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1.00 KB
- 2022-08-1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我与地坛》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2009)教学设想: 本文来自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珍爱生命”专题,这个专题有两个小板块:“精神支柱”“生命之歌”。本文是“精神支柱”板块。这个专题仍是散文教学,主要是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进一步学会散文的阅读;人文精神培养上,主要是敬畏生命,热爱生活,将爱的火炬照彻整个生命的流程,把个体有限的生命融入到丰富的世界中去,创造精彩的人生,实现生命的价值。教学本文,还是强调多读,通过读,加深体悟和理解。 目标与要求: 1、理解并体味史铁生对生命和个人苦难的感悟,懂得珍爱生命和理性地对待个人的不幸。 2、学会筛选信息,理清本文的线索和思路,能够总体把握文章,举纲张目。 3、学会品味文章细腻的描写、绵密的语言、浓烈的情感和深沉的基调。 教时设置:2教时 教学方法:朗读体悟法,讨论法 第1教时 要点:整体感知 过程: 一、导入 (由本单元的学习要求和本文的学习目标自然导入,不必矫揉造作。) 二、简介作者和地坛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1969年知青插队去陕西延安。21岁时,因腿疾回北京住进医院,从此再也没站起来。双腿残疾后,一度时间非常消极,后来终于感悟生命的意义,并转向写作实现生命的价值。1983年发表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并加入中国作协。《我与地坛》曾入选“九十年代十大经典作品”。他的散文细腻、深沉,透现生命的底色。 地坛的正式名称叫做“方泽坛”,坐落在北京老城的东北角安定门外路东,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地神的地方。始建于明朝嘉靖九年,清朝乾隆时又加以扩建,是一组颇具规模的古建筑群。整个建筑群呈方形,象征大地,主建筑是“皇祇室”和拜台。“皇祇室”中设地神牌位,拜台为二层方台,四周开沟贮水。此外还有神库、神厨、斋宫、宰牲亭、祭器库等建筑。每年夏至,皇帝在这里举行隆重的祭祀典礼。辛亥革命后祭祀活动废止。1925年辟为“京兆公园”,1928年改称“平民公园”,但是在战乱年代,此处曾被驻军占用,园内建筑屡遭毁坏。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修葺开放,称“地坛公园”,并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化大革命”期间因遭毁弃及疏于管理等原因,园址荒芜。现在皇祇室、拜台、斋宫等主要建筑保存尚好,恰如作者所说,“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近些年来,这座古园又获得新生,经过整饬,成为现代化城市里的一座闹中取静的公园,是人们晨昏锻炼身体和休闲的好去处,每年春节还在园中举行大型的“庙会”活动。 \n三、基础知识积累 给加线字注音: 剥蚀(shí)柏树(bǎi) 恍惚(huǎnghū) 隽永(juàn)猝然(cù) 坍圮(tānpĭ) 恪守(kè) 隽秀(jùn)熨帖(yù) 意蕴(yùn)宿命(sù)颓墙(tuí)捋(lǖ)亘古不变(gèn )玉砌雕栏(qì)窸窸窣窣(xīxīsūsū) 四、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筛选信息,同学合作讨论以下的问题,准备班级交流: 1、史铁生由残疾颓废到感悟觉醒,经过了怎样的人生轨迹?请你具体解说。 (人生轨迹:颓废——逃避——静观——思考——感悟——觉醒 具体解说: 颓废——因为残疾,又找不到工作,情绪低落,甚至想自杀 逃避——进入地坛,本来想找一个地方回避他人 静观——因为地坛特殊的环境和自身的无聊,而有机会静观周围景物和他人的活动 思考——从环境中得到启悟而引发思考关于生死 感悟——随着思考的深入,而感悟出生命的意义 觉醒——母亲的爱,母亲的尊重,母亲的无奈,母亲临终的嘱咐,母亲的突然去世;我的无情,我的痛悔,我的追思,我对母亲一生的总结发现,而终于对生命和苦难产生感悟以至觉醒) 2、地坛的景观让作者有怎样的感受?地坛和残疾的作者形成了怎样的默契? (1)景观和感受——荒芜,但并不衰败。 (荒芜——园子荒芜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四百多年里,它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玉砌雕栏,……到处的夜草荒藤” 但并不衰败——“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夜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碎碎片刻不息。” “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的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身临其境去闻才能明了。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只有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 (2)园子的残破被冷落,如同我的残疾被社会遗弃。园好像需要我,我更需要园。 (“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n“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正如我在一篇小说中所说的:‘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没处可去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跟上班下班一样,别人去上班我就摇了轮椅到这儿来。园子无人看管,上下班时间有些抄近路的人们从园中穿过,园子里活跃一阵,过后便沉寂下来。” “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溜荫凉,我把轮椅开进去,把椅背放倒,坐着或是躺着,看书或者想事,撅一杈树枝左右拍打,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 “除去几座殿堂我无法进去,除去那座祭坛我不能上去而只能从各个角度张望它,地坛的每一棵树下我都去过,差不多它的每 一米 草地上都有过我的车轮印。无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什么时间,我都在这园子里呆过。有时候呆一会儿就回家,有时候就呆到满地上都亮起月光。” “所以,十五年了,我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去它的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 3、史铁生在园子里思考了什么问题?有什么结果? (思考了关于生死的问题,关于怎么活的问题。结果:珍惜生命,顽强地生活下去。既然生了,就不必急于求死。) (“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看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 “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一次性能够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 4、母亲如何对待遭遇不幸的儿子的,史铁生感受到了母亲的哪些心理? (母亲疼爱儿子,理解儿子,在痛苦中默默地承受不幸。史铁生体悟到母亲的痛苦不幸和无可奈何。) (“坐卧难宁,兼着痛苦与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 “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 “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5、“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我心中渗透得深彻”“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以及园子里见到的各种生命,这些对史铁生关于生命和生存产生了怎样的感悟? (史铁生从母亲的身上,从园子里所见的生命,感悟到:尽管卑微,生命总是按照自身的价值而存活,活在属于自己的那份自在里,生和死都属于上帝赐予的。) \n(史铁生终于理解了母亲,读懂了母亲。母亲完全是在苦难的折磨中度完了她自己的生命。看来,命运的造就也就决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担的方式,有些人仿佛生来就是为了承受苦难,在苦难中默默地忍受着命运的重压。也就是说,母亲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应该怎样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就是“活法”的答案之一。) 五、学生小结,谈生命的意义和正确地对待命运 第2教时 要点:品味语言,赏析细节描写 过程: 一、品味语言 小组合作,准备交流: 朗读以下语言片段,仔细品味,看看有什么特色? (1)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 (这是一种文学语言,诗化,或者歌词化,和一般叙述语言不一样,文学味很浓。抓住特征,几笔素描,表现地坛的衰败气息。) (2)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溜荫凉。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碎碎片刻不息。” (观察很细致,描写非常细腻,极其生动形象,既衬托自己孤独寂寞的内心世界,又从所见的情景中有所发现——园子里充满生机。) (3)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这里描绘了几幅画面:祭坛落日,雨燕脆鸣,雪地脚印,苍苍古柏,骤雨激尘,落叶晨霜。气氛幽静,充满无限遐想,也是作者在地坛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催发作者关于生命的思考。) (3)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这是一段绵密的心理刻画,写出母亲的大不幸,和大苦难。) \n二、赏析细节描写 小组合作,准备交流: 朗读以下语言片段,品味细节描写里透露出什么情感? (1)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 (母亲发呆的细节,刻画出内心的极度不安。) (2)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乌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 (“想”“默念”“才明白”表现现实不能接受的悲伤痛心。) (3)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但这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但这倔只留给我痛侮,丝毫也没有骄傲。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过去:过于自尊,对于无助的母亲深挚而卑微的爱,更无助更卑微的“我”无法承受因无条件地接受它而引起的心灵震荡,也不愿因主动承受它而越发显出自身的绝望,还由于毕竟年轻不懂得关心、体贴痛苦的母亲,珍惜母亲给自己的爱,所以选择了残忍的回避。现在:痛悔不已。) 三、学生小结 教师结束语:生命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希望。逆境更显其光芒。生命如同寓言,其价值不在长短,而在内容。生命不必荒凉,奋斗、拼搏,活得才有意义。 《最后的常春藤叶》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2009)教学设想: 本文来自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珍爱生命”专题“精神支柱”板块。这个板块共有两篇课文,《我与地坛》《最后的常春藤叶》,都是研习要求。《我与地坛》已经教完。本文是小说,教学主要是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学习分析人物形象,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教材不够典范,不利于文体及相关知识的学习积累;由于是翻译的外国作品,又由于缺乏阅读趣味,教学中难有好的反应。 目标与要求: 1、理解小说曲折生动的情节对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的作用。 2、体味欧•亨利似的结尾的妙处。 3、能认识建立精神的支点对人生的重要性。 4、学习主人公贝尔曼先生“牺牲自我,成全他人”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理解小说曲折生动的情节对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的作用。 \n教学方法:问题探究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导语生命对于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来说是何其重要,而爱,则是生命中最为温情的存在状态。珍爱生命的人是值得褒奖的,而那些在珍爱自己生命的同时,也在关爱着他人的生命,乃至不惜为此付出生命代价的人,更是为我们谱写了一曲人性光芒的最伟大的赞美诗。今天,我们随美国作家欧•享利走进他的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去接受主人翁灵魂的洗礼,升华自己的精神境界。 (二)补充资料:作家、作品简介 欧•亨利(O,Henry,1862—1910),美国短篇小说家。原名威廉•悉尼•波特尔。在十余年的创作生涯中,写下了三百多篇小说。他的小说完全以情节取胜,故事颇多偶然巧合,结局往往出人意料。例如《警察与赞美诗》(1906)和《麦琪的礼物》(1906)等就以巧妙的构思,复杂的情节和意外的结局,加强了小人物被捉弄的悲剧效果。这种写作方法对后人影响颇大,被誉为美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创始人。他同情普通小市民,憎恨压迫者。他创作的艺术特色是常以使人发噱的幽默,启发人们深思。他的佳作常能在鞭挞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之余,引出人们“含泪的微笑”,抚慰受创伤的小人物的心灵,因而深受读者的欢迎……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欧•享利(美)(《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莫泊桑(法)(《项链》、《羊脂球》)、契诃夫(俄)(《变色龙》、《小公务员之死》)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按小说情节发展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要素将文章分为四个部分,并概括各部分的大意。 开端(第1至11节):年轻画家琼珊不幸被感染肺炎,生命垂危。 发展(第12到36节):琼珊不听劝慰,望叶等死 高潮(第37至50节):不落的藤叶使琼珊重新燃起了生的欲望。 结局(第51至55节):琼珊脱离险,贝尔曼病逝。揭示叶子不落的谜底。 2、再跳读课文,找出时间线索与人物、情节的对应关系。填下列表格: 时间 主要人物 情节 一天早晨 琼珊 病重等死 这天夜里 贝尔曼 画常春藤叶 \n第二天早晨 琼珊,贝尔曼 琼珊病危,贝尔曼生病 第三天天色刚明的时候 琼珊,贝尔曼 琼珊病情转好,贝尔曼被送到医院 第四天 琼珊,贝尔曼 琼珊脱离危险,贝尔曼在医院去世 三、文本研读 朗读文中人物对话,体会人物性格,回答下列问题: 1、最后一片叶子与琼珊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最后的藤叶能挽球琼珊的生命? 最后一片叶子关系到琼珊的生死。叶子是希望的象征,如若叶子落了,她也就给自己找到了放弃抗争的理由;当然,只要叶子不落,她就有所期待,有所抗争,在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的鼓舞下,她的到了精神力量,抵抗了病魔。 2、贝尔曼画常青藤本应是小说的重要情节,作者却没有实写,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 作品没有实写这一情节,使得小说产生出人意外的效果(欧•亨利式结尾),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我们可以想象,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老人是怎样冒雨踉踉跄跄爬到离地面二十来英尺的地方,颤抖着调拌黄色和绿色的颜料,在墙上施展他从未施展的艺术才能,同时也毫无保留地献出了生命。 3、小说的主人公到底是谁?他是个怎样的人? (提示:主人公评判的标准,不应单纯看作者笔墨的多少,而应看其在全体中是否具有典型意义,性格发展是否直接推动情节的逆转,是否对主题思想的表达具有关键作用) 本文的主人公应是贝尔曼先生。 初见贝尔曼时,作者通过外貌描写告诉我们:贝尔曼是一个性格暴躁、酗酒成性、牢骚满腹、郁郁不得志的老画家,他生活失意有不满于现状,不得不借酒消愁、发泄;又通过语言描写,当他得知琼珊的病情和“白痴般的想法”后,“讽刺地咆哮了一阵子”,写出他的善良和同情心。 再见贝尔曼时,贝尔曼已经身体虚弱,病了两天就去世了。贝尔曼是因为冒雨画最后一片叶子,得了肺炎而去的。他的人格得到升华,崇高的爱心、自我牺牲的精神由此得到了展现。 由此,我们看到了贝尔曼平凡的甚至有点讨厌的外表下有一颗火热的、金子般的爱心,虽然穷困潦倒,却仍无私关怀、帮助他人,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作者借此歌颂了穷苦朋友相濡以沫的珍贵友情和普通人的心灵美。 4、为什么说贝尔曼画的最后一片藤叶是他的杰作? 因为这片叶子给予的病人生的希望和信念,表现了普遍人之间的无私和情意,闪烁着人性的辉煌,在二十五年的画布上描绘了真善美的丹青。 \n(也可结合全文进行拓展思考:由前文介绍可知,琼珊和苏艾都是青年画家,作为画家的琼珊,居然一直没能看出墙上的常春藤叶居然是画上去的,由此可以从侧面说明贝尔曼先生最后这幅作品精湛的技艺,真可谓以假乱真,堪称杰作了) 四、品味“欧•享利式的语言” 结合文章中具体的环境描写和人物对话进行品读,并归纳总结: 采用幽默、风趣、俏皮、夸张、讽刺、比喻的语言,渲染悲剧的喜剧色彩,让读者在俏皮的描写中醒悟内在庄严的思想感情,在生动活泼中给人启迪,被称为“含泪的笑”。 五、作业《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2009)教学设想: 本文来自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珍爱生命”专题“生命之歌”板块。这个板块共有两篇课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鸟啼》,都是研习要求。这个板块是散文,本文是第一篇,教学主要是学习散文的阅读理解,体会散文的内部结构。人文精神培养上,主要是学会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培养顽强地对待逆境和磨难的意志。 目标与要求: 1、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全文结构,全面理解课文内容; 2、品味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对光明的渴望之情、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和坚强不屈的精神; 3、领悟文章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体味作者质朴的语言,洋溢的诚挚美好的感情,体悟其中深刻的哲理。 教时设置: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史铁生在自己双腿残疾后,曾经陷入人生的绝境,但是,他终于在磨难中走出低谷,他懂得了生命的珍贵,感悟了生命的意义。19世纪,美国的一位两岁前失去了听力和视力的女性,更是创造了世界奇迹,马克·吐温称她和拿破仑是19世纪最杰出的两个人物。她就是19世纪举世敬仰的美国作家和教育家海伦·凯勒。今天我们要读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她对明眼人的一次深情演讲。 二、关于作者 海伦·凯勒(1880、6、27——1968、6、1)女,美国残疾人英雄,作家、社会活动家。一岁生病时失明、失聪,成为一个集盲、聋、哑于一身的残疾人。后经过刻苦努力,掌握了英语、法语、德语、拉丁语、希腊语。并通过艰苦训练,能够说话,能够通过触摸别人的口唇“听”懂别人话语。出版了自传集《我生活的故事》。 1880年6月27日 ,海伦·凯勒诞生于美国亚拉巴马州北部的一个城镇。在一岁零七个月时,突如其来的猩红热产生的高烧使海伦失明、失聪,成为一个集盲、聋、哑于一身的残疾人。由于聋盲儿童没有获取正确信息的途径,心灵之窗被禁锢造成她性格乖戾,脾气暴躁。7岁那一年,安妮·\n莎利文老师来到她的身边,此后半个世纪一直与海伦朝夕相伴,用爱心和智慧引导她走出无尽的黑暗和孤寂。 莎利文到海伦家担任家庭教师的那一天,就送给她一个玩具娃娃,并用手指在海伦的小手上慢慢地、反复地拼写“d-o-l-l”(玩具娃娃)这个单词。海伦立刻对这种游戏产生了浓厚兴趣。她一遍又一遍地模仿着老师的动作,从此开始懂得世间万物都有各自的名字,开始知道自己的名字叫“HelenKeller”(海伦·凯勒)。此后,海伦陆续学习并掌握了法语、德语、拉丁语、希腊语。聋盲却能掌握五门语言,海伦的成功被称为“教育史上最伟大的成就”。 海伦的“哑”是因为丧失听力而造成,声带并没有受损。十岁那年,海伦开始学习说话,因听不到别人和自己的声音,只能用手去感受老师发音时喉咙、嘴唇的运动,然后进行成千上万次的模仿和纠音。当首次像正常人那样说出“天气真热”这句话时,惊喜之余,她和莎利文老师都意识到,在她们顽强的毅力面前,再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海伦的一生中,在世界各地巡回演讲甚至成为她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她除了嗜书如命,还喜欢骑马、游泳、划船,酷爱戏剧表演艺术,靠着不屈不挠的意志,海伦学会了唇读,可以通过“手”听到马克·吐温为她朗诵的短篇小说,以优等的成绩完成了世界名校哈佛大学的学业。