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 MB
- 2022-08-1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中新课程数学必修③1.1.1算法的概念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算法的含义,体会算法的思想。(2)能够用自然语言叙述算法。(3)掌握正确的算法应满足的要求。(4)会写出解线性方程(组)的算法。(5)会写出一个求有限整数序列中的最大值的算法。(6)会应用Scilab求解方程组。2.过程与方法:通过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体会解方程的一般性步骤,从而得到一个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这些步骤就是算法,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算法。由于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同一个问题也可能有多个算法,能模仿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写出一个求有限整数序列中的最大值的算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使我们对计算机的算法语言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明确算法的要求,认识到计算机是人类征服自然的有力工具,进一步提高探索、认识世界的能力。二、重点与难点:重点:算法的含义、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判断一个数为质数的算法设计。难点:把自然语言转化为算法语言。三、教学设想:(一)问题提出:一个大人和两个小孩一起渡河,渡口只有一条小船,每次只能渡1个大人或两个小孩,他们三人都会划船,但都不会游泳。试问他们怎样渡过河去?请写出一个渡河方案。第一步,两个小孩同船过河去;第二步,一个小孩划船回来;第三步,一个大人划船过河去;第四步,对岸的小孩划船回来;第五步,两个小孩同船渡过河去。(二)算法的概念思考1:在初中,对于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你学过哪些方法?(加减消元法和代入消元法)思考2: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具体步骤是什么?思考3:参照上述思路,一般地,解方程组的基本步骤是什么?小结:根据上述分析,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可以分为五个步骤进行,这五个步骤就构成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个“算法”。我们再根据这一算法编制计算机程序,就可以让计算机来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在数学中,按照一定规则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明确和有限的步骤称为算法。(三)算法的步骤设计思考1:如果让计算机判断7是否为质数,如何设计算法步骤?第一步,用2除7,得到余数1,所以2不能整除7.第二步,用3除7,得到余数1,所以3不能整除7.第三步,用4除7,得到余数3,所以4不能整除7.第四步,用5除7,得到余数2,所以5不能整除7.第五步,用6除7,得到余数1,所以6不能整除7.因此,7是质数.思考2:如果让计算机判断35是否为质数,如何设计算法步骤?第一步,用2除35,得到余数1,所以2不能整除35.\n第二步,用3除35,得到余数2,所以3不能整除35.第三步,用4除35,得到余数3,所以4不能整除35.第四步,用5除35,得到余数0,所以5能整除35.因此,35不是质数.思考3:整数89是否为质数?如果让计算机判断89是否为质数,按照上述算法需要设计多少个步骤?第一步,用2除89,得到余数1,所以2不能整除89.第二步,用3除89,得到余数2,所以3不能整除89.第三步,用4除89,得到余数1,所以4不能整除89.……………………第八十七步,用88除89,得到余数1,所以88不能整除89.因此,89是质数.思考4:用2~88逐一去除89求余数,需要87个步骤,这些步骤基本是重复操作,我们可以按下面的思路改进这个算法,减少算法的步骤.算法分析:(1)用i表示2~88中的任意一个整数,并从2开始取数;(2)用i除89,得到余数r.若r=0,则89不是质数;若r≠0,将i用i+1替代,再执行同样的操作;(3)这个操作一直进行到i取88为止.(四)理论迁移例用二分法设计一个求方程x2–2=0的近似根的算法。算法分析:回顾二分法解方程的过程,并假设所求近似根与准确解的差的绝对值不超过0.005,则不难设计出以下步骤:第一步:令f(x)=x2–2.因为f(1)<0,f(2)>0,所以设x1=1,x2=2.第二步:令m=(x1+x2)/2,判断f(m)是否为0,若则,则m为所求;若否,则继续判断f(x1)·f(m)大于0还是小于0.第三步:若f(x1)·f(m)>0,则令x1=m;否则,令x2=m.第四步:判断|x1–x2|<0.005是否成立?若是,则x1、x2之间的任意取值均为满足条件的近似根;若否,则返回第二步.小结:算法是建立在解法基础上的操作过程,算法不一定要有运算结果,问题答案可以由计算机解决.设计一个解决某类问题的算法的核心内容是设计算法的步骤,它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但有几个基本要求。小结:算法具有以下特性:(1)有穷性;(2)确定性;(3)顺序性;(4)不惟一性;(5)普遍性(五)基础知识应用题思考1:有人对哥德巴赫猜想“任何大于4的偶数都能写成两个质数之和”设计了如下操作步骤:第一步,检验6=3+3,第二步,检验8=3+5,第三步,检验10=5+5,……利用计算机无穷地进行下去!请问:这是一个算法吗?思考2:一个人带三只狼和三只羚羊过河,只有一条船,同船可以容纳一个人和两只动物。没有人在的时候,如果狼的数量不少于羚羊的数量,狼就会吃掉羚羊。设计过河的算法;解:算法或步骤如下:S1人带两只狼过河S2人自己返回S3人带一只羚羊过河S4人带两只狼返回S5人带两只羚羊过河S6人自己返回\nS7人带两只狼过河S8人自己返回带一只狼过河五、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讲了算法的概念,算法就是解决问题的步骤,平时列论我们做什么事都离不开算法,算法的描述可以用自然语言,也可以用数学语言。1.1.1算法的概念教学要求:了解算法的含义,体会算法的思想;能够用自然语言叙述算法;掌握正确的算法应满足的要求;会写出解线性方程(组)的算法、判断一个数为质数的算法、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根的算法.教学重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等几个典型的的算法设计.教学难点:算法的含义、把自然语言转化为算法语言.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提问:我们古代的计算工具?近代计算手段?(算筹与算盘→计算器与计算机,见章头图)2.提问:①小学四则运算的规则?(先乘除,后加减)②初中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消元法)③高中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步骤?(给定精度ε,二分法求方程根近似值步骤如下:A.确定区间,验证,给定精度ε;B.求区间的中点;C.计算:若,则就是函数的零点;若,则令(此时零点);若,则令(此时零点);D.判断是否达到精度ε;即若,则得到零点零点值a(或b);否则重复步骤2~4.二、讲授新课:1.教学算法的含义:①出示例:写出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具体步骤.先具体解方程组,学生说解答,教师写解法→针对解答过程分析具体步骤,构成其算法第一步:②-①×2,得5y=0③;第二步:解③得y=0;第三步:将y=0代入①,得x=2.②理解算法:12世纪时,指用阿拉伯数字进行算术运算的过程.现代意义上的算法是可以用计算机来解决的某一类问题的程序或步骤,程序和步骤必须是明确和有效的,且能在有限步完成.广义的算法是指做某一件事的步骤或程序.算法特点:确定性;有限性;顺序性;正确性;普遍性.举例生活中的算法:菜谱是做菜肴的算法;洗衣机的使用说明书是操作洗衣机的算法;歌谱是一首歌曲的算法;渡河问题.③练习:写出解方程组的算法.2.教学几个典型的算法:①出示例1:任意给定一个大于1的整数n,试设计一个程序或步骤对n是否为质数做出判断.提问:什么叫质数?如何判断一个数是否质数?→写出算法.分析:此算法是用自然语言的形式描述的.设计算法要求:写出的算法必须能解决一类问题,并且能够重复使用.要使算法尽量简单、步骤尽量少.要保证算法正确,且计算机能够执行.②出示例2:用二分法设计一个求方程的近似根的算法.提问:二分法的思想及步骤?如何求方程近似解→写出算法.\n③练习:举例更多的算法例子;→对比一般解决问题的过程,讨论算法的主要特征.3.小结:算法含义与特征;两类算法问题(数值型、非数值型);算法的自然语言表示.三、巩固练习:1.写出下列算法:解方程x2-2x-3=0;求1×3×5×7×9×11的值2.有蓝和黑两个墨水瓶,但现在却错把蓝墨水装在了黑墨水瓶中,黑墨水错装在了蓝墨水瓶中,要求将其互换,请你设计算法解决这一问题.习题讲解1.写出如下程序框图所对应的函数解析式。2.考察如下程序框图,当输入a、b、c分别为3、7、5时,输出x=___.3.如果执行下面的程序框图,那么输出的S=() A.2450B.2500C.2550D.26521.1.2程序框图(一)教学要求:掌握程序框图的概念;会用通用的图形符号表示算法,掌握算法的三个基本逻辑结构.掌握画程序框图的基本规则,能正确画出程序框图.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通过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灵活、正确地画程序框图.教学重点:程序框图的基本概念、基本图形符号和3种基本逻辑结构.教学难点:综合运用框图知识正确地画出程序框图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写出算法:给定一个正整数n,判定n是否偶数.2.用二分法设计一个求方程的近似根的算法.二、讲授新课:\n1.教学程序框图的认识:①讨论:如何形象直观的表示算法?→图形方法.教师给出一个流程图(上面1题),学生说说理解的算法步骤.②定义程序框图:程序框图又称流程图,是一种用规定的图形、指向线及文字说明来准确、直观地表示算法的图形.③基本的程序框和它们各自表示的功能:程序框名称功能终端框(起止框)表示一个算法的起始和结束输入、输出框表示一个算法输入和输出的信息处理(执行)框赋值、计算判断框判断一个条件是否成立流程线连接程序框④阅读教材P5的程序框图.→讨论:输入35后,框图的运行流程,讨论:最大的I值.2.教学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①讨论:P5的程序框图,感觉上可以如何大致分块?流程再现出一些什么结构特征?→教师指出: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②试用一般的框图表示三种逻辑结构.(见下图)③出示例3: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4,5,6,利用海伦公式设计一个算法,求出它的面积,并画出算法的程序框图.(学生用自然语言表示算法→师生共写程序框图→讨论:结构特征)④出示例4:任意给定3个正实数,设计一个算法,判断分别以这3个数为三边边长的三角形是否存在.画出这个算法的程序框图.(学生分析算法→写出程序框图→试验结果→讨论结构)⑤出示例5:设计一个计算1+2+3+…+1000的值的算法,并画出程序框图.(学生分析算法→写出程序框图→给出另一种循环结构的框图→对比两种循环结构)3.小结:程序框图的基本知识;三种基本逻辑结构;画程序框图要注意:流程线的前头;判断框后边的流程线应根据情况标注“是”或“否”;循环结构中要设计合理的计数或累加变量等.三、巩固练习:1.练习:把复习准备题②的算法写成框图.2.作业:P12A组1、2题.1.1.2程序框图(二)教学要求:更进一步理解算法,掌握算法的三个基本逻辑结构.掌握画程序框图的基本规则,能正确画出程序框图.学会灵活、正确地画程序框图.教学重点:灵活、正确地画程序框图.教学难点:运用程序框图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说出下列程序框的名称和所实现功能.2.算法有哪三种逻辑结构?并写出相应框图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n程序框图结构说明按照语句的先后顺序,从上而下依次执行这些语句.不具备控制流程的作用.是任何一个算法都离不开的基本结构根据某种条件是否满足来选择程序的走向.当条件满足时,运行“是”的分支,不满足时,运行“否”的分支.从某处开始,按照一定的条件,反复执行某一处理步骤的情况.