装厂老板④拟定名单:尽可能多⑤出错:女犹太人陷入死地⑥结局:拯救成功――人性复苏2.讨论人物性格(1)辛德勒辛德勒是一位商人,也是一名纳粹,他生活放纵,善于交际,曾借助自己在上层社会中的关系而大发战争横财,后因看不惯法西斯的杀人暴行而良心发现,用自己的全部资产建立了“不事生产”的工厂,保护了1000多犹太人的生命。辛德勒的性格是发展的。且不谈他开始时的丑恶,在节选部分中,先是惨象引起他内心的震撼,但直到惨剧将要影响到朋友时他才作出抉择。这个抉择的出发点虽有个人的算计,但是当惨剧再一次发生时,他的冒险救人就没有个人私利的考虑了,这样的表现使得人物更真实。生活中真实的辛德勒:1993年,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组织授予辛德勒“最正义的非犹太人“的光荣称号。二战后的辛德勒处境极为悲惨,他身无分文,并且开始酗酒,后因饮酒和吸烟过度而死。期间作为回报,那些“辛德勒犹太人”关心和照顾过他们的“大救星”。辛德勒的性格十分复杂,他曾经为德国人服务,在捷克斯洛伐克从事侦察活动,并且还参与策划和帮助德国纳粹入侵波兰的行动。同时,辛德勒却是曾经营救过1000多名犹太人,使他们免遭大屠杀,并且用自己的钱财供养这些人吃住,一直到二战结束。此外,他还曾收养过两名与自己毫无关系的儿童,并称自己是他们的父亲。(2)高斯58/58\n高斯是一个凶残冷酷、贪婪无耻的纳粹分子。他的许多举动是丧失人性的,但他又是一个很复杂的人物,他对海伦的态度说明他并没有彻底丧失人性,辛德勒试图唤起他的人性,尽管没有成功,但他瞬间的犹豫正说明他身上还有一定的人性,但他无法使自己的人性战胜自己的兽性,最终成为一个彻底丧失人性的人。他和辛德勒的对比,说明有时候人性战胜兽性并不是容易的,更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这个形象的塑造,使影片对人性复杂性的表现更加深刻。高斯的原型阿芒?歌特出生于奥地利的维也纳,17岁参加纳粹青年团,22岁加入奥地利纳粹党。因涉嫌参与一起炸弹袭击事件,歌特只身逃往德国。1942年歌特被授予纳粹党卫军“模范军官”的称号,成为希特勒身边的红人。1940年4月,奥斯维辛死亡集中营建立,与此同时,在它的旁边还建起了另一个死亡集中营――两年后歌特接管的“普拉斯沃犹太强制劳改营。每天早晨,歌特穿着大短裤和白背心,嘴里叼着香烟,肩上扛着一杆步枪,度到卧室的阳台上,瞅着犹太人干活,随后他会随心所欲地瞄准犹太人放几枪。据不完全统计,歌特以这种方式射杀的犹太人不少于500人。三、分析写法1.在发展、对比中彰显人性美丑辛德勒的性格发展分析见前作品写高斯从对金钱、对犹太人的生命的态度两方面与辛德勒形成鲜明对比,高斯极度的兽性的丑恶反衬了辛德勒崇高的人性之美。2.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第一,观众观看三次谈判时,内心一定会为辛德勒捏了一把汗:危险吗?会成功吗?他面对的是杀人不眨眼的恶魔啊!第二,文学作品常用的误会法在这里起了震撼人心的效果,观众们刚刚为男人们脱离危险而松了一口气,女人们却又阴差阳错地进入地狱,观众的心怎会不立即提到嗓子眼呢?3.选文的语言特点影视艺术是用运动着的画面和声音讲述故事,影视文学则是作者创作的供拍摄用的文学剧本,它既能给导、演、美、剪,服、化、道照等影视制作工种的工作人员提供蓝本,又能供广大影视文学爱好者阅读。为了便于演员表演和展示情节的发展,本文在塑造人物时,注意用人物的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将人物的心理活动用人们能看得见的细节表演来表达,并善于使用道具来链接情节。四、感悟主旨本篇节选文字写了辛德勒做出重大抉择并付诸行动的过程。通过写辛德勒由发战争财到不惜花费巨额金钱尽全力拯救生命,讴歌了人性复苏之美,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五、布置作业第49――50页1――3题六、教后札记蜀道难·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整体感知诗的寓意。2.结合诗歌内容讲解诵读要求。3.了解李白的放达。【教学重点】指导诵读、指导学生欣赏散文化诗句。【教学难点】诗歌内容的鉴赏【教学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出示名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1.学生朗读,指出作者。……李白2.回忆李白诗中的一些名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3.简介李白。58/58\n……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代表作《蜀道难》、《行路难》、《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4.教师补充:“诗仙”来历,源自他写《蜀道难》。李白是个有远大政治抱负的人,“安世济民”是他一生的愿望。他的命运开始于漫游,也结束于漫游。天宝元年(公元472年),李白被唐玄宗征召进京。他兴高采烈地来到了长安,认为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时机已经到来。但到了长安,得了个侍御闲职,不能施展政治才干,加上当时的最高封建统治集团昏庸腐败,李白不甘趋炎附势,因此不到三年就被赶出了长安。冷酷的现实粉碎了他不切实际的幻想。李白在极度悲愤惆怅的心情下,离开了京城,重新继续他的漫游生活。《蜀道难》写于李白第一次到长安时。他袭用乐府古题,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透露了对社会的某些忧虑与关切。当时著名诗人贺知章前往探望,首先见到了《蜀道难》,赞叹不已,连连称赞说“谪仙呀谪仙!”后人就开始称李白为“诗仙”。纵观李白的诗歌创作,浪漫俊逸,豪放自然,尤其是他善于想象和夸张,使诗歌气势磅礴,后人称赞他的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关于这点我们已经在已经学过的诗句中感悟到,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蜀道难》,再来感受他这种恣肆汪洋的浪漫主义风格,以及他寄托于其中“济世救民”的思想。——板书:蜀道难 李白二.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先让一个同学朗读。……教师指导以下几点。1.正音。给下列词语注音并注意写法。噫吁嚱 yīxūxī鱼凫fú石栈zhàn猿猱náo萦岩峦yíng扪参ménshēn抚膺yīng巉岩chán飞湍tuān喧豗huī凋朱颜diāo砯崖pīng崔嵬cuīwíi咨嗟zījiē2.再请一个同学朗读。……从李白豪迈磅礴的写作气势上看,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文章主要是运用多种手法,从多个角度突出蜀道的难,这个“难”指行走艰难,出入不便,应该在诗句中已经反复表达出了作者着这“难”的感叹,大家说,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感叹之情?……①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②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③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3.指导朗读。这三句话采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蜀道之难的感叹之情。但是这三次感叹对蜀道艰难的表达角度(特点)却是不一样的,请同学们结合上下文,谈谈自己的看法……第一句感叹蜀道的“高危”,在全诗的开头,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感情基调,也领起下面四句神话传说。所以要读得很有声势,特别是“噫吁唏”三个感叹词重叠,更加重的惊异之感,所以要读得高亢。教师读: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学生读(反复读):……第二句感叹蜀道的“惊险”。“使人听此凋朱颜”,听了这些内容后,不禁使人红润的容颜都为之凋伤憔损,它总结前面7句,要读得慢而伤感,要低调。58/58\n教师读: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学生反复读:……特别是:尚不得、愁攀援、何盘盘、坐长叹、何时还、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第三句感叹蜀道的“凶险”。它总结了上面8句,要读得缓慢、深沉,读出感叹来。教师读: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学生读:……4.听课文录音朗读。……5.学生齐读。三.小结。诗人袭用乐府古题,以丰富的想像、奔放的语言、雄健的笔调生动地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景色。诗人表面写了蜀道的艰难,其实写了人生旅程的艰难,寄予了对国事的忧虑和担心。诗风气势磅礴,风格豪放,险中见奇,展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像力。朗读时应读出这样的气势。第二课时主要是对诗歌内容进行赏析,并体会李白丰富的想象力,夸张渲染等恣肆的手法。同时感悟诗歌寓意。一.复习回顾。昨天我们初步感受李白丰富的想象力,运用夸张等手法描述了蜀道之难,感悟了诗人一叹三咏(又称反复)的艺术手法。这并非简单的重复,大家来看,主旨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每一次出现,或前或后总有一个提示内容的“副句”伴随着它:①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副句“噫吁嘻!危乎高哉”写诗人仰望蜀道时发出的感叹,突出地表现了蜀道的高不可测,正是为下文写太白鸟道、天梯石栈、高标回日、扪井历参等张本。②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副句“使人听此凋朱颜”颇有“谈虎色变”之叹,意在说明蜀道是“惊险”,不可轻易前往;③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副句“侧身西望长咨嗟”既形象地概括了上文说的剑阁形势之险和蜀中战祸之烈,又跟开篇“噫吁嘻!危乎高哉”一句相照应,更显得意味深长,以此结束全诗,可以使读者兴无穷之叹,将“蜀道之难”的全部内容概括无余。诗人在继承前人创作的基础上,有了自己的发展和创新。二.探索作者丰富的想象,运用夸张渲染的手法。读这首诗,如从画廊经过一般,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接连不断地出现在你的眼前,它们那阔大的意境,那逼人的气势,使你怵目惊心,叹为观止。接下来我们来探索作者这种独特的“大气”。1.我们先看第一节(朗读):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这一节里,诗人主要是运用丰富的想象,突出蜀道的“高危”。那么,他又是怎样进行想象的呢?……这一层写蜀道来历:蚕丛鱼凫开国,五丁开山两个神话传说写出了蜀道悠远的历史和神奇的来历。写出历史上蜀道的不可逾越。2.再看第二节(朗读):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猿猱欲度愁攀援。58/58\n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这一节里,诗人虚实相映,通过摹写神情、动作以及感觉突出了蜀道的惊险。那么诗人又是用什么有映衬?摹写了怎样的神情、动作和感觉?……虚写映衬:黄鹤不得飞渡、猿猱愁于攀缘——映衬人行走难上加难。摹写神情、动作: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悚——困危之状如在眼前。摹写感觉:古木荒凉、鸟声悲凄(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使人闻声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3.再看第三节(朗读):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这一节中作者再运用了夸张和联想,突出了蜀道的凶险。那么,作者运用了哪些夸张和联想呢?……运用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了惊险的气氛。运用联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极言蜀道的凶险。4.学生朗读,再体会李白这种恣肆汪洋的写法。……5.教师小结:李白对自然景物不是冷漠地观赏,而是热情地赞叹,他或夸张或想象,虚虚实实,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让我们透过奇丽峭拔的山川景物,仿佛看到诗人那“落笔摇五岳,笑傲凌沧州”的高大形象。这就是李白,一个“大气”的李白!三.简单探索诗歌的寓意。结合之前讲过的背景:李白怀着“济世救民”的远大抱负应召来到长安,可是唐玄宗却只给了他一个闲职。李白的满腔报复顷刻化为乌有。于是有了这篇创作。所以,文章多少总要寄托当时的一点心情:或失落,或困惑,或担忧。你能找得出这样的诗句么?……1.诗人描写了这个险象环生的蜀道,本身就有寄寓。暗示社会在风云变幻,险象丛生2.第二节中作者来到蜀道时的感触:悲鸟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愁空山等就有寄寓。暗示自己当时失落,悲观的心情。3.“问君西游何时还”“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暗示自己对长安官场的恐惧,既想入仕,以实现“济世救民”的理想,又担心官场险恶,不能功成身退,充满了矛盾。4.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诗人从剑阁的险要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目的在于劝人引以为鉴戒,警惕战乱的发生,并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揭露了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杀人如麻”,这既是描写蜀道猛兽,又是影射政治黑暗的双关语句,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为诗篇增加了现实的内涵、深厚的意蕴。四.朗读课文,体会感悟。五.作业。58/58\n板书设计开篇:主旨句一见一叹高危蜀道来历——难行蜀道高峻中间:主旨句二见二叹惊险景物凄清——可畏山水险恶结尾:主旨句三见三叹凶险剑阁险要——申戒杀人惨景登高·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杜甫生平、写作背景以及对其诗歌的创作的影响。2、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教学重点】1、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2、赏析诗歌对仗工整、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教学难点】走进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深沉的痛苦和无尽的哀思。【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在春意盎然、鸟语花香的春天,人们喜欢到野外去踏春,去感受春天的美丽与生机勃勃。而在秋高气爽的秋天,人们登高望远,饮酒作赋。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诗圣”杜甫一首关于“登高”的诗,诗的题目就是《登高》。二、品读诗歌师: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学习一首古诗,首先就是要进行的朗读,不是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吗?下面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品读诗歌。诵读时请同学们注意四点要求:一是读准字音,二是把握节奏,三是注意轻重,最后要求读出感情。接下来请同学们按照提示的要求自由诵读。生(自由朗读1分钟左右)师:请同学们听一段视频朗读。(展示一段名家的视频朗读)同学们听的都很认真,接下来请我们班的同学读一读。(选两位学生进行朗读,师或学生作简评,以鼓励为主)生:齐读师:同学们读得都很不错,但我认为同学们还可以在这基础上读得更出色。在刚才的诵读提示中,最后一点要求是要读出感情,那么,怎样才能读得更好,更有感情呢?我们知道,诗人的创作往往是为了表达思想和内心的情感需要,或者说,诗人的作品,是为了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那么,我们了解和把握诗人在诗作中的情感,我们就可以把这首诗读得更好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和探讨杜甫在这首诗中寄寓的情感。同学们都朗读了这一首诗,也对这首诗有了初步感知,同学们能否用一个字或一个词说一说你读完后的整体感受。生:悲伤、忧愁、孤独……师:诗人的悲在诗歌中体现在哪里?或者说诗人悲从何来?同学们先思考几分钟(停1——2分钟)我们发挥集体的力量,进行小组讨论,以前后四位同学为一组讨论诗人的悲在诗歌中体现在哪里?生:分组讨论。(讨论激烈,气氛较好)师:讨论结束。同学们坐回原位,请组内选一位代表回答。生:诗人的悲首先体现在所见秋景的悲,主要体现在首联和颔联上: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师:首联和颔联共写了几种景物(意象),分别有什么特点。生:八种。有风、天、猿、渚、沙、鸟、落木和长江。特点是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回鸟、落木萧萧和长江滚滚。师:这些各具特点的意象即诗人所见的秋景之悲是如何体现的?生:急风,是说风很大,而且又是秋天的风,这样的风更冷。急风凛冽,不仅吹在诗人身上,更是吹在诗人的心里。生:天高阔远,在茫茫天地之间,诗人更觉自己的渺小,无限悲凉之情涌上诗人的心头。生:猿的啼叫是哀伤的。哀猿声声,使诗人悲凉的心境更添一层。58/58\n师:高猿长啸,大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水经注》)生:清渚和白沙。从色调上看,清和白是冷色调,更显环境的冷清和凄凉。诗人触景生情,自然内心也倍感凄凉。师:回鸟,这是一只怎样的鸟?毛泽东笔下也有一只鸟,在《沁园春长沙》中这样写到: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请同学们想一想,毛泽东笔下的鸟与诗人笔下的有什么不同?生:这是两只完全不同的鸟。毛笔下的鸟是一只展翅高飞、壮志凌云的鸟(鹰击长空);而诗人笔下的鸟是一只无家可归、低沉徘徊、孤独哀伤的鸟(回鸟徘徊)。师:看到萧萧而下的落木和滚滚东逝的流水,诗人又会想到什么?生:落木即落叶,到了秋天,树叶纷纷落下,意味着生命的终结。看到落叶诗人也感到自己到了生命的尽头,内心无限凄凉。生:滚滚长江东逝水,东逝的流水会让人想到韶光易逝、人生苦短。孔子在长江边上感慨道:逝者如斯夫(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苏轼在《赤壁赋》中写到: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师:除了秋景之悲外,诗人的悲还体现在哪里?生:除了秋景之悲外,悲还体现在诗人的境遇之悲,集中体现在颈联和尾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师:诗人的境遇之悲具体体现在哪里?