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 高中历史教案设计 165页

  • 3.25 MB
  • 2022-08-16 发布

必修- 高中历史教案设计

  • 16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一部分高中历史知识点汇编3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3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教学目标】①分封制的原因、内容和示意图②宗法制度的内容和影响【教学重点】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教学难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课标内容】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教学内容】一、从禅让到王位世袭31、禅让制:是原始社会部落联盟内部民主选举首领的制度,“选贤与能”。2、夏商政治制度(1)王位世袭制①确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禹死后启继承了禹的地位。②特点: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③传承方式:兄终弟及、父子相传(宗族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2)王权的神化(神权和王权的密切结合。商王的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商王通过占卜理解天命,也通过这一手段主宰国政。)(3)夏商的行政管理制度①在中央,最高统治者为王,②设相、卿士参与商王决策;③在地方,方国林立,方国首领被商王封赐为“侯”“伯”等,他们对方国拥有一定的支配权力,同时对商王效忠,定期纳贡、朝见,并奉命征伐。思考: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是私有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阶级对立的必然产物。其根源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它适应的历史发展潮流,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3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31、建立:约1046年,周武王在牧野之战中,击败商王朝的军队主力,占领朝歌,商王朝灭亡。建立周朝,并实行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封建)。2、目的:(1)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实行分封。(2)周公东征,扩展周的统治范围,再次分封。3、内容:(1)分封的内容与对象:周天子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2)诸侯的义务与权利:①义务:诸侯必须绝对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为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②权利:受封的诸侯在领地内可进行再分封,而且可以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和征派赋税,有相对独立性。(3)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4、影响:(1)起初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调节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稳定政治秩序、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有利于扩大疆域、加速了民族融合、使周的政治文化有惊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2)但后来春秋时期分封制遭受破坏(典型例子:“楚王问鼎”)出现了诸侯的争霸战争,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分封制逐渐瓦解。5、瓦解原因:(1)分封制有很大的局限性,诸侯有诸多大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诸侯国实力不断的增强。(2)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瓦解。(根本原因)3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31、目的: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内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2、含义:西周宗法制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3\n3、实质:按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的政治制度,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是分封制。4、特点:①嫡长子继承制②小宗服从大宗③家族统治5、内容:嫡长子继承制,余子分封;庞大的宗族网;与分封制互为表里6、影响:(1)历史影响:确立一整套分配与继承制度,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家国一体。(2)对今天的影响:①积极性:有利于民族的团结,社会的安定和祖国的统一。(如“尊宗敬祖”)②消极性:容易形成地方分裂势力和宗派势力。(如“任人唯亲”“宗派主义”四、(补充)礼乐制度1、目的:为了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西周确定了各种礼乐制度。2、含义:礼乐制度就是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制定一些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不同等级的贵族要行不同的礼仪。3、作用:周礼成为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的工具,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3宗法制礼乐制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是什么?二者是互为表里的关系。①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②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的基础之上的,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外在体现。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基本原则:①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②小宗服从大宗,诸弟服从长兄;大宗保护小宗,调节小宗纠纷。③既是家庭组织,又是一级国家政权,共同对天子负责。分封制维护维护血缘关系(里)政治制度的表现(外)五、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早期政治权利实质是一种强权。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分封制,说明最高执政集团没有实现权利的高度集中。3、王权和神权的密切结合,形成一整套行政管理制度。4、分封制和宗法制互为表里,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相结合。5、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附录: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不同分封制宗法制不同点含义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的制度宗法制是通过血缘宗族关系来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统治的目的巩固周王室的统治巩固分封形成的统治秩序;最终以保证王权的稳定特点①周王高高在上,邦国臣属于周王,进而分封属下,构成等级秩序。②邦国有同姓、异性之分。③周王与封国通过一系列权利义务关系联系在一起。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确立起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两者既是家族等级之分,又是政治隶属关系。作用巩固和扩大了西周的疆域,传播中原地区先进的文化,带动了边远地区的进步。但到西周后期,分封制逐步失去原有作用,逐渐出现诸侯割据局面。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强化皇权关系两者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表现就是分封制,保证了分封制的顺利推行和稳定实施。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教学目标】①皇帝制度②三公九卿制度③郡县制【教学重点】皇帝制度的确立、郡县制的全面推行【教学难点】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课标内容】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教学内容】一.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3\n1、原因(1)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统一是历史发展趋势。(2)主要原因:商鞅变法,国力强大。2、统一: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3、建国: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秦朝定都咸阳3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1、含义:包括两个概念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1)专制主义:中央的决策方式即皇帝个人专断独裁。(2)中央集权:全国军、政、财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控制。2、内容:(1)皇帝制度:整个制度的核心①皇帝的称号②独尊的威势和地位;“制”“诏”说明皇帝的话就是法令;“玺”是皇权的集中表现,并为皇权披上了“天命”(君权神授)的色彩。③皇权至上,皇帝独裁;大臣受皇命办事,没有决策权,这是皇帝制度的核心。④皇位世袭。(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①内容:(A)三公a.丞相:辅佐皇帝处理政事,地位很高,但受御史大夫牵制,且无兵权。b.御史大夫:副丞相,执掌群丞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监察百官。c.太尉:执掌军务,但不常设。(B)九卿:分管各种具体事务,属于中央行政部门。包括:奉常、郎书令、尉卫、太仆、庭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②作用:a.三公之间分工明确,互相牵制,大权最后集中在皇帝手中。b.可以集思广益,可以减少君主专制制度下决策失误的有效途径。(3)地方官制:郡县制①发展过程:a.春秋战国出现了郡、县这种新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b.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c.秦统一后,采纳李斯建议,实行郡县制.②内容:③影响:a.实现了对地方的直接有效的控制b.把全国各地、每户人家纳入国家的政治体制之中c.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沿用,并不断加强和完善。(4)制定秦律,严刑峻法。(5)思想控制:焚书坑儒。3、本质:地主阶级对农民的专制统治。4、影响:(1)积极影响①扩大了疆域,秦朝“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②一系列措施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巩固了国家统一。③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与完善。(2)消极影响:①激化了阶级矛盾。②“焚书”、“坑儒”和“挟书律”,造成大量文化典籍的破坏和失传,对文化传承和发展产生了不良的影响,钳制了思想,摧残文化。附录:分封制和郡县制的比较:西周分封制秦朝郡县制时代始于商盛行于奴隶社会始于春秋战国盛行于整个封建社会条件与宗法制相连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现11\n传承世袭皇帝任免,不可以世系。权力拥有相应的封地和爵位只有俸禄,无爵位。与中央关系很强独立性,易割据地方行政机构,绝对服从中央历史作用有利于稳定当时的统治秩序,但易发展为割据势力。有利于中央集权加强和国家统一。相同点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都是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在维护国家统一方面有积极作用。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学目标】皇帝制度、三省六部制、宋朝三司、元朝中书省等有关中央制度的历史概念以及郡国并行之、州县两机制、节度使、行省和宣慰司【教学重点】汉元时期中央集权和专制主义制度演变的史实【教学难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课标内容】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教学内容】一、中央集权的发展——中央与地方矛盾1、西汉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郡国并行(分析西汉统治者为什么采取这种措施?有什么后果?如何解决?)(1)原因:①汉承秦制—郡县制②略有损益—分封制。(2)后果:郡国叛乱,七国之乱。(3)解决:①汉景帝削藩、平定七国之乱。②汉武帝设刺史③汉武帝“推恩令”(4)影响: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2、唐中期地方设节度使(1)原因:加强边防(2)影响:发展为割据势力,严重削弱中央集权。最终导致了唐的灭亡。3、宋地方政治制度(1)措施①军事上,兵权收中央,抽调地方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②行政上:派文官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③财政上:地方赋税留一小部分作为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2)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4、元:行省制度(1)原因:元朝的统一,统一后幅员辽阔的疆域需要行之有效的管理。(2)内容:元朝在秦朝郡县制的基础上实行了行省制度,除山西、山东、河北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省的最高长官为平章政事,由朝廷任命,一般由蒙古贵族担任,行省之下,分别为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指导学生分析地图,指出哪些不是行省管辖)(3)影响:①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强化了中央集权;调整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特别是台湾、西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行政区;②省制为后世所沿用,影响深远。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开创了我国以省作为最高地方行政区划的先例,为我国明清以后的行政划分奠定了初步的基础。是中国省制的开端。附录:分封制、郡县制和行省制的比较:比较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不同点时代奴隶社会的行政制度盛行于西周。几乎盛行整个封建时代确立并盛行于元朝。与中央政府的关系诸侯国相对独立于中央,可以世袭,以血缘为纽带郡县是中央下属的地方行政机构,长官由皇帝任免,不世袭。行省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长官直接对中书省负责有效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11\n作用和影响最初有积极影响,长远看破坏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地位:经后世调整和补充,其积极意义越加明显。相同点都是古代中国的行政制度根本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在当时都起了积极作用。二、君主专制的演变——君权和相权的矛盾1、汉朝——中朝制度(或内朝、内服制度)(1)内容:汉武帝任用身边的侍从、秘书担任尚书令、伺中,组成中朝,进行决策,与外朝相互牵制。内外朝制度图示(2)意义:加强了君主专制。2、唐朝:三省六部制度(1)演变:①魏晋南北朝:逐步形成三省体制,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后有中书省、门下省。②唐朝: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2)内容: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分散相权。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3)作用①三省六部职权互相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②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使相权一分为三,有利于加强皇权。三省六部制度图示③标志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和封建制度的完善④但不可以从根本上杜绝失误和腐败现象附录:三公九卿制和三省六部制的比较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不同点时代确立于秦朝,盛行于汉确立于隋朝,盛行欲唐朝内部结构总和性中央行政机构,行政、军事、监察权利融为一体。是集决策、审议、行政于一体的中央行政机构。丞相地位协助皇帝,有相对独立的决策权,审议权和行政权三省长官均为宰相,相权一分为三作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趋向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趋向完善相同点都是中央行政制度;都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的表现;都是对古代社会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3、北宋:二府三司制度(1)内容: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2)作用:①进一步削弱相权,加强了中央集权。二府三司制度图示②造成人浮于事,机构冗烂。4、元朝:中书省位高权重(1)内容: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为最高行政机关,后期权利很大。(2)影响:宰相权利很大,威胁皇权。5、从汉至元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的特点(1)皇帝制度的发展和皇权的加强。(2)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三、选官、用官制度的演变:元朝中书省图示1、西周:世官制(“世官制”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胄子弟继承祖上的权位。此选官制度使官吏来源被贵族垄断,不利于有用人才的选拔。)2、战国:立军功授爵的制度(商鞅变法))3、秦朝:皇帝任免4、两汉:察举制(1)目的:广泛收罗、管理人才(2)内容①察举:汉武帝令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看才能和品德)②征召:政府向社会招聘人才(门第望族)(3)影响①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官僚队伍的需要11\n②容易形成任人唯亲,从而形成小集团。1、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1)内容:地方设置“中正”,对当地人才进行九品评定。(2)影响:世家大族依靠门第进入仕途,忽视的德才的选拔。(“上品无寒士,下品无士族”)(3)结果:世家大族没落,无法维持2、科举制(隋唐清朝)(1)背景:世家大族的没落(2)标准:考试(3)发展过程:①隋:文帝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炀帝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②唐:有所改进。武则天首创武举和殿试③北宋:考试分三级,殿试成定制。④明清:八股取士束缚人们思想。⑤1905年:废除(4)评价:①利:扩大了统治基础,打击了世族门阀;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促进文学的繁荣;加强了中央集权。②弊:明请的八股取士,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阻碍科学的发展,成为近代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③深远影响:对今天的考试制度和官员选拔仍有重要影响。6、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应吸取的历史教训(1)防止重走读书做官的老路。(2)应建立有效的逆向机制,变个人意志为社会意志。(逆向机制指官吏的退免制度,由选用必须有退免。)(3)应克服学会脱节,轻视实际才能的弊端。四、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1、历程:(1)形成于秦朝:御史大夫兼理国家监察事物。(2)发展于汉朝:刺史监察地方,东汉末年成为州的最高长官。(3)完善于北宋:设通判监督各州,互相牵制。(4)强化于明清:设厂卫特务机构。2、评价:(1)有利于加强政府对官员的监督,对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也是加强对地方控制、强化皇权、巩固封建统治的主要手段。(2)不能从根本上杜绝腐败。伴随着封建社会的衰落,至明清时期,其消极作用日益突出。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学目标】废行省、设三司;废除丞相,权分六部。;设置军机处。【教学重点】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教学难点】内阁制和宰相制的区别;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课标内容】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的史实,认识君主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教学内容】一、宰相制度的废除1、原因:(1)在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2)胡惟庸任意妄为,相权过重,危及皇权。2、措施:(1)杀胡惟庸(2)废中书省、丞相制(借丞相胡惟庸擅权),权分六部。3、影响:(1)中国历史上延续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2)加重了皇帝负担。二、内阁的出现1、原因:(1)丞相废除后,皇帝政务繁多,需要辅臣帮助处理国家事务;(2)为了强化君主专制主义集权政治的需要。11\n2、过程:明朝内阁的设立及演变:时期职权明太祖时期仅备皇帝顾问兼协理章奏明成祖时期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明宣宗以后可以“票拟”对奏疏的处理意见3、特点:(1)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机构。(2)阁臣的升降、职权的大小皆由皇帝决定。(3)阁臣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取决于皇帝的批红。明朝废丞相设内阁反映了明朝皇权的不断加强4、认识:内阁是明代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只是对皇帝决策和处理国家政务起辅助作用,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附录一:丞相和内阁的区别丞相内阁权利来源丞相制度赋予。皇帝个人信任职责参与决策,总理最高行政权侍从咨询为主任免经皇帝和大臣商议。直接有皇帝意愿决定影响制约皇权。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附录二:明朝内阁和西方内阁的区别明朝内阁西方内阁产生背景不同丞相制度废除,皇帝精力有限而设。是由最高咨询机构枢密院演变而来。产生方式不同内阁首辅由皇帝任免。内阁首相是有议会多数党的领袖担任。权利大小不同虽是国家中枢机构,但只备顾问,无决策权。总揽国家大权并对议会负责。性质不同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是资产阶级专政的行政机关。影响不同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阻碍中国社会进步促进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使国力不断加强。三、君主专制制度的顶峰------设军机处1、议政王大臣会议:(1)内容:皇太极设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军国大事;设内阁、六部负责奏章票拟。(2)影响:皇权受到限制2、南书房:(1)内容:康熙帝设南书房,选翰林院学士入值,参与机务,起草谕旨。(2)影响: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三足鼎立,相互制约。3、军机处:图解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1)内容::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因军事需要设军机房。后更名军机处,以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军机大臣。(2)职责:由皇帝每日召见军机大臣,商议军国大事;军机大臣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告转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3)特点:机构简单、人员精干、办事效率高、保密性强。(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勤;有官无吏,办事效率高,为速;皇帝召见军机大臣,连太监都不得在侧,军机大臣不得擅交臣僚,为密。),(4)影响:军机大臣均由钦定,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能秉承皇帝的旨意办事,因而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里。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四、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影响1、积极性:(1)与当时社会的小农经济相适应的,它对当时社会也起过一些积极的作用。(2)政治上: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的。(3)经济上,创造了一种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它能有效的组织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2、消极性:(1)封建社会晚期,消极的一面则占据主导的地位。(2)极大地妨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违背了世界历史潮流。(3)专制思想使得的知识分子脱离实际,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文化的进步。11\n附录一:17、18世纪中国和欧洲历史的不同发展趋势:中国欧洲政治空前强化君主专制反对罗马教廷的控制,实行君主开明专制。经济重农抑商重商主义外交闭关锁国对外扩张,鼓励对外贸易文化文字狱启蒙思想兴起。附录二:明清时期的英国和同期英国政治制度的区别:中国英国君主拥有无限的权力。君主拥有“虚位”,没有实权。皇帝意志是国家法律,臣民绝对服从。法律由议会掌握,内阁行使行政权。君主是国家权力中心和最高统治者议会是立法机关和权利中心。内阁和军机处没有决策权,对皇帝负责内阁是最高行政机关,对议会负责,是国家的决策机关。君主专制达到颠峰。防止专制独裁,促进民主政治发展。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第5课古代希腊的政治制度【教学目标】梭伦改革为希腊民主制度奠定基础;克里斯提尼改革正式确定民主政治;伯利克里执政时期是希腊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地理环境在古希腊城邦形成中的影响。【教学重点】古希腊民主制的内涵【教学难点】古希腊民主制产生的根源、实质和历史作用。【课标内容】通过对古希腊文明产生和自然环境、希腊城邦制度的特点、希腊公民的素质的阐述,来认识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自然和社会基础【教学内容】古希腊文“民主政治”(Demokratia)一词是由“人民”(demos)和“统治”(kratos)复合而成。一、希腊文明的摇篮111、雅典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1)地理因素:希腊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海洋资源得天雄厚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山峦叠嶂小块分割难以形成统一的政治中心耕地缺乏商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城邦体制海外贸易海外殖民便利的经济文化交往平等互利的观念雅典地理位置对民主政治的影响示意图①不利于粮食生产,适宜葡萄和橄榄的生长。②为维持生计,发展对外贸易和海外殖民活动。造就了希腊人民勇于开拓、善于求索的民族精神。③较发达的商品经济使希腊人民形成了平等互利的价值观念,并建立民主政治,形成小国寡民的希腊城邦政治。有助于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自然地理环境因素不是决定历史发展与区域文明形成的唯一因素,但无疑是值得思考的重要因素。)(2)经济因素:多种经济形态并存的经济结构。(3)社会因素:奴隶和贵族的斗争。(4)政治因素:奴隶制文明、城邦制确立。(5)思想因素:海洋文明中形成的集体、平等,相对独立和自由意识。(6)个人因素:希腊思想家和政治家的鼓动和改革。(7)客观条件,①奴隶劳动提供了物质保证;②希腊靠近古埃及和两河流域文明的中心地带,便于从亚非文明的成就中汲取营养。2、城邦:(1)含义:城邦即城市国家,是古希腊基本的政治单位。(大家要注意古希腊仅是一个地理概念,这片土地是由大大小小的城邦组成的。以城市为中心,包括周围的一些村落,斯巴达、雅典是古希腊最大的两个城邦。)(2)特点①最突出的特点:小国寡民。②经济:商品经济发达。特有的自然地埋环境决定了希腊城邦的商品经济比较发达;③政治:独立自治,实行民主政治。希腊城邦的政治体制普遍实行共和制;11\n④文化:思想文化繁荣,文化认同。希腊城邦孕育、诞生了杰出的文化成就。3、公民:父母祖籍在本城邦,拥有一定财产能自备武器服兵役的成年男子。附录:古希腊城邦和古中国诸侯国的比较古希腊城邦古中国诸侯国自然环境依托海洋,形成海洋文明。依托大河,形成大河文明经济基础商品经济繁荣,海外贸易发达。农耕经济发展。产生方式氏族制发展而来分封制发展而来政治特点民主的运作方式,体现民主政治的特点。体现明显的主治特色。治国理念让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管理。把百姓放在统治者的对立面思想文化产生哲学。百家争鸣的局面。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11二、雅典民主政治111、演变过程:发展阶段主要内容影响梭伦改革(公元前6世纪)1.按财产多寡划分等级;2.创立四百人会议公民陪审法庭;3.“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遗嘱法”改变世袭原则;4.鼓励发展农工商业;扩大公民群体,动摇贵族世袭特权,保障公民权力——奠定民主政治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公元前6世纪末)1.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4个血缘部落;2.设立五百人会议,成立十将军委员会;3.继续扩大公民权力,实行陶片放逐法铲除旧贵族特权,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确立民主政治。伯利克里改革(公元前5世纪)1.明确公民大会(500人会议)、陪审法庭是城邦最高权力机构和最高司法和监察机关;2.扩大公民参政范围,发放观剧津贴,鼓励公民积极参政;3.为公职人员和公民发放工资和津贴。完善民主机构,健全保障体制,——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被称之为“黄金时代”。2、发展特点:(1)经历了民主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梭伦改革奠定了基础,克里斯提尼改革正式确立,伯利克里改革达到顶峰。(2)经历了谋职范围不断扩大的过程:由血缘世袭到财产、地域为主,由财产等级限制到取消,由贵族共和到公民参与,人民主权、轮番而治。(3)民主制度的不断创新:抽签选举、差额选举、权力分权等。(4)少数人的民主:以城邦制为基础,只适合小国寡民。3、特征:(1)人民主权、轮番而治:这一特征在国家权力机构上的表现是:①公民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②全体公民都可以参与的陪审法庭与公民大会具有同等的政治地位。③雅典政治向全体公民开放,官制不受财产和门第的限制。(2)权力制约:主要是城邦的公民集体对官吏的监督和制约。议事会这一具有立法行政和司法职能的权力机构,受到公民大会,也受到人民直接广泛参与的陪审法庭总的制约。陪审法庭还对官员和法律进行监督。(3)法律至上:雅典严格的实行法制,法律神圣不可侵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4)公民意识:人人皆可为政,统一的公民集体形成了。4、衰落(1)希腊的奴隶制既是城邦繁荣的基础,也是它没落衰亡的根源。(奴隶制基础上的民主是脆弱的)(2)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最终突破了只适应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根本原因)(3)城邦的内部混乱和城邦间的长期混战。(4)公元前338年,马其顿王国亚历山大征服希腊。(直接原因)11三、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1、雅典民主政治的意义:11(1)铸就了希腊人渴求知识,乐于探索的民族性格。(2)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①轮流坐庄近代选举制的起源②人民主权近代主权在民思想的开端③五百人议事会规定的任期资产阶级代议制任期制的渊源④五百人议事会按公民人数分配名额比例代表制的开始⑤公民大会的辩论行为近代西方议会制的雏形11\n(3)使雅典的精神文化领域取得辉煌成就2、局限性(1)雅典民主只限于城邦人口小部分的男性公民。(2)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3)狭隘的城邦体制,最终无法容纳政治和经济的迅速发展。3、性质:古代奴隶主实行统治的一种手段。(1)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实质上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的,是奴隶主的民主,是极少数人的民主,广大奴隶,外邦人和妇女根本没有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因此,雅典的民主不是现代意义的民主,而是男性公民的民主。(2)它尽情发挥积极作用,促成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同时,又残忍的窒息,限制社会另一些成员的自身发展能力,因此雅典依靠强大国力对盟邦成员进行压迫和屠杀。(3)因此,他即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又是社会不公的一种暴力机器,这是其最大的历史局限性。4、雅典民主对今天的民主建设的教训:(1)应坚持民主集中制。(2)加强人民对政府的监督。11附录:中国中央集权和雅典民民主制的比较:中国的中央集权制雅典的民主制自然环境大河形成的冲击平原山多地少,岛多,港湾多。政体中央集权制度城邦民主制度生产方式农耕经济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政治条件统一或局部统一出现城邦大量存在,小国寡民特点地方服从中央,中央服从皇帝,君权至上人民主权,轮番而治决策机构君主公民大会趋势地方越来越弱,中央越来越强。相权越来越弱,皇权越来越强。公民的权力越来越大评价利与小农经济相适应,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文化发展。为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文明提供了样板,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深刻思想文化产品的涌现。弊①皇帝专权对国家政局影响大,容易出现宦官、外戚专权。②明清束缚商品经济和封建文化发展。民主是少部分人的民主,具有阶级性。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所有公民轮流坐庄容易导致社会腐败,动荡。中国从秦朝以来形成了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古希腊很早就形成了以雅典为代表的民主政体。在古希腊城邦国家和占罗马共和国时期,执政官是由选举产生的,他们的权力受到元老院之类机构的制约;中国商周时期,大臣是由国君任命的,贵族是由天子分封的,赏罚的权力集中于国君一人手中。两种政体的历史作用有其相似之处。进入文明时代以后的中国、希腊和罗马,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他们的政治制度为后代沿袭和仿效。无论是古代中国的农业,还是古希腊罗马的工商业都十分发达,在文化艺术方面也非常繁荣,这与其制度建设密切相关。两种政体也各有其利弊。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对于维护民族和国家的统一,保持文明发展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曾经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随着文明的进步以及人类自主意识和平等观念的增强,这种专制政体就成为束缚人类自由和社会进步的障碍。以雅典民主政体为代表的古希腊民主制使公民有了自由发挥才能的空间,思想空前活跃。但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权力的分散性,也是古希腊文明衰落的原因之一。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教学目标】罗马法;《十二铜表法》;万民法;《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罗马法的主要内容;罗马法维系帝国的统治;对欧美法律的发展以及民主进程影响深远。【教学重点】罗马法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罗马法的作用和影响。【课标内容】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教学内容】一、罗马法的形成与发展111、罗马法——指公元前6世纪末到公元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法律。它随罗马国家的发展而演变,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阶段性。2、过程(三个阶段)(1)习惯法11\n①含义: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变中留下的传统规范。②特点: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③局限:为保护贵族特权提供可方便。(2)成文法:①概念:从公元前509年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罗马产生的法律统称为公民法,它是专门适用于罗马公民的法律,也是早期罗马法的主要内容。②特点: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缺乏灵活与变通,内容上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等方面,而涉及及个人财产关系等问题的私法规范不够完善。③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a.背景:贵族垄断了立法权并随意曲解法律以欺压民众,广大平民对此强烈不满。b.颁布:公元前499年,立法委员会颁布。c.评价:是古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限制了贵族的专横,打破了他们对法律知识的垄断,从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平民的利益,是罗马法的起点;但它是以往罗马法的汇编,其中搀杂着原始、落后的古老习俗,保留了某些维护贵族特权的不合理法规。d.实质:维护奴隶主利益,维护私有财产。④意义:在罗马共和国时期,广大平民是罗马对外扩张和社会建设的主体力量,公民法的实施,使平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空前提高,从而极大激发和调动了他们爱国热情与参政的积极性。(3)万民法的产生①背景:a.在由共和国到帝国的过程中,罗马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不断对外扩张,罗马人广泛与外界接触,各种新的社会矛盾日益显现;b.对于罗马当权者来说,需要部分承认被征服地区的其他民族的利益,给那些没有罗马公权的外邦人以必要的司法保护;c.原来了公民法已经不太适应新的形势了,罗马政府遂设外事裁判官来处理外邦人之间及罗马与外邦人之间的诉讼案件,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形成了万民法体系。②罗马法体系的形成——查士丁尼《民法大全》③万民法的意义:a.较好的处理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巩固了罗马政权,推动了罗马社会的发展。b.提高了官员的办事效率,规范了他们的从政行为。c.裁决了大量的商业纠纷,保护了正当的商业利益。d.调节了人际关系,缓和了社会矛盾。附录:概括罗马法的发展趋势:1、由习惯法到成文法: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制定了《十二铜表法》,标志罗马成文法的诞生。2、由公民法到万民法:随着罗马的对外扩张,要适应于罗马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的法律。3、由零散到形成完整体系:查士丁尼一世编纂《民法大全》。11附录:公民法和万民法的区别和联系11公民法万民法时间公元前509年罗马建国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从共和国到帝国的过程中。背景平民和贵族的矛盾和斗争的结果随着国家的扩大,各行新的社会矛盾日益突出。范围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调整帝国内部各民族以及外邦人自由民之间的关系内容包括元老院法令,元首命令,大法官告示以及有法律效力的习惯法。主要是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内容侧重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方面,涉及到个人财产关系等问题则不够完善。在不促动原有公民法体系的前提下,广泛借鉴外邦人的法律,更注重调解贸易和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影响平民的地位提高,激发和调动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参政积极性。较好的理顺了各种复杂的关系,从而巩固了罗马政权,促进社会稳定和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演变原因罗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维系和稳定帝国统治的需要。二、影响评价——维系统治影响后世111、国内意义: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1)政治方面:为国家权力提供法律依据,稳定了社会秩序,保护了统治阶级的利益。(2)经济方面:保护私有财产,有利于调节社会的经济纠纷,缓和社会矛盾。(3)局限性:保护奴隶制度,维护了奴隶主的利益。17\n2、世界意义:(1)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影响广泛而深远。(2)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深远影响。(3)资产阶级将罗马法的一些思想作为反封建制度、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武器。(4)对亚洲影响深远。我国现代《民法通则》也在一定程度上受罗马法的影响。3、罗马法形成并取得成就的原因:(1)古希腊文明的影响。(2)不断发展的罗马奴隶制经济、(3)古罗马人善于学习,灵活务实的态度。(4)平民的贵族的长期斗争。(5)罗马社会的发展和扩张。(6)统治者的重视。(7)罗马法本身的系统性、逻辑性和强,法理精深,有利于他的发展很传播。(8)古罗马法学家的努力。附录:分析希腊文明和古罗马文明的不同古希腊古罗马历史条件古希腊多山多岛、城邦小国寡民、雅典贵族与平民矛盾、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罗马建立帝国及独裁统治;罗马奴隶制社会矛盾冲突与发展的产物拓展方式通过殖民建立城邦,吸收外部文明拓展希腊文明。通过兼并战争扩大疆域,继承希腊文明,并吸收外部文明来拓展罗马文明。国家形式分散的城邦制,小国寡民。统一的集中制,行省制度,实行总督统治。政体和统治方式经历君主专制统治到贵族集体统治,再到全体公民集体统治的制度演变,首次实现了公民普遍参与,轮番而治的民主制度。摆脱君主制建立共和国,但权力集中在少部分富人手中,因此没有演化为民主制,而是贵族共和国,后来演变为帝国,实行君主专制制度。主要内容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是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通过设立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民众法庭等机构,保证民主制度的正常运作;创造出法治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运作的方式。罗马法包括《十二铜表法》和《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其中后者由《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和《查士丁尼学说汇纂》和《查士丁尼新敕》组成。历史作用希腊的古代民主政治为辉煌的古希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极盛提供了条件,也为后来西方的政治思想和制度提供了思想渊源。它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法已经发展到完备阶段。对人的行为做出详细的法律规范,为调解复杂的社会矛盾提供了法律手段,成为维系东罗马帝国统治的有效工具。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古代希腊与罗马政治制度的认识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城邦政体所形成的民主制度,有利地推动着古希腊经济文化的进步,对近代西方民主制度的形成也具有重要意义。而罗马的法律则是构成古罗马政治文明的重要内核,罗马法对后世影响深远,直到今天我们仍在受益于古罗马的文明,现在的许多法律制度就来源于罗马法。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教学目标】①掌握“光荣革命”的基本史实。②《权利法案》的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基本史实。③理解君主立宪制的含义和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作用。【教学重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及特点【教学难点】君主、议会、内阁的关系及各自的权限、作用【课标内容】了解《权利法案》的制定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教学内容】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含义。君主立宪制是资本主义国家用宪法限制君主权力的政治制度。一切都要由法律决定,君主没有实权,而且本身也要遵循法律。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背景:17\n1、议会制度(1)起源:中世纪(2)基本形成:13世纪(当时还是封建性的)(3)完善:14世纪上半期[国王、上院(贵族院)、下院(平民院)]2、资产阶级革命(参照选修2第二单元)(1)革命爆发原因:(根本原因:生产力——生产关系)①新航路开辟之后,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和具有资产阶级倾向的新贵族形成并且日益壮大。②斯图亚特王朝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和王权之间的矛盾)(2)经过:①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取得胜利②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③1688年光荣革命3、评价“光荣革命”(1)是一次不流血的革命,其实质是资产阶级、新贵族和封建势力妥协的结果。这种妥协是必要的。(2)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3)避免的新的动荡,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为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17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形成:171、“光荣革命”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2、确立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参照选修2第四单元)(1)目的:在于限制王权,扩大议会的权力。(2)主要规定:①以明确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了议会的权力。②议会权力超过国王,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局面(3)结果:把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了议会手中,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从而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4)意义:使英国的权力中心发生转移,议会取代国王成为国家权力中心。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也逐步形成了。3、发展:责任内阁制(1)形成过程:内阁由国王的咨询机构转变为最高行政机构,1721年,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第一任首相是沃尔波尔(2)特点:①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首相拥有实权;②一切内阁成员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联合起来集体负责;③内阁必须得到下院议员的支持,一旦内阁受到下院的反对,首相就要辞职以向议会谢罪,或解散议会而前大选,由新选出的下院决定内阁的去留。(3)作用:内阁制的建立使英国的立法机关得以控制行政,但又不降低后者的行政效率,从而有力地调节了立法权和行政权之间的关系,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4、完善: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1)背景:工业革命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工商业资产阶级壮大(2)内容:富有农民和城镇有产者获得选举权(3)影响:工业资产阶级增强了在议会中的地位,在国家政权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保证了英国资本主义更加迅速的发展。工人和贫民的政治权利仍受到限制。5、强化——“第三院”(选修内容)19世纪70年代后,内阁的权力膨胀,几乎垄断了全部的立法提案权,并掌握了一部分立法权,篡夺了议会财政权,伴随着政党组织的日益完善,首相和内阁作为多数党的党魁和领导核心,对议会下院的控制大为加强,这样,议会通过投不信任票来监督和控制内阁做法的有效性也变得极其微弱了。内阁被称为议会中的“第三院”。英国国王的政治作用:在对外活动中代表英国:国王是国家的人格化,成为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作为联邦首脑,起着维系英联邦的作用。17三、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原因:1、历史原因:英国长期以来就是一个君主制的国家,君主在安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同时,英国长期以来有着通过议会分享国家权力以保障社会和谐的传统。2、现实原因: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维护自己利益做出的必然选择。17\n3、直接原因:“光荣革命”为君主立宪制铺平了道路。4、经济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尚不发达。5、思想原因:启蒙思想还没有形成高潮。17四、英国君主立宪制影响和特点171、影响:(1)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2)有利于社会的稳定。(议会斗争代替暴力冲突)(3)代表历史发展趋势,是历史一大进步。(4)对其他国家资产阶级建立制度有巨大的作用。2、特点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1)英国立宪制度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的混合物。(2)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只是国家的象征;(3)议会和内阁是权力的核心。议会掌握国家的立法权和行政监督权,是国家权力的重心;内阁实际掌握着国家的行政权、财权和部分立法权,权力膨胀,内阁对议会负责,并由占议会多数席位的政党组成;(4)首相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5)国王、议会、内阁三者之间,既有分权也有制约。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教学目标】①掌握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②比较美国资产阶级共和制与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区别,认识民主制度因国情各异而呈现多样化的基本特点。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教学重点】1787年宪法、联邦制的权利结构、总统和联邦制【教学难点】比较美国总统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课标内容】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异同。【教学内容】一、联邦政府建立的背景:171、前提:美国摆脱英国殖民统治,成立美利坚合众国2、必要性:邦联制的弊端要求强化统治需要制定新宪法(1)邦联制的弊端:①建立起的是松散联盟。②州保持很多的重要的权力。③国家没有元首,中央最高权力机构邦联国会的权力极为有限。(2)联邦制和邦联制的不同项目联邦制邦联制组成单位州、邦主权国家本质主权国家国家联盟国家元首有无权力关系中央权高于地方权名义上的国家,地方各州权力很大影响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经济发展受到影响,动荡加剧。173、理论来源:欧洲启蒙思想家的“三权分立”思想。(美国吸取英法的先进思想,说明美利坚民族的开放性。)4、建立:1879年,华盛顿当选为第一任总统,同时选出第一届国会,美国联邦政府成立17二、联邦政府的确定——1787年宪法171、主要内容。(1)宪法确立了美国的联邦体制。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权力大大加强,但各州仍保持一定的独立性。(2)中央政府的构建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美国三权分立政体(3)宪法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制度,而且还把5个黑人折合为3个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从而给这部宪法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2、特点:三权分立,制约与平衡。17\n3、体现的原则:(史论结合)(1)联邦制原则(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2)三权分立原则(立法、行政、司法独立)(3)权力制约和平衡原则(4)民主原则(总统、议员选举产生)4、影响:(1)性质:世界上第一部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2)积极:①将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美国实际相结合,在美国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制度;保障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②这部宪法在一定程度上调和了中央和地方之间、大州与小州之间、南方与北方之间的矛盾,为美国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③有利于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维护国家的统一;④在权力结构中突出体现了所谓“制约与平衡原则”,采用三权分立,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3)局限:①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体现的是资产阶级的民主。②承认黑人奴隶制和黑奴贸易,留下种族歧视的烙印。③妇女、印第安人、黑人奴隶的选举权被剥夺。17三、两党制的形成与发展171、形成:(1)19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初,是美国两党制形成的重要时期。(2)19世纪50年代中期。民主党与共和党两大党的对峙格局形成。(3)1860年起,民主党和共和党交替执政的局面一直延续到今天。2、作用:控制了国会,也左右了总统选举和政党选举。3、本质:都是资产阶级政党4、特点:(1)轮流执政(2)与总统制相结合。(是否当选总统是否执政的标志)(3)两党组织松散,没有严格的纪律约束。4、影响:(1)有相互监督之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限制当权者滥用权力。(2)人们群众可以利用两党制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愿望。(3)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4)两党都是以大财团为政治背景,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贪污贿赂和金钱政治。1717附录:比较美国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17比较美国总统制英国君主立制不同点国家元首是谁总统国王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选民间接选举产生世袭国家元首有无任期任期制终身制国家首脑有无实权有无政府首脑是谁总统首相政府如何产生总统提名,国会同意首相提名,国王批准国家的权力中心是谁总统议会立法权在哪里参、众两院组成的国会在下院议会与政府的关系行政机关与立法机关独立政府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相同点都实行资产阶级专政;都属于代议民主制度;都实行分权制衡原则,议会是国家立法机构并实行两院制,司法独立。1717\n第9课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洲大陆的发展17【教学目标】①掌握重要概念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②结合历史材料分析法兰西共和制政体曲折和复杂的发展历程,理解造成这一局面的历史背景。【教学重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的分析、掌握【教学难点】比较德意志君主立宪制和法国共和之的异同【课标内容】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教学内容】17一、艰难的法兰西共和制171、法兰西共和制确立的原因:(1)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建立(政治前提)(2)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阻碍(3)启蒙运动的影响。2、法兰西共和国之路艰难的原因:(1)内因:①法国的封建势力强大,不甘心退出政治舞台。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艰难历程②共和国时期政局动荡、缺乏威信,引起人民不满。③法国小农经济发达,君主制传统还很浓厚。④由于法国工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对缓慢,致使法国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而法国同一时期的大资产阶级与金融贵族的力量比较强大,所以法国共和制的确立相当不易。(2)外因:周边国家都是君主制(英国也是君主制),法国率先废除君主制,必然遭到反对。3、法兰西共和政体确立的标志:1875年国民会议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内容:产生权利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拥有行政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有权任命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缔结并批准条约,有特赦权,在参议院赞同下有权解散众议院。议会参议院间接选出,任期9年;众议院由普选选出,任期4年众议院可以提出并通过法案,但受到总统和参议院的制约。选举总统权。(2)意义:①以法律形式确立共和政体,确立和巩固资产阶级统治。②促进法国工业资本主义发展。17二、德意志的君主立宪制171.建立的原因(政治前提):德意志的统一(1)原因①四分五裂的状态,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②普鲁士的实力雄厚③核心人物:裨斯麦(铁血宰相)(2)过程:三次王朝战争①1864年普鲁士、奥地利VS丹麦②1866年普鲁士VS奥地利③1870年普鲁士VS法国2、标志: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1)内容:产生权力皇帝国家元首,世袭产生。拥有宣战和缔约、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的帝国议会的权力,有权统率全国的武装力量。宰相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内阁首脑,主持帝国政府工作、拥有绝对权力,内阁大臣只是其助手。议会联邦议会议员不经选举,均来自保守贵族和大资产阶级;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立法机构。联邦议会是帝国最高权力机构,未经联邦会议同意,任何法律均无效。帝国议会权利很小,任何法案都必须经过联邦议会和皇帝批准才能生效。17\n(2)评价:①局限: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的和不完善的代议制。君主制被保留下来,军国主义传统得以延续,阻碍了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彻底完成。②积极:标志着德国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德国终于迈入资本主义门槛;有利于德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并使德国跻身世界强国之列。(3)特点: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军事性(特点形成的成因;①统一是通过至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完成,保留大量封建残余。②统一后的德国靠普鲁士的军事得以维持③德国资本主义起步晚)17附录1:比较法国共和制与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项目法国共和制德国君主立宪制国家元首总统皇帝(权力中心)国家元首产生方式选举世袭国家元首任期任期制终身制国家元首有无实权有皇帝集行政和立法大权于一身,议会的权力和地位国家政治的中心,有立法权作用较小立法与行政机关的关系总统及其内阁政府对议会负责议会大受限制。宰相对皇帝负责相同都是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代议制17附录2:英国和德国的君主立宪制的异同英国君主立宪制德国君主立宪制相同点①都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②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形式③都是君主立宪政体的形式不同点国家元首国王“统而不治”,权力的象征皇帝拥有广泛权力政府首脑首相议会选举产生,首相对议会负责宰相由皇帝直接任命,宰相对皇帝负责议会最高立法机关,国家权力中心。帝国议会和联邦议会是立法机关,但批准权由皇帝控制。三、资产阶级代议制(归纳总结)1.含义: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2、确立的手段、方式。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革命战争或和平改革制定宪法,设立议会来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3、特点:(1)由普选产生的议会享有较大的权力。(2)一般实行分权原则。(3)大都实行政党制度。4、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1)使欧洲启蒙运动的民主思潮由理论付诸实践,从政治体制上对君主专制政治予以否定和替代,成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顶梁柱;(2)19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不断扩大政治民主,代议制不断健全,调节、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秩序,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3)在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下,无产阶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进行合法斗争,有利于维护工人阶级利益。(4)始终代表一定的阶级利益。(5)伴随着“西学东渐”的潮流,资产阶级代议制还扩展到亚洲及世界其他地区,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5、近代英、美、法、德政治制度的比较及特点英国德国美国法国政体(国家制度)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行政权首相内阁世袭皇帝、宰相民选总统民选总统、内阁立法权上、下两院联邦议会、帝国议会参议院、众议院参议院、众议院权力中心议会皇帝总统议会国家元首及产生国王世袭(无实权)皇帝世袭(有实权)总统民选(4年,可连任2届有实权)总统民选(7年,可连选连任有实权)32\n政府首脑及产生内阁首相,议会产生宰相皇帝任命总统总统、总理政府首脑和议会的关系首相和内阁对议会负责,由内阁协调首相和议会的关系。皇帝有权解散议会,首相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总统和内阁部对国会负责,总统和国会互相制约。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对议会负责,总统可解散众议院。特点君主“统而不治”,议会至上。封建色彩浓厚,皇帝权重。总统共和制议会共和制共同点(1)都有形式上代表民意的议会(2)都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1)英国:以君主立宪为主要特征,国王(君主)“统而不治”,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议会拥有立法权,行使国家最高权力;内阁是中央行政机关,内阁首相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2)美国:美国代议制实行典型的三权分立和相互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分别由国会、总统、联邦法院执掌,三个部门行使权力时,彼此互相牵制,以达到权力的平衡。但总统权力较为突出,是总统制共和制国家。(3)法国:总统执掌行政权,但权利受到议会的限制,是议会制共和制国家。议会掌握立法权。(4)德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但君主是实,立宪是虚,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附录:现代国家政治制度比较一览表国家项目中国英国美国法国1871-1940德国1871-1918日本1889-1945国体(国家性质)社会主义、人民民主专政资本主义资本主义资本主义资本主义资本主义政体(政权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议会制君主立宪总统制共和制共和制二元制君主立宪二元制君主立宪国家结构形式单一制度联邦制联邦制政府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分权与制衡政党政治一党执政多党合作自由党、保守党、工党民主党共和党立法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议会国会议会君主议会议会国家元首国家主席世袭君主总统总统世袭君主世袭君主政府首脑国务院总理首相总统总统君主,宰相首相相同点①都是民主政体②都是代议制民主的形式③在实现集体统治的前提下,都实现选举制、任期制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第四单元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第10课鸦片战争【教学目标】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鸦片战争前夕清朝封建统治的腐朽没落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迅速崛起;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及危害;林则领导虎门销烟;《南京条约》;鸦片战争的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②通过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地”看问题的观点,“透过现象看本质”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关系等观点,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南京条约》《天津条约》【教学难点】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原因【课标内容】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教学内容】一、鸦片战争32\n1、鸦片战争的背景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清政府西方国家政治落后的封建制度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经济落后的封建自然经济先进的资本主义经济对外闭关锁国对外掠夺和扩张(1)根本原因:英国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战争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2)主要原因:中国政府的腐朽落后。(3)直接原因:1839年6月,林则徐虎门销烟。2、鸦片战争的经过(1)第一阶段:1840年战争爆发(广州→定海→天津);(2)第二阶段:1841年战争扩大(香港岛→广州→厦门→鸡笼→定海、镇海吴淞→南京)3、鸦片战争的结果(1)1842年签定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内容危害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中国的领土主权赔款2100万银元加重人民负担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东南沿海地区)使东南沿海门户打开,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商品输出,造成中国东南沿海手工业大量破产,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严重地破坏了中国的贸易主权。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要与英方商定破坏了中国关税自主权,有利于西方国家倾销商品,而且使得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失去了关税的保障(2)1843年《南京条约》附件:《虎门条约》《五口通商章程》,攫取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居留等特权(3)1844年中法《黄埔条约》和中美《望厦条约》4、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主义无法抵制新兴发展的资本主义。(根本原因)5、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由单纯的阶级矛盾变为了中华民族和外国资本主义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矛盾。(3)中国的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在反封建的同时又担负起反侵略的任务。(4)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外国入侵逐渐瓦解中国的自然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奠定了客观条件。(5)阶级关系发生了变化:在外国的船坞工厂里产生了中国第一批无产阶级附录1:从不同的历史研究范式来分析鸦片战争的影响:1、现代化范式:鸦片战争对中国有一定的经济以下岗,当然在客观上是主要的,在地位上是次要的。客观上使中国进入了近代时期。(冲击落后,带来先进)①经济上:自然经济完结,商品经济发展,为新的经济形式的出现准备了一些条件。②政治上:促使了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③思想上:先进的科技思想传入,向西方学习的思潮开始出现。④对外:打破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封闭状态,开始和世界联系加强。马克思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2、整体史观: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被迫对外开放,被动的融入世界。3、文明史观:鸦片战争后中华文明围绕三方面展开:①农业文明内部矛盾斗争:太平天国运动。②对外民族矛盾:侵略与战争。③向西方学习变革。从长远角度看,变革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根本。附录2:正确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不能理解为“一半世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社会”,也不能理解为政治上是殖民地,经济上是封建社会。2、它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的内涵。(1)政治上:丧失部分主权而不是全部主权(2)经济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附庸。(3)文化上:西学东渐32二、第二次鸦片战争321、原因:(1)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2)直接原因:列强提出修约要求,遭到清政府拒绝。2、过程(两个阶段)(1)第一阶段(1856年——1858年)①1857年占领广州建立第一个傀儡政权广东巡抚衙门(柏贵)②1858年《天津条约》俄、美、英、法(签定的顺序)32\n内容:公使进入北京;增辟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军舰及商船可在长江口岸航行;可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列强侵略涉及整个沿海地区并深入中国内地);赔英法军费各200万两、英商为200万两。(2)第二阶段(1858年——1860年)①1860年:火烧圆明园——咸丰——“海盗式扩张”②1860年:《北京条约》(俄、英、法)内容: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给英国;准许华工出国;赔偿英法军费各增至800万两白银。3危害: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1)政治上①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②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2)经济上:侵略势力扩展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方便它们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材料。323、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与扩大?分类比较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继续战争原因都是为打开中国市场战争性质都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结果中国失败,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影响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扩大战争过程侵略国家英国英法两国,美俄帮凶侵略时间两年四年侵略范围主要在长江以南沿海从沿海一直到北京战争危害和影响开放口岸和割地开五口香港岛开十一口、英割九龙、俄割150多万平方公里主权破坏领土、领海、司法、关税等主权进一步丧失,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到内地。社会性质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加深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目标】了解或掌握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太平军胜利进军和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军的北伐、西征和军事上的全盛;天京政变的原因、经过、和影响;太平天国领导核心的重建;太平天国失败的标志、原因和历史意义。【教学重点】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和失败的原因;《天朝田亩制度》【教学难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和失败的必然性。【课标内容】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和局限性。【教学内容】一、太平天国的原因321、根本原因:腐败的封建统治和剥削,阶级矛盾的激化。2、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外国的入侵进一步激化了阶级矛盾。3、自然灾害严重。4、西方宗教(西方基督教)的影响。32二、太平天国的过程321、开始:1851年初,金田起义2、发展:(1)初步建立政权:1851年9月,永安建制(2)正式建立政权:1853年,定都天京3、全盛:(1)军事上:北伐、西征、东征;(2)制度上:颁布《天朝田亩制度》4、转折:天京变乱(1)天京变乱的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2)天京变乱的经过:32\n(3)影响: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从战略进攻走向战略防御的转折点。5、重建:(1)重建领导核心:提拔英王(陈玉成)、忠王(李秀成)干王(洪仁玕)。(2)重新颁布革命纲领:《资政新篇》7、防御:后期防卫战(1)1858年①打垮江北大营,解除了天京北面的威胁②三河镇大捷,全歼湘军主力。(2)1860年①攻破江南大营②攻打上海近郊,遭到中外共同镇压,损失惨重。(3)1861年安庆失陷8、失败:1864年,天京陷落32三、政治纲领321、前期:1853年《天朝田亩制度》(1)背景:定都天京以后,太平天国达到鼎盛。(2)内容:内容原则方式土地分配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以户为单位,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产品分配绝对平均圣库制度“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3)核心思想——平均主义(4)评价:①进步性(革命性):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它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是农民阶级所能提出的最完整的反封建纲领。也是使太平天国运动成为中国历代农民战争最高峰的重要标志之一。②空想性:它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违背社会发展规律,根本无法实现。均贫富,产品归公,无法调动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再加上军事斗争紧张,无暇顾及复杂的社会改革,所以根本无法实现。③落后性:它将小农经济作为追求的理想化目标,实际上没有超越封建主义经济的范畴。2、后期:1859年《资政新篇》(1)背景:天京变乱,国势大衰,为重振朝纲,提出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系统的新方案。(2)主要内容:①政治:提倡建立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②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③文教:学习近代教育和先进技术④外交(补充):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3)评价:①它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②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③《资政新篇》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没有反映农民当时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所以,它根本没有实行。3、《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比较(1)产生背景不同:①《天朝田亩制度》是1853年初,太平天国刚定都天京后为巩固政权而颁布的革命纲领。此时太平天国正处于强盛时期。②《资政新篇》是1859年洪仁玕提出的改革太平天国内政和建设国家的主张。经过天京事变,这时太平天国已处于衰落时期。(2)有关社会经济主张的不同:①《天朝田亩制度》它要建立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以绝对平均主义为分配原则的理想的地上天国,即企图在小生产的自然经济的基础上消灭私有制,在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实行公有共享和绝对平均主义。②《资政新篇》是作为太平天国政治纲领提出来的,主要分为“用人”和“设法”两个方面。在经济方面,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经济。即二者一个主张消灭私有制,一个主张发展私有制。(3)群众基础不同:①《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经验的直观总结规范化,是广大农民平等、平均的政治、经济要求的理想化,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的利益和要求的革命蓝图,因而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32\n②《资政新篇》在很大程度上是洪仁玕根据自己接触到的西方文化及自己所了解的情况写成的。它不是农民意识的产物,不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必然结果。没有反映农民迫切的土地要求,因而没有引起农民的强烈反应。(4)作用不同:①《天朝田亩制度》这一纲领直接推动了太平天国革命斗争的蓬勃发展。②《资政新篇》由于没有反映农民的迫切要求,农民对这一纲领反映不积极。再加上残酷的战争环境,尤其是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先天不足,使它缺乏必要的经济基础,《资政新篇》未能付诸实行。(5)反映了同一时代的不同特点:①《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标志着中国农民战争水平达到最高峰。但这一纲领具有极大的空想性,根本无法实施。太平天国的失败与其没有先进思想的指导是分不开的。②《资政新篇》则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它反映了鸦片战争后,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它为后来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思想家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思想开了先河,堪称中国第一个近代化纲领。 32四、影响:1、历史功绩:32(1)反封建: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崩溃(2)反侵略:对侵略者开展了大规模武装斗争,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3)对后来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有深远影响(4)提出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5)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反殖民主义斗争相互推动,相互影响,共同打击了西方殖民者。2、启示: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的民主革命取得胜利3、失败的原因(1)主观上:①战略上的失误;②农民阶级的局限性(2)客观上: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附录1: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1)起义时代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治国方案新——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3)担负任务新——反封同时反侵略;(4)失败原因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5)所属范畴新——旧民主主义革命(6)国际背景新——是亚洲革命风暴的一个组成部分。造些新特色的原因是因为太平天国发生在半殖半封环境下,世界已经进入资本主义时代。附录2:正确认识农民阶级的地位和局限性:1、地位:农民阶级是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的产物,是小生产者的代表。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下,受害最严重的就是农民阶级。农民阶级的地位和庞大的队伍决定了他们是近代中国革命的主力军。2、局限性:(1)阶级局限性①经济上,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②政治上,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③思想上,不能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④组织上,难形成统一坚强的领导核心(2)时代局限性①在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中外发动势力过于强大,是以往农民斗争没有遇上的情况。②由于中国的民主资产阶级发展不充分,当时的民主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没有发展到可以领导农民阶级的程度,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的农民战争必然要失败。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教学目标】①掌握西方列强发动这两次大规模侵略中国的背景,剖析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原因、目的和实质②掌握西方列强发动这两次大规模侵略中国的经过和中国人民奋起抗争的史实,理解中国近代史既是西方列强不断侵略和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侵略的历史。③掌握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定的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内容。剖析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危害性,理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是逐渐形成的。【教学重点】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32\n【教学难点】《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对中国的影响。【课标内容】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教学内容】一、甲午战争321、原因(1)19世纪末,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明治维新后日本为满足资本主义的发展,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制定了以中国为核心的大陆政策。(2)导火线:1894年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3)清政府政治腐败、软弱可欺。(4)其他列强的默许和纵容。2、过程(1894-1895年):丰岛海战(1894年7月)→平壤战役(回族左宝贵)→黄海海战(“致远号”邓世昌,北洋海军主力尚存,日军控制了黄海制海权)→辽东战役(旅顺大屠杀)→威海战役(日军占领威海卫,北洋海军全军覆灭。)3、结果:1895年签定《马关条约》内容危害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加剧了人民的负担,向列强“政治大借款”,便利列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岸。使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日本可以在华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进一步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廉价的劳动力,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4、影响:(1)对世界:《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2)对中国的影响:①甲午战败,标志洋务运动的失败。②促使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觉醒。③是中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④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⑤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3)对东亚格局的影响:①提高了日本的国际地位,壮大了日本的国力。②资本主义列强在东亚的争夺更加激烈。5、中日甲午战争中中国的失败的原因:(1)主观方面:清政府的腐败和落后。(慈禧太后卖国,李鸿章避敌求和;没有发动人民斗争;清军“先守定局再图进取”贻误了战机。)(2)客观方面:①日本明治维新后国力强盛,发动战争蓄谋已久。②国际因素:列强支持日本侵华。32二、八国联军侵华321、起因:义和团运动威胁了列强在华利益。2、义和团运动概括(1)时间:1898年(2)原因:民族危机加深(3)旗号:“扶清灭洋”(评价)①反映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已经成为了主要矛盾。这个口号带有很大的局限性。②扶清:有利于争取官兵,却容易让群众放松对清政府警惕。③灭洋:能够动员广大群众参加反帝斗争,却带有笼统的排外色彩。(4)性质: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5)清政府的态度:镇压→招抚→镇压(6)评价:①它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②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3、结果:签订了《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内容危害赔款4.5亿两白银,39年还清,本息9.8亿两。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使中国税收受到列强控制。32\n设立“使馆界”,各国派兵保护;“使馆界”实际上是“国中之国”,成为列强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拆毁北京至大沽炮台,外国驻兵北京至山海关沿线要地;清朝腹地京津至山海关广大地区,置于列强武装控制之下,便于列强派兵镇压中国反帝斗争。惩办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对反帝镇压不力的官员永不叙用;清朝官吏严厉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进一步成为帝国主义的帮凶,清政府真正成为了“洋人的朝廷”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便于清政府按照洋人的旨意卖国。修订商约。便于列强扩大对中国的侵略。附录: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战争条约社会性质变化国际背景侵华特征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工业革命后,各有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军事侵略和经济侵略相结合,以商品输出为主。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半封建的程度加深 甲午战争马关条约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半封建的程度大大加深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英法德美日向帝国主义发展。资本输出为主,继续商品输出。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经济上注重资本输出,政治上扶植代理人“以华制华”第13课辛亥革命【教学目标】①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②结合史实正确评价辛亥革命。【教学重点】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和三民主义;南京临时政府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的意义【教学难点】对三民主义的分析和评价正确评价辛亥革命【课标内容】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教学内容】狭义的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发生的反对清政府的革命,武昌起义是其中的一部分。广义的辛亥革命是指从孙中山开始革命至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为止。武昌起义成功了,而辛亥革命失败了一、辛亥革命的背景321、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的发展(迫于形势,清政府相继打出“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幌子,进行一些改革。这些改革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2、阶级基础: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逐步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3、思想准备:(1)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2)宣传革命思想的中心:上海和日本(3)民主革命思想家和革命家:章炳麟、邹容、陈天华4、组织准备: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5、指导思想:三民主义(下表)政治纲领三民主义评价联系进步性局限性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用暴力推翻帝国主义支持清王朝民族主义民族独立、平等没有明确的反帝旗帜前提创立民国推翻帝制,建立资本主义共和国民权主义保护民族资产阶级的民主权利核心平均地权核定全国地价,实现土地国有。