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21 KB
  • 2022-08-16 发布

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全册

  • 5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荷塘月色 朱自清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1、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文章的主旨 2、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3、品味精练准确、清新隽永、优美动人的语言 (二)过程和方法1、反复诵读课文,设身处地投入到作者描绘的环境中去,领悟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和丰富的联想,体会《荷塘月色》所状写的自然景物之美。2、学习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准确理解文中所反映的作者复杂的思想情感。2、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二、教学重点  1、 结合语境揣摩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2、 感悟景语和情语浑然一体的妙处。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语: 我们对朱自清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初中时学过他的什么散文名篇? 是的,朱自清是一位散文大家,同学们对他的生平经历还知道些什么? 教师:是的,朱自清先生由一位小资产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锻炼成长为“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著名诗人、作家、学者,经历了艰难曲折的道路。今天学习他的代表作品《荷塘月色》,从中又看到他在大革命失败的日子悲愤彷徨的复杂心情和了解他为什么要在对美好景物的描摹中排遣哀愁的原委。当然,教学重点应放在:作品结构、语言、技法的分析理解上,从而认识本文主旨。 (二)板书课题: 作者、写作时间地点,荷塘月色 朱自清 1927年7月,作于北京清华园 (三)作品结构分析 \n自学指导一:从作者行踪变化看,请学生们提挈每段内容,进行归纳,并理清情感脉络。第1段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心境:“颇不宁静”) 第2段 去荷塘,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3段 行在小路时的感受。(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 第4段 观荷塘,写荷塘美丽的景色。 第5段 写流泻的月光,塘中的月色。 第6段 写荷塘四周的景物。(在月下观察、感受到的) 第7段 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8段 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显然,第1段是“引起”;第2—6段是“主体内容”(写景状物)第7—8段由现实而思古,再返现实收束全篇。所以全文结构为:第一部分(第1段)写“观荷缘起”(情)第二部分(第2—6段)写“荷塘月色”(景)第三部分(第7—8段)写“景中人”(情) (四)行文线索 从以上结构分析,可体会到全文写景是为抒情服务,而贯穿全文的是一条,前后心情变化的思绪线索。情—景—情,这正好像一条经线,而对荷塘景色的描写犹如一条纬线。 因此,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明一暗。 明线:游踪(带上门——荷塘上的月色——月色下的荷塘——江南旧俗——回家) 暗线:情感(心中颇不宁静——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思乡愁——不宁静) (五)找出全文的文眼、脉络,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文眼:心里颇不宁静 脉络:心里颇不宁静——觉得是个自由的人——我什么也没有——想起采莲的事 分析思想感情: 对黑暗现实不满——寻求超脱、不肯同流合污——回到现实——对美好追求的寄托 ‖           ‖               ‖ 反映淡淡的哀愁 得到淡淡的喜悦 仍是淡淡的哀愁 (六)语句赏析 自学指导二:找出有代表性的语句进行赏析: 1、全文首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起笔的目的是什么? 可联系撰文时间启发学生讲讲有关大革命失败情况,说明作者思想状况,弄清他为什么要写荷塘月色之美,发思古之幽情。 2、第3段,作者在路上一段抒情独白(“路上只我一个人……这是独处的妙处”)此段抛开\n了写景,是否偏离了文章的中心呢?抛开了写景直抒胸臆也反映了作者痛楚心态,蕴含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实际上,这“情”离不开“景”,正是在那幽僻路上,抒发“独处”之情。 (七)布置作业: 重点阅读课文四、五、六自然段,体会情景交融的特点 课后反思:第二课时一、检查复习旧知识,导入新授 1、背诵第4段(集体背诵、提名背诵) 2、答问:第4段依次写了哪些景物,依怎样顺序写的?(以此引入新课) 景物描写 (一)解析第4段: 自学指导一:作者怎样从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1.按观察的角度,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茂密荷叶→多姿荷花→缕缕荷香→叶.花颤动→流水 2、深味作者匠心: 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作者笔下景物都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抓可见与可想的结合,写出散文神韵。荷叶田田,满遮塘面,塘水看不到,却断定叶下的水“脉脉”有情,这由叶子的“风致”引起的想象。 认识“通感”: 通感”指“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即把一种可感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可感的形象的方法。其最大特点是“感觉的转移”。相似处:断断续续,若有若无,捉摸不定。作用:用“歌声”比“荷香”真切、新奇。荷香本是嗅觉的可感形象,作者却把它比作“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使其转化为听觉的形象,把视觉、嗅觉、听觉交织在一起,启迪读者更加深远地想象和联想。) 这也恰恰说明“人在景中”。再引出第5、6段中“通感”的句子,也可引导鉴赏 5、6段中比喻、拟人句。(此环节可采用讨论式) \n自学指导(二)分析第五自然段: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若换用“淌”字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析:“泻”表明月上中天,月光自上而下,有更强的动感与立体感;“淌”虽也有往下流的意思,但一般是表示水、泪或汗等顺着或依附着某物流下来,而月光是从空中照下的,并无依附任何事物。)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2、薄薄的青雾浮(若换用“飘”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析:“浮”描写出青雾与叶花既互相贴近互相映衬又若即若离的层次感和动感,又可描写出青雾似动而静、似静而动的轻柔含蓄之态;“飘”虽与“薄薄”相呼应,但既“飘”便“散”、便“逸”,虽有轻柔之态而无含蓄静谥之美,而且“雾”之所以“青”是因为雾贴近田田、密密的叶子而成,飘高飘远了,便无“青”的感觉。)起在荷塘里。 3、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牛乳”和“轻纱”的本体是什么?梦的本体又是什么?析:薄薄的青雾;叶子和花) 4、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本句描写了哪两种树影的哪些特点?“画”字对表现这些特点有何作用?析:灌木——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杨柳——稀疏的倩影;“画”说明树影的错落有致、浓淡和谐是恰到好处的,象是出自名画家之手,也让读者更易联想和想象到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 5、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本句运用比喻和通感的修辞格,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的相似点是什么?是从哪两种感觉的互相转移?析:本体——月色;喻体——名曲;相似点:和谐;是视觉与听觉的互换。) (评:这一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有正面描写,如流水,泻;也有用景物进行反衬,如写青雾、叶子和花、黑影、倩影等;写出了光与影虽不均匀,却和谐如名曲,光与影融为一体,荷塘与月色融为一体,心境与物景融为一体,整个天地浑然一体,如梦似幻,如诗如画,令作者与读者如痴如醉,作者心中流露出的依然是淡淡的喜悦。) 自学指导(三)分析第六自然段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描写出树的哪些特点?析:连绵成片、高低错落,层次分明)而杨柳最多。 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在总体写树中又着\n重写了杨柳的丰姿,这是一种怎样的写法?析:点面结合) 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是怎样由景写到人的?作者的心景又有了什么变化?析:由路灯光联想到人的眼,由人的眼自然会联想到人的心,一想到个人,热闹的蝉声与蛙声自然会惊扰了荷塘和作者内心的超然境界,作者终于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作者的心绪又从淡淡的喜悦转为淡淡的哀愁。) 自学指导(四)重点句子赏析: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作者为什么会“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呢?析:“颇不宁静”的心情在梦境般的荷塘岸边没有得到排遣,就想靠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怀念来解脱。) 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情景,作者说这是一个“热闹”和“风流”的季节,并引用梁元帝的《采莲赋》描写当时“嬉游”的光景,作者有没有被这种光景所感染呢?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析:没有。“可惜现在我们早已无福消受了,”依然是“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3、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西洲曲》本是用来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作者却借用来表达什么感情?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析:思乡之情——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4、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 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此时此刻的作者为什么会惦着江南呢?析:触景生情,独在异乡为异客,面对黑暗的现实苦闷彷徨,无所适从,欲超然又想挣扎,借思乡排遣忧愁) 5、——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作者从荷塘回到家里,心绪如何?析:作者从遐想中回到现实,现实依旧,愁思依旧,心里依旧不宁静,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恍如一梦。) 二.收束及思考 结束对前所提问题的讨论,提出关于语言美的思考题,让同学课下欣赏,并写一段文字表述自己的理解。 三.布置作业: 完成《成才之路》上的练习课后反思\n2.故 都 的 秋教材分析:《故都的秋》是一篇典型的抒情散文,作者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自己内心的“主观色彩”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浑然一体,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作为散文鉴赏的起始课,既要教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1、赏析本文秋景,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2、体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以及严谨呼应的结构。3、学习鉴赏写景抒情散文的方法。(二)过程和方法运用披文入理、缘景入情的赏析方法,把握情景,感受情物,探究情缘,揣摩情语,领悟情思,形成鉴赏抒情散文的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作者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观2、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分析故都的秋的特点。2、掌握文章情景交融的写法。教学难点:1、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和悲凉、伤感之音。2、引导学生理解此文的丰富内涵。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n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读下列诗词名句,找出共同点与不同点。