读书不但使海伦成为一个学富五车的学者,也陶冶了她美好的心灵。 她喜欢信马由缰地徜徉在森林中,也喜欢月夜泛舟,靠水草、睡莲散发出的芬芳来辨别方向。她还喜欢骑着双人自行车兜风,在飞驰中体会力量和速度,并像男孩子一样喜欢在国际象棋的较量中斗智斗勇……她还爱大自然,站在尼亚加拉大瀑布前虽看不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的人间胜景,听不到那震耳欲聋的轰鸣,却可以从空气的震颤中领略到世界最宏大的瀑布的雄奇壮观。 在博物馆和艺术品商店里,海伦就像用手指去“观察”写在人们脸上的喜怒哀乐一样,可以用灵巧的十指去感受古希腊雕塑之美,从那些变幻的线条中“看到”月亮女神狄安娜的清新和维纳斯的秀美。1937年,海伦访问日本时受到特殊礼遇,被允许用手抚摸皇室的艺术珍藏和被视为日本国宝的中国鉴真和尚塑像。 海伦师从莎利文学习三个月后,就开始尝试用稚嫩的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写出了有生以来的第一封信。从1902年4月开始,她又在莎利文老师的帮助下,开始在美国的一家杂志上连载她的自传《我生活的故事》。第二年结集出版后轰动了美国文坛,甚至被誉为1902年世界文学上最重要的两大贡献之一。 许多人不相信,如此优美的文字居然出自一个聋盲人之手。虽有马克·吐温为此作证,还是平息不了怀疑。不过海伦平生的成就对此作出了最好的回答:她一生共出版专著14部。一个世纪以来,《我生活的故事》被翻译成五十多种文字,传遍了世界每个角落。曾有专家称其“就文学成就来说,和卢梭的《忏悔录》相比毫不逊色。”如果说海伦那种紧紧扼住命运喉咙的顽强毅力令人鼓舞的话,那么她的爱心更是留给世界的宝贵财富。刚开始跟莎利文老师学习的时候,聪颖的小海伦很容易就学会了拼写身边许多物品的名称,可是却理解不了“爱”这种非常抽象的名词。年轻的莎利文把她的爱心化作无比的耐心,使得海伦越过了盲聋学生学习中难以逾越的障碍,而小海伦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学到了莎利文老师的爱心。凭着这份爱心,10岁的海伦为一个5岁聋盲儿童成功地募集到了两年的教育费用。也许从那时起,她就已经立志要帮助世界上所有像她这样需要帮助的人。 她给世界以爱心,世界回报她崇高的荣誉。1919年,海伦的故事被好莱坞搬上银幕,由她本人出任主演。1955年,她荣获哈佛大学的荣誉学位,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受此殊荣的妇女。 马克·吐温称她和拿破仑是19世纪最杰出的两个人物。 从海伦童年时起,每一任美国总统都邀请她到白宫做客,还被政府称为全美三十名为国家做出突出贡献的杰出人士之一,荣获过美国总统亲自颁发的“自由奖”,并被誉为美国的高级公民。1959年,联合国在全球发起以她的名字命名的“海伦·凯勒”\n运动,以资助世界各地的聋盲儿童。1960年,美国海外盲人基金会在海伦八十岁生日那天,宣布颁发“国际海伦·凯勒奖金”,以奖励那些为盲人公共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人。 1968年6月1日 ,88岁高龄的海伦走完了传奇般的一生。 人类在发展的历程中,有着许多宝贵的共同点。世界上不同肤色、不同制度下的人们都能从海伦的故事中汲取力量,激励斗志,这是因为那种不畏困难勇于同自身弱点拼搏的精神,始终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她的一生为人们树立了与命运拼搏的榜样。她的名字已经成为坚韧不拔意志的象征,传奇般的一生成为鼓舞人们战胜厄运的巨大精神力量。 三、研读课文,整体了解 1、由三个同学分别朗读海伦·凯勒的三天安排 2、列出作者三天主要活动,填表: 时间 白天 夜晚 为什么这样安排 第一天 长久地凝视梅西太太;长久地望着朋友;看我的狗的眼睛;看房间内的东西,尤其是书;散步,看树林,看农庄,看落日。 回忆这一天的情形。 奉献给了我有生命和无生命的朋友。 第二天 看曙光;看人类进步的奇观,参观自然历史博物馆;参观艺术博物馆。 在剧院或电影院里度过。 向我显示了人与自然的历史。 第三天 游览纽约城,看日常人的生活和世界。 看一场热闹而有趣的戏剧。 了解城市和人们的生活,为他们而快乐,而骄傲,而痛苦,而同情。领略一下人类心灵中的谐音。 四、研习课文,深入探究 浏览课文,思考问题,和同学交流,准备班级发言: 1、海伦·凯勒的三天安排是围绕着视觉、听觉恢复后的活动,其活动顺序是否可以变更?这样的安排可以洞悉她怎样的心灵世界? 答:不可以变更。一是这些活动围绕着由视觉到听觉的需要,二是依据需要的“迫切性”程度。第一天看老师,看亲人,看自己的狗,因为这些人给了她莫大的爱心,狗给了她欢乐,表现了她对自己周围的人是怀着极其真挚的感恩之心。第二天参观自然历史博物馆和艺术博物馆,反映她对人文、美学感官认知的好奇之心。第三天了解城市和人们的生活,反映她关注人类的博爱之心。 2、(本题来自课文编者)海伦·凯勒在随笔《夜与盲》中写道:“\n诗人告诉我们,夜充满神奇。失明之夜也有其神奇。惟一丝毫无光的黑暗是无知与无感。我们之间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差别并不在感官本身,而是在我们是否运用了感官。凭着想像力和勇气,我们可以追求感官以外的智慧。”说说这段话的含义。诵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描写景物的段落,谈谈作者“凭借触觉”得到了哪些快乐,又是如何将它表达出来的。“凭借想像力和勇气”,作者又获得了哪些“智慧”?(1)理解命题《夜与盲》的引文意思:黑夜让盲人与明眼人在视觉上处于平等,盲人如果善于运用“心”,他就会看见很多,明眼人如果无知无感,他就会毫无所见。(稍加变化,含义就出来了)含义:善于用“心”盲人也能生出眼睛;视而不见,无动于衷,明眼人也是瞎子。(2)朗读课文第四段提炼答案:感受的快乐,体悟的快乐,得到的快乐。作者凭着想像力和勇气,通过充满感情的生动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自己真切的感受和体验。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写景状物,用词造句,都体现了一位盲人作家在描写形象时的特点。3、朗读1、2、3、4、5、以及课文最后一段,谈谈你读后的心灵感受。 答案参考:要充分运用我们的感官,感受美好的自然世界;极力用心体验,感恩大自然对我们的馈与;珍惜我们拥有的东西,不要等失去才悔恨;不要贪婪的渴求物质享受和无止境地追求难以得到的东西。 五、课堂练习: 接着下面一句话写一段文字:海伦·凯勒让我震撼,…… 海伦·凯勒让我感动! 那颗炽热、求索的心; 那颗坦诚、感恩的心; 那颗朴素、博爱的心; 那颗对生活热恋的心; 那颗对知识渴望的心; 那颗对人类友爱的心; 那颗坚忍不拔的执着心; 那颗积极乐观的上进心; 那颗追寻人性美和崇高精神的心。 六、完成其他练习 《鸟啼》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2009)教学设想: 本文来自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珍爱生命”专题“生命之歌”板块。这个板块共有两篇课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鸟啼》,都是研习要求。这个板块是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已经教完,本文是第二篇,教学主要是学习散文的阅读理解,把握文章的思想情感。人文精神培养上,主要是学会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培养对待逆境和磨难的顽强的意志。 \n目标与要求: 1、品味重点词汇,掌握并运用对比、反衬的手法; 2、理解“鸟啼”的含义,把握本文象征的手法; 3、体会劳伦斯对生与死的思考,深化热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分析“鸟啼”的启示;对“生命”与“死亡”的思考。 教时设置:一课时 教学方法:欣赏品味法、探究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生命的高贵,在于面对磨难,不屈而奋起,像史铁生、海伦·凯勒那样;生命的高贵,还表现在面对他人,友爱而奉献,像《最后的常春藤叶》中的贝尔曼那样;生命的高贵,还表现在面对生死,无畏而乐观,就像我们今天要学的《鸟啼》中的早春之鸟那样。 二、检查预习 1、给加点字音 田凫(fú)椋鸟(liáng)老饕(tāo)散落(sàn)苍穹(qióng)潺潺(chán)充塞(sè)悄然(qiǎo)跌宕(diē)炽烈(chì)摇曳(yè)斑鸠(jiū)昊天(hào)尽管(jǐn)番红花(fān)窒息(zhì) 2、注意书写 蛰伏——海蜇隐遁——遁隐阻挠——干扰——丰饶斑鸠——饮鸩止渴 三、作者简介 劳伦斯(1885-1930)英国诗人、小说家、散文家。出生于一个矿工的家庭,父亲约翰是地地道道的矿工,母亲莉迪娅来自中产阶级家庭。因为莉迪娅始终不能接受贫困矿工的生活格调以及性格上的差异造成了夫妻不和。由于对婚姻的失望和一种较为高雅的生活的渴望,莉迪亚把她的注意力转向她的五个孩子,希望能从他们身上得到爱。由于不幸的家庭生活而造成的这种变态的母爱为劳伦斯的成名作《儿子与情人》提供了有用的素材。劳伦斯为我们留下了十几部小说、三本游记、三卷短篇小说集,主要作品有《虹》、《恋爱中的女人》以及《 查泰莱 夫人的情人》。还有数本诗集、散文集以及许多幅美术作品。 四、整体感知: 浏览课文,先自己思考,再和同学先讨论,准备班级交流 1、找出作者描写鸟啼的段落,读一读,找一找关键词,看看鸟啼有怎样的特点? 答:鸟儿的啼叫是吃力的、笨拙的、含糊的、微弱的、清越的,鸟啼由弱而强。这是冬天正在隐遁,春天悄然而至的时节的鸟啼。 2、文章标题是“鸟啼”,开头完全可以从春草的绿叶,树木的嫩芽写起,但文章却从“严冬中鸟亡”切入,为什么这样安排? \n答:为鸟啼营造了一个凄凉的氛围,形成衬托对比。引发下文,在冬天的严寒中,鸟啼声带来了春天的明澈春天的蓬勃,文章自然过渡到对春天的联想。为后文对“生与死”的感悟作铺垫。 3、截取课文中能反映主题的某些片段,读一读,再自己写一句话概括本文主题思想。 片段:“从鸟儿们的歌声中,听到了这场变迁的第一阵爆发。在心底,泉流在涌动,激励着我们前行。谁能阻挠到来的生命冲动呢?它从陌生的地方来,降临在我们身上,使我们乘上了从天国吹来的清新柔风,就如向死而生的鸟儿一样。” 主题:早春的鸟啼,是一曲面对死难勇往新生的颂歌。 五、研习探讨 1、作者是通过鸟啼来说明他的生死观,找一找有关段落,看看作者想表达怎样的观点? 12节:“生命和死亡全不相容。死时,生便不存在,皆是死亡,犹如一场势不可挡的洪水。继而,一股新的浪头涌起,便全是生命,便是银色的极乐的源泉。” 提炼的观点:1、生死不容,死则无生,生则无死,死中必生; 14节:“尽管同伴昨天遭遇了毁灭……似乎从来就这么炽烈” 提炼的观点:2、生命战胜死亡,生命表现着顽强; 15节:“谁能阻挠到来的生命冲动呢?……就如向死而生的鸟儿一样” 提炼的观点:3、生命的顽强是谁也阻挠不了的。 2、对于生与死的问题,作者禁不住放声高歌生命的神奇与伟大,并用“向死而生”高度浓缩,试对“向死而生”的境界作出理解。 答:向死而生——生因为死的衬托更显珍贵,以死为背景的生更见顽强; 向死而生——生命的高贵还在于勇敢地面对生死,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泰戈尔)。 3、“鸟啼”在本文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和同学合作,接着所给的一句话,再续写不重复的两句。 象征着春的来临,是生命活力的呈现; (象征着对生命无法遏制的冲动与渴望; 象征着世界生生不息的规律,生命总能倔强地战胜腐败与死亡; 象征着对美好、温暖、光明的全部向往和创造的欲望。) 4、比较朗读下面的两个片段,回答问题。形容午后鸽子的叫声,课本所取的是于晓丹的译文“鸽子开始不间断地缓慢而笨拙地发出咕咕的叫声”,另有马澜的译文是“鸽子慢慢地,呆板地,一声不停歇地咕咕咕低语”,这里,“笨拙”和“呆板”哪个词更妙? (1)突然间,一个清晨,变化出现了。风刮到了南方,海上飘来了温暖和慰藉。午后,太阳露出了几星光亮,鸽子开始不间断地缓慢而笨拙地发出咕咕的叫声。这声音显得有些吃力,仿佛还没有从严冬的打击下缓过气来。黄昏时,从河床的蔷薇棘丛中,开始传出野鸟微弱的啼鸣。 (2)突然间,一个清晨,变化出现了。风刮到了南方,海上飘来了温暖和慰藉。午后,太阳露出了几星光亮,鸽子开始慢慢地,呆板地,一声不停歇地咕咕咕低语。这声音显得有些吃力,仿佛还没有从严冬的打击下缓过气来。黄昏时,从河床的蔷薇棘丛中,开始传出野鸟微弱的啼鸣。 答:“笨拙”含着一份可爱天真,更形象地写出了鸽子的努力过程。 \n六、作业《一个人的遭遇》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2009)教学设想: 本文来自苏教版必修二“和平的祈祷”专题,这个专题的学习,旨在让学生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深刻认识非正义战争的反人类性,认识和平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从而珍视和平环境。专题内有三个小板块:“遭遇战争”“黑暗中的心迹”“历史的画外音”。 《一个人的遭遇》是本专题“遭遇战争”的第一篇,看得出编排意图是让学生对战争的有所感受,以及对战争中人性有所感受。教学时需要考虑新课程的这种编排意图及达成目标。《一个人的遭遇》是长篇小说节选,所以学生需要对原著有所了解,还需要对该小说过去有过的影响有所了解。因为是小说的文体,需要兼顾文本的体裁特点来设计教学,人物、情节和环境的把握,应当是本文的教学重点。 这个专题所选教材全部来自外国小说,文章也欠缺典范。教学中一是会给理解带来一定的困难,二是西方那种冗长的叙述刻画也让学生学习中缺少趣味。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小说在历史上的影响。 2、了解战争中人民的悲惨遭遇,理解并坚定和平愿望,形成良好的人文意识。 3、研读文本,学会分析欣赏小说的环境、情节、人物;感受作品主人公的心灵世界,感受其坚忍不拔的性格与温情善良的品质。 教学方法:文本研习与问题探讨 课时设置:2教时(自习准备1课时,课堂研习探讨1课时) 自习要求: 1、通读全文,自我积累字词。 2、故事是在怎样一个大历史背景中发生的? 3、本文的主人翁有怎样的遭遇? 4、本文的主人翁有怎样的心灵世界? 5、结合《同步导学》《成材之路》完成有关练习。 第2教时教案 一、导入小说的学习要求 二、了解作者及小说在历史上的影响 肖洛霍夫,苏联作家,生于俄罗斯顿河维辛克镇克鲁日林村的一个磨坊主家庭。1923年发表小品文《考验》、《三人》和《钦差大臣》等。1924年参加俄罗斯无产阶级作家联合会,同年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胎记》。1926年中短篇小说集《顿河故事》和《浅蓝色的原野》问世,同时开始构思长篇巨著《静静的顿河》,四卷本分别于1928、1929、1933、1940年出版,并且获得了斯大林文学奖。 1941年6月22日 卫国战争爆发,肖洛霍夫作为随军记者投入战斗,1942年发表《学会仇恨》。1956年发表《一个人的遭遇》,从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和心灵创伤的角度来写战争。1965年“由于他在描绘顿河的史诗式的作品中,以艺术家的力量和正直,表现了俄罗斯人民生活中的具有历史意义的面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n这部小说曾经在全苏联乃至世界引起震动。1956年小说发表后,广播电台播载时,莫斯科等城市的大街上行人驻足聆听,流泪唏嘘不已,刊载小说的《真理报》被抢售一空。小说第一次描述了为祖国作出巨大牺牲的苏联普通人的生活,它不表现苏军的英勇奋战,而是表现苏联人民的不幸遭遇和美好心灵。中国作家翻译这部小说时,也是含泪感动不已。 三、了解背景和环境 1、二战中苏德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侵占了西欧、北欧和巴尔干半岛。1941年6月22日德国纠集附国芬兰、匈牙利和罗马尼亚,以190个师团的兵力进攻苏联。苏联军民在以斯大林为首的党和政府领导下,开始了卫国战争。第一阶段(1941年6月22日一1942年11月18日),实行战略防御。由于苏联对法西斯侵略战争缺乏必要的准备,德军利用暂时有利的因素,三周内击溃苏军28个师,迅速占领了立陶宛全部、拉脱维亚大部、白俄罗斯西部和乌克兰西部,并大举向列宁格勒、莫斯科、基辅进犯。1941年9月一1942年4月,展开莫斯科会战,苏军获胜。希特勒“闪击战”计划破产。此时德军在兵力和武器上仍占优势(1942年5月德军620万人,苏军550万人),并侵入乌克兰、白俄罗斯、摩尔达维亚、波罗的海沿岸、克里米亚、顿河、北高加索及俄联邦西部和南部等富裕地区,苏军继续进行防御战,直至夏秋两季转入战略反攻( 1942年11月19日 --1943年底),1942年夏季,德军集中主力进攻斯大林格勒。7月中旬进入顿河河曲,会战开始。苏军先在积极防御中消耗了德军有生力量,11月19日转入反攻,至1943年2月2日,全歼德军主力,赢得了斯大林格勒会战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苏联卫国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局,苏军又取得了库尔斯克战役的胜利,希特勒企图扭转败局的希望破产。第三阶段(1944年1月-- 1945年5月9日 ),苏军发起总反攻。1944年对德军展开十次打击,收复了全部沦陷区,转入敌方领土作战,迫使芬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匈牙利转而反对德国。1945年初,苏军在当地民族解放战争配合下,攻人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大部分领土、进占东普鲁士和西里西亚。1945年5月2日,苏军攻克伯林,5月8日,法西斯德国无条件投降。 苏联卫国战争非常惨烈,据不完全统计,苏联人民在卫国战争中的损失粗略估计超过3000万人,因此战后几乎家家餐桌上都留有一个空位子,摆有一副没人动用的餐具。这是一幅多么令人心酸的景象。有600多万苏军被俘而死于德国的集中营里。 2、本文中背景环境:见课文前的说明。 三、讨论分析(先在自由组合的小组里讨论,再准备全班交流) 1、本文的主人翁有怎样的遭遇? 2、本文的主人翁有怎样的心灵世界? (1答案:索科洛夫遭遇痛别爱妻,奔赴卫国前线——受伤被俘,遭受非人折磨——俘虏少校,回到自己部队——惊悉妻死家无,感到穿心悲痛——知道一个儿子尚存,憧憬未来之家——儿子阵亡,埋葬最后欢乐——收养遗孤,相依为命——遇车祸失业,到处流浪谋生) (2答案:家破人亡,悲惨孤独,深受战争的创伤;忍受打击,坚忍不拔,顽强地面对生活;善良慈悲,认领孤儿,满怀一颗爱心) 四、赏析品味(先在自由组合的小组里讨论,再准备全班交流) 1、本文的叙述方式有何特点?这种叙述有什么好处? 2、本文主要采用了人物描写的哪种手法?这种手法的运用有什么好处? 3、你注意到了本文哪几处的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你对这些描写作何评说? \n4、索科洛夫为什么没有告诉遗孤真实情况,而骗取凡尼亚相信自己是他的爸爸? 5、小说结尾处“……什么东西在前面等待着他们呢?”和“我希望……”分别暗示了什么?为什么“我”对遗孤凡尼亚举手告别时有“仿佛有一只柔软而尖利的爪子,抓住了我的心”“我慌忙地背过脸去”? (1答案:第一人称的叙述,听别人讲故事的方式,有“我”的抒情议论的介入。好处:真实感,现实感,还给读者亲切感。) (2答案: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好处:揭示人物内心世界,从而刻画出人物的精神世界,表现出人物的个性特点。) (3答案:回到部队后的心理与细节:①激动极了,因为两年来没有受到过人的待遇;②我的头好一阵习惯成自然地缩在肩膀里,仿佛怕挨打一样;③嗐,也不知道我怎么会像孩子那样吹起牛来的;④可是过了两星期,却什么东西也吃不下了;家里没有回信来,说实话,我开始发愁了,东西根本不想吃,晚上也睡不着觉,各种古里古怪的念头尽在脑子里转动…… 得悉妻女死亡后的心理与细节:①当时我没有把信念到底。我的眼前一片黑,心缩成一团,怎么也松不开来;②我倒在床上,躺了一会儿,才把信念完了;③等我的心松开了……站了④一会儿,感到穿心的悲痛 找到儿子与儿子阵亡后的心理与细节:①一句话,各方面都比做老子的行多啦。我又为他感到骄傲得不得了!……②夜里醒来,我常常做着老头儿的梦想:等到战争一结束,我就给儿子娶个媳妇,自己就在小夫妻那儿,干干木匠活儿,抱抱孙子;③我的儿子躺在那里面,可他已经不是我的啦。我的儿子是个肩膀狭窄、脖子细长、喉结很尖的男孩子,总是笑嘻嘻的;但现在躺着的,却是一个年轻漂亮、肩膀宽阔的男人,眼睛半开半闭,仿佛不在看我;④但是我没有哭,我的眼泪在心里干枯了;⑤我在远离故乡的德国土地上,埋葬了自己最后的欢乐和希望;⑥我的心里仿佛有样东西断裂了 收养战争遗孤凡尼亚的心理与细节:①这时候,我的热泪怎么也忍不住了;我的心立刻变得轻松和光明些了;他贴住我的身体,全身哆嗦,好②像风下的一根小草。我的眼睛里蒙上了雾;③我的儿子一直紧紧地贴住我……我哪儿还顾得到什么谷仓呢;看到他睡在我的胳肢窝下,好像一只麻雀栖在屋檐下,我的心里快乐极了;④夜里,他熟睡了,我一会儿摸摸他的身体,一会儿闻闻他的头发,我的心就轻松了,变软了;⑤我怕有一天会在睡着的时候死去,把我的小儿子吓坏;⑥差不多天天夜里梦见死去的亲人。可是夜里醒来,整个枕头总是给泪水浸透了…… 几次写到的人物流泪……) (评说,引导展开讨论,允许有不同意见,鼓励多元解读,强调生生师生互动;侧重对人物在具体环境中的情感和精神的把握;明白战争对人的摧残) (4答案:不愿意让孩子知道真相,是为了不让孩子产生过重的战争创伤,爱护他幼小的心灵。) (5答案:是种心痛的感觉,大家对战争都是难过的,孩子忘却了,他是快乐的,他的健康的小手和其父亲的粗糙的大手对比,勾起了作者对战争的回忆,孩子的可爱反衬出战争的残酷。孩子的健康礼貌可爱让作者油然而生的是对孩子的保护,让他们永远快乐健康,痛苦让自己去承受,呵护那无知可爱的儿童) 四、师生小结 学生谈学习体会 老师最后总结:本文题目是“一个人的遭遇”\n,其实是遭受战争灾难所有人的遭遇,今天我们应该珍惜和平的日子,并且极尽我们的能力为人类的和平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让世界永远充满爱。 五、作业(完成练习)《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2009)教学设想: 小说写得比较含蓄,而且用了嘲讽的手法,高一学生是看不懂的。他们完全可以误解本文的主题是“赞扬战士为了保卫祖国,不怕伤痛”,还能找到“理由”:1、标题的典故,2、文中对大炮的歌颂,3、对烈士纪念碑的向往。最多有点感受的是“战争太残酷”。教师的讲解如果依样画葫芦,(网上的一些教案,多是抄来抄去,重点不突出,说得也不清楚,依样画葫芦)教学的结果必定是学生被动地接受连教师也说不清楚的灌输而已。我觉得教学中的重点,一是要让学生对作家及创作思想有清楚的了解,二是对本文这种含蓄嘲讽的写法要了解,三才是小说的人物和其他了。 本文是教学板块的第二篇,有第一篇奠定了基础,加上对本文的深入了解,达成有关目标是不难的了。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家及创作思想,对战争与人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认识战争的摧残性和毁灭性。 2、了解本文的特点,学会欣赏嘲讽的手法,学习心理独白的写法。 3、学习小说的人物分析,了解人物和环境的关系。 教学时间:2教时 教学安排:第一教时学生自习思考,第二教时赏析讨论 预习思考题: 1、本文写了什么人、什么事? 2、作者想表达一个什么思想? 