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46 KB
  • 2022-08-16 发布

高中化学优秀公开课教案

  • 2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中化学优秀公开课教案高中化学贯穿着整个高中教育,其中的内容难免会由很多困难的内容,面对不同的化学知识内容,都要抱有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今天我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高中化学优秀公开课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高中化学优秀公开课教案1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学习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在与他人的合作中体验实验探究的快乐。2、了解SO2的性质和用途,初步学会设计实验进行探究的技能。3、培养实验设计、观察、分析能力,训练知识应用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SO2的化学性质、可逆反应难点:SO2的化学性质、可逆反应教学工具实验仪器、多媒体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用多媒体播放当天的空气质量日报)\n师:请看当天空气质量日报的污染指数及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生:首要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师:今天我们共同讨论关于二氧化硫的问题。[板书]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一、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实物展示]粉末状硫及块状硫。师:我们在初中阶段学习过的硫有何物理、化学性质呢?生:(学生讨论,用多媒体小结)物理性质:_固体,难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易升华等。与铁生成硫化亚铁、与铜生成硫化亚铜,也可以和活泼的金属反应;硫在空气中或氧气中可以燃烧生成SO2,可以与非金属反应。1、SO2的物理性质2、演示1课前收集好的一试管二氧化硫,观察颜色,闻气味,与空气密度比较。3、师:请同学们总结一下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师:我们可以通过怎样的实验证明SO2的溶解性呢?(学生思考探索,设计实验方案,讨论可行性,然后由一名同学上台演示实验)[演示]2将一集满SO2的试管倒置于水槽中,晃动、观察。\n师:这个实验说明什么问题呢?(学生讨论实验,交流讨论结果)[多媒体]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状态:气体颜色:无色气味:有刺激性沸点:-10℃毒性:有毒密度:比空气大溶解度:易溶于水,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大约能溶解40体积的SO2。[演示3]把刚才实验的试管用橡皮塞塞上后,取出水面,再用pH试纸测酸碱性(或者直接加入紫色的石蕊试液)。生:观察溶液的颜色改变,思考讨论可能的原因。师:经测量pH7,说明溶液呈酸性,这是由于SO2溶于水和H2O反应生成H2SO3。这同CO2溶于水极为相似,亚硫酸也只能存在于溶液中,很不稳定,易分解成SO2和H2O。这个反应说明SO2是怎样的物质呢?生:SO2是酸性氧化物。师:怎样证明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呢?板书2.SO2的化学性质:(1)酸性氧化物(2)【学生练习】SO2+H2OH2SO3CO2+H2OH2CO3师:这两个反应有什么特点呢?生:能同时向两个反应方向进行,属于可逆反应。(学生阅读教材P90,明确可逆反应的概念及基本特征)\n师: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可逆反应。师:①CO2和水反应是可逆反应吗?②H2燃烧生成水,水电解生成H2和O2,是可逆反应吗?为什么?师:我们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证明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呢?师:既然SO2是酸性氧化物,它应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请大家写出SO2同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生:SO2+2NaOH====Na2SO3+H2OSO2+NaOH====NaHSO3或写成:SO2+2NaOH====Na2SO3+H2ONa2SO3+SO2+H2O====2NaHSO3师:如果把S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能反应吗?