(出示名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月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枚《山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秋风秋雨愁煞人。                    —秋瑾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暝》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白居易《琵琶行》)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2、谈话:以上诗句有的悲秋,有的颂秋,“自古文人多悲秋”,今天我们就穿越时空一起去感受、品味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显示课题)二、自学指导一:欣赏视频朗诵,感知课文内容1、欣赏视频朗诵。(1-11自然段)2、思考:(多媒体显示)(1)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总体印象是怎样的?清、静、悲凉提示:这是北国之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它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2)文中集中描绘秋景的几幅画面,主要在哪些段落?请用四字短语概括每一景观的内容。破院赏秋、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枣奇景提示:作者所写的景似乎是信手拈来,无序,这正是散文形散特点的体现,这些景虽散,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清、静、悲凉。这就是文章不散的神。本文正体现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自学指导二:赏析景物描写,把握文章的神\n1、欣赏第一幅画(1)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画面内容。学生交流后屏幕示例:碧绿的天底下,五颜六色的牵牛花荟萃成流光溢彩的野花圃,天地之间,偶尔出现一两只白色或灰色的驯鸽,坐在院子里的人,手捧茶碗,举头望碧空,俯身撷牵牛,耳边不时传来驯鸽声。提示:画面有动有静,绘声绘色,秋的美,秋的情趣就在这蓝天白花中。(2)画面中是如何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的?冷色:青、蓝、灰、白破败景象:破屋、破壁腰以动衬静:驯鸽的飞声(3)有感情地朗读本段。(4)教师小结:从这幅画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心境是清闲淡泊的,作者的审美情趣是高雅恬淡的。通过对本段的赏析,我们也明确了写景散文要通过文字展开联想进入意境,把握景与情的内在联系。2、自由赏析另外四幅画,品味故都的秋。(1)小组讨论提示:用“我从……的描写中品出了故都的秋的……特点”的形式表述。(2)交流汇报(结合幻灯片点拨)示例:我从秋槐的落蕊中品出了秋的凄清;我从秋蝉的残鸣声中品出了秋的寂静;我从秋雨的忽来忽去中品出了秋的凄凉;我从都市闲人的互答中品出了秋的清闲;……面对此情此景,我们不由诗兴大发,我们一起来做诗:故都的秋天在哪里啊,在哪里?它在破陋的小屋里,它在浓浓的香茶里,在小院的每一朵牵牛花上,\n在秋槐的每一片落蕊里,在秋蝉的每一声残鸣中,在秋雨的每一个雨点中,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在都市闲人的互答声中。……(3)教师小结: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就在故都的民宅内外、胡同两旁、槐树前后,就在天上,枝头,嘴边……从这些存在于天空地面,千家万户的秋姿秋态秋色秋声秋实秋意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具有浓厚的北国地方特色的人情风物的热爱赞美,对故都的秋的神往、眷恋,可以看出作者借此流露出的真切深沉的民族感情和追求淡泊恬静、悠闲的生活情趣,也可以看出作者流露出的深沉的苦闷、忧思和落寞之情。自学指导3、合作探究:尽管作者对秋极尽赞美之情,可我们从字里行间感受到的却是作者的寂寞、孤独、忧伤、悲凉,这是为什么呢?故都的秋在作者那个时代也不乏明艳之色,也有繁闹景象,作者为什么不写这些?请阅读12自然段寻找答案。(1)特别的人生经历和特别的个人气质。(2)中国文人的悲秋情结。多媒体显示相关资料:(1)郁达夫,三岁丧父,从17岁开始,在异国生活十年,饱受屈辱和歧视。在个人性格方面,抑郁善感;在文艺和审美观方面,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文学”,再加上当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因此作者描写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秋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因此文章取材很自然地体现了“清、静、悲凉”的特点,而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虽说是令作者向往的帝都胜景,但游人云集,不够清静悲凉,不如民居家院,街头巷尾的秋味更足,更适合作者心境。这就是散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技巧。由此可见,散文鉴赏既要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景物,又要注意体会作者的情感,而对情感的体会还要结合作者当时的生活经历和本人的气质。(2)\n《诗经·蟋蟀》中,秋肇凉气,蟋蟀鸣床;曹操《观沧海》中,秋风萧瑟,洪波涌起;骆宾王《在狱咏蝉》中,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苏轼《赤壁赋》中,秋风徐来,水波不兴;欧阳修《秋声赋》中,其意萧条,山川寂寥……秋与中国的文人墨客,乃至政治人物结下了不解之缘,秋在中国是一种有深刻内涵的文化。十二自然段中作者说明了自己赏秋、悲秋的文化渊源,曲折表达了内心的苦闷或对现实的不满,也创造了一种文化氛围,为文章人物增添了历史人文的“厚重”感。4、自主探究作者写《故都的秋》,为什么在开头结尾都写南国之秋?对比烘托、首尾照应、结构严谨。四、总结全文读完全文,你认为作者是在颂秋还是在悲秋?明确:作者在秋景中融入了向往和眷恋,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本文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五、本课小结(1)品味了郁达夫眼中和心中的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感悟了作者深沉的民族感情。(2)了解了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技巧。(3)体会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和严谨的结构。(4)学习了鉴赏写景散文的方法:①展开想象进入意境,把握情与景的关系,尤其注意品味景物所含的主观色彩。②结合作者个人生活经历和气质,体验作者情感。六、作业布置1、将本文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比较阅读。2、搜集整理关于秋的名句及古今诗文,并写几句话表达自己对秋的感悟。3、背诵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试着仿其格式把故都的秋景连缀成诗,并表达作者的情感。教学反思:第二课时自学指导一:\n探究案内容1. 根据“清、静、悲凉”的特点,课文逐一描绘了故都的自然风物。问:课文是通过哪几种景象的描写来表现“故都的秋”的这一特点的?景物有:秋晨里碧绿的天色、驯鸽、日光、牵牛花、秋草,槐树的落蕊,残鸣的秋蝉,秋雨,都市闲人,秋枣等。根据“清、静、悲凉”的特点,作者选取了故都之秋的富有特征且平凡的景物,如第三段第四行开始的秋晨民居小院所见的“很高的碧绿的天色”,青天下的“驯鸽”,槐树叶底“漏下来的日光”,破壁腰中的蓝色的“牵牛花”,“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第四段早晨铺得满地的槐树“落蕊”,第五段被称作“北国的特产”的衰弱的“秋蝉”,第六至十段段又奇又有味的“北方的秋雨”以及雨后感叹秋凉的“都市闲人”,第11段北方的“枣子树”和其他鲜果,等等。教师明确:由4组的答案我们可以知道主要是描写了五幅秋景图:秋院静扫、秋槐落蕊、秋蝉残鸣、闲话秋雨、秋果奇景。(即: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果)板书:(即: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果)2、作者在南国的时候,每年到了秋天,最让作者思念的是北国的哪些景物?可到了故都,他为什么不着力的写这些景物,而只是匆匆的一笔带过,反而大写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呢?是什么原因呢?如果你来写,你会这样安排吗?请大家相互讨论交流。明确:(1)最让作者思念的是北国的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原因:①本文重点谈的是秋味,牵牛花、槐蕊、秋雨、秋雨、秋枣更具有代表性;②上述名胜是众所周知的,想让在平凡的的大家都了解的事物写出不平凡的味道;③作者以细小的东西入手,细小的东西都能体现秋的魅力,更不用说那些大家众所周知的地方了。④作者从身边事物写对秋的感觉,更引起共鸣;⑤游人如织的地方给人的感觉是热闹的,如果写那些地方,就与作者写本文的“清、静、悲凉”的特点不吻合,\n教师:所以作者对于这些不吻合的地方,只是点到为止,虽然这些地方让作者神往,也只是一点而过。教师明确:作者不写这些风景区,单写院落街巷的秋景,是与作者的心绪、思想以及对北国之秋的认识紧密相关的。首先,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有人云集的风景区是难以表现的;其次,要真正表现故都之秋,离开了普遍存在的景象,专门描写风景区,会失去“故都之秋”的代表性;最后,把人们司空见惯的景象中的味、色、意境与姿态挖掘出来,往往更能深切感人,使人能更深刻地体味到故都的秋“味”。【投影】这就是围绕中心选材。3、在对这些自然风物中的描写中,哪些地方突出了“清”、哪些地方突出了“静”、哪些地方突出了“悲凉”?明确:第3段写秋院"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牵牛花的蓝朵”(清)“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静)“一椽破屋”“破壁腰”“牵牛花的蓝朵”“秋草”(悲凉)第4段“秋槐图”中,“落蕊”“铺得满地”,“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清”)“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静”);“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悲凉”)。第5段写秋蝉----“衰弱”、“残声”。(悲凉。)第6-11段写秋雨----“灰沉沉的天”、“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清)“息列索落”慨叹着天凉了的话。(静,也有悲凉。)第11段写秋果----“淡绿微黄”(清)第3段写秋院----"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给人一种明净高爽无半点纤尘之感,“牵牛花的蓝朵”给人宁静、淡雅的感觉写出了“清”;“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宁静)。有着几分冷落和萧条的“破壁腰”,蓝、白等冷色调的“牵牛花”以及象征生命的衰竭与凄凉的“秋草”体现了“悲凉”。\n第4段“秋槐图”中,“早晨起来”,看见“落蕊”“铺得满地”,“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体现了“清”“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体现了“静”;;“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抒发了悲秋之感,紧扣了“悲凉”。第5段写秋蝉----“衰弱”、“残声”。(这本身就是一种悲凉。)第6-11段写秋雨----“息列索落”、“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慨叹着天凉了的话。(这里有境地的清静,也有情和境的悲凉。)我认为6-11段灰沉沉的天,雨伞天晴,太阳又露出脸来了,青布单衣或夹袄,哪怕是烟管,都能表现清,“息列索落”下雨声,都市闲人的感慨都能体现静。写秋果----“淡绿微黄”,即使是写“红”也是“红完”。(也是一种清、静的淡色。)教师明确:【投影】青天(蓝绿) 蓝朵(蓝色) 秋草(黄色)落蕊(灰白) 树影(暗灰) 灰土(灰色)灰沉沉的天(灰色) 青布(蓝绿)枣树(淡绿微黄)一问:那么这些色彩主要是冷色还是暖色?明确:冷色。二问:面对这么多的冷色,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你心里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明确:冷清。即课文中所概括的“清”的特点。三问:接下来我们来听听故都的秋声,主要有哪些声音呢?明确:有鸽声(飞声)、蝉声、雨声、人声。四问:那么这么多声响交杂在一起,故都的秋是喧闹呢,还是宁静?\n明确:静。连鸽子的飞声、蝉衰弱的叫声,这些细微的声音都听得到,这就反衬了故都的静,这也正体现了一句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是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举一个例子,比如钟表,在白天,你根本听不到它的走动声,但在晚上,夜深人静时,你便能听到清楚的滴答声,因此,假如要你写夜的静,你便可以以钟的走动声清晰可辨来衬托夜的静,这也就是以动衬静。五问: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飘零者,身处在如此寂静的秋天里,心里会有什么感受?明确:孤独、寂寞、痛苦。六问:对,在心情不好的情况下,越静越孤独越痛苦。如果你处在这样冷清的秋色和寂静的秋天,你心里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明确:悲凉。这便是故都的秋味。