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1.50 KB
  • 2022-08-15 发布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2教案

  • 8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经济基本结构与特点一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课标要求: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远古时期,农业就占据了主导经济的地位。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进。了解中国古代赋税和徭役,进而明白古代中国的农民承受的沉重负担。了解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和土地兼并问题。了解古代中国水利事业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通过对课本内容的学习理解古代中国农业占据主导的经济地位的原因,从而锻炼历史分析和历史概括的能力。通过对主要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进的了解,理解工具变革在生产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从而培养学生运用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以及教材所提供的历史史料和历史图片,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大胆想象、数理分析和创新性思维。并使学生学会用比较法、阅读法、观察法和历史联想法等方法进行历史问题的分析和解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古代中国有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实践中建造了大量的世界闻名的水利工程,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加深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学课时:1.5课时。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难点:理解中国古代依附于土地的两个不同阶级的深层次关系;理解土地集中与农业经济发展和民众暴动的关系;理解生产工具的革新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导入新课:打出十二生肖的图片,(设问):十二生肖中有哪些与农业有关的动物?(马、羊、鸡、狗、猪、牛);(设问):为什么有如此多与农业相关的生肖?(农业在古代的重要性地位),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专题一第一节:古代农业经济。鉴于本节内容较松散,可以先让学生快速阅读各目标题,归纳出本节主要内容。然后在教师引导下,使学生明白本节主要讲述了以下几方面内容:农业的起源、农耕方式和农耕工具的改进、赋税和徭役繁重、土地兼并问题、古代水利事业的发展。二、教学过程(一)“神农”的传说投影“神农氏”的图像及其相关传说。引导学生分析神农传说的意义以及农业在中国古代的积极作用。投影半坡遗址中“粟和菜子”的图片,通过新石器时代的遗存,了解农耕作为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二)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中国古代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变。“火耕”→“耜耕”→“铁犁牛耕”利用幻灯片打出耒耜、石斧、铁镰,以及耦犁等图片,增加学生的兴趣。注意知识点:春秋战国时期,采用了牛耕;汉代,牛耕普及。2、分析古代耕作工具和耕作方式的影响。教师可以然后引出设问:为什么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古代中国的农业一直都使用牛耕,而没有得到突破性的进步呢?由此引出古代中国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85\n(三)泰半之赋和沉重的力役1、介绍泰半之赋和徭役的含义2、投影相关文字和图片资料,并分析《石壕吏》,使学生感受古代农民所承受的沉重的赋税和繁重的劳役。3、引导学生分析上述情况所带来的影响。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压抑,从而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由此引发的社会动乱,往往成为王朝覆灭和社会经济文化凋残的直接导因。(四)贫者无立锥之地1、投影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过程:(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公社成员集体耕种,平均消费。(2)奴隶社会:土地归国家所有,实行井田制。(3)封建社会:地主土地私有制2、投影资料“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引导学生分析现象以及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和影响。封建社会的土地兼并现象严峻,无数小农破产。虽然许多开明政治家都着力于解决这一问题,但是由于地主阶级是专制主义王朝的阶级基础,通过改革解决土地兼并问题未成功。(五)大禹和他的继承人1、以大禹治水的故事导入,引导学生分析古代中国水利建设成绩卓越的原因是什么?可以补充大禹、都江堰等图片资料。2、引导学生归纳水利建设发展的表现有哪些?3、综合分析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主要特征?(1)在原始阶段经历了“刀耕火种”的落后耕作方式。(2)中国古代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是小农户的个体经营。长期以来,耕作技术没有革命性的进步。(3)赋税和徭役繁重,压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进而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4)土地高度集中,地主和农民的阶级矛盾激化,民众暴动不断发生。(5)历朝历代的水利兴修防御了自然灾害,推动经济不断向前发展。教后感:本课内容涉及到古代史内容,学生并不是很熟悉。在课前我设置了课前探究,由学生课前分组合作找资料,课堂上展示给大家。在教学中,利用幻灯片设置出一些相关情境,让学生感受历史。授课的重点放在了秦的中央集权制度内容和基本特征的分析上,做到了既吸引学生的兴趣,又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课标要求: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并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结合课本中所提供的历史图片和内容,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文献的与能力;结合地图理解古代中国不同时期手工业中心的地理分布,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感和观察能力。85\n(2)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中所提供的历史文献和图片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大胆的想象、合理的历史推理和主动的探究。并尝试运用观察法、阅读法(包括历史文献、地图等)访问法、调查法等方法进行历史问题的探究和思考。(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知道我国古代有高度发达的手工业技能和完备的手工业部门,中国的手工业生产历史悠久、成就辉煌。从而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加深对我们伟大祖国与中华民族的热爱之情。教学课时:2课时。重点难点:重点:掌握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难点: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当时的社会经济形态上去理解手工业的发展,可以适当地借助历史文献法和讲解法,加深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分析“工官”制度的利弊及其原因,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鼓励学生进行探究。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导入新课:教师首先采用谈话法,了解学生关于对我国古代手工业的知识有哪些?例如,丝绸之路是什么时候开通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是什么?为什么说中国有“瓷器大国”之称?青铜器的原料是什么?然后进入本课学习。讲授新课:然后从总体上让学生明白:本节主要讲了两部分内容——古代手工业经营形态(田庄手工业、官营手工业和私营手工业)和古代手工业主要内容(纺织业、冶金业和陶瓷业)。一、田庄手工业首先使学生明白本部分内容总体上是介绍了中国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背景下手工业生产的基本情况。介绍《四民月令》的基本内容,得出结论:田庄手工业生产是自然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内容。指出中国传统社会是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并打出自给自足的含义。然后结合教材中几个实例(如牛郎织女),理解庄园手工业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重要内容,其处于辅助性地位,是副业。二、“工官”制度1、原因:汉武帝时期,煮盐、冶铁、铸钱、炼铜等有利可图的行业。2、含义:政府将煮盐、冶铁、铸钱、炼铜等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归商办。3、生产状况:产品归官家和皇家私用的物品;生产技术水平高、规模大;政府征调各类匠户服徭役。4、历史影响: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逐步形成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经营形态管理方式产品流通方式官营手工业政府直接经营、集中、大作坊武器军用品和官府贵族生活用品不在市场流通民营手工业民间私人自主经营民间消费的产品在市场流通家庭手工业农户的副业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的产品剩余部分出售到明代中后期,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又进一步发展为资本主义简单协作的手工业和工场手工业。5、匠籍制度:匠户没有人身自由,劳动创造性受到束缚。85\n三、织女的劳绩(纺织业的发展历程及成就)1、新石器时代:纺织技术已经萌芽,纺织原料最初是麻和葛。2、商周时期:有负责指导桑蚕生产的专职官员。3、汉代:花色品种多,有起绒锦,丝织品出口到地中海地区。4、唐代: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规模大,收取的民间纺织品多。5、宋代:棉花种植普及棉纺织技术已经推广到闽粤地区。6、明代:出现雇工和一定规模的自由劳动力市场。打出相关的中国纺织品图片。同时可适当增加古诗词中的史料,如《诗经》、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和《陌上桑》、等一些关于蚕桑生产和丝织业发展的史料情景,使学生认识蚕桑丝织技术是我国的伟大发明,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和民族自豪感。四、攻金之工1、青铜冶铸业新石器时代晚期,有小件铜器;商周时代,青铜器达到很高造诣,例如司母戊大方鼎、四养方尊;秦代出现青铜镞,是一种先进的青铜防锈膜。2、冶铁炼钢春秋晚期,出现中国最早的人工炼铁;中国冶炼生铁和块炼铁大体与之同期;汉武帝时推行铁业官营制度。汉代使用煤炭做燃料;杜诗发明水排。教学时可以适当增加有关青铜器、冶炼厂、铁器等有关实物和照片,让学生感受到历史情景的再现;同时引导学生回忆初中教材中所涉及到的关于冶铜技术、冶铁与炼钢技术的内容,认识到铁农具的推广与使用,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五、夺得千峰翠色来(中国古代陶瓷业的发展)1、远古陶艺黑陶、彩陶2、由陶器到制瓷早期的瓷器是釉陶,即原始青瓷,商周中期到东汉晚期,是陶发展到瓷的过渡阶段。高超的制瓷技术打出各朝代的瓷器,尤其是青瓷和白瓷。增强学生的直观认识,提高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展示古代精美的陶器和瓷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民族自豪感。有条件的学校可组织参观景德镇或当地瓷窑,了解瓷器的制作工艺及瓷窑建设史,撰写一篇考察报告。培养学生观察问题与分析问题及写作的能力,让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习惯。总结:归纳教材内容,思考问题: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有哪些特征?解题关键:与世界手工业发展相比较。思路引领:从部门与分工、技术、规模、经营形态、分布、地位等角度即从质与量两个方面进行对比。1、历史悠久、长期领先世界2、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3、部门不断增多,分工日益细化4、技术不断进步5、布局随着经济重心南移相应变化教后感:85\n我遇到的问题是学生对这段历史了解太少,如果不了解基本史实,谈何认识?所以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课前充分预习教材内容并指导学生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这样,教学中才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相应的预期效果。我欣喜地看到,采用这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锻炼学生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角,掌握了一些学习的基本方法,比如,如何上图书馆查资料,怎样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初步运用了“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和探究的方法。另外,在教学中教师也发挥了应有的引导作用。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课标要求: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古代商业生产和转运贸易的基本情况;了解中国古代各朝代“市”的基本知识;了解各朝代文人对当时商业发展的客观性描述;了解各朝代作为商业中心的都市;深入理解中国古代商业发展过程中“市”的发展历程及其在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的突破的内在原因,以培养学生的历史知识的迁移能力和理解能力。(2)过程与方法:学生还可以通过观察法结合教材中所提供的历史图片和史料对中国古代“市”的发展和演进、古代中国商业中心都市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和论证;教师可以利用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但在必要的关键环节上还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给予学生以适当的指导;(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状况,认识商人在中国经济进步中的作用。同时学生还应当认识到,虽然中国古代商人拥有巨大的财富,对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他们的社会地位却十分低下。而且历代统治者都通过“重农抑商”政策来限制和压制商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国新的富有活力的经济形态的诞生。教学课时:1课时。重点难点:重点:掌握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市”的发展和演变,培养学生的历史概括能力和总归纳能力。难点:要求学生理解中国古代“市”在时间和空间上限制的突破和商品经济的内在联系;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中国古代商人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不等的深层次原因。导入新课:由《乔家大院》剧照,引出明清时代的晋商,引入本节内容。一、富商大贾周流天下本子目主要讲述两部分内容:乡村的商业活动和古代商人的活动。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四民月令》中内容,使学生明白在乡村中已存在农副产品的季节性买卖。对于“古代商人的活动”这部分内容,需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图文资料,如唐代《估客乐》、宋代的《清明上河图》等,让学生阅读教材后,整理出古代商人的活动。在讲明清时期的会馆和商帮时,可以适当提及电视正在热播的《乔家大院》,提高学生的兴趣。二、“市”的发展本子目内容主要讲述了古代“市”的发展。需要按照教材顺序整理出从秦代到明清“市”的发展过程。在讲述中充分利用教材中图文资料,同时教师也可以补充一些相关的图片,如《清明上河图》,让学生感受到古代“市”的繁荣,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兴趣。85\n三、商人重利轻离别这一子目主要讲到商人往来奔波的生活方式,发达的古代商运,以及客商的风险三部分内容。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教材现有文字和图片资料,如《贾客行》、《琵琶行》,以及《庄居野行》等,让学生感受古代商人的奔波、艰苦的生活。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介绍他们所了解的与商人生活相关名著,如施耐庵《水浒传》、冯梦龙《三言二拍》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四、商业都会的崛起主要介绍古代中国商业都会的发展情况,,介绍从战国到清代商业都市的发展情况。教师可以利用课本插图“清《盛世滋生图》”,向学生介绍清代苏州城的商业繁荣情况。1、战国时期:有的城市已表现出商业集中的趋势。2、汉代:以繁荣的“市”为标志的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已经形成。3、南北朝:建康、山阴交州等著名的商业都市。4、宋代:都市商业繁盛。如卞京,可以介绍《清明上河图》。5、明清时期:南方富庶,如苏州。教后感:困惑和展望:开放式的历史教学,要求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搜集材料,做必要的课前准备;课中要求学生大胆发言,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但由于传统教育的惯性,目前学生的配合尚嫌不足。新课程的教学提倡活动、探究和自主学习,历史课堂教学模式也转变为以师生之间的谈话、讨论等教学形式为主,这会不会导致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变得薄弱起来?还有,搜集材料所必需的图书和网络等设施的不够完善,也使学生的学习有一些困难。新课程的实施,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准备阶段,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能否长期坚持仍是一个未知数。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课标要求: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有关中国古代王朝经济政策的基本知识;借助历史文献深入理解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原因和所带来的经济后果,从而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文献的能力,及借助历史文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考古材料、历史文献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推理分析,大胆地比较论证,主动探究各个历史问题的答案。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阅读法等探讨有关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学生了解古代中国的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压抑了中国社会新的生产方式的萌芽,理解我国今天的改革开放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教学课时:1课时。重点难点:重点:理解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和区域经济管理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难点:古代中国是一个以农为本的社会,要求学生能站在这一高度上去理解重农抑商实施的原因,此外,不可忽视超越经济的政治文化的因素;理解区域经济管理的方式的差异和统治集团的阶级属性的深层次关系。导入新课:85\n据说在明朝中后期著名的丝织业城市苏州附近有一个水乡小镇叫盛泽镇,那时你一走进这镇子,听到的全是织绸机的响声,镇上一座石桥上还刻有这样一幅对联:“晴翻千尺浪,风送万机声。”晴天时本无浪,可织机声音之大就好象翻起千尺波浪似的,风把巨大的织机声送向远方。这反映了当时的什么现象?(丝织业生产繁忙)为什么会出现这么繁忙的景象?朝中后期商品经济极大发展,促进了对产品的需求。于是许多手工业者门纷纷开设机房,雇佣机工进行生产,这就出现了中国早期的资本主义萌芽。由此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先让学生阅读课前提示和各子目内容,让学生明白古代中国采取了哪些经济政策,其中最基本的经济政策则是“重农抑商”政策。一、重农抑商1、目的——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2、各朝代实施的具体措施结合教材以及“学习思考”,简单介绍即可。3、历史影响虽然开始时,一度促进农业发展,但是这一措施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也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最后补充一道历史材料题,加深学生理解“重农抑商”政策的弊端。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最为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室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光绪《大清会典事例》材料二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大有增加,计共设户关26个,工关5个……清代税关对商户缴税亦极为苛重,全国又缺乏统一税率,以致各关税吏敢于巧立名目,动辄以商人违反规定为由,没收财货……李人龙奏称,关税害商,有单书之弊、盘货之弊、包揽之弊、关牙之弊、量船之弊等五弊。在这样的苛税下,“商贾望见关津,如赴汤蹈火之苦”。——彭雨新主编《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材料三(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倾,或数百倾。——李文治主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请回答:(1)从材料一看,雍正帝是怎样看待农工商关系的?他的依据是什么?(2)材料二和材料三揭示了什么社会现象?这种现象对社会经济发展将会产生什么影响?答案:(1)材料一说明了雍正帝提倡重本抑末政策。他认为,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更需要驱民归农,才能民富国安;农业为四民提供粮食,是本业;工商业不能生产粮食,且与农业争劳动。(2)材料二、材料三反映了清政府广设钞关,不法官吏巧立名目,对商人课征重税;大量商业资本投向土地。这种现象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地兼并;影响了农产品和手工业品的流通,影响了商业资本的积累,不利于手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展;对农业发展也是不利的。二、区域经济政策的倾斜可依据教材讲清这一政策带来的影响——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重点阐述秦朝和西汉的具体政策。在讲述东汉六朝全国经济重心东南移时,注意补充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过程的资料。85\n三、工商业的管理首先使学生明白这是重农抑商政策的具体表现。然后介绍从秦代开始的各朝具体措施,重点阐明秦汉时期措施。在讲述明清“海禁”时,补充一些历史资料,加深学生对“海禁”政策的理解。材料一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规定广州是允许外商来华贸易的惟一口岸,而且即使在广州也百般限制中国人与外国人接触。政府特许的“十三行”不仅垄断了与外商的经济往来,还代政府出面办理交涉事宜。乾隆皇帝在给英王乔治二世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丝帛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材料二清政府利用“十三行”行商,避开与外商直接发生关系,这是虚骄自大的“天朝上国”意识。闭关锁国反映出统治集团极力防范域外新事物的传入,防范民众视野的开拓,实际上暴露出虚弱和无能,它最终导致了中国的落后。使学生明白这种“海禁”政策使得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受挫,加速了中国落后与西方。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对外开放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四、禁奢侈重点阐明两点:一、“禁奢侈”政策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抑商政策的辅助政策,也是抑商政策的具体步骤。二、古代中国禁奢之风无法抑制的原因是统治者“自上”的腐败。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通史概要:本专题主要阐述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的历史。初中教材中,已经介绍了民族资本发展的一些基本史实,所以在讲授中需要学生把握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线索: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封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近代经济结构开始发生变化。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辛亥革命后,特别是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出现短暂春天。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发展较为迅速,但抗日战争爆发后,特别是抗日战争结束后,民族工业日益萎缩。一、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课标要求: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有何变动;理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概况;思考买办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引导学生了解张謇和荣氏兄弟的事迹,并进行评价,使学生能把人物命运与时代背景结合在一起思考。(2)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提供的材料、图片以及教师的引导,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为了使学生感性地了解历史,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和阅读法等学习有关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教师要使学生理解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艰难,让学生体会到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课时:1课时。85\n重点难点:重点: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背景及意义。难点: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与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关系;初创时期的民族工业多集中于轻工业的原因;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远远超过官僚资本主义,成为中国工业资本的主体的意义;基于民族工业而产生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成长与壮大对于此后中国社会政治的影响。以上几个难点多带有一定的理论性,也比较抽象,需要教师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导入新课:以黄梅戏《天仙配》音乐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会逐渐瓦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是什么?讲授新课: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经济可引导学生回忆专题一农业和田庄手工业的内容,理解在鸦片战争前,中国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然后指出,鸦片战争前,中国商品经济有所发展,如资本主义芽出现。可以找一段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材料。但是需要指出此时,仍然以自然经济为主。2、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逐渐解体的经过①鸦片战争回忆《南京条约》(五口通商、关税协定等内容),指出,由于外国商品的输入和中国土布土纱无法与之竞争,最终,中国手工棉纺织业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②二鸦引导学生回忆二鸦后不平等条约,指出外国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自然经济解体进一步加快。3、中国经济结构变动让学生看书,找出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原因、具体表现和影响。①原因:外国资本主义入侵②表现:③影响: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归纳指出本子目之间内在关系: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二、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原因:A、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使得自然经济逐渐解体;B、外商企业刺激C、洋务运动诱导D、资本主义萌芽介绍“资本主义萌芽”和资本主义2、时间:19世纪70年代前后3、地区:沿海地区(设问):为什么会分布于沿海地区呢?85\n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较早,该地区自然经济解体程度较高。4、产生途径:5、代表性企业:可以打出一些相关图片,增强学生兴趣。(2)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原因:A、外国入侵,进一步破坏了自然经济;B、“实业救国”和“设厂自救”的浪潮;C、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2、概况:同时通过幻灯片打出于张謇、周学熙以及荣氏兄弟相关的资料,加深学生的认识。(3)近代民族企业的特点:打出民族工业分布示意图和与民族工业发展概况相关的资料,在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民族企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的自然和社会(或地理、历史)原因,培养学生综合考虑问题的意识。1、分布地区和部门不平衡2、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比重较小教后感:从教学的整个过程来看,本节课与传统历史课教学“满堂灌”、“一言堂”的形式基本不同,课前首先让学生充分预习和搜集相关资料,上课时由学生自由发言。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初步形成了自觉的、主动的和积极的参与学习过程的态度,求知的欲望与激情也被激发起来了;让学生学习了用心去感知历史,而不是单单用脑去记历史,同时展开丰富的联想,让历史走出课本、走向活生生的现实生活。通过本次活动探究发展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困惑和展望:一是这种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大胆发言,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但由于传统教学的惯性,部分学生参与度远远不够;二是我们尚未从真正意识上摆脱主控课堂的行为方式,教学仍是在我们事先设计好的模式框架中套行;三是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掌握基本历史知识信息的情况没有能够真正在课堂上清晰地反馈出来;四是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的教学,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我们在课上尚无法清晰地判断。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着力解决好这些问题。二、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课标要求: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民国初年的兴办实业潮、抗战前夕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抗战胜利后民族工业发展的困境等史实。理解民国初年出现兴办实业潮的主客观因素、币制改革的影响和导致抗战胜利后民族工业陷入困境的因素。认识民国年间民族工业发展的曲折历程。(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民国初年兴办实业潮出现的原因,学会将历史现象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分析。从分析“币制改革”、“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结果,学会辩证地看待国民政府的这两项改革举措。学会运用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看待民国年间民族工业发展的曲折历程。85\n(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间民族工业发展较快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工业很快萧条的原因,理解帝国主义的侵略是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全面了解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历程,认识民族工业要想健康成长,必须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呈现出“短暂春天”的原因和表现;1935年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及其意义;民国后期民族工业发展困难的原因。难点:民国年间民族工业发展的曲折性;国民政府建立后采取的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官僚资本对民族资本的控制与压迫。导入新课提问:中国近代化是从什么时候、什么领域起步的?(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民族工业是何时产生的?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出现后工艺从落后到先进,资本从薄弱到增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夹缝中脱颖而出,顽强成长。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它呢?结合课本一组民族火柴业留下的商标----火花告诉我们:自强不息爱国精神是民族工业力量的源泉,也成为支撑整个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动力。由此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先分析子目,从整体上介绍本节内容包含三方面内容:一战间—短暂春天;抗战前夕—短暂发展;国民党后期—陷入困境。一、民国初年的兴办实业潮是本课重点,“春天”的出现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可以从辛亥革命的影响导入。