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00 KB
- 2022-08-1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前方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了解摄影散文这种新兴传媒手段 2、 自主品读,体会文中的言外之意3、 理解和探索人类“精神家园”的内涵二、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二、简介作者曹文轩,生于1954年,江苏盐城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曹文轩反对文学过多的贴近生活,力图表现生活纯净的美。他创作的倾向就是对人类精神家园的构建。那么,在这篇文章中有没有对人类精神家园的探询呢? 三、关于摄影散文“摄影散文”是一种新兴的文体,顾名思义,它是由摄影作品和文字构成的。所以,成功的摄影散文不应该被摄影作品所束缚,不应该成为呆板的毫无生气的文字解说,而应该有新的发现、新的创造和生发,这样才能使两者互相影响、互相补充,成为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曹文轩先生在观赏了一组以“远行”为主题的摄影作品后,由作品《前方》引发了对人生的思考而写了此文。 我们从第一段来看,提出的是什么话题呢? 明确:“无论归家还是远行,都与离家有关”。“离家”即要探讨的问题。四、检查预习1.文章可分为哪几部分?一(1)从摄影画面起笔,引出“离家”话题。\n二(2-7)对人类的离家进行叙述和分析。三(8-11)重在分析人类悲剧性的精神状态。四(12)回点开头,引导读者进一步思考。2.找出文中表示作者观点的句子。(1)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2)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3)人的悲剧性实质。五、问题研究(一)研读2-7自然节,人为什么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呢?1、离家的习性与欲望没有寂灭2、外面世界的诱惑3、出自无奈4、前方的不确定性→理想的呼唤(二)研读8-11自然节。1.第10节中说“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作者是怎么描写的?,2.人的悲剧性实质分为那几个方面?(1)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2)人在“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3)“人无法还家。”(4)“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3.你是怎么崔颢理解”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材料补充:诗句选自崔颢《黄鹤楼》\n崔颢的家乡在河南开封,离黄鹤楼有点远又不太远,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那他为什么还要这样发问呢?我想任何一个早年离乡游子在思念家乡时都会有一种两重性:他心中的家乡既具体又不具体。具体可具体到一个河湾,几棵小树,半壁苍苔;但是如果仅仅如此,焦渴的思念完全可以转换成回乡的行动。然而真的回乡又总是失望,天天萦绕我心头的这一切原来是这样的么?就像在一首激情澎湃的名诗后面突然看到了一幅太逼真的插图,诗意顿消。因此,真正的游子是不大愿意回乡的,即使偶尔回去一下也会很快出走,走在外面又没完没了地思念,结果终于傻傻地问自己家乡究竟在哪里。——余秋雨《乡关何处》明确:悲剧性实质——人在外流浪,总在惦念家园,可回到家,却发现这不是自己理想中的那个家。揭示了人精神无处寄托的悲剧。六、深入拓展1.前面强调“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这里却说“归家”,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2.作者所说的故园之恋与一般意义上的回家乡有什么不同?进一步理解作者“归家”的含义。3.文章读到这,我们是不是忽然发现作品由开始的轰轰烈烈,转入到深沉、厚重的悲悯之中,那么,作家为什么要向我们揭示人生悲剧性实质?是不是要我们视人生为畏途,放弃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呢?同学们讨论、交流一下。七、作业:搜集关于“思乡”的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