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经济生活教案 80页

  • 422.50 KB
  • 2022-08-16 发布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教案

  • 8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1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货币的本质、基本职能、价格、纸币等概念。 2、理解货币产生的必然性、两种基本职能的原因与区别、商品流通的含义、纸币与货币的关系、纸币发行规律。 3、运用货币知识说明如何正确对待金钱。 (二)能力目标 1、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学会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2、用纸币知识认识假币的违法性,提高辨别假币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树立正确地金钱观,正确地认识金钱、使用金钱。 ★教学重点 理解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纸币。 ★教学难点 纸币。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 本框题是经济生活的入口课,涉及的新概念、新原理较多,知识容量较大,学生理解起来有比较大的难度,建议用2课时时间学习。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回顾、讨论,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等活动都离不开金钱,提出问题:金钱就是经济学中的货币,本节课将从货币的产生与本质、货币的职能、纸币等方面去了解货币,从而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学生活动:通过教师引导,回忆生活活动,感知生活离不开金钱,从而引发探究欲望和兴趣。 (二)进行新课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货币的本质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仔细阅读第一段,同时提出问题:要了解货币,首先要了解商品。 (1)、商品及其价值    商品使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讨论,是不是一切物品都是商品?什么样的东西才能成为商品? 学生活动:思考课本上第2页的两个问题,讨论后作出进行点评。 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不叫商品;劳动产品只有用来交换才是商品。 教师活动:商品既然是劳动产品,它里面就消耗了人类劳动,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叫商品的价值。 (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思考,购买商品是需要货币的,商品和货币是不是一起产生的? 学生活动:学生就所提问题展开讨论,并发表见解, 教师活动:针对学生的见解作点评,对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货币的产生比商品晚的多,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了解货币的产生过程,并思考第3页三个思考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最初的商品交换是物物直接交换,随着交换的扩大,交换的难度越来越大。因为交换成功必须是交换双方都需要对方的商品。在交换中人们发现,某种商品大家都乐意接受,把自己的商品先换成它,在用它去换自己需要的商品,只要交换两次就成功了。于是,这种大家都乐意接受的商品,就逐步从商品中分离出来,成为商品交换的中间媒介,我们把它叫做一般等价物。 在历史上,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很多,后来,一般等价物又发生了变化呢?请看课本。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找出问题。 教师活动: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 人们固定的用金银而不是其他商品来充当一般等价物。这是为什么?(引导学生找出金银的特点)。 教师总结:当人们固定的用金银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时候,我们就把金银这种商品叫做货币。因此,货币就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教学过渡:货币产生了,它是干什么的?在商品交换中起什么作用呢?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 教师活动:总结点评。这就是货币的职能问题。 2、货币的基本职能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看教材第3-5页,看看货币有哪两种基本职能?分别是什么意思?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找出问题。\n教师活动:总结讲评。(1)、货币有两种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2)、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就是作为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子,把商品的价值,也就是包含的人类劳动多少用金银表示出来。 提出问题:金银为什么成为价值尺度,衡量商品价值大小? 教师点评:因为金银是商品,有价值,可以与商品价值作比较。 用金银表示出来的商品价值大小,就叫做商品的价格。平时我们说某种商品多少钱,就是指商品的价格。 需要说明的是,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时,不需要现实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即可。 (3)、流通手段。教师活动:同学们看教材第4页,思考这种商品交换活动与直接的无物交换有什么不同?学生活动:思考讨论,找出问题。 教师活动:总结讲评。在直接的物物交换中,卖和买两个过程是同时进行的,不可以分开的。货币产生后,商品交换是以货币为中间媒介进行的,交换活动分成卖和买两个过程,卖和买在时间上、空间上都可以分开。想一想生活中的交换活动是不是这样?这种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就叫做商品流通。用公式表示:商品――货币――商品。教师点拨:在商品流通中,货币发挥了什么作用?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中间媒介,这种作用或者叫职能,叫做流通手段。教师点拨:在商品流通中,货币能否是观念中的货币,而不用现实货币?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必须是现实货币,因为它是财富的代表。教师活动:同学们看教材第5页一二自然段内容,思考:货币产生后的商品交换方式,给商品生产者带来什么样的威胁?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教师点评:商品流通中,由于买卖是分开的,生产者只有卖出商品,付出的劳动才能得到补偿,否则,就会亏损,甚至破产倒闭。因此,生产者必须为购买者着想,生产适销对路、质量好的商品。教师活动:同学们想想,货币可以交换一切商品,是不是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越多越好?教师点评:不是的。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 (4)、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 教师活动:同学们,现代经济生活中,货币除了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外,还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大家可以看课本第5页,了解一下。3、纸币教学过渡:货币是用金银充当的,但是,现实生活中,人们买卖商品却是使用的纸币,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下面我们就学习纸币的有关知识。(1)纸币的产生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6页第一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什么是纸币?纸币为什么能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找出问题。教师点评: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因为在商品流通中,人们只关心货币能否带来价值相等的商品,不关心它本身是否足值,所以,可以用货币符号――纸币,代替它执行流通手段职能。这样就产生了纸币。教师活动:既然国家有权发行货币,是否可以随意决定纸币的发行数量呢? (2)纸币的发行规律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发行过多会引起物价上涨,;发行过少,阻碍流通。生活中出现的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现象,往往是与货币发行违反发行规律有重要关系。 (3)制造假币是违法行为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6-7页,说明刑法中的这些规定对你有什么启示?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探索问题。 教师引导:通过学习这些规定,应该明确:制造假币是一种违法行为,应受到法律制裁;人民币在我国经济和人民生活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爱护人民币是每个公民的责任;要提高鉴别假币的能力。 (三)课堂总结、点评★课余作业人们用1000千克大米交换一两黄金,这种交换活动是不是商品流通?为什么? ★教学体会\n本节学习货币的有关知识,根据新课程目标要求,要紧紧抓住货币的产生、本质、基本职能、纸币这一主线,引导学生思考、理解。涉及的相关链接知识让学生了解即可,不可以展开,否则,一是冲淡主体知识学习,使学生越学越深,越不能理解,二是影响教学进度。教学中注意双相互动,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中,自主探索、领会有关生活现象中包含的经济学道理,学会独立分析,切忌机械记忆。1.2信用工具和外汇(一)知识目标1、知道经济往来结算中常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汇票2、知道外汇和汇率的含义3、理解各种信用工具的用途和使用范围4、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5、运用初步掌握的信用工具知识,联系实际谈谈信用工具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二)能力目标通过演绎信用卡、支票、汇票等几种信用工具的使用,使学生感受现代经济生活中学会正确使用信用工具的好处,增强学生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教学重点1、 信用工具2、外汇★教学难点1、 外汇2、 汇率★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并组织学生亲自办张借记卡、灵通卡,用借记卡和灵通卡消费,体验信用消费;课上采取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课堂教学活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提问: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理解了货币的本质,知道了货币的职能,并且知道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纸币代替了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等职能,给人们的商品交换带来了便利。但信息技术的发展,又出现了新的流通工具,大家知道有哪些吗?学生活动:一部分学生可能忙着翻书去找;一部分学生可能互相讨论;一部分学生可能预习过教材,大声回答。学生回答:信用卡、借记卡、灵通卡等教师提问:大家知道这些工具怎么使用,有什么好处、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吗?这就需要我们学习“信用工具和外汇”这一框。(二)进行新课1、信用工具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同时提出问题:1、在核算经济往来时,通常使用什么结算方式?2、你在生活中接触或使用过什么样的信用工具?3、对使用信用工具有什么感受?学生活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阅读,积极思考,然后展开讨论,发表见解,回答问题教师活动:总结学生回答的提问,继续设问:什么是信用卡?如何使用?学生活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阅读,积极思考,然后每四人一组展开讨论,每组选出代表,发表见解,回答问题教师活动:聆听学生回答,进行点评,并总结:(1)      两种结算方式:现金结算和转帐结算(2)      信用卡信用卡是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使用信用卡消费更加简便、使用、高效与安全。我们应该学会使用信用卡。(了解常用信用卡的使用)教师活动:出示一张支票(复印单)——这是我们学校为了购置多媒体给三联家电的一张票据,请大家看看,知道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得出结论\n教师点拨:总结学生结论,引导学生知道(3)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支票分为转帐支票和现金支票两种,转帐支票用于同城结算,付款单位开出支票后,收款单位凭此票到银行把这笔钱转入自己的帐户。现金支票由付款单位开出,收款人凭票到银行支取现金。教师活动:现在我们学校从北京某公司购进一批餐具,我们学校应该怎样和这个公司结算呢?是否仍用支票结算?学生活动:看书并讨论,请学生代表发言,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归纳总结(4)汇票支票一般用于同城结算,外埠结算一般使用汇票。汇票由出票人签发,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汇票包括银行汇票和商业汇票。银行汇票又分为电汇和信汇。汇票的使用,避免了长途携带现金的不便和风险。2、外汇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欧洲优美的风光,假期间我计划去欧洲旅游,在那里我能使用人民币消费、购物吗?学生活动:学生就老师提出的问题去阅读教材;然后展开讨论,并回答教师总结:(1)含义: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工具。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国际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偿还对外债务等。在经济生活中大家要了解外汇的特征(以外国货币表示;可自由兑换)以及外币与外汇的关系:外汇包括外币,但外汇不等于外币。外汇中还包括其他内容:外币有价证券、外币支付凭证等,外汇的主要内容是外币支付凭证。通常情况下,只有可以自由兑换的外币才是外汇。(2)汇率的含义: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学生活动:思考P10“人民币外汇牌价”两个练习题,教师总结:(3)人民币外汇牌价:我国通常采用100单位外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人民币。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汇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汇汇率跌落。教师活动:大家知道汇率是经常变动的,为什么汇率经常变动?我国在美国、日本等国再三施加压力的情况下,为什么保持汇率稳定,人民币不升值?学生活动:学生就老师提出的问题去阅读教材;然后展开讨论,并回答(4)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教师点评: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主要有:外汇的供求关系、通货膨胀(或紧缩)率的差异、经济增长率、利率水平、国家货币当局的干预与管制、市场预期、外汇投机活动等。外汇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汇率的升降调节进出口贸易;可以影响国际资本的流动方向和数量;可以影响国内物价水平;影响外汇储备的实际价值等。因为外汇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对实现扩大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三)课堂总结、点评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信用工具、外汇和汇率的有关知识。深刻理解这些概念,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进一步学习经济生活知识的基础。也是大家参与经济生活的重要基础,有利于提高大家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课余作业1、 利用业余时间到银行调查了解信用卡的有关知识与使用情况2、有条件的同学亲自办张借记卡、灵通卡,用借记卡和灵通卡消费,体验信用消费的优点。\n★教学体会本节学习了信用卡、外汇和汇率的有关知识,知识点比较多,涉及面比较广。根据新课程目标要求,要把握住信用卡和外汇这两个重点,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理解。涉及的相关链接知识让学生了解即可,不可以展开。教学中注意双向互动,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与讨论中,在社会实践中,自主探索、领会有关经济生活中包含的经济学道理,学会独立分析,增强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切忌机械记忆。2.1影响价格的因素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识记: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的决定因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理解:供求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影响;商品价格与价值的关系;商品生产者为什么要缩短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运用:学会用供求变化引起价格变化的道理解释经济现象并指导自己的生活。能力目标: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抽象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时间观念、效率观念,增强竞争意识,树立遵循价值规律的观念,初步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学重点 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教学难点 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的价值量的关系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讲授法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情境导入](多媒体幻灯展示)春节前后商场人们购物的情景。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形成春节前后商场“商品价格的高低受一些因素影响”的结论。师:那么都受哪些因素影响呢?[学习新课]请大家看教材P13页的四个镜头,然后思考并回答两个问题。(多媒体课件打出):影响价格的因素一、供求影响价格(多媒体课件打出)老师在学生得出影响价格变动的各种因素时,及时引导他们概括出其实这些因素是通过改变供求关系而实现价格变化的。(多媒体课件打出):1、间接影响因素: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文化等2、直接影响因素:间接因素对价格变动的影响实际上通过改变商品的供给或需求来实现.师:继续让学生阅读材料并理解供求对价格的影响。3、供过于求,价格下降;供不应求,价格上升。(多媒体课件打出):继续理解什么是“物以稀为贵”,“货多不值钱”及买方市场、卖方市场。师:根据以上分析,我们知道供求影响价格,那么,价格是否也能影响供求呢?如果能,是怎样影响的?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形成“供求与价格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的结论。师:我们已经知道供求可以影响价格涨跌,可是价格是不是随便涨随便跌呢,(多媒体幻灯展示)教材P15页探究活动。生:因为汽车的价值量大、不容易生产、耗费的劳动量多……这就说明价格不是随便涨随便跌的。师:对,其实这就涉及到商品价值量的问题,(多媒体课件打出):\n二、价值决定价格1、价格由价值决定(多媒体课件打出)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总结出价格与价值的关系,生: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二者一般成正比。师: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价格虽然受供求影响,但最终还是由价值决定的。那么商品的价值大小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多媒体幻灯展示:商品——价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一般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耗费的劳动量——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形成结论。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多媒体课件打出)师:请一位同学阅读概念以及下面的相关链接,并举例说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师: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有什么意义呢?生:……师: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会促使商品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多媒体课件打出):3、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师:商品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有什么意义?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形成教材15页最后一段的结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于每个商品生产者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用低于或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的商品,都只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出售。因此,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处于有利的地位;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则处于不利的地位。这就促使商品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商品所用的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师:那么,商品生产者怎样提高劳动生产率?生: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师:对,很好,那么,什么是劳动生产率?它怎样表示?教材16页为我们点击了这一名词。劳动生产率有个别与社会之分,商品的价值量与它们的关系如何呢?生: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4、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多媒体课件打出):师:二者是如何成反比的?学生阅读教材P16页第2段感悟。师:Let’goon。另外,在研究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其中隐含的或延伸出来的其他一些比例关系。(以动画形式进行多媒体展示,一边展示一边请学生填空)(填正比;反比;无关;),(此处学生可能填不出来,教师加以引导。)师:这个图表实际上反映了价值规律的内容,(多媒体课件打出)5、价值规律的内容和形式12\n师: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进行等价交换。这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那么,如何理解等价交换呢?(多媒体幻灯展示)教材P16页“变动着的市场价格”示意图,师生互动,合作探究。首先所谓等价,就是交换双方的商品价值量要相等。货币出现以后,等价交换就表现为价格与价值相等。但这个“相等”不是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交换双方的商品价值量都是相等的。其次,理解三点:1、要看到价格的波动是以价值为轴的,既不可能无限上涨,也不可能无限下跌,而是以价值为基础的。2、不仅要看到供求关系影响价格,还要看到价格反过来也影响供求关系,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3、从单个交换过程看,价格与价值并不一致,但从一段较长时间来看,商品的价格总的来说仍然与价值相一致。我们知道价格受供求影响会不断变化,但不会无限上涨或无限下跌,它始终只能在价值上下波动。而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则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回顾新知]师生共同总结本堂课所学内容。作业1、搜集材料,认识供求与价格的关系,写一篇政治小论文。2、计算:现有甲、乙、丙等皮鞋生产商,生产同样一双皮鞋,甲用8小时,乙用13小时,丙用9小时,而市场上绝大多数用10小时,问:①现在假设一双鞋的情况为1小时3元,那么甲、乙、丙生产一双鞋的价值量应是多少?②假如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而甲、乙、丙的劳动生产率分别提高4倍,降低1倍,提高2倍,那么,甲、乙、丙生产一双鞋的价值量应分别是多少? 2.2价格变动的影响新课标要求(一)知识目标1.识记替代品、互补品等概念。2.理解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对生产的影响。3.运用有关知识说明价格变动前后商品供应量和需求量会发生什么变化。(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进行消费选择的能力。提高他们理解和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激发学习积极性,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教学重点价格变动对生活、生产的影响。教学难点价格与供求的相互影响关系。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活动:上一节讲到,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商品的价格是经常变动的。价格的变动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会有什么影响呢?这是这一节我们要研究的问题。(二)进行新课一、对人们生活的影响1.价格变化影响消费需求——一般来说,商品价格上涨较高时,人们的购物需求就减少,反之,则增大教师活动:请同学们想一想,在你的日常消费中,哪些商品是在旺季购买的,哪些商品是在淡季购买的?理由是什么?俗话说“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市场上是不是真有“物美价廉”的商品?学生活动:思考问题,讨论后发言。教师点评:第二问①“好货”即质量好的商品。一般来说,生产这样的商品耗费的人类劳动多。在同等条件下,商品在生产过程中耗费的劳动少,往往不是好货。商品的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因此题中说法有一定道理。②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所以好货也可能便宜。③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升,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受市场竞争的影响,好货也可能便宜。一般来说,商品价格上涨较高时,人们的购物需求就减少,反之,则增大。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反方向变动,这就是需求法则。12\n因此,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暮春买毛衣,夏末买凉席,春秋买空调”等反季节消费现象。教师活动:但生活中也有一种“买涨不买落”现象。想想这是一种什么心理?学生活动:学生就所提问题展开讨论,并发表见解。教师点评:认为上涨商品在未来还会有上涨空间时,则会立即购买;当消费者认为降价商品在未来还会有下降的空间时,则暂时不会购买。比如房子。2.不同商品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影响程度不同教学过渡:请同学们看教材17页的漫画,思考这副漫画说明什么问题?学生活动:学生就所提问题展开讨论,并发表见解。教师活动:针对学生的见解作点评,漫画说明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的消费需求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小(需求量对价格的反应程度小,因为生活必需品对居民生活影响较大,是居民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大(反应程度大,因为高档耐用品对居民生活的影响较小,是居民生活中可有可无的东西)。3.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的影响不同教师活动:讨论①飞机票涨价了,火车票、汽车票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鸡肉降价了,其他肉类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②汽车降价销量,对汽油的销售有什么影响,为什么?汽油价格的上涨,对汽车销售会产生什么影响,为什么?学生活动:学生就所提问题展开讨论,并发表见解。教师点评:某种商品由于有替代品存在,一旦其价格上涨,就会大量减少需求量,导致对其替代品需求的增加;反之,其价格下降,就会增加它的需求量,引起其替代品需求量的减少。所以,替代品二者之间的价格与需求量同方向变化。如果两种商品互补,一种商品价格上涨,就会使其需求量减少,同时,导致其互补商品需求量减少;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同时,导致其互补商品需求量增加。所以,互补品二者之间的价格与需求量反方向变化。二、对生产经营的影响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P18课堂探究,引导学生思考所提出的问题。得出结论:农民应掌握经济规律,适时地调整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同时政府也应加强宏观调控。1.调节生产教师活动: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供求变化影响价格变化,而价格变化也会影响消费需求,从而引起供求状况的变化。也就是说,供求关系与价格是互相影响的。请看看本19页的示意图:↓↑―――――→供过于求―――→价格下跌―――→获利减少―――――↓↑生产扩大生产缩小―――――-获利增加←―――价格上涨←―――供不应求←――――学生活动:思考、讨论。教师总结:这一图表说明,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利润减少,生产者就会缩小生产,减少供应量;供应量减少了,又会导致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利润增加,生产者就会扩大生产,增加供应量。可见,价格变动会调节生产者主动扩大或减小商品生产。2.提高劳动生产率教师活动:价格变动还会促使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请同学们想想为什么?学生活动:学生就所提问题思考、讨论,并发表见解。12\n教师点评:因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商品生产者通过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时间,就会获得更多利润,就会在价格竞争中更具优势。所以,价格变化与竞争,会刺激生产者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3.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教师活动:消费者购买商品就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在市场经济中,消费者是为了购买到质量好的商品,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谁生产的商品质量好,谁的商品需求量就大,就能得到更多利润。这就要求生产者适应市场变化,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使自己的产品符合市场需要,符合消费者需要。(三)课堂总结本节内容讲述了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作用,主要知识框架如下:(1)价格变动会影响人们的消费需求,商品价格上涨,人需求就减少,反之,则增大。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需求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大。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的影响不同,某种商品价格上涨,就会减少需求量,其替代品需求量增加,其互补品需求量则减少。