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00 KB
- 2022-08-1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设计【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理解课文包含的主要意思;2.阐释课文中难句的含义。能力目标:1.了解课文记叙、议论、抒情三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写法;2.在理清思路的基础,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和含义深刻的句子。情感目标:1.学习爱国青年的精神,铭记血债,不忘教训;2.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教学设想】鲁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同于一般纪念文章的写法、对烈士的哀悼和尊敬,对敌人的痛斥和揭露,对斗争的教训和意义之总结等等是怎么凝聚起来表达一个中心的?本文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语段该怎么准确理解?上述种种,涉及深层阅读问题,即阅读教学中的精读问题。教学中,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给与必要的点拨、提示,为他们理解课文搭桥,以优化他们的思维流程,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 此外,寻找一个既触及学生阅读中的疑问又能直达教学目标的切入点,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心理机制。因此我做出以下:1.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弄清楚文章回忆了刘和珍的哪些事,刘和珍为什么而死,作者对待她的牺牲的情感、态度如何,抓住体现作者情感的句子进行揣摩体会。2.抓住关键词语、句子,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诵读、讨论理解其中的深层含义,从而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学重点】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深入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难点】把握作者情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课时】三个课时第一课时的主要教学目标: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主要表达意思,体会作者悲愤的感情;第二课时的主要教学目标:刘和珍主要生平事迹和遇难过程、作者分析三一八惨案的教训和意义,把握作者感情发展脉络;第三课时的主要教学目标:体会文中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掌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朗读法、探讨法与引导法、点拨法相结合;自主学习与合作研讨相结合。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具体过程】\n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解时代背景,领会写作意图,进而把握全文的思想内容;2.学习刘和珍等爱国青年渴求真理、勇于斗争、对祖国有高度责任感等优秀品质。【教学要点】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教学步骤】一、导语从今天开始,我们进入第三单元的学习,这一单元一学习散文为主,在进入课文学习之前,先看一首诗。“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这是谁的诗歌?是鲁迅。《自嘲》其中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一生的志向和立场。提问学生对学过的鲁迅的文章的记忆.小学到现在我们有读过他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少年闰土》《社戏》、《孔乙己》,我们可以看出他是时刻以深沉的情怀、睿智的目光关注着我们民族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的大文豪。我们先来看一下作者简介。今天我们要认识的一位女子就是八十多年前鲁迅深情记念过的刘和珍君,鲁迅先生为什么要记念刘和珍,就让我们一起跟随鲁迅先生走进这段历史去看一看。二、背景、图片导入与解题:【鲁迅的照片、三一八惨案的照片、刘和珍君的照片】1.