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00 KB
  • 2022-08-16 发布

高中语文勾践灭吴教案(1)人教版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中语文勾践灭吴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国语》的体例及主要内容。2.理解和整理归纳文中重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3.掌握古汉语中省略句式的类型和特点。能力目标1.反复诵读课文,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感悟、理解能力。2.积累文言词语的用法,逐步揣摩文言句式的特点,提高翻译文言文的能力。德育目标学习勾践在困境中不气馁、不沉沦,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的精神。●教学重点1.理解“栖、昆、资、行成、吊、蕃、释、饩、旅”等词语的意义。2.整理归纳“知、复、既、劝、遂、当”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教学难点1.掌握古汉语中省略句式的类型和特点。2.体会本文外交辞令的巧妙传神,锤炼语言方面的字约义丰的特点。●教学方法1.朗读法。“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通过教师指导诵读,学生齐读、自读、默读、分角色读等多种方法感悟理解课文。2.问答法。教学过程中,多设疑,巧设疑,从不同角度设疑,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3.探究拓展法。适当补充《国语》中的相关篇目,指导学生阅读,作为理解课文的辅助材料,以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教具准备\n录音机、《勾践灭吴》朗读磁带、投影仪、投影胶片、多媒体CAI课件。●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步骤预习提纲1.利用工具书,排除字词障碍。2.反复阅读课文,结合课文下面注释,初步疏通文意。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反复阅读课文,介绍有关背景,学习课文的1~2自然段。[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是颜迈为颂扬蒲松龄坚忍不拔的意志而写的一副对联。对联中的“苦心人”就是春秋末年越国国君勾践,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三千越甲可吞吴”的故事可以说家喻户晓。今天,我们就结合历史史实和古人的记述,看看勾践是如何在失败中崛起,最终报仇雪耻,吞并吴国的。板书课题:勾践灭吴(放录音,学生可轻声随着读)(教师强调本文的出处,提示标划文学常识)提问:同学们通过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是否对春秋时期中国的政治格局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学生:有。教师:是和平安定?还是战乱纷乘?学生:是战乱纷乘。(可用多媒示显示:春秋时期诸侯形势图)\n二、背景介绍春秋后期,原本统一着中国的周王朝衰落,诸侯势力兴起,他们相互讨伐,争夺土地,黄河流域一带就有齐、宋、晋、秦、楚等多个诸侯争霸,中原大地狼烟四起。而在长江下游东南沿海地区也有两个国家不甘示弱,争得不可开交,他们就是吴国和越国。《勾践灭吴》就是记的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于灭掉吴国的故事。吴、越是春秋后期兴起的两个大国。两国经常攻战不休。公元前496年,吴攻打越,战于槜李(今浙江嘉兴),吴师战败,吴王阖闾受伤死去。儿子夫差即位,公元前494年为父报仇,败越于春椒(今江苏苏州),又乘胜攻入越都。越王勾践即位三年后讨伐吴国,在五湖(今太湖)大败。率五千甲盾而退守于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并使人向吴求和。勾践在吴国卧薪尝胆三年,回国后“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一方面为保命存国,施行缓兵之计,忍辱含垢图生存,一方面引诱吴王肆无忌惮地膨胀称霸诸侯的野心。吴先后征服中原的鲁、邾等国,压服齐、晋,夺得霸主之位。《左传》说夫差吴“日敝于兵,暴骨如莽”,又说吴王不恤民力,“视民如仇”,穷兵黩武,凋敝不堪。事实如此,吴王沉湎于声色,扰乱农功,违背时令,相信谗言,喜欢倡优,疏远了拾遗补阙、劝善规过的大臣,所以通达圣贤人隐居不出,忠臣背叛;周围人曲意逢迎,是非不分,苟且偷安。勾践于鲁哀公十六年九月攻打吴,鲁哀公二十年包围了吴,在军营中过了三年之后,终于在鲁哀公二十二年冬(公元前473年)灭吴。本文所叙述的就是勾践退守会稽山后,卧薪尝胆,富国强兵,经过长期准备,终于报仇雪耻的故事。板书:勾践栖于会稽(学生齐读课文,速度要稍慢,整体感知课文)出示投影:(1)生字:栖(qī)(chī)譬(pǐ)雠(chóu)嚭(pǐ)赦(shè)鄞(yín)蕃(fān)饩(xì)(2)多音字:贾(ɡǔ)人爪(zhǎo)牙疹(chēn)疾疹\n衣(yì)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3)通假字:“”通“哺”例句: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饣甫也“有”通“又”例句: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4)异体字:“已”同“矣”例句:虽悔之,亦无及已“句”同“勾”例句: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取”同“娶”例句:令壮者无取老妇“免”同“娩”例句: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政”同“征”例句: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歠”同“啜”例句: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饣甫也,无不歠也。