生:万里悲秋常作客,诗人长年漂泊他乡,壮志难酬,处境艰难。师:如何理解尾联中的“艰难”一词?(联系课文注解)生: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国家动乱(安史之乱),诗人漂泊在外,生活艰难,壮志难酬。师:诗人自身处境艰难,还处处为国为民忧心,让我们看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品质。生:百年多病独登台,诗人年老了又身缠重病。生:诗人孤身一人去登台,倍感凄凉。生:潦倒新停浊酒杯,诗人内心愁苦想借酒消愁,可是又患重病,不得不戒酒,本想一醉解千愁,终没有遂愿,心中万千愁绪无法排解,真是愁上加愁。师:请大家根据下面例子仿写,对诗人的悲进行总结概括,“诗人悲在重九登台,倍思乡亲”。生:诗人悲在老年孤独,重病缠身。生:诗人悲在孑然一身,独自登台。……师:正如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所评:系舟“万里”,故乡渺茫,此其一;“悲哉秋之为气”,节令凄凉,此其二;“常”年如此,不知其终,此其三;异乡“作客”,寄人篱下,此其四。“百年”一生潦倒,此其五;体弱“多病”,缠身不愈,此其六;孑然“孤”独,此其七;重九“登台”,倍思乡亲,此其八。所以,整首诗以“悲”字为核心,是贯穿全诗的主线。诗人由内心伤悲到登高遣悲,由登高遣悲到触景生悲,有触景生悲到借酒消悲,由借酒消悲到倍增新悲。全诗起于“悲”而终于“悲”,悲景起笔,悲情落笔。唉!怎一个“悲”字了得啊?师:对诗人的情感把握和了解了之后,我们能否把这首诗朗读得更好呢?同学们先来欣赏一段视频朗读。刚才这一段朗读与先前的一段朗读,哪一段读得更好,请同学评一评。生:这一段朗读比先前一段朗读读得更好,语调更低沉哀婉、情感更凄凉。师:我们班的同学是最棒的,相信同学们一定也能读得很好。(指名1——2名学生朗读或让开始时读过的学生重读,再让学生自己点评。)师(小结):全诗借登高所见萧瑟、悲凉秋景,抒发作者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悲伤之情。用了借景抒情(秋景之悲)和直抒胸臆(境遇之悲)的抒情方式。三、延伸拓展有古语说“女伤春,士悲秋”。(展示几幅秋之悲凉的作品,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浔阳江头夜送客,风叶荻花秋瑟瑟”等,让学生感悟“悲哉秋之为气”。)四、作业1、收集杜甫诗歌中的名句,并把它积累起来.2、课外收集并赏读杜甫的诗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选择诗句中你最喜欢的一句,用散文话的语言描述出诗句的意境,要求不少于150琵琶行(并序)·教案58/58\n【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透过人物的行动、语言,理解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2.学习用比喻描写声音变化的写法,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3.体会诗人贬谪郁闷之思【教学重难点】1.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2.通过对人物身世命运的分析,解读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意境。【教学安排】两教时【教学过程】第一教时主要内容:1.了解诗人白居易及其诗歌创作。2.听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本内容。3.理清文章结构,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一.导入。从杜甫《登高》导入。昨天我们学习了杜甫的《登高》,现在我们一起来背诵一边。……在《登高》中杜甫写尽了人间的凄凉,道尽了人生的沧桑。今天我们来走进与杜甫在创作上一脉相承的另一位唐代现实主义大诗人——白居易。二.白居易及诗歌创作。出示幻灯,介绍白居易。1.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以44岁为分界线,前期抱定“兼济天下”之思,后期则“独善其身”。是唐代继杜甫以后又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生活在安史之乱之后,在颠沛流离中度过了青年时代,因而能广泛接触社会,了解民生疾苦,所以他的诗歌从创作开始就走上了现实主义道路。2.诗歌主张和创作:“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反映时事,为现实而作。“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反映人发疾苦。著有《白氏长庆集》,有代表作《长歌恨》、《琵琶行》等。3.创作《琵琶行》背景: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跟拥兵割据的藩镇吴元济有勾结的朝中重臣派人刺死宰相武元衡,长安城顿时一片混乱。白居易当时任东宫赞善大夫,是个陪侍太子的闲职,不能过问朝政,但他压抑不住自己的愤怒,上书请求缉捕凶手,终以越职言事的罪名被贬为江州司马。元和十一年秋,诗人送客盆浦口,夜闻琵琶,心有所感,因此创作了《琵琶行》。4.文体常识:行:古诗的一种体裁,因与“歌”大同小异,常统称“歌行”,统称“歌行体”。它的特点是“篇无定句,句无定字”,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句法长短不一,富于变化。唐以后,歌行一般用五、七言古诗体裁。三.听课文朗读,初步感知文章。……1.《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叙了什么事?……诗人谪居江州,月夜送客江边,巧遇琵琶女之事。……2.这是一首抒情性很强的叙事诗,歌我们能从文章中初步感知诗歌的情感基调么?……凄凉,凄惨,悲伤,苍凉等四.理清文章结构,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下面我们来理一理课文结构,看看课文怎么塑造琵琶女形象。1.阅读小序,说说这个小序在文中有什么作用?……58/58\n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梗概,概述歌女的悲凉身世,说明了写作的背景动因,并为全诗定下了凄切的感情基调。2.文章结构江头送客闻琵琶江上聆听琵琶曲(1)邀见歌女(2)弹奏名曲(3)闻者陶醉歌女倾诉身世苦(1)少年欢乐(2)老年沦落(3)悲苦心境同病相怜伤迁谪重闻琵琶青衫湿3.诗歌塑造了哪几个人物形象?有什么共同点?(用课文原话作答)……琵琶女和诗人自己。“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五.小结第二教时主要内容:1.复习回顾。2.理解作者多角度塑造“琵琶女”形象的方法,体会形象的意义。3.欣赏诗人描写身音变化的写法,提高联想和想象的能力。4.体会白居易贬谪郁闷的情感。一.复习回顾。1.昨天我们学习了白居易的文章,白居易是代现实主义诗人代表,诗歌主要叙述了和两个人物,他们的共同点可以用课文原话回答是:______________。2.读准下面加点词,注意写法贾人gǔ贬谪zhé荻花dí捻熟niǎn阑干lán呕哑ōuyā沼哳zhāozhā3.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左迁:降职。委身:托身。古代指女子出嫁。因为长句:创作,wéi信手:随手。颜色故:容颜老去。故,衰老。等闲度:随随便便打发时光。等闲,轻易,随便。阑干:纵横的样子。二.再听一遍课文朗读,分析作者塑造“琵琶女”的方法,理解形象的意义。……1.说说作者怎样塑造“琵琶女”的形象的。……(1)渲染悲惨的出场环境,枫叶荻花秋瑟瑟举杯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2)正面描写琵琶女的神态动作,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绿腰》(3)具体描摹琵琶女高超的弹奏技艺,(4)运用琵琶女前后境遇的对比,这样,一个琵琶女的形象就鲜活地跃然纸上。这是一个曾经名噪京都、青春欢笑、色艺双绝、红极一时的长安歌妓。这是一个老大沦落、年老色衰、“独守空船”,飘泊江湖的天涯沦落人。这是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歌伎们的悲惨命运形象,她有一种“曾经沧海”,却仍不失其率真及女性矜持端庄风格的成熟美。58/58\n2.作者为什么要极力铺写这一形象?……诗人着力刻画琵琶女的目的只是为了更好地抒写自己的天涯沦落之恨。3.那么,作者为什么会对琵琶女如此关注,或者说两个人到底有哪些共同点呢?……一个“本是京城女”,一个“去年辞帝京”,都是从京都长安来到遥远偏僻的江州。一个是名满京都的名艺人,一个是才华横溢的大诗人,都是出类拔萃的人才。一个因年长色衰而嫁商人,一个因直言敢谏而遭贬谪,都有由荣至衰的不幸遭遇,都同样怀着满腹的“幽愁暗恨”,过着冷落凄凉的寂寞生活。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三.正因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所以作者才会被琵琶女的音乐所感染,才会把琵琶女的弹奏写得如此的精彩。1.下面我们重点来研究作者对琵琶女弹奏的精彩描叙。请找出诗人具体描摹音乐的部分,大声朗读一次。……2.说说作者运用了哪些精彩的描述方法?(1)运用精彩的比喻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2)从视觉、听觉、感觉等多角度描写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3)侧面描写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4)运用叠音词嘈嘈切切3.大声朗读一遍。……欣赏一段琵琶女演奏的视频。……4.诗人多次写到自己被琵琶女的弹奏深深感染,请找出来。并体会作者到底从琵琶女的弹奏中感悟到了什么。……一闻琵琶:“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加重离情二闻琵琶:“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加重悲情三闻琵琶:“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坐中泣下谁最多?江洲司马青衫湿”加重谪情5.小结《琵琶行》是一首歌行体的长篇叙事诗,颇富抒情色彩,它是白居易感伤诗的代表作。鉴赏诗歌要准确而深入把握艺术形象。长篇叙事诗多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表现主题。《琵琶行》主要叙述了诗人与一飘泊江湖的长安歌伎邂逅相遇,并被其琴声和凄苦身世感动的故事。琵琶女和我两条线索贯穿全文。见显示。6.主题归纳。一个是处于封建社会底层的艺伎,一个是被压抑的真正知识分子,虽地位悬隔,在这风清月白的环境下自然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和交流,成为知音,可见其对歌伎人格尊重的进步思想。二者的遭遇揭示了封建社会压抑人才、不容贤能的黑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蕴含着许多能使人从悲哀中出甘美的人生哲理,已超越时代、阶级的局限,成为后世饱经忧患的人邂逅时的共同心声。(美学价值,现实意义)四.作业锦瑟·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写意的几种常用方法;2、理解内部结构;58/58\n3、理解李商隐诗歌的多种解法。【教学重点】掌握诗歌的基本的鉴赏方法:品味诗歌的形象。【教学难点】对本诗内部结构和思路的理解。【教学方法】译写法,点读法。【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近人梁启超读李商隐,值得我等深刻体会。他说:“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它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饮冰室文集?中国韵文内所表现的情感》)解说:凡读过此诗,并稍稍了解李商隐生平者,无一不在煞费心思,绞尽脑汁,希望能从这首诗中更多地发现诗人,更深地理解诗人。于是,这首《锦瑟》便成为中国诗歌史上“斯芬克思之谜”。二、作者简介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出身小官僚家庭。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837年),由于令狐的推荐,得中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三、对这首诗的多种理解:这首诗大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这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李商隐的诗风跟白居易截然相反,白居易的诗妇孺皆懂,而李商隐的诗虽好学深思之人读来也很费力,特别是他的无题诗,大多有一种朦胧的境界,不易得到确切的解释。尽管如此,如果单从艺术鉴赏的角度来读,它又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这首诗虽题为《锦瑟》,但并非咏物,不过是按古诗的惯例以篇首二字为题罢了,所以也要算做一首无题诗,解读极为不易。四、常见的几种理解:1、思念而不能相聚的痛苦;2、亡妻的深情悼念;3、作者的自伤。五、分析第一种理解:思念而不能相聚的痛苦[对全诗进行大意解说]首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这用的是民歌的起兴手法。大意是一晃年已半百,回首当年,一言难尽,感慨万千。颔联:“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此联紧承上文“思华年”一语,写诗人回忆中的感受。出句用庄周梦为蝴蝶事,似乎有这样的意思:昔日的理想和情思是那样美好,在回忆中又是如此真切,的确使人迷恋,致使诗人觉得它才是真实的存在,而眼下的困顿状况只不过是一场梦。但又可以反过来理解:如果眼下的困顿状况是真,则昔日美好的理想和情思岂不成了虚幻的梦?这真是“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诗人已经完全陷入一种迷惘的境界之中了。对句用望帝魂化杜鹃事,则似乎表明了诗人对“华年”的一往情深,即无论是梦是真,他都不会让自己的“春心”(也就是他的美好理想和情思)自生自灭,即使他死去,也要像望帝那样借杜鹃的啼声唱出自己的悲哀。这两句各用一事,而衔接得如此自然,如出一意,也反映了诗人用典的工巧。翻译出来:因为不能相聚,故而思念极深,真觉得此身为虚,而梦境才是真实的,即使杜鹃啼血也难表达我的相思之苦。颈联:“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本来,在颔联里诗人用“庄生”“望帝”两典似乎已将他的“华年之思”说得差不多了,往下确实难以为继,孰料诗人在瞬息之间视通万里,给我们展示了这两幅美好的画面,真可谓奇峰突起。前一幅以深青色的大海和天上的一轮明月为背景,塑造了鲛人泣泪成珠的形象。这是从民间传说中演化出来的,但又有作者的创造。“珠有泪”者,珠光、泪光融成一片,难以分清之谓也,它使人怅惘而又联想无穷。试想,鲛人在痛苦中哭泣,其泪却化为人们喜爱的珍珠,其中有多少情味可供读者品尝!至于这泪究竟是影射美人之泪还是作者本人之泪,大可不必去管,反正这意境是够美的了。后一幅以蓝田秀丽的群山和温暖的阳光为背景,塑造了“玉生烟”的形象。玉沉埋在地下,不为人所见,但它那温润的精气却能透过泥土,烟雾般升腾在空中,为山增辉。这个想象来源于古老的说法(晋陆机《文赋》里“石韫玉而山辉”一句也来自这个说法)。但诗人引用这个说法的意义非同寻常:从玉被掩埋这一面来说,那是很可悲的;从“生烟”这一面来说,却又使人感到欣慰,其中的况味也真是一言难尽。这两幅画面尽管色调不同,但在表达作者怅惘、悲伤之情上是完全一致的。至于它们的象征意义如何,那就有待专家们各抒己见了。58/58\n翻译出来:明月生于沧海的时候,我的泪水如珠,蓝田玉山之上,那玉烟缕缕升腾,何尝不是从我心中飘出?尾联:这一联意思极为明白,但要注意它行文上有一个“反跌”:“此情可待成追忆”犹言上面说的那番感慨哪里是到今日回想往事时才有,所以接着就补足一句“只是当时已惘然”。言外之意是,当时既有怅惘之情,则今日追忆必定更加怅惘,的确是不堪回首了。翻译出来:我痛苦的相思,何须等到今日才有,就在我倾心于她的那一刻,我就已经感到惘然若失了。[板书设计]六、分析其他几种理解1、下面摘录当代著名学者张中行的一段话,以备参考:古今解此诗者总不少于几十家吧,其结果自然就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有时想,与其胶柱鼓此锦瑟,不如重点取意境而不求甚解。我曾用这种办法试解:“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一晃年已半百,回首当年,一言难尽。“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曾经有梦想,曾经害相思。“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可是梦想和思情都破灭,所得只是眼泪和迷惘。“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现在回想,旧情难忘,只是一切都如隔世了。这样解,虽然近于六经皆我注脚,总比大力考索而把意境弄得支离破碎好一些吧?(摘自张中行著《诗词读写丛话》)2、课堂活动:点读练习。请同学们给下面的话加上标点符号。弄清对《锦瑟》的几种解释。A、朱彝尊:“此悼亡诗也。意亡者喜弹此,故睹物思人,因而托物起兴也。瑟本二十五弦,弦断而为五十弦矣,故曰‘无端’也,取断弦之意也。‘一弦一柱’而接‘思华年’,二十五岁而殁也。‘蝴蝶’‘杜鹃’,言已化去也。‘珠有泪’,哭之也;‘玉生烟’,已葬也,犹言埋香瘗(yì)玉也。此情岂待今日追忆乎?是当时生存之日已常忧其至此而预为之惘然,必其婉弱多病,故云然也。”(摘自《李义山诗集辑评》)B、何焯:“此篇乃自伤之词,骚人所谓‘美人迟暮’也。‘庄生’句言付之梦寐,‘望帝’句言待之来世。‘沧海’‘蓝田’言埋而不得自见;‘月明’‘日暖’,则清时而独为不遇之人,尤可悲也。”(摘自《李义山诗集辑评》)C、汪师韩:“锦瑟乃是以古瑟自况……世所用者,二十五弦之瑟,而此乃五十弦之古制,不为时尚,成此才学,有此文章,即己亦不解其故,故曰‘无端’,犹言无谓也。自顾头颅老大,一弦一柱,盖已半百之年矣。‘晓梦’喻少年时事。义山早负才名,登第入仕,都如一梦。‘春心’者,壮心也。壮志消歇,如望帝之化杜鹃,已成隔世。珠玉皆宝货,珠在沧海,则有遗珠之叹,惟见月照而泪。‘生烟’者,玉之精气,玉虽不为人采,而日中之精气,自在蓝田。”(摘自《诗学纂闻》)七、作业。同步作业本上的练习。八、教后记:1、实践了“用教材教”的思想,不定了学生学教材,老师教教材的做法;2、倡导了自主自学的学习风气。课堂大开放,让学生自己感悟,老师不必为控制课堂而感到吃力,讲一讲,变成了写一写、读一读,说一说,议一议。3、理解了李商隐诗歌的迷离风格,学习了多种表达技巧,强化了文言阅读能力的训练,学习了标点符号的运用。虞美人·教案【教学目的】1.掌握词的文体知识,了解词的四个发展阶段和两大流派。2.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教学重点】1.体悟词的意境和语言。2.了解词的韵律和章法。【教学设想】教学方法: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代赵翼《论诗》)唐诗过后是宋词。好诗在唐代已被诗人们写尽了,宋代文人就另辟蹊径,使词这种文学形式趋于完善、臻于完美,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使宋词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又一颗璀璨的明珠。