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5.74 KB
  • 2022-08-17 发布

人民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全集

  • 7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劝学》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荀子及其思想;2.理解、积累重要的文言常识;3.理解、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4.培养科学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目标2、3教学方法诵读法、串讲法、讨论法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布置预习1.熟读课文,掌握生字的读音及写法;2.初步理解课文;3.参考注释翻译课文,用红笔勾画出不会翻译的语句,并抄写出来。教学过程一、导入由初中学过的课文《为学》导入。二、整体感知1.介绍荀子。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世人尊称他为荀卿。荀子曾两度到当时齐国的文化中心稷下(今山东临淄)游学,担任过列大夫的祭酒(学宫领袖),后来到楚国任兰陵(今山东苍山兰陵镇)令,死后葬于兰陵。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n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同早于他的孟子成为对立的两派。荀子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类可以通过主观努力去认识它,顺应它,运用它,以趋吉避凶。在认识论方面,他认为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首先要通过感觉器官和外界事物接触,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在政治上,他针对孔子、孟子效法先王的思想,提出“法后王”,主张应当适应当时的社会情况去施政,要选贤能,明赏罚,兼用“礼”“法”“术”进行统治。他的许多思想为法家所汲取。在人性问题上,他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论,主张性恶论,认为后天环境可以改善人的恶的本性,所以他主张“明礼仪而化之”。他很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功能的重要。荀子的散文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简练,多作排比,善用比喻。他一生“序列著数万言”,后人编为《荀子》,共二十卷,收文章三十二篇,内容涉及哲学思想、政治问题、治学方法、学术论辩、立身处世之道等。《劝学》是其中的第一篇。2.解题。《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劝是“劝勉”的意思。“劝”的繁体字为“勸”,在古汉语中,凡是用“力”作形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3.学生听读文本,正音正字,初步了解课文。4.学生诵读课文,借助注释,疏通文意。5.学生诵读文本。6.教师点拨难句,学生整体把握文本内容。明确:《劝学》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劝学》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为认识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课文结构】第1段:提出中心论点。第2段:阐明学习的重要意义。第3段:阐明学习的重要作用。第4段:阐明学习应持的方法和态度。三、合作探究1.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中心论点的?明确: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二段中,学习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三段,学习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作用,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四段,学习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2.课文告诉我们哪些道理?与现代倡导的“终身学习”观点有何不同?明确:学无止境、持之以恒、专心致志、注重积累。\n荀子在《劝学》中提出“学不可以已”的观点,强调的是学无止境,也就是说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够有所成就。而现代倡导的“终身学习”的观点,其立足点是现代社会中人的一种基本生存需要。这两个观点的时代背景、基本内容、主要目的等都有很大的差异。3.课文的写作特点有哪些?明确:(1)大量运用比喻阐明事理,是本文第一大特点。比喻能使抽象道理明白具体,深入浅出,使人易于了解和接受,提高表达效果。课文用了四个比喻,说明学习的重要意义;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习的作用;用了十一个比喻,说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从形式上看,《劝学》中的比喻灵巧多样,运用自如。阐述观点,论证道理,有的从正面设喻,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有的从反面设喻,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有的单独设喻;有的连续设喻;有的同类并列;有的正反对照;有的只设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有的先设喻再引出要说的道理。文中用喻虽多,却无板滞生硬的感觉,相反,随着用喻的连续转换和充分展开,形成整齐而又富有变化的句式,使文章显得错落有致,生气勃勃。(2)论证方法灵活,是本文另一特点。全文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段论证。每段说明一个问题。第二、三段是先行论证,最后归结论点;第四段则把论点贯穿于论证之中。论证中有时先正后反,有时先反后正。灵活而有变化,使论辩生动有力。(3)语言上多用对偶,夹用排比,也是一个特点。排比句式在文中既富于论辩色彩,又富有文学韵味,甚至有一种音乐的节奏感。排比句使文章气势充沛,说理流畅。本文中排比句与大量对偶句穿插使用,使文章既整齐对仗、节奏和谐,又参差错落、变化流畅,反映了荀子文章议论透辟、笔势雄健的特点。总之,荀子的文章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铺陈扬厉,说理透辟;行文简洁,精练有味;警句迭出,耐人咀嚼。四、梳理·积累1.通假字。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暴”通“曝”。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2.文言实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横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隔断绝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终止\n以为妙绝到了极点佛印绝类弥勒非常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强大强挽弓当挽强有力的弓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有余乃自强步,日三四里竭力,勉强假舆马者借助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借假大臣犯法,无所宽假宽容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借助假有人焉,举我言复于我,亦必疑其诳假如,如果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虚假的,非真的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向远处看望日夜望将军至盼望,希望先达德隆望尊名望适冬之望日前后月圆之时,农历每月十五用心一也使用又备经年裹物之用用途用兵精足用,英雄乐业物资采用适冬之望日前后月圆之时,农历每月十五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采用皇上欲大用康先生任用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听到闻博闻强识见闻不能称前时之闻声誉用心一也专一骐骥一跃一次一一如既往一概六王毕,四海一统一一闻人之过,终身不忘一旦3.文言虚词。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乎”,介词,相当于“于”,引进动作的对象,可译为“对”。\n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而”,介词,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蟹六跪而二螯──“而”,介词,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而”,介词,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吾尝终日而思矣──“而”,介词,表示修饰关系,可不译。其曲中规──“其”,代词,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4.词类活用。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词作状语,每日。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都是名词作状语,表动作行为的方向,向上,向下。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词作动词,游水。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走得快。5.文言句式。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介宾短语(介词结构)后置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定语后置句。五、作业1.背诵并默写《劝学》;2.翻译全文。附:板书设计\n《师说》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韩愈及其思想;2.积累相关文言知识;3.学习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4.理解课文尊师重道的深刻内涵,感悟作者抨击时弊、坚持真理的精神。教学重点——目标2、4教学方法_——诵读法、串讲法、讨论法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3课时布置预习1.熟读课文,掌握生字的读音及写法;2.初步理解课文;3.参考注释翻译课文,用红笔勾画出不会翻译的语句,并抄写出来。教学过程一、导入由写作背景等相关内容导入课文。二、整体感知1.介绍韩愈。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少小孤苦,由兄嫂抚养长大。二十岁入长安,三次考进士不中。贞元八年(792年)第四次参加进士考试,登进士第。曾入汴州(治所在现在的河南开封)、徐州等地的幕府任闲职,唐贞元十八年(802年)到长安任国子监四门博士,从此正式步入仕途。贞元十九年,改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饥荒,得罪权贵,被贬为阳山(现在广东连阳)县令。元和元年(806年),新皇帝(唐宪宗)即位,他被召回长安,任国子监博士。元和十二年,随裴度征讨叛乱有功,升任刑部侍郎。元和十四年,唐宪宗派人迎佛骨入宫,韩愈上书力谏,被贬为潮州刺史。元和十五年,唐穆宗即位,召韩愈回长安为国子监祭酒,此后政治地位逐步上升,官至吏部侍郎。\n我国古典散文发展到唐代,出现了一次巨大变革。从陈子昂开始,经元结、韩愈、柳宗元直到杜牧、罗隐等许多人的努力,在前后二百多年间,改变了自东汉以来逐渐形成的骈体文对文坛的统治,实现了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的解放,推动了散文创作的发展。这次文学变革,适应着时代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的需要,总结了自先秦以来我国散文长期发展的历史经验,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改革文体和革新散文创作的理论主张,并成功地进行了创作实践。加之参加这次革新的作家们以极大的热忱和高度的自觉为推动新文体、创作新散文而不懈努力,并广为宣传,奖掖后进,在文坛上形成一股变革的潮流。由于这次变革有理论指导,有成功的实践,又有群众基础和巨大的影响,俨然成为一次“运动”;而提倡新文体的韩愈等人,又与当时流行的骈体“俗下文字”相对立,称所倡导的文体为“古文”,因而,近代研究者把这次变革叫做“古文运动”。2.解题。《师说》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范围,一般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像《捕蛇者说》《马说》都属这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3.写作背景。魏晋时期,士族阶层垄断了政治和经济大权,形成了门阀制度。上层士族的子弟,凭着高贵的门第生来就是统治者,他们不需要学习,也看不起老师。到了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这种风气依然存在。韩愈当时任国子监四门博士,他对上层“士大夫之族”的恶劣风气深恶痛绝。作者借《师说》一文抨击了那些“耻学于师”的“士大夫之族”,大力宣扬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4.学生听读课文,正音正字,初步了解课文。5.学生借助注释,疏通文意。6.学生诵读文本,注意句读,培养语感。7.教师点拨难句,学生整体把握文本内容。明确:《师说》的中心论点是:“是故(无今无古、)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文章先论述了从师的必要和择师的标准,既摆出古人从师的事实,又论证了从师学习不分少长的原因。然后运用对比论证,剖析了当时社会从师学习有“古今”“少长”“贵贱”之别的现象和原因,揭示了“士大夫之族”不从师学习的违背常理。然后引用了古代孔子的言行进一步阐明自己的观点,增强了说服力。最后一段,引用当时李蟠的例子补充说明自己的观点,并交代写作本文的缘由。【课文结构】第1段:正面阐述教师的作用、从师的必要和择师标准。第1层(第1~2句),阐述教师的作用。作者用六个字概括了教师的三个作用:“传道”“受业”“解惑”。第2层(第3~4句),阐述从师的必要。作者从反面指出,“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说明有惑必须从师。第3层(第5~7句),阐述择师的标准。第7句是本段的结论,也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概括地提出了择师的标准。第2段:运用对比的方法,批判“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n第1层(第1~3句),慨叹师道不传,指出师道不传的危害。这一层承接上文从师的标准,并领起下文对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的批判。第2层(第4~6句),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与“今之众人”耻学于师对比,指出“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的原因。第3层(第7~9句),把习句读从师与惑而不从师的现象对比,批评“今之众人”“小学而大遗”的不明智的作法。第4层(第10~15句),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讥笑相师对比,批评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恶习。第3段:以古代圣贤孔子从师的范例,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和“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道理。第4段:以当时社会李蟠从师的事实,补充证明自己的观点,并说明作《师说》的原因。三、合作探究1.教师的“传道”“受业”“解惑”这三项任务,哪一项是主要的?本段对“受业”一项未作阐述,这是为什么?明确:在韩愈看来,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传道”,他“收招后学”,“抗颜而为师”,主要目的就是要“传道”,恢复儒家的“道统”,因而提出“师道”的口号。这个意图是贯穿全文的。“受业”是教师的起码工作,即下文说的“授之书而习其句读”,尽人皆知。开头全面概括教师的任务时不可不说,但不是论述的对象。2.“师道”指什么?明确:“师道”是从师的原则和风尚,指课文中所讲的“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3.课文提出了哪些观点?明确:《师说》提出的观点有:“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等。4.课文引用孔子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明确:“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今天,在接受一些新知识、掌握一些新技能方面,年轻人掌握更快,而且有时学生的思想受到的束缚更小,因而有些方面确实“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5.课文有哪些写作特点?(1)总体上观点鲜明,结构严谨,逻辑严密,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有破有立,深刻透彻,说服力强。(2)语言上①整句、散句结合\n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如,第二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②一个意思,多种句式第二段一连用了三个对比,结语都是批判士大夫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但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揣测语气;第二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责备语气;第三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与欤”,反诘、讽刺语气,感情强烈。③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联结,上递下接。本文有好几处运用这种修辞手法,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四、梳理·积累1.通假字。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传授。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指不从师学习。2.文言实词。士大夫之族──类,名词彼与彼年相若也──相似,动词术业有专攻──学习,研究,动词不拘于时──束缚,限制,动词余嘉其能行古道──赞许,动词作《师说》以贻之──赠送,动词3.文言虚词。生乎吾前──“乎”,介词,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可译为“在”。\n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乎”,介词,相当于“于”,表示比较,可译为“比”。夫庸知其年之后生于吾乎──“乎”,语气词,用于疑问句末,表示反诘语气,可译为“呢”。其皆出于此乎──“乎”,语气词,表示揣测语气,可译为“吧”。嗟乎!