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1 MB
- 2022-08-1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1.1正弦定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对任意三角形边长和角度关系的探索,掌握正弦定理的内容及其证明方法;会运用正弦定理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斜三角形的两类基本问题。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从已有的几何知识出发,共同探究在任意三角形中,边与其对角的关系,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推导,比较,由特殊到一般归纳出正弦定理,并进行定理基本应用的实践操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在方程思想指导下处理解三角形问题的运算能力;培养学生合情推理探索数学规律的数学思思想能力,通过三角形函数、正弦定理、向量的数量积等知识间的联系来体现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与辩证统一。●教学重点正弦定理的探索和证明及其基本应用。●教学难点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判断解的个数。●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BCA如图1.1-1,固定ABC的边CB及B,使边AC绕着顶点C转动。思考:C的大小与它的对边AB的长度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显然,边AB的长度随着其对角C的大小的增大而增大。能否用一个等式把这种关系精确地表示出来?二.讲授新课[探索研究]在初中,我们已学过如何解直角三角形,下面就首先来探讨直角三角形中,角与边的等式关系。如图,在RtABC中,设BC=a,AC=b,AB=c,根据锐角三角函数中正弦函数的定义,CAB有,,又,则从而在直角三角形ABC中,思考1:那么对于任意的三角形,以上关系式是否仍然成立?(由学生讨论、分析)可分为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两种情况:如图1.1-3,(1)当ABC是锐角三角形时,设边AB上的高是CD,根据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有CD=,则,C同理可得,ba从而AcB(2)当ABC是钝角三角形时,以上关系式仍然成立。(由学生课后自己推导)思考2:还有其方法吗?由于涉及边长问题,从而可以考虑用向量来研究这问题。(证法二):过点A作单位向量,由向量的加法可得则\nCABj∴∴,即同理,过点C作,可得从而从上面的研探过程,可得以下定理正弦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即[理解定理](1)正弦定理说明同一三角形中,边与其对角的正弦成正比,且比例系数为同一正数,即存在正数k使,,;(2)等价于,,思考:正弦定理的基本作用是什么?①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角及其一边可以求其他边,如;②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与其中一边的对角可以求其他角的正弦值,如。一般地,已知三角形的某些边和角,求其他的边和角的过程叫作解三角形。[例题分析]例1.在中,已知,,cm,解三角形。解: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根据正弦定理,;根据正弦定理,评述:对于解三角形中的复杂运算可使用计算器。练习:在中,已知下列条件解三角形。(1),,,(2),,例2.在中,已知cm,cm,,解三角形(角度精确到,边长精确到1cm)。解:根据正弦定理,因为<<,所以,或⑴当时,,⑵当时,,应注意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可能有两解的情形。课堂练习第4页练习第2题。\n思考题:在ABC中,,这个k与ABC有什么关系?三.课时小结(由学生归纳总结)(1)定理的表示形式:;或,,(2)正弦定理的应用范围:①已知两角和任一边,求其它两边及一角;②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对角,求另一边的对角。四.课后作业:P10面1、2题。1.2解三角形应用举例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有关测量距离的实际问题,了解常用的测量相关术语2、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同时培养学生运用图形、数学符号表达题意和应用转化思想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由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或几个三角形,然后逐个解决三角形,得到实际问题的解教学难点:根据题意建立数学模型,画出示意图三、教学设想1、复习旧知复习提问什么是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以及它们可以解决哪些类型的三角形?2、设置情境请学生回答完后再提问:前面引言第一章“解三角形”中,我们遇到这么一个问题,“遥不可及的月亮离我们地球究竟有多远呢?”在古代,天文学家没有先进的仪器就已经估算出了两者的距离,是什么神奇的方法探索到这个奥秘的呢?我们知道,对于未知的距离、高度等,存在着许多可供选择的测量方案,比如可以应用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方法,或借助解直角三角形等等不同的方法,但由于在实际测量问题的真实背景下,某些方法会不能实施。如因为没有足够的空间,不能用全等三角形的方法来测量,所以,有些方法会有局限性。于是上面介绍的问题是用以前的方法所不能解决的。今天我们开始学习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在科学实践中的重要应用,首先研究如何测量距离。3、新课讲授(1)解决实际测量问题的过程一般要充分认真理解题意,正确做出图形,把实际问题里的条件和所求转换成三角形中的已知和未知的边、角,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求解(2)例1、如图,设A、B两点在河的两岸,要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测量者在A的同侧,在所在的河岸边选定一点C,测出AC的距离是55m,BAC=,ACB=。求A、B两点的距离(精确到0.1m)\n提问1:ABC中,根据已知的边和对应角,运用哪个定理比较适当?提问2:运用该定理解题还需要那些边和角呢?请学生回答。分析:这是一道关于测量从一个可到达的点到一个不可到达的点之间的距离的问题,题目条件告诉了边AB的对角,AC为已知边,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很容易根据两个已知角算出AC的对角,应用正弦定理算出AB边。解:根据正弦定理,得=AB====≈65.7(m)答:A、B两点间的距离为65.7米变式练习:两灯塔A、B与海洋观察站C的距离都等于akm,灯塔A在观察站C的北偏东30,灯塔B在观察站C南偏东60,则A、B之间的距离为多少?老师指导学生画图,建立数学模型。解略:akm例2、如图,A、B两点都在河的对岸(不可到达),设计一种测量A、B两点间距离的方法。分析:这是例1的变式题,研究的是两个不可到达的点之间的距离测量问题。首先需要构造三角形,所以需要确定C、D两点。根据正弦定理中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个内角与一边既可求出另两边的方法,分别求出AC和BC,再利用余弦定理可以计算出AB的距离。解:测量者可以在河岸边选定两点C、D,测得CD=a,并且在C、D两点分别测得BCA=,ACD=,CDB=,BDA=,在ADC和BDC中,应用正弦定理得AC==\nBC==计算出AC和BC后,再在ABC中,应用余弦定理计算出AB两点间的距离AB=分组讨论:还没有其它的方法呢?师生一起对不同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变式训练:若在河岸选取相距40米的C、D两点,测得BCA=60,ACD=30,CDB=45,BDA=60略解:将题中各已知量代入例2推出的公式,得AB=20评注:可见,在研究三角形时,灵活根据两个定理可以寻找到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但有些过程较繁复,如何找到最优的方法,最主要的还是分析两个定理的特点,结合题目条件来选择最佳的计算方式。3、学生阅读课本4页,了解测量中基线的概念,并找到生活中的相应例子。4、课堂练习:课本第14页练习第1、2题5、归纳总结解斜三角形应用题的一般步骤:(1)分析:理解题意,分清已知与未知,画出示意图(2)建模:根据已知条件与求解目标,把已知量与求解量尽量集中在有关的三角形中,建立一个解斜三角形的数学模型(3)求解:利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有序地解出三角形,求得数学模型的解(4)检验:检验上述所求的解是否符合实际意义,从而得出实际问题的解四、课后作业1、课本第22页第1、2、3题2、思考题:某人在M汽车站的北偏西20的方向上的A处,观察到点C处有一辆汽车沿公路向M站行驶。