1、原因①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政体,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还可适当增加临时政府奖励实业的法令和《临时约法》中的部分条款,此外还需教师补充一点,北洋军阀政府推出一些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经济政策,使民族工业得以继续发展。②1915年,反对“二十一条”,掀起了抵制日货和爱用国货的运动。展示一些抵制日货的图片或影视资料,揭示反帝爱国运动也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③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讲外部条件时,需阐明这是“春天”出现的主要原因。2、发展概况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提炼信息,归纳要点,教师可简单介绍荣氏兄弟和简氏兄弟及其企业的发展,(幻灯片展示)。3、特点A、重点发展轻工业,重工业无从发展。B、一些主要工业部门,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民族资本。C、自然经济仍然占绝对优势二、抗战前夕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1、原因①“币制改革”重点介绍“法币政策”,注意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评价这一政策。②“国民经济建设运动”85\n③抵制洋货和爱用国货运动2、发展概况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提炼信息,归纳要点即可。最后,需要指出民族资本主义在发展的同时,受到了官僚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压迫,道路曲折而又艰难。抗战时期的民族工业发展,教材中没有介绍,需要教师结合教材“知识链接”中“民族工业的西迁”,指出抗战中民族工业受到了沉重打击。三、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困境可以让学生讨论:为什么抗战胜利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反而日益萎缩呢?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对教材提供的资料进行认真分析,认识到美国的经济掠夺、官僚资本的挤压、通货膨胀三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使民族工业陷入绝境,纷纷倒闭。在讲述时,可以补充材料:说明南京国民政府为了弥补严重的财政赤字,一方面加紧对人民群众的剥削,另一方面滥发纸币,大搞通货膨胀.因此,随着内战的扩大和财政赤字的激增,法币的发行量也迅速增长.抗战前,法币的发行额为十四亿元,到1946年已增加到八万二千多亿元,1947年增至四十万亿元,1948年8月猛增至六百六十万亿元.通货膨胀,货币贬值,引起物价飞涨.法币100元,在1937年能买两头牛,到1947年买一个煤球(或1/5根油条;或1/3盒洋火);1948年买五百分之一两大米;1949年买五十万万分之一两大米.上海米价,1月初每担价格为六万元,6月便涨到50万元;12月中旬,更上涨到110万元.1947年一年内,国民党统治区发生了六次大涨风,人民生活惶惶无主.1947年7月物价上涨了六万倍,到年底更上涨至十四万五千倍,有的地方上涨得更高.通货膨胀引起物价飞涨,物价飞涨又促使通货进一步膨胀,如此循环往复,导致南京国民政府的财政破产,把国统区经济推向总崩溃的边缘。最后,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做一个归纳总结,如下:19世纪70年代前后:夹缝中产生19世纪末:初步发展一战期间:短暂春天国民政府前期:发展较快抗战前期:沉重打击抗战后:陷入绝境教后感:本节内容主要讲到了中国古代经济,学生了解的很少,所以,我在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打出相关的图片,增加学生的兴趣。同时一也可以促进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但是学生对随堂练习做的情况不理想。所以以后在教学中要注意教学与练习结合。三、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课标要求: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从诞生之日起便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为了生存和发展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进行斗争等史实。理解民族资产阶级的双重性。认识民族资产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动力之一。(2)85\n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帝国主义对中国民族工业压迫的史实,学会史论结合的方法。通过分析民族资产阶级的双重性,掌握一分为二看问题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对民族工业的压迫和民族资产阶级为了本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利益所进行的斗争,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教学课时:1.5课时。重点难点:重点:帝国主义对民族工业的压迫与摧残;本国封建主义和军阀官僚政府对民族工业的摧残与破坏;民族资产阶级斗争的目的。难点:为什么民族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关系。导入新课:首先让学生回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状况,指出发展曲折,设问:为什么中国民资发展曲折缓慢呢?由民族资本主义受双重压迫的漫画导入新课。讲授新课:一、在夹缝中求生存1、外国资本主义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压迫(具体表现)①限制机器进口②利用特权,大量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材料。③直接摧残中国的民族工业④抗战胜利后,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可以补充一些材料来增加学生对此认识,如:材料1、华商在上海办了六家丝厂,资本总额120万,而同一时期,法国商人在上海开办的宝昌丝厂一家就有资本110万元,接近上海六家华商丝厂资本的总和。材料2、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时虽然“俱用华人”,但是自身的技术力量还很薄弱,“发动机系英国制造”。到19世纪80年代,受外商企业的排挤,发昌机器厂日趋衰落。后来,它被英商在上海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材料3、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抑,勒价停市。上年(1866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织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抵押洋商者。2、本国封建势力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压迫(具体表现)①受清政府的压迫可以补充材料:90年代,天津武举李富明在北京开办一家机器面粉厂,使用外国进口蒸汽机磨,每天能磨面粉200石。京城官府见机器面粉厂生意兴隆,就存心勒索。李富明不甘心受压迫,到官府去讲理。结果,官府给他扣上“私设磨坊”、“哄闹官署”等罪名,革去他的武举功名,“交刑部照例治罪”。李富明的机器面粉厂被迫关闭。——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资料选编》②军阀官僚政府大举内债和滥发纸币也严重阻碍民族工业发展③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压迫民族资本主义二、在斗争中求发展则需要依据教材分析民族资本主义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具体表现。教师可以补充介绍民族资本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斗争具体的一些表现。最后教师需要总结指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受到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不可能有充分地发展。对于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及其作用。可给学生概述为:85\n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遭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不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民族工业难以独立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它不仅是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的重要经济前提,也是无产阶级队伍壮大的前提之一,为新民主主义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条件。教后感:本节课内容比较枯燥些,而且比较难理解,学生很难懂,所以在教学中我通过多媒体打出许多与教材相关的资料,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阅读材料的能力。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首先从整体上认识本专题,让学生明白本专题的历史阶段: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过渡时期(1949—1956)恢复发展时期(1949—1952底)三大改造(1953—1956)社会主义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956—1966)十年文革(1966.5—1976.10)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6.10—至今)一、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让学生看目录,明白本节内容主要阐述三个历史时段的经济,即过渡时期、曲折发展的十年,以及文革十年。通史概要:本专题主要叙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50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发展的基本历程。专题内容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前一时期的内容,包括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以及“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三个时期,其中前7年是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后20年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集体领导下开始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20年既取得过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也发生过严重的失误和挫折。后一时期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以邓小平和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二代、第三代领导人,根据“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实行了改革开放,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终于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0年来,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健康、稳定发展,已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并明确了新的奋斗目标。85\n一、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课标要求: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理解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制订及实施背景、内容;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内容、特点、实质、意义及问题;列举社会主义曲折发展十年的正确和失误的决策,分析其经验教训;了解“十年文革”时期的经济发展的状况,总结其历史教训。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表达对社会和历史现象的想法与观点,以及解释一般社会现象和历史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课前采访调查和课堂上运用教材中及教师所引用的图文资料中的有效信息,判断和评价十年探索中的成就与失误,并在此基础上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经验教训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此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史料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非常艰巨的过程,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能正确反映并符合中国具体实际情况时,就能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反之,就会遇到挫折,从而使学生受到国情教育和思想教育重点难点:重点: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三大改造的完成;中共“八大”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的理论成果难点: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从中国共产党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过程中,总结其经验教训。教学课时:2课时导入新课:讲述本节内容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课前先采访一下自己的爷爷奶奶对那段历史的印象和看法,了解第一手感性历史资料;并列出自己对这段历史的疑惑。结合学生了解的知识和存在的疑惑备课、制作课件,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课上学生可分组讨论。讲授新课: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条件(1)土地改革的完成和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2)国营企业的壮大;(3)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和国家对经济控制能力的加强;(4)政府倡导的农民互助合作运动,成为向集体化过渡的开端。2.依据:过渡时期总路线。(1)制定:1953年。(2)内容:“一化三改造”。(3)实质:这是一条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并举的路线。3.内容(1)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①形式:国家采取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由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②政策:赎买。③实质:使资本家私有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85\n(2)对农业的改造形式:创造了从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3)对手工业的改造形式:国家通过手工业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这三种由低级到高级的合作形式,引导其逐步走上合作化道路。4.结果到1956年底,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5.评价是最深刻的变革,但遗留许多问题。二、曲折发展的十年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先从整体上梳理本框节内容,教师可设问助其梳理:在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做了哪些积极的探索?取得了哪些成就?出现过哪些失误?(可由学生分组合作学习)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背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我国开始了探索。2.《论十大关系》——开始(1)发表:1956年4月。(2)内容:总结新中国经济建设经验和以苏联经验为鉴戒,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3)意义:提出了开辟一条与苏联不同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3.中共八大——一次成功探索建议教师利用中共八大的相关内容作为依托,培养学生积极关注国情,正确分析国情,深刻了解国情的意识。并明确:中共八大的路线方针是正确的,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遗憾的是,由于中共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和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思想还不够成熟,八大的正确方针在党内未能牢固确立,一些重要思想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充分坚持下去。(1)召开:1956年9月。(2)内容:①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②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3)意义: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所取得的初步成果。4.曲折和失误对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相关内容,老一辈人应该是记忆深刻,所以学生在课前采访自己的爷爷奶奶时,应该获得了不少感性的信息,课上建议教师以谈话的方式,引导学生先相互交流一下所获得的信息,并利用多媒体添加一些文字、图片等资料,加深印象,在此基础上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作出客观的评价,并从中获取启示。(可由学生分组讨论)(1)原因由于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在理论和思想没有深刻的认识;急于求成和片面强调经济建设发展速度思想指导。(2)表现:“大跃进”在全国迅速展开;人民公社一哄而起。85\n(3)影响: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开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5.纠正(1)措施: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2)成效: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到1965年,国民经济得到一定的恢复和发展。6十年成就(1)特点:两头好,中间差。(2)成就:钢铁基地、基础行业、新修铁路、石油自给。三、“十年动乱”中的国民经济建议教师利用多媒体投影相关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先让学生从感性角度了解文革中的国民经济的发展概括;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国民经济出现困难的原因和周恩来总理和邓小平同志主持中央工作时国民经济回升的原因;最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文革”为中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极其沉痛的教训。1.“文革”对经济的破坏(1)原因“文革”的“全面夺权”扩展到经济领域,造成中国经济建设大混乱。(2)表现:①经济计划被废置;②国民经济的运行失去控制;③交通运输阻塞,工矿交通企业混乱;④市场供应紧张等。2.调整时期:经济起色。(1)原因:周恩来主持工作。(2)措施:整顿企业,恢复规章制度;坚持按劳分配原则。3.全面整顿时期:经济复苏。(1)原因:邓小平主持工作。(2)措施:以铁路整顿为突破口,对交通运输、钢铁工业和国防科技工作等整顿。4.“文革”对经济建设的影响(1)造成极大的破坏;(2)失去经济发展机遇。5.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实践中的经验教训。(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发展经济必须遵循客观规律。(3)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教后感:本节内容时间跨度比较大,所以我在讲述之前,先将本节内容时间段给学生,使学生先总体上认识本节内容。本节的要点:三大改造、八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我都阐述的较清楚,而且对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我还补充了一些图片和文字资料,学生非常感兴趣。二、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课标要求:85\n(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2)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3)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决策,认识这次会议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以及对于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开创意义了。②了解中国的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认识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重要性。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③了解中国创立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中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认识对外开放的历史作用。(2)过程与方法:①学生课前多方面收集材料(图书馆、网络、咨询身边的亲朋好友等等)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中国社会的情况,初步感受十一届三中全会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②课上运用文字、图表、影视资料,再现历史场景,学习和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改革开放初期的十年中国经济建设发展的过程和成就。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阐述历史、分析问题和从宏观上把握历史进程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学习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和重大决策,充分认识中国改革开放的艰巨性、必要性及其伟大历史意义。通过改革开放十年初期10年间中国经济建设的过程和成就,加深学生对党的改革开放路线方针政策的理性认识,增强学生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念和对社会主义的信心。②认识到经济体制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阻碍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根据变化的形势及时调整政策。③树立对外开放意识,认可和支持我国对外开放政策,并从中获得必要的现代经济意识,进一步思考如何应对对外开放给国家和个人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增强紧迫感。重点难点: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和伟大历史意义、经济体制改革难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经济体制改革;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形成。教学课时:2课时课前准备:学生课前多方面收集材料(图书馆、网络、咨询身边的亲朋好友等等)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中国社会的情况,初步感受十一届三中全会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制作课件、利用多媒体教学;学生探讨、师生交谈等形式。导入新课:教师播放《春天的故事》这首歌,创设历史情境,营造轻松的欢乐气氛,将学生的思维激活带领学生融入历史,走进历史。或者让学生看一组改革开放前后人们的衣食住行四组图片。设问:是什么带来了这些变化呢?引导由改革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打出邓小平的图片,以及他的一句明言,让学生感受历史。一、工作重心的转移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85\n(1)历史背景①20世纪50-70年代以来的经验教训;②“文革”的结束;③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可以利用课件展示视频“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他一些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让学生先从直观上感受这次隆重的会议;(2)时间、地点1978年12月。北京。2.十一届三中全会主要内容(1)思想: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2)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3)改革开放决策:提高生产力、改革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思想方式;肯定权力下放原则、精简各级经济行政机构。3.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1)三个历史性转变①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③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2)两个标志:二、改革:从农村到城市1.农村改革:联产承包责任制(1)原因可以演示影视、图片、文字等资料,再现历史情境,引导学生讨论分析:为什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要首先从农村开始。长期以来我国农业面临哪些不利因素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怎样才能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呢?中国农业集体化以后,人民公社体制严重压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农民温饱问题都没解决。(2)历程:①安徽(小岗村)四川(广汉)秘密尝试:包产到户;②中共中央发出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文件,对做法肯定;③中共中央推动: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质:改革生产关系,没有改变所有制性质)。(3)意义这场改革,是中国农村经济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结合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意义的认识,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投影近几年农村出现的“抛荒现象”,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及解决之策。2.城市改革:增强企业活力(1)起步:农村改革的推动。(2)标志: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3)要求:①基本任务: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②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③地位:改革重点(4)国企改革①原则: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②内容:扩大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厂长(经理)负责制。③作用:增强国企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能力。85\n3.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和意义实质: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些环节,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意义: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使国民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城乡居民得到实惠,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导入:“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中的老人就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而他当年画的那个圈不断扩展,开放的春风绿了江南岸,又度玉门关,从南方到北方,从沿海到内地的发展中,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初步形成。通过展示动态的对外开放示意图,使学生理解对外开放的进程,最后总结出对外开放的特点: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课上以设问的形式,引导学生分组分析这一目内容,可设问如下:第一组:A、为什么要对外开放设立经济特区?B、何为经济特区?C、为什么首选深圳等四个地区为经济特区?D、经济特区的设立和发展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和影响?第二组:A、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14个城市的位置以及1985年后开辟的四个沿海经济开放区B、我国沿海开放地带发展经济具有哪些有利条件?第三组:A、浦东开发的目的?B、浦东开发的条件?C、浦东开发前后的变化?第四组:A、我国的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是如何形成的?B、有什么特点?教后感:本节内容学生初中了解的比较多,所以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多发挥自主性,回答有关于外国侵华史的史实。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在教学中,我也注重利用多媒体设施,放映相关的小影片(十一届三中全会),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总之这节课比较成功。当然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没有让学生成分了解对外开放的格局形成,准备下节客以复习的形式加以强化和巩固。三、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课标要求: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了解邓小平南方谈话及其重要作用,认识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②了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认识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③了解中共十五大关于建设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决策,充分认识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意义。85\n(2)过程与方法:①多方面收集有关苏东剧变、中共十四大、上海浦东开发、中共十五大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材料(图书馆、网络等等),引导学生对材料进行判断、整理和分析从中提取有效信息,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科学性和实践的艰巨性。②通过本单元内容的回顾和综合,培养和提高分析认识当代一些重大问题的能力以及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趋向的能力和动态历史观。(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而中共十五大则是共产党人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业全面推向前进奠定了理论基础。②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充分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知道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③引领学生建立一种开放、包容和与时俱进的心态,树立向伟人学习的志向和为中华民族进一步发展做贡献的决心。重点难点重点:邓小平南巡讲话;中共十四大;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中共十五大难点:如何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学课时:1课时课前准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在这个过程中仍然会遇到一些障碍,你认为会有哪些障碍?应如何突破这些障碍?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背景。导入新课:10年前,“手机”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词;到2002年底,每7个中国人就有1人在使用手机,中国移动电话用户达到2.06亿户,居世界第一位。10年前,要想装一部固定电话,不但要批条子、找关系,交上几千元钱,还要等上半年,甚至一两年;现如今,不但初装费免了,而且包括农村在内,一般装机时间都在10天以内,到2002年底全国固定电话用户已达到2.14亿户,居世界第一位。这些巨大的变化是10年前无法想象的,而带来这些变化的根本原因,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992年)和不断完善。由此导入新课。讲授新课:一、历史性的跨越1、邓小平南方谈话(1)背景:90年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2)内容:①党的基本路线动摇不得;②改革开放要敢于试验;③判断的标准,应该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十分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④计划和市场不是判断社会性质的本质区别;⑤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发展生产力;⑥发展才是硬道理。要强调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进一步提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85\n这个精辟论断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使我们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的认识有了新的重大突破。从而使我们从长期“左”的思想束缚下解放出来,明确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十四大(1)时间:1992年10月。(2)内容:①确立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②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③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3)意义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十四届三中全会(1)时间:1993年11月。