──“乎”,语气词,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而”,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制阻止的语气,相当于“罢了”。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其”,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吾未见其明也──“其”,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其”,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不译。4.词类活用。①意动用法吾从而师之──“师”,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师”,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②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下”,名词作动词,低于。5.文言句式。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不拘于时,学于余──被动句。五、作业1.背诵全文;2.笔译全文。附:板书设计中心论点:“是故(无今无古、)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古之学者必有师孰能无惑?无年之先后(无长无少)师说古之圣人---今之众人耻学于师圣益圣,愚益愚。于其子---于其身则耻师焉惑矣!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大夫之族群聚而笑之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圣人无常师孔子言行(古人)李氏子蟠不拘于时,学于余(今人)写作缘起\n《谈读书》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朱光潜的生平及创作;2.理解课文阐述的读书的道理和方法;3.体会作者高超的论辩艺术;4.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教学重点目标2、3教学方法阅读法、讨论法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前播放相关歌曲,引起学生兴趣,之后由培根的《谈读书》导入课文,并鼓励学生畅谈对读书的认识。二、整体感知1.介绍朱光潜。朱光潜(1897~1986),笔名孟实,安徽省桐城县人。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近代。王国维、蔡元培、鲁迅、周扬等为我国现代美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直到20世纪30年代,美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这时朱光潜写的《文艺心理学》《谈美》《诗论》等专著,具有开拓意义。这些著作对西方美学思想的介绍是较为详备的,对美学基础知识、基本观点的阐述也较系统。《文艺心理学》从美感经验的分析开始,深入到美的本质的讨论,然后联系艺术的起源和艺术的创造,最后阐述美的范畴。书中还将西方现代美学的流派、观点,纳入各章加以介绍,旁征博引,沟通中西。朱光潜也是我国现代比较美学和比较文学的拓荒者之一。《诗论》是我国比较美学的典范作品,用西方诗论来解释中国古典诗歌,用中国诗论来印证西方著名诗论,触类旁通,潇洒自如,美不胜收。朱光潜认为:“在我过去的写作中,如果说还有点什么自己独立的东西,那还是《诗论》。”《诗论》对中国诗的音律,对中国诗为什么后来走上律诗的道路,作了一些科学的分析。2.提问:学习的途径有哪些?让学生明白“读书”是一个重要的学习途径(课文第一句)。\n3.学生默读课文,借助注释,疏通字词,初知文意。4.学生再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1)课文阐述了哪些读书道理和方法?(2)读完课文,你对读书有没有新的看法?5.教师点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明确:(1)学问不只是读书,而读书究竟是学问的一个重要途径;(2)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3)读书应该有计划、按部就班;(4)读书须有一个中心去维持兴趣,或是科目,或是问题;(5)读书要注意科学积累。三、合作探究1.课文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说明。明确:举例论证;引用论证;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例子由学生在课文中寻找。)2.写作特点。(1)论述观点明确,重点突出,条理井然,不蔓不枝,逻辑严密;(2)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3)语言平实,如话家常,深入浅出。四、作业课后搜集有关读书的名言,整理后认真体会,并逐步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附:板书设计谈读书(朱光潜)读书道理和方法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引用论证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语言特色:如话家常《为了忘却的记念》教案教学目标\n1.把握文章主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课文结构;3.结合中心语境,领会含意深刻的语句;4.学习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表现手法。教学重点目标2、3教学方法阅读法、讨论法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师生共同解读《记念刘和珍君》的背景,然后导入课文。1.写作背景。课文写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为了配合反革命的军事“围剿”,他们一方面利用反动文人对抗革命文艺运动,一方面采取查禁书刊、封闭书店、逮捕、暗杀左翼作家等法西斯文化专制主义手段“围剿”左翼文学。1931年1月17日,柔石、白莽等“左联”的五位青年作家被捕,同年2月7日,被秘密枪杀于上海龙华,大批“左联”作家被通缉,鲁迅先生也时刻面临着被捕的危险。但鲁迅先生毫不畏惧反动派的淫威与屠刀,在闻知柔石等五位青年遇难的消息后立即发表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等文章,强烈抗议和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罪行。在烈士遇难两周年的日子里,即1933年2月8日,鲁迅先生用饱含血泪的笔,带着无限悲愤的感情写下了《为了忘却的记念》这篇纪念性文章。2.“左联”介绍。全称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于1930年3月2日在上海成立,它是一个由文学研究会、创造社、鲁迅先生发起的进步青年所组成的文学组织,鲁迅在“左联”成立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并当选为常委。“左联”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并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工作方针,主张“对旧社会和旧势力的斗争必须坚持、持久,而且要注重实力”。白莽、柔石、冯铿、李伟森、胡也频均参加了这一进步组织。二、整体感知1.学生听读课文,疏通文本,扫清文字障碍。2.学生默读课文,借助注释,结合“学习活动”中的“文本品读”,感知文意。3.教师点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明确:\n本文向人们揭示战死者在无产阶级革命历史上写下的光辉业绩,赞颂烈士们(五位青年作家)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理想;同时,无比愤怒地控诉了国民党反动派残杀革命者的血腥罪行及其卑劣手段;也启示人们永远牢记烈士们的光辉业绩,学习他们的高尚品德,绝不让烈士们的鲜血白流!要化悲愤为力量──更加英勇地战斗下去,直至胜利!坚信长夜即将过去,黎明定会到来!课文可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点明题意,记叙和白莽的交往。第二部分,写与柔石的交往及柔石的为人(兼写冯铿)。第三部分,交代白莽和柔石的同时被捕。第四部分,写柔石等被捕遇害的经过,进一步揭露反动派的罪行,表示对革命烈士的深切悼念和赞扬。第五部分,抒发对烈士的怀念和尊敬,表达了反动派必然灭亡,人民革命一定胜利的坚定信念。三、合作探究1.为什么纪念五个青年作家是“为了忘却”,“倒要将他们忘却”?这里所说的“忘却”该怎样理解?明确:“因为两年以来,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至今没有停止,我很想借此算是竦身一摇,将悲哀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因为“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可见,所谓“忘却”,就是摆脱悲哀,化悲痛为力量。鲁迅的心情太沉痛了,但是为了战斗,必须调整情绪,摆脱悲哀。“为了忘却”就是为了战斗,要以战斗作为对烈士更好的纪念。2.为什么不说“将悲愤摆脱”,而说“将悲哀摆脱”?明确:“悲愤”有两面,悲哀和愤怒,鲁迅要摆脱的只是悲哀,血海深仇则是不能忘却的。3.“不愿”“不屑”“不敢”三者有什么区别?明确:三者政治态度不同。“不敢”并非“不愿”,只是慑于国民党政府的严酷统治。“不愿”者在国共两党的斗争中取超然立场,不介入政治斗争。“不屑”者则把五个青年作家的遇害看做小事一桩,认为不值得见诸报端。4.“民众”与“国民”有什么区别?白莽不喜欢“国民诗人”这个字,说明他有着怎样的感情倾向?明确:“国民”不仅包括民众,而且包括统治阶级,具有某国国籍的人都是该国国民。白莽是热爱民众而憎恨统治阶级的。5.白莽刚由被捕而释出就跑到鲁迅家,并且告诉鲁迅先生他是一个革命者,这说明什么?明确:说明白莽跟鲁迅先生见过两回之后,就完全信赖鲁迅先生,深信他是革命者最可信任的同志,可以把生命都托付给他,相信困难中一定可以从鲁迅先生那里得到帮助。6.鲁迅说“青年们,尤其是文学青年们,十之九是感觉很敏,自尊心也很旺盛的,一不小心,极容易得到误解”,这些话是什么意思?\n明确:自尊心很旺盛,实际上就是骄傲自大,乃至妄自尊大,狂妄自大,唯我独尊,以致不辨善恶,误解别人,攻击别人。鲁迅起初是相信进化论的,相信青年人胜过老年人,青年人都是好的。“由于历来的经验”,纠正了先前的偏颇,“知道”了青年们普遍的缺点。当然这里主要是为了反衬柔石人品难得。7.怎样理解柔石的“迂”?为什么在纪念文章里说他“迂”?明确:柔石的“迂”指两个方面,一是对社会的黑暗、人心的险恶,还缺乏清醒的深刻的认识,因而不免碰钉子;二是受“男女授受不亲”的影响,和女性在一起不自然,难为情,连一同走路都不敢,后来就是敢了,还要拉开距离。柔石的“迂”,固然说明他对时代对社会缺乏洞察力,单纯稚嫩,但是“迂”得可爱,至少说明他自己心好,身居十里洋场,品行依然十分端正。写柔石这样的“迂”,鲁迅的笔端饱含着浓浓的感情,鲁迅是要告诉世人,柔石的心太好了!他太善良,太忠厚,太老实了!同时暗示他所从事的事业是完全正义的。国民党政府杀害这样的青年,只能说明它的反动残暴。8.为什么要将柔石比附为方孝孺?明确:从柔石这一面说,这是赞扬柔石刚烈执著的性格,他认定自己的立场是对的,就走下去,死也不怕,绝不苟且。从杀害柔石的国民党政府这一面说,他们也犹如明成祖,诛杀无辜,残暴至极。9.为什么要讲《说岳全传》中高僧“坐化”的故事?明确:旨在说明这白色恐怖的世界,犹如秦桧当道的时代,是奴隶们的苦海。高僧不愿落入秦桧之手,他有涅槃之法,鲁迅自己则有壕堑战术,逃走避居,保存实力,继续作战。10.为什么说到白莽遇难之后引“生命诚宝贵”这首诗?明确:引白莽自己翻译的诗来纪念白莽,这是最好的一种纪念。从这首诗里可以看到白莽崇高的内心世界。白莽热爱裴多菲的诗,翻译裴多菲的诗,而且用自己的革命实践,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表明他忠于这崇高信念。鲁迅先生用这种方式讴歌白莽是为自由而战、为自由献身的战士。11.写作特色。(1)记叙、议论、抒情完美结合。本文以记叙为主,时时穿插着议论,处处凝集着强烈深沉的悼念之情。从总体上看,前三部分重在记叙,第四部分记叙抒情并重,第五部分重在议论抒情。而在每一部分中,记叙、议论、抒情又都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2)巧妙运用典故。①方孝孺(见“合作探究”问题8。)②高僧坐化(见“合作探究”问题9。)③《思旧赋》将自己当时的处境与心情同向子期相比,意在揭露蒋介石的反动统治与司马氏以杀夺手段建立的晋朝一样,在政治上都是极端黑暗腐朽的,人们稍有不慎,都可招来杀身之祸。因此,正直的人是没有言论自由的,在“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的统治下,确实是“无写处”的。\n这三个典故,说明一个宗旨,即用司马昭杀害嵇康、吕安,秦桧杀害岳飞,朱棣杀害方孝孺这些惨案冤狱,影射国民党蒋介石杀害柔石、白莽等革命者和进步青年。(3)结构严谨完整,繁中有简,重点突出。四、梳理·积累(结合“学习活动”进行;学生可从课文中寻找相关词句讨论。)1.体会重点词语的含义。(1)只在《文艺新闻》上有一点隐约其辞的文章。隐约其辞:本义是指说话或写文章表达含混。这里指迫于形势压力,媒体在披露消息时的态度暧昧。(2)后来大抵带在身边,只是情随事迁,已经没有翻译的意思了。情随事迁:心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2.体会句子。当时上海的报章都不敢载这件事,或者也许是不愿,或不屑载这件事。(见“合作探究”问题3。)五、作业1.背诵“关于长夜过春时”和“生命诚宝贵”两首诗;2.尝试将课文与《记念刘和珍君》进行全方位的比较。附:板书设计《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悼词的相关常识;2.了解马克思的伟大贡献;\n3.把握本文论述的特点,体会各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教学重点目标2教学方法阅读法、讨论法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由当世名人去世后丧礼的情况,引出悼词等相关背景知识,进而导入课文。1.悼词。悼词是对死者表示哀悼的话或文章。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悼词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缅怀与敬意的一切形式的悼念性文章,狭义的悼词专指在追悼大会上对死者表示敬意与哀思的宣读式的专用哀悼的文体悼词是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缅怀与敬意的悼念性文章。今天的悼词是从古代的诔辞、哀辞、吊文、祭文一步步演化而来的。诔辞作为我国哀悼文体的最古形式,最早是一种专门表彰死者功德的宣读性的哀悼文体。哀辞文体是诔辞的旁支。诔辞的对象主要是王公、贵族、士大夫并以颂赞死者功德为主;而哀辞的对象主要是“童弱夭折,不以寿终者”,同时以抒发生者哀悼之情为主。吊文指凭吊性的文章,“吊”有慰问之意。吊文内容较诔辞、哀辞广泛,也较其庞杂。可以说吊文是我国古代群众性的哀悼文体。它不一定是歌颂功德的文字,如汉代司马相如的《吊秦二世赋》。吊文也可以对具体的事物而言,成为一种咏怀性的文体,如《吊战场》之类。祭文是古时祭祀天地鬼神和死者时所诵读的文章。屈原的《九歌》是最早的祭文。祭文范围较广,只有祭奠死者的文章才属于哀悼文体的范畴。今天我们所说的悼词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它反映出新时代的新变化,无论在形式和还是在内容上,同古代的诔辞、哀辞、吊文、祭文均有实质性的不同。悼词结构一般分三部分:开头、主体、结尾。开头:一般介绍死者逝世的时间,地点,原因,身份和职务。主体:概述死者生前的功绩及生者对其功绩的评价。结尾:对死者的悼念。2.介绍马克思。(学生讲述,教师补充,借助视频加深印象。)卡尔·马克思(1818~1883),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马克思1818年5月5日出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特利尔城一个犹太藉律师家庭。1835-1841年,先后在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法律。1837年,开始钻研黑格尔哲学,并加入青年黑格尔派的“博士俱乐部”。1841年大学毕业获哲学博士学位。1842年10月至1843年3月,任《莱茵报》主编。1843\n年6月,和燕妮结婚。同年秋,迁居巴黎,同卢格合办《德法年鉴》杂志。这时发表的一些文章表明他已成为唯物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马克思对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的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1847年,同恩格斯一起邀参加正义者同盟,我将其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同年出席共产主义者同盟第第二次代表大会,受大会委托,同恩格斯一起起草了同盟纲领,这就是科学共产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爆发后,受同盟中央委托,在巴黎筹建新的中央委员会,并当选为同盟主席。4月,回德国参加革命。1848年欧洲革命期间,在科伦创办《新莱茵报》。革命失败后,流亡英国伦敦。五、六十年代,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完成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体系,1867年发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三卷由恩格斯于1885.1894年整理出版。1864年9月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成立后,被选为总委员会委员,兼任德国通讯书记。他为国际起草了成立宣言、临时章程和历届代表大会的重要文件,是第一国际的实际领袖和灵魂。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期间,受第一国际总委员会委托,写了《法兰西内战》系统地总结了公社革命的经验教训,发展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马克思晚年遭受多种疾病的折磨,仍致力于帮助各国社会主义政党的成长和人事理论研究。1883年3月14日病逝于英国伦敦。他安葬在伦敦的海格特公墓,和他的夫人燕妮葬在一起。马克思的—生是伟大的一生。他和思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进行斗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马克思的名字永垂史册,他的学说将永放光芒。3.介绍恩格斯。(学生讲述,教师补充,借助视频加深印象。)恩格斯(1820~1895),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国际无产阶级的导师。恩格斯1820年11月28日生于普鲁士莱茵省马门市一个纺织工厂主家庭。1841年,去英国曼彻斯特他父亲入股的棉纺厂办事处工作。在这期间,他周游英国各地,深入工厂和工人住宅区,调查研究英国工人阶级的情况,参加工人集会,研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1844年,在《德法年鉴》上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等文章,表明他已成为唯物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1845年,写了著名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1846年初,同马克思一起组织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8月,在巴黎宣传科学共产主义,同“真正的社会主义”、蒲鲁东主义展开论战。1847年,同马克思一起应邀参加正义者同盟,并将其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出席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第二次代表大会,并与马克思一起撰写了《共产党宣言》。1848年,德国革命中,协助马克思组织保卫革命成果的人民起义。