(2)价格变化也会影响生产经营,价格变动会调节生产,刺激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促使生产者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教学反思本节学习内容,教学中注意多引用生活、市场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在具体、感性材料中,感悟其中包含的经济学道理,学会独立分析,切忌机械记忆。3.1消费及其类型一、教育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①影响消费的因素;②消费类型的三种主要分类及其含义;③消费结构的含义;④恩格尔系数的含义。2、理解:①过去、当前和未来收入的高低与消费水平的关系;②收入分配状况与消费水平的关系;③物价变动对人们消费的影响;④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的异同点;⑤恩格尔系数变化的涵义。3、联系的实际问题:看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动,并初步说明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原因。(二)能力目标:1、引导学生把模糊的感性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学会从多层面、多角度看问题。重点引导学生们去发掘各种消费类型之间的细微差别。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深入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及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2、了解我国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增强关注现实生活的能力及动手能力。二、重点:影响消费的因素。三、难点:贷款消费。四、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练习法。五、教具准备:幻灯片。六、课时安排:一课时。七、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提问:1、鸡蛋的价格由原来的7元/公斤下降为6元/公斤,会出现的情况是:( AE ) A、养鸡的农民减少了 B、人们对鸡蛋的需求量急剧下降  C、养鸡的农民增加了  D、人们对鸡蛋的需求量增加 12\nE、人们对鸡蛋的需求量稍微下降,不明显2、试分析其产生变化的原因。商品的价格下降,会使该商品的生产者由于获利减少,而减少该商品的生产。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下降,人们会减少购买该商品,但是价格变动对日常用品的影响不大。二、教学新课:(一)、影响消费的因素教学:把学生分成A、B两组,设置情境,让学生分小组讨论。1、问题1:(A组)假设你所在的家庭是一个三口,你是家里的“财政部长”,每月的家庭收入是800元,你怎么分配各项家庭支出?请设计出分配具体的方案。(B组)假设你所在的家庭是一个三口,你是家里的“财政部长”,每月的家庭收入是2000元,你怎么分配各项家庭支出?请设计出分配具体的方案。学生充分讨论设计出方案后,每组一个同学发言,把他的设计方案告诉所有同学,教师记录在黑板上。例如:      A组        B组   800元       2000元食物:500元    食物:800元衣服:100元    衣服:300元水电煤气:100元    水电煤气:200元电话:30元     电话:100元存:70元     存:600元问:两组的消费一样吗?(不一样,B组消费水平高一些。)       为什么?(收入不一样。)结论:居民的消费受当前的收入影响。问题2:如果你们的收入变为3000元,你的分配方案会作怎样的改变呢?学生发言,教师记录。例如:      A组         B组    3000元       3000元食物:800元   食物:1200元衣服:200元   衣服:300元水电煤气:200元   水电煤气:200元电话:80元    电话:100元存:……    12\n旅游:1000元存:200元教师引导学生分析A组的3000元分配与B组的3000元分配方案的不同点。例如:在食物一项中,原来收入较低的A组比B组少,是受什么因素影响?结论:消费受过去收入水平的影响。问题3:如果你们的收入还是3000元,但从下个月开始,收入会增加为4000元。你的分配方案会作怎样的改变呢?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记录并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变化原因。结论:消费受未来收入水平预期的影响。小结: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可支配的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2、问题4:如果你的收入还是3000元,而物价上涨了20%。你的分配方案会作怎样的改变呢?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记录并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变化原因。结论:消费品价格影响消费。3、问题5:除了居民的收入和消费品的价格外,还有其他因素能影响到人们的消费吗?结论:商品的性能、外观、质量、包装等也能影响到消费。(二)、消费的类型教学在刚才的设计方案中,食物、衣、水电煤气等都是有形的具体产品,旅游、保姆等是无形的服务。我们把这些消费按产品的类型进行划分,前者是有形商品消费,后者是劳务消费。按产品的类型分: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按消费的目的进行划分,衣服、食物是满足人们较低层次的衣食住行的需要的,属于生存资料消费;请家教、参加培训班、买书是为了满足发展需要的,属于发展资料消费;旅游是为了追求身心愉悦的,属于享受资料消费。按消费的目的分: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我们生活中很多的消费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这属于钱货两清的交易方式消费。但是如果我们想买大房子,钱货两清意味着我们要等积够了钱之后才能有新房子住。在我们周围,买房子除了钱货两清,还可以以什么方式买房子呢?(贷款消费)1、含义:是指消费者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借款,用于购买住房、汽车等耐用消费品或教育、医疗、旅游等消费性支出的一种形式。2、特点:①以信用为基础,消费者与贷款的金融机构形成信贷关系,按照约定到期还贷付息。    ②主要用于购买大件耐用消费品以及大额服务。从所设计的探究活动中的漫画,引出“先储蓄后消费”和“先消费后还款”两种消费行为,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讨论:怎样看待这两种消费方式?老师帮助总结:二者并无好坏之分,各自适用的情况不同,再列举何种情况下用前者,何种情况下用后者,如在收入前景稳定的情况下,大宗商品的购买可以考虑贷款消费。3、区别:消费品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是逐渐转移的。4、作用:有利于促进生产的发展。5、注意:要考虑个人的偿还能力。如果有些同学不想在学校内宿,家又离得远,于是就出现了租房子这么一个现象,这是以什么方式进行消费呢?(租赁消费)按消费方式分: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三)、消费结构教学1、根据前面的某一个设计,让学生计算各项支出在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消费结构: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例如:食物占48%;衣服占27%;书籍占20%;其他占5%。请指出右图中各种颜色所代表的消费是什么?2、引导学生计算各次消费设计中食物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进行比较,说明比例高收低不同时收入及其他消费的情况。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费用/消费总支出费用*100%限制:不能小于100%,因为食物不可以取代其他消费;不能大于0,因为食品消费不可能为0。联合国粮农组织在21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  60%以上为绝对贫困国家;  50%—59%的国家为勉强度日(温饱型);  40%—49%为小康水平;  20%—39%为富裕水平;  20%以下为极富裕国家。      指导学生看课本22页的图表。分析得出: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三、教学内容小结,指出重点、难点。四、补充练习:(幻灯片)辨析题:有人认为,货款消费是“用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是超前消费。(要点:贷款消费的概念、内容、未来的收入及偿还能力)五、学生自己完成课本中练习,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分析并对不规范的进行纠正。3.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四种消费心理的含义。2、理解怎样正确看待、评价各种消费心理。3、理解四大消费原则的内涵。4、理解艰苦奋斗在今天并不过时。5、根据理智消费的原则,模拟一份家庭消费计划。并结合个人行为,说说怎样才算应该理智的消费者。(二)能力目标:学习“消费原则”时,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模拟一份家庭消费计划,从而提高学生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本框学习,向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2、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树立环保和绿色消费的理念,针对今天环境污染等问题,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3、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养成适度消费、量入为出等消费观念,成为理性的消费者。二、教学重点:做理智的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三、教学难点:适度消费四、教学方法12\n1、、直观演示法:直观演示案例---教师提问---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点拨总结---情景分析、理解生活2、集体讨论法::本课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实际,为学生所熟知。同时,学生观点可能各不相同,所以,可采取“讨论式”教学方法。3、角色——探究法:创设情境实施“角色——探究”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五、课时安排:一课时12\n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www.wsbedu.com/共8页第13页\n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www.wsbedu.com/导入新课:师:请同学们一起回忆下,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生: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消费的类型;消费结构师:在这三个知识点中,要求同学们要重点掌握的是第一个知识点: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那么到底人们的消费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生:收入和物价(师写副板书)师:收入和物价是主要因素。那么根本因素又是什么呢?生:国家经济的发展水平。(师写副板书)师:这些都属于客观因素。(师写副板书)其实,人们的消费不仅仅受客观因素的影响,还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主观因素是指什么呢?请同学们回想一下,当你在消费的时候,有没有过犹豫不决、徘徊不定这么一个状态?生:略师:从犹豫、徘徊到你决定或放弃购买,就是一系列的心理活动过程,这些就是指消费心理。因此,我们说消费心理影响消费行为,(师写副板书)不同的消费心理带来不同的消费行为,健康的消费心理才会使消费行为正确。那么,有哪些消费心理呢?我们又该怎样正确地消费呢?这一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多媒体课件打出课题: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讲授新课: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消费心理面面观师:在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是新节假日制度实行后的首个长假。在这七天长假,人们会选择什么样的度假方式呢?请同学们看搜狐网的一项调查(点击多媒体)师:通过这项调查,我们可以发现绝大多数人选择出外旅游,或走访亲戚,或好友相聚的方式。说到走访亲戚,尤其是拜访长辈时,少不了要带些礼品,来表达我们对他的尊敬。(礼轻情意重)那么到底该买什么礼品呢?师:当你在看电视的时候,如不急着更换频道的话,一般都会看到这么一则广告“××送礼,黄金搭档”(点击)师:实际上,在当今社会,有许多人都选择保健品来孝敬长辈。那么请问同学们,你认为多数人选择送保健品,可能是因为什么原因?是什么样的消费心理在起作用?(多媒体显示问题)(大家把问题简要写下,呆会儿在讨论)(返回调查结果)师:除了走访亲戚外,有些人选择的是好友相聚,少不了要到外面去撮一顿了,当然这未尝不可,但是有些人却为此讲排场,比阔气,如上次张三请客花了4000元,那我肯定不能低于他了,我这次至少也要花上5000元,这样才有面子嘛。在座的各位又是怎么看的呢?这种消费行为又是在什么样的消费心理的指引下?(多媒体显示问题)师:在这个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到,有31.46%的人选择外出旅游,应该说旅游业在假日经济蛋糕中分得的切块是越来越大。请同学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今年黄金周的旅游情况(点击)难怪有人称旅游业是“行走得钱”师:对于旅游消费人们主要是为了散散心,缓解工作或学业的压力,但有些人并不是为此,而是为了求新、求奇、求异,企求增添与众不同的新鲜经历。(点击查看图片:今年出现另类的旅游活动——到大海上去摇滚)问题出来了:这些人的消费企求是什么呢?(多媒体显示问题)师:旅游的方式上,以前一般是随团旅游,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自助游或自驾游,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多媒体显示四个问题,分组讨论)54\n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www.wsbedu.com/(1分钟时间讨论)师:结果出来了吗?第一组同学来说看看………………生:受从众心理的影响。师:有从众心理的人,看到许多人在做同一件事情,便不由自主地加入,这种消费会受别人行为、别人评价的影响。人们追随时尚的心理,往往能够引发对某类、某种风格的商品的追求,并形成流行趋势。商家往往利用消费者的这种心理来推销总结的商品。大家在电视上经常可看到商家邀请明星来为自己的品牌做广告,比如:(点击)美宝莲的代言人:章子怡;百事可乐的代言人:周杰伦和一些足球明星。是为什么呢?商家看到的就是人们的这种消费心理。那么怎么评价这种消费心理呢?比如说我们去拜访亲戚是不是都都要送他们保健品呢?这种从众心理可取吗?生:略(可购买一些其喜欢的商品)师:是不是说消费不能从众呢?生:略师:对消费是否应该从众要具体分析,比如说,2008年北京要开奥运会了,学习英语成为一种潮流,很多人花钱去培训英语,这样的从众消费是可以的提倡的。(多媒体)师:第一个问题解决了,我们一起来看第二个问题,请第二组的同学起来发言。生:攀比心理。师:这些人看的已不是吃饭本身的实用价值和其中的情感寄托,而是出于“向上看齐”“人无我有”炫耀心理,属于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这种消费不理性、不健康的,不值得提倡。尤其是对于在座的每一个同学来说,攀比心理的消费将会给一些家庭造成很大的压力,作为学生,没有任何收入,我们应该体谅父母的良苦用心,拒绝攀比心理。师:接下来,我们再一起来看一下第三个问题,属于什么样的消费心理呢?生:求异心理。:这些人消费时喜欢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效果。师:进一步设问:怎样看待这种现象?(这种心理好不好呢?)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点拨:一方面,这种消费有时可以带动新工艺、新产品的出现,比如有些人为了与众不同,将手机的铃声设置为自己喜欢的铃声,这就导致移动公司推出了个性铃声这种新的服务。但另一方面,但是求异、展示个性也是有限度的,还必须考虑社会的认可,还要考虑代价。(举例:张爱玲)师:所以对于现在学校要求同学们订做校服,有些同学似乎有些不满,实际上就我认为,作为一名学生,在学校还是穿校服好,校服是一种标志,你可以把它看作是我人生路途上学习路段的标牌。回家了,要不要穿呢?因人而异。有些同学为了展示一下自己青春的风采,张扬一下个性也是应该的。但不能过分,为“风度”而舍“温度”,就要付出感冒的代价。师:第四个问题,生:求实心理。自驾游方便、省钱,符合自己的需要。师:一起看书本P21求实心理:在消费时综合考虑商品的价格、质量、售后服务等各方面情况,从实际出发,而不是跟风买,搞攀比。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讲究实惠,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是一种理智的消费行为。我们应该要提倡,加以发扬。师:在这四种消费心理中,前面三种心理都有可能使我们走上消费的误区,求实心理是当今社会所提倡的,送给同学们一首诗:(多媒体)师:希望同学们能够理智消费,那么如果我们想做一名理智的消费者应该怎么做呢?二、做理智的消费者师:首先请同学们看一封家书:(点击)思考这体现哪些消费心理?这位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可取吗?如果不可取的话,你要如何帮助他呢?(小组讨论)生:略54\n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www.wsbedu.com/(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师:对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如何理解?生:思考师:量入为出——消费支出应该与自己的收入相适应,如何理解这里的“入”?分析:收入既包括当前的收入水平,也包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也就是说人们在消费时要考虑收入能力这个动态因素。如果你的月收入一个月1000元,那么你请同学们吃一顿,为了面子,花了5000元,很明显,你这种消费行为是非常不理智,可能会使你的接下来生活更加困苦。师:适度消费原则就是要求人们的消费与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在自己经济承受能力之内,应该提倡积极、合理的消费而不能超前消费也不能抑制消费,否则,一方面,会影响个人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会影响社会生产的发展,特别是,当前我们国家已经形成买方市场,应该充分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带动作用。师:思考“贷款消费与适度消费是否相矛盾呢?”(分析)(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师:盲目从众是消费中常见的一种消费心理现象,也是对普通消费者影响最大的一种消费心理现象。前苏联著名诗人马雅可夫斯基曾说过:“流行的不一定好,比如流行感冒。”我们不妨归纳一下,理性消费该怎么做?生1:消费要根据自己的需要,而且要适合自己的需要。生2:消费时要有主见,不人云亦云,不随大流、追风头。生3:宽以待人,心态平和,不能因赌气而消费。(举例)生4:消费要协调,不能只重物质消费而忽视精神消费。师:看漫画再结合黄金周举例说明:如对于国庆节长假,一些社会学者指出不能仅仅被当作是消费和休闲的假日,人们还应在回味历史的同时,注重享受文化的滋养。国庆“黄金周”不能只有“黄金”,而淡忘了“文化”。也就是说我们不能把国庆节成了旅游节、购物节,"黄金周"是商家炒作的卖点,节日的精神文化内涵抽空了。“在节日里,主要是体验和感受它的文化。比如国庆,我们感受一种崇高的国家情感。所以不能将节日当成一般假日来对待。”师:从这封家书,我们也可看到该学生的家境并不是非常富裕。而他月消费却需要1350,从中你还应告诉他什么?生:消费者还应该要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有些学生笑)师趁此强调分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否过时?分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不是指某种具体的消费方式,而是代表一种精神,值得我们代代相传。它不代表要穿补丁衣服和天天吃草根。时代不同,其具体消费状况不一样。但这种节约资源,善用资源,努力奋斗的精神,不论什么时代都是适用的,应该发扬光大。所以我们不能把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与合理消费对立起来,勤俭节约不是抑制消费而是说不要浪费。(举例加以感知)总结过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与我们今天倡导的合理消费是统一的。主张节约,也不是压抑消费,合理消费也不等于大肆浪费。人类的资源总是有限的,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也无论是贫还是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是永远不能丢的。但是现阶段却存在严重资源浪费的现象,为此在每一次放假前,各大媒体总是争相报道,放假期间准备出游的观众朋友要“文明旅游”、但往往每一次节假日过后,景区总是满目苍夷,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相当严重,大家来看一下今年黄金周期间在厦门和福州一些景区所拍摄到的一些图片。(显示)师:作为中学生,怎样解决(看待)上述问题,提出建议。生:我们应该保护环境、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注重绿色消费。(显示)师:保护环境,绿色消费。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绿色消费。(课件显示: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师:为什么要提倡可持续性消费呢?大家讨论回答。54\n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www.wsbedu.com/生:我国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为了保持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我们必须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师:(热点连接)党的十七大提出了要建设生态文明。2008年6月1日,限塑令。师:大家也应该从自身出发,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去从事绿色消费,包括哪些内容呢?(书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生活,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万物共存。师:思考:这5个R之中,有几个R是我们中学生力所能及的?生:讨论生1:“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可以做到,比如我们不使用一次性不能降解的泡沫饭盒。生2:“绿色生活、环保选购”也是可以做到的,比如选购商品时,选择节能型、环保型的。生3:我认为“分类回收”也是可以做到的,比如把垃圾分类投放.............师:绿色消费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中国国家环保总局等6个部门在1999年就启动了以开辟绿色通道、培养绿色市场、提倡绿色消费为主要内容的“三绿工程”,这必然有利于推动绿色消费进入更多人的生活。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多媒体显示)为呼应这一主题,展示中国政府和人民办好绿色奥运的决心和行动,环境保护部结合今年环境保护工作的中心任务,确定2008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绿色奥运与环境友好型社会”,标识为地球和奥运五环。(多媒体显示)标志秉承“绿色奥运与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基本,以地球、奥运五环元素为设计理念。设计溶入了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形式——中国书画艺术风格,体现“绿色奥运”的和谐构架。直接向人们传达了“办绿色奥运,促节能减排,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信息。师:希望同学们能真正把所学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做个绿色消费者。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影响人们消费的几种消费心理和几种科学的消费观。知识结构如下:  原因消费心理面面观  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表现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树立正确  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的消费观  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做理智的消费者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教学体会:本节内容是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内容,在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通过生动的感性材料去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切忌让学生死记硬背。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与讨论中,在社会实践中,自主探索、领会有关经济生活中包含的经济学道理,增强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树立正确的消费观。4.1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教学目标]54\n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www.wsbedu.com/1、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意义。运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相关经济现象。通过对“生产与消费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实例中分析认识生产的决定作用,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观察、分析问题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收集、整理有关资料,教师启发、引导,课上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衷心拥护中国产党,拥护初级阶段基本路线,认识社会主义根本任务,自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教学重点、难点]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发展生产力的意义[课前准备]收集生产决定消费的典型案例并制作课件;收集消费反作用于生产的典型案例[课时安排]一课时[导入新课]时至今日,我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各种各样的高科技产品也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当中,大家在家里和学校都使用过什么高科技产品呢?(学生回答)一、生产和消费的关系1、生产决定消费(1)生产决定消费对象一个社会消费什么,不是由人的主观愿望决定的,而要由客观的物质生产状况所决定。我们消费的对象,首先必须生产出来,否则无从消费,谈不上消费。我们一起来看P33的“今非昔比”里面的帝王,在他的那个年代,即使他的权势再高,他热的时候也只能选择找几个人为他摇扇子,而不能选择使用电风扇,也不可能选择享受空调。根本原因就在于生产力水平。自从这些高科技产品出现之后,我们的生活方式、娱乐方式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家能不能想想自己的生活有什么变化?学生活动略(利用电脑上网来查找资料、看新闻,用DVD看碟而减少去电影院的次数,用MP3来听歌、学习英语等)大家列举了很多自己生活的变化,如果这些产品没有被生产出来,我们能这样消费能这样生活吗?因此,我们说,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2)生产决定消费方式消费方式即怎样消费的问题。计算机、DVD等高科技电子产品的出现和广泛运用,改变了以往的生产方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消费和娱乐方式。在古代帝王的年代,他怎么也不可能选择做飞机出行,也不能到酒店去唱卡拉OK。在我们同学的课室都装了很多风扇,大家享受到它们带来的便利。但是,在古代,人们是怎么样的呢?(用扇子)连皇帝也仅仅是两个宫女在前面帮他扇风而已。很明显,随着风扇、空调的出现,我们的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都有了极大的提高,如果没有生产的出现,我们的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能不能提高啊?(不能)所以,我们得出了第三点: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3)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消费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都缘于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生产的大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提高。54\n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www.wsbedu.com/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电脑、没有MP3的出现,也就是说电脑和MP3都没有被生产出来,大家还会有购买电脑、购买MP3的渴望吗?(没有)这也就说明了生产决定着消费的动力。(4)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没有汽车生产的大发展,就没有人们对家庭轿车的强烈向往。综上:生产决定消费,消费所需要的一切商品和服务的种类、数量、质量都是由生产创造出来的,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人类的历史就是生产发展的历史。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从刚才的学习中我们知道,没有生产也就没有我们的消费,现在我们反过来思考一下,没有消费,生产会怎么样呢?(提问)没有消费,那么生产的产品会大量积压,生产者不能收回成本,就会倒闭,社会就会处于倒退的状态。生产就没有任何存在的意义,也就没有必要进行生产了。因此,我们说,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个生产才能继续下去。2、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1)消费发展促进生产发展刚才我们提到了空调,大家在使用空调中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呢?当我们长时间开着空调而门窗又关着的话,会怎么样啊?(空气不流通,因此很闷)对了,同学们说得很好,最近的一个调查也是这么显示的。(展示课件,空调换气装置调查案例)在人们消费空调的时候,90.7%的人认为空调应该设置换气装置,这个时候,如果大家是空调厂家,你们会怎么做?(根据这种要求、这种消费的动向生产出有换气装置的空调,改革产品结构)。大家回答的非常好,而事实上,那些空调厂家也是这么做的,我们来看看这个新闻。美的推出运用了第三代清新换气技术的“清灵星”空调,说明了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它会引导和促进企业生产结构的调整。(2)消费对生产起引导和调节作用。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理解:一方面:消费扩张——供不应求——价格上涨——生产扩大消费萎缩——供过于求——价格下降——生产缩小另一方面:消费市场的状况和变化趋势,对生产能否顺利进行具有极大的影响,对企业起着导向作用。在当前的经济生活中,生产者都懂得这个道理,什么时候及时、准时地掌握了市场动向,从而及时地调整经营方向或产品品种,就会占领市场,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相反如果不注意市场需要及其变化,就会盲目做出错误决策,以至造成灾难性的后果。现在我们宽敞的路上络绎不绝的车辆让我们眼花缭乱,我们先来看看一组数据。(展示数据)到2002年为止,我国汽车产量已经达到了325.12万辆,而在1999年则只有180.45万辆,短短的三年时间,汽车产业发展这么快,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呢?(学生自由发言,稍作引导,展示下一个材料)54\n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www.wsbedu.com/正是因为汽车消费热点的出现,带动了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也就是说消费是生产的动力。