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2.00 KB
- 2022-08-1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力物体的平衡【教学结构】本章学习重点是:1.重力、弹力、摩擦力的特点,能正确分析物体受力。当物体移动的范围不大时,物体的重力常被看作恒力。弹力的大小和方向和物体的运动情况,物体受到其他力的情况有关,条件变了,弹力往往也变。因此在分析物体的弹力时,不能随意将某些现成结论用上。例如某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不一定等于mgcosα,悬线对某物体的拉力不一定等于mg。分析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时,一定要区分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当两物体仅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出现的摩擦力叫静摩擦力,它和物体的运动情况、受力情况有关,运动情况变了,其他力变了,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也会变化。运动的物体也会受静摩擦力。对于滑动摩擦力,有f=μN,其中N是物体接触面上的压力,请注意只有压力和物体的重力相等时才有f=μmg,这只是特殊情况。2.力的分析与合成,平行四边形定则,三角形定则。合力、分力是等效概念。是将某几个力合成,还是将某个力分解,是根据具体问题由力的效果或解题的需要决定。平行四边形定则是力的合成、分解或矢量的合成、分解的法则,由它可以演变出三角形定则。3.物体静止或匀速运动的状态叫平衡状态。物体平衡的必要条件是力的矢量和为零,简称合力为在分析处于平衡状态物体的受力情况时,通常有以下几步:(1)找一个或几个物体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它的受力。选某个物体还是把几个物体当整体作研究对象,是由解题需要决定的。选取研究对象的原则是:既要“暴露”待求量,又要减少未知量。(2)找出研究对象受哪些力,各力的大小和方向如何(其中有已知的,有未知的),画出力的示意图。(3)进行力的合成或分解。当物体受三力而平衡时,可以将力正交分解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正交分解法)或将其中两个力合成(合成法),在许多情况下,后者更方便。当物体受三个以上力而平衡时,常采用正交分解法。(4)运用平衡条件做判断或列方程求解。如果用正交分解法,则在坐标轴(分解力的方向)方向的力为零;如果用合成法,则某两个力的合力必与第三个力平衡,所有已知力、未知力的关系都在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中。4.力矩、有固定转轴物体的平衡。轴(定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叫力臂,用L表示。力与力臂的乘积叫力矩:M=FL。有固定转轴物体的平衡条件是顺时针力矩等于逆时针力矩,或合力矩为零。【解题点要】一、三力平衡物体受三力作用而平衡时,往往用合成法较方便;当其中一个力变化时,弹力往往随之变化。例1如图所示,球在平板AB和AC的支持下平衡,不计摩擦。在平板AB不动,AC平板缓慢放平即β从60°增大到120°的过程中,两板受到的压\n力如何变化?分析和解答球受三个力:重力G、AB板的支持力NB,AC板的支持力NC,如图A所示。用三角形定则做出NB、NC的合力F,它必与G等值反向,即NB、NC、G三个力一定构成三角形。由题意可知这是等边三角形,NB=NC=G。当AC板逐渐放平时,NB方向不变,NC方向逐渐顺时针方向转,重力恒定不变,而三个力必构成三角形,由图B可知:NB逐渐减小,NC先增大后减小。由此可知,AB板受的压力逐渐变小,直至为零;AC板受的压力先增大后减小,最后与重力相等。点评虽然改变位置的是AB板,BC板对球的弹力方向不变,但大小却在改变;而AC板的支持力大小和方向都会变化,由此可见弹力的特点。例2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光滑金属框架A、O、B,框架上套有小环P、Q,用不可伸长的细绳连接PQ。现在Q上施加沿OB方向的恒力F,待PQ平衡时,细绳受的拉力多大?分析和解答P在水平方向只受两个力:绳的拉力和OA杆的支持力,二力平衡必共线,因此绳一定垂直OA。Q受三个力:恒力F、绳的拉力T、OB杆的支持力N,三力平衡。由图可知点评支持力总垂直于接触面,拉力总沿绳的方向,由此可以判断P、Q的平衡位置。支持力和拉力都可以由平衡条件求出。我们再次体会到弹力的特点。二、恰当选取研究对象选取研究对象时,以暴露待求量、减少未知量为原则。