革命失败后,写了《德国维护帝国宪法的运动》《德国农民战争》《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等著作,全面总结1848年革命的经验教训。1850年11月,为资助马克思一家度过贫困生活,使马克思能完成《资本论》,他重返曼彻斯特经商,直到1870年9\n月。在此期间,他还研究自然科学,写有《自然辩证法》一书。他关注国际局势,关心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七八十年代,关注欧美各国社会主义政党的建设,写了《反社林论》等重要著作。马克思逝世后,他将主要精力用于整理出版《资本论》的第二卷和第三卷。同时关怀和指导欧美和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帮助创建了第十国际。1895年8月5日,病逝于英国伦敦。二、整体感知1.学生默读课文,借助注释,疏通字词,初知文意。(朗读材料为补充。)2.学生再读课文,了解马克思的伟大成就及马恩之间的伟大友谊。3.教师点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明确:1883年3月17日,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的遗体被安葬在英国伦敦郊区海格特公墓。在葬礼上,恩格斯用英语发表了这篇演说。恩格斯是马克思的挚友,两人为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并肩战斗近四十年,对马克思的了解,最深刻的莫过于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逝世,最悲痛的莫过于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逝世所造成的巨大损失,最清楚的莫过于恩格斯。在这篇悼词中,恩格斯总结了马克思一生的伟大贡献,表达了全世界无产阶级对马克思的无比崇敬和哀悼之情。课文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1)悼念交代伟人的逝世──悲痛;第二部分(2~7)评价评说马克思在理论和实践的伟大贡献──敬仰;第三部分(8~9)悼念颂扬马克思品质的崇高──敌人的忌恨、人民的爱戴──怀念。三、合作探究1.课文描述的马克思的伟大贡献有哪些?明确:理论贡献:第一,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第二,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这是马克思作为思想家的一面。实践功绩:创办报纸杂志,组织各种工人活动,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等。这是马克思作为革命家的一面。2.作者为什么要详细交代马克思逝世的时间?明确:(1)因为这是在葬仪上讲话,需要向全世界公布逝世的准确时间。(2)交代具体时间,就强调了这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应当永远不忘的时刻。(3)这个具体的时间,表明马克思生命的每一刻对世界无产阶级都十分宝贵,饱含了对马克思的无限崇敬和赞扬。3.为什么要突出强调“还不到两分钟”?明确:表达了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逝世深感遗憾的惋惜之情。4.为什么用“停止思想”“安静地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而不用其他表示死亡的词语?明确:(1)因为马克思是一个思想家,所以用“停止思想”最为准确。(2)用“去世”“老了”“走了”显得太一般化,用“死了”不符合马克思的伟大身份,不尊敬。(3)用“与世长辞”不合演说辞的语体色彩。\n恩格斯没有直接说出马克思的逝世,而是用这些词语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出来,这在修辞上叫“讳饰”,作者对马克思的无限崇敬和深切哀悼也就蕴涵其中了。(引导学生回忆中国文化中的相关内容。)5.课文第一段末破折号有什么作用?明确:(1)停顿作用。表示不想说出又不得不说出的矛盾。(2)解释作用。说明“永远地睡着了”。将停顿和解释二者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复杂的感情。6.第三段在句式上有何特点?明确:整个第三自然段是一个单句。分析方法:(1)去枝叶,找主干。(2)抓主干,理枝叶。7.第四段开头的“不仅如此”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明确:过渡句,承上启下。8.第五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明确:过渡段,承上启下。9.第八段在写作中使用了什么手法?明确:对比手法。敌人:嫉恨、诬蔑、驱逐、诽谤、诅咒(反衬作用)革命者:尊敬、爱戴、悼念10.马恩的感情十分深厚,课文并没有过多地渲染他悲痛的心情,为什么?明确:恩格斯发表演讲的主要目的是评述马克思的思想和事业,以便教育和鼓舞无产阶级和革命群总。所以对马克思的热烈赞颂,才是整个悼词的主要内容。11.课文特色。明确:(1)以议论为主,与叙述、抒情完美结合;(2)内容高度概括,逻辑严密。四、梳理·积累1.重点词语理解。(结合“学习活动”进行。)(1)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豁然开朗:本义指一下子开阔和通达起来。这里指马克思发现剩余价值对于研究资本主义有着开拓性的贡献,使人们对资本主义的认识一下子清晰起来。(2)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要素:指构成事物的必要因素。这里指斗争是马克思生命中不可缺少的活动方式。(3)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他们当做蛛丝一样轻轻拂去。拂:本意指轻轻擦过。这里指马克思对于一切的敌意行动的轻蔑态度。\n2.体会句子。(结合“学习活动”进行,学生间可相互讨论。)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空白”本意指空着的地方;没有填满的部分。这里指马克思逝世对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不可补偿的损失,表达了恩格斯在失去这位伟人后无比悲痛的感情。五、作业1.课后深入了解马、恩之间的友谊;2.为自己逝去的亲人或宠物拟写一篇悼词。附:板书设计《悼念乔治·桑》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乔治·桑的生平及成就;2.整体感知文本,把握文本特点;3.学习排比句式的运用方法。教学重点目标1、3教学方法阅读法、讨论法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由女权主义引出乔治·桑,从而导入课文。1.介绍乔治·桑。\n(重点介绍其文学成就和思想。)乔治·桑(1804~1876),原名阿曼蒂娜-欧萝尔-露茜·杜班,法国19世纪著名女作家,浪漫主义女性文学和女权主义文学的先驱。最终改变乔治·桑命运的是她那不幸的婚姻。18岁时在对家庭生活的梦幻憧憬中,她嫁给了贵族青年卡西米尔·杜德望成为男爵夫人。但她很快就不能忍受丈夫的平庸和缺乏诗意。乔治·桑开始了一次又一次红杏出墙的婚外情恋。1831年,在“离婚”还没出现在社会生活字典中的情况下,她做出了那个时代惊世骇俗的举动:坚决与丈夫分居,并弃家出走,与情人到巴黎开辟新的生活。乔治·桑移居巴黎后为了生存下去,她开始了勤奋地笔耕,写出了一部部文笔秀美、内容丰富、情节迷人的风情小说,并以此确立了自己在法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从初期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卢梭、夏多布里昂和拜伦对她的复杂影响。七月革命后不久,她发表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安蒂亚娜》(1832),一举成名,从此一发而不可收。乔治·桑的爱情生活丰富多彩,她的身边总是围绕着一批追求者。她与大文学家缪塞的艳事、与音乐大师肖邦十余年的同居生活,成为法兰西19世纪的美谈之一,并留下了一篇篇揭示她内心深处情感世界奥秘的情书佳作。乔治·桑是个民主主义者,从一个角度讲,她可称得上是女性解放的先驱。尤其是在两性关系上,她倡导女性的主导地位,认为女人不应该成为男人情欲的发泄对象,女人也有自己的七情六欲,应该主动地得到满足。乔治·桑是一位多产作家,她一生写了100卷以上的文艺作品、20卷的回忆录《我的一生》以及大量书简和政论文章。晚年的乔治·桑热情好客,她在诺昂的庄园成为当时法国文学界名流的聚会场所。圣勃夫、米什莱、福楼拜、小仲马、巴尔扎克等人经常拜访她。1876年,乔治·桑在诺昂去世,享年72岁。死后,她被埋葬在诺昂。2.介绍雨果。雨果(l802~1885),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他的一生几乎跨越整个19世纪,他的文学生涯达60年之久,创作力经久不衰。他的浪漫主义小说精彩动人,雄浑有力,对读者具有永久的魅力。其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长篇小说。二、整体感知1.学生听读课文,正音正字。2.学生默读课文,借助注释,初知文意。3.教师点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明确:\n本文是雨果为悼念法国著名女作家乔治·桑而作。本文虽然是悼念文章,但从文章中丝毫感受不到沉郁、悲痛的气氛,这与作者没有留恋于失去乔治·桑的悲痛,而是着力颂扬她的存在给世人的贡献有关;着眼于失去乔治·桑之后的业绩的追述,以及她逝去后精神的永恒,更能凸显乔治·桑的人生价值的崇高。(可引导学生与《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进行对比。)三、合作探究1.“我为一位死者哭泣,我向这位不朽者致敬。”通观全文,作者为什么要为之哭泣,向之致敬?明确:因为死者乔治·桑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小说家,是那个时代具有独一无二地位的伟大女性;他给法国带来了荣誉,创造了奇迹,留下了许多佳作,是法兰西民族的骄傲;她有伟大的品格,她是公开的行善者;她的思想像火炬一样不会熄灭,并将增添文明的光芒,照亮人们的心灵。2.课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作者怎样组织的?明确:作者在文章一开始就心情沉重、感情悲痛地表达了自己对死者的怀念、爱慕、与敬佩之情。然后文笔一转,用一句反问句“难道我们真的失去她了吗?”引出对死者一生的价值的评判,进入主体部分。主体部分可分为三层:第一层高度赞扬了乔治·桑在这个时代的地位;第二层评价她伟大的人格;第三层说明她给后人的影响是巨大的。结尾表达了自己的哀思与敬意。3.为什么雨果在悼文中却说“列举她的作品显然是毫无必要”,只字不提她的作品?明确:乔治·桑在文学上的成就是尽人皆知,有口皆碑,不必说;比一个人的成就更伟大的是她不为人知的一面:美好的品德、伟大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与意义。4.文中多处用到类比,这些类比有什么作用?明确:在写乔治·桑是法兰西民族的骄傲的时候,用了一组对比,说明她的伟大地位。在写她死后给人留下的精神财富时,文章又用了另一组类比,说明乔治桑的精神永远鼓舞着后人,后人将从她那里获得很多的精神的馈赠。5.课文有哪些特点?明确:(1)感情充沛,气势磅礴,是本文的一大特点;(2)笔触轻灵,文辞优美,是本文的另一特点。四、作业课后了解乔治·桑的其他事迹,根据其生平及创作为其拟写一副挽联。附:板书设计\n《告别沈从文》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沈从文的生平及创作;2.了解新闻稿(通讯)的相关常识;3.理解课文诗思、诗性、诗情的特点。教学重点目标1、3教学方法阅读法、讨论法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边城》视频片段,引出沈从文从而导入课文。1.介绍沈从文。(可穿插沈从文的逸闻趣事。)沈从文(1902~1988),京派小说代表人物,原名沈岳焕,荒僻神秘的湘西凤凰县,有苗汉土家族的血统。14岁高小毕业后入伍,看尽人世黑暗而产生厌恶心理。接触新文学后,他于1923年寻至北京,欲入大学而不成,窘困中开始用“休芸芸”这一笔名进行创作。至三十年代起他开始用小说构造他心中的“湘西世界”,完成一系列代表作,如《边城》《长河》等。他以“乡下人”的主体视角审视当时城乡对峙的现状,批判现代文明在进入中国的过程中所显露出的丑陋,这种与新文学主将们相悖反的观念大大丰富了现代小说的表现范围。沈从文一生创作的结集约有80多部,是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个。早期的小说集有《蜜柑》《雨后及其他》《神巫之爱》等,基本主题已见端倪,但城乡两条线索尚不清晰,两性关系的描写较浅,文学的纯净度也差些。30年代后,他的创作显著成熟,主要成集的小说有《《龙朱》《旅店及其他》《石子船》《虎雏》《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八骏图》《如蕤集》《从文小说习作选》《新与旧》《主妇集》《春灯集》《黑凤集》等,中长篇《阿丽思中国游记》《边城》《长河》,散文《从文自传》《记丁玲》《湘行散记》《湘西》,文论《废邮存底》及续集、《烛虚》《云南看云集》等。从作品到理论,沈从文后来完成了他的湘西系列,乡村生命形式的美丽,以及与它的对照物城市生命形式批判性结构的合成,提出了他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本于自然,回归自然的哲学。“湘西”所能代表的健康、完善的人性,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正是他的全部创作要负载的内容。2.介绍《边城》。\n《边城》是沈从文(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生动的乡土风情吸引了众多海内外的读者,也奠定了《边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在川湘交界的茶峒附近,小溪白塔旁边,住着一户人家。独门独院里,只有爷爷老船夫和孙女翠翠两个人,还有一只颇通人性的黄狗。这一老一小便在渡船上悠然度日。茶峒城里有个船总叫顺顺,他是个洒脱大方,喜欢交朋结友,且慷慨助人的人。他有两个儿子,老大叫天保,像他一样豪放豁达,不拘俗套小节。老二的气质则有些像他的母亲,不爱说话,秀拔出群,叫傩送。小城里的人提起他们三人的名字,没有不竖大拇指的。端午节翠翠去看龙舟赛,偶然相遇相貌英俊的青年水手傩送,傩送在翠翠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巧的是,傩送的兄长天保也喜欢上了翠翠,并先傩送一步托媒人提了亲。兄弟两人都决定把话挑明了,于是老大就把心事全告诉了弟弟,说这爱是两年前就已经植下根苗的。弟弟微笑着把话听下去,且告诉哥哥,他爱翠翠也是两年前的事,做哥哥的也着实吃了一惊……然而此时,当地的团总以新磨坊为陪嫁,想把女儿许配给傩送。而傩送宁肯继承一条破船也要与翠翠成婚。爷爷自然是晓得孙女的心事,却让她自己做主。兄弟俩没有按照当地风俗以决斗论胜负,而是采用公平而浪漫的唱山歌的方式表达感情,让翠翠自己从中选择。傩送是唱歌好手,天保自知唱不过弟弟,心灰意冷,断然驾船远行做生意。碧溪边只听过一夜弟弟傩送的歌声,后来,歌却再没有响起来。老船夫忍不住去问,本以为是大老唱的,大老讲实情讲出后便去做生意,几天后他听说老大坐下水船出了事,淹死了……码头的船总顺顺也忘不了儿子死的原因,所以对老船夫变得冷淡。老船夫操心着孙女的心事,后终于耐不住去问,傩送却因天保的死十分怪责老船夫,自己下桃源去了。船总顺顺也不愿意翠翠再做傩送的媳妇,毕竟天保是因她而死。老船夫只好郁闷地回到家,翠翠问他,他也没说起什么。夜里下了大雨,夹杂着吓人的雷声。爷爷说,翠翠莫怕,翠翠说不怕。两人便默默地躺在床上听那雨声雷声。第二天翠翠起来发现船已被冲走,屋后的白塔也冲塌了,翠翠吓得去找爷爷,却发现老人已在雷声将息时死去了……老军人杨马兵热心地前来陪伴翠翠,也以渡船为生,等待着傩送的归来。傩送也许永远不会回来了,也许明天就会回来。《边城》寄托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的作品中最能表现人性美的一部。这部小说通过对湘西儿女翠翠和恋人傩送的爱情悲剧的描述,反映出湘西人民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命运的惨痛事实。翠翠是如此,翠翠的母亲也是如此,她们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痛而惨淡的人生,却找不到摆脱这种命运的途径。\n沈从文通过《边城》这部爱情悲剧,揭示了人物命运的神秘,赞美了边民淳良的心灵。关于《边城》的主旨,用沈从文自己的话说就是,“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边城》以撑渡老人的外孙女翠翠与船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傩送的爱情为线索,表达了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种宁静的生活若和当时动荡的社会相对比,简直就是一块脱离滚滚尘寰的“世外桃源”。在这块世外桃源中生活的人们充满了原始的、内在的、本质的“爱”。正因为这“爱”才使得川湘交界的湘西小城、酉水岸边茶峒里的“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得的一份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边城》正是通过抒写青年男女之间的纯纯情爱、祖孙之间的真挚亲爱、邻里之间的善良互爱来表现人性之美的。作者想要通过翠翠、傩送的爱情悲剧,去淡化现实的黑暗与痛苦,去讴歌一种古朴的象征着“爱”与“美”的人性与生活方式。翠翠与傩送这对互相深爱着对方的年轻人既没有海誓山盟、卿卿我我,也没有离经叛道的惊世骇俗之举,更没有充满铜臭味的金钱和权势交易,有的只是原始乡村孕育下的自然的男女之情,这种情感像阳光下的花朵一样,清新而健康。作者不仅对两个年轻人对待“爱”的方式给予热切的赞扬,而且也热情地讴歌了他们所体现出的湘西人民行为的高尚和灵魂的美。《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展示给读者的是湘西世界和谐的生命形态。《边城》发表于1934年,小说描写了山城茶峒码头团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与摆渡人的外孙女翠翠的曲折爱情。青山,绿水,河边的老艄公,16岁的翠翠,江流木排上的天保,龙舟中生龙活虎的傩送……3.新闻。新闻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新闻专指“消息”,指对国内外新近发生的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人和事实的简要而迅速的报道。新闻种类较多,有动态消息、评论消息、社会新闻、文教新闻、国际新闻等。广义的新闻指及时报道新近发生的重要事件或生活现象的各种文章,包括消息、通讯,和兼有新闻、文学双重特征的报告文学。尽管新闻类型有多种,但它们都有共同的基本特点。主要是: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每则新闻在结构上,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标题一般包括引题、正题、副题;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和结语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阅读新闻,要注意它的六要素(也就是记叙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新闻的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二、整体感知1.学生默读课文,疏通字词,初知文意。2.教师点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明确:\n本文是一篇新闻稿。文章从沈从文先生的议题告别仪式写起,接着赘述了沈从文先生的文学成就,用形象的语言对先生的品格给予了高度的概括和评价,最后,文章用一副对联对先生的为人品格和为文成就作了精练的概括,同时也表达了对这位伟大作家的景仰之情,以及失去这位作家的沉痛之情。三、合作探究1.课文与普通的新闻稿件相比有何特点?明确:这是一篇将事件和人物糅合在一起的新闻通讯,一改传统通讯或突出写人,或重点写事的模式。不仅如此,作者还用贮满诗情的语言,用生动的叙述和感人的场面来表现沈从文的为人,也借此表达对沈从文先生的无限怀念的情感,文章充满着诗思、诗情、诗性。2.如何理解本文的诗思、诗情、诗性?(1)诗思诗思就是用诗性的想象来结构文章。课文虽然叙述的是追悼会的场面,追忆的是先生的一声,但文章表现的却是先生的品格。在具体的结构安排上,也充满着诗性的想象。