(2)内容①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使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②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3)意义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规定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2、十五大(1)召开:1997年9月,北京。(2)内容①确立邓小平理论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②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③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④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3)意义这些论断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迈入新的世纪。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通史概要:物质生活与风俗习惯的变迁,涉及到近代和现代两个阶段,包括衣、食、住、及风俗习惯等几个方面。关于衣的变化,近代受西方的影响,由传统的长袍马褂到接触西装,后有中西合璧的中山装,女子则是旗袍;新中国成立后,从学苏联的列宁装和连衣裙,到国防军绿装;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服饰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关于食的变化,中国有四大菜系,在近代西方的影响下,西餐也逐渐被国人所接受。关于住的变化,中国传统民居里北方有四合院,受西方建筑的影响主要在租界,尤其是上海。关于风俗的变化,近现代的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改革开放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85\n近现代中国交通工具的发展,涉及人力车、三轮车、自行车、电车、火车、轮船、飞机等。中国传统的交通工具是轿子与马车,民国时期人力车是有钱人常用的交通工具,自行车普通百姓也无力购买,电车、吃车与人力车曾长期共存。新中国成立后自行车才成为人们最主要的代步工具,电车与汽车才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主要运输工具。中国近代轮船业是在洋务运动的推动下得以发端的,中国的铁路建设在近代的收回利权运动中获得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机会,中国的民航业起步于20世纪20年代初。此外,邮政通信业也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大众传媒主要包括报刊、广播、电影、电视、互联网等,其中报刊在近代就已出现,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均有重要报刊,并且极大地推动了这些历史事件的进程。新中国成立以来,报刊业的发展非常迅速。在电视普及之前,广播与老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中国电影至今也走过了百年历程。新中国成立后,电视事业发展迅速,人们的需要和电视节目的丰富多彩形成了良性的循环。互联网以其特殊的功效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课标要求: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图书馆、上网浏览等方式,收集相关图片、音像等资料,掌握近代服饰、餐饮、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社会习俗的变化情况;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其影响其变化的因素;通过归纳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特点,培养归纳学习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根据教科书、教师或者网络提供的相关图片、史料和影像资料,与学生进行合作交流,主动探究“为什么近现代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等问题,运用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再现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场景,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培养自己站在发展的角度思考历史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体验、感悟和反思的方式学习历史,拓展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将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置于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大背景之下,认识到它的发生是历史的必然,认识到历史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应该以开放的心态面对外部的世界。教学课时:1课时。重点难点:重点:从衣、食、住、行等方面了解中国近代人们物质生活发生变化的基本史实和总的特点。难点:结合以前学过的中国近代政治史的内容,从中国近现代社会巨变、西方思想观念和物质文明不断冲击的角度,认识中国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导入新课让学生首先阅读课本引言中辛亥革命以后街头剪辫子的情景和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康有为给光绪皇帝的上书的内容。提问:从图片判断反映了什么历史时代的事情?说明了什么问题?康有为提出“断发易服”主张的原因是什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本节的学习。讲授新课:(一)变化中的男女服饰1.中国近现代男女服饰变化趋势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2.变化表现(1)近代(1840——1949)的代表服饰:85\n男子:由长袍马褂到西装、中山装。女子:旗袍。由宽松肥大向称身适体、短袍窄袖方向发展。(2)现代代表服饰:①20世纪50——60年代:列宁装和连衣裙。②:“文化大革命”:绿军装和中山装;③改革开放:款式层出不穷,从封闭走向开放。(二)并行于世的中西餐(饮食文化)1.中国传统饮食文化(1)特点:发达,四大菜系影响大。(2)四大菜系:鲁、粤、川、淮扬菜。2.西方饮食传入(1)时间:19世纪40年代。(2)原因:西方人大批来华。(3)中西餐区别:烹饪方式、食品种类、就餐环境、礼节要求。(4)影响:①中西餐并行于世。②对中国传统食俗的影响:A.一些西餐中常用的原料开始大量进入百姓饭桌;B。一些专门生产糕点等西式食品的食品厂开始出现;C。西菜西点逐渐成为国人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居室建筑的演进(进程和特征)1.北方地区传统民宅:四合院。城乡之间、贫富之间差异大。2.中西合璧式住房。(1)原因:外国人来华后,在租界集中居住,西式住房的大量出现。(2)影响:中国的居室建筑出现西化趋向,中西合璧成为典型特征。3.完全欧化的新式住房。(1)时间、地点:20世纪30年代前后,京津等地。(2)居住者:富贵人家。(3)名称:新村、花园、别墅、公寓。(4)家具陈设:西式家具受到欢迎。(四)习俗风尚的变革1.重大推动事件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的成立、改革开放。2.变革表现(1)婚姻风俗的变迁①古代社会:缔结婚约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②近代:新潮男女,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主。礼俗开始删繁就简,仿效西方新式婚礼。③新中国成立后: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2)丧葬礼节的变迁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丧礼趋简,出现西式葬礼,城市出现殡仪馆和公墓,更多农村仍然是传统。②新中国成立后:殡葬由土葬向火葬改革。(3)其他风俗的变迁85\n民国:剪辫易服、迫令放足、破除神权、反对迷信;官方实施公历,点头鞠躬代替跪拜作楫,握手成常礼。(4)民众思想观念变化:旧道德、旧礼教遭到批判,女子获得受教育权,开始走出家庭,步入社会。[小结]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有哪些?(1)内因:历史巨变:政治:环境形势(革命思想、科学文化、思想观念);经济:生产力的提高。(2)外因:外来文化的传入。教后感:专题四内容比较琐碎,对学生的要求不高,在授课中我让学生结合生活常识,介绍一些相关内容,学生兴趣很高,尤其提到中国饮食文化,学生更是激动。在今后教学中,我觉得我还是要更多给学生机会,给他们发挥的余地。二、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课标要求: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近代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在中国的出现和发展,以此形成对百年来交通、通讯发展的直观认识,探讨交通和通讯技术的提高对人们生活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搜集老照片、文字资料,参观交通、邮政博物馆,以此形成对中国近代百年以来交通和通信发展的直观认识,学会运用观察法、讨论法、概括法来学习相关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是以整个中国社会的向前发展作为前提的,体现了时代发展的必然性。通过比较,认识历史上和今天的中西部地区在交通、通讯方面与东部发达地区都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理解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意义,培养作为祖国建设者的历史责任感。教学课时:1课时重点难点:重点:交通工具发展的表现。难点:交通工具发展的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导入新课自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的火车机车,美国人富尔顿发明的汽船以来世界交通事业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对整个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代以来,东方古老的中国无不感受到交通和通讯给我们带来的便利。教材中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与以詹天佑为代表的铁路工程技术人员的合影,不仅反映说明了孙中山先生对铁路交通业发展的重视,而且也说明了一些先进的中国人为摆脱落后的交通面貌,积极追逐世界的文明的姿态。由此导入新课。讲授新课:(一)交通工具的更新1.中国近现代交通工具更新的特点(1)趋势:传统的代步工具被以人力、机械动力为牵引的交通工具取代。(2)速度:各种层次的交通工具在中国的应用受地区经济发展和环境的影响,发展呈不平衡现象,城市更新显著,农村迟缓。2.更新的表现85\n(1)传统的代步工具:轿子、马车。(2)近现代人力牵引的交通工具:人力车、三轮车、自行车。(3)现代机械动力牵引的交通工具:有轨电车、汽车;火车、轮船、飞机。3.更新的原因:经济的发展、环境的不同、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需求。(二)邮电通信设施的逐渐完善1.邮政通信事业的发展时间成就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加快通信事业的建设步伐1866年海关开始试办邮政1896年正式办理,范围囊括全国各主要商埠口岸和中心城市辛亥革命后改称中华邮政,邮局邮路进一步扩展1949年11月邮电部成立,开创邮政和电信合一的新时代2.电信事业的发展(1)电报时间成就1877年丁日昌——有线电报开端1906年无线电报创设1932年开设国际无线电报业务(2)电话时间成就1882年电话传入我国民国成立后电话线路与电话营业局所继续增加20世纪80年代后通信事业发展迅速2003年中国电话用户总数居世界第一位(固话、移动各占一半)[小结]近现代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更新发展给生产、生活带来什么影响?答:使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缩小;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明显加快;推动社会的进步。三、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课标要求: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搜集图片、文字资料、编写自己所了解的报刊、影视发展史。观看不同时期的一些优秀影视作品,知道报刊、影视发展的基本史实。通过亲身感受网络,了解互联网的发展概况,认识这些大众传媒方式对人们生活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组织不同小组制作相关教学题材的网页,或者上网发送一封E-mail或者撰写小习作《我与网络》,开阔学生思维。(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在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起到了一定消极的影响,作为一名中学生,应当正确的认识网络,科学使用网络。教学课时:1课时重点难点:重点:报刊业走向繁荣和影视事业的发展。难点:大众媒体的发展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85\n导入新课让学生阅读本课引言部分,回答:中国境内的第一份中文报纸和历时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分别创办于何时?何地?报刊诞生的重要意义是什么?报刊的诞生是人类由信息封闭时代进入大众传播时代的标志。从近代开始,中国的大众传媒有了巨大的变化,并且对社会的发展已经产生巨大的影响。由此导入新课。讲授新课:(一)大众报业的发展1.世界现存最古老的报纸——唐代《邸报》。2.近代报刊产生:在华传教士创办。3.近代以来中国报刊业的发展(1)19世纪70年代:《昭文新报》开创国人办报先例。(2)维新运动中:国人办报形成高潮,有《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等。(3)民国成立后:通俗性报刊更加活跃。与新闻、商情、政论性报刊相比,通俗性报刊更能受到普通百姓的欢迎。报刊业对社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二)广播影视的普及1.广播业(1)产生时间:20世纪20年代。(2)发展状况:①中国境内最早的广播电台:1923年英美报商在上海创办的“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台”。②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1926年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③中国第一座私营广播电台:1927年上海。④中国第一座全国性广播电台: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中央广播电台。内容向多方面扩展,无线电广播日益成为民众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2.电影业(1)发展阶段: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进口片到国产片。(2)国产电影的发展:①第一次电影放映:1896年上海放映“西洋影戏”。②民国时期国产电影快速发展:著名导演:郑正秋、张石川、周剑云、黎民伟、欧阳予倩、田汉等。著名演员(明星):赵丹、朱飞(男);蝴蝶、阮玲玉(女)。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作品:《孤儿救祖记》、《火烧红莲寺》、《姊妹花》、《渔光曲》。抗战结束后:《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松花江上》、《小城春秋》《万家灯火》、《三毛流浪记》。3.电视业(1)问世时间:20世纪30年代。(2)发展:①中国第一家电视台出现: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②1978年北京电视台更名中央电视台。③地方电视台建立。④广播电视传播网建立。节目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三)互联网与民众生活的渐变1.互联网发展的原因: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2.在中国的发展历程:85\n1993年第一条专线正式开通后,十多年高速发展。3.互联网分布:分布于社会的各个领域。4.互联网的影响;(1)改变单调的政治生活;(2)构筑新型的家庭经济生活;(3)改变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与交往方式;(4)催生着当代中国经济生活的新观念和新模式。[小结]1.大众传媒的五大种类:报刊、电影、电视和互联网,前三者在近代旧中国兴起;后两者在新中国成立后兴起。2.记住:几个第一。3.比较中外发展的差距。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课标要求: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古代各文明的代表性成就和遗迹。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原因及最初的生产组织方式。了解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探索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到“地理大发现”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认识新航路开辟对世界的影响,学会全方位地分析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2)过程与方法:运用世界地图,了解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探索新航路的过程,结合世界地图能绘制出各航海家的航线和所到达的地区。学习从历史资料中搜集有效材料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学会全方位地分析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认识新航路开辟导致世界市场雏形出现。(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古代世界经济文化发展中各地区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培养自己对美的鉴赏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努力汲取新航路开辟过程中的重要历史人物的精神财富,培养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奋斗精神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教学课时:2课时重点难点:重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过程和影响。难点:新航路开辟使人类从分散的历史开始向相互联系的历史过渡,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的标志。导入新课19C中晚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说:“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在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这段材料反映了哪些问题?(回答)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讲授新课:先从整体上使学生明白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然后通过幻灯片打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与阶段特征:一、工场手工业时期(16C-18C中)初显端倪(开始形成)新航路的开辟;商业资本;暴力手段残酷掠夺殖民扩张和掠夺;85\n二、自由资本主义时期(18C中-19C中后)初步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资本;凭工业优势以炮舰开路行不平等贸易;三、垄断资本主义时期(19C中后期以来)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资本;资本输出瓜分世界;一、分散的文明1.新石器时代的农业文明开始时间:一万年前左右。出现的区域:几个农耕发达的地区。2.文明区域的形成(1)原因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化;自然环境。(2)形成早期呈点状分布的独立文明群落,逐渐形成较大范围的文明区域。3.古代五大文明摇篮和五大区域文明文明摇篮: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和北非地区。区域文明:东亚、南亚、西亚北非、欧洲、美洲大陆。4.特点(1)区域间相对封闭,接触和交流有限;(2)地域性和独立性特征相当明显;(3)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二、资本主义经济的萌生1.时间:14、15世纪2.原因(条件):(1)生产力的提高。(主要原因)(2)社会分工的扩大(3)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4)市场交换活动的频繁展开。3.标志:新型的生产组织形式——手工工场的出现或者是雇佣关系出现在手工工场。4.途径:(1)商业资本控制产业(包买主资本家)(2)资本主义租地农场的出现。同时,还要指出资本主义萌芽的本质特征——雇佣与被雇佣关系的出现;新型的经济组织形式——公司。三、文明的链接——新航路的开辟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打出四段材料,阅读后思考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有哪些?材料一:1500年左右,随着欧洲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货币日益取代土地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标志,货币成为普遍的交换手段。材料二:贵金属黄金成为人人都渴求的东西。哥伦布说过:”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了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材料三: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攻占君士坦丁堡,占领巴尔干、小亚细亚以及克里木等地区,从而控制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不但帝国军队肆意抢劫商旅,而且帝国当局还规定对过往商品课以重税。材料四:85\n在欧洲西南端的西班牙于1492年收复了阿拉伯人在伊比利亚半岛上的最后一个据点。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人从长期的穆斯林统治下获得了解放,但在斗争中也产生了强烈的宗教情绪:热衷于传播天主教,使穆斯林和其他异教徒皈依天主教。引导学生归纳出原因,具体如下:(经济、社会、商业、科技、宗教等因素)(1)主要原因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获得价廉物美的东方食品,对黄金的狂热追求。(2)直接原因土耳其扩张阻隔西欧各国通往东方的传统商路。(3)其他原因和条件航海和造船技术的进步;大批航海冒险家的涌现;天文、地理学的进步;传播基督教的狂热;皇室的支持等。2.新航路开辟了主要道路(经过)利用图表结合的方法或利用教学课件由学生完成,着重掌握开辟的几条新航线。教师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记忆时利用谐音法、形象记忆法等方法记忆。然后教师指出,在开辟新航路时走在前列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1)一条是直通印度的新航路,由达。伽马开辟;(2)另一条是通往美洲的新航路,由哥伦布开辟;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新航路的发现也叫做“地理大发现”年份国家人物航线1487年葡萄牙迪亚士沿非洲西岸向南航行→非洲南岸大西洋→印度洋(暴风角:好望角)1497年葡萄牙达`伽马印度1492年8月西班牙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巴哈马群岛→大西洋美洲大陆1519——1522年西班牙麦哲伦南美洲美洲南端海峡→太平洋,印度洋→非洲→欧洲3.新航路开辟的影响(1)世界市场开始形成;(2)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商业革命:新商品、新市场、新商路和贸易中心。加速西欧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价格革命:西欧市场金银流入,金银价格下跌、商品价格直线上升,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是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3)各地区、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改变了人们的经济生活;各地连成一体,地区性贸易向世界性贸易发展(4)冲击了西欧的思想文化领域,证明“地圆说”的正确性,直接冲击了神学理论;(5)导致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扩张的开始时代。议一议:1.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回答:(1)罗盘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85\n(2)在材料中鲁迅揭露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旧中国的愚味落后;古代先进科学技术的沦丧。2.有人认为新航路的开辟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其消极影响是次要的;也有人认为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历史灾难的又一新起点,殖民掠夺、殖民战争、殖民争霸给人类带来无尽的灾难,因此其消极影响是次要的。你同意哪种看法?请简要阐述理由。(1)同意第一种观点:美洲的发现,使欧洲贸易空前扩大,西欧与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加强,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从美洲掠夺的黄金等财富,引起欧洲“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而推动了西欧和世界的进步。:其虽给印第安人带来了巨大灾难(参见2),但客观上使掠夺的财富成为资本的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推动了西欧乃至世界的进步。(2)同意第二种观点:其航行美洲目的是掠夺黄金,到达美洲后对印第安人大肆屠杀,把美洲纳入征服和血腥掠夺的对象。此后,西班牙、葡萄牙占据了美洲大部分地区。在殖民者的屠杀、奴役,以及欧洲传染病的侵袭下,种族几乎灭绝。因此是一场空前的灾难。小结新航路的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根源和社会根源,新航路开辟的成功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改变了世界形势和历史发展进程。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体现了人类开始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趋势;欧洲国家开始对亚、非、美洲进行政治控制、经济剥削和文化侵略,改变了东西方关系;各大洲间的相对孤立的状态被打破,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教学反思:1、要注意课堂形式的多样化,注意形成课堂的生成系统,充分让学生参与,在师生互动中完成教学目标。2、在课堂生成中,应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点的落实有机的结合起来,注意将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教学关键点结合起来。二、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课标要求: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荷兰资本主义发展及特点,认识荷兰作为“海上马车夫”对世界市场形成的作用;了解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理解海外活动对英国综合国力提高的意义;认识资本主义的扩张性和生产力的进步推动了西欧国家对世界的争夺,促进了世界市场形成。概括早期殖民活动的方式和特点;搜集相关历史资料分析世界市场形成对人类历史的进步作用和负面影响。(2)过程与方法:绘制早期殖民争夺的地图,运用多媒体制作世界市场争夺的演示作品;注意从世界市场联系加强、殖民掠夺的罪恶和人类文明联系加强等几个角度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索历史问题;学习中加强同学间的交流,针对殖民问题进行讨论,学会搜集历史证据来说明自己所持的观点;比较、概括和阐释荷兰和英国发展的特点和差异。(385\n)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资本主义对外殖民,用资本主义的标准来指引人类历史发展方向,忽视了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传统和文化发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多元文化观,注意汲取各国文化的优秀成分;正确认识资本主义争夺世界市场斗争,不可忽视其中的罪恶活动及给人类带来的灾难;认识殖民霸权地位变化是取决于各国的综合国力,不紧跟时代发展方向就要为历史所淘汰,培养学生为国家富强而努力奋斗的决心。教学课时:1课时重点难点:重点:英国的崛起;西欧国家进行的殖民霸权的争夺。难点:殖民霸权变化的原因与资本主义发展间的关系。导入新课:16世纪前后,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的转折。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欧洲经历了空前的变化。最先在意大利,然后在西欧国家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欧洲发生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那里发生了世界上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17世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荷兰。由此导入新课。讲授新课:一、“海上马车夫”(荷兰的率先称霸)1.原因(1)优越的地理条件:具有经营与殖民地的转运贸易的有利位置。(2)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①南部最大的商业和金融中心安特卫普;北部最发达的省份荷兰。②造船业发达。③北方农场大多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租地农场。(3)对外贸易发达:阿姆斯特丹是重要港口、经济中心、国际贸易和金融中心。(4)西班牙“无敌舰队”的溃败。2.表现(1)开拓殖民地在南北美洲、非洲、印度、东南亚一带夺取了广阔的殖民地,在哈得逊河畔建立新阿姆斯特丹。(2)建立海上霸权17世纪的荷兰,垄断了世界航运业,成为世界上的“海上马车夫”。3.存在问题忽视国内工业发展和海军建设。二、英国的崛起(成为世界殖民大国)1.地理条件:地处大西洋航路中心。2.商业贸易的飞速发展(1)政府政策:采用重商主义政策。(2)军事手段: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3)经济措施:成立“东印度公司”。3.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1)原因:圈地运动。(2)作用:农产品商品化推动城市的发展。4.殖民扩张(1)开始时间:16世纪末。(2)扩张地区:北美和印度。85\n(3)主要方向:地中海和东印度的商业贸易开发;纽芬兰湾的渔业开发和北美殖民地的农业拓殖;北爱尔兰拓殖。5.政治制度的建立。总之,英国的优势有政治、经济、军事、地理多方面。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国力日益强大,成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三、殖民霸权的角逐(主要西欧国家争夺世界)1.15——16世纪葡萄牙、西班牙的殖民活动(1)葡萄牙的殖民活动①开始时间:15世纪初;②特点:建立殖民据点、垄断贸易、设立商站。③范围:非洲、亚洲、巴西。(2)西班牙的殖民活动①开始时间:15世纪末;②结果:在中南美洲建立殖民大帝国。2.17世纪荷兰的殖民活动(1)西班牙“无敌舰队”覆灭后,荷兰开始控制世界。(2)荷兰人组建海外贸易垄断公司,竭力排挤葡萄牙殖民势力。(3)同迅速崛起的英、法进行商业竞争。3.英、荷、法等国的殖民争夺(1)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参与殖民掠夺。(2)17世纪中期的英荷争夺①根本原因:争夺殖民地的贸易权益。直接原因:1651年英国颁布《航海条例》,要求垄断别国殖民地与英国及英国殖民地之间的贸易。②过程:三次英荷战争。③结果。荷兰战败,丧失了海上霸权。说明:商业资本不敌日益发展的工业资本。(3)英法长期争夺①时间:17世纪下半叶——1763年。②范围:北美、印度。③结果:英国最终战胜法国,成为海上霸主,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④说明:先进制度必然战胜落后制度。四、强盗的贸易1.野蛮的掠夺:东印度公司从印度获得巨额财富;克莱武靠殖民活动发迹。2.屠杀、奴役印第安人。3.罪恶的奴隶贸易。三角贸易。4.垄断商路,进行欺诈性贸易。小结16世纪后期荷兰积极向海外殖民扩张,在17世纪建立了世界范围内的殖民帝国;17世纪开始,英国也积极向海外殖民扩张,并与荷兰、法国进行了激烈的争夺,到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新航路开辟后,伴随着殖民扩张,人类的商业活动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人类的经济活动由于世界市场的出现而第一次被广泛地联系在一起,而西欧国家对殖民地财富、资源、劳动力的暴力掠夺,是欧洲发展和兴旺的重要条件,也是亚、非、拉美灾难的根源。正是在17—18世纪,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对殖民地的掠夺和屠杀基础之上,迎来了工业革命,东西方国家的历史进程从而被明显地区分开来。课后思考马克思说:“85\n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请结合有关史实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思路:殖民侵略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在资本主义生产发展过程中,早期的资本积累是不可逾越的关键环节。西欧殖民者在殖民地的种种野蛮的强盗式掠夺行径,获取了巨额利润,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原始的资本积累。三、“蒸汽”的力量课标要求: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瓦特等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及对世界的影响;了解工业革命中机械化的历程,调查工业革命成就在我们今天生活中的应用情况;认识科技革命的发生和发展,是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的动力;养成识读经济图表的能力,注意搜集生活中有关科技促进经济发展的材料。(2)过程与方法:结合工业革命中交通工具改进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由学生总结自己身边交通工具和方式的演变;从整体上认识英国历史发展,整理出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过程,认识英国打造世界工厂的措施的全面性;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既促进了社会进步,又给人类带来一些问题,结合学习请学生提出个性化的见解,并找出史料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注意历史发展中经济史材料、数据和图表的阅读,养成务实的经济分析习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总结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问题,形成正确的发展观和自然观,确立以人为本、关注生活质量的意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导致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关注科技发展的方向,培养崇尚科学、不断创新的精神;科技没有国界,科技成果是人类对自然认识改造经验积累的结果,而现实世界中科技的竞争十分激烈,树立重视科技发展的观念,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教学课时:2课时重点难点:重点:英国工业革命成就;英国发展经济成为世界工厂的措施;世界市场形成和成熟。难点:世界市场成熟过程中,如何认识列强在进行殖民扩张的争夺的同时确立了国际经济交流的一些基本准则。导入新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如果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就得导致革命。而革命解放了生产力,从而加速了生产力的发展。