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9 MB
- 2022-08-1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全册教案2010-12-26第66页共66页\n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全册教案2010-12-26第66页共66页\n1.1 人口数量的变化【教学目标】1.理解人口数量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趋势,并能一一解释其原因;2.理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差异和成因,并理解不同国家有不同的人口政策;3.运用图表分析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并比较人口增长模式的时间和空间的差异;4.通过学习,能读懂并分析人口增长坐标图;同时能辩证地认识人口增长的不同状况采取的人口政策也不同。【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分析并比较人口增长模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难点: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三个指标解决方法:读图分析比较法调查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板书设计】第一节 人口数量的变化第一节人口数量的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一)人口在数量变化在时间上是不均匀的(二)世界人口增长在空间上的差异——不均衡二、人口的增长模式及其转变人口增长模式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所处历史阶段原因原始型高高低农业文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具体略)传统型高低高工业文明现代型低低低后工业文明学生学、思过程设计【讲授过程】 第一课时【新课导入】大家春节回去有没有发现自己住的社区周围人口有没有什么变化?老师:大家春节回去有没有发现自己住的社区周围人口有没有什么变化?学生:略老师小结:很多同学都感觉到了人口数量上面有所变化,有变多的,有变少的。这就是我们这一章有关人口变化的一个最直观的,在数量上的变化。那么是什么引起这样的变化,这样的变化对我们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已经产生、正在产生和将要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又该如何去面对?带着这些问题,接下来,我们就开始今天的内容——【板书】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数量的变化。第66页共66页\n【新课教学】:(图片展示):世界60亿人口日老师:图片中,大家看到了什么?学生:安南抱着一个小孩。老师:为什么这个小孩的出生,社会会如此关注,甚至安南都要亲临现场?学生:因为他们降临人世,意味着世界人口增长到了创纪录的60亿。老师:是的,这个小孩的出世,意义重大,据说他很荣幸地成为了“世界公民”,可以享受许多优惠的政策……。从这个图片,我们看到了世界的人口不断增长,目前已经达到了相当庞大的数量,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7000多万的数量在继续增大,请大家计算下到今年,世界人口已经大概达到了多少?学生:约65亿。【板书】一、人口的自然增长请同学理解人口的自然增长由人口基数及自然增长率决定,而自然增长率由出生率、死亡率决定。(一)人口在数量变化在时间上是不均匀的【新课教学】请同学理解人口的自然增长由人口基数及自然增长率决定,而自然增长率由出生率、死亡率决定。(1)通过实例及问答的方式使学生掌握出生率、死亡率以及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含义: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2)根据P3“活动”,使学生得出人口的自然增长不仅与人口自然增长率有关,而且还与人口基数有关:人口数量的自然增长=人口基数×人口自然增长率(课本图片展示):10万年以来的人口增长和100年来世界人口的增长结合课本的读图思考题,引导学生观察人口数量的时间变化特点,并分析影响人口增长产生时间差异的原因,使学生能够区分不同时期人口数量增长的快慢及判断依据。学生学、思过程设计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读地理坐标图的能力,如何从中获取信息:(1)认清坐标表示的变量;(2)图形的变化特征:曲线坡度大小陡缓程度的含义;(3)思考各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教师小结】人口增长的总体趋势:不断增长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最根本的是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都能促使人口的增长正说明了这个问题:生产力水平高低出生率死亡率生存环境、生活水平、医疗水平人口增长数量变化第66页共66页\n【教师承转】人口的数量变化不仅在时间上有差异,同样在空间上也是有差异的。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国家或地区,往往也具有不同的人口自然增长特点。【板书】(二)世界人口增长在空间上的差异——不均衡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观察人口增长的空间特点,并分析影响这一差异的原因。【新课教学】(课本图片展示):1950-2000年各大洲和地区人口数量的增长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观察人口增长的空间特点,并分析影响这一差异的原因。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读地理统计图的能力,如何从中获取信息:(1)认清图例,辨别柱子的色泽、长短所表示的含义;(2)比较同一时段(时间)不同对象,同一对象不同时段(时间)柱子的长短,确定其含义。结合P5“阅读”,进一步验证人口增长在空间上的差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教师小结】(表格对比)自然增长率水平人口增长原因分析今后变化趋势典型国家举例发达国家保持较低水平缓慢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念的转变等较稳定,一些国家的人口还会逐渐减少俄罗斯、德国和日本发展中国家水平较高很快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开始趋于缓慢中国、印度和巴基斯坦【新课教学】通过之前探讨的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的趋势,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各自出现的人口问题和解决对策,树立学生的人口发展观。(结合课本图片1.5“世界部分国家的人口政策”,并向学生展示不同国家人们的生活图片来直观说明各个国家存在的不同的人口问题。)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理解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采用以中国目前的人口增长数量与英国、法国、德国的总人口数量作比较计算,同时比较他们的GDP世界排名。学生学、思过程设计其间,适当补充各国具体采用的人口政策的材料,例如:日本、意大利耗资鼓励生育,印度采用的抑制生育政策等。【教师小结】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太慢:劳动力不足,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开发,空间得不到合理利用;人口老龄化,个人及社会赡养负担增加,社会福利和保障面临的压力增大,国防兵员不足等问题。发展中国家—第66页共66页\n人口增长太快:劳动力过剩,就业困难,失业人口增加;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卫生、交通等各方面的社会开支扩大,压力增大,影响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资源需求增大,人类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废弃物增多,造成资源和环境问题,人地矛盾进一步被激化。【作业设计】阅读1950-2000年各大洲和地区人口数量的增长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观察人口增长的空间特点,并分析影响这一差异的原因。学生学、思过程设计 第二课时【教师承转】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人们衡量人口数量的增长主要是通过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来衡量的,而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这三项指标相结合就形成了人口再生产的不同特征,形成了不同类型,构成人口的增长模式。让学生通过读图比较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采用问题引导。【板书】二、人口的增长模式及其转变【新课教学】(课本图片展示):图1.6“人口增长及其转变示意”让学生通过读图比较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采用问题引导:(1)三种不同的模式的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各有怎样的差别?(2)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引导学生注意从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增长率的变化入手:原始型发展为传统型主要是由于死亡率发生的变化,传统型逐步发展成现代型则是由于出生率发生了变化,从而探讨可能的原因。)(3)三种模式可能分别出现于人类社会的什么历史时期?【教师小结】人口增长模式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所处历史阶段原因原始型高高低农业文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具体略)传统型高低高工业文明现代型低低低后工业文明【设计意图】这一部分主要要求学生通过课本的图掌握三种人口增长模式各自的特点和产生的时间及原因。采用问题引导法,帮助学生自主地寻找答案,加强记忆,同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新课教学】幻灯片展示表格:世界及各大洲的人口及其自然变化(2000年)地区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非洲3.81.42.4第66页共66页\n拉丁美洲2.40.61.8亚洲2.20.81.4发展中国家2.50.91.7大洋洲1.80.71.1北美洲1.40.90.5欧洲1.01.1-0.1发达国家1.11.00.1全世界2.20.91.4学生学、思过程设计通过表格的数据,让学生分析不同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空间差异,并引导学生对中国的人口增长模式的探讨。【教师小结】人口增长模式的空间差异发达国家:现代型的人口增长模式(例如:欧洲和北美)发展中国家:大多数属于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阶段(例如:亚非拉地区)让学生通过读图比较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采用问题引导。全世界:以发展中国家居多——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的过渡阶段【新课教学】结合“案例1”:芬兰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及P7的“活动”,让学生根据第二部分学习的内容,自主地归纳总结出针对芬兰这个国家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因素。【设计意图】前面由老师帮忙引导,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内容和分析方法之后,最后由学生自己来探讨,有助于开拓他们的思维和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内容作最后的概括评价。【作业设计】查阅49年以来中国历年的人口数据资料,绘制人口增长的统计图表,探究中国人口增长的发展趋势【教学反思】第66页共66页\n1.2人口的空间变化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主要类型,以及人口迁移的意义。2.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利用资料或图表,分析说明某地区或某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能力目标1.通过有关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结合实例,学会案例分析的方法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内容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两大板块,每一板块内部又分为二战前后和改革开放前后为时间界线。这种空间和时间的差异性,构成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教学各个环节中加强总结和比较。利用多媒体采取比较法列出两幅表格,让学生比较二战前后和改革开放前后人口迁移的路线、特点、原因。从案例分析不同的国家由于历史、文化背景不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也各相同。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影响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各有不同。本节课有丰富多样的阅读资料和形式,可相互穿插灵活运用于教学中,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人口迁移的类型(流向、成因、意义);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教学难点:人口迁移的原因以及作用教学方法:讲授法和比较法教具准备: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自制图表等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假如现在给你一个机会重新选择住地,你会选择什么地方?学生在七嘴八舌中各抒己见。老师总结,出于多种原因,有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人们的住地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以及生产力的发展,会发生空间移动,这就是人口迁移。本节课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内容。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一、人口的迁移 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自然增减和人口迁移。1.人口迁移的定义所谓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去理解:第一,人们总是不断地进行空间移动,但不能把所有的空间移动都当做人口迁移,只有那些居住地发生"永久性"和"长期"变化的运动,才被当做人口迁移。这就是人口迁移的时间性。强调人口迁移的时间性,就是要把人口迁移与人们每天在工作地与居住地之间的通常往返、外地购物、出差等活动区分开。另外,按照这一定义,游牧民的迁徙、季节的季节流动、有两处或多处居住地的人在不同居住地之间的流动等,也不应包括在人口迁移之中。第二、人口迁移的必须以居住地的改变为条件,即迁移发生前后,人们的居住地各不相同,而居住地的改变包含有人口迁移必须超过"一定距离"。说一说:哪一种属于人口迁移?让学生理解人口迁移含义。1民工潮涌向城市2美国人口从"冷冻地带"向"阳光地带"转移第66页共66页\n3小吴去北京旅游一个月4三峡库区区民搬迁沿海城市安家落户2.人口迁移的分类按是否跨越国界划分国际人口迁移: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国内人口迁移: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去想里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3.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 时间特点原因流向意义国际人口迁移19世纪以前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欧洲殖民主义的扩张,新大陆的开发欧洲、非洲迁往美洲、大洋洲在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二战以后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世界各的国生产发展不平衡拉丁美洲、亚洲、非洲迁往西欧、北美、西亚、北非调整了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的状况 4.我国的人口迁移 原因特点流向古代深受统治者及其行政力量的束缚①人口移动规模小 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的脆弱、频繁的战争以及自然灾害等影响②背井离乡大批迁移黄河流域迁往长江、珠江流域新中国成立以来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东部沿海地区迁往内地和边疆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国家改革开放政策人口流量增大,出现民工潮从农村迁往城市从内地迁往沿海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贸易的往来和交通条件的日益便利,我国的人口迁移不仅数量增加,而且频率加快,使各地区人们的交往更加密切。人口迁移在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等很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活动 1.你的祖籍在哪里?如果你的家庭有跨省界(国界)移动的历史,请说一说每一次移动给家庭带来的影响。