公路的走向是M站的北偏东40。开始时,汽车到A的距离为31千米,汽车前进20千米后,到A的距离缩短了10千米。问汽车还需行驶多远,才能到达M汽车站?解:由题设,画出示意图,设汽车前进20千米后到达B处。在ABC中,AC=31,BC=20,AB=21,由余弦定理得cosC==,则sinC=1-cosC=,\nsinC=,所以sinMAC=sin(120-C)=sin120cosC-cos120sinC=在MAC中,由正弦定理得MC===35从而有MB=MC-BC=15答:汽车还需要行驶15千米才能到达M汽车站。作业:《习案》作业三1.2解三角形应用举例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有关底部不可到达的物体高度测量的问题2、巩固深化解三角形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养成良好的研究、探索习惯。3、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意识及观察、归纳、类比、概括的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结合实际测量工具,解决生活中的测量高度问题难点:能观察较复杂的图形,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条件三、教学过程Ⅰ.课题导入提问:现实生活中,人们是怎样测量底部不可到达的建筑物高度呢?又怎样在水平飞行的飞机上测量飞机下方山顶的海拔高度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这方面的问题Ⅱ.讲授新课[范例讲解]例1、AB是底部B不可到达的一个建筑物,A为建筑物的最高点,设计一种测量建筑物高度AB的方法。分析:求AB长的关键是先求AE,在ACE中,如能求出C点到建筑物顶部A的距离CA,再测出由C点观察A的仰角,就可以计算出AE的长。解:选择一条水平基线HG,使H、G、B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由在H、G两点用测角仪器测得A的仰角分别是、,CD=a,测角仪器的高是h,那么,在ACD中,根据正弦定理可得\nAC=AB=AE+h=AC+h=+h例2、如图,在山顶铁塔上B处测得地面上一点A的俯角=54,在塔底C处测得A处的俯角=50。已知铁塔BC部分的高为27.3m,求出山高CD(精确到1m)师:根据已知条件,大家能设计出解题方案吗?若在ABD中求CD,则关键需要求出哪条边呢?生:需求出BD边。师:那如何求BD边呢?生:可首先求出AB边,再根据BAD=求得。解:在ABC中,BCA=90+,ABC=90-,BAC=-,BAD=.根据正弦定理,=所以AB==在RtABD中,得BD=ABsinBAD=将测量数据代入上式,得BD==≈177(m)CD=BD-BC≈177-27.3=150(m)答:山的高度约为150米.思考:有没有别的解法呢?若在ACD中求CD,可先求出AC。思考如何求出AC?例3、如图,一辆汽车在一条水平的公路上向正东行驶,到A处时测得公路南侧远处一山顶D在东偏南15的方向上,行驶5km后到达B处,测得此山顶在东偏南25的方向上,仰角为8,求此山的高度CD.思考1:欲求出CD,大家思考在哪个三角形中研究比较适合呢?(在BCD中)思考2:在BCD中,已知BD或BC都可求出CD,根据条件,易计算出哪条边的长?(BC边)解:在ABC中,A=15,C=25-15=10,根据正弦定理,=,BC=≈7.4524(km)CD=BCtanDBC≈BCtan8≈1047(m)答:山的高度约为1047米\nⅢ.课堂练习:课本第17页练习第1、2、3题Ⅳ.课时小结利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来解题时,要学会审题及根据题意画方位图,要懂得从所给的背景资料中进行加工、抽取主要因素,进行适当的简化。Ⅴ.课后作业1、作业:《习案》作业五1.2解三角形应用举例第三课时一、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有关计算角度的实际问题2、通过综合训练强化学生的相应能力,让学生有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来,逐步让学生自主发现规律,举一反三。3、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正确分析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能根据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特点找到已知条件和所求角的关系难点:灵活运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解关于角度的问题三、教学过程Ⅰ.课题导入[创设情境]提问:前面我们学习了如何测量距离和高度,这些实际上都可转化已知三角形的一些边和角求其余边的问题。然而在实际的航海生活中,人们又会遇到新的问题,在浩瀚无垠的海面上如何确保轮船不迷失方向,保持一定的航速和航向呢?今天我们接着探讨这方面的测量问题。Ⅱ.讲授新课[范例讲解]例1、如图,一艘海轮从A出发,沿北偏东75的方向航行67.5nmile后到达海岛B,然后从B出发,沿北偏东32的方向航行54.0nmile后达到海岛C.如果下次航行直接从A出发到达C,此船应该沿怎样的方向航行,需要航行多少距离?(角度精确到0.1,距离精确到0.01nmile)学生看图思考并讲述解题思路分析:首先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AC边所对的角ABC,即可用余弦定理算出AC边,再根据正弦定理算出AC边和AB边的夹角CAB。解:在ABC中,ABC=180-75+32=137,根据余弦定理,AC==≈113.15\n根据正弦定理,=sinCAB==≈0.3255,所以CAB=19.0,75-CAB=56.0答:此船应该沿北偏东56.1的方向航行,需要航行113.15nmile例2、在某点B处测得建筑物AE的顶端A的仰角为,沿BE方向前进30m,至点C处测得顶端A的仰角为2,再继续前进10m至D点,测得顶端A的仰角为4,求的大小和建筑物AE的高。解法一:(用正弦定理求解)由已知可得在ACD中,AC=BC=30,AD=DC=10,ADC=180-4,=。因为sin4=2sin2cos2cos2=,得2=30=15,在RtADE中,AE=ADsin60=15答:所求角为15,建筑物高度为15m解法二:(设方程来求解)设DE=x,AE=h在RtACE中,(10+x)+h=30在RtADE中,x+h=(10)两式相减,得x=5,h=15在RtACE中,tan2==2=30,=15答:所求角为15,建筑物高度为15m解法三:(用倍角公式求解)设建筑物高为AE=8,由题意,得BAC=,CAD=2,AC=BC=30m,AD=CD=10m在RtACE中,sin2=------①在RtADE中,sin4=,----②②①得cos2=,2=30,=15,AE=ADsin60=15答:所求角为15,建筑物高度为15m例3、某巡逻艇在A处发现北偏东45相距9海里的C处有一艘走私船,正沿南偏东75的方向以\n10海里/小时的速度向我海岸行驶,巡逻艇立即以14海里/小时的速度沿着直线方向追去,问巡逻艇应该沿什么方向去追?需要多少时间才追赶上该走私船?师:你能根据题意画出方位图?教师启发学生做图建立数学模型分析:这道题的关键是计算出三角形的各边,即需要引入时间这个参变量。解:如图,设该巡逻艇沿AB方向经过x小时后在B处追上走私船,则CB=10x,AB=14x,AC=9,ACB=+=(14x)=9+(10x)-2910xcos化简得32x-30x-27=0,即x=,或x=-(舍去)所以BC=10x=15,AB=14x=21,又因为sinBAC===BAC=38,或BAC=141(钝角不合题意,舍去),38+=83答:巡逻艇应该沿北偏东83方向去追,经过1.4小时才追赶上该走私船.评注:在求解三角形中,我们可以根据正弦函数的定义得到两个解,但作为有关现实生活的应用题,必须检验上述所求的解是否符合实际意义,从而得出实际问题的解Ⅲ.课堂练习课本第16页练习Ⅳ.课时小结解三角形的应用题时,通常会遇到两种情况:(1)已知量与未知量全部集中在一个三角形中,依次利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解之。(2)已知量与未知量涉及两个或几个三角形,这时需要选择条件足够的三角形优先研究,再逐步在其余的三角形中求出问题的解。Ⅴ.课后作业《习案》作业六1.2解三角形应用举例第四课时一、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进一步解决有关三角形的问题,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简单推导和应用2、\n本节课补充了三角形新的面积公式,巧妙设疑,引导学生证明,同时总结出该公式的特点,循序渐进地具体运用于相关的题型。另外本节课的证明题体现了前面所学知识的生动运用,教师要放手让学生摸索,使学生在具体的论证中灵活把握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特点,能不拘一格,一题多解。只要学生自行掌握了两定理的特点,就能很快开阔思维,有利地进一步突破难点。