民生主义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没有彻底土地革命纲领补充和发展6、军事酝酿:一系列革命武装。(黄花岗起义)7、导火线:四川保路运动32二、辛亥革命的过程1、酝酿:(1)1894年,兴中会在檀香山成立。(性质:第一个资产阶级团体)(2)1905年,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性质: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3)1911年4月,广州起义32\n2、导火线:1922年,四川保路运动3、开端: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湖北军政府成立。4、发展:全国十几个省相继独立。6、高潮: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五色旗为国旗。(性质:以资产阶级为主体的革命政府)7、巩固:1912年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时间:1912年春。(2)目的:限制袁世凯权力,确保民主政治。(3)内容:①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主权在民);②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族平等);③国民有基本的自由;32④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⑤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⑥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4)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5)意义:《临时约法》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制度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但没有规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也没有具体涉及关系的民生的土地问题,带有很大的阶级局限性,在有些地方甚至是孙中山旧三民主义的倒退。8、胜利:1912年,宣统帝退位,清朝灭亡。(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9、失败: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救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失败表现:①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也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变。(根本表现)②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篡夺了。(直接表现)(2)失败的原因:①主观(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的自身局限性。(a.始终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帝纲领;b.始终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封建纲领;c.脱离人民群众;d.同盟会软弱无力;e.没有自己的武装……)②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破坏(3)教训:①必须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彻底捣毁封建势力。②不能幻想帝国主义的支持③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的民主革命取得胜利。三、意义: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321、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意义:(1)政治上: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不是封建制度),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辛亥革命推翻了帝义走狗──清王朝的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2)经济上:推翻了清王朝,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3)思想上: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利,参政议政意识提高,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4)国际上:对亚洲近代各国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广泛影响。3、局限性: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也没有得到彻底改变。附录:如何认识中华民国和南京临时政府?1、中华民国是1912~1949年中国的国名,南京临时政府则是指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在南京领导建立的具有资产阶级性质民主共和国性质的中央政权。2、中华民国分为三个时期:南京临时政府时期(1912年1月~3月);北洋军阀时期(1912年~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年~1949年)3、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革命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则是以“中华民国”为招牌,实质上是帝国主义扶植下的封建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的联合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则是国民党新军阀找着“中华民国”的旗号,实际上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权。32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教学目标】①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②通过对1924年到1935年中国革命形势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方法,分析研究国情,做出科学判断的能力。32\n【教学重点】五四风雷、中国共产党成立【教学难点】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课标内容】概括五四运动和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教学内容】一、五四运动321、背景(1)国际①一战期间日本加紧侵略中国,提出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中国人民反帝情绪高涨。②十月革命胜利为中国人民解放指出了解放道路。(2)国内①政治方面:北洋军阀的封建专制统治促使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爆发的根本原因)②阶级方面: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得到发展,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运动发生准备了阶级基础。③思想方面: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为中国一批先进分子所接受,为运动提供了思想条件。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促使先进分子和青年学生积极开展爱国活动。(3)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2、过程阶段时间中心主力斗争形式第一阶段1919年5月4日~6月初北京青年学生学生集会游行、罢课第二阶段6月初一6月底上海工人阶级“三罢”斗争3、成果:取得初步胜利表现为(1)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2)罢免了曹、章、陆的职务;(3)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4、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1)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其彻底性不是指斗争的结果,而是指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2)意义:①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先锋作用,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作用;②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条件。③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附录: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名称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指导思想资产阶级平等、自由思想和民主共和观念马克思主义革命前途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革命范畴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化的一部分依靠力量脱离工农依靠工农时间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五四运动到建国任务反帝反封建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的含义:(1)新的领导阶级,这是主要的。(2)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3)群众基础广泛(4)新前途:最终前途是社会主义。(5)新范畴: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6)新意义: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唤起了民众的觉醒,准备了革命力量的团结,为中共的成立作准备。32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321、背景(1)思想基础:五四运动的实践和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使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32\n(2)组织基础: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深入到工人中间,促成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各地早期共产党组织的建立。(3)经济基础:辛亥革命后民族工业迅速发展;(4)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5)国际因素:共产国际的帮助1、成立概况——中共一大的召开(1)召开:1921年7月23日,上海。(2)主要内容:①通过党纲:规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用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联合第三国际。②确定党的中心任务: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③成立党的中央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2、意义:中共一大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光明和希望。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附录1:理解中共一大后,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1、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2、代表的阶级利益:不仅代表工人阶级利益,还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4、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附录2:中共二大1、时间:1922年7月;2、条件:对于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的正确分析;3、主要内容:最高纲领: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4、意义:第一次在全国人民面前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32三.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321、国共合作(1)原因:①中共领导工人运动的体会:认识到敌人的强大,要想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建立统一战线。②1923年中共三大根据共产国际指示,通过与中国国民党合作的决定。③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后,孙中山深感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决定“以俄为师”,同意以“党内合作”的方式与中国共产党合作。(2)实现:国民党一大①时间、地点:1924年1月,广州②意义:这次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形成,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2、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1)兴起: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1925年,广州国民政府成立;国民革命军成立;统一了广东革命根据地(2)高潮:北伐战争①北伐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②开始时间:1926年7月。③打击目标: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④主要成果:歼灭吴佩孚、孙传芳主力,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1927年初,国民政府迁都武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⑤意义:将革命势力由珠江流域推进到长江流域,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工农运动发展迅速,提高广大群众的觉悟。扩大中共影响,党的力量有所增强。3.失败(1)标志:①四一二政变: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政变,并于4月18日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标志着大革命局部失败。②七一五政变: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发动政变,以后宁汉合流,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失败。(2)原因:32\n①帝国主义干涉破坏,扶植代理人。②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③中共推行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在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的过程中,陈独秀和共产国际代表鲍罗廷等坚持右倾机会上义错误,限制工农运动,放弃了革命领导权。(3)教训:认识到武装力量的重要性和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32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教学目标】通过对1927年和1935年中国革命形势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分析研究国情,做出科学判断的能力,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理论和实践辩证关系的认识能力.。【教学重点】武装起义、遵义会议【教学难点】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工农武装割据【课标内容】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对中国革命的影响。【教学内容】一、南昌起义321、原因:国民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了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为挽救革命,共产党开始用武装起义来回答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2、过程(1)时间:1927年8月1日(2)领导人:周恩来、贺龙等。(3)过程:南昌起义→南下广州→分兵作战(湘南和海陆丰)3、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4、教训:夺取中心城市的革命道路不符合中国民主革命的实际情况,所以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顺利。32二、土地革命321、八七会议(1)时间和地点:1927年8月7日汉口(2)内容:会议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3)意义:这次会议给正处于思想紊乱、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2、秋收起义和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1)概况:1927年9月,毛泽东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号,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起义军攻打长沙受挫后,毛泽东率余部向敌人防守薄弱的山区进军。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2)井冈山建立根据地的原因:①群众基础好,经历了大革命的洗礼。②地势险要,易攻难守。③位于湘赣交界处④距离大城市远,反动力量薄弱。⑤四周是产粮区,便于筹粮筹款。3、土地革命(1)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开展土地革命。(2)影响: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根据地的经济建设。4.“工农武装割据”思想(1)含义:(毛泽东总结井冈山根据地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2)三者的关系:①共产党的领导是红色政权存在的重要条件;②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核心内容,进行土地革命,能充分发动群众,为革命发展提供广泛群众基础;③武装斗争是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离开了武装斗争就不能保卫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④根据地是中国民主革命赖以发展的战略基地,⑤如果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不与根据地建设相结合,武装斗争失去了阵地和依托,土地革命就失去了根基。(3)意义:这一理论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它科学地指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中国革命在城市遭到失败后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32\n4、反“围剿”斗争(武装斗争)(1)原因:红军和根据地的发展壮大,使国民党十分惊恐,从1930年10月起,蒋介石调集重兵,向根据地发动三次大规模的“围剿”。(3)结果:毛泽东、朱德指挥红军成功地粉碎了敌人的“围剿”,根据地得到巩固和发展;5、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1)时间:1931年冬,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2)概况:大会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定都瑞金,毛泽东当选临时中央政府主席。32三、红军长征321、原因:(1)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直接)(2)“左”顷错误(根本)2、过程:1934年10月开始→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1936年6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师,长征胜利结束。3、重大转折:遵义会议(1)背景:长征一开始,博古等犯逃跑主义错误,红军损失惨重,处于极端危险境地,红军将士对博古、李德不满。(2)内容: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3)意义:①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②成为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4)遵义会议的理解①遵义会议由于受形势的制约,它只是从军事上和组织上纠正了“左”倾错误,而没有从思想上彻底清除党内的“左”倾思想。②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理解:党的领导从根本上说是对思想路线的领导,遵义会议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就是从思想上路线上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当时的中心任务是军事斗争,中央把军事指挥权交给毛泽东,就在事实上确立了他在全党的领导地位。③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遵义会议上,中国共产党在与共产国际联系中断的情况下,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解决了自己的路线;采取民主集中制原则,独立解决了党中央领导机关改组问题。改变了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指示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做法,实际上确立起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全局上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表明中国共产党已是一个政治上成熟的政党,完全可以独立地承担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4、影响(长征精神)(1)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2)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成为了党和革命前进的动力长征精神的主要内涵是: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3)开创了北上抗日的革命新局面。32第16课抗日战争【教学目标】掌握抗日战争爆发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史实,抗战初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情况,比较两个战场的不同特点,理解两个战场在抗战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全面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概括和归纳历史事件的能力。【教学重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全面抗战路线;正面战场抗战,抗日战争的意义【教学难点】抗日战争两个不同的抗日战场及其关系,如何评价国民政府抗战初期的功过。【课标内容】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对中国革命的影响。【教学内容】一.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主要原因:321、日本既定的侵华政策(根本原因)2、日本受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陷入极端困难的局面,为了摆脱危机(直接原因)3、中国国民政府正全力围剿红军,给日本以可趁之机。4、西方国家也陷入危机,无暇东顾。32二、全民族的抗战32\n1、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民族矛盾上升)2、1935年日本制造了华北事变(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3、1937年7月7日制造了“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4、国共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原因:①社会矛盾的变化。②共产党的努力。③抗日救亡运动的影响。④共产国际的指导。(2)表现共产党国民党路线全面抗战路线片面抗战路线内容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片面依靠政府和军队。战场正面战场敌后战场战役建立抗日根据地、百团大战四大会战。(3)意义:有效地孤立了日本侵略者,充分动员了全国亿万军民,实现了全民族抗战。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5、正面战场的四次大会战:(1)淞沪会战:国民党正面战场的第一场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2)太原会战: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平型关大捷(八路军115师取得)(3)徐州会战: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台儿庄战役(国民党李宗仁指挥)(4)武汉会战: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中国失去了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附录:抗日战争中国民党正面战场与中共敌后战场的区别和关系:1、区别:(1)抗战路线不同:共执行全面抗战路线和国执行片面抗战路线。(2)依靠的武装力量不同:共依靠人民,国依靠政府和军队。(3)战争范围不同:共在日本占领区,国在国统区。(4)作战规模和方式不同:共游击战和有利条件的运动战,而国实大兵团的阵地战。(5)战略位置不同:正面战场在防御阶段是主战场,敌后战场在相持阶段起主导作用,逐渐上升为主战场。2、联系:(1)两个战场实际上是国共合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二者相互依存,驱逐日本帝国主义的总目标是一致的。抗日战争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战主战场,国民党下面战场担当了主要的抗战任务。正面战场的抗战,歼灭了大量的日军,粉碎了敌人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正面战场在战略上掩护了敌后战场的展开。(2)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标志:1938年10月,广州、武汉相继失守。)中共坚持维护了统一战线。共产党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使敌后战场成为抗日的主战场。总之这两个战场互相依存,互相配合,两者也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和摩擦(如皖南事变)但贯穿始终,共同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32三、日军的滔天罪行321、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30多万人2、潘家峪惨案——1941年初,1200多人3、七三一部队——细菌战惨无人道32四、抗战的胜利321、百团大战(1)背景:①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国民党顽固派的投降分裂活动日益严重。②日本重点进攻八路军、新四军的敌后战场。(2)概况: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百团大战。(3)目的:为振奋全国人民的抗日精神,争取形势好转(4)评价: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大大提高了共产党、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2、开辟海外战场:1942年,中国缅甸远征军协助英军作战。3、抗战胜利:1945年8月15日4、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全民族的抗战(根本原因),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抗战的方针这是战胜日本的成功的军事策略。(2)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有力配合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援(重要因素)32\n尤其是苏联和支援以及英美等盟国的配合,是中国抗战取得胜利的外部条件。(3)日本发动的战争是侵略的,非正义的,法西斯战争,必然以失败告终5、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1)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2)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御外敌,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并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3)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4)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6、抗日战争的特点(1)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包括全民族的抗战。(2)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主解放战争。(3)两个战场,两条路线并存。(4)中共的中流砥柱作用。(5)以强胜弱。(6)持久性。32附录:两次国共合作的不同:国民大革命抗日战争背景“打倒列强除军阀”日本全面侵华构成的阶级四大阶级联盟更广泛两党的政治背景和地位两党都处于发展阶段,都是革命的政党国民党是执政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而共产党也已经走向成熟,成为中国革命的中坚力量。反对的对象列强和军阀日本帝国主义合作的方式党内合作党外合作权利的归属归国民党国共各自有自己的军队和政权合作的纲领三民主义只有合作宣言,没有合作纲领革命的任务反封反帝只是抗日结果和前途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但由于国民党背叛革命,结果失败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第17课解放战争【教学目标】内战爆发、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教学重点】重庆谈判、三大战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教学难点】重庆谈判中中共如何应对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课标内容】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对中国革命的影响。【教学内容】一、争取国内和平民主的斗争321、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形势(1)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由中日民族矛盾演变为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2)国内主要政治力量的态度:共产党尽力争取和平民主;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原因:①迫于国内外要求和平的压力。②内战的准备工作尚未完成。)2、重庆谈判(1945年8月——10月)(1)目的:为争取和平,揭穿美蒋阴谋。(2)概况:10月10日,双方代表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①协定规定: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障人民权利②局限性:对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合法地位问题,未能达成协议)3、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初、重庆)(通过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决议)32二、解放战争(1946年夏—1947年6月)321、内战爆发的标志:1946年夏,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2、防御阶段(1946夏—1947夏)(1)粉碎全面进攻;(2)粉碎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32\n3、反攻阶段——(1947.6开始)(1)概况:刘、邓率晋冀鲁豫人民解放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序幕。(2)反攻首选中原的原因:①国民党在重点进攻,中原兵力空虚。②大别山是老根据地,群众基础雄厚。③中原地区战略位置重要。4、决战阶段:三大战役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时间1948年9月-11月1948年11月-1949年1月1948年11月-1949年1月部队东北解放军人民解放军东北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战果歼灭和改编了国民党军队150多万,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消灭5、渡江战役(1)背景①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1949年春,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并提出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方针)②蒋介石发出“求和”声明,为迅速结束战争,减少人民痛苦,中共提出和谈破裂。(2)结果:4月23日,南京的解放标志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了(3)影响: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附录:重庆谈判和北平谈判的比较:1、相同点:(1)都是国民党提出。(2)目的都是缓兵之计。(3)达成的协议都是中共先提出并努力争取。(4)最终都挫败国民党的阴谋。2、不同点:(1)国共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2)国民党的具体目的不同:重庆谈判是想制造假象,把责任推给共产党:北平谈判是想“卷土从来”32三、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经验、意义321、标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和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经验:(1)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2)走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3)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4)有一支人民革命武装;(5)坚持武装斗争。(6)群众的支持。(7)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3、意义:(1)国内:标志着中国一百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2)国际:①改变了世界格政治格局,壮大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②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32附录1:国共关系1、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国共关系的影响:(1)五四运动后广大人民和北洋军阀的矛盾国共第一次合作(2)1927年——1937年人民大众和高国民党的矛盾国共十年对峙(3)1937年——1945年中日矛盾国共第二次合作(4)1945年——1949年中国人民和美蒋再次分裂,走向对抗。2、对国共两党关系的历史思考:(1)国共两党代表的是不同阶级利益的政党。在民主革命时期,两党两次合作,沉重打击了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推动了中国革命发展;(2)两党分裂和内战完全是国民党反动分子反共反人民的结果,给人民和国家带来了深重灾难,也给帝国主义的侵略以有机可乘;(3)事实说明,两党合则国兴,两党分则民族和人民之不幸;(4)希望在历史新时期,国共两党合作,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附录2:近代社会各阶级探索主张和实践:1、农民阶级:(1)实践:先后掀起了两次大规模的革命运动: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2)主张:《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扶清灭洋”34\n(3)特点:具有革命性的一面,农民阶级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同时也具有落后的一面,其阶级属性决定其革命只能是“血溅轩辕”。2、地主阶级(1)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90年代):以曾国藩、李鸿章等地主官僚为代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自强求富,推动清王朝中兴的一场运动。甲午中日战争北洋水师的惨败标志这场运动的破产,但中国的现代化运动由此起步。(2)清政府“新政”(20世纪初):迫于内外压力决定实行君主立宪制,1906年发布“预备仿行立宪”谕旨,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1911年宣布组成第一届责任内阁,史称“皇族内阁”。3、资产阶级:(1)实践:维新变法运动、实业救国、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北伐战争(2)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三民主义,民主和科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3)特点:具有先进的一面,是民主革命的动力之一,同时也具有妥协性、软弱性的一面,决定其革命活改革只能是“屡战屡败”。4、无产阶级:(1)实践: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2)主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作指导,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3)特点:集革命性、先进性于一身,决定其革命必将取得胜利。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34【教学目标】①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②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教学重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教学难点】《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和意义【课标内容】简述《共产党宣言》的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了解巴黎公社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建立社会主义政权的经验教训。【教学内容】34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341.社会阶级基础:19世纪资本主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1)原因: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尖锐激化。(2)表现:①1825年,英国爆发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一次经济危机。②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贫富差距拉大。③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阶级矛盾日趋尖锐且公开化。2.思想基础: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三个理论来源。3.欧洲三大工人运动(1)时间:19世纪三四十年代。(2)原因: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逐渐明显暴露出来,促使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化。(3)事件: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4)意义:①表明广大工人已经觉醒,由经济斗争发展到争取获得政治权利。②表明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③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阶级基础4、个人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深刻的揭露和分析。34二.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的问世341、时间:1848年2月2、内容:(1)充分肯定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2)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肯定了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的进步作用,指出资本主义最终必将被共产主义取代。(3)科学地分析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成长壮大的历史,指出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34\n(4)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进而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5)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总之,《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3、意义:(1)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2)使无产阶级进行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发展起来。34三.巴黎公社341、历史条件和原因(19世纪70年代初的法国,经济状况还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的程度,巴黎公社起义只是一个特殊条件下的城市起义,具有非常强的偶然性)(1)阶级基础:19世纪中期的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工人队伍发展壮大。(2)思想基础:各种社会主义学说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3)组织条件:第一国际的成立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其许多成员参与了1871年的巴黎公社革命。(4)特殊原因:1870年的普法战争失败,(5)直接原因:临时政府的内外政策。2、巴黎公杜的成立(1)巴黎公社革命(3月18日武装起义):(2)巴黎公社的成立: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正式宣告成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诞生了.3、巴黎公杜的措施(1)政权建设:废除旧军队、旧警察,取消资产阶级的法庭和议会,代之以国民自卫军,以公社委员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下设若干委员会,掌管国家的立法、司法和行政大权。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并对其采取了限薪措施。(2)社会经济: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维护工人权利,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等。4、巴黎公社的失败(1)保卫公社的战斗:①1871年4月,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军队向巴黎公社发动疯狂进攻,公社战士誓死保卫公社,打退了临时政府军队的多次进攻。②1871年5月下旬,敌人攻入巴黎城内,公社战士浴血奋战。经过一个星期的战斗,巴黎公社被扼杀。(2)失败原因:①主观原因:没有接管银行,财政上陷入被动;没有同外省的革命者取得联系,更没有发动农民,导致孤军奋战;没有统一革命政党的领导,没有乘胜追歼敌人。②客观原因:反动势力过于强大(不仅有本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还有外来普鲁士强权的干涉和镇压);③根本原因:法国当时的资本主义处于上升阶段,无产阶级力量弱小,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还不成熟,这也是失败的根本原因。5、巴黎公社的意义(1)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2)巴黎公社的革命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3)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宝贵财富。(4)公社战士在同强大敌人战斗时表现出的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精神,将永垂史册。34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学目标】①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俄国二月革命和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出现;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意义②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培养学生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教学难点】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苏维埃政权的巩固【课标内容】概述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教学内容】一、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和原因1、客观条件(1)经济:俄国资本主义有一定的发展,但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2)政治:①腐朽的沙皇制度占统治地位,是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38\n②俄国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国内矛盾尖锐。③一战激化各种社会矛盾。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环节。2、主观条件(1)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性较强;(2)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3)广大农民成为革命同盟军二、十月革命过程1、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2、《四月提纲》:指明了从资产阶级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任务。3、七月事件: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和平夺权已不可能。4、十月革命:推翻临时政府,确立苏维埃政权5、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召开)。(1)时间:1917年11月7日(2)内容:①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正式宣布临时政府已被推翻,全国政权转归苏维埃。②通过了《和平法令》,向一切交战国政府和人民建议,“立即缔结停战协定”,就公正的和约进行谈判,实现“不割地不赔款的和平”。③通过了《土地法令》,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实现土地国有化,分配给劳动者使用,其目的在于消灭封建制度,使苏维埃政权得到农民的支持。④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一一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3)意义:这次大会表明苏维埃政权在俄国正式建立,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诞生。三、伟大的开端1、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1)性质:十月革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2)国内意义:初步建立了无产阶级的民主制度,颁布了保障工人权利的法令,劳动人民开始实现“当家作主”的美好愿望。(3)国际意义: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方面,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成功地将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实践;结束了巴黎公社失败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低潮期,开创了新的局面。对资本主义的影响方面,在统一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说明资本主义是可以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对民族解放运动方面,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争,推动了中国等亚洲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2、十月革命的特点(1)从理论上看: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在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单独取得了革命的胜利,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2)从道路上看:它走的是由城市包围农村的革命道路,这也是俄国革命的特殊性。(3)从阶段上看: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形成了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阶段的革命。94(4)从革命实现的方式上看:从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夺权。附录1: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比较项目二月革命十月革命相同处背景一战造成俄国社会矛盾尖锐领导者布尔什维克党范围彼得格勒工人,农民起义不同处任务推翻封建专制统治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结果出现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建立工兵代表苏维埃对外政策继续进行“一战”坚决推出“一战”结果结束了封建统治走上了社会主义关系二者紧密相联,形成了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附录2: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的比较38\n巴黎公社十月革命相同处革命性质无产阶级领导的推翻资产阶级的斗争背景国家民族面临着危机。普法战争失败。临时政府继续卖国。一战使经济崩溃,资产阶级继续参战方式武装起义影响重大而深远伟大尝试第一次社会主义胜利不同处没有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比较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没有农民的支持有农民的支持没有乘胜追击坚决镇压反革命势力伟大尝试第一次社会主义胜利附录三:中俄革命道路的比较中国俄国不同农村扩展到城市城市扩展到农村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国家,农村是帝国主义统治最薄弱的地方革命主力集中在城市附录四: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规律1、由空想到科学2、由理论到实践3、由理想变为现实4、由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5、由一国模式到多国模式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和祖国统一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38【教学目标】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提高学生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民主建设的取得主要成就。三项基本政治制度【教学难点】认识三项政治制度所显示的中国特色【课标内容】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教学内容】38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人民政协的召开(1)历史背景:南京国民党反动统治被推翻;(2)主要内容:①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主席。②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③大会还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④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采用公元纪年。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背景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主党派通过议会斗争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救国方案失败。②民主党派与中共并肩战斗,在中共领导下,共同创建了新民主主义的中国。(2)建立①标志: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②作用:在团结各阶层、各阶级力量,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实现社会主义改造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3)新发展——1956年八字方针,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1、创立的原因:新中国的成立和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展开,民主政治建设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创立的标志: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1)召开:1954年9月,北京。(2)主要内容:①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②大会根据宪法的规定,建立了新一届国家机构,毛泽东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38\n(3)历史意义①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进一步民主化的标志,为加强我国人民民主制度,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初步奠定了基础。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符合中国实际的,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随着历史的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将不断得到巩固和完善。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内容: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性质、根本政治制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2)原则: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3)意义:这是新中国第—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和建设经验的总结,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法律保证。宪法的颁布大大调动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附录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历史选择1、从历史上看:西方民主共和制在中国式行不通的。(辛亥革命的教训)2、从国家限制看:人民民主专政决定了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从代表的利益上看: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4、从经济基础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公有制经济基础相适应。附录2:《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的不同:背景性质政权性质制定机关体现原则目的《共同纲领》推翻国民政府,新中国成立代(临时)宪法新民主国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新民主主义巩固了民主革命成果,实行人民民主专政。1954年宪法政权得到巩固,经济得到恢复,“一五计划”的开展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社会主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加强政治建设和法制建设,调动人们的积极性附录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三权分立制度区别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三权分立制度经济基础公有制私有制阶级本质人民民主专政资产阶级专政政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两党或多党制行使权力主体全国人民资产阶级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分权制衡图示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1、含义: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按照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物。2、建立的原因(1)中国是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2)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一般比较落后。(3)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3、建立过程(1)1949年的“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载入1954年宪法。(3)中国省级民族自治区共有5个。内蒙古自治区是最早建立的,成立于194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相继于20世纪50年代成立。西藏自治区于1965年成立。4、建立和完善的意义.(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各民族平等联合,团结在祖国大家庭内,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的最恰当的制度。(2)它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对实现民族平等,保证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调动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产生了深远影响。(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中国一项基本国策和根本的政治制度。38\n5、优越性:(1)有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2)有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具体特点结合起来(3)有助于把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结合起来(4)有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热情和热爱本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38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教学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或掌握“文化大革命”中我国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的史实;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认识其在民主政治建设上的转折意义;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理解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是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的核心内容,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教学重点】“文化大革命”后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的全面发展【教学难点】“文化大革命”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的原因【课标内容】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教学内容】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1、“文化大革命”的原因(1)国际原因:①中苏关系趋向紧张,②西方国家掀起了新的反社会主义的高潮。(2)国内原因:①党内指导思想的“左”倾错误的发展;②毛泽东的错误判断和发动;③林彪和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利用;④当时国家政治生活当中存在的个人崇拜现象。受几千年来封建专制制度的影响(历史原因)。2、“文化大革命”的危害(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破坏(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受摧残;(3)国家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3、“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1)国家决策必须遵守法律程序,避免因领导人的决策失误给国家、人民带来损失,既要实行“法治”,而非“人治”。(2)完善法律制度,约束公民行为,使法律不因领导人意志的改变而改变,以切实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3)加大对公民法制教育的力度,以提高“公民知法守法、自觉维法”的意识。总之,就是要加强社会主义的民主法制建设。4、性质:一场领导者错误发动的、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全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的内乱。二、法律制度的走向健全1、历史原因:(1)“文革”的经验教训(2)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法制建设的方针。2、主要成就:(1)平反冤假错案(2)完善民主制度(3)健全法律制度(4)“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确立和完善。三、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1、十六字方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完善。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健全和发展3、《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基层民主建设的加强4、“海选”制度:村民选举制度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教学目标】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中英谈判和香港回归;中葡谈判和澳门回归。海峡两岸隔绝状态的结束;“汪辜会谈”;江泽民对两岸关系发展的八项主张。【教学重点】“一国两制”的基本内涵;香港回归祖国【教学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和意义【课标内容】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祖国安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教学内容】一、一国两制构想40\n1、背景(1)《告台湾同胞书》:(2)邓小平讲话:解放台湾→台湾回归2、提出: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3、含义:“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坚决反对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等分裂国土的图谋。“两种制度”是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港、澳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维护台、港、澳地区的繁荣与稳定。4、意义:重大的战略决策,完成祖国统一的指导方针5、特点:①基础是一个中国。②实行两种制度。③高度自治。④和平谈判。⑤长期不变,具有稳定性。附录:为什么用“一国两制”来解决港、澳、台问题:①可以避免战争带来的灾难,符合人们的愿望。②有利于保持港、澳、台的繁荣,有利于我们现代化建设的稳定。③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发展。二、香港、澳门的回归1、香港的回归(1)香港问题的由来?①1842年《南京条约》割香港岛;②1860年《北京条约》割九龙司地方区;③1898年强租新界(2)香港回归的条件①前提条件: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②关键因素:“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③群众基础:香港同胞心向祖国,渴望回归,④准备工作: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圆满的完成了各项任务(3)香港回归的经过(4)香港回归的意义①对香港:香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耻辱,开创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②对中国: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进了重要的一步。③对世界: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2、澳门的回归(1)澳门问题的由来?①1553年,葡萄牙人借口曝晒水浸货物,强行进入澳门②1557年,葡萄牙通过贿赂明朝官员,取得在澳门的定居权③19世纪五六十年代,葡萄牙人先后侵占了氹仔岛和路环岛(2)澳门回归;1999年12月20日,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1、台湾问题(台湾在历史上有哪三次分离与回归?)(1)荷兰殖民者占领,郑成功收复;(2)《马关条约》被日本占领,抗战胜利收回(3)国共内战造成(前两次是外来侵略所致,第三次试内战所致,是中国内政问题,有本质区别。)2、发展的原因(1)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2)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政策和措施,促进海峡两岸的和缓与交流3、发展的表现:(1)1979年后,党和政府公开宣布实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开创了两岸关系的新局面。(2)1980年后,海峡两岸民间交往不断加强,通邮、通航、通商的限制逐渐放松,两岸交流日益频繁。(3)1992年10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史称“九二共识”。(4)199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以推动两岸的经济交流与合作。(5)1995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40\n(6)2005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发布《反国家分裂法》,为制止国家分裂提供法律依据。附录1:台湾与大陆联系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1、有利条件:①民族文化相同。②经济具有互补性。③大陆具有较好的投资环境。④“一国两制”的提出。⑤两岸交流频繁。2、不利条件:①“台独”势力。②国际反华势力。附录2:处理台湾问题和处理港澳问题的不同:1、台湾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而港澳要派驻人民解放军。2、台湾是内战遗留问题,是中国内政:而港澳是殖民主义遗留的问题,涉及到国际关系。附录3:台湾问题和两德问题、朝鲜半岛问题的区别:1、原因不同:台湾是中国内政问题,而后者是冷战的产物。2、主权不同:后者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40【教学目标】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通过对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的比较,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意义【教学难点】建国初复杂的国家环境对制定外交方针的影响【课标内容】了解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重大意义【教学内容】40一、建国初的环境1、国际形势: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1)有利形势:①资本主义阵营削弱②社会主义阵营壮大③亚非拉大批民族国家独立④新中国的成立(2)不利形势: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充满敌意美国对中国的敌视、封锁、包围(建国后采取的外交政策必须巩固政权、保卫和平、卫主权、打破封锁)2、国内形势:(1)历史:新中国是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基础上建立的,帝国主义与旧中国存在不平等的外交关系,而且在华有特权和不正当势力(2)现实:建国之初,百废待兴,基础薄弱,综合国力不强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1、背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2、新中国的外交方针(1)“另起炉灶”①内容:即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而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②意义: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①内容:即先消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②意义: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奠定了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3)“一边倒”①内容:即坚定不移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②意义:使中国在国际交往中不致孤立(结盟)。3、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4.意义: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孤立和封锁的政策。对于促进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三、50年代的外交成就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国家发展友好关系。①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并共同倡议将它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164\n(2)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后来“平等互惠”改为“平等互利”,“互相尊重领土主权”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3)意义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为开创我国的外交局面奠定了基础。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4)特点:包容性;开放性:2、日内瓦会议(1)背景:为了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在苏联的推动下召开的。(2)成果:《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3)意义: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对协议的达成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显示了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3.万隆会议(1)背景①二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出现了高涨的形势;②独立后都面临着反对新老殖民主义,发展民族经济和维护世界和平的问题。(2)成果:中国代表团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为会议的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亚非会议存在的“异”和“同”分别是什么?(1)“同”:与会各国在近代大都有着被殖民主义奴役和掠夺的共同遭遇,都面临着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本国经济和争取世界和平的共同要求。(2)“异”: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等等。(3)意义:①这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代表国际舞台上一种新兴力量的崛起。②万隆会议使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亚非国家之间增强了了解,加强了合作;③万隆会议所湿示的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争取维护民族独立,增进各国人民间友好合作的精神,被人们誉为“万隆精神”。④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教学目标】①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②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教学重点】20世纪中国外交成就;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和外交建树【教学难点】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开创新局面的背景【课标内容】①简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各方面的成就②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大影响。【教学内容】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问题由来:1945年,成立联合国。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美国的阻扰,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被国民党当局非法占据。2、原因(1)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国丧失了代表中国人民的任何法律与事实的根据。(2)20世纪70年代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3)国际: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4)美国对华政策的改变。3、过程: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台湾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4、意义:(1)它是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2)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也更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二、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1、中美关系缓和的原因:中美两国利益的共同要求美国方面中国方面l中国实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l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l国内经济衰退l中苏关系恶化l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l有利于台湾问题的解决。164\nl美苏争霸处于守势l经济上受到日本和西欧的挑战。2、过程(1)“乒乓外交”:“小球推动大球”的“乒乓外交”。(2)基辛格秘密访华: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中美两国同时发表公告,宣布美国总统尼克松将访问中国,以谋求两国关系的正常化。(3)尼克松访华: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会见毛泽东主席。1972年2月,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又称《上海公报》)。《中美联合公报》是中美两国签署的第一个指导双边关系的文件。它的发表,标志着中美隔绝状态的结束和关系正常化进程的开始。(4)建交:1979年,中美发布建交联合公报三、中日关系的改善1、原因(1)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2)日本对华友好政党和团体的推动,为两国关系正常化打下了基础。(3)中国综合实力的加强2、过程(1)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中国,并签订了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2)1973年初,中日两国互派大使,中日两国建立了外交关系。(3)1978年,中日双方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成为发展两国友好关系,维护亚洲与世界和平的重要保障。3、影响(1)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和中日建交,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2)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三十多年来,始终主张各成员国之间不分大小一律平等,在处理国际事务中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附录:新中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的原因:1、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2、新中国政治地位的提高3、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大。4、新中国外交政策的不断调整。四、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1、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1)背景:①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和国内现代化建设的需要。②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2)内容:①和平与发展是世界两大主题(这一论断成为新时期中国对外方针的出发点)②提出霸权主义是战争的根源,强调反对霸权主义。③积极促进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④新时期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实行坚持不结盟政策2、新时期外交成就(1)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对世界和平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以后,积极参加了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和其他国际组织的活动。②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2000年9月)③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简称WTO,2001年12月11日)(2)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2001年10月,在上海成功举办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3)中国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以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于2001年成立并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的活动附录:中国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1、过程:(1)1996年4月,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元首在上海会晤。确立“上海五国机制”。(2)2001年6月,“上海五国”机制发展成为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一一“上海合作组织”(新增:乌兹别克斯坦)。164\n2、意义:中国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开创了结伴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提供了以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为特征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对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附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各个阶段的外交政策?1、50年代(新中国成立初):①特点:“一边倒”。②原因:二战后世界形成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华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外交上孤立的政策。③作用: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先后与苏联等17国建交,从而使新中国在保卫胜利果实,维护独立与主权斗争中不致于孤立。2、20世纪70年代:①特点:扩大外交,改善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②原因: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守势,苏联陈兵边境给中国造成巨大压力,中美双方都有改善关系的要求。③作用:中日、中美关系正常化,促使中国同更多西方国家建交,扩大了世界影响。3、80年代起:①特点: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②原因:美苏关系缓和,第三世界发展壮大等国际形势的发展需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③作用:我国同周边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赢得了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在国际舞台上,中国已经成为举足轻重的力量。同时,广泛的外交活动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第八单元当今世界的多极化趋势第25课两级世界的形成【教学目标】①雅尔塔体系的建立,美国推行冷战的政策及实施步骤。②欧亚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③德国的分裂,朝鲜半岛的分裂,古巴导弹危机,正确分析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教学重点】美苏“冷战”对峙的措施及表现;【教学难点】“冷战”状态下的美苏关系及对国际局势的影响;【课标内容】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教学内容】一、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1、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1)基础:二战后期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雅尔塔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美、英、苏等国讨论了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和战后和平等问题,达成若干协议,形成的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即雅尔塔体系。(2)第二次世界大战极大地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的对比,①二战后,西欧和日本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②苏联的实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大,引起了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敌视。(3)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的根本对立,以及在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加剧。2、美苏两极世界格局对抗的方式和争夺的重点(1)美苏两极世界格局对抗的方式是“冷战”冷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包括相互攻击对方的价值观念与社会制度、外交对抗、封锁禁运、军备竞赛、组建军事集团、发动代理人战争等;以遏制共产主义。(2)实施冷战的原因:①大战结束,美苏关系恶化,但双方都不敢贸然发动战争。②美国势力和野心急剧膨胀时,苏联的影响和各国人民民主运动在蓬勃发展。③大战刚结束,世界人民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局面。④欧洲虽然遭受大战打击,但发展潜力很大,是美苏争夺的重点。(3)美苏争夺的重点是在欧洲二、美苏两极世界格局形成的过程1、冷战的信号:1946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的“铁幕演说”2、冷战的表现美国苏联政治杜鲁门主义(开始标志)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马歇尔计划经济互助委员会164\n军事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形成标志)形成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出现,两级格局正式形成形式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领域互相攻击。(1)“冷战”的公开信号:丘吉尔的“铁幕”演说。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领导人第一次公开发出“冷战”信号,为杜鲁门主义的提出做了舆论准备。“冷战”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是两种社会制度尖锐对立的表现。(2)杜鲁门主义的提出: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发出了“冷战”宣言——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宣读了一篇特别咨文,这篇咨文的内容被称为杜鲁门主义。内容:声称希和土耳其正面临“极权主义”的威胁,要求国会在1948年6月底以前提供4亿美元的助。影响:美苏“冷战”全面展开。特点:以意识形态的分歧作为幌子,来掩盖全球扩张的目的。(3)马歇尔计划的出台: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目的:用经济手段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实质:是“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4)苏联的反击措施:成立“共产党和工人情报局”,以协调和统一各国党的行动;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建立一个社会主义世界市场,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相对抗。(5)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形成:1949年,建立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5年,建立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附录: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的比较1、相互关系(1)杜鲁门主义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它标志着美国的对外政策已由局部扩张转向全球扩张。(2)马歇尔计划比较隐蔽。它是通过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联合西欧各国一起对抗苏联。同时控制西欧的意图非常明显。2、实质: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稳定资本主义秩序,确立和巩固美国的霸权地位。三、美苏两极格局对国际关系的影响1、消极影响(1)美苏“冷战”关系压倒了其他国际关系,造成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的局面。(2)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全面对抗,进行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毁灭性的核战争的威胁之下。(3)美苏两国为争夺势力范围,肆意践踏国际法,干涉别国内政,甚至不惜大举用兵,导致世界局势长期紧张动荡,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表现:德国分裂;朝鲜分裂和朝鲜战争;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争等。)2、积极影响:(1)两大集团势均力敌,彼此不敢轻易动武,又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举例:古巴导弹危机),为世界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也有利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壮大,第三世界由此崛起。(举例:不结盟运动。)(2)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共存中都不同程度地从对方身上借鉴了经验,吸收了教训,并用于内部的调整和改革,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附录:冷战下的国际关系的史实。1、柏林危机和德国分裂(1)柏林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败德国及其首都柏林被美、苏、英、法四国分区占领。美国力图分裂德国,把联邦德国纳入美国的全球战略中。苏联采取对抗措施,于1948年封锁西柏林。美国向西柏林空运物资,这就是柏林危机。柏林局势虽然非常紧张,但是美、苏双方都没有下决心走向直接武装冲突。经过谈判,暂时得到解决。柏林危机是美苏“冷战”的第一次高潮。(2)德国分裂: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被一分为二。2、朝鲜分裂和朝鲜战争(1)朝鲜分裂:1945年日本投降后,美、苏两国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区占领朝鲜半岛的南部和北部。1948年在朝鲜半岛的南部和北部分别成立了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从此朝鲜半岛处于分裂状态。(2)朝鲜战争: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侵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并向中朝边界推进。中国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总司令的领导下开赴朝鲜前线,与朝鲜军民把“联合国军”打回到“三八线”附近,美国被迫签订停战协定。(3)影响:朝鲜战争使中美关系彻底破裂,美国采取遏制中国的政策,“冷战”从欧洲扩大到亚洲。3、越南战争:164\n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殖民者重返越南。