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6.69 KB
- 2022-08-1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精品教案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精品教案设计3月4号使用者教案编号课程标准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课标问题重点:农业生产的发展解读难点: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1)从中国农业发展的历程中,使学生认识到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树立正确的发展观。教学目标(2)通过本节课教学,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人民利用勤劳双手和无穷智慧为中国古代文明创造了巨大财富,是历史的创造者,但是在阶级社会里,广大人民的生活却相当困难。基础知识梳理思维拓展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1、原始农业的出现(1)出现:距今一万年左右。(2)地位: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3)状况:①工具:石刀、石斧。②耕作方式:刀耕火种。③生活方式:经常迁徙。2、商周时期的农业(1)生产工具:青铜农具出现,但木制耒耜和石锄、石犁仍是主要工具。⊙本课测评(2)耕作技术:懂得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古代中国以农立国,试总治虫灭害等。结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3)作物种类:西周时期,粟、稻、黍、稷、麦、桑、点。麻等后世的主要农作物多已具备。(4)生活方式:开始定居。答案提示: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精耕细作;自给自足。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生产技术时间成就⊙学习延伸耕作春秋战国铁农具和牛耕开始使用并推广请你谈谈开发这些“边际方式汉朝西汉赵过发明耦犁;东汉时,使土地”的利弊得失,它对当时和用耦犁的方法传到珠江流域当今的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了怎样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的影响?我们今天应该吸取什么要耕作方式样的经验教训?隋唐江东出现曲辕犁,一直为后世沿用答案提示:开发边际土地是耕作春秋战国龙做法技术西汉代田法由于人口增加太快,在农业科技魏晋南北北方:耕耙耱技术;朝以后南方:耕耙技术发展水平低的情况下,为了养活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1页,共15页-----------------------\n耕作西汉一年一熟这么多人口,只能采取垦荒的方制度宋朝以后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水利战国都江堰式。垦荒导致了水土流失、环境工程汉朝漕渠、白渠和龙首渠灌溉曹魏翻车恶化。我们今天一是要控制人口工具唐朝筒车宋朝高转筒车的增长,二是要提高农业发展的明清风力水车科技水平。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1、背景(1)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提高了生产力。(2)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2、形成:春秋战国3、特点: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需要和交纳赋税。4、地位:小农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学思之窗5、影响董永和七仙女所向往的生(1)积极: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在封建社会的形活是什么样的?这段戏词反映了成和发展时期,适应生产力发展,积极作用是主要的。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什么特点?(2)消极:具有脆弱性;在封建社会后期,阻碍商品经答案提示:向往男耕女织的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不利于社会的进步。生活,反映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自给自足的特点。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去评价小农经济,前期起到了积极的进步作用,是适合历史发展潮流的。板书设计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1、原始农业的出现1、背景2、商周时期的农业2、形成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3、特点1、耕作方式4、地位2、耕作技术5、影响3、耕作制度4、水利工程5、灌溉工具【同步训练】一选择题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2页,共15页-----------------------\n1.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演变的趋势是()A.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B.石器锄耕——刀耕火种——铁犁牛耕C.铁犁牛耕——刀耕火种——石器锄耕D.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刀耕火种2.中国形成相当发达的原始农业是在A五六千年前B七八千年前C六七千年前D八九千年前3.我国农业由“刀耕火种”进入“石器锄耕”阶段后,人们使用的主要生产工具是A石斧、石锛B骨耜、石耜C钱、钹D铁铲、铁犁4.古代中国最重要的生产部门是A农业B、手工业C、商业D、工业5.垄与沟轮换耕种,能防风抗旱,比普遍采用的播撒方法先进,这种方法是A“区田法”B“代田法”C“轮种法”D“间种法”6.观察阅读下面材料,指出这种农业生产技术所表现的特点是“代田法”是先把田地开成一条条深宽各一尺的垄和沟。第一年把庄稼种在沟里,出苗后,逐渐把垄上的草和土培到苗根上。第二年在原来的垄上,再如法开沟载种。汉代代田法模型A.广种薄收B.少种多收C.休耕轮作D.精耕细作7.下列结合错误的是:A.战国——铁农具B.唐朝——高转筒车C.明清——风力水车D.汉朝——耦犁8.我国古代下列生产工具中,基本上无需使用人力操作的是()A.耧车B.翻车C.筒车D.提花机9.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A.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B.地主经济C.封建国有制度下的经济D.封建庄园经济10.“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墨子》)农民如此兢兢业业主要是①缴纳租税的需要②商品交换的需要③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11.黄梅戏《天仙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段唱词反映了:①以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基本生产模式②不承担国家赋税③农民富裕祥和的生活情景④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A.①②B.①④C.①②③D.①③④12.黄梅戏《天仙配》中七仙女的唱段“你耕田来我织布”反映了中国古代A农业的基本特点之一B手工业的基本特点之一C商业的基本特点之一D“重农抑商”的基本特点之一二、问答题农业是古代中国社会最重要的生产部门。回答下列关于古代中国农业的相关问题:(1)在古代中国的农业生产中,主要的耕作方式是什么?使用铁农具和牛耕;铁犁牛耕(2)这一耕作方式对古代中国的经济形态有何影响?