3、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加深对所学定理的理解,提高创新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研究和发现能力,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愉悦的成功体验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并解决简单的相关题目难点:利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来求证简单的证明题三、教学过程Ⅰ.课题导入[创设情境]师:以前我们就已经接触过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今天我们来学习它的另一个表达公式。在ABC中,边BC、CA、AB上的高分别记为h、h、h,那么它们如何用已知边和角表示?生:h=bsinC=csinBh=csinA=asinCh=asinB=bsinaA师:根据以前学过的三角形面积公式S=ah,应用以上求出的高的公式如h=bsinC代入,可以推导出下面的三角形面积公式,S=absinC,大家能推出其它的几个公式吗?生:同理可得,S=bcsinA,S=acsinBⅡ.讲授新课[范例讲解]例1、在ABC中,根据下列条件,求三角形的面积S(精确到0.1cm)(1)已知a=14cm,c=24cm,B=150;(2)已知B=60,C=45,b=4cm;(3)已知三边的长分别为a=3cm,b=4cm,c=6cm分析:这是一道在不同已知条件下求三角形的面积的问题,与解三角形问题有密切的关系,我们可以应用解三角形面积的知识,观察已知什么,尚缺什么?求出需要的元素,就可以求出三角形的面积。解:略例2、如图,在某市进行城市环境建设中,要把一个三角形的区域改造成室内公园,经过测量得到这个三角形区域的三条边长分别为68m,88m,127m,这个区域的面积是多少?(精确到0.1cm)?思考:你能把这一实际问题化归为一道数学题目吗?本题可转化为已知三角形的三边,求角的问题,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解。解:设a=68m,b=88m,c=127m,根据余弦定理的推论,cosB==≈0.7532sinB=0.6578应用S=acsinB\nS≈681270.6578≈2840.38(m)答:这个区域的面积是2840.38m。变式练习1:已知在ABC中,B=30,b=6,c=6,求a及ABC的面积S提示:解有关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对角的问题,注重分情况讨论解的个数。答案:a=6,S=9;a=12,S=18例3、在ABC中,求证:(1)(2)++=2(bccosA+cacosB+abcosC)分析:这是一道关于三角形边角关系恒等式的证明问题,观察式子左右两边的特点,用正弦定理来证明证明:(1)根据正弦定理,可设===k显然k0,所以左边===右边(2)根据余弦定理的推论,右边=2(bc+ca+ab)=(b+c-a)+(c+a-b)+(a+b-c)=a+b+c=左边变式练习2:判断满足sinC=条件的三角形形状提示:利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化边为角”或“化角为边”(解略)直角三角形Ⅲ.课堂练习课本第18页练习第1、2、3题Ⅳ.课时小结利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将已知条件转化为只含边的式子或只含角的三角函数式,然后化简并考察边或角的关系,从而确定三角形的形状。特别是有些条件既可用正弦定理也可用余弦定理甚至可以两者混用。Ⅴ.课后作业《习案》作业七2.1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一)一、教学要求:理解数列及其有关概念;了解数列和函数之间的关系;了解数列的通项公式,并会用通项公式写出数列的任意一项;对于比较简单的数列,会根据其前几项的特征写出它的一个通项公式.\n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数列及其有关概念,通项公式及其应用.难点:根据一些数列的前几项,抽象、归纳出数列的通项公式.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有人说,大自然是懂数学的”“树木的,。。。。。”,(一)、复习准备:1.在必修①课本中,我们在讲利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时,曾跟大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即如果将初始量看成“1”,取其一半剩“”,再取一半还剩“”,、、、、、、,如此下去,即得到1,,,,、、、、、、2.生活中的三角形数、正方形数.阅读教材提问:这些数有什么规律?与它所表示的图形的序号有什么关系?(二)、讲授新课:1.教学数列及其有关概念:(1)三角形数:1,3,6,10,···(2)正方形数:1,4,9,16,···(2)1,2,3,4……的倒数排列成的一列数:(3)-1的1次幂,2次幂,3次幂,……排列成一列数:-1,1,-1,1,-1,。。。。。(4)无穷多个1排列成的一列数:1,1,1,1,。。。。。。有什么共同特点?1.都是一列数;2.都有一定的顺序①数列的概念: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着的一列数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叫做这个数列的项.辩析数列的概念:(1)“1,2,3,4,5”与“5,4,3,2,1”是同一个数列吗?与“1,3,2,4,5”呢?----------数列的有序性(2)数列中的数可以重复吗?(3)数列与集合有什么区别?集合讲究:无序性、互异性、确定性,数列讲究:有序性、可重复性、确定性。②数列中每一个数叫数列的项,排在第一位的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1项(或首项),排在第二位的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2项、、、、、、排在第位的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项.③数列的一般形式可以写成,简记为.④数列的分类:(1)按项数分:有穷数列与无穷数列,(2)按项之间的大小关系:递增数列、递减数列、常数列与摆动数列.⑤数列中的数与它的序号有怎样的关系?序号可以看作自变量,数列中的数可以看作随着变动的量。把数列看作函数。即:数列可看作一个定义域是正整数集或它的有限子集的函数,当自变量从小到大依次取值对应的一列函数值。反过来,对于函数,如果有意义,可以得到一个数列:如果数列的第n项与项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函数数列(特殊的函数)定义域R或R的子集或它的子集解析式图象点的集合一些离散的点的集合2.应用举例例1、写出下列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使它的前4项分别是下列各数:\n(1)(2)2,0,2,0.练习:根据下面数列的前几项的值,写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1)3,5,7,9,11,……;(2),,,,,……;(3)0,1,0,1,0,1,……;(4)1,3,3,5,5,7,7,9,9,……;(5)2,-6,18,-54,162,…….例2.写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并判断它的增减性。思考:是不是所有的数列都存在通项公式?根据数列的前几项写出的通项公式是唯一的吗?例3.根据下面数列的通项公式,写出前五项:(1)(2)例4.求数列中的最大项。例5.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求是这个数列的第几项?三.小结:数列及其基本概念,数列通项公式及其应用.四、巩固练习:1.练习:P31面1、2、题、2.作业:《习案》九。2.1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二)教学要求:了解数列的递推公式,明确递推公式与通项公式的异同;会根据数列的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理解数列的前n项和与的关系.教学重点:根据数列的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教学难点:理解递推公式与通项公式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复习:1).以下四个数中,是数列中的一项的是(A)A.380B.39C.32D.182).设数列为则是该数列的(C)A.第9项B.第10项C.第11项D.第12项3).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为.4)、图2.1-5中的三角形称为希尔宾斯基(Sierpinski)三角形。在下图4个三角形中,着色三角形的个数依次构成一个数列的前4项,请写出这个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并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它的图象。\n二、探究新知(一)、观察以下数列,并写出其通项公式:思考:除了用通项公式外,还有什么办法可以确定这些数列的每一项?(二)定义:已知数列的第一项(或前几项),且任一项与它的前一项(或前几项)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这个公式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递推公式.