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9.00 KB
  • 2022-08-17 发布

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 6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0年月日第周星期本课题第课时本学期总第课时高一信息技术教案1.1感受数据管理技术的应用【教学目标】l认识数据、数据管理、数据管理技术的概念。l通过实例调查,了解数据库在多媒体和网络方面的应用方法于应用价值,能描述数据库应用系统信息资源管理中的应用。l了解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发展历史,了解数据管理技术在各个阶段的应用与影响。l激发学习数据管理技术的兴趣,体现信息技术的文化内涵。【教学重点】l数据、数据管理、数据管理技术的概念。l通过实例调查,了解数据库在多媒体和网络方面的应用方法于应用价值,能描述数据库应用系统信息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教学难点】l把握数据的概念l描述不同数据管理技术的应用特点l了解数据库在多媒体和网络方面的应用方法与应用价值。【教学对象】在《信息技术基础》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信息资源管理的相关只是。学生对与信息资源管理的方法、各种方法的特点、数据库应用系统管理数据的优势、数据库的一些基本概念都有了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在人之发展方面,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都有较大的进步,起归纳和总结能力也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教学策略】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协作探究相结合。【教学环境】网络教室。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目的教师:同学们,某市为了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打算举办一次“中小学信息技术大赛”。在组织的过程中,由很多数据资料,比如,参赛选手的信息、参赛学校的信息、作品的信息等,需要处理。你们愿不愿意用在《信息技术基础》课中学习到数据资源管理知识帮助他们管理这些数据资料呢?在开始解决问题之前,请同学们回答两个问题:(1)有哪几种常见的信息资源管理的方法?(2)使用数据库管理信息的优势?学生回答……设置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62\n200年月日第周星期本课题第课时本学期总第课时高一信息技术教案教师:(总结和纠正学生的回答)教师:同学们都回答得很好。现在让我们回到刚才提到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对大赛的举办过程有个基本的了解。一般来说,大赛由这样几个过程:大赛活动流程报名评比排名次确定获奖等级公布结果查看选手资料教师:由哪些同学愿意帮助我确定在每个步骤中需要做些什么事情?(教师和学生经过共同讨论得到下表:)大赛活动流程数据管理流程报名评比排名次确定获奖等级公布结果查看选手资料保存报名资料保存参赛作品整理报名清单保存评比成绩成绩排序记录获奖等级打印获奖名单取出选手资料教师:现在,我们清楚了大赛的活动流程,及每个步骤中需要处理的事项,下面,请同学们两人一组讨论填写下面的表:大赛活动流程数据管理流程数据管理办法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回顾以前学习的知识,复习、巩固旧知识,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教师和学生共同确定需处理的事情,让学生参与其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对生活的归纳、总结、提炼的能力。62\n200年月日第周星期本课题第课时本学期总第课时高一信息技术教案报名评比排名次确定获奖等级公布结果查看选手资料保存报名资料保存参赛作品整理报名清单保存评比成绩成绩排序记录获奖等级打印获奖名单取出选手资料(教师全场巡视学生填表情况,解答学生的问题)教师:我看同学们都基本已经能够填写完了。下面,我请一个小组的同学来填写这个表,其他同学如果由不同意见,可以提出修改意见。(经讨论修改得如下表)大赛活动流程数据管理流程数据管理办法报名评比排名次确定获奖等级公布结果查看选手资料保存报名资料保存参赛作品整理报名清单保存评比成绩成绩排序记录获奖等级打印获奖名单取出选手资料Windows文件管理Excel软件等Excel软件等Excel软件等Excel软件等Excel软件等文件管理、Excel管理等教师:从填表的情况看,同学们大都使用了Windows文件系统的资源管理方式和Excel软件管理方式。可见,同学们,我们在以前的学习中知道数据库管理数据有很多优势,为什么不用数据库管理呢?在我们的课本中对这三种方式都作了一个介绍。让学生互相讨论填表。学生回答,并修改结果。学生自主操作光盘资料体验三种数据管理方式。由于这个任务相对较难,如果没有同学间的参与讨论,学生的回答质量比较难保证。与同桌讨论既符合学生在课堂活动范围内的实际,避免了因合作人员太多,导致了部分学生作壁上观的现象,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沟通能力。一个小组的意见,并不能代表全部同学的意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通过比较,加深学生对数据库管理的优势认识。62\n200年月日第周星期本课题第课时本学期总第课时高一信息技术教案请同学们按照课本和本教材的光盘去体验这三种数据库管理数据资源的优势。我们刚才体验了三种不同的数据资源分类方式。那么,同学们,有谁能够帮我回答什么是数据?什么是数据管理?什么是数据管理技术?关于这三个概念,在书本上有讲述。请同学们自行阅读这三个概念。阅读后回答问题。现在,我邀请几个同学来说说这三个概念。在复述过程中,请你把教材合上,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教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在很多时候,我们都要用到数据管理技术。比如,图书管理、银行、汽车票联网售票系统等。使用数据管理技术,方便了我们的生活,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同学们仔细观察以下,还可以发现一个规律,就是,数据密集型应用的领域。这种数据密集型应用通常这样的特点:(参考教材P5)课后作业:访问http://www.plant.csdb.cn,思考:如果要管理全校所有的同学的姓名、性别、年龄等信息资料,应该用什么方法管理?学生阅读课本学生回答养成学生的自主阅读课本的习惯,二不是只听教师讲。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概念,可以加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与记忆。62\n200年月日第周星期本课题第课时本学期总第课时高一信息技术教案1.2了解数据管理技术的变迁【教学目标】 l了解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发展历史,了解数据管理技术在各个阶段的作用与影响。l让学生体会到数据管理技术是在不断满足新的数据管理应用要求、不断在原来的基础上寻求突破与创新的过程中向前发展的,激发学习数据管理技术的兴趣,体现信息技术的文化内涵。l通过对不同阶段的数据管理技术的比较分析,总结数据库系统管理数据的特点,进一步明确本课程的研究内容和学习目标。【教学重点】l能说出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发展历史,了解数据管理技术三个发展阶段的历史背景、应用特点和技术问题。l理解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教学难点】l理解数据管理技术关于数据独立性、数据冗余、数据安全行和完整行、数据结构化等的基本概念。【教学策略】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教学环境】网络教室。  【教学过程】 学习环节教学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问题引入(10分钟)教师:“在上一节讨论的数据库应用例子中,你是否担心这些数据在管理时出问题?”教师:“其实如果系统管理不好很容易出问题的,以银行取款或借阅图书为例,你认为通常什么地方容易出问题,会出现什么问题?”教师:“在实际应用时是不允许在数据管理中出错的,如何避免出错就要看技术了”,接着教师讲述“阿波罗登月计划与数据管理”的故事。教师:“'从阿波罗登月'故事中,同学们有什么感受?”(数据管理技术在科学应用研究方面具有重大影响和作用,同时也说明社会应用需求的产生推动了技术的进步,数据管理技术历程本身也说明了这一点。)教师:“学生自由回答提问个别学生回答。提问部分学生回答。用问题抓住学生的注意。选择学生熟悉的应用情境发问让其积极思考。通过讲述重大历史事件的故事,使问题更加感性化,启发学生从故事中总结道理。并为进一步的学习作铺垫。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然进入本节内容的学习。62\n200年月日第周星期本课题第课时本学期总第课时高一信息技术教案事实上,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与很多因素有关,数据管理技术是怎么发展起来的?经历了哪些阶段?请同学们根据教材及老师提供的资料进行分组学习。”合作探究(15分钟)分小组合作探究下列问题,并填写“数据管理技术三个阶段的比较”表。背景情况怎么样(软硬件条件,当时应用需求)?通过什么工具进行数据管理?数据管理达到了怎样的水平?存在什么问题?学生按邻近座位搭配分为4人小组,组长协调,先每人10分钟完成一个或以上阶段的背景及特点分析,然后用5分钟组内交流。以表格的形式作引导,提供给学生探究学习的线索。学生除了运用教材资源外,还可以通过学习其他资源回答问题,如教师提供的补充资料或网站资源、因特网资源等。归纳总结(5分钟)教师根据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有目的地提问部分学习小组回答问题,引导全班同学一起进行归纳总结。教师可对照自己的参考解答(表作是适当的引导或补充)各学习小组举手申请发言,小组代表发言时,组内其他同学可以给予提示但不可以完全代替其回答。选到的小组由组长或其他组任意指定一位代表发言,交流合作学习的效果,发言这成绩记做小组成绩。深入释疑(10分钟)教师对数据管理技术各发展阶段的数据管理特征作进一步的归纳和总结,重点解决学生对这些概念术语的困惑,强化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基本概念,以及数据库系统的特点。学生在教师启发下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总结。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拓展实践(5分钟)要求学生完成教材中“实践”——从网上搜集数据库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及数据库技术的发展趋势。学生上网搜索,并把搜到的资料下载整理提交到学习网站上供交流。提供学生拓展学习的空间和实践,也为学习第五章作铺垫。1.3认识关系数据库62\n200年月日第周星期本课题第课时本学期总第课时高一信息技术教案【教学目标】  l掌握关系数据库中的库、表、字段、记录等的概念,理解“关系”所表达的含义。l进一步认识关系数据库的管理思想。【教学重点】l掌握关系数据库中的库、表、字段、记录等的概念,理解“关系”所表达的含义。l进一步认识关系数据库的管理思想。【教学难点】l理解“关系”所表达的含义。【教学方法】教师引领,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教学环境】一般情况下普通教室就可以,有条件的话网络教室,有利于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网上学习资源。