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34 KB
- 2022-08-1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授课学案学生姓名授课教师班主任上课时间月日时一时主任审批授课标题专题教案——髙中古诗阅读一一第一讲学习目标1.了解古诗阅读的相关考点要求;2.了解古诗中形象的分类;3.理解古诗中的人物形象。重点难点1.正确把握古诗中的人物形象;2.能够区分抒情主人公和诗歌刻画的形象。\n【知识回顾与练习】1.高屮学过哪些类型的古诗?2.高屮古诗抽背。【作业批改与讲评】\n【知识讲解与练习】一、诗歌的概念诗歌是人类社会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样式,它要求以精炼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并且有一定的节奏韵律。二、诗歌的基本特点1.高度的概括性2.饱含浓烈的抒情性和丰富的想象性3.语言凝练而富有音乐美三、诗歌的分类'格律诗(2)按语言的表现形式分自由诗散文诗(3)中国古典诗歌诗、古体诗'四言古体诗:出现最早《诗经》古体诗,五言古体诗:成熟于汉代七言古体诗:成熟于唐代-乐府诗(诗题上有加上“歌”“行”“歌行”“引”“曲”“吟”等名称)绝句,近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律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古诗词鉴赏是文学作品欣赏的内容之一,是新课程理念的体现,也是中考语文试卷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应引起我们的继续关注。这类题目以课外的诗词为主,难度较大;考查的内容较多是常识记忆、内容感知、情感把握、技巧分析、语言品味等,为此,我们平时诵读古诗词时要善于作一些理解分析;题型以主观题居多,多了一些鼓励创新、弘扬个性的开放题,有时兼顾传统的选择题,复习时应加强有效训练。课堂练习1.(2013•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同,然后回答问题。鹧鸪天酬孝峙®(清)钱继章\n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闲倚杖,戏临罾'折腰久矣谢无能。熏风@未解池亭暑,捧出新词字字冰。作者简介:钱继章,字尔斐,号菊农,浙江嘉善人。明崇祯九年(1636)举人,明朝曾为官,入淸不仕,撰有《菊农词》。注:①孝峙:王屋,字孝峙,浙江嘉善人,明末文学家。②罾:用竹竿做支架的方形渔网。③熏风:东南风。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运用了什么手法?解析:词作上片前两.句描写了词人的容貌形象,后两句则表现了词人的品质。这位词人,头发很短,胡须很长,眉毛商耸,俨然正怒目睁睁地睥睨环宇;一个“怪”字写出了他容貌奇特的整体特征。而他的心态却仿佛终南山石罅里一根蔓延的青藤,一任严霜侵袭、暴雨击打,自己却等闲视之。答案:刻画了容貌怪异,疾病缠身,历经挫折,性格坚忍不拔的自我形象。用描写刻画外貌,用比喻突出.性格。1.(2012•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最爱东山晴后雪®(宋)杨万里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注:①本诗为《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请简要分析这首诗屮诗人的形象。解析:本题考杏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从诗句描写上看诗人的性格,从诗歌的氛围上品读诗人的心境和情怀。可从题目和“忽忘”、“小立”、“最爱”等词语入手,体味作者的情感,分析作者的形象。答案:诗人只顾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从这些动作与心理的描写中,可以看到一个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诗人形象。2.(2013•深圳二模)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霜天晓角•人影窗纱(宋)蒋捷人影窗纱,是谁来折花?折则从他®折去;知折去,向谁家?檐牙@枝最佳,折时高折些。说与折花人道:须插叫,鬓边斜。注:①从他:听任他。②檐牙:高高翘起的屋角。词中的说话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分析。解析:分析人物形象须在把握全词大意的基础上找到相关的描写语句,并分点作答。答案:形象:①性格温和(可结合“折则从他折去”具体分析)。②善(可结合“折则\n从他折去”“檐牙枝最佳,折时高折些”具体分析)。③“细心”或“细腻”(可结合“是谁来折花”“知折去,向谁家”具体分析)。④“爱美”或“品味高雅”河结合“须插向,鬓边斜”等具体分析)。★4.(2013•珠海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宋同,然后回答问题。临江仙•夜归临皋®(宋)苏轼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已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松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注:①这首词写于苏轼谪居黄州的第三年。临皋,即临皋亭,位于黄州南江边,苏轼元丰三年由定惠院移居于此。友人马梦得在城东门外为他申请了一块荒地,名曰“东坡”。雪堂,为苏轼在东坡所筑。这首词记叙深秋之夜苏轼在雪堂开怀畅饮,醉后返归临皋的情景。②縠纹:水屮细小的波纹。请简要分析这首词中词人的形象特征。答案:①开怀畅饮,醉而复醒,醒而复醉,可见一个豪兴纵饮、有着真性情的诗人形象。②独自冋家,敲门不应,独自听江声,一个风祌潇洒、襟怀旷达、遗世独立的“幽人”形象跃然纸上。③一个心事浩茫、心情孤寂,不满世俗、向往.自由(超脱现实)的诗人形象。5.(2013•中山一中统测)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与歌者米嘉荣®刘禹锡唱得《凉州》@意外声,旧人唯数米嘉荣。近来时世轻先辈,好染髭须事后生。注:①米嘉荣:中唐著名的歌唱家。②《凉州》是具有奇特之调的曲子。概括米嘉荣的形象,并简要分析。答案:米嘉荣是技艺高超、出类拔萃却遭人冷落的老艺人形象。用《凉州》曲调的不同寻常,衬托米嘉荣的高超技艺,用“旧人唯数”,从正面突出米嘉荣,如此更能获得人们对他被冷落的同情。【课堂总结及评价】【作业布置及反馈】成绩:一、(2014•新课标卷I)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阮郎归无名氏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注]①作者一作秦观。