练习:运用递推公式确定一个数列的通项:例1:已知数列的第一项是1,以后的各项由公式给出,写出这个数列的前五项.解:.练习: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为:求数列的通项公式.例2.已知,求.解法一:---------观察法解法二:\n----------------累加法例3:已知,求.解法一:解法二:--------迭乘法三、课堂小结:1.递推公式的概念;2.递推公式与数列的通项公式的区别是:(1)通项公式反映的是项与项数之间的关系,而递推公式反映的是相临两项(或n项)之间的关系.(2)对于通项公式,只要将公式中的n依次取即可得到相应的项,而递推公式则要已知首项(或前n项),才可依次求出其他项.3.用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的方法:观察法、累加法、迭乘法.四、作业1.阅读教材P30----33面2.《习案》作业十2.2等差数列(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例,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探索并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发现数列的等差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分析,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推导,归纳抽象出等差数列的概念;由学生建立等差数列模型用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进行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应用的实践操作并在操作过程中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及其性质,探索并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难点:概括通项公式推导过程中体现出的数学思想方法。三、教学设想[创设情景]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数列。在日常生活中,人口增长、教育贷款、存款利息等等这些大家以后会接触得比较多的实际计算问题,都需要用到有关数列的知识来解决。今天我们先学习一类特殊的数列。\n[探索研究]由学生观察分析并得出答案:(放投影片)1、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这样数数,从0开始,每隔5数一次,可以得到数列:0,5,____,____,____,____,……2、2000年,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的奥运会上,女子举重被正式列为比赛项目。该项目共设置了7个级别。其中较轻的4个级别体重组成数列(单位:kg):48,53,58,63。3、水库的管理人员为了保证优质鱼类有良好的生活环境,用定期放水清理水库的杂鱼。如果一个水库的水位为18cm,自然放水每天水位降低2.5m,最低降至5m。那么从开始放水算起,到可以进行清理工作的那天,水库每天的水位组成数列(单位:m):18,15.5,13,10.5,8,5.54、我国现行储蓄制度规定银行支付存款利息的方式为单利,即不把利息加入本金计算下一期的利息。按照单利计算本利和的公式是:本利和=本金×(1+利率×寸期).例如,按活期存入10000元钱,年利率是0.72%。那么按照单利,5年内各年末的本利和分别是:时间年初本金(元)年末本利和(元)第1年1000010072第2年1000010144第3年1000010216第4年1000010288第5年1000010360各年末的本利和(单位:元)组成了数列:10072,10144,10216,10288,10360。思考:同学们观察一下上面的这四个数列:0,5,10,15,20,……①48,53,58,63②18,15.5,13,10.5,8,5.5③10072,10144,10216,10288,10360④看这些数列有什么共同特点呢?引导学生观察相邻两项间的关系,由学生归纳和概括出,以上四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即:每个都具有相邻两项差为同一个常数的特点)。[等差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通常用字母d表示。那么对于以上四组等差数列,它们的公差依次是5,5,-2.5,72。注意:⑴公差d一定是由后项减前项所得,而不能用前项减后项来求;⑵对于数列{},若-=d(d是与n无关的数或字母),n≥2,n∈N,则此数列是等差数列,d为公差;(3)若d=0,则该数列为常数列.提问:(1)你能举一些生活中的等差数列的例子吗?(2)如果在与中间插入一个数A,使,A,成等差数列数列,那么A应满足什么条件?由学生回答:因为a,A,b组成了一个等差数列,那么由定义可以知道:A-a=b-A所以就有由三个数a,A,b组成的等差数列可以看成最简单的等差数列,这时,A叫做a与b的等差中项。不难发现,在一个等差数列中,从第2项起,每一项(有穷数列的末项除外)都是它的前一项与后一项的等差中项。如数列:1,3,5,7,9,11,13…中,5是3和7的等差中项,1和9的等差中项。\n9是7和11的等差中项,5和13的等差中项。看来,从而可得在一等差数列中,若m+n=p+q则[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提问:对于以上的等差数列,我们能不能用通项公式将它们表示出来呢?⑴、我们是通过研究数列的第n项与序号n之间的关系去写出数列的通项公式的。下面由同学们根据通项公式的定义,写出这四组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由学生经过分析写出通项公式:①猜想得到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是②猜想得到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是③猜想得到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是④猜想得到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是⑵、那么,如果任意给了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和公差d,它的通项公式是什么呢?引导学生根据等差数列的定义进行归纳:(n-1)个等式…所以……思考:那么通项公式到底如何表达呢?得出通项公式:以为首项,d为公差的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也就是说,只要我们知道了等差数列的首项和公差d,那么这个等差数列的通项就可以表示出来了。选讲:除此之外,还可以用迭加法和迭代法推导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迭加法):是等差数列,(迭代法):是等差数列,则有所以\n…………两边分别相加得所以所以[例题分析]例1、⑴求等差数列8,5,2,…的第20项.⑵-401是不是等差数列-5,-9,-13,…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解:⑴由=8,d=5-8=-3,n=20,得⑵由=-5,d=-9-(-5)=-4,得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为由题意知,本题是要回答是否存在正整数n,使得-401=-4n-1成立。解这个关于n的方程,得n=100,即-401是这个数列的第100项。例2:(1)在等差数列中,已知,求首项与公差d;(2)已知数列为等差数列,求的值.解:(1)解法一:∵,,则所以,这个等差数列的首项是-2,公差是3.解法二:∵,由得所以,这个等差数列的首项是-2,公差是3.例3:梯子最高一级宽33cm,最低一级宽为110cm,中间还有10级,各级的宽度成等差数列,计算中间各级的宽度.解:设表示梯子自上而上各级宽度所成的等差数列,由已知条件,可知:=33,=110,n=12∴,即10=33+11解得:因此,\n答:梯子中间各级的宽度从上到下依次是40cm,47cm,54cm,61cm,68cm,75cm,82cm,89cm,96cm,103cm.例4:三个数成等差数列,它们的和为18,它们的平方和为116,求这三个数.解:设这三个数为a-d,a,a+d则解得这三个数依次为4,6,8或8,6,4[注](1)设未知数时尽量减少未知数的个数.(2)结果应给出由大到小和由小到大两种情况.例5:已知四个数成等差数列,它们的和为28,中间两项的积为40,求这四个数.解:设这个数为a-3d,a-d,a+d,a+3d则解得:或这四个数依次为-2,4,10,16或16,10,4,-2.例6.某市出租车的计价标准为1.2元/km,起步价为10元,即最初的4km(不含4千米)计费10元。如果某人乘坐该市的出租车去往14km处的目的地,且一路畅通,等候时间为0,需要支付多少车费?解:根据题意,当该市出租车的行程大于或等于4km时,每增加1km,乘客需要支付1.2元.所以,我们可以建立一个等差数列来计算车费.令=11.2,表示4km处的车费,公差d=1.2。那么当出租车行至14km处时,n=11,此时需要支付车费答:需要支付车费23.2元。