作者简介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898年鲁迅离开故乡求学,1902年初被选派赴日留学,先是学医,后为改变国民精神,弃医从文。1909年8月回国,辛亥革命后应蔡元培的邀请去南京历史政府教育部供职,后又随教育部迁往北平。1918年参与编辑《新青年》,同年发表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在《新青年》上发表“随感录”。“五四”事情是鲁迅战斗和创作的第一个高峰期。1924年到1926年是鲁迅战斗和创作的第二个高峰期。支持学生运动,发起和领导了语丝社、莽原社、未名社等心文学团体,因时代的剧变而进入苦闷、彷徨期。1930年参与发起成立左联,粉碎国民党文化“围剿”,形成战斗写作的第三个高峰期。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主要作品见下表: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n杂文集《热风》《坟》《南腔北调集》《华盖集》《而已集》等16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译作果戈里《死魂灵》法捷耶夫的《毁灭》等2.背景介绍(结合课文注释1及非常教案理解)1926年3月,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本帝国主义便向当时的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抗议,又联合英、法、意、荷、比、西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且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3月18日,北京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200余人,造成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惨案。在这一惨案中,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学生、学生自治会主席刘和珍遇难了!刘和珍是鲁迅先生的学生,是位爱国热血青年,她的牺牲给鲁迅先生带来了莫大的悲哀,而当时的反动文人还在一些刊物上发表文章对爱国青年进行污蔑、中伤,在惨案发生后的第六天,鲁迅先生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悲愤,毅然写下了这悲愤沉痛的悼念文章——《记念刘和珍君》,以此来警醒中国人民永远记住这笔血债!这就是作者的写作背景。3.分析题目关于题目中的“记”相当于“纪”,并非另有其意,不能把“记念”一词理解为“记叙、怀念”。在白话文刚刚兴起时,人们有时不能严格界定字词,如文中“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中的“那”实为“哪”,大家在阅读中要注意一下。鲁迅当时用“记念”实为我们今天所说的“纪念”。君:对人的尊称。从题目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写作目的:纪念刘和珍君。刘和珍到底是个怎样的青年值得作者纪念的?作者纪念刘和珍君又有什么重要意义?三、整体感知全文,理清脉络。在了解了文章的写作背景之后,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文章,注意以下字词,概括各小节大意。1.快速阅读课文,注意文中表示的生字词,划分段落,概括大意。洗涤(dí) 惮(dàn) 攒射(cuán) 尸骸(hái) \n长歌当哭(dàng)喋血(dié ) 杀戮(lù) 殒身不恤(yǔn)(xù) 2.用一句话分别概括七个部分的内容(3-5分钟)①介绍写作缘由。.②交待写作目的。 ③回忆与刘和珍君的认识过程。④遇害概况。⑤叙述刘和珍君等人的遇难经过。⑥总结三一八惨案经验教训。 ⑦热情讴歌赞颂爱国青年。 3.根据每小节的大意给整篇文章划分段落:通过对各小节的概括,我们可以划分文章的段落。第一段(1-2小节)交代写作缘由;第二段(3-5小节)记叙刘和珍的生平和遇难经过;第三段(6-7小节)评述惨案的教训和意义。明确:全文七个部分,作者已经标明。七个部分都是有机联系的整体。第一、二部分说明为刘和珍写一点东西的缘由,第三、四、五部分是“记念”的主体,第六、七部分探究这一次请愿运动对于将来的意义。这是文章的结构框架,透过这结构框架,可以看到文章的内在思路:文章起点是写作本文的缘起,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总结“三一八”惨案的教训,指出这一惨案对于将来的意义。四、把握文章情感本文特色:感情发展脉络,注意体会本文“悲愤”的感情基调。作者并不是单纯地记叙“三一八惨案”,而是在记念刘和珍君的同时对“三一八惨案”进行深刻反省。由此可见,本文采取的表达手法是夹叙夹议、议论抒情。