3、怎样理解小说的标题?(标题原来的典故和意思,在本文有作者什么用意) 4、“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读书期间怎么样?受伤迷糊中有哪些思想认识碎片?由此,他是属于哪一类人物的典型? 5、人物有怎样的悲惨遭遇?悲剧的根源在哪里? 6、本文运用了嘲讽的手法,请你从文中找几处来说明。 7、说说你对本文“心理独白”这种描写手法有什么认识。 8、两篇小说都以二战为题材,主人公分属敌对阵营,一个为国而战,一个为法西斯卖命,研读作品,说说作者试图告诉读者的是什么,它们各自是从什么角度表现主题的? 9、两篇小说中的两个人物同样遭遇了不幸,但有所不同,请作比较。 10、两篇小说都用了“自白”的形式,但又有不同,试作比较分析。 第2教时教案 一、正常导入 二、整体认识 学生回答:(先在自由组合的小组里讨论,再在班级交流) \n1、本文写了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 2、作者想表达一个什么思想? 第1题答案:时间:盟军已经攻入德国,一个夜晚。地点:战地医院。场景:火光冲天,炮声不绝。人物情节:一个原中学八年级学生、现在的德国伤兵,他始终想知道自己究竟在什么地方,想知道自己伤得怎么样,在迷糊中最后终于逐渐弄清楚。 第2题答案:表现战争的摧残性和毁灭性。 三、了解作家作品,深入理解 1、德国的良心——海因里希·伯尔 海因里希·伯尔(1917—1985),出生于德国科隆市,祖先原是英国的造船工人,16世纪前后迁居欧洲大陆。父亲是以雕刻宗教用品为职业的细木工。伯尔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问,是家中的第八个孩子。他幼家境困难,童年是在十分艰难的境况下度过的。1937年,伯尔在科隆国立文科中学毕业后,在波恩一家店里当学徒,22岁时又回到了科隆,考入科隆大学德国语言文学系学习。同年9月,二次大战爆发,伯尔被征人法西斯军队服役,先后在法国、苏联、罗马尼亚作战,1945年4月被俘,同年12月获释,返回科隆。战后在科隆大学继续学习日耳曼语文学,并在他哥哥的木匠铺做工,在科隆市统计局任助理员。1947年开始发表短篇小说,同年应邀参加文学社团“四七社”活动。1951年开始成为专业作家。战后的德国文学是在废墟中开始重新建立起来的,因此,伯尔作为新一代的作家,他希望通过小说,使人们从恐怖的战争中认识过去,清算历史,在痛苦的回忆中重新开始新的生活。他的成名作是出版于1949年的中篇小说《火车正点》,小说通过一个名叫安德烈亚斯的士兵在二次大战中的遭遇,特别是他在这场人与人之间相互残杀的恶战中的思想活动过程,表达了作者对战争愤怒谴责的立场。伯尔认为“战争是无聊的”,不管是什么样的战争,它只能给人们带来死亡,因此他把战争总结为一种可怕的自然现象,人类失去理智的产物。他的其他作品还有短篇小说集《流浪人,你若到斯巴……》(1950),长篇小说《亚当,你到哪里去了?》等。它们揭露和批判法西斯侵略战争,以被迫充当炮灰的普通德国士兵的遭遇,反映了德国人民的苦难。这些作品的基调灰暗、抑郁,把战争渲染成一场抽象的人与命运的搏斗,结果是人的毁灭。他认为“战争是无聊的”,它像“伤寒病”一样是一种可怕的自然现象。但这些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启动了德国人民认识战争的灾难。上个世纪70年代后,伯尔的创作出现了新的高峰。中篇小说《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那·勃罗姆》(1974)为其赢得世界声誉。 伯尔称最喜欢短篇小说这一形式。他的小说创作遵循批判现实主义传统,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德国战后发展各个阶段的重要现象,同时也采用了一些西方现代派手法。他擅长运用回忆、内心独自、象征、怪诞的联想等手法。在叙述故事情节时,时空概念颠倒跳跃,而塑造人物形象时则大量采用内心独自。 1972年,伯尔由于“他对时代的广阔视野,结合典型化的灵敏技巧,对复兴德国文学做出了贡献”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此外,他还先后获得过德国语文学院乔冶·毕希钠奖等十几种文学奖,他还先后担任过德国笔会主席(1970)和国际笔会主席(1971—1974)。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创作,伯尔已成为20世纪50年代以后西欧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 2、作家背影 \n伯尔生在一个既产生了黑格尔、马克思、爱因斯坦,也孕育了歌德、席勒,还有巴赫、贝多芬的民族,又产生了希特勒纳粹的民族。也是这个以理性著称的民族,在20世纪将人类拖入了两次巨大的灾难之中。身为一位艺术家,伯尔的思考方式是感性多于理性,道德多于概念。这位艺术家从来都不掩饰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优势,他一贯的批评态度被同样地感性称呼为“道义法庭”把德国人的灵魂从俾斯麦和希特勒的阴影里解救出来。伯尔的一生都在与人类的缺点进行斗争,他声讨战争.批评国家与社会,也批众传媒和教会。在他身上体现了正气和德意志精神,正因为这一点,他被称为“正义的良心”。1985年伯尔谢世时,联邦总统亲自抬棺为他送行。伯尔去了,但下了无尽的精神遗产,他不但属于他的故乡,他也是属于世界的。 四、深入理解,正确赏析 学生思考讨论:(先在自由组合的小组里讨论,再在班级交流) 1、怎样理解小说的标题?(标题原来的典故和意思,在本文有作者什么用意) 2、“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读书期间怎么样?受伤迷糊中有哪些思想认识碎片?由此,他是属于哪一类人物的典型? 3、人物有怎样的悲惨遭遇?悲剧的根源在哪里? 第1题答案:小说标题的典故:公元前480年,波斯入侵希腊,300名斯巴达战士扼守温泉关,抵抗强大的波斯军队,最后全部牺牲。希腊人为纪念这些阵亡的战士在温泉关立碑纪念,碑上的铭文如下:“流浪人,你若到故乡,请报告斯巴达公民,我们在此地阵亡,至死忠于他们的命令。”小说的标题用了省略号,省略号有省略“至死忠于我们元首的命令”意味。这就把充当炮灰和为正义献身混淆在一起,一嘲讽法西斯的愚民教育,二嘲讽人民的受害愚昧之深。 第2题答案:“我”是一个受法西斯愚民教育毒害很深的德国青年。“我”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比较准确的概括了纳粹德国时期青少年真实的思想状况。 ①从对炮声的感觉:不是憎恶战争,而是欣赏战争,在为战争唱赞歌,说明“我”中毒太深; ②希望自己刻上校史:分不清善恶,省略号说明根本不知为什么上战场,麻木,坚信自己是正确的; ③在校吸烟,百无聊赖的度时光,没有一次能把花瓶画得象样,能把字描好:有点玩世不恭,不满学校单调的生活; ④多次因疼痛而叫喊,并未引起对战争的思索和悔悟;最后发现自己的伤势并念叨“牛奶”,似乎有一点对和平生活的眷恋。试想如果他没有受伤,在战场上会是什么样子呢?一定是一个冷血的法西斯杀人机器。 第3题答案:当然战争也给了狂热的“我”以毁灭性的打击:本该学习的年龄,却去充当炮灰;学美术的,却失去了双臂和一腿。根源是希特勒的独裁统治,德国人民的麻木崇拜。 (希特勒歪曲尼采思想并利用其思想实行独裁统治和武装侵略,真正的灾难是思想统治,引导思想崇拜的人,等同恶魔,一旦崇拜者与被崇拜者因为崇拜而迷失方向,必将引发难以预见的持久的灾难,希特勒和法西斯就是这样的恶魔。文中的“我”很年轻,社会阅历不足,本该认真学习,却糊里糊涂的去打仗,受了那么重的伤,却依然是糊里糊涂,不能不说这是一个悲剧人物,在我们感叹他个人悲剧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意识到有种更大的悲剧呢?想想一个希特勒,几撮纳粹,能成什么气候,但问题是人民为什么参加纳粹,为什么为纳粹卖命,这是社会悲剧。) 五、欣赏艺术手法 讨论回答:(先在自由组合的小组里讨论,再在班级交流) 1、本文运用了嘲讽的手法,请你从文中找几处来说明。 \n2、说说你对本文“心理独白”这种描写手法有什么认识。 第1题答案:标题含义的嘲讽,欣赏炮声的嘲讽,学美术断双臂和一腿的嘲讽,廉价容易得到的纪念牌的嘲讽,香蕉上写字的嘲讽等。 第2题答案:按照潜在的意识写,跳跃的画面穿插,可以表现意识的模糊,人物的不清醒状态。 六、比较阅读 1、两篇小说都以二战为题材,主人公分属敌对阵营,一个为国而战,一个为法西斯卖命,研读作品,说说作者试图告诉读者的是什么,它们各自是从什么角度表现主题的? 2、两篇小说中的两个人物同样遭遇了不幸,但有所不同,请作比较。 3、两篇小说都用了“自白”的形式,但又有不同,试作比较。 第1题答案:《一个的遭遇》是通过一位老兵对战争的回忆,讲述战争的创伤;《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则通过一位青年学生在战争中的感受,写战争对人性的毁灭。两部作品都有很强的冲击力,作者要告诉读者的是战争对人的摧残:不义的战争不仅摧毁了文明成果,也摧残了人的心灵;正义的战争虽然能铸就英雄业绩,但是同样会给人们留下痛苦的记忆。索科洛夫只想过太平的生活,这个要求并不高,但是战争摧毁了他的全部生活;《流》中的“我”根本还没有长大,就被赶到炮火之中,战争夺去了他的肢体,也结束了他的青春。 第2题答案:对参战目的的认识上――索科洛夫知道自己是在保卫祖国,《流》中的“我”受了欺骗,没能认清法西斯侵略的本质。对遭遇战争不幸的态度上――索科洛夫是悲伤的,《流》中的“我”则显得比较麻木。在对生活幸福的珍视上――索科洛夫比《流》中的“我”更加珍视幸福。 第3题答案:不同之处是:《遭》中索科洛尼是在和别人交流;而《流》中“我”是内心独白,是在和自己的心灵世界交流。 七、师生小结 八、作业指导阅读《安妮日记》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2009)教学设想: 本文来自苏教版必修二“和平的祈祷”专题“黑暗中的心迹”板块,本文继续统一在表现战争的苦难的主题中,本文以战争经历者的日记形式,谴责法西斯对犹太人的迫害。文字浅显,好懂,所以用指导阅读的方法处理,教学以学生自读为主。 学习目标:1、能体会安妮用生命记录下的情感和思考,了解战争对少年儿童身心的伤害、摧残,认识法西斯的罪恶。2、能把握日记真实而直接地表达人物情感的作用。课时设置:1课时。教学过程:\n一、导入二战中,希特勒不仅残害他国人民,对本国的犹太人更是灭绝性的残害,铁证就在我们马上要学的一篇经历法西斯迫害致死者的日记里。二、了解希特勒迫害犹太人的背景希特勒为什么迫害犹太人?20世纪30年代爆发了一场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场战争的发动者之一希特勒,在二战期间疯狂迫害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惨遭屠杀的犹太人多达600万!那么希特勒为什么要如此仇视犹太人,他屠杀犹太人的真正原因又是什么呢?犹太人分布于西亚巴勒斯坦地区,原为古代闪族的一支,曾建立古以色列国及犹太王国,后为罗马帝国所灭。由于不甘被奴役,数十万犹太人被迫离开家园,四处流浪。在欧洲特别是西欧,人们普遍信仰基督教。而犹太人不信仰耶稣,他们信仰犹太教,在西方文化中,自古存在着一种排犹的情绪,犹太人被说成是:出卖耶稣的人、投机商人、不洁的人。犹太人逃亡西欧后,当地封建主非常歧视他们,不许他们占有土地,因为当时土地被视为最珍贵的财富,所以只许他们经营商业。就这样特殊的历史环境铸就了犹太人聪明、坚强的特性,并且逐渐富有起来。到了近代,欧洲逐渐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当地新兴的资产阶级与犹太人又产生了利益冲突,噩运再次降临到犹太人头上。大批犹太人被迫再次流浪到美洲和东欧。就是这样,犹太人长期不能融入欧洲,欧洲人反犹思想也一直延续下来。20世纪30年代爆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使德国经济遭受重创,同时激化了国内阶级矛盾。德国垄断资产阶级希望通过对外扩张,转嫁国内矛盾,并获得更广阔的生存空间,称霸世界。当时犹太人在欧洲十分富有,希特勒等纳粹分子利用欧洲人传统的反犹情绪,加以渲染,宣称犹太人是罪恶的民族,劣等民族,就这样把矛头对准了犹太人,给所有的社会问题提供了一个发泄转嫁的渠道,并借此大量掠夺犹太人的财产,为称霸世界打下了经济基础。同时,反马克思主义是希特勒反犹的又一政治原因。希特勒把马克思主义视为洪水猛兽,在《我的奋斗》一书中,希特勒认为犹太人利用马克思主义把民族划分为阶级,搞阶级斗争,因此若不“肃清马克思主义”德国就不能重新崛起。巧合的是马克思也是犹太人。再有,希特勒早年流浪于维也纳和慕尼黑,缺乏良好的教育,铸就了自私、狂妄的性格。脾气暴躁是他的性格典型,这就造成了他的狠毒和残忍。从而引发了一场人类历史的悲剧。三、了解安妮及《安妮日记》安妮是德国犹太人,为逃避纳粹大屠杀,安妮一家到荷兰避难。后来,中立的荷兰也被德军占领。从1942年7月到1944年8月,安妮等人一直躲藏在阿姆斯特丹一所房子的密室里。安妮以她14岁少女的眼光记述了这段苦难煎熬的岁月。随着盟军捷报频传,安妮一家一度深信苦尽甘来的日子不远,熟料盖世太保却先一步得到密报,将他们抓进集中营。隔年安妮因伤寒在集中营里病逝,此时距离德军投降仅一个星期。1947年,八人中唯一幸存者安妮父亲将她遗留的日记付梓出版。这本日记已转译成54种文字,共印刷3000万册。她避难的房子已辟为安妮故居博物馆,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缅怀那不堪回首的人类悲剧。\n安妮的日记从 1942年6月12日 写到 1944年8月1日 。起初,她这日记是纯为自己而写。后来,1944年有一天,她知道伦敦广播电台宣布说,希望在战争结束之后,能搜集有关荷兰人民在德军占领之下的苦难生活的目击报导,公诸大众。特别提到信件与日记,作为例子。安妮为之动心,于是决定在战争结束之后,要根据自己的日记出版一本书。她这就开始将她的日记加以改写、编辑,润饰文字,删去她认为不够有趣的部分,并且靠回忆增加一些内容。同时,安妮也保留了原始的日记。安妮被德军逮捕后,和她父亲同一建筑工地工作的两位秘书,收集了散落一地的日记并交给幸存的安妮的父亲。战后安妮的父亲决定完成女儿的宿愿,将日记出版问世。节选部分的内容,突出表现安妮在不幸生活中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四、自读课文,概括归纳每则日记中心内容第1则——有关日记说明,在日记中虚拟了一个“吉蒂”,作为自己的倾诉对象。第2则――主要写了关于犹太人被送往集中营和毒气室以及盖世太保惩罚人质的情况。第3则――写外面混乱的局面,人们妻离子散,生活在恐惧之中。第4则――主要写飞机空袭,由于自己是犹太人,不能暴露。得知墨索里尼下台的消息,想到战争结束的希望,和平的希望。第5则――写我的神经质及躲在密室的苦闷心情。第6则――写八个人躲在密室的痛苦感受。第7则――听说战后要征集与战争有关的日记和书信,想到外人无法想象躲藏起来的犹太人的生活。第8则――思考战争的性质,在感受到解放即将到来时,憧憬自己的未来。第9则――写自己在战争中的理想、梦想和宝贵的希望。五、问题探讨以下问题来自课文后的“问题探讨”,与同学合作,先思考,再交流,准备班级发言:1、日记是生活的记录,是与自我心灵的对话。阅读安妮的日记,想一想,在纳粹迫害下,安妮是怎样记写自己的遭遇和心灵痛苦的。为什么在备受迫害的情况下,她仍然能说“我必须执著于我的理想”?这表现了安妮什么样的精神境界?2、安妮认为“我不相信战争只是政客和资本家搞出来的,芸芸众生的罪过和他们一样大”,对此你如何理解?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愿望,安妮最大的愿望是做记者或作家,《一个人的遭遇(节选)》中的索科洛夫和《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的“我”也有各自的生活追求。请想一想,这些普通人原来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他们的命运又是如何被改变的,作者试图告诉人们什么。4、从日记看,作为一个十五岁左右的女孩,却有着惊人的思想和成熟以及上乘的表达力,对比一下我们这些比她大的高中生,却那么地浅乏和幼稚,表达又是那样地苍白无味,读你本文,你有何感受?第1题答案问题分析:本题可以拆分为3个小问题:①安妮是怎样记写自己的遭遇和心灵痛苦的。“记写”就是记录写下,问的是怎样记录写下,而不是问写下什么。这个问题不能在文本中直接截取文字做答案,是要靠分析总结来完成。答案:安妮身心遭受摧残的情况下,通过日记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以事实记录了法西斯灭绝犹太人的罪恶,记录了战争的恐怖,记录你自己心灵的痛苦。②为什么在备受迫害的情况下,她仍然能说“我必须执著于我的理想”?在备受迫害的情况下,通常会反抗和报复,或者逆来顺受。而安妮是“我必须执著于我的理想”\n,首先要弄清什么是她的理想,她的理想相信战争的罪恶必将终止,人民也将觉醒,人们将和平相处。答案:她相信战争的罪恶必将终止,人民也将觉醒,人们将和平相处。所以在备受迫害的情况下,她仍然能说“我必须执著于我的理想”。③这表现了安妮什么样的精神境界?这个答案和上一题答案有关,也是通过分析提炼。答案:表现出她正直善良的天性和宽广的胸怀。综合答案:安妮身心遭受摧残的情况下,通过日记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以事实记录了法西斯灭绝犹太人的罪恶,记录了战争的恐怖,记录你自己心灵的痛苦。她相信战争的罪恶必将终止,人民也将觉醒,人们将和平相处。所以在备受迫害的情况下,她仍然能说“我必须执著于我的理想”。表现出她正直善良的天性和宽广的胸怀。第2题答案问题分析:“芸芸众生”就是他的人民。“芸芸众生的罪过和他们一样大”,是说他的人民对战争有一样罪过,有一样的责任。理解这句话,要了解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人民对统治者发动的战争持怎样的态度和怎样的行为。以德国和日本为例。德国和日本法西斯当政的时候,这些国家的工人和农民是支持政府的。1933年,德国150万纳粹党人中,工人和农民党员共50多万,占到三分之一以上。在有组织的疯狂屠杀犹太人的行动中,杀人者很多是来自德国社会底层的普通工人、农民和商人。同样,在日本侵华期间的所有的烧杀奸掠,也都是普通日本人干的,日本人对那场战争不仅默许,而且积极地拥护并参与了侵略和屠杀。所以说他们的人民对战争一样有罪过,一样有责任。如果仅仅把战争罪恶归咎于统治阶级,就无法实现民族的反省,人民没有反思,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制止战争的再次发生。答案:“芸芸众生的罪过和他们一样大”,是说他的人民对战争有一样罪过,有一样的责任。法西斯当政的时候,这些国家的工人和农民是支持政府的,杀人放火奸淫掳掠都是他的士兵所为。如果仅仅把战争罪恶归咎于统治阶级,就无法实现民族的反省,人民没有反思,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制止战争的再次发生。日本这个民族一直到今天,也没有正视战争对亚洲人民犯下的滔天罪恶,他们还一直极力否认自己的罪恶,这是一个难知是非,不会反思的民族。第3题答案问题分析:这些普通人原来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他们的命运又是如何被改变的,作者试图告诉人们什么。索科洛夫、我、安妮,他们原来都有自己的身份和各自追求的理想,战争使他们有了怎样的改变?作者以他们的改变和命运表达什么思想?答案:《一个人的遭遇(节选)》中的索科洛夫与世无争,他只想过安定太平的日子,然而战争爆发,全家死于战火,只剩他孤身一人;《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的“我”虽然有点懵懂,但他毕竟还只是个未成年的孩子,炮火夺去了他那握画笔的手;安妮正是读书的孩子,更想成为未来的作家。而战争无情地破坏了一切,剥夺了他们最平常的梦想。作者试图通过作品告诉读者或后人:在不人道的战争中,无论是施害者还是受害者,遭受苦难的总是人民,战争摧毁了普通人的生活。第4题答案略。\n六、作业《六国论》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积累文言字词,会翻译文句。2、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用意。3、了解有关史实,感悟国家灭亡的教训。4、赏析本文论证的特色和语言的风格。教学时间:2教时第1教时教学要点:了解作者及背景,整体了解课文,朗读课文,疏通字词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明确学习要求二、熟悉作者及背景,整体了解课文1、作者简介:苏洵(1009-1066),字明允,四川眉山人,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在文学上取得显著成就,是经过一番刻苦读书、认真作文的过程的。据他自述,少年时,他不爱学习,到了二十五岁,才开始知道读书。自以为比伙伴们学得好,但后来取古人之文一读,才觉得古人的“出言用意”都跟自己大不相同,于是下决心将过去所写的数百篇文章全部烧毁。然后,将《论语》《孟子》、韩愈的文章取来,终是诵读,读了七八年,才感到古代文章确实写得好。时间一久,读之益精,自己胸中也“害然以明”,但还未敢自出其言。又经过一番努力,胸中之言日益多,甚至不能控制自己,只好将它书写下来。到了这时,落笔为文,才“浑浑乎觉其来之不易矣”。这就是历史上关于苏洵焚稿、勤奋读书、刻苦作文的美谈。苏洵为文,成就显著。因此博得他同时代的文坛领袖欧阳修以及著名文学家曾巩的好评。欧阳修指出:苏洵之文“博辩宏伟”。曾巩认为:苏洵之文“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其辉光明白,若引星辰而上也”。三人(三苏)之文章,盛传于世。得而读之者,皆为之惊,或叹不可及,或慕而效之。自京师至于海隅障徼,学士大夫,莫不人知其名,家有其书。(选自《苏明允哀词》)2、了解课文涉及的历史材料在我国历史上战国七雄争霸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即除秦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大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求自保,割地赂秦,仅仅是一个方面。苏洵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有他的用意的。[附]:秦灭韩,前230年;灭魏,前225年;灭楚,前223年;灭燕,前222年;灭赵,前222年;灭齐,前221年。3、本文写作用意苏洵是针对当时北宋的对外政策。\n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妥协软弱。苏洵生活年代(1004年),东北的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在保卫战中打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条约规定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后来西北的西夏又和宋交战,又订立条约,每年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也没有给北宋带来真正意义上的和平。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三、朗读,整体了解1、正音:赂(lù)率(shuài,全都,一概)暴(pù,暴露)厥(jué,他的)洎(jì,及、到)为(weí,治理)国者无使为(weí,被)积威之所劫2、朗读3、整体了解(史论——叙述评论历史事实、总结历史教训、讽喻时政。)