那么,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又是怎样反作用于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呢?或者说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又是怎样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制度巩固的呢?”由此导入新课。讲述新课:一、“大工业”的狂飙时代(1)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条件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1、政治前提: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经过17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英国资产阶级确立了统治地位,这就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前提。2、条件:①必要性A、劳动力和国内市场85\n由于呢绒出口的猛增,圈地养羊盛行,18世纪,英国圈地运动的开展剥夺农民直的生产资料,形成庞大的无产者队伍,提供了为手工生产提供了大量必需的大量劳动力。B、资金英国殖民者积极发展海上贸易,对殖民地人民进行残酷的掠夺,还通过海上劫掠、贩卖奴隶、殖民战争等,积累了大量的资本,这就为英国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C、技术另外,英国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大量的生产技术知识。这些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了可能性。②可能性:市场的扩大而英国工业革命的必要性是什么呢?引用材料“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能再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说明工业革命开展的直接推动力是市场的扩大和需求的增加。到18世纪中期,英国打败了法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本主义殖民国家。由于英国国内外市场扩大了,商品销售量随之增加了。工场手工业的生产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这就对工场手工业提出了技术改革的要求。在当时的世界各国中,只有英国具备了进行工业革命的各种条件和因素。所以工业革命于18世纪中期首先在英国发生。(2)英国工业革命的进行1、发明和使用机器在英国各个工业部门中,机器的最早采用的是新兴的工业部门棉纺织业。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工业革命从棉纺织业开始?①珍妮机飞梭不是真正的机器,第一台真正的机器是珍妮机。珍妮机的出现是棉纺织业第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发明,使纺织效益提高了40倍以上。珍妮机的发明,一般认为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之后,有更多的机器被发明出来并得以应用,在冶金、采煤等其他行业,也出现发明和使用机器的高潮。机器生产开始取代手工生产,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工业生产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第一次工业革命到来。②阿克莱特水力纺纱机阿克莱特水力纺纱机——近代机器大工业诞生,同时资本主义大工业制度确立。2、大工厂制度工业资本主义开始占主导地位。3、动力方面——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在机械化装置多使用水力和风力,受到自然条件制约,这制约了机器生产进一步的发展。瓦特经过多年的钻研,广泛汲取前人的研究成果,制成了性能可靠的蒸汽机,1785年投入使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并将其带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蒸汽机为机器大工业的发展解决了至关重要的动力问题,还为机器大工厂的建立开拓了极其广阔的地理空间,工业革命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人们因此把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称为“蒸汽时代”。4、交通运输方面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研制出的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车试运行成功。1825年,英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史蒂芬孙的火车头拖着一长列客车和货车前进,时速达25公里,开拓了陆地交通运输的新纪元,人类进入了所谓“铁路时代”。1840年以后,欧洲大陆和美国也相继开始了大力兴建铁路的时期。火车出现以后,英国掀起修建铁路的热潮,不到三十年的时间就修建了近万千米的铁路,把各个城市都连接起来。85\n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蒸汽汽船。他使用从英国进口的万能蒸汽机,驱动客轮在哈得孙河航行,揭开了蒸汽轮船时代的序幕。远洋货轮把英国的消费商品运销到世界每个角落,从根本上改变了地球上各地区彼此隔绝的状态。它迅速地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并加强各地之间的交往,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条件。(3)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对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关于工业革命的影响让学生先阅读以下材料:材料1: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有惊人的发展。以英国为例,从1770年到1840年,每个工人的生产率平均提高20倍,……英国原棉消耗量从1800年的5200万磅,到1840年的45590万磅。生铁产量1720年为25000吨,1840年增至13940吨。材料2: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指出:“新生的工业能够这样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的劳动分子变成工人无产者,反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厂主;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民间的一切差别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材料3:1760年,英国5-10人万的城市只有一个,1851达到13个;1851年,1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已经有7个。特别是新兴工业城市的发展,如曼彻斯特、利物浦、格拉斯哥等等。1851年,英国的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城市人口总和已经超过农村人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50.2,初步实现城市化。材料4: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最野蛮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它们不想灭亡的话—彩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阅读材料后让学生结合材料概括工业革命在哪几个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1、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由于采用机器生产,工厂越来越多,手工工场逐渐被挤垮。资本主义生产制度最终取得了统治地位。与此同时,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也猛烈冲击着落后国家的旧思想和旧制度。2、引起社会变革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工业资本家大量增加并逐渐形成了工业资产阶级。工业革命的进行,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涤荡了封建势力,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包括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已不再是主要矛盾,资产阶级反动剥削本性的暴露,无产阶级为改变自己的处境而展开斗争,使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工人运动逐渐兴起。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从无产阶级一出现就开始了,对社会的发展进程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3、工业革命还促进了近代城市的兴起。4、密切了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85\n更重要的是,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机器大工业为把国际间的交流推向全球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为全球各地区、各国和各民族的沟通奠定了初步的基础。随着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劳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获得迅猛发展,廉价的、新奇的、优质的商品成为打开别国门户、换回工业原料的利炮,当时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成为世界工厂。蒸汽机的发明,汽船的航运、铁路的畅通,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的条件,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紧密,交往也更加便捷,到19世纪中后期,一个统一的世界市场形成了。5、大量的劳动力从农业分离,转入工业生产,然后,又被机器排挤,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准备了条件。6、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人们的生活条件改善。7、促进了科学事业的发展,促进了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补充指出,带来了环境的污染,引导学生看P80页“学习思考”加以理解。(4)工业革命的推广1825年,随着英国取消机器出口的禁令,工业革命在美洲和欧洲大陆开展起来;机床的出现和通用部件的标准化生产,推动了工业化进程。二、打造“世界工厂”1、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原因①工业革命使英国的实力大大增强。②政府采取了一些经济措施:A、政治方面:民主化改革(三次议会制度改革、职业警察制度)B、经济方面:自由主义思潮C、法制方面:法制化建设D、外交方面:“炮舰政策”E、文教方面:兴办教育2、具体表现:看教材表格,增加对教材的理解。指出此时伦敦成为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心。三、世界市场的孕育和成熟1、世界市场的形成①途径:列强的对外扩张②根本动力:工业革命③联结纽带:交通运输业发展④重要保障: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2、形成标志:19世纪中期,日本的“开国”和澳大利亚成为英国的殖民地以及中国的“门户开放”3、世界市场逐渐成熟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原则的确立,使世界经济交流更理智,信用增强,标志其逐渐成熟。本课小结18世纪下半期开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是近代以来的第一次世界性技术革命。这次技术革命以蒸汽机的广泛运用为标志,从此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它表现在以机器代替人力,以大规模的工厂生产代替个体工场手工生产,即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方面均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它使人类历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蒸汽机的发明和普遍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生产的面貌,提高了劳动效率。正是因为蒸汽动力的运用,使运输机械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汽船的发明开辟了世界航运史上的新时代,火车的鸣叫,召唤了一个“铁路时代”的到来,铁路使世界经济联成一体,机器代替手工,宣告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胜利完成。在工业革命推动下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并要求进行全球性的扩张,从而把全世界落后的自然经济地区纳入到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85\n四、走向整体的世界课标要求: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就,认识电气时代的到来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巨大影响。对比英国工业革命,认识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从世界交流的频率、规模、联系方式等方面认识整体世界到来的含义;总结世界市场形成的历史阶段及各阶段的基本特点;科技革命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促进了西方殖民手段的变化,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对各国影响的区别。(2)过程与方法:学习通过搜集科学家为科学贡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的故事,在班级进行交流;总结电气时代的科学成果直到今天仍然影响我们的事例,认识科技进步对人类的巨大影响;比较两次科技革命的不同,了解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程;学会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世界整体化进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认识整体世界形成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影响和其中的罪恶活动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形成正确的世界意识,尊重经济文化发展的多样性;了解西门子、爱迪生等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学习他们为科学不断探求的精神和执着追求的人生态度,树立崇尚科学的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通过整体世界到来后世界经济的互补性增强,认识开放地和独立地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培养健康的人格;结合人类对世界的分割从暴力手段逐渐向和平方式过渡,树立和平与发展并重的意识。教学课时:2课时重点难点:重点:电气时代的到来促进世界联系更加紧密;世界连接成为一体。难点:整体世界到来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积极影响和导致世界动荡。导入新课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自然科学的研究工作呈现空前活跃的局面,并取得许多重大突破。自然科学同技术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19世纪自然科学的重大突破,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所要求的新技术革命创造了条件。这些科学技术的新成果被迅速、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这是近代以来科学技术上的第二次大突破,工业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即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由此导入新课。讲述新课:一电气时代的来临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生19世纪下半叶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1)前提:首先,19世纪50、60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立下来。统治地位得以稳固的资产阶级,反过来又充分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推行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各项政策,为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政治前提)(2)条件其次,自然科学理论重大突破如电磁理论、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如金属冶炼工艺的创新,为新的工业革命的形成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而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为新的工业革命准备了市场条件;大量积累的资本85\n为工业集中和资本集中奠定了雄厚的基础,也为新工业部门的创建和崛起提供了资本。这一切都为新工业革命的开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1870年以后,一些科学技术的新成果被迅速、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这是近代以来科学技术上的第二次大突破,工业革命进入到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和化工技术的发展等方面。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1)中心:美国和德国。(2)主要发明:电灯、电话、电车、电影放映机等。(3)钢铁工业的发展,重工业进入“钢铁时代”。(4)新兴产业的兴起:①汽车工业②石油工业③近代化工技术和化学工业。(5)传统产业的发展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让学生阅读教材,概括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具有一些新的特点。第一,第一次工业革命揭开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序幕,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将工业化推进到一个新阶段。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工业化已经发展到以重工业为重点的新阶段,其主要任务是改造、扩大和创新重工业的各个部门。第二,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几乎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已超出一国的范围,工业革命的浪潮同时在美国、德国、法国等国出现,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第三,自然科学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在推动生产力方面紧密结合。第四,后起资本主义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4.影响:(1)生产力方面: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2)生产关系方面:A、生产组织:垄断组织的出现,更多干预国家政权。介绍垄断组织,具体如下:原因:垄断组织的出现正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根本原因);19世纪晚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发生重大的变化。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使生产的规模越来越大,集中的程度越来越高,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直接原因)概况: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首先在石油、汽车、钢铁等工业部门中,相继出现了垄断组织。这些垄断组织控制某一个或几个部门的生产、价格和市场,以赚取高额利润。意义:它产生后,使企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这自然会有利于企业改进经营公里水平,促进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B、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工业总值迅速提高,重工业发展迅速,并占主导,实现了国家工业化。C、经济思想:自由主义逐渐被凯恩斯主义取代。(3)国际关系:A、帝国主义侵略和瓜分世界,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B、资本主义经济格局变化,帝国主义国家矛盾激化,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二瓜分世界的狂潮1.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85\n2.原因: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经济实力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东西方差距拉大。②目的:争夺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列强为重新分配世界而激烈斗争。3.特点:全球扩张,掀起瓜分狂潮;老牌殖民主义强国占优势,后起帝国主义国家更加疯狂。4.美国的扩张(1)称霸西半球①早期重点是建立美洲体系:1823年门罗主义;1889年打者“泛美主义”旗号,成立“泛美同盟”,建立拉丁美洲“后院”;②19世纪90年代,马汉提出“海权论”;1898年发动“美西战争”;③20世纪初确立了西半球的霸权。(2)谋求太平洋的利益——倡导设计新殖民主义。①19世纪中期开始提出“太平洋商业帝国的构想”:“商业公平”、“不割让主义”、“保全”中国。②1899年,提出“门户开放”政策,海约翰提出“自由贸易”原则,重申“公平贸易”原则。三、世界连成一体(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1.世界一体化的形成(1)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2)原因: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②交通工具的变革和电信工具的创新。(3)手段:国际贸易和殖民主义。(4)标志: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5)内容:①物资和物种的交流;②人口迁徙与种族融合;③各种文化的交流与碰撞;④各种社会形态的冲突与选择。2.世界一体化的影响(1)促进世界农业经济的发展。(2)使生产社会化的程度提高,资本主义国家成为世界贸易和国际分工的最大受益者。(3)全球性文化交流的扩大。3.评价(1)客观上是历史的进步。(2)扩大了不同国家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剧了各国间的矛盾。小结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打破世界各地区的封闭状态,逐渐使世界成为一个整体。为什么在以后的400年间会产生这样的奇迹?简而言之,是由于资本主义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以电动机为代表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使工业革命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电力与电报、电话和无线电通讯等伟大的发明使人类的生活进入了一个更光明、更美好的新时期,也使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把全世界都成为它的活动舞台,不间断地掠夺世界各地区,到19世纪末进入帝国主义时期终于把世界瓜分完毕,世界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从而最终建立起来。85\n课后思考“现代科学奇迹般地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同时也制造了置人类于死地的大规模杀伤武器;大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人类日益扩大的生产活动却破坏了这个基础;现代人口爆炸迫使人们降低出生率,而现代科技进步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又延长了人的寿命,降低了死亡率;地球资源是有限的,但人类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却追求生产和经济的无限发展;工业发达国家的富裕和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形成明显对照,等等。”(引自尹希成《困扰人类的全球问题》,《哲学研究》1993年第3期)当今,可耕地锐减、植被破坏、森林萎顿、某种矿产能源即将告罄,及至气候恶化,地球四大圈层失去稳定等等,这些均已成为全球性的热点问题。困扰人类的全球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你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你对解决这一现象有何建议?思路:无论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是必要的战略选择,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必须做到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和环境保护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人口增长、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的迅速增长协调发展。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一“自由放任”的美国课标要求: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标志、特点和影响。掌握胡佛反危机政策的特点及效果。(2)过程与方法: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体会经济危机爆发期间各色人等的心态,思考经济危机给人类所带来的危害。(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经济危机期间,垄断资产阶级为了维持商品价格,把大量牛奶、咖啡倒入大海,把小麦、玉米当柴烧,等史实,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性。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难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影响。导入新课:照片上的这位人物是美国历史上第三十一任总统胡佛。他的闻名是和世界的一次巨大的经济危机联系在一起的。当就在胡佛就任美国第三十一任总统的1929年10月一场空前规模的世界性经济大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并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场破坏力之大,打击之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危机从而把它和胡佛联系在一起。美国人民坠入苦难深渊。胡佛的名字成了贫困和“大萧条”的代名词。人们把流浪者住的窝棚称为“胡佛小屋”,戏称他们自己席地而居的旧报纸为“胡佛毯”。这场经济危机是怎样爆发的?具有什么特点?带来了什么影响?这是我们这节课讲述的内容。由此导入新课。教授新课:一世界经济大危机1.爆发的原因85\n教师补充一些资料,如广大劳动人民的日益相对贫困,是导致供需矛盾扩大的主要原因。美国在20年代社会经济虽有较大发展,但资本家为了攫取高额利润,千方百计降低工人的工资,使广大劳动人民的收入增长水平远远赶不上经济的发展水平,广大劳动人民的相对贫困从而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造成市场委缩,生产的相对过剩。而20年代后半期盛行的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美国市场的虚假繁荣。使得资本家为眼前利润所驱使,盲目扩大生产,使得生产和销售的矛盾日益尖锐。而股票市场的投机活动,却掩盖了生产和销售之间日益尖锐的矛盾,直接导致了经济危机的爆发。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的股票投机活动异常狂热,人们不但把自己的积蓄全部投入,甚至向银行贷款购买股票,结果造成这一时期股票价格被大幅度哄抬。股票的狂涨不仅造成了经济繁荣的假象,大大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也为美国经济的崩溃准备了条件。由此引导出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2)直接原因:生产严重过剩,产销矛盾空前尖锐。2.标志:1929年10月,美国纽约股市崩溃。补充资料,介绍纽约股市崩溃情况,如1929年10月24日,一个历史上被成为“黑色星期四”的历史危机时刻到来。这一天纽约证券市场,大批的股票涌到市场上来,绝望的人们疯狂地抛售不计价格地抛售,几十种主要股票价格狂跌,这一天疯狂交易以1641万股的最高纪录收盘。从美国纽约股票市场开始,一场严重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提问:为什么这场从美国开始的经济危机能够迅速的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经济大国,又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债权国,美国的经济状况对资本主义世界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这场危机很快波及到其它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冲击到资本主义世界的各个角落。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几乎下跌了三分之一以上,失业人数高达三千万以上,使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损失价值2500亿美元,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物质损失还多800亿,是到目前为止资本主义世界最为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3.表现:工业、世界贸易、农业;农民、工人。4.特点:(1)来势特别猛。(2)范围特别广。(3)持续时间特别长。(4)破坏性特别大。(5)影响特别深远。5.影响(1)资本主义腐朽性充分暴露。(2)破坏社会生产力和浪费社会资源。各国持续萧条;不断深化;还波及到其殖民地和附属国。(3)激化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矛盾。①阶级矛盾。②民族矛盾:宗主国与殖民地、附属国之间的矛盾。③资本主义各国间的矛盾。二杯水车薪(胡佛反危机政策——收效甚微)1.胡佛政府上台(1)美国经济①繁荣②凶兆:美国整个社会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生产力大大超过了国内外市场的需求。(2)胡佛当选总统后,误判美国的经济形势基本上是好的。2.胡佛政府的反危机措施(1)前期政策及影响85\n政策:①奉行自由放任,让经济自我“治疗”。反对政府干预经济,否决国会的救济方案。②采用“自愿原则”对付危机。③1930年大幅度提高关税,导致其他国家高筑关税壁垒,加剧了世界性经济危机。影响:胡佛顽固奉行自由放任政策使美国掉入了“沟底”,1932年经济危机进一步深化,失业人数日益增加。(2)后期措施及结果措施:①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大银行、大企业、大农场贷款。②签署紧急救济与工程建设法,扩大公共工程项目。但依然实行通货紧缩政策,削减政府开支,反对联邦政府进行救济。结果:并未缓解危机,相反,他本人最终被人民抛弃。(三)病入膏肓的经济(经济大危机对美国的影响)1.经济的全面危机(1)金融业:1929——1933年,美国股票价格连续下跌;金融业处于休克状态。(2)工业、农业:生产跌回到1913年水平。(3)就业、生存危机:失业人数大增;中产阶级积蓄无存;少年失学、青年没有就业机会,许多家庭急剧贫困。2.政治危机(1)社会动荡不稳:全国范围内的罢工、抗议示威、骚乱暴动此起彼伏。(2)美国资本主义制度被推到崩溃的边缘。小结1929~1933年发生的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这场经济危机的发生,是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矛盾: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激化的结果。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是直接原因,股票投机是导火线。其特点是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巨大。影响主要表现在从局部看,它引起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危机,一些国家为了减轻经济危机的影响从不同方面进行干预;从整体看,经济危机也引起了世界局势的紧张,加深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这场危机促使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政策的改变。二罗斯福新政课标要求: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罗斯福新政的出台;识记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两个阶段;理解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背景、实质、特点和影响。(2)过程与方法:分组讨论、探究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历史发展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罗斯福不怕困难、锐意改革的精神;认识改革对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社会主义市场、资本主义经济也有计划)教学课时:1课时重点难点:重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和影响。85\n难点:理解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对“新政”的评价。导入新课:照片上这位嘴叼雪茄、意气风发的历史人物是谁?这位历史人物是美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美国历史上唯一蝉联四届)领导美国人民度过三十年代经济大危机及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总统弗兰克林•罗斯福。他开创了放弃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之先河,开始了国家全面干涉经济的制度。他曾说:“如果我不做总统,就去做广告人!”正是弗兰克林•罗斯福通过克服经济危机和领导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为美国在世界面前了一次空前绝后的广告。罗斯福是怎样一个历史人物呢?罗斯福又是如何实施他的新政的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由此导入新课。讲授新课:一、罗斯福新政的实施1.背景师:当经济危机来临时,胡佛政府虽也采取了一些反危机的措施,但这些措施并没有使美国摆脱经济危机,到1933年初,美国已有半数的银行倒闭,13万家以上的企业破产,完全失业的人数达到了1300万,经济危机更加严重,社会更加动荡不安。那胡佛反危机为什么会失败?生:主要原因是胡佛总统仍然坚持“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政策,等待经济形势的好转。师:全国上下不满情绪和要求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采取有效的政策,迅速改善经济状况,使美国摆脱经济危机。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罗斯福总统以实行“新政”为竞选宣言,在1932年的大选中,赢得绝大多数选民的支持,击败胡佛,于1933年3月就任美国总统。(多媒体显示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的图片)老师同学生一同探讨总结新政实施的背景(1)胡佛反危机失败;(2)全国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3)罗斯福就任总统2.