可以请家庭亲属中有移民背景的同学简要介绍有关情况,以了解这种地理现象发生其影响。让学生讲解个人所在家庭的迁移经历进行探讨分析,然后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第66页共66页\n 2.近年来,我国有一些科技人员、工人、农民迁往东南沿海地区定居。这些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产生的影响是否相同?为什么?从迁出地来看,人口迁移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等的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对人口压力大的农村,人口迁出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可以更加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农业土地资源,对更好地保护农村的自然环境有积极的作用,但是,人口迁出也容易造成迁出地的人才外流现象。从迁入地来看,为东南沿海地区工农业发展提供劳动力,积极地推动了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但大量的人口对迁入地来说,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口拥挤、人口压力过重、甚至社会治安混乱的现象.承转:我们学习了国际人口迁移和我国人口迁移的有关知识。那么,我们就要问,人们为什么要迁移?迁移受哪些因素影响?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一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二是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一般认为,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经济的、社会的和政治的因素的综合反映。人口是否从某一个地区迁移到另外一个地区,要看迁入区是否有吸引力,而这种吸引力可能因环境或个人的价值观的变化而变化。案例2通过这个案例,使学生了解如下问题:1、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从16世纪起,欧洲人开始移居美国。可以说,没有国际人口的迁移,就没有今天的美国。移民对美国近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2、美国曾出现过的四次国内人口迁移高潮。第一次是19世纪中期南北战争造成的人口大规模西移;第二次发生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伴随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人口由乡村大量流入城市;第三次是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由于农业危机、自然灾害等原因使南部人口迁往北部和西部;第四次是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东北部老工业区的人口大量迁往南部和西部有新资源、新兴工业的"阳光地带"。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城市环境改善和老工业区经济的重建,还出现人口向老工业区和城市回流的现象。案例3 通过这个案例,使学生了解如下问题:我国古代人口的变迁1、周朝前,我国人口重心均分布在北方的黄河流域。2、秦汉时期,北方大规模战乱屡屡发生,使人口多次迁往南方。3、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期间,北方居民为了躲避战乱和民族压迫而继续南迁。尤其是"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难"引起了北方人口南迁的高潮。北宋末年,南方人口已占全国人口2/3左右。4、元明清期间,政治中心在北京,北方战乱平息,人口数量增加。5、我国人口迁往海外有很长的历史。活动 从上述案例中任选一个,进行重点分析。 第66页共66页\n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哪些因素促使美国成为一个移民国家?哪些因素导致了美国人口在本土范围内频繁迁移?第一次:战争 第二次:经济因素 第三次:农业危机、自然灾害 第四次:环境 (2)影响我国古代人口大规模迁移的因素,与影响我国近几十年人口迁移的因素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这样的不同?古代:战争 近几十年:政策、经济等因素本部分可以由学生分组讨论--学生讲解--学生补充--教师总结的步骤进行教师总结:通过古今中外的人口迁移现象中,我们可以看出,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寻求更多的改善物质生活条件的"机会"获得更好的经济待遇改善个人及家庭生活经济因素(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其他因素战争、宗教、社会变革、国家政策、生态环境变化,以及个人动机和需求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课堂小结:这节课要明确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化,不仅包括人口自然增减,还包括人口迁出或迁入数量的变化。掌握人口迁移的概念,类型及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我们知道人口的迁移是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综合体,我们在分析某一迁移现象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全面考虑,突出重点,体现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板书设计: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一、人口的迁移1.人口迁移的概念、意义2.人口迁移的分类(按是否跨越国界划分)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3.国际人口迁移的(原因、特点、流向)4.我国人口迁移的(原因、特点、流向)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一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二是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第66页共66页\n1.3 人口的合理容量【教学目标】1.了解环境承载量、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2.了解和理解全球人口容量估算与前景3.了解和理解我国环境人口容量估算和前景4.理解人类要在世界各地消除贫困并保持人口的合理容量,各国须采取相应措施【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1.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2.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难点:1.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及估计2.理解人类要在世界各地消除贫困并保持人口的合理容量,各国须采取相应措施【教学准备】 示意图、文字资料【板书设计】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1.3人口的合理容量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一)环境承载力1、概念:2、衡量指标(二)环境人口容量概念2.环境人口容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3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二、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一)人口的合理容量1、概念:2、特点3、概念提出的意义(二)正确处理人类在世界各地消除贫困与保持人口的合理容量的关系学生学、思过程设计【讲授过程】【新课导入】近几千年来,世界人口一直在增长,而且增长速度不断加快。公元初年时,全世界的人口也就是2亿到3亿,而目前已超过了60亿,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世界人口增长了20多倍。据预测,下世纪末全球人口可能达到处100亿以上。地球只有一个,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那么,我们生活的地球究竟能容纳多少人口呢?一个国家或地区,又能容纳多少人口?多少人才是最合适的数量呢?【板书】1.3人口的合理容量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一)环境承载力(用来表示环境对人口的容量的限度)1、概念: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第66页共66页\n2、衡量指标:人口数量。(二)环境人口容量【新课教学】:1.概念: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2.环境人口容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注意环境人口容量定义中所包含的几层意思:①谈环境人口容量应指出具体时间,因为环境人口容量是时间的函数,具有不确定性。②人类的生存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因而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③人类的生活除了满足吃、喝等物质方面的需求以外,还有精神生活的需求。人们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也在不断变化,因此,确定具有什么样的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④如果研究某一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要以该国或地区所能利用的资源和技术为依据,而所能的利用的资源和技术,不见得完全就是本地的,也可以是定义中所说的“其他”(如国外或地区以外的)资源和技术,这一点对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结果有较大的影响。(过渡)如何进行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呢?3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本部分建议采取由学生自学——学生讨论——学生阐述——学生补充——教师总结——归纳出一个倾向性的意见的程序进行第66页共66页\n(过渡)据科学家计算,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约为16亿,而我国目前的人口已有近13亿的情况下,已经表现出了人口负担过重的现象,资源表现出紧缺状态,到底中国有多少人才最合适呢?二、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引言)在保证现代人生活幸福,同时又不降低未来人生存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地球到底适合养活多少人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科学家在环境人口容量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一)人口的合理容量1、概念: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2、特点: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3、概念提出的意义: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第66页共66页\n(二)正确处理人类在世界各地消除贫困与保持人口的合理容量的关系本部分建议采取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阅读教材——学生进一步探讨——学生代表发言——学生补充——教师总结的程序进行(1)请同学们结合日常生活实例和教材分析说明人类要在世界各地消除贫困并保持人口的合理容量任务的艰巨性?(2)采取何种措施才能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的出现?教师总结(1)现实中的人口问题(如人口过快增长、人口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等)引发了严重的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①发达国家的人均消耗资源量很大,索取资源和转嫁有害生产的地域超出了本国的范围。②发展中国家不仅人口数量多,人均消费水平低,而且一些国家的人口仍在快速增长。若在现有的经济基础上,把发展中国家人均生活质量提高到与发达国家相当的水平,所引发的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将会相当严重,解决的难度也很大。(2)I就整个世界来说:①国际社会要倡导各国,尤其发展中国家要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②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II就各国、各地区来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应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既保持好生态平衡,又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作业设计】完成P14活动题【教学反思】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第66页共66页\n 第一课时课标要求:1、 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的原因。2、 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教学目标:1. 理解城市地域形态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2.熟悉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类型,结合实例分析各功能区的形成、发展过程以及它们的区位特征。3.分析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行政因素等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一般规律。教学重点:城市的地域形态;城市地域结构特点;经济因素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的作用。教学难点:城市地域形态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经济因素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的作用。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中心。目前,世界上有近50%的人口居住、生活在城市里。从城市个体来看,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外部形态,而且在每个城市内部不同部位都有不同的作用,以及各具特色的内部空间结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城市形态1.概念:在大比例尺地图上,我们看到的每个城市特定的外部轮廓形状。2.城市形态的形成与它所处的地理环境的关系:城市用地较为规整,形成集中发展的城市形态——平原地区;分散发展的城市形态——山区或丘陵地区(因为城市用地比较破碎)。3.类型划分:类型团块状条带状组团状分布地区平原地区沿铁路或河流、谷地等被迫沿此延伸地形的崎岖不平的丘陵山区举例我国的成都(左图)重庆第66页共66页\n、合肥,美国的华盛顿兰州、洛阳、西宁、宜昌等。过渡:城市不仅有一定的形态,其内部还因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2.功能分区(1)形成:不同的城市土地利用方式有着各自的特点,而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的,这就会导致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而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的集中,就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形成功能区。(2)功能分区的特点①功能区之间无明确的界线②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如,住宅区里常常也有商店、工厂等,只是商店和工厂用地面积所占的比率较低而已。3.几种常见的功能区A商业区I商业区的形成:商业活动要求接近消费者,只有便捷的交通才可能带来大量的消费人口,因此商业活动大都分布在交通便利的市中心和街角等位置。商业活动在某地发展起来后会带来众多的消费者,这又会吸引饮食、交通、邮电、银行等其他的服务,这些方便的服务设施又会吸引更多的人和服务,这就是集聚效应。通过集聚效应,商业区逐渐形成。II商业区的分布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主要为点状或条状分布。III中心商务区(CBD)分布: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市中心功能:商业活动的中心和服务中心B住宅区城市的住宅区,是为城市居民提供生活和居住的场所,是城市最基本的一项职能。在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住宅功能用地,约占城市用地的40%到60%。分化:中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结合图2.3香港的中高级住宅区(a)和低级住宅区(b)分析说明中高级住宅区低级住宅区布局区位城市的外缘内城和工业区附近第66页共66页\n房屋面积较大(有的是独立庭院)狭小(拥挤密集)环境优美较差配套公共设施齐全(如学校、医院、商店和绿地等)不齐全C工业区I形成:由城市内部工业相互聚集而形成。这些工业企业专业化程度较高,而且它们之间往往有很强的协作性。II布局: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比较便捷的地带(由于工业生产过程中有大量的运输需求)商业区、工业区和住宅区是城市地域的基本组成,是各类城市所共有的,最基本的功能区。