【教学过程】  学习环节教学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引出问题教师:“以我们学校的图书馆为例,如果让在座的同学来尝试着管理,你们会怎么样管理呢?同学们先考虑一下,我想请几位同学来发表你们的看法。”提问学生,并鼓励学生主动发表看法。先不告诉学生答案,让学生尽量发表意见,但学生七嘴八舌往往没有清晰的思路和严格的描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数据信息如何保存、数据信息如何使用管理两个方面来梳理。形成一个初步方案。教师:“数据的保存牵涉到数据结构问题,数据使用管理牵涉到数据操纵问题,这两个都是数据库技术的核心问题。当数据量比较大的时候,人工管理的办法就比较麻烦,所以,当数据量很大时,一般采用关系数据库来进行管理。”教师:“那么,如果使用关系数据库来进行管理。时如何表示和保存这些数据的呢?”学生思考,自主发表意见。教学开始时,通过一个学生比较熟悉的应用实例创设一个问题情景,比如学校图书管理,让学生考虑如何来进行。讲授新知,启发探究教师:“关系数据库中时通过最常见的二维表来表示数据的。为了更好的描述二维表,我们需要用到记录、字段、域、关键字、键、关系模式等术语,这些术语在我们教材上也有说明。62\n200年月日第周星期本课题第课时本学期总第课时高一信息技术教案这些术语以后还会用到,是不需要死记硬背的。”教师:“如我们的教材所示,这就是一个二维表格。除了对“书人”、“图书”这样的实体数据可以通过“借书人信息表”、“图书登记表”等二维表格来表示之外,对这两个实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如“借阅”也同样可以用二维表格方便地记录。这样的二维表格看起来没有什么特别的,但在关系数据库中能够成为关系的二维表格是有条件的。”引导学生阅读教材,需要哪些条件,探究一下为什么需要这些条件,如果没有这些条件会给数据管理带来什么问题。总结:在关系数据库中的二维表,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学生阅读教材,小组讨论探究问题。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总结在关系数据库中的二维表,需要满足的条件。这个问题的讨论不是为了给学生整理出一个标准答案,关键是要让学生领会到这些田间的限制是为了让计算机系统不够更好的管理和使用数据。此处的难点是而维表中的关键字可能不只一个字段,而是两个字段的组合。进一步拓展开来,还有没有多个字段的呢?完全由可能,关键看怎样才能唯一标识一条记录。交流总结,提升认识教师:“老师已经提供了部分关于关系数据库资料,同学们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来阅读——也可以自己上网搜索相关的信息资源。结合自己的体会,总结自己对关系数据库的认识。”引导学生总结对关系数据库的认识。从三个方面思考,一是关系数据库如何表示数据,有何特点和优势;二是关系数据库如何实现对数据的管理;三是目前有哪些比较知名的关系数据库。可以先在小组内总结,再全班总结。学生阅读材料,可以用教师提供的,也可以自主上网搜索、查阅相关信息资源。实践应用,加深体验让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个日常应用的关系数据库,如通讯管理,写出关系模式并标明关键字。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个日常应用的关系数据库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从而达到学习的最终目的。2.1认识关系数据库62\n200年月日第周星期本课题第课时本学期总第课时高一信息技术教案【教学目标】  l通过该实例分析,介绍了数据的收集与分类方法;l介绍了客观事物的抽象过程,从而引出人们描述客观事物的三个世界:现实世界、信息世界和机器世界,以及三个世界中用来描述客观事物的术语;同时还介绍了信息世界中实体集之间的三种联系;l介绍了从现实世界到信息世界抽象出来的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以及用E-R实体联系模型来对现实世界的事物进行概念化、抽象化描述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教学重点】l了解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三个世界:现实世界、信息世界和机器世界的基本术语及其含义,以及客观事物的抽象方法。l掌握三个世界中用来描述客观事物的术语,及信息世界中实体之间的三种联系。l掌握利用E-R实体联系模型来抽象描述事物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教学难点】l根据实际情况,经过数据的收集和分类,从大量的现实数据中确定出实体及其属性,判别实体之间的联系,从而确定客观事物的概念模型。l在构建概念模型时,如何通过实体—联系模型(E-R图)准确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数据及其联系,即各个实体的属性及实体之间的联系。【教学方法】教师引领,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教学环境】一般情况下普通教室就可以,有条件的话网络教室,有利于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网上学习资源。【教学环境】课程引入:通过第一章的“信息技术大赛管理系统”的演示,请同学们思考管理系统是怎样开发出来的呢,数据库究竟是怎样构建的呢?老师:它的构建需要经历四个基本过程:1、数据的收集与分类;2、建立实体—联系模型;3、将E-R图转换为关系数据模型;4、创建数据库。一、数据的收集与分类要想建立数据库,首先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收集相关的信息,获得原始数据,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与归纳。1、数据的收集数据收集,就是利用外部设备,将时间上或空间上分散的数据收集起来的过程。2、数据的分类对于已经收集好的、建立数据库的各种信息,我们都是按照数据的基本特征进行分类存放的。通常的方法是将数据按照人、事、物来进行分类存放,作为最基本的数据。62\n200年月日第周星期本课题第课时本学期总第课时高一信息技术教案任务1:以4人小组为单位,为中小学信息技术大赛设计一张报名表,研究需要收集哪些数据信息?经过分析,我们可以将构建“中小学信息技术大赛”数据库需要的数据分为三类:(1)有关参赛选手的信息,如:参赛选手的姓名、性别、学校名称、电子邮箱等;(2)有关参赛作品的信息,如:作品名称、作品类别、作品大小等;(3)有关参赛学校的信息,如:学校名称、地址、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等。任务2:报名材料提供了哪些方面的数据信息?你是怎么进行划分的?最后,“中小学信息技术大赛”数据库所需的基本数据分为三类:(1)有关参赛选手的信息,如:选手编号、姓名、性别、学校名称、学段、电子邮箱、备注;(2)有关参赛作品的信息,如:作品编号、作品名称、作品类别、作品链接、作品大小、备注;(3)有关参赛学校的信息,如:学校名称、地址、联系电话、电子邮箱、备注。二、数据的抽象过程问题一:请把教材中“数据的抽象描述”部分出现的名词术语找出来,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这些术语用在什么场合,有何含义?问题二:划分三个世界有何意义?现实世界信息世界(概念模型)机器世界(数据模型)用户的观点机器的观点问题三:你认为在信息世界阶段,应该从哪几方面入手分析事物或数据的?需要从这几方面入手:1、判别用户的应用涉及到哪几类事物(实体集);2、这些事物(实体)有何特征(属性),362\n200年月日第周星期本课题第课时本学期总第课时高一信息技术教案、哪些特征(属性)是能够把不同事物个体(实体)区分开来、即唯一标识具体某个事物(实体)的,4、不同类事物(实体集)间存在什么样的联系。个体特征总体事物及其联系实体属性实体集概念模型记录字段文件数据模型问题四:两个实体集之间存在多少种联系?请举例说明。班主任班级担任11n图书读者借阅m日期学生班级所在n1一对一联系一对多联系多对多联系实体间的三种关系经过分析和综合,可以得出“中小学信息技术大赛”数据库管理的E-R图,如图所示。62\n200年月日第周星期本课题第课时本学期总第课时高一信息技术教案n11所在参赛nm作品得分获奖等级参赛选手选手编号姓名性别学段电子邮箱参赛作品作品链接作品大小作品编号作品名称作品类别参赛学校地址联系电话电子邮箱学校名称“中小学信息技术大赛”数据库管理的E-R图62\n200年月日第周星期本课题第课时本学期总第课时高一信息技术教案2.2建立关系数据模型【教学目标】l学习把E-R图表示出来的概念模型,转化成关系数据模型的方法;l学习数据库领域中最常用的其他数据模型:层次模型和网状模型。【教学重点】l掌握从E-R模型到关系数据模型的转换方法。通常将E-R模型转换成关系数据模型,可以分两步进行:一是将每个实体集转换成一个二维表,二是将实体集之间的联系转换为一个二维表。l理解并掌握层次和网状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并掌握其基本特点。【学习方法】(1)、采用课堂讲述法,教师对“中小学信息技术大赛”关系数据库进行剖析,讲解将E-R模型转换成关系数据模型的方法;(2)、本节课主要采用问题驱动法教学,把需要学习的知识蕴含再每个问题中,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就是知识获取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到自己寻找转换方法的乐趣,树立学习的信心。将小组活动的讨论结果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就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3)、充分开展交流研讨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更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讨论交流种把规则总结出来,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树立学习信心;5、教学过程环节学习流程设计意图(一)问题1:为什么要把E-R模型转换成关系数据模型?因为E-R模型只是数据的概念模型,要应用计算机进行数据管理时,需要把概念模型转换成被机器存储的方式,并把这种存储方式的逻辑结构表示出来,这中描绘机器中数据存储结构的逻辑模型就是数据模型。让学生了解学习E-R模型转换成关系数据模型的意义。(二)问题2:什么是关系?如何表示关系数据模型?关系就是二维表格,也就是说,在关系数据库技术中,是通过二维表的结构形式把数据存储在机器中,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数据的各种操作。表示关系数据模型的目标,就是把经过分析整理后的数据的概念模型转换为若干二维表的形式,以便存储在机器中。学习关系的概念,以及如何表示关系数据模型。(三)问题3:从E-R模型到关系数据模型需要解决哪些主要问题?一是把实体转换为二维表,二是把联系转换为二维表,这两个问题解决了,转换的问题就解决了。总结出:从E-R模型到关系数据模型最主要的两个步骤。62\n200年月日第周星期本课题第课时本学期总第课时高一信息技术教案(四)问题4:如何把实体转换为二维表?列出实体属性和唯一标识实体的关键字,并定义二维表的名字。让学生掌握实体转换为二维表的方法。(五)问题5:E-R图中“联系”的作用是什么?通过联系,可以从一个实体集出发寻找到或关联到相连的其他实体,例如,“参赛选手”这个实体通过“参赛”这个联系可以查询到不仅“参赛选手”本身的属性,还可以查询到“参赛作品”相应的属性和“参赛”本身的“作品得分”和“获奖等级”属性。让学生掌握联系的本质。(六)问题6:如何把联系转换为二维表?直接转换有何问题?如何解决?最简单的方法是,把联系本身转换为一个独立的二维表,该表除了包含联系本身的属性外,同时还包含相联实体中的关键字属性,通过它们把这些实体关联起来。