(板书课题)解说:激发学生对祖国悠久灿烂文化的自豪感,并指出创新才是文学发展的出路。58/58\n二、解题介绍词的一般知识(分段投影显示):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明代徐师曾《文章辨体序说》)。词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分两片的最为常见,本课的七首词都分两片。词的篇幅比较短小,有人按字数将词分成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认为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见清代毛先舒《填词名解》)三、研习《虞美人》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①齐读课文,找出该词的韵脚。(解说:引导学生体会词的音韵美,整体感知词的思想内涵。)②内容与形式总理。李煜,即李后主,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也是整个词史上一流的大家。李煜的前半生,作为南唐的国君,生活相当豪华奢侈,词的题材狭窄,无非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离愁别恨。亡国后,孤寂悲凉的处境,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成就很高,《虞美人》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这是李煜的绝命词,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深切怀念。(见课本注释①)这首词采用白描手法,以自己的心境去观照事物、想像事物,这样,词中的意象就在“情”的贯穿下,构成了自然流畅、和谐完整的意境。(解说:引导学生读注释,并且从情”的高度理顺词的脉络。)2.具体研习①“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作者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明确:李煜降宋后被封为违命侯,过着囚徒般的生活,他对人生已经绝望,所以见了春花秋月的无尽无休反而觉得厌烦。奇语劈空而下,问得很奇,却又在情理之中。(解说:引导学生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是感情的外化的道理。)②讨论:“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体指什么?换句话说,李煜到底在怀念什么?学生讨论的直接结果可能是锦衣玉食、后宫佳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尊荣等等,更可引导他们从精神层面上思考,诸如欢乐、尊严、自由,甚至生存的安全感等等。(解说:进一步挖掘词的思想内涵,引导学生用两点论思考问题。)③“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又东风”点明他归宋后又过了一年,时光在不断流逝,与开头句照应。季节的变化引起他的无限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感慨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步破灭。(解说:引导学生理解虚词的表达作用。)④讨论: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象?联系我们读过的诗歌,“月亮”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涵义吗?学生可能回答的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是故乡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我寄愁心与明月”等名句,只要诗句能表现怀念故乡、怀念亲人的主题即可。(解说:引导学生理解古诗词中意象相对固定的特征,其他诸如“梅”“莲”“柳”“雁”“长亭”等。)⑤在前六句中,哪个字可以作为全词的“诗眼”?明确:“只是朱颜改”的“改”字,改变的不仅仅是“朱颜”,还有人的地位(由国之君沦为阶下囚)、人的感受(由安富尊荣到忍辱蒙羞)。⑥全词的整体写作思路是怎样的?前六句的章法是三组对比,隔句相承,反复对比宇宙之永恒不变与人生短暂无常,富于哲理意味,感慨深沉。⑦这六句中哪些是写“宇宙的永恒不变”?哪些是写“人生之短暂无常”?在这六句中,“何时了”“又东风”“应犹在”一脉相承,专说宇宙永恒不变;而“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一脉相承,专说人生之短暂无常。如此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唱出词人心灵上的波涛起伏和忧思难平,唱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之感。(解说:整理全词的脉络,让学生理解词人的匠心。)⑧欣赏品味:“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58/58\n这是以水喻愁的名句,显示出愁思如春水汪洋恣肆,一泻千里;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这9个字,确实把感情在升腾流动中的深度和力度表达出来了,并赋予无形的愁以质感和具象。人生啊人生,不就意味着无穷无尽的愁苦吗?一个处于刀俎之上的亡国之君,竟敢如此大胆地抒发亡国之恨,是史所罕见的。这两句充满悲恨激楚的感情色彩,其感情之深厚强烈,真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顾一切、冲决而出之势。诗人这种纯真深挚感情的全心倾注,让他为此付出了生命,但也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这样的不朽篇章。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篇章是纯粹的眼泪。”5.课堂小结李煜后期的词发自内心,写的是从未有人写过的作为亡国之君的故国之思,而词中流露的,又主要是追惜年华、感慨人事变迁无情、哀叹命运等容易引起普通人共鸣的情绪,因此艺术感染力大大加强;更由于他采用了唐五代词人少用的白描手法,以清新的语言写情,因而形成了他独特的风格,使他成为我国词史上一流的大家。播放音乐,在邓丽君《虞美人》的歌声中进一步体味这首词的意境。结合板书,背诵这首词。(解说:进一步肯定李煜后期词的成就,这是对作者的又一次总体把握,与第一步遥相呼应,并让学生在歌声和诵读中接受美的陶冶。)四、布置作业1.延伸阅读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2.预习思考题(1)《雨霖铃》和《念奴娇》的韵脚在现代汉语中也押韵吗?如何理解这两首词的用韵?(2)柳永和苏轼分别是婉约派和豪放派的代表,试从题材范围、意境、造语等方面比较《雨霖铃》和《念奴娇》二词。蝶恋花·教案【教学目标】1、披文入情,由辞体情。2、体味本词的写作特色。【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式】研习式【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导引:有这样一位词人,他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他的《浣溪沙》中有“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原诗: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二句,传诵颇广。知道这位词人是谁吗?对,他就是晏殊。今天,我们来学习的他另一首颇负盛名的词作――《蝶恋花》。二、文学常识关于作者:见教材P64注⑥。补充:谥元献。仅存《珠玉词》及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又编有类书《类要》,今存残本。三、文本研习:1、起句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这些景物带有什么特点?:起句描写了晓庭圃中的景物:菊花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看上去似乎在脉脉含愁;兰花上沾有露珠,看起来又像在默默饮泣。|兰和菊本就含有某种象征色彩(象征品格的幽洁),这里用“愁烟”、“泣露“将它们人格化,将主观色彩移于客观景物,透露女主人公自己的哀愁。因此说,这些景物都染上了主观的色彩。2、第二句中,写罗幕的“轻寒”,与“燕子双飞去”有必然关系吗?特别点出“双飞”有什么意味?:(先说这两句的大意:新秋清晨,罗幕之间荡漾着一缕轻寒,燕子双双穿过帘幕飞走了。)这两种现象间本不一定存在着联系,但在充满哀愁、对节候特别敏感的主人公眼里,那燕子似乎是因为不耐罗幕轻寒而飞去的。这里与其说是燕子的感觉,倒不如是写帘中人的感觉――不只是在生理上感到初秋的轻寒,而且在心理上也荡漾着孤孑凄清而引起的寒意。|燕子的双飞,更反衬出主人公的孤独。这两句表面上是只写客观景物,实则暗含着浓浓的情感色彩。真乃“一切景语皆情语”。3、第三句“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点明了什么?有没有别的信息?58/58\n:这句在时间上由“今晨”回到“昨夜”。有两点变化。一是点明了幽怨、哀愁是因为“离别”,二是“怨”由隐微转为强烈――怨恨月亮不解人意。|明月本无知无情,它只顾光照朱户,原很自然;既如此,似乎不该怨恨它。但却偏要怨。这种仿佛无理的埋怨,却正有力地表现了女主人公在离恨的煎熬中对月彻夜无眠的情景及外界事物所引起的触动。这与苏轼《水调歌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机杼相类。4、看第四、五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问:⑴词句中哪些词与上面照应?:“昨夜”承上“到晓”,折回写今晨登高望远;“独上”应上“离恨”,反照“双飞”;“望尽天涯路”正从上文的一夜无眠生出。⑵“昨夜西风凋碧树”只是眼前所见之景吗?“凋”字如何理解?:“昨夜西风凋树”,不仅是登楼即目所见,而且包含有昨夜通宵不寐卧听西风飘落树叶情景的回忆。|碧树因一夜西风而尽凋,足见西风之劲肃杀,“凋”字正传出这一自然界的变化给予主人公的强烈感受。故“凋”字既写出了景,又道出了情。⑶“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与上文有何关系?这句所写的境界有什么特别处?:既然主人公有着浓郁的离愁别恨,就要想法排遣,于是,她“便独上高楼”。|以上抒写的只是忧伤低迴之音,这里却出人意料地展现出一片无限寥廓的境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有人说,这里固然有凭高望远的苍茫百感,也有不见所思的空虚怅惘,但这所向空阔、毫无窒碍的境界却又给主人公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使其从狭小的帘幕庭院的忧伤愁闷转向对广远境界的骋望。所以,这几句尽管包含望而不见的伤离情绪,但感情是悲壮的,没有纤柔颓靡的气息;语言也冼尽铅华,纯用白描。气象阔大,境界高远,成为全词的警句。5、看最后一句。分析本句与上句的联系,两个分句之间怎样的关系?这句与上一句有某些共同点吗?:这句与上句亦有一定的因果关系。由于高楼骋望,不见所思,因而想到音书寄远:“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两个分句一纵一收,将主人公音书寄远的强烈愿望与音书难抵的可悲现实对照起来写,更加突出了“满目山河空念远”的悲慨,词也就在这渺茫无着落的怅惘中结束。|“山长水阔”与“望尽天涯路”照应,“知何处”的感叹更增添了全词悠远辽阔的意境和令人思之不尽的情致。四、体味本词的艺术特色。:1、本词与晏殊的其它词作相比,它的上、下片之间,在境界、风格上是稍有区别的。上片取境较狭,风格偏于柔婉;下片却境界开阔,风格近乎悲壮。2、词中,作者用了烘托与反衬的手法写女主人公内心的悲苦。前者如“槛菊愁烟兰泣露”,是以悲景写愁,与词中人物同病相怜。后者如“燕子双飞”、“明月穿户”,都以乐景写悲,以双燕、月光无情反衬女子有情。五、课后作业:1、有感情地背诵此词。2、做“学习与评价”是的有关练习。雨霖铃·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柳永及其词作风格;2.了解词牌“雨霖铃”;3.以读带析,在朗读中体味《雨霖铃》的思想感情和凄清意境;4.深刻体会《雨霖铃》“点染”的艺术特色。能力目标1.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2.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品读鉴赏词的基本步骤和方法;3.通过理解文句,分析意境,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词的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教学重点】1.在朗读中品味这首词的意境;2.引导学生体味这首词“点染”的艺术特色。【教学难点】58/58\n1.引导在了解词作内容的基础上把握诵读技巧;2.引导学生深刻分析这首词的艺术特色。【教学方法】诵读法;探究法;点拨法。【教具准备】PPT课件;《雨霖铃》MTV;flash唱词。【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一、新课导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这是燕太子丹在易水河边送别荆轲去刺杀秦王时,荆轲高歌而去时所唱。“渭城朝雨裛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王维与友人送别时的情景。“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这是许浑在宣城谢公亭送别友人后写的诗。……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我们的生活总是充满了别离的苦痛。可这苦痛倒触发了诗人的诗情,他们用诗词歌赋来倾诉咏叹他们的离愁别绪。透过这些诗词,我们可以想见朋友分别时的悲楚,夫妻天各一方的哀怨,母亲呆望游子归家的泪眼愁眉,我们可以体悟到“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矣”的至理。今天我们再次轻轻叩开古典诗词的门扉,不经意间就会发现生命在演绎着悲欢与离合,一个个泪眼婆娑的丽姿和一个个凄婉缠绵的动人故事。现在我们就来欣赏这首别离诗,感受别离诗的千种风情,它就是柳永的《雨霖铃》。二.词牌简介《雨霖铃》,唐玄宗时教坊大曲名,后用为词调。霖,一作“淋”。王灼《碧鸡漫志》卷五《雨淋铃》条:“《明皇杂录》及《杨妃外传》云:‘帝幸蜀,初入斜谷,霖雨弥旬。栈道中闻铃声,帝方悼念贵妃,采其声为《雨淋铃曲》以寄恨。’……今双调《雨淋铃慢》,颇极哀怨,真本曲遗声。”《词谱》卷三十一:“宋词盖借旧曲名,另倚新声也。调见柳永《乐章集》,属双调。“此词写别情,为柳永的名作之一。作者在倾诉难以割舍的离愁中,同时也抒发了生平遭遇不幸的感慨,所以深感前途黯然无色。通篇层层铺叙,上下阕通过衬托、点染,浑成一片。写景抒情都用白描,形容尽致。三.柳永简介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仁宗景祐元年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他通晓乐律,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是以描写城市风貌见长的婉约派代表词人。柳永对北宋词的发展有重要的贡献和影响,对后来的说唱文学和戏曲也有很大影响。柳词在宋元时期流传最广,相传当时“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坎坷不济,更多的时日跟歌妓们一起过着依红偎翠、浅酌低唱的生活。他深深了解这些歌妓们的生活,深切同情她们的不幸遭遇。在他的作品中,很多是反映和她们在一起的悲欢离合。《雨霖铃》便是其中为世人所传诵的一首,被称为“宋金十大曲之一”。本词写的是他离开都城汴京时与一位红颜知己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别离情景。四.诵读指导1.选学生代表朗读,另外的学生进行评点。2.教师指导①寒蝉凄切——“凄”字要读得长,“切”字要短促,要读出词的凄切情感②竟无语凝噎——要稍重、稍停,并读出哽咽之声、冷涩之感(人物情感的高潮)③念去去——要稍重、稍停,拖音(领起字)④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何处”要读出疑问语气,“杨柳岸晓风残月”应一景一顿,声断气不断⑤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要稍重、稍停,拖音(领起字)⑥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要稍重、稍停,拖音(领起字)(学生读出的地方要予以肯定,没有读出的地方教师加以补充)3.再请学生试读4.教师稍做提点,再聆听录音,学生思考三个问题。五.整体感知播放《雨霖铃》MTV,让学生在歌声中体会这首词,并谈谈观看后的一个整体感受。1.你觉得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呢?58/58\n(明确:浓情厚意从低徊婉转、一唱三叹的旋律里汩汩而出,离愁别恨也从悱恻动人、缠绵哀怨的诗意里幽幽而泻。)2.这首词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明确:在萧瑟的秋天里,词人和他的红颜知己伤心地告别)3.词中哪句话最能体现这个内容呢?(明确: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这首词就是在冷落清秋的景色中抒发他离别的伤感之情。)六、词句鉴赏(一)分析上阕的情与景的关系,重点鉴赏情景交融、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1、教师:写景抒情诗的最大特点是“情景交融”,俗话说“相见时难别亦难”,在作者笔下,一景一物,一举手一投足,无不饱含着离别的无奈和伤感。大家讨论几分钟,试以上片为例,说说作者是如何通过写景(选择什么意象)来准确传情的。同时,作者在人物形象上也进行了细腻的刻画,试举例说说。2、学生分小组讨论。3、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板书:意象:蝉、长亭、雨、兰舟、烟波、暮霭作用:渲染凄清意境,烘托人物感情。4、教师点拨名句,深化学生理解,重点从朗读的角度分析(视学生掌握情况决定详略分析):例一:“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开首三句,简单看,只是交代送别的时间、地点,然而细心留意,景物特点:“蝉”是“寒”的,特指是秋后的蝉,秋有萧索感爱,而蝉在凄凉急促地鸣叫,傍晚时分让人有落寞之感,更兼雨后带凉意。再看词人,一个“对”让我们联想到他的动作可能是“呆”对着长亭。这样,这里的景已不是单纯的景物。一阵骤雨过后,景色特别鲜明刺眼,周围都是凄切的蝉声,又正是暮色苍茫时分,对着这送别的长亭,这是多么动人愁思的境界呵!可见这里侧重的是在酿造一种足以触动离情别绪的气氛,先给人一种无可奈何的感受,打下情感的基础,以增强下面抒写情事的真实性和感染力。这句要读得凄凉、落寞。例二:“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两句是实写不忍别离又不能不别的情况。“都门”是指汴京门外。“帐饮”是说搭起帐篷请行人吃酒,古人离别饯行离不开酒。“无绪”是当时心绪非常不安,不知所措的表现。