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或自然经济);(3)简要概述这一经济形态的基本特点。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3页,共15页-----------------------\n自给自足;个体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其他言之成理亦可)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设计教案编号02课程标准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课标问题重点:古代手工业的重要成就;官营手工业产品精美,品种繁多,享誉世界;解读民营手工业艰难发展,后来居上;家庭手工业是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难点: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识记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在世界上的地位以及教学目标对世界瓷器业的影响,从中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培育民族自豪感。基础知识梳理思维拓展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国古代的一、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精美文物。四羊方尊、司母戊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鼎、明清时期的青花瓷、彩瓷、珐琅彩瓷等吸引学生兴趣。导二、官营手工业:素称发达入新课1、发展历程(1)夏、商、西周时期:以青铜铸造为代表,官府垄断。庶人食力,工商食官。(2)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3)西汉武帝以后:煮盐、冶铁、铸钱等收归官办。──《国语·晋语》2、特点(注意归纳的角度,并学会这种方法,材料题中经常让你根据材料进行概括总结)(1)经营方式和生产方式:政府直接经营,集中大作坊生产。(2)技术水平:大多精美。辅助教学:课本图文资料,宋(3)世界地位:领先世界。朝五大名窑。3、发展状况:(1)冶金业(不看课本,检测一下你预习的效果)技术领域时期成就影响“中国”在英语中的单词是原始China,你知道China的原意冶铜社会掌握冶铜技术辉煌灿烂的青吗?古代西方一直称中国为技术晚期铜文明。“塞里斯”,这是什么意思?繁荣,司母戊鼎、四为什么西方这样称中国?商周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西周已有铁器16世纪以前晚期一直领先世钢铁冶两汉高炉炼铁界,提高生产炼技术两汉炒钢技术力水平。东汉水力鼓风冶铁工具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4页,共15页-----------------------\n南北灌钢法朝(2)制瓷业(默写朝代)朝代成就【学思之窗】:资本主义生产商朝原始瓷器关系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东汉青瓷北朝白瓷答:是雇佣关系,即“机户出唐朝南青北白资,机工出力”。宋朝五大名窑明清青花瓷、彩瓷、珐琅彩材料分析:景德镇①丝织业中心:开设手工工(3)丝织业场,雇佣工人进行生产,朝代成就机户是资本家,机工是雇距今四五千年养蚕并有了丝织品佣工人,两者不存在人身商朝织机依附关系。西周斜纹提花织物②棉纺织中心:利用手中的西汉长安出现东西织室商业资本,组织工人进行唐朝轻盈精湛,波斯织法风格生产,也成为早期资本宋朝织棉,吸收写实风格家。明清苏杭织造局,精致的缎清朝存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地区和部分增多。三、民间手工业:艰难经营1、形态及特点:(1)家庭手工业:以纺织为代表,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剩余一小部分作为商品出卖。思考: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2)民营手工业:主要供民间消费。有哪些特征?2、历程:朝代状况答案提示:①官营手工业发春秋战国至隋唐发展—摧残—恢复和发展达。例:冶金业成就领先世界;唐朝布、绢、锦等出自民间②民间手工业经营艰难。例:两宋城乡日常用具用品主要出自民营手黄道婆在棉纺织业的贡献;③工业享誉世界。例:“丝国”、“丝元朝黄道婆推广棉纺织技术绸之路”、“瓷器大国”。明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1.技术先进、水平高超、长3、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及发展(难点)期领先于世界;(1)出现:时间:明朝中后期地点: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2.部门多。种类全;(2)发展:清朝3.经营形态多种多样;四、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4.明清部分手工业部门出现1、地位及影响: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资本主义萌芽而且很早就远销亚、非、欧等国家,广受欢迎和赞誉。5.中国的手工业影响深远,2、表现:远销世界各地。(1)西汉始:丝绸远销亚欧。(2)唐朝起:瓷器远达欧非。(3)明清:影响欧洲瓷器业的兴起。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5页,共15页-----------------------\n明:烧制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图案的瓷器。清:烧制西餐用具和鱼缸。板书设计发展历程:一、官营手工业:特点:发展状况:形态及特点:二、民间手工业:历程: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发展》三: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同步训练】1.原始瓷器的出现是在()A.新石器时代B.夏朝C.商朝D.西周2.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主要经营形态不包括()A.官营手工业B.民营手工业C.家庭手工业D.公私合营手工业3.关于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稀疏而微弱B.发展非常缓慢C.代表中国社会发展方向D.开始主导中国社会经济4、《国语—晋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该材料说明西周时期()A.手工业被官府垄断B.私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C.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形态D.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5、古代罗马博物学家普林尼在《自然史》中写道:“中国或称塞里斯,在希腊古语里意思是丝。”你从此材料中获得的信息不包括()A.中国在世界上曾被称为丝国B.古代中国盛产丝和丝织品C.中国的丝和丝织品远销欧洲D.普林尼曾经来过中国6、下列哪一项最能体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A.“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B.“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C.“得业则生,失业则死”D.“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7、明清小说《醒世恒言》里描写的苏州盛泽镇上的施复夫妇,靠养蚕织绸生活,本是小户人家⋯⋯几年之后他们增买了三四张织机雇人织绸⋯⋯后来他们又买了两所大房子和三四十张织机,雇人织绸。由此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6页,共15页-----------------------\n可知()①施复夫妇是机户②当时江南一些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③明代手工业还较落后④封建经济仍占主导地位A.