我们说写文章贯穿着一条线索,通过阅读,同学们想想,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找出表现作者情感脉络的语句:文中不断出现“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也早觉得有些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还有要说的话”“呜呼,我说不出话”等表现想说又不能说的情感字眼,这些字眼贯穿全文,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这篇文章的线索就是——作者的感情。明确了本文的表现手法,抓住了文章的感情线索,结合文章,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待三一八惨案的感情是怎样的?——悲愤从文中各小节找出表现作者悲愤情感的句子:1、我将深味……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n2、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何时是一个尽头。3、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4、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5、中外的杀人者却居然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6、但请源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7、呜呼,我说不出话来,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四、研习课文对文章的各段落和感情有了明确的把握之后,我们来详细看看第一小节。1、写作缘由(提示:悼念死者,唤醒麻木庸人,使庸人不忘却,要人们牢记这笔血债。)我们知道,这两段是文章的第一大段,主要介绍写作缘由。可是文章为什么要从追悼会上程君请求作文写起?作者为什么要反复说“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又要反复说“无话可说”? (学生回答,教师帮助总结:)解析:“我”因无法承受追悼会的悲凉,独自到礼堂外徘徊、思索;程君问“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勾起“我”对烈士的悲痛的忆念,再次感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也早觉得”。由此可以很明确地看出本文的写作缘由。引申:从写作的缘起出发是常见的思路,作者借写作缘由这个话题,把发生惨案两周的各方面的动态都概括进去了。爱国力量方面,学校举行追悼会,程君深情地怀念着刘和珍,可见正义力量并没有屈服于段政府的淫威,他们张扬地悼念被诬为“暴徒”的遇难者;反动势力方面提到了“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对中间状态的市民,则勾画了他们淡漠的情状,此时在他们心中仅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末的悲哀”。“维持着着似人非人的世界”一句,就是对当时政治形式的概括。再则,鲁迅吧两周来自己情感的历程也坦陈在读者面前,这种感情就是大悲,大哀,大愤,大怒,为全文营造了浓郁的抒情氛围。由此可见,作者“纪念刘和珍”不单是对一个人的纪念,而是通过对一个人的纪念,对“三一八”惨案这一历史事件表明自己的态度。作者把笔触集中在惨案上面,不从刘和珍生平写起,而从追悼会引出写作缘起,实质上是展现“三一八”惨案之后方方面面的动态,表达自己对各种社会势力的评论。中间的记述,实质上正是申述段政府所杀害的是什么样的青年,他们又怎样为杀戮寻找无耻的理由,甚至进行大肆诬蔑。在叙述的基础上议论,在冷静的否定中总结教训,指出正确的斗争方向,在热烈的褒扬中给人们以激励、鼓舞。2、揣摩与理解\n1)文章开头作者如此郑重其事地说明本文的写作时间“中华民国十五年”,其中有何深意?(提示:含有揭露和讽刺意味。中华民国并非人民的民国,而是屠杀人民的机器。)2)作者反复说“只能如此而已”,又称自己献上的只是“菲薄的祭品”,说明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提示:表达作者认为未能以更好的方式悼念死者,深感歉意。)追悼会那一天,我为何独在礼堂外徘徊?(提示;作者无法承受追悼会的悲痛,独自徘徊沉思。)3)“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提示:“也”字针对程君的请求而言,说明写作此文,不仅仅因程君的请求,更主要是出自“我”本身的意愿;“早”字则进一步说明,要写文章记念的愿望由来已久,不只是由程君的请求才引起的。 4)“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是什么意思?理解作者想说又无话可说的情感。【4、5、6为课后练习,祥细讲】提示:“出离”愤怒到了极点的意思。“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因为“我已经出离愤怒了”,这是为什么至今还“没有”写出文章的原因。