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7.75 KB
  • 2022-08-16 发布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全集

  • 3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向青春举杯板块一:吟诵青春教学目标1.学习有感情地诵读诗歌。2.能准确地表达作品情感与自己的阅读感受。3.能准确地领悟诗歌所体现的特定时代的青年的精神风貌。教学设计三课时第一课时:赏读《沁园春·长沙》、《相信未来》第二课时:比较阅读《致青年公民》、《六月,我们看海去》、《雨巷》第三课时:小组推选代表,诗歌朗诵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赏读《沁园春·长沙》(一)由《沁园春·雪》导入如果说《沁园春·雪》表现了革命领袖高屋建瓴的宏大的政治气魄,那么,这首《沁园春·长沙》则展现出青年毛泽东“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壮志豪情。(二)背景简介这首词写于革命形势日趋高涨的1925年,当时工农运动蓬勃兴起。一方面,“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显示出了中国工人的伟大力量;另一方面,农民运动的怒火也开始点燃,湖南、广东、江西、湖北等省的农民运动诗人日益发展。同时国共两党的革命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1925年2月,毛泽东从上海回到韶山从事革命活动;在湖南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1925年10月,毛泽东到广州,创建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时途经长沙,重游汀江橘子洲头,面对绚丽的秋景,回忆往昔岁月,创作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词。“沁园春”是词牌,古诗词的一种形式,属和长调。双调,114字,上阕13句,四平调;下阕12句,五平韵。风格:旷达疏放,豪迈悲壮。“长沙”是题目。(三)内容简析上片重在写景:开头点明时间、地点、特定环境(生讨论回答)中间七句:眼前所见——湘江秋景图特点:多姿多彩,生机勃勃发出感慨:表现诗人博大胸怀特点:写景中融入抒情,景中寓情(景:万山红遍一派壮丽秋景小结:看湘江秋景发诘问下片重在抒情:由旧地重游引出对往昔生活的回忆“同学少年”——早期革命者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诗句)设问作结:含蓄回答“谁主沉浮”写人中蕴含豪迈之情,抒情中显露凌云之志(情:风华正茂一段峥嵘岁月下片小结:忆少年英姿抒豪情(四)鉴赏要点情景交织的崇高美:雄奇壮丽富有立体感的湘江秋景,辽阔的视野,浓重的色彩,富有蓬勃向上的生命活力。运用对比手法,描绘形象鲜明。极富表现力的语言。从诗中找出重点词句,作以简要赏析。(五)当堂背诵这首词。二.赏读《相信未来》(一)意象:融入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诗的语言特点:用丰富的意象,多种修辞手法生动地表达情感,意思表达具有跳跃性。有韵律,节奏感强。(二)讨论前三节的意象所表达的意思,诗人的情感。1.“蜘蛛网”、“灰烬的余烟”、“失望的灰烬”、“美丽的雪花”\n2.“紫葡萄”、“深秋的露水”、“凝露的枯藤、”3.前三句中字前后部分意思的连贯。“孩子的笔体”(三)有感情地朗读、诵读。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致青年公民》《六月,我们看海去》《雨巷》比较诵读一.读指导参看课本第14页示例。二.分诗诵读三.诵读情况检查让部分学生上台诵读(自荐,小组推荐)第三课时一.歌朗诵会二.作业:1.以自己对青春的理解、感受,自命题写一首小诗。2.阅读《语文读本》“青春颂”部分的五首诗《沁园春•长沙》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感知分析语言文字,再现诗中意境,品味其组成的宏大气势。2、了解两首诗的创作背景,结合诗中博大、生动、雄浑的意境展开联想,体会诗人壮阔的胸怀和豪情壮志。【教学重点】作者对湘江秋景的描写、融情于景的抒发。【教学难点】作者笔下景、胸中情的关系及二者交融形成的整首诗的情感基调的体悟。【教学思路】这首词是语文诗歌阅读欣赏中的第一课。在这首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毛泽东词作博大、生动、雄浑的意境。本课时以词的上片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这部分里作者将生机勃勃,明丽可爱的秋景和昂扬、奋发的革命精神有机的融合在一起。通过本课时的教学,力求让学生体会到一个伟大人物的崇高情愫,深广胸怀和精湛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对意象的感悟能力。【课型及方法】1、课型:诗歌讲读鉴赏课2、方法:播放录音、反复诵读、教师讲解【课时安排】1课时一、导入:二、题解:(提问:回忆词牌作用,问本词词牌和题目)词,又称为长短句,是我国诗歌中的一种题材,萌芽与南朝,形成于宋,盛行于宋。它原本是配合燕乐(“燕”通“宴”)曲调的歌辞,但在发展中逐渐与音乐分离,成为纯粹的文学样式。每一首词都有词牌。词牌,最初是特定的词乐曲调的名称,后来成为特定的词体格式的标目。词的题目,可用可不用。不同词牌规定的各种词调和词体,都有特定的字数、句数和格律。“沁园春”是本词的词牌名,与词的内容无关。沁园:相传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园,后来被外威窦宪仗势夺取,有人作诗咏其事,此词牌由此而得名。《沁园春》词牌,相传由此得名。据《词谱》载,《沁园春》双调,114字。上片13句,四平韵;下片12句,五平韵。(联系《沁园春雪》)。长沙是题目“长沙”是词的题目,和词的内容有一定的关系。三、学生齐读注意读音: 沁园春(qìn)       百舸(gě)     峥嵘(zhēng róng)    寥 廓(liáo kuò)    挥斥方遒(qiú)   浪遏飞舟(è)四、写作背景介绍。\n这首词是在什么背景下写的?请同学们重温历史的画面了解这首词的写作背景。本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同志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国共合作创造了蓬勃发展的大好革命形势。但是,革命应该由哪个阶级来领导,成为党内外斗争的焦点。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重游橘子洲,写下了这首词。(同学们了解了这首词的写作背景,就可以更好的理解词的主旨,体会作者的革命精神)五、播放录音,欣赏一下毛泽东的手迹,初步感受作者的情感。六、朗读、领会,品评、鉴赏。上片:(一)起三句:注意“独”诗歌语言的跳跃性很大,有语序倒装,有成分省略,要明白地读懂诗句的意思,我们就要进行合理的调整和补充。本词的开头三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这是这样。哪位同学能按调整好的正常语序,把三句的大意顺畅地说一下?(生:在深秋时节,毛泽东独立于橘子洲头,看着湘江水滚滚北去。)师:说得不错。我们叙述事情的习惯一般是先说时间,在说地点人物最后在说情节。“独立”能否改为“站立”或者其他的词语呢?(生:不行。“独立”不仅表明是一个人,而且显示了诗人砥柱中流的气概。)师:对。联系当时的背景,军阀赵恒惕正在通辑毛泽东。诗人在韶山人民的掩护下,秘密到达长沙,独自来到橘子洲头。可见一个“独”字再现了当时的特定环境,但诗人身处险境仍然“独立寒秋”,坦荡从容。请同学们集体朗读一下这三句,在来看一看这三句描述了一幅什么样的图画?(独立寒秋图)(二)分析湘江寒秋图:注意:“看”字统领一个“看”字,领到哪里?(生:“万类霜天竟自由”)师:对,共7句。这在诗词中这叫“一逗领起”,俗称“领字”,是词学中的专用名次,一般上下阙都有一个,读诗词要注意找出这种领字。在朗读的时候因为“看”是领字,所以要稍加停顿,以下几句要读得抑扬顿挫,还要注意关键字的重读,要情绪饱满,充满兴奋喜悦之情。(师范读此7句)。现在大家再齐读这7句(生齐读)。这几句诗人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湘江秋景图。有谁能找出它有哪些意象?山、林、江、舸、鹰、鱼师:这几句视角变换和写景顺序极有特色。前两句“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诗人是怎样看的?(生:放眼望去。)对,是“远眺”,(师演示)这写的是“远景”。接下来两句“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诗人的视线又怎样?(生:收回来。)这是“近观”,师演示。这写的是“近景”。“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又是怎样看?写的是什么景?生:“俯瞰”,写的是“低景”(师演示)师:真是“远近高低各不同”啊!师:好。在这几句中,哪几个动词用得好?(生:染、击、翔)师:“染”为什么用得好?(生:用了拟人手法。)“争”字活现出江面上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烈场面。“击”能显示出雄鹰展翅奋飞,搏击长空的强劲有力。“翔”字用的好吗?我感觉用游是不是好点呢?鱼儿怎么能在天空中翔呢?写出了鱼儿在清澈见底,水天相映的水中游动得自由轻快,像在天空中飞翔一样。“浅底”并非真的水浅,而是清澈见底,显得水浅。你想,蓝天倒映在碧水中,看上去鱼儿像在天空中游动,在天空中游动不是很像飞翔一样吗?师:其实诗句里不光这些动词用得精练形象,在诗人眼里,山是万山,林是层林,江是漫江,舸是百舸,而且万山红就要红个遍,层林染就要尽染,漫江碧就要碧个透,所有这些,都让我们感受到毛泽东同志用词是生动传神。毛泽东笔下的秋景,给人的总体感觉是什么?特点:色彩斑澜生机勃勃绚丽多姿充满生机\n师:最后一句总括了所有的景致:“万类霜天竞自由”——由眼前景物一下扩展到世间万物,并做了哲理性升华。既然世间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的生活,在斗争中获得生存自由,那么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特别是被压迫被剥削的人民,不是更应该竞自由吗?这实际是对被压迫人民的一种什么?(生:号召和呼唤。)对,如同说: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为生存自由而斗争。古人写秋多悲秋、哀秋,如大屏幕上所视几句都是作者在秋天中所抒发的忧愁之感。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楚辞》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曹雪芹《红楼梦》那么,毛泽东笔下的秋为何如此绚丽多姿、充满生机吗?为何如此与众不同呢?这与一个人的什么有关?生:与气度、胸襟、心境、性格、身份有关。毛泽东最与众不同的是什么?他是一介普通书生吗?生:不是。他是叱咤风云的一代伟人,胸怀大志杰出的政治家。是的,他有经天纬地之才,再造乾坤之志;他有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风范,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不同于哪些多愁善感的纤弱文人,所以他的诗词也不同凡响,境界开阔,气势磅礴,充满豪情。古人云:“诗的品评在意境的高下,而意境的高下,又决定于人的品格的高下。”怪不得最后诗人不是顺势而问“秋光正好,何日再游?”而是出人意料地提出一个巨大而严肃的社会问题———“怅寥廊,向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个“怅”字的含义是十分丰富的,课本注释说,它原指失意,这里用来表达由深思而激昂慷慨的思绪。其实,“怅望”不是一般的望,而是心有所思,心有所想的望,是心有所念,心有所忧的望,也就是说“怅望”这个词包含着一个深邃的心境。自然界的一切是这样蓬勃、绚烂,而现实社会却又是如此沉闷、黑暗,“独立寒秋”的诗人,仰天俯地,怅望广阔的宇宙,心有所思,思有所忧。禁不住向苍茫大地发问:谁来主宰你的盛衰荣枯?(三)煞尾三句:“主沉浮”的深层含义是什么?师:词人由大自然的胜衰荣枯引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主沉浮”在这里是主宰国家命运,掌握民族前途之意,实质是词人进入深沉的历史思索,提出革命领导权的问题。书写出词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壮志豪情。“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是全诗的“诗眼”。上阕就是这样通过写景,提出“谁主沉浮”的问题,表达了毛泽东青年时代的伟大抱负。下片:下面请同学们齐读下阕,思考一下下阕是如何回答上阕所提出的问题的。上阕提出“谁主沉浮”的问题,下阕跟着是怎样回答的呢?(一)“忆”——“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峥嵘岁月指的是什么呢?不寻常的岁月。那我想问大家一句那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这两句在全词中起到了一个什么作用呢?一般分上下两片的词,其下片首句又称过片,在词中起承接过渡作用。词的上下片写法上也有分工,常常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因此填词时非常注重过片。本词上片写独立寒秋,故地重游而看到的景色,自然而然的想到以前同学携手来游的情景,于是过渡到对往昔生活及“同学少年”中,在此过度非常的自然,衔接也是非常的巧妙的。大家在来看,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他回忆的这些在文中具体表现在哪里?(二)忆的内容恰领起的七句。好我们先来看前面四句这几句写出了同学们的什么样的精神面貌呢?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大家踌躇满志,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后面三句,指点江山,指点在这应当什么讲?(生:评论)江山呢?(国家大事)激扬文字则指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这两句写出了他们对国家政局的关切,并积极参与变革社会的实践。粪土当年万户侯。则是表明他们敢于斗争藐视一切反动派的气魄。这三句向我们表明了他们的活动和志趣。(前面我们也说过,“长沙”作为题目,与词的内容是有关系的。长沙是毛泽东早期的求学和革命活动的中心地方,\n在这里,有着许多的回忆,911年,毛泽东18岁时到湖南长沙,在此从事革命活动13年。1913年至1918年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1918年与何叔衡等创立了以“改造中国和世界”为奋斗目标的新民学会。“五四”时,组织领导了长沙学生和市民的爱国运动,主编《湘江评论》,发表了一系列重要文章。随后,又领导了驱逐湖南督军兼省长军阀张敬尧的斗争。1920年与何叔衡等创建了湖南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共产党成立后,他又组建了中共湘区委员会并任书记。1923年离开长沙到上海、广州等地从事革命活动,到1925年回湖南湘潭从事农民运动。同年秋,他自韶山经长沙转赴广州接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重游岳麓山、水陆洲、湘江这些读书时经常与朋友游聚的旧地,追述往事,写下了这首词。“恰同学少年……粪土当年万户侯”。在这一时期,毛泽东同志在长沙组织了湖南学生联合会、新民学会,开办了平民夜校、文化书社和湖南自修大学,反对袁世凯称帝,领导了驱逐张敬尧等军阀的活动。特别是创办《湘江评论》,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为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湖南地区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作者选用典型的事例,将往事化为触手可及的形象,将过去的岁月在很短的篇幅中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来。最后三句:“曾记否,到中流出水,江遏飞舟?”不是一般的游水嬉戏,也不是单纯回顾往日的友谊,而是用中流击水的气魄豪情给同伴们以期待和鼓励,是对革命前途的展望。击水:指游泳。毛泽东: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浪遏飞舟:有两种理解。师:可能有同学又要问:下阕为什么不能直截了当地回答呢?譬如说:“承担大任舍我其谁,革命前途系于我辈。”“知识青年担当大任,仁人志士主宰沉浮。”这样不是更明白易懂吗?(笑问)我这两句诗写得比毛主席的怎样?(生:诗味不浓,像口号不像诗。)“稍逊风骚”是吗?诗歌讲究形象性,要把一个主观意念用具体的形象的画面来表现出来,而不是赤裸裸地说出来。这也是一切艺术的共性。毛泽东曾说:“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像散文那样直说。”我这两句诗就太直白了,所以不像诗。《沁园春长沙》中的包括词人在内的“同学少年”正是这样的人物,他们意气风发,风华正茂,关心国家命运,富有斗争精神,正是中国革命队伍的“中流砥柱”。词下阙通过写意气风发、挥斥方遒的同学少年,激扬文字,指点江山的同学少年,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同学少年,艺术地回答了上阙提出的“谁主沉浮”的问题,这样,上下两阙浑然一体,天衣无缝。归纳总结全词:师:纵观全词,上阕写眼前的景物和心中的所思——谁主沉浮;下阕追忆往事,表现青年时代的革命精神和远大理想。上阕由“立”到“看”再到“问”,下阕由“忆”到“记”,思路清晰,情贯全词。通过学习,毛主席诗词那精练形象的语言,深远而优美的意境,那博大的情怀和革命的壮志,都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就是要学会领会诗歌的意境,我们要学会通过反复诵读,理清思路,展开想象,品味语言,知人论世等途经,深入体会诗歌的意境,努力提高品评和鉴赏诗歌的能力。