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00 KB
- 2022-08-1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报任安书(5) 一、学习要点 (一)简介相关内容 1.写作背景 司马迁(前145-前86?)38岁继父职为太史令。47岁时因李陵事下狱,受宫刑,出狱后,为中书谒者令。此文是司马迁54岁时写给朋友任安的一封回信。 任安,字少卿,汉武帝时任益州刺史,北军使者护军等职。征和二年(前91年),朝中发生巫蛊案(巫师用邪术加祸于人为“巫蛊”。汉武帝时,女巫教宫人埋木偶免灾。帝病,负责护卫京城的佞臣江充谓帝崇在巫蛊,因于宫中掘地搜查。江充与戾太子刘据有嫌隙,遂诬称在太子宫得木偶甚多。太子畏惧,起兵捕杀江充,与丞相(刘屈髦)军大战于长安,太子失败自杀)。任安当时任北军使者护军(掌京城禁卫军北军),乱中接受戾太子要他发兵的命令,但按兵未动。戾太子事件平定后,汉武帝认为任安“坐观成败”怀诈,有不忠之心,论罪腰斩。任安入狱前写信给司马迁,希望他“尽推贤进士之义”,搭救自己。司马迁于是写了这封回信。 此文中,司马迁以极激愤的心情申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抒写了内心的无限痛苦,大胆揭露了汉武帝的喜怒无常和刚愎自用,提出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进步的生死观,并表现出他为实现理想而甘受凌辱,坚韧不屈的伟大精神。此文感情真挚,语言流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对于了解司马迁的生平思想以及他的文学观,本文也有重要价值。 2.课文说明 原文较长,课文是节选的。开头删去了说明回信迟的原因部分。其下司马迁详述因为替李陵说情而获罪的经过,意为婉言表白自己不能为任安辨白而难行施救,并不是缺乏仗义执言的勇气,自己曾为李陵辩护就是明证。(武帝刚愎自用,不爱谏言,而司马迁所惜非生命,而惜《史记》之未成。)这部分是下文的铺垫,较长,课文亦删去。课文主要节选此文的下半部分,为了突出“幽而发愤”“自陈已志”这个主题。 (二)课文内容 1.内容结构 课文可分为四部分。\n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说明复信之由。 这一部分由任安要求作者“推贤进士”(即替任安“说情”的委婉说法)以及“若望仆不相师”,道出“仆非敢如此”之旨,并由此引出自陈已志。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陈述自己遭极辱而不自杀之事由。 其中第一层(第3自然段),说明自己不轻死而择受极辱之事情。这一层中,先叙祖先职务不为天子所重,而自己受诛而死不能被认为是为名节而死,而人之死当有价值,“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故不轻死。接着在说明自己受极辱之后,列举王侯将受辱后不自杀的例子,进一步说明自己受辱后已不能再为名节而死(要为名节而死,在受刑前就该自杀)。 第二层(第3自然段),表明自己受辱不死是为了使“文采表于后世”。这一层中,先说自己并不是因为顾及亲人家庭,也不是没有自杀的勇气,而是因为自杀就断送了自己生命价值所在的事业。于是为了完成心愿,他超越为名节而死的一般观念,抛弃庸碌一生而死之俗念,为文采显露于后代,让历史证明自己的人生价值,他选择了历苦难而走向卓越之路。 第三部分(第4-5自然段):进一步说明隐忍苟活是为了完成《史记》。 其中第一层(第4自然段)列举古圣贤(“倜傥非常之人”)受辱后发愤有为之事,以佐证自己选择之确。 第二层(第5自然段)介绍《史记》的体例、写作目的,说明自己“就极刑而无愠色”是为了完成它。——再一次证明自己所择是超越庸凡而走向卓越之路。 第四部分(第6自然段):抒写痛辱愤郁之心情,再点复信之意(言无从“推贤进士”之苦衷)。 2.写作特点 这篇千古名文,表现了司马迁崇高的人生信念和伟大的为事业献身精神,读其文,如见其人。文章至情感人,见识深远,辞气沉雄,言论剀切,多有可学习借鉴之处。简归如下。 (1)写法上融记叙、抒情、议论为一体,行文曲折跌宕 (2)语言精炼生动,含情蕴理,深刻有力。 二、能力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5题。\n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语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佩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苦此。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下列句子中红色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门人弟子填其室 填;充满。 B、俟其欣悦 俟:等待。 C、无冻馁之患 患:疾病。 D、非天质之卑 卑:低下。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手自笔录,计日以还——亲手自己用笔抄录,计算日子返回来 B、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手指冻得不能屈伸,也不懈怠抄录的事 C、色愈恭,礼愈至——脸色更恭敬,礼节更周到 D、略无慕艳意——一点儿没有羡慕的意思 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说明作者勤苦求学的一组是: 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②尝趋万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n ③未尝稍降辞色。 ④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 ⑤左佩刀,右佩容臭,煜然若神人。 ⑥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 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少年时好学,家贫无从得书读于是借书抄录,靠勤奋遍观群书。 B、成人后求学欲望更强,曾到很远的地方向先辈求问,非常恭敬尽礼,终于增长了学识。 C、作者从师学习备尝艰苦而能坚持不辍,服饰很差远不如同学华美,但他以读书为乐。 D、作者认为当时太学学生与自己当年求学比,有很优越的条件,却学业不精,道德不成,是因为心志不专。 参考答案及译文 1.C(患:忧虑)。 2.A(A项两个“以”都是表的连词“来”。B项第一个“之”是起“取莉”作用的助词,不译;第二个“之”是结构助词“的”,因为“所存”是名词性主语)。BC项第一个“乃”是副词“才”,第二个“乃”是副词“于是”。D项第一个“则”是表比较的副词“却”,第二个“则”是表承接的连词“就”。) 3.A(“还”根据文意,应该是“还书”。) 4.A(③⑤⑥句非作者之事。) 5.D(作者是假设的说法,不是太学生真的如此。) [译文]\n 我小时候就很喜爱学习。家里穷,无法得到书来看,每次向藏书的人家借书,亲手自己抄写,计算着日子还书。天很冷,砚台的冰很硬,手指冻得不能屈伸,也不懈怠抄录的事。抄完,跑着送去,不敢稍微超过限定的时间。因此人们大多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广泛地看到各种书。成人以后,我更加仰慕圣贤之思想学说。又担心没有名师,名人与他们交游,我曾快走到百里外找乡里学问前辈拿着经书求问。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弟子充满他的屋子,不曾稍微缓和言辞神色。我站立旁侍在身边,提出疑问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求问。有时遇到他呵斥,脸色更加恭敬,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句话来回复,等到他高兴了,就又求问。所以我虽然很愚笨,终于获得了知识学问,在我找老师学习时,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走在深山大谷中,严冬寒风,大雪沉几尺,脚的皮肤裂开了却不知道。到了馆舍,四肢冻僵硬了不能动。女仆人拿热水浇洗,用被子围着盖着我,我才很暖和。住在旅馆,主人每天供两顿饭,没有鲜肥美味的享受。同学堂的学生却穿着丝绸花纹衣服,戴着红缨装饰珍宝的帽子,腰带白玉环,左边佩着刀,右边佩秀袋,光彩照人像神人。我却穿着棉絮袍子破衣处在他们中间,一点儿没有羡慕的意思,因为内心有值得快乐的东西,不知道自己的口味和身体的供养不如别人。我读书辛勤而且艰苦如此。现在太学生们在太学学习,朝廷每天有官粮供应,父母每年有皮衣葛衣送给,没有受冻受饥的忧患了;坐在高大屋子下面诵读诗书,没有奔跑的劳苦了;有司业博士作自己的老师,没有求问而不告诉,请教而得不到回答的情况;凡是应该有的书皆集中在这里,不必像我用手抄,向别人借来然后才能看。如果有学业不精通,道德有不成就的人,不是自己天资低,就是心不像我专一罢了,难道是别人的过失吗? 作文题: 以“沟通”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800字以上。谁解其中味高三(7)邹菁菁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谁解其中味”?曹雪芹写下这一句,必定已潸然泪下。他一定希望读者能懂自己的文字,能听到自己胸中郁积的千言万语。 是的,读者和作者是可以沟通的,哪怕有千山万水的阻隔,哪怕处在相距几个世纪的不同世界。因为,书就是永不泯灭的沟通的桥梁。 读书,是作者和读者在沟通知识。那次,我从图书馆翻到一本马丁·加德纳的科普名著:《啊哈!灵机一动》,打开书就看到这样一个问题:“一位教授家养了很多宠物,除了两只以外全是猫,除两只外全是狗,除两只外全是鹦鹉,问有什么宠物,各几只?”在思考时,我总觉得面前有一层薄雾,答案就隐藏在那雾后面,可就是够不着。突然……啊哈!只要打破只从正面想问题的定式,绕道而行,就云开雾散了。这本书的其它问题虽各有巧妙,但无不体现了这种思想。在沉浸于趣题时,我也常常感到加德纳先生正微笑着告诉我一些“小聪明”,但“小聪明”里常有大智慧啊!\n 读书,是作者和读者互相倾诉感情。最近,我看到一些令人费解的事情:人与人间不久前还似亲密无间,今却近乎陌路;人与人间表面交情甚好,背后却互相倾轧。回家后心中烦乱,翻到《红楼梦》,正看到贾家被抄,亲戚好友流离失散。宝玉衣衫褴褛,提着一盏灯四处流浪。他在寻找什么?不只是亲人吧。作者借宝玉之灯,是不是也想找回些什么?我又何尝不想让宝玉的灯也替我找到那些令人烦乱的问题的答案!我敢说,那时,曹雪芹先生的情感与我的有一点相通! 读书,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升华思想。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岂止是写给任安的!“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设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他为自己的使命而“偷生”,实在是最可敬的大丈夫!这使我对生命又有了新的认识:活着也是一种责任,随便放弃它的人才真正可耻。 作为读者,我们当与作者沟通。有吾辈解书中真味,作者们可以无憾了吧! [评语] 读书是和作者沟通之事,邹菁菁同学选的写作点(立意)多好啊。她用自己的体验写出了这种沟通之“真味”,当然是“真情”之作,显示了作者在“读书”方面的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