越南人民在越南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抗击,迫使法国殖民者撤出。美国乘虚而入,1961年,发动越南战争。在越南军民的英勇抗击下,美军被迫于1973年撤出越南。4、古巴导弹危机(1)时间、双边的领导人:1962年、苏联是赫鲁晓夫,美国是肯尼迪。(2)原因:苏联为改变在核力量对比中的不利地位。()概况:1962年,苏联开始向古巴运送导弹,准备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美国的高空侦察机很快发现正在建设中的古巴导弹基地,便向古巴海域派出大批军舰,武装封锁古巴。战争一触即发。经过对峙和谈判,苏联最终从古巴撤走导弹,危机结束。(4)古巴导弹危机的结局说明:说明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优势地位。四、对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认识国际关系格局变动的根源是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新的国际关系格局是建立在新的力量均势的基础上,是各种力量相互斗争和妥协的产物。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地位的根本因素是综合国力。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学目标】通过了解多极化趋势和对世界的影响、欧盟的形成和扩展、日本成为经济大国的过程和原因、中国和第三世界的崛起等基本史实,培养学生综合探究和归纳知识的能力.【教学重点】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和条件。【教学难点】法德和解的途径和方法对国际关系的启示;日本的国家发展战略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课标内容】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兴起【教学内容】一、走向联合的欧洲1、原因:(1)现实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它要重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有力影响,必须联合起来。(2)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3)政治因素:美苏争霸的影响。在美苏两极格局下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美苏“冷战”开始后,西欧国家逐渐认识到,必须走联合的道路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和获得发展。(4)思想因素:欧洲传统的统一思想的影响。(5)法德矛盾的缓解(“宿仇”主要指:1870年的普法战争、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2、联合过程:(1)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签订了《巴黎条约》,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促使政治宿敌法德之间的矛盾化解。(2)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3)欧洲共同体成立:1967年,这三个共同体合并为一个机构——欧洲共同体3、影响:(1)欧洲共同体成立后,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2)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3)改善和加强了同第三世界的关系。西欧出于自身的需要同第三世界保持密切联系,以获得固定的原料来源与广大的市场。(4)保持了西欧各国之间长期友好合作的稳定局面。它们共同致力于经济、政治的合作与协调,促进了西欧长期的和平与稳定,保证了经济迅速发展。二、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1、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1)原因:①战后进行社会改革;②美国的大力扶植;③朝鲜战争的影响。④制定适合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⑤重视投资教育;⑥发展外向型经济。(2)意义:①不在受制于美国,在国际关系上与美国既有联盟也有摩擦。②在资本主义世界里与美国、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164\n③提出了建立政治大国的要求。④促使世界朝多极化格局发展。(3)启示:①坚持改革开放,制定适合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②要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积极引进先进的科技,大胆创新,善于学习;不结盟运动的标志③要善于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参与国际竞争等等。2、走向政治大国的日本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1、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原因(1)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2)新独立的亚非国家希望团结起来,联合反殖、反霸,推动政治经济的发展。2、不结盟运动的形成及发展(1)创始人: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埃及总统纳赛尔、印度总理尼赫鲁。(2)形成标志: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3)政策:非集团、不结盟(4)首要任务:反对美苏超级大国霸权主义(5)行动纲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3、不结盟运动的影响(1)推进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2)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3)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并且日益发挥重要的作用。(4)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两极格局,推动了多极化格局出现。4、中国与不结盟运动(中国是不是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中国属于第三世界,但不是不结盟运动成员国。原因在于,新中国成立之初,曾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尽管60年代中苏关系已经恶化,但为期30年的条约在形式上依然存在。198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到期后,我国被接纳为不结盟运动的观察员国,这标志着我国同不结盟运动的关系进人了一个新阶段。中国一贯重视与不结盟运动的关系。中国与不结盟运动国家在许多国际问题上的密切合作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教学目标】了解波兰巨变、两德统一的过程、掌握苏联解体的过程,探讨东欧巨变,苏联解体的实质和原因,探讨在此趋势下国际关系的特征。【教学重点】两级格局瓦解和多级化趋势加强,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教学难点】苏东剧变的原因,和平与动荡的国际局势出现的原因【课标内容】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教学内容】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1、苏联解体(1)原因①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走进误区②根本原因:斯大林模式积累的矛盾和危机③外部原因:西方的“和平演变”(2)时间、标志:1991年苏联加盟共和国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阿拉木图宣言)(3)主要影响:标志着两极格局瓦解,冷战结束。2、东欧剧变(1)原因:①历史根源:东欧各国照搬苏联模式,受制于苏联。②内部原因:经济发展缓慢,导致经济危机;政治上各国党和政党忽视民主和法制。③外部原因: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思想的影响;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④直接原因:这些国家的执政党在国内国际压力下,宣布实施“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承认反对派的合法存在,最终丧失了国家政权。(2)代表:①波兰:第一个剧变164\n②民主德国:德国统一(3)特点:①来势凶猛,呈多米诺骨牌效应②社会制度发生变化③大多通过自由选举的和平方式④东欧版图发生变化附录1:比较戈尔巴乔夫改革和中国改革开放戈尔巴乔夫改革中国改革开放背景体制僵化、丧失活力体制僵化、丧失活力指导思想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性质根本改变了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目标全盘西化调整生产关系,发展生产力政治前提削弱、放弃党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策略经济改革失败,过早政治改革逐步推进,比较稳妥结果失败、解体成就辉煌附录2:苏联的改革和失败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怎样的启示1、社会主义运动史角度:(1)社会主义是代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先进制度、有无比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从苏联工业化中可以看出),但是,社会主义制度刚刚诞生,还不完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改革完善,要防止认识、体制方面僵化。(2)社会主义没有固定的模式,它的模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关键在于是否切合各国实际,根据在于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3)从人类文明进步的规律来看,社会主义最终必须要取代资本主义,但这个过程肯定是漫长复杂、曲折艰难的。既要有坚定的信念,更要有科学的态度。既要防止急于求成的“左”倾冒进、又要防止右倾动摇。2、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角度来看:(1)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要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决克服教条主义的照搬照抄和死守教务不思进取,教务主义害死了苏联、教条主义害苦了中国——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2)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3、以执政党的建设角度思考:(1)真正树立群众观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证明对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革命、改革,人民群众是坚持支持的;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改革成功的主要依靠力量,要尊重、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小岗)(2)要改革干部制度,密切干群关系,密切联系群众。(3)健全党内民主、监督机制。(4)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科学执政、依法执政。4、从体制改革角度(1)从经济体制看,只有计划经济体制不利于发展生产力,要计划和市场相结合;多种所有制并存,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国内市场、国际市场均于重视、防止僵化,不断保持体制活力,不断调整激活。(2)从政治上,要健全民主法制;健全权力监督制的机制,防止个人集权、个人崇拜。(3)正确的路线要保持相对稳定。(“一百年不动摇”)(4)要大胆突破旧体制束缚,广泛借鉴、创新体制。5、改革(成功)策略(1)要解放思想,树立科学的指导思想2、要正确认识国情,制定切合国情实际的改革策略。(2)改革要积极稳妥,抓住机遇、深化改革。(3)要及时解决好改革中出现的矛盾,协调和各阶层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和谐。(4)及时惩治腐败,排除利益集团阻挠。6、发展战略:(1)要和平发展;(2)要和谐发展(公平正义)人性化;(3)可持续发展;(6)社会主义改革是长期的、曲折的、伟大的,最后胜利是必然的。二、冷战结束后的国际形势1、特征:(1)缓和紧张并存;(2)和平动荡并存;(3)总趋势走向缓和;2、原因:两极格局瓦解;美国推行世界霸权政策;恐怖主义活动频繁,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地区冲突、水资源等等。3、表现:1991海湾战争、1992波黑内战、1999北约轰炸南联盟、伊拉克战争。164\n三、冷战结束后的国际格局——呈现“一超多强”局面,多极化趋势加强;1、原因: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发展2、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现(1)特点:“一超多强”(美、欧、日、俄、中)(2)表现:①美国:唯一的超级大国;试图实现“美国领导世界”;推行霸权主义:发动伊拉克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②欧盟成立:1991年《欧洲联盟条约》经济政治一体化,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今25国),1999年1月,欧洲单一货币——欧元正式启用;欧盟努力建立欧洲独立的防务体系。③日本:经济大国,并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④俄罗斯:继承前苏联政治遗产,加强经济改革(特别是普京的务实政策)⑤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综合国力提高。(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主要表现:①综合国力增强,已是政治大国;②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和世贸组织;③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为制止亚洲金融危机恶化做出了贡献)。3、特点:①和平过渡②竞争过渡③长期过渡4、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影响(1)政治:有利于发挥联合国的作用;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2)经济:促使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出现。给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挑战。附录:为什么说多极化趋势是个复杂漫长的过程:1、这次世界格局的变化不是以往那样在世界大战改变国际力量对比而造成的,而是在没有世界大战的情况下各国力量消长的情况下形成,这需要较长的时间。2、各强国较量磨合分化组合需要较长时间3、以经济为核心和基础的综合国力的对比变化需要较长的时间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教学目标】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和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了解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对农民造成的沉重负担。了解中国古代的土地集中现象和中国古代水利事业的发展。【教学重点】农业生产的发展【教学难点】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课标内容】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教学内容】一、早期农业的出现:1、中国农业的起源:(1)时间:距今一万年左右(2)表现:①河姆渡氏族公社遗址发现稻谷——考古发现②神农氏被尊奉为中国农业的始祖(参见教材“引言”)——民间传说2、原始农业:(1)主要耕作方法:刀耕火种(2)主要生产工具:石刀、石犁、石斧→耒耜3、商周时期的农业发展:(1)表现:①农具:出现青铜农具,但常用的工具是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②耕作技术: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③西周农作物:粟、稻、黍、稷、麦、桑、麻(2)影响:人民生活由频繁迁徙开始走向定居(3)特点:独立发展,自成体系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1、铁犁牛耕的发展:三个阶段(1)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开始使用和逐渐推广164\n(2)两汉时期:改进和推广①西汉赵过推广耦犁,后出现犁壁;②东汉耦犁推广到珠江流域。(3)隋唐时期:完善——江东出现曲辕犁,安装犁评。2、耕作技术进步:(1)耕作方法:①垄作法(春秋战国时期);②代田法(西汉)。(2)耕作技术:①耧车(西汉)②北方耕耙耱技术和南方耕耙技术(魏晋南北朝);(3)耕作制度:①一年一熟(西汉)②一年两熟和一年三熟(宋朝后)3、水利灌溉:(1)水利工程:都江堰(战国)、汉朝的漕渠、白渠和龙首渠等。(2)灌溉工具:①曹魏的翻车;②唐朝的筒车;③宋朝的水力高转筒车;④明清的风力水车。【归纳概括】古代农业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器牛耕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1、商周时期的土地国有制和集体劳动:分封制与井田制2、春秋战国时期形成小农经济:(1)原因:①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②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如鲁国的初税亩、商鞅变法等。(2)特点: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③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④易受天灾人祸的影响,具有脆弱性。3、影响:(1)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形式,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2)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封建政权的安危(3)始终在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其长期存在时我国封建社会漫长的主要原因。4、评价:(1)积极性:农民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甚至产品,生活稳定,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2)落后性: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3)脆弱性:天灾人祸易使之破产。附录: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2、小农经济作为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其兴衰荣辱直接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封建政权的安危。为此,历代明智的封建统治者都采取重农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植小农经济。3、历代王朝后期封建剥削的加重、灾荒疾疫的发生等,都对小农经济具有毁灭性的冲击。具有脆弱性。4、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在中国封建社会经济中占据统治和主导地位,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重要原因之一。5、精耕细作。6、铁犁牛耕。7、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第二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教学目标】掌握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并进一步认识“工官”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借助历史文献进行独立学习和探究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教学难点】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可以适当地借助历史文献法和老师的讲解进行深入探究。【课标内容】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教学内容】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1、官营手工业的发展:164\n(1)“官营”概念:指依靠国家权力,官府垄断经营。(2)发展历程:①商周时期:官府垄断,形成官营手工业一统天下的局面。②春秋战国时期:继续发展。③西汉武帝后:煮盐、冶铁、铸钱等行业都收归官办。(3)发达的原因:国家权力的支持2、重要成就:(1)高超的冶金技术①原始社会晚期:掌握冶铜技术②商周:青铜铸造进入繁荣;其中,西周时已有铁器;春秋时,铁农具推广,并制造钢剑代表作: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越王勾践青铜剑等③两汉: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东汉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④南北朝:灌钢法(2)享誉世界的制瓷业(中国是瓷器的故乡:china一词英文中意为“瓷”,后来西方干脆将瓷器的故乡称为China,也就是“中国”的英文名字,可见中国瓷器在世界享有盛誉。)①商朝:已烧制出原始瓷器②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③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④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体系;代表瓷器有唐三彩、秘色瓷等。⑤宋朝:制瓷技术大放异彩,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出现五大名窑。⑥明清:种类丰富,有青花瓷、彩瓷、珐琅彩;著名瓷都景德镇。(3)异彩纷呈的丝织业(悠久的历史: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①商朝:已有织机,能织多种丝织品②西周:生产斜纹提花织物③西汉:长安的东西织室工人多;马王堆出土的素纱单衣;陈宝光妻能织出精美绝伦的丝织品;提花技术相当成熟;丝路。④唐朝:以轻盈精湛著称,还吸收外来风格。⑤宋朝:品种繁多,织锦吸收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⑥明清:丝织品(尤其是细密精致的缎)超过前代;出现苏州、杭州和南京著名丝织业中心。二、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1、艰难经营的原因:(1)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影响;(2)官营手工业的压制;(3)重农抑商政策的限制。2、曲折发展的历程:(1)春秋战国:发展受鼓励。如商鞅变法鼓励生产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出现巨富的手工业者,如鲁人猗顿、邯郸郭纵、能工巧匠鲁班等。(2)秦汉:发展(3)隋唐:恢复和发展(4)元朝: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5)明中叶以后: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中的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使用花楼机。3、资本主义的萌芽和缓慢发展(1)明朝中后期出现:①原因: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②地区:江南的苏杭③部门:除苏州的丝织业,在江南地区的棉布袜制造业、榨油业、矿冶业中也有类似资本主义萌芽的现象存在。④特征:“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这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基本特征(2)清朝缓慢发展原因:封建制度的衰落(根本原因)三、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1、秦汉以后,我国蚕业丝织生产进入兴盛时期。164\n2、瓷器与制瓷技术的西传及影响。附录:列表比较古代手工业的三种形态:经营形态管理方式产品流通方式主要特征历史作用官营手工业政府直接经营、集中、大作坊武器军用品和官府贵族生活用品不在市场流通1、生产军需用品,供官府和贵族享用。2、生产规模大,分工细,拥有最优秀的工匠,生产不计成本,产品精美,代表古代手工业的最高水平。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不利于市场的扩大和信息技术的交流民营手工业民间私人自主经营民间消费的产品在市场流通1、由民间私人生产,供民间消费。2、范围和规模比官营手工业小3、在重农抑商的政策下,民营手工业发展曲折1、巩固了自然经济。2、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并在明中后期孕育了资本主义萌芽。家庭手工业农户的副业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的产品剩余部分出售产品主要是供自己消费,很少去市场出售有利于小农经济的稳定,但技术落后,生产发散,妨碍了市场的发展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教学目标】了解中国古代商业生产和转运贸易的基本情况。了解中国古代各朝代“市”的基本知识,深入理解中国古代商业发展过程中“市”的发展历程、主要表现及原因。理解在中国古代商人的社会地位及其在中国经济进步中的作用,分析中国古代重农抑商的原因及影响。【教学重点】掌握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市”的发展和演变,培养历史概括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教学难点】理解中国古代“市”在时间和空间上限制的突破和商品经济的内在联系;深入分析中国古代商人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不等的深层次原因。【课标内容】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教学内容】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1、先秦时期:商业兴起(1)商朝人被称为“商人”的由来:(2)春秋战国时期: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各地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2、秦汉时期:商业初步发展(1)秦汉至隋唐,商业的发展比较艰难,原因是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经商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商业总体水平不高。(2)秦汉时期商业初步发展的原因:①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修建驰道;②两汉统一局面的形成;③两汉开通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3、隋唐时期:商业进一步发展(1)原因: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②大运河的开凿促进了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③对外交通发达。(2)表现:①都市商业大量出现:如东都洛阳、邸店兴起;②市场发展:如农村集市发展(夜市等),城市中“市”与“坊”分开;③出现了柜坊和飞钱:4、两宋时期:商业空前繁荣:(1)原因:商业环境相对宽松(2)表现:①北宋时,四川益州(今成都)的富商开始发行纸币“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164\n②商税收入成为政府重要的财源。③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形象地反映了开封城内商业的繁华景象。5、元代商业继续繁荣:(1)原因:①国家统一:元代实现了国家的空前统一,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②疏通漕运:重新疏浚了大运河,疏浚后的大运河从杭州直达大都;③开辟海运:海运从长江口的刘家港出发,经黄海、渤海抵达直沽(天津);④遍设驿站,丝路繁荣:元政府还在各地遍设驿站,横跨欧亚的陆上丝绸之路也重新繁荣起来(2)表现:①元代的大都是政治文化中心,也是繁华的国际商业大都会。②《马可波罗游记》记述了大都商业的繁荣。6、明清时期:城镇商业繁荣(1)明清商业相比于宋元,有明显的退步。原因:政府对商人征收沉重的商税,并施行种种压制政策(2)城镇商业繁荣,表现为:①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体现了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农产品商品化得到了发展;②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城镇经济空前地繁荣和发展,许多大城市和农村市场都很繁华。只有这样才能使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迅速。③白银成为主要流通的货币。④出现了地域性的“商帮”,如徽商和晋商。附录:徽商与晋商的比较商帮起家发展兴盛徽商经营盐业致富经营茶叶、木材、粮食等“遍地徽商”:经营大宗商品和长途贩运;插手生产领域;经营典当晋商经营盐业致富经营丝绸、铁器、茶叶、棉花、木材等 经营票号,走出国门附录:古代商业发展的原因和特点:1、原因:(1)政治是前提: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商业的发展:(2)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是基础:他们的发展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商品和市场。(3)国内外的交通是条件:大运河和丝绸之路为促进了商业的发展:(4)货币的发展是媒介:(5)政府的政策是主要的影响因素。2、特点(1)古代的商业是以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为基础,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商人的地位很低。(2)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少。(3)城市商品经济发展较快,然后渗透到农村,小农经济和商品经济的联系日益密切。(4)国内贸易、边境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繁荣。(5)商业市场的形式多样。(6)商业交通发达。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1、“市”的含义:市是货物交换的地方,开始时物物交换,货币产生后就成为买卖的场所,即市场,和城没有任何关系,只是进行物物交换的场所,与今天的农贸市场或农村集市很相近。这种市不具备城市的基本形态,《墨子·七患》说:“城者,所以自守也。”也就是说,中国古代的城是以防守为基本功能。城市则不然,它必须有集中的居民和固定的市场,二者缺一都不能称为城市。2、北宋前后城市功能的变化:(1)北宋之前的中国古代城市政治、军事意义更大,经济意义居从属地位。北宋之后大城市的经济意义逐渐增大。(2)北宋以后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以市、镇、大城市为单位形成了中国古代商业三级市场体系,有力的促进了商业的繁荣。3、城市的发展与演变:(1)汉唐时期的城市特征:①因政治中心或郡县治所而建:②城市的政治、军事意义大于经济意义,消费意义大于生产意义,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商品生产的水平。(2)宋元时期市镇商业的繁荣:①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164\n②城郊和乡村的“草市”更加普遍:全国出现数十座较大的市镇,如宋代的四大商业名镇(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③旧时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限制也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交易活动也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3)古代大城市的繁荣:①具有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中心的多种功能:②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等重要历史事件的影响:附录一:中国古代商业都市发展规律1、从兴起的原因看,战国到寒带的城市多是因为政治中心、军事重镇而兴起为商业都市。唐宋以来,商业都市多以工商业发展兴起;2、从功能看,商业都市的政治功能逐渐减弱,经济功能逐渐增强;3、从地域分布看,商业都市从战国到唐朝主要分布在北方,到唐朝以后,南方的都市数量明显多于北方,明清时期,江南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附录二:古代城镇发展的特点:1、对政治中心的依附性渐减,趋向生产性和商业性。2、政府的限制逐渐放松,但“重农抑商”的政策没变。3、政治和经济格局变更影响城市商业活动。4、以市、镇、大城市为单位形成中国古代商业三级市场体系。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1、正常的对外贸易:(1)西汉:开通陆上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促进中外贸易发展。(2)唐朝:政府在广州设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3)两宋:积极发展海外贸易,海外贸易税收甚至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4)元朝:先在南方主要港口设七个市舶使,后合并为泉州、庆元(今宁波)、广州三处;制定市舶法则;泉州港是当时世界上第一大港。2、朝贡贸易:(1)含义: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也就是通过两国官方使节的往返,以礼物赠答进行交换的贸易方式。(2)特点:“厚往薄来”“倍偿其价”(3)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政治上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经济上求购各种异域珍宝特产,以满足统治者对奢侈品的需求。(4)表现:如郑和七次下西洋。3、明清的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直接后果是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教学目标】了解有关中国古代王朝经济政策的基本知识。比较秦与西汉两朝统治者实行不同的区域经济管理政策所带来的不同政治结果。借助于历史文献深入理解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原因。【教学重点】理解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和区域经济管理方式,培养历史分析能力。【教学难点】古代中国是一个以农为本的社会,要能站在这一高度上去理解实施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此外,不可忽视超越经济的政治文化的因素;理解区域经济管理的方式的差异和统治集团的阶级属性的深层次关系。【课标内容】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教学内容】一、土地制度的演变:1、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所有2、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井田制(1)发展历程:井田制形成于商代;鼎盛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2)内容:夏、商、周时期,国君把土地层层分封,受封者世代享用,但不得转让与买卖;同时要向国君交纳贡赋。庶民和奴隶在“井田”(又称公田)里集体劳作。(3)实质:王田制,即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这种土地的国有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土地公有制,它是国君代表整个奴隶主阶级占有全国所有土地,然后分配给大小奴隶主使用,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奴隶和庶民则完全被排除在外。因此,奴隶制国家以及周王,代表的是少数人利益,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实质上就是一种土地私有制了。(4)瓦解原因:(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推动社会转型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瓦解的标志是鲁国实行“初税亩”)164\n①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私田大量增加,私田不向国君缴纳赋税。②周王室衰微,兼并战争频繁,土地转让关系发生变化。③由于战争频繁,井田上的劳动力减少,井田制日益瓦解。3、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1)形成:①商鞅变法规定“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②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通过变法,封建制度最终在各国确立。(2)分类: 按土地占有形态分类,一般认为封建社会有三种土地所有制:①国有土地:如均田制,即是封建国家把控制的土地分给农民使用,作为征收赋税、增加国家收入或壮大军队、维护统治的依据。②地主土地私有制:封建地主占有全国大部分土地,并利用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土地。其特点是个人所有,土地可以买卖。由此,土地兼并成为封建社会不可避免也无法根除的现象。③小农土地私有制(小农经济):广大农民占有很少土地。其中以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为主体,国家政权控制部分土地,小农土地私有制也占有一定的比例。(3)土地兼并①危害:税收减少;社会矛盾激化,动荡不安;导致租佃关系的出现并日趋普遍化。②抑制兼并的措施:北魏至隋唐的“均田制”,制定官民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限制土地买卖。明朝实行“鱼鳞图册”,即丈量田亩,按照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收取赋税。【归纳概括】古代的土地制度历史时期 土地制度   表现形式 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 奴隶社会(商周)国王、贵族土地所有制井田制 封建社会(战国以来) 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土地所有制国有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自耕农土地私有制二、“重农抑商”1、含义:主张重视农业而限制打击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开始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后历代封建王朝沿用。2、原因:(1)直接目的: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2)根本目的:巩固封建统治。(封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3、目的:维护封建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即自然经济),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4、演变:(1)战国时期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政策:(2)西汉汉武帝大规模推行“重农抑商”政策:(3)明清继续采取“重农抑商”政策:5、表现:(1)重农:劝课农桑,轻徭薄赋,奖励垦荒,兴修水利(2)专卖制度,限制了民营商业范围。(3)对民营商业,不断加征商税。(4)歧视商人,限制商人的社会地位。(5)组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压制民营手工业的发展。6、评价:(1)从根本上说,“重农”是正确的,但不能把“农业”和“商业”长期放在对立面。(2)积极作用(古代社会的前期起积极作用为主):①经济上:有利于稳定农业人口,推动农业发展,从而巩固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②政治上:有利于安定人心和对农民的控制,进而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封建国家的政治稳定。(3)消极影响(古代社会的后期起消极作用为主):①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②强化了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③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一定程度上巩固了明清封建统治,违背了历史潮流。三、“海禁”和“闭关锁国”:1、“海禁”:(1)原因:倭寇与东南沿海土豪、奸商、海盗勾结,构成倭患,危及统治。164\n(2)内容: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有在官方主持下进行。(3)实质:闭关锁国政策2、清代的“闭关锁国”政策:(1)原因:①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②客观原因: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殖民扩张;③直接原因: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2)内容: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但并不是禁绝海外贸易。康熙晚期,禁止商人前往南洋贸易;乾隆时只开广州一处通商,并设立政府特许的贸易机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3)后果:①闭关锁国政策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从而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②闭关锁国政策隔绝了中国与外界的联系,从而阻断了中国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阻碍了生产力发展,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③“闭关锁国”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保护了国家的安全。四、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缓慢发展1、概念:资本主义萌芽是封建社会内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最初形态,是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转变的一个过程。2、产生:(1)时间: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于明代中后期,清朝有了缓慢发展。(2)产生原因:①手工业的进步,农业和商业的发展;②相对充足的货币条件;③劳动力市场的形成;④政府推行的措施:明清政府推行“一条鞭法”和“地丁银”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于发展。(3)途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①手工业者扩大生产,雇佣劳动力进行商品生产。②富有商人打入生产领域,直接雇人组织生产。3、特征:(1)存在雇佣关系(2)微弱、稀疏,出现个别地区、个别生产部门。(3)发展水平低,而且发展缓慢。(4)多表现为分散的手工工场形式,始终未能发展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4、资本主义缓慢发展的原因:根本原因是腐朽的封建制度,一方面是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强化,另一方面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促进统治者实行一系列抑制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具体表现如下:(1)国内市场狭小,无自由劳动力。(2)缺乏资本积累,重重关卡,征收重税。(3)推行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4)总之,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附录:17-18世纪中国显露出哪些危机?中国西方政治封建专制制度达到顶峰开始资产阶级革命经济封建自然经济居主导,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工场手工业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18世纪中后期开始工业革命对外关系“海禁”、“闭关锁国”;闭目塞听,盲目自大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思想文化文化专制;钳制思想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思想解放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5课开辟新航路164\n【教学目标】《马可波罗行记》、寻金热、科技的发展;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迪亚士抵达好望角、达·伽马直通印度、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理大发现、世界市场、商业革命。【教学重点】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和影响【教学难点】地理大发现使世界日益联结成一个整体。【课标内容】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教学内容】15世纪世界航海史上有两大壮举:一是15世纪前期的中国明朝郑和下西洋。二是15世纪后期欧洲国家新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世界市场进程   时间    推动因素 主要途径  初具雏形 新航路开辟后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和掠夺  初步形成 19s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以炮舰开路行不平等贸易 最终形成 20s初第二次工业革命 瓜分世界一、东方的诱惑(即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1、原因:(必要性)(1)经济根源: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导致了对黄金的需求量增加。(2)社会根源:《马可波罗行纪》诱导了“寻金热”。(3)直接原因(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阻断东西方陆路商道。2、条件:(可能性)(1)主观条件:①葡萄牙、西班牙王室的支持;②宗教因素:传播天主教。③14、15世纪欧洲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其主流社会思潮是人文主义,提倡肯定人的作用和价值,鼓励人们敢于冒险、勇于开拓进取去挑战并征服自然,大胆地追求财富并实现个人价值。(2)客观条件:①航海造船技术的进步:②地理知识:人们开始相信地圆学说,绘制地图的技术也已很先进。二、新航路的开辟:时间航海家国籍支持国方向最终到达地1487年迪亚士葡萄牙葡萄牙向东 好望角1497年达.伽马葡萄牙葡萄牙印 度1492年哥伦布意大利西班牙向西 美 洲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西班牙西班牙环球航行三、走向联合的世界(意义):1、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1)商业革命,表现为世界市场的扩大,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商路及贸易中心的转移和商业经营方式的改变;(2)价格革命,即大量金银等贵金属从美洲流向欧洲,引起物价上涨,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加速西欧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过渡)2、世界各大洲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成为联系紧密整体;3、证实地圆学说,冲击了神学理论;4、西方国家对外殖民扩张的开始,导致东方国家日益贫困和落后;5、为人口的迁徙提供了方便,促进了新的民族的产生,如美利坚民族的产生。附录1:新航路的开辟(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答:1、加强了欧洲同亚、非、拉美洲的经济和贸易联系;2、地区性贸易开始向世界性贸易扩展,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形成;3、欧洲的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4、世界各地文明交融,日益联结成一个整体;附录2: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的不同点的比较郑和下西洋新航路开辟背景明朝时中央集权空前强化,封建制度衰弱。西欧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的兴起。164\n目的政治目的杨国威,加强控制满足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经济目的基本没有经济目的海外殖民、掠夺财富、进行资本原始积累贸易性质封建国家的朝贡贸易掠夺性的贸易影响和后果中国历史上的一次空前的主动外交,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创举,加强了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往。但其不计经济利益的做法,违背了经济规律,对中国新的经济因素未产生直接作用,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后实行禁海令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促使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开始了世界一体化的进程。造成差异的原因封建自然经济基础上的航海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兴起的基础上的航海启示发展对外关系必须要适应经济发展规律,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一定要坚持改革开发。第6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教学目标】①识记荷兰的殖民扩张情况,了解新航路的开辟对荷兰资本主义发展的积极影响。②掌握英国世界殖民霸权的建立过程,理解英国的殖民扩张与其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之间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③了解殖民掠夺的史实,理解殖民掠夺是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有效手段;同时殖民掠夺导致了亚、非、拉美殖民地的极端贫困与落后。④分析认识荷兰、英国先后崛起的原因,分析认识早期殖民扩张的方式和影响。【教学重点】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过程【教学难点】殖民扩张的影响【课标内容】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教学内容】一、海上马车夫”:1、兴起的条件(1)地理条件:优越的地理位置(2)经济条件:资主主义萌芽最早的地区之一,造船业和对外贸易发达。(3)政治条件:摆脱西班牙殖民统治赢得独立(1581年);独立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2、荷兰兴起的表现(荷兰之最)(1)欧洲最富庶的地区(16C):海上贸易发达,为荷兰人带来了丰厚的利润。(2)第一个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17C);(3)“海上马车夫”(17C):(欧洲商船数量最多的国家,商船数超过欧洲其他国家的总和);(4)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和最繁华的商业中心——阿姆斯特丹。3、殖民扩张:(1)机构:成立了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的贸易公司,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2)表现:地区殖民扩张情况备注亚洲在印度沿海建立殖民据点;从葡萄牙手中夺取马六甲和锡兰;侵入雅加达等地,建立东方殖民总部;占领中国台湾(1624~1662)。非洲东岸、印度洋北岸和马来半岛沿线的亚洲地区是荷兰殖民扩张的重点非洲从葡萄牙手中夺取好望角殖民地美洲建立新阿姆斯特丹(又称新尼德兰,后改名纽约)殖民地(3)结果:荷兰成为17世纪世界范围的殖民帝国。二、“日不落帝国”1、兴起的条件(1)地理优势:位于大西洋沿岸,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2)制度保障: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争霸战争中法国的失败是必然的)。(3)物质基础:以手工业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日益繁荣,为殖民活动奠定了物质基础。(4)武力保障:英国政府一贯重视海外事业,资产阶级革命后更是把争夺海上霸权放在首要地位。为此大力发展海军力量,为殖民争夺提供武力保障。2、殖民扩张:164\n(1)英国开始确立海上霸权:1588年的英西海战中,英国海军击溃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无敌舰队”之战标志着西班牙海上实力的丧失和英国的海上霸权的开始确立。(2)英国在北美和印度的殖民活动①成立垄断性的贸易公司——东印度公司和伦敦公司,发展海外贸易;②在印度和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殖民据点:(3)“日不落帝国”的确立战争背景        结果1.英西战争 英国截击西班牙船只,矛盾激化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英国开始确立海上霸权2.英荷战争西班牙衰落,荷兰控制世界;英法崛起。导火线:英颁布《航海条例》荷兰丧失海上霸主地位,失去北美殖民地3.英法战争法国插足印度、北美;英法在印度、北美矛盾尖锐英国获得法属北美殖民地,确立在印度优势,成为海上霸主和最大的殖民帝国。三、世界市场的拓展1.早期殖民扩张:(1)早期的殖民国家:新航路开辟的同时,葡萄牙和西班牙最早开始进行殖民掠夺。此后,荷兰、英、法等西欧国家纷纷加入这一行列。(2)殖民扩张方式:①抢劫和掠夺财富;(参见P28“历史纵横”)②种族灭绝:屠杀印第安人③贩卖黑人奴隶:从15~19世纪的近四百年间,黑奴贸易使非洲丧失上亿的人口。(3)影响(用辩证法看待殖民扩张):①对世界:使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起步。(市场扩大的途径:殖民扩张,掠夺、欺诈,商品输出)②对殖民国:为西欧国家提供了广阔的商品市场和大量的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③对殖民地:a、破坏性: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造成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黑奴贸易:欧洲→非洲→美洲→欧洲)b、建设性:殖民主义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促进了殖民地历史的发展和进步。【备课资料】资本的原始积累它指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机器大工业)确立以前,新兴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工地贵族以暴力手段使小生产者同生产资料分离和货币积累的过程。资本原始积累的方式有:殖民掠夺,早期的商业战争,圈地运动,贩卖黑奴,价格革命等。资本原始积累使大量货币和生产资料集中在资本家手里,转化为资本,又造成了庞大的雇佣工人队伍,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2.世界市场的拓展:(1)含义:“世界市场”是指在世界范围内通过对外贸易联系起来的各国市场的总和。(2)途径: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资本主义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3)过程: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的雏形形成,欧洲殖民扩张与掠夺也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而开始。欧洲殖民者把大量财富运回欧洲并转化为资本,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随着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区对商品市场及原料产地的需求越来越大,他们把殖民扩张的魔爪伸向了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地方,世界市场得以进一步拓展,越来越多的地方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目标】①识记工业革命首先开始的国家和时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进蒸汽机,富尔敦建造第一艘汽船,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的基本史实。②认识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的作用和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理解工业革命的概念和英国首先发生了业革命的原因以及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影响。③理解英国的海外殖民扩张与英国工业革命之间的关系,说明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教学重点】工业革命对人类文明的影响。【教学难点】理解工业革命历史时期人类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164\n【课标内容】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教学内容】工业革命的含义:工业革命(产业革命)是工业化的起点,是社会生产从手工生产向机器生产的重大飞跃。既是生产技术的革命,又是社会关系的革命;它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工业革命的本质特征是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劳动。一、从珍妮机到蒸汽机:1、工业革命的前提与条件:(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1)政治前提:资产阶级政权的确立,政局较稳定;(2)劳力条件:圈地运动提供了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3)市场条件:18世纪中期,英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市场需求扩大;(4)技术条件:蓬勃发展的工场手工业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5)资本条件:海外贸易、殖民掠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聚了丰厚的资本。前提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政局稳定条件可能性资金殖民掠夺、圈地运动劳动力圈地运动原料殖民掠夺、圈地运动技术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必要性市场殖民扩张和殖民战争2、工业革命的开始的标志:珍妮机的发明。3、工业革命的标志性发明:蒸汽机的改良与广泛使用为什么技术革新首先出现在棉纺织业中?(1)棉纺织业作为一个年轻的工业部门,没有旧传统和行会的束缚,容易进行技术革新和开展竞争。(2)棉纺织品的价格比毛纺织品便宜,市场需求量大,为满足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需要扩大生产规模以增加产量,所以对技术革新的要求比较迫切工具与机器的区别(1)工具:一般是指人从事劳动、生产所使用的器具,它直接作用于劳动对象,如剪刀、斧头。(2)机器:一般是由三部分组成,即工具机(或作业机)、传动机和动力机组合而成【拓展延伸】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时间人物重大发明影响1733年凯伊飞梭(工具)提高织布速度,加速工业革命的到来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推广1807年富尔顿蒸汽轮船推动了以蒸汽为动力的时代的到来1814年史蒂芬孙蒸汽机车4、工业革命的特点:(1)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2)首先发生在英国,然后向法国和美国扩张。(3)发明者多是工匠技师,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4)首先在纺织业开始,然后向交通、采煤业发展(5)主要标志是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二、从工场到工厂:1、四个变化(1)工业革命引起生产组织形式变化——工厂的出现:(2)工业革命引起社会经济结构变化——工业取代农业占主导,城市化进程加快(3)工业革命引起社会关系变化——形成两大对立的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4)工业革命推动资产阶级调整内外政策——自由主义与殖民扩张2、工业革命的影响是什么?(1)工业革命大幅度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资本主义生产制度最终取得了统治地位;(2)工业革命促进了新兴城市的产生,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3)工业革命促进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4)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猛烈冲击着旧思想和旧制度,推动了世界工业化的进程;164\n(5)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工业资产阶级逐渐成为资产阶级的主导部分。无产阶级也正式形成。(6)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为全球各地区、各国和各民族的沟通和未来全球一体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附录1:手工工场与工厂的比较:1、相似点:(1)都是资本主义不同时期的生产组织形式,因而都是以雇佣工人的劳动分工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大生产。(2)都采用分工协作的方式提高生产率。2、不同点:(1)手工工场以手工操作为主,而工厂主要运用机器大生产;(本质区别)(2)手工工场的雇佣工人往往是在较分散的状态下生产,而工厂的工人则相对集中。通过上述可见,工厂比手工工场更能提高劳动生产率附录2:“工业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革命,也是一场社会革命。”你对此是如何理解的?1、为什么说是一次技术革命?(1)生产手段: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2)生产组织形式:工场发展到工厂(3)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中心发展到以工业为中心2、为什么说是社会革命?(1)改变了政治结构,自由主义改革运动兴起,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2)改变了阶级结构,产生了两大对立阶级(3)改变了东西方的国际格局,东方从属于西方(4)开始了城市化的进程(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何谓“世界市场”?世界市场是指通过国际间的买卖而使各国国内市场得以联系起来的交换领域。世界市场在广义上指的是国际间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合,它的出现,需要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1、原因条件(1)工业革命的展开使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2)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3)资产阶级凭借着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在亚、非、拉建立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2、途径:(1)政治:凭借经济和军事实力建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2)经济:推销工业品,收购原料3、基本形成: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当时,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也是世界贸易中心。哪些因素促成了英国在19世纪中叶成为“世界工厂”?①制度先进:17世纪较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在国内的统治。②殖民霸权: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和争夺,于18世纪中期就掌握了世界殖民霸权,拥有了广阔的殖民地。③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率先进行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发展,1840年前后完成工业革命。(根本)④经济政策:英国政府全面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促进了工业发展。4、深远影响:随着世界市场的逐渐形成,以英国为代表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在攫取利益的同时,客观上也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开始改变世界的面貌。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目标】①识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条件;电力的广泛运用;产业结构的变化;垄断组织的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最终确立。164\n②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原因;垄断组织的出现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社会后果;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体系形成的过程的关系。③运用:探讨垄断的影响;探究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的影响。【教学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的重要成就、特点及影响。【教学难点】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垄断的作用【课标内容】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教学内容】一、人类迈入“电气时代”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生:19世纪中后期2、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原因和条件:(1)政治前提:19世纪五六十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立下来。(2)经济基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3)科学技术:19世纪中后期,自然科学理论重大突破。(4)市场条件: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为新的工业革命准备了市场条件;(5)资本条件:大量积累的资本为工业集中和资本集中奠定了雄厚的基础。(6)劳动力条件: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城市化进程--提供劳动力3、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成就:成果 发明者国别 发明与创造 作用电力广泛应用西门子德发电机电力-新能源进入电气时代爱迪生美 电灯.发电机.电影.电车内燃机新交通工具创制本茨 德四轮机车解决发动机,石油-新能源,石油工业发展  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电讯事业发展贝尔 美 电话 快速传递信息,世界联系加强马可尼 意 无线电报化学工业建立诺贝尔 瑞典 炸 药极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改良无烟火药技术  塑料、人造纤维4、特点:(1)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2)速度快,范围广,规模大,多国同时进行。(3)一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4)经济结构:从重工业开始。二、垄断组织的出现:1、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影响:(1)、促进生产力的发展。(2)、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出现垄断和垄断组织。(3)、促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4)、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世界狂潮。(5)、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最重要)2、垄断组织出现:生产力的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工业大发展→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垄断组织→现代意义上的公司3、全面认识垄断组织(1)产生:①资本主义的发展,自由竞争的优胜劣汰,使生产和资本出现了集中,产生了垄断。②在垄断的基础上,大企业之间为了控制生产和市场,以获得巨大利润而结合成经济联合体,产生了垄断组织。(2)实质:资本主义的局部调整。但是,它不能消除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资本主义的弊端仍然存在。(3)特点:①控制一个或者几个部门的生产和经营。②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提高了劳动效率e③一定程度上放弃了自由竞争的信条,走向联合,控制价格;规范自身行为;政府和企业的关系密切。④大企业日益国际化,出现了国际联合企业、跨国公司。(4)影响:164\n①经济上,垄断组织的出现,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表现出资本主义制度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因而它实际上是资产阶级为了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②政治上,控制垄断组织的大资本家为了攫取更多的利润,越来越多地干预国家的经济、政治生活,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成为垄断组织利益的代表。③对外关系上,垄断组织跨出国界,形成国际垄断集团,要求从经济上瓜分世界,促使各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了对外侵略扩张的步伐。三、世界市场的发展: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1、形成的条件: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1)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巨大增长,世界各地经济联系更加密切;(2)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新型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商业信息的交流与传播。(3)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国际分工日益明显。2、形成的标志: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完毕,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3、影响:(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亚非拉国家经济上饱受列强的剥削和掠夺,是这类国家经济畸形、长期贫困落后、灾难深重的总根源。(3)资本主义的入侵在客观上冲击了这些国家或地区落后的社会经济体制,传播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近代化的进程。(4)加强了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相互联系,促使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这正是今天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早期表现。附录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阶段推动事件主要资本主要特征重大作用雏形出现新航路的开辟商业资本萌芽时期,生产力水平不足以改造全世界。①促进世界各国生产力的发展。②推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客观上使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新的社会经济因素发展起来。③加强世界各国经济的联系,促使世界经济体系形成,是今天经济全球化的早期表现。④(消极)亚非拉国家的长期落后。进一步拓展早期殖民扩张殖民扩张是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手段,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初步形成工业革命工业资本依靠便捷的交通和廉价的商品,以武力和实力做后盾。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私人垄断资本资本输出成为了国际经济交往的重要手段。进一步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国家垄断资本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附录2: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晚期-19世纪中期)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前提条件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的确立欧美资产阶级确立了对世界的确立资本殖民掠夺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工业革命促进了殖民扩张,积累了资金。市场英国海外市场扩大,成为了最大的殖民帝国。工业革命促进了殖民扩张,扩大了海外市场。劳动力圈地运动提供了劳动力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削弱了封建人身依附关系。自然科学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科学和技术的结合程度大大提高社会环境英国社会环境相对稳定国际环境相对稳定过程和成就发明者工匠、技师科学家、工程师发明基础生产实践的总结自然科学的成果范围英国—法美—德俄日同时开始于几国重要标志改良蒸汽机—蒸汽时代电力的广泛运用—电气时代开始部门纺织业—轻工业电力—重工业工业布局工厂有分散走向集中世界工业带和工业城市群出现组织形式工厂,机器生产。规模扩大,垄断组织。巨大生产力极大的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进入了“蒸汽时代”极大的促进了生产力的迅猛发展。进入了电气时代164\n影响经济格局英国成为了世界工厂,建立了经济霸权。欧美其他工业过崛起,冲击了英国的经济霸权。经济思想自由主义取代了重商主义垄断组织在一定程度上放弃自由竞争的信条。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资本主义日趋完善,进入成熟阶段,垄断资产阶级干涉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结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突出垄断资产阶级日益控制了国家政权。国际格局东方从属于西方两大军事集团对峙,一战爆发殖民扩张商品输出、掠夺原料、全球扩张加紧资本输出,瓜分世界世界市场使世界市场形成使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展对中国①欧美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受外国在华企业的诱导,中国近代工业产生(或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或中国资本主义产生)。③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科技。④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①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②救亡图存运动出现了新高潮。③中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④中国近代科技进一步发展。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目标】①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自身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要求学生掌握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②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洋务派兴办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和创建的新式学堂。要求学生掌握洋务运动发起的根本目的;洋务企业性质;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及评价和影响。③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东南沿海创办的中国近代民族企业。要求学生掌握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兴起的原因、影响和特点。【教学重点】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和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教学难点】洋务运动的评价。【课标内容】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兴起的历史背景。【教学内容】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1、原因:(1)外国商品的大量涌入,对自然经济造成猛烈冲击;(2)列强大量收购中国农副产品,促进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3)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打击了自然经济。(4)航运和铁路等交通事业的发展,加强了城乡经济的联系,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5)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个体手工业生产,技术水平低,生产规模小,资金缺乏,无力抵挡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的强有力的进攻。这是自然经济解体的内部根源。2、表现(1)引起中国家庭“纺”与“织”、“织”与“耕”的分离(2)中国农副土特产品日趋商品化3.影响:(1)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同时瓦解着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2)中国经济逐渐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4、特点:(1)自然经济解体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外国资本主义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冲击。(2)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和程度在各地区发展不平衡,东南沿海尤其是通商口岸发展比内地快。(3)由于自然经济的解体不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所以在自然经济解体的过程中一直没有建立起有序的商品经济体制。附录:什么是自然经济的?小农经济?两者有什么区别?自然经济,就是自给自足的经济,是与商品经济相对应的一种经济形态,男耕女织是其鲜明的写照(教材第40页插图)。164\n其生产的目的不是为市场交换需要,而是为了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的一种经济形式。即生产关系的最初形态是为生存而生产,不是为市场的需要而生产。自然经济是一个历史范畴。由于它本身并不具有特定的社会性质,因而可以同不同性质的社会经济相联系,曾经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存在。自然经济具有如下的特征:①它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相适应,人们的经济联系和经济活动基本局限在经济单位内部,生产规模十分狭小;②它以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物质生产的自给自足是这种经济形态的本质特征。③自然经济中的劳动交换和经济联系形式是直接的。自然经济在与之相适应的封建社会里曾发挥过重要作用,直到我国封建社会末期仍占统治地位,它使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新课标教材对“小农经济”表述为:它“是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形式。”小农经济具有如下的特征: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③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由此看来,自然经济的最本质属性是物质生产的自足自足,和商品经济相对立;小农经济的最本质属性是农业经营规模狭小,随着社会属性的变化,和商品经济联系加深。二、洋务运动:1、出现的原因:内忧外患2、概况:(1)时间:19世纪60至90年代。(2)指导机关──总理衙门(3)代表人物:洋务派在中央以奕为代表,在地方以握有实权的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4)主张及目的:洋务派主张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的统治。其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3、内容:(1)以“自强”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19世纪60~70年代)代表: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崇厚创办的天津机器制造总局。(2)以“求富”旗号,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19世纪70~90年代)①目的: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②代表: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3)筹划海防(19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初步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中国出现了近代海军。(4)发展近代教育:①目的:适应洋务运动的需要②成就:创办了京师同文馆等一批新式学堂。还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开近代教育的先河。③作用:为中国培养了一批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4、评价:(1)破产:标志是甲午中日战争中清军的惨败。(2)洋务运动破产(或失败)的原因。①洋务派欲以先进的生产方式维护腐朽的封建制度是注定要失败的。②洋务派建立的近代工业,受制于封建体制的束缚和侵略势力的压迫,使洋务运动举步维艰,最后导致破产。③企业中近代的生产力与腐朽的封建管理方式不相适应,使之不能长久维持下去。(3)评价:①洋务运动的破产,说明洋务运动不能使中国富强起来,洋务派想以此达到维护清王朝统治的目的也是不可能实现的。②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第一批近代企业在中国出现了;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刺激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民用工业的兴办,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附录:洋务运动在哪些领域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1、思想:洋务派面对新的形势,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最早的近代化思想,企图用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力来维护落后的生产关系。统治者承认了“中学”的不足,寄希望于西学。2、经济:(1)洋务运动为近代化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和管理经验。(2)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3)洋务运动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3、政治164\n(1)洋务运动使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使中国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产生并成长起来(2)洋务运动为中国军事近代化创造了条件。三、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资本主义萌芽:表明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资本主义产生:则表明中国已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即机器生产。1、产生的原因:(1)明清时期中国自身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2)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是资本主义产生的前提。(3)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4)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2、概况(1)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2)来源:官僚、地主和商人。(3)地区:东南沿海地区。(4)代表:上海的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的继昌隆缫丝厂、天津的贻来牟机器磨坊。3、意义:它们的出现,说明在中国封建经济的解体过程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了。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特点有哪些?(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本较少,规模较小,以轻工业为主。(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和通商口岸,分布地域极不均衡。(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受封建主义、外国资本主义和洋务企业的压制而艰难曲折。(4)民族工业与外国资本、洋务企业既有矛盾又有依赖关系。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教学目标】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实业救国;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民族工业发展显著,抗日战争时期遭受沉重打击,《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官僚资本的垄断;通货膨胀。【教学重点】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原因。【教学难点】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和民族工业的历史地位。【课标内容】了解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学内容】初步发展短暂的春天曲折的发展较快发展日益萎缩陷入绝境时间19世纪末(即甲午中日战争后)一战期间(1912~1918年)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1927~1936年)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原因①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自然经济;②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①辛亥革命的推动②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③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④“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①国家基本实现统一;②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①在沦陷区日军的摧毁和吞并;②在国统区国民政府强化对经济的全面统治;③官僚资本垄断经济命脉,压制民族工业牟取暴利。①美国的经济掠夺;②官僚资本的挤压;③苛捐杂税,通货膨胀;表现①设立的厂矿企业数量增多、投资数额增大;②兴办的近代企业由沿海向内地扩展;③以轻工业为主,其中棉纺织业发展最为迅速;④①新建和扩建厂矿企业增多:470多家;②投资总额增加;③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化工、皮革、卷烟等行业也有发展。①工业部门增多:②产品出口国外:③国民生产总值增长。①沦陷区:来不及内迁的民族企业或被日军所毁,或被日军吞并。在华北日本将中国民族企业整个吞并。②国统区:国民政府压榨民族企业,官僚资本迅速膨胀,民族资本日益萎缩。①人民生活困苦不堪;②民族工业纷纷倒闭。164\n受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和束缚,民族工业发展仍然十分艰难影响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主要表现为: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维新派维新变法运动。②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使中国的近代化由器物层面开始提升到制度层面。结局:一战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迅速萧条。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特点是什么?第一,民族工业的发展主要偏重于轻工业方面,重工业基础薄弱,工业结构极不平衡;第二,新建的民族工业大都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附近,地区分布极不平衡;第三,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相比,力量十分薄弱;与封建经济相比,封建经济仍占绝对优势。因此,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控制和封建主义的束缚下,不可能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附录1:资本主义的发展1.地位(1)在夹缝中求生存①外国资本主义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压迫与剥削②封建势力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压迫与剥削③官僚资本主义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压迫和剥削(2)在斗争中求发展①民族资本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②民族主义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③民族主义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2、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1)不利因素: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是最大阻碍;②先天不足,自它产生之日起就缺乏资本、人才、技术、市场等,受重农抑商政策的束缚;③后天畸形,地区分布以东南沿海为主,工业结构以轻工业为主,始终没有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④战争和革命不断,政局长期动荡;⑤不平等条约直接地打击了民族工业,如《马关条约》、《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等;⑥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的统治,是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三座大山。(2)有利因素:①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西方列强的侵略在给中华民族带来沉重灾难的同时,也不断地冲击着中国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分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客观为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某些条件和可能。②清末至民国政府鼓励兴办实业;③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④实业家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3、作用①经济上:民族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它的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②政治上: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族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共的诞生准备了阶级条件;③文化上:为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基础,资产阶级文化思想的传入,不断冲击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最终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附录2:“实业救国”思潮1、产生和发展:19世纪末期,伴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而产生,随着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高涨而发展,在20世纪初与“民主共和”一起成为当时两大社会思潮。