这六个字明显地写出地点、动作和情绪,是高度压缩的精练的写法。“留恋处,兰舟催发”,是说正在留恋不舍的当儿,舟子已经催促他出发了。从“催发”中可以看出他们多么依依不舍。从这种依依不舍的情况中也可以更清楚的看出上句的“无绪”是已经达到了“黯然魂销”的程度。这里要读得泪眼朦胧,难以割舍,不忍放手。例三:“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进一步刻画两人难舍难分的形象。在这时候,真是纵有千言万语也给喉咙噎住说不出口了。只有紧握着手,泪眼相对而已。这一形象的刻画,看来似很简单,实则是情感的集中表现,是很真挚动人的。这句要读得“哽咽”欲哭,欲言又止。例四:“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想到从此天各一方,心情更加暗淡,移情入景,水色天光便披上了阴影。这句要读出苍茫、孤独味来。5、教师示范朗读一遍,将所储备的感情传染给学生。6、学生深情背诵上片。(二)学习下片,重点鉴赏典型诗歌意象。1、教师引入:下片字字珠矶,句句含情,很多句子很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同样是写景但下片词人写到了一些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典型意象,如酒、柳、风、月,这些意象给你什么样的联想呢?请同学们结合之前所学,讨论3分钟,谈谈看法。2、学生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教师边板书:典型意象:酒、柳、风、月3、教师点击PPT幻灯片,出示有关诗歌意象,并点评学生发言,深化学生认识。关于酒:常言借酒消愁,酩酊大醉后,把一切苦恼抛诸脑后,依依惜别时,“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就痛快地一醉而别。自欺欺人也好,逃避现实也罢,“醉翁之意”已不在酒了。喜时——杜甫说:“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官兵收河南河北》)哀时——曹操为功业人才而愁,发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慨。《短歌行》)愁时——李白失意官场,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58/58\n苏轼也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李清照思念丈夫时,说:“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声声慢》)王维送别元二,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关于月: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月是离合的象征,何况是残缺不全的月,最易引起词人的愁思。《琵琶行》几个地方写到月: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关于风:古语有云: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是特别让人伤感的季节。晓风轻拂,带来的并不是快意,而是凉意,凄凉的感觉。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关于柳:“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年年柳色,灞陵送别”——李白《忆秦娥》“伤心路边杨柳春,一重折尽一重新。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施肩吾《折柳枝》“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唐"王之涣《送别》“纤纤折杨柳,持此寄情人。一枝何足贵,怜是故园春。”——张九龄《折杨柳》柳既是送别的象征物,又是送别的见证人,如今独在旅舟上见柳,怎不惹起满怀离思?总结:柳有“留”意,残月西挂,伊人不再,晓风侵人,徒添冷意,借酒消愁愁更愁。“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作者组合了最能触动离愁的景物入词,酿造意境,增添了抒情色彩,渲染了浓烈的气氛,更能展现出微妙的心理活动,挑动读者的心弦。4、学生自主朗读作品,鼓励毛遂自荐,作示范朗读。5、学生作示范朗读。七、技法探究清代文学批评家刘熙载在《艺概》中指出,柳永的词善于运用“点染”的手法。其实,点染是画家手法,有些处加点,有些处渲染。这里借来指有些处点明,有些处烘托,点明后用景物来烘托,更有意味。诗歌中的所谓“点”,指的是点明情感的内涵;所谓“染”,指的是用景物来渲染烘托所点明的情感。如:柳永《雨霖铃》:“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先点明离别之情“念去去”,再用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空阔,三样景物来烘托,衬出远别的离情。请同学们再在《雨霖铃》里再找出这样的句子,并说说这种写法的作用和效果。明确:1、“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多情自古伤离别”是“点”,先说出离别之苦自古如此,紧接着就用“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来渲染自己的离别之苦是超越了古今所有人的。2、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酒醒何处”写出了离别之苦,用杨柳岸、晓风、残月三样意象渲染了一种更加凄清的环境,来烘托在清秋节伤离别的感情,从而让人更加深切地体会到词人的离愁别绪。作用:先点明,后用景物渲染,烘托感情,使得情与景直接交融,即事言情,情由景生,抒情与叙事相结合,收到情景相生的效果。八、感悟意境播放flash动画唱词,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刻领悟词的意境。九、作业布置今天我们赏析了一千年前柳永和他恋人的缠绵离别;其实,离别是没有时空界限的,它会超越历史,跨过江河,不知不觉来到我们身旁。假期结束,要与父母告别;高中毕业,要与同学分别;出差在外,要与亲人离别……同学们,把你最美好的别离留下来,以“别离”为题,写一篇文章。声声慢·教案【教学目的】1.理解词上下阙的含义2.理解李清照在词中的表达出的“愁”58/58\n【教学重点】李清照此词表现出来的艺术风格【教学难点】同上【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赏析、诵读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背景导读】《声声慢》是李清照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靖康之难以后,词人的丈夫已故,他们精心收集的金石书画,都已散失。词人飘泊江南,由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国破家亡,引起的国恨家愁,像铅一样压在她的心头,在这位女词人的心里点燃了爱国思想的火花。这是女词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里的生活感受,一行行写的都是冷冷清清的秋景,一行行反映的都是孤独凄凉的境况。全词所写,不外一个“愁”字,但与她南渡以前所写的“愁”相比,有了全新的内容,感情更深沉也更博大。【全词赏析】一、作者简介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李清照自幼就受过很好的教育,其父亲李格非是学者兼散文家,母亲出身于官宦人家,也有文学才能。李清照多才多艺,能诗词,善书画,很早就受人注意。史书记载说她:“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李清照十八岁嫁了太学生赵明诚,赵爱好金石之学,也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婚后,他们过着美满和谐的生活,夫妇在一起常常诗词唱和,欣赏金石拓片。但作为一个才华出众、情感丰富的女子难免对人生抱有更多的理想主义的态度,所以尽管生活是满足的,李清照也常常会感到一种惆怅。这种惆怅是来自社会对女子的压抑还是由于她对生活有着更高的追求不能实现,就不得而知。只是这种惆怅常常出现她前期的词中,与温馨、喜悦相互交织。她的两首《如梦令》似乎正好反映出这种复杂的情感: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欧鹭。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前一首表现了无忧无虑、开朗活泼的性格,后一首则流露了她对年华变迁的怅惘,似乎青春也在这暮春的风雨中被摧残而消失。李清照前期的词大多数写自己对爱情尤其是离别之情的感受,属于词的传统题材。但过去大多是男性作者以女性口吻来写这一类词,往往隔着一层。而李清照写的是自己亲身感受与内心体验,因此她的词就格外真挚细腻、委婉动人。她从女性的心理出发,以女性特有的笔法来组织,因而别有一番风味,如: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头,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醉花阴》但其后不久,时代的巨变打破了李清照闲适恬静的生活。汴京失守,南宋建立这初,赵明诚任江宁知府,李清照也“载书十五车”于建炎二年南下江宁。第二年赵明诚去世,接着金兵深入南下,她又到处流亡,曾被人诬陷通敌,再后来,赵明诚生前多年收集的金石古玩大部丢失,她的境况也变得越来越艰难。在她那篇著名的《金石录后序》中,李清照以情真意切的笔调回忆了她与赵明诚烹茶赌胜、赏玩金石的欢乐,叙述了南渡后辗转流离、坎坷不尽的经历,抒发心中郁积的哀恸。由于一连串的变故,李清照的性格由开朗变得忧郁,如今的情怀正如《武陵春》中所写的: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首词作李清照居金华时。久经飘泊,独在异乡,尽管春日双溪风光绮丽,但在她的眼中,却只是一片暮春的悲哀。今非昔比,物是人非,触景生情,越发感到愁苦。在李清照的这一类词中没有正面描写民族灾难的场景,也没有直接呼唤英雄主义的精神,但正是山河破碎,民族危亡造成了她的个人遭遇,在她心灵深处刻下抹不去的伤痕。她的词中这样写道:“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菩萨蛮》“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清平乐》我们看到李清照的“愁”,不是从前词人所常写的所谓“闲愁”,而是由乡关之思、身世之苦,失去亲人的悲哀和理想破灭后的失望所交织而成的。因此,这“愁”字往往表现得非常沉痛乃至凄厉。二、全词赏析58/58\n开篇的“寻寻觅觅”反映词人心中若有所失的精神状态。环境孤寂,心情空虚,无可排遣寄托,就像有什么东西丢掉了一样。这东西,可能是流亡以前的生活,可能是丈夫在世的爱情,还可能是心爱的文物或者别的什么。它们似乎是遗失了,又似乎本来就没有。这种心情,有点近似姜爱的所谓“人间别久不成悲”。这,就不能不使人产生一种“寻寻觅觅”的心思来。只这一句,就把她由于敌人的侵略、政权的崩渍、流离的经历、索漠的生涯而不得不承担的、感受的,经过长期消磨而仍然留在心底的悲哀,充分地显示出来了。心中若有所失,要想抓住一点什么,结果却什么也得不到,所得到的仍只是空虚,这才如梦初醒,感到“冷冷清清”。此既明指环境,也暗指心情,或者说,由环境而感染到心倩,由外而内。接着“凄凄惨惨戚戚”,则纯属内心感觉的描绘。由冷清的环境过渡到惨戚的心灵。开头王句,由浅入深,文情并茂地描写出女主人公寂苦无告的凄凉心境。紧接着写词人悲苦心境产生的原因。“乍暖”两句,本应说由于环境不佳,心情很坏,身体也就觉得难以适应。然而这里不说境之冷清,心之惨戚,而独归之于天气之“乍暖还寒”。接下来,本应说借酒浇愁,但愁仍难排遣。可此处不明说,却言谈酒不足以敌急风。用意上含蓄,行文上腾挪。其实,这仍是开头三句的延伸。所谓情在词外。“雁过也”三句,将上文含情未说之事略加点明。正是此时,一群征雁掠过高空,在急风、淡酒、愁绪难消的情景中,它们的摹然闯入,便打破了眼前的孤寂,使人不无空谷足音之感。但这感,不是喜,却是“伤心”。因雁到秋天,由北而南,词人亦是北人,避难南下,似乎是“旧时相识”。雁可以回到北方,人却只能客寄江南,“旧时相识”在异乡相逢,使得这种种情债汇集一起,就更增加了词人的天涯沦落之感。过片直承上文。仰望则天空过雁,俯视则满地残花。菊花虽然曾经开得极其茂盛,甚至在枝头堆积起来,然而,现在却已憔摔了。在往年,一定要在它盛开时搞来戴在头上,而今,谁又有这种兴致呢?看到花的惟淬,想到了自己,正是愁上加愁。急风欺人,淡酒无用,雁逢旧识,菊惹新愁。“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孤孤单单地靠着窗儿,怎样才能挨到天黑呢?真是苦到了极点。黄昏尚且难熬,那么漫漫长夜又将如何度过呢?一种凄清的苦况蕴含于平淡语言之中,发人深思。紧接着,梧桐叶落,秋色愁人,细雨靡靡,更添愁绪。这里将凄凉的景色与痛苦的心情交融在一起了,使词的意境更为深远。最后一句,总括上文,是说在“愁”之外另有一层深意:“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次第”三字极其有力,一笔收住,总括上述种种情景;“怎一个愁字了得”又放开一步,开拓出一种含蓄的境界,让人想象,发人深思。词人满纸呜咽,笔笔写愁,难道除了“愁”外,还有什么难以言传的心事?这明明是提醒人们,这里除了悲欢离合、春忧秋愁一类私愁外,更有时代的、民族的、国家的“公”愁在。这结尾,能调动读者的思想活动,从而扩大并深化了主题,大有“回肠九叠后,犹有剩回肠”的艺术效果。三、作业1.背诵这首词2.课外阅读李清照的词,体现其艺术风格靖康之变后,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伤于人事。这时期她的作品再没有当年那种清新可人,浅斟低唱,而转为沉郁凄婉,主要抒写她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和自己孤单凄凉的景况。《声声慢o寻寻觅觅》便是这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这首词起句便不寻常,一连用七组叠词。不但在填词方面,即使在诗赋曲也绝无仅有。但好处不仅在此,这七组叠词还极富音乐美。宋词是用来演唱的,因此音调和谐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李清照对音律有极深造诣,所以这七组叠词朗读起来,便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只觉齿舌音来回反复吟唱,徘徊低迷,婉转凄楚,有如听到一个伤心之极的人在低声倾诉,然而她还未开口已觉得已能使听众感觉到她的忧伤,而等她说完了,那种伤感的情绪还是没有散去。一种莫名其妙的愁绪在心头和空气中弥漫开来,久久不散,余味无穷。 心情不好,再加上这种乍暖还寒天气,词人连觉也睡不着了。如果能沉沉睡去,那么还能在短暂的时间内逃离痛苦,可是越想入眠就越难以入眠,于是词人就很自然想起亡夫来。披衣起床,喝一点酒暖暖身子再说吧。可是寒冷是由是孤独引起的,而饮酒与品茶一样,独自一人只会觉得分外凄凉。 端着一杯淡酒,而在这天暗云低,冷风正劲的时节,却突然听到孤雁的一声悲鸣,那种哀怨的声音直划破天际,也再次划破了词人未愈的伤口,头白鸳鸯夫伴飞,唉,雁儿,你叫得这样凄凉幽怨,难道你也像我一样,老年失偶了吗?也像我一样,余生要独自一人面对万里层山,千山暮雪吗?胡思乱想之下,泪光迷蒙之中,蓦然觉得那只孤雁正是以前为自己传递情书的那一只。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旧日传情信使仍在,而秋娘与萧郎已死生相隔,人鬼殊途了,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这一奇思妙想包含着多少无法诉说的哀愁啊!58/58\n 这时看见那些菊花,才发觉花儿也已憔悴不堪,落红满地,再无当年那种"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雅致了。以往丈夫在世时的日子多么美好,诗词唱和,整理古籍,可现在呢?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在受这无边无际的孤独的煎熬了。故物依然,人面全非。"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得似往时"。独对着孤雁残菊,更感凄凉。手托香腮,珠泪盈眶。怕黄昏,捱白昼。对着这阴沉的天,一个人要怎样才能熬到黄昏的来临呢?漫长使孤独变得更加可怕。独自一人,连时间也觉得开始变慢起来。 好不容易等到了黄昏,却又下起雨来。点点滴滴,淅淅沥沥的,无边丝雨细如愁,下得人心更烦了。再看到屋外那两棵梧桐,虽然在风雨中却互相扶持,互相依靠,两相对比,自己一个人要凄凉多了。 急风骤雨,孤雁残菊梧桐,眼前的一切,使词人的哀怨重重叠叠,直至无以复加,不知怎样形容,也难以表达出来。于是词人再也不用什么对比,什么渲染,什么比赋兴了,直截了当地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简单直白,反而更觉神妙,更有韵味,更堪咀嚼。相形之下,连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稍觉失色。一江春水虽然无穷无尽,但毕竟还可形容得出。而词人的愁绪则非笔墨所能形容,自然稍胜一筹。综观李清照这首写于晚年的《声声慢》,无论从艺术角度还是从遣词造句方面来说,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李清照不愧为李清照,易安词不愧为易安词。滕王阁序(并诗)·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王勃生平与作品,了解骈体文的文体特征,积累一些文言、文化知识。2.掌握文中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或用法,理解典故的作用。3.领会情景交融的写法,感悟语言。【过程和方法】诵读、感受、理解、讨论、鉴赏、背诵【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情景交融的写法,掌握骈体文的语言特点。【难点】理解大量的典故的作用,准确把握诗人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教时主要内容:介绍滕王阁,介绍王勃及写作背景,借助注释疏通课文,初步感知骈文的特点、感悟王勃怀才不遇的感慨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一.导入在我们祖国这块神奇的大地上,积淀了五千年的文化遗产,宫殿园林,亭台楼阁比比皆是。在众多的人文景观中,“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因其精美的建筑流传千古,更因名人的游历题诗而具有了特殊的含义。那么有谁知道“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呢?……鹳雀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与四大名楼有关的名人题诗,谁能例举一二?……1.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唐·崔颢《黄鹤楼》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5.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让滕王阁名扬天下的、初唐诗人王勃一挥而成的《滕王阁序》。二、王勃、《滕王阁序》写作背景介绍:1.