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5 MB
- 2022-08-1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考考点考向预测(1)公民道德建设:学会做人 道德为先;继往开来。综合创新;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和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2)公民的道德生活:和谐社会里的社会公德;工作岗位上的职业道德;幸福生活中的家庭美德;健康成长中的个人品德。(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要求:经济生活与道德建设;经济秩序呼唤诚信伦理;经济活动中的竞争伦理;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4)面对科技进步的伦理引导:科技发展:锋利的双刃剑;生命科技与生命伦理;网络的伦理困惑;科技事业与人类福祉。(5)对环境的伦理关怀:现代文明的环境危机;环境伦理的原则和规范;呵护人类共有的家园;走可持续发展之路。(1)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说明道德建设的重要性。(2)结合201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模范事迹,分析道德榜样的力量。(3)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分析怎样践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怎样提高个人品德。(4)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具体事例,说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要求。(5)结合最新科技成果的运用,说明生命科技,网络科技应践行的伦理原则。(6)结合发展低碳经济、环境保护,说明环境伦理的原则和要求。\n专题一公民道德建设第1课时学会做人道德为先课程导入兴业安邦人为本,育人之道德为先。只要是有良知的社会,只要有人群生活的地方,不论何时何地,对人的道德教育、道德修养和道德规范要求,都是一项带根本性的事情。思考:为什么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道德和法律作为行为规范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道德在个人生活中起怎样的作用?探究新知学点1道德的力量1.道德的含义道德是人类特有的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2.道德的作用一定的道德观念或道德体系一经形成,就成为影响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没有道德规范的调整,人们就不知道应当如何交往和共处。如果道德水平低下,人们也难以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和矛盾。具备了良好的道德,人们才能彼此尊重,和谐共处,社会才得以安定有序,充满活力。道德是衡量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发展水平和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例1道德是()①人类特有的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关系②影响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③人生幸福和成功的重要支柱④衡量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道德是人类特有的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而不是行为关系,①错误。高尚的道德,是人生幸福和成功的重要支柱,③得说法不准确。②④正确地表述了道德的作用。答案D解题规律解答组合式选择题,要重视运用排错法。把带有错误表述的选项排除掉,很容易得出正确答案。3.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必要性\n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公民道德建设作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深远意义。因此,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也是历史赋予当代中国青年的崇高责任和庄严使命。问题研讨1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公民道德建设,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什么?。学点2道德与法相辅相成1.道德与法律的相同点道德与法律都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从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法治以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则以道德的说服力和感召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从个人的生活来看,道德与法缺一不可。一个缺乏道德观念的人,总以为道德是对自己的约束,限制了自身的“自由”,它的法治观念必然淡薄,往往会不顾法纪,自酿苦果。2.道德与法律的不同点(1)道德自人类社会产生后就始终存在,它的评价标准是人们的利益所决定的善恶、荣辱观念;而法律是随着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反映和代表着统治阶级的意志。(2)道德主要通过个人良心、风俗习惯和社会舆论,通过教育批评和自省等方式起作用;而法律是凭借国家权力强制实行。国家强制力,是法律发挥作用的根本力量。[来源:学,科,网](3)道德调节的范围几乎涉及人们的所有社会关系、所有行为;而法律调节的范围主要涉及那些重要的、基本的社会关系和行为。问题研讨2“法律告诉你不该干什么,道德告诉你应该干什么。法律是最低的道德标准,道德是最高的法律取向。法律主要律人,道德主要律己。法以力服人,德以理服人”。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法律和道德关系的那些方面?。例2道德的评价标准是()A.道德的说服力和感召力B.人们的利益所决定的善恶、荣辱观念C.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D.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例3法律发挥作用的根本力量是()\nA.道德的说服力B.道德的感召力C.法律的权威性D.国家强制力解析这两例题考查道德与法的区别。道德的评价标准是人们的利益所决定的善恶、荣辱观念;而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反映和代表着统治阶级的意志。道德主要通过个人良心、风俗习惯和社会舆论,通过教育批评和自省等方式起作用;而法律是凭借国家权力强制实行。国家强制力,是法律发挥作用的根本力量。答案例2B例3D3.社会主义法律与道德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法律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道德同样以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为评价善恶、荣辱的根本标准。我们必须把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学点3成功和幸福的支柱1.道德对公民个人幸福生活的影响从个人的生活来看,道德与法缺一不可。一个缺乏道德观念的人,总以为道德是对自己的约束,限制了自身的“自由”,它的法治观念必然淡薄,往往会不顾法纪,自酿苦果。2.道德对个人成长与发展的作用(1)从我们个人的成长来看,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德是其主导作用的因素,它对人生事业成败、生活幸福与否都有重要作用。一个人的道德素质好,可以减少不利环境和因素的消极影响,变不利为有利;相反,如果缺乏良好的道德素养,在好的环境和有利因素也难以对他产生积极影响。(2)我们要全面发展,获得人生的幸福与成功,需要具备多种良好素质,而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高尚的道德,是人生幸福和成功的重要支柱。3.树立正确的道德观(1)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有助于塑造完美的人格。一个具有正确道德观的人,能深切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幸福,知道人生之路应该往哪里走,劲朝那个方向使。如果没有正确的道德观,在人生的方向和道路的选择上,就会感到茫然,出现偏差,甚至误入歧途,最终给自己和家庭带来不幸,对国家和人民造成危害。(2)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有助于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n一个具有高尚道德的人,能够在学习和工作中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焕发出无穷的精神力量,把自己的潜在能力最大限度地开发出来;无论遇到什么挫折,都能保持自尊、自信,以乐观的人生态度,以昂扬的进取精神去克服困难,争取胜利。(3)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每个人都需要他人的帮助,都向往和谐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一个人如果品德好,经常关心和帮助他人,就会受到人们的欢迎,得到他人的同情、帮助和支持。一个人如果品德不好,往往会为人们所厌弃,说话没人听,做事没人帮,成为孤家寡人,什么事都难以做成。例4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有助于()①塑造完美的人格 ②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③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④获得人生的幸福与成功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解析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有助于塑造完美的人格,有助于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高尚的道德,是人生幸福和成功的重要支柱。①②③④都是树立良好道德观的意义。答案D解题规律准确把握教材知识,透彻理解理论观点,是正确判断的前提。拓广延伸一、疑难解析1、道德对社会发展的作用道德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它们之间的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1)道德起源于社会实践。道德是一种意识形态。道德起源于人类自身生和发展的需要,起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属于社会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从生产实践中产生的道德,是社会一定经济关系的产物,有什么样的经济关系,就有什么样的社会道德;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然而,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是不完全同步的。道德有比较强的历史继承性,它与传统习惯、民族文化心理融为一体,因而可以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可以超越现实的社会关系而走在经济发展的前列。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与社会道德风尚也不是同步的。这表明道德受社会经济制约的同时,有其自身存在、发展的规律,即相对独立性。道德还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在几乎所有人类存在和活动的领域中都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2)道德对社会发展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先进的道德对社会发展会起推动和进步作用,落后的道德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甚至破坏的作用。\n道德对社会生活的反作用,即道德的能动作用。其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道德能促使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巩固。在人类历史上,由新的经济基础产生的一定道德,总是以自己的善恶标准去论证、宣传新的经济基础的合理性和正义性,抨击旧的经济基础的落后性和非正义性,谴责不利于和危害新的经济基础的思想和行为,从而促使新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巩固。而当旧的经济基础趋向灭亡并被新的经济基础代替后,由旧的经济基础产生的道德往往还要作为一种习惯势力和腐朽思想同新的经济基础和新的道德进行较量,以阻碍和破坏新的经济基础的发展。如当前社会上滋生的腐败现象,正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剥削阶级道德腐蚀人们灵魂的结果。可见,道德对社会发展可起积极促进作用,也可起消极阻碍作用。 第二,道德是为一定的阶级利益服务的。任何阶级道德都体现着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并为本阶级的利益服务。各个阶级都把道德作为一种特殊思想工具通过道德的宣传教育,使体现本阶级利益的道德原则、规范变为本阶级成员的内心信念,自觉改造自己的道德义务,为本阶级的根本利益服务。同时,利用本阶级道德的统治地位,对敌对阶级的成员施加影响,转变他们的道德观念,把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纳入本阶级道德规范的轨道。第三,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人是社会生产力发展中最重要的能动因素。人们的道德观念必然对其劳动态度、工作效率发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从而影响社会生产的发展。第四,道德能保证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一定社会的道德,包括公共生活准则,在调整人们的行为和相互关系,保证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维持人们交往的正常进行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2.道德与法的关系 道德和法同是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都属于社会意识形态,都是随着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但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1)区别①道德和法起作用的方式不同。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量保证执行的行为规则的总称。法是阶级专政的一种工具,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法有各种明文规定,并由一定的机关按照这些规定检查执行,对于违法行为按照规定的方式给予惩罚,具有外在强制性的特点。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起作用来调节人们的行为,具有内在自觉性的特点。②道德和法起作用的范围不同。道德\n对人们行为所干预的范围比法更要广泛得多。有些不道德行为,没有达到“违法”的程度,法律不进行制裁,但人们可以进行道德谴责,加以制止。③道德和法的产生和发展的趋势不同。道德先于法律而产生,而法则是阶级出现以后的产物。随着阶级的消灭和国家的消亡,法也随即消亡,而道德的作用将日益扩大和加深,并由阶级的道德逐渐成为全人类的共同道德。(2)联系①道德和法往往相互渗透于对方,即在规范的内容上往往直接重合。古今中外,有不少道德规范同时又是法律条文。例如,中国封建社会用法律形式强制推行和维护“三纲五常”的封建道德;在社会主义社会,我国宪法明文规定,公民必须爱护和保护公共财产,遵守社会公德等。这里不仅是法律规范,而且也是道德规范。②道德和法互相作用、互相补充。历史上一切统治阶级,都把道德与法当成维护其阶级利益的工具,都很重视把德治和法治结合起来。③道德观念和法律观念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例如,我国现阶段实施的以德治国方略、大力开展公民道德建设等,必然有助于法制观念的增强,从而可以大大减少违法行为和犯罪;社会主义法治和德治的实施,既增强法律观念,又能推动道德水平的提高。例5道德起作用的主要途径是依靠()A.政治法律设施的保障和强制作用B.统治阶级的权利作用C.社会舆论、人们的信仰、习惯、传统及教育的作用D.先进阶级思想的引导作用解析法有各种明文规定,并由一定的机关按照这些规定检查执行,对于违法行为按照规定的方式给予惩罚,具有外在强制性的特点。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起作用来调节人们的行为,具有内在自觉性的特点。答案C解题规律对于相对应的、相对立的感念或范畴,要注意它们的区别和联系,这往往会成为命题的切入点。二、思维诊断1.道德决定一切,只要人们的道德水平提高了,一切社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社会意识形态,而作为意识形态的道德对于社会经济基础和社会生活又起着巨大的反作用—一积极的促进作用或消极的阻碍作用。对这种能动作用的夸大或贬低乃至否认都是错误的。\n2.只要不违法,谁也不能管我道德和法起作用的方式不同,法具有外在强制性的特点,道德具有内在自觉性的特点。道德和法起作用的范围不同,道德对人们行为所干预的范围比法更要广泛得多。有些不道德行为,没有达到“违法”的程度,法律不进行制裁,但人们可以进行道德谴责,加以制止。道德和法同是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公民提高自身素质要坚持自律和他律相结合。3.道德是人生幸福和成功的重要支柱道德对公民个人事业成败、生活幸福与否都有重要作用。一个人的道德素质好,可以减少不利环境和因素的消极影响,变不利为有利;相反,如果缺乏良好的道德素养,在好的环境和有利因素也难以对他产生积极影响。高尚的道德,是人生幸福和成功的重要支柱。第2课时继往开来综合创新课程导入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撑。公民道德建设,必须继承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还要发扬我党的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思考:继承中华传统美德有什么现实意义?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要求是什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我们应该怎样做?探究新知学点1继承优良传统1.继承中华传统美德的现实意义(1)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精华,反映了历史进步的要求,具有无穷的感染力和永恒的生命力。(2)中华传统美德,凝结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之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始终是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2.我国公民道德建设要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1)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培育了优良的传统道德。公民道德建设,必须继承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n(2)继承优良传统,要发扬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这些优良传统,集中体现在不断丰富的民族精神之中。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继承发扬这些优良传统,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问题研讨1中国古代传统道德重视人伦关系的协调,重视精神境界的提升,重视“仁者爱人”的精神涵育等。继承优良传统就是继承中国古代传统道德?这种说法对吗?请说说你的理由。。例1东汉时期,杨震廉洁自律的故事被传为美谈。荆州刺史杨震调任东莱太守,上任途中经过昌邑。昌邑令王密深夜带了10斤黄金去送给杨震,并说:“现在已是深夜,没人知道。”杨震生气地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能说没人知道?”王密只好羞愧地带着黄金回去了。这说明()A.中华传统美德是固定不变的B.杨震的做法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具体体现C.杨震坚持为人民服务的精神D.杨震的做法是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华传统美德的相关知识。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培育了优良的传统美德。在封建社会里,杨震的行为是为统治阶级利益服务的,不是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A、C、D三项说法错误,应选B项。答案B学点2弘扬时代精神1.道德的产生、变化和发展(1)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作为人类精神生活的一种方式,它归根到底取决于社会物质的生产方式,而物质生产方式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变化、发展,道德也随之变化、发展。(2)道德的进步,总是表现在传统道德的精华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先进道德的形成,要对传统道德进行批判性清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先进道德的发展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融入新的时代精神。2.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1)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同时,大力弘扬时代精神,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n(2)道德的进步,总是在社会实践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的。中华传统美德与革命传统道德,是不同历史时期时代精神的结晶。我们今天的公民道德建设,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把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结合起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包含着丰富内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大力弘扬这些时代精神,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必然要求。问题研讨2道德建设必须立足现实、关注现实,从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提炼出富有时代感的道德规范。因此,道德建设只要关注现实即可,没有必要关注道德理想的建设,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例2全国支教劳模白芳礼老人患病的消息牵动着人们的心,社会各界纷纷前往探望。92岁的白芳礼老人14年中用蹬三轮挣来的近20万元资助了数百名学生。老人资助过的博士生又在资助着本校的在校生,被资助的学生表示一定要把爱心传下去。对在津门形成的这种助人者、受助者、间接受助者之间传递爱心的“白芳礼效应”,认识错误的是()A.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已经非常完善B.中华传统美德始终是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C.公民道德建设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D.继承优良传统,弘扬时代精神,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公民道德的发展、进步以及内在要求等知识。B、C、D三项正确且符合题意,我国公民道德建设虽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公民道德建设的任务依然非常艰巨,该题为逆向选择题,应选A项。答案A学点3博采众长为我所用1.我国公民道德建设要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文明成果(1)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既要发展本民族的传统美德,又要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文明成果。(2)在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世界各国、各民族都创造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其中,有很多各具特色的道德精华,值得我们汲取和继承;有很多富有成效的道德建设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3)我国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不能离开世界文明发展的大道。我们必须站在世界文明发展的前沿,认真研究和积极借鉴各国的文明成果,包括人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博采众长。[来源:学,科,网]\n例3我国公民道德建设要()①大力弘扬时代精神②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③把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结合起来④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文明成果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加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要求。①②③④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这一要求,故选D。答案D2.正确对待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民道德建设,只能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在学习世界各国道德建设成功经验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方针。一方面,要反对妄自尊大、唯我独尊;另一方面,要反对妄自菲薄、全盘照搬、全盘西化。我们既要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外域文化,积极汲取世界各国的长处,又要坚决抵制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消极腐朽的思想道德文化的侵蚀,决不能把腐朽当神奇。例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民道德建设,只能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在学习世界各国道德建设成功经验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的方针。()A.以我为主、为我所用B.以我为主、唯我独尊C.积极汲取、为我所用D.积极汲取、全盘照搬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加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方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民道德建设,在学习世界各国道德建设成功经验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方针。反对妄自尊大、唯我独尊、全盘照搬。积极汲取世界各国的长处,又要坚决抵制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消极腐朽的思想道德文化的侵蚀,决不能把腐朽当神奇。应选A项。答案A拓广延伸一、疑难辨析正确理解道德和阶级的区别与联系1.区别\n(1)含义不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阶级属于物质范畴、经济范畴。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作为人类精神生活的一种方式,是物质生产方式的反映,是经济基础的反映。[来源:学科网](2)产生不同。道德自人类社会产生之后就始终存在,它的评价标准是人们的利益所决定的善恶、荣辱观念;而阶级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产物,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的发展,剩余产品和私有制的出现,社会才分裂为对立的阶级。2.联系在阶级社会中,由于经济关系必然表现为阶级关系,因此道德具有阶级性。同时,道德中又包含一定的全社会共同的因素。