2、思想内容:把振兴实业看作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问题,倡导“实业救国”。3、实质: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根本目的是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产阶级专政。4、积极作用:民族资产阶级企图通过发展实业来挽救民族危亡,具有爱国主义的进步意义。在“实业救国”的思潮影响下,民族工商业有了进一步发展,有利于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为中国政治变革与思想革新提供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促进无产阶级队伍壮大,对帝国主义经济侵略起了抵制作用。164\n5、结果:“实业救国”在中国行不通。不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不彻底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就不可能发展,中国社会就不可能发展。民族工业的春天之所以很短暂就是最好的证明。附录3:中国近代工业化1、特点(1)近代化不仅受到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还不断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列强的倾轧、排斥和武力摧残,发展缓慢,历经曲折。(2)近代化一开始是由地主阶级的洋务派领导的,资产阶级始终没有真正掌握过近代化的领导权。(3)近代化缺乏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过程,技术、人才和资金的准备不足,他的推动力主要来自外部不是来自内部,因此他不是(4)民间自发创办近代企业为先导,而是依靠政权的力量。(5)发展畸形。近代企业的产业结构不协调,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很小,重工业尤其微弱:地区分布不平衡。2、因素(1)内在因素:“先天不足”,没有资金原始积累过程,资金不足,技术落后,人才缺乏。“后天畸形”地区分布不平衡,工业部门之间发展不平衡。(2)外在因素:外国资本主义的阻碍;本国封建势力的压榨;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社会动荡不安;国内政治因素干扰;国际局势的变化等。3、近代企业(1)三类企业概括类别性质出现时间分布地点外商企业外国资本19世纪四五十年代通商口岸洋务企业官僚资本19世纪60年代沿海、沿江地区民族企业民族资本19世纪六七十年代沿海地区(2)自然经济、外资企业、洋务企业、和民族企业的关系图4、近代西方和中国工业化的差异:(1)发展进程:西方工业化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和新航路的开辟开始发展,虽有封建势力的阻碍,但政府的重商主义政策还是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资产阶级代议制和工业革命也大大交快了工业化的发展;而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了闭关锁国政策和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没有独立成长为资本主义经济,鸦片战争后的工业化受到内部封建势力,官僚资本的压迫和外国资本主义的阻碍,进程曲折艰难。(2)领导力量:在西方,资产阶级一直是主角,先是商业资本家,而后是工业资本家,金融寡头,而中国一开始就是有洋务派领导,资产阶级力量很小。(3)资金来源:西方来自资本原始积累;而中国洋务运动是有政府出资,民族资本缺乏原始积累过程,资金不足。(4)工业化的次序:西方是先轻工业,在发展重工业;而中国是先重工业,轻工业只是辅助,工业结构不合理。附录4:近代中国的五种经济形态经济形态产生条件总体特征发展概况性质地位历史影响自然经济在我国封建社会长期存在,并与封建专制统治相一致。①封建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经济。②具有分散性、保守性、封闭性,与商品经济相对立③实行简单劳动,男耕女织是鲜明的写照④是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鸦片战争后开始解体,此后不断受到冲击,建国后被消灭。虽然在不断冲击之中,但自然经济一直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是我国封建势力在经济上的表现,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164\n外国资本主义经济鸦片战争后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开始侵入我国。①实质上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②富有侵略性。③对近代资本主义发展起到双重作用在19世纪70年代以前,以商品输出为主,19世纪70年代以后,以资本输出为主。凭借其特权和雄厚的经济实力,在我国近代占据优势地位。是帝国主义侵略在经济上的体现,极大的破坏了我国的经济主权,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洋务企业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对内忧外患,为维护统治开创的。①以维护封建统治为目标,具有封建性。②机器大生产,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③民用企业采用官督商办或官商合办的方式,具有资本主义性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企业,近代海军和近代教育,19世纪90年代甲午中日战争中覆灭。是一次清政府的自救运动,只学技术,不变制度,具有浓厚的封建色彩,但开中国近代化之先河。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部分的抵制了西方经济入侵,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中国自然经济的瓦解,外商企业的刺激于19世纪70年代产生。①先天不足:未经资本原始积累,资金少,规模小。②后天畸形:轻重工业比例失调。③在夹缝中生存④是近代进步性、革命性的阶级。19世纪末初步发展,一战后进一步发展,此后历经曲折发展,1956年被社会主义改造。是近代中国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的经济近代化和政治近代化的主要推动力量。民族资产阶级的兴起。领导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促使了新民主革命的到来。官僚资本主义1927年,随着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而形成。①垄断性:依靠国家力量②买办性: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代理人③封建性:以封建势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④反动性:由于获得国民政府的支持,尤其是抗战和解放战争期间迅速膨胀。是近代压迫中国的三座大山之一,对外依靠帝国主义,对内盘剥人民。阻碍了中国的社会进步,严重压制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教学目标】①识记国民经济的恢复,一五计划,社会主义改造,中共八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国民经济的调整文革中国民经济的损失,周恩来恢复调整国民经济,邓小平进行全面整顿;②引导学生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之间的关系;分析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经验和教训;③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表达对社会和历史现象的想法与观点,以及解释一般社会现象和历史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教学难点】分析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课标内容】概述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教学内容】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年)(1)背景:国民经济全面崩溃①原因: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国民政府的大肆搜刮;战争的严重破坏。②表现:交通堵塞、通货膨胀、人民生活困苦(2)恢复:经过3年努力,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3)意义: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必要的条件2、“一五”计划建设(1953~1957年):(1)优先发展重工业①原因:a.从历史原因看:我国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164\nb.从现实的需要看,我国处于帝国主义的军事包围之中,发展重工业有助于增强综合国力,尤其是增强国防实力;c.从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看,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国家,工业化的速度都比较快。而社会主义苏联迅速工业化的经验中,也是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d.从各行业关系看,重工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②成就:超额完成;先后建成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③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2)三大改造:即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①内容和过程:a.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b.手工业:手工业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c.资本主义工商业:初级形式国家资本主义→个别行业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②性质:社会主义性质。(3)意义: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标志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形成)(4)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关系:二者相互关联,不可分割。①工业化是保证社会主义完全胜利的经济基础,也是进行三大改造的基础。②三大改造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步骤,也是实现工业化的必要条件。因此只有两者有机结合,才能使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飞跃,二者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相互关联不可分割。附录:我国一五计划建设项目中的重大企业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集在这里?(P53学习延伸)1、特点:一五计划的主要工业建设项目基本上分布在东北地区;2、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1)东北地区的自然条件比较优越,工业矿产资源非常丰富,铁路交通十分发达;(2)从历史上看,已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础;(3)此外,由于当时这些项目要由苏联援助建设,东北地区离苏联距离较近,比较方便。二、探索与失误:1、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探索:中共八大(1)背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的建立;(2)时间:1956年(3)内容:①提出当前国内的主要矛盾:②规定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4)意义:分析正确、成功探索、未能坚持2、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失误:三面红旗(1)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的总路线:①时间:1958年②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③评价:主观愿望上讲,它反映了党和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但从科学的角度讲,多快好省同时实现几乎是不可能的,它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严重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从客观效果上讲,催生了“左”倾经济思想和盲动的经济行为,直接导致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①“大跃进”:片面要求高速度大办工业、大办农业。②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公共食堂。(3)后果: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1959~1961年,我国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3、调整:(1)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2)提出八字方针:①背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运动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②内容:调整、巩固、充实、提高③意义:从1962年起,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并在一些领域取得重大成就。4、启示:(1)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必须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2)社会主义必须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164\n(3)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相适应三、国民经济的劫难:1、原因:“文革”动乱由思想文化领域、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2、表现: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两年里损失的工农业总产值超过一千亿元。3、调整:(1)1971年,周恩来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到1973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局面(2)1975年,邓小平明确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国民经济呈现迅速回升状态。附录:关于二十年(1956—1976)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失误的原因及教训1、失误(1)1957年的“反右”斗争严重扩大化了,修改了八大关于我国当前主要矛盾的正确论断。(2)1958年确立了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并掀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3)1959年又错误地开展了反右倾斗争,我国出现了三年经济困难,(4)“左”的错误进一步发展,导致了十年的“文革”浩劫。2、失误的原因:(1)历史传统的影响。中国封建专制存在时间长,封建家长制思想很容易侵蚀党的机体,致使民主法制观念淡薄,易出现盲目服从;在整个民主革命时期,共产党一直用阶级斗争学说来指导革命,用群众运动的方法解决问题,难以很快转变观念。(2)急于改变我国落后状况的主观愿望与经济发展的实际严重脱节。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很高,迫切需要尽快摆脱贫困落后的状况。(3)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主要领导人对当时的国内外阶级斗争形势估计过于严重,错误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阶级斗争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想尽可能纯洁革命队伍。(4)国际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对峙尖锐,使我党领导人加速建设社会主义以便对抗资本主义。3、经验教训:(1)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2)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3)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规律,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实际水平。(4)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阶段的阶级斗争问题,防止阶级斗争扩大化。(5)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坚持群众路线。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教学目标】①识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意义,工作中心的转移,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②培养学生利用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方法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工作重心转移的重要决定;③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原理,分析和理解经济体制改革的各项措施。【教学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的伟大转折;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教学难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和作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解。【课标内容】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教学内容】一、伟大的历史转折:1、背景:(1)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的两年时间里,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人民生活没有得到改善。(2)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2、召开: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3、内容:(1)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2)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实现了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3)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4)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国策。4、意义: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附录1: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战略决策是党和共和国历史的一次伟大转折?164\n全会作出的战略决策,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结束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束缚,重新确立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和组织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这是新中国建国以来党的一次伟大转折,也是共和国的一次伟大转折,成为我国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开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伟大起点。所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战略决策是党和国家的一次伟大转折。附录2:比较十一届三中全会与遵义会议的相同之处?第一,遵义会议是民主革命时期的历史转折点,它结束了王明的“左”倾错误,重新确立了党的正确路线、组织路线和军事路线,在中国革命的危机关头挽救了党、红军和中国革命;十一届三中全会则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历史转折点,它全面纠正了自1957年以来党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上发生的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错误,重新恢复了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组织路线、政治路线。第二,遵义会议上开始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而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附录3:归纳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背景内容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城市武装起义道路行不通开辟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第二次在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在1949年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第三次在粉碎“四人帮”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以经济建设为工作重心。附录4:归纳中共历史上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会议会议名称召开时间主要内容历史意义八七会议1927年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通过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遵义会议1935年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党中央的不正确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指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提出党的总任务是把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附录5:归纳近代史上三次历史性的巨变巨变结果任务第一次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维护共和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第二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第三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发展生产力,实现四个现代化。二、经济体制改革:1、含义:经济体制改革是指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从而解放、发展生产力,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其实质是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经营方式的改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①原则: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②实行:1978年,开始在安徽、四川一些农村试点(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不久,在全国普遍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③作用:仅几年时间,全国农业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了历史性的变革。(2)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3)行政机构的改变:撤社建乡镇,撤队建村委会(4)意义: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过去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弊端,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中国的农业和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变。附录1:为什么首先在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164\n1、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农业的健康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而农村改革,又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是否得到健康发展,所以要选择农业首先改革。2、过去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失误,在农村中的危害远远大于城市,它已关系到两亿农民的温饱问题,所以要先从农村改革。3、一些思想束缚打破较早的地区,当地农民和地方领导已经大胆地开始进行了改革试验,农村已出现了改革势在必行的大趋势,所以农村改革率先开始。附录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业合作化前的农民个体经济的区别1、生产资料所有制根本不同:在农业合作化前,土地等生产资料归个体农民私有,实行的是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建立在土地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之上的,土地和生产资料所有权归国家和集体所有,农民只是享有经营和使用权。2、农业生产的经营管理方式不同: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土地属集体统一管理,在集体统一规划下进行农田基础建设。而合作化前的农民个体经济只是单纯的以农民个体力量进行生产的一家一户的落后的生产方式。3、产品的分配方式不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贯彻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合作化前的农民个体经济不存在按劳分配和集体提留。4、发展后果不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仅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改革农业经营结构,有利于我国农业的商品化、现代化。而合作化前的农民个体经济的经营方式落后,个体力量薄弱,亦无法采用农业机械和新技术,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附录3: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变化?(1)1952年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实行农民土地私有制:(2)1953——1956年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农业合作化道路。(3)1958年在农村错误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4)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重大决策,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全面展开:1984年以后(2)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3)内容(采取的措施):①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②所有制上,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③分配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4)意义:①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强了活力);②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背景:(1)必要性:①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②国际: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2)可能性①改革开放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物质基础)②邓小平南巡讲话,冲破思想束缚(思想基础)2、过程(1)理论提出: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讲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2)目标确立: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理论完善:①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②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4)基本建立:21世纪初,我国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确立。3、意义(1)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新奇迹。(2)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使人民生活从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并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迈进。164\n附录1:比较两种经济体制的不同计划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特点行政手段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资源配置方式行政手段配置市场配置作用积极促使一五计划超额完成提高资源的使用率,促进经济的发展。消极高度集中,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认识两种体制各有优缺点,随着经济的发展,计划经济的弊端日益阻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势在必行。附录2: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中国搞市场经济会不会改姓?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所有制形式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生产目的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实现共同富裕后     果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是盲目的,容易引起经济危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实现强有力的宏观调控附录3:建国后工业体制的三次重大转变时间转变原因核心内容结果建国初—1956年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体制,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①照搬苏联经验②中共缺乏经济建设经验,照搬政治斗争经验③主观上追求“一大二公”,急于完成工业化。实行和强化计划经济,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片面追求工业发展的高速度。在建国初期,对于恢复国民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曾起到积极作用,起到一定成效。但它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其严重的弊端使企业失去了活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化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经济总结建国以来经济建设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吸收了“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并借鉴了外国经验,决定实行工业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企业管理方式,实现政企分开。增强了企业活力,解放了生产力,工业得到了发展,成就举世瞩目。20世纪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有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认识国情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较快经济体制改革。把企业推向市场。进一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附录4:西方模式、斯大林模式和中国模式西方模式斯大林模式中国模式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资料私有制市场资料公有制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工业化道路先轻工业后重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农、轻、种协调发展农业道路资本主义大农场集体化农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内阁制、两党制苏维埃体制、一挡制、终生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教学目标】①识记:掌握经济特区的概念、设立及意义,理解特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认可、支持“对外开放”这项基本国策;②掌握沿海经济开放地带的形成和浦东开发的目的及影响,理解浦东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重点和标志;③掌握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分析初步形成的特点,能在地图上找出经济特区、沿海港口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的位置。④掌握“走出去”战略,理解“走出去”战略的提出。【教学重点】对外开放格局是如何初步形成的。经济特区的建立,浦东的开发和开放【教学难点】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164\n【课标内容】概述我国创建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发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教学内容】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理论上:1、对外经济关系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2、社会化大生产不仅使国家间的经济联系具有必然性,也为其创造了可能性。3、随着社会大生产的发展,国际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频繁。实践上:发展对外经济是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在不断加强对外关系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从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曲折历史来看,封闭就要落后,开放才能获得迅速发展。一、背景:1、国际方面:①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走向缓和(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②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2、国内方面:①“十年动乱”的破坏,致使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②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了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二、过程:1、经济特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的区别:1、区域范围不同:前者属于内地;后者限于统一后的港澳台地区。2、政策范围不同:前者只是在经济上享有特殊待遇,在别的地方与其他地区相同;后者除了外交权和国防权外,按照基本法规定行使自治权。(1)概念:经济特区就是一个主权国家或地区在交通便利,条件适合的地方划出一定区域,在对外经济活动中采取开放的特殊政策用优惠的办法,吸引外资,引进技术,从而达到一定经济目的的特殊经济区。中国的经济特区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完全行使主权管辖的行政区域,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2)创办: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先在深圳、珠海试办“出口特区”;②1980年,设立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③1988年,设置海南经济特区。(3)特殊政策:国家给予特区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4)影响:①特区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成为全国排头兵。②经济特区利用有利的政策,积极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国际为导向,扩大外贸出口,发展外向型经济。。③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特区的改革,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2、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1)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北湛广福温宁上,南连青烟大秦天①时间:1984年②城市:1984年5月4日,中共中央批转沿海部分城市会议纪要,决定进一步开放沿海城市。大连、天津、秦皇岛、青岛、烟台、上海、南通、连云港、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共14个沿海港口城市获得了经济特区的部分优惠政策,经济得到快速发展。③目的:旨在加快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步伐。(2)沿海经济开放区:①时间:1985~1992年②区域:1985年以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相继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③结果:到1992年,沿海经济开放区已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④意义:沿海经济开放区的设立,进一步深化了对外开放;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对促进本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内地开发,都有深远影响。(3)经济技术开发区:①目的: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加工出口产品②特点:a.通常汇集了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具有知识密集的特点;b.是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场所,也是了解国际行情的重要窗口。3、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对外开放的新发展(1)目的:①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②尽快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③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164\n(2)时间:1990年(浦东开发成为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3)意义:浦东新区已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三、初步形成:1、格局:通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这个体系的形成,标志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2、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1)“全方位”,就是既对发达国家开放,也对发展中国家开放,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2)“多层次”,就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等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3)“宽领域”不仅在经济领域,也涉及到保险、邮电通信等服务贸易以及环保、科技、医疗卫生、体育、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开放。附录:当代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向列强开放通商口岸和商埠有哪些本质区别?当代的对外开放旧中国的“开放”背景世界各国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全球化逐步加强西方列强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发动侵略战争基础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不平等的基础指导思想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坚持国家主权这一前提屈辱的外交性质中国与世界各国正常的经济技术交流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与掠夺内容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引进外资,扩大对外贸易。西方列强以武装入侵为手段,后又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迫中国开辟通商口岸、降低关税等结果有利引进外资,发展中国的民族经济,使中国走向富强繁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有利于帝国主义在中国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但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向西方学习的思潮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4课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教学目标】①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和独立思考,理解“断发易服”“废止缠足”“菜篮子工程”“安居工程”等概念的内涵和意义;②通过归纳、比较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情况,培养归纳发展特征的能力。通过思考“为什么近现代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等问题,培养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③理解中国近代一些风俗习惯的进步,是人们追求进步、民主和文明的表现。掌握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教学重点】从衣、食、住和社会风俗等方面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发生变化的基本史实【教学难点】认识影响中国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课标内容】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教学内容】列表比较我国近代以来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及其变化的原因时期原因变化服饰饮食居室建筑习俗风尚鸦片战争前长袍马褂布衣满汉美食粗食深宅大院普通民居婚姻包办迷信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①西方国家对中国侵略的客观影响;②历届政府的影响;③近代工商业发展的影响④洋布洋装中山装西服粗布大衫学生装西餐馆面包房咖啡馆传统民居欧式洋房中西合璧豪宅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新式婚礼164\n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和先进的中国人主动吸收西方文明。三中全会前①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作主②开展了大规模经济建设③党和政府切实解决人民困难。(实行统购统销,稳定物价政策)衣着朴素灰蓝色调为主款式单一食物简单凭票供应住房拥挤勤俭节约无私奉献三中全会以后①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②实行了改革开发政策服装颜色五彩缤纷,款式多样解决温饱问题,菜篮子工程居住条件和环境大为改善,安居工程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济灾区附录1: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1、与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发展密切相关。2、随着中国民主化进程的发展而不断加深。3、在城乡的差别很大,主要发生在大城市。4、虽然变化但仍保持这自己的民族特色。附录2: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影响:1、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文明和进步。2、有利于政治上反封建斗争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3、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4、有利于在文化上冲破封建的束缚和革除弊端。附录3:新中国以来影响中国社会变迁的因素有哪些?1、在近代社会生活的基础上延续2、政治局势的变化3、经济的发展4、国家政策的变迁5、科技的进步附录4:分析中国近现代化社会生活的几个角度;1、从中国历史的发展角度:总中国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看,近代以来的160年时间非常短,但却是中国历史上社会生活变化最激烈的时期。从整个中国历史发展的角度定位近现代生活的变化,有利于通过纵向对比,总结变化的特点,了解变化的原因。2、从近代化的角度: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是中国近代化的一个主要方面,它与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等共同构成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也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同时他们之间又相互影响,相互推动,将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置于中国近代化的大背景之下,便于认识它发生的必然性和发展趋势。3、从中国近现代史的角度:近代社会生活的每次大的变化都是与特定的历史大背景有关,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三次历史性巨变,对中国社会的变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4、从世界历史的角度:鸦片战争打开中国的大门,中国社会生活在外来力量的影响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尤其是三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近代社会由以前的闭关锁国,转为面向世界。第15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教学目标】①识记:洋务派创办的轮船招商局、旅美华侨冯如制成中国的第一架飞机;福建巡抚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清政府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②通过对身边的交通、通讯工具的发展变化感受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和通讯工具发展的历史背景和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③归纳各个时期交通和通讯工具变化的特征结合生活实际分析各种交通方式的优缺点。【教学重点】近代以来中国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变化【教学难点】交通工具发展的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课标内容】了解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教学内容】一、铁路与公路:1、古代传统交通运输工具:(1)特征:因地而异、路途遥远(2)表现:①南方——水路:船是主要运输工具;164\n②北方——旱路:以乘坐马车为主;③平民百姓外出:步行。2、近现代铁路交通运输业:(1)近代铁路交通的起步:①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擅自修筑从吴淞口到上海的淞沪铁路;②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唐山—胥各庄铁路(即唐胥铁路)——中国铁路诞生的标志;③辛亥革命前夕,中国已建成多条铁路,奠定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2)新中国成立后铁路交通的发展:①在“一五”期间(1953~1957年)建成了陕西宝鸡到四川成都的铁路——宝成铁路;②“二五”期间(1958~1962年)又建成了甘肃兰州到新疆乌鲁木齐的铁路——兰新铁路;③到“九五”(1996~2000年)期末,京九铁路全线通车。中国的铁路营运总里程已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④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彻底竣工并通车。(3)机车制造有进展:①近代中国:使用从国外进口的蒸汽机车;②新中国成立后:国产“解放”型蒸汽机车→第一台内燃机车(1958年)→第一台电力“韶山”号机车(1958年)③改革开放以来:a.20世纪90年代末,高速列车“蓝箭”号开始在广(州)深(圳)铁路运营;b.2003年,世界上第一条磁悬浮列车在上海投入商业营运;c.1997~2007年全国铁路六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行的效率。d.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3、公路交通的发展:(1)近代:公路交通发展受限制①原因:政治腐败、民生凋敝、汽车和油料依赖进口等;②表现:20世纪初:在上海等大城市开始出现汽车(仅为权贵、富绅的代步工具);民国时期,陆续修建一些公路,发展受限制。(2)新中国成立后:公路运输发展快①建立汽车制造厂:②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以国道为主干,连接城乡,辅以高速,形成密集的公路网。③黄河、长江等江河上架设了一座座公路大桥:如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等。④偏远山区也通了汽车:如新藏公路、青藏公路、川藏公路、滇缅公路等。二、水运与航空1、水运:(1)近代:起步①原因:列强的侵略;洋务运动的开展。②表现: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纷纷在中国设立轮船公司,控制中国水上运输;19世纪70年代初期,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打破列强在中国的垄断局面。③作用:推动了中国水上交通业的近代化进程。(2)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萎缩、改制①发展:国家统一管理②萎缩:20世纪90年代后,铁路、公路和民航快速发展的冲击;③改制:由轮船运输转向高档旅游服务业。2、航空:(1)近代:序幕①1909年,旅美华侨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②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序幕。③到1949年,中国民航共有国内外航线52条,航线总长度近八万千米。(2)新中国成立后:①成立初期:乘飞机有限制,民航发展有限②改革开放后:逐步放宽并最终取消了一些限制,航线和航班不断增加,并开通旅游航线和直通航线;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附录1:归纳四种交通方式——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优缺点各是什么?铁路运输——164\n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但修筑铁路造成价高,消耗大,占地面积大,短途运输成本高。公路运输——速度快,灵活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水路运输——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但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航空运输——速度快,运输效率高;但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附录2:中国近代交通的特点、原因和影响:1、特点(1)近代中国交通业逐渐开始近代化的进程,铁路、水运和航空都获得一定的程度的发展。(2)近代中国交通业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发展。(3)地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4)多种层次的交通工具同时并存(5)起步晚,发展慢,落后于同时代的西方国家。2、原因(1)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促进中国社会的发展。(2)列强为了扩大在华的侵略权益,加强对中国的控制,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始终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控制和操纵中国的交通。(3)中国各地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这就决定了各地交通发展的不平衡。3、影响(1)积极方面: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2)消极方面:有利于外国的政治、经济侵略,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三、通讯工具的变迁:1、近代电讯业的变迁:(1)电报:①丹麦电报公司在上海建立电报机房(19世纪70年代)②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用于军事;③上海崇明装置无线电台,设立无线电报局(20世纪初)——用于官商通报。(2)电话:①上海招商局开通第一部(早期对讲)电话(1877年):②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19世纪80年代):③清政府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20世纪初):2、新中国成立后电讯事业的发展:(1)逐渐形成全国电讯网络;(2)拥有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到2003年末);(3)还通过互联网发送电子邮件。3、通讯事业变迁与发展的影响:(1)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2)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教学目标】①识记:近现代报刊产生、发展及繁荣;中国电影的产生和发展的概况;电视的普及;互联网的诞生与发展;四大媒介;②通过对近代传媒的发展变迁,理解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以及它们在各个时期所起的宣传作用、电视迅速普及互联网所具有的优势;③通过学习近代传媒的发展变迁,比较出四大媒介不同的特点,探究它们对人类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教学重点】报刊对近代历史发展的作用、互联网的诞生与发展【教学难点】如何认识大众媒介的变迁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课标内容】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盒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教学内容】一、报刊业走向繁荣:1、近代报刊业的起步:164\n(1)外国在华办报:(19世纪中期前后出现,介绍中国、时事述评、传播西方宗教与文化、侵略中国喉舌等;)①《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1833年):中国境内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②《中国丛报》(1832年):中国境内出版的最早外文刊物③《万国公报》(1868年):当时中国境内发行量最大的报刊④《申报》(1872年):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2)国人自办报纸:(19世纪70年代出现,起有力的思想宣传武器,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重大启蒙作用。)①《昭文新报》(1873年):中国人创办的最早的中文报纸②《循环日报》(1874年):我国历史上第一家宣扬资产阶级政治改良主义思想的报纸,也是中国人自办成功的最早的中文日报(2)中共领导下报刊的繁荣:①20世纪前期:中共先后创办《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②建国后:《人民日报》、《红旗》;《光明日报》、《文汇报》。③改革开放后:报刊业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除了党报党刊继续发挥主导宣传作用外,各种专业性、娱乐性报刊如雨后春笋般创办起来。2、报刊对社会生活的影响:(1)基本职能:报道新闻、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舆论监督。(2)主要作用:对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二、影视事业的发展:1、中国电影的产生和发展:(1)基本线索:①1905年《定军山》首映成功,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②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电影迅速发展,并走向成熟;③20世纪30~40年代,诞生一批蜚声中外的进步电影;④新中国成立后,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题材成为电影主题;⑤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电影走向辉煌,涌现出一批著名导演和演员,许多影片荣获国际国内大奖。(2)主要代表:①中国第一部国产无声京剧影片:《定军山》(1905年),标志中国电影的诞生②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1931年)③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渔光曲》(1935年获奖)④率先吹响抗战号角的影片:《风云儿女》(1935年)2、电视事业的迅速发展(1)电视的出现标志: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中国电视业的诞生(2)电视的普及:①原因: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科技的进步(尤其是卫星传送技术的应用);国家政策的支持。②特征:电视节目的丰富多彩;新闻类节目具有深刻的社会影响;一些重大事件和体育比赛可现场直播;优秀的电视连续剧具有极大吸引力。③表现:观众人数增多;电视品质提高;节目内容丰富多彩:④影响: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增加了信息量,对社会产生很大影响。三、互联网的兴起:1、兴起和发展:(1)互联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90年代风靡全球。(2)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到2006年6月,中国网民人数已达到1.23亿。2、网络的优势:(1)具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功能,被称为“第四媒介”;(2)集声、像、文字于一体,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3)高度互动,双向传受,便于沟通;(4)使人们生活更加快捷与方便。3、互联网的影响:(1)不仅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学习、娱乐方式,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如网上购物、网络学习、电子信箱、个人博客、论坛、电子报刊、网络游戏等)。164\n(2)但也使一些未成年人沉迷于网络而不能自拔,加上不法分子传播影响青少年的成长的不良信息,影响身心健康。附录:报纸、电视、广播、网络作为四大传媒各有什么特点?1、报纸:优势——权威性高,保存性强,传阅率高,适合深度背景分析,受众相对集中;2、广播:接收介质简单,占用空间小,价格便宜,方便,可以随时接收信息;而因其只涉及声音传播,制作相对简单快捷,信息传送时效快。3、电视:受众面广,权威高,时效性强,不受时空限制,视听合一,动态感强;4、网络:优势——时效性强,参与性强,不受时空限制,可声、像、文、图多媒体。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17课空前严重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教学目标】①识记:经济危机的表现、时间、特点;胡佛经济政策的特点;②了解经济危机爆发原因及表现,理解其危害的严重性,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③掌握本次经济危机的特点、影响,培养学生从资料、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综合分析的能力。④掌握“自由放任”政策的特点,认识其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历史概念的能力。【教学难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自由放任政策。【课标内容】了解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意义和影响【教学内容】一、虚假“繁荣”的幻灭:1、“繁荣”:又称“柯立芝繁荣”(1)时间:20世纪20年代;(2)原因:①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利用“中立”的有利地位,在战争中大发横财,②总体说来,20世纪初期的“自由放任”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③国内的技术革新和生产合理化运动都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3)表现:①美国由战前的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②美国的汽车工业、电器业和建筑业等工业部门显示出蓬勃生机。2、虚假:即危机的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2)直接原因:供需矛盾即生产和销售的矛盾。①资本家攫取了高额利润,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却相对贫困;②国民贫富差距扩大,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③毫无顾忌的分期付款和银行贷款,更烘托出市场的繁荣假象。(3)直接原因:股票等投机活动造成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3、幻灭:即危机的发生(1)时间:1929年(2)标志:纽约股市狂跌、“黑色星期四”(10月24日)(3)表现: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生产锐减;失业激增、生活骤降;(农产品)价格下跌、收入锐减等二、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1、特点:(1)波及范围特别广:(2)持续时间相当长:(3)破坏性特别巨大:2、影响:(1)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①政坛丑闻不断,政府信誉扫地。②人们示威罢工不断,要求改善社会状况③法西斯分子兴风作浪,社会更加动荡。(2)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加紧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3)进一步加紧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4)各国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凯恩斯主义成为二战后初期的主流思想。三、“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164\n1、美国胡佛总统的自由放任政策2、“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自由放任主义是古典经济学的政策药方,对美国及整个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它最早出现于18世纪的法国,意为“顺其自然”。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是这一理论的鼓吹者和坚定支持者,他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对此进行了详细阐述。理论认为,市场机制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能够自动调节经济活动;社会经济事务最好由不受国家权力干预的个人决定,政府扮演好经济“守夜人”的角色足矣。对于政府而言,“只有管得少,才能管得好”,似乎没有政策就是好政策。危机之初,美国胡佛政府信奉自由放任的思想,对经济采取不干预政策,认为危机很快就会过去。胡佛政府以维护自由放任原则为前提,倡导地方团体推行“自愿联合政策”。虽然迫不得已他也曾“干预”经济,如提出了复兴计划大纲,建立了复兴金融公司,扩充了农业信贷银行等,但他坚决反对联邦政府出面大规模干预经济,强调不能靠立法和行政命令来解决危机中的问题,坚决避免“极权主义”。第18课罗斯福新政【教学目标】①了解罗斯福新政的出台;识记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两个阶段,分析其特点;②理解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背景、实质、特点和影响;③分析罗斯福新政的作用和意义,认识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④理解罗斯福新政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重要概念,运用具体史实分析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教学重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和影响【教学难点】金本位制;对“新政”的评价;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课标内容】列举罗斯福新政的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教学内容】一、临危受命:(新政背景)1、1929年经济危机对美国的影响:2、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的失败:3、罗斯福临危受命就任美国总统(1933年3月)。二、实施“新政”:(内容)项目具体措施结果与影响整顿财政金融(突破口)银行暂时停业整顿;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力;管制证券业等。恢复银行的信用,促进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转,为工农业生产的恢复提供前提保证。复兴工业(核心)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制定行业公平经营章程;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等。减少生产的盲目性和无序竞争。调整农业政策成立农业调整署,用行政手段调整市场;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防止农产品过剩等。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缓和农民的斗争。推行社会福利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发放紧急救济金;加强社会保障措施,为老人、残疾人、失业者和儿童提供社会保障;推行“以工代赈”,建立专门政府机构,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客观上刺激了生产和消费,稳定了社会秩序。强化社会立法签署《全国劳工关系法》,成立全国劳工关系委员会;签署并通过“社会保险法”和“财产税法”。使工人有权组织自己的工会,保障工人基本权利,提高工人的政治地位三、摆脱危机困境:(影响)1、评价:罗斯福新政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但有效地遏制了经济危机。2、影响:(1)经济: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恢复和改善。(2)政治:新政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3)制度: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4)国际:美国经济的恢复和民主制度的保存,使美国成为二战反法西斯的主要力量,为二战胜利做出了不可替代的力量。3、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4、特点:(罗斯福新政“新”在哪里?)164\n(1)新的理论:出现了不同于传统自由放任政策的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2)新的特点:尽量避免国有化形式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同时也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社会弱势群体)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3)新的起点: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是把美国的一般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向美国式的、非法西斯式的、以“新政”为典型的福利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这种资本主义模式在二战后被西方国家普遍采用,资本主义制度由此获得了新的生命力,成为继续向前发展的新的起点。(4)新的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附录1、对“新政”作用的评价史学界对“新政”作用的评价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基本上有三种观点,即“功大于过论”、“过大于功论”和“功过参半论”。持“功大于过论”者认为“新政”在美国历史上基本上是一种进步现象,首先,“新政”挽救了危机,使美国人民摆脱了危机的困苦局面;其次,在缺少足够的宏观经济政策知识的时代,罗斯福所做的努力确实是开创性的;再次,罗斯福“新政”开启了美国以后历届政府实施国家干预政策的大门,成为缓解自由主义经济制度之弊病的一剂良方,并在实质上加强了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威;最后,在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同日本、德国为转嫁危机而发动战争的策略相比,“新政”无疑代表了一种进步、民主的解救危机方式。持“过大于功论”者认为“新政”未能使美国走出萧条、步入繁荣。由于政府对私人企业持敌视态度,对其管制过严,甚至政府直接参与同私人企业的竞争,因而私人企业的活力大大降低,美国经济反而遭到重创,只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来临,美国通过向交战双方兜售军火才使美国真正走出经济危机。而且这一派论者还认为罗斯福扩大政府和总统权力、干预经济运行规律的作法开了一个恶劣的先例,从长远来看不利于美国经济的增长。持“功过参半论”者则基本上综合了两方面的观点,然而这一派论者因持论不稳、立场含糊而受到史界攻击,早已不是主流思想。附录2:罗斯福新政成功的原因:1、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需要改变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这是罗斯福新政成功的根本原因。2、美国雄厚的经济实力使罗斯福政府有能力干预经济。3、独立战争形成的民主传统为新政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4、20世纪30年代国家干预经济理论特别是凯恩斯主义的出现,为新政提供了理论依据。5、社会主义苏联的计划经济为美国提供了借鉴6、罗斯福个人素质起的作用。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目标】①识记:20世纪50~70年代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70年代的经济“滞胀”“混合经济”;福利国家;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新经济”的出现;②理解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的自我扬弃,是在资本主义内部的自我改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③掌握以美国为代表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战后经济发展历程,分析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教学重点】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概况及原因;【教学难点】认识“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课标内容】以二战后的美国为例,分析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内容】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1、第一阶段(20世纪40年代中期~70年代)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1)原因: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的运用,促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2)理论核心:国家干预经济(3)运用:罗斯福新政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是凯恩斯主义第一次大规模创造性的成功试验。2、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滞胀”现象(1)特点:“滞胀”是指“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的简称,其具体表现为生产停滞、通货膨胀、失业严重、物价上涨,外贸增长趋缓等。(2)措施:①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说明凯恩斯主义受到了挑战)②实行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的、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附录1:全面认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1、概念: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相结合的资本主义。2、发展过程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初见端倪②30年代大危机影响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所发展,但仍被视为一种应付战争和危机的措施。164\n③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入到全面的、持续的发展阶段。3、评价①进步性: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在调整,从而可以更大程度的容纳、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生产与消费的矛盾。②局限性: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没有本质的区别,同样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附录2:西方思想的演变时间经济思想表现新航路开辟后重商主义发展工厂手工业,殖民侵略,圈地运动等。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自由主义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凯恩斯主义罗斯福新政及二战后各国对经济的干预20世纪80年代新自由主义货币学派、供给学派(反凯恩斯主义)20世纪90年代“新经济”思想宏观调控、微观自主。二、建立“福利国家”1、目的:缩小贫富差距,减少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2、原因:(1)西方国家流行福利国家的思想(贫穷和失业不能归为个人的无能和懒惰,是有社会结构不合理引起的,国家应采取积极措施)。(2)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而引发的社会问题,进行政策调整。(3)工人阶级和进步政党的努力。(4)经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2、实质:把国家看作是全社会增加福利的工具,要求国家通过立法和财政经济措施,积极增进社会全体成员的福利。(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3、内容:涉及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教育等。20世纪六七十年代,福利国家制度逐渐完备,范围已涉及生、老、病、死、伤、残、孤、寡、失业和教育等各个方面。4、作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平等,缩短贫富差距,对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5、弊端:(1)财政开支过大,政府负担过重:政府的社会福利开支及其在政府总开支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许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福利开支(包括公共教育开支),有的已占本国政府总开支的1/2至2/3,约占本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5以上。(2)带来社会道德危机:被认为不鼓励工作,破坏家庭责任,自杀率高,性行为泛滥,简单的说就是“穷人因懒惰而贫穷,富人因努力而致富”,国家不该用福利来鼓励这些穷人继续懒惰,甚至酗酒、婚前性行为、离婚、单亲、犯罪等。6、主要特点: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附录:二战结束后,有人把福利国家看做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同义语,你是否同意,为什么?不正确。福利国家有利于改善和提高普通劳动群众的生活。但是福利国家更多是的为垄断资本家带来好处,福利基金的来源是劳动者收入的一部分,而且,当资本主义危机来临之际,资本主义国家总是首先减少社会福利支出。因此,福利国家是垄断资本家为缓和国内矛盾、挽救资本主义制度而不得不支付的一种代价,并不能改变资本主义国家“按资分配”的制度,也不能彻底消灭贫穷和两极分化,所以不能和社会主义相提并论。三、第三产业的兴起:1、兴起条件:二战后,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消费需求的多样化等。2、表现: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其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就业人数在总劳动力中所占比重都迅速上升。3、与传统产业的关系:相互促进(第三产业的繁荣是第一、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反过来以其新技术特别是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的工业和农业,促进经济竞争力的提高。)4、影响:促进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增加了就业,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并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使经济发展产生了质的变化。四、“新经济”的出现:1、来源:20世纪90年代美国2、动力: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浪潮3、特点:经济全球化为背景,知识经济为基础,信息技术为主导。164\n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斯大林模式”【教学目标】①识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新经济政策的主要要点;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②理解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原因、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以及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历史条件;③探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对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及对当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借鉴意义。④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客观分析斯大林模式的历史作用及弊端。【教学重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及利弊;【教学难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课标内容】了解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然性。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教学内容】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背景严峻的国内外形势①外: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②内:国内反动势力的反扑①经济危机:战争的破坏;自然灾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失误②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工人、农民不满(波罗的海水兵叛乱)时间1918年----1921年1921年——20年代末特点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点,是在战时用强制性经济统制手段来管理经济①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②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目的为了战胜国内外敌人,巩固苏维埃政权,实现到共产主义的直接过渡为了迅速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巩固苏维埃政权经济机制绝对的计划调节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性质临时性非常措施对经济体制进行全面的调整。内容农业余粮收集制固定的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纳税后的余粮归农民自由支配)工业工业国有化(大中小工业一律收归国有。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管理)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商业取消自由贸易(否决商品货币关系)实行自由贸易(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分配实行实物配给制,成年人义务劳动制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其它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影响积极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全国的财力、物力,为保卫苏维埃国家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前提。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①调动人民生产的积极性,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初步好转,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②找到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工农支持。消极该政策使农民负担过重,而且不符合客观价值规律,它挫伤了农民的利益,造成了工农联盟濒于瓦解,也对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不利影响,最终引发了全国范围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它并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加之领导人对这种政策的必要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以致后来过早地终止了新经济政策的执行。经验教训事实证明,前者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后者是在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其中的原则和经验对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启示社会主义建设要根据国情,实事求是,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不能违背经济发展规律164\n实质都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二、斯大林模式:1、背景:苏联的成立(1922年12月)、斯大林领导地位逐步确立和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2、表现:(1)优先发展重工业;(2)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3、特点:(1)生产资料所有制: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取消一切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2)管理体制:以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管理取代市场调节,开创了一种完全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全新的计划经济体制。4、成就:(1)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可以按照统一计划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在较短时间里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2)通过两个五年计划,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到1937年,苏联的工业产量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3)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5、弊端:(1)经济①经济发展不均衡,片面发展重工业,使轻工业和农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②对农民的剥夺太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③长期执行指令性计划严重削弱了企业的生产自主权,不利于发挥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制约了苏联经济的可持续发展。④计划经济体制确立后,没有随着社会的变化进行调整,二战后逐渐僵化,丧失了自我完善的功能,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2)政治:高度集权,破坏了民主与法制;(3)文化,随着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模式的形成,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体制也形成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弥漫于苏联党内外,成为一股社会风潮,损害了文化科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6、经验教训:(1)制定政策时一定要坚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2)要从国情出发;(3)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农、轻、重按适当比例平衡发展;(4)制定农业政策必须考虑农民的利益。附录1:斯大林模式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比较项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农业余粮收集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集体化、农业税很重工业大中小工业一律收归国有(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管理)国家资本主义高度集中的国家计划模式,直接管理贸易取消自由贸易(否决商品货币关系)恢复自由贸易,允许商品买卖排斥市场调节,国家统调拨、计划供应分配实物配给制(平均主义)按劳取酬的工资制工资制(平均主义)附录2:斯大林模式、英国模式和中国模式的比较斯大林模式英国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模式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资料私有制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工业化道路优先发展重工业先轻工业再重工业农、轻、重协调发展农业制度全盘集体化资本主义农场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体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制度苏维埃体制、一党制、终身制君主立宪制、内阁制、两党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建设【教学目标】①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和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重点内容;164\n②理解赫鲁晓夫改革的经济改革的必要性、结果及失败原因;把握勃列日涅夫改革的特点、结果及失败原因;弄清戈尔巴乔夫执政时苏联的形势及改革的过程和影响;③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赫鲁晓夫的改革;比较勃列日涅夫改革与赫鲁晓夫的改革异同。④掌握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及对中国改革的警示。【教学重点】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比较、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教学难点】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课标内容】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带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教学内容】一、赫鲁晓夫(1953~1964年执政)改革:1、背景:(1)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2)赫鲁晓夫上台后开始调整统治政策,试图改革斯大林模式:2、内容:(1)农业改革:(重点)①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②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③大规模垦荒,扩种玉米,提高粮食产量。(2)工业改革:①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②运用物质利益原则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3、评价:(1)积极作用:对苏联当时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的不合理环节进行改革和调整,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促进生产的发展。(2)局限性:理论上没有打破社会主义传统观念的束缚,对于苏联所处的社会主义阶段缺乏科学的认识,未能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加之赫鲁晓夫本人喜欢浮夸冒进,缺乏深思熟虑,在改革开始后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跟进,最终导致改革失败。