用来处理一些反复进行操作的问题二、讲授新课:1.教学程序框图①出示例1:任意给定3个正实数,判断其是否构成三角形,若构成三角形,则根据海伦公式计算其面积.画出解答此问题算法的程序框图.(学生试写→共同订正→对比教材P7例3、4→试验结果)②设计一个计算2+4+6+…+100的值的算法,并画出程序框图.(学生试写→共同订正→对比教材P9例5→另一种循环结构)③循环语句的两种类型:当型和直到型.当型循环语句先对条件判断,根据结果决定是否执行循环体;直到型循环语句先执行一次循环体,再对一些条件进行判断,决定是否继续执行循环体.两种循环语句的语句结构及框图如右.说明:“循环体”是由语句组成的程序段,能够完成一项工作.注意两种循环语句的区别及循环内部改变循环的条件.④练习:用两种循环结构,写出求100所有正约数的算法程序框图.2.教学“鸡兔同笼”趣题:①“鸡兔同笼”,我国古代著名数学趣题之一,大约在1500年以前,《孙子算经》中记载了这个有趣的问题,书中描述为:今有雏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雏兔各几何?②学生分析其数学解法.(“站立法”,命令所有的兔子都站起来;或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答.)③欣赏古代解法:“砍足法”,假如砍去每只鸡、每只兔一半的脚,则“独脚鸡”,“双脚兔”.则脚的总数47只;与总头数35的差,就是兔子的只数,即47-35=12(只).鸡35-12=23(只).④试用算法的程序框图解答此经典问题.(算法:鸡的头数为x,则兔的头数为35-x,结合循环语句与条件语句,判断鸡兔脚数2x+4(35-x)是否等于94.)三、巩固练习:1.练习:100个和尚吃100个馒头,大和尚一人吃3个,小和尚3人吃一个,求大、小和尚各多少个?分析其算法,写出程序框图.2.作业:教材P12A组1题.1.1.4程序框图的画法【教学目标】:(1)掌握程序框图的概念;会用通用的图形符号表示算法,掌握算法的三个基本逻辑结构(2)掌握画程序框图的基本规则,能正确画出程序框图。(3)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通过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灵活、正确地画程序框图。【教学重点】经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通过设计程序框图表达求解问题的过程,重点是程序框图的基本概念、基本图形符号和3种基本逻辑结构【教学难点】难点是能综合运用这些知识正确地画出程序框图。【学法与教学用具】:学法:\n1、要弄清各种图形符号的意义,明确每个图形符号的使用环境,图形符号间的联结方式。图形符号都有各自的使用环境和作用2、在我们描述算法或画程序框图时,必须遵循一定的逻辑结构,事实证明,无论如何复杂的问题,我们在设计它们的算法时,只需用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和循环结构这三种基本逻辑就可以了,因此我们必须掌握并正确地运用这三种基本逻辑结构。【教学过程】知识探究(一):多重条件结构的程序框图思考1:解关于x的方程ax+b=0的算法步骤如何设计?第一步,输入实数a,b.第二步,判断a是否为0.若是,执行第三步;否则,计算,并输出x,结束算法.第三步,判断b是否为0.若是,则输出“方程的解为任意实数”;否则,输出“方程无实数解”.思考2:该算法的程序框图如何表示?思考3:你能画出求分段函数的值的程序框图吗?知识探究(二):混合逻辑结构的程序框图思考1: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的算法如何设计?第一步,令f(x)=x2-2,给定精确度d.第二步,确定区间[a,b],满足f(a)·f(b)<0.第三步,取区间中点.第四步,若f(a)·f(m)<0,则含零点的区间为[a,m];否则,含零点的区间为[m,b].将新得到的含零点的区间仍记为[a,b].第五步,判断[a,b]的长度是否小于d或f(m)是否等于0.若是,则m是方程的近似解;否则,返回第三步.思考2:该算法中哪几个步骤可以用顺序结构来表示?这个顺序结构的程序框图如何?思考3:该算法中第四步是什么逻辑结构?这个步骤用程序框图如何表示?\n思考4:该算法中哪几个步骤构成循环结构?这个循环结构用程序框图如何表示?思考5:根据上述分析,你能画出表示整个算法的程序框图吗?知识探究(三):程序框图的阅读与理解考察下列程序框图:思考1:怎样理解该程序框图中包含的逻辑结构?思考2:该程序框图中的循环结构属于那种类型?思考3:该程序框图反映的实际问题是什么?理论迁移例画出求三个不同实数中的最大值的程序框图.小结设计一个算法的程序框图的基本思路:第一步,用自然语言表述算法步骤.第二步,确定每个算法步骤所包含的逻辑结构,并用相应的程序框图表示.第三步,将所有步骤的程序框图用流程线连接起来,并加上两个终端框.1.2.1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教学要求:正确理解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的结构.让学生充分地感知、体验应用计算机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并能初步操作、模仿.通过实例使学生理解3种基本的算法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的表示方法、结构和用法,能用这三种基本的算法语句表示算法,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教学重点:会用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教学难点:正确理解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的作用.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n1.提问:学习了哪些算法的表示形式?(自然语言或程序框图描述)算法中的三种基本的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和循环结构)2.导入:我们用自然语言或程序框图描述的算法,计算机是无法“看得懂,听得见”的.因此还需要将算法用计算机能够理解的程序设计语言翻译成计算机程序.程序设计语言有很多种.如BASIC,Foxbase,C语言,C++,J++,VB,VC,JB等.INPUT“Maths=”;aINPUT“Chinese=”;bINPUT“English=”;cd=(a+b+c)/3PRINT“Theaverage=”;dEND各种程序设计语言中都包含下列基本的算法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今天,我们一起用类BASIC语言学习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基本上对应于算法中的顺序结构.二、讲授新课:1.教学三种语句的格式及功能:①出示例1:编写程序,计算一个学生数学、语文、英语三门课的平均成绩.(分析算法→框图表示→教师给出程序,学生试说说对各语句的理解.)②对照例1的程序,学习三种语句的格式与功能.语句、格式、功能说明输入语句INPUT格式:INPUT“提示内容”;变量功能:从键盘输入值给变量.程序运行到INPUT语句时会暂停,屏幕上出现一个问号,等待你从键盘输入一些数据,输入后按回车,程序把这些数据依次赋值给变量表中的变量,然后继续往下执行.格式中有“;”与“,”分隔的区别输出语句PRINT格式:PRINT“提示内容”;表达式功能:在屏幕上输出常量、变量或表达式的值,可以输出数值计算的结果.表达式可以是常量、变量、计算公式或系统信息.一个语句可以输出多个表达式,之间用“,”或“;”分隔.如果表达式是引号引起来的字符串,则原样输出.如果PRINT语句后没有任何内容,则表示输出一个空行.\n赋值语句LET格式:LET变量=表达式功能:计算表达式的值,将此值赋给“=”左边的变量.“LET”可以省略,“=”的右侧必须是表达式,左侧必须是变量.一个赋值语句只能给一个变量赋值,但在一个语句行中可以写出多个赋值语句,中间是“:”分隔.赋值号“=”与数学中的等号不完全一样,常重复赋值2.教学例题:①出示例2:用描点法作函数y=x3+3x2-24x+30的图象时,需要求出自变量和函数的一组对应值.编写程序,分别计算当x=-5,-4,-3,-2,-1,0,1,2,3,4,5时的函数值②出示例3:给一个变量重复赋值.(程序见P16)③出示例4:交换两个变量A和B的值,并输出交换前后的值.(教法:先分析算法→画出框图→编写程序→分析各语句→变式→小结:先写算法,再编程)3.小结:输入、输出和赋值语句的格式;赋值“=”及表达式;编写简单程序解决数学问题.三、课后作业:习案51.2.2条件语句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正确理解条件语句的概念,掌握其结构。(2)会应用条件语句编写程序。2、过程与方法经历对现实生活情境的探究,认识到应用计算机解决数学问题方便简捷,促进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条件语句在程序中起判断转折作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起决定作用。通过本小节内容的学习,有益于我们养成严谨的数学思维以及正确处理问题的能力。二、重点与难点重点:条件语句的步骤、结构及功能。难点:会编写程序中的条件语句。四、教学设计(一)练习\n1.将两个数交换,使,下面语句正确一组是(B)a=bb=ac=bb=aa=cb=aa=ba=cc=bb=aA.B.C.D.2.计算机执行下面的程序段后,输出的结果是(B)x=2y=3*x-1x=yPRINT3*x-1ENDPRINT,A.B.C.D.3.下列给出的赋值语句中正确的是(B)A.B.C.D.4.阅读右边的程序,然后判断下列哪个是程序执行后的结果(D)A、5B、15C、11D、14【创设情境】试求自然数1+2+3+……+99+100的和。显然大家都能准确地口算出它的答案:5050。而能不能将这项计算工作交给计算机来完成呢?而要编程,以我们前面所学的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还不能满足“我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基本算法语句中的另外两种: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板出课题)【探究新知】(一)条件语句算法中的条件结构是由条件语句来表达的,是处理条件分支逻辑结构的算法语句。它的一般格式是:(IF-THEN-ELSE格式)满足条件?语句1语句2是否IF条件THEN语句1ELSE语句2ENDIF当计算机执行上述语句时,首先对IF后的条件进行判断,如果条件符合,就执行THEN后的语句1,否则执行ELSE后的语句2。其对应的程序框图为:(如上右图)满足条件?语句是否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只使用IF-THEN语句:(即IF-THEN格式)\nIF条件THEN语句ENDIF计算机执行这种形式的条件语句时,也是首先对IF后的条件进行判断,如果条件符合,就执行THEN后的语句,如果条件不符合,则直接结束该条件语句,转而执行其他语句。其对应的程序框图为:(如上右图)条件语句的作用:在程序执行过程中,根据判断是否满足约定的条件而决定是否需要转换到何处去。需要计算机按条件进行分析、比较、判断,并按判断后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处理。【例题精析】〖例1〗:教材P25面例5〖例2〗:编写程序,输入一元二次方程的系数,输出它的实数根。算法分析:我们知道,若判别式,原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若,原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若,原方程没有实数根。也就是说,在求解方程之前,需要首先判断判别式的符号。因此,这个过程可以用算法中的条件结构来实现。INPUT“a,b,c=”;a,b,cd=b*b-4*a*cp=-b/(2*a)q=SQR(ABS(d))/(2*a)IFd>=0THENx1=p+qx2=p-qIFx1=x2THENPRINT“Onerealroot:”;x1ELSEPRINT“Tworealroots:x1”;x1,“andx2”;x2ENDIFELSEPRINT“Norealroot!”ENDIFEND又因为方程的两个根有相同的部分,为了避免重复计算,可以在计算和之前,先计算,。程序框图:(参照课本)程序:(如右图所示)\n注:SQR()和ABS()是两个函数,分别用来求某个数的平方根和绝对值。INPUT“a,b,c=”;a,b,cIFb>aTHENt=aa=bb=tENDIFIFc>aTHENt=aa=cc=tENDIFIFc>bTHENt=bb=cc=tENDIFPRINTa,b,cEND即,〖例3〗:编写程序,使得任意输入的3个整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输出。算法分析:用a,b,c表示输入的3个整数;为了节约变量,把它们重新排列后,仍用a,b,c表示,并使a≥b≥c.具体操作步骤如下。第一步:输入3个整数a,b,c.