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50 KB
- 2022-08-1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初中英语论文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与应对策略【摘要】小组合作学习目前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较为广泛,也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本文探讨了当前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键词】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应对策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广与实施,以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的小组合作学习受到了广大英语教师的的重视。但是笔者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及听课中发现,进入小组合作学习这一环节时,学生往往讨论激烈,气氛活跃,整个课堂都“活”了起来,似乎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但实质上小组合作学习往往存在“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的现象。本文将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以及对其他教师的课堂观察和反思,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一、当前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1.教师方面(1)教师没有真正领会合作学习的内涵,使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为了能够使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宗旨,组织课堂小组讨论成为教师教学中的一大法宝。就本课程而言,几乎所有的公开课和优质课展示,小组合作学习就像火锅的调味品一样不可缺少。的确,一些小组合作讨论活动对活跃课堂气氛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对其中一些课堂讨论,如果我们静下心来思考以下两个问题:一是这些课堂讨论活动的安排有无必要?二是这些讨论活动有无真正达到预期目的?从中就会发现,其实有些活动不用小组讨论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而且可以节省时间。如有位教师在教授有关颜色的词汇时,设计以下活动:在教完有关颜色的词汇后发给学生事先准备好的图片让学生着色,以四人小组的形式给图片着色。学生涂完颜色后选出最佳作品。然而,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没有语言的交流,没有把新学的有关颜色的词汇运用到活动中,这种活动动手与动脑脱节。(2)教师缺乏准确的定位,有些教师由昔日的“满堂灌”到现在的“壁上观”本次课改大力倡导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但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往往是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都要让学生去探索。在探索过程中,没有具体的要求、提示和指导,探究方式由学生自己挑;探索伙伴可自己选;在时间的调控上也是随心所欲……这是一种随意的、毫无组织的学习方式,展现的是学生虚假的主体性,失却的是教师价值引导、智慧启迪、思维点拨的神圣职责。(3)教师缺乏公平合理的评价标准,没有走出侧重甄别的误区其主要问题表6\n现在:一是偏重于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忽略了对学生所在小组集体的评价;二是偏重于对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的评价,忽略了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教师很少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以及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进行评价,特别是很少关注那些平时性格内向、少言寡语的学生。此评价只是把优秀的成绩给与极少数学生,其余的只能获得较低的成绩。这样,评价无形中变成一种甄别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少数学生能够获得鼓励,体验成功的快乐,大多数学生都成为失败者,成了上述假设的遗忘者。2.学生方面(1)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笔者通过对一些公开课的观摩发现,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讨论、表现的机会,但是在一些课堂上往往是学习优秀的学生参与的机会更多,他们扮演了一种教师课堂教学好帮手的角色;而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成了听众,他们由于能从好学生那里直接获取学习信息而失去了独立思考的机会,导致学习困难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收益比在传统教师授课教学中还要少。这是不是陷入了另外一种满堂灌的模式中了呢?即从原来教师的满堂灌变成好学生对困难学生的满堂灌。在这种“满堂灌“中,好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得到了满足、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而困难学生由于得不到发言机会,可能会对学习失去信心。那么如何来调动激发较差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2)学生缺乏相处技巧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我们常发现学生并不知道怎样才能与其他人进行有效的合作。例如,怎样建立信任?如何正确清晰地与其他成员交流?出现这种状况,一来是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普遍缺乏合作意识和机会;二来是学校不重视社会交际技能的训练;三是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一些人关注的焦点主要是达到竞争取胜。这时学生相互之间就显得生疏,他们不会意识到合作学习将带给他们的好处,所以就不会主动学习社交的技巧了。二、小组合作学习应对策略1.