例5下列关于道德的进步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先进道德的发展是对以往道德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过程②先进道德的发展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融入新的时代精神。③先进道德的形成,要对传统道德进行批判性清理④道德的进步,总是表现在传统道德的精华与时代精神相结合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道德的发展进步的相关知识。经过分析不难选出D项。答案D二、思维诊断1.当今社会的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没有必要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培育了优良的传统道德。中华传统美德反映了历史进步的要求,具有无穷的感染力和永恒的生命力。中华传统美德,凝结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之中,始终是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公民道德建设,必须继承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发展,我国公民的道德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突出问题,因此,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做到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2.道德具有阶级性,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没有必要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道德建设的经验和成果。在阶级社会中,道德具有阶级性,但社会中的不同阶级的道德并不是绝对对立的,它们之间依然会存在着一些共同之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民道德建设,在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同时,还要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外域文化,积极汲取世界各国的长处,又要坚决抵制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消极腐朽的思想道德文化的侵蚀,决不能把腐朽当神奇。\n例6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必须()①处理好现实与理想的关系②坚持现实性与历史性的统一③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④坚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相关知识。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最根本的是坚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当前,道德建设要体现时代性,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就必须立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确处理好现实与理想的关系,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自主性与规范性的关系,灌输与疏导的关系等。故选D。答案D第3课时公民道德规范和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课程导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一个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经过多年的道德实践,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体系框架,为今后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思考: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有什么特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民道德建设为什么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探究新知学点1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1.道德规范的含义道德规范是人们为了社会稳定和发展所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2.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1)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即充分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积极借鉴了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文明成果;既着眼于人类文化发展的前沿,吸收了人类优秀道德的精华,又立足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体现了新时期新阶段的时代精神。例1中共中央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在全社会大力提倡“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其目的在于\n()①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③学习公民道德规范的基本知识④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公民道德基本规范颁布的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公民用来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家庭,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关系应遵循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①②④符合题意。掌握知识重在应用,故③不是目的。应选C项。答案C解题规律解答组合式选择题,要重视运用排错法。把带有错误表述的选项排除掉,很容易得出正确答案。学点2.我国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本质特征和核心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本质特征和核心。2.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私有制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社会主义道德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体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道德。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私有制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3.在新形势下,倡导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1)为人民服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非常丰富,只有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才能正确处理好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在新形势下,倡导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就是要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贯穿于各种具体道德规范之中。通过具体道德规范,引导人们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提倡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为人民为社会多做好事。(2)为人民服务有共同的要求,又有不同的表现。它不仅是对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要求,也是对广大群众的要求。每个公民不论职业如何、能力大小,都能够在本职岗位,通过不同形式做到为人民服务。在为人民服务中包含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例2《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这说明为人民服务()①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n②贯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③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④适合社会主义制度下崭新的人际关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来源:学科网ZXXK]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核心的意义。把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这正是对我党和我国人民几十年来革命道德发展的一个总结,完全符合时代精神和适应新时期道德建设的需要。应选D项。答案D问题研讨1为人民服务不仅是党的根本宗旨,共产党员等先进分子应有的品质,而且为广大群众所接受。为人民服务作为一项普遍道德准则,广泛深入地为人们所接受和履行。这说明为人民服务没有高层次和普遍要求之分?。学点3.我国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以集体主义为原则1.把集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原则的原因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人民当家作主,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关系,决定了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必须以集体主义为原则。2.集体主义原则的基本内容第一,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二者相辅相成。每个人的正当利益,都是集体利益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国家利益、社会利益,体现着个人长远的、根本的利益。第二,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应当服从集体利益。第三,坚持集体主义,维护集体利益,要保障个人正当利益,使个人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个人价值得以实现。3.坚持集体主义原则的具体要求坚持集体主义的原则,要反对个人主义,尤其要反对极端个人主义。个人主义总是以个人为中心,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时,把他人、集体和社会当成实现个人目的的工具和手段,它不能代表正当的个人利益。极端个人主义是个人主义的恶性膨胀,既会给社会、集体和他人造成损害,也会给个人带来失败和不幸。问题研讨2某校政治老师为了加强\n对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组织了一次课堂讨论,同学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同学甲:“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是对立的,因此,讲求个人利益必然影响和损害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强调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又必然会忽视和牺牲个人利益。”同学乙:“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是统一的,有了集体利益就有了个人利益,有了个人利益也就有了集体利益。”请评述甲、乙同学的观点。。例3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成为人们衡量一个人行为和品质的是非、善恶、美丑的根本标准。()A.个人主义原则 B.爱国主义原则C.国家主义原则 D.集体主义原则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集体主义的内涵。集体主义是正确处理个人和社会、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中人和人关系的唯一正确的原则,应选D项。答案D例4下列关于集体主义原则的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是①要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②一切言论和行动要以国家、人民的整体利益为出发点③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要以集体利益为重④集体利益要以个人利益为前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集体主义原则的内容。经过分析不难选出A项。答案A拓广延伸一、疑难辨析1.正确理解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区别(1)从含义看: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是根本对立的人生价值观和思想体系,其含义不同。(2)从产生看:集体主义是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相适应的价值观;个人主义是与私有制相适应的价值观。(3)从出发点看:集体主义是一切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个人主义是以个人为中心。\n(4)从阶级性看:集体主义是无产阶级人生观的核心,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个人主义是资产阶级人生观的核心,以自我私利为核心。(5)从结果看:集体主义是正确的价值取向,它对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有积极的导向作用;个人主义不惜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对个人和社会有极大的危害。2.正确理解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1)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互为前提而存在;另一方面,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互促进而共同发展。(2)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并不是说二者之间完全一致。事实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不一致的情形是经常发生的。集体利益是全局利益、长远利益的体现,而个人利益一般表现为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例5下列关于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①集体利益是个人利益的基础和保证②个人利益的实现和提高离不开集体利益③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有时存在矛盾④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根本对立的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既有一致性,有时也存在矛盾,可选A项。答案A二、思维诊断1.在我国,公民实现了个人利益,就意味着国家利益得到了实现。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是统一的。一方面,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互为前提而存在,另一方面,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互相促进而共同发展。因此,二者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虽然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二者毕竟存在着差异。在某些具体问题上,二者不一致的情形是常常发生的,甚至会出现不可兼顾的矛盾。公民实现了个人利益,并不意味着国家利益就得到了实现,公民只有在实现个人利益的同时,自觉维护和服从国家利益,才能有利于国家利益的实现。2.个人利益就是个人主义。(1\n)个人利益有正当利益与非正当利益的区别。我们坚持集体主义,决不会反对个人的正当利益,但也决不会支持非正当的利益。我们反对不正当的个人利益,反对那种以牺牲社会整体利益来满足个人利益的思想和言行。(2)个人主义是以个人为中心,一切从个人出发,为了满足个人私欲而不惜损害社会和他人利益的思想体系。反对个人主义,就是反对“以个人利益为中心”,不是反对个人利益。例6集体主义是新时期我国人民正确的价值取向,因为它()①反映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关系的客观要求②体现了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③正确地解决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④是我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力量源泉。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集体主义原则的基本内容及其重要性。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既是一种价值观,又是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关系的政治原则和道德准则,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和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正确的价值取向。应选D项。答案D专题二公民的道德生活第1课时幸福生活中的家庭美德课程导入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不同的生活领域,有不同的道德规范,每个公民在道德生活中都应践行这些规范。在家庭生活中,人们面对着各种家庭关系。思考:什么是家庭道德和家庭美德?家庭美德规范作用的是什么?在处理家庭和邻里的关系时,应遵守什么样的家庭美德?探究新知学点1家庭生活中的美德1.家庭道德的含义(1)调整各种家庭关系的道德,即家庭道德。(2)家庭道德产生于原始社会氏族部落时期,人类社会由此产生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家庭道德。不同社会、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家庭道德,带有阶级的、民族的、时代的烙印,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甚至是根本的对立。家庭道德中的精华,就是家庭美德。\n问题研讨1家庭生活,这是人人生活在其中的社会细胞,与此相对应的就是家庭道德。家庭道德是从来就有并亘古不变的吗?。例1家庭道德()A.就是公民道德B.不具有阶级性和时代性C.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D.是调整各种家庭关系的道德解析本题考查对家庭道德的理解。家庭道德产生于原始社会氏族部落时期,不同时代、不同社会有不同的家庭道德,家庭道德具有时代性和阶级性,它是公民道德作用于家庭生活领域的结果。B、C项错误,A项把家庭道德和公民道德混为一谈,故D符合题意。答案D解题规律解题过程中,不但要把握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而且还要注意比较与其他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2.家庭道德规范的作用(1)家庭道德规范,作为评价人们在恋爱、婚姻、邻里交往中行为是非、善恶的标准,引导、激励家庭成员正确处理家庭关系和邻里关系,对家庭和睦、家人安康、社会和谐,起着重要作用。(2)家庭道德规范是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的内容要求之一,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在家庭领域里的体现。(3)家庭道德所调整的关系,涉及家庭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如缔结婚姻、教育子女、赡养老人、分担家务、支配经济以及邻里相处等。例2传统家庭道德主张“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现代社会崇尚好男儿,志在四方;封建社会奉行“女子无才便是德”,现代社会人们为保护女童受教育权利,开展了一系列的诸如“春蕾行动”等助学活动。显然,家庭道德面临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今天,我们所倡导的家庭道德()①与传统家庭道德格格不入②是对传统家庭道德的批判继承③涵盖夫妻、长幼之间的行为准则④对家庭和睦、家人安康、社会和谐,起着重要的作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n本题考查家庭道德规范的作用。家庭道德虽然具有阶级性、民族性和时代性,但它并非与传统家庭道德格格不入,而是对传统家庭道德的继承和发展。①错误,故选B。答案B学点2.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家庭美德1.家庭美德含义家庭道德中的精华,就是家庭美德。2.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今天,我们所倡导的家庭美德,继承了中华民族家庭道德中的优良传统,融合了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注入了新的时代精神。其基本规范是: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1)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也是社会主义家庭美德的首要规范。(2)家庭中的男女平等是家庭民主、夫妻和睦的前提,也是社会进步、道德进步的体现。[来源:学#科#网Z#X#X#K](3)夫妻和睦,才能在此基础上实现家庭和睦。(4)勤俭持家是我国传统美德中传承最久的美德之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进程中,要倍加倡导勤俭持家的家庭美德。(5)邻里团结与否,直接影响着每个家庭的生活,家庭的美满幸福离不开融洽的邻里关系。例3下列属于家庭美德的是()①尊老爱幼②勤俭持家③爱岗敬业④邻里团结⑤男女平等⑥夫妻和睦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⑥C.①②④⑤⑥D.①③④⑤⑥解析本题考查对家庭美德规范的内容的理解。爱岗敬业属于职业道德,故选C。答案C问题研讨2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十分重视把勤俭节约作为治国之道,修身之德、持家之理。“兴由勤俭败由奢”,无论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还是一个家庭来说,莫不如此。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勤俭持家的家庭美德已过时了,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易错点提示\n家庭美德不能完全等同于家庭道德,它是家庭道德的精华,家庭美德同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有明显的区别。学点3.让家庭充满亲情,让邻里更加团结1.家庭道德是一种亲情道德,它涵盖夫妻、长幼之间的行为准则。这对维护家庭幸福有着特殊的作用。家庭美德的培育过程,也是培育夫妻、长幼之间亲情的过程。培育亲情,首先要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其中代际沟通尤为重要。其次,要培育家庭文化。家庭文化是家庭成员在家庭生活中共同营造的一种文化氛围,它不仅体现在家庭装饰、娱乐设施中,也表现在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中。对先进文化的向往和追求,是亲情的凝结和升华。2.邻里友情是协调邻里关系的情感基础,是亲情的延伸和扩展。处理好邻里关系,互相尊重是维护邻里友情的基本前提。不对邻居指手画脚、说三道四是相互尊重的起码要求,互谅互让是相互尊重的应有表现,互帮互助是相互尊重的更高境界。另外,处理邻里关系,还要加强社区道德建设,共创和谐友善的社区环境,这是促进城乡居民邻里团结的重要环节。例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培育家庭美德要()①吸取古今中外一切有价值的家庭美德的内容②不断赋予家庭美德以新的时代内容③把握市场经济条件下家庭美德建设的规律性④发挥好榜样的示范性和引导性作用A.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培育家庭美德的问题。家庭美德建设是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积极弘扬家庭美德中的积极因素,还要结合新的实践丰富和发展家庭美德的新内容,故选D。答案D例5中国传统家庭道德有很多优良传统,诸如主张家庭稳定、夫妻恩爱、敬老爱幼等,但也有一些腐朽的东西,诸如男尊女卑、一夫多妻、家长制等,它们在现实生活中依然存在影响,需要不断肃清,因此,加强家庭道德建设要()①祛邪扶正,树立正气②大力宣传社会主义家庭道德③加强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④批判封建的、腐朽的家庭道德观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n解析本题考查家庭道德建设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道德观念的变化,家庭结构以及相应的家庭道德观念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一些腐朽的家庭道德观念也沉渣泛起,加强道德建设非常必要和迫切,本题选项都符合题意,故选D。答案D易错点提示家庭道德是一种亲情道德,不能仅仅理解为只要注重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就可以。培育家庭美德是培育亲情的过程,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亲情的培育,有赖于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也有赖于家庭文化的培育。拓广延伸一、疑难辨析正确理解公民道德、家庭道德、家庭美德的关系公民道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里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公民道德是对公民行为的规范和约束,也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需要,对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稳定公共秩序关系极大。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的要求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家庭、公共生活、职业),公民道德建设应着力在这三大领域中进行。调整各种家庭关系的道德,即家庭道德。家庭美德属于家庭道德范畴,是指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家庭道德中的精华,就是家庭美德。家庭美德包括关于家庭的道德观念、道德规范和道德品质。例6下列关于公民道德、家庭道德、家庭美德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三者所发挥作用的领域相同B.公民道德是家庭道德和家庭美德的基础C.三者的主要内容相同D.家庭道德、家庭美德都是公民道德的重要内容解析本题考查公民道德、家庭道德、家庭美德关系。三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的要求体现在家庭、公共生活、职业领域中进行,其主要内容及其发挥作用的领域不同,A、B、C是错误的,故选D。答案D二、思维诊断1.家庭道德是从来就有的。[来源:学#科#网]\n家庭道德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随着家庭的产生而产生的,家庭道德产生于原始社会氏族部落时期。2.家庭道德的基本规范都是一致的。由于社会性质、民族文化的影响,不同社会、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家庭道德,带有阶级的、民族的、时代的烙印,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甚至根本的对立,因此,作为家庭道德规范的具体内容必然具有阶级性、民族性和时代性。3.家庭美德就是关于家庭的道德规范。家庭美德不仅包括关于家庭的道德观念、道德规范和道德品质,还包括在家庭生活中,在道德意识支配下,按照家庭美德规范行动,逐渐形成的人们的道德品质和美德。