有些大城市因功能复杂,还会形成其他的功能区,例如行政区、文化区等。而这些功能区在中小城市里就不那么明显,但并不是说中小城市没有或不提供这种功能,只是这种职能的用地较分散或占地面积较小而已。课堂小结:回顾本节所学内容,指明重点,让学生了解城市形态和不同功能区的基本特点及发展趋势,联系实际,分析事例,灵活运用。第66页共66页\n2.2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教学目标】①了解不同等级城市的划分标准,知道不同国家和地区城市等级的划分标准是不同的。②理解什么是城市的服务范围,理解不同等级城市的地域结构不同,提供的服务种类和功能不同,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的服务功能的差异。③理解城市的发展变化的基本条件。④理解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的嵌套理论,了解不同等级城市的空间分布特点。【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的差异;城市发展变化的基本条件难点:理解不等级城市服务范范围的差异解决方法:读图分析比较法调查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板书设计】第二节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一、城市的不同等级不同国家疆域、人口、经济发展以及城市化水平不同,对城市人口规模的定义和等级划分不完全相同。二、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1.不同等级城镇的数目与城镇级别有什么关系?(城镇的级别越高,数目越少。)2.不同等级城镇的分布与城镇级别有什么关系?学生学、思过程设计【讲授过程】 第一课时【新课导入】欣赏马甲镇图片若干(鸟瞰图等)、泉州市图若干(中山路图、中心客运站、泉州大酒店图等)、上海市区图,并提出问题:这三个城市是否是同一个等级的城市?图片欣赏引起学生视觉的冲击,特别是马甲镇图,同学们从来没有觉得自己生活的地方这么美,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思考:我国最大的城市是哪个?城市的等级划分的依据是什么?【过渡】这三个城市是不同等级的城市,这三个不同等级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不同,正是由于这地域结构的不同,导致这三个城市的服务功能是否一致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探究的内容。教学师板书课题。新课教学【图片引导】展示三个城市的图片,同时展示上海市2002年人口1334万,泉州市(城区主要包括鲤城、丰泽两个区)人口约为70万,马甲镇人口规模几万人。提出问题:我国最大的城市是哪个?城市的等级划分的依据是什么?第66页共66页\n学生分析讨论,得出不同等级城市的划分依据不是土地面积,也不是经济发展水平等,而是是人口规模。提供背景辅助知识,培养学生提炼有用信息。【材料分析】国家国土面积人口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德国35.7万8237万发达国家高中国960万13亿发展中国家低根据以上资料,你认为不同国家对人口规模的定义和等级划分是否相同?为什么?学生分析讨论由于不同国家疆域、人口、经济发展以及城市化水平不同,对城市人口规模的定义和等级划分不完全相同。通过材料对比分析,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材料分析】学生阅读课本阅读部分材料,分析我国城市的等级划分标准,并说出马甲镇属于哪一类?(城镇型居民点)通过学生自主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过渡】城市是某一区域的中心,集中了大量的企业和机构,如马甲镇他集中了大量的商店、工厂、医院、学校、政府机构等,正是由于这些部门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服务。【问题引导】展示马甲镇图片,并提出问题马甲镇为我们提供了哪些方面的服务?马甲镇为我们提供了哪些服务设施?马甲镇能为哪一个区域的人提供服务?学生分析讨论得出马甲镇能为我们提供购物、就医、上学等服务。马甲镇为我们提供了医院、高级中学、超市、理发店、酒楼等服务设施。马甲镇能为泉州市范围内的人提供服务,并且得出城市的服务范围的概念:到城市来购物、就医、上学或寻求其他服务的人口在地域空间上的分布范围。思考:阅读课本P26页活动完成以下要求:①对三个城市进行等级判定②完成书上表格并解释原因③总结三个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有什么不同利用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浅显易懂,学生也感兴趣。【过渡】我们看常见的病可以在马甲找诊所或者到马甲医院就诊,可是如果看的是一些大病呢?由此得出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不同【学生活动】阅读课本P26页活动完成以下要求:①对三个城市进行等级判定②完成书上表格并解释原因③总结三个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有什么不同?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并小结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不同,大城市的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大;小城市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围小。(引导学生填下表)小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服务种类少多更多级别低高更高第66页共66页\n服务范围较小(本县)较大(各县乃至全省)可扩展至全国服务设施百货公司、县医院、高级中学、汽车站等除了有小城市的一般职能以外,还有大型专业商店、商品批发中心、专业医院和大专院校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学会学习成为可能。【问题引导】马甲镇目前是几万人的小镇,他的将来能否可以发展演化为市?学生回答能或不能,从而过渡到城市等级提升和服务范围的扩大需要什么基本条件?马甲镇的将来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引起了他们寻根探究的欲望。【案例分析】利用课本上海的等级和服务范围的变化学生分析上海的发展变化与上海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①上海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以及长江的出海口。②上海市有发达的铁路网连接长江流域和北京、广州等市,使上海有充足的原材料、劳动力和农产品供应。③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东南端和太湖流域的下游,提供了广阔、平坦的土地。充分发挥图的作用,培养学生阅图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有序地分析问题【案例分析】“石家庄原来是正定县的一个小村庄,石家庄现在是拥有100多万人的省会,而正定县却是只有3万人的小城,”是什么因素影响?学生就图片上分析得出石家庄的发展变化随京汉、石太、石德铁路的修建而兴起,说明发达的交通是城市等级提升和服务范围扩大的基本条件。通过对案例的评析和研究,增强学生的分析、概括和总结知识的能力。【案例分析】“大庆市,以大庆油田而得名。此地原为滨洲铁路的萨尔图站两侧的千里平原1959年9月26日,松辽盆地第三号探井喷出原油,当时正是我国建国十周年大庆的前夕,为纪念这个大喜大庆的日子,因而给这个油田取名为大庆油田。大庆油田现有人口100多万。”问:大庆市的形成与发展是什么因素造成的?学生分析得出大庆的兴起与石油资源的开采有关。通过有趣而富有知识性的案例,把内容具体化。教师小结:城市能够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或达到一定的等级,与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发达的交通、丰富的资源有关。第66页共66页\n【问题分析】泉州市洛江区的马甲镇将来能否可能发展演化为市?你的原理是什么?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知道从三个方面分析,各抒己见,言之有理就正确。营造宽松愉悦的讨论氛围,鼓励学生大胆提出看法,发表见解。给每一个学生展示优势创造机会,同时加强学生间的合作、协作,提高交流表达能力,锻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一方面学生掌握了分析问题的方法,另一方面学生了解了乡土地理,增强了热爱家乡的感情,感受到学以致用的乐趣。教师肯定学生的看法,同时说明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优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交通和丰富的资源条件支撑只是提供了条件,并不是每个城市都能逐渐提升其等级。【作业设计】P30面活动题学生学、思过程设计 第二课时【教师承转】 上节课我们探究了城市的等级划分和城市的服务范围的关系。我们知道城市的服务种类、服务范围是与城市的等级相对应的。在同一个区域中,城市的空间分布也与城市的等级密切相关。这些不同级别的城市空间组合,就构成了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体系。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问题。【新课教学】思考:阅读图2.13,完成读图思考的问题。题3的目的是让学生说出每一等级城镇之间距离远近,比较不同等级城镇的分布特点?一、城市等级体系1、概念过渡:我们这里以德国南部为例来分析城市等级体系的有关问题2、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图2.13,完成读图思考的问题。题3的目的是让学生说出每一等级城镇之间距离远近,比较不同等级城镇的分布特点。[思考]1.图中的城镇共有几个等级?(三个)2.不同等级城镇的数目与城镇级别有什么关系?(城镇的级别越高,数目越少。)3.不同等级城镇的分布与城镇级别有什么关系?(不同等级的城市数目和相互距离是不同的: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等级较高的城市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相距较近。)4.试解释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关系。(学生讨论,只要合理即可。)[过渡]:从图2.13中还可以看出,在每一个高等级的城市周围总是分布有多个等级较低的城市,或者说等级较高的城市的服务范围包含了多个等级较低的城市的服务范围。就整个区域而言,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第66页共66页\n二、城市六边形服务范围的嵌套规律(本部分为选学内容,可根据具体实际合理安排)1、 前提条件:①环境几乎一样的平原地区,人口分布均匀思考:①图2.15中城市有几个等级?②找出表示每一等级六边形服务范围的线条颜色?叙述不同等级城市之间服务范围及其相互关系?2、 ②区域的运输条件一致,影响运输的惟一因素是距离。城市六边形服务范围形成过程。(理解)a.当某一货物的供应点只有少数几个时,为了避免竞争、获取最大利润,供应点的距离不会太近,它们的服务范围都是圆形的。b.在利润的吸引下,不断有新的供应点出现,原有的服务范围会因此而缩小。这时,该货物的供应处于饱和。每个供应点的服务范围仍是圆形的,并彼此相切。c.如果每个供应点的服务范围都是圆形相切却不重叠的话,圆与圆之间就会存在空白区。这里的消费者如果都选择最近的供应点来寻求服务的话,空白区又可以分割咸三部分,分别属于三个离其最近的供应点。[思考]①图2.15中城市有几个等级?②找出表示每一等级六边形服务范围的线条颜色?③叙述不同等级城市之间服务范围及其相互关系?3、理论基础:德国南部城市4、意义:运用这种理论来指导区域规划、城市建设和商业网点的布局。1、 应用——“荷兰圩田居民点的设置”。案例2,通过此案例,让学生明确以下问题:1、利用中心地六边形服务范围、层层嵌套的理论模式成功地指导了“荷兰圩田居民点的设置”。2、通过阅读文字资料,了解A、B、C三级各自的服务功能、人口规模。3、阅读图2.16,找出A、B、C三级居民点数目,各自分布特点。【课堂小结】本课主要通过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分析了城市六边形服务范围的嵌套规律,同时又用“荷兰圩田居民点的设置”的案例说明了该理论的应用。【作业设计】阅读图2.16,找出A、B、C三级居民点数目,各自分布特点。【教学反思】第66页共66页\n2.3 城市化【教学目标】1、了解城市形态的概念、类型,理解城市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2、了解城市土地利用方式,理解城市功能区的形成和城市功能区的作用、形态和区位特征。3、理解城市地域结构的概念和影响因素、发展变化。【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1、城市功能分区及其成因2、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并解释其成因。难点:经济因素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的作用解决方法:自主学习法、问题探究法、案例论证法、读图分析法、主题讨论法【板书设计】第三节 城市化一、城市化的含义1.什么是城市化?2.城市化有哪些主要标志?城市化水平有三个主要标志: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三、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一)、产生的问题: 1.环境质量下降2.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3.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二)、解决办法: 1.改善城市环境: 治理河流、控制大气污染物、大力加强绿化建设 2.改善城市交通、改善居住条件 3.控制城市规模第66页共66页\n学生学、思过程设计【讲授过程】 第一课时【新课导入】一、城市化的含义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55教材内容,思考:1.什么是城市化?思考:1.什么是城市化?2.为什么一个国家城市化的水平体现其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包括人口城市化和城市地域城市化。即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乡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2.为什么一个国家城市化的水平体现其经济发展水平?因为城市是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3.城市化有哪些主要标志?城市化水平有三个主要标志: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引导学生阅读课文P55城市化阶段时间城市人中比重城市化进程第一阶段1750年前1%—2%缓慢增长第二阶段18世纪中叶—20世纪初13.3%(1900年)城市化开始加速发展第三阶段20世纪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41%(1990年)城市化速度、规模、范围达到空前程度综合上述表述,可以看出,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读《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图》,填写P57活动题表格内容并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年份1960年1980年2000年世界人口(亿)304560发达国家总人口(亿)101215城市人口(亿)5811第66页共66页\n城市人口百分比(%)506772发展中国家总人口(亿)203345城市人口(亿)3620城市人口百分比(%)15204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城市化主要特点有:1.城市人口比重迅速上升;2.大城市的发展速度大大超过小城镇;3.大城市数目不断增多,人口规模迅速膨胀;4.城市用地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读《上海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图》,城市化用地规模扩大,实际上是变农业用地为非农业用地的过程。读《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图》和上表分析世界城市化的地区差异。(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异)[参考]《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图》表达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农村、城市人口发展状况。(发达国家自18世纪中叶开始,欧美各国相继实现产业革命,城市化开始加速发展。图中显示1920年—2000年城市人口稳定增加,而农业人口逐步降低,城市人口占绝对优势,体现出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发展较合理的特点。发展中国家总人口迅速增长,城市人口迅速增加,近年来,城市人口数量及增长速度大大超过发达国家;而农村人口同样增长,迅速上升,体现出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起步晚、水平低、发展快、不合理的特点。) 地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特点起步早起步晚 发展快 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水平低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发展不合理阅读课文P56-P57回答下列问题:第一、世界城市化发展最早的国家是。世界上第一个乡村人口少于城市人口的国家是。第二、发达国家城市化达到高潮的时间是。第三、为什么发达国家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第66页共66页\n(英国,英国;1925年前后;逆城市化产生的原因:乡村、小城镇的交通、水、电、信息等设施完善,再加上优越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久在城市中心面对混浊空气、噪音的大城市居民到乡村、城镇暂住、定居,从而导致逆城市化现象的出现。)第四、逆城市化的表现有哪些?(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市迅速发展,乡村人口数量增多。)第五、为什么说发展中国家城市发展不合理?