有何现象呢?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生:SO2+Ca(OH)2====CaSO3↓+H2OCaSO3+SO2+H2O====Ca(HSO3)2师:向石灰水中通入少量SO2气体,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继续通入过量SO2气体,溶液又变澄清。这一性质与CO2相似。能否用通入澄清石灰水的方法来证明SO2的存在呢?[演示4]在SO2水溶液中,滴入几滴品红溶液,振荡,观察颜色变化,加热试管,再观察。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可能的原因。\n师:滴入品红溶液,红色立刻褪去,与往其中通入Cl2的现象相同,说明SO2具有什么性质?加热后,红色恢复,说明了什么?生:SO2具有漂白性,但生成的无色物质不稳定,受热易分解,使颜色恢复。师:SO2和氯水的漂白有何不同?师:氯水漂白是因Cl2溶于水后产生的HClO有强氧化性,可将有色物质氧化成无色物质而漂白,实质为氧化还原反应,这种漂白效果是永久性的。SO2漂白是因为它与有色物质反应生成一种不稳定的无色物质,这种无色物质见光遇热易分解,从而使有色物质恢复原色。实质为非氧化还原反应,这种漂白结果是暂时的。[多媒体]氯水与二氧化硫漂白性的比较:工业上常用SO2来漂白纸浆,以致报纸放久会变黄)[板书](2)二氧化硫漂白性:SO2溶于水产生的H2SO3与有色物质直接结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师:SO2可以漂白某些有色物质,能否使紫色石蕊试液褪色呢?[演示5]把SO2通过紫色石蕊试液(石蕊变红不褪色)。师:由SO2中硫元素的价态,能否推测它可能具有的性质?小结]硫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n生:SO2中硫元素为+4价,既可得电子显氧化性,又可失电子显有还原性。师:(引导学生分析)举例说明它的氧化性:[小结](3)氧化性:SO2+2H2S====3S↓+2H2O师:SO2的氧化性较弱,只在少数反应中体现。[演示6]把SO2气体分别通过溴水和高锰酸钾酸性溶液中。生: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思考可能的原因。师:SO2的还原性应表现在它与氧化剂的反应上,可通过与O2、KMnO4(H+)、卤素单质等氧化剂的反应来证明。[板书](4)SO2具较强的还原性,可被X2、O2、KMnO4、HNO3等许多氧化剂氧化:SO2+Br2+2H2O====H2SO4+2HBr5SO2+2KMnO4+2H2O====K2SO4+2MnSO4+2H2SO4师:SO2能使溴水、KMnO4溶液褪色,这与SO2使品红褪色,实质相同吗?生:不同。前者缘于SO2的还原性,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后者缘于其漂白性,发生的是非氧化还原反应。[小结]SO2的化学性质师:刚才我们学习了SO2的主要化学性质,结合生活实际,您能否说出SO2有何重要用途呢生:(阅读教材P90,积极讨论交流)[板书]3.二氧化硫的主要用途(1)制硫酸:S→SO2→SO3→H2SO4\n(2)漂白纸浆、毛、丝、草帽等(3)杀菌消毒4.三氧化硫师:S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SO3,SO3也是一种典型的酸性氧化物,那么SO3具有哪些化学性质呢?生:与水反应、与碱反应、与碱性氧化物反应师:很好,请举例写出反应方程式SO3+H2O====H2SO4SO3+2NaOH====Na2SO4+H2OSO3+Na2O====Na2SO4师:请同学们注意,SO3的熔点16.8℃,沸点44.8℃,常温常压下,SO3不是气体例题剖析(例1)检验SO2气体中是否混有CO2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A.通过品红溶液B.通过澄清石灰水C.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D.先通过KMnO4酸性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师:要正确解答本题必须先做到以下两点:(1)理解题意,本题要检验的是CO2,且CO2又是混在SO2气体中。\n(2)要掌握SO2与CO2性质上的相似点与不同点,SO2与CO2性质上有哪些相似点与不同点呢?生:通过澄清石灰水都能生成白色沉淀(CaSO3和CaCO3),遇NaOH溶液都能发生反应,这便是它们性质上的相似点。它们性质上的不同点表现在:SO2具漂白性从而能使品红褪色,而CO2不具备漂白性;又如在通过NaHCO3溶液时,由于H2SO3酸性H2CO3酸性,所以SO2与NaHCO3溶液反应能放出CO2,而CO2却无法与NaHSO3反应;再如由于SO2的还原性,在通过KMnO4酸性溶液时会发生反应:5SO2+2KMnO4+2H2O====K2SO4+2MnSO4+2H2SO4,而CO2却不具备这种还原性。师:总结得很好。若对本题选项稍加分析,A项验的是SO2而不是CO2;B项中不管是否混有CO2,均有白色沉淀生成;C项中不管是否混有CO2,均无白色沉淀生成;唯有D项在通过KMnO4酸性溶液时混合气体中仅SO2被吸收,再通过澄清石灰水若有白色沉淀,说明混有CO2,若无白色沉淀,说明不混有CO2。