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江苏网络技术教案 72页

  • 596.00 KB
  • 2022-08-16 发布

高中江苏网络技术教案

  • 7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1.1因特网服务类型互联网2008-9-2510:15:52 因特网服务类型  课题因特网服务类型课型新授课课时1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为教育科学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网络技术应用》(选修)第一章“网络能为我们做什么”的第一节“因特网服务类型”,课时为1节,主要内容是因特网服务类型中的文件传输服务。学情分析本案例的授课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学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有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及网络知识,学生上网现象普遍,也能够利用一些因特网服务,比如利用QQ可以传输文件。但同学们都没有用过文件传输(FTP)服务,这对他们来说是全新的内容,所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非常重要。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目标了解因特网服务的基本类型和特点,掌握常用的FTP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了解远程登录。过程和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力。情感和态度目标通过完成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与应用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正确选择、运用信息技术收集、交流信息的能力,能够利用因特网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教学重点文件传输(FTP)教学难点文件传输(FTP)工具的使用教学手段网络广播交互式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达到目标一、巧妙设问,引入新课问题1:现在我们来做个现场调查,在同学们当中,有没有同学没有使用过因特网?请同学们举手。问题2:那你们使用因特网来做些什么?问题3:那大家在因特网上用什么来传输文件呢?其实,大家所说的这些都是因特网的服务,也是大家所经常用到的,这节课我们来进一步了解因特网更多的服务类型。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问题1(答):用过。问题2(答):例如玩游戏、聊天、下载软件、查找资料、看电影、听歌等。问题3(答):例如电子邮件,QQ、MSN。由现场调查引出本节课主题,通过三个问题,步步引导,层层深入,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给出任务,学生自学什么是FTP?常用的FTP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本,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因特网。72\n工具有哪些?你曾用过哪一种?它有几种类型?你知道匿名FTP吗?<课件展示任务1>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力,并引导学生利用因特网为我们的学习服务。三、学生演示,教师总结请一名同学到教师机前面来,利用CuteFTP匿名登录清华大学文件服务器,且边演示边讲解。(登录用户名:anonymous,密码为空或输入一个E-mail地址,按回车键即可。)老师作补充说明,解释。一名同学边演示边讲解,其余学生边听边将出现的问题及时记录,以作补充。通过反馈,检验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对任务的完成情况。四、讲授新课既然大家对FTP有了基本的了解,那我们就来利用它的工具软件CuteFTP进行文件的下载。<教师边讲解边演示操作步骤>观看教师演示,初步了解FTP的工具软件CuteFTP的界面及使用。初步了解了FTP的概念之后,再来学习CuteFTP的使用,学生容易接受。五、出示任务,学生练习1.到因特网上下载并安装CuteFTP。2.登录清华大学匿名服务器ftp.tsinghua.edu.cn,并尝试下载一个文件到“我的文档”中。<课件展示任务2>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学生带着任务,独立学习,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如有问题,可参照课本,也可与同学商量或询问教师。探索性学习,考查学生接受信息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六、远程登录(Telnet)大家从下面的问题思考:问题:什么是远程登录?它是怎样产生的?请用两种方法登录并进行比较:telnetsmth.edu.cnhttp://www.smth.edu.cn同学们对文件传输(FTP)和远程登录(Telnet)都有所了解了,那它们之间有没有区别呢?<教师PowerPoint课件演示区别内容>生:借助课本查找答案,并请一些同学回答问题。学生练习Telnet的两种登录方式,在练习的过程中体会他们之间的不同。根据提示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通过比较对比,对Telnet有进一步的理解。  通过比较,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七、总结因特网服务类型认识完这两种服务后,我们对因特网的服务类型进行概括。现在请同学们说一说每个人在因特网上经常使用的服务还有哪些?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回顾,并参照课本,积极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通过总结,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并通过归纳,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72\n<教师PowerPoint课件演示,并对学生所说的服务进行归纳分类>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用问题带动任务,步步引导、层层深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本节课的重点难点问题,课堂教学效果良好。由于课堂时间有限,部分实践题不能当堂完成,只能作为课后作业留给学生。 课后作业1.阅读提供的课后材料,了解因特网发展的相关知识。1.1.2因特网的应用与发展趋势互联网2008-9-2510:17:42 因特网的应用与发展趋势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的教材呈现的都是一些资料性文本,适合学生阅读,但不易开拓学生的思维。因此,在教学中,我适当补充了网络发展历史方面的知识,如因特网的起源和发展、网络发展的新成果,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以期较好地完成本节的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1.了解因特网类型、特点,因特网常用服务的使用方法;2.体验网络给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等各方面带来的影响;3.学会利用网络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三、教学方法及策略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设计1.复习旧知,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同学们先想一下,如果我想给远在美国的朋友发一个文件,我可以使用哪些方式呢?生:思考,回答。(答案有电子邮件,QQ,FTP等)师:对,利用因特网提供给我们的这些服务可以进行文件传输,那除此之外大家还知道因特网在哪些方面有应用呢?72\n教师向学生演示一组因特网在各领域应用的图片,初步激发学生已有的情感体验。演示过程中教师什么都不说,提示学生认真观察,看完图片以后请同学们来谈谈因特网可以应用在哪些方面。2.进一步创设情境,体验任务1——因特网的应用(1)假设现在你觉得流清涕,有点发烧,但不知道有没有必要吃药或吃什么药,请你到网上去找医生咨询一下,将咨询结果记录下来。(2)假设小明生病,休学在家,可他还想继续他的课程,你帮他想一下,可以到什么地方去学习,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学习?3.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总结补充同学分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将学生分组练习过程出现的问题记录下来,最后针对任务和出现的问题做总结。请各小组派一名代表阐述问题的解决方法,教师评价,对于完成较好的小组予以表扬,对于没完成任务的小组帮其分析原因。4.提出问题,体验任务2——因特网的发展史及发展趋势(1)请同学到因特网去查找并解答以下问题:①世界上第一个将两台不同的电脑连接起来的实验是在哪一年由谁提出来的?这是人类第一次实现远距离的两种不同电脑之间的联网,请你谈一下它是怎样实现的。②经过了研究试验阶段之后,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工程进入互联网,实现和Internet的TCP/IP连接,从而开通了Internet全功能服务,从此中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有互联网的国家,这是在什么时间?③请你参考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中国Internet发展大事记》,谈一下你对中国Internet的发展史的看法。(2)请同学们参照课本,借助网络资源,解答以下几个问题:①什么是“网格计算”,它是如何实现的,主要应用于哪些方面?②虚拟手术培训、车辆虚拟驾驶技术、虚拟作战指挥等都是对什么技术的应用?请你谈一下在网络环境下,虚拟手术培训是如何实现的。③新华网2004年11月18日电“可穿戴”电脑将在深圳问世。笔记本和PDA已经将人从电脑桌椅前解放出来,可穿戴电脑又将把人的双手从键盘、鼠标中解放出来。可穿戴电脑外形多种多样,放在口袋、腰间、肩上,或者分散地藏在衣服中,可实现一边爬山一边将沿途景色传给亲朋好友,一边开车一边通过GPS解读道路信息……那同学们想一下,人类是用什么方式将操作指令下达给可穿戴电脑的呢?5.学生分组探究问题,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72\n针对前面提出的6个问题,将全班同学分成多组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将找到的答案以及在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记录下来,以备班级交流之用。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活动当中要注意以下问题:(1)对于水平较弱的小组,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2)及时解答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提出的各种问题。(3)对学生的研究和讨论要给予肯定和表扬,鼓励学生向大家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或经验。(4)在活动中对学生的水平有大致了解。对水平较高的同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学生在进行研究和讨论时,教师的活动至关重要。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主导,在这时有了最好的体现。教师利用自身的素质,促使学生的课堂探究顺利进行下去,是这节课成败的关键。6.学生汇报成果,交流经验,教师归纳总结并给予评价每个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到讲台上来汇报本组的练习情况,包括在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心得体会,老师与全班同学共同讨论,交流评价。对于完成情况较好的小组,予以表扬,并将其经验介绍给大家;对于完成情况稍差的小组,适当鼓励,并请同学们帮其分析原因,找出差距,避免在以后的学习中犯同类的错误。1.2.1因特网信息交流互联网徐信2008-9-2510:18:19  因特网信息交流  课题因特网信息交流课型新授课课时1教材分析1.随着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方便,交流方式也越来越丰富。选择合适的交流方式进行交流成为非常重要的一种技能,因此我们要学会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交流。2.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关于因特网应用的内容要求,通过使用和演示,了解与人们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交流工具的使用方法,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恰当的方式方法,利用因特网实现信息交流;体验因特网在跨时空、跨文化交流中的优势,另外分析其局限性。学情分析本案例的授课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学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有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及网络知识,学生上网现象普遍,有进行因特网信息交流的经验,比如利用QQ聊天,但对利用因特网实现信息交流的方式以及优缺点还没有足够认识。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目标了解因特网信息交流工具的使用方法及特点。过程和方法目标学会选择合适的工具,实现信息交流,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力。72\n情感和态度目标通过完成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与应用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正确选择、运用因特网交流信息的能力。教学重点因特网信息交流工具的特点教学难点因特网信息交流工具的选择教学手段网络广播交互式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达到目标一、巧妙设问,引入新课问题1.同学们对网络生活都有兴趣吗?知道交流工具有哪些吗?问题2.你们使用因特网来做些什么?问题3.大家在因特网上用什么来交流呢?其实,大家所说的这些都是因特网信息交流的工具,也是大家所经常用到的,这节课我们来进一步了解因特网信息交流的相关知识。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问题1(答):有,用过。问题2(答):例如玩游戏、聊天、下载软件、查找资料、看电影、听歌等等。问题3(答):例如电子邮件,QQ,MSN,视高,UC等。由现场调查引出本节课主题,通过三个问题,步步引导,层层深入,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讲授新课给出任务,学生自学。演示表格1-4(课本)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本,结合以前的经验,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因特网。