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7.50 KB
- 2022-08-1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8课时:§2.3等比数列(2)【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熟练掌握等比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2.深刻理解等比中项概念,掌握等比数列的性质;3.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获得对等比数列的性质的认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充分感受数列是反映现实生活的模型,体会数学是来源于现实生活,并应用于现实生活的,数学是丰富多彩的而不是枯燥无味的,提高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等比中项的理解与应用难点:灵活应用等比数列定义、通项公式、性质解决一些相关问题【学法与教学用具】:1.学法:2.教学用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授课类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思路】: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首先回忆一下上一节课所学主要内容:1.等比数列: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表示(),即:()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n3.成等比数列(,q≠0)“≠0”是数列成等比数列的必要非充分条件4.既是等差又是等比数列的数列:非零常数列.二、研探新知1.等比中项:如果在a与b中间插入一个数G,使成等比数列,那么称这个数G为a与b的等比中项.即G=±(a,b同号)推导:若在a与b中间插入一个数G,使成等比数列,则,反之,若G=ab,则,即成等比数列∴成等比数列G=ab()探究:已知数列是等比数列,(1)是否成立?成立吗?为什么?(2)是否成立?你据此能得到什么结论?是否成立?你又能得到什么结论?结论:若为等比数列,,则.由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得:,,故且,∵,∴.2.等比数列的性质:(1)与首末两项等距离的两项积等于首末两项的积。与某一项距离相等的两项之积等于这一项的平方。(2)若为等比数列,,则.(3)若为等比数列,则.3.判断等比数列的方法:定义法,中项法,通项公式法4.等比数列的增减性:5.探究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等比数列的图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是一个常数与指数式的乘积,表示这个数列的各点\n均在函数的图象上的一些孤立点(图象略).6.数列的单调性(1)当,时,等比数列是递增数列;(2)当,,等比数列是递增数列;(3)当,时,等比数列是递减数列;(4)当,时,等比数列是递减数列;(5)当时,等比数列是摆动数列;当时,等比数列是常数列。三、质疑答辩,排难解惑,发展思维例1(1)求等比数列第11项,第30项;(2)在等比数列中,已知,求;(3)在2与32之间插入3个数,使它们成,求这三个数例2在等比数列中,若,求例3已知是项数相同的等比数列,求证:是等比数列。证明:设数列的公比为;数列公比为,则数列的第项和第项与第项的分别是,,它们的比为是一个与无关的常数,所以,是以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思考:如果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为,那么这个数列为等比数列数列吗?例4在和中间插入个数,使这个数成等比数列.解:设插入的三个数为,由题得组成等比数列,设公比为,则,得.所求的三数为或.例5三个数成等比数列,它们的和等于14,它们的积等于64,求这三个数。例6有四个数,前三个成等比数列,且积为27,后三个数成等差数列,且和为18,求些四个数。例7已知数列满足(1)求证:数列成等比数列;(2)求\n例8已知等比列的通项公式为,求首项和公比解:所以在此例中,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是一个常数与指数式的乘积,从图象上看,表示这个数列的各点均在函数的图象上。四、巩固深化,反馈矫正1.教材练习第3,4,5题2.教材习题第3,4,5,6,7题五、归纳整理,整体认识1.若成等比数列,则叫做与的等差中项.2.若,则3.判断一个数列是否成等比数列的方法:定义法,中项法,通项公式法4.若是项数相同的等比数列,则、{}也是等比数列六、承上启下,留下悬念七、板书设计(略)八、课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