[随堂练习]课本39页“练习”第1、2题;[课堂小结]①等差数列定义:即(n≥2)②等差数列通项公式:(n≥1)推导出公式:四、作业《习案》作业十一。2.2等差数列(二)一、教学目标1、掌握"判断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常用的方法;\n2、进一步熟练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性质及应用.3、进一步熟练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性质及应用.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性质及应用.难点:灵活应用等差数列的定义及性质解决一些相关问题.三、教学过程(一)、复习1.等差数列的定义.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或=pn+q(p、q是常数))3.有几种方法可以计算公差d:①d=-②d=③d=4.{an}是首项a1=1,公差d=3的等差数列,若an=2005,则n=()A.667B.668C.669D.6705.在3与27之间插入7个数,使它们成为等差数列,则插入的7个数的第四个数是()A.18B.9C.12D.15二、新课1.性质:在等差数列{an}中,若m+n=p+q,则am+an=ap+aq特别地,若m+n=2p,则am+an=2ap例1.在等差数列{an}中(1)若a5=a,a10=b,求a15;(2)若a3+a8=m,求a5+a6;(3)若a5=6,a8=15,求a14;(4)若a1+a2+…+a5=30,a6+a7+…+a10=80,求a11+a12+…+a15.解:(1)2a10=a5+a15,即2b=a+a15,∴a15=2b﹣a;(2)∵5+6=3+8=11,∴a5+a6=a3+a=m(3)a8=a5+(8﹣3)d,即15=6+3d,∴d=3,从而a14=a5+(14-5)d=6+9×3=332.判断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的常用方法:(1)定义法:证明an-an-1=d(常数)例2.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3n2-2n,求证数列{an}成等差数列,并求其首项、公差、通项公式.解:当n=1时,a1=S1=3﹣2=1;当n≥2时,an=Sn﹣Sn﹣1=3n2﹣2n﹣[3(n﹣1)2﹣2(n﹣1)]=6n﹣5;∵n=1时a1满足an=6n﹣5,∴an=6n﹣5首项a1=1,an﹣an﹣1=6(常数)∴数列{an}成等差数列且公差为6.(2)中项法:利用中项公式,若2b=a+c,则a,b,c成等差数列.(3)通项公式法: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关于n的一次函数.例3.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其中p、q为常数,且p≠\n0,那么这个数列一定是等差数列吗?分析:判定是不是等差数列,可以利用等差数列的定义,也就是看(n>1)是不是一个与n无关的常数。解:取数列中的任意相邻两项(n>1),求差得它是一个与n无关的数.所以是等差数列。课本左边“旁注”:这个等差数列的首项与公差分别是多少?这个数列的首项。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对于通项公式是形如的数列,一定是等差数列,一次项系数p就是这个等差数列的公差,首项是p+q.如果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是关于正整数n的一次型函数,那么这个数列必定是等差数列。[探究]引导学生动手画图研究完成以下探究:⑴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通项公式为的数列的图象。这个图象有什么特点?⑵在同一个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y=3x-5的图象,你发现了什么?据此说一说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y=px+q的图象之间有什么关系。分析:⑴n为正整数,当n取1,2,3,……时,对应的可以利用通项公式求出。经过描点知道该图象是均匀分布的一群孤立点;⑵画出函数y=3x-5的图象一条直线后发现数列的图象(点)在直线上,数列的图象是改一次函数当x在正整数范围内取值时相应的点的集合。于是可以得出结论:等差数列的图象是一次函数y=px+q的图象的一个子集,是y=px+q定义在正整数集上对应的点的集合。该处还可以引导学生从等差数列中的p的几何意义去探究。三、课堂小结:1.等差数列的性质;2.判断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常用的方法.四、课外作业1.阅读教材第110~114页;2.教材第39页练习第4、5题.作业:《习案》作业十二2.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一)一、教学目标1、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2、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及其获取思路;3、会用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与前n项和有关的问题.二、教学重点: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理解、推导及应用.教学难点:灵活应用等差数列前n项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有关问题.\n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等差数列的定义:-=d,(n≥2,n∈N)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1)(2)(3)=pn+q(p、q是常数)3.几种计算公差d的方法:①-②③4.等差中项:成等差数列5.等差数列的性质:m+n=p+q(m,n,p,q∈N)6.数列的前n项和:数列中,称为数列的前n项和,记为.“小故事”1、2、3高斯是伟大的数学家,天文学家,高斯十岁时,有一次老师出了一道题目,老师说:“现在给大家出道题目:1+2+…100=?”过了两分钟,正当大家在:1+2=3;3+3=6;4+6=10…算得不亦乐乎时,高斯站起来回答说:“1+2+3+…+100=5050.”教师问:“你是如何算出答案的?”高斯回答说:“因为1+100=101;2+99=101;…50+51=101,所以101×50=5050”这个故事告诉我们:(1)作为数学王子的高斯从小就善于观察,敢于思考,所以他能从一些简单的事物中发现和寻找出某些规律性的东西.(2)该故事还告诉我们求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一种很重要的思想方法,这就是下面我们要介绍的“倒序相加”法.二、讲解新课:1.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公式1:证明:①②①+②:∵∴由此得:.2.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公式2:.用上述公式要求必须具备三个条件:.\n但代入公式1即得:此公式要求必须已知三个条件:总之:两个公式都表明要求必须已知中三个.公式二又可化成式子:,当d≠0,是一个常数项为零的二次式.三、例题讲解例1、(1)已知等差数列{an}中,a1=4,S8=172,求a8和d;(2)等差数列-10,-6,-2,2,…前多少项的和是54?解:(1)(2)设题中的等差数列为,前n项为则由公式可得.解之得:(舍去)∴等差数列-10,-6,-2,2…前9项的和是54.例2、教材P43面的例1解:例3.求集合的元素个数,并求这些元素的和.解:由得∴正整数共有14个即中共有14个元素即:7,14,21,…,98是等差数列.∴答:略.例4、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若,求.(学生练学生板书教师点评及规范)练习:⑴在等差数列中,已知,求. ⑵在等差数列中,已知,求.例4.已知等差数列{an}前四项和为21,最后四项的和为67,所有项的和为286,求项数n.解:依题意,得两式相加得又所以又,所以n=26.\n例5.已知一个等差数列{an}前10项和为310,前20项的和为1220,由这些条件能确定这个等差数列的前n项的和吗?.思考:(1)等差数列中,成等差数列吗?(2)等差数列前m项和为,则、.、是等差数列吗?练习:教材第118页练习第1、3题.三、课堂小结:1.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1:;2.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2:.四、课外作业:1.阅读教材第42~44页;2.《习案》作业十三.2.3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二)教学要求:进一步熟练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项和公式;了解等差数列的一些性质,并会用它们解决一些相关问题;会利用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与前项和的公式研究的最值.