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00 KB
  • 2022-08-16 发布

高中一年级语文-高中-必修④《苏武传》教案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苏武传》教案湖口中学张希希教学目标1.      了解班固以及《汉书》的相关知识。2.      积累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培养归纳整理字词的能力和习惯。3.      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讨论苏武地民族气节,弘扬爱国主题。教学设计1.      课前预习(1)      借助字典,正确译文。(2)      归纳文意,记下学习难点。2.课内采用专题讨论的方法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一.本节课目标:在学生做好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完成教学目标1.2二.整体感知1.     作者简介班固(32—92),字孟坚,东汉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我国古代著名史学家。班固幼年聪慧好学,9岁即能写文章、诵诗书,16岁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性情谦和,深受当时儒者敬重。其父班彪曾作《史记后传》,去世后,班固因《史记后传》没有完成,叙事也不够详备,于是继承父志,在《史记后传》的基础上撰写《汉书》。因当时有人诬告,班固遂以私改国史的罪名被捕人狱。幸其弟班超上书解释,汉明帝读了班固的书稿大为赞赏,召为兰台令史,后迁校书郎。利用朝廷良好的藏书条件和工作环境,班固“潜精积思二十余年”,终于完成了《汉书》的写作。2.关于《汉书》《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叙了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90年的史实。《汉书》体例上全承《史记》,只是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全书有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八十余万字。其中,八表和十志中的“天文志”是班固死后由他的妹妹班昭、妹夫马续续写的。作为一部独立的断代史书,《汉书》不仅在中国历史著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文学史上也有着重要影响,旧时“班马”并论,“史汉”相提,自然不无道理。3.写作背景汉武帝开始对匈奴进行长期的讨伐战争,其中取得了三次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匈奴的威势大大削弱之后,表示愿意与汉讲和,但双方的矛盾还是根深蒂固。所以,苏武出使匈奴时,就被扣留,并迫使他投降。\n本文是《汉书》中最出色的名篇之一,它记述了苏武出使匈奴,面对威胁利诱坚守节操,历尽艰辛而不辱使命的事迹,生动刻画了一个“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苏武传》。(板书课题)三.文言现象归纳【通假字】        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畔:通“叛”,背叛。       与旃毛并咽之                 旃:通“毡”,毛织品。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去:通“()”,收藏。       空自苦亡人之地               亡:通“无”,没有。       信义安所见乎                 见:通“现”,显现。       孺卿从祠河东后土             祠:通“祀”,祭祀。       法令亡常                   亡:通“无”,没有。       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亡:通“无”,没有。       武父子亡功德                 亡:通“无”,没有。        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衿:通“襟”,衣襟。       决:通“诀”,诀别。     【古今异义】        汉亦留之以相当          古义:相抵偿。    今义:副词,表程度。    皆为陛下所成就          古义:提拔。    今义:业绩。    位列将                  古义:位;官位。    今义:位置、地位。    列:一般的,普通的。  今义:排列。    兄弟亲近                古义:亲近的侍臣。  今义:动词,靠近。    我丈人行也。            古义:老人,长辈。    今义:岳父。    欲因此时降武。          古义:趁这时。    今义:相当于所以。    独有女弟二人            古义:妹妹。    今义:姐姐(妹妹)和弟弟。    且陛下春秋高            古义:年纪。    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武等实在               古义:确实存在。    今义:诚实、老实【词类活用】     1.意动用法       单于壮其节       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壮。     2.使动用法       (1)欲因此时降武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2)空以身膏草野        膏:使动用法,使……肥沃。       (3)反欲斗两主            斗:使动用法,使……争斗。       (4)单于愈益欲降之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5)何久自苦如此!        苦:使动用法,使……受苦。       (6)王必欲降武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n     3.名词活用         (1)天雨雪                           雨:名词做动词,下       (2)羝乳乃得归                   乳:名词做动词,生子       (3)杖汉节牧羊                   杖:名词做动词,拄着       (4)孺卿从祠河东后土       祠:名词做动词,祭祀       (5)惠等哭,舆归营           舆:名词做动词,抬。       (6)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上:名词做状语,向上【特殊句式】     1.倒置句       (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送留在者汉匈奴使”。       (2)为降虏于蛮夷       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于蛮夷为降虏”。       (3)何以汝为见       宾语前置句和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见汝为”       (4)子卿尚复谁为乎       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子卿尚复为谁乎”       (5)何以复加       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复加”     2.判断句       (1)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2)非汉所望也       (3)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3.被动句       (1)见犯乃死,重负国       (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3)皆为陛下所成就四.            讨论课文可以分为哪几部分?各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设题意图:此题要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文章脉络,划分段落结构,然后概括各部分的内容大意。参考答案:课文按苏武一生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1.2段,写苏武在胡、汉两国关系微妙时期奉汉武帝意旨出使匈奴,以通两国之好,主要是交代苏武出使的原因、背景和使团的主要成员。第二部分是3—8段,主要写苏武被匈奴扣留胡地十九年,九死一生而不该气节的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先写苏武出使匈奴时遇到的意外变故,再写卫律威逼利诱,苏武被幽禁并流放到北海牧羊,以及李陵来劝降等事件。\n第三部分是9.10段,苏武返回汉朝的过程。先写汉与匈奴和亲后,苏武终得重见天日,重归祖国。第二课时一.本节课目标:完成教学目标3二.问题探讨1.卫律和李陵劝降的情形和说辞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设题意图:本文的特点之一就是通过对比手法塑造人物形象,使人物在差别中更鲜明。学生应该注意到不仅有正反之间的对比,还有同类之间的对比。在体会其对比时能通过人物言行概括其思想特点。参考答案:卫律在劝降苏武时采取的是软硬兼施、威逼利诱的方式。先以副使张胜获罪,苏武“当相做”,来胁迫他,遭拒绝后,又“复举剑拟之”来威逼,然“武不动”。威逼不诚,又以“赐号称王,拥纵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来利诱。而李陵则是以老朋友、老同事的身份,在饮酒叙谈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先指出汉朝的薄情,其父兄都被汉武帝害死;再披露苏武家庭的悲剧:“太夫人以不幸”“妇年少,已更嫁”“独有女弟二人,两男一女,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又以切身体会说明最初与苏武颇有同感;最后指出汉朝法令无常,即使回去也难保身家平安。所以“人生如朝露,何九子苦如此?”显得推心置腹,委婉通情。二人劝降方式之所以不同,一是与苏武的关系不同,二是两人的地位与修养不同。卫律原来是汉朝的武将,本是无节气的武夫,希冀献功的小人,惟利是图,并无是非标准,所以丑态百出,遭到苏武的唾弃。而李陵是一代名将飞将军李广之后,曾为汉朝立下战功,因寡不敌众战败投降,被汉武帝诛灭家族。所以在劝降时用攻心法,而且在看到苏武的大义凛然后能“泣下沾襟”,可见尚存羞恶之心。2.对于卫律和李陵的劝降,苏武的回答在措辞和态度上有什么不同?设题意图:一是要学生体会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二是要学生注意语言描写与细节描写。参考答案:首先,卫律与李陵和苏武的关系不同。卫律原来是汉人,但以经投降,成为国家民族的罪人,可耻的叛徒,对于热爱祖国的苏武而言是敌人,所以不用客气。李陵虽然也已投降,但原来与苏武“俱为侍中”“陵与子卿素厚”,是亦敌亦友的关系。二人劝降的方式不同,苏武的回答方式也不同。卫律手段卑鄙,态度傲慢,苏武对其威逼“不动”,对其利诱则“不应”,表现对其为人的鄙夷。当他说出“与君为兄弟”的话后,苏武终于忍无可忍,“骂律”,自始自终都以强硬的姿态抵抗。李陵则采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文雅方式,“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苏武全然不为所动,称李陵为“王”\n,划清二人的关系,表明自己的立场。采用的是绵里藏针、有理有节的方式。对二人不同的回答表现了苏武爱憎分明、立场坚定、大义凛然的品格。3.如何看待苏武的民族气节?假如你是苏武,会怎么做?设题意图:通过学生的讨论,自己设身处地的思考,对苏武的爱国精神会理解得更深刻、更具体。参考答案:肯定苏武的: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苏武,在他身上,散发着一股为了国家利益而无所畏惧的气息。在匈奴时,面对卫律的不公平审讯,他从“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表现他对汉朝的忠心;面对冰天雪地,他决不放弃,啮雪咽旃,此志不渝;面对李陵言其家庭之不幸,“老母终堂,生妻去帷”,依旧不改其本色。即使在归国之后,未受到与匈奴提供的可相提并论的厚待,也丝毫未生谋反之心,坚守着对国家的忠心,展现着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高尚的爱国节操。因此,昭帝遗言中还提到苏武“明习故事”和“奉使不辱命”这两点。可见,苏武为了民族尊严与国家利益而视死如归的英雄形象是多么深入人心。苏武不屈的性格,不是表面花俏的修饰,而是真真切切的行为。自古英雄多磨难,但磨难后才能真正了解英雄。否定苏武的:认为他是一种愚忠。参考观点:苏武的忠诚不能说是愚忠。首先,他忠诚的对象是国家是人民,身为汉使,当卷入匈奴的政变时,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汉使身份,不能引起汉匈两国的不必要的误会和纷争,他甚至愿意以性命来平息祸端,可见他是把边界的和平、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其次,他保持民族气节十九年,始终忠贞如一,这种忠诚表面看起来是对汉武帝,但实际上是对国家人民的,因为汉武帝是一个善于治国的明君,忠诚于他就是忠诚于汉武帝治理下的国家。但是苏武的忠诚里有没有愚忠的成分,我认为还是有一些的。比如:李陵劝降时曾经提到苏武的两个兄弟尽心为国却枉死,但苏武却一味坚持汉武帝对他们父子有莫大的提拔之恩,因此愿意为皇帝肝脑涂地。我认为,皇帝的知遇之恩固然应该感激报答,但兄弟的枉死也不应该回避,皇帝的恩情不能抵消皇帝对亲人的伤害之过,该报的恩要报,该澄清的事实,该争取的权利也还是要争取。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权利与义务的问题。不过话又说回来,我们不能苛求苏武,因为他毕竟是古代人,他的思想有着那个时代的历史局限性,如果他能生活在今天这个时代,说不定也能像我们这样争取自己的应有的权利。4.给苏武写一段100字左右的颁奖词学生各抒己见(略)参考答案:欣赏歌曲《苏武牧羊》: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坐塞上时闻笳声,入耳痛心酸。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白发娘,盼儿归,红妆守空帏。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亏。终教匈奴惊心碎胆共服汉德威。三.总结(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