因此,我们得出了课本32页的一个结论:一个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其实,我们现在的住房消费热点的出现,也带动了我国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二、大力发展生产力1、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1)理论原因: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2)现实原因:社会主义本质和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决定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3)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意义:只有大力发展生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超发达国家。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2、怎样大力发展生产力(深入同学,与之进行讨论,引导得出发展生产力就需要重视人才和科学技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就必须重视人才、重视科学技术,在我们现阶段的经济建设中,上到国家下到各个省市都非常重视人才、重视科学技术。比如:东莞市非常重视人才资源,大力引进各类人才,早在2002年就为人才制订了一系列的优惠措施,如博士生来东莞找工作,一年内给予2000元/月的生活补贴,直到找到工作为止;对报考公务员的硕士以上的研究生,可以免去笔试直接进入面试。同时还努力实施“科技兴市”的战略,以科技推动经济的发展,把东莞打造成一个国际制造业名城,正是由于对科学技术的重视,东莞市的IT制造业欣欣向荣,赢得了“东莞塞车,世界缺货”的美誉,正如IBM亚洲区副总裁曾经形象地说过:如果东莞到深圳的高速公路塞车,全球将有70%的电脑产品缺货。那么,我们为什么要重视人才重视科技呢?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和生产资料两个方面,而其中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劳动者的素质决定着对生产资料开发的深度和广度。只有人才不断涌现,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才能始终充满活力,所以我们应该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大力实施人才战略,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保证。而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先进与否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因素,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将会极大地推动生产力和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用先进科技改造和提高我国的经济。[板书设计]一、发展生产、满足消费1、生产与消费生产决定消费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1)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板书)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①消费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②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54\n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www.wsbedu.com/2、大力发展生产力(1)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与意义(2)怎样大力发展生产力[布置作业]导学大课堂[教学反思]本节内容是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内容,在学习中应该多引入日常生产、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感性材料去深刻理解这些知识,让学生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自己感悟生产的重要性,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关心国家经济生活的情感。4.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两课时)新课标要求(一)知识目标1.识记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具体内容、各种经济成分、公有制实现形式及其主体地位。2.理解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意义。3.运用所学知识,区分各种经济成分,并说明他们的作用。(二)能力目标通过大量实例,理解基本经济制度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基本经济制度符合我国基本国情,有利于促进我国生产力发展。教学重点、难点1.公有制的主体地位2.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在我国的经济成分中,我们会看到有国家投资的企业,有某个集体出资兴建的,也有公民个人出资开办的,还有国外企业出资或与我们合资合作兴建的。这形形色色的经济成分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互相竞争、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繁荣、昌盛。从而构成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就是本节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二)进行新课一、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一课时)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下列材料:材料一:2002年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41125个,占全国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总数的22.65%,工业增加值、总资产、销售收入的比重分别占48.5%、60.9%、43.7%,利润总额、应交增值税的比重为41.2%、57.6%。54\n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www.wsbedu.com/材料二:2002年国有经济在一些重点行业、关键领域所占比重,化工69.3%、石油92.1%、电力90.6%、汽车72%、铁路83.1%、冶金64.4%、船舶与航空航天84.5%。材料三:据统计,非公有制经济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8年的不足1/4,增长到2002年的1/3。近十几年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从不到1%提高到20%以上。材料四: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发展。坚持把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二者对立起来。提出问题:上述材料说明什么问题?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展开讨论,发表见解。教师总结:说明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非公有制经济取得重大发展,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局面。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2.公有制为主体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现阶段我国公有制经济有哪些成分?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总结,得出结论教师总结: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特别注意,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不是指混合所有制经济整体,而是指里面属于国家、集体所有的那一部分资产。(1)国有经济的含义、地位及发展意义探究活动:2002年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单位有41125个,占全国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总数的22.65%,工业增加值、总资产、销售收入的比重则分别为48.5%、60.9%和43.7%,利润总额和应缴增值税的比重为41.2%和57.6%。以上数字说明了什么问题?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什么作用?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展开讨论,发表见解。教师活动:国有经济是由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形式。是与我国较高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上述材料反映了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这种地位和作用应该怎么表达呢?请看教材。我们可以这样说,(地位)它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掌握国民经济的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联系材料说明)。这种支柱作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总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②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发展、壮大国有经济的意义)54\n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www.wsbedu.com/因此,它的发展壮大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具有关键作用。(2)集体经济的含义、地位作用探究活动:有个街道办的食品厂,原来不大景气。后来实行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为主的股份合作制,企业职工既是劳动者又是投资者,企业的重大决策都要经过员工股东大会的批准,职工的收入既与自己的劳动贡献挂钩,又与出资数量挂钩。这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工厂办得红红火火。这家食品厂属于什么性质的企业?列举自己身边的集体所有制企业,说说它们的特点。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展开讨论,发表见解。教师活动:集体经济是由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经济。它是农村主要的主要经济形式。它包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合作社、集体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股分合作制企业(补充: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为主)等。集体经济虽然不如国有企业规模大,在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也不如国有经济的比重大,但是,也是我国重要的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有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的地位作用是怎样的?学生活动:思考与讨论,回答问题。教师点拨:(地位、作用)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共同富裕原则。作用:①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②可以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③缓解就业压力;④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3)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含义及其地位作用探究活动:“波导”手机是我国手机市场的后起之秀。波导公司从各方面广泛筹集资金,成为国家、集体、私人多方持股的新型企业,仅用10年时间,就成为我国手机产销量最大的公司之一。波导公司是什么性质的企业?波导公司中的国家股和集体股属于什么性质?学生活动:思考与讨论,回答问题。教师点评:波导公司是一种混合所有制经济,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经济形式。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投资来源的多样化,,混合所有制经济还会有更大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不同所有制经济按照一定的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经济形式(强调它是不同所有制经济的组合)。它里面的国有成分、集体成分属于公有制经济。(4)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及意义54\n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www.wsbedu.com/探究活动:上海电气集团有限公司,由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上海宝钢集团公司等六家公司共同发起设立,注册总资本为90.11亿元人民币,国有资金占20%,民间投资占20%。这次电气集团的改制重组,充分体现了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引导力和带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能力。上海电气是什么所有制类型的企业?公有制企业搞股份制改造有什么意义?学生活动:思考与讨论,回答问题。教师点拨:上海电气是一种国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在股份制企业中,如果国家或集体控股,则具有明显的公有性质。通过股份制,可以增强公有制经济活力,扩大公有资本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主体地位。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都可以作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股份制的性质:如果国家、集体控股,企业具有明显的公有性。实行股份制的意义:可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5)公有制主体地位的表现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38页,提出问题:如何理解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两个表现?学生活动:阅读课本,积极讨论,发表见解教师点评: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是就全国而言,某一局部地区、局部行业也可能不占优势。(这是量的优势)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而不是简单的数量上,要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领域和重要行业占支配地位,要支配和控制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运行态势和重要缺有资源。(这是质的优势)3.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第二课时)(1)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含义、性质、特点和作用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现阶段我国除公有制经济外,还有哪些非公有制成分?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教师总结:现阶段我国除公有制经济外,还有大量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请大家阅读教材,并填写下表: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含义由劳动者个人或家庭占有生产资料,以劳动者自己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直接归劳动者所有和支配的经济形式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用劳动为基础,以取得利润为目的的经济形式54\n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www.wsbedu.com/外国投资者和港澳台投资者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在我国大陆设立的独资企业以及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中的外商投资部分性质由劳动者个人或家庭占生产资料,属小私有制以生产资料私有雇佣劳动为基础,以取得利润为目的的所有制形式是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吸引外资建立起来的所有制形式特点以自己劳动为基础,一般不剥削他人,规模小,投资少,设备简单,经营灵活以雇佣劳动为基础取得利润为目的,规模较大,有较高劳动生产率和先进的设备依法设立和经营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的境外资本部分,外商独资企业作用利用分散资源;发展生产和流通;方便居民生活;增加就业利用私人资金;促进生产和流通;方便生活;扩大就业;增加收入和税收有利于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学习境外先进管理经验,有利于扩大就业、扩大出口,增加财政收入。提醒学生注意:个体经济不等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不等于三资企业经济,因为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中的外商投资部分,不是指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全部资产。(2)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它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对它的政策:鼓励、支持和引导教师点拨:请同学们注意比较,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与前面集体经济的地位有什么不同?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教师点拨:集体经济的地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两个说法是不同的。(3)国家对它的政策: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4)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4.为什么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54\n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www.wsbedu.com/教师引导: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关系的主要内容。请同学们想一想,生产关系状况是有什么决定的?学生回答:生产力状况决定的。教师引导: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什么决定的?学生回答: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决定的。教师引导: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是怎么样的?学生回答:发展不平衡,多层次性。教师引导: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符合生产力状况,那么,这一制度的实施有什么重要性?学生活动:学生通过社会调查材料说明基本经济制度的优越性。教师引导:这要求我们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让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教师总结:(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态决定的。从根本上说——由生产关系一定要符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2)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客观要求。(3)实践证明,它有利于达到“三个有利于”。课堂探究:下列两则小故事体现了什么经济学道理鲶鱼效应以前挪威人一种叫沙丁鱼的海鱼,常常满仓的鱼要死上大半,主要是憋死,闷死的。于是他们就自创了一种办法:把一种好动的鲶鱼放几条在船舱里,他就会不停的游来由去,带动了沙丁鱼游动,从而使水中的溶氧量大增,沙丁鱼便很少死掉。狼群和鹿群美国19世纪的一个自然保护区里生活着鹿群和狼群,人们为了保护鹿群而把狼群不杀光了。不到两年的时间,鹿群便增长了10倍,但是5年后鹿群只剩下200只了,最后人们不得不把狼先生重新请来,这样鹿群很快恢复了生机。学生活动:思考、讨论教师活动:总结,第一则故事说明个体和私营经济的灵活性;第二则故事体现了引进外资经济可以增强各种经济成分间的竞争,从而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三)课堂总结54\n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www.wsbedu.com/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知道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各种形式,以及它们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在学习中应该结合日常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去深刻理解这些知识,充分认识坚持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和重要意义。(四)实例探究(2003年春季高考全国文综,2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改革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确立了(A)A.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B.以公有制为主体、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为补充的基本经济制度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2005年上海23).《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是第一次以中央政府名义颁发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文件,这体现了非公有制经济( B )A.将控制国民经济命脉B.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C.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D.是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2005年北京2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回答我国石油市场曾经由四家国有企业垄断经营。从2004年开始,商务部先后批准49家非国有贸易商进入这个领域,经营原油和成品油的进口业务。非国有企业进入石油流通市场,必然会导致( B )A.石油进口总量的增加B.我国石油市场竞争程度的提高C.石油市场价格的下降D.我国国有石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2005年上海23).《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是第一次以中央政府名义颁发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文件,这体现了非公有制经济( B )A.将控制国民经济命脉B.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C.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D.是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教学反思54\n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www.wsbedu.com/本节内容是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内容,在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通过生动的感性材料去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切忌让学生死记硬背。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与讨论中,在社会实践中,自主探索、领会有关经济生活中包含的经济学道理,学会独立分析,增强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5.1公司经营★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企业的含义和基本分类;公司的基本特征和分类;自然人和法人的区别;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含义和特点;公司的组织机构;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企业兼并、联合、破产的含义。2、理解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区别和联系;公司制的优点,以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意义;企业兼并、联合、破产的意义。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何依法设立一个公司;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为什么以建立公司制为目标。(二)能力目标本框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参与经济生活的实践能力在学习经营公司时,通过相关知识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如何创办公司、如何经营公司,从而提高学生将来的创业能力。使学生能分析不同公司类型的特点,学会在不同条件下进行选择。(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国家观念,使学生认识到,创办公司、积极创业有利于国家生产力的发展。2、使学生深切认识,锐意进取、诚实守信,合法经营、积极创业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价值。3、增强学生依法设立公司、依法经营等法律意识。★教学重点1、公司制企业2、公司的经营★教学难点正确认识企业的兼并和破产★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活动:通过上课学习,我们知道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消费,必须不断发展生产,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而生产主要是通过企业这一国民经济的细胞来进行。每天我们的经济活动都少不了企业的作用。在市场上,我们所需要的大量商品,是通过企业活动生产出来的,在国家经济生活中,对国民生产总值及国内生产总值贡献最大的也是企业,企业在今天的国家及我们个人的经济生活中发挥中着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有关企业的基本知识。我们来学习新课——公司的经营。大家来看看几幅图片。这都是大家很熟悉的商品品牌。好,我们都知道这些是比较出名的企业所创造的品牌。那什么是企业呢?我们再看看这些图片(非企业)又是不是企业呢?好,如果预习的话就更加清楚了,那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一下选项哪些是企业?为什么?学生回答(略)(只要能分清楚,大概说个理由就好)同学掌握地还不错。(二)、新课学习经营公司一、公司的类型1、依法设立公司54\n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www.wsbedu.com/(1)企业的含义和作用·我们知道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有许多的参与者,例如:企业、个人、行政事业单位等,其中,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从地位上看,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从特点上说明(也就是它的含义)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人们消费的商品和服务,主要是由企业生产经营的。·分类:在我国,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等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其中,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从企业的组织形式上看,无论何种所有制的企业,都有一定的企业组织形式。如:公司制、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而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而我们接下来主要讲公司。教师引导:公司我们主要掌握一下几点:公司的含义、公司的形式、公司的组织机构以及公司的优点。好,我们先来了解什么是公司,请同学回答(2)公司的含义公司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共同出资,并由股份形式构成的,以营利为目的企业法人。注意几个关键词:依法成立的,以营利为目的。成立公司,必须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的规定,办理一定的登记手续,取得法律上的承认。公司的生命是法律赋予的。其次,我们必须了解法人这个概念,大家看课本教师活动:引导学生看教材“名词点击”指出法人与自然人的区别:(自然人是以生命为存在特征的个人,而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是社会组织在法律上的人格化。)区别:一是法人是社会组织,而自然人是个人;二是存在的特征不同,法人只是社会组织在法律上的人格化,而自然人是以生命或血缘为存在特征的单个人。联系:法人的代表由自然人充当。除此之外,公司还有这样特点:公司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权力,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必须遵规守法,遵守道德,诚实守信课外资料:法人的分类——按照财产所有权性质不同划分,可分为——1、国有型法人: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其他全民所有制机关;2、集体型法人:集体企业和单位;3、私人型法人:外资、侨资和其他私人开设的公司或其他法人组织;4、混合型法人:不同所有制成分组成的企业法人。——按照设立的目的和活动内容划分:1、企业法人:以营利为目的、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三资企业、混合企业、私人企业。2、非企业法人:不以营利为目的,包括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社会团体法人。(3)公司的种类-----我国法定的公司形式有两种: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那什么是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两者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请同学们从课本中找出。54\n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www.wsbedu.com/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含义(可从含义中对比得出最主要的区别)和特征,联系与区别(可以看课本的40页)相对而言,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的程序要复杂一些,而有限责任公司则简单一些。而股份有限公司可以上市,上市之后公司的财务要向社会公开,而有限责任公司就不能上市而且也不需要向社会公开。接着我们来看一下情景模拟:假如你爸爸、叔叔、舅舅三人准备分别出资30万(现金)、20万(专利技术折价)、10万(老厂房折价)合办一家服装厂。现请你为他们选择一种企业形式,并为他们顺利办成和经营做参谋。1,该企业属什么类型?你为他们选择哪种企业形式?为什么?类型: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企业形式:公司制:(为什么?可从公司制的优点)有限责任公司(为什么?可从公司制中有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而我们可以看到该企业设立的资本额、人数、规模都比较符合有限责任公司)2,你爸爸的公司经常为”公司的事情是不是经理一个人说了算”这个问题争吵,你为他们顺利成立公司提供哪些建议?不是的,公司要有一个比较完善的组织机构的,这个组织机构能够保证公司的有效运转。