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00 KB
  • 2022-08-16 发布

初中英语教学论文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师生情感互动的培养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师生情感互动的培养摘 要:在教学过程中学习主体的情感和教师的情感具有对等性,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探析外语课堂教学中师生情感互动的形成,对于教师主动地调控自身及学生的情感,并形成良好心理互动的循环,对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的意义。关键词:情感因素   师生情感互动   教学影响 随着英语教学模式的不断与时俱进,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与创新,情感因素在英语教学方法中也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地位。广义的情感包括制约行为的感情、感觉、心情、态度等方面。狭义的情感也即体现在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对学习的积极和消极情绪。情感是打动人的心灵的秘诀,是人们行为的内在动因。外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情感互动是多侧面、多层面的,对课堂的调控也是因素众多且极为复杂的。因此,师生情感互动所发挥的作用会因教学目标、教学风格和教学环境等因素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但不管情况如何,只要我们把握以下几点,就能保证课堂教学中师生情感互动达到最佳效果。(一)必须重视课堂教学师生情感互动的理论意义和教育教学价值,所以有必要对师生情感互动进行理解与分析。1,学生的情感因素学生的情感因素分为人格因素和动机因素两大类。人格因素指个体的行为、态度、信仰、思想、动作和情感等被认为是个人的典型且特有的品质,如自尊、焦虑、自信和外向等。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具有鲜明的个性心理特征,他们的性格也各有差异。人们通常把性格分为外向型和内向型。外向型学生善于交往,课堂上表现积极,对于教师所提出的各种问题能够大胆回答,自我表现意识强。而性格内向的学生一贯表现文静,不喜欢张扬,回答老师提问时表现得十分谨慎,害怕出错误,在没有十分把握的情况下,不会轻易回答。但上述两种性格各有长处,教师不要过分强求一致。根据学生性格,选择不同的语言输出,因势利导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当学生在语言输出遇到障碍时,一定要帮助他们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许多研究表明,当学生自信心受到保护时,他们的认知活动才最有效。如果他们能看到成功的彼岸,就会积极地参与。动机因素指影响一个人做某事的愿望的一些因素,主要包括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就英语学习而言,外在动机指存在于教学活动以外不受学生个人或教师控制或支配的因素,包括工具型动机和结合型动机;内在动机指存在于教学活动内可由教师控制的因素。不同类型的动机会对学习有不同的影响,而人格因素因为能影响动机和学习策略的选择影响学习效果。“动机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是个体发动和维持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准确把握学习动机对语言习得是十分有利的。学习动机有“工具性动机”和“综合性动机”之分,前者指学习者为了达到某一特殊目的,如通过某一考试而获得某一职位或得到奖励等;如急于通过国家的实用能力测试或四、六级等测试,在毕业后找到一份好工作,继而得到较高的薪水;或者把外语作为出国的一种手段。后者指学习者对目的语怀有特殊兴趣,期望参与或融入该社团的社会生活。在我们英语教学实践中,学生若对英语产生特殊的兴趣,期望走进这个语言世界,那么他们的动机非但不会减弱,相反还会不断增强。前不久,一位家长打电话来,言语中听出他的心情不错。果不其然,原来前夜其孩子与其交谈中不时地冒出一两句英语,什么“likefatherlikeson”“killtwobirdswithonestone”。该父亲也略懂英语,平时也总是鼓励启发小孩子说英语,可他就是不开口,而今“不启而发”父亲当然高兴,并问孩子在英语学习上是不是进步很大。其实,这小孩的英语学习表现一般,但为何会突然有这般进步呢?原来,开学之初,为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并比较英汉语言的差异,我每天给学生一句汉语成语或谚语的英译。平时教学中也尽可能丰富他们的成语积累。如在学习“as---as”时,我教了“aspoorasachurchmouse”(一贫如洗)“asstrongasahorse”(力大如牛)“asbusyasabee”(十分忙碌)“assureasIamalive”(千真万确);在学习比较级和最高级时,则说“Betterlatethannever”(亡羊补牢,为时不晚)“Eastorwest,homeisthebest”(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Manyheadsarebetterthan\none”(集思广益)。