四、疏通文字,积累字词1、疏通1、2段互丧——率——以——盖——交互灭亡全部因为发语词,根据语境,翻译成合适的词语(因为)2、请同学翻译第1段3、请同学翻译第2段4、疏通第3段秦以攻取——邑、城——较——其实百倍——固——思厥先祖父——用小城、比较大的城比较它实际上是一百倍本来想想他们的祖辈和父辈以有尺寸之地——然后——然则——判——至于——得之——才有一小块地方(夸张手法)这以后然而决定以致得当上面的话5、请同学翻译第3段6、疏通第4段继——与嬴——是故——斯用兵之效也——始速祸焉——洎……以……——惜——谓——跟在后面结交秦因此这是武力抵抗的功效啊开始招致自从……因为可惜认为智力——诚——向使——爱——数……理——当——较——量智慧和力量实在以前假使珍惜命运倘对抗判断7、请同学翻译第4段五、背诵以上课文第2教时要点:完成字词疏通,背诵课文,分析论证思路,作业过程:一、完成字词疏通,背诵课文1、疏通第5、6段字词\n礼——并力西向——为1——为2——食之——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礼待省略“对抗秦国”被治理结构助词,无实义治理国者的人不要让自己被对方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啊而犹有可以——下1——下2——故事——是——可能凭下等下面旧事这2、请同学翻译5、6段二、背诵全文三、思考讨论1、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六国破灭,弊在赂秦。)2、从几个方面说明这一中心论点的?((1)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2)不赂者以赂者丧。)3、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4、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第3自然段的中心意思?(“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5、第3段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赂秦的危害?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1)以地事秦,导致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刺激了贪欲和扩张的野心。(2)韩、楚、魏三国以地事秦求苟安而不得。)(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6、论述齐、燕、赵的灭亡是为了说明什么?(“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7、最后两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总结全文,突出论点,针对现实,暗示主旨。)四、布置作业:熟读、背诵全文、完成练习《阿房宫赋》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2009)教学设想:本文来自苏教版必修二“历史的回声”专题,这个专题有三个版块:“后人之鉴”“千古江山”“永志不忘”。这个专题的教材主要是文言散文和宋词,基础知识教学上,主要是积累文言知识,学会赏析古代诗歌;人文教学上,主要是通过历史文本的阅读,领会历史人物的感慨,聆听他们的心声,感受他们的豪情壮志,探寻历史中今天的意义。本文出自第一版块第二篇,第一篇《六国论》已教教完,本文基本按照上一篇的教法。教学目标: 1、复习文体常识,加深印象。 2、读懂课文,积累文言字词句基础知识。 3、理解作者的写作用意,学会对历史的思考,借史用今。 4、会背诵课文,会翻译句子。 教学时间:2教时 预习要求: 1、朗读课文,尽早能够背诵。 2、看书下注解,基本弄懂意思,划出不懂的,待上课听讲或者提问。 3、收集本文以及上一篇课文的与现代汉语同形异义的词。 第1教时要点:了解作者,复习文体知识,了解有关背景,朗读课文,积累字词,解决部分疑难。 \n过程: 一、导入课题,明确学习要求 二、复习文体知识——赋(以前学过《赤壁赋》) (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讲求文采、平仄,多用对称整齐句式,多用铺陈手法。赋的种类及演变:骚赋(辞赋)(战国,屈原,楚辞)——汉赋(汉代)——骈赋(徘赋)(魏晋南北朝)——律赋(唐代科举)——文赋(唐代末)。本文属于“文赋”) 三、了解作者及有关背景 1、杜牧简介 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京兆万年(现在陕西西安人)。唐文宗大和二年(828)进士,授弘文馆校郎。后在地方军府任幕僚多年。开成四年(839)回到长安,历任左补阙,膳部、司勋员外郎。唐武宗会昌二年(842)以后,相继出任黄州、池州、睦州等地刺史。晚年居住在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他为“二樊川”。 杜牧工诗、赋、辞,而以诗歌创作成就最大,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人们将他和杜甫相比,又和他同时代的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散文气势雄浑,多针砭时事;诗歌语言流丽而又风味清新,气势豪宕而情致婉约。著有《樊川文集》,清人冯浩撰有《樊川诗集注》。 我们读过杜牧的诗歌:(1)《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2)《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3)《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4)《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写作背景 杜牧所处的时代,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异常尖锐,而藩镇跋扈,吐番、南诏、回鹘等纷纷入侵,更加重了人民的痛苦,大唐帝国,已处于崩溃的前夕。杜牧针对这种形势,极力主张内平藩镇,加强统一,外御侵略,巩固国防。为了实现这些理想,希望当时的统治者励精图治,富民强兵,而事实恰恰和他的愿望相反。穆宗李恒以沉溺声色送命,接替他的敬宗李湛,荒淫更甚,“游戏无度,狎昵群小”,“视朝月不再三,大臣罕得进见”,又“好治宫室,欲营别殿,制度甚广”,并命人“修东都宫阙及道中行宫”,以备游幸,对于这一切,杜牧是愤慨而又郁心的。他在《上知已文章启》中明白地说:“宝历(敬宗的年号)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 四、朗读全文 1、请同学提示注意的读音 (不足的老师提示:阿房ēpáng骊山líshān缦回màn檐yán囷囷焉qūn矗立chù不霁何虹jì妃嫔媵嫱pínyìngqiáng辇niǎn荧yíng鬟huán焚椒兰jiāo辘辘lù杳不知其所之也yǎo尽态极妍yán摽掠piāo鼎铛chēng砾lì逦逶lǐyǐ锱铢zīzhū嗟jiē架梁之椽chuán在瘐之粟粒yǔsù横槛jiàn呕哑ōuyā参差cēncī) 2、听录音朗读 3、各同学散读 五、疏通字词,积累知识(学生合作解答,有不懂的再提问) (一)完成第1段 \n1、看课文,合作理解下列字词(第1段) 兀——骊山北构而西折——溶溶——廊腰缦回——勾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不霁何虹——融融—— (突兀动词,架木做屋,“骊山”“北”“西”名词做状语水盛样子像腰建筑样式盘旋屈曲的样子雨止初晴和暖样) 2、合作翻译第1段 (翻译:六国消灭,天下统一。蜀山秃顶,阿房宫矗立。覆盖三百多里,隔断天上日光。从北面的骊山建起,折向西面的咸阳。渭水和樊川,缓缓地流人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回廊像细腰般曲折,屋檐像鸟嘴高啄。依随着地势环抱呼应,围绕中心向外开拓。曲曲的,弯弯的,好像一格格的蜂房,一圈圈的水涡,高低迷糊不清,不知有多少院落。长桥像龙卧水上,可哪有风起云涌?复道像虹贯空中,怎没见雨霁哪来彩虹?四周围高低起伏,分不清东西南北。台前正歌声热闹,春光融融;殿后却舞袖带来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一。) 3、背诵第1段 (二)完成第2段 1、看课文,合作理解下列字词(第2段) 辇来于秦——荧荧——杳不知其所之也——尽态极妍——缦立——而望幸焉—— (“辇”,名→状,乘辇明亮样“杳”,深远;“之”,动词,去“妍”,美丽“缦”通“曼”,久受皇帝宠幸) 2、合作翻译第2段 (翻译:妃嫔媵嫱,公主帝女,出了六国的宫殿,拉上辇车,来到秦国。早上唱歌啊夜里弹琴,为供秦王的欢娱。化妆时打开明镜,像闪闪星辰;梳头时披散秀发,像朵朵青云;渭河泛腻,是脂水倾盆;烟雾弥漫,是椒兰香熏。雷霆震耳,是宫车过门;隆隆声由近而远,不知向哪里停轮。不同的身材,不同的容貌,摆出各种姿势,久立等候皇帝驾到,有的三十六年都没见到一面。) 3、背诵第2段 第2教时要点:继续疏通文字,积累知识,质疑解难;课堂背诵3、4段;总结;作业 过程: 一、背诵1、2段 二、疏通字词,积累知识(学生合作解答,有不懂的再提问) (一)完成第3段 1、看课文,合作理解下列字词(第3段) 收藏、经营——倚叠——输——鼎铛玉石,金块珠砾——迤俪——一人之心——纷奢——尽——庾——直栏横槛——独夫——日益骄固——函谷举——可怜焦土—— (“收藏”“经营”动词活用为名词,这三句用“互文”修辞格,本应合在一块儿说的词,因对偶、押韵或字数的限制,临时拆开来使用,理解时又应合在一块儿。可译为“燕、赵、齐、楚、韩、魏六国之统治者有无数的金玉珍宝。”堆积运送“鼎”“玉”“金”“珠”,名→状,“铛”“石”“块”“砾”,名→动连续不断“心”,所想繁华奢侈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搜尽谷仓“槛”,栏杆失去人心孤立的统治者,指秦始皇一天比一天骄横顽固“举”,被攻取可惜) 2、合作翻译第3段 \n(翻译:燕国、赵国、韩国、魏国、齐国、楚国的收藏的精英宝物,多少代多少年,抢夺于民,堆积如山。一旦保不住,都被秦人搬往阿房宫。鼎当作铁锅,玉当作顽石,金子当土块,珍珠当瓦砾,到处抛掷,秦国人见了,也毫不可惜。啊!一个人的心,也就是千万人的心。秦王爱奢华,人民也得顾自己的家。为什么搜刮时不留颗粒,挥霍时看作泥沙?竞使架房的柱子,比田里的农夫还多;梁上的椽子,比机上的织女还多;一个个钉头,比粮仓里的谷粒还多;一道道瓦缝,比人身上的丝缕还多;横七竖八的栏槛,比九州的城郭还多;咿哑嘈杂的管弦,比百姓的话语还多。使天下的人民,不敢说话而只敢含怒。独裁者的心,日益骄横顽固。起义军振臂一呼,函谷关顿时被攻破。楚国人一把大火,可惜啊一片焦土!) 3、背诵第3段 (二)完成第4段 1、看课文,合作理解下列字词(第4段) 族秦——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不暇——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族灭感叹词,“唉”“使”,假使“其人”本国的百姓来不及后人1,秦以后的人;后人2,当代人;后人3,当代以后的人;后人4,同2) 2、合作翻译第4段 (翻译:消灭六国的,是六国自己而不是秦国;消灭秦国的,是秦国自己而不是天下人。啊!假使六国各自爱惜自己的人民,就足以抵抗秦国;秦国爱惜六国的人民,就可以传三世以至万世而做皇帝,谁又能消灭它呢!秦国人来不及哀怜自己,只有后人来哀怜它;后人哀怜它而不借鉴它,又该让后来的人再来哀怜后人了。) 3、背诵第4段 三、总结分析,思考讨论(先自由组合讨论,再班级交流) 1、给每段概括段意 2、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来极力描写阿房宫的? 3、这样描写对后文表达中心有什么作用? 4、作者想通过文章讽喻统治者什么? 5、与《六国论》比较,两篇有何同异? 6、请从本文举例,谈谈你对“赋”的文体理解。 解答第1题: 第1段:铺叙阿房宫建筑宏伟、豪华。 一层(段首前12字)两句偶句,交待阿房宫的出现。 二层(“覆压”……“直走咸阳”)写宫之宏伟规摸。 三层(“二川溶溶”……“不知西东”)渲染宫内的宏伟、豪华、奇丽、壮观。 四层(“歌台暖响”……“气候不齐”)宫女的活动。 第2段:铺叙统治者生活的荒淫、奢靡。 一层(前6句)写供玩乐的宫人来源。 二层(“明星荧荧”……“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极写宫中生活荒淫、奢靡。 三层(余下各句)从珠宝陈设写荒淫,揭示抢掠行径。 第3段:指出秦必亡之命运。 一层(嗟乎……“用之如泥沙”)斥秦统治者只图私利不顾民情,横征暴敛,挥霍无度的罪行。 二层(“使负栋之柱”……“不敢言而敢怒”)痛斥始皇纵欲纷奢,以致众叛亲离。 \n三层(余下各句)简练概括地写出了秦皇无道,导致了农民起义、宫殿被焚的后果,进而走上了自取灭亡的道路。 第4段:讽谏当朝统治者勿蹈秦覆辙。 一层(开头到“谁得而族灭也”)引历史教训,指出六国和秦灭亡的原因。 二层(余下各句)讽谏唐王朝勿悲剧重演。) 解答第2题: 从三个方面来描写阿房宫:一是写阿房宫建筑之奇,二是写阿房宫美女之众,三是写阿房宫珍宝之多。 解答第3题: 透过楼台殿阁、脂粉金玉这一画面,作者旨在说明秦统治者之奢侈腐化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而为维持这种奢侈生活所进行的横征暴敛、残酷统治和压迫正是导致秦王朝覆亡的根本原因。铺叙旨在揭露秦王不顾人民死活,自然会引起民怨。 解答第4题: 戒奢爱民;勤政爱国;居安思危。 解答第5题: 都以秦与六国的兴亡为论题,都针对当时朝政有感而发,规劝当朝要引以为戒。不同点:①苏洵《六国论》立论的独创性,表现在作者没有像旧时代许多作家那样,总是从鞭挞强秦暴行的角度立论,而是第一次从“六国破灭”的内部因素的角度来立论,对内部因素的分析又是全方位的,逻辑推理严密。②《阿房宫赋》是一篇“赋”,先描写,后议论,不用逻辑推理,而是以形象说明。③《六国论》据史为论据,《阿房宫赋》大胆地进行情景想像。 解答第6题: 语言精美,富于文采;有时骈散兼行,于整齐中有变化;有时比喻贴切,生动形象;有时运用排比句式,使文章气势充沛,还兼押韵。 四、作业: 1、课堂作业:收集两篇课文的同形异义词语 《六国论》: 思厥先祖父 可谓智力孤危 《阿房宫赋》: 勾心斗角 燕赵之收藏 2、背诵全文 3、完成练习 《念奴娇·赤壁怀古》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2009)教学设想: 本文来自苏教版必修二“历史的回声”专题“千古江山”版块,这个版块有两篇古代诗词。教学的重点是指导学生学习古代诗歌的阅读,教会学生掌握方法。这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会独立地赏析古诗,也能提高他们应试的能力。教学中注重读诵。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古诗词的常识,知晓赏析的技巧,首先解决“读懂”的问题。 2、学习古诗词朗诵,会背诵默写本文。 \n3、学会抓关键词,并分析其妙处。 4、感受苏词豪放的风格,体会词人在词中抒写的复杂情感。 5、体会词中写景,咏史、议论、抒情融为一体的写法。 教时设置:一教时 教时教案 一、由已教课文《赤壁赋》导入,并明确本文的学习要求。 二、复习有关“词”的文体常识(必修一《沁园春·长沙》已经涉及)。 学生回答:说说你对古代“词”这一文体的了解。 (1、衍生于诗,独立于“词” 2、词,于我国宋代形成颠峰 3、词有“词牌”,就是词调,不同的词牌有不同的句数和长短 4、词常常分前后两部分,称“前片”“后片”,或者“上阕”“下阕”) 三、朗诵 1、听录音朗诵 2、提醒几个字的读音 公瑾(jǐn)纶(guān)巾强虏(lǔ)早生华(huā)发酹(lèi) 3、自由散读 4、指名模仿录音朗读 四、读懂和理解 1、古代诗歌有碍理解的几个说明 (1)词序错位——需要我们理解时“拨乱反正” 例如:“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调整顺序为: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 (2)语意跳跃,表达不全——需要我们想像补充 上例,补充为:(我在)寒秋(中)独(自)(站)立(在)橘子洲头,(望着)湘江北去。 (3)用典故——弄清典故,推断意思 例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里决不能按照字面理解,只能弄清典故,推断意思。词人以廉颇自比,表达了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抒发了不被朝廷重用、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2、对于一首难理解的古诗词,如何从外部寻找信息? (1)从标题中找信息。以本文为例“赤壁怀古”,可以找到什么信息? (赤壁,是地点;怀古,缅怀古迹或者古人,本文是人——周瑜) (2)从作者找信息,本文苏轼——仕途坎坷而又追求豁达 (3)从注解中获知有关内容 (4)从给出的问题中找信息。如本文“《念奴娇·赤壁怀古》是怎样由观赏景色引出对古代英雄的赞叹,抒发自我情怀的?”你从这个问题里不能看出点什么吗? 3、一般步骤: (1)先通读,大致弄懂写什么事,抒什么情 (2)前后勾连,揣摩跳跃的语意 (3)围绕有关问题,借助关键词做分析解说 4、理解本词 \n(1)请你勾连前后句,进行必要的补充,把上片的意思表达出来。 (长江滚滚东去,后浪推前浪,浪涛流逝了时间,也流逝了千古以来的英雄人物。旧营垒的西边,人们传说是三国时期周瑜打败曹操的赤壁。这里,乱石直指天空,惊涛拍打着岸边,浪花像卷起的一堆堆白雪。河山美丽如画,生出多少英雄豪杰啊。) (2)再请你勾连前后句,进行必要的补充,把下片的意思表达出来。 (想像当年的周瑜,娶美女小乔,年轻英俊,卓越不凡。头戴纶巾,手持羽扇,从容谈笑,指挥若定,说话间,强敌全军覆没。神游故国,要笑我多愁善感了,头发早已斑白,人生却无成。人世间很多事情不由自己啊,世事如梦。我还是洒酒祭月,寄托自己的情思吧。) 五、赏析讨论(先自由组合讨论,再班级交流) 1、你从这首词里咀嚼到词人怎样复杂的情感? 2、《念奴娇·赤壁怀古》是怎样由观赏景色引出对古代英雄的赞叹,抒发自我情怀的? 3、请你以这首词为例,说说“豪放”派词,一般具有哪些特点。 4、你欣赏词的哪几句?或者哪几个字?并具体说说你的理由。 第1题答案:对周瑜的羡慕赞扬之情;对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感慨之情;自我排解,豁达超脱之情。 第2题答案:整首诗环环相扣,一气呵成。上阕即景生情,由大江浪涛起兴,引出“千古风流人物”,再由眼前的“故垒”引出“三国周郎”,由“江山如画”引出一时的“豪杰”,为下阕着重写周郎伏下一条线。下阕先描写周瑜的功业,再联想到自己的衰老,抒发壮志难酬之情;结句,议论“人生如梦”,突然想开,洒酒祭月,寄托情思。将写景、咏史、议论、抒情融为一体。 第3题答案:①描绘的景色多有雄壮之美。“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②语言多气势磅礴,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③刻画豪迈之人,抒发壮志豪情。全词借称颂周瑜建功立业来抒发自己的悲壮之情。 第4题答案:三个动词“穿”“拍”“卷”,描写出陡峭的山崖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博击着江岸,滚滚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从不同的角度而又诉诸于不同感觉,写山石用“穿”,写浪涛用“惊”“拍”都是比拟,用“雪”借喻波涛,“千堆”是数量上的夸张。几种物象作用于视觉、听觉,引发想像,呈现出一个有声有色,富有动感的画面。 六、背诵、作业《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一、说教材1、简析教材《念奴娇.赤壁怀古》是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个单元主要是诵读“宋词经典”,所选的都是宋词创作中有代表性的人物的作品。“念奴娇”是词牌名,“赤壁怀古”是词的题目。这首词写于元丰五年(1082),作者在“乌台诗案”之后被贬到黄州时期。黄州时近有个“赤壁矶”相传即三国时周瑜打败曹操的赤壁。作者写的就是游赤壁的所见所想,以古怀今,表达对古代英雄的缅怀和仰慕的情怀,对自己年岁将老,壮志难酬的感慨。本词写古仅是手段,比今言志才是目的。2、教学目标〈1〉了解词人的境遇,理解作者借古抒怀的写法。\n〈2〉引导学生体会词的艺术境界,了解本词的风格特点。〈3〉引导学生体会本词炼字炼词的妙处,初步了解鉴赏古代诗词的方法。3、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了解词的豪放风格,体会词中的思想感情,品味语言。二、说教法、学法高中生虽然已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但仍然存在诸如知局部易,观全文难;知思路易,明思想难;习得知识易,迁移知识难等毛病。因此,我们要化难为易,未雨绸缪,做好预习,课堂上再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由表及里,化难点,破重点〈1〉诵读感悟法本词是宋词中的经典,文辞优美,感情浓厚,境界雄阔,教师要认真引导学生诵读文章,品味语言,感悟意蕴,特别是抒情部分更要细心玩味。诵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既加强了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又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可谓一石二鸟。〈2〉情景教学法本词是写景抒情,借古咏怀的名篇。可以据文中所绘的情景,利用多媒体,配以形象的图片,生动的语言(录音范读),使学生如见其景,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如此,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好地理解掌握本词。〈3〉合作探究教学法此环节的目的在于渗透新课程理念,突出学生中心地位,让学生在读中学,在思中学,在动中学,在品中学。三、说教学过程本词的教学,我打算四大板块来进行教学。(一)备即课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万事备则成,不备则往往有失败之虞。1、要求学生通过图书馆,上网等途径大量阅读苏轼的文章,了解苏轼的生平,文艺观和审美观,做好在课堂上与同学交流的准备。这个环节在于以点带面,拓宽学生的知识面。2、朗诵全词。3、朗诵后质疑问难。(二)读1、多种形式朗读(1)学生试读根据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试读本词,考虑语调,语速及感情基调。将疑难之处标出。我认为这种方法可使学生明确自己掌握知识的情况,以便朗读时更具有针对性(2)听录音多媒体播放此词的朗读,让学生与自己前面的试读对比一下,找出自己的不足。(3)朗读a多媒体播放背景音乐,指名一学生配乐朗读,全班同学和老师纠错。B纠正读音,纠正节奏,调整感情。c学生自由读,一边朗读,一边想象,一边理解词意。