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力。三、学生补充,教师总结老师补充说明,解释。其余同学补充。知道因特网信息交流方式的变化,以及因特网信息交流工具的优点,体会网络在今天生活中的作用。通过反馈,检验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对任务的完成情况。四、提出任务大家对因特网信息交流工具有了基本的了解之后呢,那我们来比较因特网信息交流工具相对于其他交流工具的优点。学生阅读课本,了解因特网信息交流工具比传统的信息交流方式更广泛、快捷和方便的特点。初步了解信息交流方式的变化,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五、提出任务,学生练习1.语言、文化、背景等差异在交流中的影响是怎样的?2.完成讨论,课本实践2-3。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学生带着任务,参照教材表格1-5。独立学习,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如有问题,可参照课本,也可与同学商量,或询问教师。探索性学习,考查学生接受信息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72\n六、提出问题,综合实践1.因特网在跨时空、跨文化交流方面有着什么样的优势和缺陷?2.因特网能不能使我们的交流变得没有限制?为什么?3.实践:人们在生活、工作中第一需要就是互相沟通、最直接的就是面对面的谈话,但是,随着信息化的程度的提高,仅靠面对面的接触就不够了。那么如何选择因特网信息交流工具促进我们的沟通与合作呢?生:借助课本查找答案,并请一些同学回答问题。学生通过阅读课本,结合自己的因特网交流经验,回答问题。学生讨论,自学,通过事例作简要叙述,并指出各种因特网交流工具的优点和不足,从中选择最合适的交流工具。根据课本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七、总结因特网信息交流的方式及特点我们对因特网信息交流进行概括。现在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在因特网上经常使用的交流工具有哪些?它们各有什么特点?你如何选择合适的因特网信息交流工具。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并参照课本,积极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通过总结,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通过归纳,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用问题带动任务,课堂教学效果良好。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所以部分实践题不能当堂完成,可以作为课后作业。1.2.2网络应用中的安全互联网2008-9-2510:19:20 网络应用中的安全  课题网络应用中的安全课型新授课课时1教材分析1.生活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人们在进行信息交流、享受信息技术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信息安全问题。因此,如何安全、规范地进行信息活动,确保信息安全,这是必须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2.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中提出青少年要树立安全的信息意识,学会病毒防范、了解信息保护的基本方法,了解计算机犯罪的危害,养成安全的信息活动习惯。学情分析本案例的授课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学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有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及网络知识,上网现象普遍,有进行因特网信息交流的经验,但对信息安全还没有足够认识。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目标了解病毒的特点和危害及传播的途径;了解网络安全方面的知识。过程和方法目标学会如何加强网络安全的方法。72\n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教育学生在应用计算机过程中,应遵守一定法律法规,从自己做起,自觉养成良好的因特网交流习惯,不能做有害于社会和他人的事情。教学重点网络应用中的安全措施教学难点网络应用中的安全措施教学手段网络广播交互式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达到目标一、巧妙设问,引入新课问题1.在黑板上写上“特洛伊战争”,让学生简单讲讲这个历史故事。教师补充《荷马史诗》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大约3000多年前,特洛伊王子抢走了美貌的希腊王妃海伦,引起了两国之间长达10多年的血战,特洛伊城堡非常坚固,易守不易攻,希腊人想出了一个办法,将一批巨大的木马留在城外,特洛伊人当作战利品运回了城内。夜间,藏在木马中的士兵涌出来,和城外的军队里应外合,终于打败了特洛伊。播放电影《特洛伊》(选自特洛伊战争)精彩片断。3000年后的今天,一些电脑高手利用同样的手段,编写出了特洛伊木马病毒。这种病毒非常隐蔽,在信息交流的时候,潜入到你的计算机当中。特洛伊木马病毒只是病毒中的一种。网络病毒的存在,时刻都在危害着我们的网络,给我们的计算机网络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今天我们就看一下关于网络安全的问题。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生:是古希腊历史上著名的一次战争。学生简单讲述,教师补充。   学生观看情景导入(用《荷马史诗》中的希腊神话故事引入该节课讲的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一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二、给出任务,学生自学那么什么是病毒呢?什么是计算机网络病毒呢?它有什么特点,与医学上的病毒有什么区别?病毒的传播方式有什么变化,来源有哪些?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本,结合以前的经验,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因特网。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力。三、学生研读后,教师总结老师作补充说明,解释,并介绍常见的几种计算机病毒。见教材表格1-6,可参照sucai。其余同学补充,知道计算机病毒的特点、传播途径、来源,以及常见的几种病毒。通过反馈,检验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对任务的完成情况。72\n四、布置任务,学生探究同学们对计算机网络病毒具有了基本的了解之后,我们了解一下计算机病毒的起源。介绍“磁芯大战”(见sucai)。然后,要求学生完成表1-7。学生可以借助因特网了解磁芯大战的细节,并查找教材表1-7中的各种病毒资料,完成填写。考查学生的获取信息、分析信息能力。五、提出任务,学生学习1.如何防范病毒的攻击以确保网络安全呢?2.什么是防火墙?3.什么是加密、解密技术?4.如何设定密码?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教师可作适当拓展。阅读性学习,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六、总结现在我们对网络应用中的安全进行一下概括。在本节中,我们主要学习了有关计算机病毒的知识,并学会了如何保证自己计算机的网络安全,从而形成正确的上网习惯。通过总结,归纳,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用问题带动任务,课堂教学效果良好。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有些实践题不能当堂完成,可以作为课后作业。徐信1.3.1因特网中的信息检索互联网徐信2008-9-2510:19:45 因特网中的信息检索  一、教学目标1.了解常用的因特网信息检索工具的类型。2.掌握常用因特网信息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能熟练使用检索工具获取所需信息。3.了解因特网信息检索发展趋势。二、教学内容分析72\n本节全面介绍了各种搜索引擎及其发展趋势。该部分首先创设了一个情境:为让更多的人了解北京、支持北京2008年奥运会,我们需要搜集相关资料,然后以该搜索活动为工作主线,将各种检索工具的介绍串连起来。元搜索引擎是一个较新的内容,通过学习需要学生知道元搜索引擎的工作方法和产生的意义,从而进一步领略人类在网络信息处理中表现出来的聪明才智。三、教学方法及策略本节主要介绍了各种搜索引擎及其发展趋势、各种搜索引擎的特点。教学中可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师可利用教材中创设的情境,提出搜索任务,从具体的任务中让学生了解各种不同的搜索引擎,并体验利用不同搜索引擎搜索同一类信息时的不同效果。对搜索引擎发展趋势的介绍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一些前沿知识,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可以通过简单的实例外加学生的阅读来完成,也可以补充一些相关资料。四、教学过程设计1.情境引入“五一黄金周”就要到了,同学们计划去青岛好好放松一下。为了做好充分的准备,陈菲等同学决定在班级网站上介绍一下青岛城市概况和青岛主要风景区的相关文字、图片资料以及一些多媒体材料等。那么,陈菲他们怎样才能快速而全面地搜索所需的资料呢?2.讲授新知环节一目录类搜索引擎和全文搜索引擎的讲授(1)教师通过总结观察同学们的搜索情况发现大部分同学都用搜狐、新浪等网站上的一些目录来进行信息的搜索,或者用百度、Google等搜索网站进行搜索。图1-1目录搜索引擎页面举例图1-2输入检索关键字的百度首页(2)得出结论大部分同学采用的是最常见的两大类搜索引擎,即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如:搜狐、新浪等网站上的一些目录)和全文搜索引擎(百度、Google等搜索网站)。教师可以通过列举各个网站上的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和全文搜索引擎,让学生首先在感性上了解这两种不同类型的信息检索工具,然后再通过实际的操作去真正地掌握。72\n(3)任务利用不同类型的搜索引擎搜索青岛城市的概况信息。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加深对两种不同类型搜索引擎的认识。环节二元搜索引擎的讲授(1)任务1利用百度和Google两种全文搜索引擎搜索青岛崂山的信息。图1-3百度的检索页面 图1-4Google的检索页面总结:两种全文搜索引擎搜索到的信息并不完全相同。(2)任务2登录网站“群搜”,搜索青岛崂山的信息。图1-5群搜首页总结:可以看到群搜上写着“群搜,让您轻松搜索全球274个搜索引擎”,这说明群搜这个网站综合了274个搜索引擎,让搜索者的搜索范围更大了。总结通过上述练习,得出类似于群搜网的一类搜索引擎叫做元搜索引擎。根据课本所述内容,讲解元搜索引擎的发展及特点,给学生介绍元搜索引擎网站,让学生通过自由练习的方式体验元搜索引擎的特点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方便之处。环节三特色信息检索工具以及其他信息检索工具的讲授教师讲解:除了上述搜索引擎以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搜索引擎。如特色信息搜索引擎、一些专业性质的搜索引擎,还有以FTP、Telnet、Usenet等资源为检索对象的搜索引擎。教师可以介绍部分相关类型的网站,让学生进入网站亲身体验各种类型的搜索引擎。72\n环节四因特网信息检索发展趋势的讲授(1)教师发问:现在几乎每个大型网站都有自己的搜索引擎,搜索引擎在短短的时间发展速度非常快。随着科学的进步,搜索引擎将来会是什么样子,会有什么发展趋势呢?任务:阅读课本“因特网信息检索发展趋势”部分内容,了解其发展趋势。环节五:评价分析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列出本节纲要,让学生更加明确本节所讲授的知识。 1.3.1信息检索工具的工作原理互联网2008-9-2510:23:20 信息检索工具的工作原理  一、教学目标1.了解各类因特网信息检索工具的工作原理及其特点。2.学会从不同的信息检索要求出发,选择合适的信息检索工具来检索各类信息。二、教材内容分析本节为“因特网信息资源检索”中的重点部分,介绍了全文和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是学习的重点。教材中通过生活中购物的例子来说明在网上检索信息的过程,以达到简化原理、帮助学生理解的目的。教学中应尽量选取贴近生活的例子来说明复杂的工作原理,降低难度,以提高学生的检索能力为最终目的。三、教学方法及策略本节宜采用通过一定的检索范例来通俗地讲解两类搜索引擎工作原理和特点,在讲解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充分思考,从而达到了解原理、提高信息检索能力的目的。四、教学过程设计1.情境引入以上节课所学习的知识为基础,提出问题:同学们想像一下信息检索工具该如何工作呢?展开讨论。2.教学过程过程一全文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72\n(1)提出问题①描述你去买一枝钢笔的一般过程。购物→描述商品特征→取货→交给顾客②利用全文搜索引擎查找夏季奥运会的由来,并观察操作的一般过程。如图1-6~1-8所示。图1-6百度检索首页图1-7百度检索结果页面图1-8百度检索答案举例页面总结全文搜索引擎检索信息的过程:信息的关键词→数据库中检索→结果呈现。(2)通过上述范例引申从专业的角度给学生讲解搜索引擎的组成。①搜索器②索引器③检索器结合例子“利用全文搜索引擎搜索,07年山东省高考方案”,给学生讲解搜索引擎各部分是如何展开工作的,特别介绍一下搜索器(包括网络机器人、爬虫、蜘蛛程序等)。如图1-9、图1-10。图1-9百度检索结果举例页面图1-10百度检索答案举例页面进一步总结,得出全文搜索引擎的工作包括三个过程。72\n①搜索器在因特网中发现、搜集网页信息。②索引器对所搜集的信息进行提取和组织,并建立索引库。③由检索器根据用户输入的查询关键词,在索引库中快速检出相关文档,进行文档与查询内容的相关比较,对检出的结果进行排序,并将查询结果返回给用户。过程二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的基本工作原理(1)提出问题①如果去学校图书馆借阅“短篇小说集”,该怎么去做,描述一般过程。借阅图书→找书目→找相应书籍→从书架拿出②利用目录类搜索引擎查找“北京大学”的信息,如图1-11~1-14图所示。图1-11检索过程页面一图1-12检索过程页面二图1-13检索过程页面三图1-14检索过程页面四查找北京大学内容→总目录→专题目录→链接→网站(2)引申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网络目录资源从采集、索引分类、建库到建立用户界面的过程,与全文搜索引擎有相似之处。不同的是,网络目录通常是按照网络资源的主题性质进行分类,以某种分类体系为依据,将信息资源分为若干领域的主题范畴,然后再细分为各科专题目录,最后列出具体的相关网站(资源),形成一个由信息链组成的树状结构,即总目录→专题目录→链接→网站。过程三全文搜索引擎和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的比较提问:通过上述学习,比较一下两种搜索引擎的优点和缺点。72\n(1)全文搜索引擎可以通过“关键词”比较迅速的找到所需信息,但是有时学术性较差。(2)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可以没有特定的信息检索目标(关键词),其网页由人工精选,学术性较强,但是更新速度慢,有时不易找到所需信息资源。