那我们来看看公司的组织机构。(4)公司的组织机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机构基本都有三部分组成: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其中股东大会及其选出的董事会是公司的决策机构,处理公司重大经营管理事宜。总经理及其助手组成公司的执行机构,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监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构,对董事会和经理的工作进行监督。这些机构之间权责明确、互相制衡,可以有效提高公司的运行效率和管理的科学性。(参考教材P42——组织机构图表)(5)最后,公司制之所以能够成为主要的企业组织形式还在于它有很多优点的。这些优点和作用正是我国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革的原因。其他企业形式: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引导学生看41页名词点击。二、公司的经营与发展导入(过渡):公司依法设立后,接下来的关键任务是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就涉及公司的经营和发展问题。出谋划策:你觉得你爸爸的这个公司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最重要应该怎样去经营它?学生:自由发言那我们来学习公司的经营和发展。首先看看什么是公司的经营。1、公司的经营就是指公司为向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并获取利润而进行的所有活动的总称。公司经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公司的命运,公司经营的目的就是利润。54\n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www.wsbedu.com/(1)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经营战略、竞争优势、企业形象公司能否经营成功取决于三个因素。首先,公司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所谓企业经营战略,是在分析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为在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而做出的总体的、长远的谋划与对策。   从一定意义上说,今天的企业已进入了战略竞争的年代,一个企业,只有战略定位准确,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为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反之,一个企业在战略定位上不准,就会遭受挫折,甚至导致破产。(实例)介绍完麦当劳之后,而在我国在经营战略的制定上做得比较突出的是海尔集团。海尔集团生产的产品很多,主要生产家电产品。从20世纪80年代海尔创立到现在,海尔已经实现了三个战略创新。①(1984—1991年)品牌战略阶段:只生产冰箱一个产品。②(1992—1998年)多元化战略阶段:1984年只有冰箱,到1998年已经有几十种产品了。③(1998—2005年)国际化战略阶段:产品批量销往全球主要经济区域市场。2006年,海尔集团开始实施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让海尔产品走向全球。海尔集团的成功告诉我们:公司要经营成功,就必须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除了正确的经营战略之外,要成功地经营公司还应怎样做呢?2.要成功地经营公司,必须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① 价格合理、质量优良、品牌响、诚信度高的产品,往往让消费者青睐,这是公司的竞争优势。商场如战场,要取得大众的认可,公司一定要有自己的竞争优势。最后,公司成功经营不可或缺的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3.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教师点评:企业的信誉和形象对企业的生存竞争至关重要,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公司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企业的信誉和形象集中体现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上。创立名牌产品,实行优质服务,是企业信誉和形象的表现,也是企业开展正当竞争的主要手段。麦当劳的例子。反例:南京冠生园:信誉的破产另(实例:同仁堂经营的秘诀——德、诚、信)北京同仁堂是我国中药行业的老字号,创建于1669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同仁堂的成功,得益于有特色的企业文化。①德—在同仁堂的企业精神“同修仁德、济世养生”中有所体现。②诚—在同仁堂的古训“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中有所体现。54\n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www.wsbedu.com/③信—同仁堂人对顾客一视同仁、公平对待。同仁堂的成功证明了诚信对公司经营的重要性。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问题探究某君晚上洗脚,脱掉袜子提起已看,大惑不解:“以前是三个洞,现在怎么变成两个了?”睡在旁边的兄弟解释到:“很简单,一个破产后被另一个兼并了。”思考:你是如何看待企业的兼并和破产的?(2)企业的兼并、联合、破产及其意义(见PPT)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强强联合”和企业兼并有公司经营成功的例子,另一反面企业的破产的情况,企业的破产是市场优胜劣汰的结果,也是难以避免的。而且通过兼并和破产还可以有利于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调整,有益于促进经济的发展。资料:关于公司成功经营的因素材料一:诺基亚,用了6年的时间,就由一个被卖掉的地区性公司,一跃变为跨国公司,其成功原因在哪里呢?诺基亚原来主要从事木材、橡胶业,到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涉足电子领域。1992年以前,诺基亚的产品线很长,除移动通讯产品之外,还生产甚至胶鞋。跃马.奥利拉担任诺基亚的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之后,决定专注于当时最前沿、最活跃、最代表发展方向的移动通讯领域这个当时并不赚钱的主业,舍弃了包括那些还能营利的项目,先后卖掉了电视机、电脑、电线等不相干的产品,当时电视机已做到欧洲第二的规模。而自从舍弃彩电进入移动通讯领域后,该公司就像坐上火箭般向上串升,每年的发展速度高于50%。材料二:巨人集团是由电脑行业起家和发家的,一段时间内公司每年的销量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增长,到1992年,已经成为当时中国电脑业的领头军,然而,其后巨人集团急于铺摊子,盲目追求多元化经营,几乎抛弃了主业,把精力和资金大量投入到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房地产、保健产品等。由于行业跨度大,新进入的领域并非优势所在,结果陷入“大陷阱”诺基亚的“崛起”和巨人集团的“沦丧”说明了什么?从一定意义上说,今天的企业已进入了战略竞争的年代,一个企业,只有战略定位准确,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为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反之,一个企业在战略定位上不准,就会遭受挫折,甚至导致破产。材料三:从二十世纪80年代的名牌战略,90年代的多元化战略,到今天的国际化战略,海尔已成为知名的跨国企业。在名牌战略阶段有一个广为人知的故事,就是1985年的“砸冰箱”的事件,在张瑞敏带领下砸了76台不合格冰箱,却在海尔人心里树立了诚信经营的理念,并以高质量的产品给消费者留下良好的企业形象。‘海尔始终瞄准国际先进技术水平,搞技术创新,并提出“起步晚、起点高”54\n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www.wsbedu.com/的创业思路,通过引进国外公司的关键技术和先进设备,与有关研究机构联合开发,全部消化了所引进的技术,开发出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各项产品。目前海尔已经进入影响集团及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领域,开展了CFC替代技术、节能技术、静音化技术、数字化技术、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高分子材料为主的多方面超前研究,形成了较强的技术储备能力,在高效、变频、节能、环保技术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技术储备能力比1993年提高到了十几倍,由当时的4项提高到78项。无论在哪一个战略阶段海尔人始终坚持顾客至上、科学管理、技术创新三个原则。海尔的成功说明了什么?2.要成功地经营公司,必须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① 价格合理、质量优良、品牌响、诚信度高的产品,往往让消费者青睐,这是公司的竞争优势。商场如战场,要取得大众的认可,公司一定要有自己的竞争优势。材料四:创办于1669年的同仁堂,虽经历了300多年的时代变迁和风风雨雨,但“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省物力”的祖训始终不变。这使得同仁堂数百年不衰,并获得“天下第一中药店”的殊荣。材料五:据报道,著名老字号南京某企业用上一年的陈生产月饼,坑害消费者。此事被曝光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一夜之间企业的声誉扫地,不久便被迫申请破产。从上述材料你悟出了什么道理?3.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企业的信誉和形象对企业的生存竞争至关重要,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公司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企业的信誉和形象集中体现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上。创立名牌产品,实行优质服务,是企业信誉和形象的表现,也是企业开展正当竞争的主要手段。如果一个企业是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谋取利益,它一定不会长久,甚至会受到法律制裁。5.2新时代的劳动者★教育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就业的意义;正确就业观的含义;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劳动者依法维权的途径。2、理解在我国国情下,树立正确就业观的意义。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果现在毕业,应如何选择职业;作为劳动者,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二)能力目标本框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参与经济生活的实践能力在学习劳动和就业时,使学生具有就业形势的分析能力,能够解释市场经济中为什么存在失业现象,能够分析经济现实中存在的就业问题。通过大量实例讨论,让学生认识到:在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应树立什么样的就业观;在法制国家,应如何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54\n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www.wsbedu.com/(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有利于人民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2、使学生深切认识,诚实劳动、积极创业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价值。3、增强学生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律意识。★教学重点1、就业是民生之本2、劳动者权利的维护★教学难点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教学方法本框教学应注意加强事例论证,可选用最新的相关经济报道、引用鲜活的数据证明教学内容。生动的事例会吸引学生,也可以鼓励学生课下搜集相关资料,并引入课堂讨论,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适时引入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事迹,帮助学生认识怎样做才是新时代需要的劳动者,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就业观。★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活动:通过上课学习,我们了解了如何去创办公司以及如何去经营好公司从而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当然,不论企业的发展,还是农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劳动者的辛勤劳动,因此,我们这节课就学习新时代的劳动者。(二)进行新课二、新时代的劳动者1、劳动和就业(1)劳动光荣教师活动:人类的财富,是劳动、生产工具、劳动对象这三种基本要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其中,劳动是决定性力量。劳动创造文明,创造了财富,促进人的发展,推动历史前进。广大劳动者在不同的行业和部门,从事着不同的具体活动。虽然分工不同,但地位是平等的,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贡献,光荣属于劳动者。教师活动:多媒体播放一组数据:2004年我国城镇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国有和集体企业下岗职工600万人,登记失业人员近800万人。三项合计,全国城镇需要安排就业的劳动力总量达2400万人。请问:对上述材料你是怎样认识的?54\n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www.wsbedu.com/学生活动:积极思考与讨论,得出结论:反映了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就业压力比较大。教师总结:我国的劳动力人口比较多,而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劳动力素质也比较低,并且,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传递系统不畅通,这些就导致了我国的就业问题比较严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当然,我们党和国家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提出了“就业是民生之本”,实施了积极的就业政策,帮助人们实施就业和再就业。(2)我国的就业形势(3)就业的意义教师提问:既然我国的就业形势这么严峻,大家为什么要去积极就业?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发表见解。教师点评:首先,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劳动者谋生的重要手段。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实现其自身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人的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次,就业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就业能使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特别是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合理配置下的劳动就业,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从而促进积极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4)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教师活动:承接上面问题的回答,以及对我国就业形势的认识,大家认为,应该怎么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择业就业观?学生活动:思考讨论,踊跃发言。教师总结:要解决就业问题,首先要发展经济,这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源,其次,需要国家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支持人们就业和再就业;完善劳动力市场,为人们的就业和再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与环境。作为劳动者,应该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积极就业。首先,要树立自主择业观。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和条件自主选择职业,这样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优势,调动个人的积极性。其次,要树立竞争就业观。市场经济就是竞争经济,在市场的竞争中,只有劳动技能高、敬业精神强的人才能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因此,要好好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和素质,改变观念,积极去应对竞争。再次,树立职业平等观。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是财富的创造者,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所以职业虽有行业差别,但无高低贵贱之分,只要能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同样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教师活动:播放电视系列片:当代工人的典型——许振超54\n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www.wsbedu.com/许振超是青岛港桥吊队队长,是一名基层的产业工人,原来只有初中文化,从事港口装卸一线作业30多年,他结合本职工作自修了大学机电专业所有课程,掌握了需要大学毕业科班出身才能驾驭的当代最先进的桥吊操作和修理技术,并带领桥吊队连续创造出世界领先的装卸效率。他善于学习,刻苦钻研,努力攻关,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探索知识,运用知识,达到了出色的效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人们钦佩他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更钦佩他对于知识和学习抱有坚定的信念“一个人可以没有文凭,却不能没有知识;可以不进大学殿堂,却不能不学习”。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新时期产业工人对知识的态度和认知,看到了知识的强大力量。最后,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现代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就业形式多样化,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选择职业,实现就业。2、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教师活动:展示《劳动法》文本实物,指出这部法律正式实施于1995年1月1日。它的诞生,标志着我国长期缺乏劳动基本法律的落后状态从此结束,并开始逐步走向建立完整的劳动法律体系的新居面。劳动法全面规定了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请问:大家了解的劳动者有那些权利?学生活动:认真阅读教材,并积极讨论,自由发言(1)我国劳动者享有的权利我国劳动者享有的权利包括: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等权利。(2)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教师活动:多媒体播放有关案例:有的下岗职工因急于找工作,在签订再就业劳动合同时委曲求全,没有按照劳动法的要求签约,任人摆布,吃亏上当。有的只是在口头上就劳动中的权利与义务达成协议,没有签订合同。以至于付出大量的劳动而得不到劳动报酬。针对上述案例,请同学们考虑如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学生活动:积极讨论,自由发言教师总结:针对上述案例,我们应该看到,劳动者要享有权利,首先要以履行义务为前提。其次,要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依法签订劳动合同,这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当自己的权利受侵害时,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总之,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充分调动劳动者积极性、创造性,使之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主力军的保证。也是促进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三)课堂总结、点评(四)实例探究就业是劳动者实现自身价值和自我发展的基本途径,是绝大多数群众谋生的惟一手段。只有扩大就业减少失业,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只有人民充分就业、安居乐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据此回答1-2题[例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要求,从6个方面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广大劳动者的就业、工作和职业转换能力,促使他们尽快地实现就业、再就业和稳定就业,这将有利于保障和实现劳动者的()54\n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www.wsbedu.com/A.享受社会保障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B.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和平等就业的权利C.取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D.提请劳动争议处理和选择职业的权利答案:B[例2]劳动者也应该认识到,在市场竞争中,只有自身实力强,才能就业机会多,即树立()A.自主择业观B.职业平等观C.竞争就业观D.多种方式就业观答案:C[例3]近年来,农民工问题引起各方面的关注,由于部分农民工劳动合同意识不强,工资被拖欠、克扣,劳动安全不能得到切实保障的现象屡有发生。为此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建设部下发通知,要求建筑企业招用农民工,必须依法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材料表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A.是促进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需要B.是促进劳动力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C.是调动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需要D.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需要答案:D★课余作业某企业由于生产任务较大,在未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的情况下,厂长强行让部分职工延长劳动时间,每天加时工作,星期天也照常上班,不让休息。到月底,部分职工全月累计加班加点高达120小时,也不发加班工资。根据上述材料回答:(1)你认为该厂的做法是否合法?为什么?(2)劳动者依法享有哪些权利?该厂的做法侵害了劳动者的哪些权利?(3)这些工人应当怎么办?★教学体会54\n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www.wsbedu.com/本节学习劳动者的权利和树立什么样的就业观等问题,与大家的生活联系比较密切。因此,在讲解过程中要通过大量的实例和对比,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将市场经济中的一些理论知识潜移默化的给学生。6.1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识记:  储蓄存款的含义及我国的主要储蓄机构;利息的含义;储蓄存款的基本类型;储蓄作为投资方式的特点;商业银行的基本含义及我国的主要商业银行;商业银行贷款原则。理解:  存款利息的计算;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运用:  学生能独自到附近银行、企业、居民中,咨询银行信贷活动的程序及原则要求,并亲自到商业银行办理一次存款和取款活动。(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可采用讲授法、谈话法、课堂讨论法、读书指导法、调查法、实例法等方式,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究、自主学习。(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为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的观念。经济建设需要大量资金,积极参加者各种投资活动,不仅有利于个人,也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因此,要从国家角度、从经济建设角度认识投资的意义。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意识和精神。积极投资、合理投资,能够增加个人财富、提高个人生活水平。因此要积极学习相关知识,“以钱生钱”,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富足。教学重点、难点1、存款储蓄2、我国的商业银行课前准备学生收集、整理有关资料,教师启发、引导,开展课上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农业银行、商业银行等图片,引起学生的感性认识。结合探究活动一,通 过提问和学生思考,帮助学生了解储蓄在个人生活中的作用,并启发学生思考投资方式多样化。从三个方面来介绍:流动性(可用性、转换成现金的难易程度)、收益性(收益水平的高低)、安全性(风险状况)。学生活动:  通过教师引导与回忆,感知人们的生活、生产、投资与储蓄、银行密不可分,从而引发探究的欲望和兴趣。(二)进行新课一、54\n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www.wsbedu.com/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板书) 1、便捷的投资——储蓄存款(板书) 教   师: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52-53页内容,说明什么是储蓄存款活动?我国主要的 储蓄机构有哪些?人们为什么进行储蓄存款活动?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发表见解,回答问题(1)储蓄存款的含义(板书)    指个人将属于其所有的人民币或外币存入储蓄机构,储蓄机构开具存折或存单作为凭证,个人凭存折或存单作可以支取存款本金和利息,储蓄机构依照规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活动。教师点拨: 储蓄活动中,储蓄机构必须按规定为储蓄者开具存折或存单作为凭证,到期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否则是不合法行为。思   路:强调储蓄的合法性、有偿性、普遍性。(2)我国的储蓄机构(板书)    主要有:各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等。教师提问:请大家想一想,在我们生活区周围,你知道有那几家储蓄机构?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回答问题(3)存款利息(板书)教   师:   人们储蓄存款的目的多种多样,父母有的为了子女上学作准备,有的为了购房,有的为了养老;我们有的为了攒钱购买自己喜欢的物品等等。同时也是为了获得一部分收入――利息。知识归纳:  利息是人们储蓄存款获得的一部分报酬,是存款本金的增值部分。教师提问: 大家想一想,利息的多少与什么有关系?学生活动: 认真思考总结,得出结论教师总结: 利息的多少取决于三个因素:本金、存期、利息率。知识归纳: 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教师点拨:  请同学们注意,利息率有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之分,它们的表示方法是不同的,计算利息时要分清是什么利率。大家看教材53页“名词点击”,找到它们的区别与联系。不要忘记我国还要收取利息税,利息收入的20%要上缴国家哦。一方面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也调节了人们的收入差距。知识扩展:  利率的变动对经济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            ①存款利率变动的影响②贷款利率变动的影响(4)存款储蓄的类型(板书)教   师: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存款的类型、特点、存期。 储蓄存款主要有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两大类。活期储蓄。  可以随时存入和提取,1元起存,每年6月30日为结息日。活期储蓄具有流动性强、灵活方便的特点,但受益较低。定期储蓄。   事先约定期限,不到期一般不能提前提取。我国目前最常用的是整存整取,除此之外还有零存整取、存本取息、整存零取等形式。存款期限主要有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5年。存期越长,利息率越高。定期储蓄流定性差,但受益高于活期储蓄。教师总结;  由于银行的信用比较高,因此,储蓄存款比较安全,风险较低。54\n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www.wsbedu.com/2、我国的商业银行(板书)探究活动:  以P54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从身边的日常经济现象出发,概括银行的业务。认识        我国有哪些商业银行?它们为居民提供哪些服务?有什么作用?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总结,发表见解教师引导:在我国,居民储蓄存款获得主要是在商业银行中进行的。(1)商业银行的含义及类型商业银行的含义。 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目标的金融机构。我国的商业银行以国有银行为主体,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教   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54相关链接,了解我国商业银行的类型。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总结,得出结论(2)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板书)第一、存款业务。   存款业务是商业银行以一定的利率和期限向社会吸收资金,并还本付息的业务。引航吸收存款主要来源于企事业等单位的存款和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这是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没有此项业务银行就不能生存和开展其他业务。教   师:引导学生讨论人们平常是怎么到银行存款、取款的?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发表见解。第二、贷款业务。  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以一定的利率和期限向借贷人提供资金,并要求                偿还本息的业务。这是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也是商业银行盈利的主要                来源。按其用途可分为工商业贷款和消费者贷款。教师点评:  注意存款业务与贷款业务再银行业务中基础地位与主体地位的不同;贷款业务要坚持真实、谨慎、安全性原则,评估借款人信用,以决定是否发放贷款。第三、结算业务。  结算业务是商业银行为社会经济活动中的货币收支提供手段与工具的服务。银行从中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除上述三大业务外,商业银行还可以提供债券买卖与兑付、代理买卖外汇、代理保险、提供保管箱等其他服务。教   师:商业银行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具有巨大作用。请同学们看教材55页专家点评。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总结,得出结论。(三)课堂总结、点评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的有关知识,知道了储蓄存款活动程序、主要机构、特点和利息的计算等常识,了解了各种商业银行主要业务及其作用。