例7家庭美德()①属于家庭道德范畴②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广泛的调节作用③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④包括家庭道德观念、道德规范和道德品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对家庭美德的理解。①②③④均从不同角度正确揭示了家庭美德的相关内容,故选D。答案D第2课时工作岗位上的职业道德课程导入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从事着各种各样的职业,基于长期的职业活动,逐渐形成了带有各自职业特征的职业道德。思考:什么是职业道德?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是什么?如何培养职业精神?探究新知学点1职业生涯中的道德1.职业道德的含义及产生(1)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n(2)职业道德是因社会分工的出现而产生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职业种类也越来越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类认识、改造自然的领域不断扩大,产生了新的职业道德要求,因而也给职业道德建设带来许多新的课题。问题研讨1社会的每个成员几乎都在某一行业中从事职业活动,职业道德作为协调职业的道德准则,对于职业活动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职业道德是从来就有的吗?。例1一患者到医院看病,医生看似认真地进行了多项检查,又开出了价格不菲的药方,还声称是对患者的特别照顾。其实病人根本不需要进行那么多项检查,也不需要用那么昂贵的药。这说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注意()A.职业道德B.家庭美德C.社会公德D.勤俭持家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职业道德的含义。职业道德与家庭美德、社会公德有明显的区别,结合所学知识不难选出A项。答案A例2职业道德()①是社会分工的产物②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③涉及到每个从业者的活动④在社会道德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职业道德的产生及地位等。职业道德不是从来就有的,是因社会分工的出现而产生的,职业活动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最基本活动,离开职业活动人类就根本无法存在,职业道德在社会道德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故选D。答案D2.职业道德规范的作用(1)职业道德规范的形式及特点。职业道德的规范,往往采取自定章程的形式,从而使这种道德规范具有较强的强制性。(2)职业道德主要调节职业范围内的三种关系:一是调节职业内部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二是调节职业活动中人和物的关系,三是调节职业与职业有关的各种社会关系。职业道德调节职业活动与社会之间的关系。\n(3)职业道德规范对于规范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树立良好的行业作风,保证各类生产和各项工作顺利进行,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专业化程度的增强,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职业道德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意义更加凸现。职业道德的好坏,不仅影响个人的职业活动,而且也影响整个社会职业风气,影响整个社会的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例3不同的职业道德规范,体现着不同的职业特点,同时包含着职业行为共有的基本道德要求。基本道德规范与不同的职业道德规范之间的关系是()A.整体与部分B.多数与少数C.共性与个性D.个别与一般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基本道德规范与不同的职业道德规范之间的关系,基本道德规范体现了不同的职业道德规范的共同特征,具有普遍性,而不同的职业道德规范则体现着不同的职业特点,包含着职业行为共有的基本道德要求,有其特殊性,故选C。答案C学点2.在我国,各行各业从业人员应当遵守的共同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不同的职业道德规范,体现着不同的职业特点,同时包含着职业行为共有的基本道德要求。在我国,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1)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基础和核心。爱岗是敬业的前提,敬业是爱岗的升华。忠于职守、认真负责,是爱岗敬业的基本要求。(2)诚实守信,是一个人立身社会的基本准则,更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要求。职业活动中的诚实守信表现为:诚实劳动,守信用、重合同、以信济业,不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制假售假,等等。(3)办事公道。坚持原则而不假公济私、损公肥私,一视同仁而不厚此薄彼、趋炎附势,是办事公道的具体表现。(4)服务群众。在职业生活中,心中装着群众,热情、周到、耐心地为工作对象服务,认真听取服务对象的意见,是服务群众的具体要求。(5)奉献社会。奉献社会是职业道德的更高境界,也是做人的更高境界。例4诚实信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必须遵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诚信原则,因为诚信是()A.商品交换的前提条件B.市场交易的一般特征C.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D.现代市场交易活动的基本精神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职业道德规范中的诚实守信\n,商品交换的前提条件是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市场交易的一般特征是自愿、平等、公平和诚实信用;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平等性、竞争性、开放性和法制性。故选D。答案D例5某顾客在商场购物,一番细心挑选后仍不满意,转身准备离去。这时,一直面带微笑的售货员改变了态度,挖苦地说:“一看就知道是个没钱的主儿……”,售货员的行为()①违背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②违背了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原则③违背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④符合社会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体现了职业道德为人民服务这一基本原则,结合题意可选A项。答案A学点3.培养职业精神,践行职业道德1.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改革开放以来,职业道德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加强职业道德建设顺应了世界科技、经济发展趋势,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提高从业者职业道德素质,改善整个社会道德风气。2.养成良好职业道德的途径和方法(1)端正职业态度。对工作采取什么态度,是衡量职业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准。(2)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职业理想包括维持个人生活、实现个人价值和承担社会义务三个方面内容。只有从业者主动承担社会义务,为社会作贡献,才把握了职业精神的真谛。(3)学习职业道德知识。学习这些知识,了解从业者的行为规范及其评价标准,有助于加强对职业精神的领悟和对职业道德的理解。(4)提升职业生涯中的人生境界。在未来的职业活动中,通过长期的职业精神磨砺,自觉践行职业道德,在职业生涯中实现人生境界的升华。例6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要()①提高对职业道德作用、地位的认识②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n③与世界科技、经济发展趋势相结合④与深化改革相结合[来源:学科网]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职业道德建设问题的认识。加强职业道德有利于改善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当前世界处于一个信息时代,科技发展迅猛,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必须与世界科技、经济发展相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导致了职业的流动和从业者的自由择业,职业道德建设必须适应这种特点,①②③④均正确,故选D。答案D拓广延伸一、疑难辨析正确理解职业道德与家庭道德的区别与联系1.区别(1)定义不同:家庭道德中的精华就是家庭美德。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2)产生不同:家庭道德产生于原始社会氏族部落时期。职业道德因社会分工的出现而产生。(3)调整关系不同:家庭道德所调整的关系,涉及家庭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如缔结婚姻、教育子女、赡养老人、分担家务、支配经济以及邻里相处等。职业道德主要调节职业范围内的三种关系:职业内部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职业活动中人和物的关系,职业与职业有关的各种社会关系。(4)规范不同:家庭道德的基本规范是: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来源:学#科#网Z#X#X#K]2.联系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都是公民道德的重要内容,都是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在特定社会关系领域的具体体现和必要补充,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广泛的调节作用。例7下列关于家庭道德与职业道德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二者调整的关系相同B.职业道德是家庭道德的目的和归宿C.二者发挥作用的领域相同D.职业道德以家庭道德为前提和基础[来源:学,科,网Z,X,X,K]\n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家庭道德与职业道德的关系。结合上述疑难辨析,A、B、D三项是错误的,可选C。答案C二、思维诊断1.职业道德是从来就有的。职业道德并不是人类社会一诞生就有的。它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产生社会分工之后的产物,它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2.职业道德仅仅调节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的关系。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的关系。3.职业道德的制定应服从本行业的发展需要。社会中某种行业活动与社会整体活动发生密切联系,只有各种职业活动按照社会要求的相应的职业活动来进行,整个社会的生产和社会生活才会健康有序。因此,某种职业道德对某种行业活动的规范、制约必须以服从社会的整体利益为前提,不能损害社会的整体利益,这是每种职业道德制定、执行的必要前提。同时,职业道德还应从积极方面使职业活动有利于社会和其他成员,有利于人类进步和发展。4.职业道德是从业者应尽的责任。职业代表着个人的身份,表现了他所担负的社会角色。职业的本质是人在社会关系中应尽的责任,同时又能享受从事职业应当从社会得到的相应的回报,集中体现了从业者在社会关系中的义务与权利相统一。职业道德是职业活动中责任和权利相统一的反映,它协调职业内部的各种关系以及职业活动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例8下列关于职业道德的说法正确的是()①职业道德对职业活动具有能动作用②职业道德是职业活动中权利和义务的统一③职业道德规范具有较强的强制性④职业道德的规范,往往采用自定章程的形式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职业道德规范的作用、调节对象、特点及形式。①②③④均符合要求,故选D。答案D第3课时和谐社会里的社会公德课程导入\n社会公共生活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几乎每个人每天都生活中在其中。每个人在社会公共生活中都希望有一个安全有序的环境,希望有个宁静的氛围。可以说没有公共生活就没有社会,与公共生活相适应的就是社会公德。思考:什么是社会公德?它调整哪些社会关系,涉及哪些问题?社会公德的基本规范是什么?为什么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都应遵守的行为准则?如何遵守和树立社会公德?探究新知学点1社会公德的基本涵义、特点及作用1.社会公德的基本涵义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它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社会公德是为维护、保证社会公共生活的正常有序地进行,每个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最起码、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社会公德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也可以说是一个社会、民族的文明的“窗口”。2.社会公德的显著特点社会公德不同于家庭道德和职业道德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于所有社会成员,不分阶级、阶层、职业,不管年龄、性别、文化水平,只要是在公共场所,都要遵守这些道德规范。其内容涉及公共秩序、公共卫生、公共环境、公共设施等许多方面。3.社会公德的作用社会公德是对公民思想行为的规范和约束,也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需要,对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稳定公共秩序关系极大;是国家民族存在、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每个公民的自由幸福和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社会公德是公民生活最基本的行为规范,是社会活动最起码的道德要求,成为衡量文明发展程度的一种标志。问题研讨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最重要的和最基本的内容,就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它们覆盖了我们社会生活的主要领域。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特点是相同的?。例1社会公德是()①最起码、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和规范之一②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③集中体现在社会生活领域中④\n一个社会、民族的文明的“窗口”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社会公德的基本含义及其特点等。①②③④均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社会公德的含义、特点、存在领域,都符合题意。答案D解题规律解题过程中,一要理解社会公德的基本含义,二要准确地理解社会公德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统一。例2社会公德的重要性在于()①关系每个人的切身利益②它是社会成员的共同心愿、共同需要③它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社会秩序的好坏④它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社会环境的好坏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社会公德的主要作用。社会公共生活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安全有序的环境,它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社会公德又会影响社会的风气、,社会风气的好坏与社会公德水平高低有直接关系。因此①②③④均正确。答案D学点2.我们需要的社会公德的基本规范从我国实际出发,吸收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我们倡导的社会公德的基本规范是: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1)文明礼貌。文明礼貌是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识,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内容。把文明礼貌作为社会公德的首项规范,既反映了现代社会公共交往日益频繁的要求,又体现了对中华美德的继承。(2)助人为乐。助人为乐包含对他人的关爱。这种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道德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精神。(3)爱护公物。以社会主义主人翁的责任感,维护和珍惜国家、集体的财产,爱护公物,是我国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体主义原则。(4)\n保护环境。我国把保护环境确定为社会公德,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实现当代人与后代人可持续发展的道德要求,体现了科学发展观。(5)遵纪守法。遵纪守法是法律规范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和每个公民应尽的道德义务。例3在人与人交往中,语言文明,“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这十个字不离口,不骂人,不讲粗话。这说明文明礼貌()①体现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②可以增进人们之间的感情③影响社会风气和人际关系④体现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道德品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社会公德的基本规范,侧重考查文明礼貌的相关知识。①②③④均从不同角度说明了文明礼貌是社会公德的首项规范,既反映了现代社会公共交往日益频繁的要求,又体现了对中华美德的继承。故选D项。答案D学点3.养成良好社会公德的途径和方法1.克服私心,方便他人也方便自己。社会公德调整的关系,归根到底是自身利益与他人利益、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关系。尊重社会公德,既方便他人,也方便自己。2.充满爱心,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爱心是遵守公德的情感起点和根基。奉献爱心,遵守公德,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3.遵守公德,人人有责。每个人的行为直接影响着社会公德的状况。社会公德整体水平的提高,有待于每个公民从自己做起,身体力行。例4社会生活中经常会发生以外的突发事故,例如经常会发生交通事故、空难、海难,会有不少遇难者急需救助,有的人还会突发疾病,急需救助,等等。这说明公民应当树立的公德观念是()①充满爱心②助人为乐③克服私心④设立慈善基金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加强社会公德的建设问题,①②③符合题目要求,④非公民个人行为,故选A。答案A拓广延伸一、疑难辨析\n正确理解家庭道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的区别与联系三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1.区别家庭美德属于家庭道德范畴,所谓家庭美德是指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它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家庭美德包括关于家庭的道德观念、道德规范和道德品质。其规范是调节家庭成员之间,即调节夫妻、父母同子女、兄弟姐妹、长辈与晚辈、邻里之间,调节家庭与国家、社会、社会集团之间的行为准则,它也是评价社会成员在恋爱、婚姻、家庭、邻里之间交往中的行为是非、善恶和美丑的标准与尺度。家庭美德还包括在家庭生活中,在道德意识指导下,按照家庭美德规范行动,逐渐形成的人们的道德品质和美德。职业道德是从事特定职业的社会成员在特殊的职业关系中,在长期职业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总和。它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2.联系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三者都是公民道德的重要内容,都是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在特定社会关系领域的具体体现和必要补充,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广泛的调节作用。例5下列关于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三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②三者的主要内容不同③三者发挥作用的领域不同④三者的特点完全相同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公民道德、家庭道德、家庭美德关系。经过比较分析,不难选出选A。答案A二、思维诊断1.社会公德区别于家庭道德、职业道德的显著特点在于具有民族的传统性。\n每个民族由于本身的历史、文化传统,由于民族心理、风俗习惯等,因此社会公德具有民族的传统的特点。一个民族所具有的社会公德,对其他民族不一定适用。但家庭道德、职业道德也都带有各自民族的特点。社会公德,一般说来,是为社会全体成员所共同遵守,共同维护的,具有全民性质,这是社会公德区别于其他道德的显著特点。2.社会公德规范的形成非常复杂。社会公德起着调节公共生活中人们之间的一般关系作用。公共日常生活本身并不复杂,因此,它的准则也大都是规定明确,简单易行,易为大众所接受和遵守的。3.社会公德侧重道德的教化,不具有任何强制性。社会公德逐渐变为一种风尚习惯,为人们所自觉遵守。但总有少数人不遵守它,破坏了社会日常生活的正常秩序。每个社会都会采取一些行政措施迫使那些不自觉的人来遵守。维护社会公德既要靠教育,也要靠一定的行政手段,应当两者相结合。例6社会公德的特点是()①全民性②一定的强制性③简单易行④民族的传统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社会公德的特点,经过比较分析,可选D。答案D第4课时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课程导入道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改善社会道德状况,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清除社会丑恶现象的一系列认识和实践活动。思考:道德榜样有怎样巨大的力量?怎样学习道德榜样?我们应怎样进行道德建设?探究新知学点1我们身边的道德榜样1.道德榜样的含义所谓道德榜样,就是具有崇高的道德理想和道德境界、高尚的道德人格和道德品质、巨大的道德魅力和强烈道德吸引力的先进人物。2.发挥道德榜样的激励作用(1)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道德榜样。道德榜样不是只供人们瞻仰的,而是人人都可以学习的。(2)树立道德榜样是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的好方法。向道德榜样学习,能够丰富人的道德素养和文化涵养,提升人的道德境界。(3)道德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道德榜样容易使人产生认同感;道德榜样的优秀人格与高尚品质容易感染人们,使人们的心灵得到净化。\n问题研讨1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道德榜样。中华民族历来重视道德榜样在形成道德传统和教化民众中的作用。因此,我们的道德榜样应当是历代社会的先贤圣人?这种说法对吗?。例1树立道德榜样,向道德榜样学习,有利于①提升人的道德境界②丰富人的道德素养和文化涵养③使人产生奋发向上的动力④使人们成为榜样式的人物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道德榜样的巨大力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给人以巨大的引导和激励和示范作用,经过分析不难选出A项。答案A学点2.道德要求具有层次性1.道德要求的层次性在公民道德建设中,道德榜样具有示范性和引导性,但人们的道德素养不可能完全一样,公民道德建设的要求是有层次的。较低层次的道德要求具有广泛性,一般人要做到并不困难。较高层次的道德境界,经过努力,也是可以逐步达到的。2.开展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方针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必须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要从实际出发,区分层次,着眼多数,鼓励先进,循序渐进。在我国公民道德建设中,广泛性是先进性要求的前提和基础,先进性要求是广泛性要求的方向和趋势。例2在道德建设上,一定要从实际出发,鼓励先进,照顾多数,把先进性的要求同广泛性的要求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引导不同觉悟程度的人们一起向上,形成凝聚亿万人民的强大精神力量。这说明()①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存在层次性②现实生活中的道德有先进性和广泛性之分③先进性道德在道德建设中起主导作用④先进性道德和广泛性道德互相联系,互相渗透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方针。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方针是:把先进性的道德要求和广泛性的道德要求结合起来,鼓励先进,引导亿万人民积极向上。道德具有层次性,道德是经济基础的反映,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社会主\n义道德中高层次的、先进性的道德是共产主义道德。广泛性的道德要求主要是“五爱”,先进性的道德与广泛性的道德都有一个共同的社会经济基础,都受共同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因此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故选D。答案D学点3.脚踏实地,点滴做起,加强道德修养1.进行道德修养,重在实践。道德学习和道德修养,必须脚踏实地,从点滴做起。人们道德品质的提升,关键是落实在实践中。2.进行道德修养,要做到循序渐进。道德学习和实践,只能按照其固有规律,由小到大,由近及远,由少到多,由浅入深。3.进行道德修养,要学会慎独。慎独是中国传统道德特别重视的修养方法。今天,我们应继承其合理的因素,以提高我们的道德境界。例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古训至今仍有深刻的现实意义。这句话的现实意义是勉励我们()①以先进人物为榜样做一个道德至善的人②严于律己不断完善道德修养③在变化的时代背景下坚守永恒的道德准则④道德理想的实现不仅在知善恶,更在为与不为之间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怎样加强道德修养。加强道德修养需要很多条件,既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方面的原因,总的说来,离不开社会、生活和实践,故选B。答案B拓广延伸一、疑难辨析正确理解先进性道德要求与广泛性道德要求的关系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是一个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不可分割。先进性要求只有与广泛性要求相结合,才能具有坚实的基础;广泛性要求只有同先进性要求相结合,才能具有明确的方向。\n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相结合的原则,就意味着我们承认并尊重我国公民道德建设中的层次性。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反映的是工人阶级和全体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成为时代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且还能推动人类道德更高阶段的未来发展,并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到更高的阶段,从而不断保持其先进性。我国目前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既有适应全体公民的道德规范,也有适应少数先进分子道德追求的较高层次的道德规范。因而,能够为各个道德觉悟层次的人们所遵循。其中,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规范是大多数社会成员经过教育和努力都能做到的,因而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而其中的较高层次的道德规范则代表了我们时代道德发展的更高水平,对引导人们不断向道德发展的先进水平前进具有示范作用。