七问:故都的秋即使在作者那个时代,也有明艳之色,也有繁闹的景象,作者为何避而不写,而写秋天的“清、静、悲凉”?明确:作者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尝了人生的愁苦和哀痛。作者在此处境下,他思想苦闷,想用创作救国,可创作又枯竭,于是,只有过着一种游山玩水的闲散寂寥的苦闷生活。教师:看来作者当时心情不好,因此不喜暖色,不好热闹。喜欢清静,而“悲凉”更多的是郁达夫的主观感受,是郁达夫独有的,换一个人则未必有此感受。【投影小结】“清”体现在色调上“静”体现在声音上,“悲凉”体现在每一个景物之中板书:秋色、秋声\n4.本文是写景文,为什么在12段插入对写秋诗文的议论?明确: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起深沉、幽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作用:这一段采用议论,作者想告诉我们无论什么地方的秋天都是“好”的→中国的秋天是“好”的→江南的秋天也是“好”的→故都的秋天“特别”“好”!正因为它“特别”“好”,所以就值得“颂赞”!进一步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教师明确:这段属于议论,写中外文人学士对秋的深沉,悠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指出“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写景之外再添议论,第一,作者似乎要创造一种文化氛围,于自然气息之外再添一重文化气息,与“故都”题旨暗合;第二,从行文章法上看,这里宕开文笔,纵横议论,显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开阔的思路;第三,说明感秋处处有,而中国的文人最突出,秋的“深味非北方莫属”,还是为了突出北国之秋。使整个文章的情、景、理交融起来,充实了内容,深化了主题。自学指导二:精句赏析提示:在下面的两段文字里,作者调动了听觉、视觉和触觉来感受故都的秋,使写景状物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并融入了深沉而细腻的感受、情思。细细品味,做一些圈点勾画、评议赏析。设题意图:品味文中精妙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语言创造才华。可以不受“研讨与练习”的局限,鼓励学生品味更多的有意味的语言。5.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5这里写了视觉形象、听觉形象。写“清天下驯鸽的飞声”,有声,写“碧绿的天色”“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有色,通过动作如“细数”“静对”,写出了作者的心态那份静、,透露出清净,闲暇。总起来说,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细致景物描写表现了作者热爱故都之秋的情怀。\n师:说的非常好!真是一个说有声有色,一个说有动有静,但作者的心态只有悠闲和惬意吗?每次我读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常常想起王安石的这两句诗,大家一块读一读。   生:“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教师用屏幕显示,学生随读。)   师:王安石罢相后无事可做,整日寻芳揽胜打发流年,独坐无聊,就细数落花,一个“久”字只是说他数的久吗?透出的是什么?   生:透出的是寂寞凄苦的心情。师:是的。可以说,郁达夫这时的心境和王安石颇有相同之处,在意境上可以说是异曲同工。作者细数日光,静对牵牛,清静闲暇中隐隐透出作者内心的落寞悲凉。6.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触觉。6这里写了视觉形象、触觉形象。①“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写出了清,②“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触觉。”声音没有,是静;气味也没有,就更静了;③作者用“一点点”和连用两个“极”字来描写那种微细和柔软的触觉,细腻形象,我想除了环境静之外,还有心境的宁静。教师:这里寂静无人,作者独徘徊,无人可与交流,便只有与自然相交融。揣摩作者的心境,大约是欣喜的,又是寂寞的。第七环节【我的收获】(学生)作者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落寞、悲凉的心境。教师:记叙秋景时既不是以时间为序,也不是以空间为序,可以说,是无序的,这正是散文形散特点的体现。这些秋景在文中的位置并不是偶然的,是因为这些景物都具有了“清、静、悲凉”这一共同的特点,来表达情感。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这就是“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板书:向往、眷恋,忧郁、孤独形散——神不散\n自学指导三【拓展延伸】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把一个个的物象连缀成一首美妙的诗,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同样是借助于很多物象来表现故的都秋优美的意境,现请同学们仿照《天净沙·秋思》的格式,把故都的秋景连缀成诗,并表达出作者的感情。例一:天净沙·秋情破屋小院浓茶,漏光鸽声云霞,秋草秋果满家。槐蕊遍洒,落寞人飘天涯。例二:天净沙·秋思破屋槐树秋蝉,清晨浓茶鸽声,桥头树下闲人。秋雨话凉,寂寞人在故都。例三:天净沙·秋思碧天驯鸽秋枣,牵牛槐蕊长草,秋雨闲人斜桥。秋蝉残鸣,古都秋有味道。例四:天净沙·秋思漏光鸽声碧天,秋草蓝朵残垣,秋雨秋枣人闲。槐蕊满地,赏秋人在北边。当堂训练•秋天无声无息地也曾来到我们的校园,使校园增添了大自然的美丽,把我们本来不太大的校园打扮得更加迷人。•以“校园之秋天”为题写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板书:故都的秋郁达夫秋院清向往景秋槐静眷恋秋蝉悲忧郁秋雨凉孤独秋果形散神不散\n课后反思:3.<<囚绿记>>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者借窗前的一株常春藤所抒发的思想感情。2、体会“绿”的象征意义及托物言志的写法。 3、了解散文的相关知识,包括叙事散文的基本特点以及“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表现手法。(二)过程和方法1、介绍本文的写作背景,即作者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以便学生能够准确、快速地理解本文的内涵。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对“绿”的认识、感受和理解。3、设计问题,结合学生对“绿”的理解,引导学生体会本文作者对“绿”的感受以及由此而抒发的对不屈服于黑暗、顽强抗争的精神的赞美。4、结合作者的身世,引导学生加深对本文内涵的理解(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中华民族和一切进步势力不屈服于任何黑暗势力,顽强抗争,永不气馁的民族精神。2、树立民族自尊和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3、树立做“被囚”而“永远向着太阳生长”的“常春藤”的人生信念。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散文,尤其注意节奏和语气的运用。2、体会散文“形散神聚”“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写作特点,理解托物言志的象征写作手法。3、体会作者在散文中寄托的感情、散文的内涵美及其象征意义。教学难点1、理解“绿”在本文中的象征意义及作者赋予“绿”的深刻思想内涵。2、结合作者赞美“绿”的历史环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教学突破\n1、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分组讨论“我心中的绿”。2、通过讲解,引导学生感受“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散文写作手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绿色是生命之色,绿色是希望之色,哪里有绿色哪里就有生活的情趣,哪里有绿色哪里就显示出勃勃生机,它不仅是芸芸众生的喜爱之色,也是文人墨客的歌咏之色。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位喜爱绿色的现代散文家陆蠡的一篇散文《囚绿记》。二、作者简介 陆蠡(li)字圣泉,生于1908年,原籍浙江天台,现代散文家、翻译家。1933年至1934年在泉州中学教书,同时开始写作散文,1935年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编辑,业余从事散文创作和翻译,1938年创办科学、文化综合性杂志《少年读物》。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在沦陷后的上海坚守文化工作岗位,1942年4月13日被捕,不久由捕房转到虹口日本宪兵拘留所,刑审数月,惨遭杀害,时年34岁。 陆蠡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出色的散文家,代表作品有散文集《海星》、《竹刀》、《囚绿记》等。他的散文从琐细的生活情节中,挖掘出某种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透出了作者真诚、淳朴心灵的闪光,作品大都瞩目现实社会和下层人民的贫穷疾苦,通过对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淳朴的优良品质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的颂赞,表现出作家爱国忧民的高尚情怀和可贵品格。 陆蠡不仅文章优美,人品更是受到很多作家的高度评价。巴金老人回忆陆蠡时说:“他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般的心”,同他谈话,“仿佛听完一曲贝多芬的交响乐,因为我是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了”作家李健吾评价他的散文时说:“陆蠡的成就得力于他的璞石一般的心灵。”陆蠡之文,亦如陆蠡之人三、自学指导一:听读课文,解决下面的字音字词,5分钟后期待你的精彩朗诵:陆蠡(lǐ)涸(hé)辙婆娑(pósuō)猗(yī)郁囚系(xì)瞥(piē)见⑴了截:直截。⑵涸辙:干涸的车辙。⑶急不暇择:因着急而没时间选择。⑷婆娑:①盘旋舞动的样子、②枝叶扶疏的样子③眼泪下滴的样子。\n⑸猗郁:茂盛的样子。(6)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自学指导二、题目解释:题目1、“囚绿记”作何解释?“囚绿”是怎么回事?“绿”又是指什么?明确:“囚绿记”是指记述“囚绿”的过程。“囚绿”就是把绿色囚禁起来。“绿”指的是绿色的常春藤。2、哪几段写囚绿的?囚绿之前,之后写了什么?借鉴题目用“绿”的形式理出线索。写作思路情感变化寻绿(1~4)喜悦满足赏绿(5~7)快活留恋欢喜囚绿(8~12)喜悦可怜恼怒放绿(13)尊敬祝福思绿(14)怀念期盼每一个意念与行动都体现着作者对绿的爱,文章的最后,作者向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一年后还在怀念并盼望再见。曲折有致地表现了爱绿的生活经历和心灵历程。每一步都有感情的深化。一浪又一浪地把爱绿色生命的心潮向前推进。自学指导三:品味作者对绿情有独钟的句子。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纵情歌唱)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我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怀念至极)我望着这小圆洞,绿叶和我对语。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心灵对话)我开始了解渡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飘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人是在自然中生长的,绿是自然的颜色。(深情感悟)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痴爱行动)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我要囚住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挚爱象征)六、我为什么喜欢绿呢?\n明确(1)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这句通过排比,使句子富有气势,体现出了绿象征生命力、希望和快乐的意义,直接抒发了作者对绿的赞美。(2)从作家自身的处境来思考。 (“在这古城中我是孤独而陌生的”、“困倦的旅程和以往的许多不快的记忆”等),说明作者境遇不佳,生活在北平大都市举目无亲,正需要绿色来娱悦自己的眼睛, 安慰自己的心灵。) 六、这是一抹怎样的绿?这株常春藤在被囚前与被囚后各有着怎样的外形与特征?“囚绿”后,绿表现出怎样的特点?被囚前:柔软的卷须,茂密的嫩叶,纤细的脉络、嫩芽;被囚后:“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永远向着阳光生长”“永不屈服于黑暗”绿的特点:坚贞、执着、顽强不屈、追求阳光与自由、永不屈服于黑暗那么这是不是陆蠡想要表达的主旨呢?仅仅是要抒发对绿的喜爱和怀念之情吗?显然还有更深层的寄寓,请你找出文中能体现本文时代背景的语句,联系作者生平,谈谈你的理解。      ( 卢沟桥事变发生了)  2.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开始全面侵华了。一起看看最后写了什么内容。 (齐读13段)   3.最触动你的是哪一句话?      ( “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4.最后我们回看课题,“囚绿”在这里发生变化了。     变成了¬——“囚人” 什么人?    (中国人。)   中国人有没有被屈服呢?   (没有) 5、补充:1935年作者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编辑,上海沦陷后,他留沪主持该社工作。