综上述分析,正确选项是D。点评:气体的检验是中学化学气体制备实验中的重要内容。检验时一定要排除相关气体的干扰,排除时不能引进被检气体,否则结论不正确。\n本节课要求掌握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三氧化硫的性质;了解可逆反应的概念;重点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要注意前后的知识联系和通过实验获取尽可能多的知识,通过国内外环境污染的惨痛教训,树立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环境的观念,意识到自己的义务和责任。课后小结本节课要求掌握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三氧化硫的性质;了解可逆反应的概念;重点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要注意前后的知识联系和通过实验获取尽可能多的知识,通过国内外环境污染的惨痛教训,树立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环境的观念,意识到自己的义务和责任。板书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一、二氧化硫1.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2.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1)酸性氧化物(2)二氧化硫漂白性:(3)氧化性:SO2+2H2S====3S↓+2H2O(4)SO2具较强的还原性3.三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高中化学优秀公开课教案2一.本周教学内容: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n二.重点、难点:1.本节的重点是水的离子积,氢离子浓度、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2.本节的难点是水的离子积,有关溶液pH的简单计算三.具体内容:(一)水的电离1.水的电离2.水的电离程度3.电离平衡常数4.水的离子积5.需注意的6.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二)溶液的酸碱性与pH1.Kw在电解质溶液中的存在2.溶液的酸碱性与c(H)、c(OH-)的关系3.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4.溶液酸碱性的表示5.pH的测量(三)pH的应用1.医疗上2.生活上3.环保领域中\n4.农业生产中5.科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四)酸碱质子理论A.溶液pH的计算方法B.实验测定酸碱滴定曲线1.实验2.酸碱指示剂在中和滴定中的应用【典型例题[例1]将pH=4的酸溶液与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可能是()A.等于7B.大于7C.小于7D.无法确定解析:考虑弱电解质电离的特点和pH的计算。[例2]今有HA、H2B、H3C三种弱酸,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反应规律,它们之间发生下列反应:HAHC2-(少量)=A-H2C-;H2B(少量)2A-=B2-2HA;H2B(少量)H2C-=HB-H3C,回答下列问题:(1)相同条件下,HA、H2B、H3C三种酸中,酸性的是____;(2)A-、B2-、C3-、HB-、H2C-、HC2-六种离子中,最容易结合质子(H)的是_____,最难结合质子的是_____;(3)完成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①H3COH-(过量)_______________;②HA(过量)C3-________________。\n解析:掌握酸碱质子理论。[例3]1体积pH=2.5的盐酸与10体积某一元强碱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该碱溶液的pH等于()A.9.0B.9.5C.10高中语文.5D.11.0解析:考查与pH有关的计算。[例4]有人曾建议用AG表示溶液的酸度,AG的定义为AG=lgc(H)/c(OH-)。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在25℃时,若溶液呈中性,则pH=7,AG=1B.在25℃时,若溶液呈酸性,则pH7,AG0C.在25℃时,若溶液呈碱性,则pH7,AG0D.在25℃时,溶液的pH与AG的换算公式为AG=2(7-pH)解析:考查对溶液酸碱性的认识和对定义的理解、运算。