(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提高,主要是因为城市经济的畸形发展,以及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等原因造成的,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分析:城市化会带来城市规模扩大,它还会带来周围地区经济发展,城市规模是不是越大越好?城市是不是越多越好?(上述问题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城市规模扩大和城市数目增多可引发很多城市问题。关于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待我们下节课回答。)【作业设计】P35面活动题学生学、思过程设计 第二课时【教师承转】城市化会带来经济效益,但也会带来消极因素,这些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分析这些城市化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求解决的办法和措施。【新课教学】三、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一、产生的问题:1.环境质量下降阅读《环境污染组图》填写下表:污染类型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污染源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社会活动城市固体垃圾第66页共66页\n居民燃烧燃料排烟尘工矿企业排放烟气各类交通工具放出尾气污染物煤烟、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铅等造成水源污染噪声废弃物为什么城市环境质量下降?思考:为什么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城市是人类对环境影响最深刻、最集中的区域,也是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区域。城市环境污染,使城市环境质量日趋下降。)2.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读《环境污染组图》思考:造成交通拥挤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危害?(原因:汽车的增加、汽车数量与道路状况的比值越来越大造成的。危害:交通阻塞,导致时间和能源的严重浪费,影响城市环境质量。)3.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思考: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什么?(随着城市化发展,城市科学技术提高,机器化大生产使劳动者数量要求降低,城市人口本来就未充分就业,再加上乡村人口大量涌入,导致失业人数增多。)二、解决办法:(以上海市为例,讲解解决的办法。)1.改善城市环境:治理河流、控制大气污染物、大力加强绿化建设为改善城市环境,上海市全面展开对大气、河流、噪声等多方面的治理工作。如苏州河的治理、降低城市污染物浓度、加强绿化建设,截止1990年,市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0.3%。2.改善城市交通、改善居住条件扩宽主干道,修建环城公路,修筑了南浦大桥和扬浦大桥,新修城市高架公路和地铁,改造住宅。3.控制城市规模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有效地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 【作业设计】P38面活动题。【教学反思】第66页共66页\n3.1农业的区位选择一、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使学生熟悉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使学生能理解分析人类对一些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而发展农业的一些典型事例;2、能理解分析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二、教学重点:1、影响农业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2、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三、教学难点:结合事例分析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四、教学方法:比较法、事例分析法、启发式讲述法五、课时安排:计划课时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复习提问:我们经常提到的某地特产,这应属于农业生产的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特点。教师归纳:对,那么在一定地域进行生产时,应如何选择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农业的区位选择”问题地广人稀的三江平原的种植业和青藏高原的畜牧业(教材图5.4)自然条件经营方式农产品三江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种植业,国营农场大型机械化生产小麦青藏高原地势高峻、气候寒冷、山地草场广布粗放的放牧业藏绵羊、藏山羊、牦牛某事物的区位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指该事物的位置;另一方面指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一、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引导学生看书完成这部分内容:然后教师总结归纳。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可分为两大因素:一是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土壤等;二是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和政策等。1、气候:热量、光照、降水等气候要素对农业区位影响极大。2、地形: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区耕作不便,且不易于水土保持,但适宜发展畜牧业、林业等;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地域分异,农作物分布随海拔有所不同。第66页共66页\n3、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土壤类型适宜生长不同农作物。如我国东南丘陵为广布的红壤,适宜种植茶树(油茶、马尾松)等,粮食低产。课后思考:红壤酸性强、土质粘重、含有机质少等,请找出有何改良办法?4、市场:市场的需求量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5、交通运输:园艺业、乳畜业等产品易腐烂变质,要求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条件。6、政策:各国农业都受到国家政策以及政府干预手段的影响。如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积极建设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二、自然因素的利用改造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影响并非都是决定性的。这是因为:一方面,人们通过培育良种、改良耕作制度等技术改革,扩大某种农作物的区位范围。例:我国将橡胶生产由热带向北推广到北纬220;将双季稻生产推广到江淮平原;将小麦的种植高限扩展到海拔4000米的高度。另一方面,人们根据经济技术条件,对不适宜的自然因素进行改造,使之适宜发展农业。例1:改造农作物生长的温度因素,并可对光照、通风、湿度等因素进行人工调节。(教材图5.3A)根据温室效应的原理,用于蔬菜、花卉等,近几年温室无土栽培的生产得到推广。目前,我国在这一领域处于起步阶段,且多采用塑料大棚。例2:改造地形因素。(教材图5.6)修筑梯田:扩大了耕地面积,也有利于水土保持。分布于我国东南丘陵以及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等地区分布广泛。例3:改造水分因素。实施灌溉是农业生产的重要保证。我国西北地区,如无灌溉,不能发展种植业,畜牧业的发展的发展也将受到很大的限制。例4:其他:东北三江平原沼泽地的改良、沿海滩涂盐份的改良、红壤改良等。注意的问题:对自然因素的改造,要根据当时当地的技术条件,并充分考虑到投入和产出比。如随坡度加大,修筑梯田的工程量会逐渐加大,而梯田面积会逐渐减少,耕作难度也加大,所以较陡的山坡不适宜修筑梯田。我国政府规定坡度大于25度不宜修筑梯田。三、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农民对农业区位的选择更多的是考虑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1、特别是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它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第66页共66页\n①、城郊农民将生产重点转为蔬菜、肉、蛋、奶以及园艺业。②、市场需求的变化当市场上某种农产品供不应求时,该农产品的经营规模就会扩大,反之就缩小。例如我国90年代初苹果畅销,北方许多地区盲目扩大苹果种植面积,到了1996年,我国市场上苹果供过于求,价格大跌,还出现严重滞销局面。 因此,农业区位的选择,要综合分析各方面的信息,对市场的可能变化作科学预测。2、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①美国东南部地区利用光热优势,重点发展蔬菜、花卉,供东北部工业区。我国北方冬季也从南方的四川、广东等省大量调进蔬菜。②随着世界大市场的逐步形成,农业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区域专业化生产。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等-----商品粮食生产荷兰、丹麦、新西兰等——乳畜产品供应拉丁美洲、非洲以及东南亚和南亚——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 “鲜花王国”荷兰(教材图5.8)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建立了一大批商品农业生产基地。读图要求:在世界地图上,熟悉以上国家及地区、我国主要地形区等地理事物的地理位置。[板书设计]3.1农业的区位选择一、区位的含义二、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1、气候 2、地形 3、土壤 4、市场 5、交通运输 6、政策三、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四、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1、市场区位及其需求的变化2、交通运输条件的发展变化w.w.w.k.s.5.u.c.o.mwww.ks5u.com第66页共66页\n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学目标】高考资源网知识与技能:掌握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两种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的特点;以及这种农业地域类型产生的自然、社会、经济原因。学习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过程与方法:1.结合文字资料与图示资料的阅读,初步掌握提取地理信息的基本方法; 2.利用案例完成知识的学习与应用分析。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世界和我国粮食问题的重要性; 2.初步形成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教学重点】1.利用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学习水稻种植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2.对比水稻种植业和商品谷物农业两种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理解在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过程中,各个农业区位因素对其发展的影响。【教学难点】1.学习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形成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2.结合文字资料与图示资料的阅读,初步掌握提取地理信息的基本方法。【教学方法】自主探究与讲议结合。【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通过前面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树立了农业区位因素的基本理论,并且有了农业地域类型的一些基本认识,学习了种植业和畜牧业兼有的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这一节我们继续学习两种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下面我们先看一段录像,请大家认真观看,录像里反映的是什么农业类型。教师提问:以上录像内容反映了什么农业类型?生:种植业。师:很好。在这一节内容的学习中,我们就将认识两种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一、季风水田农业1.主要分布区:亚洲季风区。2.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作物以水稻为主3.世界最大的稻米生产国——中国(阅读P47图3.10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和分布,重点分析季风水田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完成P48读图思考题。)4.本区发展水稻种植业的有利区位条件:(学生活动)读图思考1.季风水田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与这里的地形和气候有什么关系?第66页共66页\n2.水稻种植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农业,这里有与之相适应的劳动力条件吗?3.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还可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教师提示):从水稻的生长习性结合读图思考1、2引导学生分析图3.10,分析气候、地形、劳动力对水稻分布的影响。(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是水稻生长的基础,丰富的劳动力等社会经济条件有利于水稻种植业的经营和发展。)(归纳总结)1.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区的地势平坦地区。高温多雨适宜水稻生长,地势平坦便于水田管理。2.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人口稠密地区,这里劳动力丰富。3.亚洲季风区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水稻单产高。种植水稻可以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对粮食的需求。本地区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约有7000年),稻米是人们喜爱的主要粮食。4.季风水田区的水稻种植业的主要特点:(学生活动)学案【知识梳理】一(总结归纳)一、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分析特点原因发展措施小农经营家庭为单位,人均耕地少集约经营单产高,商品率低精耕细作,但农村人多,自给为主控制人口数量,增强商品意识机械化水平低体力劳动为主加快机械化发展水利工程量大夏季风不稳定,水旱灾害频繁发生大力投资,兴修水利科技水平低农民文化科技素质低,凭传统经验加大科技投入小农经营——人均耕地少,以家庭为单位,每户耕种的田地少。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农民精耕细作,使单位面积产量较高;但每户耕种规模小,每户稻谷的总产量不大,受传统观念及经济水平的制约,农民收上来的稻谷的相当大的一部分留作全家的口粮以及家畜、家禽的饲料用粮,到市场出售的很少。机械化水平低——田地规模小,经济水平低,农民凭自己劳动能够完成农活。日本机械化水平较高。水利工程量大——灌溉是水稻生产的基础。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对水稻生产威胁大。(学生探究)以中国为例,说明应该寻找和运用哪些资料,解释我国南方水稻产区形成的原因。第66页共66页\n活动步骤:1.探究方案:需要着手组织哪些方面的相关材料知识。2.列出资料清单。3.运用这些资料说明问题。(友情提示)此活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在课下完成。(学生活动)通过阅读这个材料,使学生了解如下问题:1.我国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主持的杂交水稻的发明和推广,为粮食生产开辟了广阔前景。2.目前,我国生物技术育种居世界先进水平,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居国际领先地位。超级杂交水稻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平均每公顷产量达到1万多千克,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二、商品谷物农业1.分布地区: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2.农作物:小麦、玉米(学生活动)读图3.13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简要分析这些因素对商品谷物农业有什么影响。3.特征:以上国家商品谷农场一般为家庭经营,这类农场我国西北、东北也有分布,一般为国营。(教师提示)商品率高是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点。在分析适合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时需要围绕商品率高的特点考虑。