此环节在于使学生在诵读之中体味词的意境,获得感性的认识。2理清结构\n此步骤,目的在于让学生从整体上初步把握词的内容和结构。只有这样才能为下一步的品悟文章做好铺垫。但相对而言,这还是一种浅层次的理解。(三)品此环节的情境式和探究式来解决问题。1、想象画面,描述意境在对词的内容有了初步了解之后,借助想象,将词中的画面想象出来,并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果将这首词拍成MTV的话,应设计哪几个场景?2、设计情景,探究问题(1)这首词被公认为豪放派的代表作,豪放风格表现在哪儿?分析几个词对表现豪放风格的作用。(2)词的上片说:“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为什么特别提出“人道是”三个字?(3)作者对三国人才辈出的时代很向往,但为什么尤其羡慕周瑜?(4)“多情应笑我,……”是否与苏轼一贯的乐观情绪相抵触?”人生如梦,……”是说苏轼消极,还是积极。3、炼字炼词,品味语言此环节主要结合课后练习三进行。帮助学生学会从诗句,字词着眼,体会古人炼词炼句的功力。是文学鉴赏的重要内容,亦是近几年高考古诗词鉴赏考查的重点。A、乱石穿空,惊淘拍岸卷起千堆雪。B羽扇乱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四)悟此环节是对前面几个环节的小结,是水到渠成之事。主要是悟本词的主旨。这首词分上、下两片。上片先以波澜壮阔的长江为背景,点明赤壁之所在,然后写它的险要形势,并称颂当时众多的英雄人物;下片先着力塑造周瑜的英雄形象描述,火烧曹营的历史事件,最后抒发了作者对历史上这场站者战争的向往和对英雄的敬仰。(五)课外拓展,(1)东坡先生,我想对你说从苏轼的诗词文赋可看其人生思想,让我们走近苏轼,与其对话。(2)检查背诵情况四、说板书设计板书以简洁明了,布局合理为好。《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2009)教学设想: 本文来自苏教版必修二“历史的回声”专题“千古江山”版块,这个版块有两篇古代诗词,这是第二首词。教学的重点和前文一样还是指导学生学习古代诗歌的阅读,教会学生掌握方法。让学生学会独立地赏析古诗,提高他们应试的做题能力。教学中注重读诵。 教学目标: 1、了解本词的有关典故,理解词的思想内容和情感。 2、学习古诗词朗诵,会背诵默写本文。 \n3、感受辛词豪放的风格,体会词人在词中抒写的复杂情感。 4、体会词中写景、咏史、议论、抒情融为一体的写法。 教时设置:一教时 教时教案 一、导入在中国词坛上有位人物,能够上马带兵打仗,下马写诗作赋,做官造福一方百姓,他就是被人们誉称为“词坛飞将军”的辛弃疾。今天我们要学他一首很有代表性的词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二、简介作者、写作背景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爱国词人,一生以抗金救国为己任。词属豪放派,与苏轼并称为“苏辛”。辛弃疾出生时,家乡已被金人占领。21岁时,他在敌后组织起义,并参加了以耿京为首的农民起义军。宋高宗绍兴32年,他南下与南宋联系,准备合击金人。回军的途中,知起义军的首领被叛徒杀害,便带领50骑,夜闯有五万金兵的营垒,活捉了叛徒,随后带领万余人投奔南宋。朝廷并没有让他指挥这支军队,而是安排他去做地方官。他曾提出过很多备战和抗金的建议,但均未被采纳。他在朝廷内又受到主和派的排挤,郁郁不得志。晚年,主战派得势时,他被启用为镇江知府,在任内特别重视备战工作。但由于对当时的当权者韩侂胄急功冒进有看法,仅一年多时间,又被解职回家,不久便郁郁而死。本文正是写于镇江之任(66岁),他预感到韩氏的北伐难以成功,登上北顾亭,北望中原,感慨万千,写下这首词。三、朗读1、听读2、散读注意节奏: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注意读音:舞榭——(xiè)胥——(xū)四、内容理解(1)京口:江苏镇江市。因临京岘山、长江口而得名。 (2)孙仲谋:三国时的吴王孙权,字仲谋,曾建都京口。孙权(182-252),一代明主,英雄豪杰。赤壁之战中,不惧怕曹操的汹汹气势,联合刘备,打败曹操。曹操曾不无感慨地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3)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刘裕(363年4月—422年6月),字德舆,小名寄奴,汉族,南北朝时期宋朝的建立者,史称宋武帝。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 (4)“想当年”三句:刘裕曾两次领晋军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n (5)“元嘉草草”句:暗用典故。元嘉是刘裕儿子刘义隆年号。草草:轻率。南朝宋(不是南宋)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却反而让北魏主拓跋焘抓住机会,以骑兵集团南下兵抵长江北岸,刘义隆遭到对手的重创。 (6)“四十三年”句:作者于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1162)南归,到写该词时正好为四十三年。 (7)佛狸祠: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小名佛狸。公元450年,他曾反击刘宋,两个月的时间里,兵锋南下,五路远征军分道并进,从黄河北岸一路穿插到长江北岸。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狸祠。 (8)神鸦:指在庙里吃祭品的乌鸦。社鼓:祭祀时的鼓声。到了南宋时期,当地老百姓只把佛狸当作一位神祗来祭祀供奉,而不知道这曾是外族入侵的耻辱。(这里暗指敌统治区的人民已经精神麻木,时间长了将不利于收复失地。) (9)廉颇:暗用典故。战国时赵国名将。《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廉颇被免职后,跑到魏国,赵王多次打败仗后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体情况,廉颇之仇人郭开贿赂使者,使者考察廉颇时,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回来报告王说:“廉颇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通假字,假字为:屎)矣”赵王以为老,遂不用。(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比喻自身衰老,却仍有廉颇的斗志;也比喻自己和廉颇一样遭到冷落,壮志难酬;又比喻统治者不能恰当用人。)(10)怀古:缅怀旧事。(11)风流:指业绩。(12)封狼居胥:北方地域两座山名。意谓有北伐必胜的信心。(13)赢得:落得(14)凭谁问:向,靠。五、同学合作,将词句前后串联,翻译。大好江山永久地存在着,(但是)无处去找孙权那样的英雄了。当年的歌舞楼台,繁华景象,英雄业迹都被历史的风雨吹打而随时光流逝了。(如今)夕阳照着那草木杂乱、偏僻荒凉的普通街巷,人们说这就是(当年)寄奴曾住过的地方。回想当时啊,刘裕率兵北伐,武器坚利,配备精良,气势好象猛虎一样,把盘踞中原的敌人一下子都赶回北方去了。 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兴兵北伐,想要再封狼居胥山,建功立业,由于草率从事,结果只落得自己回顾追兵,仓皇失措。四十三年过去了,(现在)向北遥望,还记得当年扬州一带遍地烽火。往事真不堪回想,在敌占区里后魏皇帝佛狸的庙前,香烟缭绕,充满一片神鸦的叫声的社日的鼓声!有谁还想到我呢,即便像当年赵王想起廉颇,靠谁来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六、赏析同学合作,先思考,再交流,准备班级发言1、学会归纳诗词的内容:上片下片各写了什么内容?上片:缅怀古人业绩,哀叹人间世事变迁;下片:借古喻今,警醒世人,并感叹自己的境遇。2、选择词句品味,看看词里有怎样的气势、氛围和情感?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境界宏远,气势辽阔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气势雄壮、沉郁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n——氛围萧索、冷落、沧桑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气势雄壮、豪迈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情感凝重,忧心忡忡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情感悲凉、悲怆3、这首词的写作特色是多用典故,说说运用典故有什么好处?运用典故,借史讽今。如借刘义隆元嘉草率出兵的惨败,讽喻韩侂胄的急功冒进。运用典故,可直而不露地与南宋统治者进行类比或对比。如用孙权、刘裕的英雄壮举,对比南宋统治者的屈辱妥协,畏缩无能。可收言简意丰之功效。运用典故,曲折地表现自己怀才不遇的悲愤。用廉颇被谗的故事,类比南宋践踏人材。运用典故,切合怀古的题材,形成形象的画面、生动的语言。如写刘裕北伐破敌,“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其英武形象跃然纸上;写刘义隆草率北进,“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其狼狈情状现于眼前;写人们忘记国仇家恨,“一片神鸦社鼓”,其喧嚷之声闻于耳畔。七、背诵、作业(做书后练习)《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说课教案一、说教材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是高中必修二第三专题第四篇课文。这个单元以“历史的回声”为内容编写课文。它的着眼点在于学习前人解读历史的思维方式,看看他们如何借鉴历史,如何表述自己的见解;在于学习如何把握历史瞬间,进行忠实记录。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是作者登临京口北固亭所作。面对历史陈迹,遥望江面上的点点帆影,不禁抚今思昔,心潮激荡,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爱国词作。抒发自己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3、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分析:根据新课标提出的“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等要求,本科目标设定如下:(1)理解《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运用典故,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2)体会辛弃疾抗敌救国的雄图壮志和为国效劳的爱国热情。(3)流利地背诵本词。其中,教学目标一、二、三都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而教学目标一又是难点二、说教法这是一首充满激情、充满伤感、的词,如何让学生喜欢上它,并主动投入学习?学生如何学习欣赏宋词?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诵读为主,在声色动人的朗诵中,引导学生走近词作者、走进词境界。这样既关注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又顾及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建立起以品悟性探究为主、以欣赏性理解为目的的学习模式,从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尝试写中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新教材入选这首词,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体会作者报国无门、请缨无路的悲愤之情,培养学生品读诗歌意境,提高审美情趣。所以,我把这节课定位于鉴赏诵读课。\n三、说学法新课标指出“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因此,在课堂上,我十分重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以引起他们的切身感受,在体验学习和探究学习中整体把握作品,从而达到提升个人语文素养的目的1、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在自己领悟的基础上与学习伙伴合作疏通文意,提高阅读古诗词的能力2、多形式朗读课文,培养语感。3、交流讨论法深入体会作者情感。在教学过程中力求让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课文材料,还学生大量的课堂活动时间,体现新课标“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的理念,通过多层次诵读、多角度比较、艺术性创编等课堂实践活动来带动教学流程步步推进,在读、说、赏的层进训练中落实教学目标。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提问:继承苏轼把词的豪放风格发扬光大的是谁?学生答:辛弃疾。教师自然地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一首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并板书课题及作者。然后介绍作者及其作品。介绍作品时可用郭沫若的对联: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目的是让学生知人论世,更好地了解其作品的豪放词风和爱国情怀。2.确定目标。将学习目标用多媒体展示在大屏幕上。目的是让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方向和学习重点。3.合作学文第一部:检查预习字音:狼居胥佛狸祠词义:风流元嘉草草北顾堪饭目的是检验学生的预习效果并逐步培养其认真预习的好习惯。第二步、初读课文,朗读指导。1、教师进行学法建议(1、读准每一个字音;2、注意正确断句;3、尽量读出感情。)2、学生自由朗读并结合注释、查工具书或者查资料书去疏通词义。3、个别学生朗读,学生点评,教师点评。4、教师范读或听录音朗读。用多种朗读方式调动学生情绪,烘托课堂气氛,并为下面理解本诗的情感底蕴奠定了基础。而且这有助于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三。第三步、再读课文,“时空连线”,深化理解,整体把握文章内容。1、师问:诗人登亭远眺,看到了什么景、想到了什么人?生答:景:千古江山、舞榭歌台;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孙权、刘裕2、思考:辛弃疾登上北固亭,极目远眺,为什么会想到孙权和刘裕?\n孙权:他曾经在京口建立吴都,并曾打败来自北方的曹操的军队,保卫了家园。刘裕:刘裕的祖先由北方移居京口,刘裕曾经在这里起事,最后建立政权。为了恢复中原,他几次大举北伐。他们有着共同点:是能够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而且他们的业绩都在京口起步。3、合作探究:请同学们想想用这二个人的典故,还蕴含了什么意思?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置千百万中原百姓“遗民泪落胡尘里,遥望南师又一年”的痛苦现实于不顾,依旧饮酒作乐,天天歌舞,夜夜笙歌。当时一个叫林升的诗人写了一首《题临安邸》讽刺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已经国破家亡了,他们竟不思复国还乡,仍沉迷于声色犬马,醉心于灯红酒绿,早已忘记了国恨家仇,哪里能与建功立业的孙权、刘裕相比!———讽刺宋室昏聩。4、上片小结:呼唤英雄豪杰,缅怀英雄业绩,表达自己盼望南宋当局者能抗金救国的急切心情。5、思考:下片运用了哪些典故?请简要说说其中的意思。元嘉草草,赢得仓皇北顾(刘义隆)封狼居胥(霍去病)佛狸祠下(拓拔焘)廉颇老矣6、思考:诗人写佛狸祠下的迎神赛会的一幕景象,是什么心情?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表达了自己的隐忧: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不迅速谋求恢复,百姓就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室臣民。表达对南宋政权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7、思考:用廉颇的典故,一句折射出作者当时怎样的处境?以廉颇自况,他老当益壮,仍然想为国效力:可当政者不接受他的建议,又有小人挑拨,他感到悲愤,他很可能会像廉颇一样被弃置不用。抒写了自己虽有远大抱负,而朝廷却不重用,壮志未酬的苦闷。8、下片小结:用刘义隆、佛狸祠、廉颇的典故,继续写自己报效祖国的一片忠心,并表示自己不被朝廷所用的激愤。9、全词小结:这首词运用借古讽今的手法,对孙权、刘裕的赞扬,就是对南宋统治者的指责,慨叹英雄难觅;对刘义隆的讽刺,就是对韩佗胄草率冒进的警告;对佛狸祠下的感叹,就是对统治者不思收复中原的不满。最后以廉颇自比,则是一个报国无门者、一个大英雄泣血的内心独白!这是一首怀古之作,更是一首伤今之作!10、这首词的特点是多用典故,.有人说辛弃疾的词有“掉书袋”的毛病,你认为如何?(这个环节利用合作、讨论、探究的学法,能使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到课堂上来,成为课堂的主角)这些典故,都和这首词的思想感情紧密联系。加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仰慕古人、感慨身世、借古讽今、抒发情怀、言简意赅、以一当十,这正是这首词的长处!正如《词综》所说,“发端便欲涕落,后段一气奔注,笔不遏:廉颇自拟,慷慨壮怀,如闻其声;谓此词用人名多者,尚是不解词味。”11、作业1、背诵《京口北固亭怀古》\n2、根据本词以及你对辛弃疾的了解,以“永远的辛弃疾”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300字。(语文课堂应该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探索,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这个环节主要训练学生独立把握领悟诗歌风格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中进行人物赏析表达训练,全方位的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五、板书设计辛词:词风豪放、爱国情怀孙权颂古刺今刘裕用典:借古讽今怀古伤今刘义隆拓跋焘贬古非今廉颇老矣《落日》《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称赞》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教学设想:《落日》和《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称赞》是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二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第三板块“永志不忘”中的两篇。《落日》是长篇通讯,报道了1945年9月2日“密苏里”号战舰上举行的日本受降仪式,教学上属于“文本研习”;《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称赞》是消息,教学上属于选教或者自读内容。这个专题的人文意图是明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让学生通过对文本的研习,学会审视历史,反思历史,接受历史和借鉴历史,提高认识社会的能力和增强自己的历史责任感。语文知识上主要是让学生了解通讯和消息这两种文体,形成应有的写作意识。课文内容浅显,教学以自学讨论为主。目标要求:1、培养学生自学解读文本的能力。2、认识新闻类作品(消息、通讯)的特点,初步掌握消息、通讯的写法。3、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社会责任,增强民族、国家的危机意识。教学课时:1教时教学过程:一、由学习要求导入二、背景介绍关于作者和写作背景1945年8月15日中午,日本天皇向全国广播了接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的诏书。9月2日上午9时,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上举行向同盟国投降的签降仪式。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陆军参谋长梅津美治郎代表帝国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n日本投降之时,《大公报》著名记者朱启平是当年采访这一历史性时刻的三名中国记者之一。朱启平,原名朱祥麟。“七七事变”后,他辍学南下,于1940年秋加入重庆《大公报》。由于在二战中国际大局报道和对日作战报道方面的成就,他被誉为“《大公报》继范长江之后的又一个杰出记者”。在高手云集的各国记者中,朱启平就此撰写的长篇通讯《落日》被誉为是“状元之作”。许多记述抗日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书籍都收录了这篇文章,后来还被收入了大学新闻专业的教材。《落日》的字里行间流露出浓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打动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也因此成为永垂史册的经典。三、标题切入,整体感知请合作讨论以下问题,准备班级交流:1、通讯以“落日”为题,潜藏着哪些含义和情愫?再比照一下消息“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称赞”两种文体的标题各有什么特点?如果将日本签字投降的事件写成消息,你用什么标题?(虽然签字投降发生在上午,但这里有象征意义,曾经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今天终于在世界人民面前低头签字投降,如同日落西山一样;日本侵略者以太阳旗为其标志,插遍了东南亚国家的土地,今天,它终于“坠落”,向世界人民投降。情愫:辛酸,快慰;又含对侵略者嘲讽之意。)(通讯讲究标题的文学文彩,讲究意蕴深刻;消息的标题平实,注重对事件的概括性。)(日本于9月2日上午在美舰“密苏里”号签字投降。)2、《落日》有一组小标题,主标题和小标题各有什么特点?小标题有什么作用?