①③④B.①②C.①②④D.②③④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设计使用者教案编号课程标准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课标问题重点: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解读难点: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1、通过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搜集资料、共同探究问题,使学生对古代商业的发展有初步了解,并能在了解史实的基础上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教学目标在学习中学会与人合作;2、通过课堂上分组研讨交流,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思辩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竞争与合作意识;3、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引文及史料,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历史材料以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②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的能力。基础知识梳理思维拓展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7页,共15页-----------------------\n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导入】朝代概况由电视剧《乔家大院》商朝商朝人善于经商,经商的人被称为“商人”。《走西口》导入春秋商业繁荣,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出现许多商品市场战国和大商人。秦汉经商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商业总体水平不高,但还是得到了发展。【学思之窗】至隋柜坊和飞钱的出现,对唐商业的发展有何作用?隋唐①邸店在各大商业城市不断兴办,都市商业不断发展;②农柜坊和飞钱的出现,使村集市贸易也发展起来。③出现了柜坊和飞钱。柜坊是我国各地之间的商业来往更加方便快捷,有利于商最早的银行雏形。飞钱类似后世的汇票。业的繁荣。两宋商品种类迅速增加,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元朝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国内外各种商品汇聚于此。明清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A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农副产品进入市场成为商品。B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C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大。D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商帮”,其中,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1、市的变迁宋朝以前—概况:①特定的位置设市,市坊(居民住宅区)分开。②设市令或市长,对市场交易进行管理,③按时开市、闭市,闭市后不许交易。如汉唐长安城设有东、西“市”等等。宋朝时期—概况:①突破传统商业时间、空间的限制:A经营时间限制也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交易活动也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B坊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②“草市”也更加普遍。③全国出现数十座较大的市镇。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是最著名的四大商业名镇。2、古代大城市的发展(1)重要大城市:古代的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等大城市,既是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军事重镇,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古代中国商业(2)一批新兴城市兴起原因: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等,催生了一批城市的兴起与繁荣。发展的特点:①商业起源早,商表现:南方经济的发展,使扬州、成都等一批南方城市成为当时最繁荣的大都会,“扬一益二”。业活动逐步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宋元明清时期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商业日益繁荣。1、历代对外贸易的繁荣②与农业和手工业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8页,共15页-----------------------\n(1)西汉:开通陆地和海上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发展相联系,受重农抑(2)唐朝: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设有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商政策影响,作为自然(3)两宋:中国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至非洲进行贸易,海外经济的补充而存在。贸易税收甚至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③从整体看来,古(4)元朝: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代中国商业发展始终处2、特点于封建政府的抑制之①官府控制下的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中,朝贡贸易占有重要地位。下。④商业繁盛促使了②朝贡贸易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古代都会的大量兴起。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如郑和下西洋)⑤官府控制下的对3、明清时期对外贸易走向衰弱:原因:因为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外贸易,是一种朝贡贸表现:只开广州一处,只许广州“十三行”经营外贸。出口商品仅占总量易,明清时期逐渐由盛3%左右。而衰。