[例5]pH=3的两种一元酸HX和HY溶液,分别取50mL加入足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收集到H2的体积分别为V(HX)和V(HY),若V(HX)V(HY),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X可能是强酸B.HY一定是强酸C.HX的酸性强于HY的酸性D.反应开始时二者生成H2的速率相等解析:考查对溶液中弱酸的浓度和离子浓度的区别。[例6]在25℃时,某稀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为10-13mol/L,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nA.该溶液一定呈酸性B.该溶液一定呈碱性C.该溶液的pH一定是1D.该溶液的pH可能约为13解析:考查对水的离子积的理解和影响因素。[例7]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A.pH=7的溶液B.c(H)=c(OH-)的溶液C.由强酸、强碱等物质的量反应得到的溶液D.非电解质溶于水得到的溶液答案:B解析:考查溶液中性本质的分析。[例8]在25℃时,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12mol/L,则该溶液的pH可能是()A.12B.7C.6D.2答案:AD解析:掌握溶液pH计算的根本原则。【模拟1.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在室温下,平均每n个分子只有1个分子发生电离,则n值是()A.10-14B.55.6×107C.107D.55.62.如果25℃时Kw=1×10-14,100℃时Kw=1×10-12,这说明()A.100℃时水的电离常数较大\nB.前者c(H)较后者大C.水的电离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D.Kw和温度无直接关系3.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不变的是()A.HCl溶液B.NaOH溶液C.Na2SO4溶液D.氨水4.将0.1mol/L醋酸溶液加水稀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c(H)和c(OH-)都减小B.溶液中c(H)增大C.醋酸电离平衡向左移动D.溶液的pH增大5.用pH均为2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当氢氧化钠恰好完全中和时,消耗盐酸和醋酸溶液的体积分别为V1和V2,则V1和V2的关系正确的是()A.V1V2B.V16.在313K时,水的Kw=3.8×10-14,若在313K时,c(H)=1.0×10-7mol/L的溶液()A.呈酸性B.呈中性C.呈碱性D.无法判断7.水的电离过程为H2OHOH-,在不同温度下其平衡常数为:K(25℃)=1.0×10-14,K(35℃)=2.1×10-14,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H)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nB.在35℃时,c(H)c(OH-)C.水的电离度α(25℃)α(35℃)D.水的电离是吸热的8.准确量取25.00mLKMnO4溶液,可选用的仪器是()A.50mL量筒B.10mL量筒C.50mL酸式滴定管D.50mL碱式滴定管9.pH=13的强碱溶液与pH=2的强酸溶液混合,所得混合液的pH=11,则强碱与强酸的体积比是()A.11:1B.9:1C.1:11D.1:9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Cl溶液中无OH-B.NaOH溶液中无H+C.NaCl溶液中既无OH-也无H+D.常温下,任何物质的水溶液中都有H+和OH-,且Kw=c(H)?c(OH-)=10-1411.进行中和滴定时,事先不应该用所盛溶液润洗的仪器是(已用蒸馏水洗过)()A.酸式滴定管B.碱式滴定管C.锥形瓶D.量筒12.中和相同体积、相同pH的、NaOH和NH3?H2O三种稀溶液,所用相同浓度盐酸的体积分别为V1、V2和V3,则()A.V3V1=V2B.V3V2V1C.V1V2V3D.V3\n【试题答案1.B2.AC3.C4.D5.A6.C7.D8.C9.D10.D11.CD12.A【试题解析1.根据每55.6mol水中有1×10-7mol水电离,而分子个数比与物质的量成正比,所以列比例计算即可。2.温度较高,Kw较大,所以选A;Kw较大,即水的离子积较大,说明电离平衡正向移动,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说明正向为吸热方向。3.湿润的pH试纸,相当于溶液被稀释,使得酸性和碱性存在误差,但是C是中性溶液,不受影响4.弱电解质溶液存在着电离平衡,加水稀释,平衡发生移动,c(H)减小,而c(OH-)增大,pH增大,平衡右移。5.因为盐酸是强酸,全部电离,醋酸是弱酸,部分电离,所以全部的氢离子(包括没有电离的)醋酸中多,所以所需体积少。6.根据水的离子积的公式,计算出c(OH-)=3.8×10-7mol/L,比氢离子浓度大,因此显碱性。7.升高温度,K增大,说明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浓度都增加,但是是同等程度增加,所以离子浓度仍一样,但电离程度增加,平衡正向移动,说明正向是吸热反应。