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5.00 KB
  • 2022-08-17 发布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案

  • 6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案第一单元关注社会1、时评两篇教学目的1、学习本文作者关注社会、反特权、倡导平等民主意识的精神;2、学习掌握概括段意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掌握时事评论的写法。2、难点:概括段意的方法。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步骤:学习《车队与红灯》一、字词摆谱(摆门面或摆架子)习以为常(常常作某件事,成了习惯)烙lào印鸣锣开道(封建官吏出行时,前面有人敲锣要行人让路。现比喻为某事物的出现制造舆论)肃静回避(严肃寂静,闲人避开)渊源(比喻事情的本原)一视同仁(同一看待)二、课文研讨(一)研读课文,回答:本课关注了什么社会现象?(练习一)——“两会”车队以前可以一路绿灯,现在跟社会车辆一视同仁。(二)全文的中心论点在哪里?请在书上找出。——北京对“两会”车队与社会车辆一视同仁,谁遇红灯谁让道,事情虽小意义深远,体现的是交通法规面前无特权。(三)请用提纲形式梳理出作者分析这一现象的思路。(练习一。做这题首先要给全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次大意)——1、教给学生概括层次大意的方法。概括段意,就是从段落的具体表象中抽象出事物的本质特征,达到对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认识。其思维步骤是:首先弄清全文的内容;再读懂各自然段的内容,在正确地理解句与句、层与层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区别主次;最后用明确、完整、简要的语句表述。常见的基本方法有:①摘录归纳法。就是从段落中摘录现成句子作为段意。这是最简便的概括段意的方法。②分层归纳法。用多层归纳的方法概括段落大意,要先分好一个段落的层次,再弄清每层的意思,然后归纳这个段落的大意。③归纳中心句。有许多段落往往找不到中心句。其实,没有中心句的段落,仍然有个中心,它融合在字里行间。这就必须把中心归纳总结出来。④缩句法。这种方法就是将段落的句子加以压缩,即压缩句子的次要意思。采用这种方法有时可以添加或改写个别词语。——2、划分层次,概括层次大意第一部分:摆出新现象:今年北京对“两会”车队与社会车辆一视同仁。(③归纳中心句)第二部分:逐层分析这一现象,论证它的正确性。(②分层归纳法)(1)“两会”车队以前一路绿灯,让市民生活受到干扰,是搞特殊化。(④缩句法)(2)开好“两会”并不是非得以影响市民的正常生活为代价的。(①摘录归纳法)(3)让“两会”车队一路绿灯的惯例,带上了特权、特殊化的烙印。(④缩句法)(4)在法律和规则面前人人平等,人人必须遵守。(④缩句法)第三部分:结论。强调中心论点,并说明这样做的好处。(③归纳中心句)——3、本文总思路:提出问题(第一部分:摆出新现象)──分析问题“第二部分:逐层论证它的正确性──解决问题(第三部分:结论)(四)学生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本文对今年北京对“两会”车队与社会车辆一视同仁的新现象作出评论,指出它反特权、倡导平等民主意识的重大意义。(五)这篇课文在论据的搜集和使用上有哪些特点?(练习三)1、来源广泛,4个论据来自古今中外,支撑论点更有力。2、穿插使用,有简(大家熟悉的)有繁(大家不熟悉的)。三、活动练习68\n1、抄写生字词。2、学习第16页知识短文《评事论理表见解》。学习《月饼消费要讲文明》一、导入南京“冠生园”因“陈馅月饼事件”被媒体曝光后很快便申请破产,这是生产厂家不顾消费者利益而自食恶果的典型个例,那么消费者在月饼消费中又有什么不合理的现象呢?下面我们便来关注一篇时评:《月饼消费要讲文明》。二、课堂自学自读课文,完成以下几个思考题:(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文中有哪些论据?(3)梳理文章的思路,列出结构提纲。(4)本文运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小指什么?”“大”指什么?三、课堂导读明确1:“月饼消费要讲文明”标题就是中心论点。明确2:论据主要集中在课文三、四段,作者列举的关于月饼包装、材质、价格、礼品化等种种不文明现象。明确3:列举现象:月饼包装花样繁多,月饼礼品化,高档化分析论证:不符国情,不合民意提出号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明确4:小的指作者只从众多的消费现象中选取了月饼消费的种种不文明现象这些平凡的小事,从小处着笔;“大”指的是揭示出了大问题,即这些平凡小事的本质是人们消费中存在着追求铺张、奢侈等错误思想,对此发出号召,指出消费的正确方向。四、课文研究(一)研读课文,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即标题:月饼消费要讲文明。(二)分析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的?(给全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次大意)——第一部分(1-4自然段):摆出月饼消费中种种不文明的现象(②分层归纳法)第二部分:分析这一现象,论证它不能看作是正常的消费。(④缩句法)第三部分:结论。强调要进行勤俭持家和勤俭建国的教育及其意义。(②分层归纳法)(三)课文的逻辑思路是什么?(练习一)提出问题(第一部分:摆出月饼消费中种种不文明的现象)──分析问题(“第二部分:论证它的错误性──解决问题(第三部分:结论,指出怎样去做)(四)第一部分中摆出月饼消费中哪些不文明的现象?——包装上,形式大于内容,而且造成浪费;用途上,偏离了人们一般的礼尚往来,成为一些人拉关系的“敲门砖”。(五)学生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本文对月饼消费中种种不文明的现象提出批评,指出应勤俭节约,要进行勤俭持家和勤俭建国的教育,这样我们民族才能拥有远大前程。(六)这篇课文在论据的搜集和使用上有哪些特点?(练习三)1、围绕一个月饼消费问题,搜集社会上的大量材料,增强了说服力。2、集中在第一部分分类使用,更显得问题严重。2、论“雅而不高”李景阳教学目的1、学习本文作者关注社会、倡导精神文明建设的精神;2、学习掌握时事评论的写法;3、学习雅俗并用、简洁活泼的语言。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掌握时事评论的写法。2、难点:理解文意。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步骤一、字词二、课文研讨68\n(一)研读课文,释题:“雅”为何意?“不高”为何意?题目为何意?——“雅”,高雅。“不高”,不高雅,不文明,亦为低俗。题意为:论“高雅而低俗”的现象。(二)全文的中心论点在哪里?请在书上找出。——雅的未必就高,低而俗的就未必不跟“雅”搭界。(三)文意释疑:“实证’——实际的证明。“两张皮”——把本该统一的东西搞成对立的两方面。“一张皮”——把本该统一的东西再统一起来。课文反复提到的“雅”、“高”、“俗”是一种什么关系?(练习一)——“雅”与“高”应是相应的关系;“雅”与“俗”应是对立的关系;“高”与“俗”也是对立的关系。(四)请用提纲形式梳理出作者分析这一现象的思路。(首先要给全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次大意)第一部分:提出中心论点。第二部分:从两方面论证它的存在(中心论点)。1、硬件(物质条件)“高雅”,软件(精神文明)低俗。2、外表“高雅”,言行低俗。第三部分:论述如何解决“高雅而低俗”的问题。(练习找中心句)1、要从增强文化底蕴入手。2、将“物”(物质环境)与“习”(人的行为)搞成一张皮。——本文思路:提出问题(第一部分:摆出现象即中心论点)—分析问题(第二部分:逐层论证它的存在)——解决问题(第三部分:从两方面着手)(五)中心思想:(学生概括)——本文对“高雅而低俗”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批评,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表现了作者关注社会、倡导精神文明建设的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六)写作特点:1、事例充分,对比论证。找出文中的对比,体会这些对比对论证“雅而不高”起了什么作用?(练习二)——见第二、三部分。作用: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2、语言雅俗并用,简洁活泼。(练习三)三、活动练习:1、抄写生字词。2、学习第15页短文《乘上阅读的快车》。3、呼唤生命教育张云飞教学目的1、关注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正确认识人的生命价值。2、学习掌握论题的针对性。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人的生命价值。2、难点:论题的针对性。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步骤:一、字词虐nuè待(残暴地对待)荒漠(荒凉而又无边无际。这里形容精神贫乏。)销蚀(销损腐蚀)皈guī依(这里的意思是归属。)二、课文研讨(一)总体把握:1、研读课文,释题:题目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同样的句子还出现在文中哪一段?——是全文的中心论点。第七自然段。2、作者用“呼唤”而不用“要”、“必须”一类词,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激切的心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3、课文第8自然段写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怎样进行生命教育。(二)结构分析:68\n1、根据上面的分析,全文可分成几个部分?——两个部分。2、找出第一部分中第1、2、3、5、6、7段的中心句。3、根据中心句,给第一部分划分层次,并归纳大意。——第一部分:呼唤生命教育。①摆现象,指出我国的生命教育不够,必须呼唤生命教育。②生命的意义及其价值要求我们呼唤生命教育。③21世纪的现实背景要求我们呼唤生命教育。④结论。呼唤全社会都来进行生命教育。——第二部分:怎样进行生命教育。4、本文思路:提出、分析问题(第一部分:呼唤生命教育)——解决问题(第二部分:怎样进行生命教育。)(三)内容研讨1、造成青少年虐待生命的原因还有哪些?2、你的父母亲人有否对你进行过生命教育?3、生命的价值体现在哪三方面?(第2自然段中)4、生命的价值要求我们怎样对待生命?(第3自然段中)5、为什么人的生命意识凸现成为21世纪的一个显著特点?怎样面对这一问题?(第5、6自然段中)6、给第5自然段划分层次。7、什么是生命教育?(第8自然段中)8、生命教育表现为哪三个层次?请用简要的语言对每层进行概括,每条不超过10个字。(第8自然段中)——①认识生命,学会生存;②认识并实现生命价值;③了解死亡,更珍惜生命。9、为什么说“生命教育也是一项系统工程”?10、你认为怎样才能使生命教育更有效?(四)中心思想(学生概括)本文对青少年虐待生命的原因和现象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表现了作者关注现实、珍惜生命的态度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五)写作特点1、强烈的现实针对性。一段时间以来,青少年自杀和校园暴力事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作者选择这个令人担忧的重大社会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了重要建议,体现了时评强烈的针对性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练习二)2、充分有力的论证。3、语言严谨准确。三、活动练习必修四第二单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与揣摩,获得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或文化观念。2、通过课堂讨论,认识作者怎样把观点与材料紧密结合起来,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严密的思维习惯,掌握议论文的写作特点和方法,学习论证技巧。3、通过写作、演讲、辩论赛等方式,训练学生通过文字和口头表达形式发表见解和主张的能力。【教学重点】本单元是议论文单元。教学重点应放在了解和掌握议论文的写作技巧方面。【活动建议】1、写一篇议论文。要求就身边的某一热点话题,提出观点,搜集有关材料、提出论证。2、出一期《社会自由谈》的专刊或墙报。3、观看一场电视辩论赛,学习辩手如何组织材料,旁征博引从而进行立论和反驳。4、组织一次辩论对抗赛。可以就某一观点组织正反双方模拟电视辩论赛的方式进行辩论。【教学安排】基本阅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1课时,《拿来主义》2课时,《善良》1课时;拓展阅读2课时,写作实践及辩论赛3课时。【课文教学】《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教学设计68\n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分析现实的能力。2、学习本文严谨的论证结构,品味本文形象而严谨的论证语言。3、联系学生的切身感受,增进学生对中国=的感情。二、教学步骤(一)教学导入我们伟大的党已经走过了83年的历程,已经从最初的几十人发展到现在的6800多万名党员。他们是来自不同行业的优秀=员,他们在各条战线上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的名字已经或将要铭刻在几代中国人的心灵深处。今天,让这些留存在心底的永不褪色的记忆再次涌动我们的激情。你知道有哪些优秀=员的名字吗?在这里我们给大家准备了几个优秀=员的资料,大家看看他们是谁:播放焦裕录、孔繁森、周恩来、任长霞、胡锦涛事迹图片。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样的感受?是他们,不断擦亮“=员”这四个大字;是他们,一次次触动我们的灵魂;是他们,时刻激励我们奋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胡锦涛书记的讲话《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二)教学环节1、写作背景(略)2、重点字词(略)3、整体感知课文从议论文结构看,一般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阅读课文,分组讨论如下问题:(1)根据议论文结构特点,给本文划分层次,并简要说明分层的理由。(2)本文提出了什么问题?又是从哪些方面进行阐述的?(3)文章结尾有没有得出什么结论?4、阅读课文,思考并讨论课后练习一、二。明确:(1)提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由和依据是:这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同时还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课文紧扣中心论点,开门见山地提出为什么要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然后具体阐述如何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并以抗击“非典”的实例加以体现,最后得出结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必须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具体地、深入地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2)课文是从三个方面提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的。第一,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落实到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的工作中去。第二,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第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在概括地提出要求后,文章对要求的具体做法展开阐述。5、梳理文章脉络:提出:我党奋斗的最高目的证明  用我党的历史证明是“三个代表”的出发点及落脚点贯彻  落实到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落实到领导干部思想和行动中        落实到关心群众的生产生活中总结: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实到具体的各项工作中。阅读课本第41页的知识短文《能言善辩有玄机》,并结合课文讲解如何运用例证和引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论证技巧。拿来主义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整体把握全文结构,全面理解课文内容。2、体味作者独特的论证特色、犀利幽默的语言、深刻的思想认识。过程与方法1、品味重点语句,体会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2、领悟全文深刻意义,并能畅谈自己所受到的启迪。3、充分联系实际,拓宽思维空间,能客观评论当今社会出现的一些文化现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刻领会“拿来主义”68\n的真正含义,懂得在文明对话中必须具有自主意识,懂得怎样选择外来文化中的积极因素。教学重点1、真正领会“拿来主义”的含义。2、体会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3、学习本文运用因果论证的写作方法,尤其学习并掌握比喻论证的写作手法。教学难点学习因果论证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推理的逻辑性。教学方法设计议论文的情景教学,加强阅读和感悟;既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又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安排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夏天,气温高,蚊子多,晚上很难入睡。有人打开窗子,好不好?那么将窗子关得严严的,行不行?但是,天下之大,什么人都有。有的人怕热而打开窗子,更有人怕蚊子关上窗子。那么,我们应采取怎样的态度和方法才是正确的呢?鲁迅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就继承文化遗产问题曾写过一篇著名的杂文《拿来主义》,我想我们可以从中受到启发、得到教益。二、文本解读(一)知识积累背景介绍本文写于1934年,那是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当时在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潮和糊涂观念。为了揭露和打击敌人,为了澄清认识,鲁迅先生写了这篇文章,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实行“拿来主义”的正确主张。文章中着重谈的是如何对待外国文化的问题,但鲁迅先生提出的主张也足以批驳那些对本国文化的错误观点。因此,“拿来主义”完全适用于对待一切文化遗产。(二)信息筛选1、文章题目“拿来主义”的内容是什么?文章中说:“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从这一个句子中可知,“拿来”与“送去”是相对而言的。“‘送去’之外,还得‘拿来’”,不是说只拿来不送去,而是说既要送去,也要拿来,是双向交流,是中国与外国经济、技术、文化的交流。首先是从中国与外国的关系上提出“拿来主义”的,不仅指文化,但包括文艺,而且文章最后落脚在文艺。“拿来主义”的具体含义,就是对文化遗产和外国的东西,“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是“占有”“挑选”和创新。2、第七段用了“所以”一词表示结果,而“原因”又是什么呢?即为什么实行“拿来主义”?第一梯度问题设置:①什么是“闭关主义”?②什么是“送去主义”?作者依次摆了哪些事情来说明?③如何理解这两句话:但终“不知后事如何”;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第二梯度问题设置:①“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的实质是什么?有何区别和联系?②作者是怎样批驳“送去主义”的?③“抛来”“抛给”“送来”“拿来”的含义各是什么?第三梯度问题设置:①作者为什么批驳“送去主义”?有几点原因?②作者对“送来”的态度如何?为什么?学生思考探究并回答上述问题,明确:    第一层:只是送去,有往而无来。(有悖于交往原则)原因  第二层:只是送去,必沦为乞丐。(要正视历史逻辑)    第三层:听凭“送来”大受其害。(应重视现实教训)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用两个生活中的例子进行形象说明:①某人上门推销菜刀,进门后就将刀锋对着主人,步步进逼着,连说:“买一把……”主人在惊骇之下只好无奈地买了一把。②大热天卖西瓜,卖瓜人将瓜拿给顾客,顾客却推开不要,自己到西瓜堆里挑选,拍一拍、听一听,挑了一个。这两个小故事使我们认识到“送来”和“拿来”的区别:前者的主动权在别人,是一种带有强迫和恶意的输出,文章中稍前一些的“抛来”的语意与此相同。后者的主动权在自己。《拿来主义》各自然段的大意如下:(1)揭露批判“送去主义”的卖国行径。(2)提出“拿来”。(3)剖析奉行“送去主义”的危害。68\n(4)引出“送来”。(5)提出“拿来主义”。(6)分析“送来”的实质。(7)提出“拿来主义”的原则,即“运用脑髓,放开眼光,自己拿来”。(8)批判对待外来资源的错误态度。(9)阐明正确对待外来资源的态度和方法。(10)总结文章,阐述“拿来主义”的品质要求和重大意义。(三)合作交流1、“闭关主义”指什么?它是怎样演变为“送去主义”的?“送去主义”的实质及严重结果怎样?探究学习:“闭关主义”是指清政府奉行的“闭关锁国”的保守政策,盲目排外,与世界隔绝,孤陋寡闻,使古老的中国处于腐败、落后、愚昧的状态。“自从给枪炮打开大门之后”和“碰了一串钉子”是比喻,前者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后者是指清政府和帝国主义列强签订的一系列丧权辱国,割地赔款的不平等条约。国民党腐朽反动的“现在”,闭关自守已无可能,于是“闭关主义”转为卖国投降的“送去主义”。作者将送去主义与尼采的自诩类比,用文艺界的三个实例,揭示了国民党反动派愈演愈烈的送去行动,用辛辣犀利的讽刺,点明“送去主义”的实质就是卖国主义。2、对“送去主义”的批判,作者进行了辛辣的讽刺,请找出相关语句,结合语境和历史背景,揣摩其感情色彩。探究学习:①“别的且不说吧”——不容忽略的一句,揭示国民党卖国求荣的“送去”行为何其多,领域何其广,岂只“文艺”而已。②“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但终不知后来如何”——诙谐调侃,暗示反动当局借展览之名,行盗卖之实。③“还有几位大师……叫做‘发扬国光’”——“捧”“挂”表示恭敬、庄重,张扬的字眼与“几张”这微小的数目形成强烈反差,极尽奚落、讽刺意味。“大师”与“发扬国光”用表示否定的引号,形成“反语”。④“活人代了古董……进步了”——讽刺卖国行径愈演愈烈。⑤“能够只是送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反动政府实际并不丰富,也无力大度,这里运用反语蔑视,嘲讽当局的自欺欺人。3、结合语境,分析“抛来”“送去”“抛给”“拿来”的基本含义是什么?探究学习:抛来——把无用的东西抛给或送人,一般不怀有不良的动机。抛给——是磕头求赏之后的赏赐,是有目的的给予,非接受不可。送来——是“抛给”的冠冕说法,即侵略者有恶意的“输出”。拿来——是从接受者的角度讲,即主动挑选自己需要的有用的东西。“运用脑髓”就是动脑筋思考;“放开眼光”就是识别清华和糟粕;“自己来拿”就是独立自主的选择,不依靠别人。(四)拓展探究试从中外历史发展的角度举例分析什么是“拿来”和“送来”,并说明其产生的后果。明确:胡服骑射,北魏孝文帝改革,日本的“遣唐使”,中国的“四大发明”向欧洲的输出,黄道婆把先进的纺织技术带到海南,不同时期粮食作物的引进等等,各国各民族之间“拿来”“拿去”促进了各国各民族乃至全世界的巨大发展。外国向中国学习并“拿去”中国先进技术和先进文化(比如说丝绸、茶叶与瓷器以及“四大发明”等)的同时,却并没有哪个国家“拿去”中国摧残人性的丑陋的“三寸金莲”。而帝国主义强行“送来”的鸦片导致了中国的鸦片战争,极为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影响最大的事件。三、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对文章的因果论证方法有了基本了解。下节课我们继续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四、作业设计思考课文中比喻论证的妙处和各比喻的具体含义。第二课时一、导语设计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拿来主义》,在前面一节课中,我们已经了解了文章的内容和论证结构,哪位同学能复述一下文章大意?本文写于20世纪30年代,谈的是如何继承文化遗产的问题。文章在批判“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的基础上,鲜明地提出“拿来”68\n的主张: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然后采用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提出“拿来主义”的正确态度:占有,挑选。最后重申观点,阐明了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二、文本解读(一)分析鉴赏1、作者如何形象地揭示“拿来主义”的具体含义的?明确:作者形象地把外来资源比喻成穷青年偶得的一所大宅子,以对宅子处理的不同态度来说明什么是“拿来主义”。作者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首先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这是批判继承的先决条件和必要态度。然后剖析三种错误态度,“孱头”式、“昏蛋”式、“废物”式。在否定三种错误态度之后,再从正面论述正确态度——即“占有”“挑选”!2、分析揣摩“孱头”“昏蛋”“废物”的含义。明确:“孱头”是指不敢接触,不敢择取的人。“昏蛋”是指盲目排外全盘否定的人;“废物”指崇洋媚外、全盘接受的人。3、比喻说理使论述更具体形象,让人读来意兴盎然而便于理解,易于认同,试结合第九段分析“鱼翅”“鸦片”“烟火烟枪”“姨太太”各比喻什么?明确:“鱼翅”比喻外国资源中的精华部分,应该“接受”;“鸦片”比喻外国资源中精华与糟粕互见,必须批判吸收的部分;“烟枪烟灯”比喻外国资源中完全没有价值,但可适当保存以教育后代的部分;“姨太太”比喻外国资源中“糟粕”,应果断抛弃。4、最后一节中,共回答了哪五个问题?明确:①应怎样对待外国资源?②应怎样区别对待外国资源中的不同部分?③实施“拿来主义”有何积极意义?④拿来主义者应具备什么条件、素质?⑤实施拿来主义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是什么?5、如何理解第八至十段的内容?明确:《拿来主义》所论述的,鲁迅先生所提倡的“拿来主义”要拿的,虽然包括“文化”方面,也同样包括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法律制度、生活方式等等。应当是所有既属于世界先进,又符合中国实际的外国资源。对待古代和外国的各种资源,“占有”是前提,“挑选”是关键,创新是目的。挑选的标准在是否于我们“有营养”“有用”,从而区别对待,吸取精华,剔除糟粕,为我所用。(二)合作探究试分析本文的语言。明确:(1)形象描绘文章在列举“送去主义”的表现时,有这样一句话:“不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几位”“几张”说明大师数量不多,作品极少,几乎到了少而无奈、寒碜可怜的程度。“捧”字活画出“大师”们毕恭毕敬、献媚讨好的奴性心理。“欧洲各国”点明此次画展涉及到的国家之多,“一路”点明此次展览路线之长。“挂”则勾画了“大师”们大张旗鼓、自鸣得意的丑态。引用“发扬国光”实则是顺手讽刺国民党“大师”们一味“送去”作品,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丑恶嘴脸。简简单单的一句话,用精炼、传神的动词,恰如其分的修饰语和限制语,惟妙惟肖地刻画出国民党政府卑躬屈膝,崇洋媚外的奴性和媚相。文章在阐述“送去主义”的危害时说“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磕头贺喜”描绘亡国奴点头哈腰、摇尾乞怜的奴才相和无耻心。“残羹冷炙”68\n既勾画出亡国奴们的无以为生、乞讨度日的可怜可悲,又形象地揭示出帝国主义在榨干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血汗之后,用剩余物资进行经济侵略的事实。“奖赏”自然不是奖励、赏赐之意,而是讽刺做了亡国奴的子孙后代面对帝国主义居心不良的施舍所表现出来的无知和无耻、愚妄和虚伪。几个关键词语形象地揭示出“送去主义”亡国灭种,危及子孙的实质。(2)妙用反语文章列举了“送去主义”在学艺上的三种表现之后,有这样一句议论,“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进步”讽刺“送去主义”之风愈演愈烈,日益猖獗,大有执迷不悟,愈陷愈深之势。“算得”一词体现了作者的情感态度,表明“活人替代了古董”,不是学术进步、文化昌明,而是学术退步、文化堕落,作者对此是不齿的。为揭示“送去主义”的危害,作者又写道:“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这句话也是反语讽刺。“丰富”是欺世惑众的自夸,媚外求荣的借口,事实上的贫乏已经戳破了这个谎言。“大度”在这里当然不是“慷慨大方”的意思,它的含义只是“送去主义”者对民族利益的无耻而彻底的背叛和出卖!与之相对的是作者倡导“拿来主义”的主张:“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鼓吹”决不是唆使、煽动别人去干坏事,而是理直气壮、义正辞严地宣扬趔。“吝啬”也不具迷财小气的含义,而是贬词褒用的愉快反语,意为“珍惜”,表明对经济、文化财富应有的正确态度,而且对“送去主义”的数典忘祖、媚外求荣的败家子行径也是一种嘲弄、揶揄。(3)巧用比喻运用比喻说理可以化浑身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风趣,变陌生为熟悉,从而增强杂文的形象性和感染力。如何建造中国文化遗产和一切外国资源,这是一个抽象繁难的话题,皇皇巨著也难以穷尽其旨。鲁迅先生化繁为简,举重若轻,先把中华文化遗产(古代优秀资源)比作一所大宅子,然后正反两方面设喻,先反面设喻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把拒绝借鉴,害怕污染、不敢选择的逃跑主义者说成是“孱头”;把割断历史、盲目排斥的虚无主义者说成是“昏蛋”;把全盘继承、顶礼膜拜的投降主义者比作“废物”。设喻之新颖风趣,讽刺之深刻犀利,说理之明白晓畅,令人过目不忘,回味无穷。后正面设喻阐述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鱼翅”比喻文化遗产中有益无害、高贵典雅的内容,要“拿来”而且“使用”;“鸦片”比喻文化遗产中既有益处又有害处的东西,要吸取、使用它有用的方面,清除它有害的方面;“烟枪”“烟灯”“姨太太”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糟粕,要“毁掉”(只留少许送博物馆)。三类比喻把如何对待文化遗产阐述得深入浅出、清清楚楚。除了整体设喻论述“拿来主义”之外,文章中许多地方也广泛使用了比喻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说“闭关主义”的危害时,作者这样写道:“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打破大门”“碰钉子”形象地揭示出清政府闭关锁国落后挨打以致与帝国主义签订一系列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的事实,较之于直陈史实来得风趣、幽默。批判“送去主义”的危害时,作者把“送去主义”者类比尼采,这样评述尼采:“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以太阳喻尼采,讥讽其自命不凡,思想错乱,让人联想到主张中国地大物博的“送去主义”者也是狂妄自大,不自量力。批判的锋芒锐利、深刻。(4)词语错位“挂”和“过去”互相矛盾,本来是不能搭配在一起的。但鲁迅先生把“过去”嫁接在“挂”上,讽刺“送去主义”者招摇过市、无处不“挂”的丑陋,幽默感扑面而来。“拿来主义”是鲁迅运用“仿词”的修辞手法独创的新鲜而奇特的概念,“主义”指一种重大的原则和主张,是堂而皇之的政治术语,而“拿来”是最普通的日常生活的口语,这两个词十分有趣地嫁接在一起,不伦不类地惹人发笑。“闭关主义”“送去主义”也很妙,不说“排外”,不说“卖国”,而说“闭关”“送去”,挖苦嘲讽的意味很强。说帝国主义的“奖赏”,鲁迅提醒人们要区分三个概念:“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特定的语境赋予“抛来”“抛给”“送来”三个词不同的感情色彩。