(结合文中语句,指导学生读准生字字音,把握生字字形,注意多音字、通假字、异体字的读音)三、再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此教学活动主要由学生完成,可用15分钟左右,教师要随时释疑)四、学习课文1~2自然段1.学习第一自然段诵读指导:“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句中的“栖”为“退守”之意,“乃”则是“就”的意思,应用平缓的叙述语气读出。“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句是勾践兵败栖于会稽,号令三军之言。虽事急求谋臣,但紧张而不慌乱,实为将帅风度,要读得沉稳、坚定,语速适中,“凡”与“有”读时声调要适当拉长,“有能助寡人”之后要略作停顿,再读出“谋而退吴者”。大夫种临危不乱,挺身而出,进见勾践。所言责备之中可见忠贞与自负,读时应注意。“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句节奏感很强,读时应注意此点。“夏、冬、旱、水”要用重音读。\n“无乃后乎?”是大夫种对勾践的提醒,要读出责备之中的忠诚之意。“何后之有?”虽是反问句却要读出勾践诚恳的纳谏之意。(教师领读,学生齐读,也可让学生分角色读)提问:公元前494年,吴、越大战于五湖夫椒,越王勾践兵败会稽,濒于亡国。在这种情况下,勾践是否因惨败而一蹶不振呢?学生齐答:没有。提问:文章开篇“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为何用一“栖”字,而不用“退”“守”等词呢?学生:“栖”字比“退”“守”形象。学生(补充):“栖”字给人以凄惶之感,形象地写出勾践兵败退守会稽山的窘迫。教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栖”字的确道出了勾践处境的艰难。在这种局面下,勾践是否因惨败而一蹶不振呢?学生齐答:没有。提问:越王勾践有何举动呢?学生:积极地招揽人才。从“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句中可看出。教师:勾践如此求贤若渴,大夫文种用了一段精彩的语言阐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道理。请同学们齐读大夫文种之言。(学生齐读)提问:这段话运用了什么手法?学生:比喻说理。学生(补充):还有排比。提问:既然勾践已经在求谋臣了,文种为什么还大讲求谋臣的道理呢?“无乃后乎”是什么意思?学生:“无乃后乎?”\n的意思是:恐怕太迟了吧?从这句话可看出,文种是在婉转地责备勾践,这也是他大讲求谋臣道理的原因。教师:分析得非常透彻。下面我们看看勾践是如何回应的。(让一位同学翻译,注意指出倒装句的特点)勾践谦虚诚恳,宽宏大度,看来越国是有希望了。勾践言毕是如何做的呢?学生齐答:“执其手而与之谋。”板书:1.与文种执手相谋提问:他们商量出了什么对策?学生:“逐使之行成于吴”。教师:“行成”的意思是求和,求和的目的当然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了,那么他们是否顺利达到求和的目的了呢?我们继续学习第二段。2.学习第二自然段(教师范读,学生齐读)诵读指导:“夫差将欲听/与之成”句应译为:夫差想听取(文种的建议),与越国和好。因此“夫差将欲听”后要略作停顿,然后读出“与之成”此句应用平缓的叙述语气读出。大夫种使吴,以求和解,“夫差将欲听与之成”,但吴国大夫伍子胥坚决反对,他的进谏有理有据,很有说服力,要读得从容不迫,抑扬顿挫,“不可!”则表明了伍子胥在与越和解这件事上的鲜明态度,要读得坚决而有力量。“夫吴之与越也,仇雠敌战之国也;三江环之,民无所移”句为伍子胥劝谏夫差之言,“夫”为发语词,读时声调要拉长。“吴之与越也,仇雠敌战之国也;三江环之,民无所移”句是从吴、越两国的关系,吴国百姓的安危入手劝谏夫差的,读时语气要诚恳而委婉,速度要适中。“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将不可改于是矣”句则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两国的势不两立,语速要稍快,语气要有力量。“员闻之,陆人居陆,水人居水。夫上党之国,我攻而胜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夫越国,吾攻而胜之,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此其利也,不可失也已。”\n句则在阐明吴越两国势不两立的基础上,通过上党之国与越国的对比,进一步指出攻打越国的必要性,有理有据,铿锵有力,节奏感强,读时语速适中但要有力度。“君必灭之!失此利也,虽悔之,亦无及已。”句则表明了伍子胥对夫差的殷切要求,要读得恳切又坚决。本段主要记叙吴国大夫伍子胥的言辞,在朗读上下功夫,非常有利于对课文的理解。(学生齐读,分角色读,读后指出不足之处)提问:大夫种赴吴求和,吴国君臣的态度如何?板书:派文种求和于吴(学生思考、讨论)明确:吴国忠臣伍子胥反对和解,力谏吴王夫差,认为“君必灭之!失此利也,虽悔之,亦无及已。”吴国佞臣太宰嚭贪财好色,为越开脱,以“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今已服之,又何求焉?”站在越国立场上,为了越国的利益,谏夫差同意和解。而夫差不听忠臣之谏,轻信太宰嚭之言,与越国和解。(齐读一、二自然段)五、布置作业1.反复阅读课文。2.借助课文下面注释、古汉语词典进一步疏通文意。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