如果把所有联系都直接转换为一个新的二维表格,会出现表格比较多的情况,数据查询等操作起来就不够方便,有些表格是可以通过合并到实体的二维表格中来精简表格数目的。学习联系如何转换成二维表。(七)问题7是否所有联系都可以合并到实体的二维表格中?哪些可以?哪些不可以?有些联系可以合并到实体的二维表格中。对于1:1的联系,可以把联系合并到其中任意一个实体的二维表格中:即1:1联系两端的实体,任意选择一端,把另一端实体的关键字添加到这一端实体的二维表格中,如果联系本身有属性,再把联系的属性也添加进去。对于1:n联系,则在n端实体的二维表格中添加1端实体的关键字,如果联系本身有属性,再把联系的属性也添加进去。对于m:n联系,就不可以合并到实体的二维表格中,否则会出现大量的数据冗余。只能把联系转换为一个新的二维表格,其属性为两端实体类型的关键字加上联系类型的属性,而新的二维表格本身的关键字为两端实体关键字的组合。学习联系转换时的方法。62\n200年月日第周星期本课题第课时本学期总第课时高一信息技术教案(八)问题8:能否总结出E-R图到关系数据模型的转换规则?其核心思想是什么?E-R图到关系数据模型的转换规则:1、将每个实体集转换成一个二维表;2、将实体集之间的联系转换成一个二维表。其核心思想是把实体集以及把实体间的联系都存储并体现在二维表格中。学习E-R图到关系数据模型的转换规则。62\n200年月日第周星期本课题第课时本学期总第课时高一信息技术教案2.3创建数据库【教学目标】(1)学习创建数据库的方法,并创建一个“中学生信息技术大赛”数据库;(2)掌握创建数据表的方法,在数据库中添加三个表:参赛选手表、参赛学校表、参赛作品表;(3)打开数据表(4)掌握数据库结构的修改;(5)掌握创建数据表之间的关系方法。【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要创建一个“中小学信息技术大赛”数据库这个实例,掌握创建数据库与数据表的方法;(2)、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通过操作实践,加深对书本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自己看书来掌握书上操作实践的能力;(3)、掌握数据库结构的修改和数据表之间关系的创建方法。【学习方法】(1)、采用课堂讲述法,由老师首先对学生讲解每个任务的教学要求,然后指导学生参照教材进行具体操作。(2)、充分开展交流研讨活动,同学们可以以小组的方式,研究具体操作步骤的做法,进行充分的探讨,加深对操作步骤的掌握。(3)、将小组活动的结果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交流,就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教学过程】环节学习流程设计意图(一)任务1:创建一个数据库1、教师可先解释任务的要求,指导学生明确自己的任务;2、然后指导学生对照教材的操作步骤创建一个数据库;3、教师巡视后,演示一遍正确的操作步骤和操作结果;4、组织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一起讨论创建Access数据库的其他方法,并比较几种方法的异同。通过讨论,可能更加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任务2:创建一个数据表1、在创建数据表之前,教师可先进入表设计视图窗口,为学生解释数据表的几个基本概念:字段、字段名称、字段类型、字段的说明、主键等;2、指导学生参考书上表2-4的数据表结构,创建“参赛选手表”的结构;3、教师通过演示、讲解数据表的字段属性设置,使学生学会不同要求的字段属性的设置,如:设置字段的大小、设置必填字段、设置允许空字符串、设置索引、设置有效性规则、设置默认值:学生经过老师讲解和实际操作后,会比较清楚地掌握创建数据表的方法。62\n200年月日第周星期本课题第课时本学期总第课时高一信息技术教案(三)学生小组探究同学们可以以小组的方式,研究以下操作如何进行:1、在“参赛选手表”中,“性别”字段只能是“男”或“女”,而不允许输入其他文字,这个有效性规则如何设置。2、在“参赛选手表”中,如何设置“性别”字段的默认值为男性。让学生通过小组探究,更好地掌握字段属性的设置。(四)打开数据表1、教师讲解数据表的打开方式:一种是以数据表视图方式打开,一种是以表设计视图方式打开;以及两种方式之间如何进行切换。2、教师演示两种打开方式的具体操作,讲解两种打开方式的使用状态。以数据表视图方式打开数据表,则数据表以表格形式显示数据,常用来查看、修改、插入或删除数据记录。用表设计视图来打开数据表,可以修改表的结构和字段的定义。学生掌握数据表的打开和两种方式的相互切换。(五)修改数据表的结构可以通过教师演示讲解或学生小组讨论方式,学习数据库结构的修改方法,主要有:(1)添加插入一个新字段;(2)字段移动;(3)修改该字段的名称和类型;(4)删除字段;结合实际操作的例子,学习掌握数据库结构的修改方法。(六)学习创建数据表之间的关系1、教师首先讲解数据表之间关系的含义;2、建立表之间的关系前,必须先关闭所有打开的表,因为不能在已打开的表之间创建或修改关系;3、教师演示创建数据表之间的关系的具体操作方法;4、教师讲解“实施参照完整性”的意义;5、教师强调创建数据表之间关系时要注意建立关系的两个字段类型必须相同。创建数据表之间的关系是创建数据库中非常关键的一步,学生应熟练掌握正确的方法。(七)学生小组探究同学们可以以小组的方式,研究以下操作如何进行:1、如何删除和修改表之间的关系?2、创建关系时,如果双方都是各自数据表的主索引,则创建的关系是“一对一”的关系吗?若双方都不是主索引,则创建的关系又是什么类型?是有效的关系吗?让学生通过小组探究,更好地掌握创建数据表之间的关系的方法。62\n200年月日第周星期本课题第课时本学期总第课时高一信息技术教案(八)学生练习1、完成“中小学生信息技术大赛”数据库中表和表之间关系的建立;2、与光盘提供的“中小学生信息技术大赛”数据库进行比较,从字段的设置、表间关系的建立等方面进一步改进自己建立的数据库结构。让学生通过练习,完善自己创建的数据库。62\n200年月日第周星期本课题第课时本学期总第课时高一信息技术教案2.4编辑数据库【教学目标】(1)承接上一节的内容,往已经建立的数据库中添加数据;(2)学习通过设置某种查阅方式,通过选择项往数据表中添加数据;(3)学习数据表中常用的浏览数据、插入记录、修改记录、替换数据和删除记录等基本操作。【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数据表中数据的添加方法;(2)、学习设置数据表中数据输入的查阅方式。(3)、掌握数据表中常用的基本操作方法。【学习方法】(1)、采用课堂讲述法,由老师首先对学生讲解每个任务的教学要求,然后指导学生参照教材进行具体操作。(2)、充分开展交流研讨活动,同学们可以以小组的方式,研究具体操作步骤的做法,进行充分的探讨,加深对操作步骤的掌握。(3)、将小组活动的结果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交流,就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教学过程】环节学习流程设计意图(一)任务1:打开数据库,录入数据。教师可先解释任务的要求,指导学生参照教材中表2-8录入数据库数据。通过具体操作,练习数据库中数据的输入方法。(二)任务2:设置自行输入的查阅方式1、设置字段的“查阅”选项卡,可以在表中创建下拉列表,既便于数据的输入,也可保证输入数据的无误;2、教师通过演示、讲解,以“参赛选手表”的“性别”字段为例,学习如何设置字段的查阅方式;3、教师指导学生设置“参赛选手表”中的“学段”字段的查阅方式,从“小学”和“中学”两个选项中列表选择;学生经过老师的演示和讲解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际操作,会比较清楚地掌握设置自行输入的查阅方式的方法。(三)任务3:设置参照另一数据表的输入方式1、在录入数据时,表中某些字段的选择不仅可以设置成一些给定的选项(如前例),也可以设置成通过数据库中其他表的数据进行选择,如设置“参赛选手表”中的“学校”字段,数据选项应来源于“参赛学校表”中的“学校名称”字段;2、教师通过演示、讲解,以“参赛选手表”的“学校”字段为例,学习如何设置参照另一数据表的输入方式;学生经过老师的演示和讲解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际操作,会比较清楚地掌握设置参照另一数据表的输入方式的方法。62\n200年月日第周星期本课题第课时本学期总第课时高一信息技术教案(四)学生练习同学们可以以小组的方式,研究以下操作如何进行:1、参考前面例子,设置“参赛作品表”中的“选手编号”字段,从“参赛选手表”中进行选择输入。2、为了方便作品类型和获奖等级的修改,参考光盘第二章第四节的数据库,同学们自己建立两个新表“作品类别表”和“获奖等级表”。把“参赛作品表”中的“作品类别”字段,设置成从“作品类别表”进行选择输入;“获奖等级”字段,设置成从“获奖等级表”进行选择输入。让学生通过练习,逐步掌握设置参照另一数据表的输入方式。(五)学生小组探究1、在“参赛作品表”中,为了直接查看选手的电子作品,我们设置了一个“作品链接”字段,大家讨论一下,这个字段应如何输入?2、利用字段数据类型的“查询向导”也可以设置“自行输入”的查阅方式,同学们可以自己试一试。让学生通过小组探究,共同探究,更好地掌握设置参照另一数据表的输入方式。(六)任务4:学习数据表中浏览数据、插入记录、修改记录、替换数据和删除记录等基本操作。1、教师可先解释本任务的具体要求要求,然后指导学生参照教材中具体步骤进行操作;2、打开“参赛选手表”,浏览数据;3、在“参赛选手表”中插入一条记录:4、修改数据表中的记录;5、查找并替换;6、删除指定的记录;通过具体操作,熟练掌握数据库中数据的基本操作方法。(七)学生练习参考光盘提供的“中小学信息技术大赛”数据库,在计算机上完成自己建立的数据库。并与光盘提供的数据库进行比较。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创建数据库和数据表方法。62\n200年月日第周星期本课题第课时本学期总第课时高一信息技术教案2.5关系数据库规范化思想【教学目标】(1)通过一个实例分析,来理解为什么要进行数据库规范化;(2)学习关系模式规范化的方法;(3)了解关系模式规范化的原则。【教学重点】(1)、通过实例分析,理解数据规范化的思想和意义;(2)、理解并掌握数据规范化的方法,理解数据规范化的第一、第二和第三范式的定义,并能对给出的关系模式进行分析。【教学方法】(1)、采用课堂讲述法,由老师首先对一个实例进行剖析,来理解为什么要进行数据库规范化,同时讲解数据规范化的第一、第二和第三范式的定义;(2)、充分开展交流研讨活动,同学们可以以小组的方式,对实例所给出的关系模式进行分析;(3)、将小组活动的讨论结果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就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教学环境】一般情况下普通教室就可以,有条件的话网络教室,有利于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网上学习资源。【教学过程】 环节学习流程设计意图(一)任务1:学习为什么要进行数据库规范化首先通过对学生赵小刚的数据库进行分析,发现该数据在设计时存在的一些问题,来理解为什么要进行数据库规范化;通过具体案例分析,理解学习数据库规范化的必要性。(二)学生小组讨论1、对于上述数据库,课程信息(课程名、课程编号)是不是确实需要多次输入呢?2、当新增加一个学生,他还没有选修课程时,能不能把他的信息添加进去呢?3、问题出在哪里呢?还会有什么问题?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经过老师的案例分析后,学生会发现该案例存在的问题,学生通过讨论后会对抽象的概念加深理解。62\n200年月日第周星期本课题第课时本学期总第课时高一信息技术教案(三)任务2:分析梁虹同学的数据库通过分析学生梁虹基于同样任务设计的数据库,发现该数据库,由于将学生、成绩、及学生选修课程的成绩分离成不同的关系,从而使得数据冗余大大减少,而且不存在插入异常和删除异常。总结出:对关系模式进行分解与变换,以消除数据冗余、插入删除异常等不正常的现象,这就是对关系数据模式进行规范化处理的目的。(四)关系模式规范化的方法1、关系模式规范化的条件可以分成几级,每一级称为一个范式;2、教师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然后让学生疑问听教师进行讲解,从而理解并掌握数据规范化的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学习数据规范化的三个范式。