“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而反动派的“下劣凶残”却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这怎不令人“出离愤怒”?“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已经“使我艰于呼吸视听”,又怎么能说出话来呢? 5)“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一句,他们指什么人?“快意于我的苦痛”怎么理解?(提示:“它们”指反动派。“快意于我的苦痛”实际是警告反动派别高兴的太早,总有一天血债必将血偿!)五、总结由此可见作者写作本文的真正目的除了要悼念在惨案中牺牲的爱国者刘和珍等人外,更深远的意义应在于评述惨案,以此来鼓励生者、激励猛士,揭露敌人,唤醒庸人,评述惨案的教训和意义等,而纪念刘和珍正是本文写作目的的切入点。六、作业:背诵第二部分,把握作者的感情发展脉络。五、课堂反思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抓住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理清思路。以第四节为例,训练理清局部思路,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理解难句,以加深对文章思想感情的理解。【教学要点】复习1、2小节,学习文章第2-5小节,分析重点语句。\n【教学步骤】一、复习上节课学过的内容导入新课。上堂课我们概括各段落大意,明白了本文“悲愤”的感情基调,知道本文写作缘由。这堂课我们具体学习一下文章的3-5节,看作者是如何纪念死者、评述惨案的。二、分析文章,理解难句。(一)复习第1、2小节,要求带着以下问题齐读第2小节重点分析1、2小节中的难句:那些词语突出表现了赞颂猛士的情感?(敢于、怎样)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怎样理解这句话?“真的猛士”指什么?“惨淡的人生”什么意思?“哀痛者和幸福者”分别指什么人?提示:“真的猛士”指真正勇敢的革命者。“惨淡的人生”“淋漓的鲜血”指反动派统治下的黑暗现实。“哀痛者和幸福者”可以理解“为……哀痛”“为……幸福”,分别指看到黑暗现实,哀痛于国家和人民而无力改变的人和敢于正视黑暗现实,为国为民敢于斗争敢于牺牲的人。明确:把握“敢于”“怎样”所表达的情感。“直面”中的“面”是动词,面对的意思;“正视”,正眼看,不回避。“哀痛者”、“幸福者”分别为“以……为哀痛”的人和“以……为幸福”的人。“哀痛者”和“幸福者”都是指刘和珍等革命青年。她们在黑暗面前不逃避,在屠杀面前不退缩,她们深知社会的黑暗和民族的苦难有多深重,所以她们的“哀痛”超过常人;但她们又坚信黑暗终将过去,并正在为光明的到来而奋斗,所以又是“幸福者”。2、“然而造化又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怎样理解这句话?淡红的血色,刘和珍君的死并没有引起庸人们的惊醒,只给这些庸人们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微漠的悲哀,作者看到庸人们的麻木,内心是极端的愤怒的。也在一次强调了写作的目的——唤醒庸人。(二)分析第3节,把握作者的写作态度。1)概括刘和珍君的主要事迹并以此分析她的形象和高尚品质。1.作者说“刘和珍是我的学生”,“现在却有些踌躇了”为什么?作者称自己是“\n苟活到现在的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品质?明确:“踌躇”是因为作者认为刘和珍是为中国而死的青年,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和尊敬。表达作者自责内疚的心情。反映了鲁迅先生自谦,自我剖析的品质。2.本文为《记念刘和珍君》,作者主要记念了刘和珍的哪些事迹?透过这些事迹表现了刘和珍君什么样的形象?刘和珍,江西南昌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学生,学生会自治会主席,遇害时年仅22岁。主要的三件事:(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形容词)预定《莽原》全年,“毅然”,表现了她要求进步,追求真理的品质;参加师大学潮运动,“反抗”“微笑”“温和”“黯然”“泣下”,表现她勇敢顽强,有正义感、有责任感等品质;参与请愿被杀害,“欣然前往”表现了她英勇、进步为国家和民族勇于牺牲的爱国精神等。(图片展示:刘和珍“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的外表形象。)2)作者说“刘和珍是我的学生”,“现在却有些踌躇了”为什么?作者称自己是“苟活到现在的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品质?提示:踌躇是因为作者认为刘和珍是为中国而死的青年,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和尊敬。表达作者自责内疚的心情。