比较两种搜索引擎的优点和缺点,得出一般搜索策略。总结利用因特网进行资源检索时的一般策略:如果大致了解某一个领域的信息资源,可以使用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如果对需要检索的信息资源目标比较明确,则可以根据信息资源的类型选择搜索工具。过程四总结评价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讲内容,列出知识的结构框架,强调重点难点,让学生在形象地认知以后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2.1.1域名的一般知识互联网2008-9-2510:23:56 域名和域名管理  一、教材内容分析本部分内容包括域名的一般知识和域名管理的一般规则,其中域名的一般知识包括域名的概念、域名的基本结构和域名命名的一般规则;域名的管理介绍了域名管理机构、域名的管理办法和域名注册的过程。知识点比较多,内容比较烦琐,需要教师进行课堂理论讲解的内容多。二、教学设计理念提出问题:“域名是什么,域名的基本结构是什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启发学生自己去强化和补充。通过讨论和练习,使理论强的内容更加容易让学生接受和理解。“域名的管理”相对简单,可采用学生自学,相互讨论进行归纳、总结,教师进行适当地讲解和点拨的方式。三、教学环境及媒体设计多媒体微机教室、网络广播软件、多媒体课件。四、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72\n了解域名和域名管理的相关知识,知道域名的管理办法和相应的重要管理机构。2.过程和方法目标学会规范地申请、使用域名的方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师生共同参与学习、讨论和交流,深入学习域名和域名管理的相关知识;增强遵守域名注册的道德和法律意识。五、教学重点域名的机构、域名的管理。六、教学难点域名的命名规则和域名的申请。七、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问题激励法。八、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展示内容 导入并激发学习动机   阐明本节学习目标。提问:1.什么是域名?域名是因特网上一个服务器或一个网络系统的名字,网络间就是通过域名进行访问的。 2.为什么要选择好的域名?师:8848是一个成功的商务网站,它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响亮的域名。请同学们思考网站为什么在很短的时间赢得了广大的注意力?  学生思考并回答。在老师的引导下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试举出几个门户网站的域名。投影:学习目标。展示域名的定义。展示几个国内比较著名的网站,如搜狐、新浪的域名。 师:请同学们讨论完成课本29页表2-1;师:提问同学,检查、交流表格完成情况。师:接下来我们学习域名的基本结构的相关知识。学生讨论,填写表格。    72\n师生活动,探讨、交流、分享、体验并得出小结             任务布置:如何理解域名的基本结构?以“新浪网”的域名为例进行讲解。因特网上的域名组织有哪些,分别代表什么意义?试一试:打开浏览器在地址栏中输入http://www.yahoo.com,然后再输入:http://www.yahoo.com.cn。观察前后两次屏幕显示内容的变化。域名命名的一般规则有哪些,可以使用哪些字符?学生阅读并思考,然后回答问题。 思考:在第一次的基础上加上了.cn后进入的是yahoo的中文网站。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呢?是何原因?   展示域名结构图。 展示因特网的域名组织。       使用中文域名有什么好处?(方便记忆、使用)域名管理的机构是什么?中国的域名管理职责由什么组织来承担,主要职责是什么?浏览CCNIC网站(http://www.cnnic.net.cn),阅读《中国互联网络域名管理办法》,回答课本所提问题。为什么进行域名管理?域名管理的一般过程是什么?“域名管理”由学生自学,相互讨论,掌握知识。 师:接下来我们进行案例分析(课本第33页)。分析:域名;企业的网上商标域名注册的过程:登录网易域名注册页面,教师演示域名注册过程。思考:用户申请的域名,什么情况下被通知更改?随着老师的分析,思考为什么说域名是一种很宝贵的资源。 学生阅读课本第34页。课堂思考如何申请一个比较好的域名,为什么要申请好的域名? 课堂练习课本第35页实践第2题。  域名和域名管理72\n2.1.2域名的管理互联网2008-9-2510:24:42 域名及域名的管理  一、教材内容分析本部分内容包括域名的一般知识和域名管理的一般规则,其中域名的一般知识包括域名的概念、域名的基本结构和域名命名的一般规则;域名的管理介绍了域名管理机构、域名的管理办法和域名注册的过程。知识点比较多,内容比较烦琐,需要理论讲解的内容多。二、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了解域名的概念及其命名规则,知道域名的管理办法和重要的管理机构;2.通过操作,学会规范地申请、使用域名的方法,熟悉域名的注册过程;3.形成遵守域名注册的伦理道德和法律法规意识,理解“技术以人为本”的理念,感受网络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三、教学重点:域名的基本结构是教学的重点;熟悉域名的注册过程是本节学习的重点。四、教学难点:域名注册。五、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演练法。六、教学手段:网络教室,投影机。七、教学方法及策略本节的内容分两个方面,域名的一般知识和域名的管理。讲授理论知识和学生操作实践穿插进行,因此应安排在机房中进行教授,考虑到理论知识的传授采用了一些例子,需要使用投影机来展示。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运用一些恰当的案例,通过案例分析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学生通过实践熟悉域名注册过程,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在掌握前面知识的基础上,“域名的管理”的学习采用让学生自学、小组相互讨论的办法。学生总结出该部分的知识要点并相互补充,教师加以引导。八、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思想新课导学生阅读资料、理解概念。 以类比的方式创设情景,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一开始就进入状态,并引出域名的概念。72\n入同学们,大家都认识我,知道我叫黄彬,同学们的名字我也记在心中,这说明名字是让我们相互认识的一个重要特征。同样网络中计算机的相互认识,也是必须遵循一些规则的。今天我们这一节要学习的因特网上的域名及域名管理,就是教你如何来识别网上的计算机,帮你在网上遨游,体验因特网给你们所带来的快乐。介绍搜狐网站,新浪www.sina.com.cn及我们高密五中的网站,引出域名的概念。板书:Internet域名是Internet网络上的一个服务器或一个网络系统的名字,在全世界,没有重复的域名。域名是以若干个英文字母和数字组成,由“.”分隔成几部分的字符串。      新 课 学 习      布置任务 任务一,打开浏览器在地址栏中输入http://www.3721.com,再依次分别把3721换成如下域名sohu、yahoo、163。任务二,自学域名的命名规则,并总结注意的问题。学生观察屏幕显示的变化,小组间相互讨论。在任务设计时以探索问题来引发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 72\n     学法指导 教师巡视,回答学生的问题。指导学生带着“任务”中的问题,探索交流,小组互助,量力而行完成操作任务。教师总结:不同的域名会打开不同的网站内容:域名的命名规则要记住。学生完成相应的任务。并回答问题 在实践中探索,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拓展思考:中国人使用的是汉字,那么是否可以使用中文域名,如何申请?布置任务任务三,打开浏览器在地址栏中输入http://www.yahoo.com,然后再输入http://www.yahoo.com.cn,观察前后两次屏幕显示内容的变化。思考:在第一次的基础上加上了.cn后进入的是yahoo的中文网站。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呢?是何原因?学生完成任务,并相互探讨,回答教师问题。通过本练习,引导学生注意,并引入域名的结构。指导学习1.域名的基本构造及其组成原则,如中国山东省高密五中高一一班张扬。2.因特网规定了七个用于域名拥有者的类别:com是商业机构,gov是政府机构,edu是教育机构,int是国际组织,mil是军事部门,net是网络运行与服务中心,org是其他的非赢利机构。学生看书,掌握原则。以学生自己做实例,易于理解域名的组成结构及原则。师生互动1.域名中能出现汉字吗,域名中能出现数字吗?子域名间是用什么符号分隔的?2.域名的顶级域名放在域名最右侧还是最左侧?3.域名中的高级域名可以用地区和国家代码表示吗,如果可以该由几个字母组成?4.因特网规定了哪七个用于域名拥有者的类别?5.http://www.gminfo.cn该网址高级子域名是什么,并说明高级域名表示什么意思?6.http://www.tsinghua.edu.cn该网址第二级域名是什么,它表示什么意思,说明该网站是提供一个什么样内容的网站。教师总结出现的问题,并强调注意的问题。学生分组讨论,解决问题,以小组为单位选出代表回答这些问题,并由全班同学来判定是否正确。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小组协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知识迁移学生活动搜索关于域名的有价值案例。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展示进行拓展学习。2.1.3域名与域名系统互联网2008-9-2510:25:36 域名与域名系统  一、教学目标1.掌握域名的概念;2.理解域名的组成及命名规则;3.了解域名的管理机构和管理方法。二、教学内容分析72\n通过浏览器访问因特网上的网站,只需要在地址栏中输入一串字符即可。字符串易记,也容易区别不同的网站。这种具有自然语言特征、方便记忆的文本字符串称为“域名”。如果全世界的网站没有一个统一的命名和管理机制,不难想像因特网上会出现一种混乱不堪的局面。为方便对域名的有效管理,并使域名与IP地址之间的解析和反向解析能迅速有效地进行,因特网采用了一种分布式分层机制的域名系统DNS。域名的取名是分层的。一个完整域名由多级域名组成,众多的域名组成一个巨大的域名空间。因特网的域名空间自顶向下,首先被分成若干顶级域,每个域再被细分为多个子域,每个子域下还有更详细的划分,直到叶子(即主机名)。分布式分层机制是域名管理系统的基本管理思想,它可以避免“单点失效”。三、教学策略教学过程基本步骤为:组织教学、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内容、通过练习巩固新课知识和掌握技术的运用、布置作业。教学中要注意渗透因特网对域名的“管理”思想,通过学习有关对域名管理办法及相应的重要管理机构,加深学生对网络管理的认识,提高学生对网络管理技术方法与思想的理解。四、教学过程1.引入正文域名想访问因特网的某个网页,需要在IE的地址栏中输入一串字符,如我们输入www.kc100.com,IE浏览器将会给我们打开康城书院的主页,如图2-1所示。图2-1康成书院首页像www.kc100.com这些具有自然语言特征、方便记忆的文本字符串称为域名。很明显它比一长串数字表示的IP的地址10.8.254.200容易记忆得多。注:不少用户会误认为域名最左边的第一个主机名都是www。其实www代表的是一台主机的主机名,管理员可以为它起另外的名字,如it.kc100.com,bbs.kc100.com,mail.163.com等。此时用户无须在域名前面再多加一个www。2.域名系统域名虽然方便记忆,但网络本身只识别二进制的IP地址。因此,当人们使用域名方式访问某台远程主机时,必须首先将域名“翻译”成对应的IP地址,然后才能通过IP地址与该主机联系,并且以后的所有通信都将用到IP地址,这一“翻译”的过程,一般称为域名解析(domain-nameresolution);反过来,由IP地址得出域名地址的过程则称为域名反向解析。域名与IP地址是一一对应的,所以同一个域名只能被注册一次,因此互联网上的域名是稀缺资源;由于可以利用企业品牌/名称等作为域名,因此域名和品牌之间也就形成了一定的关联,因此才会出现所谓的抢注域名等问题。为了方便对域名的有效管理,并使域名与IP72\n地址之间的解析和反向解析能迅速有效地进行,因特网采用了一种分布式分层机制的域名系统DNS(DomainNameSystem)。3.域名的组成主机名·机构名·网络名·地区域或行业域名例如: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一台主机,其域名为www.cs.tsinghua.edu.cn其中www是这台主机的名称,cs是计算机科学系的机构名,tsinghua是清华大学的校园网络名,edu是中国科研教育网的网络名,cn表示“中国的”地区域名。4.域名空间众多域名组成一个巨大的域名空间,按照域名的分层机制,可以把这个空间的结构看作一棵倒向生长的树,如图2-2所示。图2-2因特网域名空间分层结构图一个完整的域名是由沿本节点到根节点所经过的节点的分级域名逐级顺序构成的。例如图2-2中分级域名为“tsinghua”的节点,其完整域名应是“tsinghua.edu.cn”,其中最右面的.cn是顶级域,往左依次是二级域名、三级域名等等。5.域名的管理因特网的域名管理工作方法是:规定顶级域的划分,顶级域名由Internet网络信息中心负责管理,顶级域名以下的划分由各个域自行管理。(1)通用顶级域名下列三个通用顶级域名向所有用户开放。com:适用于商业公司。org:适用于非赢利机构。net:适用于大的网络中心。上述三个通用顶级域名也称为全球域名,因为任何国家的用户都可申请注册他们下面的二级域名。由于历史原因,下列三个通用顶级域名只向美国专门机构开放:mil:适用于美国军事机构。gov:适用于美国联邦政府。edu:适用于美国大学或学院。72\n(2)国际顶级域名int:适用于国际化机构。(3)国家代码顶级域名目前有240多个国家代码顶级域名,它们由两个字母缩写来表示。例如cn代表中国大陆,hk代表中国香港,uk代表英国,sg代表新加坡。并非所有的国家顶级代码域名都已投入使用,有的国家还没有接入Internet(例如朝鲜)。确定域名后,必须得到认可才能使用,也就是说需要注册域名。6.域名管理机构从1998年起,全球域名的管理职责由因特网域名与地址管理机构(ICANN)来承担。ICANN的含义是InternetCorporationforAssignedNamesandNumbers。 2.2.1计算机的网络身份---IP地址互联网2008-9-2510:27:30 IP地址及其管理  一、教材分析本节在主要介绍IP地址和IP地址的管理。IP地址的概念非常重要,是本节的教学重点,但由于知识内容本身比较抽象,学生不太容易掌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结合上机实践,让学生慢慢接受这个概念。可以通过让学生查看本机的IP地址,然后比较与周围同学计算机IP地址的异同。这样让学生亲身体验,可能比直接告诉学生“什么是IP地址”效果会好一些。IP地址的管理主要介绍因特网地址的分配和分级的管理方式。二、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①让学生了解IP地址的概念,IP地址的管理办法。②让学生掌握IP地址的格式及分类。2.过程和方法目标让学生能根据IP地址判断网络类型和对应最大主机数目。3.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72\n①让学生认识到IP地址资源的有限性及分配的不平衡,体验民族的危机感。②培养学生在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勇于克服困难,体验成功。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IP地址的格式及分类。教学难点:IP地址的格式。四、学情分析本部分内容的前导课程是域名和域名管理。学生学习时可以运用对照法,将IP地址和上节课所学的域名知识对照起来学。