作者简介说到王勃,我们就会想起他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58/58\n王勃,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他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赞为神童,16岁授官朝散郎,后因事被逐,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26岁时,王勃南下探亲,路过南昌,赴都督阎某在滕王阁的宴会,赋诗并作序。后在赴探亲途中渡海溺水受惊而死。《滕王阁序》遂成为他的“绝唱”。名句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为论者所欣赏。2.关于滕王阁滕王阁面临赣江,处于赣江和抚河交汇处。由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任都督时,以封号为名。三.播放课文录音初步感知全文。……1.听完全文,给我们第一个感觉是这篇文章在句式上采用大量对偶、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大量用典,而且词藻华丽,节奏鲜明,和我们以前学过的一篇古文相似,大家说是哪一篇?……《阿房宫赋》说得好,因为《滕王阁序》和《阿房宫赋》都属于骈文。刘勰在《文心雕龙》里早给骈文特点作了总结说:“铺采离文,体物写志”,即写景抒情,借物言志。2.根据这样的特点,我们把文章分成两个部分:写景、抒情。该怎么分?1—2段:描写滕王阁美景3—4段:抒写人生感概因为这是一篇作诗序言,因此在第5段,诗人就交代了写这篇序言的情况。课文就可以分成这样三段。下面我们来熟悉第1、2段的内容。3.先请同学们结合课文注释、《词语手册》或翻译本,翻译第一段文字。……汉代的豫章旧郡,现在称洪都府。它处在翼、轸二星的分管区域,与庐山和衡山接壤。连带着三江,周围环绕着五湖,控制楚地,连接瓯越。(这里)物有光华,天有珍宝,宝剑的光气直射牛、斗二星之间;人有俊杰,地有灵秀,徐孺子(竟然)在太守陈蕃家下榻。雄伟的州城像雾一样涌起,俊美的人才像流星一样飞驰。城池倚据在荆楚和华夏交接的地方,(宴会上)客人和主人都是东南一带的俊杰。声望崇高的阎都督,打着仪仗远道而来;德行美好的宇文新州刺史,驾着车马也在此暂时驻扎。(正好赶上)十日一休的假日,才华出众的朋友多得如云;迎接千里而来的客人,尊贵的朋友坐满宴席。辞采如蛟龙腾空、凤凰飞起,那是文词宗主孟学士;紫电和清霜这样的宝剑,出自王将军的武库里。家父做(交趾)县令,我(探望父亲)路过这个有名的地方;(我)一个小孩子知道什么,(却有幸)亲自遇到了这样盛大的宴会。4.说说作者在这段文字中描述了哪些内容?并能找出相关文字。……(1)点出滕王阁的地理位置:南昌故郡,洪都新府。(2)描述滕王阁雄伟的地势:星分翼轸……控蛮荆而引瓯越。(3)描述滕王阁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物华天宝……俊采星驰。(4)描述滕王阁正在举行的盛会:台隍枕夷夏之交……王将军之武库。归纳:这段文字概写了滕王阁的地理风貌,引出参加宴会的人物。最后一句是谦恭的话,表明自己年纪轻轻就有幸参加这次盛会。棨戟qǐjǐ懿范yì襜帷chānwéi笺jiān5.完成第2段的翻译。……时间是九月,季节为深秋。蓄积的雨水已经消尽,潭水寒冷而清澈,烟光雾气凝结,傍晚的山峦呈现出紫色。驾着豪华的马车行驶在高高的道路上,到崇山峻岭中观望风景。来到滕王营建的长洲上,看见他当年修建的楼阁。重叠的峰峦耸起一片苍翠,上达九霄;凌空架起的阁道上,朱红的油彩鲜艳欲滴,从高处往下看,地好像没有了似的。仙鹤野鸭栖止的水边平地和水中小洲,极尽岛屿曲折回环的景致;桂树与木兰建成的宫殿,随着冈峦高低起伏的态势。打开精美的阁门,俯瞰雕饰的屋脊,(放眼远望)辽阔的山原充满视野。迂回的河流湖泊使人看了惊叹。房屋排满地面,都是鸣钟列鼎而食的人家;船只布满渡口,都装饰着青雀黄龙的头形。云消雨散,阳光普照,天空明朗。落霞与孤独的野鸭一齐飞翔,秋天的江水和辽阔的天空浑然一色。渔船唱着歌傍晚回来,歌声响遍鄱阳湖畔;排成行列的大雁被寒气惊扰,叫声消失在衡阳的水边。骖騑cānfēi汀渚Tīngzhǔ闼tà甍méng孤鹜wù58/58\n6.说说作者在这段文字中描述了哪些内容?并能找出相关文字。……(1)点出时间:时维九月,序属三秋。(2)多角度描写了滕王阁在秋天里的景致。四.注意下面这些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襟(带):本义是衣襟(衣带),这里是以……为襟(以……为带)的意思,意动用法。下:使……下,使动用法。雾(星):像雾(像星),名词作状语。枕:以……为枕,意动用法。夷夏之交,东南之美:南方和中原的交界处,东南地区的才俊。这里的“交”、“美”都是做名词用,翻译为“交界处”“才俊”。都督阎公之雅望(宇文新州之懿范):定语后置,雅望之都督阎公(懿范之宇文新州)。之,这里起提宾作用。序:季节。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状语后置,于上路俨骖騑,于崇阿访风景。上(下):向上(向下),作状语。骇:使动用法,使……惊骇。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判断句,城市繁华,里巷遍地,都是钟鸣鼎食的人家(大船堵塞渡口,都是青雀黄龙雕饰的豪华船只。)五.朗读一遍。第二教时主要内容:翻译第3、4、5段;掌握文言词句;初步理解王勃所发的人生感慨。一.复习回顾:昨天我们学习了一篇骈文,题目和作者分别是:……《滕王阁序》王勃课文第1、2两节主要描写了滕王阁的地理风貌、与会人物,深秋时节滕王阁雄伟壮丽的气象。学生朗读一遍。二.翻译第三、四、五段。今天我们来学习后面三段文字,看看作者透过前面的铺垫,引出了怎样的人生感慨。1.先结合课文注解、《词语手册》和翻译本,翻译第三段。……远望的胸怀顿时舒畅,飘逸的兴致油然而生。排箫发出清脆的声音,引来阵阵清风;纤细的歌声仿佛凝住不散,阻止了白云的飘动。(今日的宴会)很像是当年睢园竹林的聚会,(在座的诗人文士)狂饮的气概压过了陶渊明;又有邺水的曹植咏荷花那样的才气,文采可以直射南朝诗人谢灵运。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都有,贤主、嘉宾,难得却得。放眼远望半空中,在闲暇的日子里尽情欢乐。天高地远,感到宇宙的无边无际;兴致已尽,悲随之来,认识到事物的兴衰成败有定数。远望长安在夕阳下,遥看吴越在云海间。地势偏远,南海深不可测;天柱高耸,北极星远远悬挂。雄关高山难以越过,谁悲悯那迷路的人呢?(在座的各位)如浮萍在水上相聚,都是客居异乡的人。思念皇宫却看不见,等待在宣室召见又是何年?唉!命运不顺畅,路途多艰险。冯唐容易老,李广封侯难。把贾谊贬到长沙,并非没有圣明的君主;让梁鸿到海边隐居,难道不是在政治昌明的时代?能够依赖的是君子察觉事物细微的先兆,通达事理的人知道社会人事的规律。老了应当更有壮志,哪能在白发苍苍时改变自己的心志?处境艰难反而更加坚强,不放弃远大崇高的志向。喝了贪泉的水,仍然觉得心清气爽;处在干涸的车辙中。还能乐观开朗。北海虽然遥远,乘着旋风仍可以到达;少年的时光虽然已经消逝,珍惜将来的岁月还不算晚。孟尝品行高洁,却空有一腔报国的热情;怎能效法阮籍狂放不羁,在无路可走时便恸哭而返?2.同学们找找看,这里哪一句话是作者由描写转到抒情了?……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觉:觉得,感觉。识:认识,了解到。3.王勃抒发了哪些感慨?……(1)宇宙无穷,个人渺小之悲: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58/58\n(2)怀才不遇,功业无成之悲: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3)壮怀激烈,穷且益坚: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北海虽赊,扶摇可上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3.好,下面我们翻译第四段。……我,地位低下,一个书生。没有请缨报国的机会,虽然和终军的年龄相同;(像班超那样)有投笔从戎的胸怀,也仰慕宗悫“乘风破浪”的志愿。(宁愿)舍弃一生的功名富贵,到万里之外去早晚侍奉父亲。不敢说是谢玄那样的人才,(却)结识了诸位名家。过些天到父亲那里聆听教诲,一定要像孔鲤那样趋庭有礼,对答如流;今天举袖作揖谒见阎公,很高兴登上了龙门。司马相如倘若没有遇上杨得意,只好拍着他的赋而叹息:我今天遇上了钟子期那样的知音,奏一曲高山流水又有什么羞愧呢?4.王勃在这段话中又发出了哪些感叹?……表达报国之志和远大的理想抱负:有怀投笔,爱宗慤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5.好的,下面翻译第5段。……唉!名胜的地方不能长存,盛大的宴会难以再遇。兰亭的聚会已经没了,金谷园(也)成为废墟。离别时写几句话作纪念。有幸接受厚恩参加这次宴会;登高作赋,那就指望在座的诸公了。冒昧地用尽鄙陋的心怀,恭敬地写下这篇小序,(我的)一首四韵小诗也已写成。请各位像潘岳、陆机那样,展现如江如海的文才吧。这段文字写自己应命作诗,有幸与会的心理,是谦逊的说法。三.归纳:这三段文字主要是在前面描写的基础上来写的,通过前面对滕王阁景色和盛会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复杂的人生感慨,完成了由景到情的转化,文章也从原来的叙述、描写深入到了抒情、议论,完成了主题的升华。下面请同学们朗读第3、4、5三段。第三教时主要内容:理解王勃所抒发的人生感慨并探索感慨的原因;领会情景交融的写法;欣赏部分写景诗句。一.复习回顾。1.昨天我们学习了一篇骈文,大家来回忆一下作者和题目:……王勃《滕王阁序并诗》2.下面出示一些学过的文言知识,请回答:(1)注意读音和写法鹤汀凫渚tīngzhǔ 孤鹜wù云销雨霁jì樽zūn天高地迥jiǒng东隅yú胜筵yàn(2)找出下句中的通假字,写出本字云销雨霁通“消”青雀黄龙之轴通“舳”(3)理解下面加点词在句子中意思襟三江而带五湖以……为衣襟以……为带意动用法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像雾像星名次作动词川泽纡其骇瞩使……惊骇使动用法屈贾宜于长沙使……委屈使动用法窜梁鸿于海曲使……流窜使动用法(4)说说下面几个句子的倒装现象都督阎公之雅望宇文新州之懿范雅望之都督阎公懿范之宇文新州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于上路俨骖騑于崇阿访风景58/58\n二.《滕王阁序》是一篇骈文,它1-2两段写景为主,3-4段抒情议论。再听一遍课文录音,感悟作品情景交融的特点。……好,我们先来研读3、4两段,看看作者抒发了哪些人生感叹。请简要概括并用原句印证。……(1)宇宙无穷,个人渺小之悲: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对自然的感慨(2)“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一问一答,答非所问,流露出怀才不遇的心绪,充满了自我悲伤的情调。(3)“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直抒胸臆,坦言心怀,写自己报国无门,济世无路,言辞哀婉,情意绵绵。(4)“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抒发作者对人生理想的坚定信念。(5)“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表现出不甘沉沦的豪情壮志。(6)“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以微讥孟尝,非议阮籍,来反衬自己坚定意志。——对人生的感慨三.好的。我们再来探究一下,王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慨?是什么触动了他的这些感慨?……作者有感于前面写到的滕王阁周围雄伟的气势、美丽的自然风景,还有宴会的兴盛。说得好,这样,我们说前面的景物描写就有了依托,景也就有了作者的情。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情景交融,触景生情。我们在以前学过的文章中就有这样的例子:苏轼《赤壁赋》,先描写了赤壁胜景,然后引出自己的感慨: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杜牧《阿房宫赋》,先铺陈阿房宫建筑的宏伟壮观,然后引出自己对历史兴替的感叹,提出借鉴意义。这就是人类的共性。然后自然转到自己对人生感慨。为什么有这样的感慨?……因为自己时运不济,命运多舛。说得好,但是作者并没有完全沉溺于悲伤之中,作者把重点放在自己积极乐观向上的一面:壮怀激烈,穷且益坚,表达报国之志和远大的理想抱负。这与作者的性格有关系:我们来回顾一下王勃写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赋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一反离别的悲苦,写出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所以说许多时候作品是与作家相关的。这就是王勃的个性。归纳:正是因为宇宙的浩渺,人生的经历,触动了王勃的感触,也留下了这篇唱绝宇内的文章。四.把这3、4两段朗读一遍。五.另外,这篇作品质所以称为千古美文,不仅仅因为王勃唱出了人类思想上的共性和个性,还因为它在写景时,给我们后人留下了一些精美的诗句。下面请同学们找找你认为景物描写写得绝妙的句子,能做点简单的点评。……重点赏析以下几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欣赏名句时可根据课堂具体事情,调节欣赏诗句的顺序)1.这一句素称千古绝唱。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好图。这两句在句式上不但上下句相对,而且在一句中自成对偶,形成“当句对”的特点。如“落霞”对“孤鹜”,“秋水”对“长天”,这是王勃骈文的一大特点。58/58\n运用对偶,白描的写法,从动态、色彩、空间等多角度描写,就像在读者眼前展现了一幅彩色图画:背景是晚霞,时间在傍晚,有动态的落霞和孤鹜,有静态的秋水和天空。展示图画2.此句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这句写出色彩变化之美。寒潭之水因积水退尽而一片清明;傍晚的山峦因暮霭笼罩而呈紫色。上句设色淡雅,下句设色浓重,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3.运用夸张突出楼之高,水之深。“翠”突出了层峦颜色鲜艳悦目。“飞”字化静为动描绘出阁道如鸟之欲飞。小结:由此可见,王勃写景颇具特色,运用灵活多变的手法写山水,体现一定的美学特征。这也是《滕王阁序》成为千古美文的原因之一。六.总结韩愈曾说:“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则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这是因为王勃此序不仅有真实的感情和充实的内容,而且有灵活多变的写景方法。所以说历史是公正的,它作出了自己的选择。七.朗读全文,再次体会文章的优美动人之处。滕王阁序赏析一.作者简介王勃(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县)人。六岁能文,未冠应幽素科及第,授朝散郎。因作文得罪高宗被逐,父受累贬交趾令。勃渡南海省父,溺水受惊而死。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其诗气象浑厚,音律谐畅,开初唐新风,尤以五言律诗为工;其骈文绘章絺句,对仗精工,《滕王阁序》极负盛名。于“四杰”之中,王勃成就最大。有诗文集《王子安集》。二.整体感知本文原题为《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全文运思谋篇,都紧扣这个题目。全文共分三段,第1、2段写景,概述滕王阁的地理风貌,引出参会人物,点明时间,展示了一幅流光溢彩的滕王阁秋景图;第3、4段由对宴会的描写转而引出人生的感慨;最后一段自叙遭际,表示当此临别之际,既遇知音,自当赋诗作文,以此留念。全文由地及人,由人及景,由景及情,可谓丝丝入扣,层层扣题。三.精彩语句揣摩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赏析:作者善用灵活多变的笔法描写山容水态,表现楼台的壮观,从而把读者带入身临其境的审美境地。“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写出了色彩变化之美。这两句不囿于静止的画面色彩,而着力表现山光山色的色彩变幻:寒潭之水因积水退尽而一片清明;傍晚的山峦因暮霭笼罩而呈紫色。上句设色淡雅,下句设色浓重,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赏析:这一句素称千古绝唱。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好图。这两句在句式上不但上下句相对,而且在一句中自成对偶,形成“当句对”的特点。如“落霞”对“孤鹜”,“秋水”对“长天”,这是王勃骈文的一大特点。3.“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仅用十六个字就形容出台阁建筑的壮丽。“上出重霄”“下临无地”,用夸张的笔法突出楼之高,水之深。“翠”本是翠绿的琉璃瓦色,这里借指瓦,突出了颜色鲜艳悦目。“飞”字描绘出阁道高耸如鸟之欲飞,“流”字形容彩画形貌。4.“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赏析:这是全文最富思想意义的警语。古往今来有多少有志之士,面对一切艰难险阻,总能执着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即使在郁郁不得志的逆境当中也不消沉放弃。东汉马援云:“大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王勃在此化用,警示那些“失路之人”不要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而王勃此时正怀才不遇,但仍有这般情怀,确实难能可贵。四.本文的借代和谦辞1.辨识六处借代用法(l)棨戟遥临:棨戟代阎公。 (2)檐帷暂驻:襜帷代车驾,实代宇文氏。(3)仙人之旧馆:代滕王阁。 (4)帝阍:代朝廷。(5)奉宣室:代入朝做官。(6)抚凌云而自惜:凌云代司马相如的赋。因汉武帝曾夸其赋“飘飘有凌云之气”。58/58\n2.了解六个礼貌谦辞(1)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家君,称自己的父亲。童子,王勃自称。全句意思是,家父作交趾县的县令,自己因探望父亲路过这个有名的地方(指洪州);年幼无知,(却有幸)参加这场盛大的宴会。(2)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三尺、一介,都是王勃的自称。古人称成人为“七尺之躯”,称不大懂事的小孩儿为“三尺童儿”。“一介”同“一芥”,比喻自己很渺小。微命,指卑微的地位。全句意思是,我是身份卑微、地位低下的一个读书人。(3)他日趋庭,叨陪鲤对。趋庭,快步走过庭院,这是表对长辈的恭敬。叨,惭愧的承受,表示自谦。鲤对,指在父辈面前接受教诲。全句意思是,过些时候自己将到父亲那里聆听教诲。五.《滕王阁序》的用典王勃用典不仅多而且灵活,由明用、暗用、画用、连用等。如“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虚;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天柱高而北辰远”等属明用典故。“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抱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等属暗用典故。前两句句写自己报国无门,济世无路,言辞哀婉,情意绵绵;后三句又抒发作者对人生理想的坚定信念。“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相遇,奏流水以何惭”句属化用,虽说的是古,而喻的却是今,写出自己渴望知音,渴望能展示自己的才华。