写追悼会的场面,作者并没有竭力铺陈其悲哀的场景,而是竭力描写追悼会场的气氛;写先生的一声通过概括性的叙述和细节的描写来表现,这样的表现方式既有面得铺陈也有点的拓展,既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也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2)诗情诗情是作者情感在文章中的自然流露。作者或直抒胸臆,或触景生情,或缘景写情,或托物寄情。(3)诗性将挽联穿插在文章中,一方面可以增强文章的节奏和表现力,另一方面使得文章更具诗性的意味。诗性是本文的又一特色。文章在语言的运用和结构的安排上都充分体现了诗性的原则。从解雇意义上,面得铺陈、点的挖掘使得文章结构具有跳跃性,许多表现不同内容的段落也就如同一个又一个跳跃性的诗节,充满着节奏感和韵律感,使得文章给人以无限的遐思,更充溢着情感的张力和更强的表现力;而诗性语言进一步强化了诗性的表现力,文章表现出诗画同一的意境。四、作业课后进一步了解沈从文,有条件的可阅读《边城》整部小说。附:板书设计《归去来兮辞(并序)》教案\n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相关文言常识;2.了解陶渊明生平、创作及其思想;3.品味词句,领悟“田园”之乐;4.培养学生热爱自然、敬畏自然的意识。教学重点目标1、2、3教学方法诵读法、串讲法、讨论法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由《桃花源记》相关常识导入课文。二、整体感知1.介绍陶渊明。(师生共同回忆,引导学生注意其思想。)陶潜(365~427),东晋大诗人。一名渊明,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出身于破落官僚地主家庭,《晋书》《宋书》均谓其系陶侃曾孙,后人亦有疑其说者。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职,因不能适应官场的世俗约束,决心去职归隐。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优秀作品寄寓着对官场与世俗社会的厌倦,表露出洁身自好不愿屈身奉迎的志趣,但也有宣扬“人生无常”“乐天安命”等消极思想者。另一类题材的诗,如《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等篇,寄寓抱负,颇多悲愤慷慨之音。其艺术特色,兼有平淡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炼,具有独特风格。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而辞赋以本篇最有名。有《陶渊明集》。陶渊明青少年时,受儒家思想教育,曾有“大济于苍生”的抱负和“骞翮思远翥”的壮志,但由于东晋当时的士族门阀制度相当严酷,陶渊明非士族出身,因而很难有通过做官来伸展志向实现抱负的机会。他“性刚才拙,与物多忤”(《与子俨等疏》),“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有心做官,但又厌倦官场世俗条框的束缚,所以总处在“一心处两端”(出仕与归隐)的情状之中。他29岁开始入仕,从此13个年头,时官时隐,达3次,做官时间总计不过四五年。这种矛盾的情状一直贯穿一生。2.解题。\n本文是篇辞赋。辞是一种形体比较自由灵活的古体韵文。篇幅长短不限,句子以四言六言为主而允许有错落参差,韵脚的转换和押韵的方式也多变化。从作风上看,辞一般都比较讲求文采,多用铺张手法;内容上辞以抒情为主;表现形式方面,辞常在句子中间或结尾加添语气助词“兮”以调节音律。本文写于义熙元年(405),陶渊明41岁,因为家境贫困出任彭泽令,不久产生厌倦的情绪,80余天后,终于桂冠而去。之后写下了这篇辞赋。3.学生欣赏课文朗读动画,正音正字,初步感知。4.学生朗读课文,标记有困惑之处。(从节拍、音韵入手,读出节奏、情感。)5.学生默读课文,借助注释,初知文意,感悟课文表达的思想情感。6.结合“梳理·积累”,教师点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明确:本文是作者辞官归隐时写下的作品,文中着重表达了作者“迷途折回的喜悦”和“对田园生活得热爱”,赞美了农村的自然景物和劳动生活,也显示了归隐的决心。全诗情景交融,淡远潇洒;韵律悠扬,语言优美。序文,申述“归去来兮”的缘由;第1段,表明辞官归隐的决心;第2段,描写归家路途的轻快与归家后的情状;第3段,写农村生活得乐趣;第4段,抒发诗人“乐天安命”的情怀。三、合作探究1.陶潜辞官归田的原因是什么?明确:“田园将芜”“心为形役”“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迷途未远,今是昨非”。2.从陶潜辞官归田的原因中可看出他当时的心境如何?明确:自责(“田园将芜”),自悔(“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自觉、自醒(“迷途未远,今是昨非”)。3.课文的主旋律是“归”,整篇文章洋溢着欢快的气息,这是否表达了作者的“真意”?为什么?明确:否。作者从小接受的是儒家思想的教育,素怀“治国平天下”“大济于苍生”之志,为此,他曾奔波于仕途,徜徉于官场,。然而,但是官场的黑暗痛苦的折磨着作者,最后,才已无法故的走上了归隐田园的路。作者并非像一般人那样观山川以悦目,他是把田园自然风光作为自己的精神归宿,是在看透了官场的腐败黑暗之后转向大自然而获得的一种人格生命的觉悟。在世人看似逍遥的背后是一种忧愁和无奈,于淡远潇洒、萧散自然之中流露出对腐朽的现实的不满和壮志不得施展的焦灼和悲愤。4.课文是循着怎样的一条情感思路来叙写的?明确:本文的情感思路可分为五个阶段:\n①“开头──觉今是而昨非”,写作者的思想斗争:想辞官归隐,却又似割舍不下;想积极入世,继续仕途,又与自己心性不合。最后决定归隐田园。②“舟遥遥以轻飏──恨晨光之熹微”,写回家途中的欢快与急切心情。因为已解决了思想矛盾。③“僮仆欢迎──抚孤松而盘桓”,写回家后幸福愉快的日常家庭生活。④“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感吾生之行休”,写回家后的社会生活。⑤“已矣乎”──结尾,写回家后的反思与感悟。这五个阶段表现的正是作者情感发展过程,作者将自己的思想情感寄托在具体的情景描绘中,以形象托出。本文开头一句,实际是作者经历了这一番情感发展之后,喊出的一句富于内容的话5.鉴赏课文的“美”。(结合课文例句,师生互动进行。)①可观可感可触田园风光描写──自然美;②发乎真情,托情于物──情操美;③意境淡雅,语词简洁,韵律优美──语言美。四、梳理·积累1.文言疑问词。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胡,相当于“为什么”。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奚,相当于“为什么”。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曷、胡,相当于“为什么”;何,相当于“什么”。大王来何操?──何,相当于“什么”。2.词类活用。眄庭柯以怡颜──怡,使动用法,使……愉快。园日涉以成趣──日,名词作状语,每天。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悦,意动用法,以……为喜悦;乐,意动用法,以……为快乐。(以课文注释为主。)五、作业1.背诵并默写课文;2.笔译全文。附:板书设计\n《荷塘月色》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朱自清生平及其创作特色;2.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3.学习体会情景交融的写法,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4.学习欣赏和鉴赏散文。教学重点结合语境揣摩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由共同回忆《匆匆》引出朱自清从而导入课文。二、整体感知1.介绍朱自清。(结合图片和音视频资料。)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幼年在私塾读书,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1912年入高等小学,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2月写的《睡罢,小小的人》是他的新诗处女作。他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参加者,受五四浪潮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n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一带教中学,积极参加新文学运动。1922年和俞平伯等人创办《诗》月刊,是新诗诞生时期最早的诗刊。他是早期文学研究会会员。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这时还写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优美散文。1925年8月到清华大学任教,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创作则以散文为主。1927年写的《背影》《荷塘月色》都是烩炙人口的名篇。1931年留学美国,漫游欧洲,回国后写成《欧游杂记》。1932年9月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至昆明,任西南联大教授,讲授《宋诗》《文辞研究》等课程。这一时期曾写过散文《语义影》。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北京解放前夕,患胃病辞世。2.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27年7月,正是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1927年7月正是朱自清思想极端苦闷的时期。3.解题。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月色,则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4.播放课文多媒体文件,学生欣赏课文,正音正字,感受课文的语言美、画面美、情感美,学习课文朗读方法。5.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感受意境。6.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点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明确:《荷塘月色》是现代抒情散文的名篇。文章借对“荷塘月色”的细腻描绘,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为我们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课文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1~3段)写夜赏的缘由(点明题旨)(情);第二部分(4~6段)写荷塘美景(主体)(景);第三部分(7~10段)写六朝采莲的热闹和江南故乡采莲的情况,回归现实(偏重抒情)(情)。三、合作探究(一)情语1.课文的“文眼” 是哪一句话?明确: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2.作者的游踪是怎样的?明确:家──小路──荷塘──家。3.为什么作者要反复写“爱热闹也爱冷静”的双重性格?\n明确:因为这是作者性格的真实写照,也是因为当时作者这种矛盾心态非常强烈。4.第六段写“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为什么会如此伤感?明确:作者想寻找美景,使自己宁静,平息自己矛盾的心态而不得,当然伤感。5.第七段采莲与文章主体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想起采莲的事情?明确:以采莲的热闹衬托自己的孤寂,且荷莲同物,作者又是扬州人,对江南习俗很了解。6.第八段课文最后一句话“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余?明确:一方面有照应文章开头的作用,但主要目的还是以静写动,以静来反衬自己,心里的极不宁静。心里的不宁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引起的波澜。全篇充满着动与静的对立统一:社会的动荡与荷塘一隅的寂静,内心的动荡与内心的宁静形成对立统一,文章开头心里不宁静,在月夜荷塘幽美的景色的感染下趋于心静,走出荷塘又回到不宁静的现实中来,也形成对立、转化。7.课文的感情线索是怎样的?明确: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让学生找出相关句子。)(二)景语1.作者是怎样描写荷塘月色的?明确:通感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其与比喻的区别在于通感的比喻感觉互通的。如“荷香”(嗅觉)仿佛“歌声”(听觉),“月色”(视觉)如“名曲”(听觉)。2.月色本是难状之景,作者用了一些传神的动词?试结合语境分析这些动词的特点。明确:“泻”“浮”“洗”“画”等。泻──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浮──写深夜水气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描绘雾的轻飘状态;洗──写“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种乳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状态;画──有“人为”动作含于其中,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倩影”,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3.作者写了荷塘四周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描写的?\n(三)艺术特色1.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是这篇散文突出的艺术特色。2.景物描写细腻委婉、生动形象。3.语言素朴优美,遣词造句十分准确贴切。4.师生互动,品味课文“自然新颖”的语言。如:“这是一条幽僻的路”一句中“幽僻”如果换成“幽静”好不好?四、作业1.熟读课文,背诵4~6段;2.学习课文的语言,写一篇文章,重点写景,力求做到情景交融。附:板书设计\n《荷塘风起》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文本主旨,领会作者情感;2.学习文中描绘景物的方法,体会课文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品析课文优美的语言;3.培养热爱自然,崇尚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目标2、3教学方法阅读法、讨论法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1课时\n教学过程一、导入师生回顾《荷塘月色》中的描写,导入课文。二、整体感知1.介绍颜元叔。颜元叔(1933~),台湾作家,文艺理论家。湖南茶陵人。1952年入台湾大学外文系,后入美国马骨打大学主攻英美文学,获硕士学位,再获威斯康星州大学博士学位,并在北密歇根大学任教。1963年回台,任教于台大外文系,后升任系主任、教授,并任正中书局总编辑。讲授“英国文学史”“文学批评”“比较批评”“比较诗歌”等课程。曾多次参加国际文学会议。在理论上推崇西方现代派,对乡土文学多持批评态度。有散文集《人间烟火》《平庸的梦》《时神漠漠》,论著《谈民族文学》《文学的玄思》及译著《西洋文学批评史》等多种。他是一个爱国学者,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文化精神。他学贯中西,明察世情,思理神妙,文采自然,作品显示出火辣辣的诗人性格和直通通的书生心肠,令人读后有据事直言的教益和爱国爱民的激励。被台湾文坛称为十大散文家之一。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正音正字,初步感受课文。3.学生默读课文,画出自己认为精彩的句子。4.学生分组交流,体悟课文主旨。5.教师点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明确:作者热爱自然,厌恶污浊,向往高洁,鄙视世俗。文章通过重游荷塘的所见所闻、所感,描写了荷塘静谧美、动态美;表达了人类对它的破坏,也表达了希望人与自然协调统一,和谐相处的愿望。三、合作探究1.品析课文,领略美景。(1)面对这一塘荷叶荷花,扑面的芬芳,什么生命能不振奋!什么意兴能不飞扬!我在长堤中间停步,尽量把脚尖逼近水池,弯曲膝盖,压低视线向荷叶间望去……明确:表现了作者积极的与“出淤泥而不染”的荷为伍,执意与庸碌的旧我决裂,扬弃现实的污浊,含蓄而凝练的表露了自己高洁无暇的内心世界。(2)我注意到靠着池边的水面是暴露的,覆盖的荷叶不见了,只留下根根尖端结疤的荷秆。是什么人还是兽,伸出了手或爪……明确:表明了作者对荷叶被摧残的痛心和对摧残荷叶的人或兽及其行为的憎恶与愤怒。(3)愿莲子坠落,坠落在池中的污泥里,生长出更多“不染的生命”。明确:含蓄而凝练地表露了作者自己高洁无瑕的内心追求。(4)我但愿植物园能挣扎下去,但愿那荷塘能挣扎下去。二十年前如此,二十年后依然长青。因为,那临风旋摇的荷花荷叶,是生长在荷池里,也生长在爱荷人的心田上。\n明确:作者以祈祷收笔,既表达着对“植物园”“荷塘”等人类精神阵地的深切呵护与关爱,同时,也委婉含蓄地表达出对污浊现实的愤慨之情。2.欣赏课文,揣摩要点。(1)课文是如何描写雨中荷花的动态的?明确:雨珠落在荷心上,先如水银,后成瀑布,荷叶承受越来越大的水珠,先“坚持了一会”,坚持不住了,“一弯腰,将来自天上的雨水注还盈盈的池塘,发出那灌水的悠闲音响”,而荷叶“依旧摊开胸怀,承受天、云、雨、露和微风”。这一系列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描写,有动,有静,有声,写出了荷花婀娜动人之美。(2)课文使用了那些修辞手法?明确:比喻、拟人、排比。例:“宽大慷慨的荷叶”“亲密并肩的荷叶”等,生动传神赋予了荷叶人的情态,同时又准确地描绘了荷叶的特征。(3)写作特点。动静结合;语言生动、准确──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能调动多种感官,进行多视角地观察;情景交融。3.师生互动,从课文中吸收写作经验。4.教师小结。颜元叔凭着文学家的敏感和丰厚的文学功底,以传神的彩笔描摹荷叶,既曲尽“荷塘风起”的殷实之美,又宣泄出一种“碧黛深沉”的空灵之美。作者把有形的荷叶与无形的清风融于一体,使“荷塘风起”这一大的美境透出一种深旷、清丽而又跃动的韵味。同时用文学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荷花受到摧残的忧思,向人类社会发出了保护自然的呼吁。可以说,文章中展现的“荷塘风起”的主体画面,是作者内心世界与自然世界高度浑成的结晶体。四、作业学习本文写作方法,写一段文字,描写你所熟悉的一种植物。附:板书设计荷塘风起颜元叔热爱自然厌恶污浊向往高洁鄙视世俗领略美景揣摩要点比喻、拟人、排比动静结合情景交融《故都的秋》教案\n教学目标1.了解郁达夫生平及其创作;2.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3.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4.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教学重点目标1、2、3教学方法阅读法、讨论法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让学生回忆古诗词中有关秋的作品及其感情基调,并让学生说说南方的秋和北方的秋的差异,由此导入课文。例句:北风吹故林,秋声不可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落霞与孤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维的《滕王阁序》名篇: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王维《山居秋暝》《滕王阁序》欧阳修《秋声赋》峻青《秋色赋》二、整体感知1.介绍郁达夫。郁达夫(1895~1945),现代作家。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7岁入私塾受启蒙教育。后到嘉兴、杭州等地中学求学。由于聪颖好学,少时已有中国古典文学的深厚基础。1911年起开始创作旧体诗,并向报刊投稿。1912年考入之江大学预科,因参加学潮被校方开除。1913年赴日本留学,广泛涉猎了中外文学和哲学著作。饱受屈辱和歧视的异国生活,激发了他的爱国热忱,也使他忧伤、愤世。他从研究经济学转而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1921年参与发起成立创造社,出版了新文学最早的白话短篇小说集《沉沦》,以其“惊人的取材、大胆的描写”而震动了文坛。