第二步:将a与b比较,并把小者赋给b,大者赋给a.第三步:将a与c比较.并把小者赋给c,大者赋给a,此时a已是三者中最大的。第四步:将b与c比较,并把小者赋给c,大者赋给b,此时a,b,c已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好。第五步:按顺序输出a,b,c.程序框图:(参照课本)程序:(如右框图所示)〖补例〗:铁路部门托运行李的收费方法如下:y是收费额(单位:元),x是行李重量(单位:kg),当0<x≤20时,按0.35元/kg收费,当x>20kg时,20kg的部分按0.35元/kg,超出20kg的部分,则按0.65元/kg收费,请根据上述收费方法编写程序。分析:首先由题意得:该函数是个分段函数。需要对行李重量作出判断,因此,这个过程可以用算法中的条件结构来实现。程序:INPUT“请输入旅客行李的重量(kg)x=”;xIFx>0ANDx<=20THENy=0.35*xELSEy=0.35*20+0.65*(x-20)ENDIFPRINT“该旅客行李托运费为:”;yEND【课堂精练】1.P29练习1。2。3。4\n课后练习1.给出以下四个问题,①,输出它的相反数.②求面积为的正方形的周长.③求三个数中输入一个数的最大数.④求函数的函数值.其中不需要用条件语句来描述其算法的有(A)A.个B.个C.个D.个仅②不需要分情况讨论,即不需要用条件语句IFTHENELSEENDIFPRINTx-y;y-xEND第3题2.右程序运行后输出的结果为__22,-22__.3.当时,下面的程序段输出的结果是(D)IFTHENELSEPRINTyA.B.C.D.作业:《习案》作业六1.2.3循环语句(第三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理解循环语句的概念,并掌握其结构。(2)会应用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编写程序。过程与方法经历对现实生活情境的探究,认识到应用计算机解决数学问题方便简捷,促进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重点与难点重点: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的步骤、结构及功能。难点:会编写程序中的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教学过程问题提出1.两种条件语句的一般格式分别是什么?\n2.对于顺序结构、条件结构的算法或程序框图,我们可以利用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和条件语句写出其计算机程序.对于循环结构的算法或程序框图,要转化为计算机能够理解的算法语言,我们必须进一步学习循环语句.知识探究(一):直到型循环语句思考1:直到型循环结构的程序框图是什么?思考2:该循环结构对应的循环语句的一般格式设定为:你能说明计算机在执行上述语句时是怎样工作的吗?先执行一次DO和UNTIL之间的循环体,再对UNTIL后的条件进行判断.如果条件不符合,则继续执行循环体;然后再检查上述条件,如果条件仍不符合,则再次执行循环体,直到条件符合为止.这时,计算机将不执行循环体,而执行UNTIL语句之后的语句.思考3:计算1+2+3+…+100的值有如下算法:第一步,令i=1,S=0.第二步,计算S+i,仍用S表示.第三步,计算i+1,仍用i表示.第四步,判断i>100是否成立.若是,则输出S,结束算法;否则,返回第二步.你能利用UNTIL语句写出这个算法对应的程序吗?思考4:在下面的程序运行中,计算机输出的结果是多少?\n-1知识探究(二):当型循环语句思考1:当型循环结构的程序框图是什么?思考2:该循环结构对应的循环语句的一般格式设定为:你能说明计算机在执行上述语句时是怎样工作的吗?先对条件进行判断,如果条件符合,则执行WHILE和WEND之间的循环体;然后再检查上述条件,如果条件仍符合,则再次执行循环体,直到某一次条件不符合为止.这时,计算机将不执行循环体,而执行WEND语句之后的语句.思考3:计算1+2+3+…+100的值又有如下算法:第一步,令i=1,S=0.第二步,若i≤100成立,则执行第三步;否则,输出S,结束算法.第三步,S=S+i.第四步,i=i+1,返回第二步.你能利用WHILE语句写出这个算法对应的程序吗?思考4:阅读下面的程序,你能说明它是一个什么问题的算法吗?求满足x2<1000的所有正整数x的值.理论迁移例1已知函数y=x3+3x2-24x+30,写出连续输入自变量的11个取值,分别输出相应的函数值的程序.算法分析:第一步,输入自变量x的值.\n第二步,计算y=x3+3x2-24x+30.第三步,输出y.第四步,记录输入次数.第五步,判断输入的次数是否大于11.若是,则结束算法;否则,返回第一步.例2将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的程序框图转化为相应的程序.课堂练习:1.教材P32面1、2题2.下边程序运行后输出的结果为(D)A.50B.25C.5D.0\n3.下边程序执行后输出的结果为(D)A.-1B.0C.1D.24.山东执行右边的程序框图,若p=0.8,则输出的n=___4___.5.阅读图4的程序框图,若输入则输出12,3。(注:框图中的赋值符号“=”也可以写成“”或“”)小结作业1.两种循环语句源于两种循环结构,直到型循环语句先执行循环体,再判断条件;当型循环语句先判断条件,再执行循环体.2.直到型循环语句在条件不符合时再执行循环体,当型循环语句在条件符合时再执行循环体.《习案》作业七1.3.1进位制教学要求:了解各种进位制与十进制之间转换的规律,会利用各种进位制与十进制之间的联系进行各种进位制之间的转换;学习各种进位制转换成十进制的计算方法,研究十进制转换为各种进位制的除k去余法,并理解其中的数学规律.教学重点:各种进位制之间的互化.\n教学难点:除k取余法的理解以及各进位制之间转换的程序框图及其程序的设计.教学过程:知识探究(一):进位制的概念思考1:进位制是为了计数和运算方便而约定的记数系统,如逢十进一,就是十进制;每七天为一周,就是七进制;每十二个月为一年,就是十二进制,每六十秒为一分钟,每六十分钟为一个小时,就是六十进制;等等.一般地,“满k进一”就是k进制,其中k称为k进制的基数.那么k是一个什么范围内的数?思考2:十进制使用0~9十个数字,那么二进制、五进制、七进制分别使用哪些数字?思考3:在十进制中10表示十,在二进制中10表示2.一般地,若k是一个大于1的整数,则以k为基数的k进制数可以表示为一串数字连写在一起的形式:anan-1…a1a0(k).其中各个数位上的数字an,an-1,…,a1,a0的取值范围如何?思考4:十进制数4528表示的数可以写成4×103+5×102+2×101+8×100,依此类比,二进制数110011(2),八进制数7342(8)分别可以写成什么式子?110011(2)=1×25+1×24+0×23+0×22+1×21+1×207342(8)=7×83+3×82+4×81+2×80.思考5:一般地,如何将k进制数anan-1…a1a0(k)写成各数位上的数字与基数k的幂的乘积之和的形式?思考6:在二进制中,0+0,0+1,1+0,1+1的值分别是多少?知识探究(二):k进制化十进制的算法思考1:二进制数110011(2)化为十进制数是什么数?110011(2)=1×25+1×24+0×23+0×22+1×21+1×20=32+16+2+1=51.思考2:二进制数右数第i位数字ai化为十进制数是什么数?例1将下列各进制数化为十进制数.(1)10303(4);(2)1234(5).10303(4)=1×44+3×42+3×40=307.1234(5)=1×53+2×52+3×51+4×50=194.知识探究(三):除k取余法思考1:二进制数101101(2)化为十进制数是什么数?十进制数89化为二进制数是什么数?思考2:上述化十进制数为二进制数的算法叫做除2取余法,转化过程有些复杂,观察下面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吗?\n思考3:上述方法也可以推广为把十进制数化为k进制数的算法,称为除k取余法,那么十进制数191化为五进制数是什么数?191=1231(5)例2将十进制数458分别转化为四进制数和六进制数.458=13022(4)=2042(6)例3将五进制数30241(5)转化为七进制数.30241(5)=3×54+2×52+4×5+1=1946.30241(5)=5450(7)例4已知10b1(2)=a02(3),求数字a,b的值.10b1(2)=1×23+b×2+1=2b+9.a02(3)=a×32+2=9a+2.所以2b+9=9a+2,即9a-2b=7.故a=1,b=1.小结作业1.利用除k取余法,可以把任何一个十进制数化为k进制数,并且操作简单、实用.2.通过k进制数与十进制数的转化,我们也可以将一个k进制数转化为另一个不同基数的k进制数.作业:习案、学案十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一、三维目标(a)知识与技能1.理解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中蕴含的数学原理,并能根据这些原理进行算法分析。2.基本能根据算法语句与程序框图的知识设计完整的程序框图并写出算法程序。(b)过程与方法\n在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求最大公约数的学习过程中对比我们常见的约分求公因式的方法,比较它们在算法上的区别,并从程序的学习中体会数学的严谨,领会数学算法计算机处理的结合方式,初步掌握把数学算法转化成计算机语言的一般步骤。(c)情态与价值观1.通过阅读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案例,体会中国古代数学对世界数学发展的贡献。2.在学习古代数学家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的过程中培养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利用算法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培养理性的精神和动手实践的能力。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难点:把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的方法转换成程序框图与程序语言。三、教学设计(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1.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在初中,我们已经学过求最大公约数的知识,你能求出18与30的公约数吗?2.接着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我们都是利用找公约数的方法来求最大公约数,如果公约数比较大而且根据我们的观察又不能得到一些公约数,我们又应该怎样求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比如求8251与6105的最大公约数?这就是我们这一堂课所要探讨的内容。(二)研探新知1.辗转相除法例1求两个正数8251和6105的最大公约数。解:8251=6105×1+2146显然8251的最大公约数也必是2146的约数,同样6105与2146的公约数也必是8251的约数,所以8251与6105的最大公约数也是6105与2146的最大公约数。6105=2146×2+18132146=1813×1+3331813=333×5+148333=148×2+37148=37×4+0则37为8251与6105的最大公约数。以上我们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就是辗转相除法。也叫欧几里德算法,它是由欧几里德在公元前300年左右首先提出的。利用辗转相除法求最大公约数的步骤如下:第一步:用较大的数m除以较小的数n得到一个商q0和一个余数r0;第二步:若r0=0,则n为m,n的最大公约数;若r0≠0,则用除数n除以余数r0得到一个商q1和一个余数r1;第三步:若r1=0,则r1为m,n的最大公约数;若r1≠0,则用除数r0除以余数r1得到一个商q2和一个余数r2;……依次计算直至rn=0,此时所得到的rn-1即为所求的最大公约数。(1)辗转相除法的程序框图及程序程序框图:(略)程序:(当循环结构)直到型结构见书37面。INPUT“m=”;mINPUT“n=”;nIFm0r=mMODnm=nn=rWENDPRINTmEND练习:利用辗转相除法求两数4081与20723的最大公约数(答案:53)2.更相减损术我国早期也有解决求最大公约数问题的算法,就是更相减损术。更相减损术求最大公约数的步骤如下:可半者半之,不可半者,副置分母·子之数,以少减多,更相减损,求其等也,以等数约之。翻译出来为:第一步:任意给出两个正数;判断它们是否都是偶数。若是,用2约简;若不是,执行第二步。第二步:以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接着把较小的数与所得的差比较,并以大数减小数。继续这个操作,直到所得的数相等为止,则这个数(等数)就是所求的最大公约数。例2用更相减损术求98与63的最大公约数.解:由于63不是偶数,把98和63以大数减小数,并辗转相减,即:98-63=3563-35=2835-28=728-7=2121-7=1414-7=7所以,98与63的最大公约数是7。