(主标题用其“虚”,小标题用其“实”,这样虚实结合,相得益彰;小标题交代各段主要内容,在结构上使文章眉目清楚,层次分明;很自然,“签字场所”交代环境,“代表到来”介绍双方人物,“仪式开始”交代签字过程,“投降书脏了”补充细节、插曲,大体按照时间顺序组织材料,“仪式开始”这一部分应属于重点部分。)3、请你就《落日》通讯,改写出一则消息。四、研读课文,进一步体会通讯的特点1、朗读有关段落,进一步了解通讯还有哪些特点?“麦克阿瑟读到最后,昂首向日本代表团说:‘我现在命令日本皇帝和日本政府的代表,日本帝国大本营的代表,在投降书上指定的地方签字。’”(注重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等描写)“灰色的舰身油漆一新,十六英寸口径的大炮,斜指天空。这天天阴,灰云四罩,海风轻拂。海面上舰船如林,飘扬着美国国旗。舱面上人影密集,都在向密苏里号舰注视着。小艇往来疾驶如奔马,艇后白浪如练,摩托声如猛兽怒吼,几乎都是载着各国官兵来密苏里号舰参加典礼的。陆地看不清楚,躺在远远的早雾中。”(注重环境、场景、气氛的描写)“重光葵挣扎上前行近签字桌,除帽放在桌上,斜身入椅,倚杖椅边,除手套,执投降书看了约一分钟,才从衣袋里取出一枝自来水笔,在两份投降书上分别签了字。梅津美治郎随即也签了字。他签字时没有入座,右手除手套,立着欠身执笔签字。”(注重细节的镜头描写)文中整个事件过程(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有情节,有波澜,讲究故事性、趣味性)2、请大家讨论并归纳消息与通讯文体上有什么同和异。(同:新闻性——真实、典型、及时。这一点是与消息相同,也因此与文学作品划清了界限。异:生动性——这是它区别于消息的重要特征。它不仅要用事实说话,而且用形象说话。\n评论性——通讯在报道人物和事件时,以夹叙夹议的方式或带感情色彩的语言,表明作者的倾向、观感和态度。这是通讯区别于消息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文学性——通讯讲究文采,讲究故事和情节消息的结构——倒金字塔(标题——导语——主体——结语))五、比较日本和德国的态度请你在消息里找出有关语言片段,结合人物行为,比较两国领导人的态度,并做出评价(先自由组合交流,再班级发言)提示:近几年来,中日之间关于东海钓鱼岛主权之争、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及一些大臣多次参拜靖国神社、日本部分教科书关于战争事实的掩盖和歪曲表述等等事件,都充分表明中日关系值得我们深思。六、学生课堂小结、作业《荷塘月色》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2009)教学设想: 苏教版《荷塘月色》的编排是放在必修二的“慢慢走,欣赏啊”“一花一世界”的版块,本文是 朱自清 先生最有代表性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荷塘月色》这篇文章就承载着对学生进行文学审美教育的责任。学习本文,主要是引导学生欣赏文章的意境美、语言美、结构美。课文理解并不困难,对文中表现的复杂情感,只要抓住关键词句,补充交代写作背景,稍加点拨即可。教学时可以通过诵读体会,咀嚼语词,分析手法来完成目标。 目标要求: 1、整体感知,诵读品味,提高欣赏散文美的能力。 2、品味语言,咀嚼语词,欣赏文章的遣词造句。 3、欣赏荷塘月色的意境美,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4、学会寻找题眼,把握作者情感脉络。 5、学会散文的写景。 时间安排:2教时 课时教案: 第1教时要点:明确学习要求,朗读课文,积累词语,总体把握 过程: 一、导入学习要求 二、积累词语 1、注意读音: 蓊蓊郁郁踱着袅娜颤动脉脉酣眠倩影梵婀玲媛鷁首棹敛裾煤屑 wěngduózhuìniǎonuóchànmòhànqiànfànyuàn yìzhuójūxiè \n2、注意写法 幽僻风致(可以写成“丰姿”)一例(现在写成“一律”)没精打采阴阴的辨得出嬉游 3、理解运用 颇弥望田田缕缕清香凝碧斑驳朗照艳歌无福消受 三、指名朗读 四、带着目标,扫瞄快读,整体把握 (一)(先自由组合讨论,再班级交流) (1)请划出作者带着情感的句子,并找出题眼的句子,咀嚼含义。 注意文后的背景提示。课文后面的附录:他被“南方这一年的变动”,即国共分裂,蒋介石对共产党人与革命青年的血腥屠杀弄得目瞪口呆……产生了朱自清所说的“性格与时代的矛盾”……因而产生了被毁灭的恐惧:“……他们毁掉了我们最好的东西——文化。”这样,朱自清这类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既反感干国民“反革命”,又对共产党的“革命”心怀疑惧,就不能不陷入那不知“哪里走”的“惶惶然”。……“荷塘月色”(宁静的大自然)的“梦”也正是朱自清们的精神避难所。——钱理群《关于朱自清的“不平静”》 第1题答案:“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全文题眼,也是下文夜游荷塘的缘由。) “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寻求宁静和得到宁静) “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 (失去宁静,回到现实) (2)从作者复杂的心绪看,在全文中他的情感有怎样的变化?全文的总感情基调是什么? 第2题答案:(不宁静——寻找宁静——得到宁静——失去宁静)(淡淡哀愁中的淡淡喜悦) (二)先自由组合讨论,再班级交流,分析散文结构 (1)请你快速浏览课文,归纳段意,再给课文划出几个块,并概括意思 (2)分析本文对荷塘月色描写的层次安排 第1题答案: 第1段独游荷塘的时候、地点和缘由。 (心境:“颇不宁静”) 第2段去荷塘。写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3段行在小路时的感受。 (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 第4段荷塘美丽的景色。 第5段观荷塘。写流泻的月光,塘中的月色。 第6段荷塘四周的景物。 (在月下观察、感受到的) 第7段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n第8段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从写景状物的角度上看,第2—6段显然是文章的主体内容,应归为一部分。第1段是“引子”也应独立。第7—8段由现实写及想象中古时候的旧俗,突转一笔(回到家门)收束全篇。 这样分析,全文可以划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观荷缘起(情) 第二部分(第2—6段)写“荷塘月色”(景) 第三部分(第7—8段)写“景中人”(情) 第2题答案: 去荷塘的路——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中的月色——荷塘四周的树——荷塘上的联想。 六、整理笔记,朗读,进一步理解体悟。 第2教时要点:欣赏景物描写及意境,咀嚼语词,分析特色,背诵课文4、5、6段。 过程: 一、朗读语段,分析鉴赏(先自由组合交流,再班级交流发言) 1、朗读第2段,找出有关词语,看看这里有怎样的色调和氛围? 2、朗读第4、5、6段,讨论问题 (1)找出描写的顺序或者角度 (2)划出用得好的词语并赏析 (3)分析修辞手法的运用及效果 (4)分析描写中心 (分三大组,每组领一个段落) 第1题答案:幽僻寂寞阴森森;冷色调和冷清的氛围。 第2答案: 第4段(1)找出描写的层次和角度:上——下,远——近,广镜头——特写镜头;叶——花——香——水;静态——动态。 (2)划出用得好的词语并赏析:田田亭亭点缀袅娜羞涩缕缕脉脉风致,这些词语更表现出美妙动人的情态。 (3)分析修辞手法的运用及效果:比喻、拟人、通感——“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羞涩地打着朵儿”“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茫的歌声似的”写出叶、花的美态和可爱;写出香气的细微、断断续续的幽微感觉。 (4)分析描写中心:月色下的荷塘。 第5段(1)找出描写的顺序:月光——雾气——树影。 (2)划出用得好的词语并赏析:泻浮洗笼画,这些词描摹出对象特有的美好情态,渗透着作者欣赏喜悦的情感,有的还前后呼应。 (3)分析修辞手法的运用及效果:比喻——“月光如流水一般”“叶子和花……又像笼着轻纱的梦”“黑影……如鬼一般”;比喻加拟人——“酣眠(月光朗照)……小睡(淡月遮月)”;比喻加通感——“光与影……如……名曲”;效果——生动形象,突出感受,情景交融,意境美好。 \n(4)分析描写中心:荷塘中的月色。 第6段(1)找出描写的顺序:四周——树色——树稍——树缝——蝉声蛙声。 (2)划出用得好的词语并赏析:漏,有特意安排的情态。 (3)修辞手法的运用及效果:比喻——“树色……乍看像一团烟雾”“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拟人比喻——“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效果,描摹出一幅写意画。 (4)描写中心:月色下荷塘四周的树。 二、欣赏讨论本文总体特色(先自由组合交流,再班级交流发言) 1、说说本文词语选用的特色和效果 2、说说本文在使用修辞上的特色 3、有人评论本文的结构是“圆形”的,你如何理解? 第1题答案:精心选用动词和形容词——生动形象,突出美妙情态,透现作者欣喜的情感。大量使用叠词——形成特有的韵味,形成朗读的音乐美。 第2题答案:连用比喻——博喻。拟人。通感。 第3题答案:《荷塘月色》的结构,是圆型的,外结构、内结构均如此。从外结构看,这篇作品从作者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依空间顺序描绘了一次夏夜游。从内结构看,情感思绪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也呈一个圆型。 内外结构的一致性,恰到好处地适应了作者展现一段心理历程的需要。他知道,作为社会的人,是无论如何摆脱不了现实的骚扰的,苦闷之中,何以排忧?在他看来,“还是暂时超然的好”、“乐得暂时忘记”(《那里走》),宁静也好,超脱也好,都只能是短暂的。所以,出了门还得回来,获得片刻的静最终还得回到嚣闹中去。结构和内容的紧密联系,使荷塘月色》读来文气酣畅、浑然天成。 三、朗读背诵4、5、6段 四、学生总结本文的学习心得 五、教师小结,作业:整理笔记,抄写词句,背诵默写《听听那冷雨》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2009)教学设想: 这是苏教版必修二“慢慢走,欣赏啊”专题文本的第二篇,本文和第一篇《荷塘月色》有类似的教学要求,学习的重点仍是鉴赏散文的意境美。整体感知和局部突破仍然是主要学法。从教材本身特点来看,本文的散文化和诗化跳跃的特征更浓,游走的时间和空间更广阔,虚写的成分也更多,语言含蓄,赋予“寄生”意的句子也多,还有欧化了的句式,这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这篇文章在过去人教版教材中也没有出现过,对首次接触苏教版教材的教师来说,理解也不是很容易的,从网上已接触过本文的教案看,很多也是就易而避难。我觉得本文的教学,解“惑”应该是不可或缺的,在解惑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用从《荷塘月色》教学中学到的方法来赏析本文可以理解的东西。教学中,需鼓励学生多读,在多读中渐进体悟。安排四课时,第一课时主要介绍相关的背景材料,朗读全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再梳理难懂的句子,解惑。第二课时继续梳理难懂的句子,解惑。第三、四课时,重点鉴赏意境美,截取文本中的最精彩的几个段落,训练学生的迁移能力。 教学目标: \n1、了解有关作者和背景。 2、读懂和理解文章的内容。 3、了解文章的思路,体悟文章的情感。 4、赏析文章的意境美。 5、鉴赏文章的表现手法。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准备:原文的配乐朗读,PPT课件。 课时教学案: 第1教时要点:积累字词,介绍作者和相关的背景材料,朗读全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过程: 一、导入 1、复习《乡愁》 乡愁(余光中)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2、引入本文学习要求 二、基础积累 叠字词的使用可以加强情状、情态的表现,可以增加文采: 料料峭峭淋淋漓漓淅淅沥沥滂滂沛沛忐忐忑忑嘈嘈切切凄凄切切滂滂沱沱 Qiàolínxīlìpāngpèitǎntècáopāngtuó 潇潇霏霏冉冉啾啾唧唧皑皑潮润润湿黏黏 Xiāofēirǎnjiūjīáinián 难读字: 孺慕惊蛰擎天晌午苔藓羯鼓仓颉舔舐惊悸 RúzhéqíngshǎngtáixiǎnjiéjiéShìjì 啮咬赤县神州心寒眸酸一峰半堑云绦烟绕山隐水迢 Nièmóuqiàntāotiáo 二、简介作者和相关的背景 余光中,当代台湾诗人与散文家。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母亲原籍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n。抗日战争时期,在重庆度过了近八年的学习生活,十七岁才回到南京继续求学。1948年进入厦门大学外文系,时开始发表新诗。1949年随父母去了香港,1950年迁居台湾。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LOWA)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师范大学、台湾大学、政治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 任客座 教授。1972年任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至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主任。1974年他到香港中文大学任教时,写下了《听听那冷雨》这篇散文。正如文章中所说,离开大陆已经25年了。几十年来,余光中经历了离别家园的痛苦,浪迹天涯的辛酸,却始终在精神上与祖国血脉相连。他的作品,无论散文、诗歌,都充满浓郁的传统意识和乡土观念,抒发出浓浓的去国怀乡之感,强烈的思乡思亲之情。本文作为余光中散文的代表作,表达了流落在台湾的大陆游子强烈的思乡之情。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现已出版诗集21种,散文集11种,评论集5种,翻译集13种,共40余种。 余光中 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他是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与散文家,他目前仍在“与永恒拔河”,他的名字已经醒目地镂刻在中国新文学的史册上。 三、听原文配乐朗读 课文由于删节,造成续文某些突兀,听原文,可以释疑。朗读需22分钟。有些同学对课文的某些地方断句不清楚的,请注意听读。听读过程中注意以下问题: 1、作者调动了哪些感觉器官来感受雨的? 2、作者选择了怎样的季节?为什么要选这个季节的雨? 3、“听听那冷雨”,“冷”包含着怎样的含义? 4、作者在听雨过程中联想到哪些内容,寄寓着怎样的情感? 三、小组合作,班级交流 第1题答案:除了听雨外,还有观雨,嗅雨,感雨。 第2题答案:春季,春雨有“冷”的感受,和标题呼应。 第3题答案:“冷”,包含着内心的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再笼上一层凄迷了”,从意境来说,表现了一种“凄美”的意境。 第4题答案:联想到中国汉字,联想到古人听雨的感受,联想到在美国听雨的经历。寄寓着无奈的乡愁和爱国的情怀。 四、自读,划出不理解的地方,等待下一课问疑。 第2教时要点:梳理难懂的句子,解惑。 过程: 一、老师列出难懂的地方,供大家讨论分析,先小组合作,再班级交流。 读以下的课文片段,请联系前后文解释加横线词句的含义: 第1段 1、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 (“想入非非”,想起很多。“黑白片”,单调。“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对国家不能完整统一感到的凄凉。) 2、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裙边扫一扫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吧。…… \n(那块土地——大陆被她的裙边扫一扫——指北方的寒流到南方而成的降雨省略号是课文的编者删去的内容) 第2段 3、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太初有字,于是汉族的心灵他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 (指汉字特有的“意化”,蕴藏着汉民族的文化底蕴) 4、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淅沥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视觉上的这种美感,岂是什么rain也好pluie也好所能满足? (指方块字特有的形象、“意化”,是英语和法语不具备的) 5、美丽的霜雪云霞,骇人的雷电霹雹,展露的无非是神的好脾气与坏脾气,气象台百读不厌门外汉百思不解的百科全书。 (因为气象台就是研究天气的,所以对这些字百读不厌;门外汉——不懂汉字的人) 第3段 6、雨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海峡的船上,清明这季雨。也许地上的地下的生命也许古中国层层叠叠的记忆皆蠢蠢而蠕,也许是植物的潜意识和梦吧,那腥气。(断句,并理解句子结构) (雨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海峡的船上,清明这季雨。也许地上的地下的生命∕也许古中国层层叠叠的记忆∕皆蠢蠢而蠕,也许是植物的潜意识和梦吧,那腥气。)(欧化句式,倒装式) 第4段 7、云绦烟绕,山隐水迢的中国风景,由来予人宋画的韵味。那天下也许是赵家的天下,那山水却是米家的山水。而究竟,是米氏父子下笔像中国的山水,还是中国的山水上只像宋画,恐怕是谁也说不清楚了吧? (宋代米芾的山水画非常有名,所以说“那山水却是米家的山水”) 第5段 8、饶你多少豪情侠气,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十年前,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窗外在喊谁。 (饶,“任”的意思。“风吹雨打”,双关,暗扣挫折和不幸。他,指代自己,十年前他的小儿子夭折了,正好是一场大雨,称之为鬼雨。) 第7段 9、至于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夹着一股股的细流沿瓦槽与屋檐潺潺泻下,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谁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轮。“下雨了”,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 (“谁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轮”形象地说明听到的声音。“黑键”“灰键”比喻屋瓦,“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形象说明下雨从晌午下到黄昏。) 第9段 10、千寻海底的热浪沸沸被狂风挟挟,掀翻整个太平洋只为向他的矮屋檐重重压下,整个海在他的蜗壳上哗哗泻过。不然便是雷雨夜,白烟一般的纱帐里听羯鼓一通又一通,滔天的暴雨滂滂沛沛扑来,强劲的电琵琶忐忐忑忑忐忐忑忑,弹动屋瓦的惊悸腾腾欲掀起。 (“蜗壳”比喻屋子,听羯鼓,比喻听雨声,“电琵琶”比急雨声。“弹动屋瓦的惊悸腾腾欲掀起”拟人手法,复合句式,应当是“弹动出屋瓦的惊悸,弹动得屋瓦腾腾欲掀起”。) 第10段 \n11、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雨是潮潮润润的音乐下在渴望的唇上舔舔那冷雨。(断句,并理解句子结构) (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雨是潮潮润润的音乐∕下在渴望的唇上∕舔舔那冷雨。复合句式,遗留文言句式,不合现代汉语习惯。) 第11段 12、但不久公寓的时代来临,台北你怎么一下子长高了,瓦的音乐竟成了绝响。 (楼房式的公寓,瓦屋不再出现。) 13、七十年代的台北不需要这些,一个乐队接一个乐队便遣散尽了。要听鸡叫,只有去诗经的韵里找。现在只剩下一张黑白片,黑白的默片。 (指瓦屋的消失,听不到雨声,听不到农家的鸡叫,形成了单调的生活。) 第12段 14、握着雨伞。他听那冷雨打在伞上一位英雄,经得起多少次雨季?他的额头是水成岩削成还是火成岩?他的心底究竟有多厚的苔藓? (第1个指自己,第2、3是泛指。) 二、质疑、解疑 补充资料 虞美人听雨(宋)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这首词以高度概括的语言,叙说了作者颠沛流离、愁苦潦倒的一生,作者少年的浪漫生涯、中年的漂泊景况、晚年的凄凉境遇,都无不是和家国的兴衰紧紧相联的,这是一曲人生离合的悲歌,也是一曲家国破碎的哀歌。(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也是写一个绵绵风雨之夜的“无限江山”之思。不过,李煜是亡 国之 君,过着阶下囚的屈辱生活,有失去小王朝的顿足动荡的生活又使他更深沉地了解了人生。)当他以一个身居僧庐的老者来回顾一生时,心境已渐平淡,亡国之思也已深深地沉淀下来了。我们只有透过他对身世无可奈何的喟叹,才能感受到亡国之祸在他心里留下的惨痛。 骤雨打新荷(金)元好问 绿叶阴浓,遍池亭水阁,偏趁凉多。海榴初绽,朵朵簇红罗。乳燕雏莺弄语,有高柳鸣蝉相和。骤雨过,珍珠乱撒,打遍新荷。 人生百年有几,念良辰美景,休放虚过。穷通前定,何用苦张罗?命友邀宾玩赏,对芳尊浅酌低歌。且酩酊,任他两轮日月,来往如梭。 清平乐(宋)晏几道 幺弦写意,意密弦声碎。书得凤笺无限事,犹恨春心难寄。 卧听疏雨梧桐,雨余淡月朦胧。一夜梦魂何处?那回杨叶楼中。 第3教时要点:弄清文章的思路,体悟作者的情感。赏析文章的意境美。了解文章的表现手法。 过程: 一、听写几个词语 二、分析思路,理清脉络。 1、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给每个段落归纳大意,建议前后排的同学合作,先分后合,共同完成。 2、班级交流 \n第1段:写春季的冷雨,并联想,抒发自己难解的故乡情思。 第2段:由汉字联想到中华民族的向心力,由汉字雨部联想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第3段:主要是嗅雨。 第4段:写夜宿台湾溪头,观夜雨后的山水感受。 第5、6、7、8、9、10段:写听雨的感受。 第11段:写公寓时代来临后听雨的遗憾。 第12段:由听雨联想到人生的雨季,联想到古屋的消逝,联想到隔海望乡,抒发无限愁思。 3、思考讨论: (1)本文属于抒情散文,作者的情借助于什么载体?