如果An,Bn分别是等差数列{an},{bn}的前n项和,则.教学重点:熟练掌握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教学难点:灵活应用求和公式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等差数列求和公式:,2、在等差数列{an}中(1)若a5=a,a10=b,求a15;(2)若a3+a8=m,求a5+a6;(3)若a5=6,a8=15,求a14;(4)若a1+a2+…+a5=30,a6+a7+…+a10=80,求a11+a12+…+a15.二、讲授新课:1、探究: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公式是一个常数项为零的二次式.例1、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求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这个数列是等差数列吗?如果是,它的首项与公差分别是什么?【结论】数列的前项和与的关系:由的定义可知,当n=1时,=;当n≥2时,=-,即=.练习:已知数列的前项和,求该数列的通项公式.这个数列是等差数列吗?探究: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的前n项和为,其中p、q、r为常数,且,那么这个数列一定是等差数列吗?如果是,它的首项与公差分别是多少?\n(是,,).由此,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公式可化成式子:,当d≠0,是一个常数项为零的二次式.2.教学等差数列前项和的最值问题:①例题讲解:例2、数列是等差数列,.(1)从第几项开始有;(2)求此数列的前项和的最大值.结论:等差数列前项和的最值问题有两种方法:(1)当>0,d<0,前n项和有最大值可由≥0,且≤0,求得n的值;当<0,d>0,前n项和有最小值可由≤0,且≥0,求得n的值.(2)由利用二次函数配方法求得最值时n的值.练习:在等差数列{}中,=-15,公差d=3,求数列{}的前n项和的最小值.例3、已知等差数列的前n项的和为,求使得最大的序号n的值。归纳:(1)当等差数列{an}首项为正数,公差小于零时,它的前n项的和为有最大值,可以通过求得n(2)当等差数列{an}首项不大于零,公差大于零时,它的前n项的和为有最小值,可以通过求得n三、课堂小结:求"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最值问题"常用的方法有:(1)满足的n值;(2)由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n的值;(3)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求.四、课外作业:作业:《习案》作业十四。补充题:(依情况而定)1.(1)已知等差数列{an}的an=24-3n,则前多少项和最大?(2)已知等差数列{bn}的通项bn=2n-17,则前多少项和最小?解:(1)由an=24-3n知当时,,当时,,前8项或前7项的和取最大值.(2)由bn=2n-17n知当时,,当时,,前8项的和取最小值.2.数列{an}是首项为正数a1的等差数列,又S9=S17.问数列的前几项和最大?\n解:由S9=S17得9a5=17a9,说明:.3.首项为正数的等差数列{an},它的前3项之和与前11项之和相等,问此数列前多少项之和最大?解法一:由S3=S11得:解之得故当n=7时,Sn最大,即前7项之和最大.解法二:由解得:,所以n=7,即前7项之和最大.解法三:由知:{an}是递减的等差数列.又S3=S11,必有,前7项之和最大.4.已知等差数列{an},满足an=40-4n,求前多少项的和最大?最大值是多少?解法一:由解法二:令.5.已知等差数列{an},3a5=8a12,a1<0,设前n项和为Sn,求Sn取最小值时n的值.[分析]求等差数列前n项的和最小,可以用函数的方式去求,亦可以用数列单调性,也可以由完成.\n解法一:点(n,Sn)是开口向上抛物线上一些孤立的点,即在函数的图象上,其对称轴距离x=15.7最近的整数点(16,S16),解法二:2.4等比数列(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等比数列的定义;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二)过程与能力目标1.明确等比数列的定义;2.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会解决知道,,,n中的三个,求另一个的问题.教学重点1.等比数列概念的理解与掌握;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及应用.教学难点等差数列"等比"的理解、把握和应用.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下面我们来看这样几个数列,看其又有何共同特点?(教材上的P48面)1,2,4,8,16,…,263;①1,,,,…;②1,,…;③④对于数列①,=;=2(n≥2).对于数列②,=;(n≥2).\n对于数列③,=;=20(n≥2).共同特点:从第二项起,第一项与前一项的比都等于同一个常数.二、新课1.等比数列的定义:一般地,若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等比数列的公比,用字母q表示(q≠0),即:=q(q≠0).思考:(1)等比数列中有为0的项吗?(2)公比为1的数列是什么数列?(3)既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数列的数列存在吗?(4)常数列都是等比数列吗?(1)“从第二项起”与“前一项”之比为常数q;{}成等比数列=q(,q≠0.)(2)隐含:任一项(3)q=1时,{an}为常数数列.(4).既是等差又是等比数列的数列:非零常数列.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1:观察法:由等比数列的定义,有:;;;…………………. 迭乘法:由等比数列的定义,有:;;;…; 所以,即3.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2:三、例题讲解例1.一个等比数列的第3项与第4项分别是12与18,求它的第1项与第2项.解:例2.求下列各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解:(1)\n(2)例3.教材P50面的例1。例4.已知数列{an}满足,(1)求证数列{an+1}是等比数列;(2)求的表达式。练习:教材第52页第1、2题.三、课堂小结:1.等比数列的定义;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变形式.四、课外作业1.阅读教材第48~50页;2.《习案》作业十五.2.4等比数列(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等比中项的概念;2.掌握"判断数列是否为等比数列"常用的方法;3.进一步熟练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性质及应用.(二)过程与能力目标1.明确等比中项的概念;2.进一步熟练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性质及应用.教学重点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性质及应用.教学难点灵活应用等比数列的定义及性质解决一些相关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1.等比数列的定义.2.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3.{an}成等比数列4.求下面等比数列的第4项与第5项:(1)5,-15,45,……;(2)1.2,2.4,4.8,……;(3),…….二、讲解新课:思考:类比等差中项的概念,你能说出什么是等比中项吗?1.等比中项:如果在a与b中间插入一个数G,使a,G,b成等比数列,那么称这个数G为a与b\n的等比中项.即G=±(a,b同号),则,反之,若G=ab,则,即a,G,b成等比数列∴a,G,b成等比数列G=ab(a·b≠0)例1.三个数成等比数列,它的和为14,它们的积为64,求这三个数.解:设m,G,n为所求的三个数,有已知得m+n+G=14,,这三个数为8,4,2或2,4,8.解法二:设所求三个数分别为则又解得这三个数为8,4,2或2,4,8.2.等比数列的性质:若m+n=p+k,则在等比数列中,m+n=p+q,有什么关系呢?由定义得:,则例2.已知{}是等比数列,且,求.解:∵{}是等比数列,∴+2+=(+)=25,又>0,∴+=5;3.判断等比数列的常用方法:定义法,中项法,通项公式法例3.已知是项数相同的等比数列,求证是等比数列.证明:设数列的首项是,公比为;的首项为,公比为,那么数列的第n项与第n+1项分别它是一个与n无关的常数,所以是一个以q1q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n思考;(1){an}是等比数列,C是不为0的常数,数列是等比数列吗?(2)已知是项数相同的等比数列,是等比数列吗?4.等比数列的增减性:当q>1,a1>0或0