二、勃列日涅夫(1964~1982年执政)改革:1、内容:(1)企业管理(浓缩为:加强领导、扩大自主权、改善管理):①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体领导;②扩大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③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善经营管理。(2)工业方面: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2、结果:(浓缩为:前期有成效,后期背负担)(1)前期取得一些成效,苏联的军事实力明显增强,达到与美国相抗衡的水平。(2)与美国的军备竞赛增加苏联的经济负担,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日益严重,苏联的轻工业和新兴产业明显落后于西方国家,这些都严重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附录:比较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的共同特点和失败原因1、共性特征:在指导思想上,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左”倾教条主义的束缚;在内容上都重视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的改革没有明显成效;在结果上,都在短期内取得一些成效,但苏联社会长期存在的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2、失败的根本原因:仍然坚持产品经济观和批判“市场社会主义”,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经济体制,只是在保留原有体制基础上的局部调整,因此,无法扭转苏联经济的颓势。三、戈尔巴乔夫(1985~1991年执政)改革:1、背景: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社会动荡2、内容:(1)首先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①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这实际上是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经管代行管)②政府还减少了指令性计划指标,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标;(指导代指令)③通过一系列法规,调整所有制的结构,使原来的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生了一些变化,个体劳动者和合作社得到迅速发展;(调整所有制结构)④企业开始实行各种形式的租赁和承包,并出现与国外合资的企业;(企业承包或合资)⑤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开始实行租赁制或建立家庭农场。(集体或国营变家庭)164\n(2)然后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代替科学的社会主义。3、影响:(1)经济改革措施仓促上马,缺少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加上戈尔巴乔夫没有放弃苏联的传统做法,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致使改革未达到预期的效果,苏联经济持续下滑(2)经济体制改革受挫后,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国内局势的失控和苏联的解体。思考:苏联的改革和失败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怎样的启示1、社会主义运动史角度:(1)社会主义是代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先进制度、有无比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从苏联工业化中可以看出),但是,社会主义制度刚刚诞生,还不完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改革完善,要防止认识、体制方面僵化。(2)社会主义没有固定的模式,它的模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关键在于是否切合各国实际,根据在于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3)从人类文明进步的规律来看,社会主义最终必须要取代资本主义,但这个过程肯定是漫长复杂、曲折艰难的。既要有坚定的信念,更要有科学的态度。既要防止急于求成的“左”倾冒进、又要防止右倾动摇。2、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角度来看:(1)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要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决克服教条主义的照搬照抄和死守教务不思进取,教务主义害死了苏联、教条主义害苦了中国——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2)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3、以执政党的建设角度思考:(1)真正树立群众观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证明对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革命、改革,人民群众是坚持支持的;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改革成功的主要依靠力量,要尊重、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小岗)(2)要改革干部制度,密切干群关系,密切联系群众。(3)健全党内民主、监督机制。(4)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科学执政、依法执政。4、从体制改革角度(1)从经济体制看,只有计划经济体制不利于发展生产力,要计划和市场相结合;多种所有制并存,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国内市场、国际市场均于重视、防止僵化,不断保持体制活力,不断调整激活。(2)从政治上,要健全民主法制;健全权力监督制的机制,防止个人集权、个人崇拜。(3)正确的路线要保持相对稳定。(“一百年不动摇”)(4)要大胆突破旧体制束缚,广泛借鉴、创新体制。5、改革(成功)策略(1)要解放思想,树立科学的指导思想2、要正确认识国情,制定切合国情实际的改革策略。(2)改革要积极稳妥,抓住机遇、深化改革。(3)要及时解决好改革中出现的矛盾,协调和各阶层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和谐。(4)及时惩治腐败,排除利益集团阻挠。附录1:比较:戈尔巴乔夫改革和中国改革开放戈尔巴乔夫改革中国改革开放背景体制僵化、丧失活力体制僵化、丧失活力指导思想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性质“根本改造我们的整个社会大厦”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目标全盘西化调整生产关系,发展生产力政治前提削弱、放弃党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策略经济改革失败,过早政治改革逐步推进,比较稳妥结果失败、解体成就辉煌附录2:20世纪俄、美、中三国的改革对比国家苏俄美国中国含义1921年新经济政策19333年罗斯福新政1978年改革开放特点通过市场,利用固定粮食税,国家资本主义的商品买卖的方法发展生产,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和农民的市场交流。利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即一定的计划经济来调节资本主义产销之间的矛盾。避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混乱和盲目,达到解除经济危机的目的。克服计划经济的弊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善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解放生产力,最终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积极作用使美国摆脱了危机,并促成战后出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发展的趋势。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164\n促进了工农业的恢复,改善和巩固了工农联盟的,进一步巩固了苏维埃的政权启示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在经济建设上可以互相借鉴。附录3:苏联的三次改革的异同点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相同点为了解决斯大林体制弊端在政治、农业、工业方面进行调整过程脱离了苏联实际结果都失败了不同处侧重农业重工业所有制和商品经济入手影响取得一定的成效未见成效转向政治改革失败原因未改变原有体制,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修修补补进行根本性的变革,由于措施不符合国情而失败。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多极化趋势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学目标】①了解《布雷顿森林协定》的签署,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成立,理解美国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目的;②了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理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对世界贸易发展的作用。③探究“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对美国为中心的新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作用。【教学重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教学难点】《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作用。【课标内容】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学内容】一、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1、标志:布雷顿森林会议:(1)时间:1944年7月,(2)地点: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3)参与国:美国、英国、法国、苏联、中国等44个国家(4)名称: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2、背景: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对比发生巨大变化(1)30年代大危机及二战的惨痛教训;——必要性(2)西欧国家普遍衰,尤其是英国经济实力大减,英镑国际货币地位不保;——契机、可能(3)美国经济实力空前膨胀,成为最大的债权国。——物质基础、动力(4)怀特计划反映了美国试图建立以自己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3、构成:(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FM)①成立:1945年12月②宗旨:稳定国际货币体系。③主要任务: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在货币问题上促进国际合作,对在国际收支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国提短期货款。(2)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WB)①时间1946年6月②宗旨:初期致力于战后欧洲经济复兴;后来转为全球性的发展援助,为成员国提长期货款和技术援助。4、特点:“双挂钩一固定”的世界货币制度:美元同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5、影响:①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②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二、世界贸易体系的形成: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1、背景:(1)必要性:国际政局的变化和1929年经济危机,使人们认识到加强国际贸易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164\n(2)可能性:战后美国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并积极倡导建立国际贸易组织。2、建立:1947年,美国、中国等23个国家签署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简称关贸总协定。3、宗旨: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在实施互惠和非歧视的基础上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4、作用: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环境,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以美国为主导(1)标志: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组织成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2)作用:一方面,三大支柱的出现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发展趋势,推动了国际贸易的自由化、体系化和制度化。另一方面,它便于美国操纵世界贸易、为美国对外扩张和确立霸主地位提供了条件,是美国对外扩张的工具。第23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教学目标】①了解欧洲联盟的形成过程,剖析欧洲国家的一体化由经济实体向政治实体转变的原因和实质;②了解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形成过程,由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形成原因分析世界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集团化之间的关系和影响。③了解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形成过程,明确其特点及出现此特点的原因。掌握中国在加入该组织后所发挥的作用,并由此引申出中国在经济区域集团化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教学重点】通过了解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教学难点】如何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课标内容】以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合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的趋势【教学内容】一、欧洲联盟:1.欧洲联盟的原因(1)欧洲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2)近代欧洲各国的冲突和战争不断,给人民造成了无穷的灾难,激起人们对欧洲统一的愿望。(3)战后欧洲传统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沦为二三流国家,为了提高国际地位和影响力。(4)战后美苏在欧洲的“冷战”使欧洲各国认识到合作的必要性。(5)法、德两个宿敌大国的和解,为欧洲联合奠定了基础。2.欧洲联盟的过程(1)欧洲煤钢共同体(ECSC)的建立:1951年,标志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开始、同时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步伐。(2)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成立:1957年合称《罗马条约》(3)欧洲共同体的成立:1967年三机构合并(4)欧洲联盟(EU)的成立:1993年《欧洲联盟条约》①时间:1992年签署、1993年成立②依据:《欧洲联盟条约》③目标: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3、有关欧元:阅读P107“欧元”和上述材料,思考:通过“欧元”你想到了什么?欧元启用的意义是什么?(1)从欧元图案的建筑样式可看出一张张欧元折射出欧洲具有共同的文化传统;(2)欧元的票面都是以具有浓郁欧洲特色的窗户、门、桥梁等建筑物为图案,同时以12颗五角星紧紧环绕的欧盟旗帜做统一背景。意味着开放、合作与沟通是欧元的主题。另一方面它也反映出欧洲历史上曾经有过的灿烂文化。意义:(1)欧元的启用是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它巩固了过去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成果,用货币统一来确定欧洲经济一体化,推动了欧洲一体化进程。(2)欧元还是欧洲身份的一种象征,它使得欧洲公民切身感受到做欧洲人的感受,对于推动欧洲的政治一体化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4、欧洲联盟的意义(1)对欧洲:符合欧洲各国和整个欧洲利益;有力地促进了欧洲经济政治的发展,提升了欧洲在国际上的政治和经济地位。(2)对世界:对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联合起到了示范作用,增强了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促进世界政治新格局的形成。164\n(3)对中国:欧盟的关税、规则、壁垒,包括手续都是统一的,中国如进入其中一国,也就进入了欧盟各国,减少了入关和流通成本。同时,欧盟各领域都采取就高不就低的原则,这对中国不利。政治上,中、欧在国际上能更多地进行合作,有效地牵制单边主义。二、北美自由贸易区:1、成立原因:(1)面临挑战:欧共体日益成熟、亚洲的经济区域化也已开始起步。20世纪80年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特别是西欧与日本的崛起,对美国的霸主地位提出了挑战。(2)加强合作:美国认识到,要与西欧、日本角逐,攫取世界经济主导权,必须加强与加拿大、墨西哥的合作,组建以自己为核心的区域经济集团。只有这样,才能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2、成立:1994年3、合作内容:(取消障碍、实现流通)协议规定三个国家在15年内逐步取消关税及其他贸易障碍,实现商品、劳务、资本等的自由流通。4、意义:(1)取消贸易壁垒,进行公平竞争、促进合作,增加就业。(2)促进经济交流和互补以及各自经济发展。(3)推动其他美洲国家意识到经济联合的重要性。(4)依然存在问题。在这三个国家中,美国的经济实力远远高于其他两国,因而在集团内部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对墨西哥而言,民族经济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三、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1、范围:亚太地区指太平洋沿岸各国,包括南北美洲濒临太平洋的国家、太平洋内岛国、大洋洲及亚洲东部各国和地区。亚太经合组织是当今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区域性合作组织。2、原因:(1)经济区域化集团化趋势的推动;(2)亚太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和联系加强。3、成立:1989年澳大利亚堪培拉4、宗旨:1991年《汉城宣言》相互依存,共同受益,坚持体制,减少壁垒5、特点:(1)既包括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也包括大量发展中国家。(2)遵循互相尊重和平等的原则。6、意义:(1)APEC成立以来,为各成员提供区域经济、科技、贸易和发展等方面多边合作的机会,交流各成员在这些领域内的经验,促进本区域的共同发展。(2)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成员国之间存在文化和历史的差异,对其发展有一定影响。附录1:三大经济区域集团的特点1、欧洲联盟是一体化程度最高的一个经济集团,它不但是经济实体,也是政治实体,是一个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合作内容囊括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方面。2、经济区域集团并不要求成员国间经济发展水平必须一致,北美自由贸易区就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经济集团,这也是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最大特点。3、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不仅是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和经济集团,而且还是地跨亚洲、大洋州、北美洲和南美洲四大洲的地理范围最广的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附录2:经济区域集团化1、经济区域集团化出现的原因(1)20世纪60、70年代后美国世界霸主地位衰落,日本和西欧崛起,使以美国为主的世界经济格局向美国、日本、西欧相抗衡的三极格局转变。(2)随着世界政治和军事局势的日趋缓和,国际斗争的焦点逐渐转向经济和科技领域。各大国为了增强实力,提高自己的国际竞争中的地位,都不失时机的推进区域经济合作。(3)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客观上要求打破国界限制,消除内部分歧和障碍,加速生产要素、商品、资本、劳动力的自由流通,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和促进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目的。(4)贸易保护主义抬头。2、经济区域集团化产生的影响(1)促进了各集团内部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2)加强和经济集团之间的经济竞争更加激烈;(3)促进各国更加着重于经济科技力量的较量;(4)对于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164\n(5)加速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和全球一体化进程。3、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出现的弊端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的出现和发展虽然是历史发展潮流,但他也有些负面影响。经济区域集团经济合作的优惠措施只是针对成员国的,不利于非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也不利于缩小当今世界的贫富差距,不利于发展中国家赶超发达国家,更不利于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教学目标】①熟悉经济全球化的原因、概念,世贸组织的建立,中国的入世;理解经济全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中国的对策;②提高比较问题、提取信息的能力、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研究教材、解决问题,提高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③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教学重点】世界贸易组织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教学难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和如何正确面对经济全球化。【课标内容】了解世界贸易组织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教学内容】一、经济向全球化发展:1、含义:指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包括生产、流通和消费等领域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世界经济逐渐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2、进程:(1)从新航路的开辟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2)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以英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3)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4)一战到二战中,出现了许多不利于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通的因素;(5)二战后期国际经济交往制度化,出现了一些有利于各国各地区经济联系的组织,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6)二战后美国建立了以它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经济体系由于意识形态的分歧而相互隔绝;(7)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到80年代末,世界经济格局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经济区域集团化不断发展;(8)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到80年代末,世界经济格局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经济区域集团不断发展;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也有利于国际贸易和经济全球化的健康发展。你如何认识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答案要点: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经济全球化是通过跨国公司实现的,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各地的优势组织生产和销售,促进资本流通,并能实现人员自由流动,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量。3、原因:(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交通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影响和依赖程度日益加深;(根本原因)(2)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强有力的推动者(3)两极格局的瓦解,为经济全球化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4)市场经济制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普遍的认可和接受,推动了世界经济向全球化发展;4、含义:是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的跨国界流通的规模和形式不断扩大和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在世界市场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5、表现:(1)贸易全球化:从关贸总协定到世界贸易组织(2)资本全球化: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1944年7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立(1945年);世界银行集团形成(3)生产全球化——跨国公司6、影响:(1)双刃剑。既加速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2)对发达国家而言:是最大受益者(优势的技术、资金、市场、经管)(3)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机遇与挑战、劣势与被动①劣势与被动:经济基础差、落后技术、资金与市场缺乏,经济安全、政治压力…②机遇与挑战:首先,威胁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和经济安全,这是不利的一面。其次,经济全球化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发展的机遇,中国当前正进行的对外开放,实质上就是在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的这一机遇,引进外资、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服务。164\n(4)应对措施:保持清醒的头脑,制定合理对策,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谋求发展。7、阻碍全球经济发展的因素。(1)问题:①经济全球化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起主导作用,它们不仅垄断了世界商品市场、金融市场和科技市场,而且通过大力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压低初级产品价格等手段,掠夺和剥削发展中国家。②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严重恶化,孕育着更大规模的世界经济动荡。一些发展中国家获得政治独立后,国内政局动荡,债台高筑,饥荒不断,经济接近崩溃边缘。③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粮食短缺、毒品泛滥、恐怖组织活动猖獗并日益突出。(2)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问题?①建立公正的国际贸易秩序,保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②发展中国家应加强地区性合作。③求同存异,加强合作。④制定全球性可持续发展科学措施。⑤开展广泛国际合作。8、怎样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之间的关系?(1)联系:①在发展中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共同形成对世界的影响。   ②区域集团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③经济全球化则是经济集团化的最后归宿。(2)区别:①经济全球化在各地区间发展不平衡,而产生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②经济区域集团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在当前条件下的具体表现,对经济全球化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附录:经济全球化历程基本过程时间推动原因主要表现世界市场初具雏形15、16世纪之交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世界市场拓展16世纪-19世纪西欧为资本原始积累而对外扩张和掠夺葡西荷英法早期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世纪早期工业革命;商品输出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经济一体化,整体世界形成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二战后初期经济大危机和二战;第三次科技革命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贸易体系经济全球化20世纪90年代科技革命;两极格局结束;跨国公司区域性经济组织;国际贸易大增;市场经济体制归纳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的特点①地理大发现是主要手段。②科技发展为世界从分散走向统一创造了必要条件③暴力扩张和殖民掠夺是使世界从分散走向统一ide主要途径,使得经济全球化加快了步伐④商品在经济一体化中起了“溶剂”作用,正是商品将世界经济连为一体。二、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建立:1、前身:关贸总协定2、成立:1995年(1)概况: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建立,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它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是规范国际贸易、维护公平贸易的经济组织。(2)特点:规范化与法制化(3)原则:非歧视原则、自由贸易原则、公平竞争原则。(4)职能:“世界贸易组织,如果大家要记清楚的话,基本上就干三件事。一个是制定规则,第二是开放市场,第三个是解决纠纷。”──龙永图3、目的:促进各国市场的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的贸易自由化4、发展:截至2006年4月16日,世界贸易组织有149个成员。其贸易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90%。世贸组织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被称为当今世界经济体制的“三大支柱”。5、作用:(1)促使各成员国逐渐取消贸易壁垒,使贸易更加自由地运行,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164\n(2)促使各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繁荣;(3)通过争端解决机制,为各成员国提供建设性和公平合理的解决贸易纠纷的方案(4)它是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建立起来的,它的成立有进一步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5)它为经济全球化制订规则,为国际经济提供交流合作的舞台,有利于经济全球化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6、意义:标志着世界贸易进一步走向规范化,标志着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囊括当今世界贸易诸多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的大框架已经构筑起来,标志着全球有序的自由贸易的新时期已经开始。世贸组织与关贸总协定的联系与区别1、相同:世贸组织是在关贸总协定的基础上成立的,它的宗旨和基本原则与关贸总协定基本相同,即通过市场开放、非歧视性和公平贸易等原则,来达到推动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2、不同:(1)关贸总协定只是一个“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不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而世贸组织则是一个常设的、永久性存在的国际组织,是完全独立的国际法人;(2)关贸总协定仅管辖部分货物贸易,世贸组织将货物、服务、知识产权融为一体,置于其管辖之内;(3)关贸总协定的许多协议,缔约方可以接受,也可以不接受,世贸组织成员承担义务具有统一性,即必须以“一揽子”方式接受世贸组织的协定、协议,不能选择;(4)在解决争端时,只要有一个缔约方(最可能就是“被申诉方”)提出反对,关贸总协定就不能做出裁决,而世贸组织成员必须遵守世贸组织各协定、协议的规定,执行其争端解决机构做出的裁决。三、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中国为什么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世界贸易组织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与世界经济实现全面接轨的一个契机,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开放,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长远利益。(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3)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世贸组织本身的需要,中国融入世界,必将有力地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2、过程:(1)1947年,中国参与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是创始成员之一,后被台湾当局非法占据。(2)1986年中国政府提出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申请;(3)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3、影响:(1)对世界: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建立完善的世界贸易体系。(2)对中国:对中国经济发展有利有弊,但利大于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机遇也是挑战。①有利: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②机遇:为中国经济创造了公平的国际竞争环境;可以为中国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机遇;有利于维护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权利;世界市场对中国的开放,将使中国享有各国开放市场带来的机会和好处,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开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全面参与国际竞争,加快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③挑战:随着关税降低和市场的扩大开放,国外先进的产品和服务将大量涌入中国,这将使中国落后的企业和产业面临严峻的考验;面对西方高科技、高技术产品的竞争,中国会有许多技术落后、产品质量差的企业可能被淘汰;中国的失业人口也有上升的可能。附录: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两次融入世界市场的不同鸦片战争后,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001年,中国主动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形态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融入方式战争后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卷入资本主义市场经历了15年谈判主动加入历史影响弊大于利,中国是受害者,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但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利大于弊,中国是受益国,有利于减少贸易成本和障碍,但也使国内的一些产品、企业和产品面临着更激烈的竞争。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学目标】164\n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掌握诸子百家的思想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主张;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及重要意义。【教学重点】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教学难点】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内容较多而且新知识、新内容多,不易掌握。【课标内容】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教学内容】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1、原因:(1)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时代。①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正在形成。②政治上:分封制瓦解,新兴封建阶级正在形成。③文化上:礼贤下士,学在民间兴起,学术逐渐下移。④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兴起,并受到重视。(2)直接原因:不同阶级代表著书立说,形成“争鸣”局面。2、出现3、意义(1)学派之间的互相诘难、批驳,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同时,各家彼此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2)“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二、“百家争鸣”的概况1、儒家(1)孔子: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晚期鲁国人,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理论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后人尊称“至圣”。思想:①核心是“仁”。他认为仁就是爱人,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②要做到待人宽容,“已所不欲,勿施于人”。③孔子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取信于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④主张“克己复礼”。⑤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⑥文化典籍:整理《诗》、《书》、《礼》、《易》、《乐》、《春秋》等。评价:①“仁者爱人”具有积极性,“克己复礼”具有保守性。②为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奠定了基础,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具有重要影响。(2)孟子:战国著名的思想家,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被尊为“亚圣”。思想:①政治思想:“仁政”学说和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②伦理观:“人性善”说。评价:①“仁政”、“民本”思想对约束暴政、缓和阶级矛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并不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的,是封建统治的一种策略。②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远影响。(3)荀子思想:①“仁义”和“王道”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的观点。②“性恶论”(但教育可使人由恶变善,认为环境和教育对人的成长非常重要。)评价:①基本继承了儒家思想,但很长时间不为正统儒家重视。②作为战国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对中国哲学影响深远。(4)结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各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手段实现统一;儒家学说倡导“仁”“仁政”,不符合统治阶级的需要,故不受重视。附录一:比较先秦时期的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的异同孔子孟子荀子同仁的思想爱人仁政仁义民本思想为政以德民贵君轻君舟民水异人性论性相近性本善性本恶目的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缓和阶级矛盾,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影响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奠定了儒家思想的基础儒家思想经孟子、荀子的总结和改造,体系更加完整,成为诸子百家中的巍然大宗。附录二: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164\n1、儒家强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的教育教学思想,对我国当代教育事业的发挥和人才的培养有积极意义;2、儒家提倡的“孝”“仁义道德”“诚信”等道德伦理观,有助于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3、儒家强调的“正身自省”“修己安人”有助于约束和规范市场经济主题的交易活动和行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正常、有序的进行。4、儒家主张的“大一统‘思想有利于巩固中华文明的统一、在今天更有现实意义。2、道家(1)老子(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思想:①“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否定“天命论”;②朴素辩证法思想(矛盾对立面及转化)。③“无为而治”、“小国寡民”。评价:①中国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②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2)庄子(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利益):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学说。(3)结论:老庄崇尚自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3、墨家墨子(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1)思想主张:“兼爱”、“非攻”、“尚力”、“节俭”(2)评价: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战国后不再受重视。(3)结论: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和封建生产方式的确立,出现大量小生产者,小农经济的脆弱性,他们希望有一个和平环境来发展生产,故墨家学说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4、法家韩非(代表新兴地主的利益)(1)思想:依法治国,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认为历史是发展的,主张变法革新。(2)评价: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法家思想适应战国后期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为新兴地主阶级所接受。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学目标】掌握汉代儒学兴起的相关内容,分析其对中国文化发展所造成的影响。【教学重点】儒学在汉代的兴起及其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教学难点】对“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太学兴起及科举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几个问题形成客观的评价。【课标内容】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教学内容】一、从“无为”到“有为”1、原因:(1)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2)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2、措施:减轻田租、赦免自卖为奴婢者为庶人、让大量士兵回家,授予田宅,并免除一定的赋税和徭役等。3、结果: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汉朝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国力日盛。4、汉初面临的社会问题:(1)内:诸侯国的势力日益膨胀,土地兼并严重,割据局面正在形成。(2)外:匈奴为患,边关危机,威胁着西汉的稳定。5、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形势的发展需要,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新儒学: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2、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和评价:主张评价积极消极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加强中央集权。是文化专制政策,具有唯心主义色彩,钳制了其他思想的发展。“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君权神授”起到了限制君权,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的作用,神话君权,加强君主专制。为儒学披上了神学外衣,带有封建迷信色彩。“三纲五常”去除其中的封建成分,是中华民族美德的主要组成部分。充满封建意识,本质上维护封建统治。164\n3、影响:(1)政治:有利于汉代的统治者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的统一,受到汉武帝的全面肯定。(2)思想:一方面遏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另一方面随着儒学地位的上升,汉王朝加强对文化教育的重视,促进了历史文化的发展。(3)对后世的影响:对中国人的伦理观念,道德规范,和文化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董仲舒新儒学得到全面肯定的原因①社会根源:汉武帝在位期间西汉王朝正处于上升阶段,但也面临这封建割据和匈奴入侵的威胁,社会需要一种思想理论来巩固统一的中央集权,建立与其相适应的社会秩序。②形式需要:西汉初年,由于社会经济凋敝,实现休养生息。汉武帝时期,统治者急需从“无为”到“有为”,新儒学对巩固中央集权非常有利,因而得到汉武帝的支持和肯定。③统治需求:儒家思想的“仁政”具有欺骗性,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礼”有利于建立封建统治。寻那样“一大统”“天人感应”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三、儒学成为正统1、儒学兴起的原因(汉武帝的尊儒措施):(1)汉武帝起用很多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2)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3)士人纷纷研习儒家经典,儒学得以大兴。2、儒学教育状况:(略)3、结果: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4、影响:(1)新儒学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巩固了国家统一,同时也限制君权的过度膨胀。(2)教育逐渐为儒学所垄断,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3)太学兴盛,打破了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规矩,儒家地位大大提高。(4)儒学在各郡县得到推广,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地位。(5)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延续两千年之久。第3课宋明理学【教学目标】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思想家主要学术观点的能力。【教学重点】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教学难点】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理解。【课标内容】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教学内容】一、三教合一1、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也在民间广为传播。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2、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3、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佛教和道教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二、程朱理学:背景①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开始挑战儒学的地位;汉唐以来三教合一趋势的推动;②两宋时期社会矛盾尖锐,统治阶级需要新的统治思想。③统治者支持:长期的混乱,不利于大一统的稳定和巩固,宋代统治者倡导尊儒读经。④儒家学者的努力: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内容二程(北宋)朱熹(南宋)①“理”是世界的本原②把天理和伦理道德联系起来③把握“理”的方法“格物致知”。①天理是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强调“存天理,灭人欲”②“物”指天理、人伦、圣言、世故。格物致知的目的是明道德之善。③编著《四书章句集成》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教科书①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164\n影响②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播到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和朝鲜,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③注重气节品德,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④用纲常伦理约束人们,维护君主专制,扼杀了人的自然欲求。三、陆王心学1、陆九渊的思想主张:(1)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2)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3)反省内心就可以得到天理。2、王阳明心学出现的背景:(1)明中期以后,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动荡不安,封建专制统治陷入危机。(2)王阳明继承和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3、王阳明的思想主张:(1)更多地吸取了佛教的“心外无佛,即心是佛”思想,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2)在认识论上,他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4、评价:(1)明朝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宋明理学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2)但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并不能科学地说明人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附录: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比较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同都继承了孔孟思想、主张理是宇宙万物本原、以纲常伦理维护君主专制、重视主观意志的作用。都属于唯心主义异对天理的定义外在的理〔客观唯心主义〕内在的心〔主观唯心主义〕认识理的方法主张格物致知主张知行合一〔通过反省内心得到天理〕。关系心学是理学的新发展,心学是明朝时期的理学。评价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积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积极作用。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学家【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掌握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唐甄等思想家的主要思想。结合当时时代特征,把握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脉络【教学重点】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主要思想。【教学难点】如何结合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分析明清之际儒学发展的特征及主要原因。【课标内容】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情况。【教学内容】一、历史背景1、经济上:商品经济冲击下人们竞相逐利,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2、阶级上:工商业者队伍的壮大。3、政治上:专制主义统治进一步强化,封建制度日趋衰落。4、文化上:明代晚期的思想界(理学)因循守旧。二、李贽的离经叛道1、李贽离经叛道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1)中国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2)江南一带工商业者成为社会上不可忽视的力量。(3)社会吏治腐败,奸佞当道。(4)李贽目睹了官场的污浊和道学家的伪善,不愿与他们同流,形成了离经叛道的不羁性格。2、李贽的思想主张:(1)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儒家经典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2)他认为是非标准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3)他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164\n3、评价:他的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是我国反封建专制思想的先驱。4、代表作:《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三、明清时期的三大进步思想家简介作品思想意义评价黄宗羲号梨洲,浙江余姚人《明夷待访录》①抨击君主专制,“君主乃天下之大害”②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③主张“工商皆本”黄宗羲的政治主张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①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冲击。②给后世民众以深刻启迪。③构成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洪流,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④局限性:资本主义萌芽力量弱小,早期的民主思想不占统治地位,无法撼动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不能引起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顾炎武人称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③主张“经世致用”,反对文化专制及心学的空谈理论。顾炎武以他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斎,人称石船先生,湖南衡阳人《周易外传》《读通鉴论》《船山遗书》①世界是物质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②物质是不断变化的。③在认识论方面,他认为主观的认识是由客观对象引起的,一切事物通过考察研究都是可以认识的。④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附录1:归纳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共同点及评价1、共同的生活背景:(1)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封建统治危机日益加深;(2)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3)自然科学有了一定的发展。2、共同的经历:都参加过抗清斗争。3、共同的进步思想。(1)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民本思想,即“人民为主”。(2)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和商业:工商皆本(黄);减轻人民负担(顾);减免赋役(王)(3)思想上:提倡“经世致用”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4)评价:①重视手工业、商业,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②继承晚明进步思想,反对民族压迫和专制主义,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意义。附录2: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和欧洲的启蒙思想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欧洲的启蒙思想政治条件封建专制统治空前强化,封建统治十分巩固,还没有形成资产阶级力量进入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阶段,封建统治风雨飘摇,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经济条件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受到封建制度的阻碍。资本主义手工工厂迅速发展。文化条件封建冲突文化仍占统治地位文艺复兴我为思想启蒙奠定了基础。内容抨击君主专制,提倡注重实际,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但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批判封建制度,并为资本主义制度设立了一套政治方案,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影响对当时的封建政治制度有一定的冲击,但未能动摇封建统治的基础。为法国大革命做了成分的思想准备,极大的推动了欧美的资产阶级革命,为亚洲革命运动也起到了积极作用。附录3:儒家思想小结1、儒家思想演变脉络小结:(1)创立: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仁”“礼”的学说164\n(2)继承:战国时期,孟子、发展“仁政”学说,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荀子,对“礼”深入讨论(3)重创:秦朝,“焚书坑儒”(4)独尊:西汉,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表彰六经”(5)冲击:魏晋南北朝,三教并立(6)融合:唐宋时期,三教开始走向融合(7)改造:宋明时期,形成以“理”和“天理”为核心的新儒学(8)判继承:明清时期,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2、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1)儒家思想所提倡的道德规范意识——有利于培养现代公民意识;(2)大一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定团结;(3)以人为本的治国思想——有利于今天的政治建设;(4)和为贵思想——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5)民本思想——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6)“义利观”——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3、儒家思想的消极方面(1)首先它是封建文化的主体,它倡导的三纲五常的道德戒律,束缚了人们的意志和人格,保守、封闭的民族性格,不利于民主和科学精神的形成;(2)它宣扬的封建礼教和束缚妇女的戒律,负面作用明显;(3)它宣扬的等级制度,愚忠愚孝等更应抛弃。4、儒家思想的现代影响:(1)儒家思想的道德规范意识是现代社会公德意识培养的一个主要渠道;(2)儒家思想所提倡的大一统思想,对维护安定统一的社会状况和推进祖国的统一大业具有极大的现实指导价值;(3)儒家思想的以人为本的治国思想,对于当今政治有很强的借鉴意义;(4)儒家思想所推崇的以和为贵的思想,对于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维护和谐的社会秩序有重要作用;(5)还有儒家思想所提倡的民本、农本思想对于今天的"三农"问题的解决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6)中国的儒家思想在世界上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是中国文化象征,在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曾被启蒙运动的领袖人物伏尔泰大加赞扬和介绍。5、对待儒学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1)对那些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优秀价值原则,可以转化为时代精神来继承。(2)对有些内容可抽去其封建性的思想内核,提取其有用的精神因素,使之成为今天新文化建设有用的思想要素。(3)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必须否定和抛弃。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学目标】了解古希腊“智者”运动的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及其在三个历史阶段人文思想逐步产生、发展和深化的过程。掌握古希腊“智者”运动的三个历史发展阶段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和思想主张,并能够进行对比和分析。着重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命题,提高辨证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古希腊“智者”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内涵和价值;古希腊“智者”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古希腊“智者”运动的三个发展阶段和派别。【教学难点】古希腊“智者”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内涵和价值。【课标内容】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教学内容】人文精神的含义(1)名称: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2)狭义: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思想为:①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②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③主张精神追求,反对神学的禁欲主义。(3)广义:指欧洲开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一、智者学派:1、产生背景:(1)雅典等一些古希腊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2)雅典成为希腊政治和文化中心。164\n(3)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4)有些学者的研究越来越关注“人”本身。2、主要观点:(1)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风俗习惯和伦理规范等。(2)强调人的价值。:(3)“人是万物的尺度”。(普罗泰格拉)(4)反对迷信,强调自由。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约束力也是相对的,其废兴要以人为尺度。3、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4、评价:(1)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2)但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个人主观的感受,忽视人们认识的共同性,这样的思想方法给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二、美德即知识1、背景:智者学派忽视道德,世风日下,道德沦丧。2、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1)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希望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2)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3)提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人之所以作恶是出于无知。(4)教育对美德同样重要,教育可以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3、影响: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附录1:苏格拉底的思想与智者学派有哪些异同?1、相同:都把人类社会作为研究主体,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2、不同:苏格拉底重视人的伦理道德,强调“知德合一”。附录2:孔子与苏格拉底主张的异同1、相同:都关注人,人与社会,因此都具有早期人文主义色彩。2、不同:目标上,孔子从君主统治出发,根本上是压制了人的个性发展。苏格拉底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权利责任,有利于个性发展。附录3:如何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与以前的哲学家研究相比,这句话的伟大之处在哪里?1、含义: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2、评价(伟大之处):肯定和强调人的价值,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1、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关注的焦点也是人类社会,著有《理想国》一书,他根据智慧品德而不是按照出身,把每个人明确分工,各司其职,主张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家。2、柏拉图的这种想法尽管有很多错误,但他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3、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在很多学术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为古希腊最博学的人。他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特别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教学目标】掌握“文艺复兴三杰”及其代表作,并着重理解文艺复兴实质上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而并非是简单的复古运动,进而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应深入本质,而不应仅仅停留在表面上。【教学重点】西方文艺复兴产生的历史背景、性质、思想理论基础;文艺复兴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性质、作用。【教学难点】西方文艺复兴产生的历史背景、性质、思想理论基础;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性质、作用。【课标内容】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教学内容】一、文艺复兴(14~17世纪)1、历史背景:(1)经济因素:14、15世纪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2)政治因素:新兴资产阶级兴起与教会、贵族产生深刻矛盾;164\n(3)思想因素:基督教垄断西欧文化教育,人们缺少理性思维和人文精神;(4)人才因素:意大利人才众多。2、核心思想:“人文主义”。(即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提倡追求自由,鼓励冒险;崇尚理性,提倡科学,追求知识。)3、实质:反映欧洲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解放运动(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4、主要成就:(1)前三杰:薄伽丘--《十日谈》(与《神曲》齐名,享有“人曲”的美称)但丁----《神曲》;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父”(2)后三杰: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米开朗琪罗:《大卫》、《摩西》;拉斐尔:《西斯廷圣母》③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代表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5、历史意义:(1)是欧洲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2)促进了宗教改革的出现。(3)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创造了条件。(4)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6、局限性:但由于其过分地推崇人文主义,从而造成了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二、欧洲宗教改革(16~17世纪)1、历史背景:(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罗马天主教的束缚。(2)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极大地冲击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3)天主教会对欧洲尤其是德意志的压榨,使天主教会与人们矛盾的加深。2、兴起:首先兴起于德意志地区。3、马丁.路德宗教改革(1)导火线:罗马教皇在德意志出售“赎罪券”(2)开始标志:发表《九十五条论纲》(3)改革主张:“因信称义”、“信仰得救”(即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不能靠善功、圣礼和神职人员,这实际上否认了教皇的权威。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4)影响:拉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新教登上欧洲历史舞台,形成三足鼎立的宗教格局;4、加尔文宗教改革(1)改革主张:“信仰得救”、“先定论”(他的学说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2)改革影响:为以后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加尔文被称为“欧洲宗教改革的第二位伟大人物”。5、宗教改革的性质和意义(1)性质:新兴资产阶级和市民阶层反封建教会的政治斗争。(2)作用:①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②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③在政治上、经济上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了新兴的民族国家。6、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反对天主教会的宗教特权,提出人的个性解放,使人从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枷锁中解脱出来,获得更多的个人自由。附录:比较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异同1、相同点:(1)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相同,都处在西欧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的历史时期。(2)它们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并把矛头对准了天主教会。(3)两者都向古代寻求和吸取养料,人文主义者借助的是古典文化,马丁?路德借助了《圣经》中的原始教义。(4)两个运动在与统治者的关系上也是相似的,人文主义者需要教皇、国王、贵族和富商的庇护;宗教改革与统治者的关系更是紧密,马丁?路德就得到了封建诸侯的保护。2、不同点:(1)在人的问题上,人文主义者与宗教改革者有根本不同的认识:前者认为人是伟大的,而后者却强调神的伟大、人的渺小,一切以神为中心。(2)在信仰与宗教宽容的问题上,两个运动是迥然不同的,文艺复兴是一个信仰与思想自由的运动,一开始就容忍了异族文化,而宗教改革不是一个为了自由的运动,各种形式的新教派几乎都以另一个权威来取代教皇的权威。164\n(3)文艺复兴主要表现在思想领域和社会的上层,而宗教改革更多地表现为一场政治运动,群众基础也更为广泛。(4)在对待宗教的态度上,文艺复兴认识并揭露教会的腐朽、罪恶,但对教会势力抱着和解态度,不愿走上宗教改革的道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比较: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内容宣扬人文主义的世界观,肯定人、反对神宣扬“信仰得救”和简化宗教仪式,建立适应时代和本阶级要求的新教,即承认“神”的存在形式借助古典文化批判封建制度和天主教会采取了宗教异端的形式实质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不仅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更是一场政治运动影响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近代科学的产生为资产阶级夺权开辟了道路,并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斗争目标反对封建神学反对罗马天主教会,建立资产阶级自己的教派相同点文艺复兴是宗教改革的理论准备,没有文艺复兴对封建神学世界观的冲击,就不会有资产阶级反封建的实际行动。宗教改革是文艺复兴的实践和深化,它集中反对罗马天主教会,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使宗教自由逐渐盛行,为进一步解放人们思想,促进近代文化的繁荣提供了一个更加有利的社会环境。第7课启蒙运动【教学目标】深入理解欧洲启蒙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性质、思想体系和历史作用;了解卢梭和康德的思想主张及其所体现的人文内涵;了解18、19世纪欧洲的浪漫主义的创始人,及其中所包含的人文精神。【教学重点】欧洲的启蒙运动的兴起背景、性质、思想体系、作用;卢梭、康德的思想主张及其中所包含的人文精神;18、19世纪欧洲的浪漫主义及其所包含的人文思想、作用。【教学难点】欧洲的启蒙运动的兴起背景、性质、思想体系、作用。【课标内容】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教学内容】一、历史背景:1、17~18世纪,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2、封建专制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资产阶级提出反对专制制度的要求;3、自然科学的新发展为人们认识人类社会提供了新的依据。二、主要内容:1、核心内容:“理性主义”(强调凡事要以人的思维即科学方法去判断,而不是依赖天意或神的旨意)2、具体内容:宣传自由、平等、民主、博爱、法治等思想,反对专制王权和等级制度,反对教权主义。三、代表人物及其主张:国家人物代表作主要观点评价法国伏尔泰《哲学通讯》〉《路易十四时代》①抨击天主教会②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③倡导“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①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②其思想对18世纪的欧洲产生巨大影响。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①提出三权分立学说②法律是人的理性的体现。其学说后来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卢梭《社会契约论》①提倡“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②认为人的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是最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德意志康德《纯粹理性批判》①强调人的重要性②主张主权在民、天赋人权;③自由和平等只是在法律范围内的。①是近代西方哲学史上划时代的哲学家;②其理性批判哲学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四、性质和意义:1、性质:资产阶级的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欧洲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2、意义:(1)启蒙运动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具有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164\n(2)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建立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3)启蒙运动首先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4)对欧、美的资产阶级革命起了影响和推动作用。(5)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思想武器。附录1:比较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不点同背景14-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时期17-18世纪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时期地区意大利→欧洲英国法国→欧洲中心意大利法国方式借助宗教的外衣,揭露批判教会、教士公开向宗教神学挑战,揭掉神学的外衣内容①矛头:天主教会;②未形成成熟理论和思想体系;③提倡“人性”,摆脱神学束缚,追求现世幸福①矛头:天主教会、封建制度;②形成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③提倡“理性”,反对专制,教权和封建特权,追求政治民主,权力平等,个人自由和法治社会影响①把人和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②对启蒙运动有直接影响作用,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文化科学事业发展。①把人类从封建王权中解放出来。②冲击了封建专制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会,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和理论的准备。相同点内容都注重了人的价值,宣传人文主义精神;性质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作用为资产阶级取得政治、经济上的统治地位作了思想准备;目的他们追求的所谓人类利益都是资产阶级的利益。附录2:归纳启蒙思想家们的思想主张有哪些共同点?1、都以理性为武器,反对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和封建特权;2、都主张“主权在民”、“天赋人权”;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3、都主张实行法治,为未来的资产阶级政权设计了蓝图;附录3:比较明清的启蒙思想和欧洲的启蒙思想的区别:1、条件:(1)政治条件:中国封建制度虽然衰退,封建专制却空前强化,封建统治仍然巩固,还没有形成资产阶级力量;而西欧已经进入资本主义时代,封建统治风雨飘摇,资产阶级力量空前强大。(2)经济条件:明清之际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收到封建制度的束缚;而欧洲资本主义手工工场迅速发展。(3)文化条件:中国封建传统文化仍占统治地位;欧洲的文艺复兴使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2、内容:中国的思想家抨击君主专制,提倡注重实际,具有初步的民主色彩,但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也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启蒙思想家批判思想文化,并为之设立了一套政治方案,形成了完整的思想体系。3、本质:由于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没有发展为独立的资本主义阶级,这就决定了明清的启蒙思想本质没有跳出传统儒学的范畴,在根本上有别于西欧的启蒙思想,不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思想;而西欧启蒙运动时,资本主义作为独立的力量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因而其思想是纯粹的资本主义思想。4、影响: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对当时的专制统治起到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无法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对后来的辛亥革命只是起到一定的影响;而欧洲的启蒙思想则为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动员,极大的推动了欧美的资产阶级革命,对亚洲革命运动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教学目标】①掌握中国古代科技进步的基础知识,了解其发展演变的过程。②了解纸、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的发明史,分析其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③对比中国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发挥的作用,思考其不同的原因,并从中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在16世纪后逐渐滞后的原因。【教学重点】①古代科技发展主要成就②培养学生学习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积极主动参与的意识【教学难点】①分析科技发展的原因②认识科技发展的双重性作用问题(如核技术、克隆技术等正负两方面的作用)【课标内容】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教学内容】164\n一、关于古代科技的一些知识1、科技发展的前提条件(1)源泉:我国古代人民积累的丰富的知识经验,成为了古代科技发展的源泉。(2)政治:中央集权制度为科技稳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3)经济:中国古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为科技的进步提供了经济基础。(4)政策:政府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对科技也给予一定的关注。(5)教育: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为科技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6)对外:古代科技能吸收其他国家地区人民的智慧。(7)科学家探索精神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2、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1)内容上:应用性强,对事物的发展规律探索不够(2)研究方法上: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和经验总结,缺少实验。(3)实用上:主要用于生产和巩固统治,科技没有很好的转化为生产力。(4)分布上:集中在与农业有关的农学、天文历法和医学方面。(5)成就上:全面繁荣,多种成就领先世界。3、明清时期科技衰落的原因:(1)经济:到封建社会后期,小农经济限制对生产力的发展,使科技的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2)政治:君主专制的加强(3)中国: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妨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4)思想:教育专制尤其是八股取士,使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缺乏必要的人才(5)对外:封建统治者推行“闭关锁国”政策,限制对外交流,阻碍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二、概况1、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过程①纸出现以前的书写材料——甲骨、青~铜、竹木简、帛。②西汉发明植物纤维纸,不适于书写。③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能书写的纤维纸,人称“蔡侯纸”①唐朝:现存世界最早的雕版印刷品《金刚经》。②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③13世纪后传入朝鲜、欧洲。①唐:发明火药,孙思邈《丹经》记载,唐末用于军事战争。②五代、宋:广泛应用。如火炮、火箭、突火枪等。③14世纪: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对资产阶级战胜封建主义起重要作用。①战国:司南。②北宋:发明指南针,并用于航海。③13世纪:传入欧洲,在地理大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意义⑴地位:在古代四大发明中,纸的发明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和社会进步也最为显著。⑵作用:有利于信息的记录、储存、传播和继承。⑴推动文教发展:14世纪末出现木版雕印刷品。1450年前后德国出现金属活字印刷书籍。⑵推动社会进步: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条件。⑴改变人类作战的方式: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⑵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成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的重要武器。①对中国:是中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②对世界:,动了世界科技文化的发展。在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主义,由封建主义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马克思关于三大发明作用的论述:“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的粉碎,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2、数学(1)东汉:《九章算术》标志我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十进位值制,中国最早使用。(2)珠算:为什么中国古代的天文学能取得巨大成就:1、满足农业生产“受农以时”的需要2、为封建王朝统一天下提供受命于天的依据3、朝廷的支持。3、天文学(1)设有专门的天象观测机构(2)最早的日食、月食、以及哈雷彗星的记录(3)最早的星表:《石氏星表》(4)《甘石星经》(5)测量仪器:浑仪、简仪164\n4、农学(1)历法①夏朝:《夏小正》②商朝:殷历③元朝:《授时历》比现行公历颁布早300年(2)四大农书①西汉:《汜胜之书》②北魏:《齐民要术》贾思勰著,是我国现存的一部最早最完整的农书。③元代:王祯的《农书》④明代:徐光启编写的《农政全书》,徐光启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5、医学(1)《黄帝内径》编撰于战国,成书于西汉,提出病理学说,该书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2)东汉末年,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临床学)的基础。(3)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创立世界最先进分类法,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附录:中国传统科技和西方近代科技的不同:1、中国科技重视经验,西方近代科技重视实验。2、中国科技重视综合,西方近代科技重视分析。3、中国科技重视实用,西方近代科技重视理论,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教学目标】①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②了解、诗,词、歌、赋等各种不同的知识内容和形式,知道和掌握一定数量的名家作品;③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文学资料的能力;④拓宽文化视野,提高赏析和运用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教学重点】中国古代文学的表现形式和时代特点【教学难点】中国古代文学发展与政治经济等之间的联系【课标内容】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教学内容】一、《诗经》1、内容:(1)保存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大约500多年的诗歌。(2)种类:①风(“国风”)——各诸侯国的民歌。②雅——宫廷乐曲歌词。③颂——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词。(3)反映贵族、平民的状况。2、特点: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语言丰富,内容古朴,现实感强。3、地位:(1)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奠定中国古代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2)赋、比、兴三种艺术表现手法为历代诗人不断学习和发展,成为我国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3)确立了民间艺术在文学史的成就。二、楚辞1、概念:战国时期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2、特点: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感情。3、代表:屈原——《离骚》4、意义:风骚并称,对后世文学产生巨大的影响。三、汉赋1、特点:辞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恢弘的气度。2、代表: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东汉:张衡的《二京赋》四、唐诗1、原因:(1)国家统一、强盛164\n(2)中外、民族间交流频繁(3)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4)科举制度的确立2、主要代表人物及其风格、代表作:时代特点代表人物作品风格名句名作初唐王勃、程子昂诗界革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盛唐边塞诗高适、岑参山水诗孟浩然、王维浪漫主义李白(诗仙)豪迈奔放、想象丰富、手法夸张《早发白帝城》《蜀道难由盛转衰现实主义杜甫(诗圣)诗风浑厚深沉,语言凝重精练“三吏”“三别”晚唐讽喻诗白居易讽喻诗:平实浅近、针砭时弊叙事诗:韵味绵长《长恨歌》《琵琶行》五、宋词1、原因:(1)商业的繁荣、城市生活更加丰富,“词”适应市井生活需要;(2)山河的破碎、民众的苦难使人们的感情更加丰富;(3)“长短句”比诗歌更能灵活地表达情感。