练习:用更相减损术求两个正数84与72的最大公约数。(答案:12)3.比较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的区别(1)都是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计算上辗转相除法以除法为主,更相减损术以减法为主,计算次数上辗转相除法计算次数相对较少,特别当两个数字大小区别较大时计算次数的区别较明显。(2)从结果体现形式来看,辗转相除法体现结果是以相除余数为0则得到,而更相减损术则以减数与差相等而得到5.课堂练习一.用辗转相除法求下列各组数的最大公约数,并在自己编写的BASIC程序中验证。(1)225;135(2)98;196(3)72;168(4)153;1196.小结: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求最大公约数的计算方法及完整算法程序的编写。秦九韶算法一、三维目标(a)知识与技能\n了解秦九韶算法的计算过程,并理解利用秦九韶算法可以减少计算次数提高计算效率的实质。(b)过程与方法模仿秦九韶计算方法,体会古人计算构思的巧妙。(c)情态与价值观通过对秦九韶算法的学习,了解中国古代数学家对数学的贡献,充分认识到我国文化历史的悠久。充分认识信息技术对数学的促进。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秦九韶算法的特点难点:1.秦九韶算法的先进性理解三、教学设计(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1.辗转相除法和更相减损术,是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约数的优秀算法,我们将算法转化为程序后,就可以由计算机来执行运算,实现了古代数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完美结合.2.对于求n次多项式的值,在我国古代数学中有一个优秀算法,即秦九韶算法,我们将对这个算法作些了解和探究.(二)研探新知思考121325算法1:需要(5+4+3+2)=14次乘法,5次加法算法2:需要5次乘法,5次加法秦九韶算法思考218556思考3:利用后一种算法求多项式f(x)=anxn+an-1xn-1+…+a1x+a0的值,这个多项式应写成哪种形式?f(x)=anxn+an-1xn-1+…+a1x+a0=(anxn-1+an-1xn-2+…+a2x+a1)x+a0=((anxn-2+an-1xn-3+…+a2)x+a1)x+a0=…=(…((anx+an-1)x+an-2)x+…+a1)x+a0.思考4:对于f(x)=(…((anx+an-1)x+an-2)x+…+a1)x+a0,由内向外逐层计算一次多项式的值,其算法步骤如何?第一步,计算v1=anx+an-1.第二步,计算v2=v1x+an-2.第三步,计算v3=v2x+an-3.…第n步,计算vn=vn-1x+a0.思考5:上述求多项式f(x)=anxn+an-1xn-1+…+a1x+a0的值的方法称为秦九韶算法,利用该算法求f(x0)的值,一共需要多少次乘法运算,多少次加法运算?思考6:在秦九韶算法中,记v0=an,那么第k步的算式是什么?vk=vk-1x+an-k(k=1,2,…,n)例1阅读下列程序,说明它解决的实际问题是什么?\n求多项式,在x=a时的值.评价一个算法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运算的次数,如果一个算法从理论上需要超出计算机允许范围内的运算次数,那么这样的算法就只能是一个理论算法.在多项式求值的各种算法中,秦九韶算法是一个优秀算法.作业:《习案》作业九2.1.1简单随机抽样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正确理解随机抽样的概念,掌握抽签法、随机数表法的一般步骤;2、过程与方法:(1)能够从现实生活或其他学科中提出具有一定价值的统计问题;(2)在解决统计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现实生活和其他学科中统计问题的提出,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及各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认识数学的重要性。4、重点与难点:正确理解简单随机抽样的概念,掌握抽签法及随机数法的步骤,并能灵活应用相关知识从总体中抽取样本。教学过程【问题提出】1.我们生活在一个数字化时代,时刻都在和数据打交道,例如,产品的合格率,农作物的产量,商品的销售量,电视台的收视率等.这些数据常常是通过抽样调查而获得的,如何从总体中抽取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是我们需要研究的课题.2.要判断一锅汤的味道需要把整锅汤都喝完吗?应该怎样判断?\n3.将锅里的汤“搅拌均匀”,品尝一小勺就知道汤的味道,这是一个简单随机抽样问题,对这种抽样方法,我们从理论上作些分析知识探究(一):简单随机抽样的基本思想思考1.从5件产品中任意抽取一件,则每一件产品被抽到的概率是多少?一般地,从N个个体中任意抽取一个,则每一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是多少?2.从6件产品中随机抽取一个容量为3的样本,可以分三次进行,每次从中随机抽取一件,抽取的产品不放回,这叫做逐个不放回抽取.在这个抽样中,某一件产品被抽到的概率是多少?3.一般地,从N个个体中随机抽取n个个体作为样本,则每一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是多少?4.食品卫生工作人员,要对校园食品店的一批小包装饼干进行卫生达标检验,打算从中抽取一定数量的饼干作为检验的样本.其抽样方法是,将这批小包装饼干放在一个麻袋中搅拌均匀,然后逐个不放回抽取若干包,这种抽样方法就是简单随机抽样.那么简单随机抽样的含义如何?简单随即抽样的含义一般地,设一个总体有N个个体,从中逐个不放回地抽取n个个体作为样本(n≤N),如果每次抽取时总体内的各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都相等,则这种抽样方法叫做简单随机抽样.思考5.根据你的理解,简单随机抽样有哪些主要特点?(1)总体的个体数有限;(2)样本的抽取是逐个进行的,每次只抽取一个个体;(3)抽取的样本不放回,样本中无重复个体;(4)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都相等,抽样具有公平性.6.在1936年美国总统选举前,一份颇有名气的杂志的工作人员对兰顿和罗斯福两位候选人做了一次民意测验.调查者通过电话簿和车辆登记簿上的名单给一大批人发了调查表.调查结果表明,兰顿当选的可能性大(57%),但实际选举结果正好相反,最后罗斯福当选(62%).你认为预测结果出错的原因是什么?知识探究(二):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思考:1.假设要在我们班选派5个人去参加某项活动,为了体现选派的公平性,你有什么办法确定具体人选?2.用抽签法(抓阄法)确定人选,具体如何操作?用小纸条把每个同学的学号写下来放在盒子里,并搅拌均匀,然后随机从中逐个抽出5个学号,被抽到学号的同学即为参加活动的人选.3.一般地,抽签法的操作步骤如何?第一步,将总体中的所有个体编号,并把号码写在形状、大小相同的号签上.第二步,将号签放在一个容器中,并搅拌均匀第三步,每次从中抽取一个号签,连续抽取n次,就得到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4.你认为抽签法有哪些优点和缺点?优点:简单易行,当总体个数不多的时候搅拌均匀很容易,个体有均等的机会被抽中,从而能保证样本的代表性.缺点:当总体个数较多时很难搅拌均匀,产生的样本代表性差的可能性很大.\n5.假设我们要考察某公司生产的500克袋装牛奶的质量是否达标,现从800袋牛奶中抽取60袋进行检验,利用随机数表抽取样本时应如何操作?第一步,将800袋牛奶编号为000,001,…第二步,在随机数表中任选一个数作为起始数(例如选出第8行第7列的数7为起始数).第三步,从选定的数7开始依次向右读(读数的方向也可以是向左、向上、向下等),将编号范围内的数取出,编号范围外的数去掉,直到取满60个号码为止,就得到一个容量为60的样本.6.如果从100个个体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0的样本,你认为对这100个个体进行怎样编号为宜?7.一般地,利用随机数表法从含有N个个体的总体中抽取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其抽样步骤如何?第一步,将总体中的所有个体编号.第二步,在随机数表中任选一个数作为起始数.第三步,从选定的数开始依次向右(向左、向上、向下)读,将编号范围内的数取出,编号范围外的数去掉,直到取满n个号码为止,就得到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例题精析】例1:人们打桥牌时,将洗好的扑克牌随机确定一张为起始牌,这时按次序搬牌时,对任何一家来说,都是从52张牌中抽取13张牌,问这种抽样方法是否是简单随机抽样?[分析]简单随机抽样的实质是逐个地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而这里只是随机确定了起始张,其他各张牌虽然是逐张起牌,但是各张在谁手里已被确定,所以不是简单随机抽样。例2:某车间工人加工一种轴100件,为了了解这种轴的直径,要从中抽取10件轴在同一条件下测量,如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分析]简单随机抽样一般采用两种方法:抽签法和随机数表法。解法1:(抽签法)将100件轴编号为1,2,…,100,并做好大小、形状相同的号签,分别写上这100个数,将这些号签放在一起,进行均匀搅拌,接着连续抽取10个号签,然后测量这个10个号签对应的轴的直径。解法2:(随机数表法)将100件轴编号为00,01,…99,在随机数表中选定一个起始位置,如取第21行第1个数开始,选取10个为68,34,30,13,70,55,74,77,40,44,这10件即为所要抽取的样本。【课堂练习】1、P57面1、2、3、42、为了了解全校240名学生的身高情况,从中抽取40名学生进行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总体是240B、个体是每一个学生C、样本是40名学生D、样本容量是403、为了正确所加工一批零件的长度,抽测了其中200个零件的长度,在这个问题中,200个零件的长度是(C)A、总体B、个体C、总体的一个样本D、样本容量4、一个总体中共有200个个体,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20的样本,则某一特定个体被抽到的可能性是1/10.5、从3名男生、2名女生中随机抽取2人,检查数学成绩,则抽到的均为女生的可能性是1/10.\n【课堂小结】1、简单随机抽样是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抽样方法,简单随机抽样有两种选取个体的方法:放回和不放回,我们在抽样调查中用的是不放回抽样,常用的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有抽签法和随机数法.2、抽签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缺点是当总体的容量非常大时,费时、费力,又不方便,如果标号的签搅拌得不均匀,会导致抽样不公平,随机数表法的优点与抽签法相同,缺点上当总体容量较大时,仍然不是很方便,但是比抽签法公平,因此这两种方法只适合总体容量较少的抽样类型.3、简单随机抽样每个个体入样的可能性都相等,均为n/N,但是这里一定要将每个个体入样的可能性、第n次每个个体入样的可能性、特定的个体在第n次被抽到的可能性这三种情况区分开来,避免在解题中出现错误.作业:《习案》作业十三及作业十四.2.1.2系统抽样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正确理解系统抽样的概念;(2)掌握系统抽样的一般步骤;(3)正确理解系统抽样与简单随机抽样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探究,归纳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理解分类讨论的数学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数学活动,感受数学对实际生活的需要,体会现实世界和数学知识的联系.4、重点与难点:正确理解系统抽样的概念,能够灵活应用系统抽样的方法解决统计问题.知识探究(一):系统抽样的基本思想思考1.某中学高一年级有12个班,每班50人,为了了解高一年级学生对老师教学的意见,教务处打算从年级600名学生中抽取60名进行问卷调查,那么年级每个同学被抽到的概率是多少?2.你能用简单随机抽样对上述问题进行抽样吗?具体如何操作?3.如果从600件产品中抽取60件进行质量检查,按照上述思路抽样应如何操作?第一步,将这600件产品编号为1,2,3,…,600.第二步,将总体平均分成60部分,每一部分含10个个体.第三步,在第1部分中用简单随机抽样抽取一个号码(如8号).