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98 KB
  • 2022-08-17 发布

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三教案

  • 1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自从人类进入商品经济社会以来,贸易即已成为人们日常活动的主要部分,并成为一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国际分工的深化、大量国际统一标准规则的建立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三教案  篇一: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三教案  必修三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一节区域和区域差异  教学目标:1.了解区域的概念,包括的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表现  2.了解区域划分的指标,相应的区域名称  3.识记区域范围的特点  4.了解区域差异的概念  5.了解研究区域和区域差异的方法和意义  教学重点:区域和区域差异的概念  教学难点:认识区域差异的基本方法  教学过程:  一、区域和区域差异  1、区域(1)定义: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是可以度量的实体。  (2)要素:一般包含自然、经济、社会方面的多个要素。  (3)划分: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行政区、综合区  (4)特点:①范围范围有大有小、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国家及地区之间的贸易也已成为拉动一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甚至是三驾马车之首,奥巴马政府成立之日起\n自从人类进入商品经济社会以来,贸易即已成为人们日常活动的主要部分,并成为一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国际分工的深化、大量国际统一标准规则的建立  等级等级有高有低、  边界边界有显有隐  ②区域内要素表现一致性  ③区域间要素表现差异性差异性  ④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联系的相互联系  2、区域差异:两个区域或多个区域之间的差别。  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差异显著  3、研究区域和区域差异的方法和目的  (1)方法:A.比较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  B.分析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区域社会发展的影响  C.探讨区域内部自然与人文要素之间、区域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2)目的:为选择区域发展的方向、调整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提供依据。  思考:为什么国家要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投入呢?西部与中、东部地区在地理环境、在经济发展上有何差异  呢?  二、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  1、自然区域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  A.纬度位置: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B.海陆位置:距海远近影响水分条件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国家及地区之间的贸易也已成为拉动一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甚至是三驾马车之首,奥巴马政府成立之日起\n自从人类进入商品经济社会以来,贸易即已成为人们日常活动的主要部分,并成为一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国际分工的深化、大量国际统一标准规则的建立  C.海拔高度:水热组合状况随海拔变化  2、划分依据:A.基础:气候和地形  B.标志:土壤和植被  3、三大自然区的自然条件差异  要素  自然区分界线范围气候植被土壤)(土壤)地形水文外力作用内部分异的  课堂总结:“三山”:400mm等降水量线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横断山区以东季风气候森  林、森林草原多人工植被多平原、丘陵外流区、雨水补给为主,地下水丰富流水沉积作用气温(随  纬度变化)3000米等高线(“三山”)内蒙古高原河西走廊新疆大部温带大陆气候荒漠→荒漠草原  →草原多高原、盆地多内流河、咸水湖,降水少风力作用显著干湿度(干湿度(随距海远近变化)  青藏高原阿尔金山昆仑山高寒气候高寒荒漠、草甸、森林高原、冰川冰川广布,多河流发源地冰  蚀作用显著水热组合(水热组合(随海拔变化)祁连山  第二课时  复习提问:1、区域的定义、要素、划分依据及特点  2、简述三大自然区的自然条件差异东部季风区;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国家及地区之间的贸易也已成为拉动一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甚至是三驾马车之首,奥巴马政府成立之日起\n自从人类进入商品经济社会以来,贸易即已成为人们日常活动的主要部分,并成为一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国际分工的深化、大量国际统一标准规则的建立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青藏高寒区  三、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  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从而使得不同区域人类活动表现出相应的差异性。  东部季风区人口密集,对环境影响明显;多季风水田农业;地形平坦,开垦率高,多商品粮基地。交  通线路四黑土流失、盐碱化通八达。教育和文化水平高人口文化素质高。试从农业、交通、  文化、教育等方面,谈谈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差异,并简述差异形成的原因和未来前景。  