这对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地办理金融储蓄业务将有重大指导作用。(四)实例探究54\n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www.wsbedu.com/[例1] 下列属于我国的储蓄机构的是(   )(1)中国人民银行  (2)中国工商银行  (3)中国农业银行 (4)农村信用合作社  (5)交通银行  (6)上海浦东发展银行A.(1)(2)(3)(4)                B.(1)(2)(3)(4)(5)C.(1)(2)(3)(5)(6)            D.(2)(3)(4)(5)(6)答案:D[例2] 李大爷2004.5.1存入银行10000元,定期三年,月息2.1‰,到期后,李大爷存款的利息总额是 (    )A.21元         B.210元    C.25.2 元        D.252元答案:D[例3] 我国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是  (   )A.发放贷款     B.办理结算    C.吸收存款       D.代理外汇买卖答案:C[例4] 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和利润主要来源是(      )A、向借贷人提供货币资金         B、为企业办理结算业务C、接收企业和居民存款           D、提供债券买卖及兑现服务答案 A[例5]我国现阶段存在许多商业银行,如中国工商银行、中国交通银行、广东发展银行等,这些银行的共同点是(        )①都是国有制商业银行   ②都是以银行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   ③设立的目的都是健全国家的宏观调控体系   ④发放贷款都会本着谨慎性、安全性、真实性的原则A、①  B、②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思维扩展:1、居民储蓄存款越多越好?2、征收利息税是否意味着国家不再鼓励个人储蓄? 课外作业要求学生到附近银行、企业、居民中,咨询银行信贷活动的程序及原则要求,并亲自到商业银行办理一次存款和取款活动。板书设计一、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1、便捷的投资——储蓄存款(1)储蓄存款的含义(2)我国的储蓄机构(3)存款利息(4)存款储蓄的类型2、我国的商业银行(1)商业银行的含义及类型(2)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第一、存款业务第二、贷款业务第三、结算业务教学反思本节内容是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内容,在学习中应该多引入日常生产、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金融业务活动实例,让学生去深刻理解这些知识,并能够从自己的实践中理解、把握银行活动的实质。 6.2 股票、债券和保险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股票,债券和商业保险的基本含义、投资特点,以及债券和商业保险的种类。54\n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www.wsbedu.com/2、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股票、债券和保险等各投资方式在国民经济建设和个人生活中的意义。3、学习本课后,能利用基本知识分析不同条件下如何投资更加有利;能利用所学知识为家庭或企业投资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教学重点:三种投资方式的风险与收益的比较、股票的收益教学难点:综合各种因素,学会投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板书设计:二、股票、债券和保险1、高风险、高收入同在——股票(1)股票的含义及性质(2)股票的收入及股票投资的特点(3)股票的作用2、稳健的投资——债券(1)债券的含义(2)债券与股票的比较(3)债券的分类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3、为风险投资——保险(商业保险)(1)保险的含义(2)保险分类:人身保险、财产保险等新险种——分红保险(3)订立保险合同的原则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这一框题,我们知道,储蓄存款是我国居民最普遍的一种投资方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投资方式,使人们的投资活动越来越多样化。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多样化的投资方式。请大家打开课本53页。第六课第二框,股票、债券和保险。讲授新课:(课件显示:债券交易所照片)请大家看屏幕,大家有没有看到过这个场景?(学生可能的回答)没有;有,看过,这是股票;炒股的地方;证券交易所……这个大荧屏显示的是什么?(学生)股票的价格。不管大家有没有亲眼看到这个场景,相信所有的同学都知道“股票”、“炒股”这些名词。讲到“炒股”,在深圳宝安区就有一个特殊的村子叫大坑村。它特殊在哪里,大家知道吗?(大部分学生可能会摇头表示不知道)不知道我就告诉你们,这个村的村民是以炒股为业来谋生的。在他们村口有一块这样的大荧屏,村民每天吃完饭就坐在那下面,关注股价的波动情况。据调查统计,他们的人均资产超过了300万。(学生听完后可能会惊叹)大家羡慕大坑村的村民吧?54\n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www.wsbedu.com/(学生可能的反应)羡慕。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为什么他们靠炒股可以拥有那么多的资产。首先,我们要先认识什么是股票。请大家阅读课本53页第一段。“股票是股份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出具的股份凭证。”这就是股票的含义,请大家把这句话画下来。(课件显示)股票的含义及性质从股票含义的表述中可看出,股票的作用是什么?(有些学生会回答)筹集资金。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发行股票来筹集资金,这就是股票的功能。我们再看这个含义,股票是股份凭证,指的就是股东通过投资,入股某家股份公司从而掌握一定份额的股票,股票就是这个股东在这家公司的入股证明,这就是股票的性质。股东在获得股票之后,就拥有了这家公司的所有权,这个所有权是一种——(学生一般会接下去说)综合权利。大家自己看课本,了解这个综合权利包括了哪些权利。假如股东不想要这家公司的股票了,能不能要求公司给他退回股金?(学生可能的反应)不能。不能退回,那应该怎么办呢?(学生看书后可能的回答)可以转让;可转售给其他人……大家说的不错,不过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等待公司的破产清盘,但是,将股票转售给第三人的做法更为明智。我相信一说到股票,大家就马上会想到炒股。人们可以用股票来“炒股”,原因就在于它本身具有良好的流通性,它可以在股市上流通买卖。现在老师想问问大家,你们的家人或者亲人当中,有没有人炒股?(学生可能的回答)有;没有。(可能会出现所有学生都说“没有”的情况,这时教师可回应:没有的话也不要紧,我们现在就一起来看看人们是怎样通过炒股来获得收益的。)(若有学生回答“有”,则请回答“有”的学生来回答下面的问题):你的家人们炒股的动机是什么?(学生可能的回答):赚钱。那他们是不是每次都能赚到钱呢?(学生可能的回答):不是,有时会亏本。为什么会这样呢?(学生可能的反应)不知道;因为股市变幻无穷……通过这位同学的回答,我们都知道了炒股并不是总能赚钱,不过在这里大家应该注意一个问题,我们要养成使用经济学专用术语的习惯,在这里“赚钱”我们应该用哪个词来表述呢?(学生可能的回答):盈利;营利;收益……在这里,我们应该说“获得收益”。现在我们一起来研究为什么炒股有时有收益,有时却会亏损。(课件显示)股票的收入及股票投资的特点我们一起来看屏幕:(课件显示)某上市公司的股票收盘价格2003年1月3日时每股10.02元,4月16日13.77元,11月18日7.66元,2004年1月2日8.64元。问题:在不同的时间买卖这支股票,收益或亏损的情况会怎样?54\n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www.wsbedu.com/(下面列出几种情况让学生判断。)这支股票在不同的时间价格不同,如果我们在不同时间买卖这支股票,我们的收益或亏损情况会怎样?让学生自己先在下面判断分析,再请一位学生起来回答。(学生每回答一项,课件显示该项结果,以示该生回答正误。)通过我们刚才的分析,我们知道了在不同的时间买卖这支股票,我们有时收益有时亏损,大家能否从我们刚才分析的情况中总结出我们收益或亏损的原因?(学生可能的回答):不同时间股票的价格不同;具体地来分析,就是当股票价格上涨时,我们卖出这支股票就能有收益,当股票价格下跌时,我们卖出这支股票就会亏损。同学们分析得很好,这就是由于股票价格波动而引起的价格差,当股票价格上升时,它所带来的价格差就是股票的一种收入。但是刚才我们是假设这几种情况,我们就能计算出什么情况下可以收益,可是现实中的炒股能像我们这样得知什么时候能收益吗?(学生可能的回答):不能。正所谓“股市风云,变幻无常”,股票的价格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公司经营状况、市场供求关系、银行利率、大众心理等。其中银行利率水平是影响股价跌涨的主要原因。银行利率高时大部分人都会把钱存进银行,这时买股票的人会少一些,使股票市场可能出现供过于求,股票价格自然就会下跌;相反,银行利率低,存款的人就少,这就会使股市供不应求,价格就会上涨。由于股票价格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其波动就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使股票投资者有可能一夜暴富,也有可能在一夜之间倾家荡产,这就是股票投资的风险性。(课件显示)股票投资的风险性除了由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价格差这种收益之外,股票投资还有没有其他方面的收益?(学生可能的回答):有。股票是由股份公司发行的,因此股票投资者作为股东的身份,可以定期地从股份公司取得利润分配的收入,这就是股票的另一部分收入。只有当公司有盈利了才能分配股息和红利;如果公司经营不善,甚至破产了,股东不但没有收入,反而还要赔本,他必须对该公司承担有限清偿责任。这是股票投资的另一种风险。(课件显示)股票投资风险性(第二点)从刚才分析的两种情况来看,股票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方式。股市上流行着这么一句话:“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这当中蕴含这经济活动中的一个规律:风险越高,收益越大。在投资领域中,收益越大,它背后所隐藏的风险也就越高。关于股票的作用,请大家自己看课本54页最后一段。(课件显示)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知道,股票投资的最大特点就是高风险,高收益。对于那些喜欢冒险的人来说,他们为了获得高收益,会不惜冒风险。购买股票实际上就是靠自己承担风险来收益。但是有些投资者并不愿意冒太大的风险,在多元化的投资方式中,他们会选择比较稳健的投资方式。总之,每一个投资者在投资时都是在寻求自己心目中的风险和收益的最佳结合点。54\n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www.wsbedu.com/如果认为股票投资风险太大,自己承受不了这个风险,那么投资者还可以选择其他的投资方式,比如债券。(课件显示)稳健的投资——债券对于企业或政府来说,发行债券是其筹集资金的另一种方式,说明债券的功能也是筹集资金。对于购买债券的投资者来说,购买债券则是一种投资方式。我们先来认识债券的含义。(课件显示)(1)债券的含义请大家看课本55页第一段,把债券的含义读出来。“债券是一种债务证书,即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约定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从这个含义中我们可得知,债券是一种债务凭证,它是筹资者和投资者之间债务关系的一份证明,这是债券的性质。债券投资者如何获得收益?(学生会根据课本回答):在一定时期支付约定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什么是本金呢?投资者购买债券是付给筹资者的资金。债券投资者在债券到期时可以收回本金,即付本还息,即使没有利息收入,还可以收回本金,因此风险较小。而我们刚才学习的股票,可不可以退还股金呢?(学生回答:不可以)由于股票价格波动的不确定性,虽有可能获得高收益,但股票投资是不还本的,当亏损的时候连本都收不回来,可谓“血本无归”,这就使股票投资具有较高的风险。但是由于债券的利息是事先约定好的,所以利润是有限的,和债券投资较低风险相对应的就是其收益较低。根据我们刚才的分析,下面请同学们来比较债券和股票在功能、性质和偿还方式几方面的异同。(课件显示):“股票和债券的比较”空表格(学生活动:先填课本55页的表格,再请学生起来回答,学生每回答一项,课件显示一项的答案。完成表格后进入债券的分类。)(课件显示):债券的分类根据发行者不同,债券主要分为国债、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大家看屏幕(课件显示几种债券的图片)学生活动:阅读课本55-56页,自己认识国债、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的含义,思考两个问题:(1)这三种债券的发行主体分别是谁?(2)比较三种债券的收益和风险的大小。(学生阅读课本后提问,主要讲解三种债券收益和风险大小的比较,让学生排列,并在黑板上写出来。)板书:风险: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收益: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教师继续作相应讲解:国债虽然风险较小,但并不是说国债就没有风险。国债的风险主要来自政府破产和本国货币贬值。国家也有可能“破产”。从2002年开始,阿根廷政府就不能按时偿还到期的债务,处于“破产”状态,使比索贬值。54\n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www.wsbedu.com/再比如,1935年11月,国民党政府实行的法币政策,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国民党实行法币政策,为了国民党自己的利益,不顾实际,发行法币。到了1948年,法币政策濒临破产,100元法币的购买力仅值1937年的0.00002元。1949年新疆省银行发行了一种面额喂60亿元的纸币,这张纸币折合金元券1万元,按当时上海物价水平,这张60亿元的纸币只能买到77粒大米。这就是纸币贬值给国债投资带来风险的典型例子。但是,这种情况总是比较少出现的,所以国债的风险比其他两种债券的风险要小的多。金融债券的风险之所以比企业债券的风险小,原因就在于国家对金融机构有比较严格的监管,而企业活动使完全市场化的,这就使金融机构的信用度比企业的行用度要高,从而使金融债券投资的风险比企业债券投资的风险低。(课件显示)在这三种债券的风险与收益的比较中,仍然体现出投资活动“高风险高收益”的规律。我们前面讲的股票和债券的投资,都是投资者靠自己承担风险来收益的。投资股票和债券的目的是盈利,但必须自己承担风险。而有另外一种投资方式,它不是为了收益,而是为了使自己少承担或者不承担风险而去投资,通过投资把自己可能出现的风险转移到别人身上,这种投资方式就是……(学生很可能会接下去说:保险)(课件显示:一些保险公司的标志)我们这里讲的保险,是专门指区别于社会保险的商业保险。社会保险可以说是一种政府行为,它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主要是保障公民的基本权益,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的费用大多由个人、企业和国家共同负担,或由政府负担。而商业保险是一种企业行为,我们知道企业行为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它主要是针对一些意外事故和意外伤害的保险,其费用当然要由投保人自己承担。这就是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主要区别。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走进商业保险,先弄清楚保险的含义。(课件显示):为风险投资——保险(商业保险)学生活动:阅读课本56页最后一段,保险的含义。下面用一个案例来帮助我们理解这个含义。(课件显示)学生活动:阅读课件显示的案例,根据保险的含义,分别找出在这个案例中,该保险的投保人、保险人、保险费和保险金指什么。提问学生(估计学生一般能正确做出判断,若出现错误,再做相应引导)。相信大家通过这个案例,都能够理解保险的含义了。现在老师有一个问题,就是商业保险主要有哪些类型?(学生可能的回答):财产保险、养老保险、人身保险、医疗保险……刚才同学们举出了很多种保险类型,不过大家忽略了一个问题,又把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给混淆了,请大家再从这些保险类型中挑出属于商业保险的类型来。(学生可能的回答):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很好,这回同学们都回答对了。(课件显示幻灯片13:保险的分类)除了这两个主要的险种之外,近年来国内保险市场又出现了新的险种,比如分红保险。这几个险种大家自己通过阅读课本来理解。54\n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www.wsbedu.com/商业保险是以盈利为目的,投保人自己承担保险费。投保人到保险公司投保时,就要交纳保险费,并事先约定保险的条款,这就需要订立保险合同。订立保险合同时,为了保证双方的利益,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自愿订立、协商一致、公平互利。(课件显示):订立保险合同的原则到这里,我们已经认识了三种投资方式,这些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下面我们简单地对本课内容做一个小结。(课件显示)二、股票、债券和保险(板书设计)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围绕着投资多元化这个主题,了解了股票、债券和保险这三种投资方式,上一框题学习的储蓄存款也是投资的一种方式。在投资这一经济活动中,风险越高,收益越大。人们在选择投资方式的时候,往往要寻找自己心目中的那一个风险与收益的最佳结合点,而要找到这个最佳结合点,根据这几种投资方式的特点,把所有的资金投入在一种方式上是不明智的做法,应该是根据自己的特点分散投资。学习了这几种投资方式,现在就请大家来当一次投资者。请大家看屏幕:(课件显示:课后作业)今天的作业就是让你们来当一次投资者,假如你家有10万元闲置资金,现在由你来设计一个投资方案。在设计之前,请先完成上面的表格,先比较几种投资方式的流动性,收益性和风险性。请大家注意,我们在选择投资方式的时候,所遵循的原则应该是:分散风险、规避风险,寻找自己心目中风险与收益的最佳结合点。在设计方案的时候,你可以根据自己所认为的,选择哪些投资方式的哪知组合最能使自己承担的风险相对较小,却能尽可能多的获得收益,要说明你的理由。这节课就到此结束,希望大家以后能成为一个明智的投资者。7.1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识记按劳分配的含义以及我国现阶段几种主要的非公有制形式。能够从我国生产力发展状况和所有制结构两方面,说明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客观必然性。能力目标:通过对按劳分配和其他分配方式的分析,锻炼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通过调查和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目前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社会现象,理解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进而加深对“共同富裕”、“构建和谐社会”理论的理解。教学重点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客观必然性。教学难点正确认识我国目前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社会现象,理解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教学方法课前预习、调查、互动讨论、归纳相结合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本框题内容,并向家长了解家庭收入的构成,完成下面表格的填写:家庭收入构成分析表家庭收入构成属于何种分配方式1、54\n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www.wsbedu.com/2、3、4、5、[提问]请同学结合对自己家庭收入构成的调查,谈谈家庭收入的各项构成各属于哪种分配方式?学生:结合自身家庭的实际情况发言。教师:从同学们的发言可以看到,目前我国存在按劳分配和其他多种分配方式,共同构成了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请同学们准确说出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的内容。【讲授新课】三、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一)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提问]什么是按劳分配?判断某一收入是否属于按劳分配应注意把握什么特征?学生:要注意按劳分配是在公有制范围内实行的,按劳分配是以劳动者的劳动为尺度,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教师:掌握按劳分配要注意明确三点:第一,按劳分配是在公有制范围内实行的,也就是说在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具有明显公有性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中才实行按劳分配;第二,社会向劳动者分配的是个人消费品,而不是生产资料;第三,实行按劳分配的一个原则就是以劳动为尺度,根据劳动的质量和数量进行分配,最终的结果是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注意这里所说的劳动不能是无效劳动,必须是社会需要的,被市场承认的劳动)。指导学生分析P44最后一段。(见课件)[提问]请同学们思考:在公有制范围内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呢?学生: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同自己付出的劳动的质量和数量直接联系在一起,会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劳动者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问]不知道同学们在上学的路上是否注意过那些经营早点的摊位,他们非常辛苦,在用劳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赚取了不少收入。他们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吗?为什么?学生:不是按劳分配。因为按劳分配是在公有制范围内实行的,而经营早点的摊位属于个体经济,所以个体经营者的收入虽然也是劳动所得,但却不属于按劳分配。(二)其他分配方式1、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想一想]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和按劳分配有什么不同?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按劳分配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生产资料公有制范围内实行生产资料个人或家庭占有社会将个人消费品分配给消费者个人所得是他们自己的劳动成果客体是个人消费品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不仅仅用于个人消费我们再来探讨其他一些情形:[师生互动](逐一显示五种情形)教师:A是某外商独资企业中的普通职员,月工资3000元,是按劳分配吗?为什么?如果不是按劳分配,又属于哪种分配形式?学生:不属于按劳分配,因为按劳分配只在公有制范围内实行,而A是在外商独资企业中打工,A的收入应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教师:B把钱存入银行定期获得利息收入,属于哪种分配形式?54\n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www.wsbedu.com/学生:这是按资本要素分配。教师:结合课前对家庭收入构成的调查,你还能举出其他例子吗?学生:买国债获得的利息收入、持有股票获得的分红、买卖股票获利、买证券投资基金的获利等。教师:这种分配形式由什么突出的特征?学生:因投入资金而取得的收益教师:再来看第三种情形:C承包土地后转租给他人获得的收入,这是哪种分配形式?你还能举出属于这种分配方式的例子吗?学生:这是按土地要素分配,还有出租房屋获得的租金收入。教师:D获得专利后进行转让,获利10万元,这又属于哪种分配形式?学生:这是按技术、信息要素分配教师:最后我们看第五种情形:(E作为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每年可以获得可观的收入)学生:这是按管理要素分配(在师生互动中,针对学生发言中不准确或有疑问的地方,教师要进行必要的点拨)教师:我们刚才谈到的劳动力、资金、土地、技术、信息、管理都是可以用来生产商品和提供服务的经济资源,即生产要素。以上涉及的五种分配的具体形式都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2、按生产要素分配[提问]我国现阶段为什么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谈谈你的看法。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生产要素是从事经济活动必不可少的,谁拥有生产要素,谁就能从事经济活动和占有经济成果。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建设中,还存在着资金不足、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人才流失等一系列问题。允许和鼓励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涉及个人切身利益,必然会激发全社会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对生产要素投入的热情,有利于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造福于人民,造福于社会。所以发展市场经济,就必须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必须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提问]除我们学习的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以外,还有没有其他的非按劳分配的形式?举例加以说明。学生:在公有制经济中对劳动者生活起保障作用的福利性分配,从社会保障中取得的各种收入,也属于非按劳分配。例如: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3、福利性分配,从社会保障中取得的各种收入[巩固]1)讨论:“工资属于按劳分配,非劳动所得属于剥削收入”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学生回答,教师归纳:(1)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劳动者获得的工资虽然是劳动收入,但不属于按劳分配,而是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按劳动要素分配(2)非劳动所得的情形较多,如按技术、信息要素分配,按管理要素分配、从社会保障中获得的收入等均不属于剥削收入2)私营企业主的收入属于哪种分配形式?学生:私营企业主的收入是一种混合收入,包括资本要素收入、经营管理收入。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注意到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而在我国现阶段,并没有实行单一的按劳分配制度,而是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什么?(三)在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客观必然性54\n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www.wsbedu.com/(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是初中所学内容,要求学生回忆初中学习的有关知识)教师:通过初中的学习,我们知道分配方式是生产关系的内容之一,它是由什么决定的呢?理清思路:分配方式是生产关系的内容之一,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的;而生产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决定的。引导学生完成图表填写(见课件),加深对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客观必然性的理解。[归纳]1、这是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2、这是由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3、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就必须坚持按劳分配;发展市场经济,就必须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做出分析)在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必然使一部分人通过合法劳动、诚实经营先富起来,实践证明,这种分配制度对加快我国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看到了这样的现实:[资料]据报道,目前我国个人资产超过亿元的家庭有数百户,过1000万元的已达到数百万户。与此同时,我国尚有数百万年均收入在300元以下、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农村贫困人口,有一千多万生活在贫困中的城镇居民。占总人口20%的贫困人口占总收入或总消费的份额只有4.7%,而占总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总收入或总消费的份额高达50%。20多年来,我国基尼系数处于倒U型曲线的上升阶段,目前已达到0.447。按照国际惯例,一国基尼系数达到或超过0.4,就说明其收入差距过大,我国社会的收入差距已突破了合理的限度。54\n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www.wsbedu.com/[提问]能不能任由我国目前收入差距扩大的现象发展下去,谈谈你的看法。学生:不能任由它发展下去。因为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会造成许多社会矛盾与社会不合谐的现象,潜伏隐患,不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不利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提问]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能不能取消收入的差距?为什么?学生:不能。共同富裕不可能是同步富裕、同时富裕,先富带后富是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拉开一定的收入差距,才能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经济的发展,所以不能搞“平均主义”。教师:这就是说,在现阶段的分配政策上,必须鼓励部分先富,先富带动后富,即讲求“效率”;与此同时又必须调节收入差距,避免收入水平过分悬殊。否则就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提问]那你认为怎样才能逐步缩小过大的收入差距呢?学生:征收个人所得税,高收入者多纳税、整顿灰色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适时开征遗产税等等。教师:我国目前收入差距扩大的现象已经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教师给学生提供资料)人事部、财政部、民政部和劳动保障部的有关负责人,就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的有关情况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采访时谈到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原则(《北京青年报》2006年7月18日A3版)一是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二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三是进一步理顺分配关系,完善分配制度,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结论──公平与效率并重,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共同富裕【课堂小结】围绕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学习了两个问题:我国现阶段分配制度是什么?为什么?(由学生总结复述)【课堂练习】1、(1999,全国)单项选择题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这主要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C)决定的。A.产品结构 B.产业结构 C.所有制结构 D.消费结构2、(1999,上海)不定项选择题小陈在某国家控股公司工作。他还持有本公司的一些股票,年底获得了股息收入。这表明,决定他的收入的分配方式有(AD)A.按劳分配 B.按需分配 C.按平均原则分配 D.按生产要素分配7.2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新课标要求54\n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www.wsbedu.com/(一)知识目标1、识记效率、公平的含义;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2、理解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3、结合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收入分配差距的具体事例,理解我国当前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政策措施。(二)能力目标1、准确把握效率与公平之间关系的辩证思维能力。