“抛来”是中性词,指无意的、漫无目的地给予,施受双方应是平等的,公正的。“抛给”不但画出了洋主子的居高临下、盛气凌人,而且画出了国民党反动派希望得到主人“赏赐”时那种奴颜婢膝的丑态。施受双方是不公正、不平等的,带有主仆歧视和人格侮辱性质。明明是“抛给”,偏偏说“送来”,错位倒置,辛辣地嘲讽了帝国主义的伪善和阴险,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三、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基本明白了比喻论证手法的运用方法和杂文的语言特点。四、作业设计课外阅读《且介亭杂文》或其他杂文集,并作读书笔记。五、总结作业:1、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谈怎样对待改革开放后涌进的外来文化现象。(如:性暴力,摇滚乐,麦当劳,行为艺术,纹身等)2、就如何对待“错误”或“书籍”,进行比喻论证,并使用反语。3、抄写生字词。68\n《善良》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学习、了解、倡导“善良”品性。2.学习了解随笔的写法。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善良“过了时”吗?2.难点:随笔的写法和“善良”美好而深刻的内涵。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步骤:一、字词不足恃shì(不可依赖)圭guī臬niè(比喻准则或法度)弘hóng扬(发扬光大)以逸代劳(以闲逸代替劳累)超拔(超凡拔萃)参透(探究并深切领会)四面楚歌(比喻四面受敌,处于孤立危急的困境)滥恶(滥用恶行)二、作者简介:王蒙,当代作家。河北南皮人,生于北平。上中学时参加中共领导的城市地下工作。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从事青年团的区委会工作。1953年创作长篇小说《青春万岁》。1956年发表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由此被错划为右派。1958年后在京郊劳动改造。1963年起赴新疆生活。1978年调北京市作协工作。后任《人民文学》主编、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共中央委员、文化部长、国际笔会中心中国分会副会长等职。著有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暗杀—3322》、《季节三部曲》(《恋爱的季节》、《失态的季节》、《踌躇的季节》),中篇小说《布礼》、《蝴蝶》、《杂色》、《相见时难》、《名医梁有志传奇》和《在伊犁》系列小说,小说集《冬雨》、《坚硬的稀粥》、《加拿大的月亮》,诗集《旋转的秋千》,散文集《轻松与感伤》、《一笑集》,文艺论集《当你拿起笔……》,专著《红楼启示录》,自选集《琴弦与手指》以及10卷本《王蒙文集》等。其中有多篇小说和报告文学获奖。作品被译成英、俄、日等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王蒙的作品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的坎坷历程,他也由初期的热情、纯真趋于后来的清醒、冷峻,而且乐观向上、激情充沛,井在创作中进行不倦的探索和创新,成为新时期文坛上创作最为丰硕、也最有活力的作家之一。三、课文研讨:(一)整体把握:1、学生有表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随笔的特点。——随笔是某个人自己的笔记。内容、文体、写法不拘。但必须写出“有意思”的东西,要将思想内容经过活泼的处理,并把它富有情趣地表达出来,让读者喜爱,有所感悟。——本文的体裁是随笔,文体是议论文。(与前文比较)3、释题:标题是本文的论点、论题还是论述范围?——论题。(二)结构分析:给全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次大意。——第一部分:对善良“过了时”提出质疑,暗中批判了“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做法。1、提出善良“过了时”的问题。2、对善良“过了时”进行质疑。3、生活中,善良常常败在凶恶手下。第二部分:倡导“善良”,并赋予它美好而深刻的内涵。第三部分:表明自己喜欢善良的态度,批判了“文革”时“阶级斗争扩大化”的恶行。(三)问题研讨:1、理解句子,想想为什么。①在生存竞争中,在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中,利益原则和实力原则似乎早已代替了道德原则。——从全文来看,由于“文革”时厉行“阶级斗争扩大化”,使恶行践踏了善良,造成后来的个人主义泛滥,也使做人要善良这些道德原则被许多人遗忘。2、作者是怎样评价善良即愚蠢这些寓言故事的?联系社会背景,他批判了什么?——作者认为,这些寓言故事是对的,但只是个案,不能扩大化。“文革”时就是搞了“阶级斗争扩大化”,冤枉了许多好人,并使许多人的善心泯灭。3、为什么作者说“生活中,善良常常败在凶恶手下”?——见第5自然段。68\n4、为什么人们还是喜欢、欢迎、向往善良?——因为善良是人和社会生存发展的必需力量,属于人类理想的社会。详见第6、7自然段。5、理解句子,想想为什么。②善良也是一种智慧,一种远见,一种精神力量,一种以逸待劳的沉稳,一种文化,一种快乐,一种乐观。——请同学们分别举例说明。6、理解句子,想想为什么。③事情往往是这样:小孩子是善良的,真正参透了人生与世界的强大的人也是善良的,而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人最不善良。——小孩子是由于天真,不谙世事而善良。真正参透了人生与世界的强大的人是出于对社会发展的了解和自觉而善良。而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人,对社会发展只是一知半解而且自以为是,闹出许多可悲的事来,如“文革”时“阶级斗争扩大化”,故而最不善良。7、理解句子:例如在“文革”当中,凶恶不是已经出尽风头了么?凶恶不是披尽了“迷彩服”了么?后来又怎么样了呢?——用了比喻、拟人、反问、设问的手法。作者对“文革”时厉行“阶级斗争扩大化”而造成凶恶横行的种种罪恶,深恶痛绝,十分蔑视。8、对善良的评价是一个古老的话题,王蒙对善良的议论有哪些新意?——一是对那些善良即愚蠢寓言故事作了重新评价(见前);二是赋予“善良”许多新的美好而深刻的内涵。9、分析第三、四段写作技巧。作者重在批驳那些善良即愚蠢的寓言故事以及由此产生的错误看法。作者为了达到目的,不断提出疑问,层层展开进行反驳,充分揭露了持错误观点者想法的荒谬,特别是反问句的使用,使文章更具有强大的说服力。10、你的善良有没有获得过别人的感激与称赞?你的善良有没有换回料想不到的恶报与嘲讽?面对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你怎么想?你将怎样做?(四)中心思想:王蒙在本文中对“善良”“过了时”进行质疑,赋予“善良”许多新的美好而深刻的内涵,批判了“文革”时“阶级斗争扩大化”的恶行,教育人们要具备“善良”的品性。(五)写作特点:充分体现了随笔的特点,内容新鲜广大,写法灵巧活泼,“有意思”,有情趣,让读者心有所动,心有所悟。四、活动练习:1、抄写生字词。2、推荐阅读:王蒙《我的处世哲学》3、学写一篇随笔。《红楼梦》的情节波澜教学设计广大附中余伟【教学目标】1、学习如何鉴赏文学作品的“美”2、学习如何评述文学作品的“美”(初步学习写作书评)【教学设想】1、合理进行教材整合:《〈红楼梦〉的情节波澜(节选)》一文安排在第二单元(议论文单元部分),笔者将之安排于授完第三单元的《宝玉挨打》一文后,原因有三:①学习本文,有利于培养学生较严密的文学鉴赏思维,这必须立足于对鉴赏对象有较深了解的基础之上;②从学段学习整体设计思考:可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结合进行,在阅读中学习写作。在教授第一单元时,重点指导写作时评;教授第二单元时,重点指导写作短论;教授第三单元时,重点指导写作书评。③结合第三单元的“点击链接”(《采尽百花细酿蜜》《奇文共赏写书评》)共同学习。2、由课内学习向课外延伸:课内学习:理清文章写作思路;总结文章写作手法课外延伸:①研讨《抄检大观园》,进一步鉴赏《红楼梦》的叙事艺术成就;②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学习写作书评的一些方法;③引导学生走入《红楼梦》的艺术殿堂。课内外结合,体现“阅读探究——评价总结——学习借鉴——反思发展”的学习过程。68\n3、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教学重点】1、学习“如何赏析”(结合本文,重点学习如何鉴赏文学作品的情节设计)2、学习“如何写作”(结合本文,重点学习例证法)【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课前准备:(以学习小组形式进行)(注:此时已进行了《宝玉挨打》一文的整体阅读及人物形象分析,转而分析其情节波澜的设计。)(此环节可安排在《宝玉挨打》一课中进行)1、思考《宝玉挨打》一文的情节波澜设计:①学生简述课文情节,明确“宝玉挨打”的原因及过程②学生阅读思考:A读完此文,请用一两句话说说你对其情节设计的评述。B哪一个情节你最感兴趣?为什么?2、学习小组交流思考结果,并作汇总记录。3、阅读《采尽百花细酿蜜》《奇文共赏写书评》二文,作圈画点评。第一课时一、由《宝玉挨打》一文的学习导入:各学习小组派代表交流组员的思考结果,教师及学生均不急于评述,而是记录各学习小组好的思路,丰富对课文情节特点的认识。引导学生阅读吴功正的《〈红楼梦〉的情节波澜》一文,看专家学者是如何评述的。二、读懂课文,整体把握:目的:理清思路,提炼观点要求:初读课文,划出关键句,思考下面几个问题:1、本文探讨曹雪芹安排情节波澜的经验,作者认为《红楼梦》情节设计的总特点是什么?2、以“不肖种种大承笞挞”为例,作者重点论述了“宝玉挨打”情节设计的什么特点?具体由哪几方面进行阐述?请简述这几方面的观点。〖参考理解〗1、《红楼梦》情节安排的总特点:善于在平淡生活中掀波澜2、“宝玉挨打”情节设计的主要特点:层层铺垫,推举高潮。具体由三方面阐述:①高潮的形成有必然性(有社会的必然性;有情节的必然性)②高潮的组织有层次感(情节波澜起伏隐显,脉络分明,渐次而又迭进地推举上去)③高潮的发生有偶然性(偶然性为必然性的高潮到来发挥了很大作用)三、品读课文,探究借鉴:目的:探究鉴赏经验,借鉴写作技巧过程: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阅读探究,之后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再派代表在班上交流,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分两个步骤进行探究,探究应立足文本)探究点:第一步(重在探究如何鉴赏):1、结合你对《宝玉挨打》一文情节特点的分析,对此文的评价,你有何见解?①哪一部分的分析你比较欣赏?对你鉴赏《宝玉挨打》一文的情节有何启示?②对《宝玉挨打》一文的情节分析,你有无补充意见?2、结合《采尽百花细酿蜜》一文的学习,请你谈谈学完此文后,你对鉴赏文学作品有何心得体会?第二步(重在探究如何写作):3、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例证法证明论点。请找出文中运用例证法的文句,看看作者是怎样引述例子的,并想想有哪些写作经验值得学习。(可结合《奇文共赏写书评》一文进行思考)68\n4、除此之外,此文在写作上还有哪些你认为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参考分析〗(注:以下分析仅供参考,一定要尊重学生的探究理解。且应在具体授课过程中作灵活处理:如学生有更好的见解或不同的意见,应对以下分析作相应补充或作适时点拨;授课过程中不强求涉及全部分析点,应视学生的学习反馈作相应调整。)1、有关此文的分析评价:①作者抓住了《红楼梦》叙事艺术中最具创造性的突出特点和优点进行阐述。这与作者对作品的精心研读和扎实的鉴赏基础、广泛的材料积累是分不开的。具体体现在鉴赏情节时,应反复思考:情节波澜是怎样组织、准备、形成的,有什么特点;作者为何要这样安排情节,有何好处或不足等。②补充观点:如:“宝玉挨打”是一个疾风骤雨式的大场面,情节设计有层次,而又紧凑急速,极有气氛;矛盾冲突的形成和转化极富戏剧性(如最后贾母的出场);以人物的性格特点为出发点,通过人物的活动推动情节的发展,人物性格特点在情节发展过程中得到充分展示;等等。2、总结鉴赏文学作品的要求和方法:①要有一定的文学鉴赏基础和占有较丰富的材料②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应作细品细析,多问几个为什么,以形成独到见解③选好鉴赏点3、总结如何运用例证法进行论证:精读第六段,分析其中的例子分析:①论据典型,有力支撑论点②概括引述(对导因、诱因、发因的复述)和具体引述(对贾政神色变化的引述)相结合③叙议结合4、其他值得学习鉴赏的地方:如:比喻论证手法的运用;严密的论证逻辑、语言的运用等。〖布置课后作业〗1、反复阅读《抄检大观园》一文,认真思考其情节设计的特点,作眉批。2、积累有关文学作品情节安排的鉴赏知识(如相关术语、鉴赏常识等)第二课时四、小试牛刀,实践学习:目的:举一反三,进一步学习鉴赏文学作品的情节设计(一)整体把握:“宝玉挨打”和“抄检大观园”这两起重大事件分别是《红楼梦》前半部和后半部的“高潮”。大观园曾是宝玉和少女们的人间乐园,而对其的抄检,是毁灭的开始。1、依照提纲内容(抄检的起因——主要抄检对象及结果)简要复述文章内容。2、抄检大观园是多种矛盾交织在一起的重大事件,主要矛盾有哪些?〖参考分析〗有以刑王二夫人代表的妯娌矛盾,以邢凤代表的婆媳矛盾,以凤姐与王善保家的为代表的主奴矛盾以及以王夫人与晴雯为代表的另类主奴矛盾,还有王善保家的与晴雯为代表的奴仆间的矛盾等。(二)鉴赏情节:1、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交流内容:①有关文学作品情节安排的鉴赏知识的交流②对文中情节设计的点评欣赏交流③对文中情节设计不理解的地方进行讨论2、围绕以下几个探究点展开深入研讨(注意引导学生立足文本研讨,举出实例分析)探究点:第一步:以已学知识带动理解①《〈红楼梦〉的情节波澜》一文中的哪些观点在这篇文章中也有典型体现?第二步:通过对比拓展理解68\n②对比两篇文章,《抄检大观园》一文在情节设计上还有什么突出特点?〖参考分析〗①《抄检大观园》一文同样体现出《红楼梦》“在平淡生活中掀波澜”的特点,情节设计“层层铺垫”,情节发展亦体现出“必然性”和“偶然性”相结合的特点:“层层铺垫”更多体现于该章节之前,如王夫人对宝玉不肖的担忧、金钏儿事件、大观园的混乱无序等(考虑学生的阅读面,可不提及)“偶然性”的体现:如“傻大姐误拾绣春囊”“必然性”的体现:“抄检大观园”在本质上是贾府各种矛盾激化的结果,这些矛盾由来已久,抄检的结果是必然的。如王夫人对宝玉的担心、对奴才的忌恨;王善保家的谗言等,均体现出矛盾的激化。值得注意的是探春关于“自家自杀自灭”的一番痛诉,又为贾府的必然倾颓作了铺垫。②相对《宝玉挨打》来说,《抄检大观园》一文涉及的人物众多、矛盾复杂,必然要作不同的处理。可由两个方面引导学生探究:A为表现复杂众多的矛盾,《抄检大观园》一文采取什么方式设计情节?〖参考分析〗采取“分镜头”的艺术手法,随着时间的推移,把一处处被抄的情景逐次突现出来,使每一镜头均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B对抄检事件本身,作者重点设计了哪些人的反应?园中主人主要写了谁?丫鬟又主要写了谁?这样设计有何作用?〖参考分析〗园中主人主要写了探春、惜春;丫鬟主要写了晴雯、入画、司棋。这样设计的作用之一是在对比中形成波澜起伏的动人情节。如探春,反应激烈,无所畏惧,义正严辞,坚决对抗,表现出敢作敢当的勇气,且相当清醒地认识到这一事件对家族的影响。而惜春,则年幼执拗,始则惧怕,继则无情,二人形成鲜明对比。其中刻画最突出的是探春和晴雯,二人均强烈反抗,但反抗实质不同。晴雯的反抗体现出一个奴才的清白无辜,自尊自重,大胆无畏,其悲剧更显示出封建大家庭的无情;探春的反抗则突出了贾府必然走向没落的悲剧。由此可见,这种“分镜头”的艺术手法,强烈地突出了七处抄检的特色,使整个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这种设置最根本的依据是人物的性格特点,人物的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又在对比鲜明的情节发展中得到更深刻的体现。课后交流学习五、写作书评:1、写作准备:搜集有关文学作品鉴赏的资料(如鉴赏人物、情节、主题等的知识、方法等)。2、写作要求:阅读《红楼梦》,在其中选择最欣赏或最有心得的一段章节,任选角度进行鉴赏评价。(也可就《抄检大观园》自选角度进行写作)要求:要有实例分析附:对初读《红楼梦》的学生,可提供一些经典章节以供其精读鉴赏:推荐章节:林黛玉进贾府、葫芦僧乱判葫芦案、王熙凤协理宁国府、贾元春归省庆元宵、诉肺腑、刘姥姥二进大观园、香菱学诗、敏探春兴利除宿弊……六、反思发展:1、自评:方法:为自己的文章设计作文评分细则可由观点(是否准确、独到、深刻),论据(是否丰富、是否典型、引述是否精当、叙议结合是否合理等),论证(论证方法的运用、论证结构的安排),语言等几方面列出细则。具体细则应结合自己文章的写作角度设计,体现出本次作文训练重点希望提升的方面。2、学习小组交流:先补充完善其评分细则;再根据评分细则,对作文进行评定分析,并提出修改建议。3、互评之后,修改文章。68\n4、师生交流。《米洛斯的维纳斯》教学设计(1)北京昌平二中韩念东教学设想:《米洛斯的维纳斯》一文是日本作家清冈卓行用散文的笔法写就的一篇文化随笔,谈的是米洛斯的维纳斯因偶然缺损双臂而意外获得非凡的美学价值,观点建筑在哲学、文艺美学的基础上,表述又极具概括性,因而内涵深蕴。本设计结合同学们的艺术眼光,通过具体的事例把作者的观点引向生活层面,从而藉此把学生批判的目光牵引入更深更广处,在研究探讨中培养思辨习惯,启迪创新思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探讨表现作者观点的语句,理解作者的基本观点。2.领会虚实相生的美学原则。3.培养“整体把握,筛选信息,研究探讨,深入领会”的阅读习惯;4.训练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本文基本观点的能力,在阅读理解中感受维纳斯的独特魅力。(二)过程与方法1.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析疑、辨疑、解疑,在论辩中解决问题。2.让学生谈对课文的理解,谈对作者观点的认识。3.引入有关的文学艺术欣赏知识,围绕维纳斯雕像,谈一谈众人对它的评价。(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作者鉴赏艺术作品的审美取向,领会作者对断臂维纳斯那“丧失的美感”的无比钟爱和珍视。2.领会“以无胜有,以少胜多;以虚衬实,虚实相生”的艺术原则。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鼓励学生发表创造性见解。教学难点:1.了解作者的美学观点,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2.理解“残缺美”的涵义。(这是对作者美学观点的延展)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课堂以学生讨论、释疑为主。预习布置:1.查阅资料,了解有关维纳斯的神话传说及“断臂维纳斯”雕像的特征。2.通读全文,了解大意,把握文章主要信息。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多媒体辅助)1.美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它伴随着人类文明,像一本生动的教科书,在现实生活中,美无所不在。一朵鲜艳的花。一轮旭日从海面上冉冉升起,一位婷婷玉立的少女。然而,一个骨瘦如柴,满脸皱纹的老妇人,在现实生活中是丑的,但是在19世纪法国伟大雕塑家罗丹的作品《哀米欧尔》中,这样的一个老妇人的形象却变成美的了,罗丹通过自己对于社会生活的深刻观察运用自己卓越的艺术才能,把一位受尽侮辱和损害的年老色衰的妓女,塑造成一位能激发观赏者深刻同情心,对社会不合理制度强烈愤慨的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作品中的老妇人尽管还是骨瘦如柴,满脸皱纹,然而却已转化为具有高度的艺术技巧和思想力量的艺术美了。也正如我国著名的散文家余秋雨说的,“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艺术美绝对不能等同与生活美。大家知道罗浮宫是举世闻名的艺术殿堂,其中的珍品不计其数,最引人注目的三件宝物“胜利女神”、“蒙娜丽莎”、“维纳斯”。这些艺术品都需要我们用审美的眼光去欣赏。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来学习《米洛斯的维纳斯》,从中去获取一些美学原理和如何去欣赏美。板书课题:米洛斯的维纳斯2.由学生介绍相关的知识。多媒体展示:维纳斯的相关的背景材料。(略)(二)研读课文,设疑引入。1.你认为断臂维纳斯美吗?(请实话实说)2.作者的观点如何?(提炼观点:她如此美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设计意图】整体把握,感知全文。引起学生对新课学习内容的关注,又为学习后知做准备材料。3.探讨作者怎样的论述阐明这一观点的呢?(1-3)正面论述“失去双臂”却产生了整体美的艺术效果,给人们一种整体美的艺术感受。(4-6)反面论述“复原双臂”后,其艺术效果受到很大限制,失去了“丧失”的美感。68\n(7)侧面论述“维纳斯”只有“失去双臂”才能放出无穷生命光彩。(三)研读课文,深入探讨(自主探究,寻找方法)1、从文中找出能够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2、(1)她是为了自己的丽资,无意识地隐藏了那两条玉臂,为了漂向更远更远的国度,为了超越更久更久的时代。(2)既感到这是一次从特殊转向普遍的毫不矫揉造作的飞跃,也认为这是一次借舍弃部分来获取完整的偶然追求。(3)失去了的双臂正浓浓地散发着一种难以准确描绘的神秘气氛。(4)深深地孕育着具有多种多样可能性的生命之梦。(5)暗示着可能存在的无数双秀美的玉臂。(6)然而这却是向着无比神妙的整体美的奋然一跃。3、作者对复原维纳斯表现出什么样的态度?(同意还是不同意)从课文中找出关键语句。4、残缺就一定美吗?作者在文章第6段说:维纳斯失去的必须是双臂,其他任何部位都丧失不得?为什么?5、比较两尊维纳斯,你认为哪尊美,美在哪里,不足,又在哪里?【设计意图】明确观点,掌握虚实相生的美学原理。(四)课内拓展延伸(1)评价清冈卓行的美学观点艺术表现上的虚实相生。艺术创作要留出一定的空间给读者欣赏,让他们在欣赏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想象,按照自己的审美观点去完善它,充实它,使它成为符合审美者自己意愿的作品。从一定意义讲,正是艺术品的缺失使艺术品本身的艺术效果更加完整(完美)。(2)进一步延伸探讨“虚实相生”的美学原则。齐白石的国画《虾》。贾岛的《寻隐者不遇》。一个三角形剪去一个角还有几个角?(生活中的事例)(3)想一想,议一议。请同学们举出虚实相生的例子。【设计意图】进一步加深对艺术美的理解,插上“想象”的翅膀,重新创造一片新天地。(五)研究性作业:1.(任选一题,写一篇小作文)。⑴谈维纳斯的残缺美⑵蒙娜丽莎的微笑⑶如何欣赏雕塑作品(上述作业的布置,在落实巩固新知的基础上,进一步训练学生的创造力,更深化理解课文)2.推荐自读书目:朱光潜《谈美书简》。【设计构想】在语文教学中,启发、诱导学生利用“空白”艺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及创造思维能力,应该特别注意从教材特点出发,因为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被作者巧妙的留下了“空白”。这些空白突出了中心和写作意图,也为读者提供了“想象空间”。所以教师要善于利用文章中的“空白”艺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宝玉挨打》教学设计广东广雅中学何菲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体会文章情节安排的妙处。2.通过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人物不同反应的分析,体会各种人物的性格特点。3.在把握文章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特征的基础上,挖掘文章主旨。教学重点1.品味文章情节安排的技巧。2.分析主要人物性格。教学方法1.第一课时品味文章情节安排的技巧,以学生质疑,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解疑为方法。2.第二课时分析主要人物性格,以教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为方法。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68\n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品味文章情节安排的技巧。课前预习:1、了解红楼梦故事梗概和人物关系2、阅读第一单元扩展阅读中《<红楼梦>的情节波澜》一文。一、导语设计《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不可逾越的颠峰,其思想和艺术成就是一个永远挖掘不完的宝藏,千百年来,《红楼梦》以其不可抵挡的魅力“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红楼梦,走进这个瑰丽的艺术世界。我们学习一篇选文《宝玉挨打》。二、介绍红楼梦故事梗概和人物关系(略)三、本文背景简介28回:宝玉与忠顺王府优伶琪官交好,互赠礼物32回:宝玉与王夫人婢女金钏打闹,惹怒王夫人,王夫人决意将金钏驱逐,金钏不堪其辱投井自杀。四、巧设疑问,引发思索1、 红学家们普遍认为,红楼梦的情节安排是网状结构的,各种人物线索交织在一起,密不可分,所谓“牵一发动全身”。那我们就先抽取文章里的一部分进行阅读,看看这一部分牵动了哪些人物,哪些矛盾。请一个同学声情并茂地朗读文章第6自然段,这个段落讲的是贾政盛怒之下痛打宝玉的内容,请同学们根据这个段落内容,对宝玉挨打的前因后果提出问题。2、 问题归纳如下:①前因:贾政勃然大怒,把儿子往死里打是因为得知宝玉“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在家荒疏学业,淫辱母婢”这些“不可饶”的“勾当”,那么他是怎么得知的?②后果:如此痛打宝玉,是否致死?昔日十分疼爱宝玉的贾母、王夫人、王熙凤等人见宝玉挨打会做何反应,她们如何才能平息这场风波?五、逐层解疑、总结技巧(一)  宝玉挨打前1、带着关于宝玉挨打“前因”的疑问,阅读1~5自然段,寻找贾政盛怒的原因,注意贾政的神色变化。答:①宝玉因悲金钏之死,神思恍惚愁闷——贾政本无气,见状倒生三分气②忠顺府状告宝玉引逗王府宠伶琪官——贾政又惊又气,目瞪口歪③贾环诬告宝玉强奸金钏未遂——贾政气得面如金纸,眼都红紫总结:从上面的板书可以看出,贾政的愤怒,并不是无源之水,也不是一下子迸发的,它是经过一层层的铺垫积累,在一些人的推波助澜下,逐渐增长,最后变成不可遏制的冲天怒气。这也就是上个单元我们阅读过的《<红楼梦>的情节波澜》一文中所总结的观点:情节高潮组织的层次感。2、除了贾政之怒这一个变化体现了小说情节高潮组织的层次感外,文章还有哪个地方也表现出了层次?(《<红楼梦>的情节波澜》关于层次感只列举了贾政盛怒这一个例子,希望学生能学以致用,再次深刻体会情节安排的层次感)参考答案:宝玉在挨打之前随着事态发展,而表现出来的种种情绪神色变化也体现了层次感:①宝玉心中惦记金钏之死,贾政数落宝玉——宝玉呆怔、惶悚②忠顺府向贾政告状,找宝玉索要琪官——宝玉“轰去魂魄”,又惊又怕.③贾政勃然大怒,准备训斥处罚宝玉——宝玉自知凶多吉少,急找救兵④焙茗不在,老婆子耳聋,宝玉求救无门——宝玉“急得直跺脚,没抓寻处”小结:以上种种变化表现出了宝玉越来越着急恐惧的心态。1.以上我们分析了宝玉挨打前情节安排的层次感,请同学们总结一下这样安排的效果:答:宝玉挨打前种种铺垫如海浪般一浪高于一浪,使得气氛越来越紧张,贾政越来越生气,宝玉越来越害怕,读者的心也越拧越紧,大家都为宝玉捏了一把汗。眼看一场激烈的冲突就要开始了。这种情节安排就像暴雨的前奏,乌云密布,渐渐压顶,山风渐起,继而狂吹,一场暴风雨就要来临。2.能否用精炼的语言概括这种效果?参考答案:山雨欲来风满楼(引用诗句)(二)宝玉挨打时1、如果说宝玉挨打之前的蓄势是“山雨欲来风满楼”,那么我们刚才阅读的第六自然段宝玉挨打时的场面,其效果应该怎么概括呢?参考答案:颠风暴雨电雷狂(引用诗句)2、为什么要这样概括?68\n答:因为前面蓄势蓄得十分充分,所以贾政一开打,其势头就十分地猛烈,以至于门客们劝也劝不住。这就好比暴雨大作时狂风电闪雷鸣时的激烈状态。(三)宝玉挨打后1、以上通过对宝玉挨打前因的分析,我们体会了情节层次感强的妙处,下面我们继续分析宝玉挨打的后果,请同学们带着之前归纳的问题,阅读第7自然段到结尾。(问题:如此痛打宝玉,是否致死?昔日十分疼爱宝玉的贾母、王夫人、王熙凤等人见宝玉挨打会做何反应,她们如何才能平息这场风波?)2、如此痛打宝玉,是否致死?答:没有,因为闻讯先后赶来的王夫人、贾母阻止了贾政的继续痛打。3、那么王夫人、贾母如何是平息这场风波的?答:王夫人哭劝贾政贾母怒阻贾政众人将宝玉送至贾母房中,悉心照料4、为什么宝玉挨打会牵动如此多人的心,王夫人与贾母在劝阻贾政时态度与手法为何不同,请分析。答:①关于王夫人:贾珠死后,宝玉是王夫人唯一的儿子,母凭子贵,儿子是她地位的保证,王夫人自然要拼死阻止丈夫。更何况,这中间还有一层嫡庶之争的关系,贾政还有个庶出的儿子贾环,他时时刻刻都在妒忌陷害宝玉,这也是他为什么要在贾政面前诬告宝玉的原因,基于这个原因,王夫人更是不可能让宝玉受到伤害。另外王夫人在劝阻丈夫时,其手段也与贾母不同,她忌讳自己妻子的身份,不敢直接阻止丈夫,只能以哭泣为武器,并搬出早死的贾珠以柔克刚。②关于贾母:宝玉呆憨俊俏可爱,最得贾母疼爱,而贾母在贾府地位最为尊贵,而贾政儒学出身,讲究孝道,对贾母也须言听计从,于是她对宝玉的爱无形中就成了宝玉自由活动的保护伞,这也是贾母无须像王夫人那样委婉,直接怒斥贾政,贾政便无法奈何宝玉的原因。(答案不拘,可以还有其他人物,其他方面,言之成理即可。)5、单通过宝玉挨打一事,就能引出了如此多层的人物关系和矛盾冲突,这种种人物关系矛盾冲突交织在一起,显出这个情节的构思缜密,更体现了红楼梦网状情节结构的精妙。也请向上面的“山雨欲来风满楼”“颠风暴雨电雷狂”一样,用精炼的语言概括这种效果。参考答案:“雨后万物盛衰异”本课总结:这节课我们主要体会了文章情节设计的妙处,并用诗句将其概括为“山雨欲来风满楼”“颠风暴雨电雷狂”“雨后万物盛衰异”;同时,通过抽取宝玉挨打的一段,对其进行前因后果的分析过程,以及对宝玉挨打所体现的人物关系的分析,我们也初步了解红楼梦网状情节结构的精妙。当然,文章情节安排还有许多可以挖掘的地方,比如:前面提及的情节网状结构如何在本文深入体现,这些妙处希望同学课后仔细阅读小说和有关资料,再做揣摩。这节课我们已经掌握了文章情节,下节课我们将在此基础上分析人物性格。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分析人物性格一、导语设计我们知道,人物的个性总是通过人物的典型的言行表现出来,而人物的言行也只有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才能最典型,所以本文高明的作者就通过宝玉挨打这一剧烈的矛盾冲突巧妙地将各种人物地面貌展现在读者面前。二、讨论思索,分析人物学习方法:先由小组长组织学习小组成员围绕老师给出的问题,结合课文中人物的言行,讨论分析人物形象,最后各个小组长总结发言,全班再进行讨论分析总结。分析观点可以多样,只要言之成理即可。1.贾宝玉:问题:对于父亲的责罚,不敢反抗的宝玉是个懦弱的人吗?分析:宝玉不敢反抗父亲,的确是懦弱的表现,他毕竟是在封建家族长大的贵族公子,脱不了脂粉气。但同时,宝玉也是一个具有个性反叛性格的人物。他自幼受到祖母、母亲和其他女亲戚们的溺爱,憎恶循规蹈矩地学习,而喜欢和堂、表姐妹及女仆们厮混。在本文中,他讨厌贾雨村这类拼命钻营、贪赃枉法的“禄蛊”;他同情丫头金钏儿的悲惨命运,因金钏儿的投井自杀而“五内摧伤”;他与地位低下的戏子蒋玉菡平等交往,互赠信物。这些都说明他不愿走勾心斗角、昏暗污浊的仕途经济道路,蔑视封建礼教,渴望自由、平等,具有个性解放的思想。2.贾政:①贾政痛打宝玉,为什么还要说他还是爱护宝玉的呢?分析:贾政是一个思想非常正统的世袭贵族家庭的家长,他非常希望自己的儿子也能和自己一样学而优则仕。但可惜宝玉从来都对这些“经济文章”不感兴趣,“在家荒疏学业”68\n更无从谈及仕途发展了。他下死里责打宝玉,似乎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实际只是一种恨铁不成钢,是为这个家庭的未来,也是为宝玉的未来,另外,宝玉在挨打之前的所作所为,比如结交优伶,私赠礼物,和婢女打闹,都很不入贾政的眼,因为贾政在封建礼教的熏陶下长大的,又是做官之人,自然十分遵从礼法,而如今养出一个如此放荡的儿子,并且闹出了人命,怎不让他气得要打人。但贾政毕竟是宝玉的父亲,有道是“虎毒不食子”,父子之间的血脉关系是永远也无法割断的,所以贾政在打宝玉之前“满面泪痕”,想是痛心疾首到了极点。在停手以后,“长叹一声,向椅上坐了,泪如雨下”,气过之后“也就灰心,自悔不该下毒手打到如此地步”,正是他真情的流露。②贾政痛打宝玉,能不能说明他是一个封建卫道士呢?分析:贾政之所以痛打宝玉,的确是因为宝玉太过不羁,不受礼法管束,所以他在痛打宝玉的时候说宝玉会“弑君杀父”,他做为一个儒家学说的忠诚信徒,自然会与反抗礼教的宝玉做坚决的斗争,以至于打宝玉时,还要亲手恨打,甚至要拿绳索勒死宝玉。但宝玉毕竟是他的儿子,血浓于水,所以他一直就在这样的矛盾中挣扎,他痛打宝玉的时候,内心也是十分痛苦的,“喘吁吁直挺挺坐在椅子上,满面泪痕”,因此贾政是一个在矛盾中挣扎的痛苦的封建卫道士。3.王夫人:问题:王夫人对于宝玉的爱,除了母子之情,还有没有其他因素?分析:王夫人一个典型的封建贵族家庭的贵妇人,她一方面地位尊贵,在王熙凤之上,经常居高临下地指点贾府特别是大观园的管理。另一方面,又对贾母和自己的丈夫贾政恭顺温柔,所以丈夫打儿子,她不敢明劝,只能搬出贾母“宝玉虽然该打,老爷也要自重。况且炎天暑日的,老太太身上也不大好,打死宝玉事小,倘或老太太一时不自在了,岂不事大!”。同时,对于自己的儿子,她虽然也和丈夫一样恨铁不成钢,在她看来宝玉是个不肖的“孽障”,但儿子对她而言有着除了亲骨肉这层关系外,还有保住地位的意义,王夫人年纪已大,不能在生育,所以宝玉就是她的命根,她要拼死保护宝玉。“我如今已将五十岁的人,只有这个孽障,必定苦苦的以他为法,我也不敢深劝。今日越发要他死,岂不是有意绝我。既要勒死他,快拿绳子来先勒死我,再勒死他。我们娘儿们不敢含怨,到底在阴司里得个依靠。”