《相信未来》(简案)【课程目标】1.通过适当的活动体验,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加深对自我、对青春的思考与认识,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4.通过比较阅读,掌握诗歌、散文的结构特征,体会诗歌、散文的语言特色,理解与掌握其中的修辞技巧,体会文章浑然天成的意蕴。5.把握朗读的特点,用流畅的普通话和适合的语气、语调,恰当地表达出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7.部分学生可尝试诗歌写作。【分解目标】1、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诗歌的写作背景。2、找出诗歌中的意象,说出诗中蕴含的情感。3、理解与掌握其中的修辞技巧,分析说明作者情感的表达方法。4、把握朗读的特点,用流畅的普通话和适合的语气、语调,以个性化的朗读,恰当地表达出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教学目标叙写】①通过本诗的学习,学生能够体会作者在艰难困苦和精神备受打击的时代环境里对信念的坚守和执着,从而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②通过反复诵读,学生尝试总结诗歌朗诵的基本要求,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用适当的语气、语调读\n出这首诗歌思想感情和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理解并说出这首诗的主要意象和思想感情,体味本诗的韵味。③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这首诗歌的主要表达技巧,尝试诗歌创作。【教学重点】理解并说出这首诗的主要意象和思想感情,体味本诗的韵味。【教学难点】诗歌的主要表达技巧,尝试诗歌创作。【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导入新课,激发兴趣;介绍作者与本诗背景唐代大诗人李白在仕途失意,理想破灭,人生最困顿的时候写下了千古名篇:《行路难》,其中有两句话体现了作者相信未来,誓为理想而奋争的雄心壮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时隔1200年后,又一位天才的诗人用同样的激情,写下了《相信未来》的醒世之作。自由诵读,整体感知边读,边思考:从这首诗你读出了哪些内容?诗歌的思路是怎样的?明确: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贫穷,“我”对现实的不满和失望,对未来的坚定信念以及信念产生的原因等。1—2节:恶势力横行,我们希望破灭,果实被窃痛斥现实第3节:面对着困难,我们信念更强,豪情更浓表明信念第4节:想信未来有人能够看清历史,辨明真相相信未来第5节:面对表层的创伤,继续前进,任人评说第6节:相信历史会给中国的脊梁以公正的评价第7节:点明题旨,发出召唤,为未来努力奋斗决心战斗四、分析鉴赏,把握主旨(一)揣摩语言:1.诗歌意象的运用:问题:仔细阅读1、2、5、6、四节,找一找作者所用到的诗歌意象,并体会这些意象所表达的意思。明确:第1节:蜘蛛网——黑暗势力炉台——产生希望的地方灰烬的余烟——残余的希望美丽的雪花——希望的火花第2节:紫葡萄——希望的果实深秋的露水——失望的眼泪鲜花——收获的果实凝露的枯藤——没有收获但有孕育着新的希望第4节:腐烂的皮肉——创伤是表层的,困难是暂时的第5节:脊骨——能拯救中国命运的中国的脊梁2.比喻的用法:问题:分析第三节前三句的精妙之处和所表达的意思。明确: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上面三个句子中,“手指”与“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手掌”与“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曙光”与“温暖漂亮的笔杆”都是同谓关系。将手指比作涌向天边的排浪,手掌比作托住太阳的大海,将笔杆比作曙光,即:手指是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手掌是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漂亮的笔杆是曙光。全节的意思是:我要用手指拨动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3、齐读诗歌的1、2两节并思考:1、2两节结构类似,作者用几乎相同的句式对现实进行了象征式描绘,同时表达了自己的信念。仔细阅读,找一找所用的意象,体会意象所表达的意思。(学生能结合背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来理解都可以)4、第3节朗读时应怎样停顿?说出你的理由。本节诗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妙处何在?明确:修辞手法是比喻作者用色彩明亮、气象壮阔的事物来比喻“我”的手、手掌和笔,摆脱了前面两节中的灰暗冷峻的一面,抒发了一种惊天动地的豪迈情怀,开拓出宏大壮阔的意境,强化了心中永不磨灭的理想。5、第4节起诗人的视角有什么变化?“腐烂的皮肉”、“脊骨”两个意象表达什么意思?明确:作品由“我”转向了“她”——未来,从未来看现在,现在就变成了历史,诗人期待的是后人的“睫毛”与\n“瞳孔”能拨去历史的尘埃,不在乎“腐烂的皮肉”而要挺直“我们的脊骨”,等待历史“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创伤是表层的,脊梁不断,困难是暂时的相信未来自有公正评价,未来的人一定能看清历史,辨明是非。这三节阐述了“相信未来”的理由,同时想告诉人们,尽管有“迷途的惆怅”,有“失败的苦痛”,但历史不可抹去,未来一定光明。6、最后一节,诗歌的抒情方式和前几节相比有怎样的不同?你能通过朗读、通过你的声音来加以区别吗?前几节诗主要通过意象的转换抒情,本节直抒胸臆,以异乎寻常的坚毅和刚强、执着和热烈告诉人们,不管人生多么艰辛,无论命运多么坎坷,都应该坚忍不拔,百折不回,相信未来,热爱生命。这一节句式短促有力,节奏也明显加快了,它是作品内在情绪的必然发展,也是其理想与信念的升华。7、讨论:诗中反复手法的运用,有何艺术作用?明确:反复手法的运用是本诗在表现形式上的一大特色。本诗的前三节,都用大致相同的语言形式表达作者相信未来不变的信念,增强了诗文的感染力,突出了诗歌主旨。8、再读诗歌,加深理解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用适当的语气、语调读出这首诗歌思想感情和自己的理解、感受。9、作业课外拓展阅读:阅读《热爱生命》(食指)[见《语文读本》(必修二)]完成下面问题:①反复诵读,根据自己的理解找出这首诗的意象并写出含义②写出这首诗抒发的思想感情③结合这首诗的思想情感,谈谈你的人生理想和如何面队人生道路上的艰辛和坎坷资料链接一(1)《相信未来》作者简介:《相信未来》是永不绝望的诗人——食指的名作。食指,原名郭路生,山东鱼台人,1948年生,60年代开始诗歌写作。他的诗,特别是早期作品广泛传诵于知青及城市青年中,但直到90年代,其创作成就才得到公认,是一位成绩巨大却差点被埋没的天才诗人。他是一位时代良知和民间正直渴望的代言人,他以一个歌者的身份让自己的诗歌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如春雷一般轰轰滚过,几乎可以说是感动和温暖了一代人。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命运却远不如一般人幸运:在那个动荡的年代(1966—1969),诗人诗性的敏感和良知在与残酷现实的尖锐冲突中不胜重荷,精神一直处于崩溃的边缘。1972年,在部队当兵时,因强烈的精神刺激而导致精神分裂,此后,食指陷入了长期的病困中。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食指依然以坚忍不拔的毅力生存和写作着。食指用他的一生,为我们诠释了四个字:相信未来。 (2)写作背景:此诗写于1968年,这时正值文革时期,这一时期几乎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空白期,然而民间的创作却顽强地生长着,诗人食指无疑是其中杰出的一位民间写作者。就在16-19岁的青春时期,食指便以一代人灵魂的历程写出了《海洋三部曲》、《鱼儿三部曲》、《相信未来》等30余首为时代立言的好作品,这些诗歌不胫而走,在全国各地的知识青年中广为传颂。食指《相信未来》在那个阴云密布的时代,在人们心灵上投下了一道希望之光。尽管“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尽管“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悲哀”,人们依然用“美丽的雪花”,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现在重读依然让人动心。《十八岁和其他》《我的四季》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教学设想:两篇课文在“向青春举杯”的“体悟人生”板块,都属于研习要求。因为阅读难度不大,故放在指导阅读中处理。“体悟人生”借助换位思考的方式,帮助学生处理好与父母的关系;引导学生对人生进行思考,以正确的态度面对人生的考验。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积累词语。通过整体感知,诵读品味,揣摩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n2、帮助学生处理好与父母的关系,引导学生认真对人生进行思考,以正确的态度面对人生的考验。教学重点:1、通过整体感知,诵读品味,结合语境揣摩语句的含义。2、掌握散文的艺术表现手法,评价作者在文中表述的人生思考和生活态度。教学难点: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评价作者在文中表述的人生思考和生活态度。教学方法:诵读、讨论法。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布置预习任务,请学生的家长协作完成《十八岁和其他》的教学:看完本文,标出文中最能引起共鸣的语句,与孩子交流。如有可能,也给自己的孩子写封信,说说心理话。2、熟悉文本《十八岁和其他》,引导学生从家长与子女两个角度,畅谈阅读感受以及和父母交流后的想法。教学过程:一、导入1、检查预习,听写字词:似水流年(解释:时间快),晨曦初露(写)缠绕(读rao),沉湎——缅怀,眷恋(注意写法),懊悔(注意写法),惆怅(注意写法)急躁(写读zao),怪癖(读pi),摭(zhi)拾,光宗耀祖(注意写法),蓬莱仙境(读写),其乐融融(注意写法)2、亲情,人类社会从远古就有的一种最为朴素、最为原始,也最为绵长的情感。一个人从脱胎于世,便构成了他与父母亲,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缘分,于是有了漫漫人生路上相依相守、同呼吸共命运的经历与责任。对这个世界来说,你可能只是一个人,但对某些人来说,你可能就是整个世界。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倾听一位父亲对孩子的爱的箴言——《十八岁和其他》。二、解题:本文选自《台湾散文精粹》。杨子,生于1923年,原名杨选堂,广东梅州人。作品有《浸洒的花朵》、《感情的花朵》等。暨南大学商学院毕业。历任《前线日报》、《中国时报》、《新生报》、《民族晚报》主笔,并任教职,兼涉政界。曾任台湾大学讲师、中興大学副教授、台湾省政府編译室主任等职。本文是一位父亲在儿子十八岁生日时,回忆过往,对孩子的成长写下的感言。以感性的文字表达了理性的观点,以平等的态度向孩子倾诉发自内心最真挚的建议。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学生自由阅读课文)自读提示:(1)东东的父亲在给儿子的信中表现了怎样的态度?(2)父亲在信中表达了哪些观点?对于“两代人的矛盾”,作者有怎样的看法?(3)标出文中最能引起你共鸣的语句,说说你感动的原因。(4)你对自己的父母满意么?为什么?你准备怎样和他们沟通?(5)文章里选了几个怎样表现父子亲情的细节?(6)仿照例句造句:“十八岁使我想起初长彩羽、引吭试啼的小公鸡,使我想起翅膀甫健、开始翱翔于天空的幼鹰,整个世界填满不了十八岁男孩子的雄心和梦。”四、讨论总结1、讨论问题(1)东东的父亲在给儿子的信中表现了怎样的态度?(平等、理解、反省、激励)(2)父亲在信中表达了哪些观点?(不要轻易否定父母的人生经验,不要总是站在对立的立场叛逆,和父母多沟通做知心朋友,多读书享受读书的快乐,珍重青春珍惜时光。)(对于“两代人的矛盾”,杨子分析了形成的原因:①受到流行观念的影响。“父与子”时常被看做对立的两方,意味着思想的冲突,观念的差异,新与旧韵不同,进步与保守的矛盾。下一代往往在下意识中受到这流行观念的影响,\n好像一开始便必然处在与上一代对立的地位。②父母的愚昧和落伍。父母在思想上老旧得追不上年轻人的时代。③下一代对父母经验的无条件否定,年轻人盲目反抗与追求“成熟”“独立”的急躁。④两代之间缺乏沟通,缺少平等和理解。他认为一切悲剧的造成,都由于父母与子女间不能有时像朋友般地把问题摊出来谈谈。)(3)标出文中最能引起你共鸣的语句,说说你感动的原因。(略)(4)你对自己的父母满意么?为什么?你准备怎样和他们沟通?(略)(5)文章里选了几个怎样表现父子亲情的细节?(半夜抱孩子看医生,拍照,假日带孩子骑脚踏车到处炫耀,托起孩子身体为他洗澡,抱孩子在走廊上走半夜,陪孩子考幼稚园、考初中、考高中等。)(6)仿照例句造句:“十八岁使我想起初长彩羽、引吭试啼的小公鸡,使我想起翅膀甫健、开始翱翔于天空的幼鹰,整个世界填满不了十八岁男孩子的雄心和梦。”(十八岁使我想起冲破云幔、光芒四射的朝阳,使我想起春意盎然,开始吹拂于江南塞北的春风,整个世界填满不了十八岁男孩子的壮志和追求。)2、总结随着社会发展,父母和子女的关系逐渐从“家长制”向“忘年交”的角色转换。调研显示,当大学生和父母“产生矛盾”时,八成人会选择和父母“主动进行沟通”,只有13%的学生选择“冷战”方式来解决;当问及你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父母一般会充当什么角色”时,父母单方面给予“忠告”的只有37%,另有63%的父母会采取“像朋友一样和我分担”、“视情况而定”、“作为旁观者,让我自行处理”。其实亲情一直在我们心中,它陪伴我们度过生命中每一刻快乐和不快乐。很多时候,我们没有将心中的话大声说出来,告诉父母,我们爱他们,也将永远记得他们的爱。概括说明课文四部分各写了什么内容。    第一部分:作者面对孩子十八岁时的心情。第二部分:两代人的矛盾与冲突。  第三部分:读书的苦与乐。 第四部分:作者规劝孩子珍惜青春。父亲在信中表达了哪些观点?不要轻易否定父母的人生经验,不要总是站在对立的立场叛逆,和父母多沟通做知心朋友,多读书享受读书的快乐,珍重青春珍惜时光。父亲在给儿子的信中表现了怎样的态度?平等、理解、反省、激励面对步入十八岁的孩子,作者的心情是怎样?文中哪些语句表明了他的心情?  第一段:矛盾、失落的心情。即“孩子长大了”的欣慰与似水流年的迷惘相交织。第二段:担忧的心情。怕因自己的不经心或任性等,给孩子造成伤害。    第三段:高兴、满意开怀的心情。即“自己的孩子长大得能够兼为挚友了”。  作者认为造成两代人矛盾的原因是什么?他提出了怎样的解决办法?    造成两代人矛盾的原因有四点:①受到流行文化观念的影响。②父母的愚昧和落后。③下一代对父母生活经验的无条件否定以及年轻人盲目反抗与追求“成熟”、“独立”的急躁。④两代人之间缺乏沟通,缺少平等与理解。    解决办法:①孩子们要避免受流行的“父与子”观念的影响,避免轻率地对父母下评判。②父母要更新思想,追上时代的步伐。③双方要像朋友般把问题摊出来谈谈,共享喜乐,分担忧愁。在孩子面临大专联考而深感读书之苦时,作者的态度是怎样的?    在孩子面临大专联考而深感读书之苦时,作者的态度是矛盾的。虽然同情孩子读书苦,但不能不鼓励和要求孩子,甚至鞭策他尽力去争取一场残酷升学竞争的胜利。同时作者还祈祷孩子有天能做个率性的读书人,在学问的海洋中,能够其乐融融。作者对步入十八岁的孩子提出了哪些希望?    作者希望孩子不要想得太复杂、太现实,希望他们保持纯真,永远有一颗赤子之心;希望他们能珍惜青春的美好时光。作者用“十八岁使我想起初长彩羽、引吭试啼的小公鸡,使我想起翅膀甫健、开始翱翔于天空的幼鹰,整个世界填满不了十八岁男孩子的雄心和梦。”这样的句式表达了他对青春的感受。你们能否也仿照上面的句式,写一段话来表达对青春的理解呢?读完全文后,你能否总结出这篇文章的行文方式和语言特点?    这是一篇书信体文章,全文以一种与孩子娓娓交心的谈话行文方式展开,语言朴素、感情真挚,淋漓尽致地表达了父母对儿女的爱。除此之外,作者还运用小标题来结构文章,使复杂的青春命题得到简化,获得了非常清晰的写作思路。五、练习作业\n(1)回家给父母看课文,和父母好好沟通一回。(2)做《同步导学》练习。(3)预习《我的四季》第二课时教学要点:1、明确散文的学习方法,理解《我的四季》中赋有哲理的话语。2、引导学生认真对人生进行思考,以正确的态度面对人生的考验。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必然要经历一个由稚嫩到成熟的过程。这就像一年的四个季节一样,但是,自然界的春夏秋冬周而复始、轮回不止,人生的四季属于我们却只有一次。在仅有的一次人生四季中,我们又如何度过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自读学习一篇抒情散文《我的四季》,想一想,女作家张洁对人生的种种感悟,给我们哪些启示?二、自读研讨:自读提示:(1)概括作者的人生四季有着怎样的特点?(2)作者的人生之春是艰辛的,但作者没有无尽的感慨命运的不公,她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呢?(3)贯穿于作者人生四季的一条主线是什么?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人生信念和人生态度?(4)划出作者对人生感悟的句子,说说这些感悟给你怎样的启示?或者按照老师的提示作思考解答:①“在这世界上,每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②“人要是能够期待,就能够奋力以赴。”③“厄运只能将弱者淘汰,即使为它挡过这次灾难,它也会在另一次灾难里沉没。而强者却会留下,继续走完自己的路。”④“只要我认真地活过,无愧地付出过,人们将无权耻笑我是人不敷出的傻瓜,也不必用他的尺度来衡量我值得或是不值得。”三、讨论交流(1)概括作者的人生四季有着怎样的特点?(运用象征手法,作者把自己的人生比做是一年的四个季节,文章表面写的是自然界的春夏秋冬,其实是在写作者的一生经历和作者对人生的种种感悟。