注意: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畜牧业灌溉农业;水是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旱地区素;荒漠化、盐渍化  青藏高寒区畜牧业为主;气温低、空气稀薄风力大、水分不足地形崎岖  山高坡陡,线路稀疏,天灾不断教育和文化落后,文盲、半文盲所占比例高  四、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  (一)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  1、南北分界线:大致以秦岭——淮河一线秦岭——淮河一线为界(约34°N左右)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国家及地区之间的贸易也已成为拉动一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甚至是三驾马车之首,奥巴马政府成立之日起\n自从人类进入商品经济社会以来,贸易即已成为人们日常活动的主要部分,并成为一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国际分工的深化、大量国际统一标准规则的建立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1)一月均温0℃等温线  (2)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3)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4)旱田与水田的分界线  (5)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6)800mm等降水量线  (7)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  2、南北差异、  (1)秦淮以北: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季干冷;河湖有结冰期;地形以大平原、高原为主;黑土、棕色土、  黄土为主。  (2)秦淮以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无结冰期;秦淮以南:秦淮以南地形以平原、低  山和丘陵为主;红壤、砖红壤。  (二)南北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对农业生产类型和耕作方式的影响、  北方耕作制度耕地类型农作物水果一年一熟、一年两熟、两年三熟旱地为主小麦、棉花、五谷杂  粮苹果、梨、桃、杏、山楂等温带水果  南方一年两熟、一年三熟水田为主水稻、茶叶、蚕丝等柑橘、香蕉、荔枝、柚子、菠萝、芒果、猕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国家及地区之间的贸易也已成为拉动一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甚至是三驾马车之首,奥巴马政府成立之日起\n自从人类进入商品经济社会以来,贸易即已成为人们日常活动的主要部分,并成为一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国际分工的深化、大量国际统一标准规则的建立  猴桃、榴莲等  2、对居民建筑的影响、  北方:多平顶屋(降水较少;节省建筑材料;晾晒农作物等)南方:屋顶坡度较大(利于雨水的排泄)  3、对交通的影响、南方河网密集,内河航运发达。但均以铁路、公路运输为主。  4、对文化景观和文化行为的影响、北方:以面食为主,说话直率,方言较少南方:以米食为主,说  话婉转,方言复杂  5、对工业的影响、北方以重工业为主,南方以轻工业为主  课堂总结:  第三课时  复习提问:1、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2、南北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讲授新课:  五、中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区域差异  1、划分依据:自然条件的差异、自然资源的地域分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2、范围、包括的省级行政单位  东部:12个:辽、冀、京、津、鲁、苏、沪、浙、16%闽、粤、桂、琼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国家及地区之间的贸易也已成为拉动一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甚至是三驾马车之首,奥巴马政府成立之日起\n自从人类进入商品经济社会以来,贸易即已成为人们日常活动的主要部分,并成为一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国际分工的深化、大量国际统一标准规则的建立  中部:9个:黑、吉、内蒙古、晋、豫、皖、赣、27%鄂、湘  西部:10个:\西北五省:陕甘宁青新西南五省:川渝滇黔藏57%  思考:思考:中国的沿海省份都位于东部经济地带?东部经济地带所包含的省级行政区都在沿海地区?  3、区域位置差异的原因---气候地形  东部地带绝大部分地区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地势低平,有利于开发利用  地理面向大海,具有开放性和便利的海运,区区位位优势明显,社会近代工业起步早、  工业基础好,思想开放、竞争意经济识强,产业结构较为合理,改革开放早等  中部地带距海较远,不利于开放,区位条件较差。  西部地带多属干旱区和高寒区,不利于农业发展多数地区海拔较高、地形崎岖,难以开发距海远,  比较封闭,区位条件很差。工业基础较薄弱,思想观念保守,竞争意识不强,第一产业比重大,文化教  育落后,改革开放晚,交通不便,引进外资少等  这里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未包括港、澳、台地区。  4、历史背景和开放顺序、  (1)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国家及地区之间的贸易也已成为拉动一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甚至是三驾马车之首,奥巴马政府成立之日起\n自从人类进入商品经济社会以来,贸易即已成为人们日常活动的主要部分,并成为一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国际分工的深化、大量国际统一标准规则的建立东部与西部相比,具有深厚的文化、经济和政治基础  (2)改革开放:东部1978年;西北内陆地区1992年)  5、四川盆地和吐鲁番盆地、  四川盆地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常年湿润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形地势周围高山、高原环绕,东部  为平行山岭和谷地,西北部为成都平原,中间分布丘陵。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灌溉人工河渠农  作物水稻蚕丝等  西部大开发主要是针对哪些省份?针对哪些省份西北五省+内蒙古西南五省+广西  吐鲁番盆地  周围山岭环绕,海拔差别大,坎儿中部有东西向的山地。