(五)学生小组探究教师指导学生对教材中表2-14所给出的“中小学信息技术大赛”数据表进行分析,讨论这样的设计会带来什么问题?怎么对它进行规范化处理?让学生通过小组探究,共同探究,更好关系模式规范化的方法系模式规范化的概念和方法。62\n200年月日第周星期本课题第课时本学期总第课时高一信息技术教案3.1数据的排序和筛选一、教材分析:该门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ACCESS平台来学习数据库基本原理和技术,体验和感受数据库技术的功能和作用,进而解决生活学习中的相关问题。本节课是这门选修课的核心部分“使用数据库”这章的第一节课,因此本课的学习将为后面学习数据查询等重要内容奠定理论和知识基础。◇教学重点数据的排序、数据的筛选◇教学难点数据的高级筛选二、教学对象分析:高一学生有一定的信息技术操作基础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前面几章的学习已经熟悉了ACCESS环境,他们在初中已经掌握了EXCEL中的数据排序和筛选操作,了解排序和筛选的原理。因此这节课的教学应在学生较易掌握操作的基础上,联系实际生活的具体实例,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分析问题、探索问题的积极性,以提高其信息素养。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排序、筛选的意义(2)掌握在ACCESS中进行筛选和排序的基本操作。2.过程与方法:(1)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2)培养学生在网络学习环境下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自我学习意识。3.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信息管理意识,知道使用ACCESS能规范、高效地管理数据,激发学生学习ACCESS的兴趣。(2)通过网络环境下的自主、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乐于钻研的精神和勇于挑战自我的竞争意识。62\n200年月日第周星期本课题第课时本学期总第课时高一信息技术教案四、教法:情景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网络探究教学法、分层教学法五、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电脑室、《数据的排序和筛选》教学网站七、课前准备:ACCESS练习文件,包含三个数据表◆高一学生体质健康表:由上节课学生情况调查问卷生成(包含姓名、性别、身高、体重、每天运动的时间等字段)(表一)◆运动消耗热量表(表二)◆常见食物营养表(表三)表(一)(表二)62\n200年月日第周星期本课题第课时本学期总第课时高一信息技术教案(表三)八、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62\n200年月日第周星期本课题第课时本学期总第课时高一信息技术教案创设情境,引入问题(2分钟)指导学生打开教学网站,提出创设的情景:学校体卫部通过调查发现,本校部分同学因不良饮食习惯和缺乏体育锻炼而造成身体营养不良或肥胖。        因此要求作为高二体卫部干事的你,利用三份表格(高二学生体质健康表、运动消耗热量表、食物营养表),统计出本年级能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的学生比例,并给体质健康未达标准的学生做一份体育锻炼和饮食习惯的建议书。拿着这样三份表格,你该如何着手呢?学生阅读思考通过利用学生身边的数据,将要学习的内容融入创设的环境中,更易激发学生兴趣。62\n200年月日第周星期本课题第课时本学期总第课时高一信息技术教案分析问题、提出任务(6分钟)1.组织学生阅读教学网站上的“阅读材料”:“如何控制你的体重”。2.组织学生根据提出的情景问题,结合阅读材料讨论:本节课需要解决哪些问题才能完成情景任务?3.教师提问,对学生的设想给予肯定,鼓励其他学生补充。4.教师、学生共同归纳出需要完成以下任务:(1)整理数据表,删除无效信息(个别学生身高、体重数据超出常规)(可通过数据排序实现)(2)挑选出每天能保持体育锻炼的学生。(3)挑选出身体偏瘦的同学给予饮食方面的建议。(4)需要将各种食物的按照营养价值高低进行排序(5)挑选身体偏胖且很少进行体育锻炼的同学给予体育锻炼方面的建议及饮食方面的建议(6)需要将各种运动消耗的热量的数据按由高到低进行排序。学生阅读网站上的“阅读材料”,了解体重及运动饮食之间的关系。学生根据要求相互讨论。学生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老师引导下归纳总结出本节课要完成的任务。引导学生分析任务,目的在于让学生善于学会分析,进而能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创设的情景下自己提出任务,比老师提出问题,学生的积极性会更高一些。了解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带着问题去学习,学生在自学时能够抓住重点,做到有的放矢。62\n200年月日第周星期本课题第课时本学期总第课时高一信息技术教案自学探究,解决问题(25分钟)1.指导学生通过网页上的视频录象和文字说明来自学“数据排序和筛选的方法”,完成情景中的六个任务,并将作业上传至FTP。2.网页上设立“小帮手”,针对学生在要完成的任务中出现的问题予以提示帮助。基础差的学生通过帮助来完成任务。3.鼓励小组同学之间通过相互帮助来解决问题。4.对于提前完成练习的学生,提出思考问题:生活中排序和筛选的应用?学生自学教学网站“数据的排序和筛选”,小组交流互助及利用网站的“小帮手“逐步完成任务。将作业提交到FTP服务器。完成作业的同学思考:对生活中运用到排序和筛选的应用举例。让学生在有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基于网络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式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小组合作式学习,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对完成练习的学生提出思考题,能让这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将实际操作与生活结合起来,培养他们善于运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信息素养。62\n200年月日第周星期本课题第课时本学期总第课时高一信息技术教案学习评价,升华知识(4分钟)学生完成本课知识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学生对于这节课学习评价的自评,本节课知识点的考核、数据排序和筛选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等内容。学生独立完成调查问卷,实现知识的升华利用调查问卷,既能有效检查评价学生学习情况,又能让学生对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升华。总结深化,拓展延伸(6分钟)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以及学生的表现、教学亮点等,对教学过程中学生存在教多的地方进行提示总结。1.课题拓展(1)组织学生针对思考题发言: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要用到排序和筛选?(2)教师举例补充总结学生的发言:A.期末老师处理学生成绩时,能根据成绩迅速排名次,并能筛选出符合条件的信息。B.通过教师总结,学生对这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复习,建构知识体系。在老师引导下讨论发言,进一步加深对排序和筛选的认识通过归纳总结,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帮助学生建立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针对这个课题的拓展思考,引导学生善于将信息技术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加深对基本操作的实际意义的认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62\n200年月日第周星期本课题第课时本学期总第课时高一信息技术教案手机网的选机中心能根据买主自设的条件如:价格、机型、品牌等来挑选自己喜欢的机型。(表四)C.在用QQ进行查找朋友时,能设定查找条件如:地区、年龄、性别等条件进行筛选查找。(表五)D.在网上搜索软件时,搜索的结果可以按按日期、下载次数及文件大小进行排序显示。(表六)3.鼓励学生课外思考:我们今天所学的还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呢?(表四)62\n200年月日第周星期本课题第课时本学期总第课时高一信息技术教案(表五)(表六)九、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采用学生自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在学生完成练习之后,填写“学习评价”调查问卷,调查问卷的题目共6小题,其中前三题为学生针对这节课内容的自我评价,后三题是教师针对这节课内容对学生做的知识考核,提交后,学生会看到一个答题情况的页面,同时答题情况会反馈到教师。另外,课后教师还将对这节课的练习情况及学生课堂表现情况进行评价。62\n200年月日第周星期本课题第课时本学期总第课时高一信息技术教案十、教学反思教学过程比较流畅,情境问题创设较成功,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分析问题,并能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在自学环节,学生能通过网络教程及小组合作交流来较好地学会操作技能,并较好地完成任务。但在任务的设置上,难易程度区分得不是很明显,少数基础较差的学生不能及时完成任务,自尊心受挫。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注重任务的分层,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成。62\n200年月日第周星期本课题第课时本学期总第课时高一信息技术教案3.2数据的查询【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创建和运行查询,对数据进行查找、筛选和排序,体验数据检索的基本过程,了解数据检索的原理和优势。【教学重点】创建满足任务需求的查询【教学难点】①查询与表的区别在Access中,将表及查询视为同类型的对象,因为一个数据库中的表及查询名称不可以重复。表负责保存记录,查询负责取出记录,最后都可以将记录以表格的形式显示在屏幕上,这些记录的进一步处理是用来制作窗口、报表及页。查询保存后,被保存的是查询设计,不是运行结果,因为运行结果是动态的。②约束条件的设定【教学方法】教师利用网络多媒体教室,宜采用任务驱动为主的教学法,从学生熟悉的数据查询要求引入课题,设置合理的问题和引导学生从实际的数据表出发,自主地分析问题,借助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源,探究性地解决问题。教师在提出问题和布置任务时要注重渐进性、层次性,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同时,教师适时对典型的操作过程进行演示和指导,对常见的错误做出纠正。对学生完成教学目标:的情况及时反馈和及时评价。最后要求学生对学习过程作一个总结。