春季,播种希望;夏天,战胜磨难;秋天,感悟收获;冬天,自我检点。)(2)作者的人生之春是艰辛的,但作者没有无尽的感慨命运的不公,她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呢?(作者没有怨天怨地,而是意识到了自己在获得生命的同时,也应当承担起生命赋予自己的责任。文中这样写到:“我只有低着头,弯着腰,用尽我全身的力气压着我的犁头,我知道,每一个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耕种的土地。”奥斯特洛夫斯基说:生命就像奔涌的洪流,如果没有岛屿或暗礁,岂能激起美丽的浪花?是啊,不经历风雨,又怎能看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老师也真心希望每一位同学,能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能成为生活中的强者。)(3)贯穿于作者人生四季的一条主线是什么?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人生信念和人生态度?(从文中可见作者的执着追求的人生信念和永不退缩的人生态度。贯穿作者人生四季的一条主线就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4)划出作者对人生感悟的句子,说说这些感悟给你怎样的启示?①“在这世界上,每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说明一个人既然拥有了生命,他就有责任为自己的生命地块即人生负责。在人生的历程中不要指望别人来为你的人生做什么,自己的生命质量只能由自己来决定和完成,自己的人生只能是自己走过。)②“人要是能够期待,就能够奋力以赴。”(这种期待,实际上就是一个人生命征程中的信念和动力,信念和动力能够鼓励一个人在自己人生的路途中奋力前行,为一个既定的目标不断地付出自己不懈的努力。一个人一旦有了信念,他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生命的奋斗之中去。)③“厄运只能将弱者淘汰,即使为它挡过这次灾难,它也会在另一次灾难里沉没。而强者却会留下,继续走完自己的路。(强者与弱者是自身与厄运抗争而决出的高下,并非依赖外部的扶助而产生的结果。)④“只要我认真地活过,无愧地付出过,人们将无权耻笑我是人不敷出的傻瓜,也不必用他的尺度来衡量我值得或是不值得。”(一个人在生命的四季里只要认真地无愧地经历了,所有的欢乐和痛苦,所有的成功和失败,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人生的收获,在生命的最后季节,一个人就不会有什么人生的遗憾和哀叹,也不会有什么生命的愧疚和寂寞。)\n四、总结赏析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对哪个季节感悟最深刻,你能有感情的将你最喜欢的段落为大家读一读吗、评一评?(女作家把生命比做一年的四个季节,她在自己的人生四季中认真生活,无悔付出,在历经了人生的各种坎坷、痛苦、磨难后,她这样警醒后人:再没有可能纠正已经成为往事的过错。)2、一个人的生命不可能再有一次四季。未来的四季属于另一个新的生命。对于这句话,你又有何理解呢?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生命呢?(不要总沉浸在过去,要珍惜现在,因为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对待生命,奋斗、无悔。可以引用奥斯特洛夫斯基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精辟论述。)3、“四季”在我们身上又如何理解?(读书上学——春天,就业奋斗——夏天,中年成就——秋天,老年退休——冬天)总结:人生的四季是短暂的,青春更是转瞬即逝。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更应该懂得如何面对生命,如何珍惜青春。记得有一首歌这样唱到:“我的未来不是梦,我的心跟着希望在走,我的未来不是梦,我认真的在过每一分钟”如果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能在生命中的每一天认真的生活,无悔的付出,那么,在未来,我们也会坦然地对自己说:哀叹和寂寞的,将永远不会是我!五、布置作业:(1)完成《同步导学》练习。(2)预习“设计未来”,在A、B方案中,选择你喜欢的方案。劝学一、教学目标(一)学习设喻论证的方法和“对举”的行文方式。(二)了解荀况关于学习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二、难点、重点分析(一)导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锲而不舍”是同学们早已熟悉的两个成语,这两个成语的含义是什么呢?和学习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荀子·劝学》一文,领略一下荀子是如何“劝学”的。1、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2.题解《劝学》是《荀子》第一篇,“劝”是“”的意思。《劝学》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3、熟读课文,疏通文意。正音,然后齐读全文。(二)作者从哪几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各组比喻之间在意义上有什么内在联系?分析:本文第一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接着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分三段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论述:第l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第一个比喻“青出于蓝”,不能认为它的意思是比喻学生超过老师。这是它作为成语后新产生的意思。本文中这个比喻和“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这样,三个比喻分了两层意思。作者在这基础上,用“故”归纳上文,又用了“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作为事例,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后面两个比喻并列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它们是对后面推论的有力衬托。综上所述,本段是从总论学习的重要性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第2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开头作者用“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先来阐说,接着就用“****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个比喻,形象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为了把道理说得更透辟,作者顺势而下,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综上所述,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第3段作者用了十个比喻。作者先用两个比喻,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接着又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习要积累。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作者用四个比喻正反对\n照:先用“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又用“楔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这是本段第二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最后一个层次,作者用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后面两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的两点保证,两者缺一不可。综上所述,作者在本段中又分三个层次,是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二)本文设喻有什么特点?分析:本文是阐述学习道理的议论文,通篇设喻,使所讲道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说服力又有感染力。本文的设喻特点:(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如说明“学不可以已”之理,作者用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色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为喻加以说明,充分表达了“学不可以已”而必须有所造就的道理。这样化深奥为浅近,.由感性到理性,令人心悦诚服。(2)设喻方式多样:①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木为轮”、“金就砺则利”等从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②正反设喻,如“蚓”和“蟹”、“骐骥”和“驽马”、“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通过正反对照把所要说明的道理说得更具体明白。③反复设喻,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连用几个不同的比喻,使读者加深对道理的理解。(3)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①有的是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之中,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锲而舍之”、“锲而不舍”。②有的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如第2段,作者先连用五个比喻,后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③有的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第3段第一层,作者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水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进一步论证。三、教学过程设计(一)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的。(二)预习检查。(三)导入新课。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入,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习的道理。(四)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荀子(约公元前313一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五)解题。《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师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生建立“注意中心”。接着就讲:“劝”的繁体字“****”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六)指导学生处理课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l.对照注释,借助字典,正字正音。第一组:通假字第二组:其他易写错读错字2.给本课12个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画加注,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n3.复习初中知识,综合“思考和练习”二,学生自己理解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的用法。4.学生试译难句,教师点拨指正。(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君子”是一个合成双音词。“可以”在古汉语中是两个单音词,相当于现代汉语“可以、用它”的意思。在本文具体语境中“以”已失去介词的作用,只协调音节。因此,这两个词中只有“可”有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可以”差不多;它还表示情理上应当如此,可译为“应该”。全句译为: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说,学习是不应该(可以、能够)停止的。(2)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句中两个“中”作动词,“符合”的意思。“绳”指木工取直用的墨线,这个词的意义现在已扩大,泛指各种绳索。“***”和“为”是两个动词,“***”通“糅”,指古代用火熨木使之弯曲的一种方法,现作“揉”,解释“使……弯曲”。“为”,做成。“以”在两个动词之间表明它后边的行为是它前边行为的目的或结果,作连词用,译作“而”。全句译为:(一块)木材直得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线,假如使它弯曲而成为车轮,它的弧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圈)。(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句中“神明”即“神灵”;“圣心”指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自得”不是现代汉语中的合成双音词,“自”是自然,“得”是通;“而”是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这句译为:积累善行养成美德,因而能自通于神明,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也就具备了。(4)假舟揖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句中“舟揖”是合成双音词,偏义复词,联系上下文,偏指舟。“水”,名词用如动词,“游泳”。“绝”是会意字,从“***”,从“刀”,从“卩”(象人形),意思是人用刀横断丝织品,“绝江河”很像横断水流,所以“绝”引申为“横渡”。“江河”古人专指长江、黄河,现在的词义扩大了,泛指一切江、河。全句译为: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能游泳,但是能横渡江河。(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句中两个“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爪牙”在本文中是两个单音词,它们的本义是爪子、牙齿。后来形成褒义的比喻义:帮手、武士;现代又转为贬义的比喻义:帮凶、走狗,词义的感情色彩有了变化。“强”读***,坚硬的意思。“上”、“下”方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黄泉”是特殊的单纯双音词。“用心”不是合成双音词,“用”是引介原因的介词,译作“由于、因为”、“心”是“心思”的意思。“一”,作动词,专一的意思。全句译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硬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由于心思专一(的缘故)。(七)诵读第l段。1.诵读的准备。先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学生试划,教师纠正):学不可以已***使之然也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让学生解释下列词语:“已”——在现代语中有没有相同用法?请举例。(奔腾不已,不能自已)“以为”——跟“自以为得之矣”(《石钟山记》)中的“以为”用法是否相同?(不同。“自以为”是自己认为之意;此句中的“以为”是“以之为”(用它做成)的省文。)“虽”——这个“虽”跟下面两句话中哪一个“虽”字的用法相同:①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不同)②虽大风浪不能鸣也。(相同)“木受绳”二句——把省略的意思找出来。(“受绳而后锯之”“就砺而磨”——都是不言而喻的,故可省。)2.学生练习背诵。先自读两遍,再由教师领读一遍(师生都不看书),然后检查试背,发现难点,指出关键在于要理清文理。3.文理分析。第一步:找观点提问:这段话中哪些句子是表述作者观点的?(起句和结句)追问:开头说:“学不可以已”,下面接着有一连串的设喻,这些设喻是证明这个观点的吗?(不是直接证明这个观点,而是用来证明结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个观点的。)再追问:既然如此,起句和结句所表述的观点又是怎样的关系呢?(后者用来证明前者——因为“博学而日参乎己”有“知明而行无过”的功效,所以“学不可以已”。)\n补充问:在“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这句话中,哪些字眼表示了“不可以已”的意思?(“博”——要“博”则“不可以已”;“日”——每天;亦“不已”之意。)