这表明,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既具有广泛性,又具有先进性;广泛性是先进性的基础,先进性是广泛性的主导,从而使广泛性与先进性有机地统一起来。共产主义道德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道德要求。共产主义道德反映了未来社会发展趋势,代表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发展方向,对引导人们不断向道德发展的先进水平前进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基础,决定了我国先进分子实践着的共产主义道德还不能作为对全体公民的普遍道德要求。作为共产主义道德的最高原则、最高理想,只能是社会先进分子的道德理想。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反映的是我国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普遍愿望,因而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能够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和遵循。因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公民普遍遵循的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例6下列关于先进性道德要求与广泛性道德要求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全体人民都具有先进性道德B.先进性道德与广泛性道德的要求都是相同的C.先进性道德就是社会公德D.先进性道德与广泛性道德是不同层次的道德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先进性道德要求与广泛性道德要求的关系。经过分析不难看出,A、B、C都是错误的,应选D。答案D二、思维诊断1.既然强调加强道德建设,就没有必要重视道德的层次性。道德的层次性是指道德要求的高低差别性和实践表现的程度差异性及其上下从属和相互制约的关系。第一,忽视道德的层次性容易使个体产生道德自卑和对社会道德生活持悲观主义态度。对道德层次性的疏忽首先表现在,把道德的超越性当成道德的唯一特性,甚至把只可信仰而不可能完全企及的终极德性作为现实的标准。第二,忽视道德的层次性容易滋生道德实用主义、道德形式主义乃至个人主义。忽视道德的层次性的另一个表现是,否认道德的超越性和道德至善的可能性,将道德仅理解为谋取私人经济、政治等利益的工具。2.道德整齐划一,不具有层次性。\n道德,对于人的主体来说,是人的一种内心信念;对于人的客体、对社会来说,是一种社会舆论的氛围和压力。是要使人们认同一种自觉认可、自觉或因为舆论的影响和压力而遵循的行为规范。作为以德治国的重大具体措施,中共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纲要”对道德层次作了区分,即:基本道德;社会主义道德;共产主义道德。并要求“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的同时,“大力倡导共产党员和各级干部带头实践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即实践“更高层次的道德”。可以说,道德的层次性,已为“纲要”所确认。道德是有层次的,即可以有基本层次和高层次之分。基本道德,是不损人利己、为人处世要顾及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社会主义道德,或许可以说,是比基本道德高一层次的道德,是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的,是在顾及集体和他人的基础上,做一个有利于人民的人,是“有利于人”、“乐于助人”的道德。这应当是被人们称为“美德”的道德水平,是受到称道的品德。共产主义的道德,应当是更高层次的道德,即可以达到“舍己为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境界,是为人民可以“忘我”的高尚道德。例7道德的层次性是指()①人们的道德素质不可能完全相同②较低层次的道德要求具有广泛性③较高层次的道德要求难以做到,不必提倡④经过努力可以达到较高层次的道德境界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道德建设的层次性问题。经过分析不难选出C项。答案C专题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要求第1课时经济生活与道德建设课程导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社会经济有了巨大发展,经济活动空前活跃,道德领域里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经济与伦理的困惑日益受到多数人的关注。思考:经济发展与道德的关系是什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道德建设提出了怎样的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应如何加强道德建设?\n探究新知学点1源于经济生活的道德1.道德的产生(1)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是道德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根源。(2)经济活动需要道德的规范。人们在经济活动中,面对不可避免的利益矛盾,需要有一定的行为规范来调整彼此之间的利益关系。2.经济对道德有决定作用(1)道德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并且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道德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产生和形成的,因此它反映了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和一定阶级的根本利益。(2)道德的进步和发展往往取决于经济的进步和发展。社会性质不同,生活方式不同,对人们的道德要求也就不同。一切事物都是在变化发展中的,经济的发展进步引发着道德的变化进步。从总体上看,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越高,人们的精神生活越丰富,越有利于社会道德状况的改善和人们道德素质的养成。例1“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这说明()A.道德属于社会意识B.道德总是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C.道德具有相对独立性D.道德观念是不断变化的[来源:学*科*网]解析本题考查道德与经济的关系,审清材料意图是解答题目的关键。材料本意是经济决定道德。B项错误,C、D两项不是材料要表述的内容。答案A解题规律解答材料分析题,审清题意是做题的前提,材料与观点(选项)的统一是正确选择的关键。\n3.道德有相对独立性(1)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道德有自己特殊的矛盾运动方式和发展规律。(2)表现:不同的阶级、阶层、群体,有不同的道德追求;不同的社会生活领域,有不同的道德要求。易错点提示:不能笼统地认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社会道德风尚会自然而然的好起来;不能简单地认为有用财富越多的人,其道德素养就越高。问题研讨1“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从经济发展与道德的关系上看,如何评价这种观点?。学点2促进经济发展的道德1.道德规范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1)正常的经济交往,需要人们诚实守信;各种经济组织自身的发展,需要融洽的团队精神;经济运行的机制,需要体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为了保证经济活动顺利进行,必须遵循相应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特别提示:市场经济是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同时,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也存在着自身的缺陷,需要运用法律的、道德的手段对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约束和控制。(2)道德规范一经贯彻到市场交换的各个环节,深入到各级各类各种形式的市场之中,将有利于调节供求关系、买卖关系、竞争关系、以及促销手段、售货服务等,从而使市场交换过程称为有序、规范、文明的过程。2.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有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1)在参与经济活动的主体之间建立良好的信用关系,可以减少不道德行为带来的经济损耗。(2)缺乏道德约束的市场经济会增加许多有形或无形的成本。(3)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有利于企业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问题研讨2“一个国家如果百姓没有道德约束,事事依靠打官司,不可能是高效率的。相反,道德是每个人发自内心的约束,它的执行成本等于零。”这种观点的合理性在于:。\n3.道德对经济发展的方向具有引导作用(1)对经济发展的状况进行道德分析和评价,进而予以积极的调整和改进,可以引导经济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2)合乎最广大人民的伦理要求、赢得最广大人民的正面道德评价,这是道德为经济活动指明的正确的发展方向。误区提示社会伦理对市场经济的软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对市场进行匡正和矫治,并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道义上的支持和价值上的援助,形成经济运行和伦理运作的双向约束和激励的良性机制,使市场经济具有道德的价值导向。伦理道德作为市场经济发展中的这种理性杠杆,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它的作用是巨大的,可以说有时是无形胜有形。但是,我们不能把伦理道德调节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夸大到不适当的地步,走进“道德决定论”的误区。例2有人认为,经济发展必然以牺牲道德为代价,道德进步必然以延缓经济发展为前提。这句话的错误在于他未能认识到()①经济的决定作用②道德规范是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③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有助于经济效益提高④道德对经济发展的方向具有引导作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道德与经济的关系,侧重于道德对经济的反作用。道德对经济的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可以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有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对经济发展的方向具有引导作用。题目中的观点没有看到道德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因此②③④均符合题意。答案B解题规律解答该题,关键是把握道德对经济发展反作用的表现。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是判断运用的前提。学点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1.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的可能性(1)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价值目标是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都是社会主义内在的价值目标。\n(2)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大多数成员拥有的根本一致的共同利益,可以充分发挥道德的调节作用。问题研讨3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医生希望生病的人越多越好,建筑师希望每天失火,律师希望家家大官司,玻璃商希望下冰雹把所有的玻璃都打碎……。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共同进步的人际关系。对比两种不同的道德景象,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2.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的迫切性(1)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人们道德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2)一方面,自立自主、讲求效率、公平竞争、崇尚科学、尊重个人合法权益、尊重知识和人才等观念,日益深入人心。(3)另一方面,商品交换的法则也侵蚀了一些人的精神领域,诱发了见利忘义、权钱交易的行为。问题研讨4当前社会道德生活相对滞后的状况,总的来说可以概括为:原先的一些伦理准则已经淡化,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体系还未真正建立起来,表现为道德功能“缺失”的种种现象。原先的一些伦理准则淡化的根源是什么?针对道德功能“缺失”的种种现象,我们应该怎么做?。3.如何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1)奉行社会主义义利观。社会主义义利观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集体与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社会主义义利观是充分保障个人正当利益、尊重个性发展的义利观。第二,把国家和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当国家、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冲突时,个人利益需要服从国家集体利益,必要时需要做出自我牺牲。第三,充分尊重个人合法利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尊重和保障公民的正当合法利益,鼓励公民个人通过诚实劳动追求个人的正当利益。易混点提示区分正当利益与不正当利益\n。个人正当利益是指个人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条件,包括他人的身体健康,起码的生活条件、工作条件和学习条件,个人才能的发挥和发展等。尊重他人的正当利益,才能保证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平衡,才能维护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不正当利益”包括非法利益和其它不应当得到的利益。非法利益是指违反法律、法规、政策所取得的利益,是法律、法规、政策禁止取得,而用非法手段取得的利益。所谓其它不应当得到的利益,是指非法利益以外的其它不正当利益,其利益的本身不是法律法规所禁止的,而是合法的。但就取得利益的手段而言,与非法利益一样也具有非法性或者不正当性,这种不当利益的取得,侵犯的是他人应当得到的利益。(2)充分发挥市场经济机制的积极作用。不断增强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来源:学*科*网](3)注意克服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正确把握物质利益原则,反对只讲金钱、不讲道德的作物倾向。例3社会主义义利观的基本要求是()①把国家和集体利益放在首位②充分尊重个人合法利益③人们不再谋求物质利益④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有机统一起来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义利观的内容,社会主义义利观是把国家和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又充分尊重个人合法利益的义利观。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来源:Z.xx.k.Com]答案A拓广延伸一、疑难辨析准确把握公民正当利益1.明确个人正当利益已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为前提。责权利是统一的,而享受权利又以履行义务为前提。不负责任甚至有违社会责任的行为不仅不可以得到真正的个人利益,还应当受到社会的谴责和处罚。2.不能把个人正当利益仅仅理解为个人物质利益。虽然物质利益是最基本的利益,但并不意味着除了物质生活,人们不再有其他的需求。事实上,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要求也越来越高。\n3.个人利益是与集体利益结合在一起的,当二者发生矛盾冲突时,个人利益依然要做出牺牲,这是集体主义原则的要求。例4社会主义义利观主张国家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同时,重视个人的正当利益。下列选项中,属于个人正当利益的是()A.个人在任何情况下的任何欲望和需求B.以无产阶级为核心的全体劳动人民的共同利益C.通过非法或不道德的手段,靠坑蒙拐骗等获得的个人利益D.通过辛勤劳动,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和合乎道德的条件下获得的个人利益解析个人正当利益是指个人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条件,包括他人的身体健康,起码的生活条件、工作条件和学习条件,个人才能的发挥和发展等。非法利益和其它不应当得到的利益,都是个人不正当利益。答案D解题规律解答该题,要紧扣概念,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二、思维诊断1.只要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了,社会道德风尚便会自然好起来。社会道德与经济发展是紧密联系的,道德的发展和进步往往取决于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给人们的道德追求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经济社会的发展会推动人们道德水平的提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有其相对独立性。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道德有自己特殊的矛盾运动方式和发展规律。不同的阶级、阶层、群体,有不同的道德追求;不同的社会生活领域有不同的道德要求。因此,不能笼统的认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社会道德风尚会自然好起来。[来源:学科网]2.经济发展必然以牺牲道德为代价,道德进步必然以延缓经济发展为前提。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具有统一性。经济与道德可以彼此相容、和谐互动。健康的经济发展能够推动道德的进步,积极的道德建设可以推动经济发展。3.道德的作用要求我们把道德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是市场,同时必须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是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还可以用行政手段、道德手段等。\n只有把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的“硬调节”,与伦理道德这一理性杠杆的“软调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合力”,才能真正地优化资源配置,使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4.追求物质利益,就必然导致见利忘义。追求正当的个人物质利益,有利于提高个人生活,也有利于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应该得到尊重和满足。一切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为满足个人利益不惜损害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就会导致见利忘义。把国家和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又充分尊重个人的合法利益,是我们应该奉行的社会主义义利观。例5以集体主义原则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反对()A.追求个人利益B.见利忘义C.追求物质利益D.追求个人的生活目标解析一切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为满足个人利益不惜损害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就会导致见利忘义。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反对见利忘义。对追求个人利益要做具体分析,追求正当的个人利益(包括物质利益),有利于提高个人生活,也有利于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应该得到尊重和满足答案B解题规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全面、辩证的看待问题、分析观点,有助于得出科学结论,做出正确判断。第2课时经济秩序呼唤诚信伦理课程导入制假售假、合同违约、商业欺诈、劣质工程、偷税骗汇等等,失信行为时有发生;“诚招天下客,誉从信中来”、“真诚到永远”、“诚信天下,稳健一生”,更多的企业注重用诚信塑造形象,以诚信赢得市场。思考:失信的代价是什么?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为什么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如何构建社会诚信机制?探究新知学点1诚信的回报与失信的代价1.诚信是社会生活和经济交往中应该遵循的伦理原则。失信破坏了市场经济的运行秩序,阻碍经济的健康发展,使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遭受损害。2.诚信具有保证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的重要价值和意义。(1)经济主体的双方诚实守信,才能实现各自合理的利益。\n(2)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没有诚信,就没有健全、发达的市场经济。不讲诚信,破坏信用关系,就会导致市场经济的混乱。误点提示讲求诚信,才能实现交易双方的利益,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诚信关系的确立,可以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道德环境,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这才是诚信的最大回报。问题研讨1小王和小李在签订合同后,有如下的对话。小王:我们签订了合同,这说明我们是互相信任的。小李:订立合同时的信任固然重要,但我们更要信守诺言,履行合同。小王和小李的对话说明了什么道理?。例1从市场经济的角度看,诚信的最大回报是()A.企业获得丰厚的利润B.消费者获得更大的实惠C.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D.生产者之间资源共享解析本题考查诚信对市场经济的意义。从一定意义上说,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没有诚信,就没有健全、发达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就是诚信的最大回报。答案C学点2诚信是立业之基1.与人合作,诚信是首要原则。(1)坚守诚信,会赢得客户的尊重与信任,从而使交易成本降低、获得真正持久的经济效益。(2)少数人为赚钱不择手段、破坏信用,虽有时得利,但不可能长期牟利,就多数情况而言,不守信者最终将被市场所淘汰。2.创业经营,诚信是企业之魂。(1)买卖之间只有形成可信赖的关系,才能营造正常的交易和交换的市场。(2)诚信是企业拥有的无形财富,良好的信誉能够支撑企业的长远发展。(3)诚信是企业经营的首要方略,离开诚信这个前提,企业的任何经营策略都难以施展、奏效。(4)企业都遵循诚信伦理,才能消除不正当竞争和扰乱市场的行为,使企业在有序、规范和制度化的市场环境中发展。问题研讨2\n晋商、徽商之所以誉满天下,就是因为讲求诚信,从而吸引四方来客,获取长远之利。今天的温州,就走过这种否定之否定的曲折道路。由于不讲求诚信,成了假货的代称,经营划到了谷底。温州人痛定思痛,决心打假治假,打造诚信温州,之后得以复兴。以上事实高耸我们的道理是:。例2诚信是立业之本,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这说明()A.企业讲求诚信,就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B.企业讲求诚信,就能生产出优质产品C.企业要发展,必须开展正当竞争,诚信经营D.企业有了诚信,就能避免激烈的竞争解析诚信是立业之本;创业经营,诚信是企业之魂。诚信是企业拥有的无形财富,良好的信誉能够支撑企业的长远发展。A、B、D项错误,选C。答案C解题规律在选择题的题肢中,往往有“只要……就能……”的句子都是错误的。必要条件不等于充要条件。学点3构建社会诚信机制1.构建社会诚信机制的重要的意义。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例3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在市场经济中,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是()A.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B.凡不符合市场准入规则的企业、商品,均不允许进入市场C.国家的宏观调控D.禁止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非法垄断及其他非法竞争行为解析材料所列各项都有利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词“治本之策”。答案A2.构建社会诚信机制的主要内容。(1)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政府、单位和个人都要将诚实守信作为基本行为准则。这包括要在全社会加强以诚信为重点的道德教育,营造浓厚的信用氛围;打造信用政府,引导企业把信誉当作资本来运营。\n(2)加快建设企业和个人信用服务体系,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逐步开放信用服务市场。问题研讨3“我知道诚信很重要,但在别人不讲诚信时,我也没必要讲诚信”。如何评价这种观点? 。例4“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要建立市场信用体系,就要求我们()①强化信用意识②加强公民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③建立信用制度④经济主体守法经营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解析 完善市场信用体系需要政府与个人从制度上、法律上、观念上等方面做工作。所以①②③④应全选。答案C3.构建社会诚信机制,还需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崇尚诚信的美德。(1)诚信是我国传统伦理文化中的精华。(2)弘扬崇尚诚信的美德,对于今天构建诚信友爱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3)诚信的美德正日益展现在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问题研讨4“民无信不立”、“言必信,行必果”、“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上述说法对今天构建诚信友爱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什么意义? 。例5 济南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日前推出“人才诚信业绩档案”业务,动态地记录和评估一个人的职业经历、职业能力、职业信誉等信息,为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提供诚信可靠的人才信息服务。建立“人才诚信业绩档案”体现了()A.加强以诚信为重点的道德教育, B.打造信用政府\nC.引导企业把信誉当作资本来运营 D.建设个人信用服务体系解析 建立“人才诚信业绩档案”是加快建设个人信用服务体系,建立信用监督,逐步完善信用服务市场的举措。答案D解题规律理解概念、范畴或观点,必须透析其内涵,辨明其外延,确定其表现。拓广延伸一、疑难辨析为什么说市场经济也可以说是一种信用经济?从微观层面看,生产经营者在市场竞争中,保证产品质量,提供优质的服务,讲究信誉,信守承诺,才能赢得广大消费者的依赖,从而为生产经常者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为自身的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反之,经营者缺乏诚实信用,欺骗消费者,最终会失去消费者的信任,为市场所淘汰。从宏观层面看,诚实信用对整个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也具有重要意义。如果在市场交易活动中,假冒伪劣商品泛滥,欺骗行为盛行,必然导致市场秩序混乱,人们对市场缺乏信任,不仅影响消费的增长,而且也会影响到投资者的信心,影响投资的增长。