井  长绒棉葡萄等  课堂总结:  课堂测验:  1划分区域的依据  2中国三大自然区名称及其自然差异填表  3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填表  4东部季风区南北方的分界线及其地理意义  5中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名称及其划分依据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国家及地区之间的贸易也已成为拉动一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甚至是三驾马车之首,奥巴马政府成立之日起\n自从人类进入商品经济社会以来,贸易即已成为人们日常活动的主要部分,并成为一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国际分工的深化、大量国际统一标准规则的建立  6中国三个经济地(来自:小龙文档网: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三教案)带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  课堂作业:填充图  :  第二节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目标:1、认识人类不同发展历史阶段、不同类型的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  的影响2、学会动态的认识人地关系  3、培养分析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的能力  教学重点:不同阶段陆地和海洋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难点:掌握认识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方法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区域地理环境是指一定地域内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总和,可分为陆地地理环境  海洋和岛屿地理环境  一、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采集和狩猎阶段(史前文明阶段)  1、人类崇拜自然、极大的依赖自然;  2、“无神论”“环境决定论”;  3、环境对人类活动起决定作用。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国家及地区之间的贸易也已成为拉动一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甚至是三驾马车之首,奥巴马政府成立之日起\n自从人类进入商品经济社会以来,贸易即已成为人们日常活动的主要部分,并成为一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国际分工的深化、大量国际统一标准规则的建立  (二)农业社会阶段(农业文明)  1、人类利用、改造自然;  2、生活来源:栽培作物、驯养家畜等;  3、农业活动的自然基础:平地、肥土、灌溉、降水、光、热等自然条件;  4、农业文明的发祥地(1)古代中国(黄河流域);(2)古印度(印度河流域);(3)古巴比伦:  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即美索不达米亚平原)(4)古埃及(尼罗河下游)  (三)工业社会阶段(工业文明)  1、工业和商品贸易的基础(1)能源资源:煤、石油、水力等  (2)金属资源:铁矿、铜矿、铅锌矿、稀土矿等  (3)交通状况:道路、机场、港口等2、自然条件影响工业布局矿产资源的  数量、质量以及组合状况影响工业布局如东营市的工业发展——胜利油田()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工  业带——地理位置、海运  阅读课本探索:思考欧洲不同地区传统民居墙壁厚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人类依赖于一定的自然环境  而生存。而自然环境作为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因素,无时无刻不对人类自身发展进程产生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国家及地区之间的贸易也已成为拉动一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甚至是三驾马车之首,奥巴马政府成立之日起\n自从人类进入商品经济社会以来,贸易即已成为人们日常活动的主要部分,并成为一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国际分工的深化、大量国际统一标准规则的建立  着影响,并在人类社会历史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四)后工业化阶段  1.环境质量对社会的影响上升新技术的兴起,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  2.新技术产业要求:四季温差小,温度、湿度适中,空气清新,污染小  3.新技术产业以知识密集型和技术指向型为主  4.各国的“硅谷”  二、海洋和岛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海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阶段性  航海技术落后阶段:海洋不被重视  航海技术进步以后:①沿海经济超过陆地②资源开发领域拓宽  2、岛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阶段性  工业化前:经济落后  工业化后:①利用港口优势经济发达②利用旅游资源潜力巨大③岛屿归属权引起重视  课堂总结:了解课本上关于领海和专属经济区的划分  课堂测验:1、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阶段性及其特征  2山东东营市兴起的因素  3日本太平洋工业区的布局类型及原因4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国家及地区之间的贸易也已成为拉动一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甚至是三驾马车之首,奥巴马政府成立之日起\n自从人类进入商品经济社会以来,贸易即已成为人们日常活动的主要部分,并成为一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国际分工的深化、大量国际统一标准规则的建立世界古文明发源地的自然条件课堂作业:填充图  :  篇二:中图版地理必修三第一章教案  必修三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一节区域和区域差异  执笔人:高武  第一课时  1  2  第二课时  3  4  第三课时  5  篇三: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目的:  1.举例说出区域的特征  2.以两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3.