第四步,从该号码起,每隔10个号码取一个号码,就得到一个容量为60的样本.(如8,18,28,…,598)系统抽样的定义:一般地,要从容量为N的总体中抽取容量为n的样本,可将总体分成均衡的若干部分,然后按照预先制定的规则,从每一部分抽取一个个体,得到所需要的样本,这种抽样的方法叫做系统抽样.由系统抽样的定义可知系统抽样有以下特征:\n(1)当总体容量N较大时,采用系统抽样。(2)将总体分成均衡的若干部分指的是将总体分段,分段的间隔要求相等,因此,系统抽样又称等距抽样,这时间隔一般为k=[].(3)预先制定的规则指的是:在第1段内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确定一个起始编号,在此编号的基础上加上分段间隔的整倍数即为抽样编号.思考.下列抽样中不是系统抽样的是(C)A、从标有1~15号的15号的15个小球中任选3个作为样本,按从小号到大号排序,随机确定起点i,以后为i+5,i+10(超过15则从1再数起)号入样B工厂生产的产品,用传关带将产品送入包装车间前,检验人员从传送带上每隔五分钟抽一件产品检验C、搞某一市场调查,规定在商场门口随机抽一个人进行询问,直到调查到事先规定的调查人数为止D、电影院调查观众的某一指标,通知每排(每排人数相等)座位号为14的观众留下来座谈知识探究(二):系统抽样的一般步骤思考1:用系统抽样从总体中抽取样本时,首先要做的工作是什么?将总体中的所有个体编号.思考2:如果用系统抽样从605件产品中抽取60件进行质量检查,由于605件产品不能均衡分成60部分,对此应如何处理?先从总体中随机剔除5个个体,再均衡分成60部分.思考3:用系统抽样从含有N个个体的总体中抽取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要平均分成多少段,每段各有多少个号码?思考4:如果N不能被n整除怎么办?思考5:将含有N个个体的总体平均分成n段,每段的号码个数称为分段间隔,那么分段间隔k的值如何确定?总体中的个体数N除以样本容量n所得的商.思考6:用系统抽样抽取样本时,每段各取一个号码,其中第1段的个体编号怎样抽取?以后各段的个体编号怎样抽取?用简单随机抽样抽取第1段的个体编号.在抽取第1段的号码之前,自定义规则确定以后各段的个体编号,通常是将第1段抽取的号码依次累加间隔k.思考7:一般地,用系统抽样从含有N个个体的总体中抽取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其操作步骤如何?第一步,将总体的N个个体编号.第二步,确定分段间隔k,对编号进行分段.第三步,在第1段用简单随机抽样确定起始个体编号l.第四步,按照一定的规则抽取样本.思考8:系统抽样适合在哪种情况下使用?与简单随机抽样比较,哪种抽样方法更使样本具有代表性?总体中个体数比较多;系统抽样更使样本具有代表性.思考9:在数字化时代,各种各样的统计数字和图表充斥着媒体,由于数字给人的印象直观、具体,所以让数据说话是许多广告的常用手法.下列广告中的数据可靠吗?“……瘦体减肥灵真的灵,其减肥的有效率为75%.”\n“现代研究证明,99%以上的人皮肤感染有螨虫…….”“……美丽润肤膏,含有多种中药成分,可以彻底清除脸部皱纹,只需10天,就能让你的肌肤得到改善.”例题精析例1、从编号为1~50的50枚最新研制的某种型号的导弹中随机抽取5枚来进行发射实验,若采用每部分选取的号码间隔一样的系统抽样方法,则所选取5枚导弹的编号可能是A.5,10,15,20,25B、3,13,23,33,43C.1,2,3,4,5D、2,4,6,16,32[分析]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至的导弹编号应该k,k+d,k+2d,k+3d,k+4d,其中d=50/5=10,k是1到10中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得到的数,因此只有选项B满足要求,故选B。2.1.3分层抽样知识探究(三):分层抽样的基本思想思考1:某地区有高中生2400人,初中生10800人,小学生11100人.当地教育部门为了了解本地区中小学生的近视率及其形成原因,要从本地区的中小学生中抽取1%的学生进行调查,你认为应当怎样抽取样本?样本容量与总体个数的比例为1:100,则高中应抽取人数为2400*1/100=24人,初中应抽取人数为10800*1/100=108人,小学应抽取人数为11100*1/100=111人.思考2:具体在三类学生中抽取样本时(如在10800名初中生中抽取108人),可以用哪种抽样方法进行抽样?思考3:在上述抽样过程中,每个学生被抽到的概率相等吗?归纳:1.分层抽样:若总体由差异明显的几部分组成,抽样时,先将总体分成互不交叉的层,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从各层独立地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再将各层取出的个体合在一起作为样本.分层抽样又称类型抽样2.应用分层抽样应遵循以下要求:(1)分层:将相似的个体归入一类,即为一层,分层要求每层的各个个体互不交叉,即遵循不重复、不遗漏的原则。(2)分层抽样为保证每个个体等可能入样,需遵循在各层中进行简单随机抽样,每层样本数量与每层个体数量的比与这层个体数量与总体容量的比相等。知识探究(四):分层抽样的操作步骤某单位有职工500人,其中35岁以下的有125人,35岁~49岁的有280人,50岁以上的有95人.为了调查职工的身体状况,要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00的样本.思考1:该项调查应采用哪种抽样方法进行?思考2:按比例,三个年龄层次的职工分别抽取多少人?\n35岁以下25人,35岁~49岁56人,50岁以上19人.思考3:在各年龄段具体如何抽样?怎样获得所需样本?思考4:一般地,分层抽样的操作步骤如何?第一步,计算样本容量与总体的个体数之比.第二步,将总体分成互不交叉的层,按比例确定各层要抽取的个体数.第三步,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在各层中抽取相应数量的个体.第四步,将各层抽取的个体合在一起,就得到所取样本.思考5:在分层抽样中,如果总体的个体数为N,样本容量为n,第i层的个体数为k,则在第i层应抽取的个体数如何算?思考6:样本容量与总体的个体数之比是分层抽样的比例常数,按这个比例可以确定各层应抽取的个体数,如果各层应抽取的个体数不都是整数该如何处理?调节样本容量,剔除个体.探究交流分层抽样又称类型抽样,即将相似的个体归入一类(层),然后每层抽取若干个体构成样本,所以分层抽样为保证每个个体等可能入样,必须进行(C)A、每层等可能抽样B、每层不等可能抽样C、所有层按同一抽样比等可能抽样思考7: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既有其共性,又有其个性,根据下表,你能对三种抽样方法作一个比较吗?理论迁移例1某公司共有1000\n名员工,下设若干部门,现用分层抽样法,从全体员工中抽取一个容量为80的样本,已知策划部被抽取4个员工,求策划部的员工人数是多少?50人.例2某中学有180名教职员工,其中教学人员144人,管理人员12人,后勤服务人员24人,设计一个抽样方案,从中选取15人去参观旅游.用分层抽样,抽取教学人员12人,管理人员1人,后勤服务人员2人.例3某公司在甲、乙、丙、丁四个地区分别有150个、120个、180个、150个销售点,公司为了调查产品的销售情况,需从这600个销售点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00的样本,记这项调查为①;在丙地区中有20个特大型销售点,要从中抽取7个调查其销售收入和售后服务等情况,记这项调查为②,完成这两项调查宜分别采用什么方法?①用分层抽样,②用简单随机抽样.小结作业1.分层抽样利用了调查者对调查对象事先掌握的各种信息,考虑了保持样本结构与总体结构的一致性,从而使样本更具有代表性,在实际调查中被广泛应用.2.分层抽样是按比例分别对各层进行抽样,再将各个子样本合并在一起构成所需样本.其中正确计算各层应抽取的个体数,是分层抽样过程中的重要环节.3.简单随机抽样是基础,系统抽样与分层抽样是补充和发展,三者相辅相成,对立统一.4、在抽样过程中,当总体中个体较多时,可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进行抽样,系统抽样的步骤为:(1)采用随机的方法将总体中个体编号;(2)将整体编号进行分段,确定分段间隔k(k∈N);(3)在第一段内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起始个体编号L;(4)按照事先预定的规则抽取样本。5、在确定分段间隔k时应注意:分段间隔k为整数,当不是整数时,应采用等可能剔除的方剔除部分个体,以获得整数间隔k。课堂练习P59练习1.2.3.课后作业《习案》作业十五、十六、十七.\n2.2用样本估计总体(二)频率分布直线图和茎线图问题提出:1.列出一组样本数据的频率分布表可以分哪几个步骤进行?第一步,求极差.第二步,决定组距与组数.第三步,确定分点,将数据分组.第四步,统计频数,计算频率,制成表格.2.频率分布直方图是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若干个依次相邻的小长方形,这些小长方形的宽、高和面积在数量上分别表示什么?3.我们可以用样本数据的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总体的频率分布,当总体中的个体数较多或较少时,统计中用什么方法提取样本数据的相关信息,我们将进一步作些探究.频率分布折线图和茎叶图探究1:频率分布折线图与总体密度曲线思考1:在城市居民月均用水量样本数据的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组数据的平均值大致是哪些数?思考2: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依次连接各小长方形上端的中点,就得到一条折线,这条折线称为频率分布折线图.你认为频率分布折线图能大致反映样本数据的频率分布吗?思考3:当总体中的个体数很多时(如抽样调查全国城市居民月均用水量),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加,作图时所分的组数增多,组距减少,你能想象出相应的频率分布折线图会发生什么变化吗?思考4:在上述背景下,相应的频率分布折线图越来越接近于一条光滑曲线,统计中称这条光滑曲线为总体密度曲线.那么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有何实际意义?\n思考5:当总体中的个体数比较少或样本数据不密集时,是否存在总体密度曲线?为什么?不存在,因为组距不能任意缩小思考6:对于一个总体,能否通过样本数据准确地画出总体密度曲线?探究1:茎叶图频率分布表、频率分布直方图和折线图的主要作用是表示样本数据的分布情况,此外,我们还可以用茎叶图来表示样本数据的分布情况.【问题】某赛季甲、乙两名篮球运动员每场比赛的得分情况如下:甲运动员得分:13,51,23,8,26,38,16,33,14,28,39;乙运动员得分:49,24,12,31,50,31,44,36,15,37,25,36,39.思考1:你能理解这个图是如何记录这些数据的吗?你能通过该图说明哪个运动员的发挥更稳定吗?思考2:在统计中,上图叫做茎叶图,它也是表示样本数据分布情况的一种方法,其中“茎”指的是哪些数,“叶”指的是哪些数?思考3:对于样本数据:3.1,2.5,2.0,0.8,1.5,1.0,4.3,2.7,3.1,3.5,用茎叶图如何表示?思考4:一般地,画出一组样本数据的茎叶图的步骤如何?第一步,将每个数据分为“茎”(高位)和“叶”(低位)两部分;第二步,将最小的茎和最大的茎之间的数按大小次序排成一列,写在左(右)侧;第三步,将各个数据的叶按大小次序写在茎右(左)侧.\n思考5:用茎叶图表示数据的分布情况是一种好方法,你认为茎叶图有哪些优点?(1)保留了原始数据,没有损失样本信息;(2)数据可以随时记录、添加或修改.思考6:比较茎叶图和频率分布表,茎叶图中“茎”和“叶”的数目分别与频率分布表中哪些数目相当?思考7:对任意一组样本数据,是否都适合用茎叶图表示?为什么?不适合样本容量很大或茎、叶不分明的样本数据.例.甲、乙两人数学成绩的茎叶图如下.(1)求出这两名同学的数学成绩的平均数、中位数;(2)比较两名同学的成绩,谈谈看法.练习1.为了了解高一学生的体能情况,某校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一分钟跳绳次数测试,将所得数据整理后,画出了频率分布直方图.图中从左到右各小长方形的面积之比为2:4:17:15:9:3,第二小组的频数为12.(1)第二小组的频率是多少?(2)样本容量是多少?(3)若次数在110以上(含110次)为达标,试估计该校全体高一学生的达标率约是多少?2.某班级共有学生54人,现根据学生的学号,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容量为4的样本.已知2号,28号,41号同学在样本中,那么样本中还有一个同学的学号是.3.\n在抽取某产品的尺寸过程中,将其尺寸分成若干组,[a,b]是其中一组,抽查出的个体数在该组上的频率为m,该组上的直方图的高为h,则|a-b|等于4.在一个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共有11个小长方形,若中间一个小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其他10个小长方形和的,且样本容量为160,则中间一组的频数为()A.32B.0.2C.40D.0.25作业:《习案》作业十九2.2用样本估计总体(三)问题提出1.