2、从收入分配角度对如何提高效率,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提出合理建议的实践能力。3、结合和谐社会建设,对如何更加注重公平提出合理建议的实践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树立效率意识,培养公平精神。★教学重点、难点1、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2、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教学方法引入实例法、自学阅读-讲授法、教师启发、引导,课上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在经历了“效率优先”的改革之后,中国社会从来没有想过像今天这样强烈的呼唤公平正义。一方面,国民经济呈现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收入分配差距在拉大,不少人利益受损,心理失衡,群体性事件和恶性事件时有发生。如果不及时化解这些矛盾,我们很有可能陷入“经济发展了,社会矛盾加剧了”的境况。为此,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我们这节课来学习一下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二)进行新课一、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1、公平的含义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60页探究活动,讨论并回答两个问题。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发表见解,回答问题教师总结:观点二是正确的公平不等于平均。(1)公平的含义公平54\n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www.wsbedu.com/的含义较宽泛,涉及经济、政治、法律等各个领域。包括起点公平(又称机会公平)、过程公平(也叫规则公平、程序公平)、结果公平。收入分配公平是指结果公平。我们这里学的是收入分配的公平。它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公平的含义比较宽泛,它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平均主义有着根本的区别。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平,是根据社会的不同利益主体在社会经济交往活动中,按照他们都能够接受的规则处理相互的利益关系,在承认物质差别性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社会成员收入分配相对平等,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它有利于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而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公平是绝对的平均主义,不考虑客观差异;是不讲效率的“公平”,实际上是不公平,它妨碍了效率,阻碍了生产的发展,结果使人民长期处于贫穷状态,结果不是共同富裕,而是共同贫穷。(2)坚持收入公平分配的意义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参看材料并回答问题。看材料:基尼系数是国际通用的衡量贫富差距的最可行方法。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今年3月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2002年全国的基尼系数达到0.454,城镇内部的基尼系数达到0.319。如果把非货币因素考虑进去,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堪称世界最高。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数字,我国占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只有4.7%,而占总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高达50%。问题;上述材料中收入分配公不公平?为什么?作用:有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3)如何实现或体现社会公平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参看教材61页插图,并回答问题。学生活动:积极讨论,踊跃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力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参看教材61页第二个探究活动,并回答问题。学生活动:积极讨论,踊跃回答问题。54\n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www.wsbedu.com/教师总结: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我们制度公正方面的推进力度和进展是前所未有的:取消农业税,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大力发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公共服务均等化;修改义务教育法,nongcun义务教育免费从西部向全国覆盖;按“提地、扩中、调高”的改革思路,逐步结决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问题。(资料:初次分配:国民收入在物质生产部门内部进行分配,形成国家、集体(企业)、和劳动者个人的原始收入。  再次分配:国家参与的分配,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目的在于保证满足非物质生产部门、重点建设项目资金、社会消费和集体福利事业、各地区经济平衡发展、社会后备基金的需要等。)在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政府要对收入分配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二、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效率的含义效率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较,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效率提高就是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效率是人类经济活动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2)教师活动:看材料;中国环境科学院的任陈海院士说,近10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年均增长率超过9%,最高达到14、2%,但这种增长却对资源和环境带来很大不利影响。可以说,中国20年来的经济发展是以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及资源浪费为代价换来的。首先是对自然资源利用率低,我国GDP增长的能耗是美国的5、5倍、日本的13倍、德国的7、7倍、英国的4、6倍、法国的10倍、意大利的9、7倍。其次,环境污染严重。到今天,环境和生态的承受能力正在达到极限。壁如水资源问题,全国70%的河流污染严重,50%的城市的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淮河流域污染企业首先遭到了关闭,继之是太湖地区的污染企业,长江的年排污水量为每年130多亿立方米,水质已严重恶化。下一个治理的重点将是长江沿江污染企业。森林方面的生态破坏已经使中国在1998年不得不全面停止了天然林砍伐。《中国经济时报》曾报道过河北邯郸市的例子,1993年邯郸市GDP约360亿元,而当地滏阳流域污染对工农业造成的损失是7、5亿元,对人体健康造成的损失9亿元,对环境质量造成的损失为15、4亿元,损失总额高达32亿元,约占GDP的9%。这就是说,如果将环境和资源成本计算进去,我们每年的经济增长入不敷出。教师点拨:追求效率是经济活动的基本要求。追求效率符合我国国情。我国是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的大国。并且,我国经济的效率长期低下,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差很大,从而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54\n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www.wsbedu.com/(3)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教师活动:材料: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财政收入的增加,使我们有能力对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进行财政倾斜,以帮助这些地区经济共同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而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发展又大大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学生活动:积极讨论,踊跃发言教师总结:效率与公平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基础。社会公平的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没有效率作为前提与基础的公平,只能是普遍贫穷。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给劳动者提供充分的利益和权利分配的公平,才能激发劳动者提高效率的积极性。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效率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提高效率是增加社会财富的根本途径,它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公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它有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活稳定。二者是对立的。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参看教材63页,就探究活动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学生活动:积极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4)处理好效率和公平关系的做法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63页,回答:怎么样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啊?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总结,发表见解教师点评:效率优先,实质是发展生产力优先,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要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为首要目标;兼顾公平,是指社会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社会具有生机喝活力。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三)课堂总结、点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在现阶段我国的分配方式中,无论初次分配,还是再次分配都要坚持效率和公平的原则。(四)实例探究1.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①有利于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创造性②能完全克服市场调节的缺陷③能促进效率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④有利于保持社会的稳定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B2.73\n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www.wsbedu.com/合理且适度的收入差距是贯彻国家尊重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等方针要求,它有利于()①克服平均主义,更好发挥收入分配的激励作用②尊重和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③调动科技人员创新的积极性,提高效率④维护社会公平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D★教学体会本节内容是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内容,学生对相关内容有一定的认识和见解。在教学中,教师可提出一些中心论题,让学生展开讨论,然后由教师作答。9.1税收及其种类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税收的含义、税收的基本特征、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的含义及意义。通过教学要使学生理解税收三个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会算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2、能力目标通过对各种具体税种的掌握,能辨别具体济济活动中需纳哪些税,增加对社会经济生活的了解。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税收及其基本特征、税收的作用的理解,认识到依法纳税的必要性;通过对具体税种特别是个人所得税的了解认识到个人在社会分配中的地位,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教学重点:税收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教学难点:增值税、个人所得税课前准备:同学们预习课本内容,提出自己想了解的哪些问题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具安排:多媒体教学过程:复习提问:我国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形式和渠道有哪些?学生回答: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其他收入(费、罚没和公共事业上缴国家的部分)新课教学:[导入]:播放Flash《中华税收史话》(http://www.ctax.org.cn/flashdmds/)在这个有趣的FLASH给我们介绍了从春秋开始的我国古代历朝历代征收的一些税的种类,可见在古代,税收就和人们的生活密切联系着,而我们生活的现时代,人们更是经常要与各种税打交道。不仅工商企业、个体户要照章纳税,作为普通公民的我也要为我的工资交税。那么什么是税收?我国现在有多少种税?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关于税收的知识。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80方框内的小字部分,结合刚才FLASH的内容,你觉得该给税收什么下一个什么样的定义?(学生思考回答)一、税收的基本特征(板书)1、税收的含义:从本质上看,税收是国家为实现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板书)师:掌握税收这一概念应注意以下几点:(1)税收的主体是谁?(谁收税?)(国家)(2)税收的目的是什么?(实现国家职能)(3)实现税收凭借的手段是什么?(政治权力)(4)依据是什么?(依法)(5)税收的本质是什么?(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73\n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www.wsbedu.com/[思考与讨论]1.世界上有没有不收税的国家呢?为什么?2、如何理解“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源泉”?(学生讨论、发表观点)2、税收与国家和法律的关系(1)有国就有税。世界上没有不收税的国家。国家不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但它的一切活动离不开物质保障,所以,只能凭借政治权力通过征税的方法获得财政收入,为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提供物质保障。(2)有税就有法。税收有税法作依据和保障,比其他形式更稳定,所以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最理想最普遍的形式,是最重要的来源。师:关于税收,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说过:“所谓赋税,就是国家不用付任何报酬而向居民取得东西。”这说明了税收具有什么特征?(学生思考、回答)2、税收的基本特征(1)无偿性师:税收具有无偿性,税收的无偿性是指:国家征税以后,税款就成为国家所有,不再直接归还纳税人,也不支付任何报酬,国家与具体的纳税人之间,不存在利益对等的关系。当然,从整个社会来看,国家从劳动人民那里取得的税收收入,又使之用于服务于劳动人民共同利益的各项开支。这样看来国家取得税收对纳税人是有间接的回报的。至于国家对出口企业部分出口税额退还给生产企业是国家为鼓励企业增加出口、增加外汇收入,鼓励国内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税收优惠行为,与税收的无偿性是两回事。为什么“国家不用付任何报酬”却能够“向居民取得东西”?公民能不能逃避、拒绝交税?我们来看一个事例:[材料]广州市海珠区一名出租屋主黄某因未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便私下出租临时商铺,在2003年6月至2004年3月共取得商铺租金收入34万元,从未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税务机关依法将其移送司法机关,司法部门以偷税罪起诉黄某,2005年6月海珠区法院根据《刑法》有关规定,对黄某偷逃营业税款、城市维护建设税、出租房产综合征收税合计共20383.11元的行为,判处黄某有期徒刑11个月,并处罚金4万元。刑11个月,并处罚金4万元。从这个案例中同学们能体会到税收的什么特点?(学生回答)(2)强制性师:税收具有强制性。税收的强制性主要体现在:国家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征税;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否则将受法律制裁。在社会产品的分配过程中,存在着两种权力:所有者权力和国家政治权力。前者依据对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所有权而取得收入,后者凭借国家政治权力取得收入。国家以税收的形式参与分配,就意味着政治权力凌驾于所有权之上,这就是强制。强制性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前提,也是国家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保证。(3)固定性[材料]2004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除烟叶外,取消农业特产税,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五年内取消农业税。2005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2006年将在全国实现全部免征农业税。1、上述现象是否违反税收的固定性?为什么?(学生讨论、回答)73\n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www.wsbedu.com/国家对农业税实行减免,并不违反税收的固定性。税收的固定性指国家在征税以前就以法律形式,预先规定征税对象、税率等,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不能随意改变。国务院总理代表政府宣布,实施对农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是依法对税收政策进行调整。这里的固定性应该体现在国务院做出决定后,各地都不能以任何理由再向农民征收特产税、农业税。2、.有人说税收具有固定性,一经确定就不能改变,这种说法对么?为什么?不对。税收是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可以对税种、征税对象、纳税人、税率及具体征管制度进行调整。师:关于税收的固定性要从三层意思去把握。其一,税收的固定性的含义。税收的固定性是指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的对象和税率等,不经国家批准不能随意改变。其二,税收的固定性的意义。税收的固定性既是对国家的约束,也是对纳税人的约束。对国家的约束表现在:国家只能按税法规定的标准征收,而不能无限度地征收。对纳税人的约束表现在:纳税人只要取得应税收入、应税财产或发生应税行为,就必须按法定标准纳税,不得自行减免或降低标准。其三,税收的固定性是相对的,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具体的征税标准是可以改变的。比如,国家可以修订税法,调高或调低税率等,但这只是变动征收标准,而不是取消征收标准。所以,这与税收的固定性是并不矛盾的。师:无偿性、强制性、固定性是税收的基本特征,这些特征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这三个基本特征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同学们能否尝试着画出三者之间的关系图?(学生思考、回答)3、基本特征的关系:一、我国税收的种类(学生活动)1、阅读P82的“名词点击”及方框里的事例,尝试说服张某缴税。(要点)(1)税收是国家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它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三个基本特征。(2)话费与税收,在性质上不同,不能混淆。话费是电信局为单位或居民个人提供服务而收取的报酬,是遵循有偿原则。税收是纳税人单方面向国家履行的义务缴纳,是遵循无偿性原则。其次,应帮助张某树立依法自觉纳税的意识,使之认识到,作为纳税人,应把为国纳税引以为豪,将自觉纳税看成是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国家主人翁地位的具体体现。税收具有强制性,违反税法规定应接受处罚。(3)张某所缴税神属于营业税,其纳税人是指在我国境内从事商业、交通运输、建筑安装、金融保险、邮电通讯、公用事业、出版业、娱乐业和其他服务的单位和个人。其征税对象是营业活动的营业额(销售额)。2、填充下列表格(幻灯片)1、我国税收的种类类别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行为税征税对象以商品交换的交易额和劳务收入额征税对象以各种所得额为征税对象以开发利用特定自然资源为征税对象以拥有或支配的财产为征税对象以特定行为为征税征税对象包括主要税种营业税增殖税消费税关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矿产税契税印花税屠宰税师:根据征税对象划分,目前我国税收分为五大类、二十多种,其中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是影响很大的两个税种。73\n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www.wsbedu.com/2、增值税(学生活动)填充下列表格(幻灯片)增值税征税对象纳税人基本税率增值额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17%师:在我国二十多种税中,增值税是第一大税种,关于增值税我们主要要了解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含义:(2)征税对象:各个生产经营环节中的增值额。具体到一个生产单位,增值额是指这个单位的商品销售收入或劳务收入扣除购进商品和劳务所支付金额的余额。即该纳税人在本期间新创造的价值。征收范围,包括生产、批发、零售和进口商品及加工、修理修配等环节中的增值额。(3)纳税人: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4)税率:基本税率为17%,此外我国增值税还规定了13%的低税率,主要涉及生活必需品、文化教育类商品,农业生产所需的商品。出口商品零税率。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增值税的计算方法。从理论上可以直接先计算出增值额,乘以税率,实际操作中不直接计算增值额,而是采用“扣税法”,即先根据企业的商品销售收入或应税劳务收入的全额乘以税率计算出“销项税额”,扣除掉企业此前购进商品如原材料等投入物所交的增值税税款(也就是上一环节所交的税款,称为“进项税额”,购进商品这一环节中按销售方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已连同进货款一起付给卖方,简单而言就是当时销售方的“销项税额”,通常以从销售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税额为凭据)余额交给政府。即实际应纳税额:销项税额(销售税额=销售额x税率)—进项税额。(学生活动)算一算某服装厂B向纺织厂A购买一批布料,布料的销售价为10000元。纺织厂销售这批布料应缴纳的增殖税为10000×17%=1700元(纺织厂A的当期销项税额),这笔增殖税在开具给服装厂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明示,服装厂B应付款项总计11700元,服装厂B将这批布料加工成服装出售给百货商场,服装的销售价为20000元。请问服装厂应交纳的增殖税是多少?应纳税额=销项税额(销售税额=销售额x税率)-进项税额。=20000×17%-1700=1700(元)[即相当于(20000-10000)×17%=1700](5)增值税的优点增值税自1954年在法国正式实施以来,世界各国纷纷效仿,已成为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税制。其主要原因在于增值税具有许多优点。你发现它有哪些优点了吗?请互相交流你们的发现。(学生思考、讨论、回答)师:①避免重复征税②促进生产专业化。如果不按每个环节的增值额增税则存在重复征税,商品周转环节的变化将影响商品税负的变化,周转环节多的专业化协作企业生产的产品的税负重于周转环节少的非专业化协作企业生产的产品的税负,从而限制了生产的专业化协作发展。而增值税不存在重复征税,使专业化协作企业和非专业化协作企业同等税负,从而为生产的专业化协作发展消除了税收上的障碍。所以这一特点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技术协作,保证税负分配相对公平,体现了公平竞争。③73\n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www.wsbedu.com/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因为增值税是按增值额征税,采用税收抵扣的方法,即每一道环节征税取决于本环节的销售税额,及前道环节的销售税额。在实行税收抵扣时必须凭前一道企业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税款,企业必然会要求前一道企业开发票,前一道企业偷逃税就不能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所以各关联企业在纳税上互相监督,增值税纳税人要进行专门的税务登记,建立纳税人购销双方进行交叉审计的稽核体系,减少乃至杜绝偷税漏税。④保证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因为增值税每一环节征收的税收额的大小不受流转环节多少的影响,企业的兼并和分解都不影响增值税额,可以保证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3、个人所得税(学生活动)阅读P83方框中的内容,思考这位外国游客是否应该缴纳个人所得税?为什么?(学生思考、回答)(1)含义: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2)纳税人:(3)应税项目:(学生阅读P83“相关链接”)(4)税率:(学生阅读P84“名词点击”)①比例税率:比例税率就是对同一征税对象,不分数额大小,规定相同的税率如增值税;个人所得税中利息、股息、红利及偶然所得等②超额累进税率:个人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学生活动)算一算:根据P84个人所得税税率表计算:一个人月工资4800元。他应缴纳的税款是多少?◇他的应税所得额为:4800-800=4000◇不超过500元的部分应纳:500×5%=25◇超过500至2000元部分应纳:1500×10%=150◇超过2000元至5000的部分应纳:2000×15%=300◇累计共应纳税:25+150+300=475如果另一个人月工资1200元,他应缴纳的税款是多少?(1200—800)×5%=20元师:可见超额累进税率有什么样的特点?有什么作用?纳税人所得越高,税率越高;所得越底,税率越底,可以调节个人收入差距,有利于社会公平。(5)个人所得税的作用: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建设和谐社会)的有效手段。三、课堂小结:学生小结为主,教师补充。(略)四、课后探究: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偷漏现象很严重,如何实现征管工作任务艰巨。针对这一现象你有什么对策?8.1征税和纳税教育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税收的本质;理解税收的基本特征及其相互关系了解税种的基本构成要素;了解增值税的内容及其作用懂得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了解社会主义税收的性质了解违反税法的四种主要现象2、能力目标能够准确把握税收基本特征的理解能力;能够准确认识有关税收作用的理解能力73\n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www.wsbedu.com/能够准确区分各种违反税法的现象并了解与之相应的处罚的实践参与能力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我国税收的性质,拥护社会主义国家关于税收的法律和政策牢固树立纳税光荣的信念,并自觉遵守宪法,依法诚信纳税以主人翁的态度监督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同偷税、欠税、骗税和抗税等违反税法的行为作斗争。教学重点税收的含义及基本特征;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教学难点增值税个人所得税偷税、欠税、骗税、抗税教学方法围绕学生关注的经济现象或经济问题,选取学生身边的比较典型的背景材料,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把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融入经济现象、经济问题中,融入到具体的背景材料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考大家一个问题,看大家是否关注时政。今年12月1日,一个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的新税种要开征了,知道是什么税吗?生:燃油税。师:很好。知道燃油税是怎么回事吗?(教师介绍)燃油税开征后,将取代公路养路费。每升油的价格将增加30%的燃油税。为什么要用燃油税来取代养路费呢?燃油税的开征将有什么作用呢?(多媒体播放开征燃油税的理由)要理解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学习关于税收的知识。讲授新课二、征税和纳税(多媒体)1、税收及其种类(多媒体)探究活动:东西方税收的共同特点。(多媒体显示)税:汉语禾(农产品)+兑(送达)英语:taxmoneypaidbycitizenstothegovernmentforpublicpurposes引导学生从字义上探究什么是“税”。(教师记录、整理学生的发言)师:税收从现象上看,是公民纳税和政府征税的统一。那么,从本质上看,什么是税收呢?生:从本质上看,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1)税收的含义(多媒体)师:好,这就是税收的含义。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谁在收税——国家;为什么收税——为实现国家职能;怎样收税——凭借政治权力,依法。所以,税收与国家,税收与法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有国就有税,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多媒体显示:税收征收管理法、个人所得税法单行本照片)师:那么,税收作为财政收入形式,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利、债、费)有什么不同呢?(2)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多媒体)①强制性(多媒体)A.国家通过税收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依据的是国家政治权力强制征收,而不是财产权力。B.表现在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税务机关必须依法征税。这一点与利润收入不同,国有企业税后若无利润便不需要上缴利润。②无偿性(多媒体)指国家取得税收收入,既不需要返还给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直接付出任何代价。73\n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www.wsbedu.com/注意“直接”二字。税收的无偿性是相对的。对具体的纳税人来说,纳税后未获得任何报酬。从这个意义上说,税收具有无偿性。但从财政活动的整体来看,税收是对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成本的补偿,反映出有偿性的一面。特别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具有为广大人民谋福利的性质。这一点与债务收入不同,债务是有偿的,到期须还本付息。①固定性(多媒体)(探究活动)税收优惠政策是否违反税收的固定性。(教师充分听取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使学生正确认识“固定性”特征。)A.