所以,市场缺乏信用,会给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诚实信用不仅是一种交易原则,也是市场经济在交易活动中的一种道德要求。市场信誉,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一个社会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例6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也是法治经济。这说明()A.法治建设比道德建设更重要B.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要相结合C.加强诚信教育比法治教育更重要D.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协调发展解析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也是法治经济,这就要求既要构建社会诚信机制,又要加强法治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A、C项错误,D项不合题意。答案B解题规律\n分析问题要坚持两点论、两分法,德治与法治、诚信教育与法治教育不存在谁更重要的问题,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二、思维诊断1.诚信最大的回报,就是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诚信具有保证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的重要价值和意义。诚信是企业之魂,良好的信誉能够支撑企业的长远发展,给企业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从一定意义上说,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没有诚信,就没有健全、发达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就是诚信的最大回报,有了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也才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2.讲诚信意味着吃亏,谋求经济利益就不能讲诚信诚信具有保证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的重要价值和意义,经济主体的双方诚实守信,才能实现各自合理的利益。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无论买主还是卖主,无论借方还是贷方,无论投资者还是接受投资者,都是整个社会信用链条中的一个环节。构建社会诚信机制,任何单位和个人都要把城市守信作为基本行为准则。例7 “经营有道,道在立德”,我国西部规模最大的啤酒生产企业四川蓝剑集团就是坚持把“以德为之得市场”作为价值取向。“以德为之得市场”是因为()A.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B.企业只有面向市场才能提高经济效益C.企业经营者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D.企业的信誉和形象对其在市场竞争中获胜至关重要解析 “以德为之得市场”强调道德建设、信誉形象对企业赢得市场、获取竞争优势的意义,D项符合题意。A项错误,平等性、法治性、竞争性和开放性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B、C项不符合题意。答案D第3课时经济活动中的竞争伦理课程导入当前的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各种竞争手段愈来愈残酷。价格战、广告战、人才战……,再加上屡见不鲜的不正当竞争的破坏,不应有的非经济手段,市场竞争的困难程度大大增强了。市场竞争环境中,彼优此劣、彼长此短,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有“饱汉不知饿汉饥”的,也有“坐井观天笑飞鸟”的。思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什么要竞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如何竞争?探究新知学点1市场经济与竞争\n1.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现象(1)竞争性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竞争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和根本保证。市场机制正是通过竞争,迫使企业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改善管理、积极创新。充分的市场竞争可以保证价格信号的灵敏性,从而实现提高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的结果。(2)市场竞争的形式:价格竞争、产品质量竞争、服务质量竞争、品牌竞争等。误点提示:价格战是市场竞争常用也是常见的手段,但价格战不是市场竞争的唯一手段,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才是赢得市场的最佳选择。例1 2003年“比医院药房的药品价格平均低百分之四十”的一家“老百姓大药房”引发了广州、杭州、长沙等地的药品零售业一次“重地震”。市民大声叫好,竞相到平价药房购药。这表明()A.竞争必然导致物价的降低B.竞争会打破垄断,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C.竞争有利于消费者,不利于生产者和经营者D.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也是市场经济的特征解析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竞争性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竞争往往会带来价格的变动,但不能说必然导致物价的降低,所以A项错误;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证明市场竞争会产生垄断,打破垄断,才能更好地鼓励竞争,所以竞争会打破垄断的说法是错误的;C项明显错误。答案D解题规律解答选择题,要高度重视排错法的运用。2.优胜劣汰是竞争的根本法则通过市场竞争,竞争力强的企业能够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获得更大的利润,增强企业实力,获得进一步发展。那些竞争力弱的企业,在竞争中获得的利润越来越少,最终难免被市场淘汰的命运。例2(不定项选择) 中国石化兼并广州乙稀,这是我国最大的企业兼并项目。广州乙稀工程仅有资本金\n13.5亿元,近90%的资金依靠贷款。原定投资25亿元,而实际上投了84亿元,平均每吨乙稀投资额高达5.6亿元,约为国内同类装置投资额的3倍。而生产规模不足其经济规模的一半,致使该企业仅三个月就被迫停产,由中国石化兼并。但茂名乙稀工程又开始上马。对此正确认识是()A.高投入,高成本,低产出必然带来低效益B.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使我国的经济结构、产品结构不合理C.企业走出困境的唯一办法是兼并,这是世界发展的一大趋势D.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给亏损企业带来活力解析 企业走出困境的最有效办法是改进技术、改善管理,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利于促使企业增强活力,但不一定就给亏损企业带来活力。答案AB解题规律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防止片面性、绝对化。3.参与竞争,可以检验自身实力,激发进取精神,磨炼坚强意志即使在竞争中失败,也能及时总结经验,学习对方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推动自己进步,以求在以后的竞争中获胜。[来源:学*科*网]在经济生活中,以良好的精神状态面对竞争,参与竞争,学会竞争,是自信、自立、自强的表现。问题研讨1西班牙人爱吃沙丁鱼,但沙丁鱼非常娇贵,极不适应离开大海后的环境。当渔民们把刚捕捞上来的沙丁鱼放入鱼槽运回码头后,用不了多久沙丁鱼就会死去。而死掉的沙丁鱼味道不好销量也差,倘若抵港时沙丁鱼还存活着,鱼的卖价就要比死鱼高出若干倍。为延长沙丁鱼的活命期,渔民想方设法让鱼活着到达港口。后来渔民想出一个法子,将几条沙丁鱼的天敌鲶鱼放在运输容器里。因为鲶鱼是食肉鱼,放进鱼槽后,鲶鱼便会四处游动寻找小鱼吃。为了躲避天敌的吞食,沙丁鱼自然加速游动,从而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如此一来,沙丁鱼就一条条活蹦乱跳地回到渔港。这在经济学上被称作“鲶鱼效应”。“鲶鱼效应”对市场竞争的启示是:。学点2竞争的伦理原则1.不正当竞争(1)不正当竞争的含义。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2)不正当竞争的危害。\n首先,体现在扰乱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造成竞争秩序混乱,造成不公平竞争。它削弱和窒息了市场经济竞争机制的应有的活力和作用,严重阻碍了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其次,对其他合法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非法经营者成本低、质量差、售后服务几乎没有,强占大量的市场份额,从而使合法经营者的利益受损,消费者利益受到伤害。再次,影响我国的改革开放,影响我国的国际声誉。最后,败坏了社会风气,影响政府和执法机关的形象,增加了消费者的负担。(3)不正当竞争的表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五条规定,经营者不得采用下列不正当手段从事市场交易,损害竞争对手: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璜,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璜,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引人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在商品上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例3 美容业竞争日益激烈,一些国家利用“免费”大做文章,其惯用的手法是:一是利于“免费”做诱饵,以所谓打折优惠价卖给消费者,许多消费者因为轻信而买下质价不符的产品;二是巧立名目,强买强卖;三是证照不全,服务质量低下。消协忠告广大消费者堤防“免费美容”陷阱。一旦受到不法侵害,应立即向消协及有关部门投诉。材料中三种手法共同表明那些商家的“免费美容”()A.都是不正当竞争行为B.都是市场调节盲目性的表现C.都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平等性原则D.都是为了获得合法利益 解析 材料中的做法是市场调节自发性的表现,有的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平等性,有的违背了法制性和竞争性,但都是为了获得不正当利益,都是不正当竞争行为。答案A解题规律答题要全面研读和分析材料,要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该题要求回答“都是”什么行为。2.正当竞争\n(1)正当竞争的含义。在遵守法律法规,尊重消费者及其它经营者的合法利益前提下进行的竞争,属于正当竞争。(2)正当竞争应遵循的原则。正当竞争应遵循市场经济机会均等、公平竞争的伦理准则。(3)如何进行正当竞争。应该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遵守公认的市场准则,凭自己的实力进行竞争。任何竞争参与者,不得采用不正当手段从事市场交易、损害竞争对手。(4)正当竞争与不正当竞争的区别比较参与竞争时的动机和出发点竞争时采取的手段[来社会效果与法律后果正当竞争遵守法律和市场活动准则,以最低消耗获得最大利润正当、合法、公平的商业做法。主要靠提高质量、改进技术,降低成本、提高信誉。保护了国家、集体和消费者利益,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技术进步,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受到法律鼓励和保护。不正当竞争躲避法律或直接违法,以获取高额违法所得违法行为。主要表现为弄虚作假、欺诈、损人利己。损害了其它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不仅不能增加社会财富,还会给现有财富带来浪费。受到法律禁止和制裁。例4 近期以来,一些生产药品、口服液、保健品的厂家,利用地方电视台大作“现身说法”的广告。厂家这种营销策略,实际上是利用了患者的人身权利和名誉,造成诱导和欺骗。这是一种()A.正当竞争 B.企业争创名牌产品的一种手段C.不正当竞争 D.提高企业信誉的一种策略 解析 材料中的做法“造成诱导和欺骗”,是不正当竞争行为。这种行为,可能会使个别企业获得短期经济利益,从长远看,不利于企业品牌的创立和企业形象。答案C解题规律答题要注意材料中提供的有效信息。\n3.倡导竞争伦理的意义倡导竞争伦理,是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序化和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确立竞争伦理,对于规范市场主体行为、防止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和社会经济秩序、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等,具有重要意义。正当竞争、合法竞争,是市场经济向经济主体提出的伦理要求,遵循这一要求,每个经济主体都会有更多的发展机会。例5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用道德的力量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必须倡导竞争伦理,这是因为倡导竞争伦理()①就能实现正当竞争 ②有利于防止不正当竞争③有利于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④有利于维护社会经济秩序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 根据教材理论知识,很容易得出正确答案。答案B学点3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1.原因(1)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竞争与合作并存,是相互依赖的共生状态。(2)竞争与合作是对立的统一。一个企业与另一个企业竞争的同时,可能与第三个企业在另一个方面进行着有效的合作;两个企业近日是竞争对手,明日也许就成为合作伙伴。2.意义(1)合作可以建立竞争主体之间的和谐关系,优化竞争环境。寻求合作,联合起来参与竞争可以取长补短,共享资源,共担风险,从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2)竞争对手之间的合作有利于实现双方利益的最大化,谋求共赢。(3)在竞争中求合作,在合作中有竞争,这是现代市场经济内在伦理精神,值得我们大力倡导。问题研讨2\n某企业的自律宣言中有如下内容:对竞争对手,强调共存供应,共同发展;对供应商,以诚相待,愿与供应商结成质量效益命运共同体,共同努力为社会提供优质产品;对国外合作伙伴,坚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结合以上内容,谈谈你对竞争与合作关系的认识。 。例6 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竞争与合作是相互依赖的共生状态。这表明A.竞争阻碍合作B.竞争与合作是对立统一的关系C.竞争就是合作D.对手就是对手,伙伴就是伙伴解析 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竞争与合作并存,二者是对立的统一。一个企业与另一个企业竞争的同时,可能与第三个企业在另一个方面进行着有效的合作;两个企业近日是竞争对手,明日也许就成为合作伙伴。答案B解题规律准确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看问题切忌片面性和绝对化。拓广延伸一、疑难辨析正当竞争与不正当竞争的区别1.从参与竞争时的动机和出发点看。正当竞争遵守法律和市场活动准则,争取以最低消耗获得最大利润;不正当竞争躲避法律或直接违法,以获取高额违法所得。2.从竞争的手段看。正当竞争采取正当、合法、公平的商业做法。主要靠提高质量、改进技术,降低成本、提高信誉;不正当竞争使用违法行为。主要表现为弄虚作假、欺诈、损人利己。3.从社会效果与法律后果看。正当竞争保护了国家、集体和消费者利益,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技术进步,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受到法律鼓励和保护;不正当竞争损害了其它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不仅不能增加社会财富,还会给现有财富带来浪费,受到法律禁止和制裁。例7 某公司在开业时1890元的价格购进2528A彩电500台,却以1599元的价格进行零售。这种做法()A.无可厚非,价格竞争是市场竞争的手段 B.是正当竞争,有利于优胜劣汰C.是不正当竞争,它只给部分消费者带来利益 D.是不正当竞争,意图在排挤竞争对手\n解析《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答案D第4课时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课程导入 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明确提出,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一重要论断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思考: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是什么?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探究新知学点1追求和谐的理想1.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历史文化渊源)孔子的“和为贵”思想,墨子提出了“兼相爱”“爱无差”的社会理想,孟子则倡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人伦关系。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对和谐社会的憧憬和追求,生生不息,源远流长。而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发挥道德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动社会进步发展中的调节功能,始终是先哲们的共识,并成为治国安邦的传统。然而,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我国古代社会所追求的和谐社会,忽视利益的和谐,只强调精神的和谐和秩序的和谐,因此,这种和谐社会是根本无法实现的。[来源:学,科,网]2.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首先,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来源:学科网ZXXK]其次,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第三,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n第四,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第五,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第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努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2)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努力发展经济。落实科学发展观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发展经济,才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误点提示:和谐社会并非没有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不断调整差别、解决矛盾。例1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包括()①民主法治②公平正义③诚信友爱④充满活力⑤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⑥爱岗敬业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⑥C.①②③⑤⑥D.①③④⑤⑥解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答案A学点2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1.可能性──社会主义为实现公平和正义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自古以来,公平正义一直是人民大众的道德理想。但是,在社会主义制度出现之前,从来没有真正实现国全社会的公平正义。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广大人民群众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和社会的主人,广大人民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代表全体人民利益的。2.必要性(1)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3)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来源:学+科+网]3.公平的内涵(1)公平的内涵包括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等。\n权利公平是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内在要求,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立足点。[来源:学科网]机会公平是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前提基础,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规则公平是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重要环节,是社会和谐的必要保障。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和正义的理想目标,是社会和谐的基本要求。(2)公平在经济伦理上的表现:平等地使用公共资源,平等地获得参与竞争的机会,同样的遵守各项规则,共同享受经济发展成果等。问题研讨1有人认为:在日常工作中,公平主要体现为给多少钱干多少事,钱多多干,钱少少干,没钱不干。有人认为:在用人单位的录用标准里,公平主要体现在不能有性别歧视、年龄歧视、学历歧视、资历歧视等。你认为,公平应该是? 。4.如何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1)提供制度保障和政策措施。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要提供制度保障和政策措施,实行合理的分配制度,并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把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2)进一步彰显公平和正义的伦理原则,营造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氛围。要进一步彰显公平和正义的伦理原则,大力倡导扶贫济困、见义勇为、主持公道、伸张正义等道德风尚,努力营造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氛围。只有这样,社会公平和正义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例2“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人们的心情才能舒畅,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协调,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下列属于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做法的是()①依法逐步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②妥善协调各种具体的利益关系和内部矛盾③更好地处理按劳分配为主体和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的关系④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⑤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③④⑤解析 \n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既要提供制度保障和政策措施,实行合理的分配制度,并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把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又要进一步彰显公平和正义的伦理原则,努力营造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氛围。只有这样,社会公平和正义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答案A学点3注重效率维护公平1.效率的含义效率,在一般意义上,是指投入和产出的比率。投入小,产出大,就是效率高;反之,就是效率低。2.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的过程中,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突出地表现为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提高效率,做大社会财富的“蛋糕”,有助于在更高层次上维护公平;维护公平,使财富的创造过程和分配结果更合理,有助于推动效率的提高。追求效率与实现公平,相辅相成,不可偏废。3.正确处理二者关系(1)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伴随着经济发展的全过程。不讲效率,没有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就没有高水平的公平;不讲公平,没有社会和谐,也就没有经济的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二者的统一,是一个动态平衡。(2)现阶段,应该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当前,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点,应该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从而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体现社会主义本质。例3 通过对若干国家经济史的统计分析发现,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收入分配呈现平均化的趋势,这说明()A.经济的增长会自动导致收入分配的改善B.经济的增长会自发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结合C.市场经济使收入分配日益平均化D.经济的发展是改善收入分配的基本途径解析 这里面的关键词应是“收入…提高”、“分配…平均化”。只有养成搜索关键词和关键句的习惯,才能准确理解材料的意思,使思路迅速的进入到试题中去。这是作好选择题的前提。答案D解题规律通过阅读,弄清题干中心思想。要在读题时联想学过的原理,概括出题目中的主要意思,就必须懂得抓关键词,这是理解题意的基本要求。\n拓广延伸一、疑难辨析正确理解我国的收入分配现状和实现社会公平公正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中,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有逐步拉大的趋势。造成这一现状有多方面的原因。[来源:Z_xx_k.Com]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打破了原来“大锅饭”的平均主义分配方式,个人收入多元化并开始形成差距。我国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但也引发出收入差距。现阶段,由于我国分配体制的不完善、调节机制的不健全,造成了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的情况,以及城乡步平等、地区差异等问题可见,我国收入差别的构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分配差距用政策调节是可以避免的,有些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避免的,这些都是我国当前的实际国情,想在短期内消除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但是,倡导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念,推动分配合理化的进程,使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面对我国收入差距拉大的社会现实,有必要在分配过程中体现公平的伦理价值,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例4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注重社会公平,特别要关注就业机会和分配过程的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强化对分配结果的监管;在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和最低工资标准,认真解决低收入群众的住房、医疗和子女就学等困难问题;建立规范的公务员工资制度和工资管理体制;完善国有企事业单位收入分配规则和监管机制。