经过(1)第一阶段(1933~1935年),此阶段着重调整与复兴经济,这一时期通过了一系列“反危机”法令;(2)第二阶段(1935~1939年),此阶段着重改革,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争前夕,实施救济则贯穿新政的全过程。师:为更好地理解以上三个方面的内容,一起来看《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表(多媒体显示),将新政的措施具体分为四个项目加以列叙:3.内容师:罗斯福上台伊始,便宣布实施“新政”,在提出‘新政’这个词的时候,并没有具体的政策计划。但为了复兴危机中的美国经济,他执政后推进了一系列大胆的改革,并根据形势变化和政策执行情况,不断进行调整,加强了国家对金融、农业、工业、社会救济、公共工程及财政等方面的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罗斯福开始实施“新政”时虽然还没有一个完整的政策计划,但改革的决心已定,而改革又是全方位的,且在改革过程中不断调整国家对经济的干预。85\n师:请同学们概括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可以用“三R”来概括,即复兴(Recover)救济(Relief)改革(Reform)。(多媒体图文显示罗斯福新政的相关内容)(1)救济──指救助急需帮助的大批失业者和贫民;(2)复兴──是指为失业者提供工作机会,使陷入萧条的经济恢复运转;(3)改革──是指采取长远措施改善全国总体经济状况。二施行新政1.具体措施(1)整顿银行与金融业下令银行暂时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信用;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分业经营;建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中央银行)的权力;管制证券业。国家公布的法令有《紧急银行救济法》《联邦证券法》《银行存款保险法》和新的银行法等。师:罗斯福对银行和金融业采取的这些非常措施有何作用?生:这些措施对稳定人心,恢复银行信用起了巨大的作用。师:到1933年4月,存回银行的通货已达10亿美元,这说明罗斯福整顿银行与金融业的措施,很快起到了恢复银行信用的作用,促进了金融体系的正常运作,为工农业生产的恢复提供了前提保证。打出关于“炉边谈话”的材料,如下:到了3月3日下午,全国几乎没有一家银行开门营业。几乎全国各州的州长都发布通告暂时全部或局部地关闭了银行。就在这种情况下,我发布通告,规定全国银行休假,而这就是政府重整财经结构的第一步。……我们不仅将致力于使有信用的银行重新开业,而且将致力于通过整顿而促使别的银行取得信用。……我们这个伟大的全国计划能不能完全得到成功,当然要靠大众的合作。……对于人民给予的忠诚支持,我是感激不尽的;……归根结蒂,在我们调整金融体制上,有一个因素要比货币更重要,比黄金更重要,这就是人民的信心。执行我们的计划成功的要素就是信心和勇气。你们大家一定要有信念;你们一定不要听信谣言和妄加猜测而惊慌失措。我们要团结起来消除恐惧。我们已经准备好重建金融体制的手段;现在要靠你们大家给予支持,促其实现。──赵涛著,《罗斯福新政──积极的反危机政策》让学生明白,由于大萧条是由疯狂投机活动引起的金融危机而触发的,当时国家整个银行信贷体系陷入瘫痪,罗斯福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必须尽快恢复公众对银行的信任,改革也首先从整顿银行与金融业开始,而罗斯福向公众发出这一重要信息则是通过与公众“拉家常”式的“炉边谈话”,成为后来他向公众阐述政府政策的一种有效的方式。这不能不说是罗斯福的一个创造,在很大程度上赢得了美国公众对新政的支持。(2)调整农业政策成立农业调查局;减耕;政府为农业提供补贴;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保护土壤。打出相关资料:85\n农业方面主要采用三种方法减少生产过剩和提高农民的收入:(1)棉花买卖选择方法。种棉人将种植面积减少30%,可以买进等于减产量的棉花,若棉价上涨,这部分买进的棉花可以卖出。(2)政府对暂不耕种的地亩给予奖金。(3)订立销售合同法。后来,又对不按计划的耕种和饲养课以重税。1933年,控制全国棉花种植面积73%的100万个棉农,将棉花种植面积减至不到1000万英亩,使未来收成减少440万包左右,政府为此付出1亿多美元的补偿。同时,该法出台后,大量农作物和农产品被销毁,以克服生产过剩,提高农产品价格,改善农业生产环境。这对保证农民利益,对农业的复苏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很具讽刺意义的是,此间有千百万贫困的美国人在忍饥挨饿受冻,挣扎在贫困线上。师:罗斯福新政中“减耕”、调整农产品结构对农民有何好处?生:高农产品价格和农场主收入师:通过政府的奖励和津贴,以缩减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从而提高农产品价格和农场主收入,(运用经济学的知识商品供求状况与价格的关系解释此现象),这些有利于摆脱农业危机,缓和农民的斗争。(3)复兴工业制订了包括工资、工时、禁止童工及保障工会谈判集体合同权利条款的行业公平竞争法规,要求工业各行业遵守;管制公用事业控制股公司;加强对通讯和海、陆、空运输的管制。师:国家复兴工业的中心法令是国会通过的《国家工业复兴法》,国家工业复兴局发起“蓝鹰运动”,试图把资本主义生产的无序状态纳入有控制的轨道,加强国家对工业的计划与指导。(引导学生看教材《蓝鹰标志》图和补充关于《国家工业复兴法》的材料。)1933年《国家工业复兴法》:由政府调节工业生产中的问题,各个工业企业制订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的分配……凡是接受法规的企业,一律发给印有“我们尽我们的职责”的蓝鹰标志。《工资工时法》规定了企业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规定每周工作40小时,每小时40美分最低工资,后调整为每小时1美元。(4)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工程进展署、公共工程局等机构;发放紧急救济金;推行“以工代赈”;兴办筑路、市政、水利、军用设施及田纳西河流域改造等公共工程;为老年人、残疾人、失业者和儿童提供社会保障。(引导学生看教材《国土资源保护队中的青年》图,多媒体展示通过“以工代赈”兴建的大型工程的图片)师:“新政”虽未能完全消除危机,却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到1940年国民收入恢复到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前的水平。从1939年开始,国际局势日益紧张,德意日法西斯势力的向外扩张与战争威胁,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罗斯福便集中全部精力应对战争和国际事务,新政渐告结束。(5)保护劳工权利。(缓和劳资矛盾)1935年的《全国劳工关系法》重申工人的权利,根据该法成立了劳工关系委员会,其中劳资代表各占一半;1938年又颁布了《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了最低工资和最长工时,禁止雇佣16岁以下的童工。这些法案的出台,既是美国工人运动赢得的一个空前胜利,也是罗斯福为缓和劳资矛盾而作出的一项断然改革。(6)建立社会保障体系。1935年《社会保险法》通过,规定政府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对儿童、残疾人、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到1939年,全国性的失业保险、养老金和对妇女儿童、病残者的救济制度逐步形成。它有助于社会稳定,有助于美国早日摆脱危机。〔过渡〕罗斯福新政是美国历史上也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这次改革使美国经济制度发生了迄今为止最为深刻的变革,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罗斯福新政的作用和意义。2.突出特点85\n国家干预经济。3.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作的局部调整。4.评价师:罗斯福新政是为摆脱严重的经济危机所采取的一系列社会经济政策的总称。它本是应对危机而急速作出的政策调整,初衷只是在资本主义制度的框架内改革弊病,以迅速地摆脱严重的经济危机。但它的实施,却引起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不仅在美国历史上刻下了深刻的烙印,而且对后来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处理“罗斯福新政的影响”的教学时采用讨论法。教师提出讨论的问题:“如果罗斯福不实行新政,当时的美国将会出现什么情况?罗斯福实行新政又会起到什么作用呢?我们应当怎样评价罗斯福新政呢?”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围绕所设计的问题进行讨论。在这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到学生当中,去倾听学生的意见,参与学生的讨论,给予具体的引导和帮助。各小组选派一名代表上台发表本组的讨论意见。最后,教师对各小组学生讨论的意见,进行综合归纳,并根据教材的观点进行总结性的评价。这是教师引领学生客观评价罗斯福新政的重要一步,也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作用、学生主体作用体现的重要表现。⑴积极作用:①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②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③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对美国以及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⑵局限性新政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多媒体课件展示例题〕罗斯福说:“为了永远纠正我们经济体制中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这表明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A)A、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性调整B、用提高国家垄断的程度来消除经济危机C、在保护资本家利益的前提下改善工人和小生产者的状况D、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整,扩大国营经济成分美国经济制度上的这种变化,对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三渡过难关(恢复经济的效果)1.1933——1935年:美国经济,走出沟底,逐渐恢复。罗斯福就任不到十一天,金融恐慌基本结束。1936年底,工业总产量超过危机前的年平均数,失业人数比1932年减少了一半。2.1935——1939年:基本恢复。其间,经济虽有起落,但到1939年,经济形势完全扭转,工业生产达到创记录水平,农业生产也保持稳定,农民收入增加。到二战前,美国人均收入基本恢复到危机爆发前的水平。3.二战:美国彻底摆脱危机,重新繁荣。战争爆发后,美国经济被纳入政府的全面管制之中,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迅速发展。在战争需求的刺激下,经济出现战时的繁荣。二战结束时,全世界大部分的生产能力和财富都集中到了美国,在这个基础上,美国经济进入一个新的繁荣发展阶段。总结85\n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缓和了社会矛盾,挽救了民主制度,是美国历史上也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是资本主义国家面对危机,自我调整,干预经济的一个成功案例,这种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加强对经济的全面干预,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对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引起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一系列新的变化。下一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探讨第三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知识与能力巩固一、单项选择题:1、开创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的是()A、罗斯福新政B、新经济政策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凯恩斯主义2、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A、整顿财政金融系统B、对工业加强计划指导 C、调整农业政策D、推行“以工代赈”3.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A、生产资料国有化B、国家成为资本家C、取消自由竞争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4、罗斯福新政的下列措施中,具有建立诚信机制作用的是()A、对压缩产量的农民,政府以优惠贷款补偿其损失B、兴建田纳西水利工程,给失业者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C、政府对银行存款进行担保,让人们把藏起来的钱存在银行,使银行信用得到恢复D、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5、A、国家干预经济的程度不同B、对生产关系局部调整的力度不同C、所有制形式不同D、对工人的措施不同罗斯福新政期间,通过工业复兴法,要求各工业企业制定并遵守公平经营章程,这实质上是:()A、限制工业企业进行自由竞争B、由国家干预经济.C、要求企业遵循政府的经济法令D、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 6、罗斯福新政不能从根本上遏制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是因为()A、新政没有顾及劳动人民的利益B、新政没有建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C、新政削弱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D、新政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7、罗斯福说:“为了永远纠正我们经济体制中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这表明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A、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性调整B、用提高国家垄断的程度来消除经济危机C、在保护资本家利益的前提下改善工人和小生产者的状况D、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整,扩大国营经济成分8、罗斯福新政对当时的美国政治最深刻的影响是A、减轻了危机对美国经济的破坏B、遏制了法西斯势力,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C、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D、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二、材料解析题:材料一:它(罗斯福新政)大体具有三方面内容:一是恢复陷入空前严重的经济;二是救济大规模失业者和贫民;三是革除垄断资本主义的某些弊病。罗斯福虽然坚信平衡预算的所谓“健全财政”,但在出现大量失业和饥寒交迫的人群时,他仍然不顾强大政敌的反对,藐视经济规律,实现大规模的赤字开支。材料二:(有些学者将罗斯福的经济理论概括为)“私营企业——85\n个人利润经济不应消灭,应当保留。可是,这种经济的营运,并不总是有利于、并不总是促进普遍福利。因此,只要是必要,这种营运就必需由各州和联邦政府作出努力,加以改进和补充。”材料三:(罗斯福新政)是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摸索出一条延长垄断资本主义生命的唯一可行途径,即大力发展非法西斯式的、走所谓“福利国家”道路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罗斯福“新政”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摘自《富兰克林·D·罗斯福时代1929—1945》回答:⑴结合材料一,将你知道的新政措施,按三方面归类,并说明新政财政赤字开支庞大的原因。⑵材料二中的“不应消灭”指什么?“经济的营运”指什么?“改进和补充”指什么?并说明“罗斯福的经济理论”给30年代的美国带来了什么影响?⑶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克服30年代的经济危机所采取的不同途径,并指出不同之处在哪里?【参考答案】一、单选题:A、B、D、C、B、D、A、D二、材料题:(1)恢复经济类:整顿财政金融,调速农业政策;救济工作类: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以工代赈;革除弊病类:制订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由于救济工作始终贯穿于新政措施的各个方面,所以财政赤字庞大。(2)“不应消灭”指保持资本主义;“经济的营运”指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改进和补充”指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通过加强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美国减轻了经济危机的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遏制了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3)为克服30年代经济大萧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推动了一般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改变,但是转变的性质不同:一种是德意日的法西斯专政类型,对内独裁专制,对外侵略扩张;一种是以罗斯福新政为典型的“福利国家”类型。两种不同的途径,形成社会体制不同的两类资本主义国家。他们之间固然存在着争夺霸权的斗争,更存在着社会体制的冲突:英法反对德意的斗争,以及美国对德日的宣战,都具有进步性质的一面。教学后记本课是本单元的中心内容,主要讲述罗斯福新政的实施、罗斯福新政的作用与意义。在组织教学时,为让学生深刻理解罗斯福新政,在讲述相关内容时应联系学生以前所学知识,知识的前后贯通有利于学生形成牢固的知识体系。三当代美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课标要求: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理解美国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表现。比较凯恩斯主义、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经济主张的不同。概述自杜鲁门至克林顿历届政府所采取的主要经济政策、措施及其得失。理解美国“新经济”的含义、表现和认识。(2)过程与方法:善于借助史料来加深对本课内容的理解。运用比较法,对一些历史现象进行比较分析,如比较里根政府与克林顿政府经济政策的不同。85\n(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经济改革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教学课时:1课时重点难点:重点:当代美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实行的政策以及取得的成就。难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凯恩斯主义、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经济主张的不同。导入新课:你认识照片上的这位人物吗?这位曾以风流韵事而闻名天下的人物,也是20世纪九十年代把美国经济带入历史上空前增长持续117个月的前美国总统克林顿。正是他在位期间,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蓬勃发展,使战后资本主义发展出现新变化。由此导入新课。讲授新课:一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1.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巩固和发展⑴原因二战期间,联邦政府建立起庞大的经济调节机构统管经济,并兴建了大批企业,其调节和管理职能深入到主要经济部门,既保证了战时经济的迅速增长,也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巩固和发展。⑵概况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初步发展于罗斯福新政;二战后,联邦政府的经济实力在世界经济中占绝对优势。2.美国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⑴原因及表现原因:很大程度上依靠政府全面加强对经济的调节和干预。表现:①政府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刺激生产和消费,干预资本主义的再生产;②政府慷慨补贴出口产品,维持高出口水平;③政府大力投资科研和教育,推行福利主义。⑵特点政府干预经济不是实行工业国有化,而是采取一些措施提高有效需求,刺激生产。⑶实质:美国的经济体制仍然是典型的资本主义私有制。3.作用⑴战争期间,保证了战时经济的迅速增长。⑵二战结束后,美国的经济实力在世界经济中占绝对优势。⑶伴随着政府对经济的调节和干预,迅速完成了从战时经济向和平经济的转变。⑷20世纪50年代起,美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⑸但没有触及私有制,政府干预反而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激化。二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1.二战结束到20世纪60年代末⑴理论依据和主要目标理论:凯恩斯主义目标:充分就业。⑵政府政策杜鲁门、艾森豪威尔:注重以解决就业问题来促进生产和消费,并保持财政预算平衡。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的“新边疆”和“伟大社会”85\n:把大规模赤字财政作为经常性政策,以降低失业率、促进经济增长和减少贫困、减轻经济危机的破坏程度。⑶结果①有效;②造成巨大的财政赤字、高额国债和严重的通货膨胀。2.20世纪70年代⑴经济状况受石油危机等方面的影响,美国经济陷入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困境。⑵理论:仍然是凯恩斯主义。⑶政策:尼克松、福特和卡特政府交替使用紧缩财政政策和赤字财政政策。⑷效果:只能一时见效。凯恩斯主义失灵。3.20世纪80年代⑴理论和目标理论: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理论。目标:抑制“滞胀”。⑵里根政府的政策:①用大规模削减政府开支和紧缩货币来抑制通货膨胀;②用大规模减税和加大国防开支来医治生产停滞。⑶效果:终于见效。1982年底,美国经济开始回升,并持续增长,通货膨胀和失业得到缓解。⑷问题:政府大幅度增加了国防开支,造成高赤字、高国债、高利率和高贸易逆差并存的局面。4.20世纪90年代⑴政策和宗旨:克林顿政府实施“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宗旨是既反对完全的自由放任,又反对过度干预。⑵目标和措施:目标:平衡预算、消灭赤字、偿还国债作为干预的重要目标。措施:①缩减政府开支、裁减政府雇员、适当增税、鼓励消费等,解决赤字;②加大对公共基础设施、新技术、教育、健康保险和环境保护的投资,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很好地解决了事业问题。三美国的“新经济”1.“新经济”的含义及表现克林顿执政期间,美国迎来了新一轮的经济扩张,创下了美国经济发展史上的新记录。从1993年到2000年经济连续强劲增长,财政盈余,失业率下降,企业利润大幅增加,个人消费市场繁荣,出口增加迅猛,股指扶摇直上。2.特点⑴美国经济蒸蒸日上,进入一个新一轮的扩张时代。⑵通货膨胀和失业率逐年走低,基本实现了零通货膨胀下的充分就业。⑶高新产业经济发展迅速。3.问题⑴美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没有改变。⑵垄断资本占据支配地位,左右着国家政策。⑶美国社会依然是一个富裕与贫困、竞争与垄断并存的两极社会。小结85\n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资本主义世界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以美国为首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来。20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相对稳定的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但是,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基本矛盾并未解决,从70年代初起,资本主义经济陷入了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交织的“滞胀”状态。为了摆脱“滞胀”,发展经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不断进行经济改革,促进了经济的复兴。为谋求经济快速恢复和长足发展,各国纷纷对经济运行机制进行调整,因而资本主义发展在战后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总结二战后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可以看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变化,主要表现在经济体制、经济运行方式、产业结构等方面。当代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是资本主义主动地寻求自我调节和调整的结果,它促进、带领了世界经济的向前发展。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美国的“新经济”作业(1)二战后美国垄断资本主义的发达主要依靠美国政府的调节干预,主要表现在①大量军事订货②刺激出口③投资科研教育④实行大规模工业国有化政策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2)美国首先研制出原子弹的原因不包括: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B、拥有大量的顶端科研人员C、雄厚的经济实力作后盾   D、星球大战计划的推行(3)二战后美国政府首次消灭财政赤字是在哪位总统任期A、尼克松   B、里根、  C、老布什  D、克林顿(4)20世纪80年代,美国扭转经济颓势的主要措施是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B、加大对殖民地的掠夺C、减少国家对企业的干预   D、增强国家对企业的干预(5)二战后至60年代末主宰美国政府经济政策的是哪一学派的观点A、货币学派  B、供给学派  C、自由主义  D、凯恩斯主义(1)C (2)D(3)D (4)C (5)D 四战后的西欧和日本课标要求:以西欧、日本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英国混合市场经济的含义、撒切尔政府推行的经济改革政策及成效;法国计划指导型经济的特征、内容;联邦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的特征、内容及成效;日本政府主导型经济的含义、政府主导作用的表现及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概况。(2)过程与方法:比较英、法、联邦德国和日本四国不同经济发展模式的共同点。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实质。探究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趋势。(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努力学习、吸收其他民族和国家发展经济的经验,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85\n教学课时:1课时重点难点:重点:二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采取的政策以及效果。难点:二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导入新课:二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中,各国结合自己的国情逐渐形成了适合各自特点的经济运行模式,以此引入新课。讲授新课:一英国的混合市场经济1.1945——1979年混合市场经济的形成⑴政府:工党与保守党轮流执政。⑵理论依据: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国家不采用经济计划的方式,而采用经济政策进行调控。⑶经济措施:①工党政策:政府掀起国有化浪潮;加强对流通、生产领域的管理和控制;建立“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制度。②保守党政策:接受国有化现实,继续推行福利政策;同时加强私人企业经济,强调市场竞争的作用,减少政府干预经济的活动。⑷特征:私人企业与国有化相结合、国家计划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国家干预与自由竟争相结合。⑸效果:1950年英国经济增长率达到4%。2.1979——1990年撒切尔政府的经济改革⑴背景:石油危机导致经济滞胀。⑵理论依据:放弃凯恩斯主义,改行货币主义政策。⑶政策:①国有企业私有化;②用财政和货币政策调控经济:减税、紧缩银根抑制通货膨胀。③谨慎地削减社会福利,减少财政赤字。⑷成效:通货膨胀率下降,经济发展。3.20世纪90年代英国经济发展趋势:“多市场、少政府”。二法国的计划指导型经济1.形成:1946年开始的法国三党联合政府。2.特征:国有化和制定经济计划。3.主要内容:⑴扩大国有经济成分,使法国经济具有咯没浓厚的国家主导色彩。⑵政府制定经济计划,对经济发展实行计划指导和调节。这些计划是指导性而非指令性。⑶建立社会福利制度,为大众提供基本生活保障。4.效果1990年,法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位列世界第四。三联邦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1.形成:1949年上台的阿登纳政府建立介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之间的“社会市场经济”。85\n2.特征:让市场充分发挥调节作用;同时,政府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3.内容:⑴限制垄断行为,保护竞争秩序。⑵实行稳定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⑶用收入政策来实现相对的社会公平。4.效果: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60年代中期位居欧洲第一。四日本的政府主导型经济1.政府主导型经济的形成⑴战后初期日本实行“统治经济体制”。⑵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确立起以市场调节为基础的自由竟争机制,但政府始终掌握制定社会经济计划和经济政策的决策权,形成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2.特征: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远远大于市场调节。3.政府的主导作用⑴实施产业政策,促使资源流向有发展前途的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⑵制定经济计划,引导企业决策和行为。⑶采用财政和金融政策调控经济。4.效果⑴1987年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⑵20世纪90年代,尽管出现“泡沫经济”,速度有较大下降,但是日本作为经济强国的地位没有动摇。小结英国共同特征是国家干预与市场调节并存混合市场经济战后的西欧和日本计划指导型经济法国社会市场经济联邦德国日本政府主导型经济作业(1)二战后西欧和日本的经济发展模式都体现出什么特点A、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C、自由放任主义      D、大规模国有化运动(2)英国人称“从摇篮到坟墓都可得到保护”是指A、经济发达,高枕无忧  B、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C、军队强大,无惧外敌  D、大规模国有化政策(3)影响1945-1979年英国政府经济政策是哪一学派的观点A、自由放任  B、凯恩斯主义  C、货币学派  D、供给学派(4)70年代的石油危机沉重打击了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受阻。但却有一个国家安然渡过了这次危机,与其他国家形成鲜明对比。这个国家是A、联邦德国   B、民主德国   C、日本   D、美国85\n(5)二十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最快的国家是A、美国     B、联邦德国     C、英国     D、日本(1)B (2)B (3)B (4)A (5)D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课标要求: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简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意义。分析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说明新经济政策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2)过程与方法:阅读列宁《论粮食税》、《列宁全集》等历史文献,学习用历史材料说明历史问题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列宁为首苏维埃政权克服种种严峻困难巩固新政权的事实,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通过了解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做出有益探索的事实,坚持求真、务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教学课时:1课时重点难点:重点:了解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实施前的时代背景、实施政策的目的、内容和意义。难点: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从这种转变中,能得到哪些经验?导入新课:回顾历史必修1关于十月革命的内容。教师讲述:一战的进行,激化了沙皇俄国国内的矛盾,形成有利于推翻沙皇俄国统治的国内环境。二月革命的成功,加速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到来;二月革命后列宁发表了《四月提纲》,坚决推动革命继续发展,把二月革命推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1917年11月6日午夜(俄历10月24日),十月革命爆发,以摧枯拉朽之势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从此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由此导入新课。讲述新课:一、“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非常时期85\n1、新生苏维埃政权的建立①建立:让学生回忆必修一专题八的十月革命。(1917年11月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俄国工人、农民和士兵发动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1月7日凌晨攻占冬宫,取得胜利。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②措施:对外苏维埃政府接受了条件十分苛刻的《布列斯特和约》,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2、面临严峻形势:引导学生看P115“知识链接”,指出1918年协约国对俄进行武装干涉,1918年下半年,苏俄失去了主要的粮食产地,四分之三领土落入敌手,整个苏维埃政权陷入重重包围之中。面对如此险恶的形势,苏维埃政权采取了非常措施,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内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从1918年夏开始推行,1919年形成一种特殊经济体制,1920年发展到高潮。主要内容让学生看书后回答:实行余粮收集制;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取消商品贸易;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这些措施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点,被称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然后教师讲述:第一,实行余粮收集制。规定农民除保留口粮、种子粮和饲料粮外,其余粮食以极低价格交售国家。征粮贯彻阶级原则,富农多征,中农少征,贫农一般不征(后因摊派指标高,对拥有1至2俄亩的贫农也征收)。余粮收集制体现了无产阶级在特殊条件下同农民结成的军事政治同盟。第二,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宣布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国家通过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及其下属的各总管理局,对企业的管理、产品的生产和分配实行严格的集中领导。第三,取消商品贸易。流通分配政策,取消自由贸易实行严格的配给制;第四,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保证劳动力的供给。