1942年4月13日,因出版抗日小说,被捕,刑审数月,受尽酷刑,英勇不屈。日本人曾提审陆蠡,问: “你爱国吗?” “爱国。” “赞成南京政府(按:指汪伪政权)么?” “不赞成?” “依你看,日本人能不能征服中国?” “绝对不能征服!” 日本人勃然大怒,给他上了酷刑。)\n师:请看这“绿”和“中国人”之间,作者是如何将二者联系起来的?   (运用象征手法,绿其实象征了不屈服于黑暗,渴望自由、阳光的中国人的精神品质。)  象征手法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它可以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例句:茅盾《白杨礼赞》: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作者在这里描写的是普通而又平凡的白杨,其笔力集中在白杨的神采、姿态、精神、品格之上,其情感的基调是激情的讴歌,这让我们极为鲜明地感觉到作者是用白杨在象征着一种人,象征着一种精神。果然,作者又以不可压抑的激情告诉我们,他的目的决不是只写树:  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艾青的《礁石》:  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读了这首小诗,你联想到的肯定不是“礁石”。那在风浪狂涛中巍然屹立的礁石,让你想到的会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百折不挠、万难不屈的斗争精神。  在这里,我们读的是“礁石”,但它让我们“跳跃”式地联想到一种精神风貌。  简单地说,这种寓深刻的思想内涵于平凡的事物中,好像是写“此”、实际上让人感受到是在写“彼”的方法,就叫做“象征”。\n  “象征”是一种艺术手法。有人说,象征,是变平凡为深刻的催化剂。一般来讲,象征的手法有两种表达形式。一种是像《礁石》那样,让读者在诗与文的不言之中去意会其象征之意;一种是像《白杨礼赞》那样,直抒胸臆地点示出象征之意。相比之下,前者更为含蓄蕴藉,意味隽永。小结:“囚绿”既是作者个人境遇的隐喻,更是民族命运的象征。作为一个爱国的作家,他不仅抒发了自己对绿的热爱,更赋予绿以时代需要的精神,借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展示作者向往光明的心境,抒发自己热爱祖国的激情,赞颂中华民族渴求自由光明、坚贞不屈的精神。拓展延伸:1、本文给你什么深刻的人生启示?  2、你能举出一些被人生的苦难“囚住”了但“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常春藤”吗?感悟生命:我们每个人就是一抹绿色,免不了要被生活的苦难和痛苦囚住,当我们的生命之绿被囚住时,我们不能失去生机,更不能枯萎和凋落!要永远向着阳光生长!勇敢地追逐生命的美丽和辉煌!不应凋零的绿叶:1.荷兰天才画家----印象派大师---凡高因爱情的挫折、生活的残酷用手枪对准自己的心脏……2.现代文学巨匠---老舍文革中不堪迫害纵身跳入冰冷的湖中……3.傅雷,现代翻译家、学者。“文革”初不堪残酷迫害,1966年9月3日晨和他的夫人朱梅馥在上海寓所双双用绳套住自己的脖子……4.台湾著名作家----三毛因丈夫遇难无限郁闷,用粉红色的丝袜缠到自己的脖子上……5.中国天才青年诗人---海子在诗歌和人生的理想幻灭后,万念俱灰,把头枕在冰凉的铁轨6.中国最有影响的朦胧诗人---顾城,在新西兰的一座小岛上,这个思想偏执的天才与疯子将斧头高高举起,砍向相濡以沫十几年的妻子……7.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1946年,因高血压、糖尿病、皮肤癌,精神抑郁症,海明威健康每况愈下。他开始变得异常烦躁,尝到了自我怜悯的痛苦。终于在1961年7月2日,用双筒猎枪伸进嘴里扳动了扳机……8.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杰克·伦敦因债务和疾病的袭来,精神陷入崩溃。1916年11月21日,他在卧室内给自己注入了过量的吗啡,永远地睡着了……9.日本著名作家----\n三岛由纪高喊“日本因经济繁荣而得意忘形,精神却是空洞的,你们知道吗?”然后用刀准确地刺向自己的小腹……10.日本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认为“死是最高的艺术”,甜甜地吸着煤气,成就了他所认为的“最高的艺术”……11.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用裁纸刀割开了喉咙……自杀者的共同特点:对自己对人类对这个世界感到绝望。永不凋谢的绿叶:1.海伦·凯勒:是美国一位残障教育家。她在19个月大时因为一次高烧而引致失明及失聪。后来借着她的导师安·沙利文的努力,使她学会说话,并开始和其他人沟通,并且毕业于哈佛大学.2.司马迁,受宫刑,却能忍受这世间最大的耻辱,因为他心中有未完成的《史记》。3.张海迪五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她没进过学校,童年起就开始以顽强的毅力自学知识,她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专业课程。张海迪十五岁时随父母下放聊城一个贫穷的小村子,但她没有惧怕艰苦的生活,而是以乐观向上的精神奉献自己的青春。在那里她给村里小学的孩子们教书,并且克服种种困难学习医学知识,热心地为乡亲们针灸治病。在莘县期间她无偿地为人们治病一万多人次,受到人们的热情赞誉。海迪以顽强毅力克服病痛和困难,精益求精地进行创作,执着地为文学而战,至今已出版大量的作品。做过癌症手术后,继续以不屈的精神与命运抗争,她开始发奋学习哲学专业研究生课程。多年来她还做了大量的社会工作,她以自己的演讲和歌声鼓舞着无数青少年奋发4.从小失去听力,曾是个全聋全哑的小女孩周婷婷是我国第一位少年聋人大学毕业生、中国的“海伦·凯勒”。周婷婷今年被美国加劳德特大学录取,近日她已奔赴这所世界上一流的聋人大学攻读心理咨询专业硕士学位。中国的“海伦·凯勒”生活的磨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在苦难面前抬起你自信的头颅!永不言败!沙漠里的生命悬崖边的树课后反思4.《诗经》两首\n知识与技能1、了解有关《诗经》的知识(地位、内容、手法)。 2、掌握常用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3.学习诗歌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和生动形象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2、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学会筛选信息,抓重点、抓关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战乱给百姓带来的疾苦,珍惜今天和平的生活。教学重1、了解《氓》中赋、比兴的手法,《采薇》中的重章叠唱的手法。2、学习《氓》,把握主人公情感变化及人物形象;教学难点赏析两首诗情景交融的特点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关于《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的作品。通常称为《诗》,或《诗三百》,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大体上说,《风》是民间乐歌,《雅》是宫廷乐歌,《颂》是宗庙乐歌和舞歌。其中《国风》大部分和《小雅》少部分从思想性和艺术性上代表了《诗经》的最高成就。这些产生于民间的作品,或揭露当时的社会政治面目的黑暗,或反映徭役、兵役的痛苦,或表现劳动生活的苦乐,或描述爱情婚姻的悲欢,从各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图景。所谓的“风骚”是指《诗经》中的“风(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乃至文学的代称。文学地位:《诗经是指中国诗歌、文学史上“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而楚辞则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诗经》里大量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加强了作品的形象性,获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所谓“赋”是“敷陈其事而直言之”。 “比”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 \n“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义”。另外,以四言为主的句式和重章叠唱的章法也是其显著特点。《诗经》的语言特点《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间或杂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种句式。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常常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大量使用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诗经》是中国诗歌,乃至整个中国文学一个光辉的起点。《诗经》的重章叠唱及表现手法《诗经》善于运用重章叠唱来表达思想感情,即重复的几章间,意义和字面都只有少量改变,造成一唱三叹的效果。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更充分的抒发了情怀。导入:几千年前的孔子在《论语·阳货》中说了这么一句话,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怨”这个字可以解释为讽谏时政、批判社会,也可以从小处解释为抒发悲怨。今天,让我们继续来学习《氓》,看看抒情女主人公在文中到底抒发了什么样的悲怨。关于《诗经》一、预习检查二、自学指导一:1、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怨”的句子。提示:“及尔偕老,老使我怨”:原想同你(“你”是谁?——氓)白头偕老,但白头到老的心愿让我怨恨。作者在这里提到了“怨恨”,很多专家学者在研究时也将这篇文章定义为了“怨妇诗”(板书)有句话说,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我们今天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弄明白这个怨到底起于何时、源于何事、归于何处2、他俩感情原来怎么样?.作者对氓的怨恨产生于何时吗?请在文中找出诗句证明。提示:⑴他俩感情原来很好(让我们齐读一二段,看看他们感情好在什么地方)文章开始时女子很年轻。书中第三小节和第四小节都提到了一种植物——桑树,写桑树的叶子由新鲜润泽到枯黄陨落的变化。我们联系一下上节课讲过的诗经六艺中的表现手法——赋比兴,赋——铺陈其事,比——以彼物比此物,简单说就是比喻;兴——\n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简单理解为联想。“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是一个明显的比兴,它喻的是女子年轻貌美。比和兴在诗歌中常常同时使用,例如,贺敬之的《回延安》中有这么几句:“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以“树”起兴,比喻诗人和延安以及延安的父老乡亲的血肉关系。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以“羊羔吃奶”起兴,喻延安对诗人的养育之恩。⑵女子年轻貌美的时候,氓对她的态度是追求——相恋——约定婚期——成婚,两个人由相知到相许,因此我们可以说,最初这段感情是什么样的——甜蜜美好的。在我们刚才读的这两小节中,抒情女主人公用大量的笔墨来描写了两人由恋爱到成婚的过程,这里主要使用的表现手法是——赋。文章开头用桑之未落起兴比喻女子年轻貌美,用赋大量铺陈叙述描写了爱情初期的甜蜜。但是这样的甜蜜是短暂的,文章接着笔墨一转,怨开始出现了。 3.抒情女主人公的怨源于何事?发生了哪些事情让她感到怨呢?(尽量结合原文回答)提示:⑴婚后生活:男子: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女子行为: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士也罔极,二三其得。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是比兴,它指的是(女子年老色衰)。用桑叶比兴,“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很容易让人想到女子的年轻漂亮,“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很容易让人想起女人的年老色衰。王国维有两句诗: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也许美貌不在,爱情就衰弛。这是让人伤感的。⑵勤劳却被家暴、娘家人的嘲笑。4、这一系列的行为深深伤害了抒情女主人公,面对如此不堪的婚姻,女主人公做出了怎样的选择?由此可以看出女主人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诗句,并根据诗句概括人物性格特征。提示:⑴“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决绝离开。(“亦已焉哉”那就算了吧)古人说,诗言情,怨是一种感情通过对怨的分析,我们理清了文章的感情线索,明白了女主人公从相爱到怨恨再到决绝的情感历程。⑵痴情(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美丽、勤劳、善良、坚强独立(决绝离开)。\n三、自学指导二1、《氓》中哪些诗句是比兴诗句?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提示:句子:“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吁嗟鸠兮!无食桑葚”及“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作用:结构上,⑴在叙事中插入比兴句,使叙事暂时中断,这样就避免了叙事的平铺直叙,一览无余;⑵所插入的比兴句子在内容上又起了暗示作用,读者能从中意思到女子婚后生活并不美满,因此,叙事的线索似断实连;⑶诗的前半部分写婚前,后半部分写婚后,中间起比兴过渡作用。内容上:⑴比兴句唤起人丰富的联想。