“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句属连用。四个典故恰当地表达出了年轻的王勃受宠若惊而又自怨自叹的复杂心理,也表达了自己报国之志和远大的理想抱负,给人以一气贯之的畅快淋漓之感。六.《滕王阁序》写景“四美” 1.色彩变化之美文章不惜笔墨,浓墨重彩,极写景物的色彩变化。如“紫电清霜”中的“紫电”,“飞阁流丹”中的“流丹”,“层峦耸翠”中的“耸翠”,“青雀黄龙之轴”中的“青雀”“黄龙”无不色彩缤纷,摇曳生辉。尤其“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一句,不囿于静止画面色彩,着力表现水光山色之变化,上句朴素淡雅,下句设色凝重,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之句。2..远近变化之美作者采用恰当的方法,犹如电影的拍摄技术,由近及远,构成一幅富有层次感和纵深感的全景图。“鹤汀凫渚”四句写阁四周景物,是近景;“山原旷其盈视”二句写山峦、平原和河流、湖泽,是中景;“虹销雨霁”以下则是水田浩淼的远景。这种写法,体现了作者立体化的审美观,把读者带进了如诗如画的江南胜境,读者和景物融为一体,人在景中,景中有人。3.上下浑成之美“层峦耸翠”四句,借视角变化,使上下相映成趣,天上地下,城里城外,相与为一,不可分离,体现了作者整齐划一的审美观。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写景名句,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构成一幅色彩明丽的美妙图画。4.虚实相衬之美“渔舟唱晚”四句,即凭借听觉联想,用虚实手法传达远方的景观,使读者开阔眼界,视通万里。实写虚写,相互谐调,相互映衬,极尽铺叙写景之能事。总之,《滕王阁序》一文的写景颇具匠心,字字珠玑,句句生辉,章章华彩,一气呵成,使人读完后犹如身临江南水乡,难怪韩愈情不自禁地称赞说:“江南多临观之类,而滕王阁独为第一。”秋声赋·教案【教学目标】1、文章用各种手法,将无形的秋声写得具体可感。2、作者在描写中融入的感情。【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研读文本,理解作者摹写秋声、化抽象为形象的方法【教学方法】探究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8/58\n一年四季中,春天是美的,春光灿烂,艳丽动人;夏天也是美的,热情奔放,令人回味无穷。那么,秋天呢?更是令人难忘的。在中国的诗句中,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有哪些诗句是描写秋的。比如本单元中学习的登高(唐?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雨霖铃(宋?柳永):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描写的秋天景物凋零,一片萧条的景象。那么,在欧阳修的笔下秋天又是怎样一幅场景呢?今天我们就学习一下他的《秋声赋》(板书题目)。二、相关知识回忆与补充1、赋:回忆“赋”作为一种文体,它的定义和特点。(可以结合学过的《阿房宫赋》和《赤壁赋》以及导学练内容提问一两个同学)2、欧阳修:回忆有关作者欧阳修的文学常识,请学生读一下课下注释,并作适当补充。3、补充文题背景:本文写于作者五十三岁时。作者晚年虽身居高位,但回首往事,屡次遭贬内心隐痛难消;面对朝廷内外的污浊、黑暗,眼见国家日益衰弱,改革又无望,不免产生郁闷心情。就是在这种情绪驱动下,写出了这篇以悲秋为主题的赋体散文。三、研读课文探究一:本文写作手法,通过文章的具体讲解来感知文章化虚为实,多种修辞手法描写秋声的好处和作用第一段:上节课我们已经把整篇文章进行了预习,初步掌握了文章的意思。这节课我们着重来探究几个问题,加强对文章的理解。课后练习二中提到清代人在《古文观止》中评价《秋声赋》说:“秋声,无形者也,却写得形色宛然,变态百出。”请谈谈欧阳修是如何将无形的秋声写的具体可感的?(题目内容让一个学生阅读大家思考)1、这个问题可能有点大,同学们感觉无处下手,那我们首先从文中找到具体描写“秋声”的语句,再加以分析。(让学生分组找出具体语句)明确:文章第一段“初淅沥以萧飒”至“但闻人马之行声”2、很好,找的很准确具体。这几句话向来为人称道,把一个无形的秋声写的惟妙惟肖。大家快速朗读,前后位组成一个小组比赛背诵(提问:最好让学生主动起来背诵,形成一个互相竞争的局面,提高课堂记忆效率。)3、大家背诵的非常好,现在思考一下,这几个句子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对于表现秋声有什么好处呢?明确:比喻。具体可感,能够让人如同看到一幅画面(可以让学生按照原文翻译来描绘一下这幅画面:这秋声刚开始像淅沥萧飒的细雨,忽然变得像澎湃的波涛,让人想象到大雨急至的场面。又把它比喻成衔枚疾走的赴敌之兵,让人想象到行军队伍那种虽无号令却又急骤前行的场面,似乎能听到行军脚步的“唰唰”声。)4、很好,这一段文字从秋风初起到秋风越来越大,运用比喻手法,声色渲染,为我们营造了一幅令人“悚然”,令人感到“异哉”的动人心魄的秋声图。第二段:这是用比喻的手法正面描写秋声。第2段有没有写到“秋声”呢?1、快速阅读,并回答描写秋声的语句。明确: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2、大家看一下这段文字在具体写到这句有关秋声的特点以前,先写了什么?明确:先写“秋之状”3、写秋之状分别从那几个方面来写的?明确:色,容,气,意。4、大家再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作者没有直接写秋之声,而运用这么多的笔墨来写秋之状呢,是不是离题了?(这里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明确:不是离题A.为写秋声做一个铺垫,使写秋声的笔触不至于太突兀B.是烘托,使“秋之声”更为形象而有声势,是通过写秋天的悲凉,来表现秋声的悲,是烘托的写法。古人云:“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烘托”是通过别的事物把想要表达的事物写出来,所以,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就叫烘托。5、下面的一小段文字,似乎是对秋之状的再次引申写到春夏之交的草木之色,然后有些秋风过后的草木萧条之色,这里前后草色之变,又是运用的什么手法呢?明确:对比。用前后色差之大来显示秋风的萧杀之力度。6、文章写至此,我们已经感受到了秋天的凄凄切切和秋之萧条。但是作者还嫌不够。大家来看,接下来作者又从哪几方面来写秋的?这里讲到“五行”“时令”“乐音”,看起来非常杂乱,但是最终呢却都能归结到秋声上面,这种看似漫无目的,类似于意识流的写法,我们称之为什么修辞手法呢?58/58\n明确:“夫秋”至“物过剩而当杀”。联想和想象的手法,分别从几个方面来阐述秋萧条、伤夷的本质属性——“常以肃杀而为心”“物过剩而当杀”。这样,作者就运用了正面比喻手法,铺垫烘托手法,联想想象以及对比的手法,从秋之声、秋之状、秋之性几个方面来描绘了秋的肃杀。而“秋之声”始终是描写的核心。探究二:文章主题思想第三段:宋人写文章有一个比较普遍的特点那就是:有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中得到感悟、得出哲理。那么欧阳修会不会只是为写秋声而写秋声呢?恩,不是,那么他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人生感悟呢?这也就是这节课我们要探究的第二个问题,请大家浏览第三段,用我们自己的语言,来对欧阳修的感悟做一下概括。(分小组自行翻译讨论,最后老师总结)明确:A.人生的忧虑烦恼、劳顿困乏会耗损人的经历。B.力所不及、智所不能的事会使人快速老去。C.人应该知足常乐,不要与人争荣。这一段,作者联系人生,抒情言志,由秋声及草木,由草木及人生,其伤感悲秋之情溢于言表。四、小结:文章到此才在童子的瞌睡状态下结束,作者以对话开始,又以对话结尾,中间作者极力描写渲染了秋风的萧瑟,万物的凋零:并且联系人生,发出了世事艰难,人生易老的沉重感慨。无形的秋声,在作者的笔下却形态可掬。五、课后作业:学习作者欧阳修的写作手法,写一篇描写夏日之景的文章。六、板书:秋声赋欧阳修秋之声:淅沥萧飒,奔腾澎湃。(比喻)秋之状:色、容、气、意。(铺垫、烘托、对比)秋之性:肃杀为心、伤戮为责。(联想想象)不自由,毋宁死·教案【学习目标】1.理清课文的思路,理解文章的内容;2.掌握演讲稿的特点,学习演讲的技巧。【学习时间】1课时【学习内容与步骤】一、导入新课演讲是一门艺术。有人凭着三寸不烂之舌,不用一兵一卒,便能连下数城;也有人单枪匹马,面对众多敌人,慷慨陈辞,结果竟化敌为友;而陈胜当年揭竿而起,振臂一呼,天下便能风云呼应,这其中的原因,虽然主要是因为客观因素,但也不能说与他的那篇“演说词”毫无关系。一场成功的演讲,仍是一枝神奇的枪,一柄锋利的剑。而一场成功的演讲,又首先取决于一篇成功的演讲稿。二、简介作者与背景帕特里克·亨利是弗吉尼亚殖民地上最成功的律师之一。北美洲的原始居民为印第安人。从1607到1733年,英国在北美洲大西洋沿岸陆续建立了13个殖民地,采取剥削、压制的政策。18世纪中叶,北美殖民地人民同英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人民要求独立的呼声越来越高。英殖民者采用各种手段,软硬兼施,企图维护其宗主国的地位。1774年,英国颁布了诸如关闭波士顿港、增派英国驻军、取消马萨诸塞的自治权、确立英国对殖民地的司法权等法令,从政治上、军事上加紧对殖民地的控制与镇压。殖民地中的一些温和派和保守分子屈服于英国政府的压力,极力主张妥协和解。帕特里克·亨利与之相反,属于激进派人物,主张不惜以鲜血和生命为代价换取独立。1775年3月23日,在弗吉尼亚州议会上,眼看着妥协势力占了优势,他义无反顾,登台发表了这篇著名的演讲。亨利的演讲极大地鼓舞了人们为争取独立而进行战斗的激情,他的演讲结束后,会场群情激愤,“拿起武器!拿起武器!”的呼喊声响彻议会大厅。这篇演说词被后人作为不朽的名篇,特别是结尾的警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三、学生朗读课文,理清演讲思路1.演讲稿的写作要求58/58\n首先,演讲稿的内容、风格要根据对象、场合,甚至演讲者本人的一些特定情况而定。用美国演讲专家多利斯?莎劳夫的话讲,即演讲稿既要适合你,又要适合他,同时,还要适合当时的场合以及规定的时间。所谓适合你,是说演讲稿正好适合演讲人的年龄、身份、气质以及特长等。否则,不仅会影响演讲效果,有时甚至还会弄得人啼笑皆非。比如你是一个中学生,却偏偏要你去演讲一篇老成持重,带有严重教训口吻的演说词,你试试看?再比如你是一个饱经沧爽的成熟老练的长者,那么,你去对一群天真活泼的青年作一次情绪激昂、甚至不合自己身份的演说试试看?这效果是可想而知的。所以说,演讲稿一般来讲要适合演讲人。像1987年曲啸的题为《我的路》的演讲,就非常适合演讲者本人的身份、年龄、职业以及气质。这次演讲的听众是大学生和大学里的老师们。而演讲者本人就是一个大知识分子、大学教授。他把自己的遭遇以及当时知识分子的真实心态呈现在听众面前,深深地打动了听众。正因为这篇演讲稿准确地把握住了演讲者本人的身份以及其它一些特定的情况,所以,它隽永动人,易于接受。所谓适合他,适合场合,这也是写演讲稿时必须考虑的。比如你对一批山区的老农演讲,却不断地使用着“是可忍,孰不可忍”之类的文言句子,那么,尽管你的拳头握得再紧,你的声音提得再高,但听众的表情反映恐怕也只能是一片茫然。而像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在瑞典斯得哥尔摩接受诺贝尔文学奖时所作的题为《我在美国的日子》的演讲,尽管它文气十足,讲究优美,但由于它适合到会的听众,适合当时的环境,所以,被认为是一篇著名的演说词。总之,演讲稿的写作,一定要注意它的适合性。只有适合“你”的,才能易于表达,表达得更好;只有适合“他”的,才容易被人接受,取得应有的、更好的效果。其次,演讲稿一定要有充沛的感情,有较强的说服力。当然,二者在一篇演讲稿中有时允许有所偏重。如果是一篇呼吁性的演讲,由于要考虑到它的煽动性,可以偏重于充沛的激情;如果是一篇辩论性的或是一篇劝导性的演讲,由于要以理服人,所以,它可以偏重逻辑性、论证性。不过,如果能将二者统一在一篇演讲稿中,则更好。像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的讲演》,便可以说是一篇富于激情,具有很强说服力的演讲稿。正因为如此,所以它不仅在演讲的当时便获得了数次的热烈掌声,而且,它至今仍回响在我们的耳畔,使我们缅怀先烈,痛恨敌人,时时想起闻先生的音容笑貌。最后,演说词的写作还要注意文学性、技巧性。为了使演说词写得生动、形象,人们常常采用比喻的手法,甚至有时采用通篇用比的手法。为了加强演说词的感人效果和说服力量,还可以在文中适当地采用排比、反问和重复等修辞手法。2.根据演讲稿的写作要求,看看本文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1)这次演讲的目的就是让人们丢掉幻想,准备战斗。为了使议员们接受自己的主张,争取到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亨利在演讲时十分注意策略,采用了后发制人、逐层推进的方法。(2)演讲一开始,他先对其他发言人的爱国精神与见识才能表示了钦敬。接着话锋一转,说明自己毫无顾忌、毫无保留地讲出截然不同的观点,并非不敬和冒犯,而是在论及事关国家存亡的重大问题时,不能缄口沉默,很自然地转到坚持斗争、反对妥协的观点上来。亨利对议会中主张和解的保守派的心理了解得十分清楚,直截了当地指出他们“沉湎于希望的幻觉”、“不愿正视痛苦现实”的心理倾向,批评他们对“关系到是否蒙受奴役的大问题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然后,以“我只有一盏指路明灯,那就是经验之灯”领起,详尽陈述求和的历史事实与大兵压境的严峻现实,逐层批驳和解妥协的思想,用连续的问句启发人们从对经验的回顾中判断未来,呼吁人们“再也不能沉迷于虚无缥缈的和平希望之中了”,用斩钉截铁的语气反复强调“必须战斗”,“我们的惟一出路只有诉诸武力,求助于战争之神”。接下来针对“力量太单薄”、不能与强敌“抗衡”的畏惧心理,分三层展开说理。先说力量并非指日可待,等待的结果是束手就擒;次说利用自然条件,发动民众为正义而战,任何敌人都无法战胜我们;最后说战争不可避免,我们别无选择!随着演讲的逐步展开,亨利的语调越来越坚决,言辞越来越激烈,感情越来越高昂,直到最后,以“不自由,毋宁死”的警句表达了誓为自由而战的坚定决心,将整篇演讲推向高潮,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四、学生选择语段演讲1.教师指导亨利的演讲表现了高超、机敏的技巧。他谙熟口语表达的特点,使用大量的排比、呼告、设问、反问,以及感叹、长短句交错等表现手法,强化了听觉效果。例如,最后一段就连用了六个反问句和设问句,层层推进,气势磅礴,大大增强了演讲的鼓动性和说服力。58/58\n他为了强调形势的紧迫,用了一连串的排比句式:“可我们的请愿受到轻侮;我们的抗议招来了新的暴力;我们的哀求被人家置之不理;我们被人家轻蔑地一脚从御座前踢开。”通过这一连串的排比句的运用后,作者接着又采用一系列的排比句和重复句:“假如我们想得到自由……假如我们……假如我们……那么我们必须战斗!我再重复一遍,必须战斗!我们的唯一出路只有诉诸武力,求助于战争之神!”通过这些修辞手法的适当运用,作者“诉诸武力”的思想和理由表达得异常鲜明,异常坚定,异常有力。最后,文章又来一连串的责问和反问:“实际上,战争已经开始,从北方刮来的大风都会将武器的铿锵回响送到我们的耳鼓。我们的同胞已身在疆场!我们为什么还要站在这里袖手旁观呢?先生们希望的是什么?想要达到什么目的?生命就那么可贵?和平就那么甜美?甚至不惜以以戴锁链、受奴役的代价来换取吗?……不自由,毋宁死!”由于排比、重复、反问等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所以,这篇演说词咄咄逼人,气势酣畅。2.学生分小组选择自己有体会的语段进行演讲,小组交流,并进行评点3.全班交流[相关资料]北美独立战争北美洲原始居民为印第安人。16一18世纪,北美洲成为正在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西欧各国争夺殖民的地区。在北美洲,法国人建立了新法兰西(包括圣劳伦斯河流域下游大湖区,密西西比河流域等处);西班牙人建立了新西班牙(包括墨西哥和美国西南部的广大地区)。从1607到1733年,英国在北美洲大西洋沿岸陆续建立了13个殖民地。到达殖民地的大多数是西欧贫苦的劳动人民,也有贵族、地主、资产阶级,以英国人、爱尔兰人、德意志人和荷兰人最多。移民中有逃避战祸和宗教迫害者,有自愿和非自愿的“契约奴”以及乞丐、罪犯;还有从非洲被贩运来美的黑人。1607年,英国建立了第一个殖民据点——詹姆士城。1620年,一批清教徒乘“五月花”号船来到北美,建立了普利茅茨殖民地。英国对北美殖民地采取剥削、压制政策。英、法为争夺海上霸权和掠夺殖民地而进行的七年战争,以英国胜利告终。英国在北美接管了加拿大,控制了密西西比河以东的新法兰西。存七年战争前,英国虽颁布了一系列重商主义的航海法、贸易法、工业法,限制北美殖民地经济的独立发展,但当时英、法矛盾甚于英国和殖民地的矛盾,英国还要利用北美殖民地的人力、物力来抵抗法国,因而执行不力。北部殖民地商人通过与西、法所属西印度群岛进行走私贸易,获利甚巨,促进了北部殖民地工商业的发展。七年战争后,英国对北美殖民地全面加强控制,宣告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为王室产业,禁止殖民地人民染指;并征收重税,严厉缉私,限制殖民地人民的经济活动。18世纪60年代,英国颁布《糖税法》、《印花税法》、《唐森德税法》等法令,严重地损害了殖民地各阶层人民的经济利益。从1619年弗吉尼亚建立议会起,各殖民地相继成立议会,与英国相抗衡,l765年9个殖民地举行抗议印花税大会,掀起反抗怒潮。18世纪70年代,英国进一步执行高压政策,1770年波士顿惨案发生。1773年通过了《茶税法》,引起波士顿倾茶事件。1774年颁布了5项不可容忍的法令,诸如封闭波士顿港,增派英国驻军,取消马萨诸塞的自治权,确立英国对殖民地的司法权等,从政治上军事上加紧对殖民地的控制与镇压。1772—1774年,各殖民地普遍成立通讯委员会,领导殖民地人民的抗英斗争。1774年9月5日,除佐治亚外的各殖民地代表在费城召开了第一届大陆会议,通过了和英国断绝一切贸易关系的决议,继而通过《关于殖民地权利和怨恨的宣言》,同时向英王呈递请愿书。1775年4月18日,在波士顿附近的来克星顿和康科德,殖民地爱国者打响了反抗的枪声,揭开了北美独立战争的序幕。5月,第二届大陆会议召开。次年7月,大陆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宣布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北美独立战争开始时,由于双方实力悬殊,战争进行了8年。到1781年10月,美、法联军攻下英军最后据点约克镇,独立战争基本胜利结束。1783年,英、美签订《巴黎和约》。北美独立战争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殖民地争取民族解放的战争,它是由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独立战争时期涌现出一批杰出的政治家,如大陆军的总司令G·华盛顿、《独立宣言》的起草人T.杰弗逊、外交家B.富兰克林、文化战士T.潘恩。在战争过程中,大陆会议制定了邦联条例,1781—1787年,13个州组成了邦联国会,宣布成立美利坚共和国,它是一个松散的州际联盟。1786年,爆发谢司起义,使资产阶级和奴隶主震惊。他们决心强化中央政权,保护有产者的经济利益。1787年,在费城秘密地召开制宪会议。在会议期间,大州和小州的代表经过争论,同意每州均选出两名参议员;在蓄奴制问题上,北部资产阶级对南部种植园奴隶主也作出了重大妥协,默认奴隶制存在,在征税及分配众议员席位方面,南部黑奴均以3/5的人口计算,最后制定了宪法草案。这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1788年6月,由9个州批准生效。根据宪法,美国建成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联邦制国家。