第二步:弄清设喻的内涵提问:这段话中的设喻可分几组?(分三组:①“青,取之于蓝……而寒于水”;②“木直中绳……***使之然也”,③“故木受绳……则利”。)追问:这三组设喻从总体上看,都是为了论证“君子博学……行无过矣”这一论点的。既然如此,是否可以认为这是简单的重复?(不是,因为三者的角度不同)。再追问:它们的角度不同表现在什么地方?①是将前后不同的状态和性质加以对照,说明后者高于前者,用来比喻人们经过学习,其思想、道德的境界高于学习之前,智力发达程度也高于学习之前。②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既经改变,则不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性质上去,用“***”来比喻学习可以改造人这一重大作用。③“受绳则直”“就砺则利”所强调的是改造的结果,照应下文“知明而行无过”;被省略的“锯”“磨”二字,都表示持续的动作,又包含了“不可以已”的意思。可见这一组设喻是前两组设喻的总括,由此顺理成章地引出作者的观点。最后板书此段文理示意图,帮助学生记诵。4.熟练地诵读这一段。学生参照上面的示意图齐背一遍,先自查、互查,后由教师检查。诵读第2段。(八)诵读第2段。1.诵读的准备。先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要求注意某一节拍之中有些字之间有极短暂的停顿(用“•”表示)。吾尝•终日•而思矣,不知须臾•之所学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后解释词语:“终日而思”和“***而望”——属于“对举”,结构相同,“而”表示修饰关系。用现代语表述,依次为“整天地想”和“跃起脚跟向远处看”,前者加“地”,后者不加。“彰”——就是“明”的意思。从“彡”,从“章”,“章”亦声,光彩夺目之意。“利足”——现在也有这种构词方式,如“快手”(干事情快)。利足,就是跑得快。“致”——或以为同“至”,非是。“致”与“绝”对应,都表示动作结果,课本注为“达到”是正确的。“能水”——今南方亦有“会水”一词,指游泳而言。2.学生练习背诵。方式同前。3.文理分析。教师提问:本段有哪些设喻,先一一列举出来。(①“***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②“登高而招”则“见者远”;③“顺风而呼”则“闻者彰”;④“假舆马”可“致千里”;⑤“假舟揖”可“绝江河”。)追问:这些设喻各有什么作用?(①用来说明“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强调学习的重要性。②承上句“登高”一语,作解释,说明“登高”的效果。③与“登高”一喻对举,说明“顺风”的效果。④⑤的作用亦与此相同。)再追问:结句中“善假于物”是指上文哪些语句说的?(“登高而招”“顺风而呼”“舟揖”“舆马”)它们是不是简单的重复?所假之物的性质是否相同?(不是。②③中所假之物“高(山)”“风”,都是自然物;④⑤中所假之物“舆马”“舟揖”,是人的发明创造之物,二者有层次高低之分。)小结:①喻属起句;②③④⑤喻属结句。主导问:起句和结句是怎样的关系?(“学”是前提条件,“善假于物”是结果——能利用自然可谓善,能创造可用之物,则是善之善者。)请归纳本段大意:能学习才能善假于物(板书)。4.熟练地背诵这一段。方式同前。提示学生注意作者行文方式:“登高”“顺风”中已含有“假物”之意,但未明白点出“假”字;至“舆马…“舟揖”二喻,才明白点出;最后再说“善假于物”,给人的印象就深了。了解这种行文方式也可以帮助我们记诵。(九)诵读第3段。\n1.诵读的准备。先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蚓无•爪牙之利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后解释下列词语:“兴焉”“生焉”“备焉”的“焉”——或注为“于是”,亦通。虚词也可以活解,只要于文意无害。“无以”——可与“河曲智里无以应”作比较。这里是“没有办法”的意思。2.划分层次,然后练习背诵。第一层(首句、以句号为标志、下同)说明积善而后圣心备的道理。第二层(第2—4句)从正反两面设喻说明积累的必要性。第三层(最后两句)从正反两面说明用心专一才能积累的道理。提示学生:此段较长,可按上述层次,一层一层地练习背诵,最后连贯地背诵全段。3.概括本段主旨后,熟练地背诵这一段。主旨是:学习知识必须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不断地积累;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用心专一。(十)总结全文。1.思想内容。总结方式:先列出各段的论点(分论点);再分析这些论点跟“学不可以已”这句话(中心论点)的关系,指出分论点就是中心论点的论据,最后列表说明。学不可以已(中心论点)“不已”才能“知明而行无过”——意义(分论点之一)“不已”才能“善假于物”——意义(分论点之二)学而不已,方能积累,即“锲而不舍”——态度(分论点之三)教师点拨:作者在本文中所论述的观点,跟他的“性恶”说是分不开的。因为“性恶”,所以需要改造,改造后即可为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就说明了这一点改造的方法就是进行教育,“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说明教育可以改造人,使人为善。这种教育改造,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以又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2.设喻的运用。教师说明:严格地说,通常所谓“比喻论证”是不确切的,比喻是一种修辞技巧,常用来说明事物的状态、大小、色泽等等;设喻则是一种说明事理的方法,用于论证,应称为“设喻论证”。学生讨论:(1)从本文看,运用设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2)本文在设喻的运用上有哪些特点?小结要点:设喻的基本原则是“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也就是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说明深刻的道理。(附带说说,寓言也是设喻的一种,上学期已学过,如“循表夜涉”“刻舟求剑”等,同样也有深入浅出的效果。)本文的设喻有两大特点:一是方式灵活,有时从一个方面用同类事物并列设喻以加强效果,如“青,取之于蓝……而寒于水”;有时从正反两面设喻说明同一道理,如“骐骥一跃……功在不舍”。二是用一连串的设喻,而内容逐步加深,如“登高而招……而绝江河”。3.对举的运用。说明:对举是一种行文方式,就是将有关的两个事物(包括同类事物和相反事物)同时举出,其句子构造也相同或大体相同。让学生举例(同类事物对举,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等;相反事物对举,如“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蚓无爪牙之利……用心躁也”。)讨论对举的作用。教师要说明一下:上述对举句组又都是设喻,那是就其目的(说明事理)来说的,而讨论对举的作用则应从行文方式看,要想想如此行文有什么好处。(读起来节奏整齐划一,铿锵有力;以同类事物对举可以丰富内容,加深印象;以相反事物对举,可以使读者对问题获得一面的认识。《师说》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探讨认识从师的重要意义。2、领会课文正反对比、破立结合的论证方法。3、掌握重要字词及文言现象,背诵全文。\n教学重点:1、理解文中的多义词,解释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2、掌握文中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能解释具体语境中意动词的含义。4、区分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理解它们的古今义。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语我们刚学习过荀子《劝学》,明确了学习的重要意义。通过学习,人们的修养与学问可以得到提高,人们的素质可以得到改变。那么,学习的最佳途径是什么呢?是自学,或是从师学习?答案应该是不言自明的,但是——二、作者及背景简介:(写作背景)魏晋以来,社会上风行非学无师,重视“家传”,。在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虽然推行科举制度,但耻于从师的风气却很盛行,上层“士大夫之族”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们不愿从师学习,而且他们也反对别人从师学习。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由魏晋世以下,不益不事师。进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唯有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并著《师说》千古佳文。在这著名的《师说》,作者借为文送学生李蟠来抨击那些上层“士大夫之族”,大力宣扬从师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师说》即说说从师的道理。(作者)说起韩愈,我们应该不陌生,请哪一位同学来介绍他的有关资料。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文公,昌黎先生。韩愈是与古文运动联系在一起的,他和柳宗元一起大力提倡古文运动,主张文章应该象先秦散文一样言之有物,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只求形式而内容贫乏的骈俪文;语言要新颖,“言贵创新,词必己出”。二人不论在理论上或是在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进了古文运动的兴起、发展,并身体力行,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体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散文的基础。因此二人影响巨大,韩愈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齐读,思考:韩愈对从师持什么态度?当时人是什么态度?找出文中词句。四、复读课文1、研读课文第一段方法:(1)教师范读课文。    (2)注意理解下列问题。哪句可以看作是本文的中心论点?首句:推出中心论点:学者必有师。托古言事,乃针对当时士大夫以从师为耻而说的,更增加力度。为什么要从师?选择老师的标准是什么?2、理解本段中的古今异义词语学者古:求学的人今: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的人   所以古:用来……的 凭借   今:因果关系连词从而古:跟从……并且今:连词,表示结果或目的。即因此、就3、词语活用   吾师道也     师,名词用作动词即“学习”  吾从而师之   师,名词用作意动词即“以……为师”5、讨论:我们今天所说的“自学成才”是不是与韩愈说的“必有师”相矛盾?韩愈所说的“道”指什么?我们今天要以什么为师?6、总结本段总说老师的作用和从师学习的必要性、重要性,指出择师的原则,推出“无贵无贱,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7、背诵本段                  第二课时一、检查复习\n1、提名背诵。2、提问个别字词。二、研读第二段1、指导朗读。指导正确断句如:师道之不传也/久也2、词句辨析师道者不传也久矣(从师的道德风尚)吾师道也         (学习道理)      师道之不复       (从师的道德风尚)    惑而不从师       (老师)吾师道也         (学习)师道之不复       (从师)  不耻相师         (学习)3、古今异义词辨析众人古:一般的人众人今:许多人      小学古:小的方面要学习今:初等教育的学校4、重点句子解释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宾语前置句,之,提宾的标志)彼童子之师……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否定判断句,“非……也”构成否定判断)5、读本段。思考:本段的论点是什么?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道”的“道”指风尚;句中两个“也”,表示停顿。为什么韩愈要这么说?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第二层:针对时弊,从三方面对比,剖析“不从师”的症结。先以“今之众人”与“古之圣人”作对比:作者在这组纵向比较中用反诘句点出不从师的结果。再以“为子择师”与“其身则耻师”作对比:作者在这组自身矛盾的对比中,对不从师的表现加以评论,并给予直接的否定。最后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作对比:作者在这组横向比较中,对不从师的言行加以描述,并发出带有讽刺语气的强烈感慨。本段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6、讨论:《劝学》中有一句与本段中“圣人”、“愚人”的论述相仿,是哪一句?你认为“句读”之师与“传道”之师有何区别?你认为韩愈对“君子”“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看法是否符合现代观点?7、教师总结,学生背诵本段。三、作业:背诵当堂所学的内容。第三课时一、检查复习1、背诵                2、字词二、分析第三、四段(一)第三段1、指导朗读2、自译:师,不必古指“不一定”今指“不需要”3、简析:列举孔子为例,进一步论证从师的重要性以孔子为例的好处:一石三鸟,典型精当1)阐明了从师的意义;2)也说明了从师的3)与“古之学者……”和“古之圣人……圣益圣……”等呼(二)第四段虽为附记性质,但是紧扣中心。作者赞扬李的“不拘于时”、“行古道”,也是对士大夫的有力批评。既针砭了时弊,又通过李来倡导了从师。因此结尾虽然简单,但有力地照应了开头,围绕了中心。(三)问题探讨:李蟠好的是什么样的“古文”?他不愿被什么样的“时”所束缚?韩愈反对浮靡的文风,倡导古文运动,而李蟠“好”的正是韩愈倡导的“六艺经传”;当时社会风气不好,人们不肯从\n师而学,李蟠不受风气影响,拜韩愈为师。齐白石有一句话“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你能不能结合《劝学》《师说》的内容来分析一下?两文都谈到学习的重要,那么正确的学习目的究竟是什么?《劝学》认为学习的本质其实是“改变自己”;“学不可以已”,永远不停止,也即常言所说的“活到老,学到老”。《师说》中认为学习是为了闻道解惑。——这些认识都是正确的。作为现代人,黑塞论述得更全面,他认为读书学习是获取教养的途径,是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扩展,并非是为了提高某种能力或本领(因为那样的学习过于功利),而在于寻找生活的意义,也就是说,学习者需要有自己的精神追求。没有追求的学习是低效的学习,只能满足一般的生存需求。三、分析论证结构。提出中心论点正面阐述(必要性、原则)反面阐述(对比)例证:孔子     附记:赞扬四、体会语言:整散结合 顶真手法。五、作业:背诵全文;积累相关文言知识。《获得教养的途径》教学设想:本单元是“获得教养的途径”大板块,下分两个小版块:“求学之道”“经典的力量”。“获得教养的途径”意在关心下一代的成长,让学生知道读书学习的重要,以及如何通过阅读经典获得教益。从获取知识和能力的层面上,学会恰当地表达思想,学习朴素的文风。第一小板块“求学之道”的两篇文言文《劝学》《师说》已经学完,本文是第二小板块“经典的力量”(仅一篇)。这个板块引外国作家的一篇言论文《获得教养的途径》,意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经典,提高自己的教养,构建自己的精神境界。选文纯粹是为板块设计,文章也过于高高在上,本文给成人读,还可以算得上是精神传教,给刚刚就读的高一学生读,多有云里雾里,难切实际之嫌。教学目标:1、进一步明白读书的意义,努力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提高自己的修养;2、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观点;3、理解和基本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教学方法:自读讨论一、导入《劝学》劝勉我们终生学习,《师说》教我们好好从师求教,读书的意义在于改善我们的精神面貌,提升我们的心智境界。今天我们要学的《获得教养的途径》,将告诉我们读书的意义,还指导我们怎样读书,读怎样的书。现在我们学《获得教养的途径》。一、介绍作者:赫尔曼•黑塞(HermannHesse,1877-1962)20世纪初的德国作家。后来加入瑞士籍。他被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这说明他在艺术上深受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1946年,黑塞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个人热爱大自然,厌倦都市文明。对我们中国的老庄哲学有浓厚的兴趣,他的作品多方面探索人类精神解放的途径。代表作有《彼得•卡门青特》《荒原狼》(1927)等。二、老师布置思考题,学生自读课文,先自我思考。思考题:1、本文表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先概括段义,再认识本文思路结构。3、作者认为真正的阅读应当是怎样的状态?4、为什么前辈学人总是提醒我们读经典作品?5、黑塞批评了哪些现象?6、理解“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价值”的含义。7、对经典作品为什么要反复阅读?三、交流讨论(一)和自己的同桌或者前后的同学交流讨论思考题的答案。(二)班级交流讨论1、本文表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n文章认为读书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赞美了读书的作用,劝说人们用心研读经典作品,在书籍中发现世界,认识社会,完善自我修养。