【学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问题引入老师:请大家打开已经建好的“中小学信息技术大赛数据库”并思考回答,如果对“参赛作品表”进行数据筛选,在筛选结果中只显示所有参赛作品对应的作品类别和获奖等级,能否得到满意的答案?学生:(操作并回答)。老师:是的,我们会发现使用筛选并不能达到目的,那我们将通过今天的学习——数据的查询来解决这些问题。阅读课本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了解什么是查询,什么时候使用查询,创建查询的过程是怎样的开门见山、承前启后。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导入新课。二、教学过程1.完成查询一老师:适时演示操作过程,引导学生浏览学习资料,尝试完成任务:查询所有参赛作品的作品类别和获奖等级。运行查询,观察学生操作情况,回答学生疑问,纠正错误。学生:根据学习资料的操作指导,尝试建立查询。遇到问题可向由易及难、由浅入深。建立单一表查询,初步建立查询的感性认识。通过与筛选的比较,突出查询的功能优势。62\n200年月日第周星期本课题第课时本学期总第课时高一信息技术教案老师和同学请教,或注意观察教师的演示操作。完成查询一后记录查询结果,与筛选结果比较。2.完成查询二老师:引导学生浏览学习资料,尝试完成第二个查询:查找所有作品的作者、所在学校和联系电话。尝试将表间的关系删除,再运行查询,查询的结果是否会不同。观察学生操作情况,回答学生疑问,适时演示操作过程,纠正错误。学生:根据学习资料的操作指导,尝试建立查询二,运行查询。建立查询二时,要添加查询字段所在的数据表,注意观察学习资料和教师的演示操作。3.完成查询三老师:引导学生浏览学习资料,尝试完成查询三:找出获得一等奖作品的作者、所在学校和联系电话。让学生注意查询三与查询二的要求有何不同,要求不同对结果有何影响,如何实现该结果,如何对查询三的结果进行排序?观察学生操作情况,回答学生疑问,适时演示操作过程,纠正错误。学生:根据学习资料的操作指导,设置查询条件时,要在“准则”部分输入条件,尝试对查询三的结果进行排序,并运行查询。进行排序时,如何确定字段的排序方式,要注意观察学习资料和教师的演示操作。4.完成查询四老师:引导学生浏览学习资料,尝试完成查询四:分别找出获得二、三等奖作品的作者、所在学校和联系电话。如何设置查询条件?建立查询四,所需字段与查询三相同,只是查询条件不同,只要修改条件即可达到目的。但每次都要修改比较麻烦,如何在查询时随时输入条件,得到相应结果呢?观察学生操作情况,回答学生疑问,适时演示操作过程,纠正错误。学生:根据学习资料的操作指导,尝试使用设计视图建立查询四。在设置“准则”时,输入“[请输入获奖等级:]”,即可在运行时弹出对话框,提示输入获奖等级,完成查询。注意观察学习资料和教师的演示操作。5.拓展题引导学有余力的学生浏览学习资料,尝试完成以下问题:1、如何查询作品得分大于80分的作者?2、如何统计每个作品类别的参加学校?根据学习资料的操作指导,尝试使用设计视图建立查询。使用设计视图建立查询一,使学生熟悉操作过程。然后再建立多表查询,就水到渠成了。在进行多表查询时这些表必须建立关联。增加查询的条件,引出“准则”的设置,对查询的结果显示不满意,让学生掌握如何从运行结果的数据视图中回到设计视图对结果进行排序设置,介绍排序方法,变无序为有序。提出类似问题,引导学生考虑简单的方法,使用参数查询解决问题。从特殊到一般,解决了一类问题。62\n200年月日第周星期本课题第课时本学期总第课时高一信息技术教案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提出更高要求,使其思维更活跃、激发学习兴趣。三、小结归纳分析学生的典型错误,让同学帮忙找出解决方法。通过对数据库的查询操作,可以感受到利用数据库进行存储、管理大量数据具有能实现高效率检索等方面的优势,鼓励同学们进一步提高数据库操作技能。学生在教师的分析后,总结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错误,发表在电子档案袋中。小结点拨、渐入佳境。通过小结反思,提高认识。完成实验报告,反思学习过程。62\n200年月日第周星期本课题第课时本学期总第课时高一信息技术教案3.3数据的统计【教学目标】⑴.深入领会数据的统计在数据管理中的作用⑵.掌握数据统计的操作方法⑶.灵活应用数据统计解决常见的数据处理问题⑷.尝试借助Access系统的“帮助”功能辅助学习。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掌握对数据库中数据进行统计的一般方法。【教学难点】1.根据统计问题的需求灵活使用“总计”选项功能建立恰当的查询进行有效统计。2.需要正确分析问题的需求,然后是熟悉数据库管理软件的使用方法,在内化了这些功能特点之后,就可以灵活运用解决问题了。【教学方法】教师利用网络多媒体教室,宜采用任务驱动为主的教学法,要鼓励学生大胆实践,积极探究更多的解决办法。应引导学生对任务的目标、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分析,对系统的功能及使用方法进行归纳总结,提高对问题的分析及系统功能的评价能力,而不仅仅是懂得操作。教师在提出问题和布置任务时要注重渐进性、层次性,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同时,教师适时对典型的操作过程进行演示和指导,对常见的错误做出纠正。对学生完成教学目标:的情况及时反馈和及时评价。最后要求学生对学习过程作一个总结。【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问题引入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纯粹是从数据库的表中找出一些我们需要的数据,并没有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和输出,如比赛结束后,我们会对数据库里面的数据进行统计,如统计有多少中、小学校参加比赛,每个学校有多少份参赛作品,并且有多少份得奖……最后将一些结果以书面的形式表现出来。那么我们如何去实现这些功能呢?下面我们就将一起来学习。引导学生把思路集中到本节关于“排序和筛选”的问题上来,并从应用需求出发来学习功能的使用,不是简单的关注操作。二、教学过程1.任务1:统计每个学校选送作品的数量。老师:前面我们所学的查询都是单纯从表中取出记录,没有经过分析及计算,而现在却要进行数据的统计。计算每个学校选送作品的数量,即是将所有的作品按学校来分组进行统计。在Access中,数据的统计是通过“合计”由易及难、由浅入深,初步建立对统计功能的感性认识。62\n200年月日第周星期本课题第课时本学期总第课时高一信息技术教案功能来实现的。合计功能的目的是指将表的记录予以组化后,再加以计算,适时演示操作过程,提醒学生注意选择合计功能后,操作界面有何不同,纠正错误,如冒号必须是英文状态下的。学生:根据学习资料的操作指导,尝试完成任务1。运行查询,检查在显示的结果中标题名是否都还是字段名。了解“合计”功能的部分选项内容探究:“学校名称”这个字段既可以来自于“参赛学校表”也可以来自于“参赛选手表”,如果选择来自于“参赛学校表”,在添加表的时候,要不要添加“参赛选手表”?如果不添加会出现什么情况?添加之后有什么不同?2.任务2:统计学校获奖作品的总分、获奖人次,找出分别是中学组和小学组总分前二名的学校。老师:先分析任务2,要统计学校获奖作品的总分,那么作品必须是获得奖项的,即在“参赛作品表”中,作品的“获奖等级”这一栏不能是空的,这是进行统计的条件,通过“Where”的设置来做条件的限制。然后将这些获奖作品按学校进行分组(学校再按学段进行分组),分别统计它们的总分(SUM)、获奖人次(COUNT),并且降序排列。为了执行对数据的总计,必须对查询中的每个字段在“总计”行选择一个选项。Access根据设计窗口中分组字段的顺序(从左至右)组合记录,所以应注意GroupBy字段的顺序。适时演示操作过程,提醒学生注意不同的选择和操作会造成不同的显示结果,及时纠正错误。学生:根据学习资料的操作指导,尝试完成任务2。注意某个字段在“总计”行中选择Where后,该字段能否显示在查询结果中。探究:建立查询时,将“学段”放在“学校名称”这个字段的左边,结果有何不同,为什么会这样?有些需要查询的内容在原来基本表的字段中是没有的,可以通过计算得出,给字段起了一个新名字,这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出该字段内容是统计的结果。因为“参赛学校表”与“参赛作品表”没有直接关联,如果不添加“参赛选手表”,就会造成结果出错,这也是对前一节多表查询时要注意的问题。任务2的问题比较综合,难点是怎么设计问题的解决办法,为什么要这样操作,特别是为什么增加了关于获奖等级不为空的条件准则,它是如何设置的。尽管顺序不会改变字段的总计值,但它却决定了结果在数据表中的显示。三、实践提高1、统计各个学校获奖作品的平均分。2、以参数查询的方式统计中、小学中各分数段的作品数量,如统计80~89分的作品数量。引导学生参考Access系统的“帮助”菜单,输入“总计”进行搜索,查看其中的“在查询中执行计算”中的内容。在掌握了前面的操作的基础上进行巩固提高,加强对合计功能选项的了解。四、小结归纳分析学生的典型错误,让同学帮忙找出解决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分析后,总结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错误,发表在电子档案袋中。小结点拨、渐入佳境。通过小结反思,提高认识。完成实验报告,反思学习过程。62\n200年月日第周星期本课题第课时本学期总第课时高一信息技术教案3.4数据的导入、链接和导出【教学目标】⑴.深入领会数据的导入、链接和导出在数据管理中的作用⑵.掌握导入、链接和导出的操作方法⑶.能灵活应用数据导入、链接和导出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数据导入、链接和导出的意义及实施【教学难点】导入和链接的区别【教学方法】教师利用网络多媒体教室,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进入实际应用的情境,让学生从实际应用中带着问题主动寻找解决的方法,在正确分析理解任务的基础上,学习运用数据管理系统软件解决问题。教师在提出问题和布置任务时要注重渐进性、层次性,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同时,教师适时对典型的操作过程进行演示和指导,对常见的错误做出纠正。对学生完成教学目标:的情况及时反馈和及时评价。最后要求学生对学习过程作一个总结。【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问题引入老师:以前我们使用的“中小学信息技术作品大赛”数据库,里面的数据是已经输入好的,如果现在给大家一个空的数据库,让大家往里面填大量的数据,怎样才能在比较短的时间来完成这个任务?学生:(回答)。老师:有些同学就想到了让多个人同时输入这些数据,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学过ACCESS的操作,而EXCEL的操作却是所有的同学都学过的,让其它同学在EXCEL中帮忙输入这些数据根本不成问题,但ACCESS能接收这些EXCEL的数据吗?引导学生从应用需求出发来学习数据导入、导出与链接功能功能的使用,不是简单的关注操作。62\n200年月日第周星期本课题第课时本学期总第课时高一信息技术教案ACCESS是一个开放式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它支持与其他类型的数据库进行数据交换和共享,也可以和一般的Windows应用程序进行数据交换。在与其他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数据交换与共享时,可以使用数据导入、导出与链接功能,与Windows应用程序进行数据交换与共享时,可以使用剪切板、动态数据交换、对象链接与嵌入技术。二、教学过程1、数据的导入:将光盘中的Excel表格文件“参赛学校表.xls”的数据导入到光盘中的Access数据库中。学生:根据学习资料的操作指导,尝试完成该任务。老师:这个操作比较简单,基本上大家都能完成,现在大家把刚才的EXCEL数据的列的顺序调换一下,每个记录的数据更换一下,然后将这些EXCEL数据增加到数据库的“参赛学校表”中,看能否增加进去?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进行操作,并观察操作结果和想像的结果是否一致。老师:现在将光盘中的Excel表格文件第一行第一列的标题进行修改,保存后再将它增加到数据库的“参赛学校表”中,看能否增加进去?