宝玉实际上也是保证王夫人在嫡庶之争上取得胜利的关键,所以,当她搂着宝玉哭泣时,她叫着贾珠哭道:“若有你活着,便死一百个我也不管了。”4.贾母:问题:贾母对于宝玉的爱与贾政有何不同?分析:贾母是贾府里地位最高的人,因为宝玉的俊俏可爱,她对宝玉十分溺爱,这种爱使得宝玉能够自在生活,宝玉得叛逆行为在贾母的庇护下,得到了不小的伸展。这次宝玉挨打,也是她前来,才最终将风波平息,她所使用的武器就是“孝道”,儒家讲究“百善孝为先”,贾政虽是一家之长,但对于自己的母亲,也不得不“躬身陪笑”“叩头谢罪”。但从教育思想上来说,她与贾政没有根本的冲突,也就是说她也是站在封建礼法这一边的。三、探究原因、深挖主题问题:宝玉挨打有几层原因,其真正的根源是什么?1、表层原因:“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在家荒疏学业,淫辱母婢”2、根本原因:宝玉不走仕途,不好四书五经,与封建“学而优则仕”的正统思想不符。同时他不计身份地位,与大观园里的女孩厮混,结交优伶,更是违背了封建社会里“男女授受不亲”“长幼尊卑有序”的礼法。所以,宝玉与贾政的冲突说到底是封建社会里,进步思想和腐朽思想的斗争。四、全文总结,点明意义《宝玉挨打》节选自《红楼梦》33回“手足耽耽小动唇舌,不肖种种大承笞挞”,它是小说上半部的一大高潮,写出了宝玉和整个封建势力的矛盾日益尖锐化,凸现出了各种人物关系和人物性格,其高超的情节设计技巧,精妙的人物关系安排,丰满的人物形象塑造是这篇文章永远熠熠生辉的地方。但学习了这篇文章,对于《红楼梦》我们也只是管中窥豹,《红楼梦》是中国文学的颠峰之作,吸引了古今中外无数的学者耗尽毕生的精力去研究,所以希望同学们,能以学习这篇课文为契机,深入阅读《红楼梦》,深入中国古典小说的腹地。五、作业:阅读《红楼梦》里《抄检大观园》选段,利用本课所学习的技巧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阿Q正传》教学设计鲁迅教学目的:1.分析阅读小说讽刺性的语言特色。2.联系社会背景,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3.赏析小说中描写人物的技法,分析人物形象特点。4.领悟课文主旨,分析评论我们身边的阿Q精神。教学重点:人物、语言、主题。教学难点:对阿Q精神的再认识。教学课时:6课时。教学方法:自读研读法。68\n第一课时默读理清情节内容一.教学导入:由《灯下随笔》谈起,引到本文内容。或由《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和规律》引到鲁迅对中国小说史的研究,延伸及鲁迅的小说创作,均可。二.复习有关鲁迅的文学常识: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有《朝花夕拾》《野草》等,杂文集有《坟》《且介亭杂文》《而已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鲁迅的名句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无题》)、“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无题(贯于长夜过春时)》)、“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心事浩淼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三.时代背景介绍:略,见教师用书“写作背景”。四.选取二、三、七、八章中的任两章,听录音。体会作者讽刺性的语言。五.阅读全文后,理清内容要点。序——介绍阿Q的身份、地位。优胜记略——追述往事,刻画阿Q的性格特征:精神胜利法。续优胜记略——继续写阿Q的精神胜利法。恋爱的悲剧——写阿Q拙劣的求爱经过和遭到的可悲结果,继续表现阿Q的地位和处境。生计问题——写阿Q走投无路,揭示麻木的国民吃人的本相,再写阿Q的畏强凌弱。从中兴到末路——写阿Q由走投无路到短暂的中兴,再被赵太爷逼到走投无路的地步。革命——写辛亥革命到来时各阶层对革命的态度,突出阿Q的革命要求。不准革命——写辛亥革命引起的未庄的变化,进一步刻画阿Q的性格。大团圆——写阿Q被当作替死鬼被捕、被审和被处决。六.作业布置:熟读课文,领会文中语言和人物描写的方法。第二课时分析赏读第一二章一、概述小说内容。(略)二、阅读第一章。1.“仿佛思想里有鬼似的”,怎么理解?提示:是说因为自己所写的阿Q并非不朽之人,为不朽之人立传,就觉得忐忑不安。2.作者所引孔子“名不正则言不顺”这句话本义是什么?作者取的是什么意思?提示:原意思是名义不正当,道理就讲不通;作者取的是名目没有取出来,就难以下笔成文。3.作者写赵太爷的一“抢”一“跳”,有何表现作用?提示:“抢”字表现出他的盛气凌人;“跳”字既显出他的恼怒、霸道的丑态,又突出了他内心浓重的封建等级观念。4.“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本家?”“你怎么会姓赵!”两句话的意思有何不同?提示:前者强调自己的身份地位高,后者强调对方的地位身份低,两句话中都包含有浓厚的封建等级观念。5.从行文中可以看出作者为主人公取名阿Q,其用意何在?提示:(1。提倡洋字,向“国粹”论挑战;(2。“Q”更能体现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具有深刻的讽刺性。6.阿Q的姓名籍贯如此“渺茫”,表明了阿Q怎样的地位和处境?提示:阿Q落到连姓名、籍贯都渺茫的地步,可见其地位之低下。中国农村特别注重姓氏宗族,势单力薄的姓氏,往往受欺负,而旺族大姓,也往往感到自豪。阿Q没有姓名,也没有籍贯,那就是无可依靠,其悲惨处境,自不待言。序小说难以正名主人公姓氏无从查考主人公名字不详主人公籍贯不清楚戏作“正传”似乎姓赵,称阿权且叫“Q”四处流浪,无家可归地位低下处境悲惨第一章内容板书小结:68\n三、阅读第二章:1.“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之类的名言,表现出阿Q怎样的心态?提示:对现实的穷困感到无奈,用虚无缥缈的阔气来安慰自己同时压倒别人,取得精神上的胜利。2.阿Q一方面以进过城市而“更自负”,另一方面又“鄙薄城里人”,这又表现出他什么样的心态?提示:前者是对于未庄人而言,表现他的盲目趋时,以为进过城就非常了不起,看到了未庄人没有见过的东西;而“鄙薄城里人”则表现他盲目的自尊自大和狭隘保守。阿Q自然乐意,因为这种矛盾可以使他两面获胜。3.“我总算被儿子打了”这个想法表现了阿Q什么心理?提示:表现阿Q实际上失败了,但又不愿面对失败,而找些借口来安慰自己从而取得精神上的胜利这一心态。4.“打虫豸,好不好?我是虫豸——还不放么?”阿Q这一投降怎样理解?提示:这是阿Q的又一发明创造,实在打不过就自轻自贱,如果别人因此放了自己,也就获得了胜利。这又是阿Q的独特之处,他从奴隶生活中寻出“美”来了,他是不同于一般奴才的万劫不复的奴才,他不得意谁得意。5.“但真所谓‘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罢,阿Q不幸而赢了一回,他倒几乎失败了。”这一句中“不幸”“倒”“几乎”这几个词的意思怎样理解?提示:“不幸”指阿Q输钱是幸运的,赢了反而成了不幸的起源了,可见那是一个黑白颠倒的世界!“倒”强调赢钱反遭更大的创痛,“几乎”表明阿Q这一次失败千真万确是事实,但他竟然还是用精神胜利法——把自己挨了打,想象成是别人挨打——使自己“逃”过一“劫”。6.“他睡着了”有何深意?提示:指他已经彻底麻木,没有思想了。学习了第二章,你对阿Q的“精神胜利法”有何体会?我们周围还有人这样使用吗?(讨论)小结板书第二章内容:优胜记略先前阔见识高真能做光荣的癩头疮挨打的荣耀痛苦的转移麻木、愚昧、落后、无赖的万劫不复的奴才相精神胜利法乃立身法宝四、布置作业:课外自读一二章,认真体会对阿Q的心理描写。第三课时分析赏读第三四章一、复述前两章内容,就其中的一处描写谈谈自己的感想。二、阅读第三章:1、开头一句中“蒙”这个词有何含义?提示:挨打像荣幸地蒙受恩惠。一个“蒙”字,形象地刻画了阿Q以及看客们那种以丧失人格为代价换来盲目的趋炎附势的变态心理。2、阿Q被赵太爷打了嘴巴后,为什么反觉得“赵太爷高人一筹了”?提示:又是精神胜利法做怪,因为他自认挨打是一种荣耀,挨打不但不能怨恨,反倒应该感激。再者赵太爷越高人一筹,他自然就越荣耀了。3、“阿Q此后倒得意了许多年”中阿Q得意什么?提示:他得意因为曾经受过赵太爷的打而换来了人们对他的“仿佛格外尊敬”。实际上这是一种可悲的奴相。4、阿Q见自己的虱子比不过王胡的,“最初是失望,后来却不平了”,这是为什么?提示:这又是他麻木愚昧的表现,美比不过别人,就同别人比丑,赢了也算是一种莫大的胜利。5、“要拉到墙上照例去碰头”中“照例”一词说明什么?提示:说明并非第一次了,这已经成了一种习惯。6、阿Q“耸了肩膀等候着”“假洋鬼子”来打,“等候”一词妙在何处?68\n提示:不仅表明了阿Q的奴隶性,被动挨打不敢反抗;更表明了他主动地接受惩罚。这种奴性人格,变成某种受虐狂,实在让人诧异。7、阿Q“摩着”小尼姑的头“呆笑”,对刻画阿Q起何作用?提示:“摩着”一词是来回摩擦,用力不大,充满色情成分;“呆笑”,极尽阿Q的下流相,尽显阿Q欺软怕硬的丑态。8、阿Q“十分得意地笑”,店里人“九分得意地笑”,这是为什么?这揭示出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提示:“九分”是作者有意生造的词语,幽默地鄙夷了“酒店里的人”即看个个有着一颗肮脏的灵魂,他们因为没有像阿Q一样亲自动手动脚调戏小尼姑,因此觉得不十分过隐,所以比阿Q少一分得意,而只有“九分得意”。这表明当时人们之间缺乏起码的同情心。板书小结第三章内容:续优胜记略怕硬篇赵太爷的巴掌假洋鬼子的哭丧棒王胡的碰墙欺人篇调戏小尼姑因荣耀得意意外灭威风轻松高兴更轻松得意精神胜利法乃快乐之道三、阅读第四章:1、说说“这或者也是中国精神文明冠于全球的一个证据了”这句话的讽刺意味。提示:既讽刺阿Q,又把阿Q精神与当时的一些国粹家挂上了钩,顺笔讽刺他们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2、说说“中国的男人,本来大半都可以做圣贤,可惜全被女人毁掉了”这句话的讽刺意味。提示:这是正话反说,讽刺了男尊女卑的封建教条,又讽刺了无耻的假道学先生们。3、概括阿Q的女性观,并说说你的看法。提示:阿Q的女性观有,女人都是水性扬花的;女人是害人的东西。这说明阿Q深受封建思想毒害,其灵魂之肮脏也讽刺了假道学先生的表面上道貌岸然,一肚子男盗女娼的实质。4、阿Q“蓬”的一声,头上着了很“粗”的一下,说说“蓬”“粗”二字的准确性。提示:“蓬”是听觉效果,“粗”是触觉感受,阿Q先听到竹杠敲在头上的声音,再感到竹杠接触面积的大小,却单单感觉不到打的轻重,阿Q感觉迟钝麻木到何种程度!他的精神胜利法已经不仅使他精神麻木,而且让他的肉体也麻木了。5、本文对地保着墨不多,但跃然纸上。简要说说他是怎样的人?提示:仗势欺人,趁人之危,实际是赵太爷的爪牙和帮凶。6、赵太爷那样分明地列出五条协议,这表现了他怎样的嘴脸?提示:这表现了赵太爷敲骨吸髓的凶残本性。我们看到,这五个条件基本没有针对这一事件的,而是借题发挥,要敲诈阿Q,把他逼上绝路。7、简要评价吴妈这个人。学生自由评价,不做定论。调戏小尼姑宗族的忧虑女人假正经舂米的无聊笨拙的求爱秀才的闷棒屈辱的条约地保的敲诈板书小结第四章内容:四、作业布置:自读课文三四章,体会作者对阿Q的心理刻画。第四课时分析赏读第五六章68\n一、阅读第五章:1.“甚而至于将近五十岁的邹七嫂,也跟着别人乱钻”,此一“钻”字,妙在何处?提示:一词写出一个形象,“使彼世相,如在目前”。即使阿Q是个流氓,也可能不会动她一个手指头。她的“钻”实在是自作多情。2.“谁料这小子竟谋了他的饭碗去”,真的是小D“谋了他的饭碗”吗?提示:非也。实际是以赵太爷为代表的统治者剥夺了阿Q的生活权利。但阿Q误以为是小D在与自己作对,抢生意,可见阿Q不觉悟之严重。3.“看的人们说,大约是解劝的”,为什么用“大约”一词?提示:这是在描写看客,因为鲁迅笔下的看客,大都是对别人的打架吵嘴煽风点火,以求得观赏的愉快。所以“大约”表明很可能不是劝解。4.小D与前文的王胡是怎样一类人?提示:其实都是奴隶,受着统治者剥削的劳动者,但是他们却窝里斗,不争气,说到底,亦是阿Q一类的麻木愚昧的国民。5.阿Q的“屋内是空虚而且了然”,这是什么意思?提示:这是字面上的环境描写,实际上是心理描写,表明阿Q此时生计没有着落,穷途末路的感觉。6.“于是他决计出门求食去了”,这一句有何言外之意?提示:“求食”是动物找食物的用语,可见此时的阿Q已经十分悲惨,落到维持动物性的生存的地步了。由此可见,赵太爷之流的可恶残忍之极,因为就是他们把阿Q逼到这种地步的。7、阿Q看见熟识的馒头,真的并不想要吗?提示:他并不是不想要,而是因为他本质上就是一个老实人,不会做那种光天化日之下抢劫的事,所以他知道馒头是要不到的,人家也决不会赊给他吃。8、“我什么时候跳进你的园子里来偷萝卜?”“这是你的?你能叫得他答应你么?……”,这些狡辩的话突出了他性格中哪一方面?提示:表现他性格中的圆滑无赖。9、简述阿Q是如何被迫进城的?提示:阿Q由于一时“糊涂”,调戏赵府上的吴妈,被招太爷打骂并勒索,还断了他的生计,看到自己实在没有办法在未庄生存下去了,他就决定进城。生计问题古怪的人世断绝生路可恨的小D龙虎斗不争气的肚皮静修庵偷萝卜畏强凌弱无赖霸道国民吃人的本相板书小结第五章内容:二、阅读第六章:1.“他走近柜台,从腰间伸出手来,满把是银的和铜的,在柜上一扔”,与《孔乙己》的“排出九文大钱”相比,阿Q的“扔”表现出怎样的心理?提示:孔乙己的“排”表明他的穷困潦倒,九文大钱来之不易,生怕多给,所以排出来看个清楚。阿Q则是为了在未庄人面前显阔,所以他故意“扔”来,这个带有声音的意思,表明他的目空一切,忘乎所以。2.分析下面几句中加点词语表现出的“听话人”的心态变化过程。这一节,听的人都肃然了。这一节,听的人都赧然了。这一节,听的人都凛然了。王胡惊得一跳,同时电光石火似的赶快缩了头,而听的人又都悚然而且欣然了。提示:未庄人趋炎附势,所以他们听说阿Q在举人老爷家里帮忙,当然就肃然起敬了;而当他们听阿Q说城里的孩子麻将叉得精熟的时候,他们的“赧然”,又表明未庄人盲目的自卑,会叉麻将并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可他们不好意思,这又是国民中比丑的劣根性;下面的“凛然”“悚然”“欣然”三个词描写他们听阿Q讲杀革命党时候的心理表情变化过程,一方面对于发生在现实中的事如此隔膜,说明革命与农民的天然隔绝,另一方面“欣然”是说他们听完后觉得过隐,有些高兴的样子,又刻画出他们的麻木不仁的看客心态。这几个词,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一群麻木愚昧的看客,表明作者强烈的批判态度。3.阿Q不再帮举人老爷的忙了,因为其太妈妈的了。听的人何以“叹息”又“快意”呢?68\n提示:叹息是因为阿Q不在举人家里帮忙,失掉一个攀附阔人的机会,实在可惜;而出于嫉妒心理,他们听说阿Q不再在举人老爷家里帮忙了,又感到高兴,心想你阿Q不配比我们好,所以心里又快意。这两个词深入地剖析了“听的人”的丑恶灵魂。4.“咳,好看。杀革命党。唉,好看好看”这些话说明阿Q是一个怎样的人?提示:一个本已“睡着了”的人,当然不可能觉悟,嘛木愚昧之余,只能充当无聊的看客。5.“阿Q,你还有绸裙么?没有?纱衫也要的,有罢?”联系前面妇女对阿Q惟恐避之不及的情形,分析“没有”“有罢”,说说此时妇女和阿Q的心态发生了怎样微妙的变化。提示:前面的情节里妇女躲避阿Q,是因为受了赵太爷之流的宣传蛊惑,加以愚昧,以为阿Q真个是猎色的坏蛋。而到这里,她们又并不害怕阿Q了,是因为阿Q手里有东西,她们并不喜欢阿Q而是喜欢阿Q的东西。“没有”“有罢”表明阿Q以为自己地位提高了,这些女人都不在他的眼中,所以并不想过分搭理她们。这里,作者对妇女持一种讽刺态度。6.“完了?”赵太爷不觉失声的说,“那里会完得这样快呢?”这刻画了其怎样的心态?提示:赵太爷开始摆出架子,本来想贪小便宜却偏要做出个老爷的样子来,所以一开始说话想说得含蓄而有身份。可没想到阿Q说“完了”,他心里一急就“不觉失声”,露出了一个爱贪小便宜的土地主的尾巴来。7.“秀才听了‘庭训’,非常之以为然,便即刻撤消了驱逐阿Q的提议,而且叮嘱邹七嫂,请伊万不要向人提起这一段话”,此句中的“庭训”“撤消”“驱逐”“提议”是大词小用,庄词谐用,一方面刻画人物滑稽可笑,另一方面具有讽刺意味。像这样的词小说中还有不少,阅读时注意找出一些并加以体会。提示:略,学生找寻。8.说说阿Q从中兴到末路的过程。略,学生概括。板书小结第六章内容:从中兴到末路中兴的风光末路的失意酒店人的刮目相看王胡的肃然起敬妇女们的照顾生意赵太爷的亲善巴结得意忘形透底细敬而远之失人心斯亦不足畏也矣落花流水春去也人们愚昧无知世态何其炎凉三、作业布置:熟读课文中关于阿Q的心理描写的精彩段落,体会作者塑造人物的高超技巧。第五课时分析赏读第七八章一、阅读第七章:1.“宣统三年九月十四日——即阿Q将搭连卖给赵白眼的这一天——三更四点,有一只乌篷船到了赵府上的河埠头。”绍兴光复这么庄严的事件,作者却用阿Q卖搭连给赵白眼这件事来作补充说明,你认为作者在这里有什么用意?提示:一方面说明普通老百姓并不关心什么绍兴光复,而只注意身边发生的小事,辛亥革命与人们的生活差得太远;表明作者对辛亥革命的态度是怀疑的,把绍兴光复与阿Q卖搭连这事联系在一起,显得滑稽可笑。2.“至于革命党,有的说是便在这一夜进了城,个个白盔白甲:穿着崇祯皇帝的素。”此句怎样理解?提示:这说明清朝已经灭亡了,但未庄人的思想仍停留在明末清初的几百年的过去。民众之愚昧落后不言自见。3.阿Q先是对革命党“深恶而痛绝之”,何以很快又向往革命,要“革这伙妈妈的命”?提示:阿Q身上有着狭隘保守排斥异端的思想,他天生反对变革现实的一切事情,所以他一开始听到革命时很反感,觉得与他为难,便“深恶痛绝”;可是他身上又有着盲目趋时的特点,加上他对现状的不满,尤其自己生活的不痛快,看到举人老爷这样怕,所以他自然又向往革命了。这表明他对革命态度的不稳定性,对革命的不理解甚至误解。4.将阿Q宣布革命后,赵太爷的“老Q”和赵白眼的“阿Q哥”与先前的“混小子”对比,揣摩一下赵太爷等人的内心世界,说说此时的赵太爷又变成了一个怎样的赵太爷?提示:此时的赵太爷是一个惶恐狡诈卑怯的“弱势”土地主。5.阿Q的“白日梦”表明他革命的目的是什么?提示: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要什么就是什么,欢喜谁就是谁”68\n;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金钱、权力和女人。6.老尼姑的“革过一革的”这五个字有何含义。提示:表明当时“革命”一词成为人们的口头禅,但又不理解什么是革命,所以老尼姑演绎说“革过一革的”,这是对革命的绝大讽刺。所谓革命,就是假洋鬼子和秀才的打砸抢罢了。7.说说“这是咸与维新的时候了……也相约去革命”这句话的讽刺意味。提示:揭示两个反动人物“革命”行动的丑恶卑劣,意味深长。也从另一个侧面揭示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势力与封建势力勾结起来夺取革命果实的史实。“情投意合”“革命”含有极大的讽刺意味。8.阿Q与赵秀才、假洋鬼子虽“素不相能”,但都想到去静修庵“革命”,这说明什么?提示:说明他们的革命动机都是十分低下的,无非就是找一些弱者来欺负一番,找一些封建主义的东西来革一革罢了。它让读者明白,辛亥革命之所以失败,就是这样的人太多了。革命深恶痛绝投降革命要什么就是什么;欢喜谁就是谁金钱、权力、女人革命静修庵革命的失落被抛弃板书小结本章内容:二、阅读第八章:1.“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表明什么?提示:说明“革命”换汤不换药,许多投机分子钻进革命队伍中,窃取了革命果实。2.“赵司晨脑后空荡荡的走来”,“空荡荡”用的妙在哪里?提示:这个词把人们看惯了脑后的辫子,而现在一下子看不辫子时不习惯的微妙感觉写出来了,很有滑稽感。3.未庄人对秀才挂“银桃子”“都惊服”,“惊服”一词有何含义?提示:这个词刻画了未庄人前后相连的两种心态,先是猜想“银桃子”可能是当大官的象征而吃惊,过后很快便佩服,表明未庄人的趋炎附势心理。4.“我是性急的,……谁愿意在这小县城里做事情。……”假洋鬼子的这段“演讲”,满口“鬼话”,不提辛亥革命的真正功臣孙中山、黄兴等,却提一个投机分子洪哥。说说这段话刻画了假洋鬼子一副怎样的嘴脸。提示:满口鬼话,大吹牛皮,捏造革命经历个革命资本。半吊子知识分子,外表新式,实际上是一个投机、善变、钻营的封建余孽。他的这番话只能蒙骗没见过世面的未庄乡下人。5.洋先生为什么不准阿Q“革命”?提示:减洋鬼子作为一个与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新式资产阶级人物,注定与广大人民有着天然的隔膜,并没有丝毫共同的利益可言。尤其是,假如假洋鬼子同意了阿Q与他一起革命,那么就会认为是对自己身份的极大污辱。所以他决不准阿Q革命,决不同阿Q共一条战壕。6.阿Q认为洋先生不准其革命,“再没有别的路”,你认为呢?提示:凭阿Q当时的觉悟程度,他认为自己是无路可走的,实际上他也确实是无路可走。本来可以投奔真正的革命党,但按照他的觉悟,他不可能找到真正的革命党。7.赵家遭抢这两段话中用了六个“抬出了”,对于表现阿Q此时的心情有怎样的效果?提示:强调阿Q没有被邀请革命而表现的焦虑不安的心情,更体现他革命动机的低下,那就是想分点东西。8.阿Q要告假洋鬼子“造反”的状,你对这一情节怎样理解?提示:一方面参加革命不成,就要报复,这表现了他思想的狭隘;另一方面,说明阿Q的革命愿望也经不起考验,因为他对于革命的认识根本就不明确。板书小结本章内容:68\n不准革命盘辫风潮挂银桃子吹牛皮决计投奔洋先生领教“哭丧棒”赵家遭抢革命不成决计告状不准别人盘辫三、作业布置:完成课后练习。第六课时分析赏读第九章并评论主旨一、阅读第九章:1、赵家遭抢了,未庄人为什么既“快意”又“恐慌”?提示:“快意”是因为未庄人平时虽说敬畏赵太爷,但作为被压迫者,心底里还是恨赵太爷这种压迫者,所以听说赵家遭抢,自然就“快意”;“恐慌”是因为对形势不了解,怕危及自己的财产和生命。2、捉拿阿Q竟然用那么多兵,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提示:揭露统治者的残暴与虚弱的本质。“高明”一词通常是什么意思?这里怎么解释?提示:“高明”一般指见解、技能等的高超,这里作者是一种创造性的用法,意思是高大明亮。也就是说土谷祠并没有比大牢更好。3、阿Q在“民国”的公堂上行下跪之礼,你怎么看待这件事?提示:阿Q的下跪,表明他身上的奴性根深蒂固。见到官就下跪,这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统治者对人民驯服的结果,背后的实质是对国民人格的污辱,但国民长期如此,就像阿Q一样,觉得某人有来头,就自然下跪。作者描写这一情节,一方面是揭露统治者的愚民政策,另一方面是批评国民的奴性人格。4、阿Q“画圆圈”这样的细节描写,表现了阿Q什么性格?提示:表现阿Q的死爱面子,死到临头还不觉悟。5、小说中前后共有几次写阿Q“睡着了”?说说其言外之意。提示:大概有五六次,这不仅是写他生理上的睡着了,也暗写他的麻木不仁。作者忧虑国民在铁屋子里沉睡不醒,又希望他们惊醒。6、死到临头的阿Q,精神上还那么“泰然”,对此你有什么想法?提示:表明阿Q精神麻木不仁到了极点。7、“狼”在文中有何象征意义?提示:“狼”象征着那些麻木的看客,不仅充当看客,也充当统治者刽子手的帮凶,一起来吃掉阿Q。8、“他们便渐渐的都发生了遗老的气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提示:万变不离其宗,顽固的封建阶级本性不变,得了“银桃子”比作“顶子”“翰林”,失了辫子如丧考妣,终于还是迷恋封建王朝的“遗老”。9、独写一段未庄人对阿Q被枪毙的态度来结束本文,它隐含作者的什么用意。提示:给读者揭示一个十分悲观的现象:社会仍是如此黑暗,国民仍是如此愚昧,中国,何时才能得救?板书小结本章内容:大团圆快意与恐慌糊涂被捕仔细画押豪迈丧命至死不悟,愚昧麻木透顶社会黑暗依旧民众麻木依旧二、人物形象概括分析:阿Q的十大性格特征:68\n质朴愚昧又圆滑无赖;率真任性又正统卫道;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贱;争强好胜又忍辱屈从;狭隘保守又盲目趋时;排斥异端又向往革命;憎恶权势又趋炎附势;蛮横霸道又懦弱悲怯;敏感禁忌又麻木健忘;不满现状又安于现状。(说说这些性格的表现所在)学生概括赵太爷父子、钱洋鬼子的性格特征。略。三、本文的三大艺术特色。喜剧的外套,悲剧的内核。采用白描手法。杂文式的笔法。(具体见教师用书)讨论:现代阿Q和精神胜利法的发扬光大。让学生去发现我们周围的“阿Q们”,检讨我们生活精神胜利法的翻版现象。以“阿Q读高中”为题,写一篇阿Q新传,批评我们学生身上的精神胜利法。教学后记:《变形记》教学设计(奥地利)弗兰茨·卡夫卡教学目的:细致体会表现主义的艺术特征。通过了解背景、分析情节去把握小说的主题。通过分析情节及描写方法去欣赏人物性格。如何认识表现主义小说。教学重点:情节、人物、主题。教学难点:表现主义的艺术特征。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方法:导读法。第一课时预习与情节课前布置预习课文,阅读语文读本之《〈变形记〉评析》。教学导入:中国小说史——鲁迅小说——外国小说流派——表现主义——卡夫卡《变形记》。作者作品介绍:弗兰茨·卡夫卡(1883~1924),奥地利小说家,生前默默无闻,死后却赢得世人惊服,与马塞尔·普鲁斯特、詹姆斯·乔伊斯等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1909年开始发表作品,1915年因短篇小说《司炉工》获冯塔纳德国文学奖金。短篇名作有《判决》《变形记》《在流放地》《中国长城》《乡村医生》《致科学院的报告》《饥饿艺术家》《地洞》《猎人格拉克斯》《歌手约瑟芬,或耗子之流》等,长篇小说有《审判》《城堡》《美国》。他的作品大都是死后由挚友马克斯·布洛德编辑出版的。(详细介绍见教师用书)背景介绍: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萧条,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黑暗的现实,痛苦的生活,使得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失去信心,一方面寻求出路,锐意改革,一方面又陷于孤独、颓废、绝望之中。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一些思想敏锐的艺术家认为世界是混乱的、荒诞的,他们著书立说,批判资本主义的人际关系,批判摧残人性的社会制度。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现代主义文学应运而生。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人和人之间关系的冷酷,人对社会的绝望。艺术上强调使用极度夸张以至怪诞离奇的表现手法,描绘扭曲的人性,表现人的本能和无意识的主观感受,开掘个人的直觉、本能、无意识、梦幻、变态心理以至半疯狂、疯狂的言行、心理。现代主义的优秀文学作品探索人的心灵,为揭示人的内心世界提供了新的艺术手法。下面对课文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D)A.偌大(ruo)重听(zhong)积攒(zan)黏性(nian)B.羞赧(nan)挪动(nuo)颤抖(chan)踅过(zhe)C.咂巴(za)跺脚(duo)昏厥(jue)瘸子(que)D.皱褶(zhe)蜷缩(juan)愣怔(leng)一瞥(pie)E.思忖(cun)撂下(liao)譬如(pi)胸脯(pu)成语积累:下面短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D)A.怒气冲冲目不转晴不由自主突如其来B.疲惫不堪引人注目不可思议一愁莫展68\nC.仁至义尽气喘吁吁六神无主难以执信D.小心冀冀精疲力竭精神焕散食不甘味②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A.少不更事无济于事全神贯注居高临下B.不着边际为期不远赫赫业业泛泛之交C.微不足道心平气和冥玩不化凭水相逢D.心荒意乱闲言碎语飞短流长无可奈何归纳三部分情节内容。第一部分:写格里高尔发现自己变成了“巨大的甲虫”,惊慌而又忧郁。家人既惊慌又同情,父亲大怒,把他赶回自己的卧室。第二部分:写格里高尔的甲虫习性,以及逐渐成为全家的累赘。而父亲、母亲和妹妹也对他逐渐憎恨。第三部分:写家人为了生存只得打工挣钱,并把格里高尔赶出家门。格里高尔又饿又病,绝望死去。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讨论)作者通过格里高尔自始至终关心家庭、怀念亲人与亲人无动于衷最终抛弃了他的人情反差的描写,揭示了当时社会生活对人的异化,致使亲情淡薄,人性扭曲。表现人对自己命运的无能为力,人失去自我就处于绝境。格里高尔变成甲虫,无利于人,自行死亡;一家人重新工作,走向新生活;存在就是合理,生活规律是无情的。布置作业:课外认真阅读课文,理解作者对主人公的心理描写。第二课时分析对格里高尔的心理描写概述内容:主人公格里高尔是个小人物。父亲破产,母亲生病,妹妹上学。沉重的家庭负担和父亲的债务,压得格里高尔喘不过气来。他拼命干活,目的是还清父债,改善家庭生活。在公司,他受老板的气,指望还清父债后辞职。可以说,对父母他是个孝子,对妹妹他是个好哥哥,对公司他是个好职员。变成甲虫,身体越来越差他还为还清父债担忧,还眷恋家人,甚至为讨父亲欢心,自己艰难地乖乖爬回卧室。这样善良、忠厚而又富有责任感的人,最终被亲人抛弃。格里高尔的悲剧是令人心酸的,具有丰富的社会内涵。分析对格里高尔的心理描写。作者主要是通过什么描写方法来刻画格里高尔的?提示:小说用心理描写的方法刻画格里高尔这个人物。格里高尔过去的生活、变甲虫后的思想感情和个性特点,都是通过心理描写表现出来的。这篇小说心理描写的重点是什么?作者主要要表现人物怎样的性格?提示:小说用许多笔墨写了变形后格里高尔悲哀凄苦的内心世界,格里高尔虽然变成了甲虫,但他的心理始终保持着人的状态,他突然发现自己变成大甲虫时的惊慌、忧郁,他考虑家庭经济状况时的焦虑、自责,他遭亲人厌弃后的绝望、痛苦,无不展示了一个善良、忠厚、富有责任感的小人物渴望人的理解和接受的心理。只是这种愿望终于被彻底的绝望所代替,弥漫在人物心头的是无边的孤独、冷漠与悲凉。小说的内在主线是什么?提示:应该说,《变形记》的内在主线就是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后的心理一情感流动的过程,主人公变成甲虫后的内心感受和心理活动是小说的主体。这篇小说勾画人物内心世界,进行心理描写的手段有哪些?提示:小说用内心独白、回忆、联想、幻想等手法,去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他不断地回忆、联想过去和今后的事情,不时由于恐惧焦虑、痛苦和绝望而产生幻想、幻觉,并且在自由联想中经常出现时空倒错、逻辑混乱、思维跳跃等,具有一定的意识流特征。四.格里高尔变甲虫后的心理变化大致是怎样的?提示:1.格里高尔突然发现自己变成大甲虫。他惊慌、忧郁。他回忆过去的生活,怨恨自己的“累人的差使”,为还清父债而苦干、他清醒地想到起床,赶车上班去。父亲发现他变成大甲虫,露出一副恶狠狠的样子,赶他回卧室。他谦恭地恳求,尽快回屋,免得父亲生气。他忍辱负重,还不忘顺从父亲。2.为家庭经济状况焦虑,自我责备。格里高尔失业在家,过着甲虫生活,只能爬来爬去、但是,他为家庭经济状况焦虑还想着给妹妹实现“美梦”。他想着,父亲老了,母亲生病,妹妹还只有17岁。他一听到家人出去做工挣钱,就“羞赧和伤心得浑身燥热”。他“受到了自责和忧愁的压抑”,“最后在绝望中,他觉得整个房间已经开始绕着他旋转起来,便掉下来摔在那张大桌子的中央”。3.受重伤后,被亲人厌弃而绝望,心态走向平和。68\n一只苹果砸在背上,身受重伤,格里高尔终于被妹妹厌弃。妹妹一再说“我们必须设法摆脱它”。格里高尔“怀着深情和爱意回忆他的一家人。他认为自己必须离开这里,他的这个意见也许比他妹妹的意见还坚决呢”。格甲高尔异常冷静,他在绝望而又平和的心境中死去。面对变形,面对亲人厌弃面对死亡,格里高尔惊慌、痛苦、绝望,最终平静地死去。从这一点看,他还是一个清醒、坚强的格里高尔的人格形象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挣钱养家,显示他忠厚、善良而富有责任感的个性。一是争取自由,还清父债而追求时来运转,自由独立,最终在无条与平和中追求另外一种超脱—一死亡。五.这篇小说的心理描写所刻画的格里高尔的心理经历,有何表现意义?格里高尔同家人应该互相热爱,互相帮助。可是,亲人们认为格里高尔不能再养家,把他看做累赘最终抛弃了他。格里高尔死去,亲人们也不悲痛,反而去郊游。在资本主义社会,在机器生产和生存竞争的高压下,人被异化为非人,人的本性失落,甚至走向反面,人接受不了现实世界。现实世界容纳不了人。格里高尔变成甲虫,这也是一种象征,象征人的异化,人性异化,人际关系异化。六.小说里所表现的异化有几个方面?作者这样安排的深意是什么?提示:在金钱和私利面前,小说表现了两种异化:格里高尔的异化,人变成甲虫,本性也变了,从挣钱还清父债、争取独立自由变为安于甲虫生活的自轻自贱;以妹妹为代表的亲人异化亲情变成仇情,善良变成冷酷。小说正是通过表现人的异化来反映资本主义制度摧残人性的社会本质。七.马克思说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就是金钱关系。联系本课内容,你怎样看?(自由发言)八.文中除了心理描写外,还有动作描写,请找出来加以分析。提示:主要是写甲虫的活动,如进门的艰难,爬墙壁等,突出主人公的痛苦与命运的悲惨,也引起读者的同情。九.布置作业:仔细阅读小说,并认真体会心理描写的作用。第三课时分析艺术特色本文有着怎样的艺术特色?提示:荒诞、变形和写实的艺术手法有人评论说“小说描述了一个真实而荒诞的世界”,怎样理解“真实”与“荒诞”?提示:“真实”是因为作者用客观冷静的写实手法,描写了主人公变形前具体的生活细节和变形后逼真的心理状态。使人感到他所处的始终是一个真实的人的世界。“荒诞”是因为故事的整体框架是以象征手法构建起来的,这个故事框架—一人变成虫的逻辑结构本身是非真实的,它只是用来寄寓人在哲理意义上的生存状态而不是对外部生活的真实模仿。怎样理解作者对“变形”这一情节的构思意图和巧妙之处?提示:作者不是让人们去接受人变成虫这一客观存在的事实,而是去体察和领悟其超现实的精神状态和深层心理——情感,去寻求荒诞中的本质。因此,人变成甲虫是人类精神世界遭致扭曲、异化的象征,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状态及其由隔膜所造成的孤独、绝望情感的折射。在日常生活中,一家人平平淡淡,温情脉脉,矛盾、人性都显示不出来。养家人格里高尔突然变成甲虫,失业了,还成了累赘。这个情节把矛盾激化了,冲突起来,个性、人性都立即显示出来。文学艺术是虚构的艺术,作家大胆想像,虚构出荒诞的情节,推动人物之间的冲突,表现人物的个性。母亲的无奈,父亲的狂怒妹妹的厌弃,撕破了资本主义社会家庭表面温情脉脉的面纱,显示了人际关系的自私、冷漠和残酷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和弱肉强食、唯利是图的社会本质。这篇小说中的“荒诞”无处不在,试具体说明。提示:格里高尔一夜间由人变成大甲虫,情节是荒诞的。情节发展,他与家人的冲突,更是荒诞的。甚至有的艺术细节也是荒诞的:一只苹果打在格里高尔的甲背上,陷了进去,一个多月,还烂在甲虫背上。五.荒诞、变形的情节为什么在读者的体验、联想中觉得真实可信呢?提示:这是因为作者在整体荒诞的情节中运用了细节真实和心理真实的手法。写甲虫的行动,是符合甲虫的习性的;写甲虫的思想感情,是符合格里高尔这个人的言行逻辑的;写亲人的变化,也是符合社会生活的。这种荒诞、变形的艺术构思和写实的叙述方法的结合,具有强烈的象征意味,使作品荒诞得令人震惊和信服。