构建合理的学习小组(1)小组成员的合理分配教师在合理组合小组成员时要注意考虑到个体素质的差异性,除考虑学生人数、性别、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等因素外,还要注意学生的个性特点。要充分利用集体学习资源和优势,通过互补学习,增加活动信息量,形成合力,达到互补、互帮,共同提高。对于一些学习任务,教师要有意识地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去完成,而且各组内的成员要有明确的分工。如在完成小组interview中,小组成员要确定好各自的角色:控制和协调说话机会的人、记录员、总结人。小组成员的责任涉及到小组和个人的表现。例如在小组活动中,根据每个人负责的部分给每个成员打分,或者随机指定某个学生,让他(她)向全班汇报或组内其他成员或其他小组汇报活动完成情况或结果。为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可以让小组成员经常交换角色。小组学习过程中应强调课堂中师生、生生的多边互动,通过互动进行信息交流,进行人际交往。而教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分组并不是单一地让学生前后左右合成一个小组,而是百花齐放:有时就按照学生的座位分组,有时按学生的学号分组,有时将后面的学生和前面的学生交换位置,有时又是将这组的学生和另一组的学生进行对调,而有时还可以让学生自己的来选择……诸如此类的分组方法,目的只是为了让一个学生有更多的交流伙伴。以下是笔者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的小组分组调查表。学习小组分组调查表1.你希望的小组人数是: A.2 B.4—6 C.8—102.你希望的位置形式是: A.马蹄形 B.圆桌型 C.6\n传统型(二人并坐)3.你希望的组合方式是: A.自由组合 B.由老师安排 C.随机组合4.你希望的活动形式是: A.结对活动 B.小组活动 C.全班活动5.你希望你的组员与你的水平 A.相当 B.稍逊 C.略强 D.无所谓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倾向于选择4—6位与自己水平相当的同学进行小组活动;同时也发现很多同学喜欢自由组合。但在老师讲清楚小组活动的意义和目的后,同学们对由老师安排具体的组员表示赞同。(2)教学内容的精心设计教师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所要体现的新理念。在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的基础上,教师所给的小组合作话题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热情。如果教师选择的话题与中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年龄和认知能力相差太大,学生就会失去对合作学习的兴趣,小组合作的实效性也会大打折扣。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难度,有一定探究和讨论价值。要设计好一堂课什么内容需要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学习的时间是多少,等等。(3)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对于中学生而言,他们合作学习的知识、能力等都是有限的,开展有成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有一定难度,但并不能因此而放弃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这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逐步培养。在教学中,大部分教学要把班级授课制和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起来,灵活运用。这需要根据课前的教学设计展开教学,在需要合作时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每个小组的监督和指导,尤其关注困难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让他们多一些发言的机会。(4)信息反馈的及时调整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课后跟踪调查、收集反馈信息、对学习进行全面的评价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做有利于改进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找学生谈话等方式收集信息,反思取得成功的经验和不足之处的教训,进而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再做具体的指导,促使每个小组都进行反思,这样慢慢会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良性循环。2.激发浓厚的合作兴趣(1)适当选择学习时机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环境等条件,选择有价值的内容、有利的时机和适当的次数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一般来说,较简单的学习内容,只需要个人独立学习或开展全班教学,而较复杂、综合的学习内容则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要经常进行,但并非每堂必要。在一节课中不宜安排过多的小组合作学习次数和时间,一般最多两个回合。(2)精心设计讨论问题教师设6\n计的合作学习的问题在难度适中的基础上,问题不能太难,不能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更不能简单化,从而抹煞学生合作的兴趣,致使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要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必须要对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有一个总体的设计。合理设计问题是课堂进程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随意的、粗糙的和不讲究质量的问题只能是流于形式,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精心设计的问题则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热情,更积极地投入到小组活动中来。另外教师在给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小组活动解决问题时也要给学生提供完成任务所需的语言,以便学生的小组活动更快更好地开展起来。例如在教授七年级(上)Unit12的内容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次小组活动:猜一猜你的三个同学最喜欢的科目,然后分别去核实你的猜测是否正确以及询问他们为什么喜欢这些科目,笔者就提供给学生完成任务所需的语言:a)Isscienceyourfavoritesubject?b)What’syourfavoritesubject?c)Whydoyoulikeit?