反映了鲁迅先生自谦,自我剖析的品质。3)文中反复出现描写刘和珍的外貌,思考刘和珍是个怎样的青年?(结合图表讲解)先联系课文开头写刘和珍的内容“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然后和学生共同分析:“然而”是一个重转,强调“销行寥落”中她“预定全年”的与众不同;“生活艰难”,说明她“预定全年”需要决心;“毅然”则进一步强调需要勇气。从这一事实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对革命的向往和对真理的渴求。 与同学共同分析第三部分第2段的内容:“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此校长是杨荫榆,是依附于军阀政府势力镇压学生运动的罪魁祸首,刘和珍勇于反抗,表现了她嫉恶如仇、勇于斗争的精神;和“我”见面,“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表现了刘和珍的善良与善良;“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表现了她的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 再次提醒同学们再次记忆刘和珍的形象: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三)分析第4节【详讲】\n1)齐读该节,该节主要讲什么?分层次,用四个字概括层次大意。概述惨案,分四层:听到噩耗---颇为怀疑---尸骸为证---听到污蔑---悲愤号召2)思考:作者对于传说为什么怀疑呢?明确:作者怀疑什么?——始终微笑者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无端在府门前喋血。3)“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这说明作者的怀疑不来自他对敌人的轻信和幻想,“向来”一词强调了这种认识的深刻和一贯。但他“不料”和“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这说明现实的黑暗远远超出了作者的想象,以“不惮”和“不料”写认识和事实、过去和现在的对比,突出了段祺瑞执政府杀害爱国青年的凶残下劣比作者想象的更残酷,因此鲁迅先生惊诧了,怀疑了。作者把3月18日称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也是这个意思。下面再用“况且”、“更何至于无端”等词把怀疑之情再推进一步。这样从正反两方面把怀疑的理由写得十分充分,句末的反问表示了极端愤慨的心情。3)把“惨象”和“流言”对举有何意义?提示:“惨象”,已足见反动派的残忍;“流言”,则比刀枪更让人心悸,走狗文人的下劣无耻,比其主子更甚。有形的刀枪,加上无形的刀枪——御用文人的舆论,就构成了中国式的专制统治、中国式的白色恐怖。4)“衰亡民族”“默无声息的缘由”是什么?提示:敌人残暴凶杀的暴力统治和反动文人用反动舆论进行的思想统治,屠刀加钳口术的专制性统治,使得我们的民族更加衰亡。5)在这种默无声息的专制统治下,作者认为我们应该怎么办?——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提示:反复的修辞手法。选择复句。意思为沉默到了极点,就将是爆发的时候。这里既有对反动派的警告,也有对后死者的呼唤,激励和鼓动。 明确:根据上文,缘由有两个方面,一是反动派的残酷镇压,一是反动文人的恶毒诬蔑。在这白色恐怖下,人们还怎敢说话呢?但沉默后的结果将会怎样?作者列举不同的前途,即暗示只有“爆发”才是唯一的出路。 (四)分析第5节重点抓住“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确是死掉了”和第5节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悲愤之情;明确作者意在讽刺揭露段祺瑞执政府的野蛮暴行,使历史上“中国军人屠戮妇婴”和“八国联军惩创学生”都相形逊色。\n思考:1.作者在第五节如此详写惨案的经过有何深意?(提示:一是揭露了敌人的凶残,证明那简直就是虐杀,二是赞扬了三个女子临难从容、互相救助的精神。)2.作者在第四节说“: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到第五节又说“我还有要说的话”。各是什么意思?(提示:无话可说是因为敌人暴力和无耻谰言令人震惊、愤怒说不出话;还有要说的话是作者要揭露敌人。)3.“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一句中,“这”字指代什么内容?下面的伟绩和武功如何理解?(提示:“这”指上文的“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伟绩”和“武功”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用了“互文”的写作手法两句所讲的内容一样,这句话讽刺了中外反对者沾沾自喜与他们的暴力的丑恶嘴脸。)