对一个未知总体,我们常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的分布,其中表示样本数据的频率分布的基本方法有哪些?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分布表、频率分布折线图、茎叶图2.美国NBA在2006——2007年度赛季中,甲、乙两名篮球运动员在随机抽取的12场比赛中的得分情况如下:甲运动员得分:12,15,20,25,31,30,36,36,37,39,44,49.乙运动员得分:8,13,14,16,23,26,28,38,39,51,31,39.如果要求我们根据上面的数据,估计、比较甲,乙两名运动员哪一位发挥得比较稳定,就得有相应的数据作为比较依据,即通过样本数据对总体的数字特征进行研究,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知识探究(一):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思考1:以上两组样本数据如何求它们的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思考2:在城市居民月均用水量样本数据的频率分布直方图中,你认为众数应在哪个小矩形内?由此估计总体的众数是什么?思考3:中位数左右两侧的直方图的面积应有什么关系?思考4:在城市居民月均用水量样本数据的频率分布直方图中,从左至右各个小矩形的面积分别是0.04,0.08,0.15,0.22,0.25,0.14,0.06,0.04,0.02.由此估计总体的中位数是什么?0.5-0.04-0.08-0.15-0.22=0.01,0.5×0.01÷0.25=0.02,中位数是2.02.\n思考5:平均数是频率分布直方图的“重心”,从直方图估计总体在各组数据内的平均数分别为多少?0.25,0.75,1.25,1.75,2.25,2.75,3.25,3.75,4.25.思考6:将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每个小矩形的面积与小矩形底边中点的横坐标之积相加,就是样本数据的估值平均数.由此估计总体的平均数是什么?0.25×0.04+0.75×0.08+1.25×0.15+1.75×0.22+2.25×0.25+2.75×0.14+3.25×06+3.75×0.04+4.25×0.02=2.02(t).平均数是2.02.思考7:从居民月均用水量样本数据可知,该样本的众数是2.3,中位数是2.0,平均数是1.973,这与我们从样本频率分布直方图得出的结论有偏差,你能解释一下原因吗?频率分布直方图损失了一些样本数据,得到的是一个估计值,且所得估值与数据分组有关.注:在只有样本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按上述方法估计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并由此估计总体特征.思考8(1)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一般不受少数几个极端值的影响,这在某些情况下是一个优点,但它对极端值的不敏感有时也会成为缺点,你能举例说明吗?如:样本数据收集有个别差错不影响中位数;大学毕业生凭工资中位数找单位可能收入较低.(2)样本数据的平均数大于(或小于)中位数说明什么问题?平均数大于(或小于)中位数,说明样本数据中存在许多较大(或较小)的极端值.(3)你怎样理解“我们单位的收入水平比别的单位高”这句话的含义?这句话具有模糊性甚至蒙骗性,其中收入水平是员工工资的某个中心点,它可以是众数、中位数或平均数.样本的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常用来表示样本数据的“中心值”,其中众数和中位数容易计算,不受少数几个极端值的影响,但只能表达样本数据中的少量信息.平均数代表了数据更多的信息,但受样本中每个数据的影响,越极端的数据对平均数的影响也越大.当样本数据质量比较差时,使用众数、中位数或平均数描述数据的中心位置,可能与实际情况产生较大的误差,难以反映样本数据的实际状况,因此,我们需要一个统计数字刻画样本数据的离散程度.知识探究(二):标准差思考1:在一次射击选拔赛中,甲、乙两名运动员各射击10次,每次命中的环数如下:甲:78795491074乙:9578768677甲、乙两人本次射击的平均成绩分别为多少环?思考2:甲、乙两人射击的平均成绩相等,观察两人成绩的频率分布条形图,你能说明其水平差异在那里吗?\n甲的成绩比较分散,极差较大,乙的成绩相对集中,比较稳定.思考3:对于样本数据x1,x2,…,xn,设想通过各数据到其平均数的平均距离来反映样本数据的分散程度,那么这个平均距离如何计算?思考4:反映样本数据的分散程度的大小,最常用的统计量是标准差,一般用s表示.假设样本数据x1,x2,…,xn的平均数为,则标准差的计算公式是:那么标准差的取值范围是什么?标准差为0的样本数据有何特点?s≥0,标准差为0的样本数据都相等.思考5:对于一个容量为2的样本:x1,x2(x1作业三十.3.1随机事件的概率(三)问题提出1.两个集合之间存在着包含与相等的关系,集合可以进行交、并、补运算,你还记得子集、等集、交集、并集和补集的含义及其符号表示吗?2.我们可以把一次试验可能出现的结果看成一个集合(如连续抛掷两枚硬币),那么必然事件对应全集,随机事件对应子集,不可能事件对应空集,从而可以类比集合的关系与运算,分析事件之间的关系与运算,使我们对概率有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知识探究(一):事件的关系与运算在掷骰子试验中,我们用集合形式定义如下事件:C1={出现1点},C2={出现2点},C3={出现3点},C4={出现4点},C5={出现5点},C6={出现6点},D1={出现的点数不大于1},D2={出现的点数大于4},D3={出现的点数小于6},\nE={出现的点数小于7},F={出现的点数大于6},G={出现的点数为偶数},H={出现的点数为奇数},等等.思考1:上述事件中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随机事件?哪些是不可能事件?思考2:如果事件C1发生,则一定有哪些事件发生?在集合中,集合C1与这些集合之间的关系怎样描述?一般地,对于事件A与事件B,如果当事件A发生时,事件B一定发生,称事件B包含事件A(或事件A包含于事件B)记为:BÊA(或AÍB)特别地,不可能事件用Ф表示,它与任何事件的关系约定为:任何事件都包含不可能事件.思考3:分析事件C1与事件D1之间的包含关系,按集合观点这两个事件之间的关系应怎样描述?一般地,当两个事件A、B满足:若BÊA,且AÊB,则称事件A与事件B相等,记作A=B.思考4:如果事件C5发生或C6发生,就意味着哪个事件发生?反之成立吗?事件D2一定发生,反之也成立.事件D2为事件C5与事件C6的并事件(或和事件)一般地,当且仅当事件A发生或事件B发生时,事件C发生,则称事件C为事件A与事件B的并事件(或和事件),记作C=A∪B(或A+B).思考5:类似地,当且仅当事件A发生且事件B发生时,事件C发生,则称事件C为事件A与事件B的交事件(或积事件),记作C=A∩B(或AB),在上述事件中能找出这样的例子吗?思考6:两个集合的交可能为空集,两个事件的交事件也可能为不可能事件,即A∩B=Æ,此时,称事件A与事件B互斥,那么在一次试验中,事件A与事件B互斥的含义怎样理解?在上述事件中能找出这样的例子吗?思考7:若A∩B为不可能事件,A∪B为必然事件,则称事件A与事件B互为对立事件,那么在一次试验中,事件A与事件B互为对立事件的含义怎样理解?在上述事件中能找出这样的例子吗?事件A与事件B有且只有一个发生.思考8:事件A与事件B的和事件、积事件,分别对应两个集合的并、交,那么事件A与事件B互为对立事件,对应的集合A、B是什么关系?集合A与集合B互为补集.思考9:若事件A与事件B相互对立,那么事件A与事件B互斥吗?反之,若事件A与事件B互斥,那么事件A与事件B相互对立吗?知识迁移例1某射手进行一次射击,试判断下列事件哪些是互斥事件?哪些是对立事件?事件A:命中环数大于7环;事件B:命中环数为10环;事件C:命中环数小于6环;事件D:命中环数为6、7、8、9、10环.事件A与事件C互斥,事件B与事件C互斥,事件C与事件D互斥且对立.\n例2一个人打靶时连续射击两次事件“至少有一次中靶”的互斥事件是(D)A.至多有一次中靶B.两次都中靶C.只有一次中靶D.两次都不中靶例3把红、蓝、黑、白4张纸牌随机分给甲、乙、丙、丁四人,每人分得一张,那么事件“甲分得红牌”与事件“乙分得红牌”是(B)A.对立事件B.互斥但不对立事件C.必然事件D.不可能事件知识探究(二):概率的几个基本性质思考1:概率的取值范围是什么?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率分别是多少?思考2:如果事件A与事件B互斥,则事件A∪B发生的频数与事件A、B发生的频数有什么关系?fn(A∪B)与fn(A)、fn(B)有什么关系?进一步得到P(A∪B)与P(A)、P(B)有什么关系?若事件A与事件B互斥,则A∪B发生的频数等于事件A发生的频数与事件B发生的频数之和,且P(A∪B)=P(A)+P(B),这就是概率的加法公式.思考3:如果事件A与事件B互为对立事件,则P(A∪B)的值为多少?P(A∪B)与P(A)、P(B)有什么关系?由此可得什么结论?若事件A与事件B互为对立事件,则:P(A)+P(B)=1.思考4:如果事件A与事件B互斥,那么P(A)+P(B)与1的大小关系如何?P(A)+P(B)≤1.思考5:如果事件A1,A2,…,An中任何两个都互斥,那么事件(A1+A2+…+An)的含义如何?P(A1+A2+…+An)与P(A1),P(A2),…,P(An)有什么关系?事件(A1+A2+…+An)表示事件A1,A2,…,An中有一个发生;P(A1+A2+…+An)=P(A1)+P(A2)+…+P(An).例4如果从不包括大小王的52张扑克牌中随机抽取一张,那么取到红心(事件A)的概率是 ,取到方片(事件B)的概率是 ,问:(l)取到红色牌(事件C)的概率是多少?(2)取到黑色牌(事件D)的概率是多少?P(C)=P(A∪B)=P(A)+P(B)=0.5,P(D)=1-P(C)=0.5.例5袋中有12个小球,分别为红球、黑球、黄球、绿球,从中任取一球,已知得到红球的概率是,得到黑球或黄球的概率是,得到黄球或绿球的概率也是,试求得到黑球、黄球、绿球的概率分别是多少?\n课堂小结1.事件的各种关系与运算,可以类比集合的关系与运算;2.在一次试验中,两个互斥事件不能同时发生,它包括一个事件发生而另一个事件不发生,或者两个事件都不发生,两个对立事件有且仅有一个发生;3.事件(A+B)或(A∪B),表示事件A与事件B至少有一个发生,事件(AB)或A∩B,表事件A与事件B同时发生.4.概率加法公式是对互斥事件而言的,一般地,P(A∪B)≤P(A)+P(B).3.1随机事件的概率(一)问题提出1.日常生活中,有些问题是能够准确回答的.例如:明天太阳一定从东方升起吗?明天上午第一节课一定是八点钟上课吗?这些事情的发生都是必然的.2.从辨证的观点看问题,事情发生的偶然性与必然性之间往往存在有某种内在联系.例如:长沙地区一年四季的变化有着确定的、必然的规律,但长沙地区一年里哪一天最热,哪一天最冷,哪一天降雨量最大,那一天下第一场雪等,都是不确定的、偶然的.3.数学理论的建立,往往来自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对于事情发生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及偶然性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我们将从数学的角度进行分析与探究.知识探究(一):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思考1:考察下列事件:(1)导体通电时发热;(2)向上抛出的石头会下落;(3)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温升高到100°C会沸腾.这些事件就其发生与否有什么共同特点?思考2:我们把上述事件叫做必然事件,你指出必然事件的一般含义吗?在条件S下,一定会发生的事件,叫做相对于条件S的必然事件.你能列举一些必然事件的实例吗?思考3:考察下列事件:(1)在没有水分的真空中种子发芽;(2)在常温常压下钢铁融化;(3)服用一种药物使人永远年轻.这些事件就其发生与否有什么共同特点?思考4:我们把上述事件叫做不可能事件,能指出不可能事件的一般含义吗?在条件S下,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叫做相对于条件S的不可能事件你能列举一些不可能事件的实例吗?思考5:考察下列事件:\n(1)某人射击一次命中目标;(2)马琳能夺取伦敦奥运会男子乒乓球单打冠军;(3)抛掷一个骰字出现的点数为偶数.这些事件就其发生与否有什么共同特点?思考6:我们把上述事件叫做随机事件,你指出随机事件的一般含义吗?在条件S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做相对于条件S的随机事件.你能列举一些随机事件的实例吗?归纳: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统称为确定事件,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统称为事件,一般用大写字母A,B,C,…表示.