1922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经济部。回国后参加编辑《创造》季刊、《创造周报》等刊物。1923年起在北京大学、武昌师范大学等校任教。1927年8月退出创造社。1928年与鲁迅合编《奔流》月刊,并主编《大众文艺》。1930年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成立,为发起人之一,并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3\n年初加入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在白色恐怖威慑下由上海移居杭州,徜徉于浙、皖等地的山水之间,写有不少文笔优美的游记。 随着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郁达夫的爱国热情又被唤起,投入抗战的时代洪流,参加国民政府军委政治部第三厅的抗日宣传工作,奔赴前线慰劳抗日将士,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1938年底赴新加坡,从事报刊编辑和抗日救亡工作。1942年流亡到苏门答腊,化名赵廉隐居下来。不久,当地日本宪兵部强迫他去当翻译,暗中保护和营救了不少当地志士和华侨,并获悉了日本宪兵部许多秘密罪行。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为“为民族解放殉难的烈士”,并在他的家乡建亭纪念。 郁达夫一生著述宏富。1928年起,郁达夫陆续自编《达夫全集》出版,其后还有《达夫自选集》《屐痕处处》《达夫日记》《达夫游记》《闲书》《郁达夫诗词抄》《郁达夫文集》,以及《达夫所译短篇集》等。郁达夫的创作风格独特,成就卓著,尤以小说和散文最为著称,影响广泛。其中以短篇小说《沉沦》《采石矾》《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迟桂花》,中篇小说《迷羊》,《她是一个弱女子》和《出奔》等最为著名。小说多以失意落魄的青年知识分子作为描写对象,往往大胆地进行自我暴露,富于浪漫主义的感伤气息,笔调洒脱自然,语言清新优美,具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他的散文直抒胸臆,毫无隐饰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情,写得清新秀丽,富有气势和神韵,与他的小说一样,具有真率,热情、明丽、酣畅的风格。2.写作背景。从1921年到1933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作者在对北平秋的描绘中,寄寓了眷恋故都自然风物和对美的执著追求,流露出一种沉静、寡淡的心境。“故都”表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恋之意;“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3.学生听朗读录音,正音正字,初步感受课文意境。4.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注意节奏,标记疑惑之处。5.师生互动,教师点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课文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多个角度将北平的秋展现得似乎真实但又充满梦幻色彩,似乎很近但又很远,表达了作者对平静、清幽、充满鸟语花香的生活得向往。\n“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题目明确而又深沉。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在把握本文主旨时,要注意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时代性。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文章开头和结尾都以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作对比,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中间主体部分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描述故都纷繁多彩的清秋景象:记叙部分采用并列结构,根据“清”“静”“悲凉”的三个层次,逐一描绘故都的自然风物,共有五种景况,即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果;议论部分,从喻理的角度,进一步赞颂自然之秋,赞颂北国之秋。首尾照应,回环往复;中部充分展开,酣畅淋漓。总的说来,课文通篇无一“愁”字,话到唇边不言愁,但处处潜着“愁”的落寞。三、合作探究1.文章的文眼是哪一句?明确:“可是啊,北国的秋,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2.课文开头用什么手法来突出故都的秋?明确:作者运用对比映衬的手法来表现对故都的秋的依恋。北国之秋的特点是“清”“静”“悲凉”,作者“想饱尝一尝”;而南国之秋的特点是“慢”“润”“淡”,作者是“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3.课文描绘了什么样的秋景图?明确:五幅故都的秋景图是:清晨作者在院子所见的景象;槐树的落蕊及其有关情况;秋蝉的残声;秋雨及雨后话秋凉的场面;枣树在秋天里的奇景。(1)秋院:破屋、碧空、鸽子、槐树、牵牛花和秋草。这些景物都给人清凉疏朗的感觉,尤其是蓝色的牵牛花更增添了萧瑟的秋意,营造出一种充满北国情调的清凉氛围。(2)秋槐蕊:作者借助“槐蕊”写出秋的“寂静”。无声无息的槐蕊夜里悄然而落,“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给人静寂的感觉;“扫地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几句,突出了秋的清,给人清静悠闲的感觉;作者“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抒发了悲秋之感,紧扣了“悲凉”。(3)秋蝉声:作者从广阔的角度写出悲切的蝉叫声,引发人的思绪,叩击人的心扉。萧瑟的气氛笼罩着故都,让人顿生“悲凉”之感。(4)秋雨:这是秋雨及后话秋凉的场面图,作者精心细描了一幅秋雨图,“灰沉沉的天底下”,“息列索落”,“忽来一阵冷风”。而且着重表现秋雨过后,都市闲人的着装举止、言谈神情,听到悠长悠长、平平仄仄京调,一缕乡愁,一缕寂寞的悲凉,油然而生。(5)秋枣:虽然只是平常的枣子,作者却给以了另一种含意,把枣子的生长过程看作是秋由始至终的过程,赞枣子的同时也是赞秋。这五处,作者分别从色、形、声、味、实来体现一个共同的主题“清”“静”“悲凉”,而这就是散文的特点的体现──形散而神不散。“形”是五幅故都的秋景图,“神”是抒发了赞美、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两者的结合点是“清”“静”“悲凉”。\n4.故都的秋景可谓丰富多彩,作者为什么只选取上述秋景来写呢?试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明确:的确,作者所写的秋景的“清、静、悲凉”的,他所写的秋色是冷色,秋形是使人觉得有点儿落寞的,秋声是衰弱的残声,秋味是都市闲人雨后话秋凉的情韵,秋实也是淡绿或微黄,而不是红熟了的时候。之所以这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从客观方面来讲,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特征,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从主观方面来讲,也有三个因素:第一,跟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有关,这导致他思想苦闷,逃避现实;第二,也跟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郁达夫早年(三岁)丧父,在日本十年的异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第三,还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因此,上述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就决定了作家会选什么样的景来抒什么样的情。(1)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2)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3)作家人个气质的抑郁善感;(4)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5.课文是在颂秋呢,还是悲秋?明确:颂秋。但是,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6.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交流对秋的感受。四、作业1.课后搜集有关“秋”的佳句或阅读写“秋”的佳篇;2.以某一季节的景为描写的内容,借景抒发欢乐或苦闷的心情,但不能直抒胸臆,要学会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字数要在200—300字之间。附:板书设计《烛之武退秦师》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左传》及有关文学常识;\n2.学习文言知识点,包括实词,虚词的用法,句法知识,古文化常识等;3.初步掌握先秦散文的叙事特点及艺术特征;4.体会烛之武高超的说话艺术;5.感受古文的艺术魅力,引导热爱传统文化。教学重点目标2、4教学方法诵读法、串讲法、讨论法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由古代著名的说客的故事导入课文。二、整体感知1.了解《左传》。《左传》的作者,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但由于文献不足,迄今尚无定论。《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为“十三经”之一。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当然,也有人认为《左传》是一部独立的自成体系的历史著作。《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记事比《春秋》详细而具体(字数近二十万,超过《春秋》本文十倍)。《春秋》和《左传》原本各自成书,到晋代杜预作《春秋经传集解》,始把两书合在一起。《左传》从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比较系统地记述了整个春秋时代各诸侯国所发生的重要事件,同时也较为具体地描绘了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政治状况。作者在选材、描写和评论时,往往带有自己的褒贬和爱憎。作者以其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认识和高度的文学修养,对许多大小历史事件,作了深刻而生动地记述。《左传》不仅是我国最早最完备的编年史,也是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成为历代散文的典范。《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2.故事背景。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楚国大败。3.播放朗读动画,学生正音正字,把握朗读节奏。\n4.学生诵读课文,标记难点疑点,借助注释,初知文意。5.教师点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明确:这是一篇记述行人辞令的散文。郑国被晋、秦两个大国的军队所包围,国家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去说退秦军。他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一番说辞,便说服了秦君,撤出围郑的军队,并且派兵帮助郑国防守,最后晋军也不得已而撤退,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课文赞扬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之间斗争的复杂性。三、合作探究1.文中是如何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及形势的?这与整个故事发展有何关系?明确:文章的第一段用“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又用“晋军函陵”、“秦军汜南”说明攻方的态势,暗示郑国已经危在旦夕。这就点明了烛之武游说秦伯的背景,为下文的故事发展作了铺垫。(1)秦晋围郑的两个原因“无礼于晋”及“贰于楚”都直接关系到晋国,而与秦国无关,这就为烛之武说服秦伯提供了可能性,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2)秦、晋两军,一在函陵(今河南新郑北),一在汜南(今河南中牟南),两军分驻南北两边,互不接触。这为烛之武说服秦伯的秘密活动增加了有利条件。2.烛之武为什么能说服秦伯?明确:这篇文章对烛之武的善于辞令,写得极为出色。他去说服秦伯,虽然目的是求和,但决不露出一点乞怜相。他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头头是道,使人信服。他在说话中处处为秦着想,使秦伯不得不心悦诚服,不仅答应退兵,而且助郑防晋。(1)处处为秦着想。(2)充分利用秦晋的矛盾。3.师生互动,分析人物形象明确:(1)烛之武──才华横溢、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不卑不亢、机智善辩的辩士、外交家。(2)佚之狐──慧眼识英雄的伯乐。(3)郑君──善于纳谏、勇于自责。4.本文写作上有什么特点?明确:(1)组织严密,前后照应。(2)起伏跌宕,生动活泼。(3)说理透辟,详略得当。5.课文给我们哪些启示?明确:(1)注重对方感受,委婉劝说,文明交流。(2)听取别人意见,完善自我,少走弯路。(3)宰相肚里能称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n四、梳理·积累1.文言实词。(1)贰①“二”的大写。因为郑国先于晋国结盟但后于晋国的敌国楚国结盟被视为不敬故秦晋围之(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②副职(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③不专一(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④离心,背叛(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⑤再,重复。(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⑥从属二主。(本文: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2)鄙①边邑,边远的地方(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本文:“越国以鄙远”)②庸俗,鄙陋。(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③看不起,轻视。(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3)许①准许。(同现代汉语)②答应,听从。(例:本文:“许之。”、“许君焦、暇……”)③赞同。(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④约数(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⑤表处所(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4)阙①què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②què城楼。③què皇宫,引申为朝廷。④quē通“缺”。⑤jué通“掘”,挖掘,引申为侵损,削减。(5)微\n①没有。②细小,轻微。(同现义)③衰败国势衰微。④卑贱。(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⑤幽微,精妙。(成语:微言大义)⑥隐蔽,不显露。(成语:见微知著)⑦假如没有。(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本文:微夫人之力不及此。)(6)敝①坏,破旧。(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②谦词。(敝人)③疲惫。(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④损害,衰败。(本文:因人之力以敝之。)2.文言虚词。(1)以①以其无礼于晋(因为,连词)②敢以烦执事(拿,用,介词)③越国以鄙远(表顺承,连词)④焉用亡郑以陪邻(表目的,连词)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把,介词)(2)而①今急而求子(才,连词,表顺承)②夜缒而出(表修饰,连词)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表顺承,连词)④朝济而夕设版焉。(表转折,连词)(3)焉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表陈述)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副词,怎么能)④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代词,之)⑥永之人争奔走焉(兼词,于此)(4)其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代词,指代“行李”)\n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代词,指代“那件事”)③失其所与,不知(代词,自己的)④吾其还也(语气词,还是,表期望)(5)之①公从之(代词,代佚之狐的建议)②是寡人之过也(的)③行李之往来(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④何厌之有(起宾语前置的作用,有何厌)3.词类活用。(1)晋军函陵(名词作动词,同下文“秦军”)(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3)邻之厚,君之薄也(“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4)越国以鄙远(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5)朝济而夕设版焉(“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6)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疆界。)4.通假字。(1)今老已,无能为也已(已,通“矣”,语气词,“了”)(2)共其乏困(共,通“供”)(3)何厌之有?(厌,通“餍”)(4)秦伯说(说,通“悦”)(5)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5.古今异义词。(1)行李之往来(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4)亦去之(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5)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东道主古意:东方道路上(招待使节的)主人;今义:主人)6.文言句式。(1)以其无礼于晋介宾短语后置(2)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介宾短语后置(3)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有何厌”(4)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n(5)(烛之武)辞曰省略句(6)敢以(之)烦执事省略句(7)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省略句(8)(晋)许君焦、瑕省略句(9)子亦有(何)不利焉省略句五、作业1.