五、设计理念由于知识内容本身比较抽象,学生接受有一定困难,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运用类比法、演示与讲解结合的手段,通过一些精心设计的活动将抽象的IP地址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结合这个具体的IP地址讲述格式、分类等内容,这样学生才能比较容易地接受。这样的设计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整节课的内容安排是以从学生“动手”中发现问题,又在学生的“动手”中解决问题为主线展开的。六、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1.教学方法:①讲授法②任务驱动——体验探究法。2.媒体设计:网络教学、多媒体广播。3.学法指导:自主探究法、协作探究法。七、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思想新课导入在生活中我们想找某个人可以有两个方法:一是知道这个人的名字,二是知道这个人的地址。我们上节课学的域名就类似于人名,那门牌号码就可以理解为我们这节课要学的IP地址。情景(教材P35)2002年7月,江西省公安机关查获一起利用网络进行赌博的案件。专案组经侦查发现,用于赌博的计算机在网上登录的总服务器IP   学生阅读资料、思考、回答问题。创设一个形象化的情境,将抽象的概念案例化、形象化。 创设情景,引出IP地址的概念。72\n地址属于广西柳州市……(以下略)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并思考。学生思考问题:公安机关是如何发现赌博地点的?IP地址是惟一标识出主机所在的网络及其网络中位置的编号。       新 课  学 习 布置任务⌒教师监控︶[任务1]打开两个浏览器窗口,分别输入www.cnnic.net.cn和“159.226.1.19”,看看会出现什么情况,体验两种地址的转换。[任务2]查看本机的IP地址,比较与周围同学计算机IP地址的异同。 学生操作完成相应的任务并回答问题。填写教材第36页表格。在任务设计时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激发学生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为教师介绍下面相关知识做铺垫。学法指导教师巡视,回答学生的问题。指导学生带着“任务”中的问题,探索交流,小组互助,量力而行完成操作任务。学生完成相应的任务并回答问题。通过自主学习,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师生互动一、学生阅读教材IP地址的格式教师分析IP地址的格式。二、和学生共同探讨IP地址分类和对应最大主机数目,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1.什么是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2.网络地址的种类有哪些?学生完成任务并相互探讨,回答教师问题。本部分是教材的难点。教师应先让学生阅读教材,然后给出问题,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后,再加以引导、点拨。72\n3.试说出三类网络地址的地址范围。师生互动三、IP地址管理教师给出问题:IP地址的管理的机构是什么?学生上网查阅资料:如:http://www.cnnic.net.cn/四、指出我国IP地址的总量不足及其原因。鼓励同学们努力学习。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查阅资料。  让学生认识到IP地址资源的有限及分配的不平衡,体验民族的危机感。 知识迁移学生活动[问题]我国IP地址的总量不足,其解决办法是什么?查阅有关IPV4和IPV6的资料。 采用小组形式讨论。进行拓展学习。 2.3.3设置网关和代理服务器互联网2008-9-2510:28:13 设置网关和代理服务器  一、教材内容分析网关、代理服务器及其DNS服务器的设置是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育科学出版社版《网络技术应用》选修课本第二章的第三节中的内容。本节课内容主要包括网关以及代理服务器的作用,另外还着重介绍了DNS服务器的作用及其简单工作过程。二、教学设计理念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设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纠正错误,这样使得理论强的内容更加容易让学生接受和理解,并有利于学生将结论和知识自我内化。三、教学环境及媒体设计多媒体网络教室和多媒体课件。72\n四、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学会了通过局域网接入局域网的TCP/IP属性设置方法,懂得了IP地址的惟一性,了解了网关的作用,知道子网掩码的A类、B类、C类的作用和区别,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五、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了解网关和DNS服务器的工作过程。2.过程和方法目标随着网络环境相关参数的改变,可以对网关和DNS服务器进行合理的设置。3.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师生共同参与学习、讨论和交流,分享和体验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六、教学重点:网关、代理服务器和DNS的作用。七、教学难点:代理服务器及其DNS功能分析和设置。八、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问题激励法。九、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展示内容复习巩固导入并激发学习动机    师:前面我们学习网关的作用,知道了以下内容:1.网关连接基于不同通信协议的网络设备,使得数据可以在这些网络之间传输,可以说网关是一个网络与外界联系的出口。2.网关可以实现多个局域网用户共享一个外部IP地址访问因特网的功能。在老师提供相关设置参数的情况下,实践将机房的电脑(操作系统WindowsMe)接入因特网,如:IP地址为192.168.32.X(X取值为1~255),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网关为192.168.32.2,DNS为:202.102.154.3。教师根据学生的操作状况进行归纳总结。在老师的引导下回忆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学生操作实践投影:两种接入方式的图示及相关设备。图1:拨号上网图2:局域网接入因特网图3课本第41页):TCP/IP属性的设置图72\n 设置疑点,对比讲解。今天我们通过学习来掌握网关这一特殊设备的作用、“代理服务器”和DNS服务的简单工作过程。思考:假如不对网关进行设置,我们的计算机能不能登录康成书院的首页?教师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明确想与本局域网以外的计算机进行通信,需要设置网关,为什么?学生进行尝试。学生阅读课本,弄清楚网关的作用。 探讨、交流、分享体验并得出小结        课堂思考师:从文字的意思来理解,什么是“代理”。师:阅读课本,深入理解代理服务器的三点作用。师:归纳总结:? 网关作用:可以实现多个局域网用户共用一个IP地址访问因特网,可以节省IP地址。? 计算机设置了网关,不一定能正常浏览网页,外网工作都是由代理服务器进行代理操作。? 充当局域网与外部网络连接的出口,同时将内部结构的状态对外屏蔽起来,使外部用户不能直接访问内部网络,也起到了保护内部网络的作用。? 当第一个用户访问某一网站的时候,代理服务器就直接将相关的网页保存在自己的缓存内,以后局域网内计算机要访问该网站时,代理服务器就直接从自身缓存里取出并提供服务,不必再一次次地等待数据从远程的Web服务器传来,这样就提高了访问速度。学生带着问题阅读。   展示归纳总结的结论。     板书结论? 对局域网内某些用户访问外网的权根进行一定限制。如通过IP地址的过滤,限制局域网用户对某些网站的访问,对局域网用户的网上活动进行监测等。? DNS服务器存放和记录着网络中的IP地址和域名的信息,并提供域名解析转换功能。师:接下来我们更深一层地讨论DNS的工作过程(讨论DNS服务器的工作过程)。分析:DNS服务器的作用:域名解析。地址解析的过程:为什么不设置DNS服务器不能上外网?随着老师的分析思考,学生查看DNS服务器的设置。拓展学习 域名是如何通过域名系统转换成IP地址的? 学生阅读,然后归纳总结回答。 徐信2.3.1如何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72\n互联网2008-9-2510:28:40 如何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  一、教材内容分析“如何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是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育科学出版社版《网络技术应用》选修课本第二章的第三节。教师计划讲授两个课时。第一课时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因特网服务组织、设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以及计算机接入因特网的两种主要方式等。第二课时主要包括网关及代理服务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设置NDS服务器的工作过程。二、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接入因特网的方式以及每种接入方式的连接方法,了解IP地址的动态配置与静态配置的方法;2.掌握网关的作用,学会配置网关;3.学会设置代理服务器,掌握域名解析服务器的配置方法;4.通过“做中学”体验操作过程中的挫折与喜悦。三、教学重难点设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设置网关以及DNS。四、课时2课时五、教学方法及策略教师演示讲授法、讨论法及任务驱动法。本节以前两节为基础,内容较多,可以分为两课时。因特网服务组织部分,内容简单,采用让学生自学,教师加以指点的办法;接入因特网的两种方式,是学习的重点,采取教师演示和学生讨论学习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动手实践;后两部分作为一节,是前面知识的延伸,这部分内容通过精心设计活动将知识串联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六、教学工具网络教室,投影机。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局域网的成功设置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思想72\n新课导入同学们,通过前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IP地址,这一节课我们就利用这些知识设置局域网的IP地址,使每台计算机都能相互访问。这样做的目的是如果对方有好的资源,就可以实现多人共享使用这些资源。学生回顾知识,思考新的课题。 创设情景,引起兴趣,提出任务。通过成功设置局域网,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只有正确设置IP地址及子网掩码才能够达到计算机相互访问的目的,从而使学生深入认识和理解IP地址的概念,也为通过局域网连接因特网的设置打下良好的实战基础。       新 课 学 习    教师学生互动[任务1]打开本地连接属性。[任务2]选择Internet协议(TCP/IP)单击其“属性”。仔细观察“Internet协议(TCP/IP)属性”图,回答如下问题:1.中的一句提示文字是什么?2.共有几个选项?3.哪两个选项是配对的?4.操作体验一下图中的提示文字起到什么提示作用?学生操作完成相应的任务,并回答问题。客户机事先安装WindowsXp操作系统。通过设置任务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对话框的提示信息,通过动手实验才能真正理解提示文字的作用。72\n       学法指导告诉学生对上图中的“自动获取IP地址”选项先不要使用。让学生思考如何才能使计算机“自动获取IP地址”。本节课不讨论。选择图中的第二个选项“使用下面的IP地址”,设置一个静态IP地址。这里的默认网关也暂时不用设置,留到下节课再用。查一查书预习一下网关的作用是什么呢?这里的第四选项“自动获得DNS服务器地址(B)”也暂时不设置,留到下节课再用。前面我们知道DNS服务器是域名和IP地址的联系纽带。域名能够进入网络就是靠DNS把域名转换到相应的IP地址,反过来IP地址能够变成我们能比较容易记住的域名也是全靠DNS服务器的转换。这样看来,要想浏览网页进入因特网就需要服务器。服务器有哪些呢,而在因特网中的作用有哪些呢?留在下一课时解决。  通过学法指导让学生从庞杂的知识点中找到目前有用的知识,也为下一课时的学习做了铺垫。做好知识的衔接和延伸。任务设置任务一:让学生动手设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先不给定IP地址和子网掩码)学生完成任务。教师总结故障现象:学生都按格式把IP地址和子网掩码都设置好了,但是却不能互相访问。现象是提示地址有冲突的或者不能访问任何机器。教师总结故障现象的原因有如下几种:1.IP地址设置相同了;2.IP地址设置不同类型网,有设置A类网的,有B类网,有C类网;3.子网掩码不一致也不能互相访问。任务二:让学生按要求从第1号机器到第60号机器IP地址依次是192.168.105.1、192.168.105.2……直到192.168.105.60。子网掩码都相同,为255.255.255.0。学生完成任务。所有微机都能够相互访问了。局域网设置成功。体验失败,懂得成功离不开集体,体验获取成功的喜悦,体会失败是成功之母,从而加深对知识技能地理解和运用。任务三:(按要求分组实战练习)分三组每组20人。第一组设置A类网:让学生从第1号微机到第20号IP地址是依次是10.8.96.1、10.8.96.2……直到10.8.96.20;子网掩码都一样255.0.0.0;第二组设置B类网:让学生从第21号微机到第40微号机IP地址依次是128.128.96.1、128.128.96.2……直到128.128.96.20;子网掩码都一样255.255.0.0;第三组设置C类网:让学生从第41号微机到第60号微机IP地址依次是192.188.0.1、192.188.0.2……直到192.188.0.20;子网掩码都一样255.255.252.0;学生动手操作分组演练,熟练掌握操作技能,从练中掌握知识技能,也为提出问题做铺垫。教师启发同学思考本课题外问题。以上成功设置了局域网,只是软件协议上的设置——硬件会对网络有影响吗?假如以上设置都正确,可是仍有一个微机不能访问其他的微机,那我们应怎样查找故障呢?课外思索。  进行拓展学习。知识学思考任务三中同组之间能互相访问,但不同组之间能互相访问吗?采用小组形式讨论。设置问题,为下一节课做准备。72\n迁移生活动 第二课时:通过局域网上因特网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思想新课导入回顾上节课任务三个的问题,同组之间能互相访问,不同组之间能互相访问吗?如何才能够让不同组之间互相访问呢?学生回顾上节课的操作并回答。 衔接上节课的问题并引出本节课的知识点之一——网关。为设置访问因特网做更进一步铺垫。新 课 学 习教师学生互动屏幕展示网关知识:在早期的因特网中,网关即指路由器,是网络中超越本地网络的标记,公共的基于IP的广域网的出现和成熟促进了路由器的成长,现在路由器变成了多功能的网络设备,它能将局域网分割成若干网段、互联私有广域网中相关的局域网以及将各广域网互联而形成了因特网。这样,路由器就失去了原有的网关概念,然而作为网关仍然沿用了下来,它不断地应用到多种不同的功能中。目前主要有三种类型的网关:它们是协议网关、应用网关和安全网关。网关是网络层以上的互联设备的总称,通常由软件实现,运行在服务器或一台计算机上,以实现不同体系结构网络之间或LAN与主机之间的连接。局域网中不同网段的电脑要想通信,网关应设为具有路由功能的设备的IP。1.网络分段,这是路由器最主要的功能之一。路由器可以将不同的LAN互联。2.路径选择,通过对数据包中的IP地址检查,选择出路径。根据屏幕显示,指导学生阅读网关知识。有了对网关路由器的理性认识,就能为解决问题找到依据和办法,设置任务时也好有的放矢。 任务设置任务一:现将三个路由器A,B,C分别并入网络中。A组的学生使用路由器A;B组的学生使用路由器B;C组的学生使用路由器C。