载体与情感之间有怎样的契合点?这种做法在古诗文里,你能举些例子吗? (2)听雨是本文的主体,但文章在前面还写了“嗅雨”和“观雨”,这有何作用? (3)分析文中的听雨有怎样的时空变化。这样的写法对你写作有什么启发? 第1题答案:载体是“雨”的意象,“冷”的感受是意象和情感之间的契合点,雨的冷湿惆怅和乡愁的凄凉惆怅形成契合。古诗文里如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再如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都是通过雨的意象抒发凄凉的心境。第2题答案:“嗅雨”和“观雨”是对后文听雨的铺垫、衬托。 第3题答案:有春季的雨,有夏季的雨,秋季的雨;有大陆的听雨,有日式古屋里的听雨,有公寓时代后的听雨,有走在大街上雨伞上的听雨,还有联想中古人的听雨。这样做,使文章的内容丰富多彩,内涵深刻隽永。 三、赏析意境和手法 1、请你在文中选出一两处你欣赏的语段,先朗读,再分析其妙处(描写的景物画面,渗透的情感等) 2、将本文和《荷塘月色》比较一下,说说两文有什么同和异。 第1题答案:第3段: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雨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在海峡的船上,清明这季雨。雨是女性,应该最富于感性。雨气空蒙而迷幻,细细嗅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点薄荷的香味,浓的时候,竟发出草和树沐发后特有的淡淡土腥气,也许那竟是蚯蚓和蜗牛的腥气吧,毕竟是惊蛰了啊。也许地上的地下的生命也许古中国层层叠叠的记忆皆蠢蠢而蠕,也许是植物的潜意识和梦吧,那腥气。 作者调动各种感官来写“冷雨”,形成了一种空蒙而迷幻朦胧的意境,语言上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说“雨是女性,应该最富于感性。”作者从冷雨中嗅出了“清清爽爽新新”的薄荷味和淡淡的土腥味,表达了作者对雨的喜爱之情。 第9段:在日式的古屋里听雨,听四月,霏霏不绝的黄梅雨,朝夕不断,旬月绵延,湿黏黏的苔藓从石阶下一直侵到他舌底,心底。到七月,听台风台雨在古屋顶上一夜盲奏,千寻海底的热浪沸沸被狂风挟来,掀翻整个太平洋只为向他的矮屋檐重重压下,整个海在他的蜗壳上哗哗泻过。不然便是雷雨夜,白烟一般的纱帐里听羯鼓一通又一通,滔天的暴雨滂滂沛沛扑来,强劲的电琵琶忐忐忑忑忐忐忑忑,弹动屋瓦的惊悸腾腾欲掀起。不然便是斜斜的西北雨斜斜,刷在窗玻璃上,鞭在墙上,打在阔大的芭蕉叶上,一阵寒濑泻过,秋意便弥漫日式的庭院了。 \n这一段描写了黄梅雨,用比喻、拟人,象声词,长短句结合,极富气势,通过台风、雷雨、秋意,构成了一种激烈动荡难以平静的氛围,从这一段我们可以体味到作者不平静的心绪和冷湿的情怀。 四、学生总结学习心得 五、作业 《听听那冷雨》说课稿《听听那冷雨》是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二“慢慢走,欣赏啊”专题第四模块“一花一世界”中的一篇文章。作者调动了听、视、嗅等多种感觉方式,将少年生活的回忆、古诗画的意境和现实观感等会聚在一起,编织成一曲情感委婉浓郁、意境深广幽远、旋律节奏优美的文字乐章。通过对台湾春寒料峭中漫长雨季的细腻感受的描写,真切地勾画出一个在冷雨中孑然独行的白发游子的形象,委婉地传达出一个漂泊他乡者浓重的孤独和思乡之情,表现了一个远离故土的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深情依恋和赞美。“慢慢走,欣赏啊”这一专题的学习关注学生通过活动体验的方式对文学作品之美的鉴赏品味,关注学生在鉴赏活动中的个性解读、多元解读,和对阅读的空间的开拓创新。而《听听那冷雨》一文的学习在这一指导思想之下尤其侧重于对文学作品的意境美的鉴赏。鉴于以上我对教材的认识,我把这篇课文的三维教学目标确定为:知识与技能:1、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中的情思、意境和独具魅力的语言。2、根据自己的经历,借鉴文本的表达技巧,能够写出情景交融的文段。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反复诵读,与文本直接对话,并结合自己的体验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情感与价值观:理解作者深沉的乡愁和强烈的爱国情思,培养高尚的情操。教学重点:体会意境,鉴赏语言教学难点:鉴赏表达技巧,学会表达关于教学方法一、点拨法。今天我们提倡并需要的课堂师生关系,是“共享”关系。“共享”的过程就是“对话”的过程。“对话”是双方共同在场、互相吸引、互相包容、共同参与以至共同分享。在“共享”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既是学习者又是建构者。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应该是“对话”的主旋律。在“对话”与“共享”的过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他在“对话”与“共享”中发挥着其他参与者(学生)所无与伦比的引领作用。\n那么,在教学中我们不应把学生的大脑当成一个个被动接受知识灌输的空荡荡的容器,而应看作是一支支等待我们去点燃的火炬,它一旦被点燃必将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创新的光芒。因此,教师的引导点拨,更多的是体现在尊重学生思考的权利,并给学生提供一个个发表独立见解的机会。正如点拨教学法的倡导者蔡澄清先生所说:“点者,点要害,抓重点也;拨者,拨疑难,排障碍也。既点且拨,导引学者自求而顿悟也。”二、反复阅读,互动讨论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强调反复阅读,是为了让学生深入到文本内部,打消与文本的陌生感,与文本建立起亲密无间的对话关系。这是学生实现对文本个性解读、多元解读的基础,也是促成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的前提。在教学中我把它分解为体验性默读和多形式朗读。互动讨论则是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的主要形式。通过倾听、理解、反思、交流的这个对话过程,学生实现了心灵的远游,建构了对文本的多元解读。三、活动体验本课的教学中设计了涵泳美读、品味赏析、体验描述等活动体验的方式,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让学生与语言“亲密接触”,在品味中积累,在鉴赏中应用。从而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发展,使学生充满兴趣地感悟美,发现美,创造美。关于教学过程:一、导入从经典古诗中体会意象的主观色彩。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归纳:心喜而雨润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归纳:心乐而雨酥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归纳:心苦而雨寒蒋捷《虞美人·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归纳:雨作为抒情物象贯穿一生一世过渡:何时暖,何时寒?——心暖时暖,心寒时寒。二、解题当我们面对“听听那冷雨”这个题目的时候,会获得哪些信息,会有哪些想法,会有哪些问题?1.是谁在听?听者是一个怎样的形象?2冷雨”是本文的一个核心意象,作者为什么要写“冷”雨?是怎样来描写的?3.在冷雨中,听者听到了什么?\n三、进入文本,品味语言,体味意境美。1.自由诵读。2.学生大声地、声情并茂地读自己喜欢的语段,然后说出喜欢的理由。a再现情景b赏析手法c品味语言d体味情感3.引导学生鉴赏语言,体味意境美a句式特点b修辞手法c关键词句d朗读吟诵(美读)语音的轻重语速的缓急断句、停顿四、当我们恋恋不舍地从《听听那冷雨》的艺术世界里走出的时候,心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冷雨”,请根据自己的阅读感受口头描述“我心中的冷雨”。(提醒学生既要深刻感悟文本,又要紧扣活动要求中的关键词——“我心中的”,融入自己的主观感受和理解。)五、作业1、展开充分的联想与想像,借鉴本文的表达技巧,描写一个雨景,300字左右。2、找出文章中写雨的诗句,注意积累指导自读《 金岳霖 先生》、《亡人逸事》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2009)教学设想: 这两篇课文处在苏教版“慢慢走,欣赏啊”“一花一世界”的板块中,人文教学的目标仍然定位在审美教育上,看得出,两篇重在人物个性的审美认识,第二篇多一点情感的审美认识。两篇课文安排为“选教或者自读内容”,因为课文通俗平实,所以我们用来指导学生自读。根据课文的特点,两篇文章都是以细节描写人物,认识细节的作用,学会用细节描写人物也是本文的一个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 1.欣赏人物的个性特点,生活中形成自己的良好个性。 2、赏析文中的细节描写。 教学方法: 自学、讨论、班级交流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1教时要点:明确学习要求,自学讨论 过程: 一、导入学习要求 二、资料补充: 1、作者 汪曾祺(192O~1997)现、当代作家。江苏高邮人。1939年考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深受教写作课的沈从文的影响。1940年开始发表小说。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他以散文笔调写小说,写出了家乡五行八作的见闻和风物人情、习俗民风,富于地方特色。作品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情韵灵动淡远,风致清逸秀异。 \n孙犁,现代著名作家。河北安平县人。他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冀中平原的农村生活,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看似平淡,却显出清新和诗情画意,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文艺界将受他影响的作家群称为“白洋淀”派。 2、阅读理解补充 金岳霖(1895—1984),中国现代哲学家、逻辑学家。湖南长沙人。1911年入北京清华学堂,1914—1921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政治学。获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之后在英、德、法等国留学和从事研究工作。1925年回国,1926年在北京清华大学 任 教授,创办清华大学哲学系。以后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和文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和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和副所长。1954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1979年被选为中国逻辑学会会长。1953年加人中国民主同盟,曾任中央委员、中央常委。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4年后历任全国政协第二、四、五、六届委员,还曾被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林徽因,建筑学家,曾参与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她还是个诗人、中国现代作家,风华绝代、聪明过人,她嫁给梁思成后, 金 先生为她终身未娶,将爱情转化为友情,与梁林夫妇结为友谊深厚的朋友,和他们一家始终比邻而居,给他们照顾孩子。在林徽因死后还给她过生日,可见 金 先生如此重于情深于义。 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来中国访问,林徽因徐志摩全程陪同。 “逸事”,散失的一些小事情。 三、围绕下面的问题,自读课文,先自我思考,做出笔录,再和周围的同学探讨。 1、看问题,自读准备: (1)《 金岳霖 先生》课文里一开始就有一处题眼,通领全文,找出关键词。 (“西南联大有很多有趣的教授, 金岳霖 先生是其中的一位”文眼是:有趣。) (2)两篇文章都是写人,作者抓了哪些素材?这些素材反映出人物怎样的个性特点? (《 金岳霖 先生》素材: 样子有点怪——让人莞尔 提问方式别出心裁——今天穿红毛衣的女同学回答问题 幽默的答问——以希奇古怪的问题回答希奇古怪的提问 枯燥的学问——他觉得好玩 对话式教学——像苏格拉底一样,兴之所至、自由随意 讲座时停下来捉跳蚤把玩——不拘小节大有六朝名士扪虱而谈的遗风。 他和云南斗鸡同桌用餐 和 教授的孩子比试水果的大小——孩子气十足,充满了赤子之心、童心未泯。 给逝去的人林徽因过生日——重于情深于义。其情也特别的深特别的纯粹特别的真挚特别的伟大。第十段中说 金 先生是个单身汉,这缘于他对林徽因的真挚深沉的感情! 林国达溺水而亡后,一向有趣的 金岳霖 先生在叹惋林国达死了很不幸之余,竟然一节课都没有笑容。 学术上聪明过人,在现实生活中,确让人发笑,率真可爱,不拘小节,自由随意,孩子气十足,有趣而率真。 《亡人逸事》素材: 认为婚姻是“天定”——朴素、天真 结婚前羞涩地回避——有比较重的礼教观念 从娇生惯养到吃苦耐劳——勤劳 \n临终之问——夫妻恩爱难忘 两文素材相同和不同点:相同点——细节描写,传神,生动;不同点——《 金岳霖 先生》,作者“我”仅仅介绍人物;《亡人逸事》里的“我”融合在记叙中。 两文情感不同点:赞扬欣赏的情感;深沉愧疚的情感。) (3)两篇文章都有局部的镜头描写,请各找出一个镜头来,看看是怎么写的。 (“ 金 先生有一次也被拉了去……甚为得意”——语言、动作描写 “她十九岁那年……我就到不了你家里来”——语言,对话) (4)两篇文章的语言有怎样的风格? (语言平实而有韵味,像朱自清的《背影》一样自然而少矫饰,文字简练,不事夸张,只求辞达而已,但却能很好地表现人物的本来面目,表达作者的写作意图。) (5)关于金岳霖,还有一个有趣的事情,请你将这个材料有机地补在文中: 有一回他给陶孟和打电话,陶家的佣人问:“您哪位?”他张口结舌答不出来,——他居然忘记了自己的姓名,但又不好意思说忘记了。只好说:“你不要管,请 陶 先生接电话就行了.”但那个佣人说不行,他便又请求了两三次,还是不行。于是他跑去问给他拉洋车的王喜。谁想王喜也说不知道。他急了,问:“你有没有听别人说过我?”王喜这才想起:“我听见人家都叫你 金 博士”,他这才想起自己的姓名。 (只要插补在合适的位置即可) 2、和同学探讨 四、班级交流(部分),学生上讲台讨论发言 第2教时要点:继续班级交流 过程: 一、继续交流,学生上讲台讨论发言 二、课堂小结: 1、学生总结写人文章的心得体会 2、老师小结 三、作业练习《祝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点1、了解小说三要素及小说情节结构2、了解小说中任务描写的几种方式(二)、能力训练点1、训练学生概括小说情节的能力2、着重体会鲁迅小说中“我”的感情及作用(三)、德育渗透点要注意领悟鲁迅先生冷峻的叙述之中所蕴涵的强烈的爱憎之情二、重难点着重认识环境与人物命运的必然联系三、课时安排\n2课时四、学生活动设计1、第一课时,让学生理清小说结构,画出集中描写祥林嫂外貌的三段文字,反复诵读,体味这些看似冷峻的描写中所蕴涵的深情。2、第二课时,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结合环境描写,分析任务形象,把握小说主题。第一课时一、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学生的疑惑,使教学有了针对性。(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1、导入新课——回忆鲁迅先生的作品关于《呐喊》和《彷徨》(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1学生快速阅读,理解课文的内容,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分析结构特点序幕写祝福景象结局祥林嫂寂然死去开端祥林嫂初到鲁镇发展祥林嫂初卖改嫁高潮祥林嫂再到鲁镇尾声再写祝福景象2、请学生按照时间顺序,分析祥林嫂的外貌变化,并深入挖掘其社会根源。初到鲁镇,情形如何?再到鲁镇,情况怎样?临死前,有何不同遭遇?3、请学生依据以上分析讨论,概述“祥林嫂”这个人物形象的深刻含义。善良能干——包办婚姻——被卖——再嫁——社会的根源(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组织学生总结本节课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祥林嫂被逼着一步步走向死亡,与哪些人有关?究竟谁是真正的刽子手?(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我们已经了解了祥林嫂一步步走向死亡的故事,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导致她的死亡呢?在下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导致她死亡的社会原因,课后大家可以先预习一下,着重分析当时那个吃人的旧社会,并完成本节课的课后练习及课后延伸拓展做一。二、板书设计情节特点:倒叙人物命运:祥林嫂善良能干,却一步步被逼向死亡。三、教学反思本节课的设计采用了课前下发预习学案,学生预习本节内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课堂上师生主要解决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探究点,最后进行当堂检测,课后惊醒延伸拓展,一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第二课时一、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学生预习情况并了解学生疑惑,使教学有针对性。\n(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引入鲁迅取名《彷徨》的原因(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1、认真研读故事的结局,分角色朗读对话,找出议论性的文字,理解“我”的感情善良,同情,本想安慰,但却最终伤害——自责和自我解剖——愤激2、有人说,祥林嫂之死,鲁四叔是首恶,卫老婆子和柳妈是帮凶,你怎样看?分小组讨论,然后选择发言。3、师生共同研读文中深刻的语句,加深文意的理解。4、封建压迫的体现(四权)(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组织学生总结本节课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这篇小说的主题是:(1)在于揭露“四权”(政权、族权、神权、夫权)对中国妇女的残酷迫害;(2)揭露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3)反映劳动人民的觉醒;(4)唤起对被压迫者的同情。(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二、板书设计祥林嫂之死根源:封建伦理制度,旧的文化观念。解救办法:摧毁旧制度,否定旧文化。三、教学反思本节课的设计采用了课前下发预习学案,学生预习本节内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课堂上师生主要解决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探究点,最后进行当堂检测,课后惊醒延伸拓展,一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指导阅读《边城》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教学设想:本文编于苏教版“慢慢走,欣赏啊”中“永远新的旧故事”板块,被安排在“选教或者自读”的篇目。其教材编写意图是要求学生继续学习对小说的赏析,领略作品中“永远新”的民俗风情。本文在阅读上没有什么困难,教学时着重指导学生自己赏析人物形象,赏析优美淳朴的民俗风情,体会作者寄托的社会理想;在审美方面,主要体会赏析凄婉的美。考虑到高一学生少有看过《边城》原著的,教学时老师作出补充。赏析时重视多读体悟。另外本文的苏教版和部编教材所选内容不同。个人觉得苏教版选文更好。目标要求:1、了解《边城》和作者。2、领略本文口语、散文花的风格。3、赏析本文表现出的淳朴的民情。4、重点把握作者塑造的翠翠的形象,并体会作者通过这一形象所表达的审美趣味。课时安排:三教时。第1教时:自读,指导赏析,第2、3教时看电影。第1教时要点:了解《边城》和作者,指导赏析\n过程:一、导入学习要求二、字词积累给加点的字注音:喁喁()黑黝黝()焖菜()挪移()竹篁()碧溪岨()傩送()涎皮()甬道()莞尔()泅水()(凫水)蒿艾()角隅()胡诌()嗤笑()茨滩()碾坊()茶峒()身份(身分)鹳()氽()悖()埋怨()喧阗()沅水()拮据()怏怏()抿()歇憩()睨()二、介绍《边城》和作者沈从文,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文物研究家。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苗族。因少年时长期生活在旧军队行伍中(沈的父兄,全列身军籍)。耳闻目睹了湘兵的雄武和各种压迫杀戮的黑暗,形成了他性格中追求美好人生的善良德性的沉忧隐痛,向往于沅水流域人民的鲜明生活样式和淳朴的乡俗民风,对民间的一切具备特殊的审美敏感,为以后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生活基础。《边城》是沈从文最具盛名的代表作。小说取材于地处湘川黔三省交界的边城茶峒,写了老船夫的孙女翠翠与当地船总的儿子——大老天保,二老傩送兄弟俩纯净的爱情纠葛,凄美的爱情悲剧,展现了一幅古朴又绚丽的湘西风俗画卷。“边城”不只是一个地理概念,即边地的小城,同时也是一个时间概念,文化概念。《边城》是一个怀旧的作品,一种带着痛惜情绪的怀旧作品,《边城》是一个温暖的作品,但是后面隐伏着作者很深的悲剧感。本文节选自《边城》第三至六章。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以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他们热情助人,淳朴善良。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当地船总二少爷傩送(即文中“傩送”二老),从此,种下情苗。傩送的哥哥天保(既文中的“大老”)喜欢上美丽纯洁的翠翠,,托人向翠催翠的外公求亲。