加强个人收入信息体系建设。(1)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说明为什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的同时,却导致了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2)当前为了防止收入分配差别过分拉大,实现收入均等化和共同富裕目标,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答案 \n(1)导致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是复杂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制度的实施。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会拉大收入分配的差距;实行按要素分配的政策,使拥有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能得到更多的收入;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把调动积极性、提高效率放在优先位置,也会使收入差距拉大。第二,我国地域差别、行业差别、城乡差别的存在。第三,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使人们的收入差距在更大的领域里拉大。第四,国家宏观调控体系还不够完善。第五,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2)第一,继续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第二,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规范和完善分配体制。第三,把促进就业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和政策。第四,加大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第五,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二、思维诊断1.和谐社会就是没有差别的社会。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不是没有差别、没有矛盾,而是要不断调整差别,解决矛盾。2.社会公平就是分配平均。公平的内涵包括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等,分配公平是其中一个方面。分配公平并不意味着平均分配,分配中的公平是既有差距,而差距又合理。在收入分配中要反对平均主义。3.要效率必然牺牲公平,讲公平肯定会降低效率。公平与效率二者是有机统一的。通过提高效率,做大社会财富的“蛋糕”,有助于在更高层次上维护公平;维护公平,使财富的创造过程和分配结果更合理,有助于推动效率的提高。追求效率与实现公平,相辅相成,不可偏废。例5.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突出地表现为正确处理的关系。()A.民主和法制B.人与自然C.效率与公平D.家庭美德与职业道德解析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的过程中,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突出地表现为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答案C专题一 公民道德建设一、学会做人,道德为先\n1.道德的含义道德是人类特有的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2.道德在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中起何作用(1)一定的道德观念或道德体系一经形成,就成为影响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道德发生作用分三种情况:一是有无道德观念和体系。形成一定道德观念和体系,就发生作用;没有形成,就不发生作用。二是力量大小的问题。低水平的道德和良好道德的作用效果是不同的。三是道德作用性质不同。符合人民利益和社会发展规律的道德,对经济、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腐朽没落的道德观念和体系则起阻碍作用。(3)道德是影响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道德是衡量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也是衡量个人素质的重要标尺。道德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生产力水平。3.道德与法的关系比 较道 德法 律区别产生人类社会产生后约定俗成的随着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由国家制定或认可起作用的方式主要通过个人良心、风俗习惯和社会舆论,通过教育、批评和自省等方式起作用由国家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凭借国家权力强制施行续表\n区别适用范围几乎涉及人们的所有社会关系、所有行为范围小得多,主要涉及那些重要的、基本的社会关系和行为评价标准人们利益所决定的善恶、荣辱观念反映和代表着统治阶级的意志联 系都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4.道德在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作用从我们个人的成长来看,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德是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它对于人生事业成败、生活幸福与否都有重要作用:(1)培养高尚的道德,有助于塑造完美的人格。(2)培养高尚的道德,有助于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3)培养高尚的道德,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总之,培养高尚的道德是获得人生幸福与成功的重要支柱。二、继往开来,综合创新1.为什么要继承中华道德的优良传统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华,反映了历史进步的要求;中华传统美德凝结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之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始终是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公民道德建设,必须继承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2.怎样继承中华道德的优良传统(1)要发扬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例如,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坚持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的精神,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热爱劳动,等等。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继承发扬这些优良传统,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n(2)要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弘扬时代精神,丰富发展它的内容,使这些优良传统发扬光大。3.为什么要博采众长、为我所用(1)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既要发展本民族的传统美德,又要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文明成果。(2)在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世界各国、各民族都创造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其中,有很多各具特色的道德精华,值得我们汲取和继承;有很多富有成效的道德建设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我们必须站在世界文明发展的前沿,认真研究和积极借鉴各国的文明成果,包括人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博采众长。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民道德,怎样做到博采众长、为我所用(1)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在学习世界各国道德建设成功经验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方针。(2)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方面,要反对妄自尊大、唯我独尊;另一方面,要反对妄自菲薄、全盘照搬、全盘西化。我们既要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外域文化,积极汲取世界各国的长处,又要坚决抵制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消极腐朽的思想道德文化的侵蚀,决不能把腐朽当神奇。三、社会主义荣辱观1.荣辱观的内涵荣辱观是人们对什么是光荣、什么是耻辱的看法。人们的荣辱观是由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定的。2.荣辱观的特点:具有更直接、更强烈的主体感受性和实践性,更能调动人们的自觉能动性。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n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其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4.社会主义荣辱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地位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道德基石、道德力量、实践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大力推进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社会主义荣辱观重在践行,重在把遵守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道德要求逐步转化为广大公民的道德行为。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理论变为现实。5.为什么说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新形势下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1)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与时俱进的品格,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鲜明体现。(2)社会主义荣辱观确立了人们行为的道德准则。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为人们的行为选择提供了价值导向、价值尺度和行为准则。(3)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着社会风尚。四、“八荣八耻”和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1.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特征\n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特征。基于剥削制度的、体现和维护少数剥削阶级利益的道德,不可能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社会主义道德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体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道德。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以人民利益为标准,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概括成一句话就是:为人民服务。可见,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私有制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2.为什么为人民服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非常丰富,只有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才能正确处理好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在新形势下,倡导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就要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贯穿于各种具体道德规范之中。通过具体道德规范,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先富与共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关系,提倡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为人民为社会多做好事。3.集体主义的基本内容集体主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第一,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二者相辅相成。每个人的正当利益,都是集体利益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国家利益、社会利益,体现着个人长远的、根本的利益。第二,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应当以大局为重,个人利益应当服从集体利益。第三,坚持集体主义,维护集体利益,要保障个人正当利益,使个人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个人价值得以实现。4.为什么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人民当家作主,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关系,决定了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必须以集体主义为原则。1.法治与德治的关系\n比 较法 治德 治区别属性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功能和地位法治以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则以道德的说服力和感召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从而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联 系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紧密结合,缺一不可。社会主义法治是建立、维护、实行社会主义道德的法律保障;社会主义德治是以社会主义思想来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使其自觉纳入法律规范中去2.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区别区 别集体主义个人主义出发点不同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一切从个人利益出发经济基础不同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续表阶级本质不同无产阶级价值观的核心资产阶级价值观的核心基本内容不同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结合,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利益高于集体利益,一切为了个人社会作用革命和建设成功的保证消极作用是主要的\n不同影响后果不同使人情操高尚,精神振作使人颓废、精神空虚、卑下庸俗材料一 2012年3月,中央宣传部、中共文明办、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部门联合部署启动了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本次活动共设“助人为乐模范”“见义勇为模范”“诚实守信模范”“敬业奉献模范”“孝老爱亲模范”等五类奖项。材料二 那些被推荐为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的事迹,有的波澜壮阔,有的平凡普通。但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热爱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保障群众权益,服从群众利益、捍卫群众尊严。这些事迹的宣传,有力推动了全社会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1)现阶段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是什么?(2)我国公民道德建设为什么必须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答案 (1)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①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私有制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②为人民服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只有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才能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1.材料一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古时尊敬师长是人们遵守的纲常之一,现在仍然谈尊师,却已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师生关系不再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师徒观,而是指导、帮助、朋友般的师生关系。\n材料二 2012年9月27日晚,2012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在山东曲阜杏坛剧场盛大启幕,以纪念这位中国先贤诞辰2563年。今年孔子文化节以“文化圣地,共有家园”为宣传主题,集中展现了孔子文化节的思想性和历史传承性。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过程中,如何实现“继往开来,综合创新”?解析 本题考查在公民道德建设过程中应如何继承和发展传统道德,要从正确对待传统道德、实现传统道德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并且坚持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方针,关键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等方面分析。答案 (1)继承优良传统,正确对待传统道德,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2)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现传统道德与时代精神相结合。(3)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方针,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文明成果。(4)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2.材料一 2012年9月20日,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实施11周年纪念日,也是全国第九个“公民道德宣传日”。党和国家设立“公民道德宣传日”的目的是更广泛地动员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和参与道德建设,使公民道德建设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n材料二 当代青年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积极、健康、向上,主流是好的。但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新的课题,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结合公民道德的有关知识回答:(1)结合材料一分析党和国家的上述做法对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有何重大意义?(2)结合材料二,谈谈青年学生为什么要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解析 回答第一问要抓住两个关键点:一是要明确党和国家的上述做法指的是什么;二是要回答“这一做法”对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的意义。第二问要求回答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对青年学生成长的意义。答案 (1)①道德观念一经形成,就成为影响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具有良好的道德,人们才能彼此尊重,和谐相处,社会才得以安定有序,充满活力。道德是衡量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②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深远意义。(2)①对我们个人的生活来看,道德与法律缺一不可。一个缺乏道德观念的人,法制观念必然淡薄,往往会不顾法纪,自酿苦果。②从青少年个人成长来看,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德是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它对人生事业成败、生活幸福与否都有重要作用。青少年树立荣辱观,可以减少不利环境和因素的消极影响,促进个人的健康成长。③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有助于塑造完美人格;有助于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高尚的道德是人生幸福和成功的重要支柱。3.在重大灾难的救灾现场,有“三种颜色”使我们永远不能忘怀。坚毅沉着的绿:他们永远第一个出现在群众的危难时刻,哪里危险他们就挺身而出,用自己的双手创出了生命之路。他们就是人民最亲的人——人民子弟兵。\n生机盎然的橙:他们有着对受困者最急切的眼神,他们是宁愿牺牲自己也要抢救生还者的英雄。他们是最专业的救援队——消防官兵。安心纯净的白:她们是伤病患者最信任的人,把救出的伤员当成亲人般照顾。她们是人民的再生恩人——医护人员。“三种颜色”的感人之处是如何体现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的?解析 本题以“三种颜色”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的理解。在作答时首先回扣教材中关于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的描述,然后结合材料组织答案即可。答案 ①为人民服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三种颜色”的行为都是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以人民利益为标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为祖国、为人民无私奉献,体现了为人民服务这个核心。②集体主义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三种颜色”都自觉地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体现了集体主义的原则。专题二 公民的道德生活一、和谐社会里的社会公德1.社会公德的含义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2.社会公德的作用(1)社会公德是人类在公共生活领域中长期积累的道德经验的总结,对于维护公共利益、保持社会稳定,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2)社会公德的状况,是展示公民道德修养与社会文明程度的“窗口”。\n社会公德是公民生活最基本的行为规范,是社会活动最起码的道德要求,因而成为衡量文明发展程度的一种标志。一个人是否养成了遵守社会公德的习惯,体现着这个人的文明素养;社会成员能不能普遍遵守社会公德,体现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3.如何理解社会公德的基本规范我们倡导的社会公德的基本规范是: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理解如下表:规 范现实和理论依据文明礼貌反映了现代社会公共交往日益频繁的要求,体现了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助人为乐体现了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爱护公物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体主义原则保护环境是实现当代人与后代人可持续发展的道德要求,体现了科学发展观遵纪守法是法律规范和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4.社会公德有何特点社会公德是最简单、最起码、最普遍的行为准则,对所有社会成员都具有规范效力,即社会公德具有简单性、共同性的特点。5.如何树立公德观念(1)克服私心,方便他人也方便自己。(2)充满爱心,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3)遵守公德、人人有责。二、工作岗位上的职业道德1.职业道德的含义\n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2.职业道德的作用(1)职业道德能规范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2)职业道德能树立良好的行业作风。(3)职业道德对保证各类生产和各项工作顺利进行,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3.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①爱岗敬业。②诚实守信。③办事公道。④服务群众。⑤奉献社会。4.我国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有什么特点我国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又概括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职业道德的共同特点和要求,适用于各行各业。5.培养职业精神的意义在职业活动中,职业道德风貌是从业者职业精神的展示。任何职业的从业者,如果不具备相应的职业精神,就不会自觉践行职业道德,更难以在职业岗位上有所建树。职业精神的力量,能够使员工超越只为谋生和追求物质利益而工作的局限,这种力量是凝聚广大员工、形成企业文化的重要支撑;崇尚职业精神,有益于开发每个员工的潜力,发挥每个员工的长处,这是企业文化发展内在的道德要求。6.如何培养职业精神,践行职业道德(1)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念,端正职业态度。(2)关键在于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3)还要学习职业道德知识,培养职业责任意识。通过学习,可以了解从业者的行为规范及评价标准,领悟职业精神,理解职业道德,更好地践行之。\n(4)培养职业精神,践行职业道德,最终目的在于提升职业生涯中的人生境界。三、幸福生活中的家庭美德1.家庭道德与家庭美德的含义家庭道德是指调整家庭关系的道德;家庭美德是指家庭道德中的精华,它体现了我们对传统道德的继承原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2.如何理解家庭道德的阶级性、民族性、时代性家庭道德不是从来就有的,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随着家庭的产生而产生的。由于社会性质、民族文化的影响,不同社会、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家庭道德,带有阶级的、民族的、时代的烙印,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甚至根本的对立。