三、课堂小结这一部分,作者以无比悲痛的心情记叙刘和珍君的事迹,表现了刘和珍的优秀品质,抒发了对刘和珍被枪杀的无限悲痛之情,交待反动文人的中伤,追叙刘和珍的遇难情景,抒发了作者痛悼死者,痛恨杀人者的悲愤之情。因此,作者就以这条悲愤的感情线索贯穿全文,围绕着"沉痛的悼念与愤怒的批判相结合"这一文章中心安排了文章几个部分的内容,使之形成有机的整体。四、作业:背诵2、4小节,预习第6、7节并思考两个问题(作者对请愿的态度如何以及作者对惨案的意义作和评价?)第三课时教学目标:总结全文,进一步探究文章的总体思路教学要点:分析文章5、6、7小节,理解文中的重点与难点句,加深对文章感情基调的理解和把握。教学步骤:一、检查作业完成情况,复习上一节课内容。抽查一两位同学背诵。二、根据上节课布置的思考题(作者对请愿的态度如何?作者对惨案的意义作和评价?)作业导入新课。(一)分析第6节\n1.作者用煤的形成类比什么?作者对徒手请愿的态度如何?作者用“煤”作比喻,是从人类历史进程的高度全面评价“三·一八”事件的——徒手请愿不是一种有效的斗争形式,为请愿而流血是不值得的。类比请愿的收效不大,作者不赞同徒手请愿方式。2.作者在此引用陶渊明的诗,用意何在?结合课文注释理解,并介绍一下陶渊明。提示:作者引用此诗有青山埋忠骨之意,作者认为尽管请愿收效甚微,但烈士的死能够得到“亲族、师友、爱人”的悲悼“这也就够了”,对社会也会产生影响,勇士们的血也就不算白流。附:陶渊明,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人,因在彭泽县当过县令,故人称“陶彭泽”,晚年自号“五柳先生”,死后,朋友私谥为“靖节”,故世号“靖节先生”,后人称他为田园诗始祖。作品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等)(二)分析第7节集体阅读第七部分的内容,重点讨论第三小自然段。1.“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明确:“中国人”泛指中国人。“向来”、“不惮”、“最坏”等词语,表明作者对自己的观点的执着和自信。2.请学生讨论分析,抓出“事实是明证”所在句子的这一主干。明确:这是个单句,主语是“事实”,谓语是“为”,宾语是“明证”。作者通过这一单句高度评价了烈士死难的意义,讴歌了刘和珍等临难从容的勇毅精神。 3.“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到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如何理解该句?【课后练习,祥讲】提示:这句恰当是评价了惨案的意义,尽管非人间的苟活者很多,但即使苟活者,也会看到一点希望,哪怕实际依稀的微茫,而猛士们会在烈士们精神鼓励下,更加勇猛的前进、斗争。进而明确,这是从烈士死难对于将来影响的角度来高度评价此次惨案的意义的,具有激励革命者奋然前行的巨大作用。虽文字寥寥,却充满着感奋之情。 4.文后作者又说“呜呼,我说不出话,”作者明明说了这么多,怎么又说说不出话呢?提示:在此,表达了作者无尽的悲愤和深深地歉意。文章是写完了,然而,言已尽而意无穷。作者以“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作结尾,请同学们思考这句话与开头一部分中哪句话相呼应。明确作者的写作目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5.“但以此纪念刘和珍君”(以最后一句中的“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中的“此”\n字的内容总结全文。)思考1:这句话中是“但”字是什么意思?提示:仅,并非表转折。思考2:这个‘此“字意思很明显是指这篇文章,那这篇文章包含了什么内容呢?提示:“此”,这,借代,包含了以下内容:首先是指对反动政府的控诉以及对反动派走狗文人的抨击,其次是指对革命烈士(刘和珍等)悼念、尊敬,再次是指爱国者猛士的激励前进,最后是指苟活者(“我”)带着微茫的希望奋然前行,继续战斗4)本文题为“记念刘和珍君”,但明显不全在写刘和珍,那么请同学们找出文中一共写了几类人?三一八惨案后他们各自的动向如何?作者对他们的态度和感情怎样?由此能否推出作者写作目的?(列表格分析)哪类人动向作者态度感情写作目的爱国青年猛士苟活者(“我”)悼念、鼓励反动派当局者有恶意的闲人污蔑、控诉抨击和揭露麻木的民众庸人无恶意的闲人淡漠、哀伤、唤醒(要求学生集中在第3、5、6小节找相关字眼)三、总结全文通观全文,作者悲和愤两股情感的烈焰无处不在迸发,无处不在燃烧,升腾交织,无可抑制。追悼会的气氛、程君的发问和要求引起对烈士的痛心的忆念,并且激起对杀人者的满腔仇恨,发为愤怒的揭露控诉;同时,作为革命家、思想家,作者始终没有停止深沉的思索,对惨案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沉痛的总结,对烈士死难意义给予高度评价。这就是作者思想感情发展和文章结构的大体脉络。希望通过这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对鲁迅的理解会更有进一步。五、作业布置:1、背诵2、4小节和陶渊明的诗《挽歌》完成配套的《非常学案》2、课后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