有时以某个物体为研究对象,有时以几个物体为整体作研究对象。例3如图所示,水平面C上有斜面体B,斜面上放有物块A。当A在斜面上(1)静止;(2)匀速下滑;(3)在平行斜面的外力F作用下沿斜面匀速上滑过程中,B始终未动。已知斜面倾角为α,A质量为m,B质量为M。求在上述三个过程中C对B的摩擦力。分析和解答方法一以A为对象,在\n(1)(2)两种情况下A受力如图甲所示,三力平衡,支持力N和摩擦力f的合力R必与重力mg等值反向。由此可知A对B的作用力(压力与摩擦力的合力)一定竖直向下,B无运动趋势,所以C对B没有摩擦力。在(3)情况下,A受4个力平衡,如图乙所示。这时F、f、N三力的合力竖直向上,而N与f的合力必有向左的水平分力,因此A对B的作用力必有向右的水平分力,即有向右的运动趋势,故B受到向左的摩擦力f′。运用平衡条件可求点f′=Fcosα。过程较繁,略。方法二把A、B作为整体。在(1)情况,整体放在水平面上,没有运动趋势,不受摩擦力。在(2)情况,虽然A匀速运动,但整体没有加速度,本质上与(1)无区别,故摩擦力为零。在(3)情况,整体受F作用而平衡,C对B一定有摩擦力f′作用,且f′与F的水平分力平衡,即f′=Fcosα。点评待求力f′在B、C接触面上,而A、B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未知,所以用整体法比较简单。例4如图所示,光滑的两个球直径均为d,置于一个直径为D的圆柱形桶中,且d<D<2d,在桶与球接触的A、B、C三点上,桶受到的压力大小分别为F1、F2和F3。如果将桶的直径加大,但仍小于2d,则F1、F2、F3的变化情况是A.F1增大,F2不变,F3增大B.F1减小,F2不变,F3减小C.F1增大,F2减小,F3增大D.F1增大,F2减小,F3减小分析和解答把两球作为整体考虑,可知B点对球的支持力等于两球重力,所以F2不变;A、C对球的支持力相等,所以F1=F3。C、D错。隔离一球,如C球,受力如左图,由平衡条件F3′=F3=mgctgθ,当D增大时θ减小,所以F3增大。选A。三、摩擦力一定要区分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要正确判断摩擦力,应恰当选取研究对象。例5如图所示,A、B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m,A、B一起沿固定的、倾角为α的斜面C匀速下滑,求C对A的摩擦力f1和B对A的摩擦力f2。已知A、B间和A、C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μ1、μ2。分析和解答把A、B作为整体考虑,它沿斜面匀速下滑,C对A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由平衡条件可知N=(m+M)gcosθ,f1=μ2N=μ2(m+M)g。隔离B,B受A的摩擦力f2′是静摩擦力,由平衡条件可知f2=f2′=mgsinα。【课余思考】1.细杆和细绳对物体施加的弹力有何不同?\n2.物体在平衡状态时,它所受到的力一定是共点力吗?【同步练习】1.如图所示,用三根线吊起一个重球,AO、BO两线等长。现将B端解下,移动B端直至线OB呈水平,保持O点位置不变。在上述移动过程中两线的拉力FA和FB的变化情况是A.FA增大,FB减小B.FA增大,FB增大C.FA增大,FB先减小后增大D.FA不变,FB先减小后增大2.将一重球悬挂在一根光滑细绳上,细绳系于两根直杆的A、B两点,此时绳的拉力为F。将B端绳解下,稍微向上移一点,至B′处,当重球重新平衡时,绳的拉力为F′,则A.F=F′B.F>F′C.F<F′D.不能确定3.如图所示,滑块A、B通过定滑轮相连,置于水平面上。A与B、B与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1,A、B的质量分别为2kg、3kg,今用水平力F作用于物体B上,使B物体向右匀速运动,不计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求F的大小。4.如图所示,三个相同的球互相接触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三个球之间的摩擦力可忽略不计。设每个球的质量都是m,球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因数为μ,求地面对球的摩擦力。参考答案:1.D2.A3.9N4.mg,左、右两球受摩擦力分别向右、向左。【单元点评】本章是力学的基础,学习本章的关键是学会根据具体条件正确隔离研究对象,运用力的合成与分解及平衡条件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掌握分析方法,为今后各章打基础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