以某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重点: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国家及地区之间的贸易也已成为拉动一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甚至是三驾马车之首,奥巴马政府成立之日起\n自从人类进入商品经济社会以来,贸易即已成为人们日常活动的主要部分,并成为一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国际分工的深化、大量国际统一标准规则的建立  1.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难点:  1.区域的特征  2教具准备: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  教学方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图示法等教学过程:  一、区域1.概念: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2.特征:(1特定性质相对一致,800毫米以上。但自然环境(2  如行政区;②有的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  (3  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生产、生活特点差异  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差异  思考:1.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点拨:从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方面思考回答。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各呈现什么规律?形成这种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国家及地区之间的贸易也已成为拉动一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甚至是三驾马车之首,奥巴马政府成立之日起\n自从人类进入商品经济社会以来,贸易即已成为人们日常活动的主要部分,并成为一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国际分工的深化、大量国际统一标准规则的建立点拨:长江三角洲的年降水量大致和我国降水量的普遍规律一致,原因从该地地形为平原,降水主要来自东南季风等方面分析;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由于受东面有长白山的阻挡,降水较少,基本呈现从东向西递减的规律。  3.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河网密度的差异,对农业生产会产生哪些影响?  1.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建筑物呈现出诸多不同。不仅传统民居如此,而且现代城市的住宅楼也如此。  (1)下面列出的是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分析形成这些差异的自然原因:  ——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  ——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  ——从北到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房檐逐渐加宽,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  (2)原因:  ——如果不考虑地价、建筑材料等因素,建同等面积的住房,本比南方高;  并由此认识地理环境差异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冬季充分利用太阳光照和热量,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利于在夏季通风透气。从北到南,(利于排水);  (2本较高,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自北  1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国家及地区之间的贸易也已成为拉动一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甚至是三驾马车之首,奥巴马政府成立之日起\n自从人类进入商品经济社会以来,贸易即已成为人们日常活动的主要部分,并成为一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国际分工的深化、大量国际统一标准规则的建立  ①一些原来制约区域发展的地理因素得到克服,甚至成为促进区域发展的有利因素。(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  课堂小结:略  板书设计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区域1.概念:  2.特征:  (1)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2)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3)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3.划分:  2.典型事例——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⑴该区地理环境:  ⑵不同时期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课后作业】P4活动  2.暑假,张明所在的学校准备组织一部分学生从学校所在地哈尔滨出发,按如下设计的线路去考察、体验生活:  查阅有关资料,讨论沿途及各考察点所  课时安排:212  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  教学方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图示法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地理信息技术1.概念: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国家及地区之间的贸易也已成为拉动一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甚至是三驾马车之首,奥巴马政府成立之日起\n自从人类进入商品经济社会以来,贸易即已成为人们日常活动的主要部分,并成为一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国际分工的深化、大量国际统一标准规则的建立  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国家及地区之间的贸易也已成为拉动一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甚至是三驾马车之首,奥巴马政府成立之日起

相关文档