指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的对象和税率,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不能随意改变。B.税收的固定性一方面约束国家只能按税法规定的标准征税,不能无限度地征收;另一方面,约束纳税人,只要取得应税收入,应税财产或发生应税行为,就必须按法定标准纳税,不得自行减免或降低标准。现在大家知道养路费为什么被燃油税代替的原因了吗?C.税收的固定性是相对的。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具体的征税标准是可以改变的。比如,国家可以修订税法,调高或调低税率等。也就是说,税收的固定性是指税法的确定性。(多媒体显示我国利息税税率的变化过程)这一点与“费”不同,费不具有固定性。当年我国农村实行税费改革,实行费改税,就是基于这种原因。②相互关系(多媒体):紧密联系,不可分割。(1)我国税收的种类(多媒体)(要求学生自读教材相关内容,填写下表)(多媒体显示图表)种类征税对象包含的具体税种流转税商品交换中的交易额和劳务收入额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关税所得税各种所得额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开发和利用特定的自然资源资源税财产税纳税人拥有或支配的财产房屋买卖契税行为税纳税人的某些特定行为印花税、屠宰税(多媒体显示我国现有税种,供学生浏览)73\n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www.wsbedu.com/(1)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多媒体)师:目前在我国,在二十多个税种中,这两种税收是影响很大的税种。①增值税(多媒体)A.征税对象: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B.纳税人: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C.开征增值税的意义和作用:不仅可以避免对同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而且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它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也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D.增值税税率分为三档:基本税率17%,低税率13%和零税率。②个人所得税(多媒体)(多媒体显示“2007年6月29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A.征税对象:个人所得。B.纳税人:四类人。a.在我国境内有住所,从我国境内外取得所得的个人;b.在我国境内无住所而居住满一年,从我国境内外取得所得的个人;c.在我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而从我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d.在我国境内无住所又居住不满一年而从我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C.税率制度。按应税项目不同,分别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学生自读P71“名词点击”栏目,了解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的含义,填写下表)(多媒体显示下表)应税项目税率工资、薪金所得超额累进税率5%--45%,9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超额累进税率5%--35%,5级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超额累进税率5%--45%,5级稿酬所得20%比例税率利息、股息、红利所得20%比例税率财产租赁所得20%比例税率特许权使用费所得20%比例税率劳务报酬所得20%比例税率偶然所得20%比例税率73\n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www.wsbedu.com/财产转让所得20%比例税率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20%比例税率A.开征个人所得税的意义与作用。一方面,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另一方面,由于实行超额累进税率,纳税人所得越高,税率越高;所得越低,税率越低,所以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2、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多媒体)师:请同学们阅读P71“纳税标兵”张大爷积极为国家纳税的事迹,谈谈该事迹对你的启示。师:(启发)张大爷为什么临终时仍惦记着及时足额纳税?纳税人的纳税行为与国家有什么关系?生活中是否每一个纳税人都像张大爷那样做了呢?(多媒体播放文字材料“岫岩发生暴力抗税事件”)师:对比一下,张大爷和李某比较,谁光荣?谁可耻?谁尽了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师:张大爷是一位平凡的老人,但年年被评为“纳税标兵”,说明社会和国家对他的褒奖和肯定。因为他履行了作为公民应履行的光荣义务——依法诚信纳税,尽到了自己的社会责任;而李某呢,其行为就不仅可耻,而且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师:那么,为什么说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呢?这要从我国税收的性质说起。(1)我国社会主义税收的性质(多媒体)①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性质决定了公民依法诚信纳税,最终还是为自己谋福利。②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因此,依法诚信纳税,既是履行义务,也是纳税人爱国、尽责、有能力、有责任感的生动体现,是一件光荣的事情。(2)违反税法的四种行为(多媒体)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素质的提高,人们了解税收知识渠道的拓宽,依法治税的加强,广大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的意识显著提高。但现实生活中仍存在着违反税法的现象。①偷税(多媒体)②欠税(多媒体)③骗税(多媒体)④抗税(多媒体)(本部分内容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适当点拨,侧重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让学生意识到纳税光荣,偷税、欠税、骗税和抗税必将受到法律的惩罚。)(3)增强公民对税收征管和使用的监督意识(多媒体)师(课堂调查):你们见过发票吗?(多媒体播放发票的照片)你们在购物时向商家索要过发票吗?知道发票和税收征管是什么关系吗?请阅读P73“相关链接”。殊不知,索要发票,是消费者间接地为国家的税收做贡献,也是公民增强对税收征管和使用的监督意识的表现。作为现代公民,不仅要依法诚信纳税,还要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以维护公民自身的合法权益。73\n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www.wsbedu.com/10.1市场配置资源【教学依据】1、教学内容分析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生产、交换、分配、消费都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的,前三个单元分别从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角度,阐述了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第四单元探讨了面向全球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经济生活基本背景。本框题主要分析市场是如何配置资源、市场秩序的规范和社会信用制度建设、市场调节的不足,与下一框题有着内在的联系,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第十课的重要内容。2、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平时对这一框题的内容有所接触,但知之不深,因此会感兴趣,会产生一种深入求知的欲望,通过对前几课知识的学习,又为本框题的学习打下了基础。从能力方面看,高一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不断增强,开始留意的关心身边的社会生活。因此要充分调动学生这种分析问题的主动性、积极性,逐渐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学生的思想实际来看,高一学生开始思考一些为人处事的问题。因此,可结合本课内容,教育学生树立学法、懂法、守法观念、培养学生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个人习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理解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规则的表现形式等,结合经济生中的实际事例,能够初步认识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缺点,从而做到准确理解市场调节功能。(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认识事物根本性质的能力,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运用事例对问题进行综合的分析能力,以及文字、口头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要使学生树立起自觉维护市场秩序、遵守市场规则的观念,树立学法、懂法、守法观念、培养学生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个人习惯。[教学方式]本框题分析的是资源配置方式,是有关市场经济的一般性理论与规律,学生对此有一定的体验,但缺乏理性认识,不能上升到理认的高度去看问题,针对这一状况,我采用典型事例进行直观教学,运用比较法、讨论法、谈话法,并辅之现代教学手段,如图片、投影等,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通过教法的实施,体现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将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创造一个活跃的竞争气氛,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认真地思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归纳整理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文字、口头表达能力。另外,在讲授本框重难点时。需涉及第一课知识,由此可引导学生运用前面所学原理对市场如何配置资源进行分析,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构思]一、教学重点1、市场如何配置资源及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2、社会信用制度建立的必要性二、教学难点市场如何配置资源及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三、教学策略教学时间:1课时1.教法和学法:用典型事例进行直观教学,同时运用比较法、讨论法、谈话法进行教学。2.教学媒体:多媒体四、教学过程73\n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www.wsbedu.com/(一)导入新课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正说明了这一点,那么,市场经济是什么?市场配置资源又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学习第四单元《面对市场经济》的第十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第一框题“市场配置资源”(二)讲授新课1.市场调节(多媒体显示:教材P92图)(学生分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归纳)(归纳)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社会能够加以利用的资源总是有限的,为了尽最大可能满足人类的多方面需要,人类社会必须对有限资源的利用作出合理的安排。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最基本手段,两者各有所长。当然,还有如习俗,组织等方式也可以起资源配置作用。每种方式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过渡)市场是怎样配置资源的呢?(多媒体显示:P93“购销两旺的汽车市场”)提示:1.为什么大量企业涉足汽车产业?2.大量企业进入汽车产业后会出现什么情况?3.他们是如何应对这种情况的?4.最终会导致什么结果?(学生分组讨论,代表发言后,教师归纳)(归纳)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的需求量大增,产品供不应求,价格高于价值,在高额利润的驱动下,不仅汽车生产企业竞相扩大生产规模,而且许多原本不生产汽车的企业也涉足汽车行业,汽车产品的供应量大大增加,这种变化又反映在价格上,即各家企业纷纷大幅下调汽车价格。各企业通过提高技术,更新设备、改善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推进性能更好、乘坐更舒适的新车型。但不是每个企业都有条件、有能力这样做,这样,竞争优胜劣汰的结果必然会向经营好,经济效益高的企业集中,从而达到资源配置的优化。由上例可见,在市场经济中,市场配置资源主要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来进行的。(多媒体显示:“广州房地产近况”)(归纳)在这则材料中,我们更能看出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过渡)刚才大家在阅读材料时,有没有留意到这样一句话“随着市场发育日趋成熟、行业准入‘门槛’逐步抬高”。这是我们要探讨的第二个问题。2.市场秩序(多媒体显示:教材P94探究题)(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归纳)(归纳)只有具备公正、公平的市场秩序,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市场规则以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形式,对市场运作作出具体规定,市场交易必须自愿、平等、公平、诚信。(设问)如果经济活动者不遵守市场规则,市场交易会不会有风险?怎样来避免呢?(多媒体显示:P94探究题)(组织学生讨论、探究、教师归纳)(归纳)避免这些风险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73\n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www.wsbedu.com/(多媒体显示:“诚信”缺失带来的损失)(归纳)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诚信缺失会直接导致市场秩序混乱、交易萎缩、坑蒙拐骗盛行,进而导致投资不足,经济衰退。诚实守信能够使企业在市场中享有良好的声誉,这种声誉会形成无形资产,所谓的名牌效应,也就是信用精神在企业和产品中的凝结。(多媒体显示:“史玉柱”图片、资料)(归纳)“诚信”是中华民族之传统美德、自古以来,都是崇尚“一言九鼎”、“言必行,行必果”。史玉柱,以及许许多多的“史玉柱”一样令人钦佩的人,赋予了其更深的内涵。每个经济活动参加者都应该树立知法、守法及诚信观念,从而使市场经济健康发展。(过渡)市场配置资源是不是完美无缺呢?1.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多媒体显示:P95探究题)(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归纳)(归纳)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有其局限性,有些领域市场是不能调节的,即使市场能够调节的领域、市场本身也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弊端,“甜苹果”变成“伤心果”的例子,正是市场调节三个弊端的集中反映。因此,必须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三)课堂小结:这节课学习了市场是如何配置资源的,而市场的合理配置资源离不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但市场的调节作用并不是万能的,有其弱点和缺陷,为此,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四)巩固练习(多媒体显示习题)五、板书设计(略)【教学反思】1、教学是一种再创造,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对教材悉心作一番开掘、梳理和引申工作,以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思路更加清晰、流畅。本框题的第二个探究活动“购销两旺的汽车市场”,我设计了四个有梯度的思考题:(1)为什么大量企业涉足汽车产业?(2)大量企业进入汽车产业后会出现什么情况?(3)他们是如何应对这种情况的?(4)最终会导致什么结果?这样在学生分组讨论时能集中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使讨论更有针对性,避免了学生过于发散的思维。2、事实胜于雄辩。政治课教学要尽量穿插、增补一些典型材料,以增强教学内容的说服力和可信度。本框教学过程中在讲述社会信用制度建设的必要性这一难点时,补充了“诚信缺失带来的损失”和“2001年经济年度人物──史玉柱图片、资料”,意图就在于此。10.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识记总体小康的建设成就在宏观和微观上的表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目标。2、理解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以及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是不平衡的发展过程。3、运用所学知识,初步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二)过程与方法目标73\n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www.wsbedu.com/通过分析由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培养学生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展示小康社会的目标和经济建设的成就,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充分体会社会主义优越性。教学重点、难点正确理解和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教学方法教师讲解为主,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教学过程(一)课堂小测(二)复习知识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00-101页内容,并联系上面四则材料思考现阶段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处于什么状态?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活动:阅读材料,积极思考教师点拨:到20世纪末,我国实现“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1、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实现由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2、总体小康的表现(1)微观上: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温饱问题得到解决。消费结构从温饱型消费过渡到小康型消费,部分向富裕型服务类消费迈进。(2)宏观上:国家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告别了商品短缺时代,国民生产总值和主要工农业产品总量居世界前列。3、现在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01页虚框内材料,思考这些数字说明什么?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发言。教师总结:说明我国只是从总体上说达到小康,不同地区经济、生活发展不平衡,还有不少地方没有达到小康水平,甚至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因此,本世纪初20年,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设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二、全面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目标1、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教师活动: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请同学们看教材101页“名词点击”。学生活动:阅读教材,思考讨论73\n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www.wsbedu.com/教师总结:国内生产总值又称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增长水平的基本指标。表示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的总和。世界银行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国家分为四组:756美元以下为低收入国家,756――2995美元为下中等收入国家,2997――9265美元为上中等收入国家,9265美元以上为高收入国家。请大家想一想:2000年的小康和2020年的小康,在经济实力上有什么区别?学生活动:阅读教材,思考讨论教师总结:2000年属于下中等收入国家,是低标准小康;2020年达到中等国家收入水平,国家的综合国力、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是高标准的小康。2、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教师活动:衡量工业化水平主要看农业、工业、第三产业(主要是指服务业)产值所占比重和三大产业的就业比重两个指标。2002年工业产值达到51.5%,初步实现现代化。2000年三大产业的就业比重是:50%、22.5%、27.5%。2020年三大产业的产值比重达到5%、55%、40%,就业比重则达到20%以下、40%、40%以上,这时我国将基本实现工业化。从经济体制和经济体系来看,现在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旧体制的弊端尚未完全清除,还存在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到2020年,将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3、城镇人口的比重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请同学们阅读下面材料,结合刚才列举的实例,思考它说明什么问题?2000年我国农村小康总体实现程度在93%左右,城乡收入差距在3:1以上。1999年西部地区小康实现程度为84.18%,中部和东部地区为93.18%、97.86%,人均GDP最高的上海市突破4000美元,最低的贵州省只有300多美元。4、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提高,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02页虚框内材料,思考所提问题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发言。教师总结:说明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但是城镇居民保障水平较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还比较低。这与我国的国情是不相适应的,因此,本世纪初20年,要不断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集中力量发展经济,降低失业率,提高城乡居民文化教育娱乐等消费比例,让人民的吃穿住行达到更高水平的小康。三、小康社会的建设特点和要求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不能搞一刀切。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的快一点,率先实现现代化;相对落后的地区要奋起直追,加快发展。(三)课堂总结、点评73\n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www.wsbedu.com/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小康社会的有关知识,知道了我国小康社会的现状和发展的前景与目标,通过学习明确了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一个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全面小康则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更注重精神、文化、环境质量等全面的小康,一个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大为所小的小康。教学体会本节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在学习中应该多引导学生联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和人民生活发生的重大变化,从实践中理解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事实,展望全面小康10.2又好又快科学发展(1课时)教材分析本框题由两个目题构成:一是树立科学发展观,二是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其主要内容是阐明科学发展观的涵义和说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在新教材内容编排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框题是根据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进行编写的,在新教材中有着重要地位,且对我们的经济生活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和教育意义。同时对学生树立科学发展观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对学生树立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因此,此框题在新教材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新教材的教育目的和归宿。教学理念以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为原则和内容,让“师本”走向“生本”,突出学生主体。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与理性思考的意义,学生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本课题的第一框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了解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是什么,而本框题则是进一步学习为什么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怎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小康社会经济的发展方面的内容。因此,学生已经有相应的知识铺垫,具备学习相关知识基础。第二,高一学生具备一定的经济生活常识,有一定的社会经济生活阅历,通过近一个学期的经济生活知识的学习,掌握了一定的经济生活基础知识,了解了一定经济发展运行的常识,为本款题的学习准备了一定的经济常识和知识的基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描绘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目标,阐明科学发展观的含义;说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能力目标:提高信息收集和筛选能力、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加强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对问题的一定的探究能力,伙伴合作能力;提高主动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得积极情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价值观;引导关注社会经济、生存环境的积极情感和态度;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增强社会责任感。教学重点阐明科学的发展观的涵义,明确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教学难点全面深入准确理解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内涵。[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一)教师与学生的共同讨论确定主题:科学发展观。(二)教师发挥引导作用,围绕主题,提出四个问题:1、在我国经济发展态势良好,GDP连年增长的状况下,中央为什么提出了科学发展观?73\n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www.wsbedu.com/2、什么是科学发展观?如何全面准确理解科学发展观?3、怎样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协调发展?4、结合学生自身情况,我们学生应该如何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二、课堂教学:(一)采用情景设置法导入主题。播放一段录像:温家宝的本溪之行。师:\本溪1905年是亚洲重要的产铁区,曾遭受日本殖民者大肆开采。建国后,为了提供更多的能源,煤矿工人深入开采,本溪的四层煤矿都被开采出来,转化为国家需要的热能。1990年,矿区下陷,本溪的大地就像被抽去了黑色馅料的多层糕一样,只剩下四片相分离的土层。本溪人面临着失去生存与发展的经济条件和自然环境的危险。而同类资源枯竭型的城市还有:抚顺、阜新、鸡西——同学们,看了这段录像后,你会想到什么?生: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的关系。生:经济发展与生存环境的关系。生: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师:对。要促进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就必须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下面,就请我们同学围绕这个主题谈谈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二)各组同学派代表将资料向全班同学展示并讲解。要求主题突出,思路清晰、表达规范。第一组:多媒体演示文稿展示。主题:科学发展观问题:在我国经济发展态势良好,GDP连年增长的状况下,中央为什么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提供媒体资料一:“半个世纪人类发展观大反省”(信息来源:2004年3月12日《南方周末》)提供媒体资料二:“中国需要怎样的经济增长方式”?(信息来源:http://www.sina.com.cn2004年08月01日07:54观察与思考节选)我们的思考:(1)从材料和现实来看,人类的发展是以疯狂掠夺大自然、破坏大自然为代价,且我们已遭到大自然的惩罚。我们中国的经济发展也是如此。我们快速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以大量的资源消耗获得的,这是一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一旦资源短缺,我们的经济速度就会缓慢。(2)从长远来看,中国的目标是在2020年实现GDP翻两番,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但按照现在的资源、能源消耗方式,我们认为中国将很难承受,就有可能实现不了设想的目标。正是在正视现实和展望未来的前提下,在过去经济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加以充实、综合和提升,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成为指导中国实现现代化的纲领。我们的答案:在我国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原因是:(1)科学发展观是针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提出来的。(2)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客观要求。(3(4)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也表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水平是我们有条件解决过去想解决而解决不了的问题。第一组多媒体演示和陈述完毕第二组:多媒体演示文稿展示。主题:科学的发展观问题:什么是科学发展观?如何全面准确理解科学发展观?73\n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www.wsbedu.com/动漫设计一:两辆小汽车相向而驶,平安无事。没有损失,也没有产生GDP。动漫设计二:两辆小汽车相向而驶,发生刮蹭,造成轻微损失,两车修理费2000元,创造GDP2000元。