六.《变形记》中作者的叙述语调有何独特之处?这样叙述有何妙处?提示:在作品中,卡夫卡的叙述语调平静得近乎冷漠。人变成甲虫,本来是一个凄惨而又令人触目惊心的故事。但作者以不动声色、不动感情、不加议论的平静笔调写出,给人一种似乎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感觉,这不禁更加令人警醒:当可怕变得平庸时,平庸就成为更加可怕的事实。由此激发读者去思索人的生存现状以及改变这现状的问题。七.处理课后作业:略,见教师用书。八.作业布置:完成同步练习。68\n课外阅读卡夫卡的《饥饿艺术家》。《失街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诸葛亮和马谡这两个人物形象。2.体会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教学重点:人物形象分析教学难点:人物性格展示的技巧教学方法:读读、评评教学安排:一课时一、由杜甫的《蜀相》导入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就是大家熟悉的诸葛亮,相关的文字很多,如: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志远——诸葛亮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定三分,烧博望,出祁山,大名不朽气周瑜,摒司马,擒孟获,古今流传那为什么诸葛亮出师未捷呢?这还得从一次看似很小的战役说起。那就是街亭的丢失。二、街亭的重要意义当时魏蜀以秦岭为界,互相对峙。蜀要伐魏,必过秦岭而取长安;魏要伐蜀,也必过秦岭而取汉中。通过秦岭有三条要道:一是东路的子午谷,十分险要,双方都有兵把守,不易通过,所以孔明未走东路。二是中路的斜谷,蜀军可由此攻郿城,下长安,路程较近。孔明这次北伐,主力正是由此进军。司马懿根据孔明“平生谨慎,末敢造次行事”“不肯弄险”的特点,料到孔明不会“从子午谷径取长安”,而“必出兵斜谷,来取郿城”,于是派兵据守中路。三是西路由阳平关绕到街亭的一条大道,离长安较远,主力不宜由此进兵。但孔明由中路取郿城,司马懿就可能由西路南攻,断绝蜀军粮道,使蜀军不战自溃,并使蜀方已得的三郡不能安守。司马懿正是这样做的。可见街亭的地位确实重要。三、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情节1、学生自读课文,快速把握整体,理清思路,概括故事情节。2、马谡的“三笑”、孔明的“三哭”,体现了其怎样的性格?《失街亭》中人物塑造的方法有何突出之处?《失街亭》与中国传统戏剧中的“失空斩”有哪些关联?从《失街亭》中我们可以汲取哪些有意义的东西?3、讨论题:失街亭,谁之过?课文线索:街亭的攻守四、理清情节结构(学生浏览全文,快速勾画)学生自读课文,快速把握整体,理清思路,概括故事情节,明确:开端(孔明调兵)发展(马谡拒谏)高潮(街亭失守)结局(挥泪执法)五、人物分析(小组分析)故事虽然很简单,街亭的失守使诸葛亮时完全可以预料到,但是人算不如天算,最终街亭还是失守了,到底是怎么回事,谁之过?我们还是得看看这些主将的情况,进入第二单元,请同学们来分析一下课文中的两个主要人物形象:诸葛亮和马謖。下面请大家,用笔勾画出马谡的“三笑”和诸葛亮的“三哭”,看看是怎样表现他们的性格?1、马谡的“三笑”,表现了怎样的性格?明确:三笑:笑孔明“多心”、笑王平“真女子也”、笑司马懿“彼若有命,不来围山”。小结:狂妄自大、麻痹轻敌、纸上谈兵、言过其实不听王平劝谏,坚持屯兵山上,违背临行时孔明的嘱咐。违令拒谏、死守教条最后只能自缚请罪。2、诸葛亮的“三哭”,表现了怎样的性格?挥泪别、流涕斩、大哭不已。表现了他:执法分明、忠于蜀汉、严于自责、体恤部下、爱惜将领的一面。3、课文写了诸葛亮、马谡两个主要人物以外,还写了哪些人?哪些事情?他们的出现对表现两个主人公的性格特征有什么好处?学生讨论,明确:人物:蜀方的王平、魏延、高翔、赵云等,魏方司马懿父子、张合等。好处:①用王平的谦虚和气、诸葛亮勇于自责、司马父子的机谨反衬马谡的骄横、无知、无能。68\n②用司马父子的赞扬表现诸葛亮的深谋远虑部署兵力,知彼知己,用赏赵云对照斩马表现他的赏罚分明。六、塑造人物采用了哪些方法?明确:多方映衬,对比鲜明:孔明深细———马谡轻狂(对比)王平谨慎———马谡骄矜(对比)司马懿自愧弗如———诸葛亮超众的预谋(映衬)魏延等人的驰援———诸葛亮运思的绵密(映衬)小结:人物描写,处处映衬,时时对比,使人物性格格外惹眼,分外鲜明。七、了解相关常识1、学生对照课文练习二,说说这一特点,然后引入对《三国演义》成就的解读。答案见教参。2、作品简介①《三国演义》中的三绝曹操“奸绝”——奸诈过人关羽“义绝”——义重如山孔明“智绝”——机智过人②明代小说“四大奇书”《三国演义》:历史演义小说《水浒传》:英雄传奇小说《西游记》:神魔斗争为题材《金瓶梅》:日常家庭生活为题材英雄传奇与历史演义都属于历史题材的小说,只是历史演义以描写历史事件的演变为主,重在叙事,以事件为中心,因事以写人;而英雄传奇则是以描写历史人物为重点,以人物为中心,因人而运事,它比历史演义小说有更多虚构,富有传奇色彩,可以写某一历史时期的一个人,也可以写几个人或一群人。③作者简介:罗贯中(约1330~1400)元末明初小说家,名本,字贯中,别号湖海散人。他可能是山西太原人(还有庐陵、钱培、东原等不同说法)。曾经充当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张士诚的幕僚。他写过词曲,杂剧,以小说的创作成就最大。他可说是中国第一个用全力作小说的作家,其作品包罗万象,著有小说《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是其代表作,也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④三国演义《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也称《三国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小说,也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作者以东汉末年及魏、蜀、吴三国历史为题材,在民间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话本、戏曲基础上,运用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材料,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而写成。小说描写了三国时期纷繁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前人用“文不甚深,言不甚俗”来说明它的语言特点。八、鉴赏借鉴1、课堂讨论:失街亭,谁之过?失街亭主要是马谡之过。诸葛亮也有用人不当的责任。同学们可各抒己见,自圆其说。一个“失”字境界全出诸葛失察,失去了用人的正确尺度,失去了战略上的正确决策,失去了政治家、军事家应有的明智和决断的胆识气魄;马谡失谋,贻误战机,失掉了战略要地,失去了自己的性命,也失去了国家的大业。可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一失足成千古恨。2、《失街亭》可资借鉴之处:•凡事要从实际出发,不可死搬教条。•处理事务要善于纳言,不可狂妄自大。•在矛盾面前要知己知彼,深思熟虑。•出了问题要分析原因,勇于自责。•赏罚要严明,执法要严肃•认识事物、选用人才都应尽可能的全面而准确。九、课堂练习1、下列各组划横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是(C)A马谡(shù)曹叡(ruì)寨栅(zhà)B偏裨(bì)文几(jǐ)咽喉(yīn)C张郃(hé)掎角(jǐ)城垣(yuán)D垓心(gāi)长史(cháng)辎重(zī)2、下列字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B)A司马懿非等闲之辈(平常的人)68\n男亲自哨见(探见)B彼若有命,不来围山(有性命)孔明跌足长叹(跺脚)C把魏延围在垓心(战场的中心)又命马岱、姜维断后(在后面掩护军队撤)D只鼓噪呐喊(击鼓喧哗)思舜帝殛鲧思禹之义(杀死)3、下列对人物的分析正确的有(A、B、E)A、诸葛亮安排马谡守街亭时千叮咛、万嘱咐,又安排相应的救助,街亭失守后更是周密布置,进退有度,表现其小心谨慎、多谋善断、运筹帷幄的特点。B、马谡在关键时刻能挺身而出,勇挑重担,失败后又负荆请罪,说明其自大之外亦有可取之处,可悲却不可笑。C、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中“哭”是有其用意的。坚决处马谡以斩刑却又大哭并答应厚待其家属,目的是为向其属下表明自己是有情有义的,说明他有虚伪狡诈的一面。D、文中用王平的反复劝谏和司马懿的先“叹”后“喜”,从不同角度正面突出马谡的狂妄自大和麻痹轻敌。E、文中用司马懿对诸葛亮的多次赞叹、王平的评价及事件发展的最终结果表现孔明之多智,真可谓“烘云托月”。十、总结(播放录音可以是片尾曲,也可以是片头曲)十一、布置作业:完成课课达标十二、教学反思《棋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其处女作《棋王》在文学史的地位。2.把握人物形象,学会从描写中归纳人物性格,并重点鉴赏人物形象意象化的写法。3.赏析文章精彩的场面描写,掌握点面结合的写法及其效果。【教时安排】2课时【教学安排】第一课时(一)阿城及其作品阿城,原名钟阿城,中国当代作家。北京人,出生于1949年清明节。十二三岁时就已遍览曹雪芹、罗贯中、施耐庵、托尔斯泰、巴尔扎克、陀斯妥耶夫斯基、雨果等中外文学名著。中学未读完,“文化大革命”开始,曾先后到陕西、内蒙古、云南的农村插队。阿城于1984年开始创作。在处女作《棋王》中,阿城表现出自己的哲学:“普遍认为很苦的知青生活,在生活水准低下的贫民阶层看来,也许是物质上升了一级呢!另外就是普通人的‘英雄’行为常常是历史的缩影。那些普通人在一种被迫的情况下,焕发出一定的光彩。之后,普通人又复归为普通人,并且常常被自己有过的行为所惊吓,因此,从个人来说,常常是从零开始,复归为零,而历史由此便进一步。”小说一发表,便震惊文坛,先后获1984年福建《中短篇小说选刊》评选优秀作品奖和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此后又有作品接连问世,并写有杂论《文化制约着人类》。其作品集《棋王》,由作家出版社作为“文学新星丛书第一辑”出版,共包括三个中篇《棋王》、《树王》、《孩子王》和六个短篇《会餐》、《树桩》、《周转》、《卧铺》、《傻子》和《迷路》。(二)人物形象赏析1.从课文中找出直接或间接描写主人公王一生的语句,分析概括其性格。2.概括明确:①爱棋、迷棋之人,“精神上自有追求”。精神上:爱棋——迷棋——成棋王,得棋魂。(王一生没有参赛资格也坚持与比赛的赢家对弈;为下棋不惜同时与九人鏖战,并力克群雄。)②有棋品、讲棋道之人。A.不为名利,不做交易,捍卫棋道“纯洁”,不玩物丧志,“为棋不为生”。(不贪图参赛名次,无所谓输赢,绝不用棋艺为自己换取更好的生活,仅仅为了棋艺而下棋。)B.讲求“中华棋道”,讲求“大道”与“小技”的结合,即道德、人格、哲学、智慧、经验、技巧的融合。(“你小小年纪,就有就有这般棋道,我看了,汇道禅于一炉,神机妙算,先声有势,后发制人,遣龙治水,气贯阴阳,古今儒将,不过如此。老朽有幸与你接手,感触不少,中华棋道,毕竟不颓,愿与你做个忘年之交。”)68\nC.竞争与和谐。(王一生与多人对弈,不仅在于提高技艺,还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冠军老者提出言和,他便毫不犹豫地就说“和”了,既体现出王一生的淡泊名利,又体现出中国文化追求和谐统一的宗旨。)③课文中的王一生是一个有精神追求的雅人,但小说并没有将他塑造成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人。相反,他是一个非常看重生存前提的人。小说中写道:(学生堂上阅读)我旁边儿的人说:“据说你下棋可以不吃饭?”我说:“人一迷上什么,吃饭倒是不重要的事。大约能干出什么事儿的人,总免不了有这种傻事。”王一生想一想,又摇摇头,说:“我可不是这样。”说完就去看窗外。一路下去,慢慢我发觉我和王一生之间,既开始有互相的信任和基于经验的同情,又有各自的疑问。他总是问我与他认识之前是怎么生活的,尤其是父母死后的两年是怎么混的。我大略地告诉他,可他又特别在一些细节上详细地打听,主要是关于吃。例如讲到有一次我一天没有吃到东西,他就问:“一点儿都没吃到吗?”我说:“一点儿也没有。”他又问:“那你后来吃到东西是在什么时候?”我说:“后来碰到一个同学,他要用书包装很多东西,就把书包翻倒过来腾干净,里面有一个干馒头,掉在地上就碎了。我一边儿和他说话,一边儿就把这些碎馒头吃下去。不过,说老实话,干烧饼比干馒头解饱得多,而且顶时候儿。”他同意我关于干烧饼的见解,可马上又问:“我是说,你吃到这个干馒头的时候是几点?过了当天夜里十二点吗?”我说:“噢,不。是晚上十点吧。”他又问:“那第二天你吃了什么?”我有点儿不耐烦。讲老实话,我不太愿意复述这些事情,尤其是细节。我觉得这些事情总在腐蚀我,它们与我以前对生活的认识太不合辙,总好像是在嘲笑我的理想。我说:“当天晚上我睡在那个同学家。第二天早上,同学买了两个油饼,我吃了一个。上午我随他去跑一些事,中午他请我在街上吃。晚上嘛,我不好意思再在他那儿吃,可另一个同学来了,知道我没什么着落,硬拉了我去他家,当然吃得还可以。怎么样?还有什么不清楚?”他笑了,说:“你才不是你刚才说的什么‘一天没吃东西’。你十二点以前吃了一个馒头,没有超过二十四小时。更何况第二天你的伙食水平不低,平均下来,你两天的热量还是可以的。”我说:“你恐怕还是有些呆!要知道,人吃饭,不但是肚子的需要,而且是一种精神需要。不知道下一顿在什么地方,人就特别想到吃,而且,饿得快。”他说:“你家道尚好的时候,有这种精神压力吗?恐怕没有什么精神需求吧?有,也只不过是想好上再好,那是馋。馋是你们这些人的特点。”我承认他说得有些道理,禁不住问他:“你总在说你们、你们,可你是什么人?”他迅速看着其他地方,只是不看我,说:“我当然不同了。我主要是对吃要求得比较实在。唉,不说这些了,你真的不喜欢下棋?何以解忧?唯有象棋。”我瞧着他说:“你有什么忧?”他仍然不看我,“没有什么忧,没有。‘忧’这玩意儿,是他妈文人的佐料儿。我们这种人,没有什么忧,顶多有些不痛快。何以解不痛快?唯有象棋。”我看他对吃很感兴趣,就注意他吃的时候。列车上给我们这几节知青车厢送饭时,他若心思不在下棋上,就稍稍有些不安。听见前面大家拿吃时铝盒的碰撞声,他常常闭上眼,嘴巴紧紧收着,倒好像有些恶心。拿到饭后,马上就开始吃,吃得很快,喉节一缩一缩的,脸上绷满了筋。常常突然停下来,很小心地将嘴边或下巴上的饭粒儿和汤水油花儿用整个儿食指抹进嘴里。若饭粒儿落在衣服上,就马上一按,拈进嘴里。若一个没按住,饭粒儿由衣服上掉下地,他也立刻双脚不再移动,转了上身找。这时候他若碰上我的目光,就放慢速度。吃完以后,他把两只筷子吮净,拿水把饭盒冲满,先将上面一层油花吸净,然后就带着安全到达彼岸的神色小口小口的呷。有一次,他在下棋,左手轻轻地叩茶几。一粒干缩了的饭粒儿也轻轻地小声跳着。他一下注意到了,就迅速将那个饭粒儿放进嘴里,腮上立刻显出筋络。我知道这种干饭粒儿很容易嵌到槽牙里,巴在那儿,舌头是赶它不出的。果然,呆了一会儿,他就伸手到嘴里去抠。终于嚼完,和着一大股口水,“咕”地一声儿咽下去,喉节慢慢地移下来,眼睛里有了泪花。他对吃是虔诚的,而且很精细。有时你会可怜那些饭被他吃得一个渣儿都不剩,真有点儿惨无人道。概括:王一生爱吃,但并不是为了物质的享受,只是想证明一切精神追求必须建立在最基本的物质生存基础之上。正如他自己所说,“一天不吃饭,棋路都乱”,所以他精确地区分饿与馋,并知足常乐。从这点看,他又是个俗人。“衣食是本,自有人类,就是每日在忙这个。可囿在其中,终于还不太像人。”王一生就是这样一个大俗与大雅的自然统一体,从而塑造了一个真实的形象。3.写法:人物形象意象化——象征式塑造。①从写作目的分析:思考作者通过王一生这一人物形象传达的是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人活着要适应环境、知足常乐,但又要有一定的精神追求,才不会迷失自我。②从人物塑造的意义分析:作者的本意不在“以文传棋”,而在“以棋写人”。王一生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一个普通人,他爱上象棋后,青春生命也由此焕发出光彩。穷、外界干扰、无资格参赛,即使在那个年代,也不能割断王一生和象棋的关系。棋对王一生来说是一种平凡而实在的人生态度。他爱棋、下棋,谦虚、好学、坦诚、刚毅的棋品,持身谨严的人品,呈现出执着的生命热力。作者关于王一生棋场鏖战一段的描写,尤为突出地表现了王一生身处穷境、逆境、困境,精神不颓、志气不衰的品格,王一生“双手支在膝上,铁铸一个细树桩,似无所见,似无所闻。……眼睛深陷进去,黑黑的似俯视大千世界、茫茫宇宙。那生命像聚散在一头乱发中,久久不散,又慢慢弥漫开来,灼得人脸热。”68\n与其说这是一个神情专注的棋手,勿宁说这是民族文化精神熔铸而成的一个棋魂。“瘦小黑魂”的内里,是心智高扬、超然物外的精神世界,人物的外形仅仅是人物精神的陪衬而已,这是阿城寓意于形象的独特描写。第二课时(三)体味场面描写及其作用1.结合课后习题二,小组讨论后回答三个问题。A. 用言语概括场面,并体味场面的气氛。(一人单挑象棋大赛冠、亚、季军三人,这场闻所未闻的鏖战必然引起轰动,人们巴望着一睹这样的奇观。作者通过这个场面营造出既紧张又热闹的氛围。)B.了解并掌握点面结合的场面描写手法,找一找哪些是面上描写,哪些是点上描写。(面上:众人都轰动了,拥着往棋场走去。到了街上,百十人走成一片。……上千人跟着跑来跑去……一街人头攒动,尘土飞起多高,轰轰的……点上:行人见了,纷纷问怎么回事……店员和顾客也都站出来张望……乘客们纷纷探出头来……傻子呆呆地在街心,咿咿呀呀地唱,有人发了善心,把他拖开……四五条狗窜来窜去……汪汪地叫着。)C.分析此处场面描写在课文中的作用。(作者用浓墨叙写“众人都轰动了”,都“拥着往棋场走去”,写行人的惊讶,傻子的起哄,甚至狗的忙乱,层层蓄势将整个事件的氛围造得很浓,预示着这场车轮大战必是一场鏖战,其结局也必将惨烈。)2.从文中寻找类似的场面描写,从上面三个角度加以赏析。示例一:人是越来越多。后来的人拼命往前挤,挤不进去,就抓住人打听,以为是杀人的告示。妇女们也抱着孩子们,远远围成一片。又有许多人支了自行车,站在后架上伸脖子看,人群一挤,连着倒,喊成一团。半大的孩子们钻来钻去,被大人们用腿拱出去。数千人闹闹嚷嚷,街上像半空响着闷雷。(一场扣人心弦的与九人同时下盲棋的车轮大战的即将打响,交战的双方,一边是无名小子,一边是骄气炽盛的高手同盟。开战前的紧张热闹气氛被这段描写烘托得淋漓尽致。)示例二:棋开始了。上千人不再出声儿。只有自愿服务的人一会儿紧一会儿慢地用话传出棋步,外边儿自愿服务的人就变动着棋子儿。风吹得八张大纸哗哗地响,棋子儿荡来荡去。太阳斜斜地照在一切上,烧得耀眼。前几十排的人都坐下了,仰起头看,后面的人也挤得紧紧的,一个个土眉土眼,头发长长短短吹得飘,再没人动一下,似乎都把命放在棋里搏。(鏖战已经开始,热闹不复在,而换为安静肃杀的气氛。当时棋局的剑拔弩张一窥便知。)3.总结场面描写的作用——烘托、蓄势、铺垫(四)堂上写作训练:写一段简短的场面描写,要求能点面结合,并烘托出一种气氛。350字左右。完成后小组交流,并推举出优秀文段当堂展示。课后研究性学习作业从下面选题中任选其一,小组合作进行课题研究。1.通读《棋王》整部小说,说说王一生、王一生之母、观众以及“我”分别是怎样看待下棋的。2.《棋王》中的故事发生在风起云涌的十年动乱时期,但小说却营造了一种平和淡远的艺术氛围,显示了一种含蓄自然的语言风格。试举例分析。3.在动乱的背景下,王一生这种“以棋解忧”的人生态度究竟是消极遁避的,还是积极乐观的?4.阅读《棋王》、《树王》、《孩子王》,赏析阿城小说作为知青文学中独特一脉所呈现的艺术特色。《季氏将伐颛臾》教案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及孔子思想在当时的地位、影响。 2.能够归纳出“是、疾、止、见、过”五个词语的义项;了解两个句式:“无乃……与”“何以……为”。 3.熟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文言词语的理解归纳及文言句式特点的掌握。 教学难点 孔子鼓吹礼治,主张以德服人的基本政治主张的理解。 教具准备 投影仪、录音机、投影胶片、教学磁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68\n[教学要点]简析孔子生平及其政治主张,熟读课文。 [教学步骤]一、导语  同历史散文不同,先秦诸子散文是议论说理的文章。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历史上思想空前活跃的时期,诞生了大批的思想家,形成了多种流派,这些派别及其代表人物纷纷著书立说,各抒己见,争辩不休,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因此,先秦诸子包括了各种不同的学术流派和政治观点。其中最重要的有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今天,我们学习有关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经典著作——《论语》中的一篇《季氏将伐颛臾》。 二、孔子生平及《论语》简介 投影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他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他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孔子学说成为二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被尊为圣人。并在晚年整理“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在我国历史上,他是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首开私人办学讲学之风,相传有学生三千,贤弟子七十二。 《论语》就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请大家详看课文注释①。 三、简介背景 《季氏将伐颛臾》记载了孔子和弟子冉有、季路的一场对话,这场对话究竟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进行的? 孔子时代的鲁国,政治上处于动荡变革之中,当时,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孟孙、叔孙三大家族逐渐强大,鲁国公室日趋衰败。三大家族共同把持鲁国朝政,其中,季孙氏势力最大,他要讨伐颛臾的原因有二:其一氏贪其土地,其二是担心颛臾对己不利。当时冉有、季路都在季氏门下,且都参与了出征前的筹划。也就是在这时候,二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孔子,由此引出了孔子和两位弟子的对话。 四、熟读课文 1.放课文朗读录音或朗读条件好的教师范读。(一遍) ①要求学生注意字的读音,没听清读音的字画出来。 ②进一步明确读音。 2.教师出示投影,以此检查读音掌握情况。 投影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A 颛臾 (zhuān    xū)   虎兕(sì)出于柙(xi)    社稷(jì)之臣     则将焉用彼相(xiāng)矣 B 颛臾 (chuǎn    yū)    虎兕(shì)出于柙(xiá)  社稷(sù)之臣     则将焉用彼相(xiāng)矣 C 颛臾 (zhuān    yú)    虎兕(sì)出于柙(xiá)   社稷(jì)之臣     则将焉用彼相(xiàng)矣 D 颛臾 (zhuān    yú)    虎兕(shì)出于柙(jiá)  社稷(sù)之臣     则将焉用彼相(xiāng)矣 3.叫2~3名学生分别朗读,师生如发现读音错误问题及时纠正。 4.分组朗读 5.全班齐读。 6.要求学生各自结合课文注释朗读,大致疏通文意。 (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将自己结合注释读课文时遇到的问题向本组同学提问,学生自行解决) 7.学生再次齐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进一步熟读课文,并理解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指导学生理清思路,理解课文,背诵课文;并进行朗读提示 [教学步骤]一、教师检查熟读课文情况 1.全班同学齐读课文。 2.采用分段进行法,检查学生结合注释能大致疏通文意的情况,一学生读一遍,另一学生翻译一遍,其他同学补充纠正。 二、指导学生理清思路,理解课文,背诵课文(分段进行,教师可稍作朗读提示) “季氏将伐颛臾”,孔子和两位学生的对话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了。 提问:当孔子从两位学生那儿听到这个消息时,他的态度是什么?他列举了哪几条理由来表明自己的态度? 学生思考,并要求学生用序号把理由标出来。 明确:当听到这个消息时,孔子勃然大怒,由此,也引出孔子和两位学生的第一次对话。他责怪冉有:“求!无乃尔是过与?”理由是:“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68\n也就是说,孔子反对讨伐,理由有三: 反对         ①颛臾是先王所封之国                不可伐         义正词严 讨伐         ②颛臾在鲁国境内                    不必伐         不容置辩 理由         ③颛臾与季氏同为社稷之臣            无劝伐 教师对本段作朗读提示:由以上分析,我们读这一段时注意“季氏将伐颛臾”是陈述语气,应读得平稳一些,后面一定要把孔子责怪冉有的语气和反对讨伐的鲜明态度读出来。重读“求!无乃尔是过与?”中的“求”“过”,下文三条理由读时应高昂、急促些,尤其要加重“何以伐为”的反问语气。 教师放本段录音。 学生若干名朗读并背诵。 全班同学背第一段。 孔子不仅反对讨伐颛臾,而且认为冉有和季路对此事有责任。当即对冉有的辩解予以反驳,这是孔子和两位学生的第二次对话。 提问:孔子在反驳时,引用了哪些话,又用了哪些比喻?要求学生画出来。 明确:引用:“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比喻:“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提问:引用和比喻要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讨论。(以前后桌为一组,选一代表发言) 明确:引用说明冉有、季路在季氏门下,却不能对季氏伐颛臾进行有效的阻止,如果一个臣子不能尽自己的职责,宁可辞去职务。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的比喻中“危”“颠”意指季氏,冉有、季路意指“不持”“不扶”之相,既然“危”“颠”而“不持”“不扶”,要“相”有什么用呢?“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的比喻中,“虎兕”喻季氏对颛臾动武,“龟玉”喻颛臾将要被毁灭,这样的话,看“虎兕”的人——冉有、季路不是有责任了吗? 因此,引用和形象的比喻,是要指出冉有和季路应认识到自己没有尽职劲责。 教师对本段作朗读提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这是冉有的推托辞,语速不能过快;孔子的话中“求”“是谁之过与?”应加重语气,口气坚决而又委婉。 放本段录音。学生若干名朗读、背诵。 全班同学齐背第二段。 当冉有再一次危自己找借口开脱责任时,又遭到孔子的驳斥,这是孔子和两位学生的第三次对话,并正面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提问:孔子的主张是什么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 明确:孔子的正面主张也就是他治国安邦的原则:“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提问:这几句话表明孔子的基本政治主张的内容是什么?具体解释一下。 学生讨论。(前后桌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 明确:表明了对内创造平等、安定的政治局面,使人民安居乐业;对外加强文教德化,使外邦异族归附。但冉有和季路却违背了这些原则。 提问:哪些话说明二人违背了这些原则。 明确:“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某动干戈于邦内。” 提问:通过分析,孔子认为季氏当前之“忧”是什么? 明确:“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孔子在此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季氏伐颛臾地实质,最终目的是要篡夺鲁国的政权。此句后来衍变为成语“祸起萧墙”,喻内部发生争斗并产生严重后果,沿用至今。 教师对本段作朗读提示: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中“求”第三次被孔子直呼,同样应加重语气,且要把孔子这句话的紧张严肃语气读出来。孔子在表明自己主张时的几句,应读得情绪激昂。 放本段录音。学生若干名朗读、背诵。 全班同学齐背第三段。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板书总结回顾本节课所讲的内容,归纳出孔子是一个爱国爱民、目光深远的政治家,并加强背诵。通过朗读提示明确本文的语言特点:在言行的记录中能绘声绘色,刻画人物的神态和气质。 全班同学背诵全文。 三、布置作业 熟背课文,做练习三。 ★第三课时 68\n[教学要点]做阅读训练,总结文言知识,对全文进行小结。 [教学步骤]一、检查复习背诵。 抽查2~3名同学背诵。 二、阅读训练 提供下列材料给学生,教师适当解释其中难懂的词句,让学生拿课文和材料比较阅读,从而进一步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以突破本文的难点。 投影: 材料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 材料2: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同上) 材料1:注释      北辰:北极星。      共:同“拱”,环抱,环绕。 [译文]用道德来治理国政,自己便会像北极星一般,在一定的位置上,别的星辰都环绕着它。 材料2:注释      道:引导。          格:亲近      归附之义。 [译文]用政法来导引他们,使用刑罚来整顿他们,人民只是暂时地免于罪过,却没有廉耻之心;如果用道德引导他们,用礼教来整顿他们,人民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人心归服。 要求结合课文比较,进一步明确孔子的主要政治思想。 学生讨论、发言。 明确:课文和两则材料结合起来分析,可归纳出孔的主要政治思想是:修文德,以德报人,反对法治,主张礼治,反对武力征伐。 三、分类归纳总结文言知识 1.词类活用 找出下列句子中活用的词语,并说明活用的情况。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答案:来、安,使动用法 2.特殊句式 翻译下列句子,并注意加点词的用法。 ①无乃尔是过与 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答案:①恐怕该责备你吧! ②这是国家的臣属,为什么要攻打它呢? 3.一词多义,结合完成练习三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1.是 例句 出处 释义 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   正确,与“非”相对 是社稷之臣,何以伐为 《季氏将伐颛臾》 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木兰诗》 判断词,是 2.疾 例句 出处 释义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恐将深 《扁鹊见蔡桓公》 病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季氏将伐颛臾》 厌恶、痛恨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触龙说赵太后》 快、急速 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 《西门豹治邺》 疾苦、痛苦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劝学》 强 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史记•孙膑传》 妒忌 3.止 例句 出处 释义 陈力就列,不能止者 《季氏将伐颛臾》 停止 河曲智叟笑止之曰 《愚公移山》 禁止、阻止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狼》 只是、仅仅 4.见 例句 出处 释义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木兰诗》 看见 曹刿请见 《曹刿论战》 召见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 《季氏将伐颛臾》 拜见、偈见 秦诚恐不可得,徒见欺 《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被动,相当于“被” 68\n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 xiàn,出现 谡大笑曰:“汝真女子之见!” 《失街亭》 见解、见识 5.过 例句 出处 释义 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晏子使楚》 走过、经过 过犹不及 《论语•先进》 超过 以其境为清,不可久居 《小石潭记》 过分、过于 是谁之过与 《季氏将伐颛臾》 错误、过失(名) 无乃尔是过与 《季氏将伐颛臾》 责备 且尔言过矣 《季氏将伐颛臾》 错(形) 故尝与过宋将军 《大铁椎传》 拜访、访问 三、小结 同学们,我们学习《论语》,不仅学习了其中的一些文言知识,还了解了孔子的政治思想。修文德,以德服人,反对谋动干戈进行武力征伐,在内部创造一个平等、安定的政治局面,使人民安居乐业。这种思想不照样适用于我们今天吗?我们现在正处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同样需要一个安定、和平的政治局面。因此,我们应刻苦学习,掌握知识,为创造一个长期安定、和平的政治局而努力。 