每组派代表按照老师的要求设置路由器的网关IP地址:A对应网关IP地址是10.8.0.1;B对应网关IP地址是128.128.0.1;C  实践检验理论的正确性,通过实践认识理论中提到的网关的作用。72\n对应网关IP地址是192.168.0.1;(路由器互联示意图在素材中)任务二:由每组代表根据教师要求负责指导本组的学生设置本组的每台机器的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地址。屏幕展示要求:第一组设置A类网:让学生从第1号微机到第20号微机IP地址依次是10.8.96.1、10.8.96.2……直到10.8.96.20;子网掩码都相同,为255.0.0.0;网关为10.8.0.1。第二组设置B类网:让学生从第21号微机到第40号微机IP地址依次是128.128.96.1、128.128.96.2……直到128.128.96.20;子网掩码都相同,为255.255.0.0;网关为128.128.0.1。第三组设置C类网:让学生从第41号微机到第60号微机IP地址依次是192.188.0.1、192.188.0.2……直到192.188.0.20;子网掩码都相同255.255.252.0;网关:192.168.0.1。分组设置共同合作达到各组相互访问之目的,从中体验到网关的作用。提出问题网关,IP地址,子网掩码都设置好了,如何进一步设置才能上因特网呢? 进入主题任务设置任务二:撤掉三个路由器,使三个子网并入一个网中,让学生按要求从第1号微机到第60号微机IP地址依次是10.8.97.1、10.8.97.2……直到10.8.97.60。子网掩码都一样255.255.252.0进行设置。网关设置10.8.96.1;DNS分别设置首选DNS服务器IP地址10.8.96.3和备用DNS服务器IP地址202.102.154.3。向学生说明从校园网交换机中引入一根网线称为连接因特网的外线,外线连入微机室内的交换机上。上面的数据资料都是从校园网管员那里获得的,即通过校园网上因特网的。学生都能上网冲浪了。通过教师提供上因特网的具体要求和数据,学生动手设置,体验设置成功上网冲浪的喜悦。72\n教师解释DNS服务器知识点:针对任何一个有效的域名,都应该有一个该域名的权威域名服务器(DNS),在域名服务器中有一条或多条针对于该域名的资源记录。任务三:在任务二中除了不设置DNS服务器地址以外其他保持不变。让学生打开浏览器在地址栏中输入百度的网址结果学生不能正常浏览网页,可是如果输入百度的IP地址http://202.108.22.5学生意外的打开了网站的主页。学生进一步在百度网站中冲浪的话,又不能打开网页了。教师引导:问题出现在哪里呢?有经验的学生很快找到了故障原因,回到任务二中的DNS服务器地址正确设置。问题明确了:DNS服务作用很关键,就是负责域名与IP地址之间的翻译工作。学生在老师的要求下操作实践,一个个问题出现了。先尝到上网的甜头后体验失败,再分析原因,成功解决问题这样会体验深刻。通过教师设置问题障碍,让学生找到故障所在,进一步深化知识概念的认识与理解。这样会印象深刻。教师指出任务二中上因特网的缺点,占用IP地址资源太多,而且不利于管理网络。 引出任务四。任务四:节省IP地址资源利于管理网络,通过代理服务器上网。事先准备工作:代理服务器要求安装A、B两块网卡,操作系统是WindowsServers2003。屏幕展示要求:要求一(教师演示设置):一块网卡A的Internet协议(TCP/IP)属性中地址设置成自动获取IP地址,自动获取首选DNS服务器和备用DNS服务器,设置A网卡为Internet连接共享网卡。用于连接外网因特网。要求二(教师演示设置):B网卡中的Internet协议(TCP/IP)属性中地址设置成IP地址为192.168.105.99(可以是其他地址,该地址将是网内各机器的网关),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要求三(教师事先设置好):使用DHCP服务(DHCP服务是WindowsServers2003一项给客户机动态分配IP地址的重要功能)给和网卡B学生看演示和听教师指示。通过该任务让学生明白解决通过局域网访问因特网问题的方法不只一个,条条大路通罗马,关键就在于我们的发现和实践了。同时让学生了解节省IP地址的必要性。72\n连接的各台微机动态分配IP地址。要求四(学生做):网内各台微机Internet协议(TCP/IP)属性设置自动获取IP地址和DNS。课下了解阅读关于DHCP服务器的工作原理,可以通过网络查找或查看《电脑爱好者》等刊物。 进行拓展学习。 [小结]通过学生动手设置局域网中IP地址、子网掩码,从做中认识其作用,然后分组分子网通过设置网关跨网互相访问,水到渠成地设置局域网访问因特网。布置课下作业:了解拨号上网方式的过程,指出该方式已经没有市场。 2.3.4域名解析互联网2008-9-2510:30:12域名解析  一、教学目标掌握域名解析的一般过程和域名服务器的设置方法。二、教学内容分析全球有成千上万台主机,为满足它们的域名解析请求,在因特网上设置了多台域名服务器,形成了DNS域名服务器层次结构。为了能够使用DNS域名服务器进行域名解析,需要在客户机进行DNS服务器设置。对于设置好的DNS服务器,分析域名解析的一般工作过程。最后,本节课还将介绍一下域名申请中的相关知识。三、教学策略建议本节采用1个课时完成,避免采用讲授课的形式来进行教学活动。可以通过任务驱动来完成本节内容的学习,以任务来驱动学生掌握域名服务器设置及域名解析的过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关注新知识并进行思考。学生在倾听、反馈和实验过程中建构知识。教学过程基本步骤为:组织教学、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内容、通过练习巩固新课知识和掌握技术的运用、布置作业。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运用启发性的设疑,向学生叙述有关域名服务器的知识,使学生形成明确的表象和概念,从情绪上得到感染。四、教学过程72\n1.引入DNS服务器为完成全球上所有主机提出的域名解析请求,同时也为了保证域名解析服务的可靠性,我们设置了DNS域名服务器层次结构。如图2-5所示。图2-5域名服务器的层次结构配置2.客户机域名服务器的设置为了客户机能够找到DNS服务器,我们在安装操作系统中需要进行网络配置的设置。过程如下:(1)以WINXP为例,在桌面上右击“网上邻居”,打开“属性”对话框;(2)双击“本地连接”,打开“属性”;(3)在本地属性对话框中,双击“TCP/IP协议”,出现图2-6所示的对话框。图2-6TCP/IP属性设置框在这里要根据网络管理员提供的域名服务器资料设置主机的DNS服务器。我们设置好了DNS服务器就可以输入域名上网了。在今天域名的本土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了,国际最大的域名注册机构美国NSI公司和CNNIC推出基于.com.net.org.cn的中文域名注册服务。注册以后就可以直接输入中文上网了,这种方式更加便利。3.域名解析过程域名系统(DNS)主要是用来通过客户计算机或网络系统的名称(如www.ccidnet.com)代替枯燥难记的IP地址(如“210.51.0.73”)以定位相应的计算机。因此,要想让客户机的名称被网络认识,需要在名称和IP地址之间有一位“翻译官”,它能将相关的域名翻译成网络能接受的相应IP地址。域名系统服务器就是这样的一位“翻译官”,它的工作原理可用图2-7表示。图2-7域名解析的示意图4.申请一个域名当我们想把自己建立的网站发布到因特网上供别人浏览欣赏时,我们需要一个域名,一个容易记忆且具有意义的域名是非常重要的。这个域名可从ISP那里获得,当然也可自己申请。要申请以.com.org等结尾的域名,必须和域名服务商联系。如我们可以通过InterNIC域名注册服务商注册域名。InterNIC域名服务组织提供了一个搜索引擎,可以用它来查询你想使用的域名是否已经被注册了。 72\n2.3.2设置IP和子网掩码互联网徐信2008-10-138:00:13设置IP和子网掩码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学习计算机接入因特网的两种主要方式:①拨号上网;②通过局域网接入因特网。在学校机房管理员提供IP地址、网关、子网掩码、首选和备用DNS服务器等相关参数的情况下,进行TCP/IP的设置,验证局域网接入设置方法。二、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1)让学生了解上网的方式。(2)让学生掌握IP地址的配置方法和子网掩码的设置。2.过程和方法目标让学生能用IP地址和子网掩码进行设置。3.情感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IP地址配置的局限性。(2)培养学生在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勇于克服困难,体验成功。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IP地址的分配。教学难点:IP地址的设置和子网掩码的设置。四、学情分析本部分内容是在学完IP地址及其管理的基础上的学习,由于知识内容本身比较抽象,学生接受有一定困难,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采用结合实际运用演示与讲解、分组参观校园网网络中心结合的手段,通过事例让学生去感受,这样便于学生掌握接受新知识。五、设计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整节课的内容安排是以从学生“动手”中发现问题,又在学生的“动手”中解决问题为主线展开的。六、教学方法和策略72\n1.教学方法(1)讲授法、演示法。(2)任务驱动—体验探究法。2.媒体设计:网络教学、多媒体广播。3.学法指导:自主探究法、协作探究法。七、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思想新课导入怎么才能把我们班同学的计算机接入因特网?学生阅读资料、思考、并回答问题。 创设情景,并引出ISP。       新课学习   布置任务⌒教师监控︶[任务1]拨号上网必要条件是什么?[任务2]通过局域网接入因特网的必要条件,尝试将自己使用的计算机接入因特网,参照课本第41页。学生操作完成相应的任务并回答问题。在任务设计时以探索问题来引发和维持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激发学生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为教师介绍下面相关知识做铺垫。72\n        学法指导教师巡视,回答学生的问题。指导学生带着“任务”中的问题,探索交流,小组互助,量力而行完成操作任务。教师演示两种上网方式,突出TCP/IP地址的配置。学生完成相应的任务并回答问题。实践:课本第40页、第41页的实践,分析软件的设置有什么不同?通过自主学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学生实践,并分析体会。 师生1.学生阅读教材IP地址的设置,两种接入方式有什么不同?学生完成任务并相互探讨,回答教师问题。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查阅资料。本部分是教材的难点。应让学生先阅读教材,教师给出问题,并相互讨论后,再加以引导、点拨。互动2.谈一下静态分配和动态分配的优劣。3.IPV6的好处。让学生认识到IPV6的意义。子网掩码的作用和配置。学生实践设置本机的子网掩码,并尝试上网。 进行拓展学习。知识迁移学生活动思考设置了IP地址和子网掩码后,能够访问局域网内部的计算机,却不能访问因特网,原因是什么?采用小组形式讨论。设置问题,为下一节课做准备。巩固实践P43第1、2、3题。学生实践练习。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2.3.4域名解析互联网2008-10-138:03:00一、教学目标掌握域名解析的一般过程和域名服务器的设置方法。二、教学内容分析全球有成千上万台主机,为满足它们的域名解析请求,在因特网上设置了多台域名服务器,形成了DNS域名服务器层次结构。为了能够使用DNS域名服务器进行域名解析,需要在客户机进行DNS服务器设置。对于设置好的DNS服务器,分析域名解析的一般工作过程。最后,本节课还将介绍一下域名申请中的相关知识。72\n三、教学策略建议本节采用1个课时完成,避免采用讲授课的形式来进行教学活动。可以通过任务驱动来完成本节内容的学习,以任务来驱动学生掌握域名服务器设置及域名解析的过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关注新知识并进行思考。学生在倾听、反馈和实验过程中建构知识。教学过程基本步骤为:组织教学、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内容、通过练习巩固新课知识和掌握技术的运用、布置作业。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运用启发性的设疑,向学生叙述有关域名服务器的知识,使学生形成明确的表象和概念,从情绪上得到感染。四、教学过程1.引入DNS服务器为完成全球上所有主机提出的域名解析请求,同时也为了保证域名解析服务的可靠性,我们设置了DNS域名服务器层次结构。如图2-5所示。图2-5域名服务器的层次结构配置2.客户机域名服务器的设置为了客户机能够找到DNS服务器,我们在安装操作系统中需要进行网络配置的设置。过程如下:(1)以WINXP为例,在桌面上右击“网上邻居”,打开“属性”对话框;(2)双击“本地连接”,打开“属性”;(3)在本地属性对话框中,双击“TCP/IP协议”,出现图2-6所示的对话框。72\n图2-6TCP/IP属性设置框在这里要根据网络管理员提供的域名服务器资料设置主机的DNS服务器。我们设置好了DNS服务器就可以输入域名上网了。在今天域名的本土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了,国际最大的域名注册机构美国NSI公司和CNNIC推出基于.com.net.org.cn的中文域名注册服务。注册以后就可以直接输入中文上网了,这种方式更加便利。3.域名解析过程域名系统(DNS)主要是用来通过客户计算机或网络系统的名称(如www.ccidnet.com)代替枯燥难记的IP地址(如“210.51.0.73”)以定位相应的计算机。因此,要想让客户机的名称被网络认识,需要在名称和IP地址之间有一位“翻译官”,它能将相关的域名翻译成网络能接受的相应IP地址。域名系统服务器就是这样的一位“翻译官”,它的工作原理可用图2-7表示。图2-7域名解析的示意图4.申请一个域名当我们想把自己建立的网站发布到因特网上供别人浏览欣赏时,我们需要一个域名,一个容易记忆且具有意义的域名是非常重要的。这个域名可从ISP那里获得,当然也可自己申请。要申请以.com.org等结尾的域名,必须和域名服务商联系。如我们可以通过InterNIC域名注册服务商注册域名。InterNIC域名服务组织提供了一个搜索引擎,可以用它来查询你想使用的域名是否已经被注册了。徐信3.1.2网络的功能互联网2008-10-138:14:49 72\n 认识计算机网络 一、教学目标本节分别从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组成结构和应用的角度阐述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引导学生认识计算机网络的概念。一方面是对学生从前已有的计算机网络经验和知识作一次归纳总结,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将来的学习需要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教材分析网络已经深入我们的生活,了解“什么是网络”及网络的功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使用网络,本章教材从什么是网络、网络的种类以及网络的功能几个方面对网络进行了分析与解释。教材重点突出,但内容较少,教师可根据课堂需要适当扩充。三、教学重点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功能。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网络拓扑结构。四、教学难点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分类。五、教学方法讲解法。六、教学地点多媒体网络教室或普通教室。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新课学习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联想我们用过的电脑室或者你跟邻居上网组成的网络,通过学生回答,在黑板上画出一个网络到底是如何组建的,根据这些得出计算机网络的组成。(1)两台计算机以上;(2)传输介质与通信设备;(3)网络软件。思考、回答、做笔记2.