背诵全文;2.笔译全文;3.完成“学习活动”相关活动。附:板书设计烛之武退秦师《左传》《荷花淀》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孙犁有关的文学常识;2.熟悉阅读小说的一般方法,即根据小说特点,从环境描写、故事情节和典型人物三要素入手,进而理解小说揭示的主题;3.学习通过人物对话、景物烘托、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感情的写法;4.领略小说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美和人物形象的人情美;5.领会小说体现的乐观主义精神和朴素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重点目标2、3、4\n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荷花淀电影视频片段,引出课文。二、整体感知1.介绍荷花淀。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中秋节的晚上,嫦娥偷吃了仙药后不由自主地往上飘,就在她离月宫还差一步的时候,随身佩戴的宝镜却掉了下来,这块宝镜摔成了大大小小的99个碎片,于是地上便有了大大小小99个水淀。荷花淀便是其中的一个淀泊,它属白洋淀水域,白洋淀又名西淀,属河北省安新、伍丘、高阳、雄县、容光焕发城5县(市)所辖。这是一片面积为五百平方公里的水域,淀周堤埝环绕,淀内地形复杂,纵横交织着3700条沟壕,把淀面分割成43个大大小小的淀泊,形成淀内有淀、淀间大小沟壕相通的水网泽国景观。2.介绍孙犁。孙犁(1913~1996),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现代作家。年轻时就读于保定育德中学,中学毕业后流浪北京,当过店员。1936年在白洋淀边的安新县同口镇做小学教员。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晋察冀根据地从事革命文化工作。1944年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工作。解放后,在《天津日报》工作,注重发现和培养文学新人,并坚持写作。曾任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集《白洋淀》《荷花淀》《采蒲台》《嘱咐》,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等。孙犁小说语言清新自然、朴素洗练,被称为“诗体小说”。他和作家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房树民等,在创作风格上有共同的特点:如荷花一样根植于水乡泥土,带着自然的清新纯朴,充满诗情画意,被称之为“荷花淀”派。3.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45年春天,是孙犁“在延安的窑洞里一盏油灯下,用自制的墨水和草纸写成”的,最初发表在《解放日报》副刊上,反响很大。孙犁自己还说“这篇小说引起延安读者的注意,我想是因为同志们长年在西北高原工作,习惯于那里的大风沙的气候,忽然见到关于白洋淀水乡的描写,刮来的是带有荷花香味的风,于是情不自禁地感到新鲜吧。当然,这不是最主要的,是献身于抗日的战士们,看到我们的抗日根据地不断扩大,群众的抗日决心日益坚决,而妇女们的抗日情绪也如此令人鼓舞,因此就对这篇小说发生了喜爱之心。”4.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学生正音正字,初知文意。5.引导学生回忆小说相关常识。\n6.学生默读课文,找出小说的各个要素,尝试把握课文主题。7.教师点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明确:《荷花淀》是一部以战争为题材的小说,记叙的是抗日战争中发生在河北省中部白洋淀(荷花淀)的一场伏击战。但它没有硝烟弥漫、血肉横飞的场景,而是另外一副截然不同的战争场面。孙犁用他独特的笔法,构建了一副情景交融的美妙画卷,表达了他对美丽的中华河山、中华儿女、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礼赞。课文可分为三大部分(隔行是小说分段的方法之一):第一部分水生参军,夫妻话别。(开端)①月夜编席(1~4自然段)②夫妻话别(5~29自然段)③水生离家(30~31自然段)第二部分探望丈夫,归途遇敌。(发展)①探望丈夫(32~38自然段)②扑空归来(39~47自然段)③淀上遇险(48~61自然段)第三部分伏击歼敌,战斗中成长。(高潮,结局,尾声)①伏击歼敌(62~65自然段)②意外相见(66~84自然段)③组织起来(85自然段)三、合作探究1.课文的线索是怎样的?明确: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安排情节。(1)月亮升起来──很晚──鸡叫的时候──第二天──过了两天──快到晌午──正午──这一年秋季──冬天。(2)明线暗线分而又合,合而又分:明线──几个妇女的活动:送夫,探夫,遇夫,学夫。暗线──地区队的活动。2.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1)这篇文章没有惊险的战斗故事,也没有缠绵的爱情情节,甚至没有留下一两个具体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却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艺术感染力呢?它给人们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又是什么呢?\n明确:给人们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那美丽坦荡的荷花淀,那里的荷花荷叶充满生机、充满活力,象征着人的美好追求、美好愿望。这是一副纯美的画面,荷花荷叶是画面的主体,人物只是融入画面并融入荷花荷叶的精魂,这正是《荷花淀》的真正艺术魅力所在,这也正是把生活高度艺术化、审美化的结晶。(2)第一部分第一层,描绘的是白洋淀夜景的风景画和风俗画。明确:夜景美:月光映照,院子凉爽,芦苇洁白,荷花飘香。生活美:勤劳的双手,熟练的技艺,富饶的出产。(情景相生)人情美:热爱劳动,热爱亲人。特别是两个充满想象的贴切的比喻,把劳动的场面诗化了(“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景物牵动着情思──天这么晚了,丈夫还没回家。这段景物描写有如下作用:第一,为人物提供背景,烘托人物形象。它渲染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气氛,水生嫂就在这样的背景里生活、劳动,烘托了水生嫂勤劳纯朴,温顺善良。第二,情景相生,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中的景,都是人物眼中的景,也都充溢着人物心中的情。这种情景相生的境界,使得作品的意境更加广阔而深邃。第三,为情节的展开作了铺垫。开头部分对小院子及白洋淀夜景描写,不仅为“话别”提供了时间、地点和和谐的氛围,而且也为下文荷花淀伏击战的环境作了铺垫。(3)第二部分第二层正午淀上风光的描写:明确:几个女人探望丈夫的归途上,有点失望,有点伤心,这种辽阔而静寂的环境烘托了这种情绪,但淀上万里无云的开阔、明朗的风光,使她们受到感染,增强排遣忧郁的力量,因此,不久又欢笑起来──以景写人,情景相生。(4)妇女们急中生智,把船摇进荷花淀,又对淀上风光作了十分精彩的描写(第二部分第三层):描写日光下的水乡风光。第61段。明确:作者运用巧妙的比喻,富有诗意地描写了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象“铜墙铁壁”,高高挺出的荷花箭象“监视白洋淀的哨兵”,这威武雄壮的景色,不仅突出了水乡游击战的特点,暗示这清香四溢的荷花淀里将发生一场激烈的伏击战,而且写出根据地人民同仇敌忾的心理和克敌致胜的信心,洋溢着歌颂人民战争的思想感情。对照下文荷叶下认出她们丈夫的情景,更会惊叹小说构思的巧妙和布局的精当。到此,全部画面融为一体,由朦胧逐渐完全清晰,由暗示而至直接展现,前后画面递进,具有流动感,又层次分明,显得意境纵深而高远。概括起来说,荷花淀的景物是美丽的,水和天,荷和苇无一不美,明丽清纯,让人心醉。这么美的家园,谁人不爱!怎么肯让敌人蹂躏!这就找到了景和情的契合点。这么美丽的一方水土,当然会养育一方英雄儿女,他们美丽的身心不容玷污,他们平时有多少温情,战时就会有多少勇气,这是景和人的契合点。3.简洁而传神的对话。(1)分角色朗读“夫妻话别”一节,朗读要求切合人物身份,表达人物感情。并讨论:这一节对话可分几层?\n明确:可分为追问真情、赞同丈夫参军、应承丈夫的嘱咐等三层。(2)请运用联想和想象,结合上下文和语境,认真分析水生嫂的对话,说说这些对话对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有什么作用?明确:“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表现水生嫂对丈夫的忧虑和关切之情。“她们几个呢?”──水生答非所问,故意岔开话题,水生嫂觉察丈夫有心事,不便直问,只得再次试探。“怎么了,你?”──水生对妻子的问话用“还在区上”,虚晃一枪,又岔开了话题,无话找话。水生嫂察颜观色,感到今天事情有点蹊跷,只得逼问。以上几句对话,表现了水生嫂体贴、温柔、机敏和稳重的性格。“你总是很积极的。”──在妻子的逼问下,水生终于说出自己“第一个举手”报名参加大部队。水生嫂此时的心情是十分复杂的,她爱丈夫,爱自己的家,更恨鬼子,丈夫第一个报名参军,她为自己有这样一个丈夫而感到自豪,所以,对丈夫责怪中含有赞扬。“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丈夫参军去打鬼子,她没有理由也不会阻拦,这是女人的基本思想。但她毕竟是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自然会联想起,丈夫一去,留下的生产和生活的担子该有多重啊!“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经过水生的一番劝说,水生嫂感到自己的丈夫确实是个好丈夫,他不仅为革命事事走在头里,而且能体谅家里的难处,所以,水生嫂摆正家庭和民族的关系,统一对丈夫和对祖国的爱,决心挑起生产和生活的重担,支持丈夫参军。以上几句对话,表现了水生嫂识大局、明大义的崇高品格。“你有什么话,嘱咐嘱咐我吧。”──水生嫂为了让丈夫放心,自觉承担任务。“嗯。”──水生鼓励妻子政治上、思想上、文化上进步,劝诫妻子不要当俘虏,要与敌人拼命。两个“嗯”字,表现了水生嫂既有中国妇女吃大苦、耐大劳的传统美德,又有新一代劳动妇女勇敢战斗的精神。“夫妻话别”这段对话,刻画了水生嫂这样一个勤劳纯朴,挚爱丈夫,热爱祖国,识大体,明大义的农村妇女形象,为后来写水生嫂等机智勇敢地与敌人斗争,发展成为抗日游击战士作了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同时,“话别”也刻画了水生热爱祖国,处处以民族利益为重,事事争先,也爱家庭、妻子、孩子,体贴理解妻子,鼓励妻子进步这样一个革命战士的形象。(3)细细品读(朗读)四个青年妇女商量探夫的话,分析她们的个性特点。明确:“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明明是想丈夫,又不好意思直说,于是找个借口,感情表达得委婉含蓄。(机敏多智)“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这位大嫂与前一个一样,也说得很含蓄,不说自己想念丈夫,而是找借口,说有要紧的话。(心直坦率)\n“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水生嫂的话提醒她们途中不安全,为下文伏笔,显示了她谨慎、稳重的性格,考虑问题比较周密。(心细成熟)“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可见她探夫心切,不顾一切,有点冒冒失失。(性急侥幸)“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这位大嫂羞羞答答,“犹抱琵琶半遮面”,假话里寓有真情。(害羞忸怩)短短几段对话,几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至于水生嫂的谨慎周密,显然跟丈夫走前的嘱咐有关。(4)总结水生嫂人物形象一群农村青年妇女形象的代表──水生嫂形象(勤劳、纯朴、温顺、善良,深明大义,勇敢自强。)4.生动的细节描写。(1)“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请理解“震动”和“吮”这两个词的深刻含义?明确:这是水生嫂听到丈夫报名参军之后出现的一个细节描写。丈夫“明天”就要参军到大部队上去,的确出乎水生嫂的意料,心里受到震动,手指不由自主地震动了一下。我们不难想象,这时水生嫂心里的感情一定是很复杂的:几年的夫妻恩爱,家中生产生活两副重担,上前线前途莫测……但水生嫂毕竟是一个识大体、明大义的人,很快地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她用这个动作迅速平衡了自己的情绪,她不能让丈夫看出自己有软弱的表现,并作出了支持丈夫参军的决定,显示了她的坚强性格。(2)把紧张的战斗情景和日常生活的细节揉合起来,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诗情画意。如:一场激烈的伏击战,发生在清香四溢,色彩鲜艳的荷花淀里,发生在妇女们探望丈夫的归途中,这种战争环境充满诗情画意。当战斗打响以后,几个妇女“渐渐听清楚枪声是向着外面,她们才趴着船帮露出头来”寻找自己的丈夫。这一细节描写十分生动,丈夫在瞄准敌人射击,没看妻子一眼(聚精会神),妻子却在紧张战斗中寻找自己的丈夫(也是聚精会神),为下文议论战士们“横样子”伏笔。这个细节,使紧张战斗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起到了一石三鸟的作用,重写奇袭、巧遇,是故事的高潮。(3)小说中三处对于“捞”与“丢”的细节描写。明确:第一处见于“寻夫遇敌”一场。“她们轻轻划着船,船两旁的水,哗,哗,哗。顺手从水里捞上一棵菱角来,菱角还很嫩很小,乳白色,顺手又丢到水里去。那棵菱角就又安安稳稳浮在水面上生长去了。”\n这是很惬意、很诗意的一笔。“四处野鸭和菱藕,秋收满畔稻谷香”,妇女们信手一“捞”一“丢”的是菱角,流露出来的却是她们心中对美丽富庶的家乡的热爱与自豪,而那“安安稳稳浮在水面上生长”的“乳白色”的菱角和“像哨兵一样高高地挺立”的“粉色荷花箭”相映成趣,构成了白洋淀上一道美丽和谐的风景。相形之下,《洪湖水,浪打浪》“人人都说天堂美,怎比我洪湖渔米乡”,词意热切却略嫌直露,而与《赦勒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样淳朴隽永、凝练含蓄的意境,有着异曲同工之美。第二、三处描写均见于“助夫杀敌”一场。先是水生将漂在水上的装着饼干的精美纸盒“捞”起来,“丢”在女人们的船上;接着是女人们将掉在水里的小包裹“捞”起来“丢”给他们,这一“捞”一“丢”,不仅仅表现了抗日军民打捞战利品时乐观的精神,以及夫妻间似嗔实喜、似怨实爱的小儿女心态,更重要的是在这一“捞”一“丢”里,早就融进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亲人的关爱,以及对祖国、对家乡的挚爱,正可谓一“丢”一“捞”,字字关情。5.小结(1)课文特色。情节不离奇、不曲折──淡化。人物无姓名、无肖像──虚化。写作视角独特,意境诗化纯美。(2)孙犁作品的风格。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的完美统一(白洋淀派代表)。他的作品追求散文式格调,追求诗歌般意境,让人感受到一种浓郁的诗意和浪漫气息,正如茅盾所说:“用谈笑风生态度去描摹时代的风云变幻。”四、作业1.反复阅读课文,体会课文写作上的妙处;2.尝试运用本文的写作方法记叙一件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附:板书设计《赤壁之战》教案\n教学目标1.了解司马光及《资治通鉴》相关常识;2.了解赤壁之战的经过及影响;3.掌握相关文言常识;4.学会分析课文中主要人物形象;5.学习古人智慧,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教学重点目标3、4教学方诵读法、串讲法、讨论法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电影《赤壁》片段,引出相关话题,从而导入课文。二、整体感知1.介绍司马光、《资治通鉴》。①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省闻喜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进士。宋仁宗末年任天章阁待制兼知谏院。后因反对王安石变法,于熙宁三年(1070年)出知永兴军(今陕西省西安市)。第二年退居洛阳,主编《资治通鉴》。元丰八年(1085年)哲宗即位,髙太皇太后听政,召他入京主持国事,次年任尚书左仆射(yè)兼门下侍郎,全部废除王安石新法,恢复旧制。为相8个月病逝,追封温国公,谥文正。有《司马文正公集》。②《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编年体通史,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记载了1360年的历史。由司马光等花费19年的时间编纂而成。编书的目的是“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于是定名为《资治通鉴》。全书共294卷,另有《目录》《考异》各30卷。取材除十七史以外,尚有野史、传状、文集、谱录等322种,经过这这加工剪裁而成。该书语言简练晓畅,叙事清晰严谨,有些篇章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如“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2.介绍“赤壁之战”。赤壁之战可以是包括东汉丞相曹操南下后一连串战役;亦可单指于长江赤壁(今湖北赤壁市西北,一说今嘉鱼东北)所发生的战事,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208\n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基本控制北方的曹操率大军南下荆州,占据荆州的刘琮投降。曹操追击从荆州逃亡的刘备,后刘备派遣诸葛亮出使江东,孙权派遣大将周瑜、程普率军开赴前线与刘备组成联军,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赤壁市西北,一说今嘉鱼东北)一带以火攻大破曹军。本文记叙的就是这个故事。3.播放课文朗读动画,学生正音正字,把握朗读节奏。4.学生诵读课文,初步熟悉课文。5.学生默读课文,借助注释,疏通文意。6.教师点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明确:课文通过对三国时代著名战役赤壁之战的记述,揭示了只要正确分析形势,指挥得当,劣势可以转化为优势,弱国可以战胜强国的战争规律。文章以东吴方面鲁肃分析当时形势为孙权献策开篇,并劝说刘备联连吴抗曹,这是孙刘联盟的前奏。然后写刘备方面因曹操占领荆州,形势危急,诸葛亮被迫出使东吴说服孙权联刘抗曹,这是孙刘联盟的进一步酝酿。接着写曹操下战书威吓孙权,东吴内部出现“主和派”与“主战派”两大阵营,孙权举棋不定,鲁肃再次诚挚劝说孙权,坚定其抗曹决心,这是孙刘联盟中出现的波折。鉴于孙刘联盟并非单一的政治联盟,鲁肃敏锐地感觉到单有他的意见是不够的,还必须争取武将的支持,于是他劝孙权召回周瑜,周瑜为孙权分析形势,力排众议,最终促使孙权出兵与刘备并力抗曹。最后略写了战争实况。三、合作探究1.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为何会胜利?曹军为何失败?明确:孙刘联军:联合破敌、众志成城,正确分析形势,策略智慧得当;曹军:后方不稳,策略失误,失天时地利人和。2.感受人物形象。明确:(1)孙权──关键人物有政治远见,虚心纳谏,深思熟虑,多谋善断。(为宋朝皇帝提供学习榜样)(2)鲁肃──重要人物,思度弘远的伐交高手有见识,多谋略,达权变的战略家。(坦率诚恳,持重谨慎)(3)诸葛亮──深谋远虑的战略家机智善辩,忠心为主。(4)周瑜──运筹帷幄的军事家慷慨豪迈,机智勇猛。(骄傲矜夸──少年得志)3.精彩的人物对话描写。明确:既能表现出人物的思想和性格,又能表现出人物的地位与身份。例如:同是劝孙权抗曹,孔明、鲁肃、周瑜三人的话就各不相同。\n诸葛亮是刘备的使者,以友军代表的身份对孙权进言,必须保持不卑不亢的态度。鲁肃是孙权手下的大臣,他劝孙权拒曹,主要从孙的切身利益来进言,委婉而有力地劝说孙权,处处为孙权着想。周瑜是东吴主将,慷慨陈词,主动求战。4.课文在详略上有何特点?为什么这样安排?明确:详写了孙权一方,略写了刘备一方,对曹操一方写得更略,大部分是侧面描写。这样写,避免了喧宾夺主的毛病;也符合为帝王树立榜样的写作目的。5.交战双方使用了哪些策略?这些战争策略可以从我国哪部古代兵书中找到相关描述?明确: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兵不厌诈。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孙子兵法》。