2、先概括段义,再认识本文思路结构。第1段——简说读书的意义,并指出读书需终生。第2段至第5段——论述阅读杰作的作用是获得教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第6段和第7段——进一步阐述通过阅读经典作品获得教养的必要性。3、作者认为真正的阅读应当是怎样的状态?修养无功利目的,读书是终生任务。专心的,无功利的,反复的;不为消遣的,不为装门面的。4、为什么前辈学人总是提醒我们读经典作品?阅读经典是获得教养的主要的途径。通过阅读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获得鲜活的意识和理解,逐渐熟悉并掌握大师们的思想成果。经典既是民族与人类文化的结晶,也是语言艺术的典范,它代表一个时代人文和语文的顶峰。从获得教养的目的出发,必须阅读杰作。一个人在青少年时代所读的书注定要影响他的一生,对他的人文素养构成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甚至能决定他一生的审美追求。每个民族尊奉的经典的作家往往也是世界的,如中国的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苏轼、曹雪芹和鲁迅,俄罗斯的普希金、托尔斯泰,法国的司汤达、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西班牙的塞万提斯等,他们的作品,不但在本国流传,也产生了世界的影响,滋养了无数的人。5、黑塞批评了哪些现象?是作者看到生活中存在着许多诱惑,存在着轻视读书的现象,而即使是热爱学习的人,对读书的作用也会有误解,以为是为消遣,是为功利。6、理解“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价值”的含义。这句话阐述的是阅读的态度。阅读杰作,要有崇敬之心,庄重之感,才能有独到的发现和共鸣,如果没有一种敬重之心,是难以体会到杰作的伟大的。7、对经典作品为什么要反复阅读?只有反复阅读,才能发现经典作品的独特魅力,从而才能融会贯通。人的经验不断增长,阅读不断地深入,就能不断地能从名著中有所发现,这就是所谓的“常读常新”。如《三国演义》是历史小说,少年读此书,可能仅仅为其中的情节人物所打动,而有了一定的修养和阅历后,重读此书,可能就会从历史变迁、政治谋略、外交智慧等方面去解读了。其他如《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等,高中时代重读,体会和少年时代已经大不一样,而人生每个时期都能从中汲取营养,这就是经典的力量。四、作业(完成《同步导学》练习)《想北平》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教学设想:本文编排在“月是故乡明”这个单元,该单元有两个小板块:“漂泊的旅人”“乡关何处”。《想北平》出自第一小板块内,这个板块内共有3篇散文,《想北平》《我心归去》《乡土情结》前两篇是研读要求,后一篇是自读要求。这个板块的教学在情感上,主要是理解人类的美好感情——故乡情思,培养并增强自己的思乡情、爱国情;在阅读理解上,主要是学习散文的阅读赏析。教学目标:1、反复研读,与文本、编者对话,深刻体会作者对故土北平的眷恋之情;2、了解散文衬托手法,学习作者从平凡的事物入手,抒写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感情。3、学会对词语、语段的点评,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教学重点、难点:1、作者字里行间的表达中透出的强烈的主观性,体验作者的感情。2、如何用衬托手法表现北平的妙处。教学方法:阅读,讨论法。第一教时要点:了解作者,进一步了解散文这种文体,整体理解课文,把握文章基本情感,做部分点评。一、导入1、过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都有自己的家园。家乡的山川草木、风土人情和血浓于水的亲情,连同那关于故土的传说,都是我们成长的精神滋养,都是我们的“根”。家园之思也因此成为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主题”。今天开始,我们学习“月是故乡明”这个单元的文章,理解并感受人类最美好的那种故乡情思。现在我们读散文《想北平》。2、字音、字形检查:廿(nian)辜负(gu)菜圃(pu)粘(zhan-nian)脾气(pi)稗官野史(bai)俾众周知(bi)空旷(kuang)粗犷(guang)二、复习有关散文的文体常识\n根据自己的理解,解释有关散文文体(1)“形散神不散”(2)线索(3)文眼(4)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三、了解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因为他降生的第二天(2月4日)正当“立春”。老舍是他的笔名。1946年应邀赴美国讲学1年,期满后旅居美国从事创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应召回国,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等职。参加政治、社会、文化和对外友好交流等活动,注意对青年文学工作者的培养和辅导,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文化大革命”初期因被迫害而弃世。他生于北京西城舒姓的贫寒家庭,满族。父亲舒永寿清朝皇城护军,正红旗。母亲马氏,贫苦出生,正黄旗。(所以我们在课文中看到的北平更多的是属于平民的北平。)他生在北京,长在北京,一生67年中在北京度过42年,最后在北京去世。不过,在他写作的41年里,大部分时间却不在北京,只有解放后17年是真正在北京度过的。不论是在伦敦,在济南,在青岛,在纽约,他都在写北京。他想北京,他的心始终在北京。据统计,在老舍的作品中共有240多个北京的真实地名。这种细节上的真实是老舍作品的现实主义风格的显著特点之一。北京西北角是老舍的摇篮,也成了老舍作品主人公的故乡。老舍著作的一大特点是,大部分是写北京的。它们的“北京味儿”(即指用提炼过的普通北京话,写北京城,写北京人的遭遇、命运、希望。)很浓。代表作,一般公认的有:长篇小说《离婚》、《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正红旗下》;中篇小说《微神》、《月牙儿》、《我这一辈子》。话剧《龙须沟》、《茶馆》。全是写北京的。三、研读先自己思考,再和同学交流:逐一分析本文在散文特征几个方面的表现:(1)“形散神不散”形散——北平景点碎片;北平的农家生活;住伦敦、巴黎、罗马的感受;个人以往生活的回忆等等。神不散——对北平的眷念之情(2)线索:对北平的感受。(3)文眼:“可是,我真爱北平。”这句话。(4)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直接抒情:标题;“我爱我的母亲……我之爱北平也近乎这个……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粘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它是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古城所赐给的。”“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北平呀!”间接抒情:写景、写事,情景交融,寓情于事。四、作业第二教时要点:继续研读过程:一、研读先自己思考,再和同学交流:1、“想”。把标题的“想”换成“说”“爱”“忆”“谈”,看有什么不同效果?“想”1、浓烈的情感亲近,含有思念、爱的成分;2、含有写作时的空间距离。2、他又说:“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说不出”三个字,在两段文字中四次出现,有怎样的含义?表明老舍难以用有限的文字道尽自己对北平的爱。3、本文主要用了怎样的手法写对故土的情感的?答:1、抓特征,写感受:什刹海的蜻蜓,玉泉山的塔影,老城墙,红酸枣树,香片茶,胡同院子,书和古物,果子,蔬菜。2、做比较,用衬托:和巴黎做比较——巴黎“太……”“太……”,北平——“安适”“动中有静”北平更“匀调”“显出自然”“既不挤得慌,又不太僻静”,除“书多古物多”,更“花多、菜多、果子多”;和伦敦做比较——伦敦“成天冒烟的工厂”北平内外“接近自然”;和美国做比较——“美国包着纸的橘子遇到北平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4、体会最后一句话的深层含义。这篇散文写于1936年,作者当时不在北京。那时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华北危急,北京危急。作者作为一个热爱北京的爱国知识分子忧心如焚,思今家乡之情,较平日更为强烈,这一声呼唤,充满了民族忧患意识,震人心弦。\n5、揣摩关键语句的含义和情感。先教会方法。关于含义理解的方法:(1)按照字面的意思,把不够明白的意思说得更明白(2)看文字在文章结构上、主题思想上有什么作用(3)看文字里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4)看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分析出修辞的意思(5)结合前后文或者标题看文字突出了什么意思(6)看文字的弦外之音①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北平的伟俊。啊,我不是诗人!我将永远道不出我的爱,一种像由音乐与图画所引起的爱。答:此句道出了作者对北平的那种难以用语言表达,难以割舍,刻骨铭心的爱。②北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儿,可以使人自由的喘气;不在有好些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周都有空闲的地方,使它们成为美景。答:本句在突出北平的与众不同时,道出了作者对北平的喜爱之情。《我心归去》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教学设想:本文编排在“月是故乡明”这个单元,该单元有两个小板块:“漂泊的旅人”“乡关何处”。本文出自第一小板块内,这个板块内共有3篇散文,《想北平》《我心归去》《乡土情结》前两篇是研读要求,后一篇是自读要求。《想北平》已经教完,这个板块的教学在情感上,主要是理解人类的美好感情——故乡情思,培养并增强自己的思乡情、爱国情;在阅读理解上,主要是学习散文的阅读赏析。教学这两篇文章,用指导阅读的方法处理。第一篇主要理解细节描写和意味深长的句子;第二篇主要是朗读赏析优美的词句,理解诗句的引用。教学目标:1、反复研读,与文本、编者对话,深刻体会作者对故土的眷恋之情;2、学会对词语、语段的点评,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揣摩作者饱含感情,富有哲理的语言。教学方法:阅读,讨论法。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主要阅读《我心归去》一、导入:1、过渡:“漂泊的旅人”这个版块有三篇散文,今天我们学习《我心归去》,课文不难,课文旁边留有“解说栏”,下面我们来学这篇课文。2、听写文中的字词,注意读和写:九牛一毛黏(nian)合辜负僻(pi)静概莫能外逃遁惦念熠(yi)熠闪光静谧(mi)贫(pin)瘠(ji)悲怆(chuang)矫(jiao)饰贫困潦倒魂牵梦萦酒阑灯炧搭讪悠远田塍濡染侘傺铩羽而归田园寥落低徊欷歔安土重迁根深蒂固发轫含辛茹苦翘首以盼桑梓二、把握本文的线索中心和同学交流:本文如何“形散神不散”的?形——材料:在法国“圣纳塞尔市”一个月的生活和感受;想家的滋味;我的故乡情思;拥有故乡的幸福。神——中心或者线索:身在外,而心归乡。三、理解点评课文部分句子的含义。1、复习关于含义理解的方法:(1)按照字面的意思,把不够明白的意思说得更明白;(2)看文字在文章结构上、主题思想上有什么作用;(3)看文字里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4)看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分析出修辞的意思;(5)结合前后文或者标题看文字突出了什么意思;(6)看文字的弦外之音。2、朗读下列句子,注意文中的位置,理解其含义和情感。可以先自己思考,再和同学交流:(1)“你对吊灯作第六或六十次研究,这时候你就可以知道,你差不多开始发疯了。移民的日子是能让人发疯的。”这是想像的情景,夸张的细节说明内心孤独寂寞无聊之至。\n(2)“我坐在柔和的灯雾里,听窗外的海涛和海鸥的鸣叫,想像母亲、妻子、女儿现在熟睡的模样,隔着万里守侯她们到天明。”对这段文字的理解点评突出对亲人的惦念;以“虚”衬“实”,表现远离故乡的痛苦之情。(3)“但假若你在旅途的夕阳中听到舒伯特的某支独唱曲,使你热泪突然涌流的想像,常常是故乡的小径,故乡的月夜,月夜下的草坡泛着银色的光泽,一只小羊还未归家,或者一只犁头还插在地边等待明天。这哪里对呀?也许舒伯特在歌颂宫廷或爱情,但我相信所有雄浑的男声独唱都应该是献给故乡的。”音乐唤起联想,联想引起乡思;想像的情景生动形象,有画面感和镜头感。(4)“故乡比任何旅游景区多了一些东西:你的血、泪,还有汗水。”血泪——你为家乡悲伤;汗水——你曾经的辛劳(5)“无论我这样来多少次,我也只是一名来付钱的观赏者。”他乡虽好,我却无情;以法国的风雅富贵对比衬托自己的故乡情结(6)“……那种失望能滴血,血沃之地……谣。”对家乡落后的动情伤心;金麦穗和赶车谣——借代对家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期待。(7)“故乡意味着我们的付出——它与出生地不是一回事。只有艰辛劳动过奉献过的人,才真正拥有故乡,才真正懂得古人‘游子悲故乡’的情怀。”对“故乡”内涵的升华;故乡情怀也意味着对故乡的奉献。《前方》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简单了解摄影散文的特点,体会联想这一创作手法的具体运用。 2、在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体悟文章的立意,尝试进行简单评点。 3、了解文章虚实结合的写法,解读自己认为内涵比较深刻的句子,感受人类精神家园的内涵。教学重点、难点:了解文章虚实结合的方法,与文本对话,感悟语句表达的深意并尝试进行简单的评点。教学难点: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受人类精神家园的内涵。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前方”是一个抽象而充满诗意的名词,“前方”可以使我们产生无穷的联想,它以独特的魅力引领我们去探索外面丰富多彩的世界,去追寻属于自己的纯真梦想,而这过程就是艰辛的人生旅途。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赏析一下曹文轩先生以“前方”为题的摄影散文。二、简介作家、文体(出示投影,结合课下注释):曹文轩,生于1954年,江苏盐城人,中国现代作家、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要作品有《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根鸟》(少儿成长小说三步曲)。曹文轩先生以《前方》为题而写的摄影散文,它由一位印度摄影师拍摄的名叫《前方》的照片而引发。所谓摄影散文就是对摄影作品作一番解读、鉴赏,进行联想和想象,穿插描写、议论、抒情写成的散文。三、文本研读1.观察图片,快速阅读,整体感知。师:我们在早读课上已经很好的阅读这篇课文,对于文章的内容和结构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全文共12节,由摄影图片切入,然后产生联想进行思考,最后又归于画面。首先一起来读一下第一小节,思考一下,作者是怎样切入画面的?作者选择怎样的角度进行观察思考的。明确:图片展现的是一个拥挤的老式公交车车厢,其中有一位男子手托下巴望着车外。切入点:猜测画面人物的行动目的,可能是归家或远行。作者其实想归纳这样一个事实,既无论是归家还是远行,他们正在路上。2.再读课文,了解内容,把握重点师:摄影散文的重心在作者由画面发生的思考上,课前布置了同学们预习课文,要求找出作者思考见解的语句,请同学们来说一说。明确:在学生自行阅读的同时加以提示:这样的语句一般会出现在文章的什么地方?(段首或段末)并针对学生的回答和他们的一些见解,适时的补充分析。最后总结归纳,以投影展示:①人有克制不住离家的欲望②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n③人的悲剧性实质3、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师:为什么会引发这些思考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结合课文内容来探讨一下作者提出的这三个观念。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作者提出人有克制不住离家的欲望,“克制不住”说明?(离家的欲望很强烈,甚至是与身俱来的)同学们思考一下,作者罗列了那些原因说明人的离家。结合课文中的一些语句,并用一些简洁的语言来概括。①迁徙的习性②外界的诱惑③出于无奈④理想的召唤为了表达出这种强烈的离家欲望,作者用了“克制不住”一词,文中这一方面是如何体现的呢?找出这方面写的好的地方来点评一下。(1)动物迁徙类比人类迁徙(声势浩大,撼动人心)多媒体展示图片(离家是人的本性,是人内心的需要,是一种本能)(2)外界的诱惑(谁也不愿意做井底之蛙,总想出去走一走,去闯一闯,去见识一下外面的花花世界)播放《外面的世界》并显示课题,结合对于歌词的理解。(3)出于无奈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曾经看过的一些影视剧作品,举例,直观感受。(或结合《乡土情结》中离家的几种情况对比分析)(4)理想的召唤前方——理想由于理想的召唤,人们不知疲倦地走着,因此就有了路。这条路是一条追寻梦想的路,是人生之路,是人生的旅途,而人们借着路向前流浪。这里由理想的召唤又引申出人类流浪的天性,而这人类流浪天性,也出于命运。播放《橄榄树》并显示歌词,相互结合理解。4.重点阅读,难点突破(1)师:请同学们阅读第十节,因为前方(理想),于是他便开始离家开始流浪,走在路上,踏上旅途,而这个旅途却是一场苦旅,人生的实质也是苦旅。路途上的苦不堪言体现在什么地方?为什么有的人坐在豪华的艇上,舒适的飞机中,在作者看来也是一场苦旅?明确:作家关注的不仅仅是人的具体的生活状况,更是深切关注着人的精神状态,人的身体或许并不在流浪,但人的心灵却是一直都在流浪。作家将现实中的路抽象为人生之路,命运之路,人生实质上一场精神的苦旅。