寡人之于国也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孟子所提倡的“仁政”思想,把握孟子的论辩艺术。2、掌握“数、发、直、兵、胜”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意思。3、了解“于、之”两个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用法。过程与方法1、遵循自主探究学习的原则,鼓励学生自己解决一些浅近的文言现象。2、引导学生对主要文言现象作一些归纳,对规律性的知识宜作适当小结。3、比较评价孟子的“仁政”思想体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孟子主张行仁政,重视民心的向背,利民保民的积极思想。教学重点学习孟子仁政的思想。教学难点通过诵读体会孟子长于雄辩的语言特色。教学方法诵读法、分析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安排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同学们,大家在初中阶段都学过孟子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现在我们一起将该文试着背诵一遍。(师生齐背)……刚才我们背诵课文了,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篇课文的主旨句是什么?(生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那么这里的“道”又是指什么呢?(生答:孟子所说之“道”是指“王道”,即施行仁政)……好,今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板书课题)二、文本解读(一)知识积累1、作家作品孟子,名轲,战国时代中期儒家学说主要代表人,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又一位大师,与庄子生活的时期大致相同,两人堪称战国时期中国思想史上夺目的双子星座。《孟子》这部著作是由孟子及其弟子完成的对话体言论集,共7篇。它集中反映了孟子的主要学术思想,内容涉及到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方面,其最重要的论断便是“性善论”与“民本思想”。《孟子》这部著作是传统文化中“四书”的重要组成部分。68\n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主张效法先王,推行仁政,宣扬性善,反对功利,反对战争,这些在当时列国纷争的形势下,被认为是脱离实际的空论,他的思想缺乏现实的基础。但他思想中的民主精神,民本思想等都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进步意义,即便放到今天的时代背景下来看,其思想在很多方面仍有借鉴意义。2、基础积累(1)读准字音粟(sù)与“栗”(lì)字要从形旁上加以区分。曳(yè)注意不可与“拽”(zhuài)相混淆。数罟(cùgǔ)意为“细密的网”洿(wū)意为“深”,不可与“污”混淆。养生丧(sāng)死不读sànɡ。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这句中难写难读之字较多,应注意。庠(xiánɡ)序庠,古代的学校。不可错写为“痒”。孝悌(tì)悌,敬爱兄长。不可读作dì。饿莩(piǎo)莩,今天写作“殍”。然而不王(wànɡ)者不可读作wánɡ。(二)信息筛选研读课文前四自然段。要求:(1)师范读,生轻声跟读,然后生齐读。方法:第一段朗诵时应注意把“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中“自诩”的口气读出来;“河东凶亦然”中“亦”要重读,起强调作用;最后“何也?”要读得稍重一些,疑问语气加强。而朗读第二段时则语速应慢一些,语气应平缓。当梁惠王进了圈套后,孟子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这句话语气应稍急促,加重“望”“多”的朗读语气。(2)学生参照文下注释,自译前四段,遇有疑难则作好相应标记,为讨论作好准备。方法:自译的形式多种多样,以口译为主,笔译为辅;可以单人独译,亦可同桌相互协作互译。但自译的同时,要力求做到“手到、口到、心到”。所谓“手到”即指自译过程中要重视圈、点、勾、画到位,所谓“口到”是说重视表达训练,凡是口头上过不去的,动笔则更不行;所谓“心到”是指自译时要用心辨别,抓住重要文言现象,并思考文章的内容要点。(3)交流讨论,小结重要的文言现象。方法:交流讨论形式可以多样,通常可以展开小组竞赛,甚至相互质疑问难,以期真正搞懂。至于小结的工作可以由学生来完成,亦可由教师来完成。但对重要的文言现象教师务求讲透讲到位,并要求学生做好相应的整理工作。(三)合作探究文句精讲1、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重点:该句中的“之”,并非如某些译注资料上所言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应为“助词,起舒缓语气的作用,无实际意义”。资料:“之”,只有出现在“主之谓”结构中时,才能起到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在古汉语中,一个句子只有一套主谓结构,如果出现两套主谓结构时,其中一套主谓结构势必会失去其独立性,而沦为整个句子的某个组成部分,或成为单句的成分(主语、谓语、宾语或状语等),或成为复句的分句。但“主之谓”结构存在的前提是必须具备两套主谓结构,该句中只有一套主谓结构,即“寡人尽心”,而“于”是介词,“对于”之意。故而此处的“之”不宜作“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助词讲。2、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重点:其一,此句中“凶”解释为“收成不好,闹灾荒”,它是古代典籍上出现频率甚高的词语,尽管它不是从前考纲所要求的必须掌握的实词,但从近几年高考文言阅读选段的规律来看,人物传记,尤其是“循吏”传记往往占据了相当多的比例。但凡言及“循吏”,多数会提及治“凶”之功绩,因此,“凶”又是必须掌握的重要实词之一。其二,此句中有两个“其”字,两者皆作代词讲,但前者指代对象是“河内”,而后者则为“河东”。另外,此句中的“然”,作代词讲,可译作“这样”。3、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重点:此句中的“政”,宜作“治理,管理”讲,“无如”按课本译注讲作“没有像……”,如作“没有人比得上……”讲似乎更好,只是其中的“无”被当作无指代词(不定代词)了。“者”并非代词,不可译作“……的(人)”,此处是语气助词,表达一种否定关系的陈述语气。4、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重点:“加者,更也。”现代汉语中“更加”为并列式合成词,构词的两个语素为同义互训关系。现代汉语中这种同义互训关系的合成词比比皆是,此不赘述。68\n5、王好战,请以战喻。重点:此句中的“请”,宜作敬辞讲。作敬辞讲的“请”有两种基本解释,一为“请允许我……”,一为“请他人……”,不可一见到“请”就解释为“请求”。此处之“请”宜作“请允许我……”讲。另外,“以”为介词,释为“用、拿”。6、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重点:其一,此句中的“之”,作音节助词讲,在语法上起到调节音节的作用。“音节助词”与“语气助词”不同,顾名思义,语气助词是用来表达某种语气或在语气上起到一定辅助作用的助词,而音节助词仍然属于结构助词的范畴,只不过在句子的音节方面起到一种调节性的作用。在古汉语中,文言句式绝少出现独词成句或三字句(古代乐府诗歌除外),主要是避免句子结构失衡。如果不得已出现这种情况时,往往要添加音节衬字“之”或其他衬字,以使语句结构平衡。如: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蒲松龄《狼》②顷之,微闻有鼠作作索索。——林嗣环《口技》7、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重点:此句中的“或”作无指代词(亦称作“不定代词”)讲,可译作“有人”(或“有的人”)。无指代词是相对于定指代词而言,我们通常所说的第一、二、三人称代词与指示代词都是定指,它们都有明确的指代对象。而汉语中也有一类不确切指代对象的代词,表肯定的通常有:“或”,通常解释为“有的人(物、事)”;表否定的则有下列几个:“无”“莫”“靡”等,通常解释为“没有人(物、事)”。它们既可以指代人,亦可以代物、代事。8、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重点:其一,此句的“直”并非通假现象,虽然它解释为“只是”“不过”。其二,“是亦走也”是一典型的判断句式。孟子很喜欢用“是……也”这样的句式来表示判断,如“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其三,“走”,应释为“逃跑”,俗语常说的“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之“走”即是“逃跑”之意。9、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重点:此处的“无”作通假讲,相当于“毋”,解释为“不要”。可以这样类推:解释为“不要”的“无”基本都是“毋”的通假情况。下文中的“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以及“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与此例同。(四)能力提升问题探究(先小组讨论,后典型发言,教师点拨)1、梁惠王向孟子问政,为何对“民不加多”倍感忧虑?如何看待今天的人口国策?明确:春秋后期,诸侯间战乱频仍和统治者的横征暴敛,导致人口锐减,兵员和劳动力极度匮乏。为达富国强兵、开疆拓土、问鼎天下的目的,各诸侯千方百计争夺、吸引和控制人口,以增加劳动力和兵员。当时许多思想家都积极主张增殖人口,如《墨子》《管子》《商君书》就包含着丰富的人口思想。其中《管子•重令篇》认为“地大国富,人众兵强,此霸王之本也”,把“人众”与“国富”并列为称霸天下的根本;《管子•人国篇》提出“九惠之教”(“老老”“慈幼”“恤孤”“养疾”“合独”“问疾”“通穷”“振困”“接绝”),全面鼓励增加人口;《管子•牧民篇》更提出“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来强调培养人才,提高人口质量的重要性。可以说,增殖人口,是时代前进的需要和新的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人口的决定性作用,梁惠王理所当然会为“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忧心忡忡。此外,人口增多亦作为国家稳定国君贤德的显著标志,因而古代几乎所有的国君都将此作为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梁惠王也不例外。即使在今天,人口仍是决定综合国力的要素之一。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给可持续发展的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因而实行计划生育,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当前我国的基本国策,此乃从国情出发做出的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明智抉择。2、由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可看出梁惠王是怎样的一个人?明确:梁惠王向孟子问政,其关心的话题是如何能尽快增加本国的人口。其目的只限于更好地扩军备战,而且据其言,他为人口增加尽心尽力了。其“为政之法”归结为逢凶“移民移粟”而已——而这只是国家治理的皮毛策略罢了。由此可见,梁惠王确是个好大喜功,目光浅陋,愚昧嗜战的战争狂人。孟子向他兜售其治国良方,无异于与虎谋皮,这也注定了孟子的政治抱负是无法实现的。3、针对梁惠王的问政,孟子未作正面回答,却从取譬入手,讲述了“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用意何在?明确:孟子不直接回答梁惠王的问政,而借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来巧妙回答,实是委婉地讽刺梁惠王与邻国之君相比,实质相同,本质上都是虐民暴政,没有本质的区别。因而顺势得出结论: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三、课堂小结68\n孟子认为,国君如能实行仁政,减税宽刑,不滥杀无辜,以忠信孝悌教育百姓,就可以使天下归心。这就是说真正能够爱人民的人,他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四、作业设计1、自译并整理所学内容。2、巩固背诵。第二课时一、导语设计同学们,想必大家在初中阶段都曾学习过《孟子二章》吧?(学生肯定回答)那么请你们谈谈《孟子二章》的语言给你们留下怎样的印象?(学生结合《孟子二章》的具体语句畅谈孟子的语言风格:富有气势,长于辩驳,说理层次井然)……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继续深入学习孟子的论说文代表作《寡人之于国也》,从中体会孟子长于辩驳,文采灿然的散文风格。(板书课题)二、文本解读(一)信息筛选研读课文最后三节1、师范读,生轻声跟读,然后齐读。方法:文章最后三节的排比、对偶句式较多,因此,要把孟子散文的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的特点读出来。具体而言,“七十者衣帛食肉,……,未之有也”应读出坚决的口吻,最后一段中“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的反问语气一定要读出来。2、学生参照文下注释,自译第一段,遇有疑难则作好相应标记,为讨论作好准备。提示:宜抓住“数”“胜”“是”“丧”“谨”“申”等实词以及“之”“以”等虚词。3、交流讨论,小结重要的文言现象。方法: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思考题作讨论,并推出代表进行交流。教师应参与小组讨论,并加强现场指点,并适时地抛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供学生思考。(二)合作探究文句精讲1、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明确:其一,注意该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生”与“死”原本都是形容词性的,此处分别由“活着的”和“死了的”活用为“生者”和“死者”。而句中的“丧”(读作sānɡ)应为名词活用为“为动用法”,即释为“为……办丧事”。初高中教材中“为动用法”的实例并不多见。《史记•陈涉世家》中有云:“死国可乎?”其中的“死”即为典型的“为动用法”。其二,句中的“是”作指示代词“这”理解,在文言文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是”并非用作判断动词,这一点须向学生强调清楚。2、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明确:其一,这是个判断句式。其中的“王道之始”并非是“主之谓”结构,“之”只是普通的结构助词,解释为“的”。其二,“始”是名词“发端”“开端”的意思,并非动词。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明确:其一,此处的“树”是名词用如动词讲,释为“种植”,“树之以桑”是个典型的介宾结构后置现象,正常语序当为“以桑树之”。其二,关于“树之以桑”中的“之”则有多种认识,有人认为是复指代词,复指后面的“桑”;也有人认为是兼词,相当于“于此”(相当于“在五亩之宅”);还有人认为此处的“之”起到一种调节音节的作用,“树之以桑”就是“树以桑”。这些说法都能自圆其说,不必强求一致,但必须将这几种说法都介绍给学生,以备不虞之需。类似情况在“申之以孝悌之义”中也存在,后不赘述。另外,此处的“可以”不作古今异义讲,亦通。 4、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明确:如何理解“鸡豚狗彘之畜”?目前学术界对此有两种基本看法:其一,认为此处的“之”是复指代词,复指前面提到的“鸡豚狗彘”,而“畜”为名词“畜养”;其二,认为这是个宾语前置现象,“之”是提宾的标志,“畜”为动词“畜养”,这样整句可译作“畜养鸡豚狗彘”。这种例子在高中教材中也有,如后文《师说》有云:“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即为此类现象的又一佐证。5、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明确:此处的“谨”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认真从事”;“申”应释为“反复讲述”,“申之以孝悌之义”是典型的介宾结构后置现象,其训释情况一如前面的“树之以桑”。此句中的“颁”是“斑”的通假现象。“负”即为“背”,今天汉语词汇中有“背负”一词,属于同义互训,从古汉语音韵学的角度审视,上古并无轻唇音现象,通常而言,上古的轻唇音一般读作b或p之类的双唇音。盖言之,上古的“负”即读若“背”,“声同义近”是训诂学的基本原理。此类现象还有很多,比如“弗”就是“不”等,此不赘述。6、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68\n明确:其一,此句中的“然而”与今义有明显区别:它由两个单音节词构成,“然”训为“这样”,“而”表转折,相当于“却”,合在一起可以解释为“(已经)这样了却不能称王”,也有人认为此处的“然而”相当于后代人在文言中常用的“然则”,亦是一说。其二,“未之有也”是宾语前置现象,而且是宾语前置现象中非常典型的“否定词+代词宾语+动词”结构式。教师可要求学生将此种结构与“鸡豚狗彘之畜”“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两句中的宾语前置现象作一比较。7、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明确:两个“食”用法不同,前者为动词,后者为名词;“涂”是“途”的通假现象。“非我也,岁也。”是一省略式判断句,它包含两个判断项,前为否定式,后为肯定式。8、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明确:此句的句读稍有问题,“是何异于”是一固定结构,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与……相比,有什么区别呢?”“于”在此处是介词,表示引进对象,它的宾语是“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因而此处“刺人而杀之”后的逗号最好删去。9、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明确:此句翻译时,万不可将“假设语气”漏掉。“罪”是典型的名词用作动词,释为“归咎”“责备”或“怪罪”。(三)能力提升问题探究(先小组讨论,后典型发言,教师点拨)1、孟子是怎样具体阐述自己的“仁政”思想的?它包括哪几个组成部分?怎样看待孟子的“仁政”思想?明确:孟子的“仁政”思想集中体现在文章的第二部分,即第5—6自然段。这里阐述了孟子实行“王道”的七种措施,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②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③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⑤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⑥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⑦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上述七点内容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王道之始”的道理,一是“王道之成”的道理。“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三点内容属于“王道之始”(即行王道的前提);而“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上述四点内容则是讲述“王道之成”(即成王道之措施及标志)。总之,孟子以为解决“民不加多”的状况,就要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其房,耕有其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仪。总之,孟子始终围绕仁民、富民、养民、教民、利民、保民,抓住百姓和“王道”形成的关系,体现出民为国本的思想。2、孟子的“仁政”思想对我们当代有什么启发?(可结合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三题)明确:(1)人并非自然的主人,不能肆意役使自然,而要尊重自然,通过对自然规律的探索,合理利用自然,努力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2)发展经济,振兴教育,加强教化,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双丰收,努力倡导建设一个和谐、繁荣的社会主义社会。(3)民富才能国强,而民富的前提是休养生息,只有合理地减轻农民的负担,才能使农民过上真正稳定的小康生活,才能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当前农村“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在“三农”问题中最突出的是农民负担过重问题,如果不能切实减轻农民的负担过重问题,农民生活的小康、城乡之间差距的缩小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四)分析鉴赏孟子散文显著的艺术特色是什么?(试结合本文及以前学过的孟子作品作一分析)提示:从孟子说理常用的手法,散文语言的特色入手分析。明确:其一,善于掌握说话对象的心理,长于诱导启发,始终争取主动,客观上形成了结构上的层层深入与跌宕生姿。其二,孟子善用比喻说理。并且善用人们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比如本文中梁惠王喜欢打仗,就用战争作比喻,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云之“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用“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的荒唐,说明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统治失政。其三,孟子的作品读起来气势磅礴,富有雄辩的气势,这也可从其《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两文中略见一斑,其雄辩之特色源于其善用排比对偶句式。以第五自然段中阐述“68\n王道之始”的道理为例,孟子以“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三组排比句,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使文章在整齐中具有参差之美,音调铿锵,极富音乐性,强化了小农生产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情景,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五)拓展探究大家谈:透过文本,我们读出了怎样一个孟子?明确: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动荡变化,民主观念抬头,百家争鸣兴起。当时孟子就义无反顾地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的论点,敢于藐视神圣君权,骂桀纣是“一夫”,骂五霸及今之诸侯是“罪人”,骂大臣是“民贼”,骂把人民推向战争是“殃民”。面对梁惠王“于国”“尽心”的表白,他直言不讳,义正词严,批评统治者“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极端不平等,有力地揭露了统治者坑民害民的暴政。他有着“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孟子•公孙丑下》)的宏愿伟志;对时事的论述既析之以理,娓娓而谈,又尖锐驳斥,辛辣讽刺,展示出一个聪明机智、狂放不羁、豪爽直率、爱民重民、肩担天下、无畏无私的政治家、论辩家的形象。然而孟子的思想大大超越了他所处的时代,使得他的思想难以为当时大多数的奴隶主所接受,因而在现实中孟子难免四处碰壁,其理想也就当然流于理论上的探讨,进而束之高阁。甚至许多人断言,孟子苦苦营造了许多经典对话,纯粹是孟子的有意杜撰,因为以其“民贵君轻”的思想而言,是绝没有奴隶主愿意倾听接受的,更不用说穷兵黩武的梁惠王了,这些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三、课堂小结(一)一词多义1、数①愿得补黑衣之数《触龙说赵太后》(名词,数目、数量)②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寡人之于国也》(数词,几、若干)③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名词,命运)④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副词,shuò屡次)⑤数罟不入洿池《寡人之于国也》(形容词,cù密、细密)⑥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动词,shǔ计算)2、直①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爱莲说》(形容词,与“曲”相对,不弯曲)②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副词,仅、只)③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名词,价值)④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指南录〉后序》(副词,径直、直接)3、发①百发百中成语(动词,发射)②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动词,征发、派遣)③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动词,打开)④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动词,花开)⑤主人忘归客不发《琵琶行》(动词,出发)⑥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五人墓碑记》(动词,实施)⑦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记》(动词,发出、抒发)4、兵①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名词,兵器)②穷兵黩武成语(名词,兵力)③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名词,军队)④草木皆兵成语(名词,士兵)5、胜①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动词,承受)②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寡人之于国也》(副词,尽)③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动词,超过)④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形容词,优美的)6、于①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介词,比)②寡人之于国也(介词,对)③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介词,在)④移其民于河东(介词,到)⑤移其粟于河内(介词,从)68\n⑥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介词,与,和)7、王①然而不王者(动词,为王,读wànɡ)②梁惠王曰(名词,君王,读wánɡ)8、以①请以战喻(介词,用、拿)②可以无饥矣(介词,凭借,此处的“可以”也可看作古今同义)③以时入山林(介词,按)④申之以孝悌之义(介词,把)9、食狗彘食(动词,吃)人食(名词,食物)而不知检10、之①填然鼓之(音节助词,没有意义的衬字)②王道之始也(结构助词,“的”)③申之以孝悌之义(复指代词,代“孝悌之义”。或为兼词“于之”,向他们)④寡人之于国也(结构助词,起舒缓语气的作用)⑤无如寡人之用心者(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⑥鸡豚狗彘之畜(结构助词,提宾的标志。或作复指代词,指代“鸡豚狗彘”)(二)词类活用①填然鼓之(鼓,名词用作动词。“敲起鼓”。一说,非活用,用本意)②树之以桑(树,名词用作动词。“种植”)③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名词用作动词,“穿上”)④谨庠序之教(谨,形容词作动词,“认真从事”)⑤然而不王者(王,名词用作动词,“为王”,“称王”,“统一天下”)⑥王无罪岁(罪,名词用作动词,“归罪”)⑦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生、死,形容词用作名词“生者”,“死者”;丧,名词的为动用法,“为……办丧事)”(三)古汉语句式1、判断句①非我也,岁也。(……也,表判断)非我也,兵也。(同前)②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也,表判断)2、倒装句①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应为“未有之也”)②鸡豚狗彘之畜(宾语前置,应为“畜鸡豚狗彘”)3、介宾结构后置①移其粟于河内(“于河内”为介宾结构)②树之以桑(“以桑”为介宾结构)③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于道路”为介宾结构)④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于刺人而杀之……”为介宾结构)(四)特殊结构(结合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二题作小结)1、“或……或”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有的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2、“直……耳,是……也”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是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还是逃跑啊。3、“是何异于……”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这种状况和拿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四、作业设计1、以“理想的乌托邦”为题,展开想象,扩写《寡人之于国也》第五、六两段,500字左右,作为课上交流的重要内容。2、背诵课文第五、六、七段。课后记劝 学68\n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2、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过程与方法1、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2、启发学生的思维,尤其是抽象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确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教学重点掌握基本的字词用法,能够背诵全文。教学难点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教学方法归纳法、探讨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录音带教学时间安排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同学们,我们刚刚学习了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孟子的基本情况。(提问有关孟子的所属时代、国别、学术思想情况等)……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提出了“民贵君轻”“保民而王”的重要思想,作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的思想又是怎样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荀子其人其文,了解其作为儒家思想之集大成者的独特内涵。二、文本解读(一)知识积累1、作家作品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官祭酒,后为楚兰陵令。