“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和“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一般认为他们分别比拟女子容颜的润泽和衰老,并相应推测出女子年长色衰是“氓”变心的重要原因。不过也不妨理解得宽泛些,比如,“桑之未落,其叶沃若”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如同女主人公和“氓”之间情意浓密时;“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的景象,则如同两人感情枯竭时。⑵用女子很熟悉的桑叶作比,于女主人公劳动人民的身份非常切合(从“抱布贸丝”一句来看,她养蚕做丝)。富于生活气息,同时还暗示了她的勤劳。四、自学指导三读一读“郑风”——《遵大路》,同样写女子被抛弃,比较一下她们的选择表现了各自不同的什么性格特征?提示:所谓“遵大路”,就是“沿着大路走”。(朗读,边朗读边讲解)“遵大路兮,掺执子之袪兮!”——沿着大路走啊,拉着你的衣袖。“无我恶兮”——不要嫌我不好。“不寁故也”——难道你不念我们的旧情吗?“遵大路兮,掺执子之手兮!”——沿着大路走啊,拉着你的手。“无我魗兮”——不要嫌我丑。“不寁好也”——难道你不念我的好吗?两相比较,《氓》中的女主人公的选择表现出她有什么的一面?这就是我们刚才同学说的刚强、坚强、独立的一面。相较之下,我们对《氓》中的女子更在心里感叹和钦慕。她不是一个感情的乞讨者,有一种“宁为玉碎”的自尊,绝不苟且,这决绝的选择让人觉得可贵,可敬。延展到现实生活中,正确的婚恋感情观应该是怎么样的——\n平等独立,爱情需要以人格平等、个性独立、互相尊重倾慕、彼此情投意合为基础,独立、平等、互相依厚又相互扶持、理解对方的存在意义又珍视自身生存价值的爱情观才是正确的感情观。五、结语《氓》中的女主人公,命运多舛,但是最后敢于勇敢地选择自己的命运,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典型的女性形象,和她类似的女性形象,我们都知道哪些呢?在后世,再往后推大约一千年,有《孔雀东南飞》中的女子刘兰芝,再往后到了现代,有鲁迅先生笔下追求自由和幸福,追求婚姻自主的青年女性子君,还有巴金笔下《寒夜》中的曾树生。这些勇敢追求自身幸福的女子让我们理解感情的真谛,学会生活的智慧,她们的美存在于字里行间,永不消散!六、课后作业:熟读背诵本文课后反思:第二课时一、自学指导一:完成以下练习1、正音岁亦莫(mù)止:莫,同暮。    猃狁(xiǎn yǔn )之故: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名。 载(zài)饥载渴:又饥又渴。       王事靡盬(gǔ):没有止尽。 我行不来(lài):无人慰问。       彼路(lù)斯何:路,通辂。 四牡骙骙(kuí):马强壮的样子。  小人所腓(féi):隐蔽,掩护。雨(yù)雪霏霏:下雪。 霏(fēi)霏:雪花纷落的样子。弭(m\nǐ):弓的一种,其两端饰以骨角。象弭,以象牙装饰弓端的弭。鱼服,鱼皮制的箭袋。棘(jí):急。孔棘,很紧急。不来(lài)孔疚(jiù)寰宇(huán)神裔(yì)肴馔(yáozhuàn)宅邸(dǐ)逃遁(dùn)整饬(chì)2.字形辨析:靡(靡费)聘(聘请)霏(烟霏)遁(遁词)睽(众目睽睽)糜(糜烂)骋(驰骋)菲(芳菲)循(遵循)骙(四牡骙骙)遑(不遑)戍(戍守)戎(戎装)弥(弥漫)饬(整饬)徨(彷徨)戌(戊戌)戒(戒严)弭(消弭)伤(伤感二、自学指导二1、阅读《采薇》,整体把握。这首诗表现了什么主题?士兵对戍守边防的态度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提示:《采薇》是《诗经》战争诗中的代表作,《小雅·采薇》是一位戍边战士在归途中所赋之诗,诗中叙述了他转战边陲的艰苦生活,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前三章的许多诗句都表现了了这种情感,最后一章又加以强化。由于意识到是严狁入侵才使得自己“靡家靡家”“不遑起居”,因此,他对严狁的战斗中充满同仇敌忾之气,对自己的阵营也怀有一种自豪感。这种感情在第四、五章里有所表现。2、前三章采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结合诗句,说说这种手法有什么特点和作用?【知识回顾】特点:章与章往往句型重复,字面也大体相同,只在关键处更换个别字。作用:加深印象,渲染气氛,深化诗的主体,增强诗的音乐性和节奏感,使感情得到尽情的抒发。叠句就是意义相同的句子前后呼应地重叠。它常常用于表现人物的一种回环往复的强烈感情,给人以“百转千回”、“绕梁三日”的感受。叠句运用得好,可以使作品产生强烈的艺术魅力。提示:\n复沓的章法(重章叠句),是《诗经》篇章结构的显著特点。《诗经》皆入乐,复沓的章法正是围绕同一旋律反复咏唱的最佳形式。这种形式的表现一是字词虽变而意义相同,比如“忧心烈烈”和“忧心孔疚”,同为表示长久战争戍守在外,饱尝思家之苦的心情;二是改变字词后使诗章间形成意义上的层递关系。前三章为一层,追忆思归之情,叙述难归原因。这三章的前四句,以重章之叠词申意并循序渐进的方式,抒发思家盼归之情;而随着时间的一推再推,这种心情越发急切难忍。“薇亦作止”、“柔止”、“刚止”,循序渐进,形象地刻画了薇菜从破土发芽,到幼苗柔嫩,再到茎叶老硬的生长过程,它同“岁亦莫止”和“岁亦阳止”一起,喻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戍役的漫长,抒情主人公的焦虑、痛苦的心情则随着服役期的无限延长越来越重。这就达到了重章叠句、一唱三叹的功效。3、请结合“四牡骙骙”、“四牡翼翼”“四牡业业”“象弭鱼服”等诗句,说说本诗描写战争面的特色: 提示:对战争场面的描写,并不是直接写刀光剑影和厮打拼杀,而是写战车、战马,写象弭、鱼服,写劳累奔波,写饥渴难当,但我们通过这些描写可以想见战争的残酷。三、自学指导三:小组合作“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历来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请你结合清代王夫之的评价,谈谈你的看法。王夫之在论《诗经·小雅·采薇》这两句时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定乐,一倍增其哀乐。”提示:一,以往昔之虚衬眼前之实,以凯旋之乐衬内心之悲痛;二,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含畜形象,耐人寻味;三,“杨柳依依”与“雨雪霏霏”对比,突出不胜今昔之感;四,大雪交加,饥渴难当,情境实悲;五,语调低沉,低回往复,气氛悲怆。  (\n第三部分是全诗中抒情意味最浓的章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当年我离开家乡的时候,正是春天,柳丝低拂;“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今天我重返故乡,却是雨雪迷濛的冬天了。在这里,诗人没有直接倾诉内心的感情,而是以春天随风飘拂的柳丝来渲染昔日上路时的依依不惜之情,用雨雪纷飞来表现今日返家路途的艰难和内心的悲苦。在这里,作者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衬乐情,以增强感情的表达效果。即当初离家的时候,心里是悲伤的,却用杨柳春风这样的风光来反衬;如今在回家的路上,心里却是高兴的,却用大雪纷飞这样的严寒来反衬。如此一来,作者让那一股缠绵的、深邃的、飘忽的情思,从风景画面中自然流出,含蓄深永,味之无尽。) 四、小结:读罢全诗,我们仿佛看见一个身心憔悴的戍卒,冒着大雪,沿着泥泞的小路慢腾腾地走向画面深处,走向大雪浓重的远方。只给我们留下一个孤独的背影,一声幽怨的叹息。那份情感不知不觉深入心底。四、知识回顾1、通假字  岁亦莫止(莫,通“暮”,傍晚)   我行不来(来,通“勑”,慰勉)   维常之华(华,通“花”,花朵)   一月三捷(捷,通“接”,与敌交战)   玁狁孔棘(棘,通“急”,紧急)   彼路斯何(路,通“辂”,大车)   彼尔维何(尔,通草字头的尔,花盛开的样子) 象弭鱼服(服通“箙",盛箭的器具)2、词类活用    ⑴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雨(yù),名词作动词,雨雪犹“落雪”。 3、古今异义 ⑴不遑启居:启,古意是跪,今意指开启;居,古意指安坐,今意指居住。  ⑵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君子,文中指主帅,今指有品德的人;小人,文中指士卒,今指品行差的人。 课后反思:第三课时一、默写:1.桑之落矣,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三岁食贫。\n2.女也不爽,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二三其德。3.昔我往矣 ,___________ 。  今我来思  ___________。二、自学指导一:课后拓展训练1.阅读下面《诗经》里的一首诗,完成诗后的题目。秦风•兼葭蒹葭苍苍①,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②从之,道阻且长;溯游③从之,宛在水中央。兼葭凄凄,白露未晞④。所谓伊人,在水之湄⑤,溯洄从之,道阻且跻⑥;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⑦。兼葭采采,白露未已⑧。所谓伊人,在水之涘⑨。溯洄从之,道阻且右⑩;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⑾。【注释】①苍苍:茂盛的样子。下文“凄凄(同‘萋萋’)”“采采”都与“苍苍”的意思相同。②溯:在水中逆流而行或在岸上向上行走。洄,曲折盘旋的水道。③游:通“流”,直流的水道。④晞(xī):晒干。⑤湄(méi):岸边,水与草交接的地方。⑥跻(jī):升高,意为地势越来越高,行走费力。⑦坻(chí):水中高地。⑧未已:未干。已,止。⑨涘(sì):水边。⑩右:迂回弯曲。⑾沚(zhǐ):水中高地。(1)这首诗的主旨,历来说法不一。细读全诗后,选出比较合理可信的一项(    )A.讽刺秦国君主不用周礼,不能纳贤求士。B.描写追求“在水一方”的“伊人”,“伊人”泛指一般的人。C.描写对朋友(“伊人”)的思念之情。D.描写热恋者对意中人的急切追求和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失望的心情。(2)这首诗与《诗经》中其他许多诗篇一样,各章有的句子重复,有的只更换一两个字。这种表达形式有什么好处?答:                                                                                            三、自学指导二:高考链接【专题讲解】表达技巧又称艺术技巧,是对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结构技巧的统称。对其鉴赏,就是要分析诗歌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这些表达技巧在诗歌中表达了什么内容,起到了什么作用,达到了什么效果等。高考对表达技巧的考查,重在表达效果方面,往往从这个角度设题,以主观表述题为主。\n谨记:   表达效果是为内容服务的。诗词中的表达技巧都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服务的,要围绕表情作用来答题。1、为形象服务。写出形象的特点,使他(她它)生动逼真、形象可感、形神兼备。2、为意境服务。能营造出一定的意境,从而传达出作者的思想、精神境界。 3、为主题服务。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的内容:修辞方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文艺表现方法)、篇章结构。 题目类型: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变体: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或就某一方面提具体问题。 答题要领:分析表达技巧,就是分析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首先要区分鉴赏要求,即试卷设题是要我们从修辞角度,还是表现手法角度,还是篇章结构,还是兼而有之。(1)必须准确的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何种技巧。 其次才是对相关表达技巧的具体的鉴赏。(2)结合相关诗句说说这个手法的内容,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3)说说作者采取这种手法的原因。 再次,解释(4)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传达怎样的旨趣。运用该手法的好处。在鉴赏过程中的语言表述必须是将诗歌的意境解释和形式技巧的鉴赏结合在一起的流畅优美的赏析。 解题格式: 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 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常见错误:解答这类提问时,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对诗歌某个局部的修辞手法进行阐述。这是不对的。但在阐述具体某句诗时,可以谈及修辞手法的运用。例1、阅读[唐]王勃《蜀中九日登高》,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①从北地来?[注]①那:奈何,为什么。 【解答指导】 \n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或表达技巧,一般从这几方面入手,看语言有没有特点(浅易,通俗;典雅、庄重;悲壮、豪迈;清新,质朴;委婉、生动;讽刺、诙谐等)。看有没有用修辞。看有没有用特别的表达手法,看结构上有无特点。头脑中有了这几方面的轮廓,就可以逐一对照诗句加以审视。从语言上看,出现了口语“那”,这首诗采用近似日常口语的形式,显得浅近亲切。从修辞上看,三四句采用对比,尾句还运用反问。从表达手法上看,第三句直抒胸臆、第四句却委婉别致。经过这样的分析筛选,就可基本把握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了,解答起来也就有路子,有话说了。解答时先说什么,再说什么,一定要做到思路清晰、层次清楚。如思路不是很清,最好采用分点法,依次说。还要结合诗句来分析,这样才显得有根有据。 【参考答案】这首诗在语言上运用了日常口语,如“他席他乡”“那从”等,显得浅近亲切。手法上三句“人情已厌南中苦”直抒胸中之苦,独在南方思念亲人不得北归,而第四句则采用反问“鸿雁那从北地来?”,与前一句形成强烈的对比,看似“无理之问”,却使诗人的思亲感情显得特别真切动人。例2、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注】折柳:即“折杨柳”,古乐曲名,多为伤春悲离之辞。楼兰:西汉时楼兰的一个国王,曾屡次派人拦杀汉使,后被大将军霍光派人用计杀掉。 