(苦旅——肉体,精神)(2)学生齐读文章最后两小节,并思考:人的悲剧性实质包含怎样的深刻的含义?明确:①“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目的地:心灵的归宿、寄托,精神家园人生总在不断探索,总是不能满足现状,因此永远无法到达理想的彼岸,人生旅途之所以是一场苦旅,是因为理想难以事项,精神难有归宿。②“而(其实应当是‘还’)在于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③人无法还家更在于:即便还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无法还家:一直在流浪,无法找到一生的归宿实实在在的家——精神家园              离家-想家(乡愁、乡思)无法还家还家-无家概括起来作者告诉我这样的悲剧实质,人在外流浪,总在惦念家园,可回到家却发现这不是自己理想中的那个家,这个悲剧其实是人一直在生命的旅途上追寻理想,追寻精神的家园,但始终找不到,精神无处寄托的悲剧。(3)朗读并分析作者解读崔灏的诗明确:崔所念想的那个家并不是遮风挡雨的那个实在的家,而是由温馨与安宁养育起来的一种抽象的感觉。他登楼呼唤的是能给他带来精神安慰的栖身之所。 “家”是精神的归宿,精神的栖息之所。\n“前方”是理想,是精神的目的地;   “路”是人生的征途,是追求理想的过程。5.朗诵崔诗,小结课文纵览全文,曹文轩从不可克制的离家欲望出发,指出离家依然要归家,这个家不仅是他的生养之地,更是心中理想的精神家园,不到达它却是一场没有结局的悲剧。作者揭示的正是人类精神与理想无所皈依的生存处境。四、拓展讨论作者为什么要向我们揭示人生悲剧性实质?是不是要我们对人生旅途产生畏惧,不要追求精神的家园呢?明确:答案不唯一,言之成理即可。作者揭示的是人生存的真实境遇,目的是发人深省,更好的走好人生之路。这种悲剧本身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人因为对外界未知、新奇的渴望,对于理想的追求,离开家园,朝向远方,这是人类进步、发展、、壮大的前提。人在生命的旅途中有了精神的追求,人生也就充实起来,能够体现生命的价值。所以作者揭示悲剧性意义不是悲惨的,不是悲壮的,而是崇高的!这是一种崇高的悲剧性。为了崇高,屈原是“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了崇高,海伦.凯勒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也要为人们送去祝福”;为了崇高,巴金一生真言,光明磊落,用跨越百年的赤诚,诠释了他一生惟一的心愿:“化作泥土,留在人们温暖的脚印里。”结束语:同学们,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而人生的旅途很艰辛,尽管四壁茫茫,八面空空,但我们不能停止前进的脚步,用你年轻的生命,年轻的心,痛苦着你的痛苦,幸福着你的幸福,追寻自己最初的梦想,精神的故乡。《江南的冬景》教案【教学目标】:   1.欣赏大自然的美,提高审美品位;学习捕捉对自然万物独特的审美感悟,并用美的形式把它们表达出来。   2.体会郁达夫的散文风格。  3.学习散文构文特点,学会从语言特色、修辞技巧、文章意蕴等方面赏析散文。   4、掌握阅读方法 【教学方法】:颂读、讨论、赏析相结合 【教学设想】:整体阅读——弄清文章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                  精读——对精彩段落作仔细的探究,体味其中的含意,揣摩作者的观点、用意。                  感悟理解——作品的内涵怎样,运用怎样的艺术技巧,作家在作品中流露出怎样的情感和思想。【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家还记得白居易的词《忆江南》吗?我们一起来背一下,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春天江南江花、江水红绿相映的明艳色彩,给人以光彩夺目的强烈印象。春天的江南是如此的美丽多彩,冬天的江南也应该别有一番风味吧。让我们追随着郁达夫的美文一起来领略一下江南的冬景(板书)。 二、分析课文(整体阅读)     引:我们大家知道阅读一篇文章是有一定的规律和方法的。它可以分为这样几步:(板书)      1、整体阅读——弄清文章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          2、精读——对精彩段落作仔细的探究,体味其中的含意,揣摩作者的观点、用意。          3、感悟理解——作品的内涵怎样,运用怎样的艺术技巧,作家在作品中流露出怎样的情感和思想。       现在我们来完成第一步,请大家阅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 1、  文章中为了突出江南冬天的美好,运有了哪些写作方法?(板书)     明确:对比,正面描写,虚实结合,想象(板书) 2、  文章中有几组对比,通过这些比较,作者写出了江南冬景的哪些主要特征?(板书) ①(1、2)北国与江南的冬天——晴暖温和,有屋外曝背谈天的乐趣 ②(3)江南冬天与秋天          明朗的情调 ③(3)江南的冬景与北方的夏夜 ④(4)闽粤等地的冬天与江南的冬天——温润  ⑤(6)德国与江南的寒郊散步——散步的快活、闲适、逍遥     小结:比较的着眼点各不相同,但都突出了作者所钟爱的江南冬景的优美、闲适、温暖、和煦等主要特征。 三、分析课文(精读) 1、正面描写江南冬景的有哪几小节?分别描写了什么?    明确:第5小节——江南的植被 \n      第7小节——江南的冬雨       第8小节——江南的冬雪       第9小节——旱冬时的江南     引:既然大家已经找出了具体的描写江南冬景的精彩段落,下面我们来完成阅读的第二步,即对这些精彩段落作仔细的探究,体味其中的含意。 2、  分析第5小节 A、  指名朗读第5小节 B、  找出该节中能概括冬天江南特点的一句话     明确:你不但不感到岁时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 C、该句的依据是什么?(三点即可)    明确:芦花到冬至而不败;红叶会保持三个月以上生命;雪白的桕子挂在枝头,可以乱梅花之真;草根总带点绿意。 3、  分析第7小节     引:冬天的江南是含蓄而有生气的,冬雨中的江南又是什么样子呢? A、  齐读本节       引:这一节中作者用绘画的方式,借助于想像的力量,在不经意的点染之间,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山水画 B、  请大家用文中的词句为本段所描绘的画面加个标题     明确:暮雨潇潇江上村    微雨寒村 C、  这幅画给人的感受是什么?     明确:悠闲以至胸襟洒脱终至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 D、  再读本节(看时间) 4、  分析第8节     引:冬雨中的江南是如此的悠闲,冬雪中的江南一定也不赖吧? A、  师范读 B、  简要赏析几首诗     白居易《问刘十九》“新酿的米酒泛起绿色的泡沫,小火炉吐露着红色的火焰,在天空彤云密布大雪即将来临的时侯,我希望我的朋友能来和我共同把酒话古今。”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天色已经暗了下来,苍茫的山峰看来是那么的遥远,柴门内的狗不停地叫着,似乎是在欢迎那风雪夜中归来的人。天寒地冻,远山苍茫,显露出一股凄清、寂寥的韵味。在一片寂静中,突听犬吠声声,仿佛是死寂中乍见活泼生机,倍觉亲切、温暖。”     引:.我们学习过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一定还记得描写雪景的这段。(幻灯片) C、  同是写雪景,与《济南的冬天》比较,《江南的冬景》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济南的冬天》更多的是在进行直接的描写。而《江南的冬景》是引用诗句、避实就虚地写江南的雪景。       好处:这样写别致新巧,不仅为文章营造了一种浓浓的文化氛围,也使作者笔下的雪别有情致与韵味。     小结:作者用吟诗的方式避实就虚地写出了江南雪景的美丽,没有雨雪的江南冬天,课文中称之为“旱冬”,旱冬时的江南有什么样的特点呢?快速浏览回答(晴和,让人快活) 四、总结全文     引:江南的冬天无论有无雨、雪总是充满生机的、闲适的、诱人的,这样的美景引诱得人岂能坐得住,那就去散散步吧,请大家齐读最后一节。     好了,讲到这里我们阅读的第二步也已完成了,让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一下我们这篇优美的文章是如何构思的。(幻灯片)                         北国的冬天——蛰居异境               总写    江南的冬景——明朗的情调                               比较                         江南的晚秋——读书、写字人的最惠季节                        南国的冬天——春秋的延长                         寒郊散步——生气、恩惠                         寒村微雨——悠闲、迷人                                 虚实结合                江南雪景——美丽 \n                        江南旱冬——晴和、快活                     结尾——亲身去感受江南的冬景 五、艺术特色      引:整体阅读和精读我们都完成了,现在我们进行最后一个步骤,请大家讨论一下这篇文章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技巧? 1、  以情驭景,情景交融     作者选取了江南冬景的几幅画面(举例:寒郊散步能让人感觉到含蓄的生气,寒村微雨能让人到达死生不问的悠闲境界……这些画面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对江南冬景的挚爱。情和景是那样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显示了作者卓越的艺术才华。 2、  抓住特点,突出特征     写景抓住“细”“清”“真”的特点。“细”即观察细致,描写细腻,如用“芦花”“红叶”“赭草”来勾画江南冬季的气候温润。“清”即中心明显,情趣鲜明。文章真切地描写出江南冬景的特殊情调,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感情。“真”即真切、自然,没有虚饰。作者抓住典型景物:冬草、冬雨、冬雪,突出江南之冬和暖、恬静的特征。 3、  多种表现手法的运用      对比手法、虚实结合、想像等。《西地平线上》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审美情感体验哪里和审美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文本感知、概括和鉴赏评价能力。 过程与方法 1.  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 2.  探究与活动,亲近大自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加强自然美的审美教育,陶冶情感,提升精神境界。  教学重点 、难点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审美情感体验哪里和审美表达能力 对“大美”的理解 教具准备 投影仪,胶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花一石如有意,不语不笑自留人。” 大自然始终向人类敞开着爱与美的情怀。无论是日出云霞,月涌江流,还是,莺歌燕舞,鸟语花香,都在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运动中给人以极大的审美享受。那“杏花春雨江南”般的优美, “骏马西风冀北”的壮美,古往今来,让多少人陶醉和徜徉其中。 今天,就让我们和作者高建群一起,走进西部,去领略西地平线上的落日之壮美!  二. 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全文。  2.思考:  1读完全文,你觉得西地平线上落日的总体特征是什么?  2最能概括全文内容的语句是什么?  3贯穿全文的感情线索是哪两个字?  用原文语句回答。   明确:“雄伟”;“在所有雄伟的风景中,落日大约是最令我震撼的了”; “震撼” 三.文本研习:三次落日 小组讨论: 1.  找出三次落日的背景和特征以及作者的感受。 \n第一次:定西高原 苍茫的远方  弧状的群山之颠、左公柳         柔和  美丽  安谧——动感——慈爱         “惊呆”  “恍若一场梦境” 第二次:罗布淖尔荒原         血红  辉煌         “像在画中”  “死亡原来也可以是一件充满庄严和尊严的事情” 第三次:阿勒泰草原         火烧云:灿烂  热烈  夸张         “我多么卑微呀” “我多么平庸呀” 2.  说说你最喜欢作者笔下的哪次落日,为什么?(只要言之成理) 3.  从写作手法来品味三次落日。(朗读) 明确:第一次:比喻,突出落日之大、圆。               拟人,将落日人格化。  第二次:对比。荒原的景色——冰冷的太阳——血红的落日                     突出落日的辉煌、鲜艳               渲染。在欣赏落日的过程中播放《泰坦尼克号》,体会悲壮的氛围。      第三次:侧面烘托。用火烧云来表现落日的灿烂。 4.  作者在观赏落日时,有了许多联想,找出来,说说与落日有什么关系。 明确:第一次:左宗棠出征的情形。左氏的悲壮与落日的壮美很相似,爱国爱乡。  第二次:罗曼•罗兰创作的《约翰•克里斯多夫》时看到日出的情形。落日比日出更庄严、神圣和具有悲剧感。 第三次:成吉思汗的历史功绩。勇敢走进辉煌,走进历史的长河,与太阳把它的余热献给火烧云,造福后人很相似。 三次丰富的联想,让人感受到西部不仅有壮美的落日,还有深厚的人文历史。作者对这样的土地自然充满了热爱,所以文末再次提到“雄伟的风景”和“世间的大美”,与更多的人分享。 四.总结。 五.拓展迁移: 请同学们表述身边的自然之美,写写我们苏中平原的落日、引起的联想和你的感受。 板书设计:                背景               左宗棠                      (联想)                      西部深厚 三次落日:  特征   ——        罗曼•罗兰 ——  的历史 (大美、壮美)                                     作者深沉                 感受               成吉思汗         的情思 《赤壁赋》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苏轼的有关情况。2、比较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后赤壁赋》《赤壁之战》。3、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教学重点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2、了解作者运笔自然,文辞优美的写作特色。教学过程1、题解(1)关于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父苏询,弟苏辙均以文名著称,而以苏轼成就最大。文坛历史上称他们父子为“三苏”。宋仁宗嘉佑二年,苏轼中进士,受到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赞赏。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实行变法,苏轼因反对新法而外调杭州通判,转任密、徐、湖州知州。元丰二年因讽刺新法的诗句,酿成北宋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而被捕下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因筑室于东坡而自号东坡居士。哲宗继位,一度被召回家,等哲宗亲政,苏轼再一次遭贬到惠州,后又到琼州。徽宗即位后,遇赦北还,途中在常州病逝。\n(2)苏轼的文章如波澜迭出,变化无穷,无论什么样的题材,在他的笔下都表达得新鲜贴切而又明白晓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赤壁赋》用古代散文的笔调写赋,叙事,写景,抒情,说理浑然一体,想象丰富,哲理深邃,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我们的课文所选是他的《前赤壁赋》。2、写作背景。熙宁九年十月,王安石变法受挫,变法动向发生逆转,一些投机新法的分子,结党营私,倾轧报复,耿直敢言的苏轼成了官僚们政治的牺牲品。元丰二年四月到达湖州,七月二十八日突然遭到逮捕,罪证是苏轼的一束诗文。原来在苏轼的诗文中曾流露过一些牢骚,表示过对新法的不同意见,也针砭新法的流弊,其目的无非是“缘诗人之义,托事以讽”,这些就成了遭受弹劾的把柄。那些奸佞的小人诬蔑他“衔怨怀怒,恣行丑诋”“指斥乘舆”“包藏祸心”,把他投入牢狱之中。一时亲友惊散,家人震恐。苏轼在狱中遭受诟辱折磨,有时感到难免一死,曾写两首诗与弟弟诀别,有“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的诗句。幸亏亲友的营救,当时的宋神宗也不想杀他,这年年底,结案出狱,以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的名义被贬谪到黄州。元封三年正月到黄州,苏轼一住就是五年,在这里他生计困难,在友人的帮助下,开了几十亩荒地,掘井筑屋,躬耕其中,号“东坡居士”。苏轼在黄州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对受到这样残酷的打击感到愤懑、痛苦;另一方面,时时想从老庄佛学求得解脱。同时,在他躬耕农事与田父野老的交往中,感到了温暖,增强了信心,他一方面表现了旷达自适的性格,一方面也使他的思想更接近现实。他的前后赤壁赋正反映了这时的思想情感。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到(放课件):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3、  课文正音。属(zhǔ)    窈窕(yǎo tiǎo)  斗(Dǒu)   冯(píng)   棹(zhào)   和(hè)愀(qiǎo)   扁(piān)       藏(zàng)    藉(jiè) Ⅱ特殊句式(1)客有吹洞箫者  (定语后置)4、研讨课文 问题一:作者在游赤壁时心情有怎样的变化?