这些成语或谚语的汉语都是孩子们非常熟悉,非常贴进孩子们日常生活的,他们学了就马上可以拿来运用,自然学起来都饶有兴趣。而那名小孩子学了好几年的英语都不愿说,如今教了几句生活用语他却轻易说出。在他们看来,如果所学的知识具有社会性和实用性,学习过程中也确实感到自己的外语水平得到了提高,英语的学习动机会越来越强,也就会有好的学习行为,因而收到好的学习效果。2,教师的情感因素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情感因素有三条原则:热情原则,即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到愉快、感兴趣;移情原则,即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陶冶;融情原则,即师生情感在教学活动中相互交融。语言是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工具,在英语课堂上进行情感素质教育是十分有利而恰当的。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把对学生爱的情感转变为满足学生合理需要的行为;师生的心理情感因素和客观环境因素构成的一定的教学氛围和场景,“情”与“境”交融,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最有效的理解并掌握知识和方法,在知识的获取过程中提高思维和认知能力,更可以在师生融洽的双边交流中使学生体验美感,健康身心,陶冶情操;教师也同样能从中获得有益身心的愉快感受和支持。教师的教学态度对学生的影响是很重要的,态度可以说决定教学质量。如果教师对待自己的教学工作兢兢业业,对学生和蔼可亲,那么学生就会支持并配合教师的工作,与教师做知心朋友;相反教师摆出自尊自大的态度,做不到为人师表、教学质量差、教学内容科学性不强、对学生漠不关心或态度粗暴,学生肯定不会与教师积极合作。所以,教师时刻要注意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在学生面前保持乐观的情绪,使学生学习热情从老师的情绪中受到激发的。 教师的教学风格也会对学生产生至关的影响。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是以语法—翻译法为重点组成的三部曲,即学单词—连句子—串课文。这种方法侧重的是教师讲,学生听,不利于师生的情感互动,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现在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是指,学生自己是课堂活动的中心。他们必须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在整个课堂中,他们得到鼓励,积极用英语思考,用英语表达。他们或是阅读课文,或是听录音磁带上的对话,或是写作,或是进行角色扮演,也就是边做边学。我们在教学《Goforit》教材Unit12Whattimedoyougotoschool?(SectionA)中做了如下设计:1. 上课前让学生猜一个有关闹钟的谜语2. 用一个自制闹钟来教时间表达法,让学生轮流上台示范并向同学提问3. 用自编的mystory来教学短语getup,gotoschool,takeashower,并复习eatbreakfast,playsports,playthepiano等.4. 看图问答“Whattimedoyou---?”“I---at---”并编对话5. 让学生扮演为孩子们熟悉的明星接受采访(有关一天中的生活安排)6. 听对话,比赛回答有关问题7. 采访本小组其他成员一日活动8. 小组讨论计划一个野外旅行的活动及时间安排通过这样的设计很好地吸引了学生,鼓励学生进行猜想,启发他们进行思考,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理解上升到主动创造,是英语学习从依赖到脱离依赖进而向表达自己愿望的方向过渡。更重要的是,学生开始对他们自己的学习负责,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帮助自己获取知识。教师的角色是促进者、激发者和引导者。(二)加强师生间的情感沟通,建立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得到全面和谐发展。外语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在一个充满情知互动、认知互动和情感互动的特定情境中进行的。课堂教学中的师生情感互动,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认知信息传递和教材内容中的情感因素以及自身情感内容,使教师与学生的情绪情感达到最佳状态,使师生间情感彼此影响,互相感染,从而形成双向的、积极的情感交流过程。即通过师生情感互动,创设一个开放、活跃、民主、和谐的教学心理环境,实现师生思维过程互动、信息互动、人格互动的最优化教学过程。有一次当我进入教室准备开始上课时,可能晚上熬夜的缘故,眼睛有点发肿。一个爱说爱笑叫Mars的男孩把两只手捂在嘴上做出喇叭状,目光关切地说,“What’swrong,Joacy?You don’tlooksobeautifulas\nbefore.”