四、梳理·积累1.文言实词。(1)此帝王之资(凭借)也(2)奉命吊(为文)表二子(3)致(表达)殷勤之意(4)共治(对付)曹操(5)今治(部署)水军八十万众(6)今肃可迎(迎合、投降)操耳(7)此天以卿二人赞(辅助、协助)孤也(8)邂逅(一旦、万一)不如意(9)将兵与备并力逆(迎击)操(10)上建(竖起、竖立)旌旗(11)学生借助工具书解释以下句中加粗的字。①鲁肃闻刘表卒乘犊车,从吏卒五万兵难卒合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②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③故治国无法则乱不效则治臣之罪\n④引次江北余船以次俱进⑤统兵数万蒙冲斗舰乃以千数⑥去亲戚而事君者不足与图大事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2.文言虚词。(1)之①此帝王之资也──助词,相当于“的”。②而可迎之邪──代词,此处代指“曹操”。③顷之,烟炎张天──音节助词,不译。(2)乃①此乃天也──副词,加强判断语气,相当于“就是”。②蒙冲斗舰乃以千数──副词,表强调,相当于“甚至”。③乃取蒙冲斗舰十艘──副词,相当于“于是”“就”。④学生借助工具书解释以下句中加粗的字。权以示群下蒙冲斗舰以千数挟天子以征四方宜别图之,以济大事余船以次俱进3.通假字。①进住鄂县之樊口──住,通“驻”。②将军禽操──禽,通“擒”。③五万兵难卒合──卒,通“猝”。④卿能办之者诚决──诚,通“请”。⑤烟炎张天──炎,通“焰”,火焰;张,同“涨”,弥漫。⑥雷鼓大震──雷,通“擂”,敲击。4.古今异义词。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中国,古意指中原地区,当时曹操占据的地方。5.词类活用。学生默读课文,找出相关词语。\n6.文言句式。由教师找出相关句子,学生能识别时哪种句式即可。五、作业1.熟读课文,笔译全文;2.通过学习《赤壁之战》,你觉的曹操、孙权、周瑜、诸葛亮、刘备,他们谁是你心中真正的英雄?写一段话,来阐释自己的观点。附:板书设计《永别了,武器》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海明威的生平及其创作;2.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3.体会课文“电报式”的语言风格;4.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的理念。教学重点目标1、3教学方法阅读法、讨论法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由美国大片中的硬汉形象引出美国文坛硬汉海明威从而导入课文。二、整体感知1.介绍海明威。\n海明威(1899~1961),美国著名作家。因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而荣获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18岁起进入报界,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出生入死以致伤痕遍体。1954年,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1961年,因不堪老年病痛的折磨,他开枪自杀,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对海明威的评价,正如约翰·肯尼迪总统的唁电所说:“几乎没有哪个美国人比欧内斯特·海明威对美国人民的感情和态度产生过更大的影响。”他称海明威为“本世纪(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海明威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要了解美国,你必须走近海明威,走到代表着美国民族坚强乐观的精神风范的文学长廊中来。海明威的成名作是1926年发表的《太阳照样升起》。这部表现战后青年人幻灭感的作品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其他代表作有《乞力马扎罗的雪》《丧钟为谁而鸣》和以“精通现代叙事艺术”而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老人与海》。海明威的文风一向以简洁明快著称,俗称“电报式”,他擅长用极精练的语言塑造人物。他的创作习惯也很独特,从来都是站着写作,以至他的墓碑上有句双关妙语:“恕我不能站起来。”他笔下的人物也大多是百折不弯的硬汉形象,尤以《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最为典型。用海明威的一句名言可以概括这类硬汉甚至其本人:“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2.介绍《永别了,武器》。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是海明威20世纪20年代末创作的重要作品。这部作品通过叙述一对恋人在意大利战场上的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表明了作者反对战争、向往和平的强烈愿望,但同时流露出人生无常、悲观绝望的思想情绪。《永别了,武器》是海明威以“冰山原则”创作的较为典型的长篇小说。尤其是作品的结尾部分,充分体现了省略掉的“八分之七”的力量。作者在描写亨利向凯瑟琳遗体告别时,似乎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但读者却感到有一股强烈而深沉的感情潜流,催人泪下。作品的主题思想是潜在的,感情也是潜在的。作品的故事情节在主人公冒雨走回旅馆之处戛然而止,作者赋予作品的潜在感情达到了最高潮。亨利告别了战争,也告别了感情。海明威暗示读者,在细雨蒙蒙的黑夜里,亨利迷失了方向。他是帝国主义大战的牺牲品和受害者,他和同时代的许多人一样成为了“迷惘的一代”。值得一提的是,书的初稿曾在法国一火车站被小偷偷走,使得海明威不得不再次写作此书。本文节选自作品的第一部第九章。海明威以精通叙事艺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而他的“冰山”理论就是精通现代叙事艺术集中的体现。他曾在《午后之死》一书中写道:“如果一位散文作家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里有数,那么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读者呢,只要作者写的真实,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已经写出来似的。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海明威就是根据“冰山”原理来创作他的作品,形成他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3.播放《永别了,武器》视频片段,学生初步感知。\n4.学生默读课文,借助注释,正音正字,初知文意。5.学生概括,教师点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明确:主人公亨利中尉带领医疗队来到了意大利前线,他们在外出执行任务时意外遭到了敌人的轰炸,他的一个战友被炸死,自己的头部、腿部也受了重伤,他只好被送回后方。他亲眼目睹了战争中的血肉横飞的场面,战场真正成了“芝加哥的屠宰场”,只不过它的屠宰物不是拿去出售,而是埋在地下罢了。在战争中亨利与他的战友们逐渐意识到“光荣、神圣、爱国”之类的宣传只不过是一种欺骗,战争的起因只是出于“统治者的愚蠢”,从士兵到长官,从伤员到医务人员,几乎人人都厌恶战争,痛恨战争,诅咒战争。这种从一代人角度发出的大声疾呼在客观上表现了对帝国主义战争的强烈谴责。三、合作探究1.课文为什么能打动读者?明确:课文把环境描写、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地不幸以及人物心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人物自己的言行打动读者。2.课文在叙述上有何特点?明确:叙事简洁明快,充分体现了海明威“电报体”的语言风格。简洁精练,言简意赅3.体会“电报体”语言风格明确:海明威的文体风格具有简洁性、含蓄性等特点。首先,他以简约、清新的文体净化了文风。英国评论家赫·欧·贝茨称海明威的文体“引起了一场文学革命”。他说:“海明威是一个拿着板斧的人”,“砍伐了整座森林的冗言赘词,还原了基本枝干的清爽面目”,“通过疏疏落落,经受过锤炼的文字,眼前豁然开朗,能有所见”。在他的作品中出现的往往是很卓绝的语句,很简单的句子结构、常用词或日常用语,他厌恶“大字眼”,摒弃空洞、浮泛的夸饰性文字,习惯于选用具体的感性的表达方式,从而使作者、对象与读者三者之间的距离缩短到最低限度,取得清晰自然、真切疏朗的艺术效果。其次,他采用了多种简约、含蓄却内涵丰富的表达形式。在他的作品中,经常包含着丰富的潜台词,他的感情,不论是失望、恐惧还是悲愤、轻蔑,从来不作过分的描写,它们总是凝结在艺术形象里,包含在简洁的景色描写、人物动作中。他常用电报式的对话、内心独白、象征手法、意识流手法等来表达复杂的思想感情。这些含而不露的写法为读者留下联想的空间,从而达到厚积薄发,意到笔不到的艺术神韵。4.结合国际形势,师生互动谈谈对战争的看法,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的思想。四、作业课后有条件阅读《永别了,武器》全本或其他海明威作品。附:板书设计\n《古人的名字》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课文中提到的古文化常识;2.培养学生对古文化的爱好。教学重点目标1教学方法阅读法、讨论法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由诸葛亮和诸葛孔明引出古人有名和字两种称呼,从而导入课文。二、整体感知1.作者简介。柳士镇,南京大学著名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主编《古代文化基础》。2.播放古代成人礼视频,引起学生兴趣,感受传统文化。3.学生默读课文,初知文意。4.简单提问学生名、字等相关常识。5.教师点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明确:课文列举大量实例,条理清晰地阐释了我国传统的名字文化,具有浓厚的知识性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第一段概括介绍古人名字的特点及来历,重点介绍“名字相应”现象;第二段具体介绍古人的字的构成;第三、四段简介古代男子取字的方式及相关习惯;第五、六段阐释了古人名字的另外两个作用;最后一段,介绍了古人的别号。三、合作探究\n1.试总结课文中提到的相关古文化常识明确:(1)名与字既有联系又有区别;①婴儿三月后由父取名;②男子20岁成人举行冠礼时取字;③女子15岁许嫁举行笄礼时取字;④名字相应。(2)字的构成①男子在字的前面加上孟(伯)、仲、叔、季表示排行,在字的后面加上“父”或“甫”表示性别;②女子在字的前面加上姓,在姓的前面再加上孟(伯)、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上“母”或“女”表示性别;。③“子”是男子的尊称;④先秦时,通常先称字后称名;汉代后,先名后字。(3)名字的其他作用①体现出尊卑长幼;②表示在家族中的行辈。(4)古人的别号①开始时自取,后来也有别人加的;②别号较为自由。2.师生互动,思考自己名字中的含义。3.学生再读课文,巩固本文所学知识。四、作业课后询问自己的父母自己名字的由来及含义。附:板书设计古人的名字我国传统的名字文化名字别号成人礼孟(伯)、仲、叔、季《我的读书经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冯友兰相关常识;\n2.了解作者的读书经验;3.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找到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教学重点目标2、3教学方法阅读法、讨论法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由培根的《谈读书》相关内容导入课文。二、整体感知1.介绍冯友兰冯友兰(1895~1990),字芝生,现代哲学家、哲学史家。河南南阳唐河人。1912年入上海中国公学大学预科班,1915年入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1919年赴美留学,1924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州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1946年赴美任客座教授。1948年末至1949年初,任清华大学校务会议主席。曾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印度德里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1952年后一直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1923年夏,冯友兰以《人生理想之比较研究》(又名《天人损益论》)顺利通过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毕业答辩,获哲学博士学位。是年秋回国后,沿博士论文方向写成《一种人生观》。1924年又写成《人生哲学》,作为高中教材之用,在这本书中,冯友兰确立了其新实在主义的哲学信仰,并开始把新实在主义同程朱理学结合起来。在燕京大学任教期间,冯友兰讲授中国哲学史,分别于1931年、1934年完成《中国哲学史》上、下册,后作为大学教材,为中国哲学史的学科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从1939年到1946年7年间冯友兰连续出版了六本书,称为“贞元之际所著书”:《新理学》(1937)《新世训》(1940)《新事论》(1940)《新原人》(1942)《新原道》(1945)《新知言》(1946)。通过“贞元六书”,冯友兰创立了新理学思想体系,使他成为中国当时影响最大的哲学家。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冯友兰学术思想的转型期。新中国成立后,冯友兰放弃其新理学体系,接受马克思主义,开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中国哲学史。著有《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一、二册、《中国哲学史论文集》《中国哲学史论文二集》《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初稿》《四十年的回顾》和七卷本的《中国哲学史新编》等书。2.学生听课文朗读,疏通字词,初知文意。3.学生默读课文,找出作者的读书经验。4.教师点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n明确:课文中,作者将自己80年的读书经验概括为简洁明了的四点。(1)精其选;(2)解其言;(3)知其意;(4)明其理。课文以朴实无华的语言对这四点读书经验层层深入的逐一进行了精妙的阐释。三、合作探究1.深入总结理解作者的读书经验。明确:(1)精其选按价值的高低,对书进行分类,对那些经过历代群众的推荐和时间这位最公正的评选家检验过的书要精读。“精其选”既是精“时间”之选,更是精“自己”之选。(2)解其言通过语言文字关,强调读书要善于借助工具书来解决疑难。(3)知其意注意字里行间,听“弦外音”,品“味外旨”,善于在文字以外体会它的精神实质,做到“得意忘言”。(4)明其理读书要善于思考,善于进行批判性于都,把“死书读活”。2.课文语言特色。明确:朴实无华。3.师生共同交流读书经验。相关名言: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一日无书,百事荒唐。──陈寿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n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路漫漫其修道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四、作业写一篇文章,分析自己读书存在的问题或总结自己的读书经验。附:板书设计我的读书经验冯友兰哲学家哲学史家《中国哲学简史》朴实无华的语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卜居》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屈原、楚辞等相关常识;2.掌握课文中相关的文言知识;3.了解课文的特色,培养学生对古文化的兴趣。教学重点目标1、2\n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由屈原的相关故事或相关名句导入课文。二、整体感知1.介绍屈原。(配合视频资料。)屈原(约前340~约前275),我国最早的大诗人,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身楚国贵族。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学识渊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联齐抗秦。后被谗去职,顷襄王时被放逐,游泳于沅湘流域。都城郢被秦兵攻破后,他既无力挽救楚国的危亡,又深感政治理想无法实现,遂投汩罗江自尽。《史记》有传,有《离骚》《九歌》《天问》等不巧作品传世。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楚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怀王十五年(前304),张仪由秦至楚,以重全收买靳尚、子兰、郑袖等人充当内奸,同时以“献商於之地六百里”诱骗怀王,致使齐楚断交。怀王受骗后恼羞成怒,两度向秦出兵,均遭惨败,于是屈原奉命出使齐国重修齐楚旧好。此间张仪又一次由秦至楚,进行瓦解齐楚联盟的活动,使齐楚联盟未能成功。怀王二十四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怀王遂被秦扣留,最终客死秦国,楚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楚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汩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2.介绍《楚辞》。《楚辞》,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因为其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n“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并成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楚辞,其本义是指楚地的言辞,后来逐渐固定为两种含义:一是诗歌的体裁,一是诗歌总集的名称(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楚国文学)。从诗歌体裁来说,它是战国后期以屈原为代表的诗人,在楚国民歌基础上开创的一种新诗体。从总集名称来说,它是西汉刘向在前人基础上辑录的一部“楚辞”体的诗歌总集,收入战国楚人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贾谊、淮南小山、庄忌、东方朔、王褒、刘向诸人的仿骚作品。“楚辞”之名首见于《史记·张汤传》。可见至迟在汉代前期已有这一名称。其本义,当是泛指楚地的歌辞,以后才成为专称,指以战国时楚国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新诗体。这种诗体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如宋人黄伯思所说,“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东观余论》)。西汉末,刘向辑录屈原、宋玉的作品,及汉代人模仿这种诗体的作品,书名即题作《楚辞》。这是《诗经》以后,我国古代又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诗歌总集。另外,由于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所以楚辞又被称为“骚”或“骚体”。汉代人还普遍把楚辞称为“赋”。《史记》中已说屈原“作《怀沙》之赋”《汉书·艺文志》中也列有“屈原赋”“宋玉赋”等名目。在汉代,楚辞也被称为辞或辞赋。西汉末年,刘向将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承袭模仿屈原、宋玉的作品共16篇辑录成集,定名为《楚辞》。楚辞遂又成为诗歌总集的名称。