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作文写作 5页

  • 51.50 KB
  • 2022-08-17 发布

浅谈初中作文写作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浅谈初中作文写作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一轮课改洪流当中,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也面临着挑战和机遇。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课前三、五分钟的演讲,几分钟的动作表演,一两个片段的描写等等,都是作文教学的有效途径。偶尔从学生当中传来“作文作文,做起来头疼”,似乎大部分学生有点“谈文色变”的感觉,如何才能扭转这种局面,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让写作成为学生的一种需要,成为学生的一种快乐体验呢?根据教学实践,笔者浅谈几点经验。  一、阅读与观察  广泛的阅读能不断促进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增长,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多阅读、勤观察“如果一个学生广泛地阅读,那么老师在课堂上所讲解的新概念、新现象,就会较自然地纳入他原有的知识体系里去。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在课堂上所讲授的科学知识,对他就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学生就会感到知识是帮助他把头脑里已有的东西弄得更加清晰所必不可少的。”学生的知识面越广,对学习的兴趣也就越浓厚,而兴趣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和催化剂。广泛阅读能把每一个学生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籍的热爱,使书籍成为精神生活中的指路明灯。语文教师要大胆尝试,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自主活动的空间,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传统文化的丰厚优秀,在阅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n  说到观察,我想到罗丹的一句话:“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要知道,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有轰轰烈烈、惊险奇特的大事,也有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小事。大事引人注目当然要关心,但毕竟为数较少,小事细小琐碎,为数很多,并不引人注目,我们更要关心。而且,恰恰是一些小事,蕴涵着不同寻常的哲理。作文的素材都来自于生活的点点滴滴,只有在那些平凡的生活中才能创造出不平凡的事。生活是写作的本源,要多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并从中增强感悟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二、积累与运用  如何教给学生积累的方法呢?应该积累些什么呢?这点其实在我们平时的课堂上就因该潜移默化地告诉他们,其实就在我们的课文中就有很多好的字、词、句、名言、警句、谚语、格言、佳句及片段,对这些好的东西首先要能做到摘抄,其次记诵,最后是运用。如朱自清的《春》,描写得层次分明,绘声绘色,字里行间充溢着对生活的浓浓情意,准确、形象、生动的语言,尤其是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做到了形色兼美,声情并茂,极具韵味,这篇文章不管是字、句、词还是片段描写都是极其优美的,真正是细心锤炼写出的佳作,因此象这类文章都是值得学生用心积累的。只有做到不断积累,写起文章来才能得心应手,随意驱谴,这些材料将变成活生生的“菩萨”,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文章活起来,只要持之以恒,就定能达到“博览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的理想境界,从而使你出口成章,笔下生辉。\n  三、新闻引路轻松入门  笔者认为,作文训练应当经历“掌握作文特点—掌握写作方法—不断练习中提高作文能力”三阶段,因此而设计的“新闻引路”作文训练序列(新闻写作训练—想象能力训练—思维能力训练—语言优化训练—研究性作文训练)中,“新闻写作训练”着重让学生掌握作文特点和写作方法,而想象、思维、语言优化、研究性作文训练让学生在不断练习中提高作文能力。  作文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但小学到高中老师需不断重复。“新闻引路”以结构模式简单规范(一般为倒金字塔式)且易于掌握的新闻(消息)写作训练帮助学生快速闯入作文王国,牢固把握作文内容与情感真、新,语言简明精炼等特点,并从此成为习惯。  新闻写作对真实性的严格要求可规范学生运用典型事例写出真情实感;对新闻价值的严格要求可规范学生写出新意并进而培养创新精神;准确、精炼、生动的新闻写作语言要求为改变学生华而不实的“学生腔”提供了训练机会;为把新闻写真实、生动而去观察、琢磨的新闻写作过程对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和动机有很好帮助;散文式通讯和副刊文艺作品也为中学生学习文学语言找到了新天地。  语言是学生在潜移默化、朝花夕拾中积累起来的,包括老师在内,其他人都帮不上忙,所以重视想象与思维能力的训练成为最有效的作文教学内容,待学生有了一定语言积累再训练语言优化。\n  四、交给工具四步成文  笔者认为:写作是一个“发散思维--聚敛思维--线性思维”的双重转化过程。即从写作目标出发,充分发挥观察、感受能力,从生活和头脑中联系各种知识、事物等写作内容是“发散思维”;选材、炼意、构思、谋篇,是连续不断地对已有材料与观点进行整理的“聚敛思维”过程;心里的东西变成文字,语言的“线性”特点(不同的字和话不能同时表达)就体现出来了。  基于此,笔者设计了4X积木式思维作文法。其基本步骤是:想(xiang)-选(xuan)-写(xie)-修(xiu)。这一方法符合新课标指出的“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  脑图是英国托尼·巴赞博士开发的全新思维方法,其要点是把主题词写在中心;把任何有关论点写上从中心点引出分支,不同类别另开分支并不断连接下去。4X积木式思维作文法中,脑图被作为帮助学生思维的作文工具。现代脑科学研究表明,大脑左半球负责加工线性信息,而右半球则负责加工形象性、结构性、层次性信息,脑图的引入避免了传统的列作文提纲的线性缺点,使作文选材、构思、立意过程呈发散性或聚敛性,更符合个人思维习惯,有利于调动大脑两半球协调工作,提高写作效率。步骤“写”即语言的“线性”表达,强调一气呵成。步骤“修”教给学生修改方法,强调念作文,使学生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n  “笔下见时代,墨中尽风采”,选用新鲜独特的材料,选用一般人熟视忽视的材料。如,写自己的心灵与生活,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情感;写自己的校园:风采迥异的老师,性格鲜明的同学,休戚与共的小组,色彩缤纷的班级……甚至一丝飞扬的思绪,一声由衷的赞叹,一句温馨的祝福,一次有趣对话,一场激烈的争论,一份纯真的友情,都可以成为学生笔下的一道道独具魅力的心灵风景和一幅幅别有情趣的生活画面。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