如果不能,说明我们在Excel中输入数据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问题,输入的数据才能被Access数据库中现有的表所接受。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进行操作,对所得出的操作结果思考原因,得出结论2、数据的链接:通过链接的方式在Access数据库使用Excel表格文件“参赛学校表.xls”。学生:根据学习资料的操作指导,尝试完成该任务。老师:提醒学生对操作结果与数据的导入的操作结果相对比,图标有何不同。探究:分别在导入与链接的“参赛学校表”中修改数据,源文件“参赛学校表.xls”是否也一起跟着修改?什么时候选择“导入”功能,什么时候选择“链接”功能?对学生的探究老师进行最后总结。3.数据的导出:将前面生成的报表“获奖作品相关信息表”导出成文本文件“获奖作品相关信息”。老师:大家在学习完上一节报表的输出时,会感觉到报表中的格式调整不如在Word中方便、习惯,这节课我们就把数据导出,用自己熟悉的方法根据需要对报表的数据进行编辑排版操作。在Access中,不但表的数据可以导出,查询、报表等都可以导出。学生:根据学习资料的操作指导,尝试完成该任务。学有余力的同学还可以用自己熟悉的软件打开该文本文件对它进行编辑排版。由易及难、由浅入深,初步建立对导入、链接功能的感性认识。知道当使用导入时,相当于把外部数据存储到本数据库系统里,导入后对这些数据的增删改等操作与它们原来保存的数据无关。而链接则是直接使用外部数据,链接后对数据的增删改等操作将会在原有的外部数据中进行,数据没有被重复存储,不重复占有存储空间,但数据操作因需与外部系统交换而影响操作速度。让学生加深对“导入”与“链接”的区别认识,总结什么情况下应选用什么功能。通过练习让学生懂得Access不但能接收其它软件提供的数据,也可以提供其它非数据库格式的数据三、小结归纳分析学生的典型错误,让同学帮忙找出解决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分析后,总结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错误,发表在电子档案袋中。小结点拨、渐入佳境。通过小结反思,提高认识。完成实验报告,反思学习过程。62\n200年月日第周星期本课题第课时本学期总第课时高一信息技术教案3.5结构化查询语言SQL【教学目标】⑴掌握SELECT语句的语法格式⑵.掌握SELECT语句中各参数的使用方法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掌握SELECT语句的使用【教学重点】灵活使用SELECT语句的各参数【教学方法】教师利用网络多媒体教室,以案例驱动法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带着问题主动寻找解决的方法,在正确分析理解任务的基础上,学习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教师在提出问题和布置任务时要注重渐进性、层次性,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同时,教师适时对典型的操作过程进行演示和指导,对常见的错误做出纠正。对学生完成教学目标:的情况及时反馈和及时评价。最后要求学生对学习过程作一个总结。【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问题引入上节课我们讲到了SQL语言的确立、发展、标准化等。SQL又称为结构化查询语言,数据查询的SELECT语句也就成为其中的一个核心,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如何使用SELECT语句进行数据的查询。直接引导学生把思路集中到本节关于“SELECT语句”的问题上来二、教学过程1.单表查询打开前面第二节任务1建立的查询,通过工具栏上“视图”的下拉按钮,在“设计视图、数据表视图和SQL视图”中选择SQL视图,可以看到该查询的SQL语句的表示形式。因为SQL语言接近英语语法,所以大家可以从英语的角度了解其含义。给出SQL的SELECT命令的基本形式:“SELECT—FROM—WHERE”。其语法格式如下:SELECT[ALL|DISTINCT]<目标列表达式>[,<目标列表达式>]…通过现有的SQL语句与其任务要求相对照,了解SQL的语句形式。62\n200年月日第周星期本课题第课时本学期总第课时高一信息技术教案FROM<表名或视图名>[,<表名或视图名>]…[WHERE<条件表达式>][GROUPBY<列名1>[HAVING<条件表达式>]][ORDERBY<列名2>[ASC|DESC]];SELECT子句中用逗号分开的是查询的目标,最常用也是最简单的是用逗号分开的二维表中的列,即字段名;FROM子句指出上述查询目标(及WHERE子句的条件中)所涉及的数据表名;WHERE子句指出查询目标必须满足的条件;……最后用分号表示整个查询语句结束。将任务1的要求改为只查找“布心小学”的选手姓名、性别和学段,在设计视图中我们就是在“准则”行中增加“布心小学”,在其对应的SQL视图中可以发现就是多了WHERE语句,从而验证了上面所说的WHERE子句的作用。直接在SQL视图中完成课本中其余的单表查询的例子。2.多表查询多表查询是指在查询的过程中涉及到两个或以上的表,即在FROM子句中的表的名字大于或等于2。在构造多表连接查询时,注意连接条件的写法,首先连接条件数恰好比连接表数少1(如有3个表,则需要2个连接条件),其次关联表中的主关键字由多列属性组成的时,则关键字的每列均对应一个连接条件(一般情况下)。我们同样可以打开第二节建立的多表查询的SQL视图,看其语法的形式是怎样的。要在查询中增加统计功能,我们可以对照第三节的统计例子,掌握GROUPBY子句的用法。完成本节课本后的练习。例题由浅至深,由简至繁,逐步掌握SQL语句中各参数的用法三、小结归纳分析学生的典型错误,让同学帮忙找出解决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分析后,总结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错误,发表在电子档案袋中。小结点拨、渐入佳境。通过小结反思,提高认识。完成实验报告,反思学习过程。62\n200年月日第周星期本课题第课时本学期总第课时高一信息技术教案《数据库应用系统简介》教学设计1.课题名称数据库应用系统简介2.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应用实例,认识数据库应用系统。(2)初步了解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的一般流程和开发工具。(3)认识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的相互关系。3.重点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理解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认识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的一般流程。(2)教学难点数据库应用系统的组成及其相互关系4.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讨论法、读书指导法5.学习时间1课时6.学习环境计算机网络教室、图书馆、学校信息中心等场所7.学习过程环节学习流程设计意图62\n200年月日第周星期本课题第课时本学期总第课时高一信息技术教案(一)引入1、“认知冲突”引入师生共同打开光盘中的“中小学技术大赛管理系统”的后台数据库,分析其结构,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课本中提出的问题:中小学信息技术大赛组委会人员没学习过Access,不懂得用Access访问这个数据库,如何使用数据库中的资料呢?2、分析问题与案例,引出概念针对之前提出的问题,由学生在以下表格中选择最佳解决方案:□直接操作:对用户进行数据库知识培训,使他们能直接对数据库记录进行增、删、改□间接使用:即由专门的数据库管理员根据用户需要对数据库资料进行访问,再反馈给用户□借助程序访问:开发一套建立在已有数据库管理系统之上的面向用户的计算机应用系统教师要引导学生讨论对第三个方案的选择理由:方便用户使用(即使没有数据库知识的人也能轻松访问和使用数据库),并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那么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是不是也有为了解决同样的问题而采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例子:到学校图书馆向图书管理员咨询使用图书管理系统进行藏书管理的方法与作用,或直接利用学校或所在城市图书馆所配备的图书管理系统,在借书之前查询书本的藏书情况。更多实例:(1)信息管理:“汽修汽配信息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仓库管理系统”(2)决策支持:“证券交易系统”(3)电子商务:“在线交易系统”(4)事务处理:火车站售票系统、民航订票、银行ATM系统通过对以上问题和实例的分析,使学生直接得出结论:数据库应用系统就是以某个特定数据库为基础的计算机应用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的作用就是使用户不用直接干预数据库而又方便的访问数据库中的资料。从学生熟知的问题及生活实例出发,通过讨论引出数据库应用系统的作用与定义,使学生更有兴趣和更容易理解。可以尽量利用学校具备的现有资源:图书管理系统、学校人事管理系统等。62\n200年月日第周星期本课题第课时本学期总第课时高一信息技术教案(二)讲授新课3、认识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定义由之前的分析给出确切的定义:数据库应用系统是指针对某个特定目标,建立在数据库管理系统之上的计算机应用系统。简单地说,它是指引入数据库技术后的应用软件,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程序和用户等组成。4、分析数据库系统系统的组成图将图4-1中抽象的各组成部分由上而下地结合到具体实例中分析,让学生更易于理解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各组成部分,同时加深对各类用户的认识。实例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各组成部分说明某校图书管理系统用户终端用户:图书馆管理员应用程序提供给终端用户以下功能:查询、添加和编辑图书基本信息、登记书本借出还入信息等对应用户:开发人员,即软件公司的程序员数据库管理系统SQLSERVER对应用户:数据库管理员数据库存储学校的所有图书信息中小学信息技术大赛管理系统上表中的第2个实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填写,并提示课后调查实践活动的填表内容。用讲授法高效率地让学生认识“数据库应用系统”,并理解它与数据库、管理系统之间的关系。62\n200年月日第周星期本课题第课时本学期总第课时高一信息技术教案5、开发流程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系统测试与维护查错、优化用户意见反馈开始投入使用分析程序开发一般流程中的几个关键阶段,让学生讨论每个阶段该注意的问题。可以在课本的基础上,更详细地说明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是一个螺旋上升即周而复始却又不断改进完善的过程。要求教师从软件工程开发方法的角度指导学生认识并能了解软件开发流程,特别是针对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流程。6、开发工具应用程序的开发工具往往独立于具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当前流行的应用程序开发工具有VisualBasic、PowerBuilder、C++Builder、Delphi等,但若要开发数据库应用程序,则必须利用SQL、Sysbase等数据库管理系统作为数据管理的“后台”。