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重傩送,情愿以碾坊作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不要碾坊,想娶翠翠为妻,宁愿作个摆渡人。于是弟兄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以外而死。傩送觉得自己对不起哥哥,于是抛下翠翠出走他乡。外公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一个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傩送的归来。“其实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也许明天回来”。全篇以翠翠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淋漓致尽地表现了湘西地方的风景美和人性美。作者极力讴歌传统文化中残留至今的美德,是相对于现代传统美德受到破坏,到处充满物欲金钱主义的浅薄、庸俗和腐化堕落的现实而言的。作者描写的湘西,自然风光秀丽,民风淳朴,人们不讲等级,不讲功利,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相互友爱。外公对孙女的亲情之爱,翠翠对傩送的纯真之爱,天宝兄弟对翠翠的真挚之爱,以及兄弟之间的手足之情,这些都代表着未受污染的农业文明的传统美德。作者极力状写湘西自然之明净,也是为了状写湘西人心灵之明净。三、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先自由组合讨论,再班级交流)1、文中描写了哪些情景表现了湘西百姓的淳朴?2、湘西人有早婚的习俗,翠翠到了十五六岁,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了,文中怎样表现她青春萌动的?3、本文的环境描写给人恬静的感觉,请加以说明。\n4、说说本文中“爷爷”“翠翠”“傩送”形象特点。(1、每年一次赛龙舟的活动;2、人们不讲功利,互助友爱——不收渡钱和送烟草,换班替换到渡口,夜送翠翠回家,赠送鸭子。)(欣赏花轿;听了爷爷的话,“静静的把船拉动起来”——慢心心事;让爷爷吹唢呐《娘送女》,“看天上的云”;心里想着,而又不要爷爷说。)(渡口送新娘的一段;后面的“白日渐长,不知什么时节,守在船头的祖父睡着了,躺在岸上的翠翠同黄狗也睡着了”;文在那个有趣的黄狗;赛龙舟热闹的场面。整个地像像桃花源般地情境。)(“爷爷”——淳朴、厚道、古道热肠。“翠翠”——纯洁、天真、少女矜持。“傩送”——淳朴、幽默、热心助人。)四、朗读课文第2、3教时看电影。《林黛玉进贾府》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教学设想:本文编于苏教版“慢慢走,欣赏啊”中“总借俊眼传出来”板块,其教材编写意图是要求学生继续学习对小说的赏析;“总借俊眼传出来”是清人脂砚斋对“林黛玉进贾府”的评点语“总借黛玉一双俊眼中传出来”。所以本文着重指导学生赏析人物形象,透显黛玉的所见、所闻、所感和所为,把握人物形象。考虑到高一学生少有看过《红楼梦》原著的,教学时作适当补充。赏析时重视多读体悟。目标要求:1、初步了解《红楼梦》和曹雪芹。2、了解本文通过贾府这一典型环境展示人物的意图,理解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3、赏析本文几个主要人物形象——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4、在阅读中尝试对人物和环境作出自己的点评。课时安排:三课时。第1教时:了解《红楼梦》和曹雪芹,为阅读本文和今后的通读奠定基础,课文字词积累。第2教时:把握环境描写并分析人物形象。第3教时:续第1教时要点:了解《红楼梦》和曹雪芹过程:一、导入(简介中国古典名著)二、介绍《红楼梦》和曹雪芹。《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它产生于清代“乾隆”时期。《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没落并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约1715—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他的先世原是汉人,但很早就入了满洲旗籍。从他曾祖曹玺开始,祖父曹寅,伯父曹颙、父亲曹頫三代世袭江宁织造的官职。他的曾祖母做过康熙皇帝的乳母,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皇帝的待读,两个女儿入选王妃。康熙皇帝六次巡南就有四次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由此可见曹家的显赫以及与皇室的密切关系。\n曹家还是一个具有文学教养的世家。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博学能文,写过不少诗词戏曲,也是有名有藏书家。著名的《全唐诗》就是由他主持刻印的。这种家庭环境无疑地对曹雪芹的文学素养有直接的影响。曹雪芹在少年时代经历过一段“棉衣纨裤”“饫甘餍肥”的贵族生活,雍正即位后,展开了一场残酷的清除政敌的斗争。在皇室内部争夺权力斗争的牵连下,他的父亲曹頫因事获罪免职并被抄家,后又遣回北京,家道从此衰落,到他著书时已过着“蓬牖茅椽,绳床瓦灶”,“举家食粥酒常赊”。他写《红楼梦》,“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因贫病交困,加之爱子夭折悲伤过度,全书只完成80回即凄惨地与世长辞。曹雪芹一生经历了曹家由盛而衰的过程,他也由贵公子跌落为“寒士”。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不能不引起他对过去经历的一切作一番痛苦而深刻的回忆,从而产生思想上的矛盾:一方面,少年时代贵族家庭生活在他身上留下的烙印,使他对本阶级怀有温情的眷念,思想上带有空幻的色彩;另一方面,社会的腐败,统治阶级的丑恶,使他对本阶级的面目有了认识,性格上具有叛逆的特征。这些都为他写出《红楼梦》这部伟大的作品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曹雪芹谢世后,《红楼梦》已经在他的好友和一批文人中流传,流传中还出现了不同的刻本。后来清人高鹗依据原文的创作思路续写后四十回,终于使这部名著得以完整。附录:《红楼梦》前五回的内容和在小说中的作用。《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是全书序幕的一个组成部分。《红楼梦》的序幕由前五回构成,分别从各个不同角度,为全书情节的开展,作了必要的交代。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各有侧重。因此,为了学习《林黛玉进贾府》,就有必要对前五回的内容,作一概要的了解。第一回是开篇。先用“女娲补天”、“木石前盟”两个神话故事作楔子,为塑造贾宝玉的性格和描写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染上一层浪漫主义色彩。在“女祸补天”的故事中,作者特意描写了一块“无材补天,幻形入世”的顽石。这便是随贾宝玉一起降生,又为贾宝玉随身佩戴的“通灵宝玉”。它对贾宝玉的叛逆性格有隐喻作用;一方面暗示他无“补天”之材,是个不符合封建社会要求的蠢物”;另一方面也暗示他与封建主义相对立的思想性格,具有像从天而降的顽石一样的“顽劣”性,脱俗之性。“木石前盟”主要交代了这块“无材补天”的顽石与绛珠仙草的关系。说明这顽石在投胎入世之前,曾变为神瑛侍者以甘露灌溉了一棵“绛珠仙草”使其得以久延岁月,后来遂脱去草木之态,幻化人形,修成女体。在这顽石下世之时,她为酬报灌溉之德,也要同去走一遭,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这绛珠仙草便是林黛玉的前身。正因为有这段姻缘,在林黛玉初见宝玉时才有“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的感觉;贾宝玉也觉得“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至于“还泪”之说,正与节选部分“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相照应。第二回是交代贾府人物。通过“冷子兴游说荣国府”,简要地介绍了贾府中的人物关系,为读者阅读全书开列了一个简明“人物表”。贾府中上上下下的人物关系,大致可列表图示如下:见“【附】贾府主要人物关系表”。第三回是介绍小说的典型环境,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对贾府做了第一次直接描写。林黛玉进府的行踪是这一回中介绍贾府人物,描写贾府环境的线索。第四回是展现小说更广阔的社会背景。通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把贾府置于一个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来描写,使之更具有典型意义。同时由于薛蟠的案件自然带出薛宝钗进贾府的情节。第五回是全书的总钢。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利用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式,隐喻含蓄地将《红楼梦》众多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发展和结局交代出来。《红楼梦》只流传下八十回,续写部分对于《红楼梦》中人物的命运,基本上是依据这些隐喻揣摩出来的。\n至此,全书的主要人物、环境背景、发展脉络、人物命运基本上交代出来,小说的情节发展便在此基础上展开了。课题“林黛玉进贾府”是编者根据节选内容拟的。林黛玉因何进贾府?原来贾府的老祖宗贾母有两个儿子名贾赦、贾政,一个女儿名贾敏。贾敏嫁林如海,只有一个独生女便是林黛玉。林黛玉母亲因病去世,外祖母念及黛玉年幼无人照顾便派人把黛玉接进贾府。作者把此事安排在第三回,也就是全书的序幕部分,显然是借黛玉进贾府来描写小说的典型环境,让贾府中一些重要人物登场亮相,并为主人公林黛玉和贾宝玉第一次见面作了安排。因此,认真阅读课文对我们了解《红楼梦》很有意义。三、积累字词,有的注意读音,有的注意理解且说阜盛“敕造宁国府”走了一射之地小厮抄手游廊穿堂台矶贾赦奶嬷嬷丫鬟簇拥腮凝新荔鼻腻鹅脂俊眼修眉顾盼神飞钗环裙袄厮认怯弱不胜风流态度不足之症不经之谈纳罕敛声屏气恭肃严整放诞无礼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赤金盘螭(chī)璎珞圈系着豆绿宫绦大红洋缎窄裉(kèn)袄洋绉裙体格风骚泼皮破落户儿标致嫡亲歇歇月钱便(biàn)宜翠幄(wò)厢庑(wǔ)“万几宸(chén)翰之宝”金蜼(wěi)彝,玻璃(hǎi)錾(zàn)银 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fǔfú)焕烟霞。“同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拜手书。”猩红洋罽(jì)文王鼎匙箸香盒汝窑美人觚(gū)茗碗斋戒孽根祸胎还愿憨顽小幺(yāo)总角盥手怎生个惫(bán)懒人物,懵懂顽童嵌宝紫金冠长穗宫绦(tāo)朝靴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裤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作揖罥烟眉两靥(yè)姣花照水弱柳扶风比干杜撰忖度劳什子孽障四、各同学小结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根据自己的想像画出示意图(宁国府门前——荣国府门前——进角门——进垂花门——三间厅——贾母正房——见贾母——见三姊妹——见王熙凤——进宁国府——又进荣国府——进王夫人住处——再回贾母处用晚餐——见宝玉)五、分析典型环境总体把握本文的环境描写,浏览课文,讨论以下问题:1、课文节选的这部分,展示了贾府这一典型环境,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表现的?2、这里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一、建筑——宏伟的外观,讲究的布局;二、陈设——高档的家具,别致的陈设;三、生活——华美的服饰,高贵的生活;四、奴仆——众多的丫鬟和小厮)(环境反映人物的身份地位,又为人物活动展示空间)第2教时要点:赏析人物形象过程:一、赏析人物形象——林黛玉思考讨论以下问题。各同学准备好答案后先自由组合讨论,再班级交流:1、文章从三个方面——众人眼里的黛玉、王熙凤眼里的黛玉、宝玉眼里的黛玉描写林黛玉的外貌,搜索有关描写,看看她给人以怎样的感觉?\n2、林黛玉投奔外祖母,虽然贾母十分疼爱她,她却总有寄人篱下之感,所以,进贾府后始终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着”,看看文中写了她哪些行为?由此可看出她有怎样的个性特点?(1答案:众人眼中的黛玉:年貌虽小,举止不俗,身体面庞虽怯懦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王熙凤眼里的黛玉: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宝玉眼中的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总结:外貌娇美,身体瘦弱)(2答案:在邢夫人处。邢夫人“苦留吃过晚饭去”,黛玉婉言拒绝了,她说:“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口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这一番十分得体的话,既表达了对邢夫人的感激和尊敬,又表现了自己懂礼节、识大体,可以看出林黛玉做事处处留心在意。在王夫人房里。王夫人坐在西边下首,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黛玉心中料定这是贾政之位。因见挨炕一溜三张椅子,也搭着半;日的弹墨椅袱,黛玉便向搞上坐了。王夫人再四携他上炕,他方挨王夫人坐了。”连坐在什么地方都不肯轻易从事,可见黛玉行事的谨慎小心。在贾母房中吃晚饭时,“熙凤忙拉了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上坐了,黛玉十分推让”,直到贾母说明了理由,“黛玉方告了座,坐了。”饭后喝茶、漱口之类的事不合家中之事,便“—一改了过来”。贾母问黛玉读什么书时,黛玉回答是“念了《四书》”,但当宝玉问她念什么书时,她却说“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先说读过书,后说不曾读,是因为她听贾母说“读的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之后,才改口的,不愿张扬,不敢超越其他姐妹。可见她多思多虑,做事小心谨慎。拜见贾府各类人物时,所表现的小心谨慎,周到有礼。)(总结:个性特点——细心多虑,自尊自卑)二、赏析人物形象——贾宝玉思考讨论以下问题。各同学准备好答案后先自由组合讨论,再班级交流:1、黛玉母亲介绍的宝玉、王夫人口中的宝玉、想像中的宝玉和黛玉见到的宝玉有什么不同?2、如何理解《西江月》词对宝玉的评价?3、摔玉的细节表现了宝玉的什么个性特点?整体看宝玉有怎样的特点?4、在描写宝黛初见,为什么双方都有似曾相识之感,这样写有何意义?(1答案:黛玉亦常听得母亲说过,二舅母生的有个表兄,乃衔玉而诞,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外祖母又极溺爱,无人敢管。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今日因庙里还愿去了,尚未回来,晚间你看见便知了。你只以后不要睬他,你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n你不知道原故:他与别人不同,自幼因老太太疼爱,原系同姊妹们一处娇养惯了的。若姊妹们有日不理他,他倒还安静些,纵然他没趣,不过出了二门,背地里拿着他两个小幺(yāo)儿出气,咕唧一会子就完了。若这一日姊妹们和他多说一句话,他心里一乐,便生出多少事来。所以嘱咐你别睬他。他嘴里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只休信他。”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bán)懒人物,懵懂顽童?”——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tāo),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一时回来,再看已换了冠带: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辫,红丝结束,共攒至顶中胎发,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从顶至梢,一串四颗大珠,用金八宝坠角;身上穿着银红撒花半旧大袄,仍旧带着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下面半露松花撒花绫裤腿,锦边弹墨袜,厚底大红鞋。越显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看其外貌最是极好,却难知其底细。外人评价不高,是带着世俗的眼光,他母亲的评价是不能理解其行为,黛玉看到的是英俊萧洒多情面善的少年。)(2答案: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裤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西江月》词。作者用“后人”的两首《西江月》来表现贾宝玉的性格。这两首词模拟封建正统派人物的口吻,运用了明贬暗褒的写法,表面上看好像是嘲讽、批判,实际上是在歌颂,既揭示了贾宝玉的叛逆性格,也表达了作者曹雪芹愤世嫉俗的思想感情。第一首词着重在概括贾宝玉的性格特点。“不通世务”“怕读文章”是贾宝玉的最主要,也是最可贵的性格,贾宝玉对封建礼教的反抗精神也集中体现在这里。“不通世务”是说他在结交仕人、应酬官府、遵守礼教等方面一概不通,不符合封建正统派人物的要求;“怕读文章”是说他对封建统治阶级奉为经典的儒家著作,对猎取功名利禄的敲门砖——八股文章毫无兴趣。这样一个“愚顽”的“蠢物”,自然被封建统治阶级视为大逆不道的人,说他“行为偏僻性乖张”,然而,这正是贾宝玉的可贵之处。第二首词着重在从批评告诫的角度,正文反作,进一步歌颂贾宝玉的叛逆性格。贾宝玉既不听从封建统治者对他的要求,去“通世务”“读文章”,也不安于封建统治者规定的本份,既“偏僻”,又“乖张”,所以,在那些人眼中,贾宝玉既“无能”,又“不肖”,而且天下第一。其实,这正反映了贾宝玉对封建正统思想的不满和反抗精神。)(3答案:摔玉的情节。在别人看来是他的“命根子”的通灵宝玉,贾宝玉自己却全不放在心上,只要“发作起痴狂病来”,就“摘下那玉,狠命摔去”。用王夫人的话说,就是“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用《西江月》中的词句,就是“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其实,这也是贾宝玉对封建思想和不平等的不满。应该说,摔玉的情节也表现了贾宝玉的叛逆性格和平等意识。整体特点:英俊潇洒,多情善良,尊重平等,愤世忌俗。)(4答案:黛玉和宝玉第一次相见便都有似曾相识的心灵感应,这当然有神瑛侍者以甘露灌溉绛珠仙草的因由。黛玉言行谨慎,只在心中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哪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而宝玉便直言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这与其说是一见钟情,不如说是精神相应,趣味相投。“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小说这样写一是照应前文的\n“木石前盟”,二是为以后的爱情作铺垫。)三、研究性探讨:贾母虽然对贾宝玉林黛玉宠爱有加,为什么不能答应他们的婚姻?(家庭背景、不能讨众人喜欢、健康状况、不合封建礼教规定)四、朗读精彩段落。第3教时要点:赏析人物形象(续)过程:一、赏析人物形象——王熙凤从文中找出描写王熙凤的语段并作出评点,归纳王熙凤的个性特点。各同学准备好答案后先自由组合讨论,再班级交流:1、出场描写2、肖像描写3、贾母的介绍4、见林黛玉5、回王夫人话(1答案: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评点: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敢如此“放诞无礼”,自然身份特殊,深得老祖宗的喜欢。)(2答案: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chī)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kèn)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评点:满身珠光宝气,以此显示高贵的身份,同时也带上几许俗气。漂亮神气,擅长交际,精明强干,心狠手辣。)(3答案: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评点:贾母的“笑”,可知特别喜欢,再看说话随便,语言戏謔,更知还欣赏。)(4答案: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意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评点:“携”,可见其热情;夸赞又一石二鸟,既让黛玉高兴又以“嫡亲”哄得老祖宗开心;刚刚拭泪,又转悲为喜,真会表演,一切以讨好老祖宗为中心。)(5答案:说话时,已摆了茶果上来。熙凤亲为捧茶捧果。又见二舅母问他:“月钱放过了不曾?”熙凤道:“\n月钱已放完了。才刚带着人到后楼上找缎子,找了这半日,也并没有见昨日太太说的那样的,想是太太记错了?”王夫人道:“有没有,什么要紧。”因又说道:“该随手拿出两个来给你这妹妹去裁衣裳的,等晚上想着叫人再去拿罢,可别忘了。”熙凤道:“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评点:做事精明强干,王夫人的“笑”和“点头不语”含着出乎意料和赞许。)(归纳王熙凤的个性特点:漂亮神气,擅长交际,言行得体,精明强干,心狠手辣。)二、总结本文中人物描写的方式把握课文的人物描写,填下列表格:(答案:详写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略写迎春、探春、惜春实写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贾母虚写贾赦、贾政单独介绍贾宝玉、王熙凤群体介绍邢夫人、王夫人、李纨三、研究性探讨:贾府里管家的应当是王夫人或者李纨,为什么结果是王熙凤成了管家?(一是她有能力,精明强干;二是她有手腕,深得老祖母信任;三是她为人心狠,威服众人;四是她向往权力,愿意管事。)四、质疑提问五、作业1、对照三姐妹的描写,一一写上名字2、依据吃饭的位置,画出座位图3、做书本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