思考7:对于事件A,能否通过改变条件,使事件A在这个条件下是确定事件,在另一条件下是随机事件?你能举例说明吗?知识探究(二):事件A发生的频率与概率物体的大小常用质量、体积等来度量,学习水平的高低常用考试分数来衡量.对于随机事件,它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我们也希望用一个数量来反映.思考1:在相同的条件S下重复n次试验,若某一事件A出现的次数为nA,则称nA为事件A出现的频数,那么事件A出现的频率fn(A)等于什么?频率的取值范围是什么?思考2:历史上曾有人作过抛掷硬币的大量重复试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在上述抛掷硬币的试验中,正面向上发生的频率的稳定值为多少?思考3:某农科所对某种油菜籽在相同条件下的发芽情况进行了大量重复试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在上述油菜籽发芽的试验中,每批油菜籽发芽的频率的稳定值为多少?0.9思考4:上述试验表明,随机事件A在每次试验中是否发生是不能预知的,但是在大量重复试验后,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事件A发生的频率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这个规律性是如何体现出来的?事件A发生的频率较稳定,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思考5:既然随机事件A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发生的频率fn\n(A)趋于稳定,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那我们就可以用这个常数来度量事件A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并把这个常数叫做事件A发生的概率,记作P(A).那么在上述抛掷硬币的试验中,正面向上发生的概率是多少?在上述油菜籽发芽的试验中,油菜籽发芽的概率是多少?思考6:在实际问题中,随机事件A发生的概率往往是未知的(如在一定条件下射击命中目标的概率),你如何得到事件A发生的概率?通过大量重复试验得到事件A发生的频率的稳定值,即概率.思考7:在相同条件下,事件A在先后两次试验中发生的频率fn(A)是否一定相等?事件A在先后两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P(A)是否一定相等?频率具有随机性,做同样次数的重复试验,事件A发生的频率可能不相同;概率是一个确定的数,是客观存在的,与每次试验无关.思考8: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分别为多少?概率的取值范围是什么?思考9:概率为1的事件是否一定发生?概率为0的事件是否一定不发生?思考10:怎样理解“4月3号长沙地区的降水概率为0.6”的含义?例题讲解例1判断下列事件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随机事件?(1)如果a>b,那么a一b>0;(2)在标准大气压下且温度低于0°C时,冰融化;(3)从分别标有数字l,2,3,4,5的5张标签中任取一张,得到4号签;(4)某电话机在1分钟内收到2次呼叫;(5)手电筒的的电池没电,灯泡发亮;(6)随机选取一个实数x,得|x|≥0.例2某射手在同一条件下进行射击,结果如下表所示:(1)填写表中击中靶心的频率;(2)这个射手射击一次,击中靶心的概率约是多少?课堂小结1.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根据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只能得到概率的估计值.\n2.随机事件A在每次试验中是否发生是不能预知的,但是在大量重复试验后,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事件A发生的频率逐渐稳定在区间[0,1]内的某个常数上(即事件A的概率),这个常数越接近于1,事件A发生的概率就越大,也就是事件A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概率越接近于0,事件A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小.因此,概率就是用来度量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量.3.任何事件的概率是0~1之间的一个确定的数,小概率(接近0)事件很少发生,大概率(接近1)事件则经常发生,知道随机事件的概率的大小有利于我们作出正确的决策.作业:《习案》:作业二十九3.2古典概型(二)1.抛硬币(骰子)问题1.抛掷两颗骰子,求:(1)点数之和出现7点的概率;(2)出现两个4点的概率;(3)点数之积为奇数的概率;(4)点数之积为偶数的概率.2.甲、乙两人做出拳游戏(锤子、剪刀、布),求:(1)平局的概率;(2)甲赢的概率;(3)乙赢的概率.小结1列举法1.有序实数对;2.树图;3.坐标系;4.乘法2.排列问题1.A,B,C,D4名学生按任意次序站成一排,试求下列事件的概率:(1)A在边上;(2)A和B都在边上;(3)A或B在边上;(4)A和B都不在边上.(5)A、B相邻(6)A、B不相邻\n树图列举法3.涂色问题树图列举法1.用红、黄、蓝三种不同颜色给下图中3个矩形随机涂色,每个矩形只涂一种颜色,求:(1)3个矩形颜色都相同的概率;(2)3个矩形颜色都不同的概率;(3)相邻矩形颜色不同的概率.4.抽取问题1.在袋中有5个大小相同的球,2个是红球,3个是白球,从中任取2个,求(1)恰好有1个红球的概率;(2)至少有一个红球的概率;(3)第一次取到的是红球,第二次取到的是白球;(4)抽出1球,记录结果后放回再抽一次,两次都取到红球.2.某县城有两种报纸甲、乙供居民订阅,记事件A为“只订甲报”,事件B为“至少订一种报”,事件C为“至多订一种报”,事件D为“不订甲报”,事件E为“一种报纸也不订”.判断下列每对事件是不是互斥事件,如果是,再判断它们是不是对立事件.(1)A与C;(2)B与E;(3)B与D;(4)B与C;(5)C与E.3.一个盒子里装有标号为1,2,…,5的5张标签,随机地选取两张标签,根据下列条件求两张标签上的数字为相邻整数的概率:(1)标签的选取是无放回的;(2)标签的选取是有放回的.4.甲袋中有1只白球、2只红球、3只黑球;乙袋中有2只白球、3只红球、1只黑球,现从两袋中各取一球,求两球颜色相同的概率.\n抽取问题常用方法小结①重复型:树图法;②依次型:树图,有序对(组);③一次型:树图,无序集合.3.2古典概型(三)(整数值)随机数的产生探究1:随机数的产生思考1:对于某个指定范围内的整数,每次从中有放回随机取出的一个数都称为随机数.那么你有什么办法产生1~20之间的随机数.抽签法思考2:随机数表中的数是0~9之间的随机数,你有什么办法得到随机数表?我们可以利用计算器产生随机数,其操作方法见教材P130及计算器使用说明书.我们也可以利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用Excel演示:(1)选定Al格,键人“=RANDBETWEEN(0,9)”,按Enter键,则在此格中的数是随机产生数;(2)选定Al格,点击复制,然后选定要产生随机数的格,比如A2至A100,点击粘贴,则在A1至A100的数均为随机产生的0~9之间的数,这样我们就很快就得到了100个0~9之间的随机数,相当于做了100次随机试验.探究(二):随机模拟方法思考1:对于古典概型,我们可以将随机试验中所有基本事件进行编号,利用计算器或计算机产生随机数,从而获得试验结果.这种用计算器或计算机模拟试验的方法,称为随机模拟方法或蒙特卡罗方法(MonteCarlo).你认为这种方法的最大优点是什么?不需要对试验进行具体操作,可以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思考2:用随机模拟方法抛掷一枚均匀的硬币100次,那么如何统计这100次试验中“出现正面朝上”的频数和频率.知识迁移例1天气预报说,在今后的三天中,每一天下雨的概率均为40%,用随机模拟方法估计这三天中恰有两天下雨的概率约是多少?要点分析:(1)今后三天的天气状况是随机的,共有四种可能结果,每个结果的出现不是等可能的.(2)用数字1,2,3,4表示下雨,数字5,6,7,8,9,0表示不下雨,体现下雨的概率是40%.(3)用计算机产生三组随机数,代表三天的天气状况.(4)产生30组随机数,相当于做30次重复试验,以其中表示恰有两天下雨的随机数的频率作为这三天中恰有两天下雨的概率的近似值.Excel演示\n(5)据有关概率原理可知,这三天中恰有两天下雨的概率P=3×0.42×0.6=0.288.练习.书本P.133练习第1-4题.习题讲评1.某县城有两种报纸甲、乙供居民订阅,记事件A为“只订甲报”,事件B为“至少订一种报”,事件C为“至多订一种报”,事件D为“不订甲报”,事件E为“一种报纸也不订”.判断下列每对事件是不是互斥事件,如果是,再判断它们是不是对立事件.(1)A与C;(2)B与E;(3)B与D;(4)B与C;(5)C与E.2.一个盒子里装有标号为1,2,…,5的5张标签,随机地选取两张标签,根据下列条件求两张标签上的数字为相邻整数的概率:(1)标签的选取是无放回的;(2)标签的选取是有放回的.3.一袋子中有红球5个、黑球3个,先从中任取5个球,至少有1个红球的概率为(D)作业《习案》作业三十三.3.2古典概型(一)问题提出1.两个事件之间的关系包括包含事件、相等事件、互斥事件、对立事件,事件之间的运算包括和事件、积事件,这些概念的含义分别如何?若事件A发生时事件B一定发生,则AÍB.若事件A发生时事件B一定发生,反之亦然,则A=B.若事件A与事件B不同时发生,则A与B互斥.若事件A与事件B有且只有一个发生,则A与B相互对立.2.概率的加法公式是什么?对立事件的概率有什么关系?若事件A与事件B互斥,则P(A+B)=P(A)+P(B).若事件A与事件B相互对立,则P(A)+P(B)=1.3.通过试验和观察的方法,可以得到一些事件的概率估计,但这种方法耗时多,操作不方便,并且有些事件是难以组织试验的.因此,我们希望在某些特殊条件下,有一个计算事件概率的通用方法.\n知识探究(一):基本事件思考1:抛掷两枚质地均匀的硬币,有哪几种可能结果?连续抛掷三枚质地均匀的硬币,有哪几种可能结果?(正,正),(正,反),(反,正),(反,反);(正,正,正),(正,正,反),(正,反,正),(反,正,正),(正,反,反),(反,正,反),(反,反,正),(反,反,反).思考2:上述试验中的每一个结果都是随机事件,我们把这类事件称为基本事件.在一次试验中,任何两个基本事件是什么关系?互斥关系思考3:在连续抛掷三枚质地均匀的硬币的试验中,随机事件“出现两次正面和一次反面”,“至少出现两次正面”分别由哪些基本事件组成?例1:从字母a、b、c、d中任意取出两个不同字母的试验中,有哪些基本事件?事件“取到字母a”是哪些基本事件的和?解:所求的基本事件有6个,A={a,b},B={a,c},C={a,d},D={b,c},E={b,d},F={c,d};“取到字母a”是A+B+C.练习1、把一枚骰子抛6次,设正面出现的点数为x1.求出x的可能取值情况2.下列事件由哪些基本事件组成(1)x的取值为2的倍数(记为事件A)(2)x的取值大于3(记为事件B)(3)x的取值为不超过2(记为事件C)知识探究(二):古典概型思考1: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吗?思考2:抛掷一枚质地不均匀的硬币有哪些基本事件?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吗?如果一次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有限性),且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等可能性),则具有这两个特点的概率模型称为古典概型.练习2(1)从所有整数中任取一个数的试验中“抽取一个整数”是古典概型吗?不是,因为有无数个基本事件.(2)在射击练习中,“射击一次命中的环数”是古典概型吗?为什么?不是,因为命中的环数的可能性不相等.思考3:随机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是古典概型吗?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概率是多少?你能根据古典概型和基本事件的概念,检验你的结论的正确性吗?P(“1点”)=P(“2点”)=P(“3点”)=P(“4点”)=P(“5点”)=P(“6点”)P(“1点”)+P(“2点”)+P(“3点”)+P(“4点”)+P(“5点”)+P(“6点”)=1\n思考4:一般地,如果一个古典概型共有n个基本事件,那么每个基本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为多少?思考5:随机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利用基本事件的概率值和概率加法公式,“出现偶数点”的概率如何计算?“出现不小于2点”的概率如何计算?