另外,某些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了应用程序开发工具,如Foxpro,Access等。它们不仅具有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还能直接用来开发应用程序。光盘中的“中小学信息技术大赛管理系统”、“育才高级中学校运会信息管理系统”都是直接用Access开发的。学生阅读有关文章,得到更多相关知识(三)小结本节课主要介绍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概念及其与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之间的关系,并介绍了应用系统开发的基本过程和主要工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数据库应用系统广泛存在于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与我们的工作学习密切相关,并初步了解系统开发的一般流程。62\n200年月日第周星期本课题第课时本学期总第课时高一信息技术教案(四)布置课后实践课后活动:选择一个数据库应用系统案例,分小组实地调查,填写下表并展开讨论。数据库应用系统案例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程序的开发工具应用程序界面形式用户终端用户开发人员例:育才中学图书管理系统Oracle7.0PowerBuilder窗体图书管理员维利公司研发部学生课后到实地考究或进行实践操作,要求做好调查记录,培养学生信息采集能力。62\n200年月日第周星期本课题第课时本学期总第课时高一信息技术教案《需求分析与系统设计》教学设计1.课题名称:需求分析与系统设计2.教学目标初步掌握需求分析的方法学会根据需求分析进行系统设计3.学习重、难点掌握需求分析的方法学会设计功能模块图、设计系统界面4.教学法讲授法、观摩法、设疑讨论法教学法、练习教学法5.学习时间:1课时6.学习环境:计算机网络教室7.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设计意图在前面一节中,我们了解到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必须经历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阶段,那么在这两个阶段中我们必须如何来做,可以借助什么工具或以什么样的形式来做呢。这节课我们依然以之前的“中小学信息技术大赛管理系统”为例来学习如何进行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62\n200年月日第周星期本课题第课时本学期总第课时高一信息技术教案一、需求分析需求分析就是要弄清楚我们要开发的数据库应用系统究竟“要做什么”,这其中我们要访问与这个系统相关的使用客户、了解系统的运作环境和形式、实现的功能、包含的数据资料等等,并把这些信息一一记录,作为后期系统开发的指导。练习1.与同学一起讨论:假设你是“中小学信息技术大赛管理系统”的开发人员,你会如何进行系统需求分析。访谈对象需要了解的内容记录方式参考:基于软件工程的过程与思想,通常以编写需求说明文档来记录用户的需求,一般,专业的需求说明文档的基本框架如下:内容说明概述编写目的,背景,参考资料,术语及缩写词。对现有系统的分析待开发系统的详细需求包括功能需求,使用范围,业务流程,用户界面,输出要求,故障处理。使用环境包括网络环境,硬件环境,软件环境,与其他系统的关系,安全与保密可行性分析包括技术可行性分析,经济可行性分析,人员可行性分析,影响待开发系统的主要因素。结论意见二、系统设计系统设计就是要弄清楚我们要开发的数据库应用系统究竟“怎样做”,才符合用户需求,这个阶段要完成数据库设计、功能模块设计和界面设计。对于“中小学信息技术大赛”的数据库设计,我们在第二章的学习中已经完成了,下面就让我们来学习如何进行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和用户界面设计。现在假设“中小学信息技术大赛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已确定下来,如教材P98面所述。让学生扮演“开发人员”的角色去思考在需求分析中要做些什么,可以让他们更真实的感受需求分析的过程,并对其重要性获得更深刻的理解。62\n200年月日第周星期本课题第课时本学期总第课时高一信息技术教案1.功能设计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分析其中的例子,了解功能设计的要求:根据用户提出的功能需求,进行细化和整理,画出功能模块图,并对各个功能模块进行较详细的说明。练习2.讨论分析:依据书上的设计所开发的系统是否具备安全性,如果要防止非法用户进入系统,增加密码验证功能,你会如何增加功能模块?把你增加的模块添加到教材的图4-4及表4-2中。数据查询中小学信息技术大赛数据管理系统统计与报表输出数据录入用户信息录入用户名及密码验证退出用户登录………………参考:功能模块子模块功能描述用户输入系统功能用户登录用户信息录入用户信息录入用户名和密码用户名及密码验证登录资格反馈:登录成功进入内部功能模块或登录不成功提示“非法用户”............2.界面设计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观摩光盘中“中小学信息技术大赛管理系统”的窗体界面。引导学生分析:界面的设计与功能模块的设计有什么样的联系?一个友好的、便于用户操作使用系统的界面应该是怎样的?练习3.为之前增加的功能模块及“参赛选手信息录入”功能模块,分别设计相应的界面。用讲授、阅读教材和观摩案例的方法高效的让学生了解系统设计的方法。用设疑讨论法激发学生学习和动手尝试的兴趣。62\n200年月日第周星期本课题第课时本学期总第课时高一信息技术教案在学生进行界面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贯穿一些界面设计要考虑的要素,如风格设计要考虑整体感、版面布局设计要合理有序、还应注意设计友好、人性化的交互界面等等。学生设计的界面是否美观、是否符合系统的目标、是否使得系统简单易用等都可以成为教师进行评价的标准。一、小结本节课我们接触了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的两个阶段: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通过讨论、分析和练习,我们学会了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的方法。需求分析,说到底就是要弄清我们开发的系统究竟要“做什么”,而在系统设计阶段,我们通过设计功能模块及相应的界面,来明确系统究竟要“做什么”。同时,我们还认识到一个好的软件界面,不单要美观、合理有序,还应从系统的目标出发,具备符合用户习惯的交互方式,并提供明确的导航功能,从而使整个软件简单易用。62\n200年月日第周星期本课题第课时本学期总第课时高一信息技术教案《系统功能的实现》教学设计【课题名称】系统功能的实现(一)——数据库信息录入功能的实现【教学目标:】1、利用窗体向导创建“参赛学校信息录入”窗体2、对使用向导创建的“参赛学校信息录入”窗体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调整,将该窗体设计成满足用户要求的信息录入窗体【学习重点】应用Access数据库所提供的基本向导、设计视图、多种控件等掌握快速创建数据库应用系统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学习方法】讨论、设计、实际操作、探究思考【学习时间】1课时【学习环境】计算机网络教室【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引入开发工作经历了分析、设计,进入了实现阶段。“中小学信息技术大赛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划分已经明确,我们将采用“自底向上”的系统功能实现方法:先创建各功能模块对应的窗体,再创建主窗体,最后将各个子模块对应的窗体集成到主窗体中,实现整个应用系统的功能。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前面第二节所分析的“中小学信息技术大赛管理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描述:表4-2。62\n200年月日第周星期本课题第课时本学期总第课时高一信息技术教案二、教学过程1、观摩光盘中的范例指导学生观摩“参赛学校信息录入”窗体的操作,提醒他们在进行增、删、改操作时注意观察数据库表中的数据变化,并切换到“设计视图”进行观察和分析。(在窗体的设计视图中可以看到其中的文本框控件与数据库表中的字段是一一对应的。)2、数据录入窗体的创建(1)学生独立看书学习:学生依照课本中的操作步骤使用向导创建基于“参赛学校表”的“参赛学校信息录入”窗体。(2)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学生作品,引导学生讨论:由向导生成的窗体是否存在哪些不足?如何解决?3、数据录入窗体的完善(1)添加标签(2)添加按钮(3)设置窗体属性(4)增删工具箱中的控件观摩光盘中的范例时要注意先把“中小学信息技术大赛管理系统”拷贝到硬盘中,并把文件的“写保护”属性去掉,才能顺利进行数据增删改。在学生独立阅读课本创建基于表的窗体时提示学生体会窗体控件与数据库表中各字段之间的对应关系。如果学生中有人能够在没有教师提示的情况下懂得修改窗体属性、增减控件、设置控件属性,建议教师向全班展示这些学生的作品,让学生与“向导生成的窗体”作对比。三、学生实践创建“参赛选手信息录入”窗体。按照“参赛选手信息录入”窗体的设计蓝图(图4-17),选手性别、学校名称、学段分别从列表框中选出,这个功能是如何实现的?学生实践可以让他们有更多自由发挥的余地,可以让他们创建功能和界面更为丰富的窗体。教师可以提供各类Access学习资料,如网上电子教程帮助学生掌握Access控件的使用。四、小结62\n200年月日第周星期本课题第课时本学期总第课时高一信息技术教案在分析和讨论中指导学生归纳方法——指出操作过程中一些容易出错、难点问题,帮助学生对创建“数据录入窗体”的方法进行总结和提炼。《软件测试与数据库维护之——软件测试》教学设计(一)教材处理本课对教材作适当处理,在学生学习完4.1、4.2、4.3之后开展“开发‘校运会资料管理系统’”的综合活动,让学生以进行理论学习与亲身实践相互穿插的方式,进行一次针对其他小组同学所开发“校运会资料管理系统”的交换测试的活动,“测评结果评价和数据库维护”则放在第2第3个课时。目的是通过让学生了解软件测试与数据库维护,并初步懂得如何科学地评价一个简单数据库应用系统。(二)学生分析经过4.1至4.3节的学习,学生初步掌握用Access开发小型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方法。他们已经在综合活动中通过小组合作开发出“校运会资料管理系统”。设计一个应用系统似乎并不难,但系统中难免出现错误,要想使系统达到最优化的性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系统在投入使用之前必须经过全面的严格测试。学生对“软件工程”中举足轻重的软件测试、数据库维护等工作还比较陌生,有必要在系统开发的后期让学生亲身体验“软件测试”的过程,引导他们充分认识维护数据库应用系统正常工作的重要性。教学设计1.课题名称:软件测试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设计合理有效的测试数据,测试用Access开发的小型数据库应用系统。(2)过程与方法:掌握软件测试的基本方法,学会设计测试数据、作出预测以及对测试结果的分析,逐步培养工程化的思想。62\n200年月日第周星期本课题第课时本学期总第课时高一信息技术教案(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辩证地看待程序开发与测试工作之间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3.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测试方法教学难点:如何设计合理的测试数据更多地发现软件错误,如何对数据库应用系统进行有效评价。4.教学方法典型案例教学法、设疑讨论教学法、讲授法、演示法与上机实践法、合作实践等方法5.教学时间:第一个课时6.