2、特点:句子长短参差,便于灵活自如抒发感情,可配乐演奏。3、代表:(1)婉约派:柳永《雨霖霖》;李清照《永遇乐》。(2)豪放派: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陆游。六、元曲1、含义:兴起于宋代民间的散曲,到元代进入创作的繁荣阶段,因而与元杂剧一起合称为元曲。2、社会背景:(1)根本: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2)元朝,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汉族文人进取无望,用以抒发愁闷情怀。(3)社会下层文人对社会黑暗、人民悲惨遭遇的不满。3、代表人物: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秋思》。七、明清小说1、唐代传奇:标志着中国小说逐渐成熟。2、宋代话本:反映了城市经济繁荣和市民阶层兴起。3、明清社会:(1)商品经济发达,市民阶层崛起,对文学的需求增多;(2)社会识字率的普遍提高,更多的下层文人从事小说创作;(3)印刷术的不断完善;(4)社会上弥漫着拜金逐利的风气,传统的轻商思想开始淡化;(5)各种社会危机、社会矛盾逐渐加深,使一些文人对现实进行批判。4、成就:(1)“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2)“三言”“二拍”:商人第一次作为被歌颂的对象进入文学世界。(3)批判现实的作品:《红楼梦》(将古典现实主义文学推向顶峰);《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法和戏曲艺术【教学目标】①通过学习了解我国古代丰富多彩的艺术门类和种类,了解古代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艺术。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发展的基本脉络。②概括汉字书法、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音乐、舞蹈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初步理解书、画、舞、乐的功能和意义。③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教学重点】理解古代艺术的表现形式【教学难点】①古代艺术发展的原因164\n②培养学生学习古代艺术的兴趣和培养学生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加强学生欣赏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课标内容】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教学内容】一、汉字(1)起源——新石器时代的刻画符号(2)成熟——商代甲骨文(3)西周——“金文”、“籀文”(4)秦朝----秦始皇统一文字:小篆;后出现“隶书”。(5)理论——东汉许慎总结出“六书”理论,即:象声、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6)先后顺序---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行书、草书、楷书。二、书法1、发展阶段(1)魏晋以前的自发阶段(注重书法的实用功能):秦小篆——汉隶。(2)魏晋南北朝自觉阶段(审美功能超过实用功能):①条件:士人群体形成;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②代表:“书圣”王羲之的行书“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2、书法艺术楷书草书行书特点结构形体严整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雅俗共赏。代表人物魏晋:钟繇、王羲之;唐朝:欧阳询、柳公权、颜真卿东晋:王羲之、王献之唐朝:怀素、张旭东晋:王羲之;唐朝:颜真卿;北宋:苏轼;元朝:赵孟頫;明朝:文征明三、绘画1、中国画的发展历程:(1)彩陶画:《鹳鱼石斧图》是其中的杰作。(2)战国帛画:《人物龙风图》《人物驭龙图》,造型准确,线条流畅,色彩绚丽,表明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3)魏晋时期,顾恺之留下了《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传世佳作,提出“以形写神”,画人物要注重表现人的精神气质。(4)隋唐时期,展子虔、阎立本、吴道子等创作出《游春图》《步辇图》和《送子天王图》等许多优秀作品。(5)敦煌莫高窟的壁画。(6)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2、中国画的特征:(1)用于书法性质的墨线来表现主要物体,强调线条的变化和内涵。(2)不过于强调明暗,但追求笔墨的五色变化的韵味。(3)比例和透视关系符合人的观感,不像西方画那样追求精确。(4)画面留白,或让主题突出,或让意境更悠远、含蓄。(5)因为材料的原因,以写神为主,不以写实为能。(6)追求意境和超然的物外之美。(7)中国画的演变深刻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随着中外交流的频繁,绘画不断融入外来风格。(8)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绘画由纯粹的艺术品向商品化转化。四、戏剧1、发展历程:(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以乐舞戏谑为业的艺人,称为优伶。(2)元杂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3)明朝时候,江苏昆山一带形成的昆曲,流传甚广。(4)清朝前期,安徽的徽剧戏班进京演出,风行一时。2、京剧(1)京剧的形成164\n①乾隆末年:四大徽班进京,风行一时。②道光年间:“徽汉合流”“京剧”形成。③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④著名艺人:程长庚、谭鑫培等“同光十三杰”(2)京剧特点①题材:以历史故事为主②乐器:京胡、二胡、笛子、唢呐、鼓、板、大锣等③角色:生、旦、净、丑四大行当④表演形式:唱、念、做、打有机结合的艺术体系(3)京剧常识①生:男扮演者;②旦:女扮演者;③净:花脸(红色:忠勇正义;黑色:刚正果敢、粗犷豪迈;白色:奸诈狡猾、阴险毒辣);④末:扮演中年男子,归入老生一类:⑤丑:在鼻梁、两眼间画白粉,属喜剧色彩。(4)除京剧外,我国还有哪些地方剧种?秦腔、越剧、豫剧、川剧、粤剧、黄梅戏……附录1、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生产方式决定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初唐和盛唐政治的清明与经济的繁盛反映在意识形态方面便是文化成果的灿烂;明清时期政治上的衰落和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此外,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也有反作用。比如诸子百家的思想是当时政治经济发展在观念上的反映,反过来它又为历史变革起了推动作用。附录2、文化发展繁荣的前提条件:分析某一时期文化发展繁荣的时候,首先要关注它发展繁荣的前提条件。要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分析:1、社会环境因素:分析当时的社会是否安定或相对安定。2、政治因素:分析国家是否统一,政治是否清明稳定。3、经济因素:分析经济是否发展繁荣。4、文化政策因素:分析统治者的文化政策是否有利于文化的发展。5、文化交往因素:分析各民族之间,中外之间是否存在有利于经济文化发展的因素。附录3:文化发展的总结:1、经济的发展,为科技文化的进步提供了物质基础;2、由经济决定的政治状况,为科技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社会环境;3、统治阶级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从事科技文化事业的人才;4、统治者实行开明的对外交往政策,有利于我国科技文化的正常发展;5、统治者对外来宗教采取开明政策,促进了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交流和发展;6、前代科技文化成就为后化科技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7、总之,我国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创造了大量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这是我国古代科技文化领先于世界的根本原因。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第11课物理学的重大进展【教学目标】了解经典力学的三大定律、量子理论、和相对论等基础知识。牛顿、普朗克、爱因斯坦等著名科学家的主要事迹,学会观察,培养敏锐的洞察力。理解科学进步中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教学重点】伽利略对物理学发展的重大贡献;经典力学的建立;相对论的提出;量子论的诞生。【教学难点】物理学各阶段发展的原因;对科学发展创新性的理解。【课标内容】了解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知道相对论、量子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意义。【教学内容】近代自然科学兴起的原因:1.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对自然科学的迫切要求2.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为自然科学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3.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为科学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4.伽利略,培根等科学家创立的一些规律和方法5.世界科技的交融(如中国的四大发明、阿拉伯文化和希腊的自然哲学)6.欧洲国家的重视和保护。164\n一、经典力学1、经典力学产生的背景:(1)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也对科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2)资产阶级迫切需要自然科学作为其理论武器。2、奠基:伽利略(1)伽利略通过实验证实,外力并不是维持运动状态的原因,只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2)他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等物理学定律,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为后来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3、建立:牛顿(1)确认了物体宏观运动的规律。(2)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内容包括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力学三定律)(3)提出了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形成了一个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牛顿力学体系,即经典力学体系。4、意义: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大飞跃,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海王星的发现是证明牛顿力学有效性的最成功范例。二、相对论的创立1、背景:经典物理学的危机(经典力学无法解析高速运动的微观粒子发生的现象)。2、相对论的主要内容:(1)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经过多年的研究,提出了相对论。(2)内容: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狭义相对论认为,物体运动时,质量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增大而增大,同时空间和时间也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广义相对论认为,空间和时间的性质仅取决于物质的运动情况,也取决于物质本身的分布状态。(3)意义: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它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它也发展了牛顿力学,将其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这一理论后来被称为“20世纪人类思想史上的最伟大成就之一”附录:牛顿力学和相对论的关系相对论从内容和体现的思想来看发展了牛顿力学,把牛顿力学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中,牛顿力学只是相对论学在低速运动状态中的一个特例,但不是说牛顿在历史上的光辉被相对论抹掉了。牛顿所创造的力学概念至今仍是物理学的主要思想。三、量子论的诞生与发展1、1900年,为了解决热辐射理论上的疑点,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山了量子假说。这一假说宣告了量子论的诞生。2、爱因斯坦利用量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应。3、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了有关原子的量子理论。20世纪30年代,量子力学建立起来。4、意义:(1)量子论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取得革命性的进步,成为20世纪最深刻、最有成效的科学理论之一。它与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2)相对论和量子论弥补了经典力学在认识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方面的不足。它们的提出,不仅推动了物理学自身的进步而且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第12课探索生命起源之谜【教学目标】掌握近代生物学的基本知识,了解植物分类法;细胞学说;进化论学说。能用初步分析和评价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能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运用资料阐明自己的观点。学习合作与交流。【教学重点】达尔文进化论产生的历史条件及进化论思想的影响。【教学难点】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内容。【课标内容】简述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教学内容】一、早期生物进化思想的产生1、拉马克和早期生物进化思想产生的背景:(1)基督教神学受重创。(2)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3)科技进步、生物学知识的积累(细胞学说)。(4)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打击了宗教神学。2、拉马克和早期生物进化思想164\n(1)提出了生物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的观点。(2)肯定环境对这种变化的影响。(3)早期的生物进化思想开始形成。二、达尔文与进化论1、条件:(1)政治: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2)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推动。(3)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4)科学基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物学知识的积累。(5)自身实践:达尔文的科学探究。2、内容:《物种起源》一书,创立了生物进化论。(1)生物既不是上帝创造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进化而来的,它们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2)生物现存的物种具有共同的原始起源,不同物种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这一原理,被后人归纳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3、生物进化论创立的地位和意义:(1)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支持达尔文的人称他是“生物学领域的牛顿”)(2)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创立提供了自然史的基础(3)把发展变化引入生物界,开创了生物学发展的新时代(4)对处于危亡时代的中国也产生了巨大作用。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教学目标】了解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和特点;了解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关系。掌握两次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和影响。能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辨证关系的原理分析工业革命的条件和影响。能运用历史资料,提高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教学重点】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教学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开辟的时代被称为“电气时代”的原因。【课标内容】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一、蒸汽时代的到来1、历史背景:(1)政治:英国取得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经济发展扫清了障碍。(2)经济:随着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应用机器生产成为可能。(3)科技:科学技术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发现和发明。2、过程:(1)18世纪60年代,瓦特制成了装有冷凝器的单动式蒸汽机。(2)80年代,他又制造了联动式蒸汽机,采用曲柄机构,使往复的直线运动转变为旋转运动。(3)瓦特还在蒸汽机上增加了可自动调节蒸汽机速率的装置。工业部门先后采用蒸汽机作为动力。3、意义:(1)19世纪三四十年代,人类进入蒸汽时代。(2)蒸汽机促使工场手工业作坊转变为机器大工业工厂,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大生产逐渐形成。(3)在工业化进程中,工业城市形成。英、法、美等国家成为工业国家。(4)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二、电气革命的出现1、过程:(1)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2)随着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成为影响人们生产和生活的一种新能源。人类开始进入“电气时代”(3)发电机不断完善,不同地方的人们通过输电可以很方便地使用发电厂传输来的电。2、影响:(1)更多的工业部门涌现,生产技术也更加先进。(2)工业生产力的发展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3)资产阶级实力日益壮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4)企业的规模也越来越大,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促成了垄断组织的形成。(5)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城市的面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附录:关于蒸汽动力和电力生产过程的比较:164\n1、不同点:(1)蒸汽电力的产生主要源于对早期蒸汽机的改良,不是科学和技术的真正结合;而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是建立在电磁学理论基础上的,即电力是科学发展的产物,科学和技术真正结合起来。(2)汽动力主要在英国完成,而电力是有多个国家的科学家共同完成。(3)蒸汽电力主要由机修工瓦特改良完成,主要是生产实践的产物,是技工的创造;电力是科学家创造出来,更多的是根据科学理论的指导,是科学家的创造。2、相同点(1)都源于社会生产需要,也就是说这两种动力的产生都是时代呼唤的产物。(2)都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反复实践,通过科学实验得以产生,投入生产生活领域。三、信息技术的发展(以互联网为核心)1、条件和原因(1)20世纪中叶,以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和计算科学为基础的理论科学成果促进了科学思维的变化。(2)电子计算机的创制的通讯技术的进步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3)各国对高科技迫切的社会需求的结果。2、过程:互联网的诞生与发展(1)1946年,美国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2)1969年,美国国防部建立了包括四个站点的网络,促进了互联网的产生。(3)20世纪90年代以后,互联网进一步发展为全球信息网。3、特点:界面直观、声像兼备、连接灵活、高速传输3、影响(评价):(1)信息化社会开始出现。(2)信息经济在世界各地全面发展,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3)传统产业也借助互联网提高管理水平,并通过全球营销和采购扩大市场。(4)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也发生着改变,网络聊天、网上购物使人们足不出户也能够与其他人沟通并享受服务。(5)网络也给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6)垃圾信息和网络病毒也影响了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附录:近现代科技成果类别国家代表人物和主要贡献评价天文学物理学波兰哥白尼:《天体运行论》太阳中心说(1543)揭开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序幕意大利伽利略:自制天文望远镜;发现落体定律;近代力学和实验科学的奠基人证实哥白尼日心说的正确性。物理学英国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物理机械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1687)近代自然科学形成的标志。经典力学诞生的标志。动力英国瓦特:改良蒸汽机(1785)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交通美国富尔顿:蒸汽汽船(1807)交通领域的重大变革英国史蒂芬孙:蒸汽机车(1814)美国莱特兄弟:飞机立体交通时代的到来生物学德国施莱登、施旺:细胞和细胞学说细胞学说和进化论是19世纪科学三大发现中的两个。英国达尔文:《物种起源》进化论(1859)物理学英国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为发动机创制奠定了理论基础德国西门子:发电机(1867)发展动力比利时格拉姆:电动机电力的广泛应用,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美国爱迪生:电灯德国伦琴:X射线为现代物理学开辟道路法国居里夫人:发现钋、镭放射性元素并提炼了镭德国普朗宁:提出原子假说,量子力学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德国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揭示时空的可变性电影法国卢米埃尔兄弟:电影(1895)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原子能、航天、计算机应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1、“一条主线”: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相结合。2、“三大特征”:164\n(1)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紧密结合,体现了追求独立、民主和富强的主题。(2)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到“思想文化”的渐进过程。(3)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过程。3、“四个阶段”:(1)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地主阶级学“器物”。(2)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资产阶级学“制度”。(3)1915年到1919年,资产阶级学“思想文化”。(4)五四运动以后,无产阶级“以俄为师”。4、近代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潮流。(1)19世纪末,维新变法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2)20世纪初,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3)1915--1919年新文化运动,弘扬了民主与科学思想,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5、近代前期(1840—1919)中国人民探索强国之路的特点(1)广泛性。各阶级、各阶层、各种派别积极参与。(2)普遍向西方学习,探求真理。(3)探索具有层次性。(4)具有继承性(5)以阶段特征有关(6)曲折性:取得一定成果,但没有完成反帝反封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的命运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学目标】①了解和掌握林则徐、魏源“向西方学习”“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了解和掌握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民主革命派的思想主张、基本活动和结果;②通过对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过程内容的的理解和运动失败原因及历史意义的分析,逐渐形成综合分析重大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对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比较和评价,形成对二者清楚的认识,并形成辨别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③初步认识近代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和学习是个逐步深入和提高的过程,而且历史发展的进程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先进人物的思想和主张并不一定被同时代的人欣赏或接受的历史事实。【教学重点】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教学难点】分析每个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和特点,认识近代思想发展的过程及其所处的历史背景。【课标内容】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所起的作用。【教学内容】一、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1、背景:(1)西方“洋枪洋炮”的威力和鸦片战争的失败(2)一些士大夫倡导“经世致用”。2、人物:代表人物主       张特点林则徐近代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编译书籍《华事夷言》《四洲志》民族英雄器物技术魏源《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富国强兵徐继畲《瀛环志略》姚莹《康輶纪行》3、派别:地主阶级抵抗派4、目的:学习西方军事技术,抵御侵略,维护清朝统治。5、评价:缺乏具体实践;但是具有思想启迪作用。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体西用)1、背景:(1)西学的传播,猛烈冲击着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2)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2、派别:地主阶级洋务派。164\n3、含义:(1)“中学为体”:强调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社会命运的根本;(2)“西学为用”:主张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学技术。4、口号:“自强”、“求富”5、作用:举办一批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创办新式海军、创办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6、局限:由于没有改变封建制度,“中体西用”思想不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附录:全面认识“东学为体,西学为用”1、核心和实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这一思想的核心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立国的根本,西方的近代文化是巩固根本的切实手段,不能混为一谈,其实质是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的先进的科学技术,达到强化封建统治的目的。2、消极性:“中体西用”的思想继承了林则徐、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并结合中国的使之更趋系统化、纲领化。但是这一思想中的“中学”和“西学”的深入理解和应用,加之西学的“用”嫁接到中学的“体”上,严重削弱了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也决定了此思想指导下的洋务运动30多年“欲富而不强”的悲剧性结果。3、积极性:19世纪末,它还和触及封建制度“本”和“体”的维新变法运动发生了不可避免的抵触,最终为维新变法思想所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它所起到的承上启下和推动中国近代化的作用是不容抹杀的,因而不能简单的对它予以否定。三、维新变法思想:1、背景:(1)洋务运动的展开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2)早期维新思想的出现。代表人物有王韬、郑观应等。(3)思想主张:①经济上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②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③政治上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度。(4)特点:早期维新派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2、维新变法思想的形成:(1)时间:19世纪90年代初。(2)主要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主张特点康有为撰写了《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重要著作,借经学、孔子,否定专制,借用进化论观点,论证了群主立宪制是符合社会潮流的。君主立宪梁启超发表一系列鼓吹变法的文章,《变法通议》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谭嗣同维新派中的激进派,批判封建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效仿西法严复编译《天演论》,用进化论观点阐明变法的道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3、实践:1898年,在维新思想的推动下,光绪帝实行变法,这就是戊戌变法。4、影响:尽管变法失败了,但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附录1:康梁思想和早期维新思想的联系和区别:1、联系:(1)早期维新思想是康梁思想的基础,康梁思想是早期维新思想的发展和继承。(2)都主张变法,在变法内容上一致。(3)都是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都是爱国的进步的思想。2、区别:(1)早期维新思想只是针对具体问题提出的改革主张,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康梁思想不仅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方案,还为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历史依据,使变法思想形成了完整的理论。(2)早期理论没有付诸实践,而康梁思想与挽救民族危亡结合起来,迅速发展为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附录2:全面认识康有为得维新思想1、特点:把西方的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传统的儒家思想结合在一起2、原因:(1)当时的资产主义薄弱,资产阶级力量十分弱小,而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164\n(2)资产阶级上层分子自身认识的局限性。(3)西学在我国的传播水平低,特别是西方的政治学说。(4)康有为本人是一个今文经学的大师,对儒家思想有深刻的研究和深厚的感情(5)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所致。3、评价(1)进步性:①反映了正在发展中的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政治要求,也代表了当时的一些爱国者的心声。②极大的冲击了传统封建主义思想,也动摇了封建顽固势力反对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③有力的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也促进了人们的觉醒,为维新变法运动奠定了基础。(2)局限性:从维护封建制度的传统思想找根据,没有完全抛弃传统的儒家理论,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而这必然导致失败。附录3:19世纪末中国的维新变法和18世纪的法国的启蒙思想的异同:1、相同:(1)从内容上看,都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主张政治上兴民权,都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2)从背景上看,都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不同(1)从作用上看:法国的启蒙思想为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舆论准备,成为强大的思想武器;中国的维新思想促进了中国戊戌变法的兴起,但变法昙花一现,很快就夭折了。(2)从社会基础上看:19世纪的中国资本主义发展远不如18世纪的法国,因而中国的维新思想缺乏社会基础。(3)从发展过程上看:法国的启蒙思想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过程,形成了完整的思想体系;维新思想在封建传统十分顽固和民族危机急剧加深的条件下仓促形成,缺乏成熟的理论体系。附录4:维新派和洋务派的异同洋务派维新派异阶级属性代表地主阶级利益代表民族资产阶级主要的侧重点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维持封建专制统治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实行君主立宪制。目的以维护封建统治为出发点。以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为目的。同都是在民族危机严重的情况下发生的,都主张学习西方,最终都实践失败。第15课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教学目标】①通过对新文化背景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当时思想界的混乱,新型知识分子面临着严峻的形势。②掌握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并通过新旧势力的论战说明社会每前进一步都与先进人物的奋斗是分不开的。③新文化运动不可避免地有自身缺陷,但它对推动中国的思想解放所做出的贡献是不能抹煞的。④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培养学生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新文化的内容【教学难点】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课标内容】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教学内容】一、新文化运动1、历史背景(1)经济基础:“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阶级基础:资产阶级队伍壮大,强烈要求实现民主政治(3)思想基础: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4)直接原因:袁世凯为复辟造舆论,掀起复古尊孔逆流2、概况:(1)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164\n(2)派别: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激进派(3)活动基地:北京大学(4)主要阵地:《新青年》(5)主要内容:①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竖起了“打倒孔家店”的大旗)③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胡适最早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鲁迅的《狂人日记》是新文学的典范)④十月革命后,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3、评价:(1)历史意义:①性质: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是一场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②弘扬了民主与科学,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主要功绩),空前解放了思想。③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④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⑤促进了文化平民化,推动了国民素质的提高。(2)局限性:①脱离广大群众;②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片面性。附录:正确理解孔子和儒家思想在维新变法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中的不同命运1、进步性(1)康有为把西方的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和传统的儒家思想结合,目的是利用孔子的权威证实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合理性,为维新变法找到历史依据。(2)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士为宣扬科学和民主,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文化,为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扫清了思想上和道德上的障碍。2、性质:两次运动的尊孔和倒孔德实质是一致的,都服务于宣扬资产阶级文化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宗旨。3、局限性:康有为的调和思想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是导致运动失败的思想根源;而新文化运动对儒家思想的全盘否定是不妥的,忽略了儒家思想存在某些合理成分,对后世造成了消极影响。4、根源:孔子及儒家思想在近代的不同遭遇是有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程度决定的。二、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1、原因:分析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必然性:(1)理论条件:马克思主义作为19世纪人类历史上最优秀的理论成果和全世界无产者的斗争武器,征服了中国广大进步的青年。(2)阶级条件:一战后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了无产阶级队伍的日益壮大。(3)外部条件:十月革命给灾难深重的中国指明了出路。(4)思想条件:前期新文化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5)先进知识分子的作用:李大钊。2、过程:(1)1918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2)五四运动爆发,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介绍了马克思主义。(3)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出现,建立了一些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4)1921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3、影响:(1)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使得文化阵营分化,并引发了“问题”与“主义”之争。(2)传播使得更多的先进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为中共成立提供了主要的干部队伍。(3)传播提高了工人阶级的政治觉悟,促进了工人运动的发展,为中共的成立创造了条件。4、特点:164\n(1)进步知识分子起了推动作用(2)马克思主义宣传同工人运动结合(3)马克思主义战胜了非马克思主义。(4)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成为了主流。附录:新文化运动前期和后期的比较前期后期同性质都带有资产阶级文化性质领导者有些领导者是相同的形式著书立说,文化宣传,长期进行辩论。作用当时先进思想的主体部分,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提高了人们的认识异性质纯粹的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带有无产阶级新民主主义性质领导者由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倡导,带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他们中一部分人已经转化为具有初步的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或马克思主义者。内容民主和科学、新文化、新道德马克思主义范围局部地区的少数知识分子扩大区域,更多的人加入到运动中,且与工人运动结合作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潮流,起到一定的社会启蒙作用。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成为中国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的主要因素。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16课三民主义的发展【教学目标】了解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理论的过程及其主要内容。了解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家为实现三民主义而领导武装起义,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推行有利于发展经济、政治和文化教育的政策和法令,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基本史实。了解新三民主义提出的时代背景和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教学重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及其作用;辛亥革命时期三民主义的实践。【教学难点】如何理解与旧三民主义相比较,新三民主义有了质的飞跃和巨大的进步?【课标内容】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教学内容】一、三民主义的提出1、孙中山创立三民主义的背景:(1)19世纪末,中国半殖半封程度加深,民族危机加剧(2)许多仁人志士提出的各种救国主张先后失败(3)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4)孙中山上书改革碰壁,走上了用暴力推翻清朝反动统治的道路2、孙中山的革命活动(1)1895年,广州革命失败后,孙中山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丰富了民主革命思想。(2)1905年,孙中山同黄兴、宋教仁等在日本东京组建了中国同盟会。(3)在《中国同盟会总章》中,孙中山提出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不久,又将这个纲领进一步阐发为以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目标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3、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内容关系来源具体主张局限性积极民族主义(民族革命)前提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独立自主。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164\n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民权主义(政治革命)核心创立民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不是真正的人民民主,民权主要是资产阶级的民主。民生主义(社会革命)补充发展平均地权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核定地价”“国民共享”是资本主义土地纲领。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不能解决人民的土地问题4、特点①时代性;②爱国性;③纲领性。二、三民主义的实践活动1、实践:(1)1905年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2)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3)1912年建立中华民国,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4)先后发动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维护民主共和。2、结果:(1)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但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2)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孙中山发动的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都先后失败。三、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1、原因:(1)孙中山捍卫民主共和斗争的失败:①辛亥革命失败后,袁世凯实行独裁统治,破坏民主共和制度。②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1914年在东京成立中华革命党。③护国运动中,发表《讨袁檄文》和《讨袁宣言》,揭露袁世凯破坏共和,复辟帝制的罪行。④护法运动中,三次在广州建立政权,会师北伐,同封建军阀展开斗争。(2)十月革命和中共的影响,认识到真正的革命力量在广大群众之中。(3)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建议,改组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4)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2、过程: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宣言,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主张,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的关系新三民主义适应其需要核心政策原则三大政策指导思想、政治纲领、奋斗目标、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方法、手段新三民主义是纲领,是奋斗目标;三大政策是实现纲领和目标的方式和手段。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标志、灵魂;新三民主义充分体现出三大政策的精神;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实质内容,是孙中山民主革命的升华,符合中国民主革命的实际要求3、基本内容:新三民主义主要内容民族主义⑴突出反帝内容,提出争取中华民族真正的自由和独立。⑵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民族压迫。民权主义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⑴给反帝国主义的团体或个人以自由权利。⑵剥夺效忠于帝国主义和军阀的团体或个人的自由权利。⑶强调政治机构民主化,召开国民会议,实行新选举制度,使人民真正管理政权民生主义以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为主要原则。⑴平均地权:核定地价,增价归公,对佃户以土地.后提出耕者有其田主张。⑵节制资本:一些企业由国家经营,使私人资本不能操纵国计民生。⑶对工人:由国家制定劳工法,改善工人生活。4、影响及评价:164\n新三民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有着基本相同的革命目标,即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封建军阀统治,这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此后,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在全国展开。但是,新三民主义仍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范畴,附录1:新旧三民主义特点之比较: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民族主义突出反满,矛头指向清王朝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目标民权主义只抽象提倡“自由、平等、博爱”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反帝反封相结合民生主义只有平均地权又提出节制资本,承认“耕者有其田”,谋求改善工人农民生活。附录2: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的民主思想的异同1、同:(1)背景:民族危机严重的背景下;(2)理论基础:受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的影响;(3)影响:冲击了传统的儒家思想和封建制度,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2、异:(1)侧重点:维新派和革命派侧重于民主制度的建设;激进派侧重于民主思想的建设。(2)方式:维新派主张通过改良的方式;革命派主张暴力革命;激进派则在思想文化领域对专制主义进行彻底的批判。(3)效果:“百日维新”,在变法中并未实现政治主张;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临时约法》,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是人们思想得到空前解放,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附录3:近代前期向西方学习特点及主要主张1、特点:逐步深入、由表及里、由浅到深2、主要主张:抵抗派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新文化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思想文化器物制度第17课毛泽东思想【教学目标】了解毛泽东思想诞生的必要性和必然性,认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的基本内容和历史意义。了解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标志、新三民主义革命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的重要性。了解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探索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实践活动和理论总结,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作用。【教学重点】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毛泽东思想的成熟与确立及其历史意义。【教学难点】毛泽东思想是不断发展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课标内容】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近代中国的深远影响。【教学内容】1、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1)五四运动时期,毛泽东结识了李大钊、陈独秀等人,阅读当时所能见到的共产主义书籍。(2)创办《湘江评论》,宣传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马克思主义者。(3)1921年,毛泽东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之一。2、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历史条件1、阶级基础:辛亥革命后,特别是一战期间,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工人运动不断发展。2、思想基础: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并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3、实践基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实践。4、国际条件:十月革命开辟了国际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5、主观因素:毛泽东长期革命实践和对国情的分析。6、现实需要: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探索之路不断受创,需要新的革命理论指导。164\n过程诞生中国创建和革命革命时期(1921-1927)撰写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提出坚持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主张。初步发展井冈山时期(1927-30年代初)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思想,以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理论,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走向成熟遵义会议后到抗战时期(1935-1945)①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先后发表了《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文章,在分析中国国情基础上,对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作了详尽完整的论述。②1940年发表《新民主主义论》创造地提出了中国革命的两步走策略和新民主主义的科学概念,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③1945年召开的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丰富发展解放战争、社会主义改造、建设时期(1945-1966)①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指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事业为一切工作的中心。他还提出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方针,规定了革命胜利后,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以及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的总任务。②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全面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规定即将建立的人民共和国的政权性质是工人阶级(经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政治理论准备。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等报告中,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建设方针,这就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深远影响①毛泽东思想是中国民主革命胜利的思想武器,指导民主革命赢得了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②指导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建立了社会主义;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④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3、归纳毛泽东思想的特点:(1)是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2)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3)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附录:如何理解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既是马克思主义也是中国的。2、毛泽东思想同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他们在立场、观点、方法、基本原理上是一致的。3、毛泽东思想又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民族化,它不仅在内容上位马克思主义增添了许多新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而且在形式上哦有所创新,使马克思主义以中国自己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教学目标】了解邓小平理论形成与发展过程,认识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指导思想。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它是对邓小平理论的发展,认识它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样,都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教学重点】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教学难点】如何了解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脉相承的马克思主义实质?【课标内容】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概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教学内容】一、邓小平理论背景社会基础: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思想基础:1978年的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实践基础:建国以来若干社会主义建设的正、反经验。国际背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新技术革命浪潮迅猛兴起。现实条件: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164\n形成过程酝酿阶段(1976-1982)①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形成了建国以来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②邓小平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新理论的宣言书。③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初步形成(1982-1992)①1982年,中共十二大,邓小平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②1987年,中共十三大召开,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确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发展深化(1992-1997)①1992年,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②党的十四大,会议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明确改革的下一步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式确立(1997)1997年,中共十五大决定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历史地位①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②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器。③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附录: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继承1、在思想路线上看,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灵魂,毛泽东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结合,探索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邓小平继承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中国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2、在道理选择上,正如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一样,邓小平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在农村取得巨大的成功后在进行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这符合中国的国情。中国的革命最终取得成功必须依靠城市国有经济运行机制的重大转变。3、在统一战线的应用上,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法宝之一,同样邓小平在改革实践中继承和发展了统一战线,如发展了人民民主专政和政协制度。二、“三个代表”思想1、历史条件:(1)历史背景:①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越来越明显。②经济全球化成为势不可挡的历史潮流③现代科技迅猛发展。④多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2)历史依据: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兴衰成败的历史教训。(3)现实依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①社会出现了新的经济组织和经济活动领域②人们的就业方式和收入来源出现了多元化。③党员队伍出现了新的特点④党内存在一些新的问题⑤人民的物质利益多元化2、基本内容:(1)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2)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3)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确立为指导思想:2002年“十六大”4、精髓: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5、指导意义:(1)在邓小平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基本问题。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2)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根本指针,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旗帜。附录:近现代中国四大理论成果164\n标志性会议解决的问题发展思想精髓重大作用三民主义同盟会成立大会名族独立、民主共和、民众生存1924年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民权主义资产阶级民族革命,使中国人民醒过来。毛泽东思想中共七大革命任务是什么怎样进行革命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邓小平理论中共十五大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三个代表”思想中共十六大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指导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先富起来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引领中国迈向小康社会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和文学艺术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教学目标】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教学重点】新中国科技成就。要引导学生了解新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所取得的标志性成就及其在增强综合国力中的意义。【教学难点】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要引导学生通过对现代中国科技进步的史实的了解。加深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重要命题的理解【课标内容】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教学内容】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1、时代背景:(1)国际背景:美国敌视中国,中苏关系恶化,美苏争霸,世界局势紧张。(2)国内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家一穷二白、百废待兴。(3)目的:打破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2、重大成果:(1)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打破美苏和垄断,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2)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仿制近程导弹成功。(3)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4)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5)1992年,中国政府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研制计划。这是中国在世纪之交规模最庞大、技术最复杂的航天工程。(6)2003年10月15日载人飞船载着宇航员杨利伟升上了太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3、意义:(1)打破了美苏两国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打击了大国强权主义,粉碎了他们遏制中国的企图。(2)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3)加强了中国的国防,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安定的条件。二、袁隆平与杂交水稻1、过程:(1)1964年,袁隆平偶然发现了一株天然杂交水稻,优势非常明显,这给了他很大启发。(2)1973年,他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3)2001年,他获得中国国家最高奖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意义:(1)给中国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2)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3)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提供了战略思路。三、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1、计算机技术的发展:(1)1946年,美国研制出世界第一台大型电子计算机。164\n(2)20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了计算机研制工作。(3)1983年,中国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计算机,定名为“银河一I号”。2、生物技术的发展:(1)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2)20世纪末,中国在依靠基因工程技术改良动植物品种、治疗人类重大疾病的药物研究等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为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和健康做出了贡献。四、新中国科技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1、国家的独立(保障);2、党和政府的重视;3、经济实力的增强;4、科学家的努力;5、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附录1:中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处于滞后的原因是什么?1、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于1870年前后2、中国滞后的原因:(1)根本: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清政府腐败,不重视科学技术和教育;(3)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5)列强的侵略,阻碍中国社会的发展。附录2:中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处于滞后的原因是什么?1、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2、中国滞后的原因:(1)二战结束后,中国处于内战;(2)新中国成立后,帝国主义的封锁、包围;(3)党内长期“左”倾错误的干扰;(4)对外关系过分强调“自力更生”。附录3:中西科技的不同:中国西方条件没有形成科学家的群体组织,没有建立新的科学体系。出现了科学社团,建立了物理、化学等学科体系。内容在科学上的主要成就是应用科学,如《本草纲目》。科学家的研究重点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研究方法主要采取传统的典籍整理和总结经验的方法。科学研究注重实验方法。第20课“百花齐发”“百家争鸣”【教学目标】了解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了解“文革”时期文化事业遭到严重破坏,认识政治高压不利于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必需遵循客观规律;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二为”方向指引下,文化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认识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教学重点】双百”方针;“双为”方向;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艺术及体育运动的成就。【教学难点】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之间的辨证关系。【课标内容】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教学内容】一、“双百”方针的提出1、含义: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指科学上的不同学派之间自由争论。2、“双百”方针的提出的背景:(1)经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2)政治: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如何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3、“双百”方针的提出:(1)1956年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2)毛泽东强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一个基本性的同时也是长期性的方针,不是一个暂时性的方针。164\n4、结果:(1)“双百”方针提出后,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领域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2)代表人物及作品:老舍的话剧《茶馆》,郭沫若的历史剧《蔡文姬》,杨沫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等,都是贯彻“双百”方针以后的出色作品5、实质:承认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的多层次和多样性。6、意义:(1)“双百方针”是党在总结我国文化发展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符合文化发展的规律,问繁荣文化指明了方向。(2)促进艺术发展,科学进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3)弘扬主旋律,提倡多元化。二、曲折的年代1、“双百”方针未能坚持贯彻下去的原因:(1)政治运动的扩大化,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到来,一些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甚至上升为阶级斗争问题。(2)不同的学术观点,被看作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一些优秀作品受到错误批判。2、受到政治批判的人物及作品:(1)王蒙的小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2)艾青的寓言诗《蝉的歌》。(3)昆曲《李慧娘》和电影《北国江南》《早春二月》等。(4)作者多被划为“右派”或“反动学术权威”,许多知识分子受到了伤害,文艺园地百花凋零。3、结果: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受到很大影响。三、文艺的春天1、出现的背景:(1)“文化大革命”结束。(2)党总结社会主义时期文艺工作的经验教训,明确文艺必须植根于人民生活。(3)邓小平指出,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强调坚持贯彻“双百”方针,对我国发展科学文化具有重要意义。(3)20世纪80年代初,中共中央提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强调在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还要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2、繁荣的表现:(1)反映“文化大革命”为主题的“反思文学”“伤痕文学”。(2)以改革实践为主题的文学作品。(3)还有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的戏剧、电影,如《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等。(4)科学和文艺工作者迎来了又一个春天。学术讨论空前热烈,文学艺术创作欣欣向荣。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教学目标】了解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教育兴起的有关史实,认识新中国确立了新型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并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了解“文革”中“教育革命”的史实,认识“文化大革命”给教育带来的巨大破坏,造成“文化断层”、“人才断层”,给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带来的严重损失。了解新时期教育发展的伟大成就,联系现实分析“科教兴国”战略的伟大意义;了解教育事业发展的有关法律文件。【教学重点】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及方针;“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及伟大意义;新时期教育发展成就。【教学难点】科教兴国与现代化建设之间的关系。【课标内容】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教学内容】一、人民教育的奠基1、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决定“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来建立人民教育事业;成功地将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变为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新中国的人民教育。2、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制定新中国的教育方针,是人民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就确定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164\n3、在发展全日制学校教育的同时,建立起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学生可根据需要选择全日制学习或半工半读。4、结果: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学前教育、大中小学教育及成人教育初具规模,全日制、半工半读、业余教育共同发展,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二、动乱中的教育1、表现:(1)“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很多师生都被卷入“扫四旧”批走资派活动中,各地大中小学一度停课,教育战线一片混乱。(2)1966年夏,高考制度被废止。(3)70年代初,高等院校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导致大学教育水平下降。2、结果:“文化大革命”使中国教育事业受到极大破坏,各行各业专门人才缺乏,整个民族文化素质大大下降,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了。三、教育的复兴:(教育复兴的过程及表现:)1、“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刚复出就自告奋勇抓教育。2、在实行改革开放的同时,邓小平提出教育应优先发展的思想,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3、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教育改革的步伐加快。4、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制定了《义务教育法》。5、20世纪90年代,为推动高等教育持续发展,国家着手实施发展高等教育的“211工程”计划,一批重点高校和重点实验室迅速发展壮大。6、在教育投资上,实行国家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为辅的体制。社会力量办学也应运而生,启动了“希望工程”。到20世纪末,我国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7、加大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力度。8、国家出资支持西部一批高校建设,并在西部近200个县建立职业教育中心。附录1: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1、中国的历史经验证明了这一点。2、当代的国际国内形势也决定这一点。(1)国际:和平与发展是当今的时代主题,国际竞争集中体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又集中体现为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的竞争。因此,教育具有基础性的地位。(2)国内: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沉重的人口负担还没有转化为人力资源的优势。而劳动力的素质,提高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不高,已经成为制约我们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能力增强的一个主要因素。而这一切都必须坚定不移的依靠教育来完成。附录2:教育和科技、经济之间的关系?(1)教育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基础。(2)科技和教育是决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3)教育的发展推动着科技的进步,科技进步也推动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4)国民经济的发展取决于科技的进步,而科技的发展又带动国民经济的提高。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第22课文学的繁荣【教学目标】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著名作家及代表作。20世纪的西方文学主要成就;苏联社会主义文学成就;亚非拉美文学成就。分析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理解文学作品与社会生活,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之间的关系。探究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主要有哪些成就,并了解它们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影响。【教学重点】(1)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潮流的主要特点;雨果、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和他们的代表作。(2)苏联文学的成就。【教学难点】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和苏联文学的盛行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课标内容】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教学内容】一、三大流派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时期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初20世纪以来背景164\n欧洲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却没出现启蒙思想家描绘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美好景象。人们感到失望,于是反映人们对现实不满、进而追求新的理想的浪漫主义潮流应运而生。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矛盾和弊病逐渐暴露,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揭露批判社会黑暗的现实主义文学逐渐发展为文学的主流。工业化进程加快,社会环境动荡复杂,集中反映了现代人失望、迷惘、痛苦的精神生活危机。特点①反对崇尚理性,强调歌颂人的本能感情,积极追求理想世界。②在创作中采用夸张手法,富于幻想和传奇色彩,强调个性自由表达。力图真实表现现实生活,深入剖析揭示社会矛盾,着力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对现存社会秩序无情揭露和深刻批判。又称“批判现实主义文学”。①从形式到内容,都是反传统;②人物语言颠三倒四、无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③突现人的丑恶、痛苦、绝望。代表人物及作品①拜伦(英):代表作是《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唐璜》(“讽刺现代社会积弊”的百科全书)。②雪莱(英):“天才的预言家”,主要作品《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西风颂》(“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③雨果(法):《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④海涅(德):《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①巴尔扎克(法):《人间喜剧》,展示了19世纪前期整个法国的社会生活,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②托尔斯泰(俄):《战争与和平》,是一部人民战争的英雄史诗。③肖伯纳(英):《苹果车》④罗曼罗兰(法):《约翰克利斯朵夫:海明威(美):《老人与海》贝克特(爱尔兰):《等待戈多》附录:浪漫主义文化和现实主义文化的的主要区别1、在描写对象上:浪漫主义强调描写人的本能情感和内心心里感受,而现实主义文学侧重于再现和剖析社会现实。2、在表现手法上:浪漫主义文学大都采用夸张手法,富于幻想和传奇色彩,而现实主义文学对社会无情的揭露和强烈批判。3、在思想内容上:浪漫主义文学抨击封建制度,鞭挞人世间的丑恶和黑暗,对欧洲社会的弊端给予辛辣的讽刺和揭露;它深入发掘人的感情世界,歌颂人世间的美善和光明,歌颂民主自由,尽情地抒发作者的爱国情感,热情洋溢地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和理想而奋斗。现实主义文学从不同侧面真实的反应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对现存的社会弊端和社会秩序进行无情的揭露和强烈批判,同时塑造了诸多英雄人物和正面人物形象,表达了他们对真爱和仁义最终必将战胜邪恶的坚定信念。二、20世纪的世界文学1、苏联文学:高尔基的小说《母亲》和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具有很大的世界影响。2、压洲、非洲、拉丁美洲:涌现出一批杰出的文学家和文学作品,反映了反帝反殖和爱国主义精神。印度的泰戈尔、中国的鲁迅、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尼日利亚的索卡因等都有很大的世界影响。第23课美术的辉煌【教学目标】浪漫主义美术: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现实主义美术:库尔贝《石工》、《奥尔南的葬礼》,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印象主义绘画:莫奈《日出·印象》、凡高《向日葵》;杰出的雕塑家罗丹《思想者》;现代主义美术:毕加索《亚威农的少女》、《格尔尼卡》;当代美术:杰克逊·波洛克《3》、《第十号》,徐悲鸿《奔马》。理解19世纪以来各美术流派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各流派的基本特点以及各流派之间的关系。通过欣赏各流派名画提高美术鉴赏能力,陶冶情操。【教学重点】19世纪以来的主要美术流派、代表人及代表作品。【教学难点】主要美术流派产生的社会背景、艺术特点和主要美术流派之间的关系。【课标内容】欣赏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教学内容】时间背景特点代表新古典主义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1)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处于大革命前后的剧烈动荡中。(2)在资产阶级对古代希腊罗马英雄主义精神的追求中,新古典主义美术诞生了。内容选择严峻的重大题材,表现形式强调理性,注重画面的严整和谐。大卫的《马拉之死》、《拿破仑加冕式》法国画家安格尔作品《泉》,充分展现人体美与古典美的完满结合。164\n浪漫主义产生于法国大革命失败以后的波旁王朝复辟时期。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推崇的“理性王国”失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重感情轻理性,重色彩轻素描,不满现实,追求幻想。德拉克洛瓦(法)的《自由引导人民》和哥雅(西)《枪杀马德里市民》等。现实主义产生于19世纪中期的法国是强调艺术的时代特点,直接描写当前的时代风貌和斗争。米勒(法)的《拾穗者》和列宾(俄)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等。印象画派产生于19世纪后半期的法国(1)19世纪后半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2)一批青年画家以“不关心主题思想”为宗旨,反抗保守陈腐的主题思想。注重画家个人的感受,着力于表现光和色的变化,强调捕捉人对外部世界的瞬间印象。早期印象画派莫奈的《日出·印象》、后期印象画派塞尚的《埃斯泰克的海湾》、凡高的《向日葵》等。现代主义20世纪以来(1)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的心灵造成巨大创伤。(2)伴随工业化而来的快节奏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已无法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3)科技的发展拓宽了艺术家认识世界的视野,他们尝试用新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精神进行创作。他们开创的形形色色与传统美术迥然不同的新流派,统称为现代主义美术。反传统和反理性,重视艺术家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流露出艺术家愤怒、消极、悲观、失望等各式各样的复杂心理。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教学目标】知道浪漫主义音乐、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杰作;印象主义音乐、表现主义音乐、新古典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及其杰作;音乐的大众化、多元化趋势,如摇滚乐。理解19世纪音乐发展的社会背景;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特点;结合时代的变化理解20世纪的音乐流派及发展方向。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认识音乐的发展与时代变迁间的关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全面评价摇滚乐。【教学重点】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特点。【教学难点】现代主义音乐的发展反映了时代的变化。【课标内容】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教学内容】一、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1、浪漫主义音乐的兴起:(1)时间:19世纪。(2)特点:注重抒情性、自传性和个人心理刻画的形式,突出个人感受。(3)发展:以奥地利和德意志为中心,到19世纪中叶,浪漫主义音乐走向鼎盛时期。2、代表人物及作品:(1)德意志音乐家贝多芬的晚期作品,是连接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的桥梁。他的交响乐作品中,表达了反对封建专制,歌颂资本主义的思想感情。(2)浪漫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还有奥地利的约翰?施特劳斯。他被誉为“圆舞曲之王”,作品旋律优美,节奏轻快,以《蓝色的多瑙河》最为著名。3、歌剧的辉煌成就:(1)意大利音乐家威尔第创作了歌剧《茶花女》等,他的作品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意识。(2)法国歌剧家比才的作品《卡门》,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浪漫主义色彩。4、民族乐派的兴起:(3)19世纪的欧洲,出现了弘扬本民族特性的民族乐派。(4)19世纪中后期,俄国的民族乐派音乐兴起。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天鹅湖》等是世界闻名的杰作。二、20世纪世界音乐的发展变化1、现代主义音乐的兴起:164\n(1)时间: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爵士乐,在一次大战后受到空前欢迎。(2)特点:轻松活泼,通俗易懂,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3)发展:二次大战后,以摇滚、蓝调和爵士等为代表的音乐更加通俗化,吸引了无数听众。新时代大众心理的变化,特别是青少年反叛精神的增长,使摇滚乐成为流行音乐的主流。2、代表作品:(1)20世纪50年代初,摇滚乐《围着时钟摇吧》对美国青少年造成巨大震撼。(2)20世纪60年代,摇滚乐在美国更加火暴,出现了《时代在改变》等作品。(3)英国的披头士乐队在西方也有很大影响。3、影响:随着传播技术的革命和交通的日益便捷,日益繁荣的流行音乐活动改变着人类的娱乐和生活方式。各国间的音乐交流和交融日益增强,加深了对不同民族音乐的理解和尊重,推动着世界音乐的繁荣。三、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1、电影艺术的产生与发展:(1)条件:19世纪晚期,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为电影的出现提供了技术和物质基础。(2)产生:①19世纪末.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制成兼有拍摄和放映功能的活动电影机。②1895年底,他们首次向公众放映自已拍摄的电影短片,这标志着电影的诞生。③20世纪初,美国人格里菲斯拍摄和导演了集故事性和艺术性于一身的电影作品,如《一个国家的诞生》等。但是最初的电影是黑白无声片,称为“默片”。④苏联电影事业迅速发展,拍摄了《波将金号战舰》等影片。2、成熟:(1)1927年,美国首次拍摄成功有声音、有对白、有音乐和歌唱的有声影片,电影进入有声片时期。(2)1935年,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世家》拍摄成功。(3)二次大战后,电影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宽银幕和立体声电影等相继问世。