(抓文本,请在文中找到相关表示情感的字)乐-------悲--------喜先请同学们一起朗读第一节,注意体会作者的“乐”的情感。译文: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荡着船儿,在赤壁下游玩。清风缓缓吹来,水面波浪不兴。举起酒杯,劝客人同饮,朗颂《月出》诗,吟唱\"窈窕\"一章。一会儿,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白蒙蒙的雾气笼罩江面,水光一片,与天相连。任凭水船儿自由漂流,浮动在那茫茫无边的江面上。江在旷远啊,船儿象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将停留到什么地方;飘飘然,又象脱离尘世,无牵无挂,变成飞升仙果的神仙。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作者与客人月夜泛舟的情形和飘飘欲仙的欢乐心情。问题二:作者在游赤壁时因何而乐?观美景而乐。景具体为:清风、静水、明月、白露、    夜游赤壁的美景图:在清风和明月交织、白露与水色辉映的充满诗情画意的夜景中,作者驾一叶扁舟,轻浮水面,任意东西。景象澄澈、又似朦胧,如梦境一般,赛似仙境。                               试想一下,当背负罪名、双脚带上无形镣铐的苏子来到举目无亲的黄州,在抛却了白日的烦忧后见到如此美妙的夜景图,他自是陶醉其中、快乐无比。正所谓乐极生悲吧,从下文中可见,很快苏子的情感发生了急剧的变化,阵阵悲意渐起、渐深、渐浓,一如水中的涟漪正一圈一圈的散开。③诵读提示第2节,注意这个乐极生悲的转折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一位客人吹起洞箫,悲戚的箫声使大家“乐甚”的心情陡转,一下跌落到情绪的低谷,都随着箫声悲伤、痛苦。诵读时,注意三个阶段:第一,读“乐甚”\n句,语速要快一些,这样可以表达快乐的心情。第二,“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句,语速可以逐渐放慢,情绪由快乐转为平静。将这句话作为下文“生悲”的过渡。第三,读吹箫客人倚歌和之,传出悲凉曲调时,语速要放得更慢,并且要注重重读的字。如“可读成“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②教师引导:如此幽美的自然环境中,作者的心情如何?请在此段找一个词概括。作者写了饮酒放歌之乐后,接着写谁?箫声如何?请找四个词概括,并分别组词。明确:哀怨、思慕、啜泣、倾诉歌是欢乐的,而箫声却如此悲愁。此处有一个问题,从行文看,“主乐客悲”是明显的,而正文前的提示却说作者“力求排遣苦闷”,这个矛盾应该怎样解决?请大家认真思考之后讨论,用简洁的语句表达出来。假如有难度,可结合提示中“作者运用主客问答这一赋的传统手法”这一句话思考。最后,引导学生认识到客的苦闷就是苏子的苦闷,问答的过程其实就是苏轼自身思考、排遣的过程。 就在此处,作者的心情由乐转悲了。这时候,喝着酒儿,心里十分快乐,便敲着船舷唱起歌来。唱道:\"桂木做的棹啊兰木做的桨,拍击着澄明的水波啊,在月光浮动的江面逆流而上。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瞻望心中的美人啊,在天边遥远的地方。\"客人中有会吹洞箫的,随着歌声吹箫伴奏,箫声呜咽,象含怨,象怀恋,象抽泣,象低诉。吹完后,余音悠长,象细长的丝缕延绵不断。这声音,能使深渊里潜藏的蛟龙起舞,使孤独小船上的寡妇悲泣。  歌声:“美人”一般认为是君主,自己与君主天各一方,这就写出了苏轼的忠君的殷切,希望君主能重用自己,希望自己能为大宋王朝分忧,然而自己却遭受贬谪,理想无法实现,所以他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便感叹道“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箫声幽怨凄凉:使长期过谪居生活的作者内心惊动。(六个比喻,箫声的悲哀凄凉);(3)学习第3节:写作者内心的苦闷,道出了悲的原因。我有些忧伤,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问那客人说:\"为什么奏出这样悲凉的声音呢?\"客人回答说:\"\'月光明亮星星稀少,一只只乌鸦向南飞翔\',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句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这儿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苍翠,不就是曹操被周瑜打败的地方吗?当他占取荆州,攻下江陵,顺江东下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临江饮酒,横握着长矛吟诗,本是一时的豪杰,如今在哪里呢?何况我和你在江中的小洲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驾着一只小船,举杯互相劝酒;寄托蜉蝣一般短暂生命在天地之间,渺小得象大海里的一粒小米。哀叹我们生命的短促,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愿与神仙相伴而遨游,同明月一道永世长存。知道这种愿望是不能突然实现的,只好把这种无可奈何的心情寄托于曲调之中,在悲凉的秋风中吹奏出来。\"  ①重点字词Ⅰ一词多义(1)固A  固一世之雄也  (本来)B  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  (险固)C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使动,使……稳固)D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顽固)Ⅱ通假字(1)举匏樽以相属  (通“嘱”,劝酒)(2)山川相缪  (通“缭”)Ⅲ词类活用(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名作状)(2)顺流而东也  (名作动)(3)侣鱼虾而友麋鹿  (意动)Ⅳ特殊句式(1)何为其然也  (宾语前置)。“其”:代词,代箫声;然:……的样子;正常语序:其为何然也?翻译:(箫声)为什么这样(悲凉)呢?(2)而今安在哉  (宾语前置):安,是宾语,放在谓语“在”的前边了。意思是:到如今在哪里呢?②诵读提示第3节,客人说出“悲”的原因——人生短暂,历史无情。比起气势宏大、生命悠长的长江来,人类显得多么渺小、可悲!诵读这一段时,第一,读曹孟德横槊赋诗,周瑜鏖兵赤壁时,要读出英雄当时的气势,同时,也要把对英雄的仰慕之情读出来。可以这样读:“月明星稀……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n对这两个反问句要诵出他们当年踌躇满志、英姿勃发的情感。读“方其破荆州,下江陵……横槊赋诗”句,读出当年英雄的气魄——“舳舻千里,旌旗蔽空”,语速放慢,字字千钧。第二,读出转折。如:“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前半句肯定上文,后半句骤转,读成“而今/安——在——哉”,强调英雄不在了,突出心情的怅惘空虚。第三,读“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羡长江之无穷”这句时,要突出悲哀感叹的心情。1、赤壁一带的江山触发想起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而今安在?一世英豪,也终为过眼云烟,何况吾辈小卒,命运不济、仕途坎坷,谈何理想、只顾泛舟、喝酒,令人可悲。2、由江水的浩大、无穷想到人生渺小、短暂 。3、由挟飞仙遨游、抱明月长终不可得想到理想的无法实现,摆脱不了现实的困境。苏轼毕竟是苏轼,他走出了悲情、走向了超脱。问题四:作者又是如何从悲情中走出来(苏子的自解)(4)学习第4节:通过回答客人的方式,表达了作者的人生观显示出作者的胸怀和洒脱乐观的人生态度。我对客人说:\"你也知道那水和月的道理吗?水象这样不断流去,但它实际上不曾流去;月亮时圆缺,但它终于没有消损和增长。原来,要是从那变化的方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时间都不曾保持过原状;从容不那不变的方面去看它,那么事物和我们本身都没有穷尽,我们又羡慕什么呢?再说那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如果不是我应有的东西,虽说是一丝一毫也不拿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与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它,听到的便是声音,眼睛看它,看到的便是色彩,得到它没有人禁止,享用它没有竭尽,这是大自然的无穷宝藏,是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①重点字词Ⅰ一词多义(1)适A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享有)B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到)C  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女子出嫁)D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山丘  (适合)E  适得君府书,明日来临汝  (刚刚,才)F  适大病,不能行  (适逢)(2)逝A  逝者如斯,而未尝为也  (流逝)B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通“誓”,发誓)C  淑尔远逝,往来翕忽  (去,消失)D  时不利兮骓不逝  (跑)(3)A  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副词,用来加强语气,常与“不”连用,译为“连……都……”)B  曾不知老之将近  (副词,用来加强语气,常与“不”连用,译为“连……都……”)(4)A  苟非吾之所有  (假如)B  欲苟顺私情  (假如)(5)A  虽一毫而莫取  (即使)B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虽然)②诵读提示第4节,苏轼的一番话表现他力求排遣苦闷、听任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诵读时要注意感情的转折,语速要平缓。 (5)学习第5节:写主客得到解脱的喜悦。客人高兴地笑了,洗净酒杯重新斟酒。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盘子杂乱一片。大家互相枕着靠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光。(第四段,由情入理,由感情的抒发到哲理的畅达,通过苏子的对答把全文的主旨表露出,也让作者自己从悲情中走出。)分析:1、且夫,路标式的词语,分层次的标志。作者认为“而又何羡乎”针对客的“羡长江之无穷”的悲叹而来。2、从什么角度阐述不必羡慕宇宙的无穷?\n变和不变的角度。      变:              不变水:逝者如斯            未尝往也月:盈虚如彼            卒莫消长人:生老病死            代代相传以水、月作比喻,借眼前的景来说理,寓理于景。可以看出佛教禅宗对苏子的影响。作为个体的人,生命是短促的,但他参与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活动,而作为整个人类,又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这种“物我一致”的观点说明了苏轼对生命的肯定和对生活的热爱。3、简言之,客与苏子关于物和人在“变与不变”的问题上,观点有何不同?客:(物)无穷  不变 (人)须臾  变化    (片面)苏:物与人既变又不变                    (全面)(用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分析问题、这是一种理性的思辩。)4、第二层:从什么角度论述对待外物的态度?取与不取的角度。不取:  非吾之所有取:    清风明月  苏子认为人对自然万物,不必因“吾生之须臾”而羡慕其“无穷”,而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他为客、也为自己指出出路:到大自然中寻求精神寄托。表现了作者对世事有超然的态度,这种态度深受庄子人生哲学的影响,不为生死、得失、荣辱、毁誉所累,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以自我排解。苏轼的悲情从哲学思辩中、从自然美景中解脱了出来,这种理性的思辩使他乐观旷达。问题五:比较:失意文人寄情山水的心境到大自然中寻求精神寄托,并非苏子的专利,东晋的陶渊明就有不为五斗米折腰,归园田,寄情山水之乐,苏子与之相同吗?能否作一比较。 陶渊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是真正地厌烦世俗,醉心于山水之中,忘怀世间的纷扰。苏轼——水逝去而常流,月盈亏而永生——是洒脱旷达的。听任自然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在客观形势对自己最不利时,苏轼不是意志消沉,不去幻想,而是顺乎自然积极去适应现实,在现在竞争社会中,要立足于社会,我们同样要积极地去适应现实,投身到激烈的竞争中去。苏子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泽被后世,再次告诉了我们:不仅他懂得释放情怀,寻求精神寄托,而且师法自然,汲取自然的博大、包容之养料,使自己身处困境依然积极有为,奋发前行。问题六:将如何面对人生的困境?我们的年龄、我们的阅历,不可能遇上如此迫害,这等不幸,但在我们生活中不乏升学的压力,生活不如意、亲人的不理解等等的困绕,学习了本文后,我们怎么去面对困境呢?寻找排解、倾诉、心理疏导。关键:学会全面地看待问题、理性地分析问题,以积极乐观之心态对待一切困难。心中永远相信困难的暂时性,走过风雨过后是彩虹,拥有一盏不灭的心灯。面对困境,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胸怀放宽广一些。畅达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勇敢地面对生活的种种考验。豁达的情怀,它能使我们更快地走出人生的低谷。苏轼在精神上占据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地,成为后人所敬仰。苏轼太伟大,也许我们今天学不象,明天学不成,后天还有距离,但只要我们有心,只要我们有不懈追求,那距离不再遥远!5、写作特点(1)写景、叙事、抒情、议论紧密结合。散文贵在以意贯穿全文,本文抒情脉络清晰、明了,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超脱人生的欢快。整个情绪的转换由喜转悲为乐,线索的起伏形成文章的波澜。作者由游起兴,由景生情,由情入理,文章开始的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而哲理的简述,则画龙点睛,道明本文的主旨,表达了苏轼旷达乐观的处世态度。(2)善用比喻,语言优美形象。作者写上以风物之美,给读者以无尽的艺术享受,如开篇,作者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再加上月色,天光,交织组成了一个“羽化而登仙“\n的澄清境界,使读者陶醉其中,组者还借助夸张,想象,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报表县得十分形象,真切,使人如闻其声,几乎也要凄然落泪。(3)材料安排上,结构严谨,过渡自然。整篇文章的线索是“乐——悲——喜”,其间过渡自然,联系紧密,天衣无逢。《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教学目的】: 1.理解作者被贬永州后寄情山水聊以忘忧的情怀。 2.理解课文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在诵读中,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2.难点:体会作者在山水游记中寄托的寄情山水聊以忘忧的情怀。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略) 1.作者简介       柳宗元(73-819),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省永济)人,人称“柳河东”。晚年贬为柳州(今广西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他是唐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与韩愈同为当时古文运动的领袖,同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贞元九年(793),柳宗元进士及第。公元805年,他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升任礼部员外郎,积极从事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改革。但为时不久,就在其政敌联合反击下而失败,“永贞革新”失败,受到残酷迫害,先是被贬为永州(今湖南省零陵县)司马;十年之后,又改任为柳州刺史。柳宗元在中唐的文坛上与韩愈齐名。他能诗善文,成就很高。他的散文包括论说、寓言、杂文和游记等类,文笔犀利,含义深刻,形象生动,气势奔放。就游记而言,他是唐代一位集大成的刻画山水的能手。一方面,他通过自己敏锐的观察,深入的体会,运用简洁概括、鲜明生动的语言,精细而准确地把那些易于被人忽视和遗忘的自然景色画图般地再现出来给读者一种亲临其境的真切之感;另一方面,他在描写山水木石、鸟兽虫鱼的声色动静时,往往将自己横遭贬滴、饱受压抑的境况渗透在里面,达到情景交融的地步,从而曲折地反映了中唐黑暗的社会现实。他的作品收入《柳河东集》。 2.解题     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后,到处搜奇觅胜,写出一系列刻划入微又托意深远的山水游记。