板书设计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1、市的变迁2、古代大城市的发展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1、历代对外贸易的繁荣2、特点3、明清时期对外贸易走向衰弱:【同步训练】一选择题1、在对外海陆贸易中,海外贸易尤为发达的时期是:A、秦汉时期B、三国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时期2、明朝“嘉庆末隆庆间⋯⋯,末富居多,本富益少、”这说明:A、农业经济发达,富裕地主增多B、手工业发达,富裕者增多C、商品经济发达,富商增多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3、下述商业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官府设专职官员市令或市长管理市场②出现柜坊和飞钱③坊市界限被打破④地域商人群体兴起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②④③D、①③④②4、西汉时期中国的对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从根本上说得益于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9页,共15页-----------------------\nA、封建经济的繁荣B、丝绸之路的开辟C、统治者的开明政策D、实力雄厚大商人的出现5、“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这一商业现象不可能出现于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6、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出现在()A.春秋战国时期B.秦汉时期C.魏晋南北朝时期D.隋唐时期7.阅读以下材料:有人说,欣赏《清明上河图》“恍然如入汴京(东京),置身流水游龙间,但少尘土扑面耳”。——《石渠宝笈三编》图3清明上河图(局部)回答:(1)说明图1所示城市的名称及其所处朝代。(1)长安,唐代;(2)从图2、3提取历史信息,说明北宋东京与图1所示城市相比,在商业活动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2)突破坊市制空间限制;突破坊市制时间限制;出现专门市场【点拨】本题是全国高考广东卷考题。我国古代都城建筑是古代建筑文化史重要内容之一,唐代都城建筑特点是棋盘状结构,而且大明宫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之一,据此可判断图1是唐代都城长安。第二问属读图比较题,长安城中坊市的分界明确,而北宋东京图没有这样的分割,另外答好本题,必须结合唐宋商品经济的有关知识来回答。答案文字表达力求做到简明扼要。由于部分考生没有掌握唐代城市建筑的特点,因而第一问就被卡住,导致整个题目都不能完整作答。第二问只能就图示,答出对坊市的空间限制,而对坊市的时间限制以及出现专门市场这两点不能总结到位。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10页,共15页-----------------------\n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设计使用者教案编号04课程标准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课标问题重点:掌握古代中国土地制度是如何演变的并理解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政策,解读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难点:古代中国是一个以农为本的社会,要求学生能站在这一高度上去理解重农抑商实施的原因。(1)知识与能力:原始社会的土地制度、夏商周时期的井田制及瓦解的经过、封建土地教学目标所有制的形成及发展、特点、封建社会时期的国有土地和私有土地的形式、土地兼并。理解生产力的发展是土地制度演变的根本原因。了解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文献的能力,及借助历史文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考古材料、历史文献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推理分析,大胆地比较论证,主动探究各个历史问题的答案。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阅读法等探讨有关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学生了解古代中国的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压抑了中国社会新的生产方式的萌芽,理解我国今天的改革开放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基础知识梳理思维拓展阅读第一子目一、对内政策思考: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1、土地制度的演变这种变化对社会转型产生什时期土地制度演变么影响?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所有夏、商、西周时期,土地奴隶社会土地国有(井田制)属于国家所有;认识:生产力是推动产生转春秋时期,井田制遭破型、制度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坏,各诸侯国进行税制改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历革,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史评价的根本标准。有的合法性。战国时期,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历朝政府采取措施,抑制延续两千多年地主兼并农民土地。北魏均田制,明朝按照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收取赋税。【学思之窗】1、保护秦国的农业生产,增2、“重农抑商”强秦国的国力,维护和巩固了(1)目的: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秦国的封建制度。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2、思路引领:施行重农抑商(2)首倡:商鞅变法政策的重要性,结合时代背景(3)发展:①西汉:抑制富商大贾势力;阐述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必②明清:依然固守重农抑商政策。要性。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11页,共15页-----------------------\n讨论环节:二、对外政策引导学生看课本学习延伸,分1、“海禁”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1)原因担心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统治。慢的原因。(注意史论结合,(2)内容人民不得擅自出海,官方主持外贸。言之有理即可)2、“闭关锁国”(1)原因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2)内容禁止官民私自出海,将沿海居民内迁,不许下海。(3)影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滋长,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板书设计土地制度的演变对内“重农抑商”古代经济政策海禁对外闭关锁国【同步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土地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井田制规定土地属于全体国民所有B.地主阶级通过变法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C.均田制制规定受田者可以买卖土地D.土地国有是我国封建社会唯一的土地制度2.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私田”,一律按田亩实数收税。这一税制改革A.是“重农抑商”政策的具体体现B.加速了土地兼并的进程C.促使土地所有制逐步发生变革D.成就了鲁国的霸主地位3、汉朝和明清相比,“重农抑商”政策中相似之处是①重要商品由官府垄断经营②禁止商人长途贩运贸易③限制城市商业的时间和空间④对民间商业加征重税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4.对古代“重农抑商”政策评价错误的是A.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B.影响工商业的正常发展C.保证封建国家的税收D.使小农经济迅速解体5.