1,a1<0,或00时,{an}是递减数列;当q=1时,{an}是常数列;当q<0时,{an}是摆动数列.思考:通项为的数列的图象与函数的图象有什么关系?三、例题讲解例4.已知无穷数列,求证:(1)这个数列成等比数列;(2)这个数列中的任一项是它后面第五项的;(3)这个数列的任意两项的积仍在这个数列中.证:(1)(常数)∴该数列成等比数列.(2),即:.(3),∵,∴.∴且,∴,(第项).四、练习:教材第53页第3、4题.五、课堂小结:1.等比中项的定义;2.等比数列的性质;3.判断数列是否为等比数列的方法.六、课外作业1.阅读教材第52~52页;2.《习案》作业十六.2.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二)过程与能力目标\n1.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及其获取思路;2.会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与前n项和有关的问题.(一)情感与态度目标1.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2.培养学生应用意识.教学重点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理解、推导及应用.教学难点灵活应用等差数列前n项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有关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等比数列的定义.2.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3.{}成等比数列=q(,q≠0)≠04.性质:若m+n=p+q,二、讲解新课:(一)提出问题:关于国际相棋起源问题例如:怎样求数列1,2,4,…262,263的各项和?即求以1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的前64项的和,可表示为:①2②由②—①可得:这种求和方法称为“错位相减法”,“错位相减法”是研究数列求和的一个重要方法.(二)怎样求等比数列前n项的和?公式的推导方法一:一般地,设等比数列它的前n项和是由得∴当时,①或②当q=1时,公式的推导方法二:由定义,由等比的性质,\n即(结论同上)围绕基本概念,从等比数列的定义出发,运用等比定理,导出了公式.公式的推导方法三:===(结论同上)“方程”在代数课程里占有重要的地位,方程思想是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数学思想,利用方程思想,在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搭起桥梁,使问题得到解决.(三)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当时,①或②当q=1时,思考:什么时候用公式(1)、什么时候用公式(2)?(当已知a1,q,n时用公式①;当已知a1,q,an时,用公式②.)三、例题讲解例1:求下列等比数列前8项的和.(1),,,…(2)解:由a1=,得例2:某商场第一年销售计算机5000台,如果平均每年的售价比上一年增加10%,那么从第一年起,约几年内可使总销售量达到30000台(保留到个位)?解:根据题意,每年销售量比上一年增加的百分率相同,所以从第一年起,每年的销售量组成一个等比数列{an},其中a1=5000,于是得到整理得两边取对数,得用计算器算得(年).答:约5年内可以使总销售量达到30000台.例3.求数列前n项的和。例4:求求数列的前n项的和。练习:教材第58面练习第1题.三、课堂小结:\n1.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当q=1时,当时,或;2.这节课我们从已有的知识出发,用多种方法(迭加法、运用等比性质、错位相减法、方程法)推导出了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并在应用中加深了对公式的认识.四、课外作业:1.阅读教材第55~57页;2.《习案》作业十七.2.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二)过程与能力目标综合运用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性质、前n项和公式解决相关的问题.教学重点进一步熟悉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的理解、推导及应用.教学难点灵活应用相关知识解决有关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等比数列求和公式:2.数学思想方法:错位相减,分类讨论,方程思想3.练习题:求和:二、探究1.等比数列通项an与前n项和Sn的关系?{an}是等比数列其中.练习:若等比数列{an}中,则实数m=.2.Sn为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则是等比数列.解:设等比数列首项是,公比为q,①当q=-1且k为偶数时,不是等比数列.\n∵此时,=0.(例如:数列1,-1,1,-1,…是公比为-1的等比数列,S2=0)②当q≠-1或k为奇数时,===()成等比数列.评述:①注意公比q的各种取值情况的讨论,②不要忽视等比数列的各项都不为0的前提条件.练习:①等比数列中,S10=10,S20=30,则S30=70.②等比数列中,Sn=48,S2n=60,则S3n=63.3.在等比数列中,若项数为2n(n∈N*),S偶与S奇分别为偶数项和与奇数项和,则q.练习:等比数列{an}共2n项,其和为-240,且奇数项的和比偶数项的和大80,则公比q=2.综合应用:例1:设等比数列{an}的公比为q,前n项和为Sn,若成等差数列,则q的值为-2.解:.例2:等差数列{an}中,a1=1,d=2,依次抽取这个数列的第1,3,32,…,3n-1项组成数列{bn},求数列{bn}的通项和前n项和Sn.解:由题意an=2n-1,故Sn=b1+b2+…+bn=2(1+3+32+…+3n-1)-n=3n-n-1.三、课堂小结:1.{an}是等比数列其中.2.Sn为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则一定是等比数列.\n3.在等比数列中,若项数为2n(n∈N*),S偶与S奇分别为偶数项和与奇数项和,则.四、课外作业:1.阅读教材第59~60.2.《习案》作业十八.第一课时3.1不等关系与不等式(一)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感受到在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在学生了解了一些不等式(组)产生的实际背景的前提下,能列出不等式与不等式组.2.学习如何利用不等式表示不等关系,利用不等式的有关基本性质研究不等关系;3.通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体验、认识状况及理解程度,注重问题情境、实际背景的设置,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思考,广泛参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质量。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用不等式(组)表示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并用不等式(组)研究含有不等关系的问题,理解不等式(组)对于刻画不等关系的意义和价值。难点:正确理解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不等关系.用不等式(组)正确表示出不等关系。三、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问题1:设点A与平面的距离为d,B为平面上的任意一点,则d≤。问题2:某种杂志原以每本2.5元的价格销售,可以售出8万本。根据市场调查,若单价每提高0.1元,销售量就可能相应减少2000本。若把提价后杂志的定价设为x元,怎样用不等式表示销售的总收入仍不低于20万元?分析:若杂志的定价为x元,则销售的总收入为万元。那么不等关系“销售的总收入不低于20万元”可以表示为不等式≥20问题3:某钢铁厂要把长度为4000mm的钢管截成500mm和600mm两种,按照生产的要求,600mm钢管的数量不能超过500mm钢管的3倍。怎样写出满足上述所有不等关系的不等式呢?分析:假设截得500mm的钢管x根,截得600mm的钢管y根..根据题意,应有如下的不等关系:(1)解得两种钢管的总长度不能超过4000mm;(2)截得600mm钢管的数量不能超过500mm钢管数量的3倍;(3)解得两钟钢管的数量都不能为负。由以上不等关系,可得不等式组:[练习]:第74页,第1、2题。提问:除了以上列举的现实生活中的不等关系,你还能列举出你周围日常生活中的不等关系吗?\n归纳:文字语言与数学符号间的转换.文字语言数学符号文字语言数学符号大于>至多≤小于<至少≥大于等于≥不少于≥小于等于≤不多于≤(二)典例分析例1:某校学生以面粉和大米为主食.已知面食每100克含蛋白质6个单位,含淀粉4个单位;米饭每100克含蛋白质3个单位,含淀粉7个单位.某快餐公司给学生配餐,现要求每盒至少含8个单位的蛋白质和10个单位的淀粉.设每盒快餐需面食百克、米饭百克,试写出满足的条件.例2:配制两种药剂需要甲、乙两种原料,已知配一剂种药需甲料3毫克,乙料5毫克,配一剂药需甲料5毫克,乙料4毫克。今有甲料20毫克,乙料25毫克,若两种药至少各配一剂,则两种药在配制时应满足怎样的不等关系(三)知识拓展1.设问:等式性质中:等式两边加(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不等式是否也有类似的性质呢?