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地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后人多认为荀子的文章代表了先秦时期散文最高的艺术成就。《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前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为其门人弟子所记。2、基础积累(1)通假字輮(róu通“煣”)  有(yòu通“又”)  知(zhì是“智”的古字)“暴”(pù是“曝”的古字)  生(xìnɡ通“性”)(2)其他易写错读错的字中zhònɡ 砺lì 参cān省xǐnɡ 跂qì 臾yú 螯áo(二)信息筛选解题:“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设问: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者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生建立“注意中心”。接着就讲:“劝”的繁体字“勸”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形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68\n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三)合作探究下面的句子作为重点句,适合请一部分学生起来尝试翻译,教师点评,再将相关内容讲透。1、青,取之于①蓝,而青于②蓝;冰,水为之,而寒于③水。明确:其一,三个介词“于”的用法差异。第①处“于”相当于“从”,表示出处,而第②③处两个“于”用法一致,表示比较。其二,两个“青”的用法也存在差异,前者是名词“靛青”(一种染料),而后者是形容词,指“颜色深”(不可释为“青色的”)。其三,两个“而”用法相似,都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此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正是出自《荀子•劝学》,只是现代汉语中人们常用来形容“徒弟或后辈胜过了师父或前辈”,意义早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明确:其一,两个“中”,读音都是zhònɡ,用法及意义相仿,都释为“合乎”“符合”。其二,“輮”是“煣”的通假字,释为“用火烤,使物弯曲”。“煣”是手工业当中常用的一种加工程序,通常是将物体放到火上去烤,然后用力使之弯曲,以符合使用的目的。现在农村加工农具时或人们制作竹器过程中常用到这种办法。其三,“以为”与现代汉语意义不同,这是个省略句式,补充完整后应为“輮(之)以(之)为轮”,“以”是介词,可译为“把”,“为”是动词,可译为“做”“加工”。其四,“绳”“规”都是木工专业工具,“绳”即墨线,是木工用来取直的工具;“规”是木工用来画圆的工具。其五,“曲”并非“曲线”,这里是名词“弯曲的弧度”。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明确:其一,“虽”作连词,共有两种常见用法,表示假设关系,释为“即使”“就算”,表示转折关系,解释为“虽然”“尽管”等,此处之“虽”表示假设关系。判断其两种用法的区别就在于“虽”所引导的内容究竟是否发生,如发生了则必须释为“虽然”,如果未发生,通常情况下就表示假设关系(如果表示自谦则另当别论)。其二,此句中的“輮”虽然仍是通假字,教材中解释为“使弯曲”但此处的“輮”是名词性的,指“煣”这道工序。其三,“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是个省略式的判断句。“……者,……也”是其标志。必须指出的是其中的“者”也只是语气助词,表提顿或判断。4、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①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②行无过矣。明确:“参省”该如何理解?按:书下注释令人喷饭,释为“参,验,检查”,翻遍《辞源》亦不见这种说法有何根据。奇怪的是这么多年来,书下注释一直未做改动,似乎断无错误之可能。但总觉得这个词用在这里蹊跷且别扭,先秦时期同义复用现象实不多见,更何况在这同义复用现象前居然还会出现一个名词性的状语“日”,这就更为蹊跷更感别扭了,想来再也找不到第二例了!难道此乃孤例?其后总觉得这句有似曾相识之感,猛然想起《论语》中孔子曾云:吾日三省乎已……,终觅得良津,豁然开朗。其实,此处之“参”断属讹误,“参”与“叁”字形何其相似,“叁”即“三”,泛指多次。其实,荀子只是引用了孔子的话而已,讵料传抄过程中出现错误,闹此笑话,害吾辈抓耳挠腮,百思不得其解,可笑,可笑!难点:其一,“就”教材中解释为“动词,接近,靠近”,但笔者认为此处作为介词理解更合适。通过前后比类,不难察觉“金就砺则利”的结构与“木受绳则直”完全相似,这里有“受”与“就”都是介词,相当于“经过”,而且这两个句子都是省略句中极其少见的省略谓语动词的情况,补充完整后应为“木受绳(测)则直,金就砺(磨)则利”,这里的“受”与“就”都不是动词。在《触龙说赵太后》文中亦有一例,云“窃以媪之爱燕后甚于长安君也”,该句在“甚于”后面省去了动词“爱”。其二,“砺”是名词,“磨刀石”之意,与“砥”相似。现代汉语中有“坦荡如砥”一词,而“砥砺”则成为动词,义同“磨炼”。其三,“博学”是古今异义。“博学”在此是“广泛地学习”之意,它是由两个单音节词构成,现代汉语中的“博学”是一个形容词,用以形容人知识面宽广。其四,两个句子中的“而”用法不一样。第①处是表示递进关系的连词,而第②处可理解为递进关系,也可认为是因果关系,都讲得通。5、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明确:其一,“之所”结构,这一结构在古汉语中广泛存在。如“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勾践灭吴》),又如“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其二,“而”是表修饰关系的连词。后面几个“而”用法类似(“吾尝跂而望矣”“登高而招”“顺风而呼”),此处一并提过,后不赘述。6、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明确:其一,“加”,不是动词,不能译为“增加”,此处是副词,相当于“更”,故而现代汉语中有“更加”一词。今天现代汉语中许多联合式合成词都是由古汉语中同义复用演化而来,比如“快乐”“68\n欣喜”“穷困”等,当然我们也可以反过来以此来推断这些词语在古汉语中的本来意思,此处“加”释为“更”即为一例。其二,“彰”,形容词,“清楚”“清晰”的意思,现代汉语中有“欲盖弥彰”这个成语,也是这个意思的运用。7、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明确:其一,“假”,读jiǎ,是“借”“借助”的意思,我们常说的“假借”“通假”都使用这个义项。其二,此处的“水”是典型的名词用作动词“游泳”,“能水”便是“擅长游泳”的意思,“能”,不能解释为“能够”。其三,“致”,按文下注释是“到达”的意思,“绝”是动词“横渡”之意。其四,“江河”与今义区别甚大,“江”,指长江,“河”,指黄河。从该词古今意义的沿革来看,这是一种典型的词义扩大现象。通常在先秦时期,“江”“河”都是专指长江与黄河,而其他河流则称“水”,如“淮水”“湘水”“汉水”等等。8、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明确:其一,“生”是“性”的通假现象,是“天性”“禀赋”的意思。其二,“物”指外物,中国传统文化中常将“物”与“我”相对,“物我交融”“物我两忘”都是说主体(“我”)与客体(“外部世界”)之间的交汇融合之意。其三,介词“于”在这里只有语法上的作用,却无语法上的意义,它只表示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不译。“善假于物也”就是善于借助外物。(四)分析鉴赏鉴赏论证的方法(先小组讨论,后典型发言,教师点拨)1、课文第二自然段采用了怎样的说理方法?它论证了什么问题?其内在层次结构是怎样的?明确:第二自然段作者共用了五个比喻进行论证。第一个比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并非比喻学生超过老师,后辈超过前辈。这是它作为成语后新产生的意思。此处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和“冰寒于水”,是说明事物只要经过一定的变化,就可以得到提高,而且这种提高甚至是质的飞跃。作者在此基础上,用“故”归纳上文,又用“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进行进一步论证,从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后面两个比喻并列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它们是对后面推论的有力衬托。综上所述,本段着重论述了学习对于君子的重要意义,也是间接呼应了“学不可以已”的观点。2、课文的第三自然段采用了怎样的说理方法?它论证了什么问题?其内在层次结构是怎样的?明确:第三自然段作者也用了五个比喻进行论证。开头作者用“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来阐述学习的重要作用,接着就用“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这不禁让我们想起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了把道理说得更透辟,作者顺势而下,连用“登高而招”“见者远”,“顺风而呼”“闻者彰”,“假舆马”“致千里”,“假舟楫”“绝江河”四个比喻,从见、闻、行路、渡河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比一般人高,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众所周知,荀子提出人性本恶的思想,认为只有用教育来陶冶,用礼法来约束,才能把这种生而具有的“恶”转变为“善”。综上所述,本段着重论述了学习对于君子成才所起的助力作用。三、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通过学习《劝学》的一、二、三段,已经基本了解了本文的内容,希望大家课后根据老师的讲解,通篇翻译并背诵课文。四、作业设计1、巩固背诵,以备检查。2、提前预习课文最后一段,自译。第二课一、导语设计复习导入,揭示目标。1、检查背诵情况,以默写为主。2、检查文言现象掌握及其巩固的情况。二、文本解读(一)信息筛选研读课文最后一段。1、师范读,生轻声跟读,然后齐读。明确:这最后一段,以整句为主,而且以对称句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对这些句子在朗读时轻重急徐都做一样处理。具体而言,第一句中,“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语速适中,语气肯定;但“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则咬字宜加重,尤其要重读“德”“神明”和“备”三词。以下几句中应重读的是“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用心一也”“用心躁也”。另外,在朗读时,从“积土成山”直至“无以成江海”要体现出不容置疑的语气,而对“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不舍,金石可镂”68\n和“用心一也”应读出一种赞叹的语气,而对“用心躁也”则应读出轻微的遗憾与批评的语气。2、学生参照文下注释,自译最后一段,遇有疑难则作好相应标记,为讨论作好准备。(二)合作探究(分析重要句子)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明确:其一,此句中的三个“焉”该怎么理解?前两个“焉”用法相似,但有两种理解:一为语气助词,表示陈述;一为兼词,相当于“于此”或“于之”,持这种看法的居多数。在《捕蛇者说》中也有类似实例,如“永之人争奔走焉”(相当于“于此”)。而第三个“焉”只能理解为语气助词。有关“焉”的用法应作为本堂课小结的重要内容,一般说来,“焉”有这样几种用法:A.疑问代词“哪里”,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B.疑问副词“怎么”,如“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秦师》)C.代词,相当于“之”,如“时而献焉”“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D.结构助词,往往作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的(样子)”,如“盘盘焉,囷囷焉”(《阿房宫赋》)E.语气助词(用得最普遍的),可以表示陈述语气,可以表示感叹语气,如“今其室十无一焉”(《捕蛇者说》)。F.兼词,也就是合音词,它并非是语法学上所讲的某个词类,而是指其语法作用相当于某两个词合在一起的效果(除了“焉”外,“诸”是另一个典型)。如“犹且从师而问焉”(相当于“于之”,《师说》)而“且焉置土石”中的“焉”也有人认为是兼词,相当于“于何”,替换后为“且于何置土石”,亦通。其二,“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中有几个词语需注意,“善”即“善行”,“德”即为“美好的品德”,“神明”就是“智慧”,“圣心”指“高尚的思想”。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明确:两个“无”该怎么理解?通常情况下,人们常将“无”视作“有”的反义词,也就是“没有”的意思,它就是表示存现的动词。其实,“无”不仅可以用作表示存现的动词,而且还更多地用成“无指代词”(亦称为“不定代词”),古汉语中约一半左右的“有”是无指代词,而“无”亦是如此(这一观念必须向学生强调再强调)。无指代词亦是代词,它可以代人、代物甚至代事。如“无不落泪”“无不表示同情”(相当于“没有人”或“没有谁”,代人,不可释为“没有”),“河曲智叟亡以应”(“亡”同“无”,相当于“无言”或“没有话”,代物)。此处之“无”亦是代物,释为“无法”或“没有办法”,如此“无以至千里”便应释为“无法到达千里以外”。下文中之“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中的“无”也是无指代词,是“无处”“没有地方”的意思,代物。3、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①舍之,朽木不折;锲而②不舍,金石可镂。明确:其一,“十驾”是名词用作动词,原指“马拉车走十天的路程”,这里是“马拉车连续走十天”。清代王先谦考证说此处存在脱讹,可能是“则亦及之”,此为一说,但从整个上下文考虑,若添此句,结构显散乱,且有画蛇添足之嫌,不足为训。其二,两个“而”该怎么理解?目前学术界对此存在较大争议:有人认为第①处之“而”表示转折,相当于“但是”或“却”,第②处之“而”表示递进,相当于“并且”;还有人认为两处的“而”都是表假设关系的连词,相当于“如果”,非常新颖且很有说服力,其实在《冯婉贞》一文中曾有一典型例句“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是也”,其中的“而”就必须解释为“如果”或“假使”,表假设关系。其三,名句“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应记牢。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明确:其一,两种句式要特别注意:“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是典型的定语后置现象,“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在这两个小分句中,中心语是“爪牙”和“筋骨”,而修饰性定语“利”和“强”都后置了。这种用法在《岳阳楼记》中也曾接触过,如“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等。“用心一也”“用心躁也”是两个省略式的判断句。其二,怎么解释这里的“用心”?也有两种说法:过去认为“用心”与现代汉语用法不一样,“用”是连词“因为”,“心”是名词“心思”,现在觉得这种说法太别扭,索性把它看成和现代汉语完全一致,似乎也更通顺!其三,“寄托”与现代汉语用法不一样,这里是“容身”之意。(三)能力提升1、最后一段的层次结构是怎样的?阐述了什么道理?采用了什么方法?明确:最后一段论证了“三贵”,即学习贵在积累,贵在坚持,贵在专一,作者共用了十个比喻。先用两个比喻,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接着又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习要积累。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作者用四个比喻正反对照:先用“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又用“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这是本段第二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最后一个层次,作者用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后面两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的两点保证,两者缺一不可。综上所述,作者在本段中又分三个层次,是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68\n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个论点的?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围绕这一中心论点,作者是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的。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二段中,学习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三段,学习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作用,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四段,学习应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3、试总结《劝学》一文艺术特点。(1)大量运用比喻阐明事理,是本文第一大特点。比喻能使抽象道理明白具体,深入浅出,使人易于了解和接受,提高表达效果。第二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习的重要意义;第三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习的作用;第四段用了十个比喻,说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些比喻有的用同类事物相衬托,如:“登高而招”与“顺风而呼”,“假舆马”与“假舟楫”,“积土成山”与“积水成渊”;有的用相反情况相对比,如“骐骥一跃”与“驽马十驾”,“朽木不折”与“金石可镂”等。比喻说理明白透彻,深入具体,使人信服。(2)论证方法灵活,是本文另一特点。全文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段论证。每段说明一个问题。第二、三段是先行论证,最后归结论点;第四段则把论点贯穿于论证之中。论证中有时先正后反,有时先反后正。灵活而有变化,使论辩生动有力。(3)语言特点:多用对偶,夹用排比,也是一个特点。排比句使文章气势充沛,说理流畅。本文中排比句与大量对偶句穿插使用,使文章既整齐对仗、节奏和谐,又参差错落、变化流畅,反映了荀文议论透辟、笔势雄健的特点。(四)拓展探究1、请把“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两句插到本文各自最适合的段落中去,并简要说明理由。明确:应从词语的照应关系来着手解答问题。“蓬生麻中”点出外部环境,与“善假于物”的“物”是合拍的,而且《劝学》第3段论述“善假于物”的作用,故应放在第3段末尾。第4段中的“积”“锲而不舍”“用心一也”同“惛惛”相呼应,故第2句应放在第4段段尾。补充:冥冥:精诚专一,埋头苦干。昭昭:明显的样子。惛惛:同“冥冥”。赫赫:显著盛大的样子。2、要求学生每人写一个比喻句阐述“知识的重要性”(或“学习要勤奋或谦虚”),比喻要恰当。(字数不作限制)参考:①知识如血液一样宝贵。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就会枯竭。②空虚的头脑若以知识来充实,犹如雨水浇灌着干旱的土地,使它恢复生气。③知识是生活的明灯,没有知识的生活,犹如在黑暗中的远征。④没有知识的头脑,像不长谷物的荒地。⑤谦虚的人像翱翔高空的雄鹰,知道天高地阔、学海无涯,因而刻苦好学,永不自满;骄傲的人就像井底之蛙,以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因而浅尝辄止、夜郎自大。⑥勤奋的人,像一颗明珠,无时无刻不放出光芒;而懒惰的人,像生了锈的铁,毫无用处。三、课堂小结本文是《荀子》的第一篇,文章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某些正确的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四、作业设计1、巩固背诵全文,达到熟练程度。2、以“善假于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文体自选,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700字。过秦论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积累归纳“制”“亡”“利”“固”“遗”“度”等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2、学习本文善于叙事、精于论断的写作特色,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叙议关系,提高议论文写作能力。3、了解作者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及其历史局限性。过程与方法1、学习作者从史实对比中引出结论的写作方法。2、品评鉴赏本文作者广用排比、对偶,极力铺陈夸张的特点,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68\n1、认识“仁义不施”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重要原因。2、培养学生科学正确的历史观和独立判断能力,能大胆质疑前人的思想及观点,并敢于抒发自己的见解与主张。教学重点归纳掌握“制”“亡”“利”“固”“遗”“度”等词的一词多义、通假字、三种文言特殊句式。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把研究历史与指导现实相结合的可贵精神,从而明白“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意义,达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的。教学方法诵读法、品评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录音带教学时间安排三个课时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同学们大概听说过“弱肉强食”这一成语吧,在自然界这似乎是一条法则,但在人类社会,这条法则常常会被打破。在两千多年前,秦王朝国力还是那样的不可一世,一场农民战争就打破了开国者千秋万代的梦想,这一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西汉的政论家、文学家贾谊为我们阐述了他的看法,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过秦论》。二、文本解读(一)知识积累1、作家作品(1)简介作者(结合注解①,教师适当补充)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著名的文学家。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善属文闻名于郡中。年二十提出改革制度的主张,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汉文帝的赏识,但却因此受到守旧派的诋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贬谪后,虽身居闲职,仍心系朝事,后为梁王太傅。梁王落马而死,贾谊以为是自己失职,哭泣岁余,抑郁而终,年仅33岁。一颗璀璨夺目的巨星从此长逝历史天空。所著政论文以《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最为有名。后人编纂了他的政论文集《新书》十卷。(2)背景简介战国时代,随着宗法制度的解体,各国竞相改革。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功效卓著,秦国空前强大起来,于是以秦统一为主线的多年的兼并战争开始了。如齐魏马陵之战、秦赵长平之战等,连年征战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最后秦终于兼并了六国。秦统一天下之后,对百姓横征暴敛,滥施严刑苛法;对异族大肆兴伐。它的暴政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民怨沸腾,终于在秦二世元年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随着人民起义的风起云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也是历时最短的王朝很快结束了。西汉初年,经历春秋战国楚汉500多年的战争,社会经济受到极大的破坏。汉文帝时期,是封建时代的所谓“盛世”,即旧史家艳称的“文景之治”的前期。这时,由于秦末衰敝的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相对安定,社会呈现出繁荣的景象。但是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统治阶级中“淫侈之俗,日日以长”(贾谊《论积贮疏》),权贵豪门大量侵吞农民土地,逼迫农民破产流亡,以至“易子而咬其骨”(贾谊《论积贮疏》)。同时,刑罚苛重,民不聊生。这使得怀有改革时政抱负的贾谊深为不安。为了向汉文帝说明政治形势的严重性,他从关乎汉王朝兴亡的角度,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同时还写了《过秦论》,通过论史讽喻,委婉地批评当时的政治,用秦王朝灭亡的教训,振聋发聩,以引起汉文帝及上层统治者的警觉。2、基础积累(1)生字注音腴(yú)轸(zhěn)镞(zú)笞(chī)恬(tián)藩(fān)瓮(wèng)牖(yǒu)崤(yáo)镝(dí)隳(huī)耰(yōu)矜(qín)谪(zhé)絜(xié)(2)多音字(判断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孝公既没(mò)召(shào)滑践华(huà)为城劲(jìng)弩不及中(zhōng)人墨翟(dí)蹑足行(háng)伍将(jiànɡ)数百之众度(duó)长絜大比权量(liàng)力万乘(shèng)之势朝(cháo)同列一夫作难(nàn)氓(méng)隶之人68\n(二)信息筛选课文解题:“过秦”即言秦之过,是指责秦的过失的一篇政论文。此处之“过”为名词用作动词,可解释为“指出……的过错”或“批评……的过错”。“论”即“策论”,最初是议论时政的一种行为:汉代没有科举制,因此官员的选拔任用多采用举荐制,其中有一个程序便是让被举荐人做策论,内容多数涉及时政观点,以后渐渐成为一种文体,并一直延至后代。宋苏洵父子就曾同时做过《六国论》名篇,传为天下美谈。此为佐证。(三)诵读提示教师范读,学生轻声跟读,然后生齐读。诵读指导:第一段朗读时应注意语势,体现秦王朝势力的崛起,突出秦国地利(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人和(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政通(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等的优势。同时让学生体会句中的逻辑停顿。本段的动词“据”“拥”“有”之后要有停顿;“内”“外”之后还应有停顿。总而言之,第一段语速稍快。第二段朗读时应注意两方面:①从“孝公既没……南……西……东……北收要害之郡”语调上扬,应有秦扩张领土、势力空前增强的气势。②六国攻秦、赂秦、服秦三部曲:“诸侯恐惧……叩关而攻秦”众诸侯约纵缔交,罗致人才,戮力攻秦,语势上扬,以诸侯之强反衬突出强秦之不可战胜;“秦人开关延敌……争割地而赂秦”,强秦轻而易举,获得大胜,六国却不堪一击,语势由强到弱;“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应由低缓的语气读出。最后一句轻描淡写一语带过即可。学生参照文下注释,自译第一段,遇有疑难则作好相应标记,为讨论做好准备。提示:以口译为主,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第一段中“有席卷天下,……并吞八荒之心”这句及第二段中的“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赵奢之伦制其兵”主要以意译为主。交流讨论,小结重要的文言现象。(四)合作探究难点分析(幻灯投影显示)1、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明确难点:此句中有两个“固”,后面的“固”可作副词“牢牢地”讲,而前面的“固”则有多解。其一,作形容词“牢固”讲,“固”前面的“之”作结构助词讲,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此,整个句子则释为“秦孝公占据了牢固的崤山和函谷关”。“之”作定语后置的标志不仅此例,《劝学》中即有“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之例,其中的“之”都作定语后置的标志讲。此外,学生初中阶段在《岳阳楼记》中亦学过“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的句子,其中的“之”亦作定语后置的标志讲。其二,作形容词用如名词讲,译作“险要的地势”,如此,该句中的“之”则作常规的结构助词“的”讲。这种说法也有一定道理,这种解释主要是参考了后面的“拥雍州之地”的解释。“地”是名词,故而前面的“固”亦用作名词。明确:“有席卷天下,……并吞八荒之心”是一个单句,浓缩后的主干为“有心”,而其中的“席卷天下,……并吞八荒”是一个并列关系的定语。而句中的“天下”“宇内”“四海”“八荒”都是“天下”之意,而“席”“包”“囊”三词则都是名词用作状语,释为“像用席子……”“像用包裹……”“像用口袋……”。此句若直译,则可译作“(他)有好比把天下用席子卷起来,用包裹裹起来,用口袋装起来一样的野心”;若意译,则可释为“(他)有吞并天下的野心”。此外,“君臣固守以窥周室”一句中的“以”作连词讲,表目的关系。2、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明确:其一,四个词类活用现象。“内立法度”中的“内”是名词用作状语,释为“在国内”;“外连衡而斗诸侯”中的“外”用法如前,释为“对国外”;该句中的“斗”则为动词的使动用法,释为“使……相互争斗”;另外,此句中的“连衡”本为名词,是秦国为抗衡其他九国而采取的外交策略,为张仪等制订,此处用作动词,释为“采用连衡的外交策略”。其二,“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中的“于是”与今义相同,此句中的“而”是连词,表修饰关系。3、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明确:此句中的“蒙”是动词“继承”的意思;“因”也是动词“沿袭、沿用”的意思。而后面几个方位名词全部都活用作状语。规律:古汉语中方位名词在很多场合下都是用作状语,尤其是用在动词之前时。除此之外,时间名词也常出现活用为状语的情况。比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就有“暮寝而思之”等典型例句。此外,该句中“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作互文讲,应当意译为“在东方和西方侵占了许多肥沃的土地和军事重镇”。68\n4、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明确:其一,此句中之“爱”是中学阶段训释为“吝惜、吝啬”的孤例,但在课外语段中它又很常见,应当要求学生重点掌握。此外“爱而不见,搔首踟躇”(《诗经•静女》)中的“爱”也要求学生适当注意,此处的“爱”有“隐藏”“躲避”的意思。其二,此处的“以致”与现代汉语中用法不相同,“以”是连词,表目关系,释为“来”,“致”是动词“招引、招致”之意。其三,“合从”是各诸侯国为对付秦国而采取的外交结盟的策略,是由苏秦等制订的,此处的“合从”用法一如前面提到的“连衡”,都是名词用作动词。5、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明确:此句中出现了三个“而”,都是表并列关系的连词。“而”作连词,有几种情况最易混淆,即表并列,表递进,表承接。最简单的区分方法是考察“而”前后内容的结构,如果是非动词性内容,则不可能表示承接关系。反之,则可将“而”前后的内容调整次序进行辨析,表承接关系的“而”表示动作的先后性,因此前后内容的次序绝不可颠倒;至于表递进关系的“而”则表示后面的内容较前者更进一步,因此次序也不可颠倒。只有表并列关系的“而”其前后的内容可以颠倒,而意思基本不发生变化。