动漫设计三:两辆小汽车相向而驶,发生猛烈相撞,两车报废,在造两车创造GDP20万元。(动漫创意来源:教材第103页漫画)我们的看法:从这个极端的例子来看,虽然GDP增加了,但社会财富并没有增加,反而浪费资源,甚至有可能伤及生命。这种GDP增长,对改善人民生活和国家的发展不利。我们需要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我们需要科学的发展观。我们的答案:科学的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和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新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全面准确理解科学发展观,就要把握其基本内涵:(1)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惠及全体人民。(2)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全面进步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相互适应、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才能真正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3)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胀、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地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常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4)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力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的永续发展。第二组幻灯片演示和陈述完毕第三组:多媒体演示文稿。主题:科学的发展观问题:怎样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媒体资料:播放录像:“落实科学发展观”(信息来源:CCTV—焦点访谈,2005年2月26日。)提供照片资料:温瑞塘河的污染与治理(信息来源:同学自拍的温瑞塘河组图)我们的观点:要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我们认为:(1)必须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既要保持快速的经济增长速度,又要保持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才能为社会的全面的进步和人的全面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2)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高新技术。党的十六大指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发展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3)必须重点搞好“五个统筹”,尤其是统筹城乡。只有统筹城乡,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别,切实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只有搞好“五个统筹”,才能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我们的答案: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高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水平和效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第三组多媒体演示和陈述完毕第四组:多媒体演示文稿。主题:科学的发展观73\n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www.wsbedu.com/问题:结合学生自身情况,我们学生应该如何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提供录音资料和访谈资料:我们身边的科学发展观(信息来源:对同学进行半开放式访谈,并进行录音和文字记录。)我们的结论:在我们学习生活中还存在着应试教育的观点。为了升学,忽视了我们生理、心理的协调发展,忽视了能力、情感的协调发展,忽视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能和心理的发展。因此,为了我们健康成长,为了我们的全面发展,我们同学也务必要转变观念,也需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切牙落实在我们的行动上,体现在我们学习和生活中。第四组多媒体演示和陈述完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总结了过去各种经验教训后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三)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上述各组材料的展示情况。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讨论,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或增加资料加以佐证论点,加以补充、修正、完善观点。并让学生自己总结讨论结果、得出结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同时明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三、课后作业:小论文:我们身边的科学发展观[教学总结]今天,同学们的表现太精彩了。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共同探讨了什么是科学的发展观,为什么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经济协调发展,且结合学生自身情况,我们学生应该如何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等四个问题。同学们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课堂上都有精彩的表现和发言,小组分工合作,个体积极参与,整堂课讨论热烈,气氛活跃。各组同学充分利用教材、报刊杂志、网络、电视、录音、照片等信息资源,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以整合,形式活泼,论据有力,观点鲜明,答案准确。但还有需要进一步改进的是同学们的讨论技巧策略,要抓住要点进行讨论,要学会倾听,在倾听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要善于抓住他人观点的漏洞进行反驳。同时要注意自身的形象,要尊重他人,不要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语言要文明,思维要活跃,反应要敏捷。社会的美好前景。73\n11.1面对经济全球化(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识记:A.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主要表现形式;B.经济全球化的载体。(2)理解:A.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实质;B.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影响;C.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2.能力目标:(1)通过对经济全球化利弊影响的分析,提高辩证地、全面地分析问题、看待问题的能力。(2)运用前面所学知识,如市场调节的作用、劳动生产率等,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分析经济全球化趋势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认识到能否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关键在于我们自身的努力,从而增强自身的使命感,树立起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的远大志向。(2)通过对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趋势的了解,确立对外开放的意识。(二)教学重点: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和影响。(三)教学过程: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迅速发展。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课题就是《面对经济全球化》。首先,请同学介绍他们所了解的中国市场上的外国品牌商品和在国际市场上畅销的中国品牌商品。教材P106上的图片经济全球化就在我们自己的身边,并不断地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发展。那么,什么是经济全球化?它有哪些主要表现形式?一、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及其表现我们可以买到“洋货”就是因为经济全球化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贸易全球化。请大家看教材P107关于贸易全球化的相关内容,了解贸易全球化的情况,并分析“甲乙两国”应如何充公发挥自己的相对优势。从个人的劳动生产率来看,甲国在粮食及肉类的生产上均占据着绝对优势。但是,进一步比较会发现,乙国在肉类生产上的优势更大(是甲国的两倍),甲国虽然在粮食及肉类的生产上均处于劣势,但是在粮食生产上的劣势相对更小。也就是说,甲国拥有生产粮食的比较优势,乙国拥有生产肉类的比较优势。因此,甲国应主要生产粮食,乙国主要生产肉类,然后两国之间进行贸易。在国际市场上,我国的哪些产品具有优势?哪些产品不具有优势?我国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拥有比较优势。而在资本、技术密集的行业,目前除个别领域外,一般不具备比较优势。我们应当努力在继续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的同时,创造我国在资本、技术密集行业的比较优势。实际上,经济全球化不仅包括贸易全球化,还包括生产全球化、资本全球化等表现形式。也就是说,经济全球化不仅涉及商品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还涉及资金、技术、劳务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多国联合生产“空中客车”生产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之一。飞机、汽车、计算机等许多产品由许多国家共同生产,有利于世界各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节约社会劳动,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请大家看P108漫画,资本的跨国运动,分析讨论这幅漫画所说明的问题。第一,资本总是向利润最高的地方流动,即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第二,伴随着生产和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趋势加快。在掌握了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及其主要表现形式之后,我们再来探讨经济全球化是如何实现的。跨国公司在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在全球到处投资设厂的同时,其全球化的生产经营方式大大促进了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推动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因此,经济全球化是以跨国公司为载体的,是通过跨国公司实现的。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79\n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那么,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动力又是什么呢?请大家看教材P109前两段内容并回答这一问题。任何国家都必须认真研究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影响、努力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而不能也不可能置身事外。下面介绍(1)经济全球化的有利影响。(注:经济全球化提供的机遇,不仅仅包括课本中所列的内容,还有其他方面:如,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国际技术转移与扩散;经济全球化通过扩大市场规模,使各国企业能够充分利用规模经济。)是否所有的国家都受益?2002年受日本对来自中国的农产品进行专门检验检疫的影响,我国部分农产品对日出口大幅下降,一些蔬菜对日出口甚至已经停滞。日本不断对我蔬菜等农产品加强检验检疫的做法已超出正常范围,明显带有对中国产品的歧视,严重影响了双边贸易的健康发展。日方实施进口强制检查的冷冻菠菜,99%以上从中国进口。日方还把个别农产品中检出的个案问题扩大化,损害了中国农产品的形象,误导了日本消费者。因为欧洲企业提出针对中国彩电的反倾销诉讼,导致1998年欧盟对所有中国彩电征收44.6%的反倾销税,中国彩电被迫退出了欧盟市场。欧盟对中国出口产品施行歧视性市场准入限制措施,这种作法不仅对中国相关产业造成极大损失,也不利于中欧、中德贸易合作的进一步扩大。西方圣诞节,我国企业生产的蜡烛在美国市场遭遇的贸易保护壁垒却越来越高。明年1月6日终裁。早在1986年,美国商务部即做出过终裁,对原产于中国的石油蜡蜡烛征收反倾销税,税率为54.21%,2004年又将这一税率提高到108.3%。此次确定包含棕榈蜡或其他植物蜡的混合石油蜡蜡烛是否应当包含在反倾销税的征收对象之内。如果美国最终做出肯定性仲裁,将意味着我国出口到美国的几乎所有蜡烛都将被征收108.30%的反倾销税,那么将有百分之六十的中国蜡烛企业不得不关闭。。蜡烛反倾销案中,美国商务部选择马来西亚作为“替代国”,但其人均国民收入却高出中国6倍,它的蜡烛品种及质量也与中国的蜡烛不同。(2)经济全球化的实质(3)在看到经济全球化有利影响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它的弊端。经济全球化的弊端主要有两方面:第一,它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一边是发达国家财富的不断积累,一边是发展中国家贫困的不断加剧,“相关链接”中的数据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请大家思考:现阶段,经济全球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弊端?如何克服这一弊端?经济全球化的这一弊端,主要是由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决定的。现阶段,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并不一定会使世界各国普遍受益,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建立平等互利、共赢共存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经济全球化的第二个弊端是,经济全球化导致风险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关于这一点,亚洲金融危机及其影响就是最好的例证。请大家课后了解亚洲金融危机的有关情况,认真体会“经济全球化也意味着风险全球化”的内涵。经济全球化也意味着风险全球化,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个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要注意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既然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经济全球化有利也有弊。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机遇也是挑战,那么,广大发展中国家应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态度呢?看教材P110第2段,那就是——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下面我们总结一下本节课所学的知识:1.经济全球化趋势:(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A.生产全球化B.贸易全球化C.资本全球化79\n(3)经济全球化的载体——跨国公司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1)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力量:(2)经济全球化的有利影响:(3)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弊端:(4)现阶段经济全球化的实质:(5)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11.2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新课标要求(一)知识目标1.识记世贸组织的作用、原则、目标,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战略和必须坚持的原则2.理解入世对我国经贸活动的影响,对外开放的必然性,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关系3.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实例,说明如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实施走出去战略,说明对外开放中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辨证的、全面的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框学习,让学生树立对外开放观念。在发展对外经济活动中,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和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重点、难点1.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2.新形势下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3.入世的利与弊教学方法学生收集、整理有关资料,教师启发、引导,课上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和影响,思考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应该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二)进行新课多媒体展示影视资料:中国加入WTO。你对世界贸易组织了解多少?一、对外开放的新阶段1.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及其地位成立:成立于1995年1月1日。地位: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它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称为世界三大经济组织。探究活动1:多媒体展示,龙永图:“世界贸易组织,如果大家要记清楚的话,基本上就干三件事。一个是制定规则,第二是促进开放市场,第三个是解决纠纷。”材料说明世界贸易组织在国际经济贸易领域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2.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1)积极组织多边贸易谈判。(成立40多年来,共主持八轮全球性多边贸易谈判,大幅度的降低了世界各国的进口关税水平,其中20个产品零关税!)(2)为国际贸易制定一系列的基本原则和协定。(非歧视原则、禁止倾销、关税减让原则;农产品协议、纺织品协议、知识产品协议等等)(3)为成员提供解决贸易摩擦和冲突的场所。(作为一个永久性经济组织,主要机构有:部长会议、总理事会、秘书处和总干事、争端解决机构)3.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非歧视原则,市场准入原则,互惠原则,公平竞争与公平贸易原则,贸易政策法规透明原则。其中最重要的是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请大家阅读“名词点击”,了解一下这两个原则。79\n最惠国待遇:其目的不是为了取得特殊待遇、差别待遇,而是为了取得同等待遇、非歧视待遇,是为了保障贸易机会均等。(见者有份,不见者也有份)国民待遇原则:把外国的商品当作本国商品对待,把外国企业当作本国企业对待,目的是为了公平竞争,防止歧视性保护,实现贸易自由化。(不排外)4.世贸组织的目标各成员在互利互惠基础上削减关税,消除国际贸易中的其他障碍和歧视待遇,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的生产和交换,促进各成员的经济发展。5.加入WTO对我国的影响(1)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成为WTO第143个成员。加入世贸组织是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战略决策,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根据世贸组织的原则、作用,请同学们想一想,加入世贸组织以我国有什么影响?(2)中国入WTO的积极影响(机遇)学生积极思考,发表见解教师点拨:①加入WTO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为我国经济发展赢得更好的国际环境。比如:可以使我国更广泛地参与国际分工,有利于我国经济走向世界;有利于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公平地参与竞争,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可以获得更多的经济信息,了解国际贸易规模、世界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国际贸易变化的新动向。②有利于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比如:对农业来说,有利于引进技术、资金、管理经验,推进农业现代化,有利于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加入WTO,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正如前面讲经济全球化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样,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3)中国加入WTO面临的严峻挑战(挑战)探究活动2:2005年5月美国对中国纺织品和服装实施进口限制。经过双方不断的艰苦努力,终于在11月8日达成《关于纺织品和服装贸易的谅解备忘录》,从而为今后两国纺织品和服装贸易减少摩擦打下了较好的基础。材料说明了什么?国际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深入的与国内市场竞争结合在一起,面临的经济风险会明显增加。如大幅度削减关税,发达国家的优势产品大量涌入,必将对国内企业带来生存危机等等。如:CPU、MP3、飞机等等高新技术产品……;按照特别条款规定,一些缔约国会利用该条款对中国产品实行某些限制措施;我国对外经贸管理和体制、法律、法规还不完全符合WTO规定,面临经济风险显著增加。讨论,有人说我们加入世贸是利大于弊,也有人说是弊大于利,还有人说不能轻言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你同意哪个观点?我们的态度:面对入世,能否把有利条件用足,把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关键在于我们自己。加入WTO是我国对外开放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对外开发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勇敢迎接挑战,全面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二、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1.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原因)教师活动:根据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带来的的影响,请同学们想一想,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发表见解教师点拨:这是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成就证明了,对外开放是正确的决策,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下列材料:79\n为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从1980年起,先后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以及海南省,建立了5个经济特区;1984年进一步开放了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14个沿海城市;1985年后,陆续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山东半岛、辽东半岛、河北、广西开辟为经济开放区,从而形成沿海经济开放带。1990年,决定开发上海浦东新区,并进一步开放一批长江沿岸城市,形成以浦东为龙头的长江开放带。1992年以来,决定对外开放一批边疆城市和进一步开放内陆所有的省会和自治区首府城市;还在一些大中城市建立了15个保税区、32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53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从而形成了沿海、沿江、沿边、内陆地区相结合的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请同学们想一想,我国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意味着什么?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发表见解教师点拨:全方位就是在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对所有国家进行开放;宽领域就是对商品、资本、技术、劳务等市场,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等广泛领域对外开放;多层次就是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发区、沿海、沿江、沿边、内陆中心城市等多种形式对外开放。这种开放格局必将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3.如何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1)为什么现在我们要提出全面提高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我国政府决定: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发展空间,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基本战略。(如何全面理解“全面提高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2)如何实现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基本战略江泽民说,“‘引进来’和‘走出去’是我国对外开放的两个轮子,必须同时转起来。”这句话说明了什么?①“引进来”与“走出去”关系“引进来”与“走出去”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有机组成部分。只进不出或只出不进,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放。探究活动3:引导学生分析书本112页我国利用外资情况图表,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a、我国现在实际利用外资额比20世纪90年代初成百倍增长;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其他产业少;b直接投资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我国需要继续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提高利用外资水平,以更好地发挥外资的作用。②“引进来”重要性及其注意问题。“引进来”必要性: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遇到的突出问题是资金不足、技术落后,单靠自身积累资金,不足以适应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因此需要引进外资。我们需要继续扩大外资利用规模,提高外资利用水平,以更好地发挥外资的作用。新形势下“引进来”要注意:利用外资同时,要结合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更多的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从刚才的探究活动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是以“引进来”为主。前面我们知道了“引进来”与“走出去”是不可分割的。探究活动4:截至2004年7月,海尔已经在世界12个国家建厂。海尔1997年在菲律宾建立海外第一家工厂。之后,迅速在中东、北非等地区设厂。1999年,海尔进入美国设厂。现在海尔已经成为我国跨国公司的领头羊。你知道哪些走出去的中国企业?这些企业是怎样成功“走出去”的?为什么要“走出去”?79\n还有中石油、中石化、联想、海信、奇瑞等等。一般通过投资建厂、建立科研开发机构、承包工程、组织劳务输出、投资农业和服务业等方式走出国门。(为什么要“走出去”)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走出去”的条件越来越成熟,要求也越来越迫切。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走出去”,是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拓展经济发展空间的迫切需要,也是行使我国在世贸组织中的权利、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更是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需要。③“走出去”的含义、主要内容“走出去”涵义:“走出去”是指通过到境外投资办厂、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输出等各种形式,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主要内容: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交流和合作。思考:结合书本114页链接思考:如何“走出去”?探究活动5: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全国居民每天消费总额达到37亿元。每天消费粮食75万吨,相当于一个县级商品粮基地的全年产量;每天消耗猪肉6万吨,食油1万吨,糖1.6万吨,鲜蛋1.8万吨。每天购买杂志600多万册,报纸5000多万份,需要400量中型载货汽车才能装载。请同学们思考,上述材料说明什么?在这种国情下发展对外关系,应该注意什么?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依靠外国是不能解决温饱问题的,更谈不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4.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并不是闭关自守、盲目排外,而是在立足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把二者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邓小平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自力更生是对外开放的前提和基础;对外开放是增强自力更生能力的重要途径。(三)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我国对外开放方面的有关知识,知道了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大趋势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实行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了解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成就、格局、新形势下的基本政策和战略。这对于我们在正确地认识国际经济关系,增强社会主义优越感和民族自强意识,自觉投身现代化建设等将有重大指导作用。课余作业讨论:联系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和我国国情实际,分析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教学反思本堂课的内容比较浅显而且学生也比较感兴趣,可以先让学生课外查阅相关资料后再讲解,一来学生可以比较轻松的掌握知识,二来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79\n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www.wsbedu.com/80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