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2.50 KB
  • 2022-08-16 发布

高中数学 椭圆标准方程教案 苏教版选修1 1 教案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1.1椭圆的标准方程教学案例一、案例背景及教材分析:“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是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1-1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课是是圆锥曲线的起始课。它既承接了前面集合与对应、曲线与方程、圆等有关知识,又为本章其余各节的学习在数学思想方法方面打下了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应用坐标法求曲线方程的基本思想,为后面双曲线、抛物线方程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通过研究方程揭示椭圆的内在本质特性和规律,充分展示数形结合的和谐美,为下一节课研究椭圆的几何性质打好基础。二、学情分析:(1)学生的知识储备分析:学生已学习了直线和圆的方程,并初步学习了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方法和步骤,但学生仍对坐标法解决几何问题存在障碍。(2)学生的数学能力分析:学生通过几何图形来发现轨迹上点的特征的能力较强,但计算能力较弱,因此在方程的推导中会遇到障碍,成为本节的难点。三、教学目标⑴知识目标:进一步理解椭圆的定义;掌握椭圆的标准方程,理解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⑵能力目标:通过寻求椭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帮助学生领会观察、分析、归纳、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的运用.⑶情感目标:通过对椭圆定义和标准方程的探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运动、变化的观点、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及严谨的数学逻辑思维。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椭圆定义的形成和标准方程的推导; 难点: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五、教学方法 启发、探索、小组讨论等\n六、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一块纸板、一段细绳、两枚图钉七、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知识回顾教师提问:1.圆的定义。2.圆的标准方程。3.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学生回答:1.平面内与定点距离之和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2.(x-a)2+(y-b)2=r23.解析法得曲线方程复习已学知识,更好的学习新知。情境创设引入新知(多媒体演示)地球绕太阳旋转运行的录像,描绘出运行轨迹图.提问:地球绕太阳旋转的轨迹是什么图形?学生回答后,教师点明主旨并书写课题,之后请同学们列举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椭圆形的例子.提问:椭圆应是满足什么条件的点轨迹?学生回答:1、压扁的圆、鸡蛋、天体运行轨迹、用于运油的油罐等。2、学生分组思考讨论。通过直观感知使学生从感性上认识椭圆引入新知。\n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先用多媒体演示椭圆的画法。1.教师演示:固定绳子的两端,用铅笔拉紧运动。2.提出问题:1)画出怎样的图形?2)符合的条件是什么?3.总结:1)得椭圆,条件是两定点F1、F2,动点M,且∣MF1∣+∣MF2∣为常数,∣MF1∣+∣MF2∣﹥∣F1F2∣2)定义:焦距∣F1F2∣、焦点F1F2椭圆:平面内与两定点距离之和是常数(大于∣F1F2∣)的点的轨迹。1.学生模仿:让学生用课前准备好的纸板、细绳、图钉按课本及教师的要求画椭圆,并调整绳子两端,绳长不变观察变化情况。2.学生讨论。1)∣MF1∣+∣MF2∣﹥∣F1F2∣时轨迹成椭圆;2)∣MF1∣+∣MF2∣=∣F1F2∣时轨迹成线段;3)∣MF1∣+∣MF2∣﹤∣F1F2∣时轨迹不存在通过让学生观察、动手操作、讨论,总结,引导学生逐步认识理解椭圆定义,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能力,使学生品味成功的乐趣新知运用加深巩固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习题:用定义法判断下列动点的轨迹是否为椭圆。1.平面内到F1(-2,0),F2(2,0)的距离之和为3的点的轨迹。2.平面内到F1(-2,0),F2(2,0)的距离之和为6的点的轨迹。3.平面内到F1(-2,0),F2(2,0)的距离之和为4的点的轨迹学生讨论判断,教师给予订正。通过判断训练,充分理解掌握椭圆定义和条件\n探讨分析前面我们已经得到椭圆的定义,那么由椭圆定义,我们能不能推导出椭圆的方程。 问题1:圆的方程是如何推导?回忆必修2中圆的方程的推导过程,让学生自己动手推导出椭圆的标准方程。(学生讨论回答:建系、设点、列式、代入、化简,教师强调五步骤.)问题2:怎样给椭圆建立直角坐标系?若学生选取适当的坐标系都一样,教师多画几个坐标系,让学生选,注意要有中心在原点,焦点在y轴的坐标系;提问:为什么选取这样的坐标系,依据是什么?结合建立坐标系的一般原则——使点的坐标、几何量的表达式简单化,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基础较好的学生思考、板演。同时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给予点拨。学生思考,为什么这样建系?这样类比,学生容易接受,知识层层递进。回忆圆的方程的推导过程,目的在于使学生不断复习旧知识,温故知新。体现问题由学生提出,知识也由学生得出的教学模式。\n推导方程并且从“对称美”、“简洁美”的角度出发作一定的点拨;求解方程步骤:⑴建立直角坐标系:以F1、F2所在直线为轴,线段F1F2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xOy.⑵设点的坐标:设点P(x,y)是椭圆上任意一点,且椭圆的焦点坐标为.⑶列等式:依据椭圆的定义有|PF1|+|PF2|=2a.⑷将坐标代入得到.⑸化简:通过移项、两次平方后得到:,思考:为使方程简单、对称、和谐,可以怎样化简这个式子?引入字母b,令,可得椭圆的标准方程为.思考: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方程该如何推导?如何化简带两个根号的式子呢?学生进行运算,教师巡查发现问题给予点拨通过几何画板的建系,再次让学生体会:“建立坐标系、设点的坐标、列等式、代坐标、化简方程”这个推导曲线方程的过程,并能在对比中猜想出标准方程,即焦点,焦距为2c,椭圆的方程为引导学生去思考如何化简这个式子\n例题讲解例1.求适合下列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 ,椭圆两个焦点的坐标分别是(-4,0)、(4,0),椭圆上一点P到焦点距离的和等于10 .= 解题时教师详细板书,给学生一个解题的规范示例。学生思考巩固所学,加强知识的记忆。课堂练习1、若动点P到两定点F1(-5,0),F2(-5,0)的距离之和为10,则动点P的轨迹方程为2、已知椭圆的方程为,则a=___,b=____,c=____,焦点坐标为:__________,焦距为___________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习成果课堂小结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吗?这节课我收获的知识是;我学到的一种思想方法是;我将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是.学生总结出在知识、数学思想等方面的收获 让学生自己进行小结,不但能检验学生学的如何,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再\n一次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最重要的一点,让学生体会到了成就感。作业布置教材P30页习题2,4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创造性得到进一步发挥。八、 板书设计:椭圆的标准方程1、定义2、标准方程①焦点在x轴上:①焦点在y轴上:例题讲解: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实施教学,对椭圆定义的引出,遵循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总结能力。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层层深入,推导标准方程。在本课教学中,首先利用数形结合,合理建标\n;其次,科学而简明的代入数字,化简计算过程,明确解题原理;最后用类比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代入字母求得方程。通过师生合作,学生探究,培养了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习题设计不仅考虑知识的强化训练,更重视能力的培养。本节课完成得较顺利,课后学生的反应也比较好。十、不足之处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问题:比如由于学生的基础情况所限,本节课的推导标准方程部分耽误了一些时间,导致后面的课堂练习题部分完成得不是很充分,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做好知识的积累。总体来讲本节课师生配合默契,课堂节奏流畅,基本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