计算机网络的功能(1)资源共享(2)数据通信分别举例说明这两个功能。做笔记72\n比如讲数据通信时,可以提如何用Win98在局域网聊天(可使用Winpopup)在Win2000以上系统,如何使用信使服务与局域网的同学们聊天(在双方机器都启用了信使服务的情况下,可以用“netsend计算机名你想说的话”这个命令来实现)。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按照三种分类:①按网络规模分: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②按网络拓扑分:星形、环形、总线形③按地位的不同分:对等网和服务器客户机网络适当举例说明。学习要求因为《网络技术应用》要涉及到较多概念,所以要求同学们做好笔记。记录课后感上完这节课之后,我发觉学生对这门课程很感兴趣,这是好事。以后我会想更多的方法,让学生们学好《网络技术应用》,特别是要多增加书本以外的知识,比如说多讲一些网络命令。这样同学们才会觉得学有所用,学有所为。徐信3.1.3网络中的硬件互联网2008-10-138:16:35 常用的网络连接设备 一、教学目标了解常用的网络连接设备;讲述局域网组建的方案;了解网络连接线的制作。72\n二、教材分析教材3.1.3节中网络的硬件重点讲到了工作站和服务器、传输介质、通信连接设备三部分内容,其中通信连接设备部分,提到了大量的设备概念和图示,学生大多都不了解,为了讲清楚各种设备的作用与工作关系,教材还用邮递系统的工作流程来打比喻。因此本节课重点围绕通信连接设备展开,同时涉及了工作站和服务器、传输介质的内容,力求让学生对网络中的硬件有清楚的认识。三、教学重点(1)常用的网络连接设备;(2)局域网组建的方案(传输介质的使用)。四、教学难点:常用的网络连接设备。五、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讲解法。六、教学地点网络课室。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言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让同学们上太平洋电脑网了解相关网络连接设备的情况,那么首先来提问一下:通过了解你知道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分别要多少钱吗?引入本节内容:展示“本节任务”给学生们看,让他们了解本节课老师要讲的内容。听、看新课学习1.首先了解常用的网络连接设备看《网络技术应用》专题网站的1.2.3节,了解网络连接设备,主要对比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的异同,这节课要让学生对这三样设备有更深地了解。思考、做笔记2.如何运用前面所学的计算机网络知识亲手组建一个局域网?讲述局域网组建的方案。制作方案的步骤介绍;介绍两种方案。做笔记3.网线的制作交叉线和直通线的对比:交叉线用在同种连接设备间的互联72\n直通线用在不同连接设备间的互联你可以在因特网上查找关于双绞线的标准接法以及双绞线的制作等相关知识。练习上《网络技术应用》专题网站,仔细查看刚才老师所讲述的内容并做相应的笔记。记录课后感上完这节课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学生听话了,对老师讲授的内容不抗拒了,学习认真了,这是好的开始。继续强调做好笔记是关键,我觉得建构学生这门课的知识结构是非常重要的。要学生真正掌握组网是下一步教学的关键。3.1.1网络技术基础知识互联网2008-10-138:18:39一、教学目标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2.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3.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分类与拓扑结构;4.掌握网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技能;5.培养学生独立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6.体验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带来的变化。 二、教材分析本次课是网络基础及应用的第一节课,是本章的基础知识,“网络基础及应用”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重点,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章节,对于培养学生获取、评价、利用和表达信息的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网络是绝大部分学生兴趣的焦点,但他们往往只关心网络游戏和QQ聊天。本节课的关键是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一定的网络基础知识为以后的网络学习做一个铺垫,同时具备初步的信息能力和素养。72\n重点:网络拓扑结构、学生信息道德培养。难点:计算机网络概念、通信设备、传输介质、网络拓扑结构。三、学生分析学生在多媒体网络教室上课,接触到网络的机会很多,但是学生对网络的了解却非常少,大部分学生只停留在利用网络聊天、进行网络游戏、浏览网页了解新闻信息等,对计算机网络的组成、所用到的设备资源等知识知之甚少。四、教学策略设计1.教学方法设计学生对网络聊天软件QQ、网络游戏非常熟悉,那么就从学生上网所使用的计算机是如何连入互联网为例来介绍网络的组成。以一台计算机连入网络所需要的设备作为这节课的主线索,从而引出传输介质、通信设备、拓扑结构、通信协议,最后根据前面所讲述的内容归纳出网络的概念。这样做以联网为主线索,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系统理解与掌握,贴近生活实际,从而增强学生对神秘网络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对网络的兴趣。2.学生上机操作安排和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情况(1)学生上机操作的任务和目标及教师应注意以下方面的巡视指导:①体验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带来的变化;②了解局域网的拓扑结构。③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与作用。④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对信息的查询、教育学生遵守信息道德。72\n(2)教师计划使用哪些设备、软件、课件或资源:把双绞线、同轴电缆、网卡、集线器、交换机等设备以实物或者是实物照片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还可利用课件展示教学内容。五、教学过程1.导入作为一种现代化传播技术,网络中蕴藏着丰富的信息资源。那你们想做网络高手吗?要做个网络高手,单单知道上网聊天、冲浪、玩网络游戏,是远远不够的!你首先应该了解网络的一些基础知识,如网络的分类,知道网络有哪些组成部分以及因特网的主要功能等。下面,让我们一起开始探究网络世界的奥秘吧!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了计算机网络,并利用网络进行网络游戏、聊天、查阅资料等,那大家知道我们怎样才能组建一个简单的计算机网络呢?【引发学生思考网络到底是怎样组成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意识】2.引入通信设备大家说得很好,我们首先得有计算机,然后还要有传输介质(网线),用于连接不同的计算机。大家只说对了一部分,同学们想一想,网线连接计算机时,是把网线拴在计算机机箱上吗?(学生回答)对了,我们是把网线通过网卡与计算机相连接啊。网卡属于通信设备,大家知道信号在不同的介质中衰减程度不一样,为了不让信号衰减至消失,我们还需要部分通信设备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加强信号,如中继器、路由器、交换机等互联设备。3.引入传输介质的分类同学们,为了不让信号衰减最终导致信号消失,我们除了用刚才所说到的通信设备中继器外,我们还有其他方法吗?(学生回答)72\n当然有啊,我们刚才提到了信号在不同介质中的衰减程度不一样啊,那我们可以从传输介质的选择上做文章!我们看一下现有的传输介质有哪些吧!传输介质分为有线传输介质和无线传输介质。我们的有线介质有以下几种: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光缆的出现大大减缓了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衰减,成为目前最理想的传输介质【学生活动:对啊,除了使用中继器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传输介质的改变来减缓信号的衰减。】4.引入网络拓扑结构有了计算机、传输介质、通信设备之后,我们就可以连接网络了,但是在连接过程中我们利用传输介质和通信设备怎样把计算机连接起来,每台计算机间是如何连接的呢?同学们学了几何之后,知道不同位置的几个点是可以用直线连接成不同图形的,如果我们把每台计算机比作一个点的话,那我们看一下一般的连接方法:(以四台计算机为例)给出常见的四种网络拓扑结构图供学生参考。【注意讲解每种网络拓扑结构的优缺点。】5.引入网络的分类好了,现在我们的计算机网络已经连接好了,比如我们教室里边的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小型的网络,而因特网则是大型的全球性网络。那么我们有没有一种网络的分类方法呢?大家日常使用的网络可以按照其覆盖范围进行分类:局域网(大约d<1km)、城域网(大约d<10km)、广域网(大约d<1000km)、互联网(大约d<10000km)四种。【提问】大家分析一下,我们的校园网或者是某个单位的内部计算机网络是属于哪一类呢?(局域网)6.引入通信协议72\n计算机连成网络后,还不能正常通信。因为两台计算机通信就好比是两个不同的国家之间的交流,必须找到一个大家都遵守的交流的准则。就像大家所学习的英语,就是一个沟通的中介。在计算机网络通信中,这种准则中介就是网络通信协议。【学生活动:对啊,两台计算机间的通信是必须得有一个大家都遵守的行为准则,不然就像跟老外交流一样,各说各的,谁也不明白对方的意思。】7.归纳计算机网络的概念至此,我们的计算机网络组建成功,是不是可以正常工作了呢?其实到目前为止还不能正常工作,它也需要一个惟一的地址,就像现实生活中我们的门牌号码一样,而标识计算机在网络中的惟一性的是IP地址。至此,我们可以把网络的概念归纳为:把多台处于不同地域的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和传输介质按一定的几何结构(拓扑结构)连接起来,在一定的通信协议控制下能够进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8.体验网络让学生上网查找感兴趣的网络知识,体验网络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学生活动: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找一下关于地球村的网上资料】上网过程中注意对学生信息道德的培养。3.2.1数据的传输过程互联网2008-10-138:20:05网络通信工作原理                                                                                                                                                        ——数据的传输过程一、教学设计72\n(一)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理解OSI模型及TCP/IP协议的基本知识,理解网络中数据传输的过程,感受通信技术在网络互联中的核心价值,体验人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智慧。(二)内容分析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本节是网络通信工作原理两课时中的第一课时,内容比较抽象,但却是网络的基础内容。只有在理解网络数据传输过程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理解数据交换技术的作用,才可以更好地理解网络服务。通过前两章的学习,学生对“网络能为我们做什么”和“因特网是如何组织与管理的”有了一定了解,但对网络互联通信的工作原理还是比较模糊,只是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上。因此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网络中数据传输工作原理的认识,从而为以后学习网络规划设计奠定基础。2.本节主要内容介绍教材借助于学生较熟悉的邮政系统中信件的传送过程来类比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过程,使学生对OSI概念模型有个初步的形象认识。在邮政系统传信件的过程中主要涉及三个子系统,即用户子系统、邮局子系统、运输子系统。各系统之间在完成一个信件传送过程中必须遵守一定的约定,而且系统内部各功能层之间也要遵守相应的约定才能完成信件传送任务。计算机网络中也需要有类似的层次型的数据传输系统才能更加有效地传输数据,而且各功能层之间也要遵守相应的约定,这个约定在计算机网络传输数据的过程中称为“协议”。为了实现各个不同类型的网络平台能够实现开放性的交流,就出现了“OSI模型”,用于为不同类型网络协议的制定提供参考。从实用网络协议体系和“网际网”的概念出发引出TCP/IP协议的产生背景及其特点,进一步将OSI层次模型与TCP/IP层次模型进行对照,介绍TCP/IP协议的各功能层。OSI层次模型仅仅是一种参考模型,在实用的领域里TCP/IP协议发挥着它强大的网际互联、可靠的跨平台通信的功能,而且在Internet72\n中频繁地使用,成为Internet中的“世界语”。3.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让学生体会邮政系统的工作过程。(2)让学生了解OSI层次模型的基本结构及其产生的背景。(3)让学生理解TCP/IP协议的层次结构的特点及其产生的背景。(4)让学生了解网络中数据传输的过程,认识网络通信工作原理。(5)体验人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智慧。教学难点:(1)网络中分层次解决问题的根本思想。(2)让学生理解OSI层次模型、TCP/IP协议层次结构的特点及其意义。(三)学生分析随着因特网的发展与应用范围的扩大,现在高一的学生对于因特网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应用已经比较熟练。学生们喜欢网络游戏、喜欢QQ聊天,习惯于收发E-Mail,但是真正能了解网络数据通信工作原理的学生却寥寥无几。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应该避免技术与应用、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教师需要向学生充分展示网络技术发展的指导思想,展示网络技术与现代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四)教学策略设计1.教学方法设计72\n从教学内容来看本节课是一节纯理论的课程,而且内容比较抽象。首先,在引课上要将邮政系统送信的例子分析透彻,通过“情境分析、问题设疑”的方式引出“约定”和“功能层”的概念为后面讲解OSI的层次模型、TCP/IP协议的层次结构埋下伏笔。其次,采用事件驱动的方式。在理论内容讲授的过程中形式不能过于平缓,适当地让学生参与到授课过程中能及时捕捉学生的情绪。从OSI层次模型到TCP/IP协议模型的过渡穿插一个由学生读材料的环节,让学生自己从阅读材料中归纳总结出TCP/IP协议的产生背景、特点及其核心。教师在此基础上具体讲解TCP/IP协议的各功能层的作用及数据传输过程。最后,选择学生最熟悉的网络应用E-Mail的传送过程为例,通过演示文稿直观地模拟数据在网络中的简单传输过程,理解网络通信的工作原理。2.教学流程设计思路(1)引课• 情境分析、问题设疑分析生活中邮政局发信的情境,并由学生归纳出图示化的送信过程。• 提出问题①发信人写的信收信人不会看不懂吧?②发信人把信送到邮政局,邮局能明白信封上写的内容吗?③发信端与收信端,当信到达同一层次时处理的过程一样吗?• 总结①当然能懂,因为收信人和发信人有约定。