3.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4.家庭文化的含义与培育家庭文化的意义(1)家庭文化的含义。家庭文化是家庭成员在家庭生活中共同营造的一种文化氛围,既体现在家庭装饰、娱乐设施中,也表现在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中。(2)培育家庭文化的意义。培育家庭文化的过程,就是培育家庭亲情、塑造家庭美德的过程。培育家庭文化不仅意味着文化设施的添置和更新,更意味着对先进文化的向往和追求。5.亲情培育的途径(1)亲情的培育,有赖于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其中,代际沟通尤为重要。(2)亲情的凝聚和升华,有赖于家庭文化的培育。(3)塑造融洽的邻里关系。\n6.如何处理好邻里关系(1)互相尊重是维护邻里友情的前提。邻里之间相互帮助是相互尊重的更高境界。(2)加强社区的道德建设,是促进邻里团结的重要环节。四、健康成长中的个人品德1.个人品德对个人发展和社会道德状况有重要影响(1)个人品德影响人际关系。(2)个人品德对个人发展有重要影响。“做事先做人”。不注重个人品德修养的人就是不会“做人”的人,也就是不会“做事”的人。一个重视自己品德修养的人才能更好地促进自己各方面的发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如果大多数人的个人品德得到提升,社会道德状况就会随之改善。2.道德榜样的作用及其原因作用:(1)道德榜样是实践道德准则和规范的典范,具有高尚的个人品德。(2)当今时代道德榜样是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优秀代表。(3)道德榜样具有示范性和引导性。树立道德榜样,是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的好方法。向道德榜样学习,能够丰富人的道德素养和文化涵养,提升人的道德境界。原因:(1)道德榜样容易使人产生认同感,并通过对比看到自身的差距,努力向他们学习。(2)道德榜样的优秀人格与高尚品质容易感染人们,使人们的心灵得到净化,产生奋发向上的动力,追求更高的目标。3.脚踏实地,提升个人品德的途径\n学习道德榜样,追求更高层次的道德目标,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找到合适的方法,制定恰当的步骤。(1)重在实践。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归根结底,要体现在道德行为上。道德学习和道德修养,必须脚踏实地,从一点一滴做起。(2)循序渐进。高尚的道德品质不可能一蹴而就。道德学习和实践,只能按照其固有规律,由小到大,由近及远,由少到多,由浅入深。(3)学会慎独。在道德实践中,要严于自律,始终表里一致。公民道德生活一览表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基本规范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作用对于维护公共利益、保持社会稳定,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社会公德的状况,是展示公民道德与社会文明程度的“窗口”作为评价人们在恋爱、婚姻、家庭、邻里交往中行为是非、善恶的标准,引导、激励家庭成员正确处理家庭关系和邻里关系,对家庭和睦、家人安康、社会和谐,起着重要作用对于规范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树立良好的行业作风,保证各类生产和各项工作顺利进行,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续表\n培育和践行途径(1)克服私心,方便他人也方便自己;(2)充满爱心,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3)遵守公德,人人有责(1)有赖于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其中代际沟通尤为重要。(2)有赖于家庭文化的培育。(3)协调邻里关系,维护邻里友情(1)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念,端正职业态度;(2)关键在于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3)学习职业道德知识,培养职业责任意识[2012·山东文综,39(1),4分]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要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中华传统伦理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诚实守信思想,诚信建设要继承中华传统诚信美德。找出下列道德与其属性之间的对应关系(将对应的字母标号填写在下面)。道 德属 性①社会公德A.调整夫妻、长幼、邻里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②职业道德B.对所有社会成员都具有规范效力的行为准则③家庭美德\nC.因社会分工的出现而产生的行为准则④个人品德D.个体内化了的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与规范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公民的道德生活的有关知识,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容易。答案 ①—(B) ②—(C) ③—(A) ④—(D)(2012·海南单科,28,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为挽救一位白血病患者的生命,一位高三学生于2012年4月专程到北京损献造血干细胞。“功课落下可以补,生命只有一次”,他先救人、再补课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人们,网友亲切地称他为最美中学生,称赞他在道德的高考中得了满分。结合材料,运用公民道德与伦理知识说明道德榜样为什么具有巨大的力量。解析 本题考查选修6《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部分学习道德榜样的原因的知识。对此知识点,教材一共分两点进行阐述,考查难度较小,但要注意教材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结合。答案 道德榜样容易使人产生认同感。该同学的行为体现了先进道德的要求,深深感动了人们。道德榜样的高尚品质能够净化人们的心灵,增强奋发向上的动力。该同学的行为能够使人们在感动之余,自觉追求更高的道德目标。1.2012年3月1日上午10时,烟台市政府有关部门在市文化广场,隆重举行了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春风行动”启动宣传日活动。“春风行动”以“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营造畅通安全出行环境”为主题,自3月1日开始,至5月31日\n结束。据悉,今年每月11日和22日为烟台市政府确定的“排队日”和“让座日”。(1)我们倡导的社会公德的基本规范是什么?(2)开展“春风行动”、设立“排队日和让座日”是烟台市加强社会公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请问加强社会公德建设有什么意义?解析 本题以烟台市思想道德建设的举措为背景考查了学生对社会公德建设的基本规范、社会公德的作用和意义。回答本题,需要学生有扎实的基础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答案 (1)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2)社会公德的状况,是展示公民道德修养与社会文明的“窗口”。社会公德是公民生活最基本的行为规范,是社会活动最起码的道德要求,是衡量文明发展程度的一种标志。一个人是否养成了遵守社会公德的习惯,体现着这个人的文明素养;社会成员能不能普遍遵守社会公德,体现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2.材料一 DavidP.Farrington曾对365名青少年进行了调查研究,在其论著《青少年犯罪及其根源》中说:父亲没有犯过罪的,孩子有犯罪史的仅占8.4%;父亲犯过罪的,孩子有犯罪史的比例高达37%;同时母亲犯过罪的,孩子有犯罪史的比例则更高,为46.5%。材料二 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有一位专家曾经说过:“犯罪学的研究表明,家庭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总体防线。一旦这条防线崩溃或者出了问题,青少年的成长轨道将岌岌可危。”根据材料,思考分析这一现象体现了什么样的道德问题?对我们有何启示?为防止这一现象应该怎么办?解析 第一问主要强调家庭道德的重要性;第二问主要启示我们要重视家庭道德规范的引导作用;第三问主要涉及的是家庭美德规范的具体内容。\n答案 (1)体现了家庭道德的重要性,人们想要建立一个幸福的家庭生活,必须倡导遵守家庭道德规范。(2)家庭道德规范,作为评价人们在恋爱、婚姻、家庭、邻里交往中行为是非、善恶的标准,引导、激励家庭成员正确处理家庭关系和邻里关系,对家庭和睦、家人安康、社会和谐,对预防青少年犯罪尤其起举足轻重的作用。(3)大力倡导家庭美德,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尊老爱幼;②男女平等;③夫妻和睦;④勤俭持家;⑤邻里团结。3.读漫画,回答问题。(1)两幅漫画共同反映了什么问题?(2)你认为如何才能避免不文明行为的发生?解析 两幅漫画共同反映了某些公民社会公德的缺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社会公德的建设。要避免不文明行为的发生,需要公民不断加强道德修养,需要国家加强教育和管理。答案 (1)两幅漫画共同反映了某些公民社会公德的缺失。(2)①公民要树立公德观念,遵循社会公德的基本规范: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②遵守社会公德,人人有责,社会公德的建设要落实到每个人的实际行动中。公民要养成遵守公德的习惯,长期坚持,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克服私心,方便他人也方便自己;奉献爱心,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③国家要大力加强道德建设,倡导“有公德,讲文明,求和谐”的社会风尚;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督管理,适当惩戒不文明的行为。专题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要求\n一、经济生活与道德建设1.道德的本质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2.经济生活与道德的关系(1)经济决定道德。①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②随着经济的发展,道德观念也会相应变化。③道德的发展和进步,取决于经济的发展和进步。(2)道德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道德作为调整人们利益关系的规范,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之后,就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和力量,对经济活动产生重要影响。道德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在:道德规范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有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道德对经济发展的方向具有引导作用。3.为什么要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1)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道德制度结合在一起的。面对市场经济中的伦理问题,我们能够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原则。(2)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是思想道德建设的迫切要求。4.社会主义义利观的内涵、要求\n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伦理原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义利观。把国家和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又充分尊重个人合法权益,是我们应该奉行的社会主义义利观。社会主义义利观,不否认人们谋求物质利益的权利,但要求正确区分正当的个人利益和不正当的个人利益,要求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有机统一起来。5.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经济机制的积极作用,不断增强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又要注意克服市场机制的消极影响,正确把握物质利益原则,反对只讲金钱、不讲道德的错误倾向。只有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基础上,才能逐步确立与之相适应的道德体系。二、经济秩序呼唤诚信伦理1.为什么说创业经营诚信是企业之魂创业经营,诚信是企业之魂。只有买卖之间形成可信赖的关系,才能营造正常的交易的市场。诚信是企业拥有的无形财富,良好的信誉能够支撑企业的长远发展。诚信是企业经营的首要方略,离开诚信这个前提,企业的任何经营策略都难以施展、奏效。企业都遵循诚信伦理,才能消除不正当竞争和扰乱市场的行为,使企业在有序、规范和制度化的市场环境中发展。2.建设良好的社会信用制度的必要性以诚实守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是人民群众的呼声,也是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客观要求。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无论买主还是卖主,无论借方还是贷方,无论投资者还是接受投资者,都是整个社会信用链条中的一个环节。在全社会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n3.构建社会信用制度的主要内容构建以道德为支撑的社会信用制度,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其主要内容包括: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要把诚实守信作为基本行为准则;加快建设企业和个人信用服务体系,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逐步开放信用服务市场。三、经济活动中的竞争伦理1.竞争的根本法则是什么优胜劣汰是竞争的根本法则。通过市场竞争,竞争力强的企业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获得更大的利润,企业的实力更加雄厚,获得进一步发展。而那些竞争力弱的企业,获得的利润越来越少,最终难免被市场淘汰的命运。2.竞争伦理原则的内容及其要求(正当竞争应遵循什么样的市场经济原则)(1)竞争伦理原则是机会均等、公平竞争。(2)要求:在市场上,每个竞争参与者都具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应该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的原则,遵守公认的市场准则,凭自己的实力进行竞争。反对不正当竞争。3.为什么要倡导竞争伦理倡导竞争伦理,是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序化和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确立竞争伦理,对于规范市场主体行为、防止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和社会经济秩序、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等,具有重要意义。正当竞争、合法竞争,是市场经济向经济主体提出的伦理要求,遵循这一要求,每个经济主体将会有更多的发展机会。4.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如何\n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竞争与合作并存,是相互依赖的共生状态。市场主体既要有竞争意识,也要有合作精神。竞争与合作是对立的统一。市场经济的竞争与合作不是根本对立的,而是内在相容的。必须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在竞争中求合作,在合作中有竞争,这正是现代市场经济内在的伦理精神,值得我们大力提倡。5.市场经济中为什么要提倡合作?合作的目标是什么合作可以建立竞争主体之间的和谐关系,优化竞争环境。在市场竞争中,任何参与者的“优”都不是绝对的优,“劣”也不是绝对的劣,每个参与者都可能有自己的长处和弱点。寻求合作,联合起来参与竞争,可以取长补短、共享资源、共担风险,从而大大提高自身的竞争力。竞争对手之间的合作,目标是实现双方利益的最大化。四、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今天,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2.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根本的途径是努力发展经济。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2)面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趋势和新特点,要特别强调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的原则;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注重效率与维护公平相结合的原则。3.公平的内涵\n(1)公平有多方面内涵,包括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等。从经济伦理的意义上说,公平主要表现在平等地使用公共资源,平等地获得参与竞争的机会,同样地遵守各项规则,共同享受经济发展成果等方面。(2)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意味着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公平的内涵广泛,但我们要注意与“平均主义”的区别。4.如何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1)要提供制度保障和政策措施,实行合理的分配制度,并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把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内。(2)进一步彰显公平和正义的伦理原则,大力倡导扶贫济困、见义勇为、主持公道、伸张正义等道德风尚,努力营造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氛围。(3)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突出地表现为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5.效率的含义效率,在一般意义上,是指产出和投入的比率。投入小,产出大,就是效率高;反之,就是效率低。6.如何理解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追求效率与实现公平,相辅相成,不可偏废。提高效率,做大社会财富的“蛋糕”,有助于在更高层次上维护公平;维护公平,使财富的创造过程和分配结果更合理,有助于推动效率的提高。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伴随着经济发展的全过程。不讲效率,没有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就没有高水平的公平;不讲公平,没有社会和谐,也就没有经济的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n(2)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有时注重效率的要求更突出,有时维护公平的要求更突出。当前,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点,应该更加注重社会公平。1.为什么经济秩序呼唤诚信伦理(1)必要性:诚信,既是个人的美德,也是社会生活和经济交往中应该遵循的伦理原则。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活动的基本行为规范,是现代市场交易活动的基本精神。但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失信行为时有发生。失信破坏了市场经济的运行秩序,阻碍经济的健康发展,使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遭受损害。在一定意义上说,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没有诚信,就没有健全、发达的市场经济。(2)重要性:①诚信作为经济活动中的道德要素,具有保证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的重要价值;②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诚信的最大回报,就是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③对于参与经济活动的主体来说,无论个人、企业和其他组织,讲诚信,都是其立业之基、成功之本。2.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图示)3.要正确区分遵守竞争伦理的正当竞争与违背竞争伦理的不正当竞争比较参与竞争的动机和出发点竞争时采取的手段法律后果与社会效果正当竞争\n遵守法律和市场活动准则,以最低消耗获取最大利润正当、合法、公平的商业做法,主要靠提高质量、改进技术、降低成本、提高信誉保护了国家、集体和消费者的利益,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技术进步,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受到法律鼓励和保护不正当竞争躲避法律或直接违法,以获取高额违法所得违法行为,主要表现为弄虚作假、欺诈、损人利己损害了其他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不能增加社会财富,还会给现有财富带来浪费,受到法律禁止和制裁[2012·山东文综,39(2),6分]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要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中华传统伦理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诚实守信思想,诚信建设要继承中华传统诚信美德。据材料,谈谈你对“诚信建设要继承中华传统诚信美德”这一观点的认识。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诚信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知识。解答本题要从两个角度把握:一是为什么要在诚信建设中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二是怎样在诚信建设中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综合两个方面的内容作答即可。\n答案 诚信既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伦理要求,也是中华传统伦理文化中的精华。继承中华传统诚信美德是诚信建设的内在要求。继承中华传统诚信美德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把继承传统诚信美德与弘扬时代精神结合起来。1.2012年10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当前社会诚信缺失问题依然相当突出,商业欺诈、制假售假、虚报冒领、学术不端等现象屡禁不止,人民群众十分不满。诚信缺失、不讲信用,不仅危害经济社会发展,破坏市场和社会秩序,而且损害社会公正,损害群众利益,妨碍民族和社会文明进步。结合材料说明诚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并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解析 本题考查诚信对市场经济的作用以及竞争伦理原则。从经济发展角度看,诚信的最大回报,就是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要促进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既要倡导诚信伦理,构建社会诚信机制;又要在市场经济中倡导竞争伦理原则;还要加强国家的法制。答案 (1)①诚信作为经济活动中的道德要素,具有保证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从经济发展角度看,诚信的最大回报,就是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②对于参与经济活动的主体来说,无论个人、企业或其他组织,讲诚信,都是其立业之基、成功之本。与人合作,诚信是首要原则;创业经营,诚信是企业之魂;创业始于自信,成功缘于诚信。(2)①\n在市场经济中倡导诚信伦理,构建社会诚信机制。在全社会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构建以道德为支撑的社会信用制度,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加快建设企业和个人信用服务体系,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逐步开放信用服务市场;弘扬中华民族崇尚诚信的美德,构建诚信友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以诚实守信为重点的公民道德建设。②在市场经济中倡导竞争伦理原则。在竞争中倡导正当竞争,反对不正当竞争,贯彻机会均等、公平竞争的原则,遵循自由、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坚持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③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利用法制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2.腾讯与360的“桌面”大战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联系到之前的蒙牛与伊利的“口水战”,为了商业利益而践踏社会公德的企业行为成为近段时间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撇开事件本身来看,其实这些“恶斗”只是一场没有赢家的战争,无论事件的主角是谁,当社会责任与商业道德纷纷退位,当利益占据上风,无论企业的“冤”声多大,损失最大的都是整个公众的利益。从竞争伦理角度分析,上述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解析 本题以市场经营者之间的不正当竞争为背景,考查市场经济主体之间应该怎样开展正当竞争。回答本题要注意题目对知识的限定:竞争伦理角度,答案组织的重点在于应如何开展竞争。答案 (1)市场经济必然存在竞争,优胜劣汰是竞争的根本法则。在经济生活中,以良好的精神状态面对竞争,参与竞争,学会竞争,是自信、自立、自强的表现。(2)倡导竞争伦理,是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序化和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正当竞争、合法竞争,是市场经济向经济主体提出的伦理要求。(3)腾讯与360的“桌面”大战、蒙牛与伊利的“口水战”\n,这些竞争都是不正当竞争,有悖于市场经济机会均等、公平竞争的原则,既是不道德的,也是违法的,会导致市场经济秩序混乱,最终将影响参与竞争者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以及整个公众的利益。(4)在经济活动中我们要坚持正当竞争,反对不正当竞争。要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谋取双赢,是市场竞争者明智的选择。3.2012年11月8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基尼系数已经超过0.4的警戒线,垄断企业员工只占职工总数的8%,但其工资总额长年占据全国工资总额的55%~60%。(1)从经济伦理角度看,公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有人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不可能实现公平。”请你简要评论这一观点。解析 本题考查了经济伦理中的公平的体现和实现。第(1)问属基本知识,需要扎实识记。第(2)问的解答要多角度思考,从制度、物质保障、改革、经济伦理等方面组织答案。答案 (1)主要表现在平等地使用公共资源,平等地获得参与竞争的机会,同样地遵守各项规则,共同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2)①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公平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实现共同富裕是我国发展社会主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实现公平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③可以改革完善现有分配制度,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把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④\n可以通过彰显公平正义的伦理原则,倡导公平正义的道德风尚,营造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氛围,最大限度实现公平。