问:谈谈本诗表达技巧上的妙处。(4分) ;答:颔联用典,也使用了反衬手法。“笛中闻折柳”,听到有人吹起了曲子“折杨柳”,自然引人想起家乡的春色和亲人,但眼前春色全无,亲人遥遥不能相见;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将士积极参战,英勇杀敌。额联言简意赅,对表现战士们对国的忠勇,起了有力的衬托作用。(要切合原诗,有观点、有分析。)课后反思:离骚【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骚体诗的形式特点,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能力\n2、了解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特征,体会诗歌象征手法运用的效果3、了解《离骚》语言风格特点,理解文章节选部分的主旨4、理解诗中运用联想和想象艺术技巧来抒发自己的抱负和追求高尚人格的精神。(二)过程与方法1、以读为主。通过诵读来认知文意、体会情感、体会诗歌高超的语言技巧和表现艺术。2、以研究为主。教师发布研究指令信息,师生共同确定研究专题,学生尝试研究实践,总结研究成果,畅谈研究体会和经验。3、以欣赏品味为主。注重评价,强调语言,以语言为突破口,品味语言中的情感。(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了解屈原的政治主张和政治活动,感受屈原爱国忧民以及为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2、体会作者的忧愤和豪情,体会诗人热爱祖国、忠贞不渝的高尚品质。【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鉴赏《离骚》中的诗句,学习屈原忧国忧民、追求美政的高尚品德  鉴赏诗歌的比兴手法  难点  引导学生掌握骚体诗的形式特点,培养他们的鉴赏能力  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特征,体会诗歌象征手法的运用【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 引导学生鉴赏的《屈子行吟图》(补充:画面通过古树野花,顽石曲径的简明勾勒,大块空白大地的随意铺设,造成一个荒寒凄凉、萧瑟幽寂的深山古道意境,渲染了屈原流放独行的环境。屈原愁眉锁眼、面容憔悴、髯髯垂须、昂首遥视,人物表情忧郁寂苦,但决不变心从俗的坚强意志,溢于言表。画面以挺劲飞畅的线条勾画衣着的褶纹,夸张了服饰的奇伟,并在腰间配一随步摆动的飘带,进而加强了屈原飘然远行的气氛,使屈原显出庄重、傲岸的神态和气宇轩昂的样子。)\n陈洪绶带着自己对屈原的了解,用一支画笔绘出了文化名人屈原的外形内神,究竟是否属实呢?最有发言权的当然还是屈原自己,下面我们就借屈原的代表作《离骚》走进屈原内心。二、解题我们学过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在诗句“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中,“风骚”指什么?明确:“风”指的是《诗经》中的《国风》,“骚”则是楚辞中的《离骚》。这两部作品风别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风。而且,并称的两个“第一”,始终在我国文学史上“独领风骚”。《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离骚》是屈原一生寻求爱国真理并为之奋斗不息的一个缩影,也是“楚辞体”(骚体诗)的重要代表作品,人们往往以“骚体诗”来统称屈原的全部诗作,它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下面我们就细致去感知其魅力。三、自学指导一:诵读——初感诗韵请学生表演朗诵,体会这首诗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1.课文中大量运用语气助词“兮”,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兮”是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的语气词,它在诗句中的位置不同,作用也不尽一样。用在句中,表语音的延长;用在句间,表语意未竟,待下句补充;用在句尾,表感叹意味。就课文来看,“兮”均用在句间,表示语意未完,等待下句补充。2.每句二至四个节拍诗句在错落中见整齐,在整齐中又富于变化的特点,读来节奏谐和,音调抑扬,具有一种起伏回宕、一唱三叹的韵致。3.充满着楚地风物的描写,使用地道的楚地方言小结:骚体特征:一.从诗风言,铺排夸饰,想象丰富,是楚辞的共同特征。如《离骚》充满奇幻不拘的想象,抒发真情层进反覆。  二.从体式言,楚辞较之《诗经》,篇幅极大增长,句式也由四言为主变为长短不拘,参差错落。  三.就语言说,楚辞多用楚语楚声,楚地的方言词语大量涌现,另外,“兮”字、“些”字作为虚词叹语成为楚辞的一个鲜明标志。四、自学指导二:听读——品味诗境字里行间透露出了屈原什么样的思想感情?1.“离骚”解释:\n•离忧也。离,犹罹也。骚,忧愁也。离骚者,乃言遭遇忧愁,陷入困境。•离,犹畔也,别也。骚,忧愁也。离骚者,乃言离别之愁也。•离骚,为叠韵连绵词,犹言牢骚。离骚者,牢骚之词也。2.由此可以看出《离骚》是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屈原遭遇了怎样的忧愁呢?请学生简介屈原: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报任安书》天问千声悲故国,江咽万语吊斯人.沉思高举洁白清忠,汨罗江上万古悲风.小结:屈原的一生是一个悲剧,一个爱国者的悲剧,一个改革家的悲剧,一个正义毁于邪恶的悲剧。然而他政治上的失败却造就了文学上的成功,他将个人的忧愤注于作品之中,绽放独具的魅力。课后反思:第二课时五、自学指导一:研读——品味诗文1.作者如何抒发情感?v个人身世出生高贵,降生祥瑞,美好的名字——担国家大任,义不容辞。v香草美人\n请找出文中出现的江离,辟芷,秋兰,木兰,宿莽,美人v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我们一般认为屈原是忧郁的、爱国的、忧国的。什么时候会产生忧患意识呢?在现实和理想的冲突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孤独的唯美主义者,在一个邪恶谎言根深蒂固的时代,唯美主义理想主义者都要忍受痛苦,都要被嘲弄,被压抑,被人视为异端疯子,尽管屈原伤痕累累,但他决不后退,但有些话不直接说,就可以换种方式说。那么屈子是怎样表达自己的理想的呢?2.在述怀和反省中,我们可以看出屈原是怎样的一个人?v刚正不阿,一身正气v疾恶如仇,不同流合污v洁身自好,自我完善v坚持真理,献身理想v忧国忧民,热爱祖国3.班固认为:“且君子道穷,命矣。”指责屈原不能明哲保身,于是给他加上个“露才扬己,忿怼沉江”的罪名,首先从政治上否定了屈原的斗争性。而王逸则是针锋相对地指出:“今若屈原,应贵贞之质,体清洁之性,直若砥矢,言若丹青,进不隐其谋,退不顾其命,此诚绝世之行,后彦之英也。”面对屈原抱石沉江,你赞成这一举动吗?不赞同:屈原虽遭楚王放逐但楚国人民并没有抛弃他,他自感面君无望,心中的理想无法实现,便抱石沉江,这其实是文人心理脆弱的表现。他应坚强地活下来,活着便有希望。可以理解:作为那个时代的文人,即便他出身贵族,他和君王仍是附庸和主人的关系,他的理想只有在君王赏识并支持下才能实现,他的高洁的节操只有君王帮他力排众议时才能保持,当君王不赏识他,不支持他,他便失去了支撑他的柱石,若不想改节,不想改变自己,那么,他只有走这一条路。我想屈原走向这条不归路是无奈的,并不是他真心所愿。小结:古往今来,多少生命在历史的星河中默默产生,又默默消亡,而又有几颗能够像屈原这样2000\n多年后的今天仍熠熠闪烁。他的死,有力地维护了他那不随波逐流,不苟且偷生的人格尊严;他的死,充分显示了他的忠贞爱国,至死不渝的高尚情操;他的死真正体现了他那昭真理而不惜牺牲生命的人生价值。鲁迅曾经说过,人的生命是可贵的,但真理更可贵。屈原虽死,而真理传于四方,这样的死,死得其所。生与死,是一对矛盾。孟子说过:“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也如裴多斐所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也就是说,为了真理,自由,正义,牺牲自己的生命是值得的。但同时,我们要珍惜生命。罗曼•曼兰说过:“以死来鄙薄自己,背叛自己,否定自己的信念是世界上最大的错过。”六、自学指导二:探读——回味诗风《离骚》的思想内容:一.“美政”理想和深沉的爱国情感。屈原向往“前圣”治国君明臣贤、君臣和谐的境界,提出“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的具体治国方略。二.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坚韧品和疾恶如仇的批判精神。贵族大臣群起而攻,迫害屈原,但屈原仁不放弃他的政治理想而苦苦追求,《离骚》写他上天入地,寻求出路,就是他追求理想实现的形象描绘。批判精神在于他坚定不移地追求光明理想的同时,也直接揭批黑暗、指斥奸佞。自学指导三:拓展延伸屈原已离开世界两千多年,但他那种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我们绍兴的鲁迅就是其中之一,(投影鲁迅《自题小像》(1903年)自题小像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当时二十二岁的先生怅望祖国黑如墨的长夜,喊出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心声。我们听到了赤子火热的爱国激情。1989年的3月26日,黄昏,这是一个滴血的黄昏,一位相貌平凡的海子告别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房子,手捧着厚厚的圣经,躺在山海关冰冷的铁轨上,火车呼啸而来,物理意义上的海子消失了,溅起的鲜血是海子写在大地上最后两行崇高的诗行,(小刘有些激动了,居然说不下去了,)海子在离开前有首诗,一首有着浓重死亡意识的诗歌,其中提到的屈子。(投影《亚洲铜》及海子的照片和屈子的画像)祖父死在这里父亲死在这里我也会死在这里你是唯一的一块埋人的地方亚洲铜亚洲铜\n爱怀疑和飞翔的是鸟淹没一切的是海水你的主人却是青草住在自己细小的腰上守住野花的手掌和秘密亚洲铜亚洲铜看见了吗?那两只白鸽子它是屈原遗落在沙滩上的白鞋子让我们————我们和河流一起穿上它吧亚洲铜亚洲铜击鼓之后我们把在黑暗中跳舞的心脏叫做月亮。师:人应有尊严的活在世界上,两千多年前的屈子的投江和两千多年后的海子的卧轨,是多么的相似,有时候,用这种方式告别世界不是弱者的行为,他们是唯美理想主义者,他们不能学朝秦暮楚,他们不能学孔雀东南飞,他们坚信:有时站着的死亡比躺着的生存更为可贵。余秋雨说,中国古代,一为文人,便无足观。文官之显赫,在官而不在文,他们作为文人的一面,在官场也是无足观的。但是事情又很怪异,当峨冠博带早已零落成泥之后,一杆竹管笔偶尔涂划的诗文,竟能镌刻山河,雕镂人心,永不漫漶。七、布置作业课后反思孔雀东南飞并序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阅读欣赏,了解中国古典叙事诗的基本特征,把握诗歌的主要情节和人物。2\n、理解并掌握汉魏晋时代五言诗的基本特征,理解“比、兴”艺术手法表现的艺术效果。3、理解并掌握稳重的“复词偏义”和“见、相”等词的特殊用法4、巩固并形成文学鉴赏的基本技巧,培养结合语境欣赏诗歌语言表达效果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以吟诵为主要突破口,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理解型阅读、研究型阅读和鉴赏型阅读。(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刘兰芝和焦仲卿对爱情的忠贞,对封建礼教和家长制压迫的反抗2、认识故事悲剧的社会意义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    导语一: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先秦的《诗经》起源,就拉开了中华诗歌的悠久历史和传统;中国是一个浪漫的民族,她有很多流传久远、深入人心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而且大多以爱情为主题,表现的是“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种最朴素的愿望,如果生不能结为夫妇,死后也要同坟台。这样的故事实在是太多了,如“白蛇传”、“梁祝化蝶”、“牛郎与织女”、“董永与七仙女”、“田螺姑娘”等。    导语二:在标题下面写下两行字:一个断人心肠的故事,一曲唱绝千古的悲歌。其实文章就是一曲悲歌,一段悲剧“悲剧的不幸,在于它往往不仅仅是悲剧,而是永远的生活”,大家熟悉的感天动地的梁祝化蝶就是这种悲剧的延续,而千年过去了,这样的悲剧并没有随着古人沉痛的悲告而终结,劳燕分飞的《钗头凤》仍在上演着……    投影:陆游《钗头凤》,师生齐读,简介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悲剧。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鲛销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n    “一个叫沈园的地方,一个叫陆游的诗人,娶了一个叫唐婉的女子,伉俪相得,琴瑟相和,好一对神仙眷属。然而,这一切,并不随陆母之意,逼迫夫妻离异。几年后的一个春日,陆游满怀郁闷踽踽独游,邂遇唐婉,唐遣人送酒致意,陆游满怀伤感,词成《钗头凤》一首,唐婉和之。不久,唐婉抑郁而亡。”(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有着不同的不幸,我们的文章演绎的是怎样的一段爱情呢?让我们随着录音走进课文——    (悲剧的魅力,在于它毁灭的美。)    二、解题    1.《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中的重要标志。它原名《焦仲卿妻》,最早见于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的。全诗357句,1785个字,沈归愚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与《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2.汉乐府:“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官署。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它是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    三、结合小序简介本文故事情节     开头小序,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成诗的经过。