由于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故楚辞又称为骚或骚体。3.解题。卜居,通过问卜解决自己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来对待现实。古人用火灼龟甲,根据裂纹来预测吉凶,叫卜。4.播放课文朗读动画,学生正音正字,把握朗读节奏。5.学生诵读课文,初步熟悉课文。6.学生默读课文,借助注释,疏通文意。7.学生讨论,教师点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明确:课文记述了屈原对人生道路的坚定选择,显示了一位伟大志士身处黑暗是到的铮铮风骨。全文共三段。首段总写屈原问卜的背景,中段集中述写屈原问卜的内容,末段写太卜郑詹尹的回答。三、合作探究1.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n明确:屈原被放逐,“三年不得复见”,为此“心烦虑乱,不知所从”,就前五见太卜郑詹尹,请他决疑,接着屈原发出世道不清,是非善恶点到的一连串疑问,最后郑詹尹表示对这些疑问“龟策诚不能知此事”,只好说“用君之心,行君之意”。2.屈原问卜是否想求得一个答案?明确:通过课文18个排比疑问句,听到那对黑暗现实的义愤填膺的控诉,我们就会明白,屈原其实是无疑而问、无疑而决,世人只不过是在用问句的形式对比正反两方面的人生之路,对自己的政治处境,有着清醒的认识,对自己的人生之路,有自己的明确选择,所以,他的问卜并非想求得一种答案;相反,世人只不过是借用比喻和象征的说法区分强调善恶美丑的冰炭不容,表现对美善的坚执和对丑恶的弃绝。3.课文运用了很多譬喻,有何作用?明确:课文多用譬喻,不仅形象鲜明,而且音节浏亮,对比强烈,体现了激愤的情绪。4.课文在形式上有何特点?明确:全篇采用主客问答,重重叠叠而错落有致,绝无呆板凝滞之感。开头和结尾的叙述,完全是散文的写法,中间用骈偶和散行句参错组成,用韵也较为自由,它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新体裁,是“不歌而诵”的汉赋的先导。5.学生再读课文,体会文中蕴涵的情感。四、梳理·积累1.文言实词。(1)端策拂龟──策,蓍草。筮用策,卜用龟。(2)送往劳来──劳,慰劳。(3)千里之驹──驹,小马。(学生依据注释自行掌握其他实词。)2.文言虚词。(1)乃往见太卜郑詹尹曰──副词,于是;就。(2)吾宁悃悃款款朴以忠乎──连词,表目的和结果等。(学生找出其他相关的词,讨论后掌握。)3.通假字及词类活用。学生主要掌握课文注释中提到的词语。4.文言句式。学生主要掌握疑问句相关常识。五、作业1.熟读课文;2.笔译全文。附:板书设计卜居\n《楚辞》屈原诗人端午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楚辞》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地文学样式方言18个排比疑问句无疑而问、无疑而决譬喻形象鲜明音节浏亮对比强烈形式特点主客问答不歌而诵《论逆境》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培根的相关常识;2.体会文章简练生动的语言,学习课文对比喻的运用;3.引导学生树立对逆境的正确人生态度。教学重点目标2教学方法阅读法、讨论法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由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引出培根从而导入课文。二、整体感知1.介绍培根。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和科学家。他竭力倡导“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论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他推崇科学、发展科学的进步思想和崇尚知识的进步口号,一直推动着社会的进步。这位一生追求真理的思想家,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他在逻辑学、美学、教育学方面也提出许多思想。著有《新工具》《论说随笔文集》等。后者收入58篇随笔,从各个角度论述广泛的人生问题,精妙、有哲理,拥有很多读者。著有《学术的进步》(1605)和《新工具》(1620\n)等。培根尖锐地批判了中世纪经院哲学,认为经院哲学和神学严重地阻碍了科学的进步,主张要全面改造人类的知识,使整个学术文化从经院哲学中解放出来,实现伟大的复兴。他认为,科学必须追求自然界事物的原因和规律。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以感官经验为依据。他提出了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原则,认为知识和观念起源于感性世界,感觉经验是一切知识的源泉。要获得自然的科学知识,就必须把认识建筑在感觉经验的基础上。他还提出了经验归纳法,主张以实验和观察材料为基础,经过分析、比较、选择、排斥,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在培根看来,人是自然的主人,可以驾驭自然。但”要命令自然,就必须服从自然“,即认识自然规律,掌握科学知识。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培根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著名论断,至今影响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2.介绍《培根随笔》。《培根随笔》为英国十七世纪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著。本书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本文就是其中一篇。从《培根随笔集》的《论真理》《论死亡》《论人的天性》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热爱哲学的培根。从《论高官》《论王权》《论野心》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热衷于政治,深谙官场运作的培根。从《论爱情》《论友情》《论婚姻与独身》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培根。从《论逆境》《论幸运》《论残疾》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自强不息的培根。从《论作伪与掩饰》《论言谈》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工于心计、老于世故的培根。3.学生阅读课文,借助注释,初知文意。4.学生畅谈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5.教师点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明确:课文运用大量优美、贴切的比喻和简练、生动的语言,阐明了逆境能够磨炼人的意志,使人练就美好品质的真谛,盛赞敢于迎接逆境的挑战的做法、激励人们去勇敢地面对逆境,战胜逆境。三、合作探究1.学生讨论:该如何面对逆境?2.《孟子》中有一篇著名文章与本文宗旨类似,请并背诵出其中的名句。明确: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3.课文写作特点。明确:(1)优美、贴切的比喻;(2)简练、生动的语言。4.学生找出课文中朴实、凝炼、富含哲理的句子。如:课文第一句等。5.教师补充《培根随笔》中的其他名句。明确:知识就是力量。奇迹总是在不畏中闪现。安逸和满足易成为腐败与堕落的温床。成功和美德是衡量人生事业的两种尺度。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们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方法乃在书本之外。\n毫无理想而又优柔寡断是一种可悲的心理。无论你怎样地表示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无法挽回的事来。才德有如宝石,最好用素净的东西镶嵌。人们的举止应当像他们的衣服,不可太紧或过于讲究,应当宽舒一点,以便于工作和运动。人与人之间最大的信任就是关于进言的信任。过于求速是作事上最大的危险之一。幸运并非没有许多的恐惧与烦恼;厄运也并非没有许多的安慰与希望。美德有如名香,经燃烧或压榨而其香愈烈,盖幸运最能显露恶德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也。在美方面,相貌的美高于色泽的美,而秀雅合式的动作的美又高于相貌的美。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同样,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令人肃然起敬的。有些老显得很可爱,因为他们的作风优雅而美……而尽管有的年轻人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好炫耀的人是明哲之士所轻视的,愚蠢之人所艳羡的,谄佞之徒所奉承的,同时他们也是自己所夸耀的言语的奴隶。饶舌的人多虚妄。四、作业写一篇作文,论述逆境对人的影响。附:板书设计论逆境培根英国哲学家知识就是力量《培根随笔》优美、贴切的比喻简练、生动的语言《青春万岁(序诗)》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王蒙的生平及创作;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有意义地度过自己的青春期。教学重点目标2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n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青春万岁》电影片段,引起学生兴趣,从而导入课文。二、整体感知1.介绍王蒙。王蒙(1934~),男,中国当代作家、学者,河北南皮人,祖籍河北沧州,1934年生于北京。1940年入北京师范学校附属小学。1945年入私立平民中学学习,上中学时参加中共领导的城市地下工作。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地下党员。1950年从事青年团区委工作。1953年创作长篇小说《青春万岁》。1956年9月7日发表短篇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由此被错划为右派。1958年后在京郊劳动改造。1962年调北京师范学院任教。1963年起赴新疆生活、工作十多年。1978年调北京市作协。1979年平反。1983至1986年任《人民文学》主编。1986年当选中共中央委员,任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同年6月任文化部部长,1990年卸任。后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作家协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中共中央第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共第十二届和第十三届中央委员、第八和第九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人民文学》主编等职。现任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协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心中国分会副会长、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2002年4月任中国海洋大学顾问、教授、文学院院长等职。王蒙的作品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的坎坷历程,他也由初期的热情、纯真趋于后来的清醒、冷峻,而且乐观向上、激情充沛,并在创作中进行不倦的探索和创新,成为当代文坛上创作最为丰硕、始终保持创作活力的作家之一。王蒙在国内首开新时期国内意识流小说创作先河,倡导作家学者化、学者作家化,掀起人文精神大讨论,是中国当代文学走向现代写作技巧的开拓者。2.介绍《青春万岁》。长篇小说《青春万岁》为王蒙19岁时创作,是其进入文坛的代表作品。《青春万岁》集理想主义、英雄主义、浪漫主义于一身,描写了上世纪50年代初期,一群天真烂漫的北京女中学生的生活。1981年,该书被评为全国中学生最喜欢的十本书之一;1986年,该书又获人民文学出版社奖。内容简介:建国初期,北京市某女中高三年级一群充满活力的姑娘,各人经历不同,性格各异。在集体生活中,常发生一些矛盾,然而,集体的友谊温暖着年轻的心。毕业时刻,姑娘们怀着美好的理想,准备为祖国贡献自己的青春。在小说创作中大量运用了抒情笔法,使某些章节、段落更近似诗歌和散文,这是《青春万岁》在文体上比较明显的特点。如果用传统的眼光看,当时不满20岁的作者更像抒情诗人,由于对“生活的爱,这种被生活所强烈地吸引、强烈地触动着\n的感觉,使我走向了文学”,小说给人印象至深的,却不是精心构制的故事段落,而是作者对“生活的爱”的情感的一次次喷涌。作者把他的抒情时代谱写成了一首赞美生活的歌。与当时汇聚了青春意向的诗坛相呼应,王蒙的长篇小说《青春万岁》也是以“序诗”开篇。3.播放课文朗读,学生整体感知,注意朗读技巧。4.学生诵读课文,要读出情感。5.教师点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明确:这首诗以其鲜明的意象、饱满的激情、燃烧的信念、乐观豪迈的语言和明快优美的旋律,唱出了一个19岁青年学生对生活得无比热爱、对人生的无限憧憬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唱出了无数青年纯真、热烈的共同心声。全诗共五节,首尾两节形成了语意和结构上的照应。诗中第一节成为广为诵传的名句。三、合作探究1.学生再听朗读,用心体会,谈谈自己对这首诗的感受。2.引导学生畅谈青春感受。3.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四、作业背诵诗歌。附:板书设计青春万岁王蒙19岁《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意象鲜明激情饱满语言豪迈旋律明快《给女儿的信》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相关常识;2.品味含义深刻的语句,整体把握文章思想思;3.体会运用小故事阐述抽象道理的方法;4.引导学生了解爱情的特质,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教学重点目标3、4教学方法阅读法、讨论法\n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由凄美的梁祝爱情故事导入课文,引发学生对爱情的思考。二、整体感知1.作者介绍。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前苏联教育家。出生于乌克兰一个农民家庭。1948年起直至去逝,担任他家乡所在地的一所农村中学的校长。1969年获乌克兰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功勋教师称号。自1957年起是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68年起是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曾获得二枚列宁勋章、一枚红星勋章。苏霍姆林斯基在从事学校实际工作的同时,进行了一系列教育理论问题的研究。他探讨了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在学校集中和家庭中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农村学校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等问题。他在著作中,宣传苏维埃人道主义教育思想。他的著作富有生动的教育实例,在一些问题上有独到见解。他写有教育史著和小册子40余本。其中《给教师的一百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等,已有中译本。2.学生默读课文,注意揣摩写信人的心理和语气,初知文意。3.教师点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明确:这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给女儿的关于爱情的六封书信中的第一封,是作者对女儿进行的一次适时、生动、深刻而又通俗的爱情观教育,显示了作者先进的教育观念、高妙的教育艺术和高超的语言艺术。作者针对14岁女儿提出“什么是爱情”的问题,首先表示对女儿的充分理解和真切的关心,接着用一个极其动人的故事作了回答,最后意味深长的提醒和告诫女儿。作者通过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向女儿诠释了爱情的真切含义,真正的爱情远远高于生理需要,爱情中包含的“忠诚”“心灵的追念”等人性的光辉,正是人之为人而不是动物的根本标志,同时热情赞颂了真正的爱情是人类永恒的美和力量,文章表达对女儿理智而深情的父爱。三、合作探究1.有的自然段只有一个前双引号?明确:如果引用部分分几个段落,就要在每个段落前面加上引号,只在所引用的话完了之后加后引号。这是引号的用法之一。2.故事中提到上帝在创造人生,三次来到人间,他从人的眼神中先后谈到了哪三种不同的东西?想一想,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为什么把它们放在一起来解释“爱情”?\n明确:上帝三次来到人间,先后从人的眼神中读到了“爱情”“忠诚”“心灵的追念”。这三者有着紧密的关系;真正的爱情必须伴随着忠诚,是爱人之间的生死相依,永不背叛;真正的爱情必然是心灵的交融与契合,是可以超越死亡的“追念”。因此,作者把它们视为爱情的三位一体。3.怎样理解人“成了大地上的上帝”?明确:在西方基督教文化传统精神,上帝是世间万物的主宰,是人类的救世主,是人们心灵的最高信仰与终极皈依。自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以来,上帝的威严渐趋幕后,人类自己开始登上历史的前台。文中这句话,即表现了坚定乐观的人本主义信念。在故事的最后,上帝久久地伫立凝视着,随后深沉地思索着离去了。这意味着爱情的力量征服了上帝,他在伫立凝视中终于意识到人与其他生物的不同,意识到人必须主宰自己的精神和幸福。他最后的离去,就是对人性力量的认可和屈服。于是,人“成了大地上的上帝”。4.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告诉我们该如何对待爱情?明确:善待爱情:以人的方式去爱。5.学生自由发言,讨论什么是爱情。教师引导:爱情是人际之间吸引的最强烈形式,是指心理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对异性个体产生有浪漫色彩的高级情感。爱情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互相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一种强烈纯真专一的感情。性爱、理想和责任是构成爱情的三个基本要素。爱情与喜欢有4点不同:(1)爱情有较多的幻想;喜欢则不是由对他人的幻想唤起,而是由对他人的现实评价唤起;喜欢不像爱情那样狂热、激烈、迫切,始终比较平稳、宁静、客观。(2)爱情与许多相互冲突的情绪有联系;喜欢却是一种单纯的情感体验。(3)爱情往往与性欲有关;而喜欢则不涉及这方面的需要。(4)爱情具有独占性和排他性,喜欢则不具有。20世纪70年代有的西方社会心理学者把爱情分为6种类型:(1)冲动爱情冲动爱情,又称浪漫爱情。受到对方直接而强烈的身体吸引,总是想到对方,总想尽可能多地与对方在一起,对对方的判断往往是不客观的。产生的条件是:有一定的文化背景为个体提供真实的或虚构的爱恋对方的模式;有一个爱恋的对象;有自己情感的激发,而且理解这种情感是由爱恋对象所引起。对于这种爱情是否能长期保持,研究者的看法不甚一致。(2)自我中心爱情自我中心爱情。爱情的个体并不希望被爱恋对象束缚,也不希望爱恋对象被自己束缚,把爱情看成是一系列挑战和解决难题,避免因承诺而造成负担。(3)依赖爱情\n依赖爱情。具有这种爱情的人常表现得焦虑不安、寝食不佳、妒忌心强烈,结局多为悲剧性。(4)实用性爱情实用性爱情。爱恋者寻找在个性、宗教信仰、兴趣、背景等条件方面相配的爱恋对象,希望一旦找到合适的爱恋对象,双方的感情能进一步发展。在由父母安排的婚姻中,这种爱情形式较为多见。(5)结伴爱情结伴爱情。不像冲动爱情或依赖爱情那样激动人心,双方开始时是朋友,具有相同的兴趣爱好,在一起工作,逐渐发展产生爱情。具有这种爱情关系的双方,即使后来分手了,可能仍然保持朋友关系。(6)利他爱情利他爱情。一种典型的基督教爱情观念,带有忍耐性和仁爱色彩,不要求得到回报。这种爱情在现实生活中常常难以做到。四、作业课后阅读全本《给女儿的信》或搜集有关爱情的名言警句,树立美好的爱情观。附: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