(3)影响:1、积极作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是有成效的,它最大限度地动员了全国的财力、物力,为保卫苏维埃国家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前提。这一政策的实施,对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进攻,在军事上起到了战胜敌人的保障作用;从1919年到1920年,红军粉碎了协约国策划的三次大规模武装进攻,捍卫了十月革命的成果。思考讨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不是苏俄理想的政策?最后教师指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并不是苏俄当时的理想政策,也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它的出现显然是为严酷的战争和极端贫困的环境所迫。为粉碎国内外敌人进攻,巩固苏维埃政权,并实现向共产主义过渡,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当时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因为它集中了全国的财力、物力,保障了红军军事上的胜利,保卫和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2、消极影响:国家垄断全部经济,取消商品生产,实行平均分配,不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触犯了广大农民和工人的利益。它不是无产阶级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后来遇到极大的危机,说明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道路需要不断进行探索。二、“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85\n1、经济危机指出,在国内战争结束后,继续采用“战时共产主义”,导致各方面出现严重的经济困难。2、政治危机①原因:领导人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可以作为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一种手段,可以打出一段材料:材料1: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苏联史》因此,国内战争后,农村的余粮收集制反而加强。②表现:引起农民、工人不满,1921年引起士兵不满,在喀琅施塔得发生水兵叛乱,表明新生政权面临空前政治危机。三、新经济政策1、背景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苏联史》材料2: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列宁选集》材料3:1921年列宁又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苏联兴亡史》材料4: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由国家调节买卖业和货币流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列宁全集》回答:①材料1是针对什么政策而言的?(2分)②结合材料1和材料2说明列宁实施这一政策的目的除了战争需要之外,主要目的是什么?(2分)③材料3说明苏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后的中心措施是什么?(3分)④材料4中的“再后退”退到什么地步?“后退”的根本目的是什么?(4分)⑤结合材料回答,从苏俄经济政策的转变中能得出什么结论?(3分) 思路:十月革命后苏俄不断调整经济政策,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转变,更是苏俄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本题旨在考查对这两种政策的本质区别和转变原因的认识。答题时应注意第②问以材料为依托说明列宁曾设想利用这一政策所要达到的目的;第③问把材料与所学知识结合回答;第④问中“后退”到什么地步已在材料中体现,“后退”的根本目的是与材料3所标榜的经济政策是一致的;第⑤问的结论要从政策调整应遵循的根本原则、规律上来归结。85\n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分)②推进社会主义按共产主义原则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2分)③以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国家资本主义。(3分)④由商品交换(以物易物)退到私人买卖,发展商品生产。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4分)⑤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制定政策的基本原则(或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规律。)(3分)苏俄国内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列宁根据政治形势和革命任务的变化,决定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决定废止余粮收集制实行粮食税.从此,开始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2、内容①农业方面: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②工业方面: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国民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将部分国有企业以租借制和租让制的形式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企业。1920年11月颁布租让法令,允许外国资本家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或同苏维埃国家组织合营股份公司。1921年5月,国家把一部分小企业发还原主经营。7月又决定把一批中小工厂和商店租借给本国的合作社或个人.这些租让和租借企业由私人经营,所有权属于国家.在经营管理上,政府扩大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开始依靠经济手段来管理。③流通方面(商业方面):废除国家配给制和国家贸易垄断制.在坚持国家计划领导的前提下,实行自由贸易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1921年5月通过关于交换的法令,宣布实行产品交换.后因实物交换在实践中行不通,遂放弃产品交换的作法,并取消商业的地区范围限制,允许私人自由贸易.为了促进市场贸易。④分配方面:废止平均主义的实物分配制,实行以工人技术熟练程度和生产效率为标准的劳动报酬级差制。为了更好地贯彻物质利益原则.采取了多种分配形式,如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励制、提成制、分红制等。提问: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起到哪些良好效果?学生概括课本后回答: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减轻了农民负担,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有利于利用外资和技术设备,更快地恢复和发展工业。商业方面,允许商品交换、商品买卖,这使农民获得了扩大再生产的资金,促进了商品流通。实行按劳分配制,调动了工人生产的积极性。3、实质:新经济政策是在实施过程中逐步丰富、完善的。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什么?学生回答:在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私人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允许商品经济的发展。教师指出:新经济政策的重要特点,一是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二是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开始从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找到了一条适合俄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其影响主要体现在:它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受到广大农民工人的欢迎,巩固了工农联盟,使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它探索了一条适合俄国向建设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是列宁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伟大创造。它的一些原则和经验,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85\n新经济政策是在承认落后和自身错误的基础上提出的,具有实事求是的精神。但是由于后来的苏联领导人对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20世纪20年代末,新经济政策被逐步取消了。提问:赫鲁晓夫为什么说对它感到“困难”甚至“痛苦”呢?主要是由于后来的苏共领导人对如何利用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存在错误认识。由于在理论上对社会主义存在商品市场经济和多种经济成分的认识不足,而在实践上又没有经验可借鉴,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矛盾,加上对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因而对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感到“困难”,甚至是“痛苦”。4、影响:国民经济基本恢复,是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5、苏联的成立:1922年成立,1924年苏联第一部宪法通过。四、经验教训:最后让学生思考: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说明了什么问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脱离了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作为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政策,是失败的;新经济政策采用“迂回过渡”的办法,取得成功。正反两方面经验证明,社会主义模式不可能固定不变。社会主义建设一定要从国情出发,与时俱进,根据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断进行改革。本课小结俄国十月革命后,新生苏维埃政权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依靠广大人民战胜了国内外敌人的进攻,巩固了苏维埃政权。内战结束之后,苏俄政府不失时机地从国情出发实施新经济政策.该政策受到广大人民的欢迎,工农业生产迅速得到恢复,苏维埃政权进一步得到巩固.苏俄在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探索中,找到了一条适合俄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正确道路,为苏联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强大的工业国奠定了基础。基础知识巩固:1. 单项选择题(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对后来的工农联盟最能构成威胁的是()A、把大中小企业一律收归国有B、无代价地征收农民的剩余粮食C、取消一切商品贸易,实行配给制D、强制劳动,不劳动者不得食(2)列宁说,新经济政策是一种用“改良主义的方法”来解决苏维埃国家过渡时期经济发展战略任务的长期政策,这里的“改良主义”是指()A、建立巩固的工农政权联盟B、修改、调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壮大社会主义经济成分D、利用市场关系和资本主义(3)1921年苏俄的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从根本上说是由()A、苏俄的社会性质所致B、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所致C、苏俄当时生产力水平所致D、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所致(4)实施新经济政策改变不了社会主义性质。这是因为()A.农民用固定粮食税代替余量收集制B、国家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着经济命脉C、部分国有企业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D、在流通领域实行自由贸易(5)1922年加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没有哪个成员国()A、俄罗斯B、乌克兰C、哈萨克D、白俄罗斯 2、材料解析题85\n材料一:1921年底,列宁说:“粮食税减轻了全体农民的负担,这是用不着证明的。问题不在于拿农民多少粮食,而是在于实行粮食税以后,农民觉得心里更有数了,经营的兴趣也提高了,实行了粮食税,勤劳的农民在提高生产力方面是大有可为的。”————《列宁全集》第二版第2卷第340页材料二: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利用国家资本主义来组织大生产,目的是为了加速生产力的发展,更有效地同小资产阶级作斗争。除了国家资本主义以外,还出现了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有利于工农业的恢复和发展,沟通城乡经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消费品的需求。—————《新编苏联史》第110~112页回答:根据材料一,说说当时苏俄实行什么政策?该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根据材料二,说说国家资本主义的具体形式,并解释当时苏俄实行这种政策是否改变了社会性质。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D3、C4、B5、C(二)材料解析题答案提示:1、新经济政策。内容:农业上: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剩余的粮食农民可自由支配;工业上:改革国营企业高度集中管理的办法,实行经济核算,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商业方面: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分配制度上:废除平均主义的事物配给制,实行按劳计酬的工资制。2、国家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是租让制和租借制。不能改变社会主义的性质,因为国家掌握经济命脉,其目的是通过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生产,从而恢复农业,恢复整个国民经济,以便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使社会主义成分战胜资本主义成分,建立起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1927年以后,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课标要求: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斯大林模式建立的背景及其在经济方面、政治方面、思想方面、文化领域的主要表现,全面评价其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围绕斯大林模式建立的背景、特点、作用、严重的弊端及以影响等展开讨论,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历史问题。学会归纳斯大林模式的特点和评价斯大林模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建设失误的分析,认识到搞经济建设必须遵循经济规律,坚持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借鉴历史教训,树立改革和创新意识。教学课时:1课时85\n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斯大林时期的经济建设情况和在经济建设中逐步形成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难点: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全面正确地评价斯大林和斯大林模式。从斯大林模式对东欧和中国经济建设的影响,学会用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认识到各国应根据自己的国情进行经济建设。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忆第一节内容,指出列宁曾进行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尝试,尤其新经济政策,符合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取得实效。当斯大林继承列宁执掌苏共领导权和苏联政权之后,他又将带领苏联人民走上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2课“‘斯大林模式’的得与失”。讲授新课:首先,分析引言,并让学生快速浏览教材,从而对本课讲述的主要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一、斯大林模式的工业化之路1、原因:A、落后的农业国;B、为了加强国防;(引导学生看P119“资料卡片”,了解原因)C、为了给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D、在资本主义包围之下;2、方针提出:1925年十四大提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3、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开始(1926):这部分内容只需要依据教材讲述即可。教师需要指出两点:一、突出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二、斯达汉诺夫运动是工人忘我劳动的精神和掌握新技术紧密结合。(看左边“知识链接”,加强理解)4、成就与教训:①成就:一五计划(1928-1932)和二五计划(1933-1937),实现了工业化,工业总产值位于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引导学生阅读P120表格材料。也可以通过幻灯片打出一些相关图片和文字,如:两个五年计划所取得的成效。1932年,"一五"计划完成时,苏联共建成一千五百多家大型工业企业,苏联的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达到70%,已从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建立了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同时,工业的社会主义成分占了99%以上."二五"计划的完成,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1937年,机床已基本自给,进口的机器只占需要量的0.9%,拖拉机等产品已开始出口。工业生产占世界工业生产的比重由1917年的3%上升到10%,这时苏联的整个社会面貌改变了,它已经成为一个世界工业强国。②教训:农、轻和重工业比例严重不协调。                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1、背景:①原因:结合教材归纳指出农业集体化的原因:A、工业发展的需要;B、粮食供应的困难;C、斯大林的决策(通过幻灯片补充“斯大林对农业的看法”85\n斯大林认为,粮食总产量的80%是来自落后的小农经济,其产品的85%留供自家消费,商品率极低。在这种情况下,要解决“市场供应”问题,即增加投入市场的剩余粮食产品量,是不可能的。用列宁提出的那种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或者供给农民以他们所必需的农业生产资料和消费品,来交换农民剩余粮食的办法,他认为也难以奏效。另一方面,当时数量很少的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的粮食产量,虽然只占粮食总产量的2%以下,但它却提供了国家商品粮总额的5%,商品率达到47%。斯大林由此得出的结论就是,必须组织农民走向集体化的国营农场道路,消灭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②政策的变化:1927年12月,联共(布)“十五大”通过了逐步开展农业集体化的方针;但随着粮食收购危机的发生,苏联党和政府认为,只有实行集体化才能解决国家所需的粮食。1929年,在苏联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这样苏联的农业政策发生变化,由原来的逐步实现农业集体化,转变为“全盘集体化”和“在全盘集体化基础上消灭富农”。2、农业集体化运动的过程、结果和影响:①过程:依据教材内容即可,注意引导学生看P121表格。②结果:1937年底,参加集体农庄的农户超过90%,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播种面积占到几乎100%的播种总面积,苏联全国基本上完成了农业集体化。③影响:A、积极性:苏联通过农业集体化,引导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为苏联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为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了条件。B、消极性:在农业集体化运动中,国家从农民身上取走的东西太多,严重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农业的发展。在相当长时间内忽视农业的投资和发展,致使苏联整个国民经济无法达到有计划按比例的发展,使农业长期处于停滞状态。(结合P121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加深理解)三、斯大林模式1、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在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基础上,苏联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提问:苏联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指什么?(在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份已取得了彻底胜利;苏联的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剥削阶级已不复存在。)1936年,斯大林宣布苏联已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同年底,苏联通过了新宪法,规定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它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新宪法的制定,宣布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成。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斯大林创造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形成,即“斯大林模式”的形成。2、含义:苏联在20世纪20年代—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3、形成原因:外部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封锁;国内受到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与历史传统制约的情况;斯大林的个人因素(可以通过幻灯片打出一些相关资料:斯大林的个人性格特点:①列宁在其遗嘱中有关斯大林的叙述:“……斯大林同志当了总书记,掌握了无限的权力,但他能不能谨慎地使用这一权力,我没有把握。……斯大林同志太粗暴,这个缺点在我们中间,在我们共产党人的来往中是可以容忍的。但是在总书记的职位上是不可容忍的了。”85\n②“在十月革命前的革命生涯中,斯大林曾八次被捕,其中六次从流放地逃脱,又回到原地继续革命。……应当说,斯大林令人信服地展现了他非凡的意志力。……斯大林的思想,对人的主观能动性比较看重,对客观规律则尊重不够;对该做什么比较强调,对能做什么不够重视,这恐怕是造成斯大林理论思想中主观主义过多的原由之一。”            ——引自《斯大林与社会主义》卢之超、王正泉主编③在亿万人民的心目中斯大林成为神话般的人间上帝,大家开始战战兢兢地念叨他的名字,他们相信:只有他一个人能够拯救苏维埃国家,使之不受侵略和解体。——麦德维杰夫《让历史来审判》④斯大林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不同,他是一个带有俄罗斯农民意识的马克思主义者。较少接触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对当时欧洲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生活,包括政治生活都是陌生的。——刘国良《准确把握“斯大林模式”》)4、表现:①经济体制:A、表现:是一个以国家为核心的、高度集中的行政命令体制.它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甚至暴力手段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它片面发展重工业,用剥夺农民和限制居民生活改善的手段,以达到高积累多投资B、影响:一度推动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是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影响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国家指令性计划,使企业失去了活力。②政治体制:A、表现:是将权力高度集中于党中央的最高领导机构.党政不分,共产党领导一切,直接发布政令,管理国家事务。民主法制被忽视,干部由上级委派,领导终身任职,基本上不受群众监督.最后形成个人高度集权。(补充大清洗运动的一些资料。大清洗是从斯大林一件小小的礼仪失崇开始的。1934年1月召开党的十七次代表大会,按规定对总书记斯大林的鼓掌可达10分钟,对其他政治局委员鼓掌不能超过2分钟,可是政治局委员兼列宁格勒州书记基洛夫出现时,鼓掌长达10分钟之久。选举总书记时基洛夫得的票数超过了斯大林,由于基洛夫不愿意担任此职,斯大林才得以连任。大祸随之临头,基洛夫在散步时莫名其妙被人枪杀了,此后,参与该案侦察工作和见证的人不是死于车祸就是永久失踪。由此开始,和斯大林意见不一致的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布哈林也被指控为犯有谋杀罪和叛国罪而被害。接着,内务部的部长们和主要局长被杀,参加十七次代表大会的1966人中被捕、被杀的有1108人,大会选出的139名中央委员有近80人被捕、被杀。在军队中,大约有2万名军官遭到清洗,全军5名元帅中有3名被杀害,10多位副国防人民委员中,无一人得以幸免,15名集团军司令中有13名被清洗。同时,在经济建设部门,大批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和企业管理干部被清洗,严重影响了经济的正常进行。1939年,大清洗运动才逐渐平息。各州、市都进行类似的清洗,把一切敢于揭露特权和官僚主义,提出不同意见的人视为政敌加以逮捕或消灭肉体。在斯大林时代有2000多万人遭到杀戮,这个骇人听闻的数字已占当时苏联人口近1/9。)B、影响:在当时形势下保证了党对新生政权的领导,但是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③思想文化体制:个人崇拜,虽然能够统一全国人民意志,但不利于思想文化的繁荣。④三者关系: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形成了一个严密的整体,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产生深远影响。5、评价:85\n我国学术界对“斯大林模式”历史功过的争议,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种主要观点:一是“功大于过”说。有人认为,斯大林时期形成的政治经济体制存在着很大的弊病,但这种体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是适用的,也不能不说没有调动劳动群众的积极性。实践证明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了巨大的积极作用。这个模式的主要历史功绩在于它使社会主义第一次从理论变成现实,并且敢于同强大的资本主义世界相抗衡。还有人认为,评价经济建设模式应该有一个客观标准,这个标准应该是:是否符合国情和世界形势,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是否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这样的标准去衡量斯大林的经济建设模式,它的历史功绩是抹杀不了的。二是“过大于功”说。有人认为,“斯大林模式”的弊病包括政治上的不民主和“肃反”严重扩大化,经济上国民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协调以及外交政策方面的大国主义。它不应当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只是人们走向正确所必须经历的谬误,是走向正确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对于上述观点,你支持哪一种?请说明你的理由。如果你还有其他看法,也请加以具体阐述。)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引导)生:(可能回答)1、从功绩和弊端角度:斯大林模式是在外部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国内受到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与历史传统的制约的情况下形成的。这一模式使苏联迅速地实现了工业化,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为后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国民文化素质得到显著提高,不仅扫除了文盲,而且培养了大批各方面的专家。但这一模式也有明显的弊端:政治方面表现为权力高度集中,干部职务终身制,个人崇拜盛行。经济方面表现为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否定价值规律,排斥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的作用,造成经济效益低下,阻碍了劳动者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损害,造成苏联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生:2、从模式角度:斯大林模式开辟了一条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这一模式是苏联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和创新,在初期和战争时期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它带来的明显弊端告诉我们:它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不能完全适用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生:3、从历史影响角度: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同苏联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它在初期和战争时期曾发挥了巨大作用,使苏联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对二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深刻影响,促进这些国家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形成了足以同资本主义相抗衡的社会主义阵营。但是它没有解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经济运行的一系列根本问题,违背了列宁关于把文化经济建设当作工作重心的指示,仍把政治斗争放在第一位。它忽视了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严重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影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照搬苏联模式,致使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到严重挫折,斯大林模式成为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师:各位同学虽然言语不多,但总体上来看,能够从正反两方面对斯大林模式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这就是我们评价历史人物、历史现象所应该采取的基本立场。三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课标要求: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教学目标:85\n(1)知识与能力:通过列表等方法归纳和比较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结合苏联和中国改革的情况,开展讨论,谈谈对社会主义改革的认识。(2)过程与方法:阅读恩格斯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论述等历史材料,理解历史材料,并运用它来说明论证自己的观点。通过这种学习过程,能够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到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能够简述苏联解体的经过和苏联解体的原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苏联改革经验教训的学习和总结,坚定社会主义改革的信心,树立求真、务实和改革创新的意识。通过对苏联从一个超级大国到走向解体原因的探讨,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教学课时:1课时重点难点:重点:认识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苏联解体的经过和苏联解体的原因。难点: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苏联解体的经过,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通过探究性学习和社会调查,能够清晰认识苏联的解体并不代表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并总结我们中国应该吸取哪些经验教训。导入新课“二战”结束后,随着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和缺陷日益显露,已经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引起一系列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先后进行改革,但是都失败了。“……国家情况不妙。……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得多,越来越落在它们的后面”。这是苏联最后一位改革者戈尔巴乔夫说的一段话。此后不久,苏联就正式解体了。为什么改革没有使苏联走上强大,反而使苏联走上解体呢?由此导入新课。讲述新课一、摇摆不定的赫鲁晓夫改革1、背景:打出一段材料:工业发展很快,1913年~1950年增加12倍。农业却徘徊不前,只提高了40%,1953年全苏人均的粮食低于1913年,而苏联人口比1913年增加了20%。由材料引导学生理解:斯大林模式下片面发展重工业的经济结构的弊端。即①斯大林模式弊端越来越严重,必须要改革。②斯大林继续推行个人崇拜。③1953年,斯大林逝世,为苏联改革提供契机,赫鲁晓夫上台。2、经济改革①农业方面:(设问):为什么会选择农业为改革的突破口?生:看书后回答,指出因为农业发展迟缓,粮食供应严重不足。A、措施:试图改变过分集中的农业管理体制,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B、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B、结果:农业有所好转,但后来由于赫鲁晓夫冒进思想,瞎指挥,以及60年代的恶劣天气,1963年再次出现农业危机。85\n②工业方面:扩大地方权力,但并没有使企业获得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3、政治改革①导火线——秘密报告:1965年苏共二十大闭幕会上,赫鲁晓夫做了“秘密报告”,报告揭露了斯大林大搞个人崇拜、践踏民主集中制原则、破坏社会主义法制、肃反扩大化等一系列严重错误及其危害,苏共"二十大"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超越了苏联的国境。这个报告在苏联国内造成了思想混乱,同时,它不久被美国《纽约时报》全文发表,震惊了世界..在国际上,帝国主义借此掀起了反苏、反共、反社会主义的浪潮,一度造成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政局的动荡不安。