广大人民群众对宪法不附载任何权利法案感到不满,掀起抗议运动,由此增加了宪法前10条修正案,于1791年12月,经11个州批准生效。其中,以《权利法案》著称。58/58\n1789年,联邦政府成立。4月,华盛顿就任美国首届总统。1792年连任。l789—1791年问组织了联邦党,主张中央集权,外交上亲英,控制了联邦政府的权力。国务卿T.杰弗逊派主张维护国内人民民主权利,同情法国革命,组织了民主共和党。1793年,华盛顿在欧洲列强联合干涉法国革命时,采取中立政策。1794年11月,联邦政府和英国签订了损害美国主权的《杰伊条约》。亲英和亲法成为联邦党和民主共和党在外交政策上的分野。在内政方面,联邦政府制定关税条例,建立银行,稳定经济,但实行不利于贫苦人民的偿还国债、州债的办法,并征收国产税。当西宾夕法尼亚农民因抗缴国产酒税而举行起义时,汉密尔顿亲自率领部队前往镇压。1798年,联邦党人I.亚当斯政府颁布了4项摧残人民民主权利的法令,其中《客籍法》是为驱逐来自法国和爱尔兰的侨民而制定的,《镇压煽动叛乱法》规定对总统或国会以言论、文字“意图中伤”或“加以轻蔑诋毁”的人予以惩处。这些措施激起人民群众的愤慨。联邦党由此声誉衰落。1801年,由民主共和党T·杰弗逊任总统。杰弗逊政府废除了上述4项法令,削减开支,减轻税收,取消了酒税,鼓励农产品出口。1803年,从法国手中购买了面积达200多万平方公里的路易斯安那。英国一直不甘心丧失北美殖民地。英舰在公海上继续拦截美国船只,强制征用美国海员。为维护航海自由,1812一1814年美国第二次发动了对英战争。除海战外,优势在英军方面。1814年8月,英军曾攻占华盛顿首府,焚烧总统府及国会。1814年12月,英、美在今比利时的根特签订和约。这次战争使美国得以摆脱英国在政治上的控制、经济上的渗透,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的民族主权国家。奥林匹克精神·教案【学习目标】1.理清课文的思路,用体育精神来激发自己学习、生活的激情;2.用演讲本文的方式加深理解,掌握演讲的技巧。【学习时间】1课时【学习内容与步骤】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上,孔令辉获得冠军时忘情地亲吻胸前的国徽时,王军霞夺得金牌后激动的身披国旗绕运动场奔跑时,我们的泪也会与领奖台上以手抚着胸前国徽高唱国歌的运动员的热泪一起落下。为了看体育比赛,我们甚至不惜守候到半夜而无怨无悔。在半夜看比赛时,我总在想:是什么让我们“为伊消得人憔悴”,为什么“总有一种是力量让人泪流满面”。现在我有了答案:那是一种奥林匹克精神在激励着我们,在提升着我们。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是丰富的。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其就任宣言中指出:“奥林匹克的格言是更快、更高、更强。在新世纪来临的时候,或许对体育来讲需要新的格言,那就是更干净、更人性、更团结。”奥林匹克精神让我们振奋,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现代奥林匹克的创始人顾拜旦先生。二、顾拜旦简介顾拜旦于1863年1月1日出生在一个法国贵族家庭,享有男爵爵位。他曾获得过文学、科学和法学3个学位。他的贵族家庭希望他进入军界、外交界或政界,但他具有的反对因循守旧的性格,从一个保皇的贵族出身而走向坚决支持新生的法兰西共和国的道路。他立志要“把自己的名字和伟大的教育改革联系在一起”。1870至1871年普法战争的悲剧,激发了他强烈的爱国心。他坚信只有改革教育,增强青少年体质才是救国之道。他多次到英国考察,十分推崇英国教育家托马斯?阿诺德的教育改革。阿诺德主张“没有身体运动的教育就不能成为教育”,他的功绩在于首先把竞技运动列入学校体育课程,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培养刚毅、果断、尚武、勇敢、遵守纪律和公正无私等品质。顾拜旦在1888年和1889年先后发表两篇重要论著,主张在法国学生中开展体育活动,并以体育为重点来改革教育,因此教育思想是顾拜旦体育思想的核心。58/58\n顾拜旦也是一位历史学家,1890年,他在欧洲陆续访问之后,到达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源地希腊雅典的奥林匹亚,看到了古奥运会的遗址,产生复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念头。他熟悉古希腊历史,他研究认为“古希腊人组织竞赛活动,不仅为了锻炼体格和显示一种廉价的壮观场面,更是为了教育人”。顾拜旦还说过:“奥林匹克运动和奥运会是为民族和广泛的和平国际主义服务,并促进社会和平、健全的道德和良好的教育。”所以通过体育竞赛来教育青年是他复兴奥运会的最根本他在29岁担任法国运动协会联合会秘书长期间,于1892年11月25日在巴黎大学发表了“重建奥运会”的构想。在他不满32岁时,成功地组织了“巴黎国际体育代表大会”,从1894年6月16至23日,会议讨论并决定了恢复奥运会的原则,选定希腊雅典为举办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城市,同时还成立了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制定了第一部《奥林匹克宪章》。但顾拜旦当时并未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第一任主席由希腊诗人德米特里尤斯?维克拉斯担任。从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后,他开始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直到1925年主动引退,重新投入教育改革工作。由于他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卓越贡献,被国际奥委会授予终身名誉主席称号,这一荣誉是史无前例的。顾拜旦的一生是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奉献的一生,他不惜倾家荡产,奔走呼号,甚至自己的子女都不能照管。1937年9月2日,他和夫人在日内瓦公园的林阴道上散步时,突发心肌梗死而离开了人世。享年74岁。他的遗体安葬在瑞士洛桑的国际奥委会总部附近,心脏根据他的遗嘱于1938年安放在希腊雅典的奥林匹亚村。他光辉的一生可以说为奥林匹克运动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世界文化史和体育史留下了不朽的篇章。(选自1994年3月《中国学校体育》)《奥林匹克宪章》基本原则第一条指出:“现代奥林匹克主义是皮埃尔?德?顾拜旦提出的。”顾拜旦在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立与发展的奋斗生涯中,发表了1200多篇著作和演说,内容涉及教育学、社会学、医学、心理学和美学等方面,其中闪烁着他的体育思想。三、朗读课文,理清思路《奥林匹克精神》是顾拜旦1919年4月在瑞士洛桑庆祝奥林匹克运动恢复25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文献,顾拜旦用诗歌般的语言阐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与价值。在简要回顾五年的历史后,顾拜旦说明了奥林匹克精神与纯粹的竞技精神的不同之处。他认为,纯粹的竞技精神只能带给运动员心理上自得其乐的悦乐感,奥林匹克精神带给人们的将是美感、荣誉感。这正是顾拜旦心中崇尚的精神,在《体育颂》中,他也曾热情地讴歌,赞美体育是美丽、艺术、正义、勇敢、荣誉、乐趣、活力、进步与和平的化身。顾拜旦是一位教育家,教育思想是他体育思想的核心。在演说中他阐释了“敲响重开奥林匹克时代钟声的原因”:基于改革教育的愿望。他不满“青少年往往为陈旧、复杂的教学方法,愚蠢和严厉相交替的说教以及拙劣肤浅的哲学所束缚而失去平衡,,的现状,希望通过复兴奥运会来改变传统教育方法与内容,从而促进青少年全面、均衡、协调地发展。顾拜旦曾经考察研究过希腊雅典古代奥运会的遗址,认为“古希腊人组织竞赛活动,不仅为了锻炼体格和显示一种廉价的壮观场面,更是为了教育人”。可以说,顾拜旦复兴奥运会的根本宗旨就是通过体育竞赛来教育青年。因此,他决心“把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运动功利主义同古希腊留传下来的高尚、强烈的观念结合起来,开辟奥林匹克新时代”。如何将奥林匹克精神变成现实?顾拜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理念:“大众”参与,即使“地位最底下的公民’’也应该能够“享受”这种精神。顾拜旦的一句名言“参与比取胜更重要’’(也有翻译为“重要的是参与而不是取胜”),同样强调了这一奥林匹克思想的精髓。在另一次演讲中,他曾指出:“先生们,请牢记这铿锵有力的名言。这个论点可以扩展到诸多领域。对人生而言,重要的绝非凯旋而是战斗。传播这些格言,是为了造就更加健壮的人类——从而使人类更加严谨审慎而又勇敢高贵。’’可以看出,顾拜旦提倡和复兴奥林匹克运动有着非常广阔的胸怀,是以全人类不断完善自我为出发点,绝非号召人们单纯为夺取桂冠和金牌而拼搏。那么,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呢?在第5段中,顾拜旦作了具体的阐述。他认为,奥林匹克精神是人类吸收古代传统构筑未来的力量之一,这种力量体现在:虽“不足以确保社会和平”,但仍可促进和平;虽“不能更加均衡地为人类分配生产和消费物质必需品的权力”,但仍可促进公平;虽“不能够为青少年提供免费接受智力培训的机会”,但仍可促进教育。和平、公平性、教育性,在他看来就是完整、民主的奥林匹克精神。在演说词的最后部分,顾拜旦畅想美好前景,确信奥林匹克精神必将如阳光普照大地,必将拥有沉甸甸的收获。四、学生演讲,领会精神,感受鼓舞。五、作业:1.完成《学习与评价》相关练习;2.进一步演讲学过的这2篇演讲稿,提高演讲水平。作为偶像·教案【学习目标】1、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2、培养口语问答的能力【学习重难点】问答的技巧【教学安排】一课时,课前学习预习准备阶段完成的作业:1、界定“偶像”。2、搜集不同角度、不同时代、身边同学关于“偶像崇拜”的事例。3、搜集不同人士关于“偶像崇拜”的看法。你自己“偶像崇拜”的事实及看法。4、熟悉课文,准备登台。58/58\n【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导入新课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成为全中国为之骄傲的名字,成为载进历史的人物,也成为众多媒体聚焦关注的重要新闻人物。因为这一天,中国的神州五号飞船成功发射,中国人几千年的飞天梦想终于实现了。杨利伟作为驾驶神五飞向太空第一人,所到之处受到了人们的热烈欢迎,成为人们心中的偶像。香港《大公报》评价说:“杨利伟是这次"神州"五号飞船成功载人航天的标志和代表。从杨利伟的表现,人民可以看到今天中国精英一带的崛起,看到他们的素质、智慧和表现。二、外围问题1、什么是人物专访?本文记者专访的目的是什么?明确:“人物专访”是以交谈和问答的方式同采访对象进行交流的专门访问,是一种深层次的专题性的新闻报道方式。本文是在杨利伟遨游太空两个多月以后进行的,东方卫视的这档节目,力图通过一系列问题让杨利伟向公众敞开心扉,展示他们作为“偶像”人物的个性特色。这也是记者设计问题时所围绕的中心。2、一般地说,人物专访的对象和内容是什么?明确:对象:可以是社会名流、权威人士、也可以是新闻人物。内容:有的侧重观点采访,有的侧重信息采访,有的侧重个性采访。三、研究阶段。(一)情景再现(或放录像)选一主持人,一“记者”,“杨利伟”登台再现采访情景。将讲台搬走,用几个课桌并成采访桌。尽可能脱开课本。(二)研究课本1、学生分组讨论课后研讨题1—3题。2、分组选代表说出自己的答案明确:第一组问题围绕“偶像”的影响来设计。第二组问题围绕超人的心理素质来设计。第三组问题围绕非凡的意志品质来设计。(三)课本拓展1、中国的航天事业有很多无名的科技人员,而杨利伟却是宇航员,实质上却不是科技人员,为什么说他是航天科技的偶像?答案不是唯一的,只要能说出道理来即可。2、我们该到底树立怎样的偶像观?影星歌星体育明星等作为自己偶像无可非议,但作为偶像,我们更应注重他们内在的品质和为人类作出的贡献。我们更应提倡以造福人类的科技人员作为自己的偶像。3、采访问话该注意什么?明确:(1)提问前要了解对方(2)必须有明确的意图和目的(3)问题要准确具体(4)问题要简洁口语化4、回答别人的采访该注意什么?明确:(1)善于倾听,把握问题准确。除了特殊场合,应该问什么答什么(2)态度在真诚(3)要注意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传递信息要明晰(4)注意一些原则的问题或机密的东西,回答要有分寸,可以闪烁其辞,可以“王顾左右而言他”。三、实践活动1、阅读下面某县的县委书记接受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记者的采访,试指出这位县委书记回答的优劣。记者:我们是中央电视台的记者,因贵县某轮窑场占用农民耕地一事采访您。书记:哟,不得了,你们记者是无冕之王呀,又是中央电视台的,得罪不起。记者:书记先生您过奖了。说起“无冕之王”,社会上有不少人说县委书记倒是当地的土皇帝呀,方方面面的事情都是您说了算,这XX乡建轮窑场的事您该知道吧。书记:知道呀。记者:也是经您批准的吗?书记:是啊。记者:可建轮窑场要占用农民的耕地。书记:不占耕地,那轮窑场要建到空中呀!记者:您觉得侵占农民的耕地合法吗?58/58\n书记:我们苏北还很落后,要发展经济,就得变通一下保护农田法。记者:“变通”是否可以理解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书记:你怎么理解都可以。反正县里要发展经济,反正我们也没有违法乱纪。记者:发展经济就一定要以“变通”为代价吗?如果各地都像这样“变通”,那国家的法律不就变成一纸空文了吗?书记:不能这样类推,各地情况不同,中央不也是一再要求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吗?记者:“变通”就是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书记:是啊!记者:我们换一个角度,假如您不是县委书记,而是中央领导或执法人员或平民百姓,您认为“变通”是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是合法的吗?书记:这个,这个,我不喜欢假设,更不喜欢换一个身份。……记者:建轮窑场是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但我们发展经济是为了什么呢,如果农民没有了耕地,人们没有粮食,要钱又有什么用呢?书记:这是理论上的大道理,地方工作是很复杂的,记者小同志,你刚才说到要换一个角度,如果我们互换一下,我也可以轻松地提出你这样的问题,但你是否像我这样干得出色呢?记者:我可没您这样的能力。书记:哈哈,怎么样,承认了吧!记者:我说的是“变通”的能力。书记:哈哈,你不行。“变通”学问可不是你们这些娃娃们学得来的。记者:是啊,我们学不来。谢谢您接受我们采访。书记:不客气。2、同座位分角色拟定采访提纲,互相采访。白发的期盼·教案【设计指导思想】为真正体现活动体验式教学的特点,实现专题教学要求,本文的教学笔者特意准备了文本的数段录音剪辑,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倾听,在体验中学会欣赏。学会倾听,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正确倾听,二是善于倾听。教师要能够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明了倾听的要素,掌握倾听的技巧,对于文本一方面要准确传达所听到的内容,一方面要通过自主的分析与判断,准确领会并表达出文本内涵。作为一则新闻分析,《白发的期盼》主要探讨了“老年人精神需求”的问题,对于广播节目的制作者本身的意图,学生必须在倾听中思考感悟后有所获,同时能够做出自己的表达。考虑到广播节目所特有的听觉感染力,在学生倾听、理解、表达的基础上,设计还要求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赏析广播作品,能清楚、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通过活动体验,掌握倾听的要素,学会倾听,能准确把握并表达听到的信息。2、通过活动体验,体验情感,感悟生活,初步学会欣赏广播作品。【教学重点与难点】1.学生能够在倾听活动中掌握倾听技巧,准确把握信息并予以表达。2.对于广播作品的赏析能够有自己的独特思考。【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我读一段文字,请同学认真听,然后请大家根据我所给的信息判断正误。(师读)快十二点了,街上的行人不太多。珠宝店的老板正在收拾店铺。这时有一个人走了进来,好像在那里查看什么,一会儿就匆匆忙忙离开了。店里又跑出一个人……不久,警车从珠宝店门口开过。珠宝店的老板抬头看了看门外,什么话也没有说。(投影,给出信息)1、故事发生的时间是晚上将近十二点的时候。()2、珠宝店的老板正在收拾店铺,准备打烊。()3、有一个男人走进珠宝店想行窃。()4、后来从店里跑出来的人是个伙计。()5、警车呼啸着从珠宝店门口开过只是在巡逻。()6、珠宝店的老板什么话也没有说。()58/58\n(如此设计导入有两个目的,一是让学生在倾听文本之前对倾听要求有所了解,主要是发现问题;二是想唤起学生听的热情,改变以往的听课习惯,能够有参与倾听的冲动。一个简单的听力检测,首先想让学生明确的是倾听必须关注客观信息,避免下意识地判断与猜测,而设计所提供的信息点上一些非客观的信息干扰了学生的判断,从而使学生获得一定的错误体验。同时让学生在体验错误的基础上加深了对一些倾听要素的理解,明确了倾听的方法。)二、倾听文本1.出示第一段录音剪辑(从“毛女士:我在东直门卖货……”到“陈先生:……并不是咱不孝顺”),要求学生认真倾听,并准确传达出所听到的客观信息,能概括复述录音中两位人物的说话内容。(此环节是真正进入文本倾听的开始,是在导入的基础上对倾听要素的操练与巩固,要求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在态度和方法上进入状态,迅速避免主观判断,全面而准确的记录并表达所听到的客观信息。)2.倾听不仅仅是对声音信息的捕捉,对于一段相对完整的录音还需要加以分析判断,明确声音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出示第二段录音剪辑(从“出高先生给画眉鸟洗澡的声音”到“出逗鸟声、鸟叫声压混”)。听完录音主要解决两个问题:(1)在这段录音中有哪些主要信息?(2)录音里是怎么说的呢?(这个环节首先还是指向信息的把握,因为是采访录音,对话中的信息量相对较多,这就要求学生能在倾听中分析判断出主要信息予以表达。思维参与是这一环节的重中之重。)3.倾听不仅仅是客观信息的接收与筛选,它还需要我们关注客观信息背后的内容,获得更深层次的信息。出示第三段录音剪辑(从“记者:我认识这样一位老人……”到“……吴老师仍在轮番地拨着两个女儿的电话”)听完录音解决三个问题:(1)从人物身份、家庭状况、日常生活三个方面简要叙述采访对象的相关情况。(2)在这段录音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3)录音最后说“吴老师仍在轮番地拨着两个女儿的电话”这里的“仍”字表现出了老人的什么心理?联系前一段录音中那位“拿鸟当孙子”的老人的心理说说为什么。(三个问题的设计各有侧重,第一个还是指向信息的准确把握,帮助学生有条理的表达所掌握的内容;第二个问题开始指向学生倾听的切身体验,引导学生对信息内容的的情感解读、个性解读;第三个问题是对文本深层信息的阅读导引,指向文本的人文内涵。意图通过对老人心境的体验引发学生的思考,感悟作品主题。)4.课题名为《白发的期盼》,你认为“白发”的“期盼”是什么呢?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知道、多少人理解“白发的期盼”呢?出示第四段录音剪辑(从“魏先生:我爸临去世的那年春节……”到结束)。