其中最著名的是“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是“永州八记”的第一篇,起着开宗明义、领带各篇的作用。 二、课文落实 1.朗读课文,注意不读错音。读好句子的节奏、重音。要读得流畅,读出感情。 2.请学生翻译第1段,注意以下字词解释。 始得西山宴游记:始得,初游。宴游,宴饮游乐。 余自为像人:僇(lù),获罪的人。僇,通“戮”。这里是遭到贬谪的意思。 居是州:居,住。是,这。是州,指永州。 恒惴栗:恒,常。惴栗,恐惧。忧惧的样子。 其隙也:隙,空闲。 则施施而行:施施(yi),缓慢行走的样子。 漫漫南游:漫漫,随意不受拘束的样子。 日与其徒上高山:日,每日。徒,指同伴、佣人等。 穷回溪:穷,穷尽。回溪,弯曲的小溪。 幽泉怪石:幽泉,幽深的泉水。怪石,奇特的石头。 无远不到:意思是,只要风景好,不管多远的地方都去。 到则披草而坐:披草,拨开草。披,用手拨开。 醉则更相枕以卧:更,更换交替。相枕,互相紧靠着。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心里想到那里,梦中也就到了那里。极,到。 趣,通“趋”,往。 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异态,奇异的形态。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未始,未尝。怪特,奇怪、特别。 3.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字词翻译。 始指异之:指异,指点而称奇。 缘染溪:缘,沿着。 \n斫榛莽:斫(zhuó),砍。榛(zhēn)莽,杂乱丛生的草水。 焚茅筏:焚,烧。茅筏(fá),茅草之类。筏,草叶众多的样子。 箕踞而邀:箕踞(jījū),席地而坐,随便伸开两腿,像个簸箕。遨,游赏。 则凡数州之土壤:土壤,土地。 皆在衽席之下:衽席,古代睡觉用的席子。 蚜然洼然:蚜(xiā)然,(高的地方)像深山一样深邃。洼然,(低的地方)像深池一样低陷。 若垤若穴:垤(dié),蚁垤,蚂蚁做窝时堆在洞外的小土堆。穴,洞。 尺寸千里:千里之遥如在尺寸之间,形容登高望远。 攒蹙累积:攒(cuán),聚集。蹙(cù),收缩。累积,重叠积压。 莫得遁隐:遁隐,隐蔽、隐藏。 萦青缭白:萦回着青山,缭绕着白云。萦,缭都是缠绕的意思。 外与天际:与,接、合。天际,天边。 四望如一:向四面环顾,看到的情景都一样。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然后,这样以后,指看了眼前的美景之后。特立,高出一般的存在。 不与培塿为类:培楼(pǒulǒu):大小坟冢。这里借指小土堆似的山丘。 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悠悠,广大的样子。灏(hào)气,弥漫于天地之间的大气。涯,边际,极限。 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究:洋洋,广大的样子。造物者,即天地、自然。 引觞满酌:引觞(shāng),拿起酒杯。引,拿。 颓然就醉:颓然,形容醉倒的样子。就,接近。 心凝形释:凝,凝结,停止了思维活动。释,消散。  与万化冥合:万化,万物。冥合,融化其中,浑然一体。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向,从前。未始,未尝。 游于是乎始:于是,从此,从现在。 故为之文以志:以,来。志,记。 4、请学生整篇翻译 三、词语小结 (1)古今异义。 未始:古义 未尝  而未始知西山这怪特       今义 没开始 累积:古义 重叠、积压  攒蹙累积              今义 积累 然后:古义 这样以后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            今义 转折连词 于是:古义 从此,从这时   游于是乎始。        今义递进连词 更:古义 更换交替   醉则更相枕以卧。        今义 更加 披:古义 拨    到则披草而坐。        今义覆盖在肩背上。 就:古义 接近   颓然就醉。       今义 就是 向:古义 从前  然后知吾向之末始游。      今义 朝 志:古义 记 故为之文以志。      今义 志气、志向。 是:古义 代词,这是   岁元和四年也。      今义 判断动词。 (2)一词多义。 异:称奇 始指异之。      独特 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 特:特别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超出一般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为:成为  自余为僇人。   为(表目的)  故为之文以志。 (3)通假字:僇,通“戮”,这里是遭贬调的意思。趣,通趋,往。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四、问题探讨  1.作者为什么说“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作者游奇山异水是想聊以忘忧,文章开头即写明自己不幸的遭遇和贬谪南荒后“恒惴栗”郁闷痛苦不堪的心情,因此“幽泉怪石,无远不到”,以至“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虽然他几乎走遍了永州的奇山异水,但却没有给他带来特殊的感觉,没有感到此山此水有何“怪特”之处。然而当作者“坐法华西亭,望西山”时,“数州之土壤”尽收眼底,方觉西山是任何地方都无法相比的,渐渐地作者不知不觉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深切体会到天人合一的至理。因此作者认为西山之游才是真正游览山;水的开始,以往的游览算不上真正的游览。文题“始得”恰好点明此游之意义,并以“始”与“未始”结构全文。 \n2.作者怎样叙西山之游?     本文中心内容是记叙西山之游,但作者开篇却从他处着墨,先写以前永州异山秀水的游览,以此作为铺垫,来比照映衬西山之游不同于以往。作者首先是被那登高所见的博大景观而震惊,千里之间的高山深谷如土堆、洞穴,尽收眼底,浮云萦绕群山,与天空连成一体,此时作者才真正感受到与自然同呼吸,与天地同游的快慰。从高峻的西山中作者感受到卓尔不群的人格之美,“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作者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知音,他仿佛与西山心心相印,自己志高品峻的情操恰恰在西山那高峻峭拔之貌中得以体现。作者在这物我交融之中得到了解脱与审美享受,以至醉不思归。 3.文中两次写满酌而醉,作用有何不同?     第一次出现是往日游览时,作者都会“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这短促紧凑的语句反映了作者单调乏味的生活及苦闷抑郁的内心感受。虽然他想在游览山水中得以解脱,但酒醉之后依然如故。而西山之游却使作者感到从未有过的快慰,不只是美酒醉人,更是这高峻峭拔的西山使其感受到物我相融醉而忘归,心中的欢喜怡悦不言而喻。前后对比更突出西山之游给作者带来的独特感受。 4.作者怎样用比照映衬来写西山之景的?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刻画细致,寄托深远,情景交融,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作者在本文没有直接写眼中西山,而从多角度写登西山所见所感,采用比照映衬手法突出其高峻峭拔之貌。如先写“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再写登上西山始感高险难测,云天相连。由极目远眺,“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衬其高。所见之深山低谷,好像土堆洞口,千里之外的景物尤如近在咫尺亦衬其高。青云萦绕,云天相连浑然二体更衬其高。由此写出“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蝼为类”的感受。在比照映衬之下,西山之景更显其美,西山之游更觉其异。 5.作者怎样借景抒情?     文章开始写以往游览“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觉而起,起而归”,记叙之中流露出被贬失意抑郁不平的心态。而后文写游西山则表现出偶识西山之喜,沉醉之乐,借西山的高峻气势,表现自己高洁的人格,所记山水景物无不融入自己的感情,表露自己的傲世情怀。 6.比较本文与《小石潭记》在内容和写法上的异同.    《小石潭记》更偏重于客观描写,本文更偏重于主观感受。 如《小石潭记》中“潭中鱼可百许头……与游者相乐。对潭水、游鱼的描写,栩栩如生,十分传神,历来被人所诵记称道,归功于作者抓住景物特点,细致描摹。写鱼在潭中历历可数,反衬出水清潭小,“日光下澈,影步石上”,则从另一角度突出水澄清透明。“似与游者相乐”,把鱼儿那种闲适、轻快、灵敏、活泼的神态描写得惟妙惟肖。既写出水清又写出鱼乐,水鱼相映成趣,互相点缀,充满诗情画意。    《始得西山宴游记》却偏重于写主观感受。     如写“西山之怪特”,“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缕为类。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可见作者把西山视为知音,与西山心心相印,西山怪特之貌恰似自己卓尔不群的人格、志高品峻的情操。 五、布置作业: 1、积累相关的文言知识; 2、熟读课文,翻译句子(见课本上画线的句子)。《像山那样思考》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通过整体感知文章,理清文章脉络,培养学生深入了解文章内涵的能力。2.通过体味作者的生态伦理思考,提升学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培养学生平等地看待自然万物,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3.通过学习作者选取个性化的角度表现哲理的写法,体味此篇文章诗意的语言。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文章中狼嗥的含义,分析领会其中饱含的生命内涵和生态意义。   (2)体味作者的生态伦理思考,深刻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3)学习本文选取个性化的角度表现哲理的写法。三、教学方法及设计安排两个课时,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等,借鉴哲理类寓言故事的教学方法,遵循启发式教学理念,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按照感性认识——情感体验——感悟主题的教学思路,完成教学任务。四、教学过程与步骤\n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今年美国好莱坞有一部3D数字电影在我国各大影院争相热映——《阿凡达》。影片展示了未来世界,由于地球资源日益枯竭,人类为了掠夺新的资源,启动阿凡达计划,攻击潘多拉星球的故事。《阿凡达》虽然只是一部科幻电影,但却给观众引出了人•自然•科学的话题。长久以来,人类一直将自己看作是地球的霸主,大自然的主人。由于不断地向大自然索取,无节制地开采,滥捕滥杀滥伐,使濒危物种的数量急剧上升,使我们的地球变得满目疮痍,这一切都严重地破坏了生态的平衡。面对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越来越严重的能源危机,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那么,究竟人类应该站在什么角度去思考,应该如何去思考,我们来听听奥尔多•利奥波德半个世纪前给出我们的答案——像山那样思考。(板书)(二)、作者及作品介绍1.走近作者2.利奥波德•《沙乡年鉴》3.利奥波德的影响(三)、课文分析第一部分:倾听狼嗥,感受生命的力量 (第1、2自然段)1. “一声深沉的、骄傲的嗥叫,从一个山崖荡漾到另一个山崖,回响在山谷中,渐渐地消失在漆黑的夜色里。这是一种不驯服的、对抗性的悲鸣,是对世界上一切苦难的蔑视情感的迸发。”明确:作品开篇就是对狼嗥的特写,正像婴儿的第一声啼哭一样,这声嗥叫首先带给我们震撼的是――生命的力量!如同其他生物一样,狼也是大自然的一个生灵,我们应该尊重它,应该平等地对待它。2.除了生命的意义,这声狼嗥之中还有着更深层的内容,那就是对被蔑视的悲鸣。明确:长久以来,狼一直是一个被人类错误认识和对待的大自然的成员。自然界其他成员对狼的理解     ——鹿、松林、郊狼、牧牛人、猎人(明显而迫切的希望和恐惧)——站在自身的角度: 浅层、片面、主观 自私大自然对狼的理解——山(长久地存在着,从而能够客观地聆听狼的嗥叫)——站在长远的角度: 深刻、长久、客观 无私第二部分:认识错误,尊重存在的权利 (第3~7自然段)1.提问:在那个年代里,人类对狼是什么样的错误认识?明确:狼越少,鹿就越多,因此,没有狼的地方就意味着是猎人的天堂。2.思考:作者是如何认识到这种错误的?明确:作者叙写了自己打死一只狼的经过,对猎杀狼的场面进行了具体的叙述和细致的描写。发现狼时,狼毫无防范,摇晃着尾巴,和小狼正在自由自在地活动:小狼则“喜气洋洋地摇晃着尾巴,嬉戏着搅在一起”。此种情景,狼与自然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狼被猎杀时,老狼“眼中闪烁着的、令人难受的、垂死时的绿光”,给了作者极大的触动。作者将激情隐含于细腻的描写之中,给了我们心灵的震撼。3.反思:在人类的错误认识下,狼难逃被猎杀的命运,但是当人类一厢情愿地消灭了狼之后,有没有出现人们希望的景象?明确:事与愿违,狼被猎杀之后,鹿群却死了。这种割裂生态链行为的直接后果让人类始料不及。大自然给人类上了一堂生动的生态教育课。第三部分:深沉反思,启示自然的秩序 (第8~10自然段)1. 面对鹿群的死亡,作者想了些什么?明确:牧牛人取代了狼调整牛群数目以适应其牧场大小的工作——人类破坏了原有的自然秩序,不得不“越俎代庖”。高山植被和草原的破坏和退化,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恢复——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沙尘暴……人类的未来就像河水冲刷一样在慢慢消失!2.为什么说“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明确:“荒野”无人涉足,万物之间都是平等的,自然的秩序维系着平衡,维护着和谐。   以平等的眼光去看待万物,与万物和谐相处,这应是我们从“荒野”中获得的最大启示。3.作品结尾再次点题狼嗥的深层内涵,启迪我们“像山那样思考”。\n明确:人类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却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在狼的生命意义和生态价值的启示下,利奥波德告诫人们:只有“像山那样”,从生态的角度思考,尊重自然,与自然平等相处,大自然才能始终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之中。 “像山那样思考”是一种诗意的表达,警示人类应该像山一样思考自身与万物之间的关系。作者长远的思虑,给了我们深刻的警示。第二课时(一)、学习本文选取个性化的角度表现哲理的写法。 •  对于大自然而言,万物都是平等的,任何生灵都只是其中的一个成员,每个成员都有它继续存在的权利。为了阐释尊重自然,与自然万物平等相处的道理,作者选择了一个长久以来被人们错误认识的大自然成员——狼,来进行形象化的展示。正如我们小时候学习的“守株待兔”、“拔苗助长”等寓言故事一样,我们同样应该透过“事”(狼被猎杀),悟出“理”(以平等的眼光去看待万物,与万物和谐相处)。由此明白狼只是自然界万物中的一个代表而已,作者个性化的切入角度深刻地体现出哲理。•  作者将激情隐含于细腻描写之中,将哲理透过个性化的角度折射出来,这种思想的光芒和高瞻远瞩给了我们灵魂的震撼。(二)、体味此篇文章诗意的语言作者将一种深刻的生态伦理问题以极其形象而富有诗意的语言表述出来,引起读者的关注与思考。作品文笔简洁洗练,从中既可以体验到深刻的哲理,又可以领悟到诗人的激情和想象,这一切,构成了作品鲜明的诗意美和思辨色彩。如文中“只有山长久地存在着,从而能够客观地聆听狼的嗥叫”,“河水把未来冲刷到大海去了”等句子,饱含诗意,富于思辩,意蕴深远。(三)、再次倾听那声“一声深沉的、骄傲的嗥叫”,深刻感悟作品的主题。在狼的生命意义和生态价值的启示下,利奥波德告诫人们,只有“像山那样”,从生态的角度思考,尊重自然,与自然平等相处,大自然才能始终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之中。(四)、探讨深化阅读此文,让我们透过那声“深沉的、骄傲的”狼嗥,听一听利奥波德的对人类生态环境的大声疾呼。“像山那样思考”是一种诗意的表达,警示人类应该“像山那样”,从生态的角度,思考自身与万物之间的关系。作者长远的思虑,给了我们深刻的警示。其实,长久地倾听着自然声音的何止是群山?海洋、森林、河流、、大气、冰川……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面对人类的所作所为,它们又在想些什么呢?五、板书设计:第一部分:倾听狼嗥,感受生命的力量 (第1、2自然段)     一声狼的嗥叫---  生命意义第二部分:认识错误,尊重存在的权利 (第3~7自然段)      一个狼的故事---  生态价值第三部分:深沉反思,启示自然的秩序 (第8~10自然段)     一番深沉的反思--- 尊重自然、与自然万物平等相处六、思考练习1. “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 请联系实际,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2.学习作品之后,你对“人与自然的关系” 有了怎样的认识?这和你以往的看法有何不同?七、结语:同学们,透过那声“深沉的、骄傲的嗥叫”,你是否已经感悟了利奥波德“像山那样“,从生态的角度,思考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相信,有了这样的思想,我们就可以清晨聆听鸟儿的私语,午日尽享家园树下浓荫的清凉,傍晚感受风摇椰林的惬意,随时随处呼吸沁人心脾的花香……让我们把我们的家园变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乐园,让我们共同感受回归自然的心旷神怡。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