②政治改革:为了改变斯大林时期,个人崇拜之风盛行,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等等现象,赫鲁晓夫开始了对斯大林的批判,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政治改革。打出相关“肃反”的资料:苏共二十大以后,报刊上出现了批判个人崇拜的高潮。1956年6月30日,苏共中央发表了《关于克服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决议。随之,在全苏各个领域展开了批判斯大林的大规模运动。同时,大张旗鼓地对冤假错案进行平反工作,解散了大批集中营。据粗略统计,1956年—1957年间,大约有700~800万人被释放,500~600万人死后得到昭雪。苏联政府还为在卫国战争期间受迫害的车臣、印古什、卡拉恰耶夫、巴尔卡尔、卡尔梅克等少数民族恢复名誉,允许他们从被流放的东部地区返回故乡居住,重建他们的自治共和国或自治州。③结果:由于并未找到个人崇拜产生的真正根源,仅归咎于斯大林个人,最后重新陷入个人崇拜的泥潭。4、意义及失败原因①意义: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开创性。②失败原因:(提问):赫鲁晓夫的改革措施能否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什么?让学生思考后回答。A、赫鲁晓夫当政期间的改革,只是在原有体制的框架内进行的小修小补,而这种旧体制在苏联又是根深蒂固的,这就决定了这场改革必然是不彻底的。赫鲁晓夫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的认识,无法从根本上破除这一模式。斯大林的批判缺乏科学的认识,把斯大林的一些错误,归结为斯大林的个人品质,没有认识到错误的产生固然有个人因素,但根源在于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这种对斯大林的一味否定,又引起思想的混乱。B、赫鲁晓夫的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而且主观主义,急躁冒进,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口号与目标,许多改革措施未经论证和试验就急速推出,结果造成混乱,导致改革失败。(提问):应如何评价赫鲁晓夫改革?让学生思考后回答。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客观地评价。肯定赫鲁晓夫正确的,起积极作用的一面,赫鲁晓夫是第一个敢于向社会主义旧的政治、经济模式挑战的改革家。同时指出他失误的,错误的方面,赫鲁晓夫的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而且主观主义,急躁冒进,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口号与目标,许多改革措施未经论证和试验就急速推出,结果造成混乱,导致改革失败。二、逐渐停滞的勃列日涅夫的改革85\n1、执政前期的改革①“新经济体制”内容:将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上,对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产生一定冲击,但是没有改变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基本政策。②作用:国民经济一定程度上获得发展,军事实力增强。2、勃列日涅夫后期改革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勃列日涅夫过分追求稳定,经济发展呈停滞和下降。3、影响各种矛盾滋生,苏联陷入困境。提问:勃列日涅夫改革前期取得一些成果,但最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失败的最主要因素是仍然没有突破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三、戈尔巴乔夫改革1、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先通过幻灯片打出改革前背景:苏联虽曾作为两大超级大国之一,拥有着与美国相匹敌的庞大军事力量,但其经济实力却一直远不如美国.进入70年代之后,面临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所谓新技术革命时代的到来,苏联的经济却日益衰退和恶化.苏联不仅在科技水平方面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迅速拉大,其经济实力也再难以支撑庞大的军费开支以同美国继续争霸了.1985年苏联人均GNP为3.396美元,不仅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落后于亚洲、拉美一些国家。苏联人均生活水平从革命前居欧洲第五位下降到居世界第八十八位。虽拥有发达的宇航兵器和生物技术等,但整个现代技术领域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15~20年。民用工业品技术非常落后,质量低劣。工业生产中浪费惊人,劳动生产率增长幅度不断下降,农业生产长期落后等等。总之,苏联以重工业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从70年代起已丧失了潜力。政治方面,在长期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下,干部任命制、职务终身制使苏联形成了一个官僚精英集团,他们中很多人思想僵化,贪污受贿,骄奢淫逸。人民群众对共产党不满的情绪日增。为了扭转经济发展的颓势,为了维持苏联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进行较为彻底的改革。进入80年代,苏联的改革已是势在必行。①原因:为了改变国民经济发展衰退的趋势,维持苏联的超级大国地位。②内容:重点集中在经济领域的改革,制定了发展苏联社会主义的“加速战略”。③结果:难以奏效。[过渡]但是由于“加速战略”仓促上马,阻力较大,对长期形成的畸形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对农业体制的深入改革未予重视,对企业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致使改革未达到预期的效果。戈尔巴乔夫认为主要是政治阻力太大,于是把重点转向政治改革,以求扫除障碍。2、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①背景:经济改革面临困境②内容及影响A、内容:“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义”;影响:逐渐背离了社会主义改革道路,代替“科学社会主义”,背离了社会主义改革道路,造成党内和社会上的思想混乱。B、内容:推出“民主化”和“公开化”;影响:纵容自由化思想,使党内外各种反对势力乘机崛起,成为难以控制的政治力量。C、内容:1990年,戈尔巴乔夫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影响:从根本上动摇了苏共在国家政治体系中的领导地位。85\n(提问):由此可见,此时戈尔巴乔夫改革实质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概括指出: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模式改革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放弃党在政治和思想上的垄断地位。至此,苏联结束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由共产党领导的历史。(提问):戈尔巴乔夫的改革造成了什么后果?(造成苏联的解体)3、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陷入危机,国家政局不稳,经济连年滑坡,思想领域极度混乱,民族问题越来越严重。4、八一九事件A、直接原因:1991年《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引起党内高级干部的不满。B、爆发C、结果:叶利钦执政,苏共排挤出政权。各共和国纷纷独立。5、苏联解体1991年12月《阿拉木图宣言》,大部分国家加入独联体。12月25日,苏联国旗降落,苏最终解体。(设问):思考苏联解体的原因?A、根本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B、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方向。C、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思考1):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失败和苏联解体的最深刻的教训是什么?改革首先要维护社会稳定,要维护党的领导和有切合于自己本国实际的指导思想;在改革中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抵制西方的“和平演变”。(思考2):从苏联解体看,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学生思考后,教师指出:社会主义制度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过程。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还不成熟,因此要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满足人民的社会生活需求。社会主义的改革是必要的。实践和探索可能既有成功,也可能会有失误。社会主义由科学理论转变为现实之后,探索一条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不易,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必将经历的曲折道路。要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本课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介绍了苏联三位领导人的改革:赫鲁晓夫的改革;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二战”85\n结束后,随着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和缺陷日益显露,已经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引起一系列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先后进行改革,但是都失败了。而戈尔巴乔夫改革,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社会主义由科学理论转变为现实之后,探索一条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不易。这是因为,不论是欧洲还是亚洲的社会主义国家,原来大多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这些国家在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发展生产力是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为了发展生产力,需要对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中那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因素进行不断的调整,需要不断地进行改革。改革的目的不是为了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而是使社会主义制度不断的完善。这种改革和创新是社会主义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动力。由于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在探索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上,应该允许各国进行自己的探索,而不应当将某一种模式套用于所有的国家。因为只有经过不断的探索,才有可能找到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当然,在改革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有些国家的改革失败乃至最终脱离了社会主义的轨道,但即使是这些失败的改革,也会给其他国家的人们以极大的启发。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通史概要: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有两个明显的趋势:一是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二是世界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是最终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经济全球化则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最终归宿。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生产国家化、国际分工向纵深发展需要加强合作的结果,也是世界经济竞争激烈的表现。它产生的原因有:现代科技的发展、国际间经济竞争和客观上存在的分工。区域集团化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五六十年代,世界经济集团化的趋势主要出现在欧洲,如欧洲煤炭共同体的出现。第二阶段为六七十年代,区域集团化成为一种世界经济现象。欧洲区域集团化趋势进一步发展,如欧共体的建立;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地区性经济集团也纷纷出现,如东盟的出现。第三阶段为80年代至今,区域集团化掀起新的浪潮,进入了较高层次的经济一体化时期,出现了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三大区域经济集团。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趋势。它突出的表现在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金融和跨国公司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的问题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把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扩展到全球,造成南北矛盾、贫富分化、环境问题、能源危机、全球性的经济金融危机、恐怖组织活动猖獗等等,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我国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中,作为发展中国家,应该如何面对机遇和挑战,成了新时期经济发展人们共同关心的话题。从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强同东盟的联系的史实中,我们的态度是: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前提下,拥有“双赢”的思维,抱着开放的心态,加强国际的合作与交流,参与国际竞争,抓住机遇,接受挑战,在国际的竞争和合作中,提高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跟随世界发展的潮流。概括而言,就是辩证地看待世界经济发展趋势这一经济现象,树立正确的发展观。一欧洲的联合课标要求: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经济进入“黄金时代”的原因。简述欧洲国家从“欧共体”走向欧盟的历程,认识欧洲联盟成立对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的影响。概述欧元产生的影响,培养多角度、多层次理解问题的能力。85\n(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西欧经济在二战后进入“黄金时代”的共同原因,进一步思考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应如何借鉴其合理的方法与正确的经验,学习用联系的方法看待问题,提高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通过分组学习,搜集“欧共体”及“欧盟”成立的资料,了解整个欧洲走向联合的过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欧洲走向联合这段历史的学习,认识当今国际社会国家间团结协作的重要性,树立国际意识。通过对欧洲走向联合的史实的归纳,得出一个别国家或地区怎样才能快速发展的一般规律;并结合我国的实际,进一步探讨一下我们可以借鉴哪些做法,从而树立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责任感。教学课时:一课时重点难点:重点:欧洲走向联合过程及影响。难点: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导入新课:大家知道左边这两幅图标代表的是什么组织吗?熟悉英语的同学可能已经知道了它们代表的组织。这分别是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标志。你知道它们的由来吗?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情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促进国际货币合作,进一步扩大国际贸易的平衡发展”。导入本课学习。讲授新课:一、西欧经济的“黄金时代”1、西欧经济的“黄金时代”由于二战后,西欧各国纷纷进行改革,发展经济,从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西欧进入“黄金时代”。2、英国原因:工党进行了改革,引导学生回忆专题七第三节相关内容,同时得到美国的经济支援。表现:50年代,英国的经济状况比欧洲其他国家都好,国内总产值居世界第二。3、法国原因:大规模的国有化运动;国家干预,采用新科技以及美国经济援助。表现:1959年至1974年间,法国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速度高于美国、英国以及联邦德国。4、联邦德国原因:政府政策:A、政治:消除法西斯主义,实行非军事化;B、经济: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管理与调控;C、文化:注意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85\n美国大力扶持下表现:50年代初就恢复到二战前的水平,60年代初,成为欧洲头号资本主义大国。5、欧洲联合的必要性进入“黄金时代”的欧洲人民从惨痛的历史教训中得出结论:A、为了使欧洲摆脱冲突的威胁,缓和民族仇恨,防止历史悲剧的重演;B、更好地利用欧洲资源;C、某种超国家的一体化组织有助于达到这一目标。二、从“欧共体”到“欧洲联盟”1、欧共体的成立与发展A、成立1951年4月煤钢共同体;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3个机构合并,建立了“欧洲共同体”B、发展2、欧盟成立与发展:A、成立:1993年,“马约”生效,欧联成立。B、发展3、欧盟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三、货币王国的世界公民1、欧元诞生的经过A、1969年提出设想B、1971年通过“维尔纳计划”,迈出第一步C、1979年,欧洲货币体系宣布诞生,“埃居”宣布诞生D、1089年,通过“德洛尔报告”E、1991年“马约”确定了加入经济货币联盟的“趋同标准”F、1995年,确定欧元和货币单位。G、1999年1月1日,欧元诞生2、欧元诞生的意义有利于欧元区国家和欧盟经济的发展;推动欧洲政治一体化。二、发展的亚太课标要求: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东盟的发展历程,说说中国与东盟的交往情况。分析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原因和影响,比较北美自由贸易区与欧盟的异同。概述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建立的过程,探讨亚太国家加强合作的途径与方式。(2)过程与方法:通过搜集中国与东盟交往的材料,了解东盟日益扩大及其影响。用列表等方式比较北美自由贸易区与欧盟的异同,学习用比较的方法认识历史问题。通过上网等途径搜集中国参加APEC会议的资料,多渠道去了解和认识APEC建立的史实及影响。85\n(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东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等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学习和了解,体会当今世界国家间加强合作、竞争与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合作与竞争的意识。教学课时:1课时重点难点:重点:通过了解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难点:中国积极参与世界区域经济组织的意义。导入新课:回忆第一节内容,指出全球经济发展的明显趋势之一是区域经济集团化;亚太地区的经济联系加强,也反映了这一趋势。讲授新课:首先从整体上了解本节内容,指出: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亚太地区的经济集团化也在不断深入发展。世界三大区域性经济集团有两个分别在该地区。这一地区成为当今世界上经济发展最活跃地区。课文分别以“东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全组织”三个经济区域集团为例,介绍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每个集团内部有着自身的规则的同时也不断与其它区域集团相联系,从而使世界经济形成了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一、扩大的东盟东南亚国家联盟自1967成立以来,已经历时近三分之一世纪。东盟在维护和促进各成员国相互间的政治和经济合作,实现地区和平稳定,加快成员国经济增长,提高成员国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尤其是在国际政治方面,极大地增强了东盟的国际地位。东盟在由四大洲国家组成的APEC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政治地位,又是由亚欧两大洲主要国家参加的亚欧会议的倡议者和发起者,在东亚乃至亚洲政治舞台上成为使日本、中国和印度等大国瞠乎其后的主角。二、北美自由贸易区关于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设想,最早出现在1979年美国国会关于贸易协定的法案提议中,1980年美国前总统里根在其总统竞选的有关纲领中再次提出。但由于种种原因,该设想一直未受到很大重视,直到1985年才开始起步。1985年3月,美加正式提出美、加两国加强经济合作、实行自由贸易的主张。1988年签定《美加自由贸易协定》,规定在10年内逐步取消商品进口(包括农产品)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实现投资自由化等。这标志着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萌芽。由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蓬勃发展和《美加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墨西哥开始把与美国开展自由贸易区的问题列上了议事日程。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于1992年8月12日达成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该协定于1994年1月1日正式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宣告成立。提问: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织的经济集团。协定决定自生效之日起在15年内逐步消除贸易壁垒、实施商品和劳务的自由流通。,其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都超过欧洲联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区域经济集团组织。85\n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诞生,将牵动着整个拉美国家很快仿效,因为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由最富有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经济贸易集团。这将促进美国与拉美国家的双边或多边贸易协定的谈判,为实现美国“所有拉美国家贸易自由化”,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倡议计划,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北美自由贸易建立后,中美和南美的一些国家希望加入。此后,美洲国家酝酿建立纵贯南北美洲的自由贸易区。2001年,美洲33个国家的首脑签署了协议,以2005年为最后期限,正式创建美洲自由贸易区。如果能实现,西半球将成为全世界最大的贸易市场。结合课本上“你认为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于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的经济发展会产生什么影响?”的问题,加深对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影响的理解。即使指出: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能增强经济上的互补性,发挥各自优势。这不仅有利于解决发达国家资金相对过剩和市场狭窄的问题,而且有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就业和经济增长问题。由于美国在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综合实力最强;加拿大虽是发达国家,但其国民生产总值仅为美国的7。9%(1996年数据),经济实力远不如美国;墨西哥是发展中国家,对美国经济的依赖性很强。取消投资和贸易壁垒、取消关税等规定给成员国提出了机遇和挑战。农产品取消进口关税,这就为美、加农产品更多地进入墨市场打开了方便之门,使缺乏竞争力的墨农业处境更加艰难。三、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1.形成过程1980年9月成立的太平洋经济合作会议(PECC)可以说是亚太经合组织的雏形,它是由亚太地区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界、学术界和以个人身份参加的政府官员组成的,探讨、协商区域经济合作的半官方性质的论坛。虽然该组织为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和协调工作,但随着区域经济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其作用越来越有限。1989年11月,在澳大利亚总理霍克的提议下,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东盟、韩国等12个国家澳大利亚的首都堪培拉举行了“亚太经济合作部长级会议”的首次会议,标志着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正式成立。1991年11月在韩国汉城召开的第3届部长级会议通过了《亚太经济合作汉城宣言》,强调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重要意义,明确了APEC的宗旨、目的、活动范围和合作方式;1991年11月,在“一个中国”和“区别主权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原则基础上,中国、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同时加入亚太经合组织。随后,墨西哥、巴布亚新几内亚与智利分别于1993年和1994年成为成员国。1998年11月,秘鲁、俄罗斯和越南也被吸纳为成员国,从而使亚太经合组织拥有21个成员国及地区。APEC的产生,使亚太地区经济合作发展很快。利用教材上的地图《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图》通过谈话法让学生明确亚太地区的地理概念。让学生回答主要是指太平洋沿岸各国,包括南北美洲濒临太平洋的国家、太平洋内岛国、大洋洲及亚洲东部各国和地区后,然后指出亚太自由贸易区全称为亚洲及太平洋自由贸易区。2.取得成就和进展提问: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自成立以来取得最主要的成就有哪些?学生回答后,概括为:贸易于投资自由化、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经济技术合作。1994年11月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18个国家首脑在印尼茂物举行会议,讨论如何把亚太经合组织变成世界上最开放的自由贸易区,并通过了《茂物宣言》,确定了今后亚太地区经济合作与发展方向。为了实现茂物会议的目标,各国领导人对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时间表以及经济技术合作做出了承诺,发达国家不晚于2010年、发展中国家不晚于2020年实现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的目标。茂物会议是APEC发展进程中的里程碑,为APEC确定了合作的方向和长远的目标。1995年11月,大阪会议通过了实施《茂物宣言》的《大阪行动议程》,把茂物会议确立的APEC85\n蓝图具体化,使合作中的一系列原则得以明确。现在,APEC的发展速度、经济规模、市场容量令人瞩目,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在推动亚太地区贸易投资自由化和经济技术合作,促进经济发展和共同繁荣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经济技术合作方面的进展很不令人满意,经济技术合作长期滞后于贸易投资自由化现象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迄今,经济技术合作只是停留在会议和研究上,真正的经济技术合作进展非常有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亚太经合组织既面临着更大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不容回避的挑战。新世纪的APEC应始终站在全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沿,充分尊重各成员的多样性,承认成员间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上的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不同利益与需求,强调灵活性、渐进性和开放性,遵循平等互利、协商一致、求同存异、自主自愿原则,实行单边行动与集体行动相结合的原则。增强凝聚力,缩小成员间的差距,实现共同繁荣和发展。3.中国与亚太经合组织亚洲是21世纪最具经济活力的大陆板块和经济实体,也是中国进行对外经济交往最重要和最有地缘优势的地区之一,所以亚洲是中国进行区域经济合作的重心。早在1991年中国就加入了亚太经合组织。以发展的眼光看,今后国际经济关系将由国家之间的较量转向区域经济组织之间的角逐,由国家之间的谈判、协商逐步转变为区域组织之间的经济协调。在世界经济多极化发展的状态下,各国要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仅靠一国本身的力量是不够的,而需要组织排他性国际组织,以此为依托,扩大国际贸易,争夺国际市场。因此,中国参加亚太经合组织是势在必行。中国200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1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七位的经济大国。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在当前世界经济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中国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这显示中国在APEC内的作用将越来越大,越来越重要。亚太经济合作没有中国参加是难以想象的。2001年中国作为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东道主,为APEC的两大核心问题──贸易投资自由化及便利化,以及经济技术合作之间的均衡发展作出相当大的努力。最后提问:你认为中国参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有什么重大意义?教师可利用事先准备好的2001年10月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精彩片段,引导学生分析中国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的重大意义和启示。有中国参加亚太经合组织利于推动中国经济走向世界,向世界表明,我国改革开放的决心是坚定的。有利于加强我国对外融资和经济交往与合作,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以及经济技术合作的前进步伐,提高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外经贸管理体制,促进外经贸事业的稳步发展,这对于确保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有利于加强反恐合作,为本地区的发展和繁荣创造和平与安全的环境。作为亚太地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积极参与对促进中国、亚太地区和世界经济的繁荣,维护政治的稳定有着重大的意义。在机遇和困难面前,我们必须加强合作,善于利用机遇,勇敢迎接挑战,推动各成员国不断向着发展繁荣的目标迈进。课后研讨有人认为,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区域集团化在为发展中国家带来追赶上发达国家的新机遇,在促进其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和经济安全提出新的挑战,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甚至是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严重冲击。发展中国家在参与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过程中,必须审慎对待,不可盲从。对此你有什么认识和看法?85\n思路:学生应学会一分为二的看问题。既看到有利的一面如更多吸引外资、促使产业结构优化、推进社会改革等;也应看到不利的一面:如较大的金融风险性、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国家经济安全受到挑战等小结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于各国之间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国际经贸领域的竞争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越来越多的国家选择了走经济区域化的道路。20世纪80年代,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加强,形成了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三个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区域经济集团。这说明,在共同的机遇和利益的驱动下,地理位置相近、通过自主自愿、共同参与来推动地区间合作是历史发展必然趋势。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组成区域性经济集团不仅有可能,而且还有一定的内在动力。地区性各国建立良好的经济贸易关系,会对世界贸易、投资自由化和经济技术合作发展作出的积极贡献。第3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原因、表现、实质、影响(评价),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过程、概况、宗旨、意义,中国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整体意识。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国际化意识、爱国和强国的责任感。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经济全球化的原因、评价,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难点:经济全球化的评价。教学方法:讨论学习法、多媒体教学。教具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网站介绍、资料注释。学生:预习本课内容,知道相关信息。教法分析:教学内容现实性强,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宜采用讨论学习法。教学过程设计:引言分析:雀巢公司的生产概况,反映了当今世界的什么特点?导入新课:你还知道我们身边有哪些国外产品?(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肯得基、麦当劳、可口可乐、富士胶卷、铃木摩托、宝马、奔驰轿车、泰国大米,这些都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特点:经济全球化。那么,什么是经济全球化?讲授新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1、原因:科技进步;交通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加速了生产要素的跨国界流动;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的强有力推动2、含义:是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的跨国界流通的规模和形式不断扩大和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在世界市场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3、85\n过程:新航路开辟,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增多;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真正进入全球化时代。