思考6:考察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的基本事件总数,与“出现偶数点”、“出现不小于2点”所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之间的关系,你有什么发现?P(“出现偶数点”)=“出现偶数点”所包含基本事件的个数”/基本事件的总数;P(“出现不小于2点”)=“出现不小于2点”所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基本事件的总数.知识探究(二):古典概型P(A)=事件A所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基本事件的总数.从集合的观点分析,如果在一次试验中,等可能出现的所有n个基本事件组成全集U,事件A包含的m个基本事件组成子集A,那么事件A发生的概率P(A)等于什么?特别地,当A=U,A=Ф时,P(A)等于什么?例1单选题是标准化考试中常用的题型,一般是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如果考生掌握了考查的内容,他可以选择唯一正确的答案,假设考生不会做,他随机地选择一个答案,问他答对的概率是多少?0.25]例2同时掷两个骰子,计算:(1)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结果?(2)其中向上的点数之和是7的结果有多少种?(3)向上的点数之和是5的概率是多少?解(1)掷一个骰子的结果有6种。我们把两个标上记号1、2以便区分,由于1号骰子的每一个结果都可与2号骰子的任意一个结果配对,组成同时掷两个骰子的一个结果,因此同时掷两个骰子的结果共有36种。(2)在上面的所有结果中,向上的点数之和为5的结果有(1,4),(2,3)(3,2)(4,1)其中第一个数表示1号骰子的结果,第二个数表示2号骰子的结果。(3)由于所有36种结果是等可能的,其中向上点数之和为5的结果(记为事件A)有4种,因此,由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可得P(A)=4/36=1/9例3假设储蓄卡的密码由4个数字组成,每个数字可以是0,1,2,…,9十个数字中的任意一个.假设一个人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储蓄卡密码,问他到自动取款机上随机试一次密码就能取到钱的概率是多少?0.00001\n例4某种饮料每箱装6听,如果其中有2听不合格,质检人员依次不放回从某箱中随机抽出2听,求检测出不合格产品的概率.解:只要检测的2听中有1听不合格,就表示查出了不合格产品。分为两种情况,1听不合格和2听都不合格。1听不合格:A1={第一次抽出不合格产品}A2={第二次抽出不合格产品}2听都不合格:A12={两次抽出不合格产品}而A1、A2、A12是互不相容事件,所以检测出不合格产品这个事件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数为16+2=18。因此检测出不合格产品的概率为8÷30+8÷30+2÷30=0.6课堂小结1.基本事件是一次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最小事件,且这些事件彼此互斥.试验中的事件A可以是基本事件,也可以是有几个基本事件组合而成的.2.有限性和等可能性是古典概型的两个本质特点,概率计算公式P(A)=事件A所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基本事件的总数,只对古典概型适用课后作业《习案》作业三十二3.3几何概型(二)一、概率与线性规划的交汇问题1假设你家订了一份报纸,送报人可能在早上6:30~7:30之间把报纸送到你家,你父亲离开家去上班的时间在早上7:00~8:00之间,如果把“你父亲在离开家之前能得到报纸”称为事件A,求P(A).2.甲乙两人相约上午8点到9点在某地会面,先到者等候另一人20分钟,过时离去,求甲乙两人能会面的概率.3.将一长为18cm的线段随机地分成三段,则这三段能够组成一三角形的概率是多少?\n二、抽取与分组问题2.在一个盒中装有6支圆珠笔.其中3支一等品,2支二等品和1支三等品,从中任取3支,问下列事件的概率有多大?(1)恰有一支一等品;(2)恰有两支一等品;(3)没有三等品.【答案】(1)(2)(3)3.柜子里有3双不同的鞋,随机地取出2只,试求下列事件的概率,并说明它们的关系:(1)取出的鞋不成对;(2)取出的鞋都是左脚的;(3)取出的鞋都是同一只脚的;(4)取出的鞋是一只是左脚的,一只是右脚的,但它们不成对.三、概率与方程、函数的交汇问题\n作业《习案》作业:三十五3.3几何概型(一)知识探究(一):几何概型的概念思考1:某班公交车到终点站的时间可能是11:30~12:00之间的任何一个时刻;往一个方格中投一粒芝麻,芝麻可能落在方格中的任何一点上.这两个试验可能出现的结果是有限个,还是无限个?若没有人为因素,每个试验结果出现的可能性是否相等?思考2:下图中有两个转盘,甲乙两人玩转盘游戏,规定当指针指向B区域时,甲获胜,否则乙获胜.你认为甲获胜的概率分别是多少?思考3:上述每个扇形区域对应的圆弧的长度(或扇形的面积)和它所在位置都是可以变化的,从结论来看,甲获胜的概率与字母B所在扇形区域的哪个因素有关?哪个因素无关?与扇形的弧长(或面积)有关,与扇形区域所在的位置无关.思考4:如果每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只与构成该事件区域的长度(面积或体积)成比例,则称这样的概率模型为几何概型.参照古典概型的特性,几何概型有哪两个基本特征?(1)可能出现的结果有无限多个;(2)每个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相等.知识探究(二):几何概型的概率对于具有几何意义的随机事件,或可以化归为几何问题的随机事件,一般都有几何概型的特性,我们希望建立一个求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思考1:有一根长度为3m的绳子,拉直后在任意位置剪断,那么剪得的两段的长度都不小于1m的概率是多少?你是怎样计算的?\n思考3:射箭比赛的箭靶涂有五个彩色的分环,从外向内依次为白色、黑色、蓝色、红色,靶心是金色,金色靶心叫“黄心”.奥运会射箭比赛的靶面直径是122cm,黄心直径是12.2cm,运动员在距离靶面70m外射箭.假设射箭都等可能射中靶面内任何一点,那么如何计算射中黄心的概率?思考4:在装有5升纯净水的容器中放入一个病毒,现从中随机取出1升水,那么这1升水中含有病毒的概率是多少?思考5:一般地,在几何概型中事件A发生的概率有何计算公式?P(A)=理论迁移例1某人午觉醒来,发现表停了,他打开收音机,想听电台报时,求他等待的时间不多于10分钟的概率.(假设电台整点报时)思考6:向边长为1的正方形内随机抛掷一粒芝麻,那么芝麻落在正方形中心和芝麻不落在正方形中心的概率分别是多少?由此能说明什么问题?概率为0的事件可能会发生,概率为1的事件不一定会发生.例2在下图的正方形中随机撒一把豆子,如何用随机模拟的方法估计圆周率的值.假设正方形边长为2,正方形内豆子数为n,圆内豆子数为m.例3 利用随机模拟方法计算由y=1和y=x2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以直线x=1,x=-1,y=0,y=1为边界作矩形,用随机模拟方法计算落在抛物区域内的均匀随机点的频率,则所求区域的面积=频率×2.例4.在一边长为2的正六边形的纸片上,有一个半径为R的半圆孔,随机向该纸片投掷一粒芝麻,若芝麻恰好从半圆孔穿过的概率为,则R=_________.\n小结1.在区间[a,b]上的均匀随机数与整数值随机数的共同点都是等可能取值,不同点是均匀随机数可以取区间内的任意一个实数,整数值随机数只取区间内的整数.2.利用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结合随机模拟试验,可以解决求概率、面积、参数值等一系列问题,体现了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3.用随机模拟试验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的基本思想是,构造一个包含这个图形的规则图形作为参照,通过计算机产生某区间内的均匀随机数,再利用两个图形的面积之比近似等于分别落在这两个图形区域内的均匀随机点的个数之比来解决.4.利用计算机和线性变换Y=X*(b-a)+a,可以产生任意区间[a,b]上的均匀随机数,其操作方法要通过上机实习才能掌握.5如果一个随机试验可能出现的结果有无限多个,并且每个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相等,那么该试验可以看作是几何概型.6几何概型是不同于古典概型的又一个最基本、最常见的概率模型,对应随机事件及试验结果的几何量可以是长度、面积或体积.P(A)=《习案》作业:三十四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n实例引入1.从甲地到乙地,可以乘火车,也可以乘汽车.一天里火车有3班,汽车有2班.那么一天中,乘坐这些交通工具从甲地到乙地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共有3+2=5种不同的走法.分类计数原理完成一件事,有n类办法,在第1类办法中有m1种不同的方法,在第2类办法中有m2种不同的方法……在第n类办法中有m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1+m2+…+mn种不同的办法.对于分类计数原理,注意以下几点:⑴从分类计数原理中可以看出,各类之间相互独立,都能完成这件事,且各类方法数相加,所以分类计数原理又称加法原理;⑵分类时,首先要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一个分类的标准,然后在确定的分类标准下进行分类;⑶完成这件事的任何一种方法必属于某一类,并且分别属于不同两类的两种方法都是不同的方法.2.从甲地到乙地,先乘火车到丙地,再乘汽车到乙地.一天中从甲地到丙地火车有3班,从丙地到乙地汽车有2班.那么一天中,乘坐这些交通工具从甲地到乙地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共有3×2=6种不同的走法.分步计数原理完成一件事,需要分成n个步骤,做第1步有m1种不同的方法,做第2步有m2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步有m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1×m2×…×mn种不同的办法.对于分步计数原理,注意以下几点:⑴分步计数原理与“分步”有关,各个步骤相互依存,只有各个步骤完成了,这件事才算完成;分步计数原理又叫乘法原理.⑵分步时首先要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一个分步的标准;⑶分步时还要注意满足完成一件事必须并且只需连续完成n个步骤后这件事才算完成.两个原理的相同之处:⑴目的相同:都要“做一件事并完成它”⑵所问相同:即问“共有几种不同方法”两个原理的不同之处:分类计数用于分类,各类间独立、互斥.各类中任何一种方法都能够独立完成这件事.分步计数原理用于分步,步步相扣,缺一不可,只有各个步骤都完成了,才算完成这件事.例1书架的第1层放有4本不同的计算机书,第2层放有3本不同的文艺书,第三层放有2本不同的体育书.\n⑴从书架上任取1本书,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⑵从书架的第1、2、3层各取1本书,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解:⑴N=m1+m2+m3=4+3+2=9.(分类计数原理)⑵N=m1×m2×m3=4×3×2=24.(分步计数原理)课堂练习1.填空:⑴一件工作可以用2种方法完成,有5人会用第1种方法完成,另有4人会用第2种方法完成,从中选出1人来完成这件工作,不同选法的种数是有9种.(分类计数原理)5+4=9⑵从A村去B村的道路有3条,从B村去C村的道路有2条,从A村经B村去C村,不同走法的种数是6种.(分步计数原理)3×2=62.现有高中一年级的学生3名,高中二年级的学生5名,高中三年级的学生4名.⑴从中任选1人参加接待外宾的活动,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⑵从三个年级的学生中各选1人参加外宾的活动,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1)3+5+4=12(分类计数原理)⑵3×5×4=60(分步计数原理)例2一种号码锁有4个拨号盘,每个拨号盘上有从0到9这10个数字,这4个拨号盘可以组成多少个四位数字号码?3.一城市的某电话局管辖范围内的电话号码由八位数字组成,其中前四位数字是统一的,后四位数字都是0到9之间的一个数字,那么不同的电话号码最多有多少个?例3要从甲、乙、丙3名工人中选出2名分别上日班和晚班,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4.从5位同学中产生1名组长、1名副组长,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课堂小结1.分类计数原理;2.分步计数原理.课后作业《习案》三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