从实数的基本性质出发,实数的运算性质与大小顺序之间的关系:对于任意两个实数a,b,如果a>b,那么a-b是正数;如果a1,a1>0或01,a1<0或00时,{an}是递减数列;当q=1时,{an}是常数列;当q<0时,{an}是摆动数列.(2)、an=am·qn-m(m、n∈N*).(3)、当m+n=p+q(m、n、q、p∈N*)时,有am·an=ap·aq.(4)、{an}是有穷数列,则与首末两项等距离的两项积相等,且等于首末两项之积.\n(5)、数列{λan}(λ为不等于零的常数)仍是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若{bn}是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则数列{an·bn}是公比为qq′的等比数列;数列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an|}是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6)、在{an}中,每隔k(k∈N*)项取出一项,按原来顺序排列,所得新数列仍为等比数列且公比为qk+1.(7)、当数列{an}是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时,数列{lgan}是公差为lgq的等差数列.(8)、{an}中,连续取相邻两项的和(或差)构成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9)、若m、n、p(m、n、p∈N*)成等差数列时,am、an、ap成等比数列.6、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由此得q≠1时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的公式.因为an=a1qn-1,所以上面公式还可以写成.当q=1时,Sn=na1.7、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一般形式 一般地,如果a1,q是确定的,那么8、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的性质(1)、若某数列前n项和公式为Sn=an-1(a≠0,±1),则{an}成等比数列.(2)、若数列{an}是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则Sn+m=Sn+qn·Sm.(3)、在等比数列中,若项数为2n(n∈N*),则(4)、Sn,S2n-Sn,S3n-S2n成等比数列.二、举例讲解1、利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进行计算.\n【例1】在等比数列{an}中,a1+a2+a3=-3,a1a2a3=8①求通项公式,②求a1a3a5a7a9.解析:①设公比为q,则由已知得 【例2】有四个数,前三个成等差,后三个成等比,首末两项和37,中间两项和36,求这四个数.解析1:按前三个数成等差可设四个数为:a-d,a,a+d,,由已知得:解析2:按后三个数成等比可设四个数为2a-aq,a,aq,aq2,由已知得:解析3:依条件设四个数分别为x,y,36-y,37-x,2、利用等比数列的性质解题.\n【例3】等比数列{an}中, (1)、已知,求通项公式.(2)、已知a3a4a5=8,求a2a3a4a5a6的值.3、如何证明所给数列是否为等比数列.【例4】设{an}是等差数列,,已知,,求等差数列的通项an.4、利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进行计算.【例5】若数列{an}成等比数列,且an>0,前n项和为80,其中最大项为54,前2n项之和为6560,求S100=?5、利用an,Sn的公式及等比数列的性质解题.【例6】数列{an}中,a1=1,且anan+1=4n,求前n项和Sn.解析:由已知得anan+1=4n ……① an+1an+2=4n+1……②a1≠0,②÷①得.∴a1,a3,a5,…,a2n-1,…;a2,a4,a6,…,a2n,…都是公比q=4的等比数列,a1=1,a2=4.①当n为奇数时,\n作业:《学案》P48面双基训练课题:数列复习(一)通项公式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数列通项公式的求法.(二)过程与能力目标1.熟练掌握本章的知识网络结构及相互关系.2.掌握数列通项公式的求法.教学重点:掌握数列通项公式的求法.教学难点:根据数列的递推关系求通项.教学过程一、基本概念数列的通项公式:如果数列{an}的第n项an与n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这个公式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二、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求法题型一:已知数列的前几项,求数列的通项公式.例1根据数列的前几项,写出下列个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1)(2)0.9,0.99,0.999,0.9999,…;(3)1,0,1,0,1,0,….【解】(1)注意到前四项中有两项分子均为4,不妨把分子都统一为4,即,,,,…观察符号是正负交替出现,因而有.(2)将数列中的项和1比较,就会发现,=0.9=1-=0.99=1-=1-=0.999=1-=1-,因此就有.(3)数列中的奇数项为1,偶数项为0,注意的值为2和0,因此有.题型二:已知递推公式,求特殊数列的通项公式.例2写出下面各数列一个通项公式.\n(1)练习1:;(2),;练习2:,;(3),练习3:(4),; 练习4:,【解】(1)法一:∵,∴,故.法二:∵,∴∴{}是一个首项为-1,公比为的等比数列,∴,即.练习:∵,∴,∴{}是以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所以该数列的通项.(备用)∵,∴ ∴数列{}是以2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即.[点评]若数列{an}满足a1=a,an+1=pan+q(p≠1),通过变形可转化为,即转化为是等比数列求解.解:(2)由得,即,又,∴数列{}是以1为首项,为公差的等差数列.∴,∴.\n练习2:由得,即,又,∴数列{}是以1为首项,为公差的等差数列.∴,∴.[点评]若数列{}满足,,通过取倒可转化为,即转化为{}是等差数列求解.(3)∵,∴ … …将上述(n-1)个式子相加,得 即,.练习3:是以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点评]若数列{}满足,,则用累加法求解,即.(4)∵,,∴, ∴,,,…,,\n将上述(n-1)个式子相乘,得,即.练习4:∵,∴∴,,,…,,将上述(n-1)个式子相乘,得,即.[点评]若数列{}满足,,则用迭乘法求解,即.三、课堂小结:1.已知数列的前几项,求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方法:观察法.2.已知递推公式,求特殊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方法:转化为等差、等比数列求通项;累加法;迭乘法.四、课外作业:《习案》作业二十.课题:数列求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数列求和方法.(二)过程与能力目标数列求和方法及其获取思路.教学重点:数列求和方法及其获取思路.教学难点:数列求和方法及其获取思路.教学过程1.倒序相加法: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方法:(1)例1.求和:分析:数列的第k项与倒数第k项和为1,故宜采用倒序相加法.小结:对某些前后具有对称性的数列,可运用倒序相加法求其前n项和.2.错位相减法: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方法:(2)例2.求和:3.分组法求和\n例3求数列的前n项和;例4.设正项等比数列的首项,前n项和为,且(Ⅰ)求的通项;(Ⅱ)求的前n项和。例5.求数列的前n项和Sn.4.裂项法求和例6.求和:解:设数列的通项为an,则,例7.求数列的前n项和.解:设(裂项)则(裂项求和)==三、课堂小结:1.常用数列求和方法有:(1)公式法:直接运用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求和公式;(2)化归法:将已知数列的求和问题化为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求和问题;(3)倒序相加法:对前后项有对称性的数列求和;(4)错位相减法:对等比数列与等差数列组合数列求和;(5)并项求和法:将相邻n项合并为一项求和;(6)分部求和法:将一个数列分成n部分求和;(7)裂项相消法:将数列的通项分解成两项之差,从而在求和时产生相消为零的项的求和方法.四、课外作业:1.《学案》P62面《单元检测题》2.思考题(\n(2).在数列{an}中,,又,求数列{bn}的前n项的和.(3).在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中,若的值.解:设由等比数列的性质(找特殊性质项)和对数的运算性质得(合并求和)===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