我国封建社会存在着土地国有制、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和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三种土地所有制形式。以下表述正确的是①封建土地所有制在封建社会一直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②封建土地所有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长期存在的基础③封建土地所有制是“重农抑商”思想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基础④随着封建社会的结束,上述土地所有制形式在中国逐渐消失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6.秦《琅玡刻石》:“皇帝之功,劝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与该主张相左的是: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12页,共15页-----------------------\nA.宋明理学B.重农抑商C.工商皆本D.封建君主专制7.《齐民要术·序》中载:“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厥(通“缺”)而不录。”材料表明,贾思勰对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态度是A.反对B.赞同C.听其自然D.主张适当改变8.关于明代海禁政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其根源是小农经济B.直接原因是倭寇侵扰C.由十三行与外通商D.禁止民间出海贸易9、导致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是A.农民的购买力低下B.国内外市场狭小C.腐朽的封建专制统治的阻碍D.重农抑商政策10..明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造成的最严重后果是A.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B.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C.抵制了西方殖民侵略D.长期与世隔绝落后于世界潮流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孟子·滕文公上》材料二:“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者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汉书·食货志》材料三: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复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莩耳。──董猬《救活荒民书》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种土地制度?井田制(2)材料二反映了该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发生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一变化对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井田制正式废除,土地私有制从法律上确立,土地可以转让和买卖。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确立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推动了生产的发展,但是土地兼并造成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影响了国家收入,农民失去土地,生活苦难,社会动荡不安等(3)针对材料三所反映的社会问题,统治阶级曾试图施行怎样的土地制度加以解决?其结果如何?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13页,共15页-----------------------\n针对地主兼并农民土地的现实,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由于土地私有、买卖频繁,均田制最终瓦解。未能解决土地兼并严重的问题12.(9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自万历元年到崇祯十七年(1573─1644年)的72年,从葡萄牙、西班牙、墨西哥、日本等国输入中国的白银达到一亿西元以上。这个数字仅指海舶输入申报之数,至于走私或私人带来还未计算在内。巨额的白银输入是以巨额的商品输出为条件的⋯⋯又据统计,从康熙三十九年到乾隆十六年(1700-1751年)的51年间,从西欧各国进口的白银达到6800多万元。──彭雨新主编《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材料二清统一台湾以后,曾开放海禁,并于广东澳门、福建泉州、浙江宁波和江南云台山设立海关,作为对外通商的口岸。但后来由于西方侵略势力在中国沿海进行种种非法活动,清廷又于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下令封闭其他口岸,只准在广州一地通商⋯⋯这一方面是因为当时中国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社会,不需要从外国输入大量商品⋯⋯而当时西方资本主义强盗在中国沿海各地的种种侵略活动,也不能不引起清廷的严密注意和防范。──魏千志《明清史概论》材料三在欧洲盛行重商主义,重视现金的时代,英人认为这(贸易逆差)是国家的巨大损失,即发现鸦片大有销路,遂全力以赴。──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请回答:(1)简要概括明清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形势。简要分析造成这种形势的主要原因。(3分)中国在对外贸易巨额顺差。(1分)原因:中国自然经济处于统治地位;而国外对中国商品需求量大。(2分)(2)清政府对于对外贸易采取什么政策?采取这种政策的原因是什么?(3分)限制海外贸易,仅留广州一地作为通商口岸。(1分)原因:中国当时不需要大量外国商品;防范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2分)(3)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于对华贸易的形势持何态度?采取了什么对策?(3分)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14页,共15页-----------------------\n西方国家的海外贸易和殖民活动目的是获取金银财富,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巨额贸易逆差不符合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2分)向中国走私鸦片。(1分)13.材料题:“⋯⋯朕(雍正)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苦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摘自《大清会典事例》学生阅读材料思考:材料反映统治者实行何种经济政策?其目的是什么?统治者是如何推行政策的?第一问:重农抑商第二问:直接目的: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根本目的:巩固封建统治第三问:继承传统的专卖制度;加征民营商业的商税;歧视商人,限制商人的社会地位;组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完成表格:近代前夜中西方历史差距比较经济政治军事外交观念自然经济占封建专制装备落后顽固守旧中国闭关锁国统治地位统治腐败海防松弛妄自尊大资本主义工资产阶级统船坚炮利开放进取西方殖民扩张业强国治确立战斗力强用于探索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15页,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