3、电视的产生与发展:(1)产生:2O世纪20年代中期,电视机出现。(2)发展:①1929年,英国伦敦首次播送了电视节目。②30年代播出世界上第一部电视剧.首次开办每天两小时的电视广播。③30年代末,英国拥有电视机的家庭已达两万户。④40年代初,美国开始试播彩色电视节目。(3)普及运用:二次大战后,电视进人大规模的普及运用阶段:电视节目从直播发展到实况录像转播,从多路传播发展到卫星传播。4、特点:(1)主观性强,信息丰富,传播资讯快捷。(2)有很强的娱乐性和艺术鉴赏性。(3)快速发展、普及率高、覆盖面广。(4)雅俗共赏,使艺术走进千家万户。5、影响:(1)正面影响①可以寓教于乐,丰富生活,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②是一种增进知识、拓宽视野的途径;电视还可以起到服务大众、引领潮流、带动消费的作用。③具有娱乐性和艺术鉴赏性。(2)负面影响①电视形成了对群众精神生活的“垄断”现象。②有的影视节目宣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对观众会产生误导。③影视中的暴力和色情等内容对青少年的身心成长有一定的危害性。④不良的电视习惯,会对人的健康产生危害。第二部分多元史观与文综历史高考第一节、现代化范式(现代史观)一、主要观点 164\n1、现代化史观认为,人类社会近现代的历史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演进的历史,即现代化的历史。现代化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现代化。经济现代代主要是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政治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是民主化和法治化。现代化进程一般指在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下,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主要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和转变。2、其主要内容包括:(1)政治现代化主要指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即从人治到法制化、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内容。(2)经济现代化主要指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即从传统农业到工业化、自然经济到市场化内容。(3)文化现代化主是要指科学化和大众化进程。(4)社会生活现代化除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提高外,主要是指城市化和社会组织整合化等。此外,还包括:均富化、福利化、社会阶层流动化、教育普及化、信息传播化、人口控制化等。其中,政治民主化进程和经济工业进程是的两个主要内容,重要是把握人类历史纵向发展的历程。3、对现代化模式问题的认识:现代化模式是指各国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或发展类型,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按照不同标准,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1)从现代化的动因和起步时间看,可分为内源型现代化模式,即现代化起步的原因主要是该国或该地区社会内部经济、政治和文化自然发展的结果。如:英、法等国的现代化。外源型现代化模式,即指现代化起步是在外部因素的刺激开始的。如:美国、日本和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的现代化进程。(2)从经济体制的特点看,可分为市场经济模式,如英、法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计划经济模式,如苏联的现代化;混合经济模式,其特点是国家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在现代化过程中都起重要作用,如印度等国的现代化。(3)从社会经济的性质可分为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又可分为苏联模式(即斯大林模式)和中国模式(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4)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或地区,实现民族独立是实现现代化的前提,实现民族独立后应尽快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实现民族独立和现代化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或地区面临的双重任务。按中国多数学者的观点,把近代以来的现代化进程划分为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两个阶段:第一次现代化是指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第二次现代化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化和知识经济崛起而开始起动的新型现代化。4、在认识近代化(现代化)史观时要防止几种偏差(1)把现代化看成人类理想目标的实现。因为现代化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需要人类的探索中纠正失误。如工业革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生活恶化,女工、童工问题等,后来西方国家在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了纠正,现在的资本主义国家福利已成为人的权利。还有如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等等。(2)现代化与西化的关系。现代化有西化内容,但不是完全西化。正确的心态是既保持民族独立、特色,又要向西方学习。(3)现代化与近代化的关系。一般来说,近代化就是现代化,二者只是在时间上的差别而已。二、中国近代化(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中国的近代化一直贯穿着两大主题:一是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二是争取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1、中国近代化(现代化)揭开序幕的背景:(1)西方世界处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①政治方面: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少数先进国家已经确立。资产阶级队伍壮大,特别是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发展壮大起来,与此同时,工人运动蓬勃发展。②经济方面: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工业革命,由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生产的时期过渡,资本主义进入自由资本主义阶段。③思想方面:西方经历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自由主义产生,取代重商主义。马克思主义诞生。④世界一体化进程: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一体化进程加速,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与此同时,随着资本主义国家以商品输出为主要特征的侵略的加剧,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2)西方的冲击。鸦片战争,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西方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进行渗透侵略。鸦片战争,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化历程的开端。2、中国近代化(现代化)的发展历程(1)第一阶段:中国近代化的开端(1840—1870年):面对西方的冲击,中国在经济、思想、政治等方面的变化与回应①经济: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史实:①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②地主阶级发起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③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②思想:固步自封→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史实:①鸦片战争之前,传统的儒家学说主导着人们的思想,鸦片战争之后,开眼看世界与新思潮的萌芽。②164\n洋务派提出的观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制夷;③中国近代第一个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洪仁玕《资政新篇》;④早期维新思想:具有资本主义要求的政治、经济、文化主张)③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史实:①社会性质: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②社会矛盾: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的社会矛盾发生了变化。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并存,民族矛盾上升为国家的主要矛盾,因此,革命任务随之发生了转变。③阶级关系变化:产生了新的阶级,即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④政治:近代化过程中各阶级的回应(史实:①地主阶级权力的变动:辛酉政变;②地主阶级的回应:洋务运动;③农民阶级的回应:太平天国;④资产阶级的回应:资产阶级的产生,早期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主张;⑤、无产阶级的产生:为以后的民主革命准备了新的领导阶级。)(2)第二阶段: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年):担负近代化任务的主角是资产阶级,近代化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全面展开。①政治上:政治体制的近代化有了重大突破。(史实:①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维新变法运动,想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②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②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实:①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②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③思想文化上:新旧思想的交锋。(史实:①维新思想与顽固派的论战、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新文化运动的产生等,民主主义思想广泛传播,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②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3)第三阶段: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年):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极为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几乎陷入绝境。但中国无产阶级开始担负起中国近代化的任务,中国近代化进入全新发展阶段。①经济上: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实行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了经济领域近代化进程,但官僚资本的形成和垄断,又使民族工业的发展日益萎缩。抗战期间,原有的工业在日本侵略下遭到严重摧残。抗战胜利后,美国垄断资本与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相结合,又把中国近代化事业推人绝境。②政治上: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的妥协退让,对共产党、工农群众的屠杀影响了民主制度的正常发展;实行保甲制度和特务统治;制定"伪宪法"确认以蒋介石独裁统治为核心的国家制度。③现代化的新发展:首先,体现在无产阶级成为近代化重要角色。其次,近代化的政治内容由实现资产阶级民主共和转变为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再次,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新思潮的主流,为政治民主化的新发展提供科学理论。(4)第四阶段腾飞阶段(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担任现代化任务的主角是无产阶级。①政治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完成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制定和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后来不断对宪法进行修订和完善;不断完善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实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拨乱反正,纠正冤假错案等。②经济上: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一五计划取得经济建设巨大成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实行改革开放,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③思想上:1957年整风运动提出反官僚主义、反宗派主义、反主观主义;文革后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邓小平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新时期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等。④外交上;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3、中国近代化的启示:(1)国家独立、政权巩固、秩序稳定是实现近代化的必要前提。(2)必须解决农业问题,才能加快近代化进程,为近代化提供支撑。(3)对外开放、兼收并蓄,国家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4)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5)科教兴国是现代化的关健。(6)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做出科学决策。(7)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8)邓小平理论正确解决了新时期中国现代化道路问题。(9)中国共产党承担着领导中国实现现代化的伟大历史任务。4、中国近代化与现代化必须解决的两个前提条件:(1)国家的独立与民族的解放,要求从外国侵略压迫下解放出来;164\n(2)经济的繁荣与富强,这就必须摆脱社会生产落后,受制于外国列强的局面,要求生产力的工业化。国家的独立与民族的解放,是生产关系问题;经济的繁荣富强与工业化,则是生产力问题。在民族不独立的情况下,要想实现工业化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须首先解决生产关系的问题,以解放生产力。由此来认识近代中国的反帝反封建的主要任务,以及解释洋务运动、实业救国、科学救国、辛亥革命等在近代走不通等问题,都可以得到比较清晰明白的答案。三、世界近现代史按现代化进程可划分以下几个阶段:1、14、15世纪至18世纪中期,是现代化的酝酿、启动时期;2、18世纪工业革命到19世纪60年代,是现代化的发展时期;3、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末,是现代化在全世界扩展时期;4、20世纪上半期,是现代化的调整和震荡时期;5、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是现代化稳定发展时期;6、20世纪70年代至今,现代化进入新的高潮阶段。第二节整体史范式(全球史观)一、主要观点 1、“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又称为整体史观,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考察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的客观过程。人类文明的发展经历了由点到面、由面到片、由片到圈、最终组合成世界文明的过程。自文明形成到资本主义出现,人类经历了“点”、“面”、“片”、“圈”的文明发展;资本主义的作用则是把“圈”进一步扩大,引导出一个“世界文明”。马克思、恩格斯在文章中也多次表达过同样的思想,即资本主义构造了“世界文明”。因此,从“整体史观”的角度看问题,“圈”的限制被资本主义突破了,历史继续其“从分散到整体”的发展。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其基本完成。这个过程至今仍在延续,这就是所谓的“全球化”和“区域化”。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在“世界文明”的构建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二、形成过程:1、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兴起(1)14~16世纪:早期的资产阶级为了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开始征服世界的活动,他们开辟了新航路,人类从以前的彼此隔绝到逐渐走向融和,由分散的世界渐渐成为一个初见全貌的整体世界;(2)17~18世纪:资本主义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猛烈地冲击着过时的封建自然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提供了物质条件,但由于工场手工业时期的发展水平所限,为追求资本,资本主义开始了征服世界的活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具规模,荷兰、英国和法国相继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并为争夺殖民霸权爆发了一些殖民战争主义怀不具备改造社会和世界的能力。东西方差距拉大,亚洲的封建国家走向衰落。这些国家日益闭关自守,更加落后于世界大发展的历史趋势,最终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局势。(3)19世纪初~70年代以前:是蒸汽时代的资本主义,用机器生产的大工业代替了手工工场,它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的地位,而且使社会阶级关系和东西方关系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确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主要包括三层含义:一是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上确立;二是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基本形成;三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这一时期,欧洲国家极力侵略亚洲,形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国际关系格局。2、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在全球的扩展(1)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这一时期又被称为电气时代的资本主义,也就是有自由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时期,这是资本主义制度走向成熟的时期,世界已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国际关系经历了一个有相对稳定向走向世界战争的过程。十九世纪末,整个世界形势较为安定,基本上没有爆发大的国际战争;但随着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加深了,要求重新瓜分世界,逐渐形成了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集团和以英国为首的协约国集团,两大集团疯狂的进行扩军备战,整个世界由和平走向动荡,终于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这一时期,随着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狂潮和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完全形成。(2)1918~1923年:这是革命、危机和震撼交织的年代。两种制度并存的局面形成了,并且经历了第一次的较量,关系由武装对抗到和平相处;亚非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开始解体;随着一战的结束,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峙结束,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这是战胜的协约国集团按照他们当时的力量对比对世界的重新瓜分。(3)1924~1929年,进入相对和平稳定时期的世界164\n由于美元的帮助和战后开展的技术和管理的合理化运动的推动,以及海外市场的扩大,西欧各国地经济逐渐恢复并有所发展,有些国家(如美国)还出现了经济的繁荣;同时,各国之间的矛盾较为缓和,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包括意大利)处于相对稳定时期。在解决国际争端方面,谈判对话代替了武装对抗,两种社会制度也处于和平相处时期。(4)1929~1939年,世界由大危机到走向战争的世界。资本主义在这一时期发生了世界性的大危机,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并且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逐渐解体,世界正在走向战争。(5)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这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战争。由于德、意、日法西斯要求重新瓜分世界,由于英、法、美推行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由于世界的反法西斯力量没有实现联合,尽管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人民进行了英勇的反法西斯斗争,但是战争还是最终全面的爆发了。(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苏联和美国为代表的两种经济模式使世界市场处于分裂状态,两种经济模式在竞争与改革中谋求发展,世界整体化发展迅速。(7)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两大主要趋势,即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经济全球化就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流动,实现优化配置,并为此而逐步削减各种障碍和壁垒,其代表是1995年正式运作的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区域化是越来越多的国家依仗集团力量以促进和维护本国战略利益,增强综合国力和区域内参与竞争的能力,从而抵御来自区域外竞争的一种联合图强战略,其代表是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三大区域经济集团。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两大趋势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发展中相互促进,有相互制约,共同形成对世界经济政治及国际关系的影响。经济区域化是经济全球化在当前条件下的具体表现,是最终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途径和步骤,经济全球化则是经济区域化的最后归宿。三、成因归纳:1、物质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从资本主义萌芽到手工工场,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从电气时代到信息时代,都为世界发展从分散走向整体提供了物质基础。2、推动力量:三次工业革命的巨大推动。第一次工业革命导致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技术革命使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进不步加深、世界整体发展的趋势得到进一步的加强。3、推动力量:资本主义的长期对外扩张。资本主义经济具有开放性和扩张性,它是在不停的掠夺中发展起来的。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方国家进行的早期殖民扩张打破了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重要条件;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而大肆进行殖民扩张,使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次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西方列强加紧对外进行侵略扩张,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的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世界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当前,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正在利用其丰富的资本和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新一轮的扩张。4、技术条件:交通与通讯技术的不断提高。新航路开辟时期,在欧洲适用于远洋航行的海船已经出现,罗盘针已在还船上普遍使用;在三次工业革命中,轮船、飞机等先进的交通工具使长途运输变的更加方便,电话、电报等先进的通讯工具使人们同外界的联系变得更为快捷。这一切为世界发展从分散走向整体提供了技术条件。四、“世界文明”构建中的正确态度:1、树立一种全球意识。面对共同的全球性问题,有着共同的利益。这是不同文明间的对话何以可能和必要的根据。2、承认人类文明统一性的同时充分肯定其多样性。一切文明都是整个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都同样对人类文明作出了贡献,并无高下、优劣之分,都有平等的权利和平等的地位参加文明间的对话。3、要有各方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友好气氛。4、提倡宽容精神,承认和容许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应做到“求同存异”,努力去寻求彼此间的共同点,把分歧暂时搁置,耐心地通过对话去缩小和解决分歧,即使一时不能达成一致,也应有善于等待和相互容忍的精神,不使矛盾激化而导致冲突。五、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知识结构新航路的开辟背景经济背景西欧国家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人们对黄金、白银渴望日趋强烈。社会背景《马可波罗行纪》在西欧的流行。人们对东方“遍地黄金”的无限向往。商业需求15世纪奥斯曼土耳其占领了地中海东部大部分地区。东西方商路被控制,西欧同东方的贸易更加艰难,渴望开辟新的通道。主观条件西班牙、葡萄牙濒临海洋。积极支持海外探险活动。164\n精神动力教会的需要。鼓励人们到遥远的东方传教。客观条件航海和造船技术的进步。为远航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过程1487—1488迪亚士(葡萄牙人)非洲—好望角葡萄牙王室1497—1498达.伽马(葡萄牙人)亚洲——印度葡萄牙王室1492年开始哥伦布(意大利人)欧洲——美洲西班牙王室1519—1522麦哲伦(葡萄牙人)环球航行西班牙王室海外殖民扩张殖民国家荷兰(海上马车夫)英国(日不落帝国)扩张条件▲、濒临大西洋,商业发达,经商经验丰富。▲、1581年摆脱西班牙,赢得了独立;▲、新航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地理位置优越;▲、打败里西班牙“无敌舰队”;▲、资本主义工业实力雄厚;▲、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奠定基础。扩张过程▲、成立东印度公司等垄断贸易公司;▲、在非洲、亚洲和美洲抢占殖民地。▲、17世纪,在印度和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据点;▲、17世纪中期,颁布《航海条例》,进行三次英荷战争,打败荷兰;▲、18世纪中期,打败法国。影响▲、17世纪,成为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最终确立了英国的世界殖民霸权;▲、在亚非拉以及大洋洲建立了之农民地;▲、逐步建立起了自诩为“日不落帝国”。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初步形成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间相对鼓励的状态,加强了世界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基本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促进,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最终确立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建立了一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附录1: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生产力世界市场资本主义政治国际工运对外侵略外交第一次蒸气时代初步形成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本主义民主代议制度分化出两大阶级;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运动武力扩张;商品输出;掠夺原料殖民体系形成东方从属西方;英国建立世界霸权第二次电气时代最终形成德日俄资本主义改革英法美民主制逐步完善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国际工运新特点,列宁主义诞生资本输出瓜分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瓜分世界,争夺激烈,引发一战附录2: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历史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政治两次鸦片战争导致中国的社会性质、矛盾、革命任务与性质、对外政策发生巨变;引发太平天国起义和洋务运动。经济近代工业产生(洋务、民族企业);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逐步瓦解。文化开眼看世界,西学东渐;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发展资本主义的《资政新篇》。第二次工业革命政治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引发了救亡图存运动的高涨;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清政府顺应时代潮流推行“新政”。经济列强资本输出扩张加剧;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社会生活变化。文化立宪共和、实业救国思潮;新文化运动;社会生活进一步变化。六、误区诊治和重难点解析1、复习本专题时,经常出现的误区:片面的理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这个概念。164\n不少人认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指的就是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其实,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不仅指资本主义殖民体系,而且还包括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也就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取了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之所以产生这种理解上的误差,很大程度上是主观上理解的肤浅片面,客观上是由于课本中较多地强调广大亚、非、拉地区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商品倾销市场和投资场所,给学生造成了感觉上的错觉。要全面而准确的理解、系统地归纳课文内容,并从理论的高度进行认识,还要注意与现实相联系。2、重难点解析:(1)从世界文明发展的整个过程来看,不同文明之间的矛盾和碰撞虽然经常发生,但它并不一定会发展成不可调和的冲突,冲突的发生也往往不单纯是由于文明的差异,而主要是由于背后物质利益的推动。相反,各个不同文明之间的和平共存、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乃至交融互变,才是世界文明发展的常态和主流。文明并不是独立自主、自我封闭的东西,它需要通过与其他文明的对话和交流从外界不断获得营养,取得新的活力,才能茁壮成长。一旦把自己封闭起来,失去前进的动力,就会僵化而趋于衰落。因此,对文明本身的发展来说,相互间的对话和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2)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经济。经济全球化为我们提供的机遇方面表现为:可以实现生产要素的“晋材楚用”;有利于实现产业发展的合理化;可以降低我们学习管理经验的成本。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表现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际经济的动荡将成为常态;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导致两极分化进一步加剧;强势经济易于导致经济霸权和文化霸权。 “入世”,是中国经济走向全球化的第一步,应从五个方面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①一个廉洁、高效的政府,是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条件。②要从战略的高度来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是非常重要的全球化对应之策。③应建立一套稳健的金融运行机制,以防范金融风险。④应充分利用国际规则的“安全阀”来保护我国的民族产业。⑤应努力参与并推进国际间经济关系的协调。第三节文明史观范式一、主要观点:文明史观认为,从本质上说,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类创造、积累文明成果以及人的自身文明化的过程。人类文明史可分解为物质文明史、政治文明史、精神文明史、社会文明史。各国各地区的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不同的文明需要交流1、人类历史从本质上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的发展及其人类自身的文明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2、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人类文明史可相应划分为物质文明史、精神文明史和政治文明史,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共同发展。3、按照不同的发展阶段文明史可分为史前文明、古代文明、近代文明和现代文明等。4、不同的方面按不同的划分标准又可分为不同的阶段,如物质文明史又可分为采集渔猎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几个阶段。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就是现代化的过程。二、古今不同的政治文明与贡献:在人类政治文明中的创新与贡献古希腊民主制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法治基础上任期制议会制、差额选举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的运作方式。古罗马创造出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罗马法成为近代许多欧洲国家的法律基础,陪审团制度、律师制度和某些诉讼法原则也直接源于罗马法。古代中国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权力集中,皇权至上,中央机构职责分明、权利制衡、相互补充,中央有效节制地方。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农耕经济的稳定与发展;有利于文化的繁荣。近代英国君主立宪、议会主权、责任内阁、政党政治。近代美国联邦制、总统共和制、分权制衡、民主制、政党政治。新中国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第四节革命史观范式(革命史观或阶级斗争史范式)164\n一、主要观点 “革命史范式”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1、根据这一学说,在阶级社会里,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最集中地反映了该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矛盾,考察和研究阶级矛盾、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发展,便能把握住历史发展中最本质的内涵,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性。2、按照这一理论框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大基本矛盾,争取民族独立以反对帝国主义,争取社会进步以反对封建主义,是近代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并以此作为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主要标准和参照系。3、革命史观虽然是以革命为基调,为主线,为主要内容,但不能把中国近代史仅仅看作是一场革命史,更不是“以农民战争为主线”。二、高考历史唯物史观点集锦以下是在分析历史问题时必须要会运用的史学理论,无须记忆,重在理解;在进行题型训练时,可对照使用这些理论分析问题,很有帮助。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1)社会存在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主要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社会存在最本质的是生产方式,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地理环境、人口素质不起决定作用,但能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2)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思想观念,如政治、法律、哲学、科学、道德、艺术、宗教等观点。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3)社会存在是一切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基础和前提;(4)社会意识的内容只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5)社会意识适应社会存在的要求而产生,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6)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实事求是。(7)社会意识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是不平衡的。(8)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9)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1)生产力是一种既得力量,它所表现的是人们对于那些用来生产物质资料的自然对象和力量的关系。通俗地讲,生产力是有目的生产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效率。它包括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2)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中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的共同活动和相互交换其活动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生产关系包括:①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②由此产生的各种不同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以及他们的相互关系;③完全以他们为转移的产品分配形式。(3)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4)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5)科学技术是生产力;(6)评价历史现象时生产力的标准是最后的标准;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1)经济基础是和物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社会在其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经济制度和经济关系。(2)上层建筑是社会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的观点以及同这些观点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等设施,在阶级社会中和阶级消灭之前,上层建筑都有阶级性。政治中最本质的东西是国家政权,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决定政治,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最根本的,也受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影响。4、阶级、国家、革命、民族(1)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2)国家是一种特殊的权力机关,为了维护权力机关,就要征收赋税,按地域而不再以血缘的标志来划分国家统治下的居民;(3)国体与政体的关系;(4)革命的根本问题时政权问题。(5)社会革命是历史发展的火车头。(6)落后民族以武力征服先进民族而最终被后者同化。5、矛盾(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164\n(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在一定的条件下的相互转化;(4)坚持人类历史发展具有普遍规律的前提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5)从个性之中归纳共性,从共性之中分析个性。(6)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6、量变与质变(1)量变就是事物量的变化,即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动。(2)质变就是事物性质的变化,是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3)事物的变化发展从量变开始,而当量达到一定程度就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4)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但是一次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并不等于事物发展变化的终结,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量变到一定程度又会引起新的质变。7、否定之否定(1)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2)历史的继承性和发展性;(3)社会发展的曲折性和前进性,坚信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信念。8、历史上的真理,是通过实践的检验;9、评价历史人物(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分析制约历史人物活动的因素:①分析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②分析历史人物的阶级性;③分析历史的个人品质。(3)分阶段去评价每一历史人物。(4)两点论——分清历史人物的功与过,重点论——抓主流;(5)透过现象看本质;(6)把历史的偶然性和必然性辩证地统一起来看问题;(7)个人动机总是从属于阶级和民族的。(8)个人动机与客观效果不一至;(9)杰出人物与人民群众的关系。10、一些重点问题分析的思维模式(1)模式1:对比近代不平等条约:时代背景+签约国+内容+对中国危害;(2)模式2:统一局面:背景+由谁统一+政权建设+地位+疆域+结局;(3)模式3:农业发展的表现:工具发明与改进+耕种方法+生产经验积累+农作物种植和推广+开垦荒地、施肥+兴修水利+开发边疆;(4)模式4:手工业发展的表现:手工业部门的扩展+手工业内部的分工扩大+手工业制品的工艺水平提高;(5)模式5:商业:商品种类+集市和城市+货币+对外贸易;(6)模式6:文化特点:时代特征+风格+影响+世界地位+是否兼收并蓄+是否全面发展;(7)模式7:分析革命运动的原因和背景:矛盾冲突+谁参加谁领导+以何手段发动+导火索;(8)模式8:分析战争胜败原因:性质+领导因素+民众因素+战略战术因素+内部关系+敌方的战备+交战国双方综合国力因素+国际因素;(9)模式9:决定改革成败的主要因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改革派与反对派力量对比+政治地位与权力的高低强弱+最高统治者的态度+改革的方针、措施与用人是否得当+是否触犯人民的利益,增加人民的负担;(10)模式10: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基本条件:资本+雇佣劳动力+生产技术+原料+环境+市场;(11)模式11:政党成立的历史条件:客观条件(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主观条件(阶级条件、思想条件、组织干部条件);(12)模式12:文化发展的原因:政治+经济+民族+对外+前代;(13)模式13: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鼓励发展生产,重视水利的兴修+改革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民族融合和民族间的交流+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第五节其他史观范式一、社会史观范式社会史观认为,和历史上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问题一样,社会问题也是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历史,不仅要“眼光向上”,关注“大人物”和“大事件”,还要“眼光向下”,关注“小人物”,关注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164\n1、社会史范式主要指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着重研究历史的结构和进程,注重分析研究广义的社会问题包括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之外的所有问题。2、社会问题的核心就是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及其相关问题。社会问题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和阶段性等特点。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进化和人口流动史、社会保障史、社会政策史、人与环境关系史等。3、西方国家提出的要解决的五大社会问题:特殊人群(失业者、退休者、残疾人等)的收入维持、医疗健康服务、教育、住房、社会服务(社会工作)。五大社会问题构成了高三历史复习应关注的五大重要内容。二、生态史观范式1、主要观点:生态史观认为,历史流变中人与自然、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是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总结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的历史经验和历史教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协调发展是生态史研究的主旨。生态史观是生态学和历史学“杂交”的产物,20世纪60~70年代以来发展很快。生态史观认为,史学研究应从关注历史上的人转换为关注历史上的人与自然及其二者的关系。生产力是沟通人与自然关系的桥粱。生产力是人类利用、改造和保护自然的能力。生态史观认为,评估历史流变中人类的活动,应兼顾人类和自然(包括各物种乃至整个地球)、近期与远期、局部和整体的利益。维护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动态平衡,是能思维有意识的人类不可推御的责任生态史题目出现于高考历史试题之中,绝非偶然,下列因素使之必然出现:首先,生态恶化、环境污染已是人类面临的一大问题,而且是一个难题,急待解决。在此背景下,人们更加关注现实生活中和历史上的生态环境问题。其次,我国已将生态文明作为“小康社会”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而要建设生态文明,就必需总结和借鉴人类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经验,总结和记取破坏生态环境的教训。再次,生态史学已成为历史学中的“显学”,它的发展及其所取得的成果,为生态史试题的命制创造了良好的学术条件。最后,历史课程具有公民教育的功能,引导年青一代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和增强其生态环保意识,是历史学科的责任。据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说,生态史试题的出现及其受到重视是必然的。把握生态史观有一定难度,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对于高三师生来说,可采用以下的便捷2、方法:借助近年高考历史试卷生态史题目(含“参考答案”)中的理论性陈述来了解和把握生态史观的精髓。为便于大家利用这一资源,现将重要内容摘抄如下:(1)就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做出如下论断:恩格斯说:“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支配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马克思说:“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的两大变革,即人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同本身的和解。”(2)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几千年的文明史是人类不断地认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历史,也是人与自然资源的矛盾不断加深的历史。在传统农业社会,存在着人口与土地等资源的矛盾。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口数量的增加,人口与矿产等资源的矛盾又进一步凸显出来。人口膨胀与自然资源短缺的矛盾,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要树立人类资源危机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3)从长时段看,气候变化影响人的活动,而人的生产与生活也影响了气候和环境。(4)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人类本身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并受自然条件和自然规律的制约。人能够认识自然界的规律,并以这种认识为指导改造自然界来满足人类的需要,人类的认识、活动对自然界产生直接与间接、积极与消极的多方面的影响,人们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应更注意保护自然,以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只有合理地解决了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矛盾才能更好地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5)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普遍的联系之中,因此,我们对自然进行开发利用不仅要看到改造自然的有利后果,也要看到可能(产生)的不利后果;不仅要看到短期后果,也应看到长期后果;不仅要看到局部后果,也应看到整体或更大范围的影响。3、简略梳理人与自然关系史(1)纵向梳理。①在渔猎时代,人类数量有限,生产生活方式原始,对自然的影响(保护和破坏)都十分有限。②在农业时代,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首先是地表),从事农业生产,同时局部地破坏了生态环境。③在工业时代,人类更大规模更广泛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但也在更大程度更大范围内破坏了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④在未来时代(后工业时代或知识经济时代或信息时代),我们应充满信心地相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时代”一定会到来。(2)横向梳理:从人口与环境的关系、人与气候的关系、人与土地资源的关系、人与水资源(江河湖海等)的关系、人与生物资源的关系、人与矿产资源的关系等方面,更具体地分析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得与失。164\n附录1:近年来的高考历史试题在考查新史学范式时大多突出把几种史学范式结合、比较进行考查,突出历史研究的视角和历史研究方法。再如,对近代西方列强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问题:1、从革命史范式看,它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使中国经济主权受到严重损害,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是列强殖民侵略的重要标志。2、从现代化范式角度看,它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是中国近代工业的诞生地和相对集中的地区,推动了近代城市的崛起。3、从整体史观角度看,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尽管是被动的,但是是客观事实),使中国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4、从文明史范式角度看,它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窗口,最早接受西方民主思想,也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向近代工业文明的地方。5、从社会史范式角度看,它是传统农业文明与近代工业文明最早交汇的地方,在思想观念、礼仪交往、生活习俗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产生出相应的社会问题。这一考查趋向值得广大师生关注。附录2:几种重要新史观的精髓近年来,现代化史观、整体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社会史观和生态史观明显地影响着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对新史观我们应有初步的了解。这五种史观的要义,可概述如下:现代化史观认为,人类社会近现代的历史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演进的历史,即现代化的历史。现代化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现代化。经济现代代主要是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政治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是民主化和法治化。整体史观(全球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进入整体发展阶段。19世纪中后期,世界初步成为一个整体。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世界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当代世界整体化全球化趋势加强。人类的交往加强了世界的横向联系,促进了整体化的发展。文明史观认为,从本质上说,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类创造、积累文明成果以及人的自身文明化的过程。人类文明史可分解为物质文明史、政治文明史、精神文明史、社会文明史。各国各地区的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不同的文明需要交流。社会史观认为,和历史上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问题一样,社会问题也是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历史,不仅要“眼光向上”,关注“大人物”和“大事件”,还要“眼光向下”,关注“小人物”,关注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生态史观认为,历史流变中人与自然、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是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总结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的历史经验和历史教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协调发展是生态史研究的主旨。史观问题首先是认识历史的视角问题,新史观为我们认识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史观问题也是历史阐释体系问题,新史观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历史阐释体系。我们应运用新史观去引领历史知识的复习,让历史学习具有时代活力,适应高考历史试题的变化。第三部分掌握规律,赢在文综高考第一节史料探析综观近几年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大多以“新材料、新情景”为载体,以“新问题”为设问的方式呈现。这充分体现了以能力立意的高考命题趋势。史料的搜集、甄别、阐释、运用是新课程下历史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手段,因此史料必须引起广大师生的重视。一、史料的概念、要素1、史料的概念:梁启超先生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指出史料是“过去人类思想行事所留之痕迹,有证据传留至今日者也”。概而括之就是指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并能帮助我们认识、理解和重构历史过程的信息资料。2、史料的三要素:史实、史论和史识。(1)史实:历史史实。(2)史论: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着重强调对当时的作用。(3)史识: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来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的科学结论,多表现为对某特定历史时期诸多社会现象的本质概括,着重强调影响(联系现实或后世的)。【典例分析】历史学的基本要素是: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材料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孟子,名轲,邹人,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他认为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四端,即对他人苦难的同情,对不义之事的羞辱,辞让的心情及辨别是非的能力。他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特别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即主张民贵君轻;又说“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认为社会上一切不仁不义不正行为的根源在于君主。这种带有民主色彩的见解,为后世儒家所不及,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164\n问题:(1)文中哪些属于史料?(2)文中哪些属于史料解释?(3)文中哪些属于历史评价?解析:史料解释是指结合社会背景等方面对史料的解读,要求不加入个人的观点;历史评价是指依据研究的结果,进行评价,有鲜明的立场,具有相当的主观性。答案:(1)史料:“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2)史料解释:民贵君轻;社会上一切不仁不义不正行为的根源在于君主。(3)历史评价:这种带有民主色彩的见解,为后世儒家所不及,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二、史料的分类及价值1、根据史料的存在形式,一般可分为实物史料、文献(文字)史料、口述史料和图片、影视史料。(1)实物史料①含义:指人们在历史活动中使用过,并留存下来的遗物、遗迹和有形的物品。②类型:一是遗址;二是墓葬;三是出土、传承的文物类。③价值:实物史料真实可靠,可以弥补文献史料的不足,具有相当高的史料价值。④局限:它们可能只是很小的一个碎片,零散、量少、不完整,并不一定能展示历史的全貌;对有些器物,人们还只能猜测它们的意义,并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2)文献(文字)史料①含义:以文字形式记录的史料。②类型:Ø经、史、子、集:“六经皆史料”;Ø档案、公文案牍、文书、奏折、文件;私人信札、日记、书信、家谱、契约文书、账簿……;Ø地方志:省志、府、州、郡、县志、乡土志、地理志、风物志……;Ø铭刻文字:甲骨文、金文、石刻文字(石鼓文、碑文、岩崖文等)、各类印章……;Ø其他文字:外文资料、著述,各民族文字。③价值:最主要的史料载体,使文化知识得以流传后世。④局限:因个人因素(阶级立场、个人修养)、政治因素(政治权势篡改历史)、时代因素(研究方法、角度)史料具有一定的主观性。(3)口述史料①含义:经过口传或为后人记录而成的史料。②记录方式:笔录、录音、录像等。由于它主要是通过实地调查以获取各种史料,因此也被称为“田野调查”。③类别:神话、传说、史诗、俗谚、遗训、回忆录、对话录、采访记、座谈录音等。④价值:是文字、实物史料的重要补充形式。对于某些民族来说,他们曾长期生活在无文字的状态中,要了解他们的历史,口述史料是不容忽视的重要信息来源。(5)局限:要注意区分其真实性、传说性、虚假性。因为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口述资料会与本来面貌有较大差距;在史诗、神话、传说、故事当中,也会有大量艺术创造和虚构的情节;即使是当事人的回忆,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也难免不准确或不全面。因此,对待口述资料一定要非常慎重,应该尽量与文献史料、实物史料结合使用。(4)图片、影视资料:记录一定的历史内容的图片或影像、音频资料。如:新闻图片、照片、漫画图片;纪录片、影视资料等。2、根据史料的价值一般将史料分为第一手史料(也称原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1)第一手史料:亦称原始资料,即历史人物、事件、现象发生的那个时代(同一时期)留下来的材料,特别是当事人和目击者提供的史料,直接反映了所研究对象的情况,例如:实物史料,原始的图片、影像史料,真实的口述史料,部分文献史料。(2)第二手史料:是指距离那个时代较远的记录、转述,或者后人的研究成果,间接反映了研究对象的情况,例如:文献史料,口述史料,部分图片、影像史料。但两者的界限经常并不明确。(3)价值:第一手史料的史料价值较高,使用第二手史料时需要更加小心谨慎。实物史料一般都是第一手史料,文献史料中第二手史料居多,而口述史料辗转相传,更需要仔细甄别。【重点提示】学者的论述属于历史结论而非史料,既非第一手史料更非第二手史料三、史料的搜集和整理史料的搜集和整理是史学探究的第一步,对于给出正确的结论作用很大,基本的过程包括:1、提出问题:从教育学的角度看,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还要重要,只有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才能够为史料的搜集和整理提供方向和目的。2、史料的搜集:充分利用各种工具书;分类搜集法;追踪搜集法;通过平时读书与阅读报刊搜集史料;通过调查、采访搜集口述资料;通过互联网和数码信息技术等电子图书资料库藏搜集史料等。3、史料的整理:史料的整理主要是对史料进行分类整理,可以采用按资料性质分类、按时间顺序排列等形式。4、史料的鉴别:164\n史料的鉴别,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种:一是外考证,即史书的辨伪与文字的校勘;二是内考证,即对史事的真实性加以鉴别。(1)史料辨伪的方法:从目录上来辨别其真伪;从古书所引用的材料来鉴别其真伪;从古书的内容来鉴别其真伪;从古书的文法、体例、风格来鉴别其真伪。此外,实物史料还可以从制作原料、手迹、款式等方面来辨别其真伪。(2)史料的校勘:校正错、倒、衍字(如家谱、避讳等)。(3)史料的考证:①史料考证的原则:距离史迹发生时间最近的史料为最可信;原始史料(第一手史料)比间接史料(第二手或第三手史料)可信;实物史料比文献史料可信;文学作品或小说可作为史料,但要注意甄别(作品能反映作者生活时代的特征)。②史料的考证方法:本证(即利用某本权威历史书内的引用资料,求得证据,以达到考订史事的目的);旁证(指利用史料以外的资料作为证据,考订史料的真伪,具体又分为书证、物证和理证);互证(如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典例分析】曹墓之争2009年12月,河南安阳发现一座东汉大墓,一些学者依据该墓的规模形制、遗物及文献记载等,认定这是曹操墓,由些引发各界热议。材料一,学者质疑的主要理由ü刻有“魏武王”的石枕是从盗墓者手中缴获的;ü曹操生前常把自用的石枕等赐予近臣;ü文献中对曹墓方位的记载十分复杂,与该墓所处的地貌、地形不太相符。材料二,学者持有的另一种意见,此项研究在众多证据的支持下公布学术成果,似乎并无不妥,之所以招来众多质疑,是因为学界存在着抄袭造假的现象,影响了公众对学术成果的信任度。问题:(1)从材料一来看,质疑者的依据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你认为史学家怎样才能增加学术可信度,写出信史?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研究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问可从史料来源、史料的可靠性和考证方法等角度进行分析。第(2)要写出信史,首先要有正确的态度即“史德”,其次要具备相应的知识能力,再次还要有科学的研究方法。答案:(1)对史料的来源看:石枕是从盗墓者手中缴获的;从史料的可靠性来看,石枕等都不是直接证据,是二手史料;对考证方法来看:没有达到两重证据的印证。(2)知识能力层面:史学家应具备史才、史学、史识;道德品行层面:史德。四、史料的解读史料的解读不是阅读,需要解读者有扎实的史学功底,“读”出一般阅读者不易发现的信息,是一种史学研究者的基本功。1.史料解读的原则:必须放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解读;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史料解读的方法:(1)要判断史料的价值:实物史料客观、真实,但不详细;文献史料详细、具体,但带有很强的主观性,所以,要首先判断史料的价值。(2)划分层次:很多答案的结构就是材料的层次,因此,要注意对材料划分层次,一般以句号、分号、省略号为依据,尤其是要注意省略号两侧的语句。(3)找有效信息:从高考历史材料题来看,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主要分布在五个地方:①材料的开头和结尾。材料的原文一般很长,试题中只能摘录其中一小部分。从某句开始到某句为止,开头和结尾两句,要考虑为答题服务。②省略号的两边。省略号删去的是次要的,两边所剩的肯定是重要的,肯定隐含着重要信息。③材料的出处。它往往可以说明材料的时空、属性、价值等,便于我们回归课本,运用相关知识解答。④材料中的注释或说明。材料中的注释或说明是命题者为了便于考生答题而补充上去的,它实际上是要告诉我们“这个注释重要,如没有注释,将无法正确解答所设的问题”。⑤材料的题头(提示语)。图表型试题中的提示语是解题的关键,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最终答案的组成部分。(4)找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材料题是史论结合的典型题目,回答设问离不开材料,因为“论从史出”,结论要从对材料的理解、发掘、升华中得出。所以,读材料时要处处想着设问,把设问放到材料中互相对照;或从材料中找出回答设问的信息;或从设问行文的信息中重新获得读材料时忽略了的重要之处;然后,通过推测判断,得出答案。这样,从设问到材料,再从材料到设问,问题就容易解决了。(5)找材料与教材的相似点:尽管材料解析题具有新材料、新情况、新问题的特点,但不管多新,必定与课本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把材料中的重点信息与课本中的重要史实和观点相对照,确定材料所述与教材的具体章节的关联,这样材料便与课本联系在一起,解题的大方向便明确了。五、史料的特点及运用164\n1、史料的特点(1)凡是史料都能够反映历史。(2)史料所承载的信息是有限的。(3)史料对历史的反映是多角度的。(4)不同的史料价值是不同的。(5)史料是发展的。2、史料运用的原则或方法(1)重视选取第一手(原始)史料。(2)搜集更多的史料,对多种史料进行甄选、辨别(不取孤证)。(3)将史料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进行解读。(4)二重证据(出土文物和文献记载相印证)。5.对史料要合理利用,做到史论结合、论由史出。六、历史认识历史认识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1.研究者的立场不同:研究者存在着阶级阶层、国家民族等差异,如站在殖民者和被殖民者的立场上;站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立场上等。2.研究的方法、角度不同:研究方法,如运用计量史学得出的结论,与运用比较史学得出的结论就有很大的差异;研究角度,如同样是研究太平天国运动,运用革命史观进行研究就会给予较高的评价,而给予洋务运动较低的评价;但是运用现代史观,则会给太平天国运动较低的评价,而对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给予较多认同。3.史料的选取和运用上的差别:占有更多的史料,正确地甄别史料的真伪则能获得较高史学成果,否则就会形成相反的结果。4.研究者的知识能力和道德品行:唐代史学理论家刘知几所说的“史才、史学、史识”一个也不能少。5.时代的局限性:评价历史人物一定要放到当时的时代大环境下,而不能以现在环境下的所思所想过分地苛责古人。【典例分析】(2012年江苏单科)史家有时会修正自己对历史的认识,萧公权的康有为研究即为一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二十多年前草写《中国政治思想史》的时候,我所看见康氏的著作不过是现在所看见中的一小半。他的思想,我既不能有全面的认识,也不曾作深入的剖析。因此我的论断不免有舛误的地方。例如我说:“康氏以立宪为保皇之手段,故其所号召者为假民权。托孔子以为变法之口实,故其所号召者为假维新。”多看他的著作,细研他的思想之后,我发现这个论断几乎与真相恰相反背。现在我认为这两句话可以改为“康氏以保皇为立宪之手段,其所号召者为渐进之真民主。谓孔子为改制之圣人,其所企求者实为制度与思想之一体维新。”我现在的看法……可以说是遵行“过则勿惮改”的古训。——萧公权《问学谏往录》材料二萧公权于1940年写作《中国政治思想史》时,亦不免认为康有为反对革命。……直到后来看到大批有关康氏的原始材料,才摆脱……(某种)史观的阴影,对康氏有新的认识,所谓“假民权”“假维新”,原来都是真的。——汪荣祖《康有为论》材料三从历史的观点来看,这件事也许有某种意义: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制度与思想之一体维新”的内涵。(2)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萧公权的康有为研究为例,以“时代、史家与历史认识的修正”为主题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50字左右)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问题的能力。第(1)问“制度与思想之一体维新”的内涵,就是“其所号召者为渐进之真民主”,即由君主专制逐步过渡到君主立宪制,宣传西方的民主政治学说。第(2)问首先要从材料中提炼观点(由于受到所掌握史料的数量、理解的程度以及史观的影响,史家的历史认识存在认识的偏差;要及时的修正历史认识;同时史家的认识不能脱离当时的时代),在此基础上进行论证。答案:(1)内涵:抨击专制皇权;提倡君主立宪制度;宣传近代西方学说;政治制度变革和思想启蒙的双重目的。(2)略。第二节正确分析历史事件分析历史事件应掌握4要素:原因、经过、结果、影响。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原因——经过——结果—影响的演变过程。例如“鸦片战争”这一历史事件。高一《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第一目“164\n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和第二目“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讲的是鸦片战争的原因;第一节第三目“鸦片战争的经过”讲的是鸦片战争的经过;第二节第一目“中英《南京条约》”和第二目“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讲的是鸦片战争的结果;第二节第三目“鸦片战争的影响”和第七节第一目“新思想萌发的原因”及第二目“新思想的萌发”讲的是鸦片战争的影响。1、如何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呢?(事事不无原因)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应分析7要素:历史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民族关系因素、对外关系因素、思想文化因素、个人主观因素。如秦朝的统一:历史因素——春秋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国家数目减少即局部统一。政治因素——长期战乱,人民困苦,渴望统一。经济因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秦国商鞅变法后逐步强盛起来,国富兵强。民族因素——春秋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民族联系民族融合加强。对外关系因素——远交近攻的战略策略。思想文化因素——韩非子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思想。个人主观因素——秦王嬴政本人的雄才大略。2、如何分析历史事件的过程呢?关于历史事件过程的分析,一般可以有三种方法(1)以时间系事法,以时间为轴心按照历史事件发生发展高潮结束的逻辑顺序进行归纳。如鸦片战争经过4点:1840年6月,英舰封锁珠江口,战争爆发——接着,沿海北上到达天津白河口——1841年初,英军扩大战争,一年内占香港和东南沿海一些城市——1842年8月,英军到达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求和,战争结束。(2)以空间系事法,以地点为纽带进行归纳。如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点:廊坊、杨村——大沽——天津——北京(3)以人物系事法,按照历史人物的活动来归纳。如太平天国的防御战,就可以按陈玉成、李秀成以及他们两人共同的行动来掌握。如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就可以按照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四个人的活动来归纳。3、如何分析历史事件的结果呢?历史事件的结果一般不外乎四种:(1)成功。如:新航路开辟成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等。(2)失败。鸦片战争中国失败、洋务运动破产、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失败、印度民族大起义失败等。(3)既有成功的地方,也有失败的地方。如辛亥革命、国民大革命等。(4)胜而不胜,不败而败。中法战争,中国是胜而不胜,不败而败,法国是不胜而胜,败而不败。关于历史事件的结果,一般应该从3个方面考虑:一个“是什么”、两个“为什么”,即结果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说是这样的结果、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4、如何分析历史事件的影响呢?(1)分项分析: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外交等方面分析影响。如鸦片战争:经济影响——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在经济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市场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政治影响——社会性质的变化、社会矛盾的变化、革命任务和性质的变化。思想影响——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外交影响——由闭关锁国到门户洞开,独立自主的中国开始沦落为一个主权残缺的半殖民地国家,资本主义列强和中国之间的关系不复是主权国家间的平等关系,而是侵略与被侵略、奴役与被奴役的关系。“清政府站在中国人民头上发号施令,外国资产阶级却站在它的头上发号施令,这就是那许多条约特权的实质。”(2)全面分析:一分为二,既要看到积极影响,也要看到消极影响或局限性,还要分清主次。如鸦片战争的积极影响:经济上——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对后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就有积极影响;思想上——新思想的萌发。如甲午中日战争的积极影响:政治上——促成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所以出现了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经济上——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加剧,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思想上——出现了资产阶级维新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和农民阶级朴素的反帝(“扶清灭洋”)思想。(3)国际化分析:中国对外国的影响,外国对中国的影响,中外结合思考。如鸦片战争对英国和世界的影响:对英国,英国战胜,凭借不平等条约向中国倾销商品,从中国掠夺原料,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对世界,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的重要一环。如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政治上,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欧美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经济上,近代工业产生【或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企业,或中国资本主义产生】;思想上,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4)转化分析:就是要学会迁移和推广,会转化思维。有两种情况:164\n一是特殊性影响转化为普遍性影响,如由鸦片战争的影响思考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侵华对中国有什么影响,由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影响思考中国古代统一的影响。二是普遍性影响转化为特殊性影响,如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课本上讲了对亚非拉的影响(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了灾难:政治上——欧洲殖民者开始对亚非拉进行政治的控制和渗透;经济上——经济的剥削和掠夺;思想文化上——文化和生活方式也逐渐发生变化。)。对中国的影响呢?政治上——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从海路相继来到中国边疆进行侵略活动,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灾难,同时使明清统治者走向闭关锁国。第二,明朝中后期,美洲高产农作物通过菲律宾传入中国,为清朝人口快速增长奠定了物质基础。第三,天主教从海路传入中国,明清之际出现“西学东渐”局面。(5)学科交叉分析:学科之间的交叉影响,即历史事件对政治的影响,对地理的影响。如中国古代的垦荒,政治上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稳定政局,地理上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如英国工业革命,政治上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地理上开始了城市化的进程,带来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第三节、单选题应试策略和技巧选择题知识覆盖面广、题量多的特点,要求考生要踏实、牢固、全面地掌握所学基础知识。同时要培养概括、分析、评价等能力,提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问题的水平。这是做好选择题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在具备这些前提条件之后,再辅之以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才能真正答好选择题。1、审题方法能否认真审题,是做好选择题的关键。随着命题技术的进步,选择题的立体感和动态迁移感愈来愈强,迷惑性越来越大。因其答案的唯一性,又不象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那样具有一定伸缩性,一旦审题出现偏误,就会导致全错。认真审核,对选择题尤其重要。要根据选择题的特点,采用立体式的审题方法,明确题意和要求。其具体要求是:(1)明确题目结构。要仔细推敲题干,搞清题干中答题项、主干语和条件限定语。答题项是指答案包括的内容和项目,主干语是选项论述的直接对象,条件限定语是对回答内容的各方面限定。(2)搞清时空范围。根据限定语,特别要注意提取隐性时间信息,明确时限。搞清历史现象的横向、纵向的历史空间和阶段特征,明确题目的时间范围和空间。(3)搞清基本题型。选择题也有自身特点,根据其特点,明确题目的基本类型,再结合平时的学习和掌握,根据各题型的答题方法进行“对号入座”的思考和把握。(4)推敲备选项。对备选项要认真推敲。近年来,备选项的干扰性日益增强,需认真分析。通过比较,掌握知识之间的区别,明确选项与题干的关系。(5)明确理论观点。选择题大都渗透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诸如生产力观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观点、阶级斗争观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以这些理论观点为指导,再进行论证和分析。(6)明确与其它学科的关系。根据大文科的观点,历史往往与政治、地理。语文等学科联系,要利用相关学科知识的互补性,作好答题的准备。2、解题方法审题是为答题服务的,在审好题的基础上,还必须运用正确的解答方法。下面结合各类单项选择题的特点和具体内容,对解题技巧介绍如下。(1)、最佳选择题:是单项选择题中的基本题型,旨在考查对历史知识理解掌握的准确性,考查辩证思维能力。①特点:选项与题干隐含着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其它选项虽有一定道理,但因不够全面或不合题意而不能成为最佳选项。题干求答项前后,多有“最主要”、“最重大”等表示程度的副词和形容词。是选择题中难度最大的类型。②解题方法:先根据题干要求,确定好题目的逻辑思维关系,即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确定住“最佳”标准,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运用优选法,逐个比较、分析备选项,找出最佳答案。谨防以偏概全的错误,或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2)、因果选择题:旨在考查综合分析、运用知识的能力。①特点:通常将历史现象中存在的不同因素列出,再根据题干的指向列出相应的原因泪的或结果等。考查的角度有两方面:第一种形式由结果推断出原因,其结构是题干为果,备选项为因。第二种形式是由原因推出结果或影响,其结构是题干为因,备选项为果。常用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等表示。②解题方法:此类题目主要着眼于历史现象的背景、条件、结果、影响等方面的考查。要审清题意,明确因果关系,搞清命题意图。同时注意区别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内外因等要求。切忌因果颠倒,互相混淆,不分主次等。(3)、否定选择题(逆向选择题):此类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史实不符的选项。①特点: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无”、“没有”、“不正确”等词语,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②解题方法:164\n解答此类题可采用逆推法,即根据题意,首先找出与题目要求相符的三个备选项,剩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要求的答案。解答此类题也可用正向思维或排除法。(4)、推理选择题:指对这类选择题可以通过推理达到解题目的。①特点:这类题目往往涉及一些规律性问题,考生通过对历史规律的掌握,来分析具有同类性质的历史现象。②解题方法:解答这类题可采用推演法,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等。因此,考生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5)、排序选择题①特点:此类题目是要求考生能根据题目要求,把历史事实或历史现象按一定的顺序加以排列,如时间先后等,其形式有序号式或非序号式两种。②解题方法:巧解此类题可以获得事半功倍之效。采用首尾结合法,首先找出打头的历史事件的序号,找出备选项的代码;再找出结束事件的序号,结合首尾序号,选择备选项符合顺序排列的那一个。若存在相同的备选项,则要比较他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6)、组合选择题①特点:此类题目是将同类选项按一定关系进行组合,通常在题于中列出三组或组以上的历史事物,并冠之以数字序号;然后分解组成备选答案作为选项。也以构成否定形式,可据题意从选项中选出符合题于的应该否定的一个组合选项多项选择题取消后,该类选择题有增多的趋势。②解题方法:解答时可采用选基法或列式法。首先,选定一个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的答案为基点;然后,依此顺藤摸瓜,选出答案。列式法是将所有选项的委字列竖式,四个选项都有的可确定,其他排除,从而缩小思考范围;在此基础上进行判断。(7)、比较选择题①特点:此类题是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或把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放在一起,通过分析、归纳、比较,找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②解题方法:根据题干提供的条件,找出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判断。(8)、材料选择题①特点:此类题目是材料解析题的客观答法。多在题干中提供一则或数则材料,要求考生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其现背后的历史真实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②解题方法:解答材料解析选择题一般分三步进行:第一,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它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背景。第二,读通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第三,搞清备选项的内涵及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9)、概念选择题①特点:此类选择题主要考查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和把握。其在题干中多提出一个基本概念,选项则多是对这一概念的阐释或解释。选项多是立足于对历史概念内在规律和本质的把握。②解题方法:解答此类题目,主要从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等方面进行把握,通过对历史概念的定量、定性分析,正确地界定历史概念。同时,在平时要加强对历史概念的学习,准确地理解历史概念。附录:历史选择题解题方法探究探究1.高度关注说法绝对的词语我们做选择题的时候,会发现选项中许多说法的表述过于绝对,绝对的说法值得关注,这类题目有时直接以“全部”“都”“完全”“根本”“彻底”等字眼出现,有时改头换面隐蔽出现,如“无处”“一律”、“立即”“致命”等,在做题时,找出这些字眼儿,是我们破解题目的关键。【例1】唐朝时,回纥首领请开“参天可汗道”,政府应允。关于这条道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开通于唐太宗时期B.是唐代民族融合不断加强的见证C.为地区间的商旅活动提供了方便D.回纥部众立即由此迁徙到了中原地区解析:首先通读四个选项,关注各选项中有无说法绝对的词语。我们会发现D项中有一个“立即”,这就是说法过于绝对的表述,只不过是以改头换面的形式隐蔽出现的。7世纪初,回纥生活在色愣格河一带,受突厥压迫,后归附唐朝,接受册封,安史之乱期间曾出兵助唐平叛。8世纪后期改名回鹘,9世纪中期,其政权瓦解,回鹘人这时才被迫进行大迁徙。而这条大道开通于唐太宗时期,故“立即”明显错误,而且回鹘人主要是向西迁徙,不是中原地区。结合相关知识,其他各项均正确。故选D。【例2】(原创题)熙宁三年(1070年)十二月,在王安石的主持下,司农寺拟定募役法,开封府界试行,同年十月颁布全国实施。募役法废除原来按户等轮流充当州县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官府自行出钱雇人应役。雇员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分摊。原来不用负担差役的女户、寺观,也要缴纳半数的役钱,称为“助役钱”。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有利于保障农时,促进农业经济发展B.北宋已出现了“纳钱代役”现象C.王安石变法从根本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D.募役法有利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解析:首先通读四个选项,关注各选项中有无说法绝对的词语。我们会发现C项中有一个“根本”164\n,说法过于绝对。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王安石变法并没有完全推行下去,宋神宗死后,新法很快被废除,虽有一些保留了下来,但只能说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由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ABD均正确,故选C。【例3】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中英签订了《天津条约》,其中规定,清政府今后的各式公文中,涉及英国政府和英国人时都不能使用“夷”字。这表明清政府()A.平等的外交观念已经彻底形成B.“天朝上国”的观念受到冲击C.对西方列强产生了崇拜心理D.开始完全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解析:此题选项中有多处表述过于绝对,只要我们稍加分析便可排除。A项中的“已经”和“彻底”明显与材料内容不相符,不能使用“夷”字,是清政府迫于压力被迫做出的决定,中国近代平等的外交观念刚刚有所转变。而D项中的“完全”一词也说法过于绝对,此时的中国只是开始接受西方文化,传统文化的影响依然占主导。C项说法与材料无关。故答案为B。【例4】2009年10月1日上午10时,党和政府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国庆大阅兵。60年前,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关于60年前的10月1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党和政府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已经召开③当时中国大陆已经全部解放④毛泽东宣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开国大典举行,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于今日成立了”,随后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大游行,故①④正确。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是1949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故②正确。③中的“全部”表述有误,此时中国华南、西南诸多地区依然没有解放。故答案为B。【例5】北京时间2009年10月3日凌晨,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郑重宣布里约热内卢成为了2016年奥运会的主办城市,巴西代表团一片欢腾,巴西总统卢拉和球王贝利更是激动得老泪纵横。这是南美地区首次承办奥运会,也是继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后第二次圣火降临拉美,这也是拉美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力见证。而近代的拉美,却是列强奴役和剥削的对象,以下关于拉美独立运动的史实,表述正确的是()①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使拉美地区彻底获得独立②拉美独立运动都是由白人领导的③独立后的拉美各国全部建立了共和国④北美独立斗争鼓舞推动了拉美独立运动A.①②③④B.①③C.④D.②④解析:首先通读四个肢项,关注各项中有无说法绝对的词语。①中有“彻底”,②中有“都”③中有“全部”。拉美独立运动后,虽然推翻了葡萄牙、西班牙的封建殖民统治,但其新独立的国家很快又成为了依附于英美的半殖民地国家,故“彻底”说法不妥,排除①。拉美独立运动的领导人有黑人,如海地的杜桑·卢维杜尔,有白人,如墨西哥的伊达尔哥;还有很多土著人等,排除②。当时的拉美大都建立了共和国,但也有个别国家比如巴西建立的是君主立宪制政权,排除③。北美独立运动发生于1775~1783年,拉美独立运动发生在后,并受到了北美独立运动的鼓舞和推动,所以④正确。答案为C。【例6】有人认为,“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批判,客观上打破了对斯大林的迷信,也冲破了教条主义的禁锢,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解决粮食问题,具有相当的现实性,……在工业方面,他采取了一些下放权力、精简管理机构的措施,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留下宝贵的经验。”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A.彻底冲破了苏联原有模式B.完全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的模式C.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原有观念束缚D.明显增强了苏联的经济力量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重点关注A、B,其中含有说法绝对的词语,这有可能成为解题的突破口。