(总结归纳)农业生产的生产量高,自身消费少,生产效率高,交通、市场条件好,商品率就高;产量高,而自身消费量大,生产效率低,即使交通、市场条件好,商品率也不会很高。因此在分析主要区位因素对商品谷物农业影响的教学过程中,要抓住关键特征,从分析哪些区位因素有利于提高产量,哪些因素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哪些因素有利于促进产品的销售着手。自然条件优越: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气温温和、降水丰富等农业科学技术先进机械化水平高地广人稀市场广阔交通运输便利生产率高产量高商品率高生活习惯粮食需求少参考答案:下面我们以商品谷物农业典型代表——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为例,分析归纳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和区位因素。(学生活动)通过这个案例3,使学生明确如下问题:第66页共66页\n(1)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商品谷物农场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原。。(2)农业的商品化促进了农业的专业化和区域化,有利于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然资源潜力,取得最佳效益。(3)美国的玉米带、小麦区能够保持常盛不衰,得益于有力的农业措施。(4)小麦的分布分为北部小麦区和中部小麦区。4.适合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分析:(学生活动)参照归纳季风水田区水稻种植业特点的方法,归纳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教师提示)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是: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学生活动)学案【知识梳理】二(总结归纳)二、美国成为世界最大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优势与评价区位优势评价(一)优越的自然条件:①平原地形广阔②黑钙土和冲积土肥沃③温带草原气候,夏季温和湿润④密西西比河提供灌溉水源为实现机械化和规模经营创造条件,利于作物生长、稳产(二)便利的交通运输:①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航运发达②公路、铁路与水运构成发达交通网集散便利、降低运费、提高效益(三)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可大规模经营竞争力比欧洲强(四)高度发达的工业:提供现代农业所需的生产工具和生产资料实现农业机械化、化学化,但增加能耗和成本(五)先进的科技:国家建立科技研究中心和推广系统,免费提供科技成果促进农业科技发展和专业化、社会化生产的实现(总结归纳)适合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分析:农业科学技术先进;机械化水平高;地广人稀;市场广阔;交通运输便利;自然条件优越: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降水丰富等。三、把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形成条件和特点与季风水田农业作一比较,你认为最大的差异是什么?(学生探究)农作物品种生产目的经营方式气候条件水稻种植业水稻自给一商品农业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机械化水平低季风气候区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小麦、玉米等商品农业家庭农场、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产生这两种农业地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条件和气候因素。气候条件不同,两种农业地域所生产的农产品品种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劳动力条件直接影响到生产的经营方式和商品率高低。第66页共66页\n【板书设计】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一、季风水田农业1.主要分布区:2.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作物以水稻为主3.世界最大的稻米生产国——中国4.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5.主要特点:二、商品谷物农业1.分布地区:2.特征: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3.农作物:小麦、玉米4.区位条件【随堂练习】1.亚洲发展水稻种植业的优势条件有( )A.大面积可供开发的土地B.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C.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D.便利的效能运输条件2.东亚水稻种植区必须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其原因是( )①该区机械化水平低②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③亚洲水稻种植区气候干旱④水稻生产需要大量的灌溉水源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长期以来,上海市郊种植业以粮食、棉花、油菜为主,其中粮食作物占很大比重。2001年上海市郊种植业结构调整后,全年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播种面积之比达到1:1,产值之比达到1:3,农民增收4.2亿元。据此完成3~4题。3.上海市郊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工业发展水平B.科学技术水平C.劳动力的文化教育水平D.商品经济发展水平4.现在,上海市郊农业已形成了种苗、园艺作物、出口蔬菜、名特优新为主的小宗经济作物四大特色,其主要原因是由于( )A.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资源B.精耕细作,水平不断提高C.商品市场与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D.农村劳动力不足,农业用地减少 我国加入WTO后,农业面临挑战。根据目前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和价格占世界相应指标关系图,回答5~7题。5.我国受国际市场冲击最严重的农产品是( )A.油料B.水产品C.粮棉D.水果6.我国某些农产品受冲击严重是由于( )①投入的农药化肥、机械化设备过多,造成生产成本过高,价格偏高②农业科技投入较少,产品品质较差,缺乏市场竞争力③投入的农业劳动力过多,造成生产成本过高,缺乏市场竞争力④人口多,购买力太强,造成价格升高,缺乏市场竞争力第66页共66页\nA.②③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7.近年来,北京冬季市场上出现大量反季节蔬菜和南方瓜果多来自北京郊区的塑料大栅。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去农民冬闲,反映了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特点B.冬季农作物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是光照条件C.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弱化了农业地域性和季节性特点D.反季节蔬菜投放市场只有社会效益,没有经济效益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作物以水稻为主,水稻被称为“亚洲的粮食”。据此回答下列各题。8.水稻种植可缓解某些地区人口对土地的压力的根本原因是( )A.水稻地区适应性强B.水稻种植技术简单C.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高D.水稻种植很适合于小农经营9.“杂交水稻”的开发应用说明了我国农业发展必须坚持( )A.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B.不断增加国家对农业的投入C.贯彻土地承包30年不变的政策D.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10.传统稻米产区农业生产改进最关键的是改变( )A.传统经验、精耕细作、单位面积产量不高B.现代化生产技术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不高C.人均耕地少、水热条件还未充分合理利用D.地势低平、多水旱灾害11.读我国北方某城市周围农业分布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城市拟发展优质高效粮食生产、乳畜业、水果和蔬菜种植业,按照合理布局原则,I处应发展,Ⅱ处应发展 ,Ⅲ处应发展。(2)其中乳畜业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是现在在该城市市场上也同时能见到南方甚至国外的水果、蔬菜和乳制品,这说明了因素对农业区位影响在地域上扩大,而这只有在条件改善和保鲜、冷藏等技术发展条件下,才得以实现。(3)现在城郊蔬菜种植一年四季都可以供应城市居民新鲜的蔬菜了,这是由于结果。参考答案1.B 2.D 3.D 4.C 5.C 6.A 7.C 8.C9.A10.B11.(1)乳畜业水果和蔬菜种植业 粮食生产(2)市场 市场 交通运输(3)依靠科技 对不适宜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利用改造【布置作业】(研究性学习)在我们课本所学的五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基础上,同学们自主查阅资料,运用农业区位的相关原理及我们所学到的农业区位的一般分析思路,自主学习并归纳总结热带种植园农业的区位因素、分布、特点等问题,各学习小组组长把本组的同学的结论整理归纳,下节课请同学上讲台与大家分享其研究成果。【教学反思】通过五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学习,学生是否真正具备了运用农业区位原理解决分析实际农业生产活动的能力,这是这一章的核心,应加大培养的力度。w.w.w.k.s.5.u.c.o.m第66页共66页\n3.3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教学目标:1.用案例说明大牧场放牧业形成的区位因素和特点。2.读图分析西欧乳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运用资料归纳乳畜业的特点。3.对比分析西欧乳畜业和潘帕斯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教材分析:这节书主要描述大牧场放牧业的分布、特点、区位和发展措施,以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为例,介绍大牧场放牧业区位因素的分析思路和方法;结合乳畜业产品的种类和地区分布,分析其区位特点,以西欧乳畜业为例,总结分析西欧乳畜业区位因素的思路和分析内容,通过这节书的学习,意在借鉴外国经验,促进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我国的乳畜业。课时安排建议第一课时大牧场放牧业,第二课时乳畜业.重点难点:1.案例说明大牧场放牧业形成的区位因素和特点2.读图分析西欧乳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运用资料归纳乳畜业的特点。教学难点:对比分析西欧乳畜业和潘帕斯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联系实际、问题拓展等多媒体教学。教具准备:世界地形图、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电脑平台、有关课文内容的图片和录像。第一课时(引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另一种农业类型,到底是哪一种农业类型呢?下面我们先看一小段录像,请大家认真观看,这录像反映了什么农业类型。放录像: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提问:以上录像内容反映了什么农业类型?(畜牧业)导入新课板书:一、大牧场放牧业讲述:大牧场放牧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利用多媒体展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提问1、主要分布国家的气候共同特征?为什么这些国家可以发展大牧场放牧业呢?2、大牧场放牧业有什么特点?干旱、半干旱气候区,这些地区植被稀疏,不适宜经营种植业,只能用于放牧业。美国、阿根廷牧牛占重要地位,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养羊占重要地位。特点: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3、典型代表--阿根廷潘帕斯草原上发展大牧场牧牛业展示阿根廷的气候图与草场图请大家阅读案例4回答问题。用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例子,归纳大牧场放牧业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条件。分析这个案例应提醒学生必须注意如下问题:①对大牧场放牧业区位因素的相关分析不要孤立地看待, 自然因素是基础,人文经济因素是条件,科技进步(包括交通状况和草场条件的改善)是"催化剂"。②在分析图3.15时,应重点把握该区域的海陆位置、地形、发达的铁路运输和便捷的海运条件等重要信息。1)、有利的区位条件--(1)气候温和,草类茂盛,是世界上优良的天然草场之一;(2)地广人稀,而且土地租金低,为牧场大规模经营提供了可能性;第66页共66页\n(3)距海港近的区位优势,促进了牧场的商品经营。2)、为促进牧牛业发展,阿根廷人作了如下工作:①铁路的贯通,便于把肉牛运到港口城市屠宰加工后外运;②采取围栏放牧、划区轮牧,种植饲料,打机井保证人畜饮水和牧草生长用水等措施,使牧场不退化③饲养良种牛,加强对良种牛的培育,以及对牛群病害的研究。3)、阿根廷地广人稀,所产牛肉主要出口。海上冷冻船的发明,使潘帕斯牛肉的市场扩展到欧洲。活动:P52(让学生思考、分析)我国内蒙古、新疆等地区能否采用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生产模式?我国内蒙古、新疆地区地广人稀、草场质量好,如果能够加强科技应用,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完全可以采用大牧场放牧业的生产模式。 第二课时提问: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可以获得什么产品呢?(牛肉及其制品)而分布在大城市周围的牧场又可以获得什么产品呢?(牛奶为主)展示乳产品的图承上启下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乳畜业。板书:二、乳畜业讲述:乳畜业随着城市发展而形成的面向城市市场的商品化、集约化畜牧业地域类型,其生产对象主要是奶牛。提问:1、乳畜业产品的种类有哪些?(牛奶及其制品,如奶粉、黄油和奶酪。)2、乳畜业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呢?展示世界乳畜业分布图北美洲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 多紧邻消费市场(由于牛奶及大部分乳制品不耐贮藏,且运输不便)目前,世界上许多大城市都有奶牛农场分布于市郊。我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周围也发展了乳畜业。3.典型代表----西欧乳畜业展示图3.19和图3.20活动:P53,(让学生思考、分析)1)分析西欧乳畜业的形成因素。(1)饲料因素:为什么西欧有适于养牛业需要的多汁牧草?(提示:从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分析。)气候温凉、潮湿,多雨多雾,日照少,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这种气候条件不利于粮食作物的生长,适宜发展奶牛饲养业,形成了欧洲人以肉奶等高脂肪、高热量食品为主的饮食习惯。(2)市场因素:为什么西欧对乳畜产品有很大的需求量?随着经济发展,欧洲的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居民的奶类消费需求大。此外,牛奶及大部分乳制品不耐贮藏,乳畜业就更需要近市场分布。2)用下列材料论证你对上述问题的分析,并进一步提炼出西欧乳畜业的分布和生产经营等方面的特点。通过材料的阅读让学生进行讨论,然后教师归纳总结。西欧乳畜业商品率、机械化程度高。大城市周边以生产牛奶为主,离城市较远的地区以生产乳制品为主。第66页共66页\n3)把西欧乳畜业形成的区位条件,与阿根廷潘帕斯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作一比较。(提示:可以从气候、草场条件、市场、交通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与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相比,西欧的乳畜业接近市场。气候条件不同,草场质量不同,欧洲以奶牛为主,潘帕斯草原大牧场则以肉牛为主。后者远离市场,对交通条件依赖较大。问题拓展:提问:乳牛能不能分布在城市河流上游?(不能,会引出城市环境问题。)总结:作业布置:板书设计:3.3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一、大牧场放牧业1.特征:面向市场,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2.主要分布:美国、阿根廷 --牧牛 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养羊3.典型代表--潘帕斯草原大牧场牧牛业1)有利的区位条件--2)为促进牧牛业发展,阿根廷人作了如下工作:二、乳畜业1、产品种类:2、分布地区:3、典型代表----西欧乳畜业1)西欧乳畜业的形成因素。(1)饲料因素:(2)市场因素:2)特点。 第66页共66页\n4.1工业的区位选择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2.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初步了解怎样进行工业的区位选择; 4.在分析问题的同时使学生了解区位因素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5.初步树立人地协调的观念。二、教学重点1.