6、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明确:其一,对“制其弊”这句目前有多解:一,书本上注释中提到的“控制并利用他们的弱点”,“弊”是名词“弱点”;二,解释为“(乘)他们疲乏之际制服(他们)”,“弊”同“敝”,是“疲乏”的意思,整个句子是省略句,补充完整应为“制(之)(于)其弊”,亦通;三,解释为“(利用)他们的弱点制服(他们)”,这种说法结合了前两者,似乎更通顺一些。其二,“追亡逐北”意为“追逐逃跑的(败兵)”,“亡”容易理解,而“北”则令人费解,其实“北者,背也”。从造字法来看,此为二人相背之形,而打了败仗的士兵逃跑时必然要背对追兵,遂据此引申为“逃跑”,现代汉语中仍有“败北”一词可为佐证。其三,“漂”是动词的使动用法,解释为“使……漂浮”;“分裂”,也是动词的使动用法,解释为“使……分裂”,“分裂山河”则可释为“侵占(别国)的领土”。意思与“宰割天下”相仿。其四,“因利乘便”为同义复用,“因利”就是“乘便”,“因”就是介词“乘”的意思。此外,“弱国入朝”中的“朝”是动词,而不是名词,应释为“朝拜”。(五)能力提升文段内容解析(先小组讨论,后典型发言,教师点拨)1、前两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它们与后文在内容上有何关联?明确:第一段主要写了商鞅辅佐秦孝公实施变法,结果秦迅速崛起。而第二段写秦王朝在惠文王、武王、昭襄王统治时期日益强盛的过程。这两段的内容为后面秦始皇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第一段中“席卷”“包举”“囊括”都有“吞并”的意思,“宇内”“四海”“八荒”都有“天下”的意思。那么,我们把课文中“有……之意,……之心”句换成“有吞并天下之心”似乎也通,但作者为什么要舍简就繁呢?明确:意在突出秦孝公吞并六国、独占天下的勃勃雄心以及秦对诸侯各国虎视眈眈的情态、咄咄逼人的气势。同时也为后文写孝公之后的历代秦君的赫赫功业张本,为后文写秦一统天下之后的顷刻覆亡形成对比并作了铺垫。总之,根据表达的需要,这里的繁笔增加了气势;同义短语的叠用,又使叙述生动形象。3、第二段中从哪些方面写了抗秦力量的强大?为什么要这样铺陈?明确:抗秦力量的强大首先体现在六国领袖群伦的“战国四公子”超强的人气上,他们都是各国仁爱之士的杰出代表,更是六国的精神领袖,享有崇高的威望;其次,六国有苏秦这样的战略决策家;再次,六国也不缺乏齐明这样出色的外交家;至于军事方面,六国拥有远比秦国优秀得多的军事家,像吴起、孙膑、廉颇、田忌都是叱咤风云且战功赫赫的英豪,而且六国的土地面积是强秦的数倍、兵员更是远超秦国。总之,无论是人才素质还是土地面积,六国与秦国相比都拥有绝对的优势。然而抗秦力量越强大、声势越浩大,那么其最终的失败越凸显出其悲剧性,更令人扼腕,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的结局就更值得后人探讨与深究。(六)分析鉴赏《过秦论》的语言特色贾谊是汉赋的早期作家,这篇文章不是赋,然而语言上却明显地带有赋的特色。它讲究铺排渲染,例如开头写秦孝公的雄心,连用“席卷天下”“包举宇内”等四语;中间写九国之师攻秦,四君、九国、谋臣、策士、武将,一一列名,显得很有声势;写秦始皇,则极力塑造出他那“威加海内”的形象。行文又多用骈偶,读起来铿锵有声。它的骈偶不同于后来的骈体文以“四六句”为基本形式,而是非常灵活,有时字数甚至不完全相等,如“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有些骈语是包含在散句之中,如“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如此变化多端,不显得单调。三、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在这篇文章的第一二小节中已经了解到了秦王朝势力的崛起和扩展的情况,作者写秦王朝势力的崛起和扩展是如何为下文服务的呢?下节课我们一起继续探讨。68\n四、作业设计1、自译并整理所学内容。2、朗读并背诵第一段,熟读第二段。第二课时一、导语设计由诗词导入。贾 谊 毛泽东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梁王坠马寻常事,何需哀伤付一生。教师解析:贾谊怀才不遇,空有抱负,曾深情吟咏出《吊屈原赋》。梁王落马而死本是寻常之事,贾谊又何必为此自悲自责,抑郁而终呢?这首诗既有对贾谊才华盖世的赞叹,又有对贾谊自责伤怀自误的批评。那么,贾谊“才调”到底如何呢?让我们从其策论代表作《过秦论》中继续寻找答案吧。二、文本解读(一)诵读提示研读课文第三、第四段。要求:师范读,生轻声跟读,然后生齐读。方法:第三段秦统一天下前,应用较强的语势读出,充分渲染塑造一个“威加海内”的帝王形象。统一天下之后,秦王朝至此已达顶峰,这意味着从此转入守势。这段文字义正词严,充分揭露了秦的暴虐无道,故诵读应有“声讨”之势。末句“天下已定”总承以上内容,其后应有较长停顿,然后转入叙秦始皇的心态,用以反衬下文灭亡之速,读时须有嘲讽意,突出“自以为”“万世之业”等词语。第四段起首“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两句,暗示民心不服,人人自危,宜用从容、沉着的语调读出。“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急转直下,稍作停顿,以下先抑(“陈涉”至“之富”)后扬(“蹑足”至段末)宜读出对比情调。末句叙事结束全篇,要读得沉着、有力。(二)信息筛选学生自译课文1、学生参照文下注释,口译第三、四段,遇有疑难则作好相应标记,为讨论做好准备。提示:第三、四段中的文言现象比较密集。通假、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都出现了。教师要引导学生重点注意“履、制、却、愚、兵、固、将”等实词以及“以、因、而”等虚词的用法。此外,定语后置现象、省略现象以及介宾结构后置现象在这两段中也出现了不少,应提醒学生重视。2、交流讨论,小结重要的文言现象。方法:第三、第四段是课文中文言现象比较密集,有些内容可放手交由学生探讨,但对规律性的内容,教师应着重强调,尤其是对于该部分中几个“而”的认识以及对定语后置规律的把握。(三)合作探究难句分析(可以用幻灯投影显示)(1)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①御宇内,吞二周而②亡诸侯,履至尊而③制六合,执敲扑而④鞭笞天下,威振四海。明确难点:该句中连续出现了四个“而”字,用法值得注意。其中第①处与第④处的用法相同,都是表修饰关系的连词,“而”之前的内容是状语,是后面动词的方式或状态,它们的用法不存在争议。第②处的“而”既可理解为表承接关系,也可理解为表递进关系的连词,甚至还有人提出了表并列关系。第③处的“而”亦有多解,既可理解为表目的关系,亦可理解为表并列关系。目前学术界对②③争议较大,笔者认为,这两处的“而”只是单纯地表示顺接,并无特别的语法作用:“吞二周”与“亡诸侯”意同,“履至尊”与“制六合”意同。这两句中前一句是说秦始皇消灭了各诸侯,后一句是说他登上了九五之尊。重点:该句中的“履”是名词用作动词,释为“踩、踏”。“威振四海”中的“振”是“震”的通假现象。(2)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明确:其一,此句有三处名词用作状语的情况,分别是“南取百越之地”“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和“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中的方位名词“南”“北”。“却匈奴七百余里”中的“却”是典型的动词的使动用法,释为“使……退却”,意译为“击退”。其二:“委命下吏”是个省略句,补充完整后应为“委命(于)下吏”。难点:“俯首系颈”中的“系”究竟读什么?读xì还是读jì?有人读xì,并振振有词地举例说,现代汉语中就有“身系囹圄”,就是被拘禁起来的意思。乍一看,“俯首系颈”似乎也是这个意思,其实不然,此处的“俯首系颈”只是一种形象的说法:百越之君低下头来并在脖颈上系jì68\n上绳索(以示认罪服输甘愿做牛做马)。这只是一种认罪的态度,它与被拘禁入狱还有本质的区别,而且这样理解便能更好地与“委命下吏”相衔接。简而言之,此处的“系”是动作,如现代汉语中“系jì鞋带”之“系”用法相似。(3)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明确:两个特殊句式。其一,“聚之咸阳”是省略句,与“委命下吏”相似,都省略了介词“于”;其二,“铸以为金人十二”是个典型的定语后置句。数量词组“十二(座)”充当“金人”的定语。这在古汉语中几乎是个规律。它与《劝学》中的“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定语后置形式有显著的区别。两个使动用法实例。“以愚黔首”中的“愚”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释为“使……愚昧”;“以弱天下之民”中的“弱”与前例完全相仿,释为“使……弱小”,意译为“削弱”。此外,这两句中的“以”要高度重视,它们都是连词,表目的关系。(4)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明确难点:其一,“践华为城”的“践”不可如书本所训“践,踏”,它不是动词,而依《康熙字典》引《释文》之说法,应为“践,借也”。这种说法颇有道理,此处可灵活释为“凭借”。其二,“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最好合译为“(秦始皇)凭借华山和黄河,把它们看成城墙和护城河”,如果分释为“凭借华山作城墙,就着黄河为护城河”,则难免有死板教条之嫌。此外,“亿丈之城”“不测之渊”即指前文所提及的华山和黄河。“以为”与现代汉语意义相仿,“固”是形容词,“牢固”。(5)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明确:此处三个小分句都是典型的判断句式,是对人物的身份作出的判断。难点:“瓮牖绳枢”有两种说法。其一,“牖”和“枢”是名词的意动用法,释为“以……为窗户”“以……为门轴”;其二,语法上称此为双活用连用现象,“瓮”“绳”是名词活用为状语,释为“用破瓮”“用绳子”,而“牖”“枢”则活用为动词,释为“当作牖”“当作门轴”。此句的“而”是表递进关系的连词。(6)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明确:两个省略句式。“蹑足(于)行伍之间,而倔起(于)阡陌之中。”两句都省略了介词“于”。(7)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明确:三个名词活用为状语。“云”“响”“景”应分别训释为“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如影随形般地”。“景”是“影”的通假情况,释为“影子”。“景”还有一些重要用法,应提醒学生重点掌握。如“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中的“景”就训为“日光”“阳光”,而“景翳翳以将入”(《归去来兮辞》)中的“景”则释为“太阳”。(四)能力提升内容分析(先小组讨论,后典型发言,教师点拨)1、课文第三自然段写了秦始皇登基之后,采取种种措施巩固其统治,试图使其家族统治达到“子孙帝王万世之业”,那么作者究竟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其“守成”之精心的呢?明确:第三自然段首先写了秦始皇登基,一统天下。接着从边疆的巩固方面写起,他让人南征北战,既是为了开疆拓土,又是为了巩固边防;然后实行文化专制,“焚百家之言”,进而达到钳制百姓思想的目的;紧接着他强行征缴天下的兵器,铸为铜人,以防百姓造反;紧跟着他又依托地理上的天然屏障华山和黄河,把它们当成是牢不可破的城墙与护城河;最后,他又让最值得信任的将领守住要塞。如此看来,秦始皇为使江山永世不易,可谓“处心积虑”,无所不用其极了。2、第四自然段主要写了“陈涉起义,天下响应,迅速灭秦”,那么灭掉强秦的陈涉及其部卒究竟具备了怎样的条件呢?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然”一词当中饱含着怎样的情感?明确:第四自然段首先交代了陈涉的出身地位(“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接着又交代了陈涉的个人素质(“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紧接着又交代了起义军的基本情况(“疲弊之卒,数百之众”),然后又交代了起义军的武器状况(“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作者从上述四个方面交代了抗秦力量的薄弱,然而力量如此薄弱的起义队伍却最终推翻了秦的统治。之所以要这样去写,主要是服务于作者的基本观点:看来,强秦并非是毁于强大的外部力量,而可能是统治者自身在“守成”方面出了重大问题。一个“然”字饱含了更多的意料之外与困惑之情,引发人们深刻的思考。(五)分析鉴赏第一部分内容总结本文先叙史实后作分析,据此,全文可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第1至第4段),叙述秦王朝的兴亡过程。全过程从秦孝公即位(前361年)算起至子婴降汉(前207年)止,长达154年,分为四个不同的历史时期。68\n1、秦王朝势力的崛起(第1段)。这是秦孝公时的事。在战国初期,万乘之国共有七个,秦居其一,实力与其余六国相等,它的进一步强大自孝公开始。文章先叙秦的地理优势和孝公的政治雄心,次叙在商鞅辅佐下所制定的基本国策(立法度、耕战、连衡)和取得的成果。秦孝公在位24年(前361至前338年),其间商鞅专秦权柄约为15年,可见这个时期不长。“连衡”一句为虚笔,“连衡”首倡者是张仪,而张仪相秦始于惠文王十年(前328年),是此后十年的事。2、秦王朝势力的进一步扩展(第2段)。这个时期长达90年,包括秦孝公之后始皇之前的五位国君,即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后两位“享国之日浅”,一笔带过;主要说前三朝87年间的事。用高度概括的语言,将本时期内纷纭复杂的斗争情况集中到两个方面:一是按四个方位分写秦领土日益扩大的情形,表现它的势力空前增长;二是写诸侯约纵反秦以及斗争的失败,反衬秦人困诸侯之易,说明它是不可战胜的。这是为下段蓄势,表明由秦来统一全国已成定局。3、秦始皇统一全国(第3段)。这个时期包括秦始皇在位的36年。秦始皇不仅消灭了各国诸侯,而且继续扩大版图,创建了史无前例的大帝国。这意味着秦从此转入守势,所以下文接着说它的守策,即愚民、弱民、防民,以“关中之固,金城千里”来确保“子孙帝王万世之业”。这段文字义正词严,充分揭露了秦始皇的暴虐无道,为本文结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张本。4、陈涉起义和秦王朝的覆灭(第4段)。重点是写陈涉起义。用低衬写法:先说陈涉地位低,才智不足,意思是缺乏号召力和指挥作战能力,又说起义队伍人数不多、武器简陋,意思是不堪一击;然而结果出人意料,“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星星之火顷刻间燃成燎原之势。这也是针对着“仁义不施”写的。仁义不施,民心丧尽,“其亡可立而待”,所以下面只用一句话写它的覆灭。三、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了《过秦论》的有关内容,由于内容较多,请大家课后自己再次翻译文段。四、作业设计1、自译并整理所学内容。2、巩固背诵。第三课时一、导语设计复习导入1、检查课文背诵情况,重点检查第三、第四段。(独背、集体背诵相结合)2、复习提问已学部分中的重要的文言现象。(重要的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3、检查学生的自译情况。二、文本解读(一)诵读提示研读课文最后一段。要求:1、师范读,生轻声跟读,然后生齐读。明确方法:“且夫”推进一层领起议论的语气。以下连用六个“也”表示极其肯定的意思。四个排比句的重音是:“尊”“铦”“抗”“及”。特别应重读“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而且语速不宜过快。“试使”换假设语气,读出惋惜之意。“然秦”以下句子语势由弱到强,逼出“何也”,结句显志,须用深责的语气读出,“仁义不施”是重点,宜一字一顿。2、学生参照文下注释,口译第五段,遇有疑难则作好相应标记,为讨论做好准备。提示:最后一段由于出现了不少的生僻字,比如“锄耰棘矜”“钩戟长铩”“谪戍”“絜”等,因此要求学生耐心地参照文下注释搞懂它们。较难的语句是“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和“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3、交流讨论,小结重要的文言现象。方法:注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等特殊句式。此外,“以”“于”“为”“试”等词的用法亦应引起注意。(二)信息筛选内容概括梳理学生齐读第5段。第5段是全文的第二部分,主要内容是什么?明确:阐述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可分两层。前一层分析各方面力量的对比。首先指出秦的优势仍然存在,而且比过去强大,因为它占有天下。接着从领袖的地位、指挥作战能力、军队的素质和装备四方面将九国之师和陈涉之众作对比,指出后者远不如前者。尽管如此,二者却“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这就包含着一个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常的情况呢?留给下文解答。第二层照应全篇,归纳中心论点。“然秦以区区之地”以下四句照应第1、2段;然后“以六合为家”二句照应第3段;“一夫作难”三句照应第4段;最后照应上文“成败异变”二句。水到渠成地点出全文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三)合作探究难句分析1、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68\n明确:“于”,是本段中反复出现的一个介词,而且它们的用法都相仿,都是表比较。“谪戍之众”也就是前文提到的“迁徙之徒”。2、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明确:本句是全文翻译最难的一句,直译非常困难,此处以意译为当。“然而”与现代汉语意义相仿。试翻译如下:“然而成功与失败却向着不同的方向演变了,他们的实力与最终的结局恰恰相反。”(相当于“实力强大的九国本该在与秦的较量中获胜,然而却失败了;而实力相对弱小本该在这场较量中失败的起义军,却最终取得胜利。”)3、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明确:“以”作介词“凭借”讲,与“尝以十倍之地”中的“以”用法相若。“致”是动词“达到”,它与《劝学》中的“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用法不同,后者亦是动词,释为“到达”。虽是语序之差别,实则意义差别甚大,“到达”接形象具体的内容,而“达到”往往接比较抽象的内容(如程度等)。教师可让学生仔细体会。4、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明确:两个句式。一为被动句,即“为天下笑者”,表被动的是“为”(介词),这是个显性被动,而“七庙隳”则为隐性被动;一为宾语前置句,即“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仁义”是动词“施”的宾语。明确难点:“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中的“而”是连词,表因果关系,这句不存在争议。“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中的“而”该如何解释,则存在较大争议,而对它的解释直接关系到文章立意,因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最常见的说法是把它看成表“因果关系”的连词,这样该句便可译为“因为不施行仁义所以导致攻与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呀”。新老教参都采用了这种说法,而且有为数不少的拥趸,实则大谬!其实这里的“而”是表示递进关系的连词,整个句子应该释为“因为不施行仁义而且攻与守的形势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呀”,也就是说秦始皇丢了天下的根源在于他不审时度势(攻与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他却仍然不施行仁义呀)——关于这点,在后面仍会具体交代。(四)能力提升分析文章内容(先小组讨论,后典型发言,教师点拨)1、文章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作者在最后一段中是怎样展开论述的?明确:本文卒章显志——“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段主要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将陈涉与九国之君在身份地位、武器装备、军队素质以及用兵之道等方面作对比,突出了陈涉的渺小与微不足道。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的事实不得不引发人们深刻的思考,为什么秦国没有被强大的九国之师所击败,反而被实力弱小的起义队伍所推翻呢?结论就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2、全文共五段,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是怎样的?明确:这篇文章结构层次井然。第一自然段写秦孝公时期,在商鞅的辅佐之下,秦内政外交气象一新,国力日盛。第二自然段紧承上一段,继续写惠文王、武王、昭襄王时期秦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斗争上取得的新的成就,而本可与之相抗衡的九国之师却错失战机,最终为秦所制。这两段四个秦王在政治、军事、外交上所采取的咄咄逼人的“攻”势为秦始皇最终一统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从第三自然段开始,作者却集中笔墨写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为“守”住江山而采取的种种措施,然而不可忽视的是秦始皇所采取的众多措施不外乎强硬的铁腕政策,缺少“仁义”,而他也终于因为自己的执迷不悟而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第四自然段着力写陈涉揭竿而起,天下响应,实力依旧强劲的秦国却迅速走向了灭亡。第五自然段作者更是直接将九国之实力与陈涉的实力作了一次全面的对比,结论鲜明:强秦被灭,并非自身实力不济,而是秦始皇未能审时度势,未能及时采取“仁政”,因而引得百姓民怨沸腾,最终失掉了江山。归根结底:“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由此看来,文末最后一句的确不可解释为“因为不施行仁义而导致攻与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这与前后文内容出现严重脱节,而且拆散了文章整体的架构。3、作者借古讽今,认为强秦的速亡究其根本是在于其不行仁政,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个结论?(进步性与局限性)明确:贾谊提出施行仁政的主张,是从维持封建统治阶级利益出发的,但因为与反对暴政相联系,所以符合当时人民的要求,加上作者充分肯定商鞅变法,主张儒法并用,所以他的仁义主张就更带有进步性。本文还描述了陈涉起义这一历史事实,并肯定陈涉起义的必然性、正义性以及它在推翻秦朝统治中的作用与地位。作者不仅看到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失去了民心,而且还看到秦国由日益强盛到统一天下,根本原因在于其行动和当时人民要求统一的愿望相一致。可见,作者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人民的力量,认识到人心向背是国家治乱的关键。但他在描述陈涉的平凡时,虽属一定程度的客观描写,但却明显地表露出对劳动人民的轻视,这是他的阶级局限性。作者还在一定程度上揭露和批判了秦朝统治者的残暴罪行,但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他还看不到封建阶级的本性,却要求封建统治阶级真正施行仁政,消除阶级矛盾,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这是不可能的。68\n此外,秦亡之历史根源是多源的,仅仅从“仁政”的角度分析未免以偏概全。(五)分析鉴赏《过秦论》的论证方法1、以史实为论据,用观点统率材料。作者所谓“攻守之势异”,指的是秦要统一全国,自然要对山东(崤山以东)诸侯采取攻势,逐步消灭它们;而在统一全国之后要防止人民颠覆它的政权,这就转入守势了。处于攻势“尚诈力”,处于守势“贵顺权”。“顺权”,就是施行仁政以收拢民心。秦灭六国后依旧残酷地压迫人民,不施仁政,故而迅速灭亡。这是贾谊的基本观点。要讲清这一点,就必须以史实为据,说明秦的兴亡过程。本文叙史的特点是:在观点统率下对史实作出高度概括。例如秦“取西河之外”,是商鞅计骗魏将公子卬而袭破其军的结果,文中以“拱手”二字作了概括。又如山东诸侯曾多次合纵抗秦,皆被张仪等人的连衡术所破,韩、魏、楚三国多次献地于秦,秦土日广,这是秦的“诈力”策略的胜利,作者把所有这些史实都集中到九国之师攻秦失败一事上来加以表现。说到秦统一全国后,则着重揭露秦始皇压迫人民的政策,这其实是“诈力”策略的继续。这个事实充分说明:秦在转入守势之后,“其道不易,其政不改”(《过秦论》中篇语),它的覆灭是不可避免的。从上面的分析还可以看出,政论叙史所看重的是历史过程的本质,而不讲求细节的准确。2、对比论述。本文的对比论述集中在第5段,上文已有说明,这里只作一点补充:必须把这种对比放到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来看。昔年,九国之师,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进攻仅有雍州一地的秦,却遭到惨败;而今天,陈涉以数百“疲弊之卒”发难,进攻占有天下的秦,反而取得成功,这就生动地说明了转入守势后的秦已经变得外强中干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形呢?孟子说:“失民心者失天下。”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这正是仁义不施而失掉民心的结果。这样来论述,自然突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三、课堂小结本文涉及的重要字词的一词多义整理例句出处释义制①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齐桓晋文之事》制作、缝制②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后汉书·张衡传》制造、制作③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压制、控制④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过秦论》制服⑤王寥、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过秦论》统率、指挥⑥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养足以事父母《齐桓晋文之事》规定、制定⑦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岳阳楼记》规模亡①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逃跑、逃脱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过秦论》丢失、失去③燕虽小国而后亡《六国论》灭亡、消亡④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赤壁之战》死亡⑤追亡逐北,伏尸百万《过秦论》逃兵、逃亡的人⑥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通“无”,没有⑦吞二周而亡诸侯《过秦论》使动用法,使……灭亡固①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过秦论》牢固、坚固(的地势)②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孟子》巩固③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廉颇蔺相如列传》坚持、坚决④且迁我如振落叶耳,而固吝者何《王忠肃公翱事》一定、必⑤吾固知公子之还也《信陵君窃符救赵》本来、原来⑥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既、已⑦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阿房宫赋》固执、顽固⑧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固然、诚然利①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锐利、锋利②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快③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有利、条件好④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有利的形势⑤有蒋士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利益、好处68\n⑥商人重利轻别离《琵琶行》利润⑦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孙子·谋攻》胜利⑧火器利袭远,技击利巷战《冯婉贞》有利于遗①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过秦论》丢失②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封神演义》丢失的东西③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遗漏、忽略④此三者,吾遗恨也《伶官传序》死去的人遗留下来的⑤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给予度①宁信度,无自信也《韩非子》尺码、尺度②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论积贮疏》程度、限度③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过秦论》规章、制度④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荆轲刺秦王》风度、常态⑤一年一度秋风劲《采桑子·重阳》次、回,量词⑥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扬州慢》谱写、创制⑦生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指南录〉后序》考虑、思虑⑧试使山东诸国与陈涉度长絜大《过秦论》量、计算⑨理有未安,妄以臆度《问说》推测、猜测⑩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通“渡”,过四、作业设计1、巩固背诵相关段落,直到熟练。2、整理、巩固文言现象。课后记师 说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有“破”有“立”的写法。2、体会“说”这种体裁笔锋犀利的特点。3、在梳理文言现象的基础上,着重探讨课文的层次架构,进而理解作者的“师道观”。过程与方法1、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2、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之、其”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教学重点1、了解作者写作的内部、外部原因,掌握文章的内涵。2、通过问题探究法,感受本文层层深入、互相照应的说理艺术教学难点1、分析文章的开头,理解它对下文立下了理论基础。2、分析文章的结尾,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宣扬的“儒道”主张。教学方法自读法、讨论法、辩论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录音带教学时间安排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同学们,大家每节课都要喊“老师好”,用此表示心中对老师的尊重。古人也曾用“68\n天、地、君、亲、师”来表达对老师的尊重。“天”和“地”都是虚的,教师是排在国君和父母之后的,实际上名列第三位,可见其重要性。教师是传播人类文明的使者,没有教师,人类的文明之火就无法传递下去。那么,老师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从师学习?择师的标准又是什么呢?让我们走进韩愈的《师说》来探个究竟吧!二、文本解读(一)知识积累1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2、古文运动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文风,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四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韩愈著有《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3、写作背景《师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岁时在长安任国子监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崇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端正容貌)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见,《师说》是针对时弊而写,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具有进步意义。