\n8.由于量的体积精确度为0.01mL,故应选用滴定管,而KMnO4是强氧化剂易腐蚀碱式滴定管的橡皮管,所以选C。9.混合前,碱中c(OH-)=0.1mol/L,酸中c(H)=0.01mol/L,因为算得溶液中OH-剩余,为10-3mol/L,其等于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D酸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再÷溶液体积(V1V2)。11.锥形瓶里的待测液,物质的量一定,如润洗则多;量筒是粗量仪器,没有必要润洗。12.因为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还有一部分分子未电离,所以所需的酸多。高中化学优秀公开课教案3【课标要求】知识与技能要求:(1)掌握烷烃的分子组成、结构等的特征。(2)理解同系物、烃基等概念,学会烷烃的命名。(3)理解同分异构体概念。(4)了解烷烃系列的性质变化规律。过程与方法要求(1)基本学会烷烃同分异构体的分析方法,能够书写5个碳原子以下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2)从甲烷的性质推导到烷烃的性质的过程中,学会从一种代表物质入手掌握同系列有机物性质的方法。\n情感与价值观要求:通过实践活动、探究实验和多媒体动画等,培养学生关心科学、研究科学和探索科学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探索新知识的欲望。【教学重点】本课时的重点和难点都是烷烃的性质和同分异构体概念的学习。【教学过程设计】[复习导入]1、甲烷的分子结构有什么特点?甲烷有哪些主要化学性质?2、什么叫取代反应?举例说明。[自主学习]1、课本54页学与问试归纳出烷烃在结构上的特点。2、阅读教材55页,试归纳出烷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归纳小结]高中化学优秀公开课教案4教学重点:用过滤和结晶分离混合物的一般原理。教学难点:利用结晶方法,分离几种可溶固体物质的混合物的原理。教学过程:\n引言:在生产生活中,人们所接触到的物质很多都是混合物,为了适应各种不同的需要,常常要把混合物里的几种物质分开,得到较纯净的物质,这叫做混合物的分离,过滤和结晶是最常用的混合物分离的方法。(板书)第四节过滤和结晶一、过滤1.定义:过滤是把溶于液体的固态物质跟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2.原理:过滤时,液体穿过滤纸上的小孔,而固态物质留在滤纸上,从而使固体和液体分离。3.操作方法:例如:粗盐提纯(请学生设计实验步骤)展示粗盐,让学生看到粗盐上的沙子等不溶性固体物质,以利于学生思考。(演示实验)粗盐提纯归纳出:(1)步骤:①在烧杯中溶解粗盐②过滤(2)注意事项: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0.5cm滤液低于滤纸边缘\n三靠: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处烧杯靠在玻棒上倾倒液体(3)玻璃棒的作用溶解——加速溶解过滤——引流让学生总结过滤作为分离物质的一种方法的适用范围。过滤是用于分离不容性固体和可溶性固体的一种方法。设问过渡:如果要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固体能用过滤的方法吗?如果不能,想一想能用什么方法来分离它们?二结晶1.定义:溶质以一定几何形状的晶体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叫做结晶。2.原理:几种可溶性固态物质的混合物,根据它们在同一种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结晶的方法加以分离。(讲述)常用的结晶方法主要有两种,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固态溶质,一般用蒸发溶剂的方法得到晶体;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固态溶质,一般可以用冷却的热饱和溶液的方法,使溶质结晶析出。例如: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应怎样分离?\n(演示实验)在烧杯中加入10g和NaCl混合物,注入15mL水,加热使混合物完全溶解,然后冷却,观察的析出,再进行过渡,晶体留在滤纸上,NaCl溶解在滤液中。(讲述)我们已经知道,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80℃时,的溶解度是169g,20℃时为31.6g),因此较高温度下的饱和溶液降温时,部分从溶液里结晶析出。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80℃时,NaCl的溶解度是38.4g,20℃时为36g),降温时大部分NaCl仍溶解在溶液里。过滤时,晶体留在滤纸上,大部分NaCl仍留在滤液里(这种滤液叫做母液)。