由“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解决粮食问题”“一些下放权力、精简管理机构的措施,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留下宝贵的经验”可知A、B错误,分别错在“彻底冲破”和“完全抛弃”。D在材料中没反映,且说法有误,可排除。故答案为C。探究2.巧妙利用变量与不变量概念变量与不变量原本是数学、物理等理科科目中的基本常识,而有些历史问题,特别是涉及到政策性变动和共性、特殊性的原因类选择题,很多情况下我们巧妙利用变量与不变量概念来进行区分和解释,问题便会一目了然。【例1】甲午战后,促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A.列强的武装侵略B.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C.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D.沿海口岸的开放解析:虽然外国资本主义入侵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最重要原因,但在一些特定的时间段,也有其他的决定因素。甲午战后这个时间段外国的资本主义入侵还是原来的延续,而封建势力的阻碍却突然有所调整即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于是这一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较之前更加突出和明显。所以此时A项的“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是一个不变量,而B项“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则是一个变量,同样道理,D项也是一个不变量;而A项与问题无关,故正确答案为B项。164\n【例2】1980年,珠海是一个普通的小县城。20世纪90年代,珠海发展成为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并获得联合国“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珠海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毗临港澳B.政策扶持C.科技领先D.资源丰富解析:C项“科技领先”和D项“资源丰富”明显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和B项看似都有道理,这时我们就不妨巧妙利用变量与不变量概念来区分,A项中“毗临港澳”其实是一个不变量,不管是改革开放前还是之后珠海一直毗临港澳,但原来一直没有发展起来,现在之所以会有如此大的变化,原因在于有了一个变量——政策扶持,故正确答案为B项。【例3】在整体世界的启动之时,走在新时代前列的不是美国和日本,而是偏居欧洲一隅的葡萄牙、西班牙,他们创造了伊比利亚半岛的传奇!与英法相比,葡萄牙、西班牙走在海上探险前列的主要原因是()A.建立了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政府B.地处大西洋沿岸,位置优越C.航海技术和武器装备得到改进D.人们开始相信地圆学说解析:B、C、D各项都是葡西和英法的共性的东西,可以理解为一个不变量,而A项则是葡西独有的,可以理解为一个变量,题目问的是与英法相比,葡西为什么走在前列,故选变量因素,正确答案为A。探究3.巧妙利用板块原理对于一些分析图片主题和涉及事物之间关系的选择题,有时候我们利用图示法,特别是类似于地理学科中的板块,对于一些试题的解答,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例1】美国《时代》周刊评论说,1943年1月相关外交文件的签署“开辟了中国与西方列强之间关系的新纪元”。这一评论指的是()A.中国与英、美等国签署宣言,保证团结一致打败法西斯B.中国与英、美两国签署宣言,要求日本无条件归还侵占的中国领土C.中国与英、美两国发表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D.中国与英、美两国签约,宣布废除英美在华治外法权等特权解题突破:如右图所示,由于材料中说的是“开辟了中国与西方列强之间关系的新纪元”,即板块a内部的关系问题,而选项A、B、C则说的是板块a和日本与整个法西斯的关系,故选D项。【例2】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前半叶,欧洲国家之间发生了激烈的对抗和战争,以下对其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德国的崛起打破了欧洲力量的平衡B.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C.美国企图控制和主导欧洲事物D.凡尔赛体系造成的一系列矛盾解题突破:如右图所示,题目问的是欧洲国家之间发生了激烈的对抗和战争的原因,即应该从板块a来找原因,分析备选项可知,A、B、D均属于a板块,C属于b板块故C符合题意。【例3】观察右图,该漫画揭示的主题是()A.德日法西斯相互勾结B.德日法西斯争霸世界C.法西斯集团开始分裂D.德日法西斯行将灭亡解题突破:如右图所示,我们首先把这幅画分为两部分,板块a和板块b,在板块b部分又存在着德国和日本的关系问题。由于题目问的该漫画的主题,我们必须首先从整体上来把握,即首先考虑板块a和板块b的关系,其次才考虑板块b内部的关系。因此,只有D项符合题意,其它选项都是板块b内部的问题。第四节关于主观题的解题方法历史主观题的基本结构一般由材料和问答组成。一般说来,先读问答在看材料。因此我们先认识一下问答一、分析问答:1、问答题的种类:问答题按照题的性质和要求,可分为叙述、综合、分析、比较、评述、材料式问答题等不同种类。(1)叙述题:将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或历史人物活动的原因(或背景)、经过、意义(或性质、影响、作用、评价)按一定顺序直接叙述出来。(2)综合题:将分散在不同章节、不同国度、不同历史时期但又有某种联系的历史内容系统归纳,贯穿融会,进行表述,并得出适当结论。难度较大。(3)分析题:将复杂的历史事件、现象或内容分解成几个方面:背景、原因、性质、特点、结果、意义、作用、经验教训等,揭示其本质并得出结论。如说明了什么?有什么启示等等。(4)比较题: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进行归纳,找出它们之间的可比点加以比较,求同析异,以加深对历史事件本质的理解。这是认识和分析历史问题的常用方法。(5)评述题:164\n先将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人物的活动,给以综合归纳,概要叙述,再依据当时的具体条件,给予历史唯物主义的评价。评价历史人物还要注意结合时代背景,实事求是地评述。可先叙后评或边述边评,夹叙夹议。(6)材料式问答题:即材料解析题(含图表、图片)和问答题的融合,从形式上看它由两部内容构成:一是材料;二是设问。近几年高考主观试题几乎全部采用了这种形式。2、问答题的结构及其作用(1)问答题的结构。任何一道题意明确、表述完整的问题都有四项基本构题成分,即:提示项、限定项、中心项、求答项。(2)问答题结构的作用。①提示项:限定解答的方式,包括考生答题的思维方式和表述方式。常常出现在试题的最前面(个别试题的提示语融合的答项语之中)。材料解析题的问题类型中,往往有比较、指出、列举、归纳、简述、论述、说明、概括等要求。问题指向不明,对题目答案内容的要求和书写格式也就不同。常用的词语有:“述”、“评”、“论”、“比较”、“说明”、“概括”、“分析”等等。②限定项:是对主干语、答项语、提示语在范围、程度、角度等方面的限定。规定答案要限定在什么范围内,基本上都是位于主干语、答项语、提示语的前面。这些限定性条件包括时间、空间、领域(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如背景、目的、性质、结果、影响、意义等)等限制。弄错了这些限制性条件,答题就会出现方向性错误,或者缺少角度,造成不必要的失分。③中心项:中心项是构题的核心部分,其他三项都从属于中心项。一般位于试题的中间,它告诉考生,试题是针对哪一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提问的。审题就需要紧扣这一关键性问题作答。如果没有抓住这一关键性问题,其结果将是所得的答案离题万里。④求答项:指定解答的“未知”项目,往往位于试题的最后。它具体规定应回答哪些方面的内容。常见的求答词语有原因、经过、结果、性质、特点、意义、影响、相同点、不同点等。还有“哪些”、“如何”、“什么”、“怎样”、“为什么”等,既是求答词,又是提示词。这四项结构共存于题目之中,它们出现的次数不一,先后位置多变。但四者互相依存,合理统一,共同发挥考查能力的作用。例如:“评述民主革命时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一题中,“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中心语,“历史作用”是答项语,“民主革命时期”是限定语,“评述”是提示语。二、阅读材料读懂、读透材料。应读三遍:第一遍略读,快速浏览材料,了解材料大体考向,链接教材相关知识点,对材料宏观把握。第二遍精读,对信息量大的材料要借助标点符号(特别是分号和句号)划分层次,理解各层的含义和各层之间的联系,归纳出材料反映的核心问题。同时用符号(直线或曲线)画出关键词句,去粗取精。第三遍重点读,带着设问有重点地阅读,提取有效信息。1.找有效信息从高考历史材料题来看,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主要分布在五个地方:(1)材料的开头和结尾。材料的原文一般很长,试题中只能摘录其中一小部分。从某句开始摘到某句为止,这开头和结尾两句,当然得考虑为答题服务。(2)根据标点符号判断段落结构,确定信息源。“、”和“;”表示多个同类信息的并列。“。”表示一个完整信息的终结。“……”在材料中多表示与题解无关材料的省略,也就是说“……”的前后有可能会隐藏着有效信息。根据材料的不同信息,用“/”划出相应的层次。(3)材料的出处。它往往可以说明材料的时空、属性、价值等,便于我们回归教材,运用相关知识解答。(4)材料中的注释或说明。材料中的注释或说明是命题者为了引导考生答题而设置的,它实际上是要告诉我们“这个注释会为我们正确解答所设的问题,提供一个方向”。(5)材料的题头(提示语)。图表型试题中的提示语是解题的关键,在很大程度上是最终答案的组成部分。2.找材料之间的联系阅读完全部的材料之后,找出材料之间的联系。每一道材料题都有一个中心,即使有些材料解析题的一些材料观点完全相反,但也是围绕一个中心设计的。找出中心,然后围绕这个中心,确定材料涉及的内容或对课本知识进行迁移,便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3.找材料与教材的相似点尽管近几年来材料解析题呈现出“新材料、新情况、新问题”的特点,但万变不离其宗,它必定与教材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将材料中的重点信息与教材中的重要史实和观点相对照,确定材料所述内容与教材具体知识点的关联,这样材料与教材联系在一起,解题的大方向便明确了。4.找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体会命题者的意图材料题是“史论结合”的典型题目,回答设问离不开材料。所以读材料时要带着设问,有目的性地阅读;把设问放到材料中互相对照,或从材料中找出回答设问的信息,或从设问行文的信息中获得读材料时忽略了的重要之处,然后通过分析、判断得出结论。5.找设问之间的关系164\n“分层设问,层层推进”,这是近年来高考文科综合考试历史主观命题呈现的新特点。此类题目答好第一问非常关键。答对了第一问,后面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因此,答第一问要细心,要注意对材料作多方面的考虑,既要考虑材料的显性含义,又要分析材料的隐性含义,全面考虑问题的正、反面,力求准确。当然,有时候第一问的答案可能蕴含于第二问之中,需要仔细分析。三、规范答案1、注意设问分值。学会根据分值确定答案的多寡。2、一题多问时,应对所答的问题进行区分,先写出题目的中心语再进行答题。3、规范答题。平时考试中大家担心答不到得分点,所以写了大量的文字。应该说,多答是应当提倡的,但是要由三个基本的保障:一是不能因为大量的文字书写造成无法完成题目和分析题目;而是不能因为大量的文字书写造成了卷面极乱,“湮没了”关键信息;三是我们所提倡的是“得分点”要多但不是在一个点后面补充大量的解释性文字。答案格式要做到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语言规范化、科学化,简练准确。(1)答案要做到“两化”:要点化、系统化。要点化就是根据设问分成要点组织答案;系统化是指从多个角度和多个层次来考虑问题,尽量做到答案的系统化,避免重复或遗漏现象的发生。(2)语言要做到“两化”:简单化、专业化。简单化指组织答案时,要尽量做到高度概括、语言精炼;专业化是指组织答案时,要尽可能地用历史学科语言作答。(3)书写要做到“三化”:段落化、序号化、条理化。书写要规范,保证阅卷老师能看清所写的内容,坚决杜绝潦草,此外,字尽量写大一些。4、注意事项:(1)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是解答问题最基本的要求。“史”是指具体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论”是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或观点。史论结合,就是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去分析史实,得出正确的评价或结论,做到材料(史实)和观点相统一。叙述史实是答题的基础,好比“画龙”;简要的分析、评论是答题的灵魂(即考生的立场和政治方向),犹如“点晴”。答题既要反对缺乏分析的材料堆砌,也要反对缺乏史实的泛泛空论。(2)叙事有序,论证有力:历史问答题各种类型题虽然各有其特征和能力考查的侧重点,但解答时都离不开史实的叙述和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评论、论证。叙述史实要有序,或按时间顺序,或按空间顺序,或按逻辑顺序,切忌杂乱无章,颠三倒四。分析史实,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论证某种观点正确与否,要抓住要点、切中要害,要言之成理、论证有力。(3)详略得当,要点全面:试题要求的重点,应该多写详答,将各要点,诸要素交待清楚;非重点部分就须少写略答,以繁中求简,杂中取精。这就是要答题“要点化”。当试题涉及到很多时,答案的每个要点就要简明扼要;试题要求的内容较少,答案则应相对比较详细具体。(4)文字准确,条理清楚:有些考生答题时文字表达能力差,语无伦次,词不达意,不会概括,罗罗嗦嗦写了一大篇,不得要领,看不懂他究竟说什么。有些考生采用“多答战术”,不管与题意有关无关,让阅卷老师去“拣破烂儿”。这都是不可取的。好的答案在表达上应力求文字准确、简炼。这就要学会提炼和概括。另外,在答案编写形式上,要根据题意和答案内容分段,每段之中的每个要点前面必须有数码序号,做到“段落化、要点化、条理化、序号化”,以求层次清楚,使人一目了然。(5)认真检查,及时更正:对题目和答案要认真而严格地检查一遍。看审题是否偏差,题意是否抓准,要点是否齐全,答案是否完整。通过检查,应及时更正,做到对题作答,要点分明,书写规范,亦无错别字。第五节信息采集与说明图表(地图、历史遗迹、统计表、漫画等)在传达某一历史信息时,其背后隐藏着更丰富的信息,以此为依托的试题具有探究性、开放性和创造性,这就要求我们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既要看到表象信息,也要提取深层次的信息。【解题技巧】1、认真观察图片、图表。观察图表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基础。观察时应把握好三个环节:(1)快速扫视试题中的图表,明确图表所反映的主题。(2)认真观察图表,把注意力集中到图表的重点部位上,不在次要部位浪费时间和精力。这里所说的“重点部位”,是指与试题所提问题直接相关的部位。(3)如果试题以图表群的形式出现,要注意图表间的关系。2、注意与图表相关的文字。首先要注意图表的名称。图表的名称往往概括了全图的内容或揭示了图的核心内容,明确图表的名称并理解其含义,有助于我们深入解读图表。其次要注意图表的说明文字。最后要注意表内文字信息。3、从图表中得出结论。图表是解答此类试题的主要材料。因此,必须集中精力从图表(尤其是重点部位)中提取有效信息,根据这些信息来组织答案;或者根据图表的有效信息,得出相应的结论;或者用图表提供的信息说明某一历史现象。总之,回答时要依据图表来组织或推断,不能脱离图表空泛议论。164\n4、运用所学知识支撑和补充图表。图表一般只能反映某一历史瞬间或某一历史侧面,在广度和深度方面对知识的反映是很有限的,因此,仅凭试题提供的图表,难以解答一些理论性较强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运用所学知识去说明、分析。[典型例题1]    (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Ⅰ,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图1 东汉十四州示意图   图2 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比较图1、图2,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解析】    可从图片中汉唐时期州、道的名称变化及分布特点来提取“信息”。可根据当时经济的发展概况和中央集权的发展状况来“说明”。【答案】    示例一:信息:汉代的州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唐代的道南北分布大体平衡。说明:汉唐间南方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示例二:信息:汉代州名与唐代道名有很大不同。说明:唐代“道”的划分更注重山川地理形势。[典型例题2]    (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Ⅱ,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图1 太和殿,清朝皇帝治国理政的场所图2 白金汉宫(左)和唐宁街10号(右),自18世纪中期至今分别为英国王宫和首相官邸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建筑与政治关系的角度进行中英比较。【解析】 解答时首先要准确提取图片材料的相应信息,再结合中英政治制度分别进行分析,然后从民族传统、历史归宿、现实作用等方面进行概括、综合、说明。【答案】    (1)提取信息准确,中英比较符合史实。示例:太和殿高大雄伟,象征皇权至上。白金汉宫工整威严,显示君主立宪制下的国王享有尊贵地位;唐宁街10号平实素朴,却是英国行政中枢,体现民主政治风格。(2)概括综合。示例:历史上的一些建筑可视为物化的政治制度、直观的权力结构和有形的政治文化。164\n考生从相关建筑的历史传承、历史归宿、现实影响等角度进行拓展性作答,可加2分,但本题总分不得超过12分。如太和殿现为供人参观的古迹,反映出中国已经告别君主专制、走上民主道路。第六节固定答题模式一、历史分析“公式”答题模式1、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1)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2)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3)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2、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3、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1)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2)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4、原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1)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2)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3)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等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如“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主要原因涉及当时国内外各种矛盾,包括帝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十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则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层的因素。5、矛盾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阶级矛盾、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团矛盾……6、目的、动机:→直接→主要→根本(1)直接动机:解决当前面临的种种危机或问题(2)主要目的:实现某一方面目标,求得稳定和发展等(3)根本目的:建立或巩固统治,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根本利益)目的、动机属于主观方面的原因,是事件发动者的主观意愿。如王安石变法:直接动机是解决面临的社会危机;主要目的是增加财政收,缓和阶级矛盾,实现富国强兵等;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二、历史内容=经济+政治+文化+……历史内容即客观历史,是人类重大历史活动的客观记载。活动的主体包括重要历史人物、群体、组织、机构等。活动内容包括经济政治方面的事件、事态、制度、政策、纲领、路线、计划、条约;文化方面的理论、技术、文物器具、工程建筑、书籍文献等。一般历史内容,可从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分析。1、经济内容: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布局+……(1)古代经济=经济制度+经济政策+(农业+手工业+商业)+经济结构、布局+……①经济政策=总政策+土地+租税+赋役+人身+……②农业经济=人口+土地+工具+水利+作物+布局+……③手工业经济=(纺织+矿冶+陶瓷+……)(技术+布局+……)④商品经济=城市+交通+商品+市场+货币+边贸+外贸+……⑤经济结构、布局=经济成份比例变化+经济重心变化+经济方式扩展+……古代经济一般分析方法,是先分析各时期经济政策的调整,再从农业、手工业、商业各方面分析经济发展情况。如唐朝经济:先分析总体的重农政策,唐初恢复经济的措施,如均田制、租佣调制等;再分析农业如生产工具的改进,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粮食布帛、人口增长等;手工业的丝织、陶瓷、造纸技术及布局;城市商业的繁荣、民族、对外贸易的发展等。从总体发展情况分析,商品经济仍然微弱,南北经济趋于平衡、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扩展等。 (2)近现代经济=经济发展要素+经济成份+国际经济+……①经济发展要素=技术+资金+市场+原料+劳力+经济结构+经营方式+政策+……如19世纪后半期美国经济发展要素:包括移民带来劳力、技术;西部开发提供市场、原料;废除种植园奴隶制、大规模农业经营、垄断模式等。②经济成份=自然经济+外资+合资+民资+官资+国营+集体+个体+……如新中国初期:地主经济被消灭、富农经济保存、农民个体经济发展;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官僚资本被没收,民族资本主义恢复发展;国营企业确立领导地位、集体协作经济兴起等。③国际经济=总格局+(生产+管理+资本+技术+市场+关税)(协作+竞争)如当代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经济区域集团化、全球现代化趋势;具体表现为各国、各集团之间在生产、管理、资本、技术、市场、关税贸易等方面的协作与竞争等。164\n2、政治内容=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1)古代政治=政局+制度+中央+地方+阶级+军事+财政+民族+对外+……如明清政治:包括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封建制度的衰落、君主专制的强化、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阶级矛盾、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2)近现代政治=政局+制度+政体+体制+政权+政治力量+权力+权利+……如辛亥革命后的政治状况:包括政局的动荡、确立共和政体、三权分立的体制,袁世凯篡权、各派政治力量争夺权力的斗争、人民的基本权利问题等。(3)国际政治=体系+格局+集团+合作+战争+对抗+妥协+……如雅尔塔体系下的两极格局,两大集团的对抗与妥协,集团内部的合作与矛盾,冷战与热战等。3、文化内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化交流+……(1)自然科学=(科学理论+科技发明)(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学+农学+……(2)社会科学=思想、宗教+教育+史学+文学+艺术+……(3)文化交流=(民族+对外)(传播+吸收)+文化地位+……4、事件、事态过程:准备→开始→发展或曲折→成功或失败事件是指人们在短时段内进行的具有突发性、间断性的历史活动,如:西安事变、法国大革命、二战等。事态则是指人们在较长时段内从事的具有常规性、持续性的历史活动,如:百家争鸣、洋务运动、工业革命等。对事件、事态过程的分析要先按活动发展顺序、再分活动领域进行。三、历史影响、意义和教训:1、性质分析:任务+领导阶级+主力+手段+结果……如辛亥革命性质分析: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在中国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由资产阶级领导,具有一定群众基础,采取暴力革命手段;结果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国,却被袁世凯篡夺胜利果实,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由此可以分析辛亥革命是一场不完全成功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2、影响或意义=(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深远影响……(1)经济影响=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如第三次工业革命影响:极大提高社会生产力;促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等等。(2)政治影响=格局+制度+体制+政权+政策+阶级+民族+……如十月革命的影响:改变世界政治格局;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无产阶级专政;鼓舞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端等。(3)文化影响=思想+科技+教育+文学艺术+……如两次鸦片战争的文化影响:“西学东渐”、产生“中体西用”思想、引进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发展近代教育、爱国主义文学兴起等。3、判断成败及原因(1)判断成败依据:→直接目标→主要任务→根本任务(2)成败原因=(主观+客观)(经济+政治+军事+策略+……)(3)成败根源=(社会条件+阶级本质)(进步/局限)。如分析辛亥革命成败:从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封建君主专制的直接目标看,取得了成功;从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根本任务看,它并没有达到。从成功原因分析:包括革命派的前赴后继精神、满清政府的孤立、各派政治力量的配合等。从失败根源分析:包括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局限和民族资产阶级本身的阶级局限性。4、经验教训或启示:(经验+教训)→启示(1)政治=国情+领导+群众+武装+民主+法制+思想+策略+……如第一次国共合作:从经验看,国共两党可以合作,也取得一定成果。从教训看,必须掌握领导权和武装。由此得到启示是合作要以斗争求团结……(2)经济=生产力+生产关系+客观规律+发展战略+……如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现状,生产关系调整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注意综合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宏观调控与市场竞争结合……(3)文化=批判+改造+继承+发展+……如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在革命或建设实践探索中不断的发展等。5、历史评价=(积极因素+消极因素)史实+结论(1)人物评价=属性+事迹+影响(进步+局限)+结论……如评价李鸿章:首先是其身份属性即地主阶级洋务派代表人物;接着按方面和时间顺序阐述其在洋务运动、镇压太平天国、中法、中日战争的具体事迹;对其积极和消极影响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最后得出全面的结论。(2)事件、事态评价=概况+性质特点+影响(进步/反动+正义/非义)+结论…如对维也纳体系的评价:先概述维也纳会议和维也纳体系的概况;再分析其性质和特点,对其历史反动性及客观进步因素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评判,最后得出全面的结论。以上各项原理和公式,只是反映历史学科的一般规律。在实际运用中,需要结合具体历史问题,灵活调整。当然,这只是一个初步的概括,还有很多地方可以进一步调整和充实。附录1:非选择题设问术语和回答技巧1、背景、条件、原因类设问【题型特点】164\n(1)限定性设问:如这一现象出现的历史、社会、经济、政治、原因是什么,或根本、主要、直接原因是什么等。(2)宽泛性设问:如该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历史条件、历史因素等。【答题技巧】(1)在没有限定词的情况下,历史背景、条件、因素、依据、原因等可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思考。具体表现为:①经济方面的内容可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积极格局等方面思考②政治方面的内容可从政局、制度、政策、解决、民族、外交、军事等方面思考。③思想文化方面的内容可从思想、科技、教育等方面去思考。(2)根本原因:政治层面的根本原因从经济层面入手,生产关系层面的根本原因从生产力入手,上层建筑层面的根本原因从经济基础入手,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原因从社会存在入手,一切历史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从内因入手,形同属性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从历史规律入手。(3)主观和客观原因:①主观原因(主观意识方面的原因)一般从领导某事件的阶级的主观目的、动机、决策等方面思考;②客观原因指与主观原因有密切关系但又不受主观意识影响的原因,一般从自然或社会环境(形势)、经济状况、政治现状等方面思考。注意:原因偏重于为什么(必要性),条件偏重于有什么(可能性0;背景、条件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侧重于动态分析。【典例分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王国维在提到龚自珍、魏源所代表的学术转型时,就精辟地概括说:“龚魏二氏实际上承乾嘉专门之学,而有清初诸老经世之志”,不过,从根本上说,他们……体现了一种新的学术追求。——《中华文明史》材料中“新的学术追求”具体含义指什么?简述其背景。【答案】含义:向西方学习。(如学生回答“面对社会现实,呼吁革新”,可酌情给分)背景:民族危机出现,封建统治危机日益加深,思想界死气沉沉。【必背术语】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实行的原因封建经济的分散性(经济);巩固封建统治和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政治);人民渴望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的稳定(社会);法家思想和儒家思想奠定基础(理论);中国文明属大河文明,以农业生产为主,国土辽阔,需要统一强有力的政府来加强管理(地理)。2.我国古代民间手工业经营艰难的原因①市场因素: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具有封闭性,因此,广大农民对市场上供应的商品的需求量不大。②官营压制:官营手工业规模大、技术精,对民营手工业产生了冲击。③政策限制:手工业者社会地位低下,封建政府往往对之征收重税。④社会动荡:民间手工业力量弱小,封建社会的动荡往往对其冲击巨大。3.清朝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①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②主要原因:地主和商人剥削来的钱财,往往用来买田置地,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③关键原因:清朝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清朝统治者在国内设立众多关卡,对商品征收重税,并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的规模。④直接原因: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几次下令禁止海外贸易。4.西汉时期选择两种不同治国思想的原因(1)西汉初期用道家思想治国。其原因有:西汉初期,国力衰落,经济凋敝;刘邦认为秦亡的根本原因是采用了法家思想,因而吸取教训,采用道家“无为”的思想,轻徭薄赋,休养生息。(2)汉武帝时期采用儒家思想治国。其原因有:政治上的统一,要求思想上的统一与之相适应,于是迫切要求出现一种为政治统一作出理论上的解释的学术思想,儒家思想恰好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董仲舒的儒家思想,已经不具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原貌,而是掺杂了道家、阴阳五行家,甚至部分法家思想的一种与时俱进的新思想体系,能适应社会政治的需要。5.中国近代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自然经济自身的局限性难以抵挡机器大生产强有力的冲击(根本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直接原因);中国国内市场不断扩大,不断促使农业生产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前提条件)。6.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缺乏资金、人才、技术、市场和思想观念的准备;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西方列强的侵略;政府的重视;“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等。164\n7.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的原因①前提条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空前提高。②关键因素:邓小平“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③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提供了法律依据。④群众基础:香港、澳门同胞心向祖国,渴望回归。8.巴黎公社运动失败的原因①客观原因:反动力量过于强大,不仅有本国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还有外来普鲁士强权的干涉和镇压。②主观原因:是缺乏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以致公社成立后不可避免地在重大政策和斗争策略上犯了严重错误。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上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革命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斗争经验不足,这使得决策屡次出现失误。③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还处在上升时期,而无产阶级在政治上还不成熟,历史的发展还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先决条件。9.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经济根源);西方人渴望获得财富(社会根源);奥斯曼土耳其切断传统东西方贸易的通道(商业危机);西、葡王室的支持(政治);传播天主教的精神动力(宗教);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思想);地理知识的进步和造船航海技术的提高(客观条件)。10.苏联解体的原因从历史上看,是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和政策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的结果;从现实来看,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加速了苏联的解体;从国际斗争看,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的结果。2、内容、措施类设问【题型特点】内容类设问表现为:反映了什么内容、主要内容是什么、基本内容是什么、核心内容是什么等。措施类设问表现为:具体措施有哪些、核心措施是什么、哪一项措施、采取了怎样的措施、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等。【答题技巧】(1)具体史实型:据材料定位该史实发生的背景或社会矛盾——据所学知识推断解决问题或矛盾的意图——结合设问限定组织答案(政治、解决、思想/农业、工业、商业/对外、对外等)(2)纵向专题型:据材料定位专题主旨——据所学知识划分阶段——结合设问限定条件提炼各阶段的中心词组织答案(开始、发展、结局等)【典例分析】生产工具和土地制度的变化是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动力,对历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在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远的变化。……开始了叫做“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责任进一步下放到家庭中。到1981或1982年,在最贫困的省份中,90%以上的家庭以户而不是以生产队为单位负责耕种以前的集体土地,这个制度在较富的省份中也日益推广开来。……到1983年年底,甚至这些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地从中国农村消失了。在私人和集体之间划分收入已没有什么意义了。因为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据材料,简要叙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情况。【答案】情况: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以生产队为单位的生产,以家庭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必背术语】1.中国古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①大体分为调整中央机构;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注重对官吏的监察;注重官吏的选拔;加强思想控制等几个方面的措施。每个方面又有具体措施。②秦、汉、唐、宋、元、明、清不同的朝代又有不同的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2.罗马法的主要内容提倡自由民之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承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渗透着自然法的思想等等。3.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代议制的基本内容一个核心,代议制民主;两种政体,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三项原则,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主要特点,分权制衡、政党政治、议会民主。164\n4.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①民族主义: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目标。②民权主义: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③民生主义:提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的办法,承认“耕者有其田”,并谋求改善工人和农民的生活。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肯定了在经济体制中权力下放的原则,坚决按经济规律办事。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6.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措施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进行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建立经济特区。7.启蒙思想的主要内容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伏尔泰),三权分立(孟德斯鸠),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卢梭),要自由也要自律(康德)。8.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农业方面,前者实行余粮收集制;后者实行固定的粮食税。工业方面,前者把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后者中涉及国家重要的工矿企业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商业方面,前者取消一切自由贸易,实行配给制;后者废除平均主义的配给制,允许自由贸易,实行按劳分配。9.罗斯福新政的措施金融方面,恢复银行信用,实行美元贬值;工业方面,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农业方面,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调控市场;社会福利方面,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推行“以工代赈”;社会立法方面,签署《全国劳工关系法》,成立全国劳工关系委员会。10.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主要措施政治上,“杜鲁门主义”与“情报局”的对立;经济上,“马歇尔计划”与“经济互助委员会”的对立;军事上,“北约”与“华约”的抗衡。3.比较类设问【题型特点】比较类设问,就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有可比性的历史事件、现象或人物观点等放在一起,归纳其相同点或不同点。求同型:这种设问类型呈现的方式主要有“比较……在……上的相同点(或相似点)”“指出……和……在……上的相同点”“比较……在……上的共同点”等。求异型:这种设问呈现的方式有“概括……和……的不同特点”“指出……和……在……方面的不同点”“……和……相比,在……方面发生了新的变化”等。异同型:其呈现形式主要有“比较……和……的异同点”“对……和……进行比较”等。【答题技巧】(1)明确设问是求同型、求异型还是求异同型。(2)明确比较的是哪几类历史事物或哪些历史人物。(3)对于没有明确比较内容的题目,要依据材料的叙述角度、设问的指向性等确定比较点。(4)组织答案时,要明确比较点的提示语,如“特点”“方式”等,在具体叙述时要加上“都”来表示回答的是二者的共同之处;对于不同点的回答要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如“前者……后者……”。【典例分析】材料伏尔泰说:“欧洲的王族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追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与物质的世界。”他赞美孔丘“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他相信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并以中国为理想国,提倡以中国文化为标准。孟德斯鸠、卢梭则指出真实的中国根本不如尊孔人士想象和描述的那么美妙,他们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无制衡的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揭露。——《论儒学的国际影响》据材料指出欧洲启蒙思想家对儒学的不同态度。两者的目的在本质上有何共同之处?【答案】不同点:伏尔泰尊崇儒学;孟德斯鸠、卢梭批判儒学。共同点:批判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宣传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发展资本主义。【必背术语】1.《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比较前者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而后者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前者是政协会议通过的,后者是全国人大会议通过的;前者体现的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形态,后者体现的是社会主义社会形态。2.比较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164\n①相同点:都是以革命形式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无产阶级革命;都与大规模的战争有关(分别是普法战争和一战);都与阶级矛盾尖锐有关。②不同点: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十月革命则成功地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巴黎公社为国际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经验和教训,十月革命则开辟了俄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新纪元。3.比较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东盟、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特点在当今世界主要经济区域集团中,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合作领域目前局限在经济方面;东盟是由东南亚国家组成的经济一体化组织;欧盟是经济、政治、安全一体化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经济集团,它不是一个经济、政治联盟,成员之间只是一种贸易伙伴关系。4.影响、意义(评价)类【题型特点】(1)限定性设问:如有何积极影响,产生了怎样的消极影响,其政治、经济、其思想文化的影响如何;或分析事件产生的现实意义、有何国内、国际意义等。(2)宽泛性设问:如有何影响或有何历史意义等。这类问题回答时要客观、公正,一分为二,切忌完全肯定或完全否定。【解题对策】第一类:影响类:(1)分项分类①政治影响:可从政治制度革新或调整、政治格局、政权交替、政策制定、新的阶级力量产生等角度回答,主要分析是否使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是否有利于政治稳定、是否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否影响了政治势力的消长变化。②经济影响:可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政策创新、经济格局等方面回答,可以从是否促进了经济发展、是否开创了新的经济结构或模式、是否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是否改变了经济格局或经济体制、是否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分析。③思想文化方面:主要看是否符合时代潮流、是否有利于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④国际关系方面:看是否有利于两国或者给地区的和平和发展、是否会促进友好合作或者加深矛盾、是否影响国际关系和格局。(2)分项视角①深远影响:指对以后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影响的时代性、历史趋势等。②现实影响:指对当时社会产生的直接影响,表现为目的的指向性或动机实现的影响。③主观影响:从主观动机(目的)、方针、政策、经验等方面思考④客观影响可从自然或社会形势、经济状况、政治状况、科技等方面去思考。(3)完整全面:主要从积极影响、消极影响(局限性)两个方面客观、理性的去分析(4)国际化:主要是看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外国对中国的影响、中外之间的相互影响等方面考虑。第二类:意义类。(1)笼统性设问:意义=性质+作用+影响(积极的)。意义=国内意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国际意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2)有具体设问角度:①首先要找到设问主题,即针对哪一措施、事件来设问;然后确定设问的方向,如经济方面、政治方面、思想文化、国际关系等;最后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组织答案。由些时政类试题的答案还要适当结合党或国家某些方面的方针、政策或指示精神。②答题语句格式有:“有利于……”“促进了……”“推动了……”“增强了……”“改变了……”“只有……才能……”③注意考略主题和方向,如对本国、对他国、对欧洲、对世界等。④政治、文化意义:从事件性质、过去的影响、未来的影响等角度思考。经济意义:从事件背景、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影响、经济措施不同角度的影响等方面归纳。【典例分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周恩来指出中日两国恢复正常关系的途径,先从民间的频繁往来并且达成协议开始,把两国关系大大地发展……1952年到1958年中日民间交流出现高潮。友好与贸易这两个因素,是经常起作用的最积极因素,有如两个车轮,推动日中关系前进,也给日本政府以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吕乃澄、周卫平主编《大棋局:中日美关系风云五十年》164\n请回答:材料反映出周恩来怎样的外交思想?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历史意义。【答案】外交思想:民间先行,贸易先行,以民促官。意义: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新篇章;对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亚洲与世界的和平具有重要意义。【必背术语】1.宗法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①宗法制影响了后世人们对列祖列宗的崇拜,也影响了封建社会中嫡长子继承等原则的形成。②后世的《百家姓》系列丛书、家族家谱的修订、各地宗祠家庙的建立以及民间存在的尊宗敬祖、认祖归宗、祭祖扫墓等社会风俗,都是宗法制的历史遗存。③宗法制对今天而言,其重视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等思想,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④宗法制过分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使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导致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弊端,如重男轻女、传宗接代的观念,家长制、任人唯亲的作风等。2.近代列强侵华对中国的双重影响①破坏性:主观动机:奴役、掠夺中国。影响:一是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二是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并成为其经济附属。列强的侵略是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历史根源。②建设性:带来近代科技和思想文化,促进中华民族的觉醒;瓦解自然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条件,促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3.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新型的工人阶级政党,它的诞生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时代,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4.南昌起义的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5.抗日战争的意义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6.俄国十月革命的意义①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它由无产阶级领导,以建立体现社会公正和平等的社会制度为目的。②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③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也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7.西欧国家早期殖民扩张的多重影响①对世界市场: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得到拓展,越来越多的国家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促进了世界一体化。②对殖民国家: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财富,转化为资本,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③对殖民地:殖民主义是灾难和祸害,造成了亚、非、拉美地区的落后。④对国际关系:由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引起殖民争霸战争。8.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双重影响①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上开始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附庸,政治上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使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深重。②客观上促使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9.文艺复兴对西欧思想领域产生的影响①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促使人的觉醒,使人们把目光从来世转移到现世。②提倡民主与科学,唤醒了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创造的精神以及科学实验的精神,从思想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10.启蒙运动的影响对法国,对法国封建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为即将到来的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对欧美,形成了强大的社会思潮,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对亚洲,启蒙运动的许多著作被介绍到中国和日本等亚洲国家,激励着那里的仁人志士为改造旧社会而斗争。5.启示、认识类【题型特点】164\n启示、认识类非选择题的设问一般含有以下引导词语:认识、启示、说明、看法、见解、感想、观点、借鉴、经验教训、态度、对策、建议、主张等。此类型设问主要是就某一个(类)特定的历史问题要求学生总结规律、提出对策、得出结论、分析得失,一般出现在非选择题设问的最后部分,与前面设问的解答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旨在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层次、历史认知水平、历史感悟能力。【解题对策】(1)启示类:一般从经验、教训方面思考,侧重从要怎么样、不要怎么样两方面回答。(2)认识类:侧重从是什么、反映了什么、怎么样的角度回答。解答这类题目,要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把历史现象放在特定的环境中去思考,紧扣题目归纳总结出一些规律性认识,切忌脱离题目泛泛而谈。(3)思考角度①政治方面,主要包括政治制度和政策、改革和革命,政党组织派别和政治格局等方面的内容。一般可从国情、领导阶级及其实施的方针策略、群众支持或拥护程度等方面回答。②经济方面:主要包括经济制度、经济发展模式、经济措施、工业化道路等方面内容。一般可从符合国情、经济规律(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适时调整等方面思考。③思想文化方面:主要包括文化制度(政策)、传统与现实、继承与发展、主流与支流、本土与外来等方面的内容。一般可从如何对待,从在批判中继承、发展等方面思考。④外交方面:主要包括国际组织、多边关系、双边关系和世界格局等方面的内容。可从外交政策的改变取决于国家实力、国家利益、国家间的合作有利于各国的发展等角度思考。【典例分析】style意指风格、时尚,它是一种社会文化和社会心理现象。不同时期的不同国家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时尚元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大约在崇宁年间(1102~1106年),瓦舍已经遍布汴梁东西南北四域。瓦舍里所表演的游艺种类繁多,如演杂剧、影戏、杂伎、说史书、谈经、舞番曲、鼓子词、卖嘌唱等,百戏杂陈,雅俗共赏。来瓦舍的观众,除市民外,还有手工业工人、商贾、护城的禁兵、进城的农夫。《东京梦华录》记载:“不以风雨寒暑,诸棚看人,日日如是。”——《中国史·博学人》(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市井娱乐生活繁荣的原因?【答案】(1)经济:商品经济的发展(或海外贸易的发展、城市的发展);政治:政府松动重农抑商政策(或政府放松对商业的控制);思想文化:文人阶层的壮大(或文学艺术的世俗性增强,如宋词;或理学的兴起)。材料二“(1859年)我在街上散步,看见很多中国姑娘的天足上穿着欧式鞋,头上包着鲜艳的曼彻斯特式的头巾,作手帕形,对角折叠,在颏下打了一个结子,两角整整齐齐地向两边伸出。我觉得广州姑娘的欧化癖是引人注目的”。——[英]呤唎《太平天国亲历记》(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2)现象:中国(或广州)姑娘生活习俗(衣着打扮)西化(或欧化)。原因:欧风美雨冲击的产物(或西学东渐;或鸦片战争后,中西联系加强,中国学习西方);广州地处沿海地带,鸦片战争后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观念相对先进;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等。说明:第二问参考答案的一个要点:欧风美雨冲击的产物(或西学东渐;或鸦片战争后,中西联系加强,中国学习西方),这三点同属一个意思,不重复给分。材料三1926年,美国经济学家乔治·泰勒提出“裙边理论”:“经济增长时,女人会穿短裙,因为她们要炫耀里面的长丝袜;当经济不景气时,女人买不起丝袜,只好把裙边放长,来掩饰没有穿长丝袜的窘迫。”女裙的长短与经济景气的函数关系从20世纪20年代以来就屡屡展现威力。(3)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美国最流行色彩灰暗的长裙;“二战”后,超短裙却成为引领全球的时髦装束。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时尚出现的原因。(4)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时尚的认识?(3)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1929~1933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二战”后:战后美国经济繁荣(或战后美国确立了世界经济霸主地位);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调整生产关系,使经济得到快速恢复与发展;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各国交往加快;审美观的变化等。评分说明:①第一问考生没写时间也可以给2分,但写错时间则不给分;②第二问考生要从“二战”后美国、资本主义国家、全球经济的角度来分析;考生若答战后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则视为参考答案中的战后美国经济繁荣或建立经济霸主地位,不重复给分。(4)本问4分,考生作答要紧扣材料,言之有理皆可得分,脱离材料不给分。164\n说明:①第一层次:对时尚概念的理解,给2分。例如:时尚是一种社会文化和社会心理现象(1分),是一个时期时代特征的反映或缩影(或它既有时代特色、多元性,又有包容性、全球性等相近意思给1分)。完全摘抄题头不给分。②第二层次:能正确理解时尚的概念(达到第一层次),并能树立正确的时尚观,给4分。例如,要正确对待时尚,既不过于盲从,也不过于抗拒(或根据国情、民族特色,树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风尚等,其它言之有理,可在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必背术语】1.历史上的人才选拔制度留给我们的经验或启示①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②完善考试制度,有利于人才选拔;③要用德才兼备敢言直谏者;④任人唯亲、姑息养奸危害严重;⑤应树立尊重知识和人才的正确观念。2.对明清之际的民主启蒙思想的认识①背景:封建社会的衰落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②主张:抨击封建君主专制,重视发展工商业,提倡经世致用;具有初步的反封建民主色彩,但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③性质:在本质上并未超越传统的儒学范畴,不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主张。④影响:批判继承中促使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但无法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并没有在中国引起深刻的社会革命。3.辛亥革命的历史启示必须要有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反封建必须与反帝有机结合,二者缺一不可;必须要有一个坚强的、正确的革命政党领导;必须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以联合和发动农民参加革命;必须建立一支人民的革命军队;资产阶级共和方案在中国行不通;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4.中共开辟民主革命道路的启示必须从国情出发来确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学习外国经验但不能照搬外国经验;毛泽东创造性地把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出路;毛泽东思想是中共集体智慧的结晶。5.从两次国共合作中得出的认识国共双方的矛盾斗争有其必然性,但只要从民族和国家利益出发,就能实现合作,推动中国革命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必须掌握领导权和武装力量,坚持以斗争求团结;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6.对外关系给我们的启示开放有利于进步,闭关导致落后;以独立自主、平等互利为原则开展外交;国家利益是国家外交战略调整的根本出发点;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国家之间和则两利,斗则俱损;外交政策应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7.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体制的形成对我们的启示防止对权力的滥用,应加强民主监督,推动民主建设;从本国国情出发,选择适合的政体,不能照搬别国模式;推进政治民主化,加强民主法制建设。8.罗斯福新政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启示要大胆吸收资本主义先进文明成果;要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将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有机统一,防患于未然;要关注弱势群体利益,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注意化解社会矛盾,努力建设和谐社会。9.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启示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把工作重点放在经济建设上。10.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加速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6.评价、评述、评论类【题型特点】(1)评价,即评定历史人物或者历史事件的性质、地位、作用、积极意义或者影响等;评述则是吧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史学观念等建立在史实的基础上,即边叙述边评价,或者先叙述在评价;评论则是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观点进行分析、论证或评价。(2)评价、评述类设问一般有标志性的词语,如:评价、简评评述、说明、论证、如何解释、你认为、你的看法、你的观点、如何理解等。(3)评价偏重于从史实中得出结论;评述类侧重于叙述史实;评论侧重于运用辩证史观或者唯物史观,表明自己对历史事件、人物和观点的认识。【解题对策】164\n(1)历史评价=史实(时间、地点、特点条件、相关主体)+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是否顺应历史潮流、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等)进行阐述、评判+性质、特点+影响(积极和消极影响或二者之一)+结论(2)评述类一般分三个步骤解答:【典例分析】【必背术语】1.如何评价三省六部制①从皇权与相权的关系来看: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同时加强了皇权。②从三省间的关系来看:三省之间互为补充,既牵制监督,又分工合作,提高了办事效率。③从历史影响来看:是封建中央集权制度严密完备的体现,对后世影响深远。2.对宋明理学的评价①消极:以三纲五常维持专制统治,压制扼杀人的自然欲望和创造性。适应了统治阶级压制人民的需要,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②积极: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特征,体现在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自我节制,发愤图强,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人性的庄严。3.如何评价古雅典民主政治和罗马法①政治方面:创造了法治基础上的民主运作方式。②文化方面:促进了古代西方奴隶制文明的繁荣。③对世界民主政治的影响:对后世民主政治的实施和民主思想的传播起了推动作用。④实质:是奴隶主维护统治的工具。4.评述英国内阁、首相、议会之间的关系①内阁:内阁成员集体负责,与首相共进退,对议会负责。②首相:内阁的首脑是首相,首相有权提名内阁成员,决定国家的重要政策,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也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③议会:掌握立法权;议会如果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三者之间既有协作,又有制衡,是一种民主制的政治体制。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美国1787年宪法的比较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作为中国民主化进程的里程碑,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②1787年宪法确立了美国的共和政体和联邦体制,规定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立。它所确立的联邦体制、三权分立有力地维护了美国的独立和统一,在美国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6.从近代化角度评价洋务运动经济方面,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必然在客观上加速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从而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开启了中国近代化之路;思想方面,“中体西用”思想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顽固派的保守思想;教育方面,通过创办新式学堂,冲击了封建传统教育,培养了一批可用人才;军事方面,创办军事企业,编练新式军队,筹划了海防,有利于提高国防能力。7.如何评价两极格局①积极方面:有利于缓解世界紧张局势,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革命的进行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②消极方面:美苏两国为谋求霸权,进行军备竞赛争夺势力范围,导致世界局势长期紧张动荡,国际经济秩序长期得不到改善,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附录2:答题思路集萃(1)如何分析变法或改革成败的原因:基本方法:注意四点:一是看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改革或变法是否符合历史潮流和趋势。二看改革的政策与措施是否正确,是否得以有效贯彻。三看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四看改革者的素质如何。(2)分析、评价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原因的解题思路164\n基本方法:分析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生产力因素,包括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改进,水利的兴修,天文历法的进步,劳动力的投入等;二是生产关系因素,包括新的生产方式的确立,土地政策的调整,农民起义对地主阶级的打击;三是上层建筑的因素,包括中央集权制度,重农抑商政策的保护与鼓励,宗教、文化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等,四是看对外关系与民族关系是否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五是看社会环境因素,国家是否统一与安定;六是地理条件的因素等。(3)分析经济特征型问答题的解题方法基本方法:分析经济特征要注意三点:其一,从复杂的经济现象中去揭示基本特征;其二,分析其特征形成的原因及影响;其三,揭示特征语言要精辟,高度概括,要源于教材、高于教材。(4)历史问答题表述中的归纳概括方法基本方法:归纳和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是两种不同的历史思维能力。归纳指将众多或零散的或反复出现的历史史实,按其同类梳理,使之由繁杂到简约、由纷乱到条理、有个性到共性的认识;概括是把具有相同属性的历史事物联合起来,形成带有规律性的、普遍性的道理。归纳是概括的前提。(5)开放性问答题的答题方法基本方法:解答开放性问答题必须明确:重要的不是持何种观点,而是能有理有据的论证自己的观点,即论证是否符合逻辑,是否严密,材料与观点是否统一,理由是否充足。因此,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确定观点。其次,要通过对史实的概括提炼,来充分支持观点,尽量少漏观点支持点。第三,要做到史论结合,有论有据。第四,论述要全面,如该题在肯定积极作用的同时,要指出消极作用,切忌绝对化。(6)如何解答主观题中“说明了什么”类型的问题基本方法:回答说明了什么,实际上是考查把握历史本质,揭示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回答是可以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1)、这种斗争的目的是什么?有何进步或倒退的作用?(2)、这种斗争的失败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还是一种偶然?(3)、如果是偶然,说明斗争的曲折复杂,而且要进一步创造条件;如果是必然则说明这种斗争的根本无法实现,是空想。(7)分析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背景基本方法:历史背景是影响、预示事物发展趋向的客观条件,是对导致历史事件发生的各个方面的因素进行概括总结,这些因素可能是显现的,隐现的。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历史因素方面:是否是历史发展的需要。现实因素:是否符合现实情况的需要。主观因素方面:是否是当事人主观愿望能够的需要。(8)论述题的解答和史论结合的方法:基本方法:回答论述题一般有三个步骤。第一、判断是非,表明自己的饿观点。第二,列举史实,说明自己的观点。在这一步当中有注意将母观点(即总的观点)分解成若干个子观点,用所掌握的史实进行论证。观点的展开要有层次性,做到由表及里,有浅入深,环环相扣,逻辑严密。而每个观点都要有史实的支撑,做到史论严密结合。第三,要适当小结,升华观点。解题中的史论结合,主要是指要有适当的史实作为立论的基础,要有鲜明的观点作为立论的导向;坚持“从历史中来,到历史中去”的原则。“从历史在中来”,就是从史实中提炼观点,“到历史中去”就是由观点驾驭史实,做到观点与史实的统一。(9)怎样评价历史人物基本方法:评价历史人物,实际上就是要评价其一生的功过是非。要正确评价一个历史人物,首先,必须全面把握其历史活动;其次,要按一定的标准和原则把这些活动分为积极(或进步、功绩)和消极(或反动、过错)两方面,对于有些历史人物,其活动呈现明显阶段性,所以还要分阶段评价;第三,评价的标准和原则有:(1)生产力标准(2)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不同作用的唯物主义原则,不要夸大英雄人物的作用(3)阶级的观点(4)时代的观点,即要把历史人物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价,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则肯定,反之则否定,同时注意不要用现代人的标准评价古人;(5)不要以偏概全(6)客观公正,不要带感情色彩(7)注意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附录:3:高考历史解题中常用语言的运用为了更好地总结十年历史高考,这里将试题中常用词语不失繁琐作一专门的分析。1、试述、简述、简要述评、概述、简要说明、简要评述、概括说明、概括指出。此类常用词语一般用于问答题之中。“述”,就是叙述,即摆事实;“评”,就是评论、评价,即讲道理,谈观点。“述评”或“评述”,就意味着既要摆事实又要讲道理。“说明”,“指出”,实际就是评述,解答的问题依据是什么,怎么样。“简”、“简要”、“概”、“概括”,说到底意思也差不多,都包含两层要求:一是综合,愈是要求“简”,就愈是要求全面综合,高度概括;二是简要。抓主干去枝节,点到即止。2、背景、历史背景、原因、社会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客观原因、主要原因、基本原因、条件、前提条件、前提和条件,此类常用词语多用于选择题、问答题中。背景,一般是指一历史事物在何种情况下发生的,实际上包含了原因、条件两方面内容。原因,一般是回答“为什么”,也就是必要性;条件,一般是回答“有什么”,也就是回答可能性。当然,这也是不是绝对的,如“抗战为什么能胜利?”等,原因就不仅仅是“必要性”。原因、条件并列于设问中时,二者的界限较为明显;但是,二者分列时,其含义又基本相同,甚至可以互相替代。不过仔细推敲依然有细微的差虽,“条件”的使用范围较之原因要小些,在论及成败时就用“原因”,而不能用“条件”。“历史背景”与“背景”本质是一致的,在这里“历史”并无实在意义。“原因”与“社会原因”、“基本原因”164\n其实也是一回事。“根本原因”与“直接原因”是相对的。前者是根源性、本质性、决定性的原因,一般应在经济基础、社会性质、阶级本质中去寻找;后者则是因果之间不存在任何中间物的原因,往往是指导火线之类的原因。“主要原因”是指导致历史事物发生的若干原因中起主要作用的原因,在单项选择题中,与根本原因没有多大区别。客观原因是相对主观原因而言的。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若干个,凡是与人的主观意识有关的原因就不是客观原因。“前提”,本来是指推理中已知的判断。前提条件,也就是先决条件,若干条件中主要条件。前提和条件,实际是指主要条件和其它一般条件。3、说明、表明、体现、反映、表现、意味“说明”,一般来说是从事实(材料)得出结论的意思,体现、反映和说明、表明都有由甲而得乙的意思。体现是某种性质或某种现象在某一事物上具体表现出来,反映是反照,即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因此,它是间接说明、深层说明、本质说明、而不是直接、表面、现象的说明。换句话说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或者透过此现象看到彼现象。表面的能能直接看到的现象的东西决不是体现、反映的东西。……表现,则指历史情况、历史史实而言,是历史事物本身具体情况外在地表示出来。与“反映”、“体现”不同,不是由现象而本质,而是由本质而现象。“表现”部是多方面的,若干点的。4、联系、结合、据、依据、根据联系,是联络,结合相关的人或事。结合在这里与“联系”意思差不多。一般设问形式是“联系(结合),分析(说明)……”。……结合(联系)的对象,实际是作为分析(说明)问题的背景、依据而存在的。因而,重点在分析说明的事物而不是结合(联系)的对象。这类设问中,“联系”、“结合”也可以换成“依据”、“根据”、“据”,题意并未发生变化。5、性质、实质。性质,是事物所具有的特质,即此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根本属性。实质是事物、问题的实在内容。二者都有本质的意思。……¬就问题来看,实质就是性质,性质就是实质,完全可以替代。但究起来,两者在本意上、使用范围上又略有区别。性质,着重于区别,定性于是什么;实质着重于去虚,定位于实际如何;本质着重于寻根,着眼于固有。6、效果、结果、后果、成果、成绩、结局。这类用词,其实都是指某种事物、某种力量、某种做法、某种态势、某种因素产生或发展的阶段或是最后状态。但在使用的范围,表达的感情色彩以及价值取向上有一定的区别。结果、效果,使用最广泛,是中性词,可指好的结果(效果),也可指坏的结果(效果)。如“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调整……以及结果如何?……”(1995年)……后果,多指坏的结果,但在高考命题中也不完全如此。……结局也可以说是中性词,可以是好的结局,也可以是坏的结局,在这点上与结果相似。但是,结局大多数情况下是指最后的政治(或军事、或经济)态势。……¬7、意义、作用、影响、地位。这类词在历史试题中,用得较多,而在历史教材中则用得更为频繁。意义,就是价值、作用,而作用是指对人对事所生产的影响、效果。影响是指对人对事所起的作用。如此看来,三者的意思大致差不多。而从适用范围看,意义较之作用、影响要大。大凡涉及意义,一般都包括性质、作用、影响、结果、评价、经验教训等,教材关于意义的叙述,基本上也是如此,而在高考试题中,却不一定是这样。(在高考)历史问题中,意义、影响、作用,三者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地位,是历史事物在社会关系中或历史变化中所处的位置。就其适用范围来看与意义相当。8、经验、教训、认识、启示。这类词,就其主要意思来说,都是人们从实践包括成功的实践、失败的实践中得来和知识。经验,是实践成功后得到的认识,……。教训,是实践失败后得到的认识。……。认识,本来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包括感性认识,即通过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的片面的、现象的和外部联系的认识,即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有反映事物的全体的、本质的和内部的联系的认识。历史试题的“认识”往往是以“谈谈你的……认识”形式表现的。……。这种“认识”,实际上就是“评价”、“看法”,至少要回答“是什么”、“怎么样”才行。启示,是人们受某种历史事物的启发指示而有所领悟,其特点是由此及彼。第七节考试细则一、考试程序1、提前进入角色考前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开夜车会事与愿违。同学们临进考场前应让大脑进入单一的生物状态,具体做法是:①清点考试用具;②把历史的基本知识“过过电影”;③最后看一眼难记易忘的知识点。2、快速浏览试题拿到试卷后不要匆忙答题,先将姓名、准考证号等填涂在答题卡上后,花2至5分钟浏览整个试卷,了解试卷的题量、题型、难易和各题的比分等大概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确定答题策略和答题顺序,一般是从前向后,先易后难。因为刚答题时难免紧张,随着容易题越做越多,心里越有底,再做难题才能思路开阔、有灵感。3、科学安排时间时间分配:第一卷选择题20条,占60分,安排30分钟左右时间;第二卷文字题也占60分,但材料信息量大,文字书写又多,安排60分钟左右时间。剩下的10分钟时间用来复查。164\n4、全面准确解答审题要逐字逐句,弄懂题意,尽可能获得准确的信息;书写简明扼要,快速规范,避免非智力因素失分。二、答题过程1、如何做好一卷选择题:(1)细心审题。现在的高考新材料、新情境的题目占了大多数,所以细心、认真审题很重要。要默读题干,准确把握题意,搞清题目要我们回答什么,要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和核心词,一定要在试卷上做记号如时间、限定词和求答项,尤其是在关键词上不能犯低级错误。(2)绕过难题。如果在做一卷的时候,遇到一条题目不太顺手,千万不要卡在这儿。暂时放一放,做过记号,继续往后做。有时会在做其他题目时突然来灵感的。(3)化间接为直接。选择题的题型中可能有排序题、组合选择题、否定选择题,通常这类题目采取排除法来做。如时间、地点、结论等语言,可以在试卷上标记号(写上时间、地名等),化间接为直接来做。(4)尽可能不随便修改答案,假若碰到拿不准的,排除了两个选项,还有两个时,要再回头读读题目,到题目材料中去找有效的的信息,并与所学内容相结合。有绝对的把握才能修改答案,要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2、如何做好二卷文字题(1)通读材料、明确主题 。在命制一道材料题时,命题者往往是先确立一个主题,再围绕这个主题去寻找材料、构思设问,所以,一般来说,每道材料解析题都会有一个主题。在解答材料题时,首先要通过浏览材料,尽可能的抓住作者的命题意图或材料的主题,这样就能迅速调动所学知识点,从而使解题明确方向,集中思维,为下一步解答奠定基础。(2)分析问题、细读材料。在明确材料的主题后,接下来应该认真分析命题者提出的问题,通过分析设问句中的关键字、词,明确题目设问的是什么,需要回答什么。再根据这些问题,仔细地阅读材料,力争把每段材料的意思都弄明白,大致形成答题思路。阅读的过程中,要逐字逐句地分析和研究,不要放过材料的任何一个部分,包括题头、摘引等,尤其是材料中有关时间、地点、人物之类的信息,往往是解题的突破口。(3)提取信息、加工整理。材料分析题所提出的问题绝大部分答案应该从材料中得出,因此这时应根据仔细阅读材料后的思路,再次结合问题到材料中去寻找信息,把与问题相关的信息都提取出来,写在草稿纸上备用。然后把找到的信息进行筛选,剔除不需要的和重复的信息,根据所学知识,把这些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列好提纲,准备答题。(4)审查提纲、流畅表达。在上述步骤进行完毕后,还要最后浏览一遍材料及其设问,审查自己列出的提纲是否正确或有无遗漏,最后就可以在试卷上动笔答题了。答题时一定要做到依据提纲,一气呵成,言简意赅,击中要害,不可罗里罗嗦,言之无物,涂涂改改,答非所问。(5)书写工整、规范答题:答主观题要做到“段落化”、“序号化”、“条理化”;求答项的关键词要写;书写一定要认真,字迹要工整、清楚;切记在规定的区域范围内答题。成文的答案尽量不要涂改,保持卷面整洁。三、考试技巧1、单项选择题的解题技巧试题1:“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天才无疑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18世纪后期起作用的种种有利条件的结合。”这里的“种种有利力量”应该包括①代议制立宪政体的确立②圈地运动的开展③机器工厂的出现④海外市场的扩大A①②④B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A技巧:本题是组合选择题,运用排除法来做,考查学生对工业革命发生条件的理解。①是工业革命进行的政治前提;②为工业革命的进行提供了自由劳动力;④是工业革命开展的直接原因或必要性;而③是工业革命的结果而非条件。试题2:对联往往能反映一个时代的风貌。下列对联,反映的时间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②“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③“柳暗花明万木春坚持科学发展观喜桑田好雨,鹏程丽日三十载促进市场繁荣庆经贸惠风”④“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A①②④③B①②③④C③④①②D②①④③答案:D技巧:排序类的题目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历史时间的识记和掌握。要注意审题,是按什么顺序排列,做题时把相应的时间写在试卷上,这样能保证万无一失。①是人民公社运动,发生在1958年,②描述的是新中国的成立1949年,③歌颂的是改革开放三十年,④“自主权”、“责任制”这个关键词表明是农村城市改革,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这样就不难作出正确选择。试题3:近代某一不平等条约规定:“中国国家应允由诸国分应主办,会同酌定数处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处。今诸国驻防之处,系黄村、廊坊、杨村、……山海关。”其影响是A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海主权B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164\nC清政府处于外国军队控制之下D中国通商口岸数量增加答案:C技巧:本题是材料型选择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提取材料中有效信息的能力。解这类的选择题就是找准材料的关键信息。从引文“会同酌定数处留兵驻守”、“京师至……山海关”可判断引文出自《辛丑条约》,其影响之一是C。试题4:1960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听到法国首先成功试验原子弹的消息后高呼:“法国万岁!从今天早上起,她更加强大了,更加骄傲了……”这一情景出现的背景是A.世界政治的多级格局最终形成B.西欧国家的复兴和两级格局的削弱C.欧共体形成和经济全球化加强D.西欧国家的衰落和美国霸权的稳固答案:B技巧: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技巧是注意时间限制,1960年是西欧国家开始崛起,冲击了两极格局。世界格局至今仍是多极化趋势,A项错。欧共体成立于1967年,C项错,D项不符合史实,所以正确答案是B。试题5:从下表中可以得到的最准确的信息是1951—1965年苏联的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工业产值的增长单位:%年份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工业产值1951—195510.811.313.11956—19609.19.010.41961—19658.56.68.6A.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B.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缓慢C.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D.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答案:B技巧: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表的概括提拣能力。透过数据可以看出:五六十年代苏联社会总产值逐年下降,可排除A项,国民收入也在逐步减少,C项说法明显错误,D项“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是在斯大林统治时期。赫鲁晓夫上台后,开始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但收效甚微,所以选B。试题6:有学者在谈到鸦片战争之后中外交往的历史时曾说:“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导致材料中变化的决定因素是A中英军事实力的差距B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C中国封建制度的落后D中英文化观念的冲撞答案:B技巧:本题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理解。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发展迅速,英国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资料,发动了鸦片战争。原因类的选择题分几种情况,有时问主要原因,有时问直接原因,有时考查“根本原因”,“根本原因”也就是“决定因素”,解题的技巧是决定因素一般要从经济角度来考虑。2.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技巧试题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载于史籍。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式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330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房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材料二自中世纪晚期开始,乡村手工业特别是毛纺织业在英格兰东部、西部和约克郡地区快速发展。商人发放原材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这种新型的“乡村制造业活动”被称为“原工业化”。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厂”,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16世纪初,纽贝里的一家毛纺织“工厂”雇用了1140名工人,其中近三分之二为妇女和儿童。海外市场的需求大大地刺激了此类“工厂”的发展,英国成为欧洲最重要的毛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国,1700年毛纺织品占国内出口商品的70%。棉纺织业作为新兴行业随之兴起,其他行业也迅速扩张。机械化逐渐成为新的生产方式的重要特征,并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摘编自[英]E.E.里奇等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等材料三包含着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的雇佣劳动是很古老的;它个别地和分散地同奴隶制度并存了几百年。但是只有在历史前提已经具备时,这一萌芽才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恩格斯:《反杜林论》请回答:164\n(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中期以前英国工业发展的阶段及阶段性特征。(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对恩格斯所说“历史前提”的认识。答案:(1)官营手工业衰落;家庭手工业开始面向市场;民营手工业发展迅速;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作坊产生(或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雇用关系)。(2)阶段:“原工业化”;工业革命(工业化)。阶段特征:“原工业化”阶段:手工工场快速发展;商人参与;使用雇佣劳动。工业革命阶段:大机器生产;需要大量资本;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阶级。(3)开放性答案:评分标准:第一等①观点明确;②能有机结合材料并充分利用中外史实,多角度地论证观点;③逻辑严密,论述充分,表达清晰。第二等①观点较明确;②能结合材料或利用相关史实论证观点;③论述较充分,表达清晰。第三等①观点不明确;②未能利用材料或史实解释观点;③论述欠充分,表达不清晰。技巧:本题通过材料和问题展示了中英两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与发展的内容。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和比较分析能力。最后一问还涉及到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第(1)问要求概括明清之际江南地区手工业发展的特点,即从材料中归纳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的发展状况;第(2)问要求说明19世纪中期以前英国工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即概括材料中所提及的两个阶段的生产组织形式、资本和劳动关系等方面的发展状况。解题的关键是要正确运用相关概念的要素分析和归纳材料的信息。第(3)问考查了考生论证历史问题的方法与能力。解题的技巧是从中英两国的市场、资本、劳动力、政治制度等方面,对恩格斯的有关历史前提的观点作出比较式的阐释说明和论证。四、考试忌讳1、单项选择题的解题忌讳试题1:下面是资产阶级革命家章炳麟的一幅讽刺慈禧太后的对联:今日到南海,明日到北海,何时再到古长安?叹黎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湾,而今又割东三省?痛赤县邦圻益戚,每逢万寿无疆。与对联中“何时再到古长安”和“六十割台湾”相关联的历史事件分别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签订B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签订C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签订D八国联军侵华和《马关条约》签订答案:D忌讳:基础知识点混淆,材料信息提炼不准。“何时再到古长安”是八国联军联军攻陷北京后,慈禧太后闻讯后携光绪帝仓皇逃往西安,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发生的地点都不到长安(今西安),“六十割台湾”与《马关条约》相关。试题2:某班一个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为研究“中国近代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需要收集相关的历史史料。小组长列出了主要研究的大事:①太平天国运动②国民大革命③中共的诞生④维新变法运动⑤五四运动⑥辛亥革命A①②③B①④⑥C①④⑤D②③⑤答案:B忌讳:审题不清。本题最关键的是要审清题目研究“中国近代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近代民主革命战争从1840—1949年,分为旧民主义革命阶段(1840—1919年)和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1919—1949年)。国民大革命是1924—1927年,中共诞生于1921年,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排除②③⑤。2、材料解析题的解题忌讳试题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762年,约翰·威尔克斯开始发行《苏格兰人》报,其中第45期刊出一篇文章,激烈谴责政府的对外政策,并对乔治三世本人进行攻击,……这使乔治三世大为光火,就授意政府将其逮捕。威尔克斯本是议员,享有特权不受逮捕,但乔治三世指使下院通过决议,剥夺他的议员资格。……各阶层人们开始支持威尔克斯,“威尔克斯与自由”成了当时流行的口号。高考资源网——钱乘旦、陈晓律《英国文化模式溯源》高考材料二1781年英军在约克敦的投降造成巨大的冲击波,国内舆论纷纷指责政府,指责乔治的个人干预造成了北美的巨大失策。……1782年,诺思(首相)顶不住美国革命胜利的冲击波而宣布辞职,乔治三世的个人统治实际上寿终正寝。……一个企图恢复个人权力的国王在议会已取得主导地位的时代想抗拒历史发展的潮流,终于造成国家的伤害、个人的悲剧。高考资源网——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高考资源网材料三正是美国的爱国者感染了英国的激进分子提出了更为民主的选举权口号,激励他们为提高英国普通被统治者的政治影响而奋斗。他们还为英国的改革分子展示了组织政治运动的方式以及如何在不引起太多内乱的前提下达到改革的目标。高考资源网——[英]H.T.迪金森《美国革命对英国的影响》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指出英国政坛出现危机的具体原因及其政治根源。164\n(2)据材料三英国激进分子所面临的政治使命是什么?由此,19世纪30年代前期兴起的政治运动是什么?这一运动有何积极影响?答案:(1)具体原因:乔治三世指使下院剥夺威尔克斯议员资格;北美独立战争中英国的惨败;国王个人干预造成英国在处理北美问题上的重大失策。根源:乔治三世试图突破《权利法案》对国王权力的限制。(2)使命:扩大选举权;进行议会改革。运动:1832年议会改革。影响:扩大了工商业资产阶级的政治权利;推动了代议制的发展;保证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忌讳:本题主要从近代英国政坛危机为切入点,考查了英国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要求考生从中分析原因、总结结论、提升认识。第⑴较为简单,考查考生从材料中提取、概括信息的能力,忌讳考生不结合材料而依托教材去答题;第⑵问提升能力要求,稍有难度,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从更深层次思考问题,忌讳不依据材料来全面思考论证。164\n165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