教师在小组活动中,应根据各单元的语言知识和不同话题,设计合适的问题,并提供相关的语言,对小组活动能否积极有效的开展是很关键的。教师设计问题应合理配置,对知识的重点、难点,应象攀登阶梯一样,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使问题设计具有梯度,符合学生思维习惯。例如在教授九年级Unit1的内容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次小组活动:询问你的同学是如何学习英语的?笔者设计了如下问题:a)Whatisn’teasyaboutlearningEnglish?b)Whatdoyoudoaboutthis?c)WhatisyourfavoritewaytolearnEnglishbetter?3.养成良好的合作习惯授其鱼不如授其渔,合作学习的技巧是小组成效的关键。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仅仅鼓励学生彼此合作,或安排一定的合作程序,还不足以保证小组成员进行高效的合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学习合作技能,一方面可以正面传授,在小组合作学习前提出明确的教学要求,或在小组学习中提供适时的指导,另外,教师在每次合作学习中,还应培养学生以下交流的习惯:(1)表达自己的见解习惯。在"主持人"的协调下,组内成员轮流发表意见,若经过争论后意见不统一,则由"记录员"记录下来,待小组汇报时提交全班讨论。(2)尊重别人的发言习惯。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每一位学生要认真倾听同组成员的意见,要学会尊重他人,不要随意打断对方的发言。(3)小声交流习惯。小声交流的目的是给大家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避免互相干扰。这样就让每个学生真正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而不是一个“旁观者”。另一方面,可创设情境,促使学生在实际锻炼中学会如何与他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如在开始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时,提供一套共同的学习材料,或者布置集体性作业,使学生不得不学习运用合作技巧来解决问题。又如让习惯于夸夸其谈的学生担任记录员;让爱调皮的学生担任组织者。如果能定期调换各种角色的话,还能使学生在形成一定的合作习惯的基础上培养全面技能。上述社交技巧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条件,学生不仅需要掌握这些技巧,而且需要通过长期训练逐步内化为自动行为,成为自己的合作机制。一般而言,中学生在与人合作时显得比较“被动”6\n,不习惯与他人(特别是陌生人)主动交往。因此,我们在教学可能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才能更好地利用这样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4.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同时也将之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在评价时,要做到客观公正,而且形式要多样。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计分,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此外,还可结合组内成员自评、组内成员互评、小组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以及师生合作评价等。教师还可根据课堂观察、作业批改、找学生谈话等方式收集信息,反思成功的经验和不足之处,进而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再分别作具体的指导,促进每个小组都进行反思,这样逐渐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良性循环。班级合作小组形成一个积极融洽的氛围,使每个学生都能平等合作,快乐学习,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学习效率。以下是笔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的自评和互评表。可以定期进行评价,如在学完每单元后;也可不定期进行,如完成某一个教学任务后。当然,自评、互评表还可以结合教学实际和具体目标,设计得更详尽。通过定期的学生自评,教师可以了解每个学生近期小组合作情况,及时作出调整。小组活动自评表你在你们组的合作学习过程中:·你对老师的任务布置: A.清楚 B.模糊 C.一无所知·老师布置教学任务后,你的参与态度是:A.积极 B.模糊 C.一无所知·在小组活动中,你出的点子: A.新颖 B.一般 C.不好·在小组活动中,你对自己最满意的方面是: ·在小组活动中,你对自己最不满意的方面是: ·通过小组活动,你最主要的收获是: 你们学习小组:·参与活动热情:A.高 B.一般 C.低·组员反应: A.思维活跃,反应快 B.一般 C.冷淡·出的点子: A.新颖有创意 B.普通 C.不好·合作效果: A.愉快有成就 B.基本能达成一致 C.完不成任务总之,“小组合作学习”6\n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有效的合作学习,能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在新课程的环境下,教师应加强研究,努力探索,不断发现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合新课程理念去研究解决这些问题,优化课堂教学,使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与活力!【参考文献】:(1)丁朝蓬《新课程评价的理念和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2)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教育研究》2002-2(3)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程红玉(4).程晓堂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指导初中英语(5).郭砚冰,英语课堂合作学习的实施与评价,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年第9期(6).郑玉琼,论自主学习及其能力的培养,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年第7期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