故事发生在汉代末年的建安年间,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的。    四、自学指导一:结合注释朗诵课文,并归纳故事梗概:     东汉建安年间,才貌双全的刘兰芝和庐江小吏焦仲卿真诚相爱。可婆婆焦母因种种原因对兰芝百般刁难,兰芝毅然请归,仲卿向母求情无效,夫妻只得话别,双双“誓天不相负”。     兰芝回到娘家,慕名求婚者接踵而来,先是县令替子求婚,后是太守谴丞为媒。兰芝因与仲卿有约,断然拒绝。然而其兄恶言相向,兰芝不得已应允太守家婚事。仲卿闻变赶来,夫妻约定“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兰芝出嫁的喜庆之日,刘焦二人双双命赴黄泉,成千古绝唱。     故事结尾与其它中国民间文学几成千篇一律,充满浪漫主义的理想色彩:两人合葬,林中化鸟。(其它如《梁祝》中的“化蝶”、牛郎织女的“七夕相会”)    五、自学指导二:理清故事结构    开头两句:托物起兴,引出故事。     第一部分:兰芝被遣(2~5自然段)——故事的开端 \n    第二部分:夫妻誓别(6~12自然段)——故事的发展     第三部分:兰芝抗婚(13~21自然段)——故事的发展     第四部分:双双殉情(22~31自然段)——故事的高潮     第五部分:告诫后人(32自然段)——故事的尾声      课后反思:第二课时、六、自学指导一:分析人物形象和对话 本文成功地塑造了刘兰芝、焦仲卿的艺术形象,除了他们的悲剧行为外,对话在表现典型性格方面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1、刘兰芝:坚强、持重,自尊,果断,不为威逼所屈,也不为荣华所动。     “十三能……十六诵诗书”——知书达礼     “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不卑不亢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自尊    “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 “举身赴清池”-果断    “新妇起严妆,”-镇定,庄重    “处分适兄意,那得任自专”——外柔内刚     2、焦仲卿:忠于爱情,忍辱负重,但比较懦弱,胆小怕事。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坚贞不逾     “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叛逆精神     3、焦母:反面形象,是封建家长制的代言人,是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的典型;极端蛮横无理,一味独断专行。势利。    “何乃太区区”    “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     “吾已失恩义,会不想从许”    “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n    4、刘兄:反面形象,是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的帮凶。此人性行暴戾,趋炎附势,尖酸刻薄,冷酷无情。    八、自学指导二:分析文章的表现手法     1、人物对话的个性化;     2、铺陈排比的手法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谈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    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3、起兴和尾声     九、《孔雀东南飞》反映的民俗    了解《孔雀东南飞》所反映的汉末的民俗,可以加深同学们对此诗的理解。    1、婚俗中的寡妇再嫁    刘兰芝被婆婆赶回娘家后,只十多天,县令就派人来给自己的儿子说亲;县令的媒人离去几天后,太守就以主薄为媒来为儿子说婚。被谴回娘家的刘兰芝,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求婚?且求婚者的身份较高,从文章的表现手来看,这主要是衬托刘兰芝的貌美才多德高,另外也是由当时的婚俗决定的。汉时,社会上对妇女的贞节问题不太在意,女人丧偶或离婚后,仍可再嫁,男子也不因娶这样的女人而羞耻。如我们大家所熟知的西汉名士司马相如就娶了守寡的卓文君;蔡文姬就嫁过多次;另据史书记载,汉景帝也把有过婚史的王氏立为皇后,而王皇后即汉武帝的生母。到了汉末,婚姻十分重视门弟,县令、太守都为儿子向刘兰芝求婚,除上述原因外,也有门弟观念。由于人们的种种私利原因,寡妇不嫁反而受到种种欺凌。《潜天论。断论著篇》讲,汉末那些欲守贞节,洁身自好的寡妇,如果遇到不仁不义的大伯小叔,不仁不义的兄长和弟弟,这些人有的是了聘礼(物),有的是为了钱财,有的是为了占有寡妇的儿子,就逼寡妇再嫁。而那些寡妇为了抗争,有的在房中自缢而死,有的在嫁车上饮药而亡。刘兰芝被兄长逼嫁,投入清水池,以死抗争,正是当时许多寡妇命运的集中反映。    2、七夕     七夕又称女儿节,乞巧节,这个节日大致开始于西汉时期。刘兰芝和小姑话别时说:“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其中“初七”\n即指七夕,每逢七月初七,人们在白天和夜晚都举行传统的节日活动。按汉时习俗,这一天要晒衣服和书。    乞巧习俗是伴随着有关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而形成的。七月七日,为牛郎织聚会之夜。这天夜里,妇女们张灯结彩,拿着各式各样的针,在庭院中摆列好瓜果来乞巧。传说在祭牛郎织女时,能见到天河的白气和五彩颜色的妇女,就可得到吉祥。乞巧主要是妇女的活动,所以又叫女儿节,她们希望借助神的力量使自己心灵手巧。    七夕晚上的另一项活动是守夜,人们对天下拜,并说出心愿,主要是乞富、乞寿,没有孩子的乞子。守夜活动有不少男子参加,目的是为全家乞福。牛郎织女的传说表现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农民对小农经济下男耕女织生活方式的向往。    3、坐具    诗中的“床”“榻”都是坐具。床,最初只是卧具,后兼为坐具。要了解“床”“榻”为坐具,需要先了解一下古人坐的形式。先秦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普遍采用跪坐形但直接跪坐在地上很不舒服,所以很早就有用席子来铺垫的习惯,就是所谓的席地而坐,即以席为坐具。坐时两膝着席,把臀部放在脚跟上。这样,脚跟承受的压力太大,时间长了,就会酸痛。估计,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感觉臀部坐在较矮的床上或榻上要比坐在脚跟上舒服,所以,大约在秦汉时期,床榻开始成为坐具。汉时的床榻比较低,大约有今天的一市尺。床,一般体积较大,比较笨重,大多是室内固定家具;榻,体积小较轻便,大多是待客的临时用具,使用时移出,过后收藏。因此诗中有“移我玻璃榻,出置前窗下”句。两个人合坐的榻叫合榻。三国时,孙权曾召鲁肃,二人“合榻对饮”,不可理解成二人躺在床上喝酒。到了南北朝,床榻作为坐具在南北方就极为普遍了。今天仍有不少地方把小板凳叫“脚床”,可能就是坐具名称演化的结果。    4、交通工具中的牛车     诗中有“其日牛马嘶”句,牛车自古就有。由于牛的力气比较大且行动缓慢,所以,人们多用牛车来拉东西。又因牛车车厢宽大,故又叫大车。秦以前的贵族多数乘坐马车,极少有乘牛车的。这种风气到了秦汉仍然存在。西汉初年,由于长期的战乱,经济凋敝。据《汉书》记载:朝中文武官员有很多人乘坐牛车,因此可以说此时乘牛车是出于无奈。整个西汉和东汉前期,人们一直认为乘坐牛车是低贱的行为。但到了东汉后期,风气大变,贵族官僚富户不再把乘坐牛车看成丢脸的事情。《晋书》记载:“其后稍见贵之(牛车)。自(东汉)灵、献以来,天子志士庶以为常乘。”而《孔雀东南飞》所写时期(建安年间)正是东汉献帝时,所以“其日牛马嘶”中的“牛马”不能理解为偏义复词“马”。太守给儿子迎亲,马车牛车因载人物的不同用途都被派上用场。\n    十、八个同学为一组,互相协作,将《孔雀东南飞》改编成话剧。   附:《孔雀东南飞》学案 一、基础训练。    1、文学常识填空。    (1)乐府原是       的名称,后来演变成一种     名称。魏晋六朝到唐朝可以入乐的诗歌和后人模仿乐府古题的作品也统称为“     ”。    (2)乐府民歌大部分是    诗,善于通过     和     来塑造人物形象。在形式上,多是      诗。    (3)《孔雀东南飞》选自南朝陈代    编的    。它和北朝民歌《木兰辞》并称“     ”。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民间   诗,也被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它通过    和    的婚姻悲剧,揭露了封建家长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否(pǐ)泰     踯(zhí)躅    赍(jī)钱    磐(pán)石    B、徘徊(huái)   伶俜(pīng)   葳蕤(ruí)   公姥(mǔ)    C、遗(wèi)施    纨(wán)素   拊(fǔ)掌     便(pán)言    D、鲑(xié)珍    晻(yǎn)晻    摧藏(zàng)   窈(yáo)窕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大人故嫌迟   故:   (2)谢家来贵门   谢:      故作不良计   故:        阿母谢媒人   谢:      知是故人来   故:        多谢后世人   谢:     (3)何乃太区区   区区:(4)可怜体无比   可怜:      感君区区怀   区区:(5)再拜还入户   再拜:      (6)却与小姑别   却:   (7)好自相扶将   扶将:      (8)堂上启阿母   启:   (9)举手长劳劳   劳劳:      (10)处分适兄意   适:   (11)自可断来信   信:      始适还家门   适:   (12)便言多令才   便:      适得府君书   适:   (13)渠会永无缘   渠:      (14)踯躅青骢马   踯躅:  (15)赍钱三百万  赍:  \n    (16)摧藏马悲哀   摧藏:  (17)婀娜随风转   婀娜:      (18)晻晻日欲暝   晻晻:  (19)奄奄黄昏后   奄奄:      (20)叶叶相交通   交通:   (21)寡妇起彷徨   寡妇:      (22)汝岂得自由   自由:      4、理解下列句子中的偏义复词。    (1)便可白公姥  (2)昼夜勤作息    (3)我有亲父兄    (4)我有亲父母    (5)逼迫兼弟兄    5、判断下列句式并翻译。    (1)为仲卿母所遣(2)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3)仕宦于台阁  (4)嬉戏莫相忘    (5)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二、文本阅读。    1、熟读全诗,依照情节的发展,把全诗分成五部分,给每一部分拟一个简短的标题(如“兰芝被遣”)。                                                                                                                                                         2、品味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分析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    (1)“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2)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3)“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敌,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4)“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                                                                                \n    3、找出诗中运用铺陈排比手法的部分,体会其表达作用。                                                                                                                                                                                                                                         三、课外延伸。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诗后的题目。上山采蘼芜    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长跪问故夫:“新人复如何?”“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阁去。”“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故人从阁去    故    (2)新人工织缣    工    (3)未若故人姝    姝    (4)颜色类相似    颜色    2、体会“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阁去”的含义。                                                                                                                                                                                                                                                       3、“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一句表达了“故夫”怎样的心情?                                                                                   四、写作训练。