我听到这儿,觉得很有必要抓住学生的这种自然的情感信息的传递,而不能予以忽视.于是我回答“Maybe.becauseIstayeduplatelastnight.”一个叫Swing的女孩腼腆而且有歉意地说“Youmusthavepreparedthelessonsfortoday.”性格外向的Tom马上反驳到“No,no,Joacyalwayspreparethelessonearlier.Shemusthavebeensohappyorexcitedlastnightthatshecouldn’tgotosleepeasilyandquickly.”真是个intelligentboy,我暗想,于是马上又问到“Whatmademesohappyandexcited?”大家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猜的五花八门,令人啼笑皆非.最后高个子Andrew说“youreadourfunnystories,so youcouldn’thelpreadingagainandagaintillfarnight.”我伸出大拇指,表示他猜对了.这时课堂内暖意融融,,学生们由于感受到我对他们的由衷欣赏因而个个兴高采烈,同时我也感觉到他们对我彻夜批改他们的作文满怀感激.这种情感的相融,使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上得到充分激发.此时的师生互动远非停留在言语与非言语等手段上的交互活动,其更深层的体现在情感的互动和人格的彼此感染。教学只有上升到这种层次,整个课堂才能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使师生感受到美的熏陶和自由的愉悦,并时刻保持一种高度的兴奋,获得一种全新的感受。学生渴望的就是这种境界。(三)恰当运用教学监控策略,把握情感互动在不同教学环节中的效应,使师生情感互动成为贯穿英语教学始终的动态过程。“互动”它特别强调动作或情感相互作用的对等性或对称性。互动的双方是相对独立的主体,师生互动作为其特殊形式之一,它的双方必然同处于主体地位。我们历来忽视教学中所流动着的动态成份——生命价值体验与情感交流,因而把师生互动当成了一种静态的结构来分析。其实,师生互动是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之间以一定的客体为媒介,均衡地发生显性或隐性的情感交互作用以及由此带来的生命体验的过程。学生需要教师的肯定、鼓励,他们的情感不仅影响掌握外语技能的速度和质量,而且也影响智力的发展;教师同样需要学生的反馈、支持来调整教学。教师情感起着信号、感染和动力的作用,教师情感(外因)通过学生的情感(内因)而发生作用,教师的积极情感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愉悦功能,而愉悦的心情容易形成优势兴奋中心,是促进教与学的加速器。在上“TheMoonlightSonata”一课时,我从上课的音乐铃声引入音乐话题,讯问学生所熟悉的音乐及歌手,学生们感到亲切,调动了他们想积极参与的情感,增进了师生的交流。接下来播放优美的MoonlightSonata乐曲,我不禁深深地为之感动,体验着前所未有的一种宁静与对生命的渴望。我此时的情绪也感染了我的学生。音乐使我们产生了共鸣,也帮助学生在良好的心态中积累情绪学习的经验,获得新的知识,提高认识。这堂课最后一个任务是“与音乐家面对面”的电视采访,因此我布置的课后作业是让学生给电视节目或嘉宾写信谈谈对这个节目的看法和意见,来信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到我的邮箱。学生们课后踊跃的给我写信,我也真诚的给每一篇作文写评语,以次进一步增加了与学生沟通的机会。课开始,兴即来;课之中,兴更浓;课结束,兴未辍。可以说,师生情感的相互感染始终伴随着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助长”或“消减”教学效果。课堂教学中师生情感互动的形成有赖于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若情感交流少,存在不即不离、貌合神离乃至对立的各种情况,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难于形成课堂心理气氛,影响了教育教学效果。因而,探析学校课堂教学中师生情感互动的形成,对于教师主动地调控自身及学生的情感,形成良好心理互动的循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重要的意义。十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和教学业绩,深刻认识到语言学习中的教与学是一个情感过程,是师生对教学活动与自己需要的关系的反映和对教学活动的体验。教师与学生的情感因素对教学过程起着重要影响。积极的情感使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组织的语言活动和言语活动。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了解和掌握现代外语教学法,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善滞后的外语教学状态,使学生学有所成。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