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③劫:围棋术语。\n1.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同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清结合内容分析。(5分)答案: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春风吹雨,残红满地,同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冋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己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试题分析.•“春风”二句起调低沉,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迴之感。春风吹雨己自凄凉,而花枝已凋残矣,风雨仍依旧吹打不舍,景象更为惨淡。“落花无可飞”,写残红满地,沾泥不起,比雨绕残枝,又进一层,表面上写景,实际上渗透着悲伤情绪。两句为全篇奠定了哀婉的基调。三、四句写雨霁天晴,接理色调应该转为明朗,情绪应该转为欢快。付是不然,词的感情旋律仍旧脱离不了低凋。盖风雨虽停,而红FI却已西沉。因此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被抹上了一层暮色。2.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6分)答案: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惜。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回身整理残祺并想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缓。试题分析:结尾二句,紧承“讳愁”句来。因为愁词无法排遣,所以她转过身来,整顿局上残棋,乂从而着之,借以移情,可是着棋以后,又因心事重重,落子迟缓,难以应敌。这个结尾通过词中人物自身的动作,生动而又准确地反映了纷乱的愁绪。二、(2014•新课标卷II)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含山店梦觉作[唐]韦庄曾为流离惯別家,等闲挥袂客天涯。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宿渔家[宋]郭震儿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注]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流离吴越等地。②郭震:字希声,成都人。生卒年生平不详。1.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5分)【答案】运用了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的手法。诗的首联先写“实”,写自己“等闲挥袂”“别家”“客天涯”的豪迈和潇洒;诗的第二联写“虚”,虚写自己的“灯前一觉”所做的梦。这“梦”是“江南梦”,即思家梦。诗人将离家的苦闷转入到梦境,以此寄寓自己现实中的困惑、矛盾和失意之情。末句再用“山月斜”映衬自己的“惆怅”和孤独,“斜月”意象的加入,使诗人的感伤表露无遗。【解析】解答此题,要学会运川一些赏析诗词的术语來概括,比如,对抒情诗,有情景交融、借景抒情、触景生情、融情于景等;对说理诗,有托物言志、寓理于物等。其他还有动静结合、有声有色等。考点定位:此题考点为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n1.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6分)【答案】虽然两首诗都写到“灯前”,但是,这两处“灯前”所表达的诗人的感惜是不同的。韦诗的“灯前”透露出诗人的孤独与无奈。郭诗的“灯前笑说”描写了渔人待客的热情,主客之间无拘无术、愉快交谈的生活情象,从而引出了下文渔人笑说的内容,用平易朴素的语言表达出艰辛人生屮的诗意美。【解析】解答此题,要注意到,虽然题目只是问的两个“灯前”所表达的不同意思,答题时必须紧扣这个基调。【考点定位】此题考点为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1)。三、(2014•浙江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7分)溪行逢雨与柳屮庸(唐)李端日落众山昏,萧萧暮雨繁。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三峡吟(宋)徐照山水七百里,上有青枫林。啼猿不自愁,愁落行人心。【注】①上有青枫林:《楚辞•招魂》中有“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句。1.这两首诗都以来写愁。(2分)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抒情手法的差异。(5分)1.【答案】猿声【解析】两首诗放在一起考杏时,往往要找共同的意象。2.【答案】①第一首寓情于景“昏”“繁”二字点明了愁;第二首景不显愁,借典故写愁②第一首以“那堪”唱叹抒情诗第二首以理写愁,辨析猿声“不自然”,愁在人心。【解析】这是考查诗歌的表现手法,用景写情,使用典故,抒情、说理都是表现手法,阅读时注意比较。四、(2014•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散曲,然后M答问题(7分)\n商调•黄莺儿赠燕[清]张漸花落意难堪,向泥中,着意衔,携归画栋修花口。珠帘半城,乌衣半掺,最难消王謝堂前憾。语呢喃,千般诉说,只有老僧谙。[注]花口:指初开的花。因花开时如口张状,故称。1.作着描写燕子,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3分)【答案】(1)拟人,用典,虚实结合。【解析】本题考査“鉴赏文学作品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携归画栋修花口”“千般诉说”等是拟人。“王謝堂前”,即王导和谢安,“乌衣巷”,原是三国东吴禁军的驻地,后东晋王谢再此居住,繁华一吋,终归衰落,与“花落”“衔花”等实写对照,既是用典又是虚写。2.散曲中的燕子为何不衔泥而衔花?作者这样写抒发了怎样的情?(4分)【答案】(2)怜惜花朵零落,衔花去修补彩绘的房梁上彩绘的花朵。抒发了惜花伤春、痛惜衰败的感情。【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携归画栋修花口”即修补房梁上斑驳的花朵,“落花”表明是春末。前四句写燕子惜花故衔花,实则寄托了作者惜花伤春之情。后四句通过写“乌衣巷”的衰落,“王谢”家族的没落以此抒发痛惜衰败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