古往今来多少青年男女为爱情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美好的爱情理想难以实现。结合文本谈谈造成这出爱情悲剧的原因。可以到阅览室、上网查找资料,也可以向老师、同学请教。字数在500字左右。课后反思\n诗三首[学习目标]  1、知识和能力:鉴赏汉、魏、晋诗歌的情趣和艺术魅力;了解五言诗的特点,诵读并背诵这三首诗;培养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2、过程和方法:诵读、感悟,理解、鉴赏,熟读成诵。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诗作展露出的内心痛苦和惆怅,体会政治家广纳贤才统一天下的宏愿壮志,体会隐逸诗人的恬淡心境、悠然情调。[学习重点]从知人论世和语言技巧人手,对诗歌进行较深层次的鉴赏。[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教师点拨,践行“有效教学,高效课堂”理念。[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涉江采芙蓉》一.导入钟嵘《诗品》:“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大家知道这个评价说的是什么吗?它指的就是《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二.文学常识《古诗十九首》是梁代萧统《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并非一人所做。从内容看,主要写的是作者失意和哀伤,写游子、思妇的离愁和相思。三.诗歌鉴赏品味  1.读完这篇文章,你认为这首诗的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明确:游子思乡之情。  2.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n  中国人民很早对于自然就有很深的爱好,对自然的爱与对人的爱往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古代人送给最亲爱的人的礼物往往不是什么金银珠宝,而是一株花或是一棵芳草,送别时总是折一枝柳条送给远行的人,远行的人为了表示对好朋友的思念,逢到驿使就托带一枝梅花给他。这种生活情调是简朴的,也是美好的。正如王维的《相思》所写:“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采花折柳,这正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一方面是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另一方面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  3.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什么?这对全诗意境的营造有什么作用啊?  芙蓉即荷花,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荷花给人以清幽,高洁之感,屈原作品中也视“荷”为香草,把香草比喻成高洁的品质。这为文章奠定了高洁,清幽的意境。  4.采摘花草送给远方的亲人,这种举动在古代诗歌常有出现。现实生活中情人节送玫瑰,母亲节送康乃馨。采摘这些花草的目的是表达对亲人以及朋友的思念和祝福。但是这芙蓉没有送出去了没有?没有。文章中作者自问自答可以看出来作者的情绪出现了变化。由欢欣转为失落,  5.最后两句除了表达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体会到什么?  明确:还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思之深,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之“忧伤”。想爱却不能相守,黯然的心情令人消魂,这种分离是不同与秦观的《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一个是永久的分离,一个是让人产生距离产生美。四.总结:  对于古文的思想感情可用三种方法:  1、通过诵读,直接品味本文的思想感情。  2、通过分析,抓取意象—意境---思想情感  3、寻找文中关于文章主旨的表达情感的语句。联系《古诗十九首》产生的时代氛围特征及其所表现的对现世人生的思维深度,我们可以这样说,诗篇在表现思妇与游子相思,抒发人间别离之感的同时,深深流露的是对美好人生与理想的憧憬,是对这种人生与理想不能实现的叹喟,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悲凉。自古以来,世间的凄楚悲怆可以数出千千万万种,其中以“无奈”两字最为苍凉。没有一种生命可以和时间匹敌,即使是目睹沧海桑田的神仙。牛郎织女的故事之所以打动人心,大约是那不可超越的无奈以外,偏偏还有一段与无奈相抗衡的感情。用一年的时光去等候一年的相聚,用一生的执着去守望一刻的团圆,难怪世人慨叹“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短歌行》\n一.导入毛泽东在《沁园春·雪》里以吐纳风云的气势,睥睨历代君主:“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诚然,以毛泽东的文治武功,的确可以站在这样的高度去俯视封建君王。如果历史上只有一个人可以与他相提并论,这个人只能是魏武帝曹操。 二.作家和题解作者: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罗贯中《三国演义》将其刻画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京剧脸谱也将曹操勾成白脸,这与历史的真实面目颇有出入。实际上,曹操雄才大略,“外定武功,内兴文学”,对历史的发展有不可泯灭的功勋。 在《三国演义》第48回“宴长江曹操赋诗”中,赤壁之战前夕,曹操和众部将一起狂饮,他四顾空阔,心中大喜,与诸将讲述自己希望收服江南的雄心壮志。这时候,看到乌鸦向南飞去,他已经喝得大醉,拿起自己的槊豪情满怀地讲述自己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等历史丰绩,一边唱起了《短歌行》并要求将士和之。他的一位老部下刘馥认为其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栖?”不吉利,他很生气刘馥扫他的兴,于是拿起槊就刺死了他。 也有人认为该诗作于曹操晚年,大败于赤壁之战之后,当时曹操53岁,年时渐高,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但他并不灰心,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延揽人才,招贤纳士致力于建功立业。三.自学指导一:整体感知 1、解决难懂的字词句(借助注解,提出不懂之处,一起解决。)2、自由朗读诗歌,整体感知情感四.自学指导二:讨论鉴赏1、如何理解“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这四句诗的思想感情?\n表达了作者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心情。“周公吐哺”的典故出于《韩诗外传》,据说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周公为了接待天下之士,有时洗一次头,吃一顿饭,都曾中断数次,这种传说当然是太夸张了。不过这个典故用在这里却能突出地表现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二句也是通过比喻极有说服力地表现了人才多多益善。2、讲讲自己所知道的曹操。(可以是对曹操的评价,也可以是曹操的人生态度,也可以是知道的曹操的一些故事)结论:曹操乃世之英雄,《短歌行》乃英雄之慷慨悲歌。自学指导三:这首诗的艺术特色有哪些?⑴巧用典故。“青青子衿”二句,因子《郑风·子衿》,用以比喻渴慕贤才。本意是传达恋爱中的女子对情人爱怨和期盼的心情。这里诗人化用诗意,比喻热烈期待贤士的到来。古朴深沉,自然妥贴。⑵巧用比兴。“乌鹊南飞”一句,以乌鹊比喻贤士;“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则比喻贤士徘徊选择明主之意;“山不厌高”,以山高海深比喻广招人才的博大胸怀。五.小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是啊,人生苦短,韶光易逝。身处乱世的曹操尚有建功立业的坚定信念,我们生逢盛世的青少年更要发愤图强,铸造绚丽辉煌的人生。第二课时《归园田居》一.知识回顾《桃花源记》: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小结陶渊明特点:志趣高尚厌恶官场乐于归隐二.作者介绍: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我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因擅长写田园诗,而被后人尊称为我国田园诗的始祖。三.诵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   1、从何而归?    明确:尘网、樊笼    追问:尘网、樊笼比喻什么? \n  明确:官场生活( “羁鸟”、“池鱼”是陶渊明自比)    追问:为什么要如此比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沉痛悔恨误入仕途的生活。 用“尘网”一词,足见他对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官场的极端厌恶。“误”字显出诗人的悔恨之深。“一去三十年”(实应为“十三年”用夸大了的数字,说明了时间之长,痛苦之深。)   2、为何归来?    明确:A、性本爱丘山(本性)    追问:既然“性本爱丘山”,为何要出仕?    明确:“误落尘网中”。入仕做官,非其本性使然,而是一大失误。   注意炼字“误”。养家糊口,大济苍生。在封建社会,人们要建功立业,要实现政治理想,只能当官,走仕途。但是,当时的东晋政治腐败,社会动乱,门阀势力飞扬跋扈,统治阶级热衷的是争权夺利,在这样的政治局面下,想实现进步的政治理想是不可能的,陶渊明又不愿同流合污,只有选择离开,选择归隐。    追问:据知,陶渊明一生多次辞官做官,难道是仅仅用一“误”字所能辩解的吗?    明确:1、矛盾心态:家庭和儒家思想的影响,有"大济苍生"的抱负;仕途不得志,难以施展抱负。2、彻底悔悟。3、也许是一种托词。      B、守拙归园田    提问:归园田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守拙”?如何理解?言外之意是什么?(如果不归园田就不能守拙)   明确:反对机巧圆滑,反对官场生活中的八面玲珑、尔虞我诈,怕自己受到官场不良环境的影响而失其本心,官场是个是非之地,没有那种当官的本领,很难往上爬(即使是现在,也有类似的现象)。这样,一个正直清高的人就会感到精神上很压抑,没有自由,所以诗人把自己比作“羁鸟”、“池鱼”(结合陶辞官原因: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小结:所以“归园田”是为了保持自己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3归向何处?    明确:归向园田  \n  问:诗人笔下的田园景色有何特点?请抓住诗中几组意象分析。    明确: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    概括追问:非常普通平常的农村生活场景,在陶渊明笔下为什么显得那么美?    明确:恬静、幽雅,空阔而简陋,一片宁静、一片和谐、一派迷茫、一派朦胧,这是美似仙境的田园,让诗人弃官归隐,流连忘返。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四句写近景,从自己的住宅写起。你看,住宅周围有十亩土地,八九间草屋,地方虽不广,房屋虽不多,但毕竟是自己的小天地,是自由自在的王国。榆树柳树的阴影遮住了后房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屋子前边,环境是多么幽雅美丽!这里衬托出了作者心满意足的欣慰情绪,这正如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所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写远景,远望村庄轮廓模糊,炊烟袅袅,一切是安详的、舒缓的、柔和的。“狗吠深巷中”写远闻,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更显出乡间的宁静、和平。“鸡鸣桑树颠”写近闻,没有混乱,鸡才能在桑颠得意地啼叫。    总之,这八句话,捕捉住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事物,画出了优美画画,有近有远,有声 有色,有淡有浓,有活泼有生机,有朴拙自然的趣味。而这一切又与诗人在官场上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里诗人用歌颂田园,无言地批判了官场的倾轧、争斗、混乱、险恶,表明了诗人追求恬淡生活和平静、和谐的心境。   4、归去如何?请从诗中找出蕴涵作者情感的诗句词语。    明确:“无尘杂”/有余闲/久/复(注意炼字)--自由、安逸、喜悦。    追问:从中可见作者的人格倾向和精神追求是怎样的?    明确:厌恶官场,热爱田园生活,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最后两句收束全文,诗人似乎在回答人们的疑问,为何对如此平凡的茅屋草木、鸡鸣狗吠津津乐道,如数家珍呢?原来是作者“久在樊笼”的缘故,作者一旦冲出罗网,返回大自然的怀抱,那就其乐无穷、触处皆春了,即使一草一木也格外感到亲切而欣慰,可以说,这两句诗,是对以前误入尘网中的官场生活的形象的总结,也是对已经开始的新生活的欣喜。  四.小结: \n  《归园田居》主要写诗人摆脱污浊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心情。这种情绪,用一个词组来概括叫做“返朴归真”。第一是“真”,做人要真实正直不虚伪,具有人的本性;第二是“朴”,处世要朴实,不造作,不追求豪华富贵,而是自由自在潇洒之至。这是一种与污浊的官场生活相对立的生活方式,也是历代文人学士所追求的至高至真的境界。  五.总结全文:   这就是陶渊明。他的归来,他的舍得,在我们心中留下了许多:“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浩然傲气,鄙弃官场,厌恶功名的高洁情怀,他不仅创作了世界上最美丽的诗文,而且塑造了世界上最完美的人格。他的独特艺术个性及伟大品格深刻影响着并将继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