结合录音回答问题,并说说:魏先生理解自己父亲晚年的行为举动吗?他是如何做的呢?(这是整个新闻广播的结尾部分,也是情感高潮部分。这里的设计主要指向文本主题的理解与深化,让学生领悟文本深沉的人文内涵。)三、课堂小结在人际交往中倾听是一种礼貌,是人们获得尊重的一个重要途径。倾听也是一种学习,它能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作为一种技能,我们必须学会倾听。只有会倾听的人才会思考,才能学会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学会倾听,我们首先要有一个专注的态度,要听仔细;要有一个适当的方法,要习惯记。保证听到并传达出的客观信息完整和准确。其次是要能对所有客观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与判断,择要梳理,学会信息归类与整合。第三要能情感参与,正确理解话语所要表达的意思,并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个环节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回顾学习过程,获得直接经验。并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四、阅读文本,对比倾听学生直接面对文本,阅读最后一段录音内容,并再次出示录音。就声音的感染力、声响的生命力、真实感等方面与文本文字作比较,体会广播作品的特殊魅力。(这个环节一方面继续引导学生在倾听中理解、体验、感悟,更深更好的把握文本主体;另一方面又要求学生能从单一的文本学习中跳出来,通过文字、声音表现力的比较,学会对广播作品的初步赏析,拓展语文意识,真正走向生活提升素养。)五、作业:自由选择一段电影录音剪辑,仔细倾听并把听到的内容和感受写下来与同伴交流。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教案【学习目标】1、学习作者有理、有据、有节、有情的辩驳艺术。58/58\n2、体会作者在辩驳过程中所体现出的见识、智慧和气度风范。【学法建议】设计活动方案,指导学生主动发言,恰当地应对辩驳。【课前预习】1、作者简介:梁思成,中国近现代著名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广东省新会人,1901年4月20日生于日本东京,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校。1924—192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学习,1927年2月获学士学位,当年6月获硕士学位。1927年7月~1928年2月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研究世界建筑史。1928年归国创办东北大学建筑系,后参加中国营造学社研究中国建筑史。1946年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1972年1月9日在北京逝世。梁思成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可以将中国的传统建筑形式,用类似语言翻译的方法转化到西方建筑的结构体系上,形成带有中国特色的新建筑。他和夫人林徽因一起实地测绘调研中国古代建筑,并对宋《营造法式》和清《工部工程做法》进行了深入研究,为中国建筑史学奠定了基础。建国后,梁思成在建筑创作理论上提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强调新建筑要对传统形式有所继承。20世纪50年代,梁思成因提倡新建筑运作大屋顶等传统形式和保护北京古城而多次遭到批判。梁思成的这些理论观点,实际上代表了当时多数建筑师的思想和政府的希望,直到今天依然对中国建筑界有很大影响。梁思成主要作品有吉林大学礼堂和教学楼、仁立公司门面、北京大学女生宿舍、人民英雄纪念碑、鉴真和尚纪念堂等。2、背景知识:20世纪50年代,成为新中国首都的北京开始规划城市建设方案,当时的意见主要分为两派:一是以苏联专家为代表,提出以旧城为基础进行扩建,以天安门为中心、沿长安街建设政府机构;另一派,以梁思成与陈占祥先生为代表,提出完整保存北京古城,另在古城之外建设行政中心区的方案。历史选择了前者,历史也让今天的北京为当初的选择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就在梁思成为“梁陈方案”奔走的时候,拱卫北京500多年的明代城墙正面对着存与废的抉择。对于北京城墙,“梁陈方案”曾作出这样的设想:“今日这一道城墙已是个历史文物艺术的点缀……城墙上面是极好的人民公园,是可以散步,乘凉,读书,阅报,眺望的地方。底下可以按交通的需要开辟城门。”可是,拆除派的声音越来越大,梁思成不得不为之一搏。他抱病写下了本文,发表于1950年5月7日出版的《新建设》杂志,系统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结合城墙的保护对“梁陈方案”的原则作了进一步发挥,建议将城墙建设成“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环城立体公园”。3、预习思考(1)预设问题①在北京城墙的存废的问题上作者的观点是什么?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反驳拆除派的观点的?②作者在辩驳的过程中体现出怎样的情感?(2)预习课文后,你认为作者的观点有道理吗?※互动课堂【课时安排】1课时一、自学评价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狭隘( ) 蔓延( ) 船舶( ) 滋长( ) 嵯峨( ) 轩昂( )2、词语解释 嵯峨: 昭告: 轩昂: 二、文本研习1、层次结构作者辩驳的条理性非常强。文中首先说明城墙的存废“确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应该慎重地研讨”,并指出只有“得到正确的了解”,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正面强调讨论的意义与价值。然后归纳拆除派的四大理由,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树起了敌论,然后逐一辩驳,同时在辩驳的过程中也陈述了自己的观点。2、内容评述58/58\n①在自己的观点已陷入孤立境地的时候,梁思成仍以文人学者的风骨、胆识与学养义无反顾地站出来论辩,针锋相对,据理力争。本文中他直言自己的看法,认为拆除派的观点“是有偏见的,片面的,狭隘的,也缺乏实际的计算的”,“是知其一不知其二的,见树不见林的”。接着正面提出自己的观点,“城墙并不阻碍城市的发展,而且________”;城墙的“存在会________”。梁思成的论辩显示了深厚的学养与非凡的远见,很有说服力。他回顾了欧美大都市“摊大饼式”发展的历史,指出其不适居住、交通拥塞的弊端,引入“现代都市计划”的新理念,认为应该采用________的办法,并具体提出了________的构想。这种构想,体现了梁思成先生坚持的北京城总体规划的原则——“古今兼顾,新旧两利”,半个世纪以后读来,更让人感佩他的远见卓识。②作者针对拆除派理由逐一辩驳。对“阻碍交通”说,只用“________”作辩,化解了“阻碍”的疑问;进而从现代道路设计的原则上辩驳,指出适当的城门还可以完成控制车流的任务,从根本上驳倒了“阻碍交通”的理由。对“封建遗迹”说,先用“________”与“________”两处典型的“封建遗迹”来反问,置敌论于无法还手的境地;再用“一切建筑体形的遗物都是古代多少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杰作”,关键是为谁所用来阐说事理,指出北京城墙是“我们人民所承继来的北京发展史在体形上的遗产”;进而引述北京城形成的历史,无可辩驳地论证了北京城墙“由于劳动的创造,它的工程表现出伟大的集体创造与成功的力量。”对“有利可图”的辩驳,更是强而有力。梁思成从建筑专业的角度,解说________,________,深入浅出地讲道理,说明拆除城墙“不但是庸人自扰,简直是罪过的行动”。三、问题探讨“主张拆除者”提出哪些要拆除的理由?“主张保存者”是如何辩驳的?这些辩驳有说服力吗?列举实例,作一些具体分析。你还有更有力的辩驳理由吗?说出来,大家评评。四、活动体验圆明园该不该重建,争论持续多年,近年又成为热点话题,有人主张依照原貌重建,恢复万园之园的壮观 有人主张保存残破的遗迹,留下国耻的见证。1、上网检索有关争论的内容 概要陈说各种观点所持的理由。2、针对其中一种观点,进行口头辩驳。※选修延伸【课后练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关隘 溢满 蔓延 藤蔓 嵯峨 磋商展拓 拓片2、指出并改正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①市内之枯躁嘈杂,既不适于居住,也渐不适于工作,游息的空地都被密集的建筑物和街市所侵占,人民无处游息,各种行动都忍受交通的拥挤和困难。( )②简单地说,意思是:留之无用,且有敝害,拆之不但不可惜,且有簿利可图。( )③隔离固然是隔离了,但是你们所要的园林地带在哪里?而且隔离了交通也就被阻哽了。( )④秋高气爽的时节,登高远跳,俯视全城,西北苍苍的西山,东南无际的平原,居住于城市的人民可以这样接近大自然,胸襟壮阔。( )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①这不但是庸人自扰( ),简直是罪过的行动了。②那时所要的是强制皇宫的威仪( )面朝背市的制度,即宫在南端,市在宫的北面的布局。③后来运河失修,河运只达城南,城北部人烟稀少( )了,面城南却更便于工商业。4、根据语境,填写恰当的关联词语:①( )不能用以种植,( )不能用作建筑材料,用来筑路,却又不够坚实,不适合用;完全是毫无用处的废料。②不但如此,( )这混凝土的坚硬性质,拆除时没有工具可以挖动它,还必须使用炸药,( )北京的市民还要听若干年每天不断的爆炸声!③还不止如此,( )能把灰土炸开,挖松,运走,这1100万吨的废料的体积约等于十一二个景山,又在何处安放呢?”④城墙并不阻碍城市的发展,而且把它保留着与发展北京为现代城市( )没有抵触,( )有利。5、下列语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58/58\n①我们又为什么要费这样大的人力,一两个野战军的人数,来取得这一带之地呢?②古老的城墙正在等候着负起新的任务,它很方便地在城的四周,等候着为人民服务,休息他们的疲劳筋骨,培养他们的优美情绪,以民族文物及自然景色来丰富他们的生活。③而且现代在道路系统的设计上,我们要控制车流,不使它象洪水一股的到处”泛滥”,而要引导它汇集在几条干道上,以联系各区间的来往。6、梁思成先生针对拆除派的四大理由,即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逐一辩驳,可谓有理、有据、有节、有情,处处显示着 ________。【师生互动】学习完这篇文章后,你提出了哪些新的问题?生:师:参考答案:互动课堂一、自学评价1、āimānbó zīcuóé xuān2、嵯峨:山势高峻 昭告:明白地告示 轩昂:①形容精神饱满②高大 二、文本研习(此中答案仅供参考,大意对即可)1、“失去功用”、“封建遗迹”、“阻碍交通”、“有利可图”2、①把它保留着与发展北京为现代城市不但没有抵触,而且有利会丰富北京城人民大众的生活,将久远地成为我们可贵的环境将城市划分为若干较小区域让城墙担当现代的区间隔离物②选择适当地点,多开几个城门,便可解决故宫 天安门墙土的质地 计算运土的代价三、问题探讨“主张拆除者”提出了失去功用、封建遗迹、阻碍交通、有利可图等四方面理由针对拆除派理由逐一辩驳,可谓有理、有据、有节、有情,处处显示着见识、智慧和气度风范。四、活动体验 (略)选修延伸1、yì yì màn wàn cuó cuō tuò tà2、①躁-燥 ②敝-弊 簿-薄 ③哽-梗 ④跳-眺3、①平庸的人自己扰乱自己 ②威严的仪表 ③形容很少有人居住4、①既 又 ②因为 因此 ③即使 ④不但 而且5、①反问 对拆墙铺路的问题,以急切呼吁的语气启发从们思考,无逼人的气势,却有服人的力量 ②拟人,说明古老的城墙给人民生活带来无比的愉悦 ③比喻,形象地说明车流泛滥的危害,突出城墙的作用 6、失去功用 封建遗迹 阻碍交通 有利可图 见识、智慧和气度风范文学特长生能否特招·教案【设计指导思想】本文编排于第四专题“走进语言现场”的第三板块“交锋时刻”。本专题在设计上强调实践性,引导学生“走进语言现场”,在交流表达的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人际交往的文明态度。作为现代公民的重要素养,口语交际能力显示着一个人的语言水平,更体现着一个人的自信与智慧、教养与风度,而“交锋时刻”则是思想与语言的交锋,更是气度与修养的展示,它让我们懂得论辩是智慧的碰撞和较量,具有严密精确的理性色彩和振聋发聩的思辩力量。学习这篇辩论稿,应在倾听领悟的基础上,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在具体活动中逐步提高自身的口语交际能力。可以在倾听辨别、观点探讨中提高理性认识,在设问、论辩等活动中实现能力的提高,进而提升文明素养。【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体验,不断提高人际交往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在口语交际中树立自信,尊重他人,说话文明,仪态大方。2.善于倾听,能够准确把握口语交流传递的信息。3.通过辩论活动,懂得观点正确、陈述明确、应对敏捷、谈吐文雅对开展辩论的重要性。58/58\n【教学重点与难点】1.学会倾听,能够准确把握信息,提炼别人论述的观点。2.引导学生在讨论或辩论中积极主动地发言,恰当而敏捷地应对和辩驳。【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预习:1.要求学生熟悉辩论稿内容(设置表格)文学特长生能否特招班级姓名具体时间甲方要点乙方要点丙方要点丁方要点你赞成的观点赞成的理由准备提出的问题备注2.指导学生明确辩论的基本要求。(1)辩论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可以根据对课文的理解感悟写好相应的文稿;(2)应自觉遵守辩论活动所确定的各项规定;(3)可以根据整场辩论的临场状况作出随机的应变;(4)语言必须规范、准确;(5)尽量做到论点鲜明、论据充分、条理清晰;(6)活动中途可以插话提问,但必须在对方辩词结束以后;(7)不得对辩论对方加以调侃,杜绝带侮辱性的语言和仪态;(8)辩手必须着装整洁、仪容端庄。(这两个预习环节的设计有两个目的,一是让学生对即将进行的辩论活动所必需的辩论材料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以更有利于辩论活动的顺利展开;二是要求学生明确辩论活动具体展开中应注意和必须遵守的规范细则,努力促使学生懂得辩论,擅长辩论。其中,“辩论基本要求”可以用书面形式告知学生,而表格中的“备注”一栏适用于课堂辩论活动展开时作出精要性的记录。另外,课堂辩论时间有限,为保证辩论的时效性、鼓动率,这两个预习环节应该花费较多的时间认真落实。)二、背景导入:2002年5月,武汉市的一位高三学生,把自己在网络上受到很高评价的三篇小说和一篇在《东方》杂志上发表的教育论文结集为《愤青时代》出版,声称出版此书的目的是为了取得北京大学的特招资格,一时引起广泛的关注。一些教授和学者充分肯定这位同学的文学才华,对《愤青时代》的成熟表示惊异。7月3日,中央电视台一套《十二演播室》栏目播出北京大学的两位老师和其他人士就此展开的辩论,引起巨大反响。众多网民也纷纷发表看法,就“文学特长生能否特招”展开论辩。(论辩背景的介绍是基于课文解说比较笼统,因而作出较为具体的说明,以期学生能够进一步明确论辩内容,增强事情的真实程度,同时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提升他们参与论辩活动的积极欲望和对类似活动的认知度。)三、检查预习效果:1.小组交流:各小组成员简要说明甲、乙、丙、丁的陈述要点,然后按是否同意“文学特长生能够特招”确定分类,并推选全班交流的代表。2.基本观点:甲的观点是“文学特长生不能特招”,理由是“每一种才能和职业的特长都有其独特的价值”,但如果“因此而成为某些人应当为大学特招的理由,现行的整个高考制度就会因此而崩溃”。乙的观点是认为文学特长无法量化就不特招,对真正有文学天才的人来说并不公平。丙的基本观点也是“文学特长生不能特招”,并指责想被特招是“极不诚信的表现”。丁并没有对辩题表明观点,只是回击丙的片言只语。3.班级交流、学生倾听、记录:58/58\n由各组推举的代表人选,按同意观点的分类特点分别朗读各方观点,要求其他同学努力倾听、认真记录。在此基础上,确定辩论正反两方的论辩选手。(强调采用这种方式组织教学,是基于强化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倾听能力的考虑,也是为下一步的辩论比赛作好充分的准备。培养学生概括和倾听能力,是语文教学亟待重视的问题,也是口语交际能力提高的前提和基础。这一环节应该认真落实。)四、辩论比赛:1.明确规则:①正方:“文学特长生可以特招”,反方:“文学特长生不能特招”。②每方三名选手,各分为一辩手、二辩手和三辩手,另设评论员两位。③针对对方陈词,每方都有提问质疑的必要,以利于充分展开论辩。④面对提问,必须直接回答,不得回避;但有权证明提问与辩题无关,从而不予回答。回答时不得提出反问。⑤自由辩论阶段,双方必须围绕辩题展开辩论,反对回避问题或作貌合神离的回答。⑥总结阶段,每方根据己方的陈词辩论进行有针对性地总结。2.辩论程序:①双方一辩手利用3分钟时间陈述己方观点;②自由辩论,各方根据己方观点辩说理由;③自由提问,双方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④评论员提问,检验双方的论辩效果;⑤各方三辩手总结陈词,以有利于自圆其说。3.可能提出的问题:(1)正方:①有了特招,“现行的整个高考制度就会因此而崩溃”,这种说法是否站得住脚跟?②具有文学特长,包括甲所提到的管理特长、电脑特长等,是否每个学生都能具有?能否形成“通例”而冲击现行的相对公正的高考制度?③经济不发达、教育落后的地区,能否与教育先进地区实施同一个考核标准?落后地区的特长生更是应该如何对待?④就如丙所说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是一切竞争游戏的根本法则”,那么文学特长生属于什么行列?⑤如丙所说文学特长生特招就是“极不诚信的表现”,这种说法是否属于简单的上纲上线呢?(2)反方:①文学是否就一定是难于量化?古代科举考试是怎样确定状元、榜眼、探花的呢?②仅以看过这本书的那几个教授、学者、作家的片言只语能否说明问题呢?③联系中国的现状,出现这类特长生的背后有怎样一张看不见的“人情网”呢?有没有考虑社会的公正性呢?④如江苏08高考新方案的要求,学生必须各门学科全面发展,只要有明显短腿的学科而没有通过省级考试就不能有高考资格,仅有文学特长能有什么用场?一旦特招就不是明显的“开后门”吗?(这个环节是这堂课的主体部分,主要目的是通过双方的辩论活动,努力促使全体同学了解辩论的基本要求,掌握辩论的常用规格,尤其是在倾听过程中提升口语交际的能力。辩手应有充分的准备和灵敏的反应,以机智灵活的心智及时应变,压倒对方,自圆其说。同时,总结陈词要注意现场总结,准确概括陈述相同观点同学的主要理由。)五、辩论总结:针对双方的辩论情况作出较为恰当的评判。(可以由赛场的评论员点评,也可以由其他同学评说,更可以让老师作出归结性评语,以有利于学生对论辩艺术的了解和掌握。)(安排学生结合具体材料,评说论辩各方的言语谈吐,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和体验辩论的语言智慧语言谈风度,从感性认识出发,加深理解辩论的基本规范和一般方法。评说应该注重观点是否有理,陈述是否明晰,辩驳是否恰当,谈吐是否文雅,不能脱离学习材料另外去评析方式方法,更不能把参考书“专题内容解析”中的有关评析作为标准,用以衡量、判定学生感受的正误,而应该注重学生个体体验的独特性。)六、作业布置:以“上网是否有利于中学生的学习”为话题,编写辩论提纲,为开展辩论会作好准备。(有条件的可以围绕这个话题组织一次辩论会。)5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