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2.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三、教学难点1、正确判断某一类型工业的主导性区位因素2、某些特殊区位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四、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读图分析法五、课时安排 计划2课时六、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如果现在请你建一座钢铁厂,你需要投入什么?你将把这个厂建在何处?可见在进行工业的区位选择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是非常多的,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对众多的因素进行筛选,如通过科学的预算,或根据一些经济指标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论证,以及专家的讨论、建议等。我们这里通过计算的方法了解钢铁工业在进行区位选择时,如何考虑影响因素以及如何筛选众多因素,确定主导因素?[讲授新课]从这个意义上说,工业发展的条件就是决定工业的区位因素。这节课我们学习工业的区位选择。4.1工业的区位选择一、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1.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读《鞍钢的区位图》和《宝钢的区位图》,请大家分析一下它们的主要区位因素。从这两个工业区的情况看,原料、动力、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条件、自然条件、科学技术条件等条件是决定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同时也不难看出,这两个地区的区位条件不相同。那么,当一个地区无法满足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全部区位条件时应当怎么办?2.在不同的优势区位条件下发展不同的工业部门虽然每一种工业的发展都需要具备多种区位条件,但不同的工业部门,对各种区位条件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因此,各种工业都应当选择最适合的地区去发展。既然不同的工业部门所要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不同,我们就可以将工业分为原料指向型、市场指向型、动力指向型、廉价劳动力的指向型、技术指向型五大类。请大家阅读教材内容,自己设计一个表格,对比这五种工业的不同特点。类型名称典型工业部门优势发展地区第66页共66页\n原料指向型工业制糖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加工业所需工业原料丰富的地区市场指向型工业瓶装饮料业、家具制造业、印刷工业接近产品消费市场的地区动力指向型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化学工业能源供应充足的地区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工业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技术指向型工业集成电路、航天、航空、精密仪表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区。在不同的工业发展阶段,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是不断变化的,各种区位因素对工业的影响程度也是不断变化的。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引起这些变化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1.变化的表现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主要表现为:(l)原料地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而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加强;(2)一些发达国家,交通运输条件对工厂区位的影响有所下降;(3)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作为工业区位因素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4)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力在逐渐增强。2.变化的主要原因引起上述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三、社会、环境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工业区位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还应考虑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因此,除了上述各种区位因素对工业的影响外,还会有其他区位因素的影响。1.社会需要对工业区位的影响(1)国家政策变化的影响从20世纪80年代我国沿海地区工业的大发展,到21世纪初我国对西部地区的大开发。如现在西部大开发,给予西部一定的优惠政策,有些人就会选择西部地区,(2)国防的需要20世纪50—70年代,我国在内地建立了一些大型工业基地,主要是重工业和军事工业。(3)个人偏好的影响大批华侨和海外华人在家乡投资办厂。(4)工业惯性的影响可能由于工厂搬迁的费用太高,政府的影响,出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等,常常可以看到,某个工厂的区位不合理,但仍然留在那里,这称为工业惯性。2.环境保护需要对工业区位的影响读《污染严重的工业的区位选择图》,分析污染严重的工业的区位应如何选择?第66页共66页\n工业在产出产品的同时,也会产出各种废弃物,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在工业(特别是一些污染严重的工业)区位的选择时,应充分考虑工业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总结)通过以上学习可知,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的区位因素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是什么为这种变化提供了可能?——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工业区位因素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也引起了世界工业地域的发展变化,同时对工业企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板书设计]4.1工业的区位选择一、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1.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原料、动力、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条件、自然条件、科学技术条件等2.在不同的优势区位条件下发展不同的工业部门五种不同指向型工业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l.变化的表现2.变化的主要原因三、社会、环境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1.社会需要对工业区位的影响①国家政策变化的影响②国防的需要③个人偏好的影响④工业惯性的影响2.环境保护需要对工业区位的影响[练习]学生分五组分别讨论以下五个问题:(1)分析日本工业分布的特点是什么?受什么因素影响?(2)炼铝厂应选择在何处?(3)结合电器装配厂和制鞋厂的图片说明:为什么日本的一些电器装配生产转向东南亚或我国东南沿海?为什么我国大量出口鞋到美国,美国本土生产较少?(4)北京中关村和美国硅谷在区位选择上有哪些相似之处?(5)为什么北京从大庆运输石油在北京建立石化厂而不直接从大庆运输汽油第66页共66页\n4.2工业地域的形成一、教学目标 1.工业联系的方式。2.工业生产的集聚和分散。3.工业地域的概念和分类方法。4.初步学会分析工业集聚和分散的利与弊。5.尝试对某一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核心工业部门以及各工业部门之间内在联系的分析。二、教学重点1、工业联系的主要方式;2、工业集聚和分散的主要原因;3、不同工业地域的特点。三、教学难点1、新兴工业在地域上趋向分散的原因;2、不同工业地域特点不同。四、教学方法资料分析、启发式分组讨论,案例分析五、课时安排计划课时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在一个地区内,工厂之间、工厂内部的各个生产过程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通过不同的关系彼此联系在一起,这种联系,我们称之为工业联系。这节课我们学习这方面的知识。4.2工业地域的形成一、工业的联系在我们生活中离不开各种工业产品,这些工业产品绝大部分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生产出来。请大家以服装和汽车为例,说明它们的主要生产过程。既然一种工业产品需要经过比较复杂的过程才能生产出来,那么承担生产任务的工厂(或工序)之间,就必然有一定的联系。工业之间的联系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建立起来的:1.投入——产出的联系这种联系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甲企业的产出是乙企业的投入。如纺纱——织布——印染——服装制造。同一工厂中不同工序之间的联系也属于这种联系方式,如生产流水线。如图:A部门B部门C部门D部门第66页共66页\n第二种是甲、乙两企业的不同产出都是丙企业的投入,如汽车不同零配件生产厂——汽车总装厂。A部门C部门B部门D部门总厂2.非生产上的空间联系有些工厂相互之间并没有生产上的联系,却在地理空间上联系在一起,工厂之间这种空间联系有的为了共同利用基础服务设施,有的为了共同利用廉价劳动力等,如某些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的不同工业企业。D部门C部门B部门A部门基础设施和廉价劳动力3.信息联系除上述物质上的联系以外,工厂之间还有信息的联系,如计算机联网。二、工业的集聚和分散1.工业的集聚在工业发展中,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发生近距离集聚现象,称为工业的集聚。在传统的大批量标准化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如钢铁工业等),协作工厂往往集聚在主要的专业化工厂附近。形成专业化的生产集聚地域(如德国的鲁尔区)。在新的小批量定制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主要的协作工厂需要在地理上靠近,并接近用户,及时反馈信息,这样就形成了新兴工业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主要集中在技术密集的专业化工业集聚区域内(如美国的硅谷)。工业的集聚,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等。可见,工业集聚可以扩大总体生产能力,最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2.工业的分散读《福特汽车的生产网络图》,分析图中的现象说明了什么?近些年来,一些科技含量高、产品复杂的工业(如飞机、汽车制造工业和电子工业等)开始出现分散的趋势。这些工业产品的原料和零部件种类很多,可能由分布在很多地区的工厂供应。这些工厂往往合并在一起,形成跨国企业,进行国际和区际的劳动分工。跨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或接近原料地,或接近市场,或接近劳动力丰富的地区,建立各个协作工厂,以最终获得最大的综合经济效益。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各地区出现的许多“三资”企业,就是这种工业分散的表现。第66页共66页\n三、工业地域1.工业地域的概念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我们称之为工业地域。2.工业地域的形成工业地域按照不同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一类是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前者主要是在生产上有投入——产出联系的工业企业自发集聚形成的;后者中既有与前者相同的类型,也有在共同的基础设施条件吸收下,不同工业集聚而形成的。(l)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2)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3.工业地域的性质工业地域按照发育程度的不同,分为两类:一类是发育程度较低的工业地域(如食品工业点),这类工业地域分布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以当地农副产品加工工业为主,一般具有规模小、发育程度低、生产潜力小的特点;一类是发育程度较高的工业地域(如钢铁工业区),这类工业地域分布在经济比较发达地区,以现代化大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一般具有规模大、发育程度高、综合性强、生产潜力大的特点,往往能够形成专业化很强的工业城市。我国和世界许多著名的“钢城”、“汽车城”、“石油城”等,都属于这种工业地域。(l)发育程度较低的工业地域(2)发育程度较高的工业地域围绕某种大型工业企业而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其地理位置通常是由核心工厂的区位因素而定的。如钢铁工业,最初指向煤炭区位。20世纪初转向铁矿区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又规划建设在港口区位。钢铁工业规划建设在港口的原因是技术的进步和巨型运矿船的出现,好处是便于运输原料,又接近消费市场。[板书设计]4.2工业地域的形成一、工业的联系1.投入——产出的联系2.非生产上的空间联系3.信息联系二、工业的集聚和分散1.工业的集聚2.工业的分散三、工业地域1.工业地域的概念2.工业地域的形成(1)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2)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3.工业地域的性质(1)发育程度较低的工业地域(2)发育程度较高的工业地域 第66页共66页\n4.3-1传统工业区一、教学目的:知识目标:1、了解鲁尔区的区位优势、衰落的主要原因及其综合整治途径;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然、人文科学中有关地域性的特点。2、了解鲁尔区的区位优势及其衰落的主要原因、综合整治的方式。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德育目标:初步树立科学的人地观念;提高学生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关心和参与程度;强化科学的区位观;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二、教学重点和难点:传统工业区存在的问题及其综合整治的途径三、教具准备:教学挂图、自制图四、课时安排:计划课时五、教学方法:比较法、分析法、图示法等六、教学过程: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从而促使工业地域的形成。现代工业生产分工越来越细,部门越来越复杂,工艺日益专业化,自动化,各部门、各企业间的联系越来越广泛。这一切为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4.3-1传统工业区一、传统工业区1、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等。2、传统工业区的特征 共同特点:(1)一般是有煤、铁资源基础。(煤铁复合体型)(2)以传统工业部门(如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为主,以大型骨干企业为轴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3)在本国以至世界工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20世纪50年代,尤其是70年代以后,传统工业区开始衰落,并经历了长期的改造历程。许多大型企业通过工业之间投入产出的联系高度集中(由繁荣→衰落→改造→……)二、鲁尔区的区位特点:1、丰富的煤炭资源。鲁尔煤田储量大,开采条件好。从教材(图5.32)可看出鲁尔河附近多为露天煤田,可自南(鲁尔河附近)向北(利珀河附近)逐渐开采。第66页共66页\n2、离铁矿区较近。本区铁矿资源贫乏,但离法国东北著名的落林洛林铁矿区近。(鲁尔区的铁矿最初来自法国,后来则来自瑞典等国。主要经荷兰鹿特丹港通过内河运入。3、充沛的水源。莱茵河及其支流鲁尔河、利珀河等4、便捷的水陆交通。水运方面:莱茵河及其支流鲁尔河、利珀河等天然河流和四条人工运河,连成一体,而且都可通航,并能直通海洋。(请同学分析原因,教师总结与地形、海洋性气候的关系)陆上交通:鲁尔区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德国邻国多,连接欧洲东西部和南北部的铁路都经过这里)5、广阔的市场。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工业提供广阔的市场。三、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20世纪50年代以后,鲁尔区经历了约一个世纪的繁荣之后,经济开始衰落。其中以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最为明显。丰富的煤炭资源运入铁矿石煤炭工业丰富的水源钢铁工业电力工业化学工业机械工业鲁尔区五大工业部门的联系1、生产结构单一。鲁尔区的工业生产集中于煤炭、钢铁、电力、机械、化学五大传统工业部门。其中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是全区的基础。从上图中(鲁尔区五大工业部门的联系)可看出,某一工业部门的衰落将导致全区生产的衰落。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教材(图5.34)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世界能源的消费构成中,石油和天然气的比重上升,而煤炭的比重逐渐下降。另一方面,新技术炼钢的耗煤量逐渐下降。教材19页(表5.3)3、世界性钢铁过剩。