专题四 面对科技进步的伦理引导一、科技发展:锋利的双刃剑1.为什么说科技发展是一把双刃剑科技进步和创新是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科技发展的成果,惠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世界更加美好。然而,在造福于人类的同时,现代科学技术运用中的问题也凸现出来,发人深省。这些问题,既表现为自然生态和人类自身的发展出现新的隐患,又表现为安全形势与社会和谐的维护面临新的挑战。因而科技发展是一把双刃剑。2.科技伦理的作用科技伦理是对于科技活动的道德引导,是调节科技工作者相互之间、科技共同体与社会之间诸种关系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等的总和。科技伦理的重要性在于,一方面可以使科学技术的运用得到明确的道德理性的指导,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出于邪恶目的利用科技成果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作为道德理性的科技伦理又可以弥补单纯的科技理性之不足,增强科技工作者对科技开发之后果的道德责任感,从而以道德理性的自觉来最大限度地消除科技理性在社会负面作用上的不自觉。二、生命科技与生命伦理1.生命科技面临的伦理难题(1)难题之一:器官移植是否合理?器官移植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从一个人身上取得能够成活的器官,移植给另一个人。\n(2)难题之二:人伦关系的混乱。试管婴儿、代孕母亲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生育方式。(3)难题之三:人为地改变物种的遗传基因或创造出新的物种,会不会破坏现有的生态平衡?创造出的新物种会不会通过基因转移给其他物种,形成对人类和其他生物极其危险的新物种?会不会导致某些原有物种的退化或灭绝?2.信守生命伦理的原则(1)尊重人的生命的原则,强调人的生命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2)公正原则,强调生命科学以社会成员共享科技进步成果为目的。(3)自主原则,强调有健全思维能力的成年人有权知道自己的病情,并根据病情决定是否医疗和如何医疗,有权决定自己器官、肢体的医学运用。(4)安全原则,强调转基因技术的目的是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增进生命健康,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三、网络的伦理困惑1.网络的利弊分析(1)网络技术的发展,能极大地提高人类改造自然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主要表现在:①网络改变着生活,改变着世界,缩短了人们的空间距离。②网络迅捷地汇集、传递各种社会信息资源,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节约了社会交往的成本。(2)网络技术的运用,也会对国家安全、社会管理、商业秘密以及个人隐私的保护等问题产生一些不良影响作用。2.多管齐下解决网络生活中的问题(1)法律手段\n(2)行政手段(3)伦理道德的力量3.网络伦理的原则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保护公民个人隐私,维护网络安全,不伤害他人和有损于社会,不利用网络非法谋取不正当商业利益。四、科技事业与人类福祉科学精神的内涵、表现(1)科学精神是科技伦理的核心内容。(2)科学精神的内涵很丰富,最基本的要求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真理而献身。其中求真是目标,创新是灵魂。(3)比较生命科技、网络科技、科学技术面临的问题及应信守的伦理原则 内容项目 面临的问题应信守的伦理原则生命科技(1)器官移植是否合理(2)人伦关系的混乱(3)是否危及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1)尊重人的生命的原则(2)公正原则(3)自主原则(4)安全原则网络技术(1)网络安全问题(2)网络自由的滥用问题(3)隐私权的保护问题(1)尊重他人知识产权(2)保护公民个人隐私(3)维护网络安全,不得伤害他人和有损于社会\n(4)不利用网络非法谋取不正当商业利益科学技术(1)发展科技的目的不同,会提出不同的伦理原则(2)运用科技成果的态度不同,会寻求不同的伦理原则作支撑(3)如何处理科技成果的运用与传统伦理的冲突(1)把对自然奥秘的探索与人类福祉相结合的原则(2)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相结合的原则(3)无害原则(2011·海南单科,28,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某著名大学根据科学技术整体化发展对创新人才的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改变以前本科毕业设计“一人一题,一个导师”的个体培养模式,实行团队合作培养模式。按照这一新的培养模式,不同专业的应届毕业生组成若干个研究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工程项目的设计、分析、样机制作等工作,集体完成一篇项目总结报告并进行论文答辩。结合材料和科技伦理的有关知识,说明该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作用。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运用科技伦理的核心内容——科学精神的知识来分析某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作用,指向性明确。针对材料的提示,可从科学精神在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上的体现角度来阐述相关意义。答案 \n该模式为不同专业学生相互合作、共同探索提供了平台,适应了现代科学研究的要求,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协作精神。鼓励学生大胆怀疑,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有利于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精神。1.材料一 2012年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医学奖授予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ShinyaYamanaka)与英国科学家约翰·格登(JohnGurdon)。以表彰他们在细胞核重新编程研究领域贡献杰出。所谓细胞核重编程即将成年体细胞重新诱导回早期干细胞状态,以用于形成各种类型的细胞,应用于临床医学。细胞核重编程指细胞内的基因表达由一种类型变成另一种类型。通过这一技术,可在同一个体上将较容易获得的细胞(如皮肤细胞)类型转变成另一种较难获得的细胞类型(如脑细胞)。这一技术的实现将能避免异体移植产生的排异反应。材料二 爱因斯坦曾说过,光靠科学和技术,不能把人类带向幸福与高尚的生活,一旦发现了适应人类社会发展需要的“崇高的道德准则”,剩下的任务,就是要诉诸道德教育,使之转化为人们的道德实践和内在品质,从而有可能把人类带向幸福与高尚的生活。(1)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科技进步作用的认识。(2)从科学发展来看我们应该建立的“崇高的道德准则”是什么?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科技进步作用和科技伦理原则的理解。第(1)问要说明科技进步对生产力发展及培育科学精神的作用。从科学发展来看我们应该建立的“崇高的道德准则”即是“现代科技伦理的基本原则”,因此第(2)问需要回答现代科技伦理基本原则的有关内容。答案 \n(1)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是科学发现与产业革命的桥梁和纽带,引发了生产力的巨大进步和社会的深刻变革,深化了人们对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认识,培育着人们的科学精神,使世界更加美好。细胞核重偏程的相关研究成果将能避免异体移植产生的排异反应,推动着生产力的巨大进步。(2)①科技成果的运用,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局部利益。运用科技成果,应当既能带来眼前利益又能带来长远利益,有时为了长远利益还要牺牲一些眼前利益。如果背离了这一伦理原则,就可能导致人类的灾难。②任何科技活动都必须遵守无害原则,即无损于自然环境和人类的存在与发展。不能损害人,是科技活动最起码的道德要求。科学研究和应用的每一环节,都应该慎思慎行,坚持这一原则。2.材料一 2012年9月20日至2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在京举办互联网站和互联网企业负责人研讨班。与会互联网站和互联网企业负责人认为,互联网业界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奋斗征程中承担重要使命,必须以更加有力有效的举措大力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材料二 随着互联网“信息垃圾”的增加和“网络犯罪”的出现,这些网络问题对青少年产生的负面影响引起了社会的关注。青少年网络伦理问题日益突出,网络的负面影响还对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方式、道德意识、人生观和价值观造成前所未有地冲击。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倚重伦理道德的力量促使网络管理者与使用者自觉遵守一些具体行为规范。解析 本题以网络所能起到的积极作用和存在的负面影响为材料,考查学生对网络伦理的理解。正确解答本题要注意两点:一是必须从管理者和使用者两个方面回答;二是必须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提出的方法必须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答案 (1)针对整日沉湎于网络生活的现象,要提醒网民多与家人、师友、同事、公众直接交往和交流。\n(2)针对匿名性造成的问题,要告诫网民提高辨别能力,并注意讲文明、讲诚信。(3)针对不健康信息的传播,要强调自爱自律,自觉抵制诱惑。(4)针对个人隐私面临的威胁,要敦促网络服务的提供者、管理者,严守尊重客户隐私权的规范。(5)针对网络安全问题,既要增强网民的防范意识,又要增强计算机程序设计者的道德责任感。3.“起步较晚、治疗不规范、发展不平衡、一哄而起。”有专家这样概括中国器官移植的现状。提供体资源的严重缺乏,引发了器官买卖的暗箱操作,有人为高额利润铤而走险。2012年9月21日,山东临沂警方摧毁了一个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的犯罪团伙,抓获10名犯罪嫌疑人。日前,兰山区人民检察院将犯罪嫌疑人梅杰、郑波、张龙生、王首忠、赵名枫、苗付印、张续陆等7名主犯以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批准逮捕。(1)现代生命科技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哪些伦理难题?(2)你认为人们在研究医学和生命科学的实践中,应该遵循哪些必要的伦理原则?解析 生命科技在给人类带来幸福安康的同时,也带来一些令人关注的伦理难题。生命伦理要求人们在医学和生命科学的研究与实践中谨慎行事,遵守必要的伦理原则。本题就是考查学生对生命科技带来的伦理难题和生命伦理的理解和运用。答案 (1)现代生命科学飞速发展,提出了许多伦理难题,比如:器官移植是否合理?人伦关系的混乱,人为地改变物种的遗传基因或创造出新的物种,会不会破坏现有的生态平衡?(2)①\n尊重生命的原则。人的生命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生命科学活动必须以尊重、保护和挽救生命为第一前提。②公正原则。生命科学应该以社会成员共享科技进步成果为目的。③自主原则。有健全思维能力的成年人有权知道自己的病情,并根据病情决定是否医疗和如何医疗,有权决定自己器官、肢体的医学运用。要维护有关人员的权益,保护病人的隐私。④安全原则。生命科技的目的是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增进生命健康,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专题五 对环境的伦理关怀一、现代文明的环境危机1.环境问题的含义、产生原因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统称为环境问题。随着世界范围内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数量的激增,环境污染更加严重,生态危机不断升级。2.影响环境的几种主观因素(1)片面的发展观;(2)狭隘的人类主宰论;(3)享乐主义与消费主义的幸福观;(4)科技万能论。3.怎样理解健全的环境意识是准确的环境科学知识和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念的统一(1)环境科学知识是环境意识的基础。掌握环境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只有在掌握环境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才能理解人类目前的环境危机究竟是如何产生的,才能知道如何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如何降低以至避免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2)环境价值观念是环境意识的灵魂。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念的意义:只有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念,才会有足够的动力采取行动,自觉地把环境科学知识应用于保护环境。环境价值观念是环境保护运动的发动机和牵引器。\n(3)环境伦理是环境价值观念的核心。①环境伦理的含义:环境伦理是关于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②遵守环境伦理原则的意义:理解、接受并遵守环境伦理原则和相关的行为规范,是有效保护环境的重要前提,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保证。二、环境伦理的原则和规范1.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同时处理好哪几种伦理关系(1)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2)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当代人之间的关系,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关系)。2.环境伦理的基本原则环境正义原则基本精神:强调环境权利与环境义务之间的平衡尊重自然的原则原因:①自然是人类文明的根基,人类依赖自然生存。②自然生态系统的各个部分相互联系,使人类的命运与自然生态系统整体的命运休戚相关。③现代科技虽然发展了,但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这一基本前提。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实际上就是对自己的伤害,对自然的不尊重实际上就是对自己的不尊重。意义:①尊重自然,是人类道德进步的表现。人类道德关怀的对象从只局限于本氏族或本部落的人到对外乡人、整个民族、整个国家,乃至全人类,可以看出人类道德进步了。\n②对自然的尊重和爱护,已经成为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和个人道德素养的重要标志。3.环境道德规范的含义和内容环境道德规范,是人们处理环境事务时应当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也是评判其行为的伦理依据。其内容包括:消除贫困,缩小贫富差距;计划生育,控制人口;节约资源,反对浪费;爱惜公共绿地,不随地丢弃垃圾;公平地分配环境保护的利益与负担;反对战争,维护和平;抵制公害输出,反对环境殖民主义;爱护动物,不虐待动物;保护濒危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地球的生命力,不破坏生态系统的完整和稳定;等等。4.如何遵守环境道德规范(1)遵守环境道德规范,要落实到具体的环保行动上。每个人都应关心并积极改善自己周围的环境状况。(2)要从自身做起,选择有利于环保、与自然协调的生活方式。(3)还要勇于并善于同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使环境正义、尊重自然的伦理原则落实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三、呵护人类共有的家园1.全球环境问题的含义全球环境问题,指的不是一个或几个国家面临的环境问题,而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环境问题。也就是说,这种环境问题所带来的损失和影响,扩展到了整个世界,不限于某些国家或地区。因此,解决这种环境问题,不是任何一个国家所能独自承担的,需要世界范围的广泛合作。2.全球环境问题的解决(1)解决全球环境问题,具有紧迫性和挑战性。\n(2)人类解决全球环境问题,既需要观念层面的及时调整,如树立全球意识,又需要在制度层面有所作为,如建立既尊重各国主权又能够有效监督和协调各国政府的、对全球环境问题进行“全球治理”的国际机构。3.怎样正确认识应对全球环境问题的“共同但又有差别的义务的原则”(1)地球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发生在一个地区的环境灾难,往往会对其他地区产生有害影响。地球是人类共有的唯一的家园,保护地球是所有人、所有国家的共同义务。(2)坚持共同义务原则,并不意味着所有国家都应该或都有能力承担相同的义务。4.在应对全球环境问题上为什么要“兼顾国家环境主权与国际合作义务的原则”(1)国家环境主权是国家主权在国际环境关系中的具体体现,包括环境资源的享有权、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权、环境事务的管理权,以及抵制他国损坏本国环境的反抗权。(2)每个国家都拥有自己的国家环境主权,同时负有保护全球环境的共同义务。这些义务包括:保护好本国的环境;确保在其管辖范围内或在其控制下的活动,不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环境造成损害;遵守已经达成的国际环保协议,积极履行协议规定的义务;积极推动全球环保立法,创建有效的国际环保执法机制。四、走可持续发展之路1.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根据布伦特兰报告),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2.可持续发展的内容\n可持续发展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生态的可持续性、社会的可持续性和经济的可持续性。3.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之间的关系对于可持续发展来说,生态的可持续性是基础,社会的可持续性是关键,经济的可持续性是手段。完整的可持续发展是这三种可持续性的内在统一。4.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含义、原因及途径。(1)含义:就是使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2)原因:(3)途径:要把减少和防治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的要求贯彻到经济活动的每个环节,追求经济活动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同时要主动采取预防措施,避免给环境造成无法弥补的破坏。5.生态文明含义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成果的总和,是人与自然交往的“文明的模式”重要指标(1)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2)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3)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4)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核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n措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1)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第一要义——发展;核心——以人为本;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统筹兼顾(2)具体措施:①我们应当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自觉建设生态文明,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②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③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④在全社会形成资源节约的增长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1.正确理解环境正义原则强调环境权利与环境义务之间的平衡是这一原则的基本精神。例如,既要公平地分配由公共环境提供的好处,又要共同承担发展经济所带来的环境风险;那些污染了环境的个人或团体,应当为污染的治理提供必要的资金;那些因他人的污染行为而受到伤害的人,应当从污染者那里获得必要的补偿;等等。2.应对全球环境问题要坚持共同义务原则坚持共同义务原则,并不意味着所有国家都应该或都有能力承担相同的义务。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缺乏充足的资金和必要的技术,在保护环境方面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承担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环保义务。发达国家在以往工业化的过程中,曾利用全球的资源和市场积累了大量财富,也制造了大量的环境污染问题,当前仍然是主要污染物的排放者。发达国家既拥有较雄厚的资金和较发达的技术,又对全球环境的恶化负有主要责任,理应在保护全球环境的事务中承担与其资金和技术相称的较多的义务。\n(2010·山东文综,37,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低碳”不仅是经济发展的生态原则,也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以下选取的是生活中的几个镜头:①饭店里,有顾客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②集市上,有购物者向销售者一次次索要塑料袋。③学校里,空无一人的教室灯火通明。④写字楼里,有人上下楼不乘电梯走楼梯。⑤农家院里,做饭、照明使用自家生产的沼气。(1)指出材料中不符合“低碳”要求的做法。(2)“低碳”体现了人类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追求。如果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是环境伦理的应有之义”为题写一篇小论文,请列出要点。解析 (1)根据“低碳”生活的内涵,不难判断②③不符合“低碳”生活的要求。(2)本问既要说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需要环境伦理道德来调节,又要结合环境伦理的含义和原则说明环境伦理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作用。答案 (1)② ③(2)①人与自然的关系同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一样,需要伦理道德来调节。②环境伦理是调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以及体现在其中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③只有坚持环境正义原则和尊重自然原则,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若从其他方面作答,言之有理即可。)1.材料一 2012年11月8日\n,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造了高速增长的经济奇迹,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荒漠化的面积越来越多,耕地、森林锐减,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城市缺水,空气污染严重等。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而丰富的资源储备、功能健全的生态系统,又是发展经济的基本前提。人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守环境伦理要求。(1)环境伦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2)怎样才能使人们遵守环境伦理要求?解析 第(1)问依托环境问题考查环境伦理的基本原则,比较简单。第(2)问的关键是要多角度思考,从国家立法、政府监管、公民自身等方面进行思考。另外还要联想到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答案 (1)环境伦理的基本原则是环境正义原则和尊重自然原则。(2)要使人们遵守环境伦理的要求,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①国家要加强立法,严惩违反《环境法》的行为;②政府要加强监管,加强宣传教育;③公民个人要从自身做起,选择有利于环保的生活方式,要勇于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④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世界各国要共同努力。2.结合漫画,回答问题。\n(1)你认为导致环境污染的因素主要有哪些?(2)人类应怎样增强环保意识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解析 本题以漫画《拒绝污染项目》为背景依据,并将相关知识点作命题切入点,着重考查学生分析、归纳并获取漫画有效信息的能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本题,应审准题意,明确设问指向,准确回扣知识,并按要求组织答案。答案 (1)①片面的发展观。②狭隘的人类主宰论。③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的幸福观。④科技万能论。(2)①健全的环境意识,是准确的环境科学知识和正确的环境价值观的统一。②加强环境科学知识的学习。环境科学知识是环境意识的基础,只有在掌握环境科学知识基础上,准确理解目前环境危机是怎样产生的,才能知道如何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降低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③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这是环境意识的灵魂,只有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才会有正确的行动,自觉地把环境知识应用到保护环境中来。④环境伦理是环境价值观的核心。因此,要遵守环境伦理原则和相关的行为准则,这是有效保护环境的重要前提。3.材料一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继续加大污染减排力度,减排的约束性指标从“十一五”期间的两项变为四项,氨氮和氮氧化合物成为新增加的两项约束性指标。有专家指出,“十二五”期间要转变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提倡节约型的发展方式。材料二 “十二五”\n期间,我国将严格实行节能减排奖惩机制,把各地区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结果,作为对省级人民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实行问责制。同时动员全社会力量开展节能减排行动。(1)“十二五”期间,我国在节能减排方面的举措和要求说明了什么?(2)结合材料谈谈如何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解析 本题以“十二五”期间我国的节能减排目标和措施为背景,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十二五”期间,我国继续加大污染减排力度,实行节能减排奖惩机制,动员全社会力量开展节能减排行动。这充分说明了保护环境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人类的环境意识不断增强。要想实现“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的目标,必须坚持环境伦理的基本原则,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同时要加强国际合作。答案 (1)说明保护环境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人类的环境意识不断增强。(2)①树立健全的环境意识,加强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②坚持环境正义和尊重自然的原则,坚持代际平等的要求。③自觉遵守具体的环境道德规范,并落实到具体的环保行动上,从自身做起,选择有利于环保、与自然协调的生活方式,在全社会形成资源节约的发展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④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建设生态文明,完善有关环保的法律法规,并对破坏环境的行为加强监管。⑤开展国际环保合作,坚持国家环境主权,履行国际合作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