如用同样的语言,用同样的语法结构等。72\n②用户和邮局、邮局和运输部门都有事先的约定。如信封的书写格式、送信所用的时间等。③在不同端的同一功能层,形式是一样的,处理过程是可逆的。通过对疑问的解答,在学生脑海中建立在处理一件事情的过程中需要有约定和层次的概念。(2)授课• 类比概念,模型对照既然邮政系统送信与网络中数据的传输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那么在计算机网络中为了有效地传递数据,传输过程中一定也需要一种共同的约定,这里的约定就是“协议”;为完成一次数据的传输过程,也可以将网络的各部分功能划分成功能层来完成一个任务。这样处理就会将一个实际的物理的传输过程层次模型化,使学生更易于理解网络数据传输过程的层次型结构,在此基础上再介绍OSI模型的产生背景及其特点,学生会更易于接受。板书:OSI,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阅读材料,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习TCP/IP协议的核心内容及其特点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在此部分设置问题,通过一段关于TCP/IP协议文章的阅读,让学生从中归纳总结出TCP/IP协议的核心内容及其特点。• 提问①TCP/IP协议的核心内容是什么?(TCP协议:传输控制协议,IP协议:网际互联协议)②TCP/IP协议的产生背景是什么?(如何让不同类型操作系统不同的计算机按照共同的工作方式和共同的标准连接起来的问题)72\n③TCP/IP协议的特点是什么?(低成本、局域网间通信的可靠性)这样做会有以下益处:A.通过听同学读这篇文章,学生会有很大的想像空间。学生想要表达信息必须经过获取信息,加工信息的过程,这样会加深学生对这一信息的关注力。B.避免了只有老师平铺直叙式的讲授所带来的情绪转移,能够起到激发学生注意力的作用。C.在纯理论课中体现学生主动参与的学生方法。• 形象模拟,体会抽象概念做一个简单动画,形象模拟在TCP/IP协议组支持下一份E-Mail在网络中的传输过程,体会层次化的TCP/IP协议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工作原理。使学生把学到的理论形象化建立在脑海中。(3)教学总结以本节课题为中心总结:在当前网络数据传输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TCP/IP传输协议。板书:TCP,传输控制协议。IP,网际互联协议。3.学生上机操作安排和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情况本节课中学生没有上机操作任务,不安排学生上机。教师在上课过程中需要用到投影仪,另外还有教师为教学设计所做的课件资料。二、教与学的实际过程描述教学阶段及所用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考查信息技术的应用预期达到的效果引入课题1.引导学生分析邮政系统送信过程。2.分析送信过程中“约定”的重要性。分析邮政系统送信过程。 总结邮政系统送信过程,并能用文字和箭头表达。 学生分析邮政系统送信过程到位并能表达,体会到送信成功与否跟“约定”很有关系。72\n 类比讲解1.介绍网络中数据传输过程中的“约定”叫协议。2.OSI模型产生的背景及特点。学生看投影,记忆OSI模型的七层结构。要求学生记住OSI模型有七个层,各层的名称是什么。用幻灯片看OSI模型的结构。能记住“协议”的概念,了解OSI模型的七个层次的名称及其特点。阅读材料组织学生认真听阅读。听阅读组织信息,准备回答问题。观察学生,看其能否认真听阅读,回答教师的提问。   能从阅读材料中总结出TCP/IP协议产生的背景、特点及核心内容。归纳讲解1.讲授TCP/IP协议的基本结构、各功能层的名称及其作用。2.TCP/IP模型与OSI模型的对照比较。体会TCP/IP协议的基本结构及其与OSI模型的比较。提问学生:比较的结果,回答TCP/IP协议结构与OSI模型结构的异同。用幻灯片看TCP/IP协议结构与OSI模型结构的比较。能描述TCP/IP协议的层次数据及各层名称。具体实例E-Mail的传输过程幻灯片。相互交流观看。观察学生,看其对E-Mail的传输过程是否感兴趣,是否有愉快感。用幻灯片看E-Mail的传输过程。能初步体会在TCP/IP协议支持下数据的传输过程。总结 和学生一起总结网络数据的传输过程。和教师一起总结。看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能不能自己总结出来。 理解网络中数据传输的工作原理。2.关键环节提炼(1)引入网络协议的层次性结构是个非常抽象的概念,既然邮政系统的例子与之有相似之处,而邮政系统的工作过程又是我们所熟悉的,所以对邮政系统的例子一定要分析透彻,这样才有助于学生理解OSI模型及TCP/IP协议。(2)阅读材料72\n讲授TCP/IP协议这部分内容时采用由一位同学读阅读材料其他同学听,然后回答关键问题的方法可以有如下效果:①避免了纯理论内容的平铺直叙,使学生更乐于接受。②给学生提供探究性学习的空间,更有利于知识的掌握。(3)具体实例这部分是对抽象内容的形象化,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TCP/IP协议的工作过程,也为学生平时使用互联网收发E-Mail提供了更大的想像空间。三、教学反思1.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的第一个环节,邮政系统工作过程的讲解是否到位是本节课能否成功的关键。因此一定要给学生将邮政系统的工作过程讲透、讲懂。除此之外需要尽可能多地让学生的思维跟着老师动起来。在本节教学设计中OSI层次模型紧跟着邮政系统的工作过程自然引出,对TCP/IP协议的模型采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通过问题设问去寻找答案,老师总结强化这样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产生起伏感。最后通过一个简单动画示意在TCP/IP协议组支持下E-Mail的传送过程,达到提升的效果。2.感悟和提升本节课着眼于两个与“网络数据传输”有关联的生活实践,第一个(邮政系统)起到类比的作用,第二个(E-Mail的收发)起到实践强化的作用。将抽象的理论与实际生活建立起了连接,有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理论,为学生理解网络中的各种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3.不足在举实例强化理论时显得不够丰满,应该更充实一些72\n3.2.2数据交换技术互联网2008-10-138:22:08一、教学目标(1)理解IP电话的工作原理;(2)了解三种数据交换技术及用途;(3)能比较三种数据交换技术的优缺点。二、教材分析数据交换技术重点分析了数据是如何在发送方、中间环节、接收方之间实现数据通信的。重点介绍了三种: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内容精炼,难度较大,可以三种技术对比讲解,也可以提前布置作业,让学生分组独立分析(查找相关资料,分析比较),课上分别介绍三种技术的原理、作用、优缺点。三、教学重点三种数据交换技术。四、教学难点比较三种数据交换技术的优缺点。五、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示法、任务驱动(分3组)在学习了数据的传输过程之后,学生对网络中数据传输的一般过程有了一定的认识,本案例从贴近学生生活的角度出发,进一步介绍发送方数据以何种方式经过若干个中间网络设备到达接受方,即数据交换技术。六、教学过程设计72\n1.问题情境创设:如果需要和其他城市的亲戚朋友联系,你会首选哪种通信方式?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生活中通讯技术的发展史(播放从影视中截取的老式电话通话片段、发电报片段、IP话吧的图片)。同学们可能都在电影电视中见过老式电话和电报的使用,现在,在生活中还经常使用吗?2.教学过程:过程一: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回忆老式电话的特点——需要建立实际物理连接。在此基础上介绍线路交换技术及其工作原理。[模拟情境]学生:老式电话已被完全淘汰,现在我们使用的电话不需要接线员,而电报也基本不再使用。有些学生会提出如果是长途,可以打IP电话。教师:为什么老式电话需要接线员呢?我们再来回顾一下通话过程的片段,同学们想一想它是实现声音数据传送的第一步工作是什么?学生:讨论并回答,需要连接电话线。教师:为什么一定要连接电话线呢?介绍传统电话所应用的数据通信技术——电路交换技术,并说明其特点。过程二:设置问题,从学生对IP电话与传统电话的费用差别的认识出发,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再进一步介绍分组交换技术的工作原理,并可适当拓展到两者通话质量的比较。[模拟情境]教师:近年来,IP话吧、IP业务越来越热,为什么呢?72\n学生:IP电话比较便宜。教师:为什么呢?我们来看一下IP电话的数据传送过程。详细讲解分组交换技术,并与电路交换技术相比较,分析IP费用低的原因。(老式电话与IP电话的本质区别在于所采用的数据交换技术不同,老式电话采用的是电路交换技术,通话过程中独占线路;IP电话采用的是分组交换技术,资源占用更加合理,所以费用较低。各分组不一定以顺序的方式到达接受方,所以,通话质量不如传统电话。)过程三:有了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基础后,介于两者之间的报文交换技术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可让学生结合教材中的示意图,思考并讨论报文交换技术的工作原理。教师:那么,电报又是怎样工作的呢?电报所使用的是报文交换技术,它介于电路交换技术和分组交换技术之间。给出报文交换的过程图。请大家尝试分析报文交换技术的工作原理。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总结,报文交换不需要事先建立物理线路,数据作为一个整体转发。请大家思考三种交换技术的优缺点,完成教材中的实践表3-6。教师提供数据交换技术方面的资料,供有兴趣的学生进一步学习使用。 李艺评析:本案例从学生自身使用经验出发,以逐步深入的提问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思考身边数据交换技术应用的业务的工作原理,从形象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总结出三种数据交换技术的一般工作过程,打破了简单的教材呈现的模式,让学生感受到了数据交换技术在网络互联中的重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借助自身使用经验,思考原理、领悟原理、关注技术的意识。72\n教学中注意提问后预留适当的时间给学生思考、讨论,并视学生讨论的实际情况调整提问的方式,确保能引导学生的思维逐步深入,忌提问流于形式。我们不苛求学生能思考出数据交换技术的工作原理,提问的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其进入积极接受知识的状态。还可以如何讲:本部分也可以按教材中呈现内容的顺序讲解,即,先介绍各种数据交换技术的原理,再提供具体应用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如果学生的兴趣较高,也可以采取活动教学法,也许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将全班学生分为三组,各选一种数据交换技术,查找资料,组内讨论学习之后,小组报告,最后师生在全班范围展开讨论,总结三种交换技术的优缺点。3.3网络的规划设计2互联网2008-10-277:28:17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继续上节课的内容,以规划校园网为线索,带领学生了解并体验网络规划的过程,确定网络的硬件和软件。二、教学目标1.了解并体验网络的规划设计过程,理解网络的规划在整个组网过程中的重要性。2.了解拓扑结构的概念与相关知识,认识网络的硬件和软件。3.能够根据小型局域网的需求对网络进行合理的规划与设计。4.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协作能力。三、教材分析72\n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网络规划的意义,并能根据一个小型局域网的需求,对网络选择进行合适的硬件和软件,对IP地址进行合理的规划。教学难点学习选择网络的硬件与软件,IP地址的规划与分配。四、教学准备教师搜集的网络设备图片、自制的课件等。五、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六、教学过程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及预期目标设计思路导入通过前边的学习,大家已经对我校校园网软硬件设备有了一定的认识,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对硬件和软件设备选择的学习,由你来对我校体育馆的设备进行选择。 激发求知欲望,产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内驱力。   新课  一、选择硬件1.定义:网络硬件是组成网络的基本部件,这些硬件主要包括各级网络服务器、工作站、集线器、网卡、网络传输介质等。2.选择网络设备考虑的因素:(1)兼容性:不同厂家技术、标准上有所不同,在连接、管理上不一定兼容,因此尽量采用兼容性好的设备。(2)稳定性。 你们见过哪些网络设备?学生思考:体育馆网络的需求分析,所要的硬件设备有哪些?并分组自行设计填写表格。  这一部分主要由教师讲授,学生讨论、思考。     72\n   新课 (3)可靠性。(4)性价比。(5)网络的规模,如工作站的数量、交换机的端口等。二、选择网络协议1.常用协议(1)TCP/IP: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协议。(2)IPX/SPX(3)NetBEUI(4)AppleTalk2.IP地址的规划与分配(1)IP地址方案设计的意义:好的IP地址分配方案不仅可以减轻网络负荷,还能为以后的网络扩展打下良好的基础。(2)设计IP地址分配方案时需考虑的问题:①是否将网络连入因特网。如要连入必须使用公用地址。②是否将网络分网段以方便网络管理。划分网段后,可以提高网络性能,便于管理。③采用静态IP地址分配还是动态IP地址分配。④使用哪类IP地址。A、B、C。⑤网前不做通盘考虑、详细规划,那么日后可能会造成诸多不便和浪费。三、选择网络软件(1)文件共享:可通过设置Windows文件和打印共享实现。(2)邮件处理:邮件服务器、接收发送电子邮件的客户端程序。有关网络协议的更详细介绍,学生可根据分组通过网络进行查找和整理,写出不同点。  学生阅读:教材第65页公用地址和私用地址。  学生分组讨论确定体育馆网络需要使用的IP地址规划,并说明理由。 学生分组讨论确定体育馆网络需要使用的网络软件。学生阅读:教材第66页RTSP实时流协议。结构化布线系统。安排学生通过网络收集资料,但一些协议现在已很少接触,如IPX是NOVELL网用于NETWARE客户端/服务器的协议群组;NETBEUI在后期WINXP等系统中,已经不再是默认的配置协议;因此只作为了解内容。 可结合复习第二章的IP地址进行。由于学校体育馆是校园网的一部分,可采用校园网的解决方案。   72\n(3)FTP工具:FIP服务器和工具如CuteFTP。(4)下载工具:如网际快车FlashGet、影音传送带NetTransport等。总结本节课主要结合我校的体育馆网络建设学习了软硬件的选择,特别是IP地址的规划与分配是我们本节课的重点。希望同学们能根据所学的知识对我校体育馆的网络进行IP地址规划。 对本节课进行分析归纳并总结。作业1.试列出我校校园网所需要的网络硬件和软件。2.请同学们思考校园网还能够提供什么信息服务?课后完成。促进学生知识内化,能力提升,增强动手能力。3.4动手组建小型局域网教材分析及案例发布:周霞 时间:2011/12/217:16:22 来源:宁夏教研网 点击:132 讨论:13.4动手组建小型局域网一、教学目标前面章节已经学习了组网的相关理论知识,本节主要是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加强认识。维度行为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建立小型局域网的过程(2)掌握代理服务器及工作站的设置方法过程与方法(1)经历组建小型局域网的过程,从中总结经验,归纳一般方法(2)在调试网络过程中提升问题分析、解决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组网、调试中形成问题探究意识二、内容描述(一)连接硬件设备1.