1、本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下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2、影响:对全球经济是一把双刃剑。既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发达国家是最大受益者;对发展中国家也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但由于科技和实力的差距,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空前压力和挑战。讨论:《显示:智利的反全球化浪潮》如何看待这种抗议浪潮?我们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该如何应对?3、启示:要在积极参与中来谋取发展;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制定合理的对策。4、讨论: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关系?(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促进:经济全球化不平衡导致经济区域集团化,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经济全球化是区域集团化的必然结果。制约:但经济区域集团化短期内对全球化不利。教学建议:结合教材【学思之窗】分析、讨论经济全球化出现的原因,培养学生概括、分析的能力。展示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等资料,师生共同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注意要客观、深刻的分析,尤其要从发展中国家的角度加以分析,引导学生形成清晰的认识。一、共用一个规则——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显示:世界贸易组织图片》1、背景: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2、方式:制定统一的、有约束力的国际经济规则。3、建立过程:前身是世界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改名为世界贸易组织;1994年马拉喀什部长级会议正式决定成立世界贸易组织;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建立,标志着法制化和规范化的世界贸易体系的建立(英文缩写“WTO”)。4、国家:至2003年有148个成员国5、宗旨: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6、作用: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促进了成员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繁荣;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国际经济贸易中的强权政治。教学建议:学习关贸总协定相关内容时,可以请学生阅读【历史纵横】中内容,理解关贸总协定的主要作用。关于世贸组织的由来,可让学生自己归纳其成立的简单经过;结合教材【学思之窗】,分析、讨论世贸组织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原因:①中国需要世界。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收益和风险上并不均等,但发展中国家若不想长期落后、被动挨打,就必须顺应潮流,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加入世贸组织,中国不仅有分享经济全球化成果的权力,还能够参加制定有关规则,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中把握主动权。可以加快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增强国力。②世界需要中国。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入世后,其巨大的需求潜力将转化为现实的购买力,为全球提供一个诱人的大市场。目前,与世贸组织成员间的贸易额占我国外贸总额的90%,来华落户的跨国公司多来自世贸组织成员。世贸组织几任总干事先后在不同场合表达过相同的意愿:WTO亟须中国带来新的生机和平衡。85\n2、过程: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成员国之一,但1950年台湾当局退出;1986年中国政府提出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申请;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3、影响:有利于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和竞争,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扩大出口和引进外资;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直接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维护合法权益;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增长。(消)国内一些企业、产品和产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4、启示:企业要不断提高自身竞争能力。教学建议:结合课前准备的图片或音像资料: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11月10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会议,通过《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决定》,展示中国政府用了15年多的时间,坚持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申请加入世贸组织,经过数轮谈判,终于在2001年底正式成为它的一员的史实。感受中国政府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潮流,迎接挑战,以促进经济高速发展的勇气和决心。结合【资料回放】分析讨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影响和作用。相关链接:1、乌拉圭回合谈什么?GATT(关贸总协定)前七回合谈判的成果包括使1940年40%的关税下降至目前的5%,从而大幅刺激了全球贸易的增长。乌拉圭回合谈判则是GATT(关贸总协定)成立以来的第八回合谈判。乌拉圭回合谈判的主要内容如下:──农业:各类型的补贴、关税、配额、垄断等干预方式均将一律转变为关税。──纺织品与成衣:多边纤维协定(MFA)将被关税代替,并逐渐降低关税税率。其结果将可增加第三世界的出口。──知识产权:保护专利与版权的法律将更为严格,将可协助西方国家化工产品与药品的出口,以防止第三世界仿冒西方国家的这些产品。──服务业:所有的GATT会员国都将被要求提出开放服务业市场的时间表,包括银行、证券、保险、通讯、运输等。──市场准入与关税:所有的市场障碍将被转成关税,然后再进一步降低30%的税率。──贸易规则:此次谈判将包括制定贸易纠纷的新贸易规则,以制止个别国家的贸易报复与反报复行为。此外,GATT也将限制常见的保护主义措施,例如过分严格的技术性标准,反倾销的措施、补贴、补偿性费用、以及限制外国公司参加政府工程的投标等。──杨启善主编:《关贸总协定与复关对策研究》,中国标准出版社1993年版2、世界贸易组织协定的主要内容“本协议缔约方,认识到在处理其贸易和经济领域的关系时,应当是为了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和大幅度稳步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扩大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和贸易,同时考虑根据持续发展的目标而有效地使用世界资源,寻求既保护和维持环境又以符合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各自需要和利益的方式加强这样的措施;进而认识到需要积极努力以确保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其中的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享有一个与其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份额;热切希望达成互惠和互利的安排,大量减少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关系中歧视性待遇的目标而做出贡献;为此决定制定一套完整、更加适用和持久的多边贸易体制,包括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以往贸易自由化努力的结果以及多边贸易谈判乌拉圭回合的各项成果;决心维护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基本原则并促进多边贸易体制的各项目标。”协议如下:第一条组织的建立85\n世界贸易组织(以下简称“WTO”)由此而建立。第二条WTO的范围(略)第三条WTO的职能1.WTO应当有助于本协议和多边贸易协定的执行、管理、实施以及促进其目标的实现,同时亦应当对多方贸易协定的执行、管理、实施提供框架。2.WTO应当为其成员之间的根据本协议附件中之协议处理有关多边贸易关系的谈判提供讲坛,并为执行该类谈判的结果而提供框架。3.WTO应管理本协议附件二中《关于争端解决规则和程序的谅解》(以下称“争端解决谅解”或“DSU”)。4.WTO应管理本协议附件三中所规定的《贸易政策审查机制》(以下称“TPRM”)。5.为了更广泛地达到便于经济决策的一致,WTO应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及其附属机构进行适当合作。第四条WTO的结构(略)第五条与其他组织的关系1.总理事会应做出适当安排与其职责有关的政府间组织进行有效的合作。2.总理事会可做出适当安排与非政府组织就与WTO有关的事项进行协商和合作。第六条秘书处1.应设立以总干事为首的WTO秘书处(以下称“秘书处”)。2.部长级会议应指定总干事并通过规则规定总干事的权力、责任、服务条件和任期。3.总干事应指定秘书处工作人员,并按照部长级会议通过的规则决定他们的职责和服务条件。4.总干事和秘书处工作人员的职责具有严格的国际性。在履行其职责过程中,总干事和秘书处工作人员不能寻求或接受任何政府或WTO以外的任何其他当局的指示。他们作为国际官员应避免从事任何可能影响其地位的行为。WTO成员应尊重总干事和秘书处工作人员责任的国际性质,不应在其履行职责时寻求对他们施加影响。第七条预算与认缴(略)第八条WTO的地位1.WTO应具有法人资格。WTO每一成员应赋予WTO在行使其职能时可能必要的法定能力。2.WTO每一成员应赋予WTO在行使其职能时享有必要的特权和豁免。3.WTO每一成员应赋予WTO官员和各成员代表在独立行使其职能时享有同样必要的特权和豁免。4.每一成员赋予WTO官员和各成员代表的特权和豁免,应类似于1947年11月21日联合国大会批准的《专门机构特权和豁免公约》中规定的特权和豁免。5.WTO可缔结总部协议。第九条决策(略)第十条修正(略)第十一条原始成员资格(略)第十二条加入1.任何国家或拥有对外商业往来以及本协议和多边贸易协定规定的完全自主权的独立关税区,均可基于其与WTO同意的条件加入本协议。此一加入应适用于本协议及作为其附件的多边贸易协定。85\n2.有关加入的决议应由部长级会议做出。部长级会议应以WTO成员的三分之二多数批准加入条件协议。3.加入多方贸易协定应受该协定有关条款管辖。第十三条特定成员间多边贸易协定的不适用1.如果任何成员在成为成员时未给予同意,则本协议以及附件一和附件二中的多边贸易协定在任何成员和任何其他成员之间不应适用。2.作为1947年GATT缔约方的WTO原始成员之间,仅在先前曾援引过1947年GATT第35条且该条在本协议对有关缔约方生效时仍在它们之间有效时,方可援引第1款规定。3.仅在不同意适用的成员于部长级会议批准加入条件协议之前通知部长级会议其不同意适用时,方应在某一成员和已根据第12条加入的另一成员之间适用第1款规定。4.部长级会议可应任何成员的请求在特定情形中审查本条的实施情况并提出适当建议。5.多边贸易协定缔约方之间的不适用应受该协定的规定管辖。第十四条接受、生效和存放1.本协议应向1947年GATT缔约方和根据本协议第11条有资格成为WTO原始成员的欧洲共同体开放签字或以其他方式接受。此一接受应适用于本协议和作为其附件的多边贸易协定。本协议和作为其附件的多边贸易协定应于部长们根据《多边贸易谈判乌拉圭回合各项成果的最终文件》第3款规定决定的日期开始生效,并且除部长们另行决定外,在此日期后保留两年的期限开放接受。在本协议生效之后的接受应在接受之日起第30日内生效。2.在本协议生效后接受该协议的成员应履行多边贸易协定中应于本协议生效之日起的一段时间内履行的减让和义务,就如同其于本协议生效之日即已接受本协议。3.在本协议生效之前,本协议和多边贸易协定的文本应交由1947年GATT缔约方全体的总干事保存,总干事应将本协议和多边贸易协定的核定副本以及每一接受的通知,及时递交已接受本协议的每一政府和欧洲共同体。本协议和多边贸易协定及其修正案应交由WTO总干事保存。4.多方贸易协定的接受和生效应受该协定的规定管辖。多方贸易协定应交由1947年GATT缔约方全体的总干事保存。本协议生效时,则应由WTO总干事保存。第十五条退出(略)第十六条附则(略)──李炼、廖弈、张伟著:《世界贸易组织导论》附录部分,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3、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1)非歧视性贸易原则根据关贸总协定第1条,缔约方必须相互给与最惠国待遇;根据关贸总协定第3条,缔约方必须相互给与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条款和国民待遇条款是非歧视性贸易原则的保证。所谓最惠国待遇是指,一成员给予其他成员的产品、服务和人员的优惠待遇,应该立即扩展到所有成员。如果一方成员与另一方成员进行了贸易壁垒减让谈判,那么,谈判结果应适用于所有成员。这是近代文明的体现,也是现实世界的准则。最惠国待遇原则可以保证各国间非歧视地开展贸易,从而实现世贸组织的宗旨。所谓国民待遇是指,一成员给予本国的产品、企业、服务和人员的优惠待遇,也应给予另一方成员。具体说,一成员给予其他成员的贸易等方面的待遇,不能低于本国的相同待遇。85\n非歧视性贸易原则除体现在关贸总协定最惠国待遇条款和国民待遇条款中以外,还体现在其他一些协议条款中,如,原产地协议,装船前检查协议,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卫生及动植物检疫措施协议,服务贸易总协定,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等等。可见,它是一项基础广泛的贸易原则。非歧视性贸易原则有一些例外,如: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边境贸易的优惠规定,沿海贸易与内河航行,沿河捕鱼和武器进口。文化类产品的出口限制,等等,这些不适用最惠国待遇原则;再如,沿海航行和领海捕鱼,购买不动产,服务贸易总协定中针对特定国家的豁免,等等,这些不适用国民待遇原则。(2)可预见的和不断增长的市场准入通过多边贸易体系,各国政府可以给予投资者、雇主、雇员和消费者提供某种商业环境以鼓励贸易、投资和创造就业,为市场提供广泛的选择和低廉的价格。这种环境需要稳定和可预见性,尤其是当企业准备投资和开发时更是如此。可靠的和可预见的市场准入机会的存在主要取决于关税的运用。即,关税的运用是合法的,因为,关税的征收可以为各国政府筹措财政收入,并应用于各种有益的事业,包括对国内产业进行保护。更为重要的是,关税是透明的和可计量的,因而是可以进行比较的。而进口配额则被普遍视为非法。虽然关税总体属于合法的政策措施,但仍应遵守一些规则,即,关税不仅应受到约束,而且还应对不同来源的进口不构成歧视。于是,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即,关税同盟的扩展可能导致某些领域更高的关税,以至于使贸易转移超出了贸易创造,降低世界福利,因而,就这些领域进行补偿谈判是必要的。自关贸总协定签署以来,通过到东京回合为止的7轮谈判,关税水平大为降低,由约40%降至4.7%;非关税措施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受到遏制,“乌拉圭回合”致力于更大幅度的关税减让和非关税措施消除,发达国家工业品关税将在5年内下降40%,从平均4.7%降至3.8%,在发达国家享受零税率待遇的工业品的进口额将在5年内从20%增至44%;对于关税结构中税率较高的部分,从各种来源进入发达国家市场的面临15%以上税率的进口的比例,将从7%降至5%,其中来源于发展中国家的进口面临此种情况的比例,将从9%降至5%。“乌拉圭回合”提高了约束关税产品种类的百分比,对于发达国家而言,从78%增至99%,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从21%增至73%,对于转型经济国家而言,从73%增至98%,结果,给贸易商和投资商提供了显著提高的市场可靠程度。对农产品的进口配额等非关税壁垒的关税化,可以使农产品的市场可预测程度大大提高。曾有高于30%的农产品被置于配额管理的进口限制之下。现在,则转化成了关税,并且将逐步降低。产品的市场准入承诺也将消除原先对特定产品的进口禁令。对于服务贸易,虽然并不存在关税限制,但同样需要贸易条件的可预见性。为满足这种需要,各国政府承诺了初步的义务,其范围包括影响各种服务活动的国内规章。像关税义务承诺一样,这些承诺载入了约束承诺表中,并且将在今后服务会合谈判中得以扩展。世贸组织的许多其他协议通过使成员政府难以任意修改竞争规则,从而寻求确保投资与贸易的条件更加具有可预测性。在几乎每一个与贸易条件紧密关联的政策领域,各成员寻求多变的、歧视性的和保护主义政策的余地,都被世贸组织义务所严加限制。贸易条件的可预见性的关键往往在于各国国内法律、规章和措施的透明度。许多世贸组织协议都含有透明度条款,要求在国家层次上进行信息披露。例如,通过在官方报刊上刊登或通过咨询点的方式,或者在多边层次上通过向世贸组织进行正式通知的方式进行披露。世贸组织许多工作就是审查这些通知。通过贸易政策评审机制对各国贸易政策所进行的日常监督,为同时在国内及多边层次上鼓励透明度提供了进一步的方式。(3)公平竞争原则85\n关贸总协定曾有反倾销、反补贴和在严格前提条件下进行保护的各种规定,在世贸组织条件下,虽然贸易壁垒更加降低,但它仍然不能算作是一个“自由贸易”的机构。更确切地说,它是一整套致力于开放、公平和非扭曲竞争的规则。非歧视性原则是用以实现公平为条件的,抵偿性关税(即反倾销和反补贴税)的征收也是如此。世贸组织农产品协议旨在给农产品贸易提供更高的公平程度。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将改善涉及智力成果和发明的竞争的条件。服务贸易总协定将改善服务贸易竞争的条件。政府采购协议将使有关政府公平地对待其所面对的所有来源的产品。所有这些都将在战后多边贸易体系的承前启后发展中继续发扬光大,根本改善贸易的公平规则。(4)鼓励发展和经济改革在关贸总协定中曾有针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若干鼓励措施,世贸组织成立后,结合许多国家经济改革的努力,更加明确了鼓励发展和经济改革的原则。在世贸组织成员中,有四分之三以上的成员是发展中国家以及处于经济转型的国家,在乌拉圭回合谈判期间,有60多个转型国家实行了贸易自由计划。有的国家是作为加入关贸总协定的谈判的一部分而实施的,有的是在自愿的基础上实施的。同时,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国家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起到了比在以往任何一轮谈判中都更加积极的和有影响的作用。按照WTO的观点,发展中国家的广泛参与部分改变了认为战后贸易体系是为发达国家而存在的看法,也改变了以往强调对发展中国家在特定的关贸总协定条款和协议上进行豁免的做法。随着“乌拉圭回合”的结束,发展中国家日益表明准备承担要求发达国家承担的大部分义务。但发展中国家获得了过渡期以便进行调整,从而适应其较不熟悉的和可能是较为困难的世贸组织条款,对于最不发达国家,这个过渡期更长。另外,还通过了一项关于最不发达国家优惠措施的部长级决定,决定给予他们在实施世贸组织协议上额外的灵活性,号召加速实施对涉及这些国家出口利益的货物的市场准入减让,为最不发达国家寻求更多的技术援助。尽管如此,在实施多边贸易规则中,仍然会存在一些不确定的情况,使有关国家在贸易争端中因规则以外的原因形成不均等的利益分配,也会使一些发展中国家根据并不确定具体的辅助原则获得经济发展,而另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因政策不得力等则有可能享受不到针对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待遇”。因为世贸组织中有许多条款内容仅可称为原则,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特定国家如发达国家的承诺。再如,以往强调对发展中国家在特定的关贸总协定条款和协议上进行豁免的做法的改变,实质上也是对发展中国家的现状和利益要求的忽视。4、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国家主权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在不违反国际法的条件下,独立享有的对内对外的、不受外来侵犯的最高决策权力,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基本保证,是国家利益的主要内容,也是一个国家独有的权力。但是,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家主权的排他性与经济全球化的开放性、渗透性发生了碰撞,传统的国家主权受到了挑战,主权国家在国际舞台所扮演角色的地位、性质和能力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更加快捷地流动,世界各国政治经济的相互依存性不断加强,这就要求各国实行开放的经济政策,将本国的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大潮中。同时,为了保障世界经济的良性运行和调节国际经济冲突,各国的经济活动越来越多地遵循国际惯例和条约来运行,于是在国家存在的情况下,出现了把传统上为一国独享的一部分主权让与出去,为其他国家所共享,制定和遵守共同的规范。国家主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削弱,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85\n(1)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加强,国际组织、国际法和国际体制在调节国际关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它们要求国家减少干预,甚至要求交出部分经济决策权,由它们来行使。例如,1997年12月31日世界贸易组织70多个成员国所达成的全球金融服务贸易协议。该协议要求允许外国在国内建立金融服务公司并按竞争原则运行;外国公司享有与国内公司同等的进入国内市场的权利;取消跨边界服务的限制;允许外国资本在投资项目中的比例超过50%。经济一体化对主权的挑战除了针对经济主权外,还涉及政治主权。同时,它还在文化、观念上对国家主权构成侵蚀。经济一体化不仅带来了外国的商品,而且带来了大量的异质文化,它与原有的主体文化相冲突。例如,西方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给非西方世界带来的巨大冲击。(2)当前,贸易自由化、金融国际化、生产一体化使一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日益高度融合,而各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却难以超越国界。跨越国界的无国界经济已开始使单一国家难以应付自己及其他国家所引起的世界波冲击。例如,亚洲金融危机就是单个国家在国际金融市场漩涡面前无能为力的显著表现。国家在处理全球性问题时日显无力,需要国际组织的仲裁与协调。这些全球性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环境、资源等问题,在解决过程中,需要各国通过国际组织进行相互协商,在互利的基础上予以解决,以促进共同发展。5、世界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世界经济全球化对各国来说都是机遇和挑战,但在其进程中,各国得到的机遇和利益是不同的。经济一体化无疑可以增进全球福利,但是这种福利在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分配却是很不平等。因此经济全球化扩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20世纪60年代,富国比穷国富30倍,而到了90年代差距却扩大到150倍。据美国《外交》季刊1995年冬季号载文指出,目前在世界上有20多个富国,有10多个新兴国家同富国的差距在缩小,还有140多个国家同富国的差距在继续扩大。世界经济全球化导致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第一,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平等的地位,虽然世界经济全球化通过资本流入和技术转移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机遇,但是,多数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由于受国内自身条件的约束而处于不平等的地位。而且,一国经济的发展,除了资本、技术和劳动力之外,还取决于其他因素。经济一体化虽然能够给发展中国家快速地带来其欠缺的资本和技术,但它却不能快速地带来良好的制度、管理经验和知识。因此,发展中国家往往疲于应付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挑战和风险。第二,国际“游戏规则”不利于发展中国家。这些规则基本上是由发达国家主导并制定的,是按照发达国家的市场体系建立起来的,反映了发达国家的经济利益。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加深,许多发展中国家自觉或不自觉地卷入了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发达国家处于制高点上,居高临下,在国际经济交往中所获得的利益必然多于发展中国家。第三,经济一体化使发展中国家在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技进步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更大,随着产业结构在国际范围内的调整,特别是发达国家利用产品的技术梯度差异,把过时的技术和产品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国家,造成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技术依赖。同时,为了保持技术优势,发达国家对高、精、尖技术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使发展中国家无法获得高新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由于发展中国家的财力和能力有限,更是拉大了二者之间的距离。第四,经济一体化使一些最不发达的国家越来越“边缘化”,难以在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无法在经济一体化中得到利益,因此,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应成为全球必须解决的重大而严肃的问题。随着一体化的发展,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现象将越来越明显,从而影响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85\n作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应加强政府对经济的调控能力,为本国经济的发展建立法律框架,强化执行力度;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综合利用其优势,制定经济发展战略、产业政策、金融政策等;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协调,有步骤地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去。另外,还要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密切协调和配合,以增强在国际中的地位和讨价还价的能力,争取参与制定国际规则。6、插图说明:雀巢公司总部雀巢公司总部在瑞士日内瓦湖畔的小都市贝贝。雀巢公司总部利用信息化系统,对分布在全球400多家企业的财务、资金、质量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总部随时监控资金在世界各地运作的状况,在几分钟内就能调动分散在全球的几十亿、上百亿资金。问题设置:1、你认为透明度原则对世界经济交往中的公平贸易和竞争有什么作用?解题关键:世贸组织的影响。思路引领:对各缔约国的影响;对国际经贸的影响。答案提示:透明度原则有助于世贸组织成员加快对外经贸体制的法制建设,建立更加持久、稳定、科学的政府公共权力机构运行机制,营造良好的国际经贸环境。2、你如何看待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解题关键:是双刃剑。思路引领:肯定积极作用,指出消极影响,积极作用是主要的。答案提示:跨国公司有力地促进了全球市场体系的形成,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但有些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将本国不允许生产的、易造成环境污染的产品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达到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原料和劳动力赚取利润的双重目的。3、在介绍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过程时,可用图片或音像资料加以补充说明。2001年11月9日至13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世贸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中国代表团因为中国马上要入世而备受关注,团长石广生和副团长龙永图更是成为媒体追逐的明星。9日晚,记者终于再次围堵住面带微笑的龙永图,当记者问他的心情时,他举起胸前佩带的红色“观察员”代表证,说:这将是我最后一次带这种证件出席WTO部长级会议。北京时间11日凌晨,与会全体成员一致通过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2日零时30分,中国代表团团长、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代表政府在中国入世议定书上签字。签字后,石广生约见WTO总干事穆尔,向他提交了由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签署的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批准书。30天后,即12月11日,中国成为世贸组织的正式成员。4、讨论:你如何看待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教师设计层层深入的问题:请举出一些你日常生活中了解到的跨国公司。你有没有使用过跨国公司的产品?请选择一两种告诉大家,生产产品的这家跨国公司的原国籍,而这一产品实际上是在哪个或哪些国家生产的?你如何看待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提示:跨国公司主要有微软公司、诺基亚、摩托罗拉、美孚石油、波音公司、家乐福、可口可乐等;作用:参见问题解答部分内容。5、师生共同探讨:为什么说经济全球化对所有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是一把双刃剑?教师可设计几个有层次的问题: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怎样?对发展中国家影响怎样?请举例说明。有人说:“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大家怎么看待这个观点?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处于劣势的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对待全球化呢?85\n提示:(1)发达国家:利大于弊,是最大受益者。(2)发展中国家:利弊共存。举例:“利”:海尔公司的发展;弊: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3)对这个观点的看法:鼓励学生畅谈自己的观点,允许有不同的见解,辩论后最好能形成积极的看法。可参考问题解答部分内容。(4)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趋势。实践证明,一个国家的开放程度与它所获得的发展机会成正比。只有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才能争取主动、获得发展。如果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会有出路的。应当充分了解所面对的国际环境和自身条件,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争取主动,兴利除弊,或将弊端努力减小到最低点,以较小的代价换来更大的发展6、探究活动:开展社会调查活动,调查经济全球化对本地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对策性的建议。略。7、阅读与思考: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反全球化运动也开始出现。1999年世贸组织西雅图会议期间,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反全球化示威,并导致会议无果而终。在此后一些重大国际会议期间,都爆发了反全球化的示威和抗议活动。你如何认识和看待反全球化这种现象?解题关键:把握时代发展趋势。思路引领:反全球化运动忽视经济全球化已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只能面对现实,在积极参与中谋求发展。答案提示: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趋势,不可抗拒,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下,不存在避世自保的“世外桃源”。任何国家现在都不可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而且,经济全球化在给发展中国家造成不利影响的同时,也为世界经济的增长带来了新的动力,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参与国际竞争的良好机遇。发展中国家不能逃避,只能面对现实,参与国际竞争,兴利除弊,求得发展。教学后记:知识与能力巩固:一、选择题:1、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根本动力是()A新科技革命B跨国公司C国际金融的发展D市场经济体制的广泛建立2、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A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加强B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C第三次科技革命在世界的发展D全球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3、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占主导地位的是()A发展中国家B发达国家C第三世界国家D世界贸易组织4、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给一些地区的社会稳定、地区和平带来了严重威胁。其突出的事例有()A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B阿以冲突的升级C前南斯拉夫地区的冲突D东欧巨变、苏联解体5、下列不符合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表现的是()A国际组织纷纷建立B欧洲联盟的建立和扩大C生产国际化程度加强D经济管理制度的国际化6、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在各地区间的不平衡导致()A区域集团化趋势B地区冲突不断C经济全球化进程减缓D霸权主义膨胀7、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表述,正确的是()A经济全球化就是指世界经济统一于某一经济发达国家或集团的支配之下B全球化指世界各国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就像一个工厂的每一个车间一样,进行严格的分工生产85\nC指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日益加深,阻碍生产要素在全球流通的各种壁垒正在不断消解D它和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相互对立、互相削弱8、中国政府通过积极努力,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因为()A此举符合经济全球化的趋势B此举符合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要求C此举有利于防止物价上涨、通货膨胀D此举对中国经济发展有百利而无一害二、问答题:1、2000年,世界贸易组织多哈会议正式批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申请。2001年12月10日,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请回答:1、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是什么组织?由哪一国家倡导建立的?2、哪一年世界贸易组织开始运转?其名称的英文缩写是什么?3、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哪两大趋势?两大经济发展趋势的辨证关系如何?4、中国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关系是什么?中国为什么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85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