4、文体介绍“说”,古代议论、说明一类的文章的总称,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它与“论”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文章辨体序说》指出:“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之意述之也。”可见,“说”属于议论文的范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说”与“论”相比要随便些。像《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都属“说”一类文章。“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以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中学阶段出现的这种体裁的文章有《师说》《马说》《少年中国说》《捕蛇者说》《黄生借书说》等。5、疑难字词愚(yú)句读(dòu)谀(yú)经传(zhuàn)郯(tán)苌(cháng)聃(dān)蟠(pán)巫(wū)(二)信息筛选1、学生初读课文,初步了解各段基本内容。全文共四段。第一段开头提出观点,“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概括而又明确地点出了师的性质、作用。接下来阐明择师的原则:以“道”的有无为标准,而不应有贵贱、长幼之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阐述了从师的道理。第二段以第一段立论为基础,以事实为论据,从反面展开批驳。连用三个对比对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进行针砭。一是把“古之圣人”的“从师之问”与“今之众人”的“耻学于师”作对比,指出造成圣愚的原因是从师与否。二是把为子择师与自己不从师作对比,讽刺了士大夫在从师问题上学小遗大。三是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68\n的耻于从师作对比,进一步讥讽了士大夫之流虚荣自误、迂腐可笑的思想行为。这样层层对比,深刻揭露了当时耻学于师的社会陋习,并具有强烈的说服力。第三段以圣人孔子为例,进一步阐述师道、师生关系,从正面论证自己立论的正确。第四段赞扬李蟠“能行古道”,点明作《师说》的原因。2、学生找出文中能表明中心论点的句子,试用自己的话概括中心论点。(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这两句是论述教师的作用,说明从师学习的必要性,这是构成中心论点的一项重要内容。(2)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无论地位高低,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这一句论述了择师的态度与标准,意思是说,从师是为了学道,应不论其地位高低和年纪大小。这是构成中心论点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人应该从师学习,从师是为了学道,应不论其地位高低和年纪大小。3、找出与课文中心论点有密切关系的句子,并解释说明。(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们没有疑难,也难啊!这一句是从反面证明中心论点:人应该从师学习。(2)圣人无常师。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这一句包含着广泛学习的意思。世上学问门类众多,人总是各有长短,要想得到广泛的知识,就要向许多内行的人学习,体现了以有道者为师的观点,从正面证明中心论点。(3)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贤能,懂得的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技艺各有专门研究,如此罢了。这一句是进一步澄清从师学习的目的,阐明了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扫除了从师学习的思想障碍。这是对中心论点的深入阐述。(三)合作探究1、研读第1段。(1)学生诵读,之后点评。这一段作者运用排比句和反问句,并且一口气连用了八个“吾”字,语势流畅,跌宕有力。朗读时力求把文章的语势读出来。(2)引导学生疏通文句。重点理解:①本段中的古今异义词学者  古:求学的人      今: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的人所以  古:用来……的凭借   今:因果关系连词从而  古:跟从……并且    今:连词,表示结果或目的。即因此、就②本段中的词语活用现象吾师道也    师,名词用作动词“学习”吾从而师之   师,名词用作意动“以……为师”(3)引导学生分析层意教师的作用和任务——传道、受业、解惑(前两句)从师学习的必要性——解惑、师道(中间三句)择师的标准——道在即师在(最后一句)。这一段从正面阐明从师之道,统领全文。(句中的“道”,包含“仁”“义”等具体内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学、伦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观点;“业”就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即下文所说的“六艺经传”;“惑”就是上述“道”和“业”中的疑难问题)(4)讨论:教师的“传道”“受业”“解惑”这三项任务,哪一项是主要的?本段对“受业”一项未作阐述,这是为什么?明确:在韩愈看来,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传道”,他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主要目的就是要“传道”,恢复儒家的“道统”,因而提出“师道”的口号。这个意图是贯穿全文的。“受业”是教师的起码工作,即下文说的“授之书而习其句读”,人尽皆知。开头全面概括教师的任务时不可不说,但不是论述的对象。2、研读第2段。(1)本段的中心句是什么?说说这一段与第一段是怎样联系的?明确:中心句是“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分论点)68\n这段以第一段为立论根据,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通过针砭时弊,从反面论证第一段所提出的观点,说明从师的必要性。(2)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又是怎样展开论证的?明确:这段文字通过正反对比,论证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今之众人古之圣人圣益圣,愚益愚疑问语气为子择师自身耻师小学而大遗肯定语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士大夫今其智乃反不能及讽刺语气(四)能力提升1、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活用方式与其他不同的一项()A.吾从而师之。B.孔子师郯子……C.不耻相师。D.稍稍宾客其父。答案:C(C项中的“耻”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对……感到羞耻”;其余各项加点的词均为名词的意动用法,分别解释为“以……为师”“以……为师”“以……为宾客”)2、词句辨析。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吾师道也(道理)师道之不复(风尚)惑而不从师(老师)吾师道也(学习)师道之不复(从师)不耻相师(学习)3、重点句子解释。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宾语前置句,“之”提宾的标志)(五)拓展探究(1)韩愈批评“耻学于师”的风气,涉及的面似乎很广——开头是“今之众人”,接着是所有做父亲的人,最后又是“士大夫之族”,他的主要批评对象究竟是谁?请说明理由。(2)本文语言犀利,试从第二段中举出几个例子。答案要点:(1)主要的批判对象是士大夫之族。理由有二:第一,从行文看,第二段结尾对士大夫之族的批判语气十分严厉,说他们瞧不起劳动群众,却不如劳动群众聪明,不懂得从师的道理。第二,“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正是这类人的特殊心态,也是门第观念很深的反映,而门第观念跟以“道”为师的正确主张恰恰是格格不入的。(2)例如“欲人之无惑也难矣”,表面上是作者的慨叹,其实骂尽了士大夫阶层中的腐儒及不学无术之辈。他们读了几本书,自以为了不起,实则是一本糊涂账,真要问起他们,就会瞠目结舌,说不出个所以然的。“圣益圣,愚益愚”,语气是斩钉截铁的,不容置辩,也是骂这个阶层中处在高位置的人。三、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作者、背景和有关文学常识,从总体上把握了文章的结构,明确了中心,分析了对比论证的方法,并就文中涉及的意动用法和宾语前置等文言知识作了介绍。四、作业设计1、结合注释理解词句,读懂课文。2、背诵课文1、2段。第二课时一、导语设计由复习导入。1、检查背诵情况,抽背、齐背相结合。2、说出第一、二段的主要内容及说理方法。3、翻译课文中重点语句。二、文本解读(一)知识积累句式积累1、判断句: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表判断)68\n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表判断)2、被动句:不拘于时(介词“于”表被动)3、宾语前置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之”作标志的宾语前置)介宾短语后置句:①而耻学于师。②不拘于时,学于余。③师不必贤于弟子。4、省略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5、固定格式: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乎”,表示反问,意思是“难道……吗?”)(二)信息筛选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1)师课文中出现26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①作名词,有两种情况:A.作“老师”讲古之学者必有师B.作“专门技艺人”讲巫医乐师百工之人②作动词,有三种情况:A.作“学习、效法”讲吾师道也(“师道”,动宾关系)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B.作“从师”讲或师焉,或不焉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偏正关系)C.作“以……为师”讲,意动用法吾从而师之(2)之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A.指代人或事物择师而教之B.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郯子之徒巫医乐师百工之人②作助词,有四种情况:A.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古之学者B.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师道之不复,可知矣C.表示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D.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六艺经传,皆通习之③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A.作代词,指代自己君将哀而生之乎B.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C.作动词,“到”“往”吾欲之南海(3)其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①作代词,有四种情况:A.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B.复指,作主语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C.作兼语余嘉其能行古道(他)68\nD.作定语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②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A.表猜测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B.表感叹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多么)(三)合作探究1、学生自读第3段,并思考:这一段的中心句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一角度来进行论述的?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明确:中心句是“圣人无常师”。(分论点)这一段是正面论证,作者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于老聃的事例,并引用孔子的名言,进而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结论。这个结论,是对第一段提出的“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的深化,也是对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进一步批判。2、讨论:有人说,这一段的结论阐明了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你对此是怎样认识的?明确:这一段以孔子从师的言行,推论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崭新观点,用相对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师生关系,说明师生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教与学是可以相长的。这就将老师和学生之间那条人为的固定界限取消了,对自古以来“师道尊严”的传统提出了挑战,闪耀着朴素的辩证唯物论的思想光辉。这种闪光的思想,被后世许多教育家引申发挥,为教育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3、研读第4段:(1)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明确: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进一步倡导了从师学习的态度。(2)这一段与前文有什么关系?明确:这段点明作者作《师说》的缘由,总结全文。这段话中“不拘于时”和“能行古道”两语是点睛之笔,表示作者反对“耻学于师”的坏风尚,赞成以道为师的好风尚,分别照应了前文的第二、三段。4、学生诵读第3、4段。5、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点?明确:(1)整句散句结合。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如,第2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益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2)一个意思,多种句式。第2段一连用了两个对比及结语都是批判士大夫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但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语气;第二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责备语气;第三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讽刺语气,感情强烈。(3)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本文有好几处运用这种修辞手法,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四)拓展探究1、讨论:课文题注中指出,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写《师说》,跟古文运动有没有关系?文中有没有这方面的表示?明确:六朝以来,文坛上盛行骈文(以四字、六字为句,上下句相对,又叫“骈四俪六”),这种文体不重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导致文学创作中艳丽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为此,韩愈提倡恢复古文的传统,并身体力行,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逐渐形成了风气。所以后来就有了“古文运动”这个名称。文中赞颂李蟠“好古文”就是明确表示对古文的推崇,说明韩愈“抗颜为师”,是以恢复古文的优良传统自居的,通过培养“后学”,扩大古文的影响。2、根据以上问题进一步归结本文的写作目的。明确:作者明确指出教师的职责是“传道受业解惑”,而居首位的是“传道”,因而提出“师道”的口号,以恢复儒家的“道统”。而要恢复儒家道统,就要在文风上来一个解放,提倡古文,反对骈体文。写作目的:提倡尊师重道,推进古文运动。3、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68\n明确: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三、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归纳了文中的各种特殊句式和部分多义词语的用法,梳理了文章,明确了写作目的,了解了作者敢于向世俗流弊挑战的精神和勇气。四、作业设计写一篇《师说》读后感,题目自拟,字数不限。18、晏子治东阿【教学目的】1.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训练学生的文言翻译能力。2.学习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了解晏子的政治思想。【教学重点及难点】文言词语的掌握,文言知识的积累【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导入:“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是晏子留给我们的名言警句。晏子生活俭朴,忧国爱民,敢于主持正义,又善于辞令,在外交活动中不畏强暴,维护国家尊严。睿智的思想让他妙连珠,成为春秋时期齐国继管仲之后的大政治家。今天我们通过学习《晏子治东阿》走近晏子,了解晏子的政治思想。一关于晏子和《晏子春秋》  晏子(?一前500),字仲,名婴,谥号为平,夷维(今山东省高密县)人,为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历任灵公、庄公、景公三世。博闻强识,善于辞令。他主张以礼治国,力谏齐景公轻赋省刑。汉代刘向《晏子春秋》叙录,曾把晏子和春秋初年的著名政治家管仲相提并论。  《晏子春秋》是记录晏子思想言行的一部书,相传是晏子所作,实为后人根据晏子的逸闻轶事编写的。全书八卷(篇),包括《内篇》六卷(《谏上》《谏下》《问上》《问下》《杂上》《杂下》),《外篇》二卷,共收录200多个简短故事。二关于作者刘向是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沛县)人。汉成帝时改名为“向”,所撰的《别录》,为我国最早的目录学著作。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战国策》等书。《说苑》是刘向散文的代表作,是刘向分类纂辑先秦至汉初史事和传说,杂以议论,以阐明儒家的政治思想和伦理观点为主旨。其中很多篇章类于后来的志人小说,在刘向散文中最具文学价值,对后来的文言小说有不少影响。三初步感知课文听课文录音,或者教师泛读,正确识读课文。学生齐读或自由读,根据课文注释,疏通词句,初步感知课文,把握大意。四解析课文,完成文言积累按照高考的文言训练要求,边读边译,边总结。(一)重点词语景公召而数之曰数:shǔ责备寡人将加大诛于子诛:责罚便事左右便:biàn能言善辩。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谢:道歉子强复治东阿强:qiǎng勉强寡人无复与焉与:yù参与,干预(二)通假字①属托不行(属:同“嘱”,嘱咐)②并曾赋敛(通“增”,增加)③仓库少内(通“纳”,上缴,交纳)④再拜便辟(通“避”,退避)(三)词类活用①三年不治,臣请死之(名词的为动用法,为……而死)②而君反以罪臣(名词活用为动词,怪罪,责怪)68\n③以利其民(使动用法,使…受益)(四)古今异义①寡人将加大诛于子(古:加以狠狠地 今义:增加,加强)②于是明年上计(古:第二年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③属托不行,货不至赂(古:不去做 今义:没本领;不能够)④仓库少内,便事左右。(古:近臣 今义:表方位的名词)(五)文言句式①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主谓倒装句)②寡人将加大诛于子。(状语后置句)③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判断句)五赏析课文1梳理文章脉络:晏子治东阿三年——召而数之——请改道易行——迎而贺之——晏子论道——景公下席而谢之2在这个故事中晏子采用了什么方法说服景公?明确:文章采用前后对比的方法。3对晏子前后两次不同的治理,齐景公的态度有什么不同?明确:晏子受命治理东阿,“属托不行,货赂不至,陂池之鱼,以利贫民”,经过三年的精心治理,东阿社会安定,百姓乐业;但是景公“反以罪臣”。“改道易行”后三年,晏子不惩治懒人恶人,决狱断案,袒护豪强,甚至营私舞弊、欺上瞒下,但齐景公“迎而贺臣”。4齐景公为什么有这样不同的态度?你对此有什么启示?明确:齐景公只听信近臣对晏子的评价,导致他在评价晏子时出现了失误。通过两次治理东阿的行为,告诫齐景公“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则天下治平,百姓和集”。同时也启发后人:评价人(考核官员是否尽职尽责)要客观公正,不能偏听偏信,不作实际调查研究就轻下结论。六拓展思考晏子改道易行,得到齐景公的认可。你怎么评价晏子的这次进谏?再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参考:①晏子说服景公的方法,用的前后效果的对比,在事实面前,景公才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也可以说是动了一番心思的。这体现了晏子能言善辩的卓越才干。②对于这次向齐景公劝谏的方式,我却不以为然。用东阿三年的经济发展时机和前三年好不容易取得的丰硕成果换取齐景公的注意、警醒和认同,这代价也未免太大了点吧!③现在的为官或考察官员政绩的方法和思想,树立廉洁奉公,为民请命的为官者典范,弘扬以民为本,客观公正的考核之风。 谏太宗十思书魏征一、教学目的1、了解作家作品2、掌握本文的主要观点和对比论证的方法3、掌握“安”“信”“求”“治”“以”“所”“哉”等词的用法4、领会突出运用比喻、排比的方法,语言形象,说理有力的特点5、理解文章“十思”的内容及其现实意义6、学习文章真诚而委婉的劝谏艺术二、教学重点1、文中“十思”的内容理解及现实意义2、真诚而委婉的劝谏艺术3、积累涉及的文言字词与句式三、教学难点:领会突出运用排比、比喻和对比的方法,理解文章的论证结构四、课时:2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语1、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与大智。多少忠臣义士,赤心耿耿,尽忠进谏,结果呢,有的被挖心,有的被放逐。比干、屈原悲惨的故事,千古流传。但是,唐代著名谏官魏征进谏唐太宗,却大多被采纳,不但没有招来杀身之祸,还经常得到唐太宗的表扬。魏征写了《谏太宗十思疏》上奏后,唐太宗非常赞赏,亲手写诏书嘉许魏征,并放置案头,以资警惕。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他是怎么写这篇文章的。2、比干的故事68\n3、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那么你知道他以谁为镜吗?(二)解题本文选自《旧唐书·魏征传》。谏—劝谏;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我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十思—是本文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疏—奏疏,古代臣下向君主议事进言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三)作者与作品魏征(繁写体为“徵”),字玄成,唐朝下曲阳人。隋末,因避乱而出家做道士,后参加李密反隋的起义军,李密失败后降唐,太宗时拜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世人称魏郑公。死后赠司空,谥文贞。唐太宗曾赐手诏,赞魏征道:“昔晋武帝灭吴之后,志意骄怠,何曾(人名)位极台司,不能直谏,乃私语于孙,自矜明智,此不忠之大者也。得公之谏,朕知过矣。当置之几案,以比弦韦(自警)。”魏征死后,太宗又对侍臣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魏征从政十六七年,上书言事二百多次,达十万言,起奏疏收在《魏郑公谏录》、《贞观政要》中。(四)写作背景隋朝在农民起义中覆灭,给唐朝统治者敲响了警钟。唐太宗李世民就曾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朝初年,为了缓和阶级矛盾,积极纳谏。太宗起初听不进魏征直谏,发誓要杀他,后来他悟出这是为了国家长治久安,便越听越爱听。这篇奏疏是魏征贞观十一年写给唐太宗的。当时,经过战争后的修养生息,经济得到了发展,人民生活也富裕起来,加上对外战争连年胜利,边防巩固,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四处游玩,劳民伤财,就在魏征呈上此文的当年,太宗先下令修飞仙宫,后来又诏令修建老君庙、宣尼庙。二月巡游洛阳宫,六月巡游明德宫,十月猎于洛阳苑,十一月又巡游怀州,狩于济源,为此民怨沸腾。魏征“频上四疏,以陈得失”(此为第二疏),太宗猛醒,还写了《答魏征手诏》称赞他。(五)初步感知1、字词音义2、文章内容(自主阅读文章,概括、补充)3、文章结构中心论点:居安思危,戒奢以俭(1)分析第一段:以“固本思源”为喻,说明“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重要性正面阐述:三个排比句,两个作比喻,一个明事理,浅显易懂。反面申述:紧扣上层三个排比来申述,加上一个反问,简洁有力。提出结论:由人君地位说起,结合开头的比喻,从反面提出自己的观点。观点(作者认为人君怎样才能治理好国家):“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2)分析第二段:总结经验,从创业守成、人心向背等方面论述“居安思危”的道理历史现象: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分析原因:殷忧——竭诚待下——吴越为一体得志——纵情傲物——骨肉为行路论证方法:对比——善始与不善终、竭诚待下与纵情傲物;比喻——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民和君的关系)(3)分析第三段:提出“居安思危”的具体做法,即“十思”“见可欲”“将有作”:指见到能引起自己喜爱的东西,就想到用知足来警戒自己;将要大兴土木时,就想到适可而止——戒奢侈。“念高危”“惧满溢”:指考虑到身居高位,就要时时想到谦虚谨慎的修养自己的品德;惧怕自己骄傲自满,就要想到胸襟宽广像能容纳滔滔江水的大海——戒骄傲。“乐盘游”“忧懈怠”:指外出游猎要网开一面,适度而行;担心做事懈怠,就要时时想着善始善终——戒放纵。“虑壅蔽”“惧谗邪”:指虚心容纳下边的意见,严格要求自己而疏远斥退那些坏人——戒小人。“思所加”“罚所及”:指不要因个人的情绪变化而谬加奖赏或滥施刑罚——戒赏罚不公。68\n小结:做到这“十思”,“即“五戒”,就可以实现——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六)总结思人君当思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提出问题为什么思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分析问题思些什么诚能十思垂拱而治解决问题文章围绕“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主旨)而展开,以“思”为线索,委婉规劝唐太宗在政治上要慎始敬终,虚心纳下,赏罚公正;同时用人要知人善任,简能择善;生活上要崇尚节俭,不轻用民力。这些主张的目的在于巩固李唐王朝,同时在客观上能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具有一定的进步作用。同时,文章将所要论述的问题连缀成文,结构线索清晰,并运用比喻、排比和对仗的修辞手法,说理透彻,音调铿锵有力。(七)讨论魏征对唐太宗的“十思“,对于我们今天,对于我们自己有何有益的体会?(八)写作特点1、论证方法(1)正反对比论证。对同一问题从正反两方面论证,剖析,使说理更加透彻。例如第1段先从正面论述固本疏源的重要性,又从反面论证不这样做的危害。(2)比喻论证比喻论证是议论文一种常见的论证方法,文章开篇三句,一二句先设喻,第三句担揭示正意。2、语言特点:骈散结合“十思疏”是一篇骈文。唐代奏疏都习惯用骈文写作,但此文与当时流行的骈文不同。在形式上它利用骈文的排比、对偶、表达真情实感,但又不囿于形式,不避散句,不咬文嚼字,不大量用典,没有繁冗的引证。言之有务切中时弊,难能可贵,既有骈文的华美,整齐,又有散文的自然流畅,易于诵读。(九)重点字词强化※古今异义1、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古:树木的根部;今:事物的根源或重要部分2、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古:放纵感情、骄傲;今:尽情3、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古:“以之为”,即“把它当作”;今:认为4、则思虚心以纳下古:使心虚;今:一种谦虚的美德※一词多义安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安定,形容词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怎么,副词项王曰:“沛公安在?”哪里,疑问代词衣食所安,弗敢专也享受,动词信信者效其忠诚实,形容词愿陛下亲之信之信任,动词小信未孚,神弗福也信用,名词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忠实,形容词欲信大义于天下伸张,动词烟涛微茫信难求实在,副词低眉信手续续谈随手、顺手,动词自可断来信使者、媒人,名词求求木之长者追求,动词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寻求、探求,动词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请求,动词68\n不求闻达于诸侯追求,动词阿母为汝求求婚,动词治文武并用,垂拱而治治理,动词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医治、治疗,动词不效则治臣之罪惩治,动词治平至百年可谓久矣安定、太平,形容词今治水军八十万众部署,动词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对付,动词当盛夏之时,当风而立对着、面对,动词人君当神器之重主持、掌握,动词各当时而立法适应、相当,动词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应当,副词安步以当车当作,动词以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连词,表示目的,来虽董之以严刑介词,用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连词,表目的,来※词类活用必固其根本形容词作使动,使……稳固人君当神器之重形容词作名词,重权居域中之大形容词作名词,重大地位则思知止以安人形容词作使动,使……安宁则思江海下白川名词作使动,居……之下弘兹九德使动,十……光大简能而任之形容词作名词,贤能的人※文言句式判断句: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倒装句式: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介宾后置68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