①20世纪50年代以后,产钢和出口钢的国家越来越多,世界性的钢铁市场竞争激烈。②70年代经济危机,以及钢产品的替代产品的广泛应用,使世界钢材消耗量急剧减少。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①鲁尔区工业企业传统的生产和组织方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新技术革命产生了一大批新兴工业部门,也改变了传统的生产和组织方式。②鲁尔区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等原因,新兴企业不愿到这里落户。四、鲁尔区的综合整治20世纪60年代,主要从如下五个方面进行综合整治1、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改造煤炭、钢铁工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从教材(图5.35)可看出:由原采矿区,到现采矿区,再到规划中的采矿区面积减少。1956年后停用的矿井多,而使用中的矿井和规划中的矿井少。煤炭、钢铁工业厂矿企业数量减少,每个厂矿的生产规模大幅度提高。第66页共66页\n新建或迁入企业:技术精良的中小型为主,电子、汽车、石油化工等多个部门。2、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均衡发展。例如:钢铁工业日益集中到西部;有些钢铁公司以联营的方式把炼铁厂建到荷兰海边,再把生铁运到鲁尔炼钢、轧钢。原因是就近通过鹿特丹港进口铁矿石,降低运费。3、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教材(图5.36)问题:德国有发达的陆上(铁路、公路)交通网,为什么铁矿石还是靠水运?4、发展科技,繁荣经济。高等院校几十所(鲁尔大学、多特蒙德大学等);中等技术学校;大批科研机构。5、消除污染,美化环境。(控制——回收处理——绿化)严格控制废气、废水等的排放;建立并完善废弃物的回收和处理系统;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区内人均绿地面积超过130平方米。[板书设计]4.3-1传统工业区一、传统工业的概念、分布和特点二、鲁尔区的发展、衰落与整治1.发展的区位特点2.衰落的主要原因3.综合整治措施第66页共66页\n4.3-2新兴工业区一、教学目的:1、了解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美国“硅谷”高技术工业区的不同2、理解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特点及其独特的发展优势。3、理解刺激美国“硅谷”崛起的区位条件。4、通过学习能分析我国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的途径,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思维意识。二、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特点及其独特的发展优势。三、教具准备:教学挂图、自制图表四、课时安排:计划2课时五、教学方法:比较法、讨论分析法、图示法等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传统工业区,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新兴工业区。[讲授新课]4.3-2新兴工业区一、意大利新兴工业区(一)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发展的主要条件(如下图)国际的有利条件是: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涨价等国内的有利条件是: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意大利经济高度开放、政府的大力支持等当地的有利条件是:大批廉价的劳动力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涨价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意大利经济高度开放政府的大力支持大批廉价的劳动力中小企业的发展(二)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分布(教材XX页图)传统工业区:意大利西北部,以米兰、都灵、热那亚构成的波河平原西部的三角地区工业化未普及地区:意大利南部新兴工业区: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三)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特点1、以雇员在25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为主。2、以轻工业为主。第66页共66页\n1、生产过程大多是分散的,或实行家庭承包。2、资本集中程度低,当地主要行业往往包括数百个中小企业。3、工业大多分散在小城镇,甚至农村,成为“分散型工业化”地区。注意以上特点是与传统工业区比较而言:传统工业区多为大型企业;以重工业为主;生产过程、资本以及工业分布都比较集中。工业小区——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独特发展模式工业小区定义:指一个地区的中小企业(生产企业和非生产企业之间、生产企业和生产企业之间)以一项经营活动为中心,根据现代经营需要,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相互信赖、比较稳定的协作关系和产供销体系。它有助于加强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成本,增强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例:普拉托——意大利新兴工业区众多工业小区之一请学生仔细阅读(教材xx页图)及有关文字,回答:(教师)普拉托是意大利著名的毛纺业专业小区。它的毛纺产品成本低廉、工艺考究、质地优良、款式新颖,深受消费者欢迎。在意大利以至欧洲联盟市场上占有重要位置。你们认为它的主要优势有哪些?①重视专业分工。②重视团结协作。③形成了机构完善、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二、美国“硅谷”高技术工业部门:电子工业、半导体工业、核工业、航天工业、高分子合成工业、遗传工业、激光工业等,它们是在新技术革命推动下诞生的。(一)高技术工业部门的特点(与传统工业部门比)1、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占较大比例。2、增长速度比传统工业快得多,并且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3、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的比例较高。4、产品面向世界市场。(二)美国“硅谷”崛起的因素1、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2、气候宜人。属于地中海气候,温暖湿润。3、有高等院校。4、便捷的交通。5、军事订货。美国“硅谷”在世界高技术工业中的地位:1、是高技术工业发展的先驱和典范。2、是美国以至世界电子工业的中心。“硅谷”以微电子工业为主导,集中了数千家电子工业企业;微电子工业是电子工业的技术基础,因而成为高技术中的最高技术。3、“硅谷”的每一项重要发明,都会影响到全世界电子工业的发展。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电子工业更新换代的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几乎都出自“硅谷”。至70年代末,“硅谷”土地被占尽,许多企业把新工厂建到内地的得克萨斯等州,以及东南亚、墨西哥等地,以充分利用这些地区劳动力、土地、住房都很便宜的优势条件。第66页共66页\n[板书设计]4.3-2新兴工业区一、新兴工业区的概念、分布和特点二、意大利新兴工业区1.发展的主要条件2.发展特点3.独特的发展模式—工业小区(1)概念(2)作用三、美国“硅谷”1.特点2.崛起原因3.扩张w.w.w.k.s.5.u.c.o.mwww.ks5u.com第66页共66页\n5.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了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能够根据所需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2)了解交通运输线、点组成的交通运输网及其布局的影响因素。2.过程和方法(1)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学会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2)通过具体的案例,学会分析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交通运输方式选择和布局的影响因素,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及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问题探究的能力。【教学重点】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特点及选择【教学难点】影响制约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启发式讲述法、讨论法.【教学过程】引入新课:人们的衣、食、住以及各种经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地域空间进行的。【板书】5.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一、 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学生活动】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说出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1、现代五种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表格见投影)运输方式优点缺点 第66页共66页\n【活动探究】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讨论以下问题:① 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运量、运速、运费、连续性、灵活性等方面的差异。方式铁路公路水运航空河运海运运量 运速 运费 灵活性 连续性 劳动生产率 基建投资 ②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一般适宜运输的货物,举例加以说明。总结下表:2、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一般适宜运输的货物:方式适宜运输的货物铁路运输大宗、笨重、长途运输,如矿产、金属、牲畜等工农业原料及产品。公路运输短程、量小的货物水路运输大宗、远程、时间要求不高的货物航空运输急需、贵重、数量不大的物品管道运输运主要是原油和成品油、天然气、煤浆以及其它矿浆 【活动探究】3、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技巧和步骤:特别强调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时一定要注意运输起点与终点之间的实际交通状况。第66页共66页\n【模拟实践】给出以下资料,让学生根据要求,运用所学的知识,从中选择出的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投影实例)货物种类起点至终点公路铁路航空河运海运管道2吨黄金乌鲁木齐—上海 3吨活虾郊区水库—市区 10000吨海盐天津—上海 100000吨原油克拉玛依—兰州 2500吨煤炭大同—南昌 5000吨工业品上海—重庆 强调在生产、生活实际中,在选择交通运输方式时,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抱着“多、快、好、省”的原则,区别对待,灵活掌握。【自主学习】4.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正朝着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⑴、高速化——缩短时间,增加通过能力⑵、大型化——扩大运输工具的装载量⑶、专业化——发展集装箱运输,可节省包装和仓库费用,便于实现装卸作业机械化,保证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二、交通运输布局【自主学习】1.交通运输发生的基本要素——交通运输网中的线和点。【探究指导】1.通过海口和全国的实际交通运输状况,使学生明白现代运输方式并非单一的,而是各种交通运输方式通过点、面交织,形成了不同形式和层次的交通运输网。2、交通运输网的形式和层次:第66页共66页\n出示教材80页图5.3和不同的交通图,引导学生分析不同形式和层次的交通运输网。【案例分析】南昆铁路和青藏铁路的建设通过案例1(南昆铁路的建设)和青藏铁路的建设,着重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影响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区位因素主要是经济、社会、政治因素,其次是各种自然因素。通过南昆铁路、青藏铁路的建成的意义,使学生理解交通的选线对带动、繁荣沿线地区经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归纳总结】3、交通运输的影响和制约因素:经济、社会、技术和自然等因素【课堂小结】略。【作业布置】《地理填充图册》P29—30【板书设计】5.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1、现代五种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2、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一般适宜运输的货物:3、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技巧和步骤:4.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二、交通运输布局1、交通运输发生的基本要素:2、交通运输网的形式和层次:3、交通运输的影响和制约因素: 第66页共66页\n5.2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课题名称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一课时教材内容分析1.教材通过株洲市、日本筑波市城市形态的例子,概述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并说明“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的原理。2.教材通过“嘉兴聚落形态的变化”以及“清末大运河沿线城市发展”的例子,说明交通线的发展和衰落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3.通过“山区和平原商业网点分布”以及“不同时期北京商业中心与交通的发展变化”例子,说明影响商业网点分布密度的各种因素以及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4.通过“实地调查活动”,进一步加强“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空间形态、商业网点布局影响”标准的实施。学情分析学生对本节课有丰富的感性知识,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学生,使学生理性地分析问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聚落沿交通干线分布2.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3.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过程与方法1.①通过书籍、报刊、互联网等途径搜集延边州特别是延吉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相关资料。②利用多媒体把搜集资料汇总并制作电子版向其它同学作演示。2.培养和加强学生的读图能力、读表能力。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联想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家乡交通运输方式、布局的变化对聚落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的调查、评价,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2.培养用发展和变化的观点分析人文地理现象。教学重点难点1,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的影响2.交通干线如何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3.商业网点的区位分析。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案例讨论法、小组研讨学习法、角色代入法师生互助式教学方法、观察法、比较法、讨论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新课引入[问卷调查]第66页共66页\n(通过调查,引出交通运输的重要性,引入课题。)如果你是一名普通的工薪阶层人士,要置业(买房),以下因素中,哪三个你认为是最重要的?(周边的娱乐项目丰富、房价合适、周边有较好的商业中心、交通方便、环境优美、社区文化浓厚、生活设施齐全、具有升值潜力)学生进行角色转换,从中了解人们选房时的考虑,借此突出交通运输条件的重要性学生试着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板书]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讲述](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以延吉市为例,引导学生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布局的变化对聚落形态、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重温聚落的形式和空间形态的知识 分析延吉市“新世纪”、“新时代广场”、东市场为几级商业中心读图提问书本第82页的图5.5和5.6。说出两幅图的大概的图例。加强学生读图能力[提问]从图中看到交通线对这两个城市的影响。能看出聚落的分布是沿交通干线拓展[板书]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1.聚落分布:沿交通干线分布[解释]交通干线的“分布”与“扩展”的区别。学会用一分为二的方法看问题,明白交通干线有发展与衰落之分。 [板书]2.