连接方案(1)两台计算机直接连接采用这种连接方法可以省一台交换机的钱,但是扩展性不好,如果第三台计算机要连进来就比较麻烦。两台计算机直接对连,使用的双绞线两端线头制作颜色排列不同,也就是说,要进行跳线。(2)使用交换机进行网络连接,如图3-10所示。图3-10两台计算机通过交换机连接72\n目前交换机比较便宜,采用这种连接方式比较方便,而且扩展性较好,是局域网连接方式的首选。安装好网卡,把网络线一端插入计算机网卡,另一端插入交换机。两台计算机都插好后,配置和连接硬件的工作也就完成了。2.双绞线线头制作百兆网络双绞线定义的接头规格有两种:EIA/TIA-568A和EIA/TIA-568B。如表3-3所示。表3-3百兆网双绞线接头规格12345678EIA/TIA-568A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EIA/TIA-568B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在两台计算机直接连接时,制作的线头需要进行跳线。也就是一端采用EIA/TIA-568A标准压线,另一端采用EIA/TIA-568B标准压线。如果是计算机和交换机连接时,线头两端压线时必须采用同一种标准。线的颜色排列顺序是一致的。(二)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的安装1.软件设置:TCP/IP网络中的计算机要互相通信,必须要有一种共同的通信语言,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我们称之为网络通信协议。一般在安装好网卡后,就会自动安装好TCP/IP协议。可以通过以下的操作检查一下是否安装了TCP/IP通信协议。(1)在桌面的网上邻居图标上右击鼠标,选“属性”;(2)在打开的网络和拨号窗口中的本地连接图标上右击鼠标,同样选“属性”。打开入图3-11的属性窗口。是否安装TCP/IP协议一目了然。图3-11检查是否安装TCP/IP协议72\n如果没有TCP/IP协议,可以在上面操作打开的窗口中单击“安装”按钮进入“选择网络组件类型”窗口然后选“协议”,并单击“添加”按钮。在下一个窗口中选中要添加的TCP/IP协议后,单击“确定”按钮。这样,网络通信协议就安装上了。使用TCP/IP协议进行通信的网络,要求每台计算机都要有一个IP地址。同一网络中,不同计算机的IP地址不能相同。但几台计算机要想在同一网络中相互访问,IP地址就应该设置在同一网段中。如果子网掩码是255.255.255.0,就要求计算机的IP地址前三段相同,而最后一段不同。例如:计算机A的IP地址是:192.168.123.234,计算机B的IP地址则可以是:192.168.123.21。2.代理服务器的安装(1)代理方式代理方式一般有应用层代理、端口重定向、SOCKS代理、WinSock代理、透明代理等多种代理方式。应用层代理工作在应用层。端口重定向、SOCKS代理和WinSock代理工作在传输层,这3种方式称为线路级代理。透明代理工作在网络层。一个基本的规律是:工作在高层的代理服务兼容性差,可控性强,工作在低层的代理服务兼容性好,可控性弱。现在的代理服务器产品大多支持多种代理方式,以适应不同的需要。(2)常见代理服务器软件微软公司推出的ISAServer是一款集Web代理和防火墙于一身的企业级产品,是企业级网络的首选代理服务软件。以WinGate、SyGate、Winroute和Winproxy等产品为代表的代理服务器软件,具有功能齐全、小巧快速的特点,在小规模网络中非常受欢迎。(3)代理服务器的一般配置过程使用代理服务器,第一步要在服务器计算机上安装代理服务器软件,选择代理方式,设置有关选项。第二步是设置代理客户。代理服务器启用的代理方式不同,客户端相应的设置也不相同。如果采用透明代理,客户端只需要在TCP/IP设置中,将默认网关设置为代理服务器的内部网络接口的IP地址就可以了。如果采用传统代理服务方式,还要配置用户使用的客户端软件。(4)WinGate的安装配置①服务端安装配置72\n首先设置好IP地址、ISP的DNS服务地址。然后安装WinGate,安装过程一般选默认,当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选择。最后,安装完后,保证Wingateengine已经运行。②客户端配置首先设置IP地址,IP地址与服务器IP地址在同一个网段,同时设置DNS为服务器的IP地址。接下来通过IE浏览器的【工具】→【Internet选项】→【连接】→【局域网设置】→【代理服务器】,添入代理服务器IP地址,在端口选项中添入“8080”,最后选择确定。完成上面设置就可以开始浏览网页。(三)测试运行以两台电脑的连通测试为例:假设第一台电脑的IP地址是192.168.123.234,第二台计算机的IP地址是192.168.123.21。我们通过第二台电脑发命令,看能否连通第一台电脑。打开第二台电脑任务栏上的“开始”菜单,单击“运行”,输入command后,回车进入命令行模式。在命令行窗口中,输入命令“ping192.168.123.234”回车。如果返回结果为:Replyfrom192.168.123.234……,表示网络已经连通,如图3-12;返回结果为:Requesttimedout……,表示网络没有连通,如图3-13。 图3-12网络连通                                 图3-13网络不通如果网络不通,就要检测软件的设置和硬件的情况。软件设置要检测TCP/IP协议有没有安装,IP地址有没有设置正确等。硬件可能有:网卡出问题,网线有问题,交换机有问题,连接问题等。三、重点难点72\n本节重点是网络的硬件连接和软件设置。要成功组建一个局域网,网络硬件的正确连接以及网络软件的合理设置,都是必不可少的步骤。本节难点在于网络线头的制作。如果教学难点难于突破,可以提供现成的网络连线,以化简教学难度。另外还有一个难点,就是连网出错的一系列问题,包括连接检测、错误分析、错误处理。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更多关注的是网络成功连接的问题,但事实上,网络出错是网络连接过程中更加重要的教材。有意识地设置一些错误,让学生学会分析和处理,更利于培养学生连接网络的能力。四、案例推介组建小型对等网(实践活动课)[1]【学情分析】通过前期对信息技术必修课程中基础知识的学习,不少学生都能够主动利用所学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譬如:利用网络搜索引擎去查找自己所需要的内容……,信息技术的实用性和应用性的体现让学生们品尝到了学习中的快乐。在本学期的《网络技术应用》选修的学习中,目前已经将网络的基本知识教授给了学生,如:IP地址、网络规划、组网操作方法等,而这段时间下的理论学习中,不少学生表现出了枯燥和厌倦的态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已然迫在眉睫,本节我们就要通过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交给学生们来解决,点燃他们的学习热情,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分析教材】教材选用中国地图出版社《网络技术应用》第一章第3节,在本节中明确提出了:“当前计算机广泛普及的现状,在办公室、家庭我们都可能拥有多台计算机,为了更好的利用网络实现资源的共享,方便我们的工作生活,我们有必要将他们组建成小型的局域网络。”这一实践活动思想;然后提供了系列性的组网方案,而我们在实践活动中应当将教材中提供给我们的方案进行学习筛选,对于组网中的知识进行学习整合,因此本节的内容在发挥学生动脑分析、动手操作的重点上,教师作为指导者提出组网的系列方案,引导学生认知理解、分析判定、动手实践、最终完成组网任务。【所需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几种组网的网络拓扑结构,及其优缺点;72\n2、 了解几种不同的传输介质和网络设备;3、 了解不同的操作系统;4、 理解通信协议的概念,了解OSI分层模型的基本思想,掌握对TCP/IP协议的设置的基本操作。过程与方法:1、 任务问题引入,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掌握本节知识;2、 完成任务过程中,遇到问题,在老师指导,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 实际操作,通过动手掌握组建小型对等网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细心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学会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的自我探索能力;2、 在观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高学生严谨的求学态度;3、 从实际问题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他们自信心,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培养学生间的友谊、互助精神、学习精神以及团队合作精神。【教学重、难点】利用前面所学,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能通过探究方式对知识及时补给,通过自我信息素养能力判断分析问题,完成任务。【教学方法】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学件进行自主、探究、启发学习,分组实践操作互助,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动手能力。【教学准备】硬件:网络教室大屏幕投影小型hub(6台,一台备用)实验活动用电脑(15台,分成5组) 标准网线若干根软件:极域多媒体网络管理系统,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教学程序设计】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目标 72\n引入本节课主题提出问题:哪些同学可以在家里宽带上网?请学生举手表示。根据学生举手情况,教师进一步提出:哪些同学家有2台或2台以上电脑的,并且这些电脑都可以同时宽带上网的?仍然请学生举手表示。接下来教师请举手的学生谈谈是怎么实现同时上网的? 展示学件,进一步引入:现在计算机的使用已经非常普遍,很多单位的办公室都配有多台电脑,甚至一些家庭也同时拥有2-3台计算机,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的普及,上网已经作为计算机使用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了,一条网络如何能够满足多台计算机的同时上网需求呢?此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组建小型对等网。不少学生举手并且有学生在议论关于家庭宽带上网的事情。  每个班级都仅有少部分学生仍然举手,并有学生表示家里有2、3台电脑但只有一台能上网。  举手的学生中大都表示是父母或者请其他人帮助弄的,自己并不知道方法,只知道能上网而已。“可能出现的情况:有学生就是自己动手弄的。因此教师应事前考虑这类情况,出现这样的学生就聘请他们作为本节课的教师助理。” 通过观看学件以及聆听老师的介绍,了解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明确学习目标和内容。 从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出发,提高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通过提问举手的形式,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实践内容,让学生去自己掌握去解决问题的方法。将前面学习的理论联系到本节课实际操作中去。一步步引导学生,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本节课后面进一步开展打好基础。教学设计内容通过学件,学生自学理解几种常见的网络结构,教师从旁巡视,学生遇到问题可以及时提问,共性问题统一解答。学生自学后,总结不同的网络结构的应用,在组建小规模网络中,选择合适的网络结构——对等网。并根据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分析对等网的拓扑结构的选择,通过学件,了解不同的拓扑结构的优缺点,最终确定合适的网络拓扑结构——星型网络。学生通过学件内容的学习和前面课程学习的知识内容的理解,合理选择网络的结构和拓扑结构形式。理解区分不同的网络结构:对等式网络和主从式网络理解不同的网络拓扑结构的优缺:总线型拓扑环型拓扑星型拓扑通过学件形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结合教师指导,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和自信心,让他们自信的完成对硬件的架设。同时让动手比较好的学生带动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72\n掌握拓扑结构图的样式和画法。“有些简单的问题或教师一人解答不过来的问题由聘请的教师助理来代为解答。明确助理的角色,让这些学生干劲十足。有时候,学生之间的沟通比师生之间的沟通更容易。同时也促进了同学间的友谊,促进互助和学习。”通过学件让学生自学使用hub对计算机进行硬件架设的相关知识。分组,共分5个大组,每组3台电脑,每台电脑3名学生负责,最终确保负责的电脑能够正常联网(动手能力较好的学生带较差的学生),使用老师提供的hub和三台电脑进行小型对等网络的硬件架设。通过学件学习硬件架构的相关知识。(并选择合适的传输介质)按照指定分组,每个大组共9名学生3台电脑,每3名学生负责一台电脑,相互讨论后,动手操作架构本组的硬件网络。组员学生之间相互合作,每个人都在紧张的忙碌,教师助理从旁指导、检查。在架构好硬件的基础上,学习软件部分的相关知识,组内同学相互之间配合,完成对设备的软件设置。学会设置计算机名、工作组名和TCP/IP协议等项目。“操作设置中肯定会有学生出现问题,派出助理和教师一起对各组进行核查,及时发现问题进行解决,并告知该组问题出现的原因所在。”接下来,考虑硬件架设好后是否就能够正常访问网络了?显然不行。教师通过大屏幕广播演示对软件的配置方法。通过学件,理解OSI参考模型分层的思想。各小组根据刚才学到的方法和学件中的相关知识,对本组架构好的硬件进行软件的配置和调试。实现:每组的三台计算机均可以同时上网;可以互相访问,共享资源。学生通过广播观看如何对软件进行配置,同时结合聆听老师的讲解,掌握知识。理解OSI分层思想。 各组同学相互配合,操作完成本组设备的软件配置。能够实现网络的资源共享和同时上网。TCP/IP设置参考:72\n课堂总结本节课我们通过学件的学习,锻炼了同学们的自学能力,将我们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了实际操作当中,先通过硬件架设,然后设置了网络软件,调试运行后最终实现了我们的成功组网。现在,办公室的电脑已经不必再为同时上网的问题而犯愁了。我们回到家可以尝试着组建自己家里的小型网络了,能将我们的理论成功联系到实际中,大家是否都感到很开心么?组与组之间相互交流,通过学件登录校园讨论版,相互讨论遇到的问题,成功解决的方案。能够在自己架设的硬件平台中去浏览网页,每个学生都流露出兴奋、美滋滋的表情,此时布置的讨论任务,更是比平时都要认真积极。畅想家庭数字网络的建立方案。上网浏览组建小型对等网的相关资料,为自己的实践奠定扎实的基础。 相互交流,反馈经验,查找类似的相关资料,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他们的想象,有条件尝试回家后进行家庭组网。有问题可以询问老师或同学,再或者像无所不能的互联网请教。  关键环节提炼、教学流程图(略-编者注)【教学反思】(部分内容略-编者注)本节课我感到有以下不足:1. 工具中自带的游戏包没有删除,使一些学生有可乘之机。2. 对学生的调控还要加强,对个别基础不好的学生关心不够,这样容易使这些学生产生被抛弃的感觉。3. 组员间的合作还不到位,有包办代替的现象。【评委点评】评委1:教学过程清晰,有教学预案的设计,教学反思比较到位。72\n评委2:由学生生活导入,精心设计实践活动,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较好结合,教学结构清晰,反思到位。评委3:案例内容框架较完整,但教学过程中对一些教学要点的描写有点避重就轻之感。 72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