教学环境:计算机网络教室7.教学过程教学阶段及所用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考查(设计意图)案例引入(5)1、引入:学生在“4.3系统功能的实现”模仿范例和自行开发数据库应用系统时创建查询窗体的过程中可能有出错现象,软件错误时常发生,给我们带来各种影响。教师以此作为本节的引入。呈现案例——有关的软件测试工作不到位导致严重后果的材料(见附件1),让学生分析其中的主要问题与教训1、以小组为单位,阅读案例并与同学讨论。尝试分析案例材料中所出现的问题原因与教训由小组长代表填写表格(见附件1)从学生刚刚经历过的、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出错现象入手,引导他们关注软件错误。观察学生对案例问题分析结果的导向性。分析与调查(3)2、指导学生进行在线调查(见附件2)引导学生认识:软件测试的主要目的是发现软件缺陷,这是软件开发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于一个“数据库应用系统”投入使用之前,也必须经过严格的测试。2、完成在线调查(见附件2),经过一定的推理思考、完成调查题目,提高对“软件测试问题”的认识。将需要传达给学生的信息以调查表的形式呈现,并检查学生对“软件测试”的认知程度。62\n200年月日第周星期本课题第课时本学期总第课时高一信息技术教案学习与体验(12)3、呈现“密码验证”窗体的程序(见附件3),与学生一起分别以白盒法、黑盒法测试,用合适的测试数据检测程序的正确性。(ppt演示)4、简单解释:白盒测试方法、黑盒测试方法、单元测试、集成测试、验收测试。5、拓展:自动化测试工具能完成许多手工测试无法或难以实现的测试,为测试员进行深度和广度的测试提供更多时间;当然,手工测试有其继续存在的意义。3、与教师一起手工测试“用户密码验证程序”,认识黑盒测试法与白盒测试法得到结论:测试人员需要全面周密地设计测试数据才能更大程度地发现程序错误,而且还必须彻底检查每一个测试结果。4、对一些“软件测试”知识进行学习,了解测试的方法。学习部分关于“软件测试”知识。若学生曾经选修过《算法与程序设计》,还可以结合学过的“程序出现的四类错误”(见选修1)作横向联系。学以致用(15)6、指导学生上机进行交换测试的实践活动,撰写测评报告6、每位同学都来充当“测试员”,小组间交换测试其开发的“校运会资料管理系统”及其《软件功能说明书》。运用所学的软件测试知识:(参考附件4)(1)设计合理的测试用例(2)登记测试结果(3)撰写测评报告这是知识与方法的迁移。让学生从活动中体验:合理的测试用例和测试策略是提高测试效率的根本。促进小组内部交流小组内部交流:学习体会与初步测试结果同一个小组同学测试同一个应用系统,他们会有更多共同话题,因而交流显得非常重要。62\n200年月日第周星期本课题第课时本学期总第课时高一信息技术教案小结与布置作业(5)7、教师小结(1)知识与技能:软件测试的方法、测试数据的设计技巧。(2)过程与方法:对测评活动进展情况的小结,对学习过程的初步评价。(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认识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与测试工作之间的关系。8、布置课后作业:根据被测试小组提交的《软件功能说明书》思考你所设计测试用例的合理性,积极与同学讨论,争取在下一节课完成测评工作,提交测评报告。7、梳理知识结构。适当的归纳总结,有助于学生梳理所学的知识,从实践体验提取出方法。【教学附件】☆附件1:表4-4-1案例分析表详细材料及参考答案☆附件2:在线调查1、阅读以上案例以前,你听说过“软件测试”吗?听说过没听说过2、阅读了之后你觉得“软件测试”在程序开发的过程中的地位如何?不重要可有可无比较重要不可或缺3、你认为“软件测试”的目的是什么?证明软件可用证明软件不可用找出软件缺陷4、你认为如何才能更多地发现软件中的错误?□在不同的硬件上测试(关注软件的硬件适应性)□经常修改源程序□重视单元测试与集成测试□提高测试数据的覆盖范围□开发人员与测试人员是不同的人(避免测试自己编写的程序)□推翻需求分析,重新编写程序□借助优秀的测试软件  62\n200年月日第周星期本课题第课时本学期总第课时高一信息技术教案☆附件3:密码验证窗体程序及其测试用例程序1程序2PrivateSub确定_Click()IfMe!密码=8888ThenDoCmd.CloseDoCmd.OpenForm"中小学信息技术大赛管理系统",acNormal,"","",acFormReadOnly,acWindowNormalElseMsgBox"你输入的密码不对,请重新输入。",vbOKOnly,"警告信息"EndIfEndSubPrivateSub确定_Click()IfMe!密码<=8888ThenDoCmd.CloseMsgBox"需要停一下吗?",vbOKCancel,"提示信息"'DoCmd.OpenForm"中小学信息技术大赛管理系统",acNormal,"","",acFormReadOnly,acWindowNormalElseMsgBox"你输入的密码正确,请重新输入。",vbOKOnly,"警告信息"EndIfEndSub程序功能描述:在密码提示栏输入密码,当密码正确时正常启动应用系统的主界面;当密码不正确时,弹出对话框,提示:你输入的密码不对,请重新输入。对“程序1”的黑盒测试:输入输出黑盒测试得到的结论8888正常启动应用系统的主界面程序1:确定_Click()正确和可操作;未发现任何错误。8899弹出对话框,提示:你输入的密码不对,请重新输入。12aqEgf13a3(其他更多非8888的字符串)对“程序2”的黑盒测试:输入输出黑盒测试得到的结论8888没有正常启动应用系统的主界面程序2:确定_Click()不正确8899提示:你输入的密码正确,请重新输入12aqEgf13a3(其他更多非8888的字符串)以“语句覆盖”、“判断/条件覆盖”等原则设计合理的测试用例,以白盒法测试“程序2”。测试用例:8888/25/68AD5程序2输入8888执行结果分析输入25执行结果分析输入68AD5执行结果分析62\n200年月日第周星期本课题第课时本学期总第课时高一信息技术教案PrivateSub确定_Click()IfMe!密码<=8888ThenDoCmd.Close“Me!密码<=8888”为真,进入then分支;把当前窗口关闭掉,符合程序功能要求“Me!密码<=8888”为真,进入then分支。显然,出现了逻辑错误“Me!密码<=8888”为假,进入Else分支MsgBox"需要停一下吗?",vbOKCancel,"提示信息"这个语句跟“程序功能描述”不相符'DoCmd.OpenForm"中小学信息技术大赛管理系统",acNormal,"","",acFormReadOnly,acWindowNormal由于多了一个“'”,启动应用系统主界面的语句变成了一句注释ElseMsgBox"你输入的密码正确,请重新输入。",vbOKOnly,"警告信息"EndIfEndSub“你输入的密码正确,……”提示词有误☆附件4:学生“测评报告”参考范例第小组测试员姓名:被测软件属于第小组一、被测软件功能说明书功能模块子模块功能描述用户输入系统功能数据录入数据查询统计与报表输出二、测试数据测试方法功能模块描述输入预期输出结果评价黑盒法62\n200年月日第周星期本课题第课时本学期总第课时高一信息技术教案测试结果分析程序测试用例1:xxx测试用例2:xxx测试用例3:xxx白盒法注:如需要成批导入数据,将测试数据附在excel电子文档中三、测评结果总结(200—1000字)……………………第二第三个课时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考查(设计意图)学习介绍数据库维护的有关工作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1)什么是数据库的备份?如何进行备份?如何做恢复操作?是否所有数据库损坏都可以进行恢复?(2)通过哪些方法方式可以对数据库性能进行优化?(3)数据库安全性有哪些方面?如何加强?了解数据库维护工作包含:(1)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2)数据库性能优化(3)数据库的安全性这个学习活动主要是学生的知识积累。实践指导学生继续完善上一节的测评报告结合课后思考与讨论的结果,继续完成测评报告的撰写。解决问题指导学生根据他组的测评报告,修复本组的“校运会资料管理系统”程序缺陷根据他组的测评报告,修复本组的“校运会资料管理系统”程序缺陷让学生初步了解程序员与测试员的协调工作;完善本小组开发的系统62\n200年月日第周星期本课题第课时本学期总第课时高一信息技术教案评价1、组织学生交流汇报;2、指导学生客观填写活动评价表:自评、互评,查看评价结果相互交换软件进行测试的小组进行两两交流汇报,对本组软件、他组测试结果进行发言总结,以自评和互评方式总结本次活动。填写活动评价表:自评、互评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帮助他们认识自身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总结(5)对整个测评活动过程遇到的现象进行点评,指出优势与不足,激励学生培养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提高认识62\n200年月日第周星期本课题第课时本学期总第课时高一信息技术教案《综合活动》教学设计1.课题名称:4.5综合活动2.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经历简单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过程教学难点:如何对他人用Access开发的数据库应用系统进行有效评价。3.教学方法学生自主上机实践法、合作实践4.教学地点:计算机网络教室5.教学过程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考查(设计意图)提出开发任务(5)1、引入学生在前面章节的学习过程中已初步掌握了用Access开发小型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技术。第二第三章的综合活动也开发出相应的数据库及其查询,但怎样让没有数据库知识的其他人也能方便、安全地使用数据库呢?我们可以开发一个“校运会资料管理系统”,把对数据库直接操作的方法隐藏起来,为用户提供简单易用的使用界面提取和更新数据库的信息。1、接受开发任务;准备开发工作计划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介绍开发的背景,提出开发任务。开发任务延续第二第三章,让学生的开发有一定的基础。计划与分工(20)2、引导学生对接下来的开发工作做计划2、小组讨论,由小组长代表填写“小组开发计划表”(见附件1)。对开发流程控制加深认识。重视过程与方法62\n200年月日第周星期本课题第课时本学期总第课时高一信息技术教案开发第一步:需求分析(15)3、观察学生活动,在有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3、需求分析(1)整理已有资料整理创建“校运会资料”数据库时所收集到的相关信息,包括:校运会实际使用的各种表格,如:运动员报名表、比赛成绩登记表、各类统计表,信息的传递流程和形式等。还有在学习前面章节时进行综合活动所创建的“校运会资料数据库.mdb”文件(2)明确课后调查的内容针对应用系统的功能对学校体育老师、组织校运会的工作人员或当地的体育工作者等作具体走访和调查,同学之间多交流和讨论。(3)小组研讨形成“需求分析报告”初步框架这是对4.2节的“学以致用”,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开发过程的“需求分析”工作,特别是“需求分析”该做哪些事情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小结与布置作业(5)4、教师小结(1)对“开发流程管理”作小结(2)针对课堂中学生遇到的“计划”和“需求分析”有疑问的提问作解答5、布置作业:提交《小组开发计划表》,课后进行实地调查,下一节课提交《需求分析报告》4、梳理知识结构。适当的归纳总结,有助于学生梳理所学的知识,从实践体验提取出方法。6.教学附件☆附件1:小组开发计划表项目名称校运会资料管理系统组长组员姓名主要负责的工作计划、进度安排和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62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