交通线的发展变化3.交通线的衰落资料分析分析课本案例二和一段关于京杭大运河的课外资料。学生从中看出交通线的连续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并用发展的方法看问题。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提问]利用图5.5,当株洲没有那条铁路线时,聚落的形态有何变化。能够举一反三地分析在交通线变化时所带来的影响。 [小结]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交通线的变化会带动聚落形态的变化。[过渡]从日常的商店中看商业活动的客源和货源与交通线的密切关系。第66页共66页\n[板书]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读图提问]读图5.8和5.9,先利用旧知识判断两个图的地势。主要根据图中的等高线判断山区与平原的区别。 复习出初中基础知识读图分析从两图中比较两者商业网点的异同点。通过分析商业网点的分布和密度而得出异同点。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解决问题[板表] 比较类型相同点不同点山区商业网点都是在交通便捷的地方分布密度小平原分布密度大原因交通最优原则地势等自然条件的差异[板书]1.影响商业网点的分布2.影响商业网点的密度读图提问读中国铁路图和中国公路图,分析商业中心与交通运输的关系。先从图中判断我国主要商业中心城市的名称,再想出交通运输条件影响它的分布。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板书]3.影响商业中心的分布案例分析利用一张简单的农村地图,加上公路后可能带来的变化。学生充当规划师,就一个农村在公路修建后的变化,根据所学知识、日常的感受,再加上一些联想,而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是吉林省延吉市客运站的图,先经过重点部分标志后再告知学生,以免阻碍学生的联想。从中认识身边的地理。该区域再加上一个客运站。再想出一些新的变化。[讲解]利用学生身边的“明月镇”和“朝阳川镇”的变化说明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影响集镇的兴衰。从身边生活看集市的发展,主要从自己的体验感受集镇的繁荣与衰落。 [板书]4.影响集镇的繁荣与衰落[总结]说明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并结合当地的实际,在日常生活中感受交通运输布局所带来的种种影响。板书设计第66页共66页\n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1.聚落分布:沿交通干线分布2.交通线的发展变化3.交通线的衰落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1.影响商业网点的分布2.影响商业网点的密度3.影响商业中心的分布4.影响集镇的繁荣与衰落第66页共66页\n6.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了解人类不同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的状况 2.理解环境问题的本质及产生的主要原因。 3.理解环境问题与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及发展的相互关系。 4.了解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即资源利用问题、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是密不可分的。 能力目标 1.利用世界人口增长图和开垦荒地引起的恶性循环图,说明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相互关系。 2.根据本地实际情况,了解并分析造成当地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并尝试解决措施,写出可行性报告,以供研究。 德育目标 认识环境问题的产生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行为规范、思想道德修养有直接关系,我们应从身边小事做起,切实做到保护环境。 ●教学重点 1.人口压力对环境问题产生的影响。 2.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形成了环境的恶性循环,环境问题更加突出。 ●教学难点 如何处理好经济的增长与环境的关系,使两者协调地发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66页共66页\n环境问题,其实自古就有,远在人类社会出现以前,地球上就存在地震、火山活动、海啸等自然灾害,势必对周围自然环境产生影响,形成环境问题。进入人类社会以后,在人类的不同发展阶段,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一样,因而,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产生了不同的环境问题,尤其是在当今社会,环境问题更加突出,这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本节课我们就探讨目前世界范围内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我们知道,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发展问题都是当今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问题,而且这些因素之间也是相互作用的,任何一个问题都与其他问题产生着影响,比如,人口数量的剧增对资源的需求量、对生存空间的环境等产生了巨大的压力,而人口素质低下又会直接影响人类对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而破坏环境。因此,人口、资源、发展这三方面都对环境问题产生着影响。本节课,我们就从这三个方面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人口压力(板书)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数量越来越多,为了生存,人们需要从环境中索取越来越多的物质资源,同时,又把越来越多的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去,使环境的承载量受到的压力也就越来越大,进而导致环境污染、生态失调。因此,人口压力是产生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的第一部分内容,并思考以下问题: (用投影仪打出以下问题,供学生在边阅读课文时边思考) (1)人口发展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表现有怎样的特点? (2)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人口的增长表现有哪些特点? (3)人口的不断增长,又怎样产生了哪些环境问题?(学生阅读完第一部分内容后,我们要结合课本内容、图形以及上述问题给予解释阐述)1.世界人口的增长(板书) 投影:图8.5世界人口增长(见课本) 由图可知:在工业革命以前人口增长的速度缓慢,之后,速度明显加快,总体呈现出加速增长的势头。但在近年来,其增长的速度有所放慢,这主要是一些国家(如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的结果。另外,在二战以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速度较快,发达国家增长较慢。人口的迅猛增长主要是由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而导致的。 承转:由于上面提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使得各国、各地区的人口增长情况表现不一。我们再看图形: 投影:图“世界各地区人口的增长(1950~2000年)” 提问:要求学生根据图形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图中各大洲中,人口数量由多到少的排列顺序。 (2)二战以后(1950年后),各大洲人口增长的速度由快到慢的排列顺序。 承转:由上述图中可以知道,世界人口总量急剧增长。人口数量越来越多,对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造成了较大的人口压力。 2.人口增长带来的压力(板书)我们可用以下简表来表示人口压力与环境问题的关系:投影展示:第66页共66页\n二、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板书) 随着世界人口持续增长和经济迅速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自然资源的补给、再生和增殖是需要时间的,一旦利用超过了极限,要想恢复是困难的。特别是非可再生资源,如矿产资源,其蕴藏量在一定时期内不再增加,对其开采的过程就是资源的耗竭过程。当代社会对非可再生资源的巨大需求(如煤炭、石油、铁矿石等),更加剧了这些资源的耗竭速度。据有关资料统计,对于石油的开采量,按照目前的消费水平,石油资源预计只能维持30~50年的开采。 此外,在广大的贫困落后地区,由于人口文化素质较低,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人们意识不到环境的反馈作用,只是一味地从环境中贪婪索取,并不加节制地将生产生活的废弃污物排入环境,生态意识淡薄,长期采用有害于环境的生产方法,而把无污染技术和环境资源的管理置之度外,如不顾环境的影响,盲目扩大耕地面积、毁林开荒,任意修筑堤坝和道路等,结果使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自然生产力下降,并形成了恶性循环。 课文中有一则“玛雅文明的衰落”的资料,可以让同学们阅读、分析、讨论其衰落的根源,由因及果,得出正确的结论: 玛雅文明的消失是农业生产力下降,食品供给不足直接导致的。农业生产下降,是由于严重的土地侵蚀,以及对土地只用不养、土壤中的有机肥补给不足决定的。水土流失的原因,除取决于当地的气候条件外更主要的是森林被破坏、毁林开荒、生态恶化的结果。曾为人类文明做出高度成就的玛雅人,对其自身生存的生态环境的破坏,正是他们对自然环境认识不足,没有生态意识,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的。 以上类似的生态破坏现象很多,我们要及时收集一些电视新闻、报刊杂志方面的相关资料,补充给学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现实感,以现在的逻辑思维去解决现实问题,避免人类的恶性循环,向着人地关系协调的方向发展。 课堂活动:请同学们结合我们前面所学的内容,针对我们人类面临的主要社会、生态、环境问题,分析、讨论这些问题的表现、产生的原因以及产生的危害,可以说这些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已普遍存在,有的司空见惯,熟视无睹;有的恣肆放纵。那么,从前面所学知识中我们已经知道,这些问题的确影响到了人类的生存,甚至有的已迫在眉睫。为此,我们可填写下表: 三、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板书) 传统的发展模式关注的只是经济领域活动,其目标是产值和利润的增长、物质财富的增加。在这种发展观的支配下,为了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人们认识不到或不承认环境本身所具有的价值,采取了以损害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其结果则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总要经过一个逐步积累的较长期的过程。发达国家工业化所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道路的教训是惨痛的,这种经济增长既没有考虑资源的长远价值,也没有充分考虑污染给整个社会造成的实际代价。盲目追求当前经济增长的结果往往与长期发展的目标背道而驰。 对于上述出现的问题,我们应积极思考,及时反馈,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特别是我们发展中国家,在今后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应边发展、边协调、边治理,绝不应再步其后尘! [课堂小结]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很多,从不同的角度也可分为不同的类型。我们本节课以当今世界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问题为中心,从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来阐述其他三者对环境问题的影响。从总体上来说,环境问题的本质就是发展问题,发展的问题处理好了,环境问题才能得以解决;发展的问题处理不好,环境问题就永远得不到解决,反而会愈演愈烈。第66页共66页\n6.2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国的必然选择;了解《中国21世纪议程》; 2、过程与方法:利用生产流程图,分析清洁生产和生态农业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二、重点和难点: 结合中国国情,理解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结合清洁生产和生态农业实例分析循环经济的意义。 三、教学工具:多媒体。 四、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引入]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 通过图片展示,充分认识到: 中国庞大的人口压力(我国人口普查总人口数已超过13亿,中国以占世界约7%的耕地面积要养活占世界约21%的人口。); 自然资源短缺(我国资源总量大、种类多,类型齐全,但人均占有量少); 深刻的环境危机(水土流失、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破坏现象及各种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结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活动]用自己的语言来讲述“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过渡]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有哪些理论指导? 《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的白皮书。 [转承]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有哪些? 循环经济 [活动]如何理解“循环经济”。 [提问]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有哪些? [回答]清洁生产 [案例分析]某酒精厂清洁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 读图分析生产流程,思考问题。 [知识扩展]绿色食品知识(什么是绿色食品,绿色食品的标志) [过渡]而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如何实现循环经济? 生态农业 [案例分析]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是发展生态农业的范例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后讨论分析,及绘出“桑基鱼塘”的循环示意图。 [思考]作为一名中学生,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每日能做什么?[小结] 第66页共66页\n 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庞大的人口压力;自然资源短缺;深刻的环境危机; 二、《中国21世纪议程》 三、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循环经济 附: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是发展生态农业的范例生态农业是一种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集约经营的综合农业生产系统,旨在协调区域内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满足人们对农业及农产品的需求,同时又有良好的环境和社会效益。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就是在鱼塘周围的塘基上种桑树,桑叶喂蚕,蚕沙(即蚕屎)和蚕蛹喂鱼,这些饵料先被水体上层的鱼儿吸食,上层鱼产出的粪便被水中的深游生物吸收,而深游生物又是中层鱼的食物,鱼的排泄物沉到塘泥中,又成为桑树的肥料。桑基鱼塘是广东省珠江三角洲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农业生产形式。因其生产上形成良性的循环而出名。珠江三角洲由东、西、北三江汇合冲积而成,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全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土壤肥沃,是盛产蚕桑、塘鱼、甘蔗的重要基地。三角洲内河网密布,交通便利,自然条件优越。由于珠江三角洲地势低洼,常闹洪涝灾害,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当地人民根据地区特点,因地制宜地在一些低洼的地方,把低洼的土地挖深为塘,饲养淡水鱼;将泥土堆砌在鱼塘四周成塘基,可减轻水患,这种塘基的修筑可谓一举两得。第66页共66页\n后来,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影响,珠江三角洲出现了新的生产结构方式—“果基鱼塘”、“桑基鱼塘”。(见下图)“果基鱼塘”是把低洼的土地挖深为塘养鱼,堆土筑基,填高地势,相对降低地下水位来种植果树(如栽植荔枝、柑橘、龙眼等果树)。后来由于国际贸易对丝绸需求的扩大,种桑养蚕的获利大大超过了水果的收益,不少地区从原来的果基鱼塘生产形式大量改为桑、塘专业性生产。果基鱼塘的生产方式,逐渐演变为鱼塘里养鱼,塘基上种桑树的桑基鱼塘,这样就较好地解决了低洼地积水内涝的问题。人们改变了传统的耕作方式,充分地利用土地的空间与轮作的时间,以求最佳的经济效益。“桑基鱼塘”的生产方式是:蚕沙(蚕粪)喂鱼,塘泥肥桑,栽桑、养蚕、养鱼三者有机结合,形成桑、蚕、鱼、泥互相依存、互相帮促进的良性循环,避免了洼地水涝之憋,营造了十分理想的生态环境,收到了理想的经济效益,同时减少了环境污染。 桑基鱼塘的主要特点: 1.种桑与养蚕、鱼、猪相结合,生产上有紧密的联系。 2.植物与动物互养,形成良性的生态循环。 3.塘与基合理分布,水陆资源相结合。第66页共6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