小结:作业:课本142页习题1、2、3高中化学优秀公开课教案5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掌握酯化反应的原理、实验操作及相关问题,进一步理解可逆反应、催化作用。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用已知条件设计实验及观察、描述、解释实验现象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分析归纳、概括总结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科学品质:通过设计实验、动手实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求实、探索、创新、合作的优良品质。科学方法:介绍同位素示踪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使用,通过酯化反应过程的分析、推理、研究,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从宏观到微观、从实践到理论的科学思维方法。\n教学方法:研究探索式,辅以多媒体动画演示。课时安排:第1课时:乙酸的性质及酯化反应实验(本文略去乙酸的其它性质部分)第2课时:酯化反应问题讨论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过渡】我国是一个酒的国度,五粮液享誉海内外,国酒茅台香飘万里。“酒是越陈越香”。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板书】乙酸的酯化反应【学生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学生分三组做如下实验,实验结束后,互相比较所获得产物的量。第一组:在一支试管中加入3mL乙醇和2mL乙酸,按教材P71,图3-16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缓慢加热,将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接受试管的液面上,观察现象。第二组:在一支试管中加入3mL乙醇,然后边振荡边慢慢加入2mL浓硫酸和2mL乙酸,按教材P71,图3-16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缓慢加热,将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盛有水的接受试管的液面上,观察现象。\n第三组:在一支试管中加入3mL乙醇,然后边振荡边慢慢加入2mL浓硫酸和2mL乙酸,按教材P71,图3-16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缓慢加热,将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接受试管的液面上,观察现象。强调:①试剂的添加顺序;②导管末端不要插入到接受试管液面以下;③加热开始要缓慢。【师】问题①:为什么要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振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和乙酸?【生】此操作相当于浓硫酸的稀释,乙醇和浓硫酸相混会瞬间产生大量的热量,并且由于乙醇的密度比浓硫酸小,如果把乙醇加入浓硫酸中,热量会使得容器中的液体沸腾飞溅,可能烫伤操。【师】问题②:导管末端为什么不能插入到接受试管液面以下?【生】防止加热不均匀,使溶液倒吸。【追问】除了采用这样一种方法防止倒吸外,此装置还有哪些其它改进方法?【生】可以将吸收装置改为导管连接干燥管,干燥管下端插入液面以下防止倒吸(或其它合理方法)。【师】问题③:为什么刚开始加热时要缓慢?【生】防止反应物还未来得及反应即被加热蒸馏出来,造成反应物的损失。【师】所以此装置也可以看作是一个简易的蒸馏装置,那么,装置的哪一部分相当于蒸馏烧瓶?哪一部分相当于冷凝\n管?【生】作为反应容器的试管相当于蒸馏烧瓶,导管相当于冷凝管,不是用水冷却而是用空气冷却。【追问】开始时缓慢加热是不是在产物中就不会混入乙酸和乙醇了?如何验证?【生】用蓝色石蕊试纸来检验,如果变红,说明有乙酸;乙醇可以用红热的铜丝与之反应后显红色来检验。【师】①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不能用石蕊来检验是否含有乙酸,其实只要将试管振荡一下,看是否有气泡逸出就可以了;②接受试管中有大量的水,其中溶解的少量乙醇可能无法通过CuO与乙醇的反应来验证,但可根据有乙酸挥发出来,推知也会有乙醇挥发出来。【师】接受试管中有什么现象?所获得产物的量多少如何?【总结】第一组接受试管内无明显现象,第二、三组实验中接受试管内有分层现象,并有浓厚的果香气味。从对比结果来看,第一组做法几乎没有收集到产物;第二组做法得到一定量的产物;第三组做法收集到的产物的量最多。【布置课后讨